有效的管理者全文

2022-07-25

第一篇:有效的管理者全文

甘肃省公甘肃省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全文)的应用(大全)

【法规名称】甘肃省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全文)

【颁布单位】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颁布文号】甘政办发[2010]159号

【颁布时间】2010-9-6

【实施时间】2010-9-6

【正文】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各单位:

现将《甘肃省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一0年九月六日

甘肃省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完善我省住房保障体系,健全住房保障制度,逐步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根据《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0〕4号)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银监会《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建保〔2010〕87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公共租赁住房规划、建设、分配、使用及监督管理。

第三条 公共租赁住房是指政府投资并提供政策支持,限定套型、面积和租金标准,向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供应的政策性保障住房。

第四条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管理,应当在国家和省政府政策指导下,遵循政府组织、社会参与,多方建设、统一管理,公平公开、严格监管的原则。省政府对全省公共租赁住房工作负总责,对市州、县市区政府实行目标责任管理。

第五条 省建设厅负责全省公共租赁住房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市州、县市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管理工作并组织实施。县级以上政府发展改革、监察、财政、国土资源、规划、税务及金融管理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公共租赁住房有关工作。

第二章 房源筹集

第六条 公共租赁住房的房源筹集渠道主要包括:

(一)国有投资公司集中建设的住房;

(二)政府从市场上回购或租赁符合条件的住房;

(三)在经济适用住房、商品住房开发中配套建设的住房;

(四)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土地建设的住房;

(五)社会捐赠及其他渠道筹集的住房。

第七条 公共租赁住房面积应设计为40—90平方米,套型为一居室、一室一厅、两室一厅,以60平方米小户型为主,根据家庭人数不同配置相应面积的住房。

(一)政府出资新建的公共租赁住房采取集中建设或配建相结合的方式,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套型原则上以一室一厅、两室一厅小户型为主。

(二)劳动密集型企业利用自有土地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面积控制在40平方米以内,套型以一居室公寓为主。

(三)为利于引进人才,可适当建设部分90平方米以内的三居室公寓,配建比例不超过公共租赁住房总量的30%。

第八条 公共租赁住房的规划,应充分考虑住房困难群体交通、就业、就学、就医等需求,合理安排区位布局。

第九条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用地纳入住房规划实施计划,列入土地利用计划并优先保障。

第十条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用地按划拨方式供应的,享受廉租住房建设的有关土地供应及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第十一条 企事业单位利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自有土地进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涉及改变土地用途的,应按照有关规定变更为住宅用地后,方可进行建设。第十二条 在商品房开发项目中应配建不低于总建筑面积5%的公共租赁住房。配建的公共租赁住房,可按配建面积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第十三条 社会捐赠住房作为公共租赁住房的,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执行。

第十四条 公共租赁住房要达到基本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具备基本居住条件。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应当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成熟、适用、安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推动节能、省地、节水、节材及环境保护工作,提高住宅建设的整体水平。

第十五条 公共租赁住房项目的验收和保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筹资渠道

第十六条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实行“谁投资、谁所有”,投资者权益可依法转让。

第十七条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筹资渠道:

(一)政府投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资金主要渠道:中央安排的专项资金,财政预算安排资金,土地出让收益中安排资金,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公积金贷款以及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收入等。

(二)非政府投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资金主要渠道:中央安排的专项补助资金,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公积金贷款,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收入和企事业单位自筹资金等。

第十八条 政府投资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的租金收入,应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缴入同级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租金收入专项用于偿还公共租赁住房贷款以及公共租赁住房的维护、管理和投资补助。

第十九条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用地以划拨方式供应。有偿方式出让的,土地出让收益、地方政府权限范围内的税费,原则上全额安排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第四章 准入管理

第二十条 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以家庭为单位,每个家庭确定1名符合申请条件的家庭成员为申请人,其他家庭成员为共同申请人。个人申请公共租赁住房,本人为申请人。申请人和共同申请人只限申请承租1套公共租赁住房。

第二十一条 申请人应年满18周岁,在本地有稳定工作和收入来源,具有租金支付能力,符合当地政府收入限制规定的本地区无住房或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3平方米的住房困难家庭、大中专院校及职校毕业新就业学生、外地来甘工作及进城务工的无住房人员。

第二十二条 当地政府规定的家庭中低收入标准,应当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物价指数等因素的变化定期调整,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三条 政府引进的特殊专业人才和在本地工作的全国、省部级劳模、英模,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复转军人住房困难家庭按属地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原则上不受收入限制。

第二十四条 公共租赁住房对象资格的核定由市州、县市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按房源筹集渠道实施差别化管理。

(一)政府出资建设或回购的公共租赁住房以及政府在商品房开发项目中配建的公共租赁住房,供应对象主要为本地区城镇居民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3年以上无住房人员。供应对象资格的核定由市州、县市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具体负责。

