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创建实施方案

2022-06-29

方案是一种常见的应用文内容,有着自身的格式和内容,那么一份详细的方案,应该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高产创建实施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高产创建实施方案

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

玉米高产创建项目

实施方案

根据农业部统一部署,按照省政府《关于创建玉米千斤省的意见》要求,为继续扎实推进全省玉米高产创建工作,确保项目任务指标圆满完成,现制定全省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如下:

一、目的意义

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大力推广玉米高产综合配套技术是我省发展玉米生产的主要途径。大力开展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充分展示夏玉米高产优质品种及配套技术的增产潜力,提高玉米生产的科技含量,辐射带动周围地区玉米高产,对于尽快实现夏玉米亩产千斤省总体目标,弥补玉米供需缺口、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内容与任务目标

(一)实施“

十、百、万”高产示范工程。今年,全省在61个县(市、区)建设99个连片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见附表)在每一个示范片中,设十亩高产攻关田、百亩高产示范方。十亩高产攻关田亩产900公斤以上,百亩高产示范方亩产800公斤以上,万亩高产示范片亩产600公斤以上,或比项目区前三年平均亩增12%以上。除万亩高产示范

片外,每个项目县(市、区)再安排高产辐射带动区面积10万亩,亩产550公斤以上,比前三年平均亩增5%以上。

(二)建立新品种和新技术试验展示田。每个万亩高产示范片内要建立一处新品种和新技术试验展示田,面积20亩以上。其中,安排5个以上玉米新品种展示,面积不小于10亩;安排种植规格、密度、施肥方法、新制剂新肥料等试验3项以上,面积不小于10亩。

(三)搞好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万亩核心示范区内耐密型高产良种及配套技术普及率要达到98%以上。项目县(市、区)要举办玉米播种和田间管理培训班2期以上,培训万亩示范片、辐射区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400人次以上。现场考察观摩1次以上。每个项目县(市、区)从县、乡农技人员中挑选15名以上业务熟练、责任心强的技术指导员,对核心示范区实行包村包户,在关键农时季节到村入户搞好技术培训、指导和服务。技术指导员到村指导次数不得低于10次。

三、主要技术措施

(一)大力推广夏玉米“一增四改”高产栽培技术 核心内容是合理增加种植密度、改种耐密型品种、改套种为直播、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

1.合理增加种植密度。耐密紧凑型玉米品种:攻关田每

亩实收5500~6500株。高产示范田每亩实收4500~5000株。一般大田每亩实收4000~4800株。万亩方耐密紧凑型玉米品种留苗4200~4800株/亩,玉米种植密度要与品种要求相适应,并且随产量指标的提高相应增加。

2.改种耐密型品种。高产攻关以耐密植、生育期较长、高产潜力大的品种为主。要选择登海66

1、登海60

5、郑单958等密度适应范围大、施肥响应能力强、抗倒伏、空秆少、果穗匀、耐荫性好、灌浆结实好、生育期较长的品种。大面积种植以耐密植、适应性强、熟期适中的高产稳产品种为主。郑单9

58、浚单20、聊玉

18、鲁单8

18、天泰55等品种生育期都在103天左右,适应性强、熟期适中,稳产性好,适合大面积种植。

3.改套种为直播。加快推广夏玉米抢茬直播技术,推广免耕直播、及时播种、足墒播种、适量播种。

4.改粗放用肥为配方施肥。进行过土壤化验的地块要搞好配方施肥。一般地块要做到氮、磷、钾等平衡施肥。根据产量指标和地力基础确定施肥量,注意增施磷、钾肥和微肥。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追花粒肥。

5.改人工种植为机械化作业。提高玉米机械化作业水平,玉米播种实现机械化,大力推广联合收割机收获。积极推广机械施药、施肥技术,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

6.其他配套技术。包括适当晚收技术,种子包衣技术,

免耕或少耕栽培及秸秆还田技术,病虫草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灾情应对技术等。

(二)技术创新、改进

试验、示范登海605等耐密、高产新品种(新组合),开展超高产攻关,探索超高产经验,进一步研究、验证和修改、完善耐密型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制定和印发不同产量水平的技术规范(程)。搞好技术创新和储备。

四、具体进度安排

玉米高产创建活动分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月~4月底,省厅进一步完善方案,健全组织,细化措施,编印技术资料,联系落实攻关、试验用新品种、新品系,召开专题会议,落实有关工作计划和任务安排,培训技术骨干。各项目县(市、区)农业局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建立组织,明确职责,初步开展工作。

第二阶段:5月初~5月底,攻关、试验用新品种供应到位。各项目县(市、区)农业局要落实好示范片地块,与示范片农户见面。完成县乡级农技人员和示范户的技术培训,发放技术资料,做好良种、机具、化肥等物资准备,搞好良种包衣和各项备播准备。

