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导学案

2022-06-20

第一篇:20有的人导学案

20.《学会看病》导学案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语文(下册)第六组 教学主题:课文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掌握本单元33个生字。读读写写33个词语;读读记记35个词语,丰富词语的积累。不懂的词语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2)学习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爱的,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解读:“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对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五上学生在朗读上应注重语气、语调的培养。“体会词句”是让学生知道词句在文中的表达意图,既理解文本内容,又能理解语言,继而积累语言。

2.教材分析

作为本册第六组第四篇课文,本篇文章的学习是训练学生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和朴实。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爱的,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3.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两篇课文学习中已建立一定的学文基础,对于课文的理解不太困难,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对文中的重点词句反复揣摩、品味,来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清楚的,以突破学习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读字卡和书写练习,正确认读11个生字,。正确读写“打蔫、残忍、喋喋不休”等词语,并积累运用。

2.通过个别读、分组读、齐读等多种读书形式,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评价任务

任务一:联系上下文理解“打蔫、残忍、喋喋不休”等14个词语。

任务二:个别读、分组读等形式练习读准字音,不添字、不丢字、读流利、带着理解读出感。

任务三: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交流、朗读、结合课文中的语言和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从而感受自己所得到的母爱。 知识链接:

毕淑敏 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心理学家。曾获庄重文文学、小说月报第

四、

五、

六、

七、十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代表作有《不宜重逢》、《翻浆》、《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等。最新作品《心灵7游戏》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课前积累:(母爱开头)

她在我心中无比的高大,她的和蔼、慈祥、朴素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但她也有严厉的一面,这使我懂得了“严是爱,松是害”的道理,他就是我眼中的妈妈。

课 前

学案自学: 自学提示

1、我要用心地把课文读课文2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

2、我会认读下面的词语,还会加上拼音呢!

喋喋不休 雪上加霜 按图索骥 忐忑不安

毫无疑义 来日方长 聊胜于无

3、通过读课文,我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面对生病的孩子,母亲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会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5、读最后一段,回答问题:

那么,她是怎样向儿子倾诉的?找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

-------------------------

课 中

一、导入

我们最近学过的几篇课文里所包含着的浓浓的父母之爱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我想用一首小诗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会背的同学可以轻轻跟老师一起背:《妈妈的爱》。 (背完后)是啊,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妈妈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这位母亲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文章。(板书:学会看病,齐读课题)

二、小组合作

1、把课文读课文2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

2、认读下面的词语

喋喋不休 雪上加霜 按图索骥 忐忑不安 毫无疑义 来日方长 聊胜于无

3、通过读课文,我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4、面对生病的孩子,母亲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会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5、读最后一段,回答问题:

那么,她是怎样向儿子倾诉的?找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 -------------------------

三、班级展示

读下面句子,认真体会。

1、“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生怕自己回改变了主意”、“立刻心软了”、“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

这些语言和心理的描写,反映出母亲内心的矛盾;爱和真情包含其间。儿子到医院后母亲很担心,后悔与自责。

2、“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后悔,我想……”、“时间是艰涩的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心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体会母亲看似“冷漠”的言行,是为了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对孩子的未来负责,通过让儿子学习找医生看病,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小结:爱,有许多种表现形式,有细腻的爱,有粗犷的爱,有时放弃也是一种爱,就像本文中的母亲,为了让儿子早日学会独立,忍痛割爱让生病的儿子独自去看病,看上去是“放弃”,实际是更大更深一层的爱。

四、质疑探究

学到这里,你还有哪些问题,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

五、自悟自得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达标测试:

1、我会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说说它的意思。

( )不休 雪上( ) 按图( ) ( )不安 毫无( ) 来日( ) ( )于无

2、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想我一定是( )的母亲,在孩子生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 )。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 ),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 )。

(2)时间( )地流动着,像( )。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 )。

(3)母亲让儿子独自去看病之后,心理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做出决定——( )——( )——( )

(4)我想把我喜欢的词语或句子积累下来。

3、写一写

请把文中的母亲与自己的父母比较一下,在自己生病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父母说呢?请写下来吧,回家拿给父母看看,看后请父母也写上几句。

课 后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你有什么收获?今后你的努力方向是什么?

