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建筑理论发展

2023-05-17

第一篇:中国现代建筑理论发展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

导读

iINTRODUCTION 2016年6月26-27日,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成立大会与学术论坛在北京中建紫竹酒店隆重举行,易军、陈宜明、杨榕、冯忠华、文林峰、贾抒、修龙、官庆、刘锦章、毛志兵等多位领导出席,共300余位专家、代表参加会议。

2016年6月26日,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中建紫竹饭店隆重举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易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陈宜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杨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主任冯忠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文林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质量司技术发展处处长贾抒,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官庆,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刘锦章,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毛志兵出席大会,会议由中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浩文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科技工作者、会员代表近300人参加了大会。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浩文代表理事长单位对各位来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在致辞中指出:伴随着国家高度重视建筑产业化发展,各利好政策不断出台,为因势利导,有效聚集装配式建筑市场各方资源,以“协同化、一体化、产业化”的思路来助推装配式建筑的加快发展,在中国建筑学会的领导下成立了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以开展建筑工业化的学术研究以及集成技术研发应用,促进科研院、高校、开发商、设计院、部品件生产、施工和监理等单位的协作交流,致力于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发展平台,共同推动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中国建筑学会修龙理事长对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的成立表示了祝贺,他强调:作为中国建筑学会指导和管理的全国性学术团体,发展委员会将团结联系广大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科技工作者和单位,以绿色发展为理念,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服务科技素质提高为宗旨,按照“团结、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本着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的原则,在政府、企业和会员以及产业链各主要环节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作为理事长单位的中建科技集团是中国建筑大力实施蓝海战略、全面推进行业创新发展的产业平台和技术研发平台,不但研发形成具有中建品牌的建筑产品体系和技术体系,更是创新了“EPC五化一体”的经营发展模式,积极推进了装配式建筑的全产业链发展。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刘锦章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表明建筑产业化是转变传统建造方式,提升建筑品质的必然之选,是新常态下建筑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先机之争,是建筑业降低资源消耗、实现低碳环保,促进城市生态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作为全球最大的投资建设集团,中国建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践行央企责任,致力打造“绿色中建”、“数字中建”、“智慧中建”,大力实施推进建筑产业创新发展的蓝海战略,凝聚集团优质资源,发展装配式建筑。目前,中建已投资30多亿元用于建筑产业的创新发展,并在全国建成PC生产基地12个,建成和正在承建的各类装配式建筑项目逾2000万平方米,采用EPC五化一体模式建造的甘肃敦煌国际酒店项目,预制率80%,创造了70天完成9100吨钢结构制作与安装的记录,实现项目进度加快70%、资源节省30%以上,充分体现了装配式建筑的优势,打造了装配式建筑的经典之作!以后将大力支持发展委员会开展相关工作,打造发展平台,协同相关单位,集聚优势资源、推进产业发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工程师陈宜明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要注意五个方面:第一设计是先导,要重视设计引领作用;第二生产是关键,对构件厂家生产的产品要监管;第三施工是重点,要有制度保障形成行业规范;第四管理是保证,管理对象与内容要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而调整;第五装修是提高,将装配式建筑和一体化装修结合起来,让消费者切实感受到装配式建筑的优点。

成立大会之后,修龙理事长做了题为《装配式建筑的再认识》、叶浩文副总工程师做了题为《建筑工业化“三个一体化”发展思维》的主旨报告,获得参会代表的热烈响应。

6月27日,将有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委员会秘书长叶明、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黄小坤、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田东、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陈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文林峰、中建建筑工业化设计研究院院长张明祥、台湾润铸建筑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副总黄绸辉、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钢结构所所长王喆、中建钢构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戴立先、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徐国军十位专家就自己所研究领域的技术及进展做学术报告。您可能还想看:全国首个EPC建筑工业化项目是这样练成的——深圳祥心路保障房(监狱保障房)项目介绍

全国首栋高层全预制装配建筑施工方案

(一) 全国首栋高层全预制装配建筑施工方案

(二) 全国首栋高层全预制装配建筑施工方案

(三) 全国首栋高层全预制装配建筑施工方案

(四) 全国首栋高层全预制装配建筑施工方案

(五)

叶浩文教授:新型建筑工业化与未来建筑的发展毛志兵:绿色建造是未来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

中建科技建造全国首个EPC建筑工业化项目国内最高装配式住宅落户深圳,进展顺利

建筑工业化时代,且看中建如何玩转EPC!

