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万亩高产示范田创建工作总结

2024-04-18

冬小麦万亩高产示范田创建工作总结(共11篇)

篇1:冬小麦万亩高产示范田创建工作总结

伊宁县2009年冬小麦万亩高产示范片创建工作总结

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和伊犁州农技推广总站关于开展粮棉油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的部署和要求,伊宁县农技推广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本县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了冬小麦万亩高产示范片创建活动,大力推广良种良法综合配套技术,以提高粮食产量为目标,促进粮食生产稳定,确保粮食安全。现将我县冬小麦万亩高产示范片创建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领导情况

为了将创建工作落实到位,我县及时成立了以县农业局局长吾尔开西为组长,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为副组长,以县站农业技术骨干为成员的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整合县乡两级农业技术人员成立了包乡创建专家组和包乡技术服务组,制订了《伊宁县2009年冬小麦万亩高产创建方案》、《2009年农业技术重点推广项目实施方案》,明确了高产创建目标任务,将高产创建任务纳入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目标责任书和农业技术人员“三定三挂钩”目标管理责任书考核范围,将目标任务进一步进行分解细化到各乡镇场,为创建工作的开展起到切实的组织保障作用。

二、示范片落实情况

我县2009年冬小麦播种面积为30.5万亩,创建小麦高产示范田12万亩,实际落实面积为13.2万亩,其中小麦单产400-450公斤的高产田10万亩,小麦单产451-500公斤的高产攻关田为3.2万亩。13.2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田主要集中在伊-巴公路沿线乡场及愉群翁回族乡(每乡有万亩以上),其他乡场有千亩以上,每个乡镇场均

有3-4块百亩以上连片示范区。冬播小麦品种主要选择伊农

18、伊农

20、伊农

21、中优9507等优良品种,为确保小麦高产,还专门编制了《绿色小麦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以维汉文字形式共印发了1万册,发放到乡、村及农户手中。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我们的包乡单位及包乡技术干部都能深入到乡村、户及田间,具体指导农户进行田间管理。

三、示范推广片的产量情况

6月上中旬县农技推广中心组织技术员深入曲鲁海乡、阿吾利亚乡、青年农场、温亚尔乡、吉里于孜镇等八个乡镇场30个村(队)各示范田进行测产验收,曲鲁海乡冬小麦平均单产444公斤,阿吾利亚乡平均单产414公斤,青年农场平均单产504公斤,温亚尔乡平均单产502公斤,巴依托海乡平均单产488公斤,维吾尔玉其温乡平均单产459公斤,多浪农场458公斤,吉里于孜镇平均单产474公斤

五、主要技术配套措施

(一)做好播前准备

1、测土配方。为确保我县冬小麦生产实现高产高效优质的目标,进一步提高小麦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切实发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节本增效作用,对全县30.5万亩冬麦地进行了测土配方,采集土样1220个,分析化验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H值等7320项次,发放配方卡6100张。

2、注重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全县冬播小麦品种主要选择伊农

18、伊农20、伊农

21、中优9507等优良品种,同时注重做到种子精选、清选、晾晒和播前发芽试验,种子纯度达到98%,净度达到99%,发芽率不低于95%,种子含水量不高于13.5%。每百公斤种子用75%卫

福胶悬剂250克或适乐时每亩120毫升拌种防治小麦病害。

3、施足底肥。播前灌好底墒水,保证灌溉质量,在适墒期耕翻、耙耱、整平,达到待播状态。亩施尿素8-10公斤、二铵15-20公斤、农家肥1-1.5吨作基肥。

4、精细整地。结合秋翻,增施农家肥,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

(二)适期播种,保证播种质量

适期播种,播期为9月25日-10月15日;带肥下种,种肥为磷酸二铵,每亩5-8公斤;提高播种质量,亩播量18-20公斤,播种深度3-4厘米。播种质量达到播行端直、下籽均匀、接茬准确、深浅一致、覆土良好、镇压确实、行距不变、提放整齐。

(三)返青期田间管理措施

在春季小麦返青期,结合我县实际情况,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指导农户进行了返青期小麦田间管理。

1、春耙:由于冬季积雪少,春季气温回升快,土壤墒情较往年差,3月中旬至4月初,冬小麦返青至头水前,及时进行春耙,耙深3-4厘米,起到松土保墒的作用,对土壤水分不足的旱薄地,用镇压器把地压实,减轻风蚀跑墒。

2、及时追肥:结合雨水进行返青初期追肥。把握原则:弱苗多施、壮苗少施或不施、旺苗不施。亩总茎数不足40万、长势弱的麦田、晚播的麦田亩追施尿素8—10公斤。目前已追肥面积191578亩,占总播种面积的62.7%。

3、化学调控。冬小麦生长偏旺的地块为了防止倒伏,在返青—拔节期用50%矮壮素200-250ml/666.7㎡,兑水30-50㎏喷雾。

4、化学除草。亩用75%杜邦巨星1.2-1.5g或麦喜5.8%SC等除草剂兑水30kg,在拔节前喷施。有野燕麦的地块亩用野燕枯150ml或骠马70-80 ml在野燕麦2-4叶期兑水25-30 kg喷雾。

六、冬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推广工作措施

1、组织保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技术指导下,伊宁县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认真履行职责,加强了冬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工作,技术小组认真抓好技术实施方案和技术规程制定,做好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确保我县创建工作取得扎实的效果。

2、加强技术培训。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小组围绕创高产集成技术和推广高产主导品种,开展技术培训,利用“科技之冬”培训活动之机,开展了乡镇场农技干部培训活动,强化农技干部对冬小麦高产创建集成技术的应用和技术服务能力,以此推动村级技术培训活动的开展。今年以来,我县共召开冬小麦创高产技术培训班两期,培训县乡技术干部72人,培训新型农民1500人次,发放栽培技术规程1万份,召开现场观摩会2期,使广大种植户得到了技术更新。

3、加强科技入户。按照技术指导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深入各示范区地头抓好服务,使示范种植户全部掌握小麦高产栽培技术。通过科技进村入户,构建以示范样板为主要对象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加速农业技术进步与创新,提高了全县粮食生产水平。

伊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二〇〇九年七月二十四日

篇2:冬小麦万亩高产示范田创建工作总结

创建项目工作总结

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在现有的资源条件,特别是播种面积条件下,粮食发展必须要走提高单产的路子,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今年,我县承担了万亩冬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工作,经过全县各有关部门的能力协作和艰苦奋斗,终于顺利完成了任务,其工作总结如下:

一、项目执行基本情况

在民和县的川口、马场垣乡两乡(镇)建立冬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1万亩, 亩产600公斤。其中:川口镇的东垣村2000亩、红卫村1200亩、米拉湾村1000亩、川口村1000亩,马场垣乡的团结村1800亩、金星村1500亩、香水村1500亩。科技培训4000人(次)。

项目建成后,种植的1万亩冬小麦平均亩产按600公斤计,每公斤按1.4元计,每亩收入840元,除去亩成本300元,亩纯收入540元,1万亩纯收入540万元,其增产作用更加明显。

二、项目内容与技术路线

(一)项目实施地点:万亩示范片分别在川口镇的东垣村、红卫村、米拉湾村、川口村,马场垣乡的团结村、金星村、香水村。该项目区位于民和县东部边缘,海拔最低1650米,平均海拨高度1900米左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沟壑纵横,山峦重迭,地形复杂。湟水河自西向东。土壤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疏松,PH值在6—8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1.2—2.1%,含氮平均为0.76—0.176%,水解氮42—95ppm,速效磷3.0—5.7ppm,速效钾155.9—343.5ppm,土质适宜于冬小麦的生长、发育。