第二篇:20.《香菱学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清全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2、赏析精彩的描写语段,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3、学习古典文化的精髓,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操。 【学习重点】

赏析精彩的描写语段,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学习难点】

学习古典文化的精髓,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操。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是个苦命女子,原籍姑苏,出身乡宦家庭。她三岁被拐,长大后被呆霸王薛蟠买去做妾,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的梨香院。平日她伺候薛蟠,难得有空。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环境的改变激发了香菱写诗的愿望,宝钗笑她“得陇望蜀”,劝她“且缓一缓”,可她急切得很,于是去找林黛玉。选文便从这里开始。

2.走近作者

曹雪芹(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又字芹圃,雪芹是他的号,属满洲正白旗。曹家从清代初年起到曹雪芹这一代止,是一个“百年望族”。康熙二年(1663)清王朝设江宁织造,这是一个财富要职,其第一任就是曹雪芹的曾祖曹玺,此后父子兄弟相次继任,一共约60年。

后来曹家势败家亡,曹雪芹流落在北京西郊,住着破房子。他善画,只能靠卖画来维持终年吃粥的生活。乾隆二十八年(1763)秋冬之间,曹雪芹唯一的儿子病死,他因伤感太甚,于这年除夕病逝。《红楼梦》就是这期间写的——他只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

3.相关资料

(1)关于《红楼梦》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两府由盛而衰的过程。书中成功的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袭人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政治礼教、经济制度及文化发展,可以说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

(2)金陵十二钗

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自主学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摩诘( ) 应玚( ) 墟( )里 胡诌( ) 暧暧(

)

颦(

)儿

抠(

)土

辋(

)川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香菱听了,( )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 ),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 )。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看他。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

3、辨析加线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2)、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3)、你真真胡闹!且别说那不成诗,便是成诗,我们的笔墨也不该传到外头去。

(4)、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

4、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 )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作者( ),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 )。

【合作探究】

1、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本文运用细腻准确的语言、动作描写塑造人物,试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分析。

3、本文描写了黛玉的教诗和香菱的学诗,请分析黛玉和香菱的性格特征。

4、林黛玉的教学方式有什么特点。

5、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知识建构】

1、按照提示写古诗词。 有关秋花的: 有关秋雨的: 有关秋风的:

2、请参照示例,以“灯泡”“短尺”为对象,各写一句话,要求借物喻理,表达出一种人生的感悟。

示例:雨伞:总是用潮湿的身躯,彰显自身的价值。 灯泡: 短尺:

【达标反馈】

1、《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副册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大家知道这首判词说的是谁吗?

2、请你从读过的名著中选出一部,推荐给即将升入初中的同学,并根据提示结合作品内容写出推荐理由。 《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导学案

活动目标

1、了解钱币的历史,增进对货币文化的了解,理性地认识金钱。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学会写作调查报告。

2、体验合作学习、网络探究的快乐;激发对货币文化的热爱;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念。养成观察、思考生活,针对具体问题发表感想和观点的表达能力。

3、运用上网查询、查阅资料、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多种方式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信息的思考分析,养成留心身边经济生活的习惯和初步的理财意识。

活动过程

一、金钱史话

1、搜集资料:弄清我国钱币起源及发展历史,做好文字图片记录。

2、整理资料:各小组对搜集的资料进行集中整理。

3、探索发现。思考:在我国漫长的钱币发展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从中获得了什么有益的启示?

4、各组交流,展示成果:

展示一:文字介绍配图片,演示“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史”。

展示二:关于货币的故事、传奇。

展示三:未来的货币设想。

展示四:与金钱有关的文学作品。

二、世说金钱

1、设计思辩的话题

如:你是怎样看待“金钱是万能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孩子在家做家务,向长辈收取报酬”“金钱道德两难全”的?