第三阶段:6月初至6月底,省厅组织好关键生产环节的巡回技术指导和检查督导。各项目县(市、区)农业局组织科技人员进行玉米播种和保苗技术的指导和服务,召开现

场会,把好播种质量关。在示范片设立固定宣传标牌。

第四阶段:7月初~9月底,省厅组织好关键技术环节的巡回技术指导和检查督导,组织跨县(市、区)现场观摩与交流,组织示范片产量复测。各项目县(市、区)农业局组织开展以施肥、浇水、病虫草害防治等为重点的玉米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搞好技术记载和资料整理。在玉米生长中后期增设临时性标示牌,便于观摩学习。组织本县(市、区)群众现场观摩,组织技术人员搞好攻关田、示范田测产,及时上报测产情况。

第五阶段:10月初~12月底,省厅组织有关专家对高产攻关田实打验收;进行项目总结,撰写总结报告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组织评比表彰,并提出下工作意见。有关项目县(市、区)农业局及时上报项目总结材料和技术规程,对参加项目的人员进行绩效考评,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五、资金使用与管理

项目经费由省财政部门直接下拨到各项目县(市、区)。各地要严格资金管理与监督,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项目资金在使用范围上,要紧紧围绕玉米高产创建目标,重点用于技术推广、专业化服务、新品种新技术物化补助、田间试验、信息服务和项目考核等补助。具体如下:

(一)技术推广补助。主要用于对项目区开展多种层次

的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编制集成技术体系及技术实施方案,制定技术规程,编印技术资料。

(二)专业化服务补助。主要用于支持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统一机播机收、秸秆还田、病虫草害防治等专业化服务。

(三)新品种新技术物化补助。主要用于对示范户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补助。

(四)田间试验补助。主要用于田间试验的安排、考察、统计、记载和用工补助等。

(五)信息服务和项目考核补助。主要用于为项目区提供品种、技术、产销等各项信息服务,促进技术普及,提高项目效益;用于测产验收、资料归档、工作考评等。

六、组织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里成立了高产创建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具体工作由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牵头,有关处站参与。各市、县(市、区)都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组织开展高产创建工作。各项目县要成立专门实施小组,将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分工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协调有关部门,密切协作,落实各项措施,确保高产创建项目顺利实施。

各项目县(市、区)建立相应机构,要注意吸收项目区中相关乡(镇)领导和技术骨干参加。要按照本实施方案要求,制定出针对当地实际、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报省农业

厅种植业管理处和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备案。各县(市、区)实施方案要明确任务指标和工作进度,细化技术措施和人员配备,高产创建田块要落实到乡、村和农户。

(二)规范示范片建设与管理。各地要综合考虑生产条件、工作基础、技术力量、产业体系等因素,合理确定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示范片要集中连片,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灌排条件良好,且每一乡镇只能承担一个万亩示范片任务,试验田、展示田要交通便利,便于观摩。建立健全详细的项目实施档案,要把高产创建有关的文件、方案、工作记录、培训资料、测产报告、总结材料等及时建档立案。要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用图片、文字、影像等形式进行全程记录,田间记录要详细记载种植品种、推广技术、生育时期、水肥管理、病虫防治、专家指导等,确保信息记录及时、具体和真实。各项目县(区)要安排专门人员及时、准确地向全国高产创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必要数据和资料。各项目县(区)要在每个万亩示范片内设立一处永久性醒目标牌,方便农民学习,接受社会监督,扩大宣传效应。万亩高产示范片必须按照农业部统一要求的标牌样式竖立,标牌形式规范,标牌内容明确。

(三)加强宣传发动与典型引导。要充分发挥电视、网络、报纸和广播等现代主流媒体的作用,加大对高产创建重大意义、先进典型的宣传与示范,引导各级政府、部门和农

技人员、种植大户等社会各方面共同关注高产创建,营造高产创建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要积极向中国农业信息网、农民日报、山东农业信息网等媒体的“高产创建”专栏和专版投稿,宣传报道各地工作进展和好做法、好经验。每个项目县(市、区)要在县级以上新闻媒体上发表宣传材料5份以上。

(四)搞好检查督导和验收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目县(市、区)农业局要加强材料收集,做好工作记录,抓好总结交流,及时上报项目进展情况。各市要加强辖区内高产创建工作的检查督导,对措施落实、资金使用、工作成效等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总结高产创建的做法、经验,及时发现、纠正存在的问题。省厅将不定期组织抽查,确保创建活动各项措施实施到位。

各项目县(市、区)于9月中旬,对玉米产量进行初步测产,测产结果和攻关田预计收获时间及时上报省厅种植业管理处和省农技推广总站。根据测产情况和收获时间,省厅将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产量复测和实打验收。于10月25日前,写出项目工作总结和技术总结报告,报省厅种植业管理处和省农技推广总站。