(二)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土地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供应对象的认定标准由企事业单位书面提出申请,经市州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核定后,由企事业单位安排符合核定标准的供应对象办理入住手续,并报市州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备案。

(三)劳动密集型企业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供应对象为企业内的无房员工和外来务工人员,供应对象的认定标准和范围由企业制定,报市州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备案后执行。

(四)社会捐赠及其他渠道筹集的公共租赁住房,应参照本章有关条款办理。第二十五条 申请人在申请公共租赁住房所在地有直系亲属具备住房资助能力的,不能申请公共租赁住房。

第二十六条 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公共租赁住房申请表》;

(二)身份证或户口簿复印件;

(三)工作单位提供的工作收入证明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的社会保险缴费证明;

(四)房屋所有权证或者使用权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申请家庭住房情况的材料;

(五)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第五章 租赁管理

第二十七条 公共租赁住房实行合同制管理。出租人与承租人应当签订书面租赁合同。《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为格式合同,合同期限最长为5年。第二十八条 承租人享有按合同约定租赁期限使用公共租赁住房的权利。第二十九条 公共租赁住房的租金标准应依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房源筹集渠道、保障对象承受能力以及市场租金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以保证正常使用和维修管理为原则,由当地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财政、住房保障部门研究确定。原则上应控制在租赁市场价标准的70%左右。租金实行动态调整,每2年向社会公布1次。

第三十条 承租人应爱护并合理使用房屋及附属设施,不得擅自对房屋进行装修。因使用不当造成房屋或附属设施损坏的,应负责维修或赔偿。

第三十一条 公共租赁住房小区物业管理,由县市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组建或选聘专业物业公司承担;物业服务费由同级物价部门会同住房保障管理部门研究核定。

第六章 退出管理

第三十二条 租赁合同期满,承租人应退出公共租赁住房。需要续租的,应在合同期满3个月前重新申请,经审核符合条件的,重新签订租赁合同。

第三十三条 承租人通过购买、获赠、继承等方式在申请公共租赁住房所在地获得其他住房或在租赁期内超过政府规定的收入标准的,应当退出公共租赁住房。

第三十四条 承租人和购买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解除租售合同,收回公共租赁住房,其行为记入信用档案,5年内不得申请公共租赁住房:

(一)采取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欺骗方式取得公共租赁住房的;

(二)转租、出借的;

(三)改变公共租赁住房结构或使用性质的;

(四)承租人无正当理由连续空置6个月以上的;

(五)拖欠租金累计6个月以上的;

(六)在公共租赁住房中从事违法活动的;

(七)违反租赁合同约定的其他行为。

第三十五条 承租人在合同期满或终止租赁合同的应当退出。确有特殊困难的,给予一定的过渡期限;拒不腾退的,按合同约定处理,并在适当范围内公告,必要时当地住房保障管理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七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六条 县市区政府要建立健全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审核、公示、轮候、配租和租后管理制度。县市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公共租赁住房档案,详细记载规划、计划、建设和住房使用以及承租人的申请、审核、轮候、配租、配售以及违法违约情况等有关信息。

第三十七条 各级住房保障管理部门会同监察部门对公共租赁住房承租人履行合同约定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有关单位和个人予以配合,如实提供资料。有关单位为公共租赁住房申请人出具虚假证明材料的,对其主管人员及直接责任人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第三十八条 房地产中介机构违规接受公共租赁住房承租人委托,为其代理转让、出租或者转租的,由所在地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对房地产中介机构依法处理。第三十九条 各级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严格依法行政,规范管理,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行为,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各市州政府应当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建设厅负责解释。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制度全文

医 院 感 染 管 理 核 心 制 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度···································1

二、医院感染培训制度······································2

三、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3

2、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制度···············4

3、内窥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6

4、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8

5、血透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9

6、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0

7、新生儿病房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1

8、产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3

9、母婴同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4

10、门诊、急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5

11、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6

12、治疗室、处理室、换药室、注射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7

13、感染性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8

14、感染性疾病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9

15、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20

四、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制度·························21

2、控制手术部位感染规章制度·························22

3、控制泌尿道感染管理制度····························24

4、控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管理制度····················25

五、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与控制制度···················26

六、医院感染暴发医院突发事件的监测、上报和控制制度········27

七、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制度······················28

八、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质量持续改进制度········29

九、消毒隔离制度·········································30

十、消毒药械管理制度······································32 十

一、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33 十

二、手卫生管理制度······································34 十

三、生物安全管理制度·································35 十

四、医疗废物管理制度·································36 十

五、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制度······················37 十

六、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与考评制度······················38 十

七、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39

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度

1、责任追究制

2、医院院长作为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医院感染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应切实履行职责,严防医院感染暴发。

3、分管院长是医院感染管理的直接责任人,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有关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将其纳入医院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和科室综合目标考评之中,常抓不懈,持续改进本单位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培训制度