第二篇:中国现代建筑史

公事管08226汤晓云

摘要:中国现代建筑经历了一条曲折而坎坷的路,有其独有的特征,形成了它与国际现代建筑运动的特定关系。虽然自1950年代至1970年代,中国建筑与现代建筑运动逐流隔绝长达30年之久,但中国建筑追求现代性的努力一直不断,事实上,中国人口众多、资源匮乏,天然需要主张简约的现代建筑原则。1990年代以来,中国建筑在深入改革和经济全球化的国内外背景下,全面恢复了与国际建筑的关系,在国际建筑多元化的环境里,中国建筑也开始了多元化的进程。1999年国际建协第20次大会在北京召开,是中国现代建筑重新融入多元国际建筑的象征。

关键字:现代建筑,西方建筑,经济,创作

背景:被动输入和主动发展:现代建筑之弱势起步,1920年代末~1940年代

 被动输入,西方建筑全面来华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中国,已被迫纳入世界市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扩大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并取得开办工矿、兴修铁路的权利。为了服务于这些在中国谋利的种种活动,列强也把他们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建筑输入中国,包括西方正在发展中的现代建筑。

至此,中国的建筑体系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钢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开始大量应用,主要体现在大城市的公共建筑之中。于此同时,中国的传统营造方式依然在继续,现代体系与传统方式并置。面对强大的外来经济、政治势力和建筑潮流。中国官方时常以“中国固有之方式”加以应对。

 主动发展,现代建筑弱势起步

具有现代建筑技术特征的建筑,起初披着古典形式的外衣。此后从建筑创作思想和形态上,渐渐具备了现代建筑的典型特征。许多图变的中国建筑师,在新技术的条件下,努力推出新建筑,成为中国现在建筑的重要先例。

 八年离乱,现代建筑思想深入

正当现代建筑思想以较大力度影响中国建筑师的时候,中国进入了长期混乱时代,1937年开始的8年抗日战争和接踵而至的3年国内战争,使国家满目疮痍、民不聊生,待到这11年战争停止的时候,胜利者面临的已是一个百废待举的破烂摊子。

抗日战争对战前建筑的反思和现代建筑思想的涌动,以及战后发展现代建筑能量的积累,注定共和国成立之后建筑创作的第一波,以现代建筑面貌出现。这是医治积累十余年间战争创伤之所需,是解决四万万同胞居住问题之必需,是促进贫困中国尽速现代化必需。

1. 现代建筑的自发延续:国民经济的回复时期,1950年代前期

 拉开沉重的建设序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内地的建筑发展揭开新篇章,在清理战争废墟的同时,展开了规模不大但生气勃勃的建设活动。

 确立基本的建设体制

1) 建立国营建筑企业

1公营建筑企业 ○

2私营营造机构 ○

3设计院的建立 ○

2)延续现代性的环境

 现代建筑的自发延续

在这种延续现代建筑的具体环境中,造就了现代建筑的自发延续。具体体现在,建筑布局简单、造型简洁无装饰。同时,建筑类型和建筑形式却比较丰富。在个别地区,也有自发地或受苏联影响的民族形式建筑出现

由于建筑任务紧急而经济力量薄弱,加之长期在农村进行革命经济活动的多数进城干部对建设活动十分陌生,建筑设计过程少见行政干预。建筑师自发地采取了自己所熟悉的、最能适应目前形势的现代建筑原则。重视基本功能、追求经济效果、创造简约的现代形式,留下一些优秀的经典作品。

2.民族形式的主管追求: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

不久,自发的现代建筑现象遭到了严厉批判,其原因是,中国实行“一边倒”向苏联的政策,“冷战”,“热战”同时并举的两大阵营,在意识形态上尖锐对立。当苏联带着项目、资金和图纸来华援助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候,也带来了斯大林提倡的阶级斗争的所谓社会主义建筑思想和理论。中国自发延续的现代建筑,被当作苏联本土“结构主义”“形式主义”“世界主义”的中国版本而受到严厉批判,“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原则,提高到阶级斗争的高度在中国加以发扬。这些苏联理论,经历了中国化的过程之后,在全国掀起了探索“民族形式”建筑的热潮。鉴于浪费现象严重,建设资金难以为继,这一热潮被斥为“复古主义”。记苏联队本土“复古主义”的清算之后,中国也掀起以反对“复古主义”为中心的第一次反浪费运动。在这期间,指导中国建筑创作30~40年之久的“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方针正式确立。