第二篇:水稻高产攻关连片创建实施意见

水稻高产攻关连片创建实施意见 市水稻高产攻关连片创建实施方案各县农委: 为扎实推进粮食生产三大行动,深入开展水稻高产攻关创建,进一步提高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推动粮食生产由土地依存型向科技依赖型转变,打造成为我市粮食稳产高产高效模式先行区、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区。现根据《安徽省粮棉油高产创建工作方案》,特制定市水稻高产攻关连片创建实施方案。

一、建设内容

1、创建宗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升品质,提高效益。扎实推进粮食生产“十百千万”、“双增双千”和超级稻示范工程,选择集中连片标准粮田,集聚科技优势、

集成先进技术、集合各类项目,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技、良智相配套,和“三统”、“五统一”服务相结合,联片创建、联动创建。

2、实施地点:在肥东、肥西、长丰县建立13个共13万亩部级、市级集中连片水稻高产攻关创建示范区。其中在肥东石塘镇联建、马集、阚东、包公镇王集、大孟、竹塘六个村沿公路沿线集中连片打造2个部级和3个市级万亩示范区;在肥西柿树乡合农、柿树、黄花和丰乐镇肖家桥、三里、双枣、曹祠7个村沿丰乐河沿线集中连片打造2个部级和3个市级万亩示范区;在长丰下塘镇牌碑、顾圩2个村沿合水路沿线集中连片打造1个部级和2个市级万亩示范区。

3、推广品种:示范区主推新两优6号、丰两优香1号、两优6

326、丰两优4号、丰两优1号、ii优明8

6、iii优98等超级稻品种。

4、技术展示:在部级万亩水稻高产攻关示范区建立1个百亩超高产示范方。开展机插秧农机农艺配套技术研究,建立水稻机械化育

插秧示范点100亩。建立新品种展示区面积20亩,展示新品种20个。安排水稻3414肥料对比试验,设立42个对比试验小区,开展14种处理方式研究。建立水稻控施肥示范点200亩。在肥西柿树等有关项目区配置太阳能生物杀虫灯60盏,建立500亩二化螟性诱剂试验示范等。

二、创建目标

1、总产指标。以水稻为重点,全年粮食总产突破190万吨,力争200万吨,总产较上年提高%以上。其中水稻种植面积达300万亩,总产突破万吨,力争达到155万吨。实现全市粮食生产连续七年稳定增长,优质率达98%以上。

2、面积指标:在全市建立水稻高产攻关创建示范区200万亩,包括一是在三县建立5个部级万亩示范区,面积5万亩;二是配套建立8个市级万亩示范区,面积8万亩;三是在全市推广超级稻种植面积130万亩;四是在三县建立千亩示范片100个面积10万亩;五是在三县建立良种挂钩补贴项目区30万亩;六是以100亩以上规模种粮大户

为重点,在全市建立600个百亩高产攻关示范方,总面积17万亩。

3、单产指标:通过项目的实施,万亩示范区亩产达到700公斤以上;百亩示范方亩产达750公斤以上,力争带动全市水稻平均亩产比前三年平均水平提高5%以上。

4、效益指标:通过本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力争每亩可增收优质稻谷50kg,每亩节本增效100元以上。实现“一麦一稻”粮食单产突破1000公斤,纯收入突破1000元的“双千双增”目标。

5、技术指标:推广优良品种:示范区良种覆盖率达100﹪,良种优质化率达100%.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配方施肥推广应用面积13万亩,施肥建议卡入户率达100%。病虫害防控: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10万亩,专业化统防统治率达80%以上。化学农药使用量与非示范区相比下降20%;防治成本下降20%;生物农药使用率达到20%以上。高效、低毒、低残留对路药剂使用覆盖率100%;病害、虫害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5%和95%以上。

机械化生产:示范区推广机耕面积100%,机收面积100%,机防面积100%。

三、主要任务

1、落实五项惠农政策。一是认真落实国家粮食直补、农机综合直补等各项惠农补贴政策,确保各项补贴及时到位、打卡到户;二是积极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力争项目区水稻参保率达95%以上;三是认真落实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护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四是继续加大对农业倾斜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五是认真落实地方配套政策。市财政每年专项安排200万元用于高产攻关连片创建和规模种粮大户的奖励。对创建部级、省级示范区每个示范区分别奖励3万元和2万元,对500亩以上种粮大户每户奖励1万元。

2、开展五项创建行动。一是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百千万”行动。组织百名农业专家、结对1000个种粮大户和示范区、辐射带动1万户。二是开展“三统”社会化服务行动,包括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肥统