1、感染管理科必须制定对本单位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和考核制度。

2、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工作规范和标准、专业技术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3、加强连续教育和管理,医务人员参加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连续教育课程,学术活动每年不少于6学时,勤人员每年不少于3学时,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每年应接受培训的时间不少于15学时,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应不少于4学时。

4、医疗机构必须对新上岗、进修人员、实习生等进行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学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5、医院感染委员会成员、专职人员每年至少接受一次省级以上专业知识培训。

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原则:消毒灭菌区、生活办公区与手术区,严格分开。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划分明确,有实际屏障、专用通道,区域间标志明确;

2、手术间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无暴露管道等,室内设备简洁,以满足手术需要为准。

3、手术室内应设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在实施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等手术,需要在一级特别净化手术室,达到100级净化下进行。

4、净化手术间内空气净化采用层流净化技术,并达到《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中的标准。定期更换合格的空气过滤器,空气应经过过滤、再循环和保鲜。

5、手术室内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无尘、无污染,严格限制进入手术间的人员数,手术间的门应及时关闭。

6、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实施标准性预防,进入手术室更换手术室专用工作衣、鞋帽、口罩,穿好无菌手术衣的医务人员限制在无菌区域活动。

7、手术室必须通过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空气质量控制和环境清洁管理,以确保手术者的医疗安全。

8、手术室应当与临床科室等有关部门共同实施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包括正确的准备皮肤,有效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预防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发生的低温等。

9、使用后器械进行初步处理,放专用密闭箱待供应室回收。

10、手术室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必须穿防护用品,以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消毒供应中心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CSSD必须实行集中管理模式,对医院所有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物品统一由供应室处理和供应;

2、医院对外来器械的使用应建立管理制度,其清洗、消毒及灭菌由供应室统一处置;

3、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定时到使用科室收集使用后的器械、物品。回收来使用的器械、物品应使用封闭式的回收车或者收集箱,按照规定的路线封闭运送;

4、收回的污染器械、物品应及时进行清点、核查和记录,尽快进行去污处理,避免在使用科室清点、核查污染的器械物品,以减少交叉污染机率;

5、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相对独立;不宜建在地下或半地下,通风采光良好;

6、内部布局合理,分办公区和工作区。工作区域分去污染区、检查包装区、无菌物品存放区,三区划分清楚,各区标志醒目,区域间有实际屏障。实现由污到洁的工作流程,不得洁污交叉或物品回流;

7、天花板、墙壁、地面等应光滑、耐清洗,避免异物脱落。包装间、无菌物品存放间安装空气净化装置,每天工作结束对空气、物体表面等消毒2次,空气应达Ⅱ类环境标准;

8、专业技术人员和消毒员应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具备器械清洗消毒及个人防护等相关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9、工作人员进行器械清洗操作时,加强自身防护,严格遵守标准预防原则,戴口罩、帽子,穿防渗透围裙和袖套;

10、使用中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根据其性能定期监测并有记录,定期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

11、认真执行检查制度,各种无菌包应包装完整,注明名称、灭菌有效日期。责任人,发放前必须认真检查,过期重新灭菌;

12、严格区分灭菌与未灭菌物品,定点放置,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干燥存放;

13、特殊污染器械(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等)应单独包装,并有明显标记,先高水平消毒后再清洗;朊毒体感染病人用后的器械按照《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处置;

14、对购进的原材料、消毒洗涤剂、试剂、设备、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等进行质量监督,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消毒供应室。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

15、对消毒剂的浓度、常水和精洗用水的质量进行监测对自身工作环境的洁净程度和清洗、组装、灭菌等环节的工作质量有监控措施;对灭菌后成品的包装。外观及内在质量有检测措施;

16、建立质量控制过程的记录制度,记录应易于识别和追溯。灭菌质量记录保留的期限应大于3年;

17、使用后的一次性无菌物品等医疗废物不得进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回收和转运处理:

18、配备流动水、洗手液等洗手设施,每一项操作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

内窥镜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设立病人候诊室(区)、诊疗室、清洗消毒室、内镜贮藏室等。内镜的清洗消毒应当与内镜的诊疗工作分开进行,清洗消毒室应当保证通风良好;

2、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其清洁消毒工作应当分槽进行;灭菌内镜的诊疗应在达到手术标准的区域内进行,并按照手术区域的要求进行管理;

3、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相应内镜及清洗消毒设备。内镜及附件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量相适应。使用的消毒剂、自动清洗消毒器械或者其他清洗消毒设施必须符合卫生部《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4、医务人员应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具备内镜清洗消毒方面的知识,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5、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无菌腔隙的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和进入破损皮肤、黏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必须灭菌;

6、凡进入人体消化、呼吸道等与黏膜接触的内镜及其附件,如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等,应当达到高水平消毒;弯盘一人一用一消毒;