3.技术初潮及理论高潮:大跃进和大调整时期,1958~196

41958年的“大跃进”是一个非科学的经济建设狂潮,在国内的各个行业,没有留下多少正面的经验,但在建筑领域,却有若干值得记录的事情。一是北京十大建筑:一年之内设计建成,体现了一代人的建设国家的意识。二十结构技术带动建筑艺术:“技术革命”符合了当时的世界潮流,形成了自发追求现代建筑的罕见现象,是中国建筑技术革新的初潮。三十起建筑理论高潮:开创了针对创作实践研究建筑理论的风气,尽管这种讨论具有官方倡导的局限,但在客观上起到了普及建筑理论的作用。四是普遍出现探索地域性建筑的浪潮:由于经济处于低潮但思想普遍趋于活跃,许多建筑师展开对地域性建筑的探索,并取得显著的成就。

历经5年时间,到1965年,国民经济已经全面好转,不仅恢复,而且有了发展:例如,工业生产已经超过或接近历史最高水平;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已趋正常;市场供应明显改善。

4. 政治性、地域性、现代性:设计革命和文化革命,1965~1976

 “文革”从设计革命开始

设计革命歌文化革命是一场灾难,也把中国建筑创作领域的“建筑政治”现象推向了荒谬的极端。如果从正面观察,一是出现了所谓的“政治建筑”,给建筑强加一些政治口号和

符号,形成“革命”的隐喻和象征;二是在特定的时期、特定的领域如外交和广交会,所需的相关建筑得到发展;三是不同领域兴起了一批地域性建筑。

 全局停滞局部前进

由于“文革”中的“造反派”头头极为关注政治权利,常把经济建设抛在一边,建筑设计事实上形成了一种隐性的地方割据或部门割据的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这批建筑体现出相当明显的现代性,广州建筑队此作出了贡献。可以说,“文革”时期的建筑呈全局停滞,局部发展的状态。

5. 千篇一律与繁荣创作: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1977~198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中国由频繁政治运动转向以四个现代化为核心的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的中国,完成了建筑创作领域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初期“繁荣建筑创作”的倡导,成就了一批结合国情、深入生活并具有中国特色和现代性的作品。国际上正逢经典现代建筑运动的解体,导致多元化建筑时代的来临,多种外国先锋建筑思想也进入中国,如后现代建筑、解构建筑和各种流派及思潮。这些作品和思想,在消除“千篇一律”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巨大的消极意义有待深究与评估。

6. 设计市场和建筑创作:计划经济向市场转型,1990~1999

1980年代开始的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进而初步形成了竞争激烈的建筑设计市场。市场经济对于建筑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经在建筑创作起主导作用的政治因素,让位给经济因素。以经济为本位的建筑设计市场,对建筑创作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同时并存。一个刚刚形成的不太完备的建筑设计市场,出现了浮躁的业主、长官和建筑师。富于责任感的建筑师或设计单位,他们放眼未来,为产生建筑精品做出了努力。

1999年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建协第20届大会通过了《北京宣言》,给中国建筑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注入了新的动力。在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许多外来建筑师夺得了中国国家级建设项目的设计,引起了建筑界和社会的关注,甚至争议,这将是中国建筑面临的新挑战。同时,中国建筑界在建筑创作的技术层面,艺术层面以及思想层面发生了具有象征意义及至历史意义的事件,现代交通建筑首都机场航站楼的落成,现代建筑文化国家大剧院的定案以及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建筑师大会,为中国建筑师在21世纪的工作方向,展开了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中国现代建筑史 --- 邹德侬 戴路 张向伟 著

第三篇:现代工业工程的理论和发展趋势(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只有不断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也迫使企业的产品朝着个性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信息技术﹑制造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发展,使得生产和经营活动的节奏加快,从产品策划﹑设计开发到投放市场的时间不断地缩短。因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仅体现在质量和成本,而且还要求设计与投产周期缩短﹑市场响应速度加快。传统的产品设计模式已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研究新的产品开发管理模式。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是一门涉及人力﹑物料﹑设备﹑信息﹑能源等要素的集成规划﹑设计﹑改善﹑控制的创新的工程学科,为实现生产制造﹑管理和服务系统的低成本﹑高效率和高效益的管理目标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现代工业工程是面向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实现经营管理的整体目标是现代工业工程最显着的特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工业工程的理论与方法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发展趋势表现在兼收并蓄高新技术理论,注重敏捷﹑柔性﹑精益﹑并行制造系统的集成开发与应用。

1、动态联盟的新产品开发组织模式

敏捷制造是通过虚拟公司,又称为动态联盟实现的。虚拟公司是一种两家以上的独立机构为了抓住迅速变化的市场机遇,各个成员在充分信任和合作的基础上联结起来的虚拟结构的公司,联盟成员发挥各自的核心专长,以求获得共同的收益。一旦完成既定的任务,该公司可自行解散。通过虚拟公司的运作,可以迅速有效地集成必要的资源,对市场变化灵活快速地进行反应。通过向外寻求合作伙伴,企业可以把精力集中于自身关键技术的研究,关注自身优势的核心技术。采用虚拟组织的模式进行产品的开发与创新,