测统配、农机作业统耕统种统收。三是开展“五有五统一”技术服务行动,统一供应良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机械作业。在万亩示范区和各功能试验区树立醒目示范标牌。四是开展技术集中展示行动。在示范区建立百亩超高产示范方、机械化育插秧、水稻新品种展示、测土配方试验等技术集成和品种展示区,使示范区真正成为科技成果展示的窗口、提高单产的主要途径和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载体。五是开展各类观摩培训活动。以示范区为重要平台,适时组织农业部门、农技人员、种粮大户和粮食加工企业参加高产攻关创建,组织现场观摩、技术交流和农民培训,展示示范成果,发挥示范效果。

3、实施五项重点工程。一是实施粮食生产“十百千万”工程。在全市建立50个万亩、100个千亩示范片,重点培植1000个50亩以上种粮大户,1万个20亩以上规模种植户粮食生产。二是推进粮食生产“双千双增”工程。在示

范区创建粮食亩产1000公斤、亩均效益1000元以上,实现粮食生产增产增收和农民增效。三是推广超级稻示范工程。在全市推广超级稻种植面积130万亩,力争亩均增产100斤、节本增效100元的“双增一百”目标。四是实施品牌创建工程。组织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参与高产攻关创建,抓好产销衔接,优质水稻订单销售达50%以上。在肥西县全面创建20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水稻生产基地。加快“三品”认定认证步伐。五是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确保用药、用肥、用种安全,积极推进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4、抓好五项重点工作。一是集聚优势科技力量。集合全市580多名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多名农业干部深入项目区开展对接服务和示范引导,落实行政负责人、首席专家、责任专家、驻点技术员和示范农户五位一体高产创建服务体系。二是集成先进稻作技术。重点推广水稻新品种引种示范种植技术、高产高效水稻栽培技

术、测土配肥施肥技术、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机械化耕种收技术等五项技术。三是集中各类重点项目。将粮油生产大县奖励资金,以及水稻产业提升、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超级稻示范推广、土壤有机质提升、新型农民培训、良种挂钩补贴、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等项目资金整合使用,发挥资金集聚效益。四是集约耕地规模种植。积极扶持和培植规模种粮大户,全市100亩、300亩、500亩以上种粮大户分别发展到600户、100户和60户。五是集合力量联动创建。建立由农业部门牵头,加强与发改、财政、水利、金融、国土、粮食、气象等部门联合、联结、联动,共同推动高产攻关创建工作。

四、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市农委建立由委主要负责人牵头的粮食高产攻关连片创建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安排高产攻关创建工作部署、整体推进及监督检查。

2、强化工作督导。对高产攻关创建进行全面督导,保证各项任务、技术措施到位,保证目

标任务完成。

3、强化技术服务。市农委组建高产攻关创建专家指导组和技术服务组,制定技术方案,推动技术专家、技术骨干、技术标兵联动创建。

4、强化宣传引导。强化测产验收,组织现场观摩,引导各级政府、部门、农技人员、农民、企业和媒体共同关注支持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形成强大舆论氛围。

5、强化生产能力建设。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土地集中整理、农田基本建设、标准良田建设、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退耕还林基本粮田建设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向项目区集中倾斜,进一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至2020年平均每年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4万吨。

6、强化绩效考核。将粮食生产纳入对各县区政府的目标考核任务,将各项创建产量和技术指标落实到乡镇、到户、到田块,增强责任心,调动积极性。二〇一〇年五月二十八日

第三篇:2010年全省小麦高产创建实施方案

按照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全国粮棉油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指导意见》及省政府《关于开展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意见》的有关要求,为继续扎实推进全省2010年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工作,确保项目任务指标圆满完成,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小麦是我省第一大粮食作物,是城乡居民的主要口粮。开展小麦高产创建,依靠科技挖掘增产潜力,通过高产示范带动,促进全省小麦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对于确保粮食安全,保证有效供给,为国民经济稳定较快发展打好坚实基础具有重大意义。

二、实施内容与任务目标

(一)实施“

十、百、万”高产示范工程。各项目县要按照分配的万亩示范片任务(见附件)建立相应万亩高产示范片,在每一个万亩高产示范片中,设十亩高产攻关田、百亩高产攻关示范方。万亩高产示范片亩产量指标600千克,或比前三年平均产量亩增产12%以上。十亩高产攻关田亩产量指标700千克,或比前三年平均产量亩增产20%以上;百亩高产攻关示范方亩产量指标650千克,或比前三年平均产量亩增产15%以上。高产示范区内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普及率达到100%。

除万亩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外,每县(市、区)再安排高产辐射带动区10万亩,平均亩产500千克以上,或比前三年平均产量亩增产8%以上。高产辐射带动区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普及率95%以上。