境内平均气温4—8℃,昼夜温差大,平均无霜期170—200天,初霜日为10月初,终霜日为4月末,年均降水量为360mm,且集中于7—9月,这与冬小麦生长需水规律相吻合,生产的冬小麦蛋白质含量高,湿面筋含量高,出粉率高。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我县广大农民群众不断创造总结出了冬小麦丰产栽培技术,如选用良种,穗选留种等。近10多年来,冬小麦价格一直看好,而且比较稳定,亩均收入840元以上。项目区70%的农户有种植冬小麦的习惯,并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种植经验,是农民群众自觉实现脱贫致富的好项目。

(二)项目关键技术与技术实施路线

1、选用良种 选择抗病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丰产性好的京农411;

2、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灌排方便、耕层深厚、土壤肥力中上等水平地块;

3、适时播种 9月下旬-10月上中旬;

4、播量 播量为30-40公斤/亩;

5、播种方式 机械条播

6、配方施肥 亩施家肥3-4立方米,二铵20公斤,尿素10公斤。

7、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在冬小麦长到4至6片叶时,要及时喷施2,4-D丁酯防除杂草,每亩用药75克。拔节后视早情及时灌水,并补施尿素每亩10公斤,争取亩成穗45万至50万穗。在5月下旬注意调查蚜虫虫口密度、锈病的发生情况,及时防治小麦蚜虫和锈病。

8、田间管理 冬小麦在越冬前有1个半月的生长期。在越冬前长到6至7片叶,有3至4个分蘖为最佳,防止冬小麦在冬前拔节,降低抗寒力。冬前镇压一次,有灌水条件的地块灌一次封冻水,越冬期间要防止牲畜践踏。返青期及时镇压,提高越冬返青率,有积水的地块要及时排水。返青后追施返青肥每亩追尿素10公斤,有灌水条件的地块可灌一次返青水,在冬小麦长到4至6片叶时,要及时喷施2,4-D丁酯防除杂草,每亩用药75克。拔节后视早情及时灌水,并补施尿素每亩10公斤,争取亩成穗45万至50万穗。在5月下旬注意调查蚜虫虫口密度、锈病的发生情况,及时防治小麦蚜虫和锈病。

9、及时收获 一般在6月25日至7月7日成熟,收获晚容易造成自然落粒,蜡熟期选晴朗天气及时收割脱粒入库,以减少损失。

(三)项目工作主要内容: 按照统一整地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的“五统一”要求,主要抓了以下技术措施的落实:

1、示范优良品种。

选择抗病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品质优、丰产性好的品种。本地适宜品种京农411。

2、集成高产技术。按照良种良法配套的要求,对现有先进实用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建立适宜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3、加强病虫草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好示范片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科学制定防控预案,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提高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

4、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按照土壤养分构成和作物需肥规律,开展肥料品种、施肥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等技术服务,提高施肥效果和利用效率。建议农户在施足农家肥的基础上,亩施家肥3-4立方米,二铵20公斤,尿素10公斤。返青期结合灌水每亩追尿素10公斤,拔节后补施尿素每亩10公斤。

5、推进机械化生产。大力推广农机作业技术,促进农机农艺结合,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提高冬小麦生产的综合机械化水平。全部实行机械条播

三、主要成效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全面带动两乡镇冬小麦生产上了一新的台阶,而且对全县冬小麦产业的发展与全县粮食稳产增产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根据多点测产、实际收获以及农户走访调查,并经过专家组验收,今年,万亩冬小麦高产示范片平均亩产达到了600公斤。经济效益均十分明显,为我县再高产摸索出了经验。

四、主要措施

为了切实保障冬小麦高产示范区建设,具体落实以下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搞好我县高产创建工作,县里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县长王春山任组长、农业局长朱进成为副组长,项目镇党委书记、镇长为成员,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下,各部门加强协作,分工负责示范区规划组织实施、资金调度及监管、农田基本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和组织实施等工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成立项目实施技术指导小组,由县农业局分管副局长马成忠任组长,农技、种子等单位的农技干部参加。具体负责规划和分解落实到村、社,制定方案和组织实施,保证任务圆满完成。

2、投入资金,保障完成任务:

并对种粮农民实行综合补贴8元,共补助8万元,其中:机械统一播种、病虫害防治等6元/亩,叶面喷肥2元/亩;技术推广补助费用4万元,信息服务等其他费用6万元,共投入18万元,保证任务顺利完成。

3、责任明确,任务具体:为抓好工作的落实,将任务分解到村、社和农户,逐村逐社逐户登记造册,落实面积,层层分解落实,各级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确保任务的完成。

篇3:冬小麦万亩高产示范田创建工作总结

1 适期精量播种,力争全苗

1.1 选用优良品种,发挥增产潜力

小麦优良品种的普及推广是小麦高产增效创建万亩示范片的重要基础,是夺取小麦高产的首要条件。礼嘉镇小麦品种主要推广扬麦20号,搭配扬辐麦4号、扬麦16号、镇麦168。

1.2 抢抓秋播进度,力争适期早播

适期播种是确保壮苗越冬、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礼嘉镇前茬种植水稻品种有武运粳23、武运粳24、2845等。腾茬迟,播种季节紧,秋收秋种矛盾突出,因此要突出一个“抢字,要在小麦适期播种(10月底至11月上旬)范围内结束播种,必须根据天气条件、腾茬时间、品种特征特性,选择适宜的播种方式突击抢种,避免烂耕烂种和过分晚种[1]。重点推广秸秆切碎、深翻或旋耕埋草方式,通过机械切碎秸秆适度耕翻或旋耕埋草将秸秆翻入土壤15~20 cm,提高整地质量和秸秆还田的均匀度。机械撒播后盖籽,深度以3~5 cm为宜,万顷良田连片种植106.7 hm2小麦采用秸秆旋耕埋草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以小麦高产创建规范栽培技术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1.3 适量播种,确保适宜基本苗

适量播种是建立高效群体的重要保证,是确保适宜基本苗实现足穗的重要措施。小麦播种量要根据播期、播种质量、肥水条件、天气情况等因素灵活调节,10月底至11月10日播种的,一般播种量掌握在135~150 kg/hm2,基本苗控制在240万株/hm2左右。11月10日后播种的,要适当增加播种量,每晚播1 d增加基本苗7.5万~15.0万株/hm2。基本苗最多不宜超过375万株/hm2,播种量应该掌握在187.5~225.0 kg/hm2。

1.4 药剂拌种,有效防控种传病害

小麦播种前用麦种150 kg/hm2拌6%立克秀悬浮种衣剂75 mL/hm2或“双多合剂”15袋/hm2(即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 g/hm2+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75 g/hm2),对水3 000~4 500 mL/hm2,充分调和搅匀后拌麦种,使药液均匀沾附种子,待麦种晾干后播种,可以起到防治小麦腥黑穗病等种传病害的作用[2,3]。

2 科学施肥,促壮苗多成穗

2.1 施足基苗肥

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施45%复合肥375 kg/hm2、尿素150 kg/hm2,争取冬前分蘖,壮苗越冬。