可以把产品的开发过程中的各部分研究内容,如在设计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的过程中的某些技术性很强的专业系统﹑辅助性系统或零部件等的设计及生产,分别交由不同企业或机构来完成,或一个企业把项目中全部内容完整地外包给伙伴机构,这些机构可以是高等院校﹑企业﹑独立的研究组织等,并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虚拟组织模式进行产品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联盟合作机构已有的设计﹑制造等方面的人才﹑技术﹑设备等资源,减少大量的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工作,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了产品设计的敏捷性。

动态联盟在实施新产品开发项目中的计划与控制方式与传统的项目管理方式也不同。虚拟开发的计划与控制不但要考虑本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更应考虑联盟企业之间其他企业或机构的决策,实现信息的共享与集成,各类资源应进行相应协调与整合,并根据产品开发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时﹑动态地调整本工作进程,实现异地的开发﹑协调﹑控制。

2、精益化设计

精益生产的基本原理就是:不断改进﹑消除对资源的浪费﹑协同工作和沟通。精益生产方式的设计技术也体现这一思想。

精益设计的领导方式是采用“主查”制,项目小组负责人的任务是进行新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直到投产,他有权借调各部门的人员组成设计组和直接控制完成计划所需的资源。小组成员来自公司的各个部门,各人发挥其特长,便于沟通,集体合作完成任务,由主查对其成员的表现进行评定。精益设计采用同步开发的方式,即西方流行的并行工程的基本做法。这种方法可以消除时间上的浪费。

成本规划和质量功能展开也是精益设计的重要部分。成本规划是一种产品开发体制,即在产品规划设计阶段将成本限定在目标内,然后用价值工程的方法实施新产品设计和老产品的更新,同时在设计﹑试制和生产准备阶段,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达到目标成本。质量功能展开的思想是新产品开发设计过程中的所有工作都是由客户需求来驱动的。它是一种把用户或市场的要求转化为设计要求﹑零部件特征﹑工艺要求﹑生产要求等多层次演绎的分析方法。

3、并行工程协调机制的应用

并行工程是集成﹑并行地设计产品及其相关的各种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的系统方法。并行工程的工作方式是组织跨部门﹑多学科的开发小组,一起并行协同工作,对产品设计﹑工艺﹑制造等上下游各方面进行同时考虑和并行交叉设计,及时地交流信息,使各种问题尽早暴露,并共同加以解决。这样就使产品开发时间大大缩短,同时新产品质量和成本都得到改善。

在并行工程模式中,产品的创新不仅要考虑产品功能本身,还要考虑到产品的制造和装配难易﹑生产成本高低和生产周期的长短。也就是说,产品设计部门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目标,还要考虑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从概念形成到报废处理的所有因素,包括产品质量﹑制造成本﹑进度计划,充分利用企业的一切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要求。这就要打破设计﹑工艺﹑销售﹑经营和生产部门的界限,借助计算机网络连成一体,实现知识﹑信息和数据共享。而在虚拟组织情况下,并行工作的范围将从本企业扩大到整个联盟组织。

4、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企业逐步应用了CAD﹑CAPP﹑CAM﹑PDM﹑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系统,并且系统的集成性不断提高。信息系统的集成化可以有效地控制和管理产品信息,为企业实施并行工程提供必要一个计算机协同支持环境,为在动态联盟环境下的新产品设计奠定了基础。

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加快了经济的全球化进程,迫使企业面对全球化的大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也使企业间的合作范围越来越宽,可以充分利用和吸收不同地区及国家企业﹑机构的人才﹑技术﹑资源优势,建立虚拟敏捷的开发模式。这种模式的有效实现是基于面向企业对外联网络(Internet)和内联网络(Intranet)的集成,形成超越空间约束的分散网络设计开发系统进行动态联盟组织的设计及制造活动,支持企业实现异地协同设计成为虚拟组织产品设计。由于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和试制由核心或盟主企业和合作企业分别完成,跨地域的联合设计将成为主要设计方式。因此,在产品及技术开发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现实的存在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实现用户﹑企业﹑大专院校以及研究机构的广泛合作。 二.工业工程在企业信息化中的特殊作用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应用现代工业工程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在对业务流程进行改造、重组、优化或再设计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与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的所有资源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共享和有效利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市场应变能力和整体竞争能力的工程化过程。 企业信息化,并非是企业传统流程的计算机化。专家研究发现,传统企业信息化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主要原因是未能触及传统管理模式,即未能应用工业工程的技术与方法对各种业务流程加以分析和改造,对企业各种资源未曾优化和合理配置而导致了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得不到充分利用。这一发现使得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成为主导企业信息化的关键理论和技术。 1.BPR的科学内涵包括四个方面