(二)建立新品种和新技术试验展示田。每个万亩示范片内要建立一处新品种和新技术试验展示田,面积50亩以上。其中,20亩地块安排5个以上新品种展示,30亩安排小麦宽幅精播、氮肥后移、播期播量等有关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熟化所需要的相关试验。

(三)搞好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每一项目县(市、区)要重点搞好秋种、冬前(冬季)、早春三个时期的培训,每县举办培训班3期以上,培训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和农户600人次以上。现场考察观摩1次以上。

每个项目县从县、乡农技人员中挑选50名以上业务熟练、责任心强的技术指导员,对项目区实行包村包点,在关键农时季节统一搞好技术指导和服务。技术指导员到村指导次数不得低于50次。每个项目村确定10户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全村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

三、主要技术措施

(一)选择适宜品种。重点选择济麦

22、良星9

9、泰山98

18、汶农六号、泰农

18、临麦4号、山农

17、山农

15、烟农

24、泰山

23、烟农

21、临麦2号、烟农23号、洲元936

9、山农83

55、烟2415等品种。各县(市、区)高产示范区可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基础、耕作制度等选择高产潜力大、抗逆性强的1~3个品种进行集中攻关、展示、示范。

(二)集成组装高产技术。小麦高产创建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良种良法配套。在选择确定示范推广品种的同时,各地必须加强栽培技术的集成与配套,因地制宜集成和组装与种植品种相适应的主推技术。重点推广小麦的标准化播种、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氮肥后移优质高产栽培、精量半精量播种、冬春控旺防冻防倒综合配套、测土配方施肥、节水高产栽培、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

(三)落实关键技术。在推广应用小麦高产技术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 1.培肥地力。通过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途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保蓄肥水能力。 2.精播、半精量播种。运用精量播种机精量播种,提倡使用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播种。大穗型品种,基本苗13万~18万,冬前总茎数为计划穗数的2.3~2.5倍,春季最大总茎数为计划穗数的2.5~3.0倍,每亩穗数30万~33万,每穗粒数45~47粒,千粒重48~52g,穗粒

重2.3g左右;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基本苗12万左右,冬前总茎数为计划穗数的1.2倍,春季最大总茎数为计划穗数的1.8~2.0倍,亩穗数45万~52万,每穗粒数33~35粒,千粒重45g左右,穗粒重1.5g以上。

3.氮肥后移。将氮素化肥的底肥比例减少到50%,追肥比例增加到50%,土壤肥力高的麦田底肥比例为30%~50%,追肥比例为50%~70%;同时将春季追肥时间由返青期或起身期后移至拔节期,土壤肥力高的地块采用分蘖成穗率高的品种移至拔节期至旗叶露尖时。

4.配方施肥。按照土壤养分构成和作物需肥规律,在项目区内全面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促进节本增效。一般高产创建地块总施肥量每亩施有机肥3000~4000千克,纯氮14~16千克,磷(P2O5)8~10千克,钾(K2O)7.5~9千克,硫酸锌1千克。 5.控旺、延衰。因播期、播量控制不力,或冬前积温过多,亩分蘖数超过80万、有旺长趋势时,越冬前和返青后,及时镇压,结合叶面喷施“壮丰安”等化控剂,控制旺长。小麦灌浆中后期,叶面喷施天达21

16、磷酸二氢钾等,防治早衰。6.防病治虫。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做好示范片病虫草害监测与预报,科学制定防控预案,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提高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重点做好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锈病、赤霉病、蚜虫、红蜘蛛、吸浆虫等病虫害的防治。 7.推进全程机械化生产。大力推广农机作业技术,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提高小麦生产的综合机械化水平。

8.落实抗灾应变技术。各项目区在监控生物性灾害的同时,对旱、涝、渍、风、雹、霜等灾害性天气,制定处置预案,及时应对自然灾害。

四、具体进度安排

高产创建活动分七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9年9月~10月初,制定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进行项目区规划;部署任务,落实地块、农户;开展秋种技术培训;筛选和引进具有高产潜力小麦品种,做好备播工作。

第二阶段:2009年10月初~10月下旬,各高产创建县(市、区)按照技术方案要求指导项目区农户适期播种小麦。

第三阶段:2009年10月下旬~12月,进行苗情考察,制定冬前管理技术意见;举办示范户冬前管理技术培训班,指导农民因地制宜开展冬前管理工作。

第四阶段:2010年1月~4月,搞好春季苗情考察;制定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意见;各项目县要做好项目区农民的技术培训,适时指导农民进行春季麦田管理工作。

第五阶段:2010年5月,召开小麦项目实施情况现场观摩会,推动小麦后期管理工作。 第六阶段:2010年6月,省农业厅组织邀请专家对高产创建活动十亩高产攻关田进行实打,对百亩高产示范方、万亩核心示范片和十万亩辐射带动区进行测产验收。 第七阶段:对实施单位和项目参与人员进行绩效考评;撰写总结报告和小麦超高产技术规程。