2、组织辩论会。

设计辩论提纲,搜集有关资料与数据,拟写辩论文稿。

辩题是: “金钱是万能的”与“金钱不是万能的”。

三、金钱消费面面观

1、各小组从网上或图书馆搜集有关“名人与金钱”、“另类金钱观”“我的金钱观”等文章阅读,并展开讨论。

2、利用双休日参与家庭的理财,感悟“勤俭持家”的道理,培养节约理财能力。

3、发放调查问卷表,以本班学生为调查对象,了解学生消费的真实情况。

中学生消费调查表可设计如下题目:

①、你一个月大概花费多少零用钱?

②、你觉得够不够用?

③、如果不够用你是否向别人借?

④、你的零钱大多花费在什么地方?

⑤、在节假日期间你是否消费很多钱?

⑥、你生日或同学生日(或其他事宜)有没有一起庆祝?

⑦、你会追求名牌的服饰、手机或其他用品吗?

⑧、新年期间你收到多少压岁钱?

⑨、你怎样处理这些压岁钱?

⑩、你认为自己是否懂得理财?

4、统计研究。

根据统计结果,得出当代中学生的消费有什么特点?

5、拟写调查报告。

展示一:“我来当家”通过家庭消费清单与本人消费清单的比较,宣读自己所写的感想。

展示二:宣读“中学生消费面面观”调查报告。

四、范文点评

我爱钱

朋友,不要吃惊,不要以为我说这样的话有伤大雅,我的确很爱钱。

早在小时,那金光闪闪的小硬币在我眼里就特有魅力,因为它就等于是一支新铅笔,一个笔记本,或者一根甜甜的冰棍儿。我呢?也常因从妈妈那得到一个小小的硬币而乐得一蹦三尺高。

渐渐的长大了,我依然很爱钱——特爱。爱闻新钞票喷香的油墨味,爱听小银币清脆的音响——那简直是一种享受。更乐意的是拿它到小书亭换本作文选或者故事回。

后来啊,我的书多了,于是有关钱的故事也积累了几串。有人说,钱是杀人不见血的刀,有人说金钱万岁,“有钱能使鬼推磨”于是,在那诱人的大团结后面隐藏着一面面守财如命的丑恶嘴脸,一双双亮亮的手铐……都在我脑海中映了出来。于是,爱钱的人便也不是好人,爱钱,思想便不高尚,惟利是图,由此我对钱再也不那样亲热了---虽然内心依然如故。

改革的巨浪冲击着开放的中国,市场经济的伟大转变,也在转变着人们的思想。于是,社会上掀起一场经济热,经济潮。什么股票了,文人下海了,等等.一些似懂非懂的与钱有关的故事也诞生了。

我,于是便又想入非非了,何必总是把钱与堕落与手拷联系在一起呢?只要有一颗真正的爱心,正当的去赚钱,又有何妨呢?

一颗颗星星在滑落,一个个希望在破灭,中国贫困地区的孩子失学率正在不断上升.听着这希望工程的报告,我的心在痛,在流血。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之前程,之未来的大事啊!可自己,囊中羞涩,要是我有了钱……我暗暗的想。于是我说我爱钱,因为我爱祖国,爱千万个象我一样的朋友。

2000年的奥运五环旗究竟会飘扬在哪方圣土?开放的中国盼奥运,北京只梦能圆吗?于是我又盼望自己能有钱,去支持北京的申办工作,圆北京之梦。于是,我又说,我爱钱。我有一颗民族自尊心,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于是乎,我又幻想自己长大成为一个所谓的大款,一个腰缠万贯的财神---不怕大家笑话。幻想把大批救援物资运去援助正为民族解放而战斗的国家,为社会声张正义:幻想中国能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使红色社会主义更加牢固,幻想有朝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屹立与世界东方:幻想……

于是,大白天,我做了不少象小银币一样圆圆的梦。也许有人说我钻到钱眼里去了,但是我说,我不会财迷心窍。因为我有一颗纯真的心,怕啥?