7、灭菌后的附件应当按无菌物品储存要求进厅储存,储柜内表面或者镜房墙壁内表面应光滑、无缝隙、便于清洁,每周清洁消毒一次。

8、每日诊疗工作开始前,必须对当日拟使用的消毒类内镜进行再次消毒;每日诊疗工作结束,必须对吸引瓶、吸引管、清洗槽、酶洗槽、冲洗槽、工作台面、地面用消毒液擦拭并进行空气消毒;

9、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的内镜,使用的必须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去除残肖沏消毒剂;

10、内窥镜戊二醛消毒剂必须做到每日监测一次和每天使用前必须监测并记录。每月对灭菌物品进行检测,每季度对消毒效果、环境卫生学进行监测。

11、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加强个人防护,穿戴专用工作服、防渗透围裙或外衣、口罩、帽子、手套等;

12、注水瓶及连接管采用高水平以上无腐蚀性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消毒后用无菌水彻底冲净残留消毒液,干燥备用。注水瓶内的用水应为无菌水,每天更换。

13、内镜清洗消毒应有登记,登记内容规范。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

14、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物交接有登记;

15、配备流动水、皂液等洗手设施,检查或治疗每一位病人前后应洗手或手消毒。

血透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对透析用水和透析液必须每月进行一次细菌培养,每三个月必须对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进行一次内毒素的检测,如存在严重隐患,应当立即停止收治患者,并将在院患者转出。

2、新入血液透析患者要严格询问病史,进行乙肝、丙肝及艾滋病等感染相关检查,对于HbsAg、HbsAb及HbcAb均阴性患者应给予乙肝疫苗的接种,对于HCV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行HCV—RM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每半年对透析患者进行上述感染指标复查,慢性乙肝感染患者每年进行上述指标的复查。

3、血液透析室各区域划分明确,保持空气清新,地面物体表面保持清洁,遇污染时及时消毒,清洁区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每季度进行空气物体表面消毒剂和医务人员手检测。

4、医务人员进行诊疗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标准预防和手卫生规范及配备手卫生设施。

5、工作人员每年至少接受一次健康体检,必要时接种疫苗。

6、每次透析结束应更换床单、被单,对透析治疗区内所有物品表面及地面进行清洁消毒。

7、按照设备要求三个月对反渗机和供水管路进行消毒和冲洗,每次消毒冲洗后测定管路中消毒液的残留量,确定在安全范围内。

8、透析机使用后进行有效的水路消毒。

9、透析管路预冲后必须2小时内使用,否则要重新预冲,隔离使用需要重新消毒,重新使用消毒的物品应在消毒有效期内使用,超出期限的应当根据物品特性重新消毒或作为废物处理。

10、浓缩透析液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使用,肝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药物现用现配。

11、严格执行一次性使用用品的规章制度。

12、医疗废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分类和处理,透析用水应排入医院的污水系统。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及对特殊感染患者的隔离,严格执行预防、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管内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感染的各项措施,加强耐药菌感染管理,对感染及其高危因素实行监控。

2、重症医学科的整体布局应该使放置病床的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的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辅助用房区域等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减少彼此之间的干扰和控制医院感染。

3、重症医学科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风条件,医疗区域内的温度应维持在(24±1.5)℃左右,具备足够的非接触性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单间每床一套,开放式病床至少每二床一套。

4、对感染患者应当依据其传染途径实施相应的隔离措施,对经空气感染的患者应当安置负压病房进行隔离治疗。

5、重症医学科要有合理的包括人员流动和物流在内的医疗流向,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设置不同的进出通道。

6、重症医学科应当限制非医务人员的探访,确需探访的应穿隔离衣,并遵循相关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规定。

7、重症医学科的建筑应该满足提供医护人员便利观察条件,在必要时尽快接触病人的通道,装饰必须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防静电,容易清洁和符合防火要求的原则。

新生儿病房(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新生儿病室应当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患感染性疾病者严禁入室。

通过有效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新生儿病室空气生物监测、医护人员手和物体表面消毒剂的监测和医疗设备消毒灭菌等措施,减少发生感染的危险。

新生儿病室应当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15-30分钟,有条件者可使用空气净化设施、设备。

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要换(室内)工作服、工作鞋。

2、新生儿病房按照规定建立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监测。

针对监测结果,应当进行分析并进行整改。存在严重医院感染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接收新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

3、病室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应遵循的原则:

(1)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标准; (2)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3)呼吸机温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消毒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4)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经液,一人用后一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就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

(5)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等。

(6)患儿使用后的奶嘴用清水清洗干净,高温或微波消毒;奶瓶由配奶室统一回收清洗,高温或高压消毒;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保存奶制品的冰箱要定期清洁与消毒。

(7)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要进行终末消毒。

4、病室应当根据相关规定建立消毒清洁制度,并按照制度对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或消毒。