2.2 看苗施好促蘖肥

麦苗4~5叶时,因苗制宜分类施好分蘖肥。(1)群体大苗数足,长势旺的田块,原则上不施促蘖肥,控制群体生长,促进个体健壮。(2)一般田块施尿素75~105 kg/hm2。(3)群体小苗体弱的三类苗田块提早施用促蘖肥,用尿素112.5 kg/hm2+磷肥225 kg/hm2,促苗情转化。

2.3 重施拔节孕穗肥

在叶色正常褪淡,植株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叶龄余数2.5叶左右)时追施拔节肥,有利于壮秆大穗。(1)群体适宜的一、二类苗田块,一般施尿素75~150 kg/hm2+复合肥150~225 kg/hm2。(2)群体过大、叶色未正常褪淡的田块,适当推迟施用,做到叶色不褪淡不施肥,防止肥劲太足基部节间拉长,造成后期倒伏。(3)群体小、穗数不足的三类苗,脱力落黄严重的田块,适当提早施用拔节肥,并增加高效复合肥45~75 kg/hm2,增粒增重夺高产。

3 搞好麦田化学除草

3.1 麦田秋季化学除草

(1)套播麦在水稻收割前4~5 d,用50%草扣可湿性粉剂1 800 g/hm2+尿素75~90 kg/hm2在稻叶上露水干后均匀撒施[4]。(2)板茬麦在水稻收割后播种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用50%草扣可湿性粉剂1 800 g/hm2对水450 kg/hm2全田均匀喷雾,田埂和田边四周杂草多的田块播种前用百草枯1 500mL/hm2对水375 kg/hm2喷雾,消灭田边杂草。(3)耕翻种麦的田块在杂草生长旺盛期(二至四叶期)抢田间墒情施药。用50%草扣可湿性粉剂1 800 g/hm2对水450 kg/hm2全田均匀喷雾。无论采用哪一种种植方式,化学除草都必须考虑当时的温度、湿度、草龄三方面因素,秋季化除后杂草仍较多的田块,必须搞好春季补除。

3.2 春季根据草相进行补除

根据草相选用除草剂进行防除。(1)单子叶杂草达标的麦田:用15%麦极可湿性粉剂450 g/hm2,或用50%大能乳油1 200 mL/hm2对水375~450 kg/hm2进行喷雾。(2)阔叶类杂草达标的麦田:用36%奔腾可湿性粉剂112.5~150.0 g/hm2,或20%使它隆乳油600~750 mL/hm2对水375~450 kg/hm2进行防除。(3)单子叶和阔叶类杂草均达标的麦田:用50%草扣可湿性粉剂1 800~2 250 g/hm2+20%使它隆乳油450~600mL/hm2对水375~450 kg/hm2喷雾。

4 内外“三沟”配套,排涝降渍保丰收

三麦一套沟,从种到收自始至终起着重要的作用,秋播时要抢晴天抢墒情进行机械开沟,开挖埨埨沟,加深“井”字沟,疏通外“三沟”,冬季结合压麦、培土壅根清理田内沟,达到内外“三沟”配套,沟沟相通,雨停田干[5]。

5 病虫害防治

根据病虫情报,坚持“主动出击,预防为主,病虫兼治,药剂混喷”的防治原则,及时有效地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蚜虫和粘虫,兼治小麦纹枯病和灰飞虱,并且要结合根外施肥预防早衰争粒重,减轻麦田病虫危害,确保夏粮丰收。

摘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镇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以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为契机,重点推广高产、高效“一增四推”综合栽培技术,结合生产实际,从播种、施肥、化学除草、“三沟”配套排涝降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该技术要点,为实现“吨粮镇”、确保大面积粮食生产丰收提供技术保障。

关键词:小麦,高产创建,技术规程,江苏常州,武进区,礼嘉镇

参考文献

[1]魏倞.小麦高产栽培的核心技术及综合配套措施[J].河南农业,2013(1):43-44.

[2]夏茂玉.浅析宿州市小麦高产创建意义、成效及发展技术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1(10):98.

[3]王安宁,留青,熊怀卿,等.小走高产栽培集成技术[J].农技服务,2007(1):3.

[4]王启斌.小主高效栽培技术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4):100-101.

篇4:小麦高产创建技术示范

关键词:小麦;高产创建;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157-1

小麦是我区传统的小春作物之一,因其早熟不影响大春作物的种植,适应性广、产量较高,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我区小麦在冬季种植,是山区、半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因为水田和山地都可以种,常年的播种面积比水稻大,平均产量是188kg。产量水平相对较低,品种退化,种植水平落后是导致小麦产量过低的主要原因。为充分挖掘小麦的增产潜力,在乌龙镇实施了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样板展示项目,特提出如下高产综合配套种植技术:

1 实施的面积和规模

1.1 百亩核心样板 面积200亩,分布在乌龙镇店房村(属坝区、田麦,可浇水),马店村(属半山区,地麦不能浇水)两个村。

1.2 千亩展示 两个点,面积2000亩,分店房、跑马、碑棋等坝区田麦1000亩,马店、土城等山区地麦1000亩。

1.3 万亩示范 在乌龙镇种植10000亩的高产创建小麦,作为东川区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区之一。

2 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小麦高产创建项目,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实现农业增产、农村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百亩核心样板,亩产500kg以上,千亩展示,亩产450kg,万亩示范400kg以上。

3 实施的技术措施

3.1 技术培训 按照“工作措施到村,上下联动到户,技术指导到田,技术培训到人”的要求,全镇关于小麦高产创建的培训共分三个阶段进行,具体实施如下:

第一阶段:播种前技术培训,主要培训内容是预整地,种子的处理以及底肥的用量和方法。

第二阶段:苗期的管理、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培训。

第三阶段:中期管理病虫害防治,以期收获等技术培训。

3.2 选用良种 全镇常年的小麦品种以德国吨麦为主,因其种植时间过长,种子杂、退化严重、产量低、品质差。因此选用良种是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在乌龙镇适宜种植的小麦品种主要有:“昆麦4号”、“042-39、“宜麦1号”和“2003-27”等品种。

3.3 整地 前作收割后,即时翻犁整平,做到土壤疏松无大垡子。

3.4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是有效减少病害传播,降低病害发病强度的有效手段。在播种前用多菌灵浸种,每25kg用50g粉锈宁拌种,可有效降低小麦锈病和白粉病的发病率和发病强度。

3.5 施足底肥 每亩施用农家肥1500-2000kg有机肥,翻耕入土,有利于肥效缓慢释放;每亩施用普钙50-80kg;钾肥5kg。

3.6 适时播种 乌龙镇小麦应在10月中上旬抢墒播种,可以提高小麦的出苗率。霜降前后播种结束,播种过早过晚都不利于小麦的生长和小麦产量的提高。播种量10-12kg/亩。播种规格:3m开墒,实施撒播或条播(条播14-16行,行距18-21cm)。

3.7 田间管理

3.7.1 施肥 分蘖期每亩施用15kg尿素;拔节期每亩施用25kg尿素和10-15kg硫酸钾,在浇水前撒施或对水浇施;灌浆期小麦长势,每亩施用5-10kg尿素。

3.7.2 锄草 分蘖期锄草一次,孕穗期深耕一次。

3.7.3 病虫害防治 小麦的病虫害主要是白粉病、锈病和蚜虫。拔节后期,每亩用100g粉锈宁(三唑酮)、磷酸二氢钾0.1g,对水50kg,在晴天早上9-11点,或下午四点以后进行喷施。扬花后,每亩用100g粉锈宁(三唑铜)对水50kg进行第二次喷施,严控白粉病、锈病的曼延。危害小麦的主要害虫蚜虫。应在蚜虫发生初期即用800-1000倍乐果液或其他杀虫剂适时喷施,防治蚜虫。