(1)BPR是在打破原有部门界限,职能分工的基础上,对业务流程或具体任务重新组合; (2)BPR不是通过渐进改良提高管理效率,而是一场改变传统工业流程的飞跃式革命; (3)BPR是对原有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反省,进行彻底改造和再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信息量化,直接面对顾客、面对市场,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4)信息技术不是将原有业务处理自动化,而是新流程的数字化与培增器。 2.SCM与ERP促进CIMS形成

随着企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以及企业之间合作制造趋势正日益明显,横向一体化正在加强,工业工程界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供应链(supply chain)的科学概念。这一理论把企业界的整个生产过程看作为一个整体链,把企业内部各种资源和系统以及供应商、分销商、合作伙伴等单位都集成到一个链条中,于是产生了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这一新的运作与经营模式。

所谓供应链管理,其核心是使企业生产过程的内外部实现“横向一体化集成,形成一条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条”。在这条链上,节点的相邻企业形成供求关系,达到同步、协调运行和共同受益,形成了一个信息化程度极高的经营与运作模式。

供应链管理的出现促进了企业资源计划(ERP)的发展。ERP强调对供应链的整体管理,将供应商、制造商、协作商、客户甚至是竞争对手都纳入管理资源的整体系统之中,使业务流程更加紧密集成,对市场反应更加灵敏、快捷,柔性化程度大为提高,风险与成本大大降低。ERP的出现不只是一种管理模式和概念,而已成为与供应链管理体制相匹配的现代化管理软件系统,因此ERP本身就是企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供应链管理和ERP的发展进一步增强了企业间的信息和资源的集成与共享,使原来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概念和内涵发生了变化,已由企业内的集成,扩展到企业外的集成,于是出现了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ontemporary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CIMS)。因此,SCM与ERP促进了现代CIMS的形成与发展。 3.CPC拓展PDM概念 在工业工程集成思想的指导下,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在20世纪90年代实现了CAD/CAE/CAPP/CAM的高度集成。此外,为了对产品设计数据、图形和图纸进行有效管理和信息共享,在CAD/CAM技术的基础上又发展起了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ment,PDM)系统。PDM系统是以产品为核心切入企业信息化领域的新技术。它将所有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和相关过程集成在一起,使产品的数据、图形及图纸信息能被全部用户按要求方便、快捷地存取与共享,大大提高产品的设计、开发环节对市场的响应速度。现在PDM已拓展了原来的概念,提出了协同产品商务(collaborative product commerce,CPC)新概念。CPC系统力求以Internet技术为核心,将围绕着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市场分析与营销、设计、工艺、采购、制造、装配、销售、售后服务等)的所有信息集成起来,以强化企业的竞争能力。

综上所述,现代工业工程的突破带动了企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三.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

1、企业信息化对基础数据环境的要求

企业信息化建设在业务流程再造完成之后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基础数据环境建设。我们把反映企业人、财、物及其相互联系的各种数据统一起来,称之为基础数据环境。企业信息化必不可少地要对大量的生产、技术和财务等数据进行处理,为决策者提供有用信息。这些基础数据包罗万象,十分庞杂,并且相互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企业信息化,关键要规范化、数据化、标准化。有人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从技术、管理、数据三者的相对重要性说成是“三分技术、七分实施、十二分数据”。因此没有规范化的数据管理就没有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今天,全球大约有39%的大公司、60%的小公司正在部署实施ERP系统,财富1000家企业中有70%已经在制造、财务、人力资源

和其他主要领域中实施了ERP的核心应用模块。企业信息化项目上的巨大投资在可能给企业带来丰厚收益的同时也意味着高风险,ERP实施失败甚至导致公司破产已屡见不鲜。 导致企业信息化失败的原因何在?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如企业高层管理的支持力度不够、缺乏完善的项目管理和实施计划、企业人员对信息系统应用的抵触、缺乏技术支持来解决信息系统实施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等是导致企业信息化未能达到预期结果甚至失败的重要原因。但从实施的实践看,在短时间内难以建成企业信息化所要求的基础数据环境,或提供的数据规范化与准确性差,得到的决策信息无法应用也是导致企业信息化未能达到预期结果甚至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特别是ERP这样复杂的系统,数据输入时的误差在经过一系列的处理环节后就有可能产生相当大的偏差,从而导致生产计划、物流调度乃至经营决策上的失误。虽然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准确的数据,但输入的数据准确程度越高,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结果的可靠性也就越高,从而更好地为经营管理提供合理的依据。因此,如何将企业的各种原始数据准确、及时地录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显得尤为重要。