五、资金使用与管理

项目经费由省财政部门直接下拨到各项目实施县(市、区)。各地要严格资金管理与监督,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项目资金在使用范围上,要紧紧围绕小麦高产创建目标,重点用于技术推广、专业化服务、物化、信息服务和项目考核等补助。具体如下:

(一)技术推广补助。主要用于对项目区开展多种层次的技术培训,编制集成技术体系及技术实施方案,编印技术培训及宣传资料。

(二)专业化服务补助。主要用于支持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统一耕种收、病虫草害防治等专业化服务。

(三)物化补助。主要用于对示范户应用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关键环节物化技术产品补助。

(四)信息服务和项目考核补助。主要用于为项目区提供品种、技术、产销等各项信息服务,促进技术普及,提高项目效益;用于测产验收、资料归档、工作考评等。

六、组织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里成立小麦高产创建活动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项目领导小组由省厅分管厅长任组长,省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有关市农业局(农委)分管局长(主任)及项目县(市、区)农业局分管局长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统一部署、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项目技术小组依托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小麦分团,由山东农业大学、省农科院、青岛农业大学、省农技推广总站等单位专家及有关市农业局(农委)农技站长、项目县(市、区)农技站长为成员。负责制定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和组织验收、总结等工作。

各示范县(市、区)建立相应机构,要注意吸收项目区中相关乡(镇)领导和技术骨干参加。要按照本实施方案要求,制定出针对当地实际、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报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处和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备案。各县(市、区)实施方案要明确任务指标和工作进度,细化技术措施和人员配备,高产创建田块要落实到乡、村和农户。

(二)规范示范片建设与管理。各地要综合考虑生产条件、工作基础、技术力量、产业体系等因素,合理确定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实施地块要靠近大路两侧,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灌排条件良好,远离建筑物。常年小麦产量450~600千克。土壤有机质1.2%以上,速效氮80 mg/kg、速效磷25 mg/kg、速效钾110 mg/kg以上。万亩示范片要成方连片,且每一乡镇只能承担一个万亩示范片任务。 要切实规范万亩片建设与管理,建立健全项目实施档案,为项目督查、考核、验收提供依据。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设计1张标示图,注明示范片位置、涉及乡镇村组、田块编号、面积等;二是建立1本工作记录,把高产创建活动有关的文件、方案、田间记录、测产结果、总结等及时立案建档;三是编印1套技术资料,编制高产创建技术培训材料、技术挂图、光盘等,发放给示范片农户;四是建立1个数据库,及时向农业部研制开发的全国高产创建网络信息采编与共享系统提供必要数据和资料。

(三)加强宣传发动与典型引导。要充分发挥电视、网络、报纸和广播等现代主流媒体的作用,加大对高产创建重大意义、先进典型的宣传与示范,引导各级政府、部门和农技人员、种植大户等社会各方面共同关注高产创建,营造高产创建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要积极向中国农业信息网、农民日报、山东农业信息网等媒体的“高产创建”专栏和专版投稿,宣传报道各地工作进展和好做法、好经验。每个项目县(市、区)要在县级以上新闻媒体上发表宣传材料5份以上。要在十亩、百亩、万亩示范区各建立1处醒目标牌,标明示范片区域范围、面积规模、产量目标、种植品种、关键技术、指导专家、技术负责人、实施单位、工作责任人、示范片编号等内容,方便农民学习,接受社会监督。

(四)搞好检查督导和验收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县(市、区)农业局要加强材料收集,建立活动档案,做好工作记录,抓好总结交流,及时上报项目进展情况。省厅将在关键生产环节抽调人员进行检查督导。

各县(市、区)要于5月下旬,对小麦产量进行初步测产,及时上报省厅种植业管理处和省农技推广总站。根据测产情况,省厅将组织有关小麦专家统一进行验收。

各县(市、区)要于2010年7月20日前,写出项目工作总结和技术总结报告,报省厅种植业管理处和省农技推广总站。

第四篇: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工作方案

根据农业部高产创建实施方案和高产创建测产验收的有关办法和要求,依照“科学规范、公开透明、严格程序、逐级把关”的原则,为真实掌握各地大春粮食作物高产创建项目任务落实情况及单位面积产量等指标完成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测产验收范围及作物品种

农业部整县、整乡、万亩高产创建项目和四川省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的高产创建万亩片。涉及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大豆、油菜、花生、高粱及荞麦九个目标作物。整县、整乡推进的高产创建,主推模式涉及到的作物都要测产验收。

二、测产验收内容

(一)实施成效。包括高产创建示范面积、万亩示范片建设数量、平均亩产、增产增收、辐射带动等。

(二)主要工作。重点检查验收各地对省上有关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的落实情况,包括组织领导、责任落实、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材料档案、规范标牌、技术指导、专业化服务、观摩交流、宣传发动、考核激励等。