3.8 适时收获 应做到九黄十收,以免造成落料。选择晴天收割,用机械或人工脱料,及时晒干装袋。

4 项目完成情况

4.1 百亩核心样板 完成222亩,分布在乌龙镇店房村和马店村。店房村核心样板平均亩产504.6kg,最高亩产523.9kg,最低亩产496kg。

4.2 千亩展示区 面积2268亩,主要分布在店房、跑马、碑棋、马店和土城村。平均亩产455.3kg,最高亩产519.5kg,最低亩产389.7kg。

4.3 万亩示范区 分布在全镇 全镇小麦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活动,经东川区农业局组织东川区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验收专家组,进行实地自测验收。百亩核心样板亩产达504.6kg;千亩展示区平均亩产达455.3kg。经省市有关部门组织验收专家进行实地抽测、复测,百亩核心样板最高亩产达508.8kg,最低亩产495.8kg,平均亩产达502.5kg,基本完成了小麦高产创建的目标任务。

5 效益分析

5.1 社会效益 通过此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全镇的小麦高产栽培,从而提高小麦的产量,既为东川的面条加工企业提供了原材料,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通过此项目的实施,对农民进行了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的水平。

5.2 经济效益 全镇的小麦高产创建只有坝区的1168亩。坝区的千亩展示平均亩产达到455.33kg,总产53.18万kg,平均亩产比上年的188kg增产267.33kg,增幅142.2%,新增总产量312241.44kg。样板核心区坝区121亩,平均亩产达到502.5kg,总产6.12万kg,比上年的188kg增产314.5kg,增幅167.29%,新增總产量38275kg。全镇小麦高产创建总增产350516.44kg。按国家粮油收购价白小麦1.73元/kg计,新增总产值60.63万元,新增纯收益55.04万元。

5.3 生态效益 秸秆可作牲畜饲料,之后又以牲畜粪便有机肥还田,能改善土壤结构和通透条件;提高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养分。

篇5:玉米万亩高产高效示范创建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集成组装技术,抓好优良品种和主推技术的推广,发展全程机械化生产栽培,强化行政推动,依靠科技进步,加大资金投入,农机与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树立典型,辐射带动,推广成熟技术模式,全面提升我镇玉米生产能力和水平。

(二)任务目标

(1)面积指标:在金龙、符台队创建玉米高产高效面积1.2万亩,其中在金龙村建设核心示范区1000亩。

(2)产量指标:1.2万亩示范片玉米平均亩产500公斤以上,其中1000亩核心示范片平均亩产550公斤以上。

(3)技术指标:示范片内95%以上田块要达到目标产量设计要求的技术指标。

二、玉米高产创建工作原则

(一)二级联创,以镇村为主

为确保玉米高产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以分管农业副书记任组长,农业、财政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的综合协调、监督检查等工作。同时,成立以农业服务中心为主的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制定工作方案、高产创建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及测土配方施肥等工作。

(二)突出优势,科学选点

示范片的选择依据是,村干部重视、产业体系健全、农民热情高、种植粮食面积大、产业化带动能力强、地理位置适中、水源条件比较好的金龙、符台村为创建单位,玉米高产示范片的面积为1.2万亩。

(三)严格管理,规范运作

严格按照《省玉米丰产工程高产创建方案的通知》要求,制定玉米高产创建标准与操作规程,从田块选择、创建标准、技术方案等方面制定创建操作规程,规范操作要求。明确组织管理、目标任务、责任分工、督查制度、考核细则、奖励办法等具体要求,促进玉米高产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三、玉米高产创建实施内容

(一)示范优良品种

玉米品种主要推广高产优质、抗高温耐渍涝、抗倒伏耐病虫的郑单958,通过统一供种,使我镇玉米良种覆盖率达到100%。

(二)集成高产技术

根据高产优质、节本增效、资源节约的原则,因地制宜集成、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推进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提高生产效益。玉米集成以下重点技术:选择优良品种实行药剂种、适时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缓控释肥、病虫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生产(机械耕整、播种、施肥、植保、收割、烘干)统一防灾抗灾减灾技术。

(三)关键技术措施

1、培肥地力。通过秸秆还田、深耕改土、增施有机肥、缓控释肥等途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保蓄肥水能力。

2、选择最佳播期播种。示范片玉米在5月25日-6月5日最佳播期内完成。

3、精量播种。每亩播种量为6-7斤。

4、测土配方施肥。以土壤养分构成和作物需肥规律为基础,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和施肥等基本内容,为示范片确定施肥数量、选择肥料品种、施肥时期和改进施肥方法等提供技术服务,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果。底肥一般每亩施玉米专用配方肥40-50公斤,拔节期亩追施尿素20-30斤。

5、防治病虫草害。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及时做好病虫草害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形势,科学制定综合防治方案,重点做好玉米纹枯病、大小班病,玉米螟、蚜虫等病虫害的防治,积极抗御旱、涝灾害,减少粮食生产生物灾害损失。

四、玉米高产创建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玉米高产创建工作的领导,成立以分管农业副书记为组长,农业、财政、各实施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玉米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落实玉米高产创建资金与工作经费以及综合协调、监督检查等工作;农业服务中心成立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制定技术方案、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和组织验收、总结等工作,确保高产创建项目顺利实施。

(二)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

利用广播、板报、显示屏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高产创建的.政策措施、成功经验、先进典型和实施效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会、技术讲座、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工作,达到万亩片有技术专家、百亩方有技术骨干,十亩田有技术标兵的高产创建要求;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创建点,开展玉米苗情、墒情、灾情和病虫情况调查,及时采取田间管理措施,确保技术进村入户到田,提高项目区农技人员和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

(三)加大资金和项目投入

积极整合良种补贴、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优势农产品新品种推广、农业产业化、新型农民培训、重大农业技术推广等项目,重点向示范区倾斜。为玉米高产创建提供保障。

(四)搞好检查督导和验收总结

农技服务中心要加强材料收集,建立活动档案,做好工作记录,抓好总结交流,及时上报工作进展情况。于9月下旬,对玉米产量进行初步测产。根据测产情况,在玉米收获后写出工作总结和技术总结报告。

五、具体工作进度安排

1-3月,制定方案,落实项目实施地点,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检查机械或维修机械等。

3-4月,落实主推品种,技术培训。

5-6月,种子处理,肥料运筹等,开展适时抢墒播种,化学除草等。

7-8月,加强以水、肥、病、虫、草等为主的田间管理,开展入户指导、跟踪服务和咨询服务等,加强减灾避灾措施的落实。。

9-10月,组织测产验收,召开现场观摩会,全力组织机械收割和烘干贮藏工作。

篇6:冬小麦万亩高产示范田创建工作总结

2009年9月我区的金殿镇、吴村镇被农业部确定为两个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在去年秋季至今年春季遭遇秋短冬长、冻害叠加、寒旱交替等不利气候影响的严峻形势下,区委、区政府积极组织各职能部门及时安排,分类指导,通过推广模式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玉米秸秆还田、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配套技术,增强了示范片小麦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了自然灾害程度,取得了较好的收成,为全区小麦生产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我们的具体做法:

首先是成立项目领导组和技术指导组

领导组由尧都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闫根担任组长,成员由区农林局、财政局及示范片涉及乡镇有关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项目的统一部署、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指导组由区农业中心的专家和技术员组成,主要负责制定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和组织验收、总结等工作。

二是建立目标责任制

区农林局与涉及乡镇签订实施目标责任书,责任到人,各负其责,分工实施。同时,乡镇确定农科站站长为项目联系人,负责配合田间调查和联络工作,将高产创建田块落实到乡、村和农户。

三是建立健全项目档案

严格按照农业部和省财政有关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资金管理,按照项目预算使用资金,实行专账支付;建立项目区农户、地块档案,以村为单位逐户详细记录地块位置、种植品种、种植基础、承担任务、主要技术措施及实际产量。万亩高产示范片在百亩攻关田的显著位置树立了由农业部统一设计的标志物,便于当地农民观摩学习。

四是技术指导

在示范片重点推广了玉米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优良品种、药剂拌种、冬春控旺防冻防倒、氮肥后移、病虫草害统防统治等综合配套技术。主要工作总结为四个字,即:精、早、迟、全。

一是小麦播种力求“精”:为了做到播种精,在小麦播种时“把好四关,做到五统一”,一是把好种子关,推广优良品种,做好种子拌种,示范片以高水肥品种济麦

22、临优7287、临远3158为主,优良品种的不断推广普及为小麦高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针对我区历年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重点培训宣传了小麦拌种技术,对地下害虫、黑穗病、全蚀病等多发病虫害进行了预防,全部使用包衣种子;二是把好秸秆还田关,玉米收获后进行秸秆还田,缩短播种时间。同时起到了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三是把好施肥关,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取土样320个,发放施肥建议卡3200份,全部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四是把好播种关,适期适量播

种、足墒下种。两个万亩示范片均为我区的老水地区,水利条件优越,小麦播种时底墒较好,满足了小麦发芽出苗和苗期生长对水分的需要,播期集中,播量统一,播种质量高。做到了统一高产品种,集中连片;统一施肥,满足小麦生长需要;统一玉米秸秆还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统一播期播量(10月6-8日播种、播量15-17.5kg)适期适量播种;统一播种方式,针对我区近年来旋耕播种质量较差的现状,采取旋耕两遍播种,保证播种质量。

二是冬浇突出“早”:在小麦三叶期后及时浇水,比通常冬浇时间提前一个多月,塌实土壤,以利于次生根下扎入土,避免由于秸秆还田土壤悬虚造成越冬死苗。

三是春季浇水提倡“迟”:将传统的浇返青水推迟到拔节期,不仅满足了小麦生长后期的水分需要,而且有效预防了4月初的倒春寒晚霜冻;

四是“全”方位进行病虫草害统防统治:根据区植保站病虫害预测预报,通过发放技术资料、广播喇叭、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及时进行统防统治,做好中后期“一喷多防”工作。5月18-20日,组织蹲点技术人员统一购置药品,在两个百亩攻关田进行了后期三喷,起到了防病、治虫、防早衰、增粒重的作用,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五是宣传发动

按照区技术人员蹲点指导百亩攻关田、乡镇农科站指导千亩示范方、技术资料及物化补贴覆盖万亩示范片的工作思路,通过“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的方式,采取集中培训、印发技术材料、广播喇叭、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指导示范片农户按照高产创建要求做好万亩示范片建设工作。在示范片建设过程中,根据小麦生长的不同生育时期,先后集中培训8次,培训人数达1500余人次,编写印发《水地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小册子2万份,黑板报68块次。

实施成效

2010年5月30日,省专家测产验收组对我区示范片测产结果进行复核,经专家组实地抽样测产,认定我区测产数据真实可靠,测产结果有效。

今年我区共建立了两个部级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分别为金殿镇示范片和吴村镇示范片。金殿镇示范片实施面积10030亩,涉及当地8个行政村,2967户。产量结构平均为亩穗数40.9万,穗粒数32.6粒,千粒重平均40克,亩产453.3公斤;兰村千亩核心示范点平均为亩穗数41.2万,穗粒数33.1粒,千粒重41克,亩产475.3公斤。兰村百亩攻关田平均为亩穗数42.9万,穗粒数33.5粒,千粒重按42克,亩产513.1公斤。金殿镇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比全区小

麦平均亩产251.2公斤增产202.1公斤,增收404.2元,增产率80.5%。

吴村镇示范片涉及当地8个行政村,2662户。产量结构平均为亩穗数38.6万,穗粒数32.5粒,千粒重40克,亩产426.5公斤。洪堡千亩核心示范点平均为亩穗数40.2万,穗粒数32.8粒,千粒重按40克,亩产448.3公斤;百亩攻关田为亩穗数41.5万,穗粒数34.2粒,千粒重42克,亩产506.7公斤。吴村镇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比全区平均亩产增产175.3公斤,亩增收350.6元,增产率69.8%。达到了了预期目标。

采访:农民1

采访:农民2

经验启示

1、通过开展小麦高产创建活动,进一步挖掘小麦生产潜力,大幅度提高小麦单产,为我区老水地区如金殿、刘村、吴村、尧庙、屯里的小麦生产提供了典型样板。

2、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的建立,为农业技术推广提供了平台,示范片成为小麦新品种、新技术的良好载体。

四、下一步打算及建议

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和样板辐射,有效的带动了我区小麦生产水平的提高,为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保障农业

篇7:冬小麦万亩高产示范田创建工作总结

襄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11年4月21日

襄州区前身是原襄阳区,是传统的农业大区,全国闻名的粮食生产大区、现有版图面积23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9.3万亩。辖12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鹿门风景名胜区,461个行政村(居委会),3103个村民小组;全区总人口10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3.7万人。农村总户数32.21万户,其中农户16.7万户,粮食总产保持在23亿斤左右,常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90万吨以上,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连续八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10年再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称号。

一、小麦生产情况

2011全区小麦129.3万亩,较上年128.8万亩增加0.5万亩,增0.4%。去冬以来遭受持续干旱少雨及低温凝冻天气的影响,造成小麦苗情较差,全区小麦基本苗18.7万、冬至苗47.5万,分别较上年增加3.6万和11万,立春苗55.9万,比上年同期减少0.2万,分蘖比上年同期减少0.8个,出现群体数量少、植株瘦小、叶片发黄、大分蘖不足等不利因素。

入春以来,在省农业厅及省农科院领导与专家的指导下,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下,多次召开专门会议分析灾情,研究部署抗灾工作,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抗旱一线察旱情,看苗情,指导抗旱工作。同时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抓好当前抗旱和春季田间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各镇高度

罗岗原种场、襄北农场开展更大规模的高产创建活动,涉及农户4723户,种植面积37818亩。通过创建活动,小麦高产创建示范区优良品种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率、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率、技术培训覆盖率、小麦药剂拌种率等均达到100%,高产示范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提高全区小麦生产水平起到促进和带动作用。

襄州区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实行“七个统一”,即:统一组织领导,采取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强化组织协调;统一优良品种,推广应用郑麦9023、华麦2152;统一播期播量,播期为10月22-25日,每亩播种量12公斤;统一测土配方施肥,根据示范区土壤检测结果和小麦生长特性,结合不同时期苗情,合理安排基肥和追肥;统一化除化控,在小麦3叶期,统一进行化学除草,化学除草面积达100%。对于麦苗长势旺盛的、群体偏大的田块进行化调化控,控旺促弱,安全越冬;统一病虫害综合防治,播种时统一药剂拌种,拌种率达100%;统一建立机防服务队,机防服务覆盖率达100%;统一技术培训,农业部门编印技术资料发放到户,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开展培训,及时指导农民抓好田间管理,保证各项小麦生产技术落实入户到田。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整合项目资源。整合了农业开发、现代农业、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大中型农机具购臵补贴等项目资源,切实加大对高产创建活动中核心示范片种子、化肥、农药、机耕等物化补贴的投入力度,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高产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为顺利实施创建活动打下了坚实的群