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要按照传染病管理有关规定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所用物品优先选择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不得交叉使用,医务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均应认真实施手卫生。诊疗和护理操作应当以先早产儿后足月儿,先非感染性患儿后感染性患儿的原则进行。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操作时应当戴手套,操作结束后应当脱掉手套并洗手。

新生儿病室的医疗废弃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感染病例监测、报告与控制制度

一、感染病例监测制度:

(1)医师必须做到凡住院患者由床位医师负责填写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

(2)医师必须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实施前瞻性医院感染监控,

持续性对住院病人实行监控,在全面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开展目标性监测。

二、感染病例报告制度:

(1)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时,必须做好病例登记,并于24小时内填写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上报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2)当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必须立即报告。

(3)属于法定传染病的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上报。

三、感染病例控制制度:

(1)必须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执行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等规章制度。

(2)必须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本省《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做到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3)发现医院感染病例时,必须及时留送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并积极救治患者。

(4)必须做好相关消毒隔离工作。

(5)必须遵循手卫生管理。

(6)必须加强全体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

(7)必须做好病人、陪客及探视人员的管理工作。

(8)全院全体成员必须积极参加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消毒隔离制度

l、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凡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皮肤、黏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2、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3、根据物品的性能,用物理或者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时应做到: (1)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气灭菌:油、粉、高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如环氧乙烷灭菌等。

(2)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方可选用化学方法。

(3)化学灭菌或消毒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使用前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置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规定定期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理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4)连续使用的氧化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的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湿化液应用灭菌水。

(5)使用甲醛消毒、灭菌必须在甲醛消毒灭菌箱中进行,不可用自然挥发法,也不能用于无菌物品的保存,消毒灭菌箱必须有良好的甲醛定量加入和气化装置,必须有可靠的密闭性能,消毒灭菌过程中不得有甲醛气体漏出,甲醛有致癌作用,不宜用于室内空气消毒。

(6)环氧乙烷气体杀菌力强,不损害灭菌物品且穿盘力很强,多数不宜用一般方法灭的物品中电子仪器、光学仪器、医疗器械、内镜、透析器、书籍、皮毛、塑料制品、木制品、陶瓷和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等均可用环氧乙烷灭菌器内进行。

(7)戊二醛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器等消毒与灭菌,使用浸治法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时,要求将清洗,晾干待处理的医疗器械及物品浸没于装有戊二醛的容器中加盖,灭菌处理浸泡10小时,无菌操作取出,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无菌擦干后使用,消毒处理一般10—45分钟,取出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并擦干,使用过程中应加强戊二醛浓度检测,室内须通风。

4、医务人员遵循无菌技术操作的基本原则,熟练掌握无菌持物钳、无菌容器、无菌包的使用或戴无菌手套、取用无菌深液等基本操作技能,并保证无菌操作技术效果。

5、隔离制度

(1)严格传染病人和普通病人分开放置。 (2)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区/室安置。 (3)感染病人与高度易感病人分别安置。 (4)同种病原体感染病人可同位一室。: (5)可疑感染病人必须单间隔离。

(6)根据疫病种类,病人病情,传染病病期分别安置病人。 (7)成人与婴幼儿感染病人分别放置。

(8)隔离室病人所产生废物均视为感染性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规定进行处理。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制度

1、结合我院职业暴露的性质与特点,制定医务人员职业性防护的具体措施:提供有针对性、必要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2、对医院职工进行全员职业暴露与防护知识的培训。’

3、医院应为职业暴露伤害的医务人员提供相关健康检查和预防性治疗费用。

4、感染病科、血透室、新生儿病房、输血科、检验科等高危部门的医护人员以及从事医疗废物处置人员应每年接受一次健康体检,重点检查乙肝、丙肝、艾兹病等血液传播性疾病相关指标,并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5、医务人员工作中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做好自我防护当出现职业暴露伤害时,应遵循暴露后的处理原则,按要求进行报告登记评估,预防性治疗和定期随访。

第三篇:物业小区停车管理办法全文

第一条 为规范物业服务收费行为,保障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物业服务行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建设部《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取得物业服务资质的物业服务企业,在郑州市市区内提供物业服务时收取物业服务费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 郑州市市区的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工作由郑州市物价局负责;各县(市)、上街区的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工作由当地价格主管部门负责。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物业服务收费,是指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物业服务向业主所收取的费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综合管理服务;

(二)物业共用部位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三)物业共用设施、设备及其运行、使用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四)环境卫生、绿化管理服务;

(五)物业管理区域内公共秩序维护。

第五条 物业服务收费应当遵循合法、合理、公开、透明和收费与服务水平相适应的原则。

第六条 物业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两种价格管理模式。

住宅小区未成立业主大会和新建住宅前期物业服务,物业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

住宅小区已成立业主大会的,物业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别墅及非住宅类物业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第七条 物业服务费用的构成包括物业服务成本、法定税费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利润。

物业服务成本构成一般包括以下部分:

(一)服务及管理人员的工资、社会保险和按规定应当提取的福利费等;

(二)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费用;

(三)物业管理区域清洁卫生费用;

(四)物业管理区域绿化养护费用;

(五)物业管理区域秩序维护费用;

(六)物业服务企业办公费用;

(七)物业服务企业固定资产折旧;

(八)经业主或业主大会同意的其他费用。

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大修、中修和更新、改造费用,应当通过专项维修资金予以列支,不得计入物业服务成本。

第八条 实行政府指导价的物业服务收费实行等级管理。

(一)物业服务项目包括综合管理服务、公共区域秩序维护服务、公共区域清洁服务、公共区域绿化养护服务和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日常运行、养护、维修服务五项。

(二)每个服务项目根据服务要求、设施设备配置情况不同,分为五个收费等级。

(三)物业服务企业所申报的综合管理服务项目的等级,不得高于所选的公共区域清洁服务、公共区域秩序维护项目等级。

(四)物业服务最终价格为五项对应等级收费标准之和。

第九条 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收费各等级的基准价和浮动幅度,由具有定价权的价格主管部门依据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物业服务等级标准制定。

各住宅小区具体的物业收费标准由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在价格主管部门核准的物业服务项目等级的基准价和浮动幅度内约定。

第十条 实行市场调节价的物业服务收费标准,由物业服务企业在与业主签定物业服务合同时约定。

第十一条 执行政府指导价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房屋交付使用前,持以下资料原件(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向价格主管部门申报物业服务收费项目等级标准。价格主管部门在实地勘验后,对具备收费条件的物业小区核定收费项目等级标准。

(一)规划部门批准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住宅小区总平面图;

(二)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服务等级标准材料;

(三)申请物业服务收费等级标准的书面材料;

(四)物业服务企业资质证书的复印件;

(五)法人登记证书及营业执照副本;

(六)物业服务合同;

(七)物业承接查验报告;

(八)其他需要报送的资料。

第十二条 本办法实施前实行政府指导价的住宅小区,继续按原合同约定执行。物业服务企业如需调整物业服务收费标准,可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在新制定的政府指导价标准范围内进行调整,并应征得小区专有部分占建筑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

第十三条 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服务中,应当严格履行物业服务合同,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业主提供质价相符的服务。

第十四条 物业服务收费以房屋所有权证登记的建筑面积为准计算;办理房屋所有权证前以售房合同中约定的建筑面积为准计算。

第十五条 完成物业承接查验并交付使用的房屋,自开发建设单位交付之日下月起,业主开始按月交纳物业服务费。

第十六条 因开发建设单位原因未按时交给物业买受人的房屋或已竣工但尚未出售的空置房屋,物业服务费用由开发建设单位全额承担。

第十七条 业主或物业使用人装修期间产生的装修(建筑)垃圾由业主或物业使用人按规定自行清运的,物业服务企业不得收费;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清运的,清运费用由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协商确定。

第十八条 住宅小区的物业服务企业推广使用集成电路卡(IC卡)的,按业主实际使用数量免费发放,丢失补办的可按成本价收取费用。

第十九条 住宅小区机动车停车服务费实行政府定价。

在全体业主共有道路或者其他共用场地停放机动车辆的,是否交纳停车服务费,收取的停车服务费如何使用,应当经业主大会或物业管理区域内专有部分占建筑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

物业服务企业在全体业主共有的地面和地下规划共用车位、道路或其他共用场地收取的停车服务费,扣除经营管理成本后的业主所得收益应当主要用于补充专项维修资金,也可以按照商定的意见或业主大会的决定使用。

规划用于停放机动车的车位,在产权人取得相关产权后,可由产权人通过出售、附赠或者出租等方式约定。产权未明晰前,车位的收益归全体业主所有。

第二十条 物业企业代供水、供电、供气、供暖、通讯、有线电视等单位收费时,不得向业主收取手续费等额外费用。

第二十一条 物业服务企业不得以保证金、抵押金等形式变相收费。

第二十二条 物业服务企业已收取物业服务费用的,其他部门和单位不得重复收取性质和内容相同的费用。

第二十三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规定,在物业管理区域内的显著位置,采取公示栏、公示牌、收费表、收费清单、收费手册或多媒体终端查询等方式实行明码标价。明码标价的内容包括:物业服务企业名称、收费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计费方式、计费起始时间、价格管理形式、价格举报电话123

58、行业监督电话等。

第二十四条 物业服务企业违反物业服务收费相关规定收费的,由价格主管部门依法进行查处。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4年9月1日起执行。《郑州市物价局 郑州市房地产管理局关于印发<郑州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郑价公〔2004〕2号)及其他相关文件和规定同时废止。《吉林省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

第四篇:读《有效的管理者》心得

《有效管理者》中提出:对组织负有责任,能影响组织经营成果的人,就是管理者,管理者就必须卓有成效。通过阅读本书总结出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般具备以下6个特征:

1、 重视目标和绩效,只做正确的事情。

2、 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并只做最重要的事情;审慎的设定工作的优先顺序,随时进行必要的检讨,毅然决然地抛弃过时的任务,推迟做那些次要的任务;时间是最为珍贵的资源,必须极为仔细地使用它。

3、 作为一名知识工作者,所能做出的贡献在于:创造新思想、愿景和理念。原则是我能做哪些贡献?为了达成整体目标,如何激励他人做出贡献?目标在于提高整体绩效。

4、 选用高层管理者时,应注重出色的绩效和正直的品格。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应知道,没有人能永无过失。人无完人,即使最有能力的人也有弱点。要关心一个人能做什么,而不是不能做什么。充分集中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利用这些优势达成组织的目标。

5、 知道增进沟通的重要性,有选择地搜集需要的信息。知道有些事物不能被量化,而过多的信息会导致混淆和混乱。

6、只做有效的决策。

《有效管理者》以一种非常简明实用的方式描述了如何进行时间管理的方法,总结了时间管理的精髓。它的课题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即自我管理。盘点自身的资源,投入到有价值的事情,创造某些附加值。生命给了我们什么资源呢?时间!我们的一生就是对时间的支出。 要事优先,也就是分出工作任务的先后次序,是和时间管理关系比较密切的话题之一。能从众多的任务中进行分解筛选,通过授权或其他方式排除该亲力而为的工作,是管理者必须具备而且要表现优秀的一种能力,管理的层次越高,任务越多越重,越显现出这种能力的重要性。如果我们看到某位管理者每天都被下属包围着,那么要不就是授权没做好,要不就是下属的工作能力太差。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不管学习、工作或生活,我们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安排多项任务,但是在特定的时间我们只能面对和感受一个。心猿意马就不能投入,最终也发现不了自己的价值。这可以让我们做到既有效,而且高效。 此外,我们能贡献什么,应该是每个人都需要时常思考的问题。自己是否真的想在组织中有所发展,还是只是为了生存而工作。如果对于分配给我们的每一项工作,我们都能想到这份工作的分配者的意图并努力使自己的工作超出他的期望,那么我们一定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空间和成长的机会。

这本书共分为7章和一篇总结。开篇和结篇关于有效性的论述都说明了有效性的重要性。有效性:一种基于业务性能的可用性。是指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要想在管理过程中发挥到淋漓尽致的水平,就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有效性的理论。通过对本书的阅读使我了解到,作为一位有效的管理者,至少要具备5种素质:

一、注重目标和绩效,只做正确的事情。

二、做事情要一步一步来,不扎堆,善于抓住重点。

三、要拥有创造性思维,具有远见和信念。突出贡献的重要性。

四、选用管理者时,注重绩效和品格。

五、了解沟通的重要性

六、只做有效的决策

而且作为一位有能力的管理者对于有效性的学习和运用必不可少。因为每一位管理者都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时间总是被他人占用,并且不一定产生效益;管理的事务复杂,使得管理者投入的精力并不在其职责内,而是在其熟悉的方面;管理之的有效性往往依赖于被组织和其他人利用;过于关注部门内部,往往对外部关注不足。那么,要想改变这些现状,我认为读者本书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这本书中写到,我们可以学到有效性,掌握和如何掌握自己的时间,作为一位管理者应该做的贡献是什么,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要善于抓住重要的事情先做,做出有效的决策。

想要做出有效的决策以下五条尤为重要:

一、思想明确。如果是一般性的问题,那么就只能通过一项确立规则或原则来加以解决。

二、划定界限。划定在解决问题时必须满足的界限

三、反复推敲。必须反复推敲什么是“对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必须满足那些条件,只有将这些问题考虑清楚之后,才可以考虑采取适当的妥协、让步以及适度变动等一系列其他措施。采取哪些措施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决策能被大家所接受。

四、落实措施,让决策变成可以被贯彻的行动。

五、重视反馈,以验证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我想,也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更有效地进行管理吧。

第五篇:有效沟通 对企业有效管理沟通的思考

对企业有效管理沟通的思考

言,沟通可以起到协调、控制、交流、激励的作用,可以建立关系、表达情感、达成目标,有效的沟通还可以传情达意,让各方达成一个共识。本文主要针对企业有效管理沟通的作用及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企业;管理沟通;思考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越来越复杂,企业规模逐步增大,导致内部组织结构更加复杂,由于员工文化产生的冲突日益严重,而经济危机、信息全球化让企业越来越难以把握自身的发展,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要重视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

一、企业有效管理沟通的积极意义

1、有效管理沟通与四大基本职能息息相关

现代管理理论提出,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分别是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而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沟通,才能将管理的四种智能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完善的一条主线。计划职能帮助管理者提出企业目标,组织职能可以对企业所需的硬件设备和人员职能提出要求,领导职能主要对员工的工作动力进行激励,控制职能通过对企业计划执行过程进行矫正和调节,使企业走向不会偏离正规。有效沟通管理在其中穿插作用,使这四项基本职能顺利的衔接、协调、配合。