于是我说,爱钱,要看你怎么个爱法。挥霍浪费,那是不懂生活:一辈子硬不去摸钱,那是自命不凡,臭清高;做个守财奴,那是神经病,何必用不爱钱去证明你人格的高尚,灵魂的纯洁呢?

于是,我说,只要心灵纯净,思想高尚,钱,爱又何妨,又何罪之有呢?

于是,我爱钱!我高声说。我依然喜欢钻到钱眼里去做小银币似的白日梦。

五、习作展示

围绕“钱”这一话题,可以写写你自己或家人、朋友、熟人曾经有过的与“钱”有关的故事,也可以谈谈你对金钱的认识。写一篇文章,要求观点鲜明,600字左右.

第三篇:20花的勇气 导学案

20《花的勇气》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4、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怕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怕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题,课件。

一、预习导学。

1、借助文中注音认真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丢字,改字,不读破句。

2、给生字注音组词写形近字,画出生字词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3、完成《新练习》《练习册》上的基础题。

4、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主要写了:(时间) ,(谁) 在 (哪里) (干什么)的经过:从只见绿地而不见 时的 ,见到花儿藏身于草下时的 ,到离开前仍不见花儿冒出来时的 ,再到看见 时的 ,最后被花的 所 。

5、结合阅读提示,用笔画出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思考: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从“失望”“遗憾”到“惊奇”“心头怦然一震”?

二、交流释疑

1、揭题介绍作者及维也纳。

2、课件出示生字词,学生拼读并理解词语意思,注意多音字。

3、出示阅读提示:

①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②用笔画出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和句子,不断品读感悟,感受野花的颜色美、形状美、气势美。并联系上下文思考: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从“失望”“遗憾”到“惊奇”“心头怦然一震”?

4、作者看到如此多的野花,心里有什么疑惑?发出了怎样的感叹?理解重点语句。

★小小的花儿居然有如此的气魄!

“居然”是指出乎意料,“气魄”是有魄力、有气势。作者用了拟人 手法,赞叹了小小的花儿不惧风雨,傲然开放的勇气。花的气魄是指: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

★我心头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着什么,是——勇气!

这是课文的中心句,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5、拓展延伸:

①仿写句子。例:花的勇气——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 种子的勇气——在石头重压下破土而出。 梅花的勇气——在冰天雪地中傲然绽放。

②小小的花朵面对生命都能如此充满勇气,那我们要怎样去面对生活? 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勇敢面对生命中的风风雨雨,无论你多么弱小,无论你遇到什么挫折,只要有勇气就会有希望。

③你认为哪些植物也可以称得上是有勇气的呢?用一句诗来形容。 ④你认为哪些人也可以称得上是有勇气的呢?认识身残志坚的体表人物。

三、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5分钟)

1、看拼音写词语。

2、课件出示:理顺作者的情感变化。

3、课件出示:朗读短文:《勇气》

第四篇:20俗世奇人导学案

20俗世奇人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人物形象。

2、理清故事情节,抓住要点概述内容。

3、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特色。

4、培养自己有创意的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质量

学习重点难点

1、理清故事情节,抓住要点概述内容。

2、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特色。

学习安排:一课时

自主学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还原到文中读三遍。

秫米面() 一撮() 擀面杖()嚼头()梆硬()硌牙()下晌() 吓懵()怵()抠()瞅()

2、解释下列词语,并各造一个句子。

练达:逢场作戏:稀松:左右逢源:孤陋寡闻:

3、自读课文,理清结构。

合作探究

4、小组合作讨论:“泥人张”“杨七”“杨巴”各自“奇”在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5、本文刻画了两个普通艺人的奇闻逸事,作者是如何构思的?