二是中耕除草,破除草荒。抢晴天对示范区中耕松土3次,达到破除板结、增温保墒、除草防病、疏松土壤、促进根系生长、减轻冻害、防止倒伏等多种效果,并因地制异进行化学除草。

三是抓好沟厢升级。利用冬闲时间组织示范区农户开展沟厢升级,做到了沟沟相连,沟沟相通,能排能滤,及时预防了示范片中后期田间积水,降低了田间湿度,保证了根系正常生长。

篇8:冬小麦万亩高产示范田创建工作总结

1 选用良种

选用适合兴平市种植、穗型整齐、抗倒、抗病虫、喜肥水、增产潜力大的优质中强筋小麦品种, 如西农979、小偃22、武农148等。麦种由兴平市种子公司和农技站统一供应。

2 地块选择

宜选择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地块平整、保肥保水能力强, 田间水利工程配套齐全、利于机械化耕作的田块。

3 精细整地, 施足基肥

在万亩示范片要求深翻25 cm, 增加活土层的厚度, 确保整地质量达到“深、细、透、实、平、足”的标准[1,2]。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及氮肥后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在秋播前对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重点发放了大、小配方卡, 保证群众人手一份, 按卡施肥。根据万亩示范片测土配方施肥的结果, 耕耙前基施优质农家肥45 t/hm2, 一般要求施纯N 120~135 kg/hm2 (占氮肥用量的50%) 、P2O5105~120 kg/hm2 (占磷肥总用量的80%) 、K2O 45~60 kg/hm2 (占钾肥总用量的80%) 。

4 播种

4.1 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科丰1号1盒 (2瓶) 对水0.4~0.5 kg, 充分搅匀, 拌种20~30 kg。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 如蛴螬、金针虫、蝼蛄等, 也可防治麦蚜。

4.2 适期适量播种

根据兴平市近年的气候条件, 确定最佳播期为10月10—15日。播种量为150 kg/hm2左右, 播种方式为机条播, 确保播种深浅一致, 下种均匀, 出苗整齐。对秸秆还田后整地质量不高的田块, 要灌水踏实或镇压踏实土壤, 适当增加播种量7.5~15.0 kg/hm2。

5 建立合理群体结构指标

冬前个体主茎叶龄6叶1心, 9条以上次生根, 分蘖缺位率低于10%, 植株健壮, 苗型“鸡爪型”, 叶片“马耳朵”型。幼穗分化进入单棱期至二棱初期。基本苗240万株/hm2, 冬前总茎数1 050万~1 125万个/hm2, 春季最大群体1 275万~1 500万个/hm2, 成穗数600万~675万穗/hm2。实现产量9 000 kg/hm2的产量结构:大穗型品种成穗数600万~630万穗/hm2, 穗粒数36~39粒, 千粒重41~43 g;多穗型品种成穗645万~690万穗/hm2, 穗粒数34~36粒, 千粒重39~41 g。

6 田间管理

6.1 合理施肥

在12月初结合冬灌, 第2年3月中旬结合春灌 (或随降雨施入) , 拔节孕穗期结合灌水 (或随降雨施入) , 施纯N90~105 kg/hm2、P2O515~30 kg/hm2、K2O 30~45 kg/hm2。 (一般冬追肥占60%, 春追肥占30%, 拔节孕穗期占10%) 。在苗期、返青期、拔节孕穗期4个生长阶段, 用福乐定1 500 g/hm2或高效磷酸二氢钾3 000 g/hm2等叶面肥, 对水750 kg/hm2叶面喷施。

6.2 及时灌水

提高水分利用率:冬灌为12月初, 春灌为3月初, 冬、春双灌增产明显。为节约水资源, 改宽畦为窄畦 (1.5~2.0 m) , 长畦为短畦 (30~60 m) 。玉米秸秆粉碎的小麦田冬灌要提前10~15 d, 已进行冬灌的田块, 其春灌要推迟到拔节中期。小麦第一节间定长后灌水, 在小麦扬花期视天气情况灌1次水, 以后不灌水, 以减少小麦倒伏的风险。

7 病虫草害防治

7.1 化学除草

一般在小麦出苗后3片叶时化除, 杂草此时刚发芽, 防治效果最佳, 翌年春季防治。化除时一般选择晴天无风、无露时喷药, 做到不重喷, 不漏喷, 喷雾均匀周到。 (1) 防治禾本科杂草。可选用麦极或世玛防除野燕麦、牛毛草、多花黑毛草、节节麦等所有禾本科杂草。 (2) 防治阔叶型杂草。用5.8%麦喜悬浮剂防除米蒿蒿、及及蔓、牛耳朵、荠荠菜等所有阔叶型杂草, 适于杂草较多的麦田。 (3) 快灭灵30 g/hm2和奔腾75 g/hm2适于一般杂草麦田, 55%阔极适于杂草很多的麦田, 苯磺隆适于杂草较少的麦田。

7.2 病虫害防治

3月上中旬若发现红蜘蛛危害, 可用40%吡虫啉1 500m L/hm2对水600~750 kg/hm2喷雾防治, 或用20%扫螨净乳油1 000~1 5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1 500倍液防治。麦蚜:4月底、5月初用10%吡虫啉150~300 g/hm2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25~450 m L/hm2对水900~1 200 kg/hm2喷雾防治。对条锈病、白粉病发生的田块, 可用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200~1 500 g/hm2或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300~450 g/hm2喷防。对赤霉病、叶枯病发生的田块, 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875 g/hm2, 或40%多菌灵可湿粉3kg/hm2防治。

8 灾害预防与补救

应选择冬性品种, 对春性品种应选择适当播期, 避免冬前出现旺长。提高播种质量, 培育壮苗, 加强覆盖, 并灌好越冬水, 防冻保苗。冻害后、迅速增施氮肥促进恢复。早春及早化除, 以提高地温, 促进麦苗返青[3,4]。如遇干热风, 应浇好麦黄水, 保持田间湿度或适当进行喷灌。

9 适时收获

收割机收获小麦, 宜在蜡熟末期至完熟期进行, 收获后就及时晾晒, 防止霉变。按小麦品种单收、单晾、单藏, 以提高优质专用小麦的品质、纯度和商品性, 保证优质优价。

摘要:介绍了兴平市万亩小麦示范片高产栽培技术, 包括种子选择、地块选择、整地施肥、播种、确定群体密度、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灾害预防与补救、收获等方面内容, 以为小麦高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高产创建,栽培技术,陕西兴平

参考文献

[1]耿立新, 郭延敏, 徐艳.沛县万亩小麦示范片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 2010 (1) :19-20.

[2]李自玲, 马向利, 张存利, 等.许昌市农场小麦高产栽培经验总结[J].河南农业, 2011 (2) :33.

[3]陈为堂, 韩顺英, 吴乃国, 等.日照市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2) :86, 93.