为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企业信息化的基础数据应满足以下要求: (1)数据的规范化。即无沦遵循的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都必须要有统—的标准编制数据。数据的规范化是信息集成的首要条件。为保证信息沟通的顺畅,必须至少在企业范围内实现数据标准的统一。

(2)数据的准确性。它是指输入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数据要准确,数据的准确性越高越好。企业应在详尽掌握各项资料的基础上给出准确的数据。否则,输入计算机的是垃圾,计算机输出的也只能是垃圾。准确性并非原封不动地使用企业现有数据,还要对现有数据进行处理,检查数据的合理性。

(3)数据的完整性,它也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一项基本要求,是指软件系统输入的数据应满足系统运行所要求的各项参数,不能遗漏。

(4)数据的及时性。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要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应及时输入反映当前状态的各项数据,如随着客户订单的变化,生产计划也应做及时的调整,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补充货源。

(5)数据的一致性。数据的准确和完整并不能保证数据之间不存在逻辑上的矛盾或其他不合理的地方,如同—种物料只能有一个物料编码。

2、工业工程在基础数据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我国是在还没有完成工业化进程就进入与发达国家几乎同步的信息化阶段,因此,我国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营造上述基础数据环境离不开工业工程的有效支持。

首先,从广义上讲数据的准确性还有合理性的含义。比如,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的ERP,其基础数据环境主要包括物料与产品信息、能力信息、库存信息、财务信息、需求信息和供应信息,具体有物料主文件、物料清单、工作中心、提前期、工艺路线、库存设置、供应商与客户信息等。在录入这些数据之前,应先运用工业工程的原理,如工作研究、物流与设施布置、激励原则等对输人数据的合理性进行验证。

其次,在数据的准确性上,像标准工时这种数据,主要利用工作研究中的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两大技术,分析影响工作效率的各种因素,帮助企业挖掘内部潜力,消除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方面的浪费,合理安排作业,制定出该项工作的标准时间。如果没有动作分析和作业研究,则很难保证准确性。很多企业的基础数据都是估计值,具有较大的主观判断性,进而影响到生产周期、产品成本、生产计划的准确性。因此,基础工业工程是企业信息化基础数据准确、及时的保证。

对于一个想要成功实施ERP达到A级的企业,对基础数据环境的要求是:物料清单准确度应大于98%,库存记录和工艺路线准确度应大于95%,其余项目准确度的平均值应大于90%。

这里举一家知名家电企业运行ERP的实例。该企业1999~2000年上马ERP后,生产极不正常。ERP的运行受到两个方面的冲击:一是由于经常性的停线,造成计划达成率低;二是由于ERP的数据维护程序、人员、频率等实施细节跟不上,造成ERP与实际生产脱节。比如:某天,生产科下达了在1号线生产空调1000台的作业计划,但是在向现场搬运物料的过程中,发现其中的一种物料——蜗壳发生短缺。这时要么联系物料供应商直接将蜗壳送到生产现场,要么在车间现场寻找是否有该型号蜗壳结余的存货。 从物料发生短缺这一情况来看,制定生产计划的时候是考虑到该型号蜗壳的库存量能够保证1000台产品的装配任务。因此追其原因是由于物料库存的信息数据不准确而造成的;从问题解决的过程来看,直接联系供应商或在生产现场寻找结余的物料又可以进一步看出该企业在“现场定置管理”、“现场目视管理”、“多工厂管理”、“供应商管理”、“检验科外检程序”、“仓库管理”、“物流管理”、“信息与信息系统管理”等方面存在着问题。无论是哪方面的问题,都是工业工程的应用不到位造成的。

标签:企业信息化 基础数据

4、工业工程的分析与评价技术在BPR中的应用初探

经典工业工程以提高现场作业效率为主要目的,针对生产过程的研究,它的主要技术之一就是工作研究。工作研究是经典工业工程建立初期主要的一种技术。在推进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或取的作用。随着工业工程的发展,工作研究的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两大技术,已经不仅仅只用于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和改进,还扩展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业务流程再造是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进行的,通过对生产经营的业务流程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经营管理的整体目标。在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中,工业工程的分析评价技术是进行流程描述、流程诊断分析和流程优化阶段的主要工具之一。 应用于BPR的工作研究技术包括:

(1)程序分析技术。对整个生产过程或一项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分析。 (2)作业分析技术。对同一工作地上的工作进行分析。 (3)各种图表。用于记录某项业务或管理流程的现状。 (4)“5W1H”提问技术。用于发现流程中的问题。 (5)“ECRS”四大原则。用以改进流程的现行方法。