7、品析语言,结合课后练习题二。

达标检测

1、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天津卫九河下梢,人情练达,生意场上,心灵嘴巧。

B.当官的一个比一个胡涂,这就透出杨巴的明白。

C.杨七的手艺好,关键靠两手绝活。

D.益照临的张五爷可是希客,贵客。

3、本文标题为“俗世奇人”,其中“俗”字说明了所写人物均为 “奇”字则写出他们是。

4、全文共写了两人奇人,你能分别概括出泥人张,好嘴杨巴的事迹吗?语言越简练越好。

拓展延伸

(一)阅读下面这个小故事,请用简单的话概括两封信的内容。

据说,歌德在《浮士德》这一著作完成后,稿件发给出版商时写了一封信,信是这样的:“?——歌德”

不久出版商也写了同样形式的一封信:

“!——出版商”

结果可想而知,时间不长,这部文学著作终于问世了。

歌德的意思是:出版商的意思是:

总结反思

第五篇:20、一句话导学案

还地桥镇三环一体式导学助教案

六年级语文

20、一句话

设计:黄海泳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缄、霹、雳”3个生字,理解“缄默、霹雳、铁树开花”等词语。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一句话”的含义

3、感悟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悟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课时】: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一首诗中,再一次感受民族魂。这首诗的名字叫《一句话》这是怎样的一句话呢?快打开语文书,看看这句话是什么?

思考:这是一句怎样的话呢?你能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一句话”的理解吗?

二、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画出这句话。

找出这句话是——“咱们的中国!”与“我们的中国!”进行对比体会。 体会那团强烈的爱国的烈火。

2、全班齐读: 有不懂的问题吗?

能联系课文内容与时代背景,自学课文,想一想。

3、生字书写:

缄(

)默

霹(

)雳(

)

三、合作探究:

1、理解第一节:

联系当时时代理解、体会“祸、火”: “祸”:军阀封建统治的黑暗现实对人的压制。 “火”:民众中蕴藏着巨大

的力量。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反映了民众尽管饱受

仍然保持缄默,但缄默背后却在酝酿着

。 教师小结:

这是句话在重压下,沉默了千百年,一旦突发就会产生翻天覆地的

。 读出这句话中蕴含的力量。

还地桥镇三环一体式导学助教案

六年级语文

第二课时

2、学习第二节

抓“铁树开花”体会这句话。

铁树开花来之不易,但终究会实现。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写出反动者慑于民众的爆发力量,企图极力维护自身统治所带来的

四、教师小结:

1、这是句让反动派恐惧的话,也是能实现的话。 读出作者对“咱们的中国”的渴望与赞美。

2、进一步体会“咱们的中国!”

把两节连起来读一读,思考:为什么这句话要重复两遍?你感受到什么? (对新中国的强烈的渴望与赞美。)

3、再读,读出这种渴望、读出这种赞美。 教师小结:正像同学们理解的那样,闻一多先生怀着赤诚爱国心,通过这首《一句话》表达出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和渴望改变旧中国的激情。

五、拓展阅读:

(一)、把陈述句先改成否定句,再改成反问句,意思不能变。

1、那只可爱的小麻雀是我喂养的。

否定句: 反问句:

2、这个故事使妈妈感动不已。

否定句: 反问句:

七、把直接引述改为间接引述

1、爸爸说:“小甜病了,我会不知道吗?”

2、王老师对同学们说:“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秋游了。”

六、【星级评价】

自评☆☆☆ 他评 ☆☆☆ 师评☆☆☆ 及时订正△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有的人导学案】相关文章:

有的人导学案答案07-24

富有的是精神导学案08-09

《风筝》导学案05-10

《雨巷》导学案05-02

《书愤》导学案04-12

猫导学案04-23

6雪导学案05-03

分饼导学案04-10

师说导学案04-15

雪2导学案04-23

上一篇:给我的孩子们下一篇:12月份进度计划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