篇9:冬小麦万亩高产示范田创建工作总结

陈华

2008年602个粮油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辐射带动新增粮食72.5亿公斤,新增油菜籽20万吨,增收130多亿元,扣除生产成本,667平方米(1亩)平均增效34元。2009年,农业部将把“万亩示范片”扩大到2600个。

粮油高产带动了区域平衡增产。500个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面积共42.87万公顷,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617.8公斤,带动所在县667平方米产量达到496.4公斤,比全国平均667平方米产量高169.1公斤。

2008年各地安排高产创建专项资金超过3亿元。其中,广东省级财政安排3000万元、广西和云南分别安排1800万元、安徽和四川分别安排1500万元支持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江西省级财政安排3250万元,使每个县的高产创建经费不少于50万元。

我国林地可为农村提供3600万个就业岗位

枊晓森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前不久在全国政协“中国首届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会”上为广大农民工返乡就业支招:我国现有1.2亿公顷集体林地没有承包到户,按照人均经营3.33公顷计算,可为农村提供3600万个就业岗位。

林业是农民最熟悉、最直接、最适宜的就业方式之一。在已经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地方,已经出现了农民工主动返乡务林的可喜现象。据统计,福建、江西各有55万、40.9万农民工返乡务林。

宁夏推广“政府+市场”农业险

李远

2008年6月,宁夏在部分县市开始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推广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并行的农业保险模式,通过保费补贴等手段,将设施农业、小麦、水稻、脱水蔬菜、能繁母猪、奶牛等10个品种纳入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增强农民抵御农业生产风险的能力。

为减轻参保农户的负担,宁夏出台政策要求自治区、市、县三级政府财政安排必要资金,给参保农户以适当的保费补贴。如对小麦、玉米等种植业保脸的保费,自治区财政补贴40%,市、县财政补贴30%。

在正常年景下,承保公司按照保险合同履行赔付责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当出现农业巨灾损失时,保险赔付总额实行封顶制,即宁夏全区农业保险赔款总额超出一定比例时,赔款由政府与保险公司共同承担。

篇10:冬小麦万亩高产示范田创建工作总结

方案

X级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在我县连续实施两年来,产量逐年攀升,连续成为大春生产科技增粮行动的新亮点,为整乡整县高产创建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效推动了马铃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2年,按照X、X、X的统一部署要求,在连续两年圆满完成X级马铃薯高产创建的基础上传承创新,继续推进马铃薯高产创建活动,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实现任务目标和辐射带动效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两个目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抗风险和市场竞争三个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强化科技,突出重点,通过典型示范、辐射带动,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全面实施x政府“XXXXXX计划”,提升马铃薯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任务目标

(一)全县范围内完成马铃薯高产创建示范面积1万亩,设立万亩示范、千亩展示、百亩核心、一亩攻关的层层提升示范区,实现辐射带动面积3万亩。(二)达到X级高产创建目标要求,实现示范片粮食总产量较前三年平均产量增长5%以上。

(三)一亩攻关田目标产量达525kg,百亩核心区目标亩产460kg,千亩展示区目标亩产420kg,万亩示范区目标亩产400kg。

三、规划布局

全县完成示范面积1万亩,辐射带动面积3万亩,具体布局如下:

(一)在右所镇实施高产创建示范面积1万亩(其中包含一亩攻关、百亩核心、千亩展示)。

(二)在全县九镇乡辐射面积3万亩。其中,XX镇0.4万亩;XX镇0.1万亩;XX镇0.4万亩;XX乡0.5万亩;XX乡0.3万亩;XX乡镇0.5万亩;XX镇0.4万亩;XX镇0.1亩;XXX镇0.3万亩。

四、实施内容

(一)合理优选示范区 综合考虑种植面积、生产条件、农业基础、科技水平等因素,兼顾区域平衡、辐射带动,科学选择万亩连片示范区。

(二)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继续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严格按照配方要求施用肥料,提高施肥效果和利用率。

(三)项目实施期间完成科技培训3次,专家组不间断巡回指导提高技术到位率和入户率。

(四)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好示范片病虫害监测与预报,制定防控预案,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

(五)完成100亩马铃薯间套种示范和间套种技术新模式试验展示,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壤肥水资源,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发挥间套种技术的增粮效应。

五、组织保障及技术保障

(一)组织保障措施

为保证项目顺利开展,工作取得实效,以县农业局成立的“XX县2012年大春粮食生产十项骨干科技措施推广工作领导组”为组织保障核心,县园艺站成立2012年马铃薯高产创建技术指导组,负责示范区工作(技术)方案的制定、数据资料收集、整理、汇总及分析、开展技术培训及巡回指导、测产验收及工作总结等等。

技术组 组长:XXX(县园艺站 站长)

成员:XXX(县园艺站 高级农艺师)

XXX(县园艺站 农艺师)XXX(县园艺站 农艺师)XXX(XX农科站 农艺师)XXX(XX农科站 农艺师)

(二)技术保障措施

严格按照“创建核心区、示范片、辐射带”的总体要求,做到种薯优选、集中培训、种植管理规范化、生物防控病虫害、片区针对性肥水管理等。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技术措施:

1、优选脱毒种薯 品种选用高产、优质、高抗、适应性广、纯度高的中晚熟品种:合作88、鹤庆红、胜利2号、85克疫,示范区内种薯脱毒率70%。

2、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严格按照配方要求施用肥料;

3、全面实施农机化耕作技术;

4、马铃薯病虫害生物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做好示范片病虫害监测与预报,制定防控预案,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

六、整合资源,管好用活项目资金 项目资金20万元,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

1、组织发动费2万元;

2、标识牌制作经费2万元;

3、生物精制有机肥补助10万元(补助10元/亩);

4、病虫害防治经费1万元;

5、科技培训经费1.5万元;

篇11:冬小麦万亩高产示范田创建工作总结

甘肃省景泰县农牧局(2008年10月)

一、基本情况

景泰县是一个以高扬程电力提灌工程为主体的农业县。今年我县被确定为农业部高产创建活动示范县,为稳定油料生产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充分发挥灌溉工程效益,按照农业部安排,我县正式启动实施以“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全面提高胡麻生产水平”为主题的胡麻高产创建活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县农业技术、种子、农业机械、灌溉等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努力下,本胡麻高产创建活动的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实现。胡麻高产示范点落实在区位条件较好的芦阳镇条山村和草窝滩镇常丰村,涉及农户461户,示范面积1154亩,其中核心攻关田104亩。在示范点建设中,我县以田间试验和典型调查为依据,针对主要障碍因素,从种子、施肥、灌水、机械化等四个层次,优化集成推广了优良品种、化学控高、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农家肥秋施、机械分层施肥播种、早灌浅灌头苗水等七项技术措施,从而使以陇亚9号、陇亚10号为主体品种的胡麻示范区实现了高产、优质、节支的目的。

二、取得的成效

(一)实现了胡麻增产,创造了高产典型。

经7月上旬技术人员划分15个单元进行多点测产,示范区胡麻平均单产达到187.4公斤/亩,比目标单产175公斤/亩提高12公斤,比基础产量143公斤/亩增产44.4公斤,增产率31.0%。其中 104 亩核心攻关田平均单产达到207.8公斤,较今年千亩示范区增产10.9%。示范区还涌现了一些亩产达到225公斤以上的高产田,显示了我县胡麻生产的巨大潜力。通过行政和科技部门在胡麻高产创建活动的各种努力,今年全县胡麻总产比上年总产增加28万公斤,增长6.1%。