对业务流程的分析是由粗到细,由总体到局部的过程。先进行程序分析,将多余的、重复的工序或流程取消,甚至合并,使整个业务过程合理化;然后再进行作业分析,使工作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

程序分析是按工作或作业的程序从第一道工序到最后一道工序;从第一个工作地到最后一个工作地;从原材料进厂到产品出厂所进行的全面分析或全过程分析。分析有无多余或重复的作业,程序是否合理、等待时间是否过长,进一步改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使系统结构得以优化。程序分析的重点是发现系统中存在的宏观问题,这与业务流程再造的诊断与分析的目的一致。分析的工具是流程图。在业务流程再造的现有业务流程的描述阶段,绘制流程图是认识现有业务的有效手段之一。绘制流程图的方法很多,例如,工业工程的流程程序图、计算机的IDEF0图等。运用工业工程的流程程序图的方法绘制流程图,能够更直观地观察现有业务的流向,容易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因此,程序分析和作业分析的思想已经广泛应用于业务流程再造中,工业工程的流程图绘制方法也在BPR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诊断分析阶段,工业工程的“5W1H”提问技术就是经常运用的方法之一。运用“5W1H”提问技术对业务流程中每个环节进行分析,能够很容易地发现业务流程中存在的不足和不合理的流程环节,为以后的流程再造或优化作准备。

在业务流程重新设计阶段,结合分析阶段存在的问题分析,运用一定的方法对业务流程中存在的环节进行改进。在这个阶段中,工业工程的“ECRS”原则起到关键的作用。通过运用此原则对原有流程进行优化,对于不合理的环节进行合并、删除、重组、简化,以期达到优化流程的目的。当然,在运用ECRS原则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的过程中,要结合其他的管理思想,如并行工程、信息化等,但是这个原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

5、信息技术在BPR中的重要作用

从以上这些方法的叙述中,已经可以看出一些信息技术在BPR中的重要作用。在当今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已经在企业经营、管理、开发、制造等各方面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企业的通常做法是考虑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强化或改进现有的工作方式,而BPR则强调,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打破旧方式,做一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做过的事情,实现一个全新的目标。否则的话,信息技术的误用反而会导致强化已经落伍的旧模式、旧方法。

信息技术的真正威力不在于能够改进旧过程,而在于能够借助其力量摈弃旧规则,创造新的工作方式,即能够进行“重构”。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其下属某工厂所进行的BPR为例、由于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威力,该工厂及其零部件供应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该工厂,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设置了与零部件供应商共享的关于生产计划和生产实绩的数据库,供应商可以不用等待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订货通知而自己随时扫描数据库提供的信息,由此判断什么时候需要送什么样的零部件,保证按时向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工厂送货。由于从该网络也可以了解到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下个月的生产计划,零部件供应商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及早制定自己的生产计划。信息技术使得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工厂和其零部件供应商像一个公司似地运行,两者的管理费用、库存费用都大为降低。而且,对供应商的敌对性的警戒这一从古至今的不成文规律也完全打破了。

利用信息技术打破企业原有工作模式中不合理的旧规则,也是BPR的一个重要内容。例如,旧规则之一:信息一次只能在一个场所利用。而利用数据库共享,可以做到同时在若干个场所利用。旧规则之一:复杂工作只有专家才能够胜任。而利用专家系统,一般人也可以做这样的工作。某大型化工公司,因产品较复杂,只有优秀的、有经验的业务人员才能向顾客解释清楚产品的特性、构成等技术问题,从而获得销售机会。而设置了有关产品各种特性的专家系统以后,一般人也完全可以做这样的工作。又如,旧规则之一:决策由管理者做出。而利用决策支持工具,决策可以成为每个人工作的一部分,等等。此外,利用无线通信、双向通信系统、自动定位技术、多媒体计算机、因特网等信息技术,还可以打破其他许多旧的工作方式以至企业运营模式。 二.敏捷制造

历史前进到20世纪90年代,信息化的浪潮汹涌而来。在这一浪潮中,美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更给制造业改变生产方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因此,美国想凭借他们的这一优势重新夺回80年代被日本、德国等国的企业所夺去的在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在这种背景下,一种面向21世纪的新型生产方式——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的设想诞生了。