三、测产验收程序

(一)项目县自查自测。各项目县农业局要按照验收测产内容要求,对项目实施情况逐项自查。同时,县农业局、统计 1

局对水稻、玉米、大豆、高粱、小麦、油菜、花生高产创建示范片在成熟前15~20天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理论测产,马铃薯、荞麦在收获前15~20天进行产量预估,并将测产和预估结果及时上报市州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市州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将有望获得全国、全省高产纪录的上报省农业厅。

(二)项目验收及实收测产。

1、组建专家库。省、市、县均要成立包括粮油作物生产管理、育种栽培、农技推广及统计部门的专家参与的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测产验收专家库。

2、组建验收测产专家组。整县高产创建成立由省外专家和省、市(州)专家库专家为成员的专家组,人数11人,其中,省外专家5人以上;整乡高产创建成立省、市(州)内专家库专家为成员的专家组,人数9人,其中,省专家库专家不少于2人以上,市州专家库5人以上;万亩片高产创建成立省、市(州)、县专家库专家为成员的专家组,专家人数7人,其中,省专家库专家不少于1人,市专家库专家不少于2人。

3、测产验收。采取省农业厅直接组织、市(州)交叉、市(州)内县与县交叉的办法进行测产验收。

整县高产创建:由省农业厅以农业部的名义进行验收测产。验收范围不少于部、省确定的县数的40%,未测部分由市(州)农业局按照整乡高产创建的办法交叉验收。

整乡高产创建:实行市(州)间交叉验收测产,交叉安排

见附件2。验收测产的范围不得小少于被测市(州)内项目县数的50%。组织测产验收的市(州)农业局以省农业厅名义,邀请省级、组织单位所在市(州)专家库及被测市(州)专家库的专家对指定市(州)有关县承担的整乡高产创建进行验收测产,省农业厅派人参加。未交叉验收的项目县由项目所在市(州)农业局以省农业厅名义组织测产验收。

万亩高产创建:由所在市(州)农业局组织辖区内各县之间交叉验收测产。以市(州)农业局名义,由有关县农业局对指定县承担的万亩高产创建进行验收测产,市(州)农业局派人参加,省农业厅视情况派人参加。

此外,有望创全国或国内某片区纪录的整乡高产创建和万亩高产创建由市州农业局提出,经省农业厅申请,以农业部名义组织验收,专家人数不少于11人;有望创全省或省内某片区纪录的整乡高产创建和万亩高产创建由县农业局提出,经市州农业局申请,以省农业厅名义组织验收,专家人数不少于9人。

(三)结果上报。市(州)农业局在本市各县实收测产完毕后5日内将验收结果汇总上报省农业厅粮油处(农技推广总站),并附验收报告(内容包括测产验收的所有内容)及专家组签名表。

(四)结果认定。部级高产创建结果由农业部组织专家对测产验收结果进行最终评估认定。省级高产创建结果由省农业

厅组织专家对测产验收结果进行最终评估认定。实收测产专家组不得在验收报告中作产量创纪录的评估。

(五)信息发布。部级高产创建测产验收结果由农业部统一对外发布。省级高产创建结果测产验收结果由省农业厅统一对外发布。创全省或片区纪录,由省上专家组评估后由省农业厅对外发布。

四、实收测产办法

整县、整乡高产创建按“农业部粮食高产创建整县整乡整建制推进单位面积产量调查方案(试行)”(附件3)进行测产验收,万亩高产创建按农业部万亩高产创建验收办法(附件4)执行。

五、时间安排

(一)水稻:10月上旬前完成。

(二)玉米:9月下旬前完成。

(三)马铃薯:9月中旬前完成。

(四)高粱:正季7月底前,再生季节10月上旬前完成。

(五)小麦:5月底前完成。

(六)油菜:5月底前完成。

(七)花生:8月下旬前完成。

(八)大豆:10月下旬前完成。

(九)荞麦:8月下旬前完成。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农业厅会同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省统计局组成大春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工作领导小组,由省农业厅分管厅领导任组长,厅粮油处、市场信息处、农技总站、宣传中心和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有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切实加强对大春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和监督工作。有关市州农业局(农委)牵头,国家统计局市、县级调查队及项目县农业局共同组成大春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工作小组,具体搞好当地测产验收工作的组织领导、时间安排、人员协调等工作。

(二)搞好验收测产准备。有关市(州)农业局要及时与相关市(州)农业局、被测县衔接配合搞好测产验收工作,并安排落实本市(州)内各县之间的交叉测产验收工作。有关项目县要按照验收测产内容要求,及时准备好高产创建实施工作(技术)方案、项目区分布简图、项目实施情况等文字材料及验收测产的资金、器械及人员等,所有测产验收经费由项目县承担。