(二)提高了胡麻品质。

今年示范区以陇亚9号、陇亚10号为主的优质胡麻占98.2%,比上年增加了14个百分点。胡麻商品一致性大为改观,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三)增加了农民收入。

示范区1154亩胡麻共增产23887.8公斤,按每公斤6.2元计算,新增产值14.81万元,亩增效益128.34元以上,人均增加效益71.4元。

三、实施胡麻高产创建示范点的主要做法

根据省、市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按照胡麻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重点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落实保障措施,为高产创建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1、加强组织领导。为保证高产创建活动取得成效,县上成立了行政领导小组,由农牧局局长焦占元同志任组长,农牧局副局长李文仓、杨天军、草窝滩镇镇长彭宝清、芦阳镇镇长金墙同志为成员,负责高产创建活动协调、统筹安排、监督检查、资金管理、督促执行及制定高产创建活动管理办法等工作。办公室设在县农牧局,由农牧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2、加强技术支撑。县上组建了胡麻高产创建活动专家组,由县农技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李文仓任组长并任首席专家,高级农艺师杨天升、樊胜祖为专家组成员,负责制定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目标管理制度、技术规程、培训计划,并负责资料整理、撰写项目报告等。技术指导组由8名技术人员和4名乡镇行政干部组成,负责包村包户,围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3、充分整合资源。我县是测土配方施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项目实施县,在创建活动中,领导小组在项目资金安排上,尽力向高产创建活动倾斜。今年对示范区农户良种补贴每亩10元,化肥补助每亩10元,有力地引导和促进了良种良法配套推广,为胡麻高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4、加强督促检查。农技中心多次召开专家组会议,下乡调查研究,部署安排。县农业局主管领导在供种、播种、田间管理期 间,多次了解有关情况,检查措施落实情况。县专家组建立了技术干部包村包片工作责任制,分段制定工作任务并严格考核工作成效,把工作实绩与技术指导补助费挂钩,增强了指导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

(二)强化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发挥现有技术的支撑作用。胡麻高产创建活动的主攻方向是提高单产。从我县现实情况看,提高胡麻单产需从多方入手,但核心问题是现有适用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避免偏废,克服瓶颈。我县确定的技术路线是:以普及“陇亚”系列抗根病病品种为确保稳产奠定基础,以“施足肥”、“控株高”作为高产突破口,以技术措施集成推广保证全面增产。今年共在示范区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12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000余份,电视宣传4次,入户指导率达90%以上。通过一年的高产创建工作,有效地推动了六项关键技术的转化。一是胡麻良种覆盖率明显提高。通过良种补贴项目的带动,胡麻良种覆盖率达到98.2%,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尤其是商品种子供应面的扩大,改变了农民自留种的传统格局,农户普遍反映,由于种子质量提高,田间整齐度是历年最好的一年,为提高胡麻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播种技术明显改进。传统的大播量得到控制,不但每亩节约用种2公斤左右,而且大大降低了因大播量带来的生产风险。三是施肥技术明显改进。传统的磷二铵过量施用和主要做种肥施用的施肥现象基本扭转,机械分层施肥、氮 磷配合、重施基肥等施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示范区平均亩施N 5.3公斤,P2O5 4.6公斤,氮素基追比由去年的3:7调整为今年的6:4,有利于预防倒伏。按照技术指导,部分农户开始施用硫酸锰、硫酸锌等微量元素肥料。测土配方施肥率达到100%,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四是主要病虫害防治得到加强。今年胡麻斑潜蝇防治覆盖率达到94%,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蚜虫防治覆盖率达到70%。五是头苗水灌溉技术得到落实。头苗水晚灌和大水漫灌是当前制约胡麻高产的一大瓶颈,今年头苗水浇灌日期为4月30日—5月5日,比往年提早了8-12天,与胡麻枞型期相吻合。早灌头苗水大大缓解了全生育期灌水的供需矛盾,一“早”可抗全年之“旱”。同时,浇头苗水之日正是胡麻田基础肥力、基肥和追肥“三肥”交汇之时,营养水平达全年最高,超量灌水极易造成氮肥等可溶性养分淋失和胡麻徒长倒伏。今年灌水量每亩75—85方,比往年减少每亩20-35方。通过早灌、浅灌头苗水这一合理的节水技术有力促进了保氮促磷、培育壮苗和防止倒伏。六是多效唑化控技术得到推广应用。该技术可使因施肥、灌水失当以及降雨等造成的胡麻徒长倒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是高水肥条件下创造胡麻高产不可缺少的新技术。一般在胡麻枞型期或植高20厘米时亩喷15%多效唑30-40克。该技术应用覆盖率达32%,比上年增加17个百分点。

三、几点体会和启示

胡麻高产创建活动的顺利实施,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实,得益于各级党政部门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各涉农部门的大力配合,得益于农技人员和乡镇干部的扎实工作,是全社会上下齐心努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回顾从春种到夏收的高产创建历程,我们有如下几点体会和启示:

(一)加强领导是胡麻高产创建活动的坚实保障。胡麻高产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覆盖范围广、牵涉部门多、任务重、时间紧,没有各级党政部门的协调指挥,没有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胡麻高产创建活动难以顺利实施。

(二)科技推广是胡麻高产创建活动的强大支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胡麻高产创建是科技推广,必须紧紧依靠科技,抓住胡麻生产技术的关键环节,也就是我们着力推广的六项关键技术,下大力气突破。没有科技的投入,没有基础服务能力建设的增强和农技人员的全力投入,胡麻高产创建将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三)典型引路是胡麻高产创建活动的有效途径。农民是最现实的,必须用最现实的方法去引导他,打动他。胡麻高产创建活动突出抓大乡、大片、大户,目的就是为全县高产创建提供经验,为农民发展胡麻生产提供样板。榜样看得见,摸得着,靠得住,辐射带动力量是无穷的。

(四)农民增收是胡麻高产创建活动的内在动力。胡麻高产创建的出发点是稳定粮食生产,落脚点是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是市场的主体,是胡麻高产创建活动的主体,必须始终把农民增收放在胡麻高产创建的第一位,让农民从胡麻高产创建活动中得到最实实在在的实惠,也只有这样,胡麻高产创建活动才会有不竭的动力。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年的胡麻高产创建活动,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涌现了一批高产典型,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的要求不适应。二是农机农艺结合衔接不够,尿素这一主流廉价化肥不能做为基肥足量施入的问题仍需花大力气解决。三是农民过分迷信进口磷二铵,不但造成浪费,也在客观上助长了其价格的暴涨。四是农民科学种田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说明我县胡麻高产创建还大有文章要做,还大有潜力可挖。

五、进一步推动油料高产创建活动的建议

我县2008年胡麻高产创建活动初见成效,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明年,我们将按照“坚持一个主攻方向(主攻单产),调动两个积极性(调动农技人员和农民生产积极性),突出三个重点(即大乡、大片和大户),落实六项关键技术(优良品种推广、科学播种 7 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早灌浅灌头苗水和多效唑控高)”的工作思路,扩大胡麻高产创建规模,为稳定油料生产,促进农民增收,推进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为使油料高产创建活动深入持久,最终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为,我们建议:

第一、把胡麻纳入良种补贴范围,提高农民发展油料生产积极性。

第二、开展胡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解决种植密度、科学施肥、防止倒伏等重点问题,进一步实现胡麻增产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上一篇:小学第三册数学教学计划下一篇:查体科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