2、有效管理沟通是企业关系的桥梁 企业的管理少不了沟通,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都需要沟通作为媒介。企业需要了解客户的需求,以此来整合已有资源,开发更好的产品,提供完善的服务,创造更多财富,而这些需要通过管理沟通才能够顺利有效的进行。与此同时,沟通管理将物质与人力的资源管理进行整合统一,使二者间的联系有效且坚固。当决策意见相悖时,沟通将起到桥梁作用,将参与者的思想进行疏通,求同存异,寻找到最佳平衡点,和谐解决问题。

3、有效管理沟通能统一并明确企业的目标

通过有效沟通,管理者可以将企业的发展目标传递给员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当积极听取雇员的工作报告和任务陈述,在整合筛选出有效积极的建议和意见后,对存在偏差的部分进行修正,使管理者和工作者对企业目标的了解达成共识,使双方站在同一阵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通过有效的管理沟通,领导者还可以及时对员工进行激励和推动,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自主性得到提高,使企业和个人一同进步发展,既能使组织发展顺利,又能保证员工的个人发展。

4、有效管理沟通可以提升企业精神与文化

企业精神和文化是在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独有的特性,能够将企业的根本要求与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结合,使员工具有自觉积极的工作行为。良好的企业精神和文化应当是员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激励,向着相同目标发展的,有效的管理沟通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二、我国企业内部管理沟通现状及改善对策

1、管理者缺乏沟通意识

国内企业的管理人员,大部分已经意识到了沟通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但由于等级观念、面子等问题,往往很难放下身段与员工平等的交流,这使得企业的沟通管理很难形成完善的系统,沟通氛围不和谐。管理者应当从根本上了解到沟通的重要性,克服传统的等级思想,主动积极的与下属员工交流,以“同理心”来换位思考,逐渐营造乐于沟通、乐于分享的企业沟通氛围,企业也应当在制度、气氛等方面,予以支持和调控。作为管理人员,要不吝啬自己对员工的赞美,让员工感受到领导对自己的肯定与重视,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

2、企业缺少完善的沟通制度

当前大多数的企业都缺乏新颖完善的沟通制度。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和企业与企业之间,沟通制度的不完善使得沟通混乱,没有确定的沟通目标和沟通重心,与此同时,反馈制度的缺乏也使得沟通双方难以统一意见。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沟通系统,形成完备的反馈机制,提升员工和管理者的沟通能力,在精神与物质上鼓励企业间多沟通,在管理者和员工之间搭建和谐的交流关系,并及时反馈工作情况,对员工的负面情绪及时予以安抚。为此,要建立及时反馈机制。及时反馈能减少这种不好的猜想,建立领导和员工間的有力联系,更能防患于未然。不及时反馈情况,员工往往会向最坏处设想,这样会造成员工们的情绪波动,无法安心工作,影响士气。不及时反馈情况还很容易产生各种小道消息,我们知道很多小道消息都是员工们得不到事情的真实情况而产生的各种猜想,这些猜想往往是消极的,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3、沟通渠道存在缺陷

作为信息传送的载体,沟通渠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当前企业的沟通渠道往往太过公式化,且下传渠道明显多于上传渠道,跨越部门的横向渠道也十分缺乏。而沟通制度依旧停留在会议、汇报等老旧形式上,不能满足企业与时俱进的要求。创建以人为本、因人而异的灵活的沟通渠道,不仅要注重纵向沟通,也要扩展横向的交流网,建立员工与上级高效畅通的沟通渠道,引用新兴的沟通方式,如利用QQ、微信等app进行企业内部的沟通,可以改善沟通渠道中存在的缺陷。作为企业管理者,还要注重创新自身的管理沟通观念,引入新型的管理模式,站在员工的角度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做到将心比心,高瞻远瞩,加强沟通的有效性,根据不同的沟通对象采取适宜的策略。

三、结语

沟通的目的是将信息有效传达给对方,良好有效的沟通管理有助于企业实现既定目标,发扬企业文化和精神。但总体来看,我国的企业管理沟通情况并不尽人意,还应该改善沟通体系中的不足,培养积极的沟通态度。

【参考文献】

[1] 赵 娜, 李 娇, 刘廷兰. 新时代新沟通新问题新管理——企管沟通中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J]. 商, 2013(04). [2] 陈 宣, 魏 媛. 浅议办公室有效沟通[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S1). [3] 马 明, 刘 涛, 张 巍, 刘兴晖. 浅谈现代企业管理者的有效沟通[J]. 价值工程, 2013(17). [4] 王海侠. 浅析企业管理中有效沟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中外企业家, 2010(14).

上一篇:研学活动实施方案下一篇:优秀教官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