(三)严格工作纪律。各地要严格程序,规范测产,力求科学准确,杜绝虚报浮夸,确保验收结果的真实性。验收专家组不得徇私舞弊,弄虚作假。被验收测产单位不得干预专家组的验收工作和验收结果,一经查实,将取消下年承担高产创建项目的资格。

附件:

1、四川省粮油作物高产创建专家库名单

2、2011年大春粮食作物高产创建交叉测产验收安排

3、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整县整乡整建制推进单位面积

产量调查方案(试行)

4、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测产办法

5、高产创建测产验收报告(模板)

第五篇:粮油高产创建

小麦高产创建

按照农业部、财政部《关于落实2010年秋冬种小麦油菜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片的通知》及省政府《关于印发2010—2011全省小麦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有关要求,扎实开展沂水县2010-2011小麦高产创建活动。

在沙沟镇、许家湖镇各建立一处万亩高产攻关核心示范片。在万亩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中,设百亩高产示范方和十亩高产攻关田。在万亩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外,同时安排高产辐射带动区10万亩。

万亩高产攻关示范片,要求亩产量指标600公斤或比前三年平均产量亩增产12%以上;百亩高产示范方,亩产量指标650公斤,或比前三年平均产量亩增产15%以上;十亩高产攻关田,亩产量指标700公斤,或比前三年平均产量亩增产20%以上。示范区内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普及率达到100%。高产辐射带动区,平均亩产500公斤以上,或比前三年平均产量亩增产8%以上,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普及率98%以上。

测产结果

6月3日,临沂市农业局在沂水县自测基础上,对该县2个高产创建示范片小麦“百、万”高产示范田及十万亩带动田进行了产量复测,最终认定结果为:

(一)许家湖镇万亩高产示范片

百亩高产示范片平均亩穗数34.53万穗,穗粒数48.4粒,千粒重45克,平均亩产639.3公斤;万亩高产示范片平均亩穗数43.9万穗,穗粒数37.7粒,千粒重43克,平均亩产604.9公斤,比前三年平均产量亩增46.4公斤,增产幅度8.3%。

(二)高桥-沙沟镇万亩高产示范片

百亩高产示范片平均亩穗数38.47万穗,穗粒数44.5粒,千粒重43克,平均亩产625.7公斤;万亩高产示范片平均亩穗数43.59万穗,穗粒数37.8粒,千粒重43克,平均亩产602.2公斤,比前三年平均产量亩增47.7公斤,增产幅度8.6%。

全县十万亩带动示范田平均亩穗数41.46万穗,穗粒数32.06粒,千粒重43克,平均亩产485.89公斤,比前三年平均产量亩增43.19公斤,增产幅度9.7%。

三、十亩高产攻关田实打结果

专家组重点对许家湖镇龙泉站村十亩高产攻关田进行了实打验收。结果为:704.8公斤/亩。

玉米高产创建

为提高玉米单产水平,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全面增强玉米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县玉米种植产业的发展,按照农业部和省农业厅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继续扎实推进我县2011年玉米高产创建工作。

许家湖镇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10个村,4064户,10407亩;高桥、马站镇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16个村,4267户,10160亩。在万亩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中,设千亩高产示范片、百亩高产示范方和十亩高产攻关田。在万亩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外,同时安排高产辐射带动区10万亩。

测量结果

经省市专家实打验收,许家湖镇十亩高产攻关田,亩产达到977.7公斤;百亩示范方亩产832公斤;千亩示范方亩产717.9公斤;万亩示范片亩产653.6公斤。经县农业局测产验收,高桥镇沭水村十亩高产攻关田亩产量为943.4公斤,百亩高产示范田亩产量为810公斤,千亩示范方亩产量712.9公斤万亩高产示范田亩产量为633.7公斤,均达到了农业部、省、市高产创建工作要求和产量。

花生高产创建

为提高花生单产水平,全面增强花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县花生产业的发展,确保油料生产安全,按照农业部和省农业厅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继续扎实推进我县2010年花生高产创建工作。

在四十里堡镇建立农业部万亩花生高产创建示范区,产量指标为春花生亩产380公斤以上;百亩方春花生产量指标为亩产500公斤以上;十亩田春花生产量指标为亩产600公斤以上。建立高产辐射带动区5万亩,平均亩产比前三年平均产量亩增产10%以上,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普及率95%以上。 测量结果

2010年9月2日经省农业厅专家组测产验收,十亩高产攻关田亩产量为623.3公斤,百亩高产示范田亩产量为523.4公斤,万亩高产示范田亩产量为394.7公斤,均达到了农业部、省、市高产创建工作要求和产量。

上一篇:工程测量管理制度下一篇:工程部总经理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