具体而言,敏捷制造是美国国防部为了拟定21世纪制造业发展战略而支持的一项研究计划。该计划是由美国国防部根据国会要其拟定一个较长时期的制造技术规划的指令,而委托里海大学的亚科卡研究所主持完成的。美国国防部为该计划投入了500万美元,亚科卡研究所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一任务,邀请了国防部、工业界和学术界的代表,建立了以13家大公司为核心的,有100多家公司参加的联合研究组,并由通用汽车公司、波音公司、IBM、德州仪器公司、AT&T、摩托罗拉等15家著名的大公司和美国国防部代表共20人组成了核心队伍,长期在亚科卡研究所工作。该研究花费了7500多个人时,研究了美国工业界近期的400多篇优秀报告,于1991年提出了一种在工业先进国家已崭露头角的新的生产模式。这是一种直接面向用户的不断变更的个性化需求、完全按定单生产的可重新编程、重新组合、连续更换的新的、信息密集的制造系统。这种系统对用户需求的变更有敏捷的响应能力。并且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使用户满意。生产系统的敏捷性是通过技术、管理和人这三种资源集成为一个协调的、相互关联的系统来实现的。敏捷制造系统的主要特点是:

(1)以强大的信息交换能力为基础的虚拟公司( virtual corporation)成为经营实体的主要组织形式。

(2)模块化的插件式、兼容式的组织机构和生产设施使得企业在组织和技术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可以根据需求的变更进行重新组合。

(3)以紧密合作为特征的供应者、生产者与买主之间的联合网络。

(4)销售信息和用户使用信息可通过信息网络直接反馈到生产决策过程中去。 (5)并行工程和多功能项目组是产品开发的主要方式与组织形式。

(6)有知识的人是敏捷制造系统中最重要、最宝贵的财富。该系统能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并且强调不断对人进行教育,不断提高人的素质。 三.计算机集成制造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集成制造(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CIM)的研究与应用成了生产领域的热门课题。CIM的目标是要实现产品设计、制造到管理的基于计算机的集成,即集这些职能于统一的、基于计算机的系统中。这一目标的实现将导致生产活动从技术到组织管理的重大变革。

此外,分形工厂(fractal factory)、仿生制造系统(biological manufacturing system,BMS)、自主分布制造系统(autonomous distributed manufacturing system,AOMS) 等新的理论的产生也进一步扩大了工业工程的应用范围和解决问题的理论手段。 一.新世纪工业工程的发展状况

1、大变革时代的工业工程

面向21世纪,从全球范围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显现,一个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正在形成,消费者的价值观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呈现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人类社会正在出现一个消费者导向的时代,如何对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和顾客需求的瞬息万变做出灵活、快捷的响应,及时地掌握顾客的需求,有效地生产和提供令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并不断开辟消费者的新市场是企业的重要使命。同时全球经济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制造业不仅要注意产品的生产过程,而且要注意整个供应链的组织与管理和产品的售后服务。 20世纪的最后10年,世界进入了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引发了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感,“变革”将是时代的主旋律。美国管理大师汤姆.彼得斯(T.Peters)用“无结构时代”来描述未来竞争的态势,而未来的赢家将是那些能创造自己多轨道思维、善于积聚变革能量的人,企业需要通过持续创新和不断改革来调整素质,灵捷应变。

全球性的激烈竞争,使得市场变化太快,以致企业的自我调整变化的速度赶不上市场变化的速度,这是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世界性问题。

与此同时,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和转化速度,将更为迅速,规模更为宏大。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的传播将以空间的速度、几乎无时空阻隔地迅速扩散,而且由于经济迅猛发展的强力推动,由基础研究向应用开发的转移愈来愈迅速,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结合愈加紧密。 科学技术发展日益走向复杂和综合集成,这是一个由微观到宏观、由静态到动态、由局部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由确定到不确定、由线性到非线性的新的科学思维模式和认知走向。 科学技术发展将更加社会化和国际化,科学技术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日益融合成一体。展望未来,人类将进入全球化知识经济的新时代,科学技术将更加深刻、更加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和日常生产的各个方面,深刻影响并改变社会的生产、流通,乃至人类的生存和思维方式。

工业工程作为科学技术的一个领域,必须在认识论和方法学上有新的创造和突破,未来生命科学、脑和认知科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全球经济与社会科学等重大发展都会对工业工程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当代技术变革过程既能创造巨额财富,往往也需要大量投资,为此有必要加强技术变革的科学管理,以提高技术变革的效率和效益。技术变革管理首先要能预先认识到潜在的变革,其次要善于选择变革的项目和过程,第三要注意实现变革的有效性。技术变革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采用并行工程、逆向工程、灵捷制造等方法,其出发点是满足顾客的需求。而面向顾客需求的组织过程是一个多层次的重组过程,提倡社会性的相互学习,鼓励合作与竞争并存,通过技术变革管理,力求提高技术变革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2、知识经济时代的工业工程

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和对这种知识的创造性应用为主要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满足社会需要的基本方式将是不断地快速开发出新的物质产品和知识产品。企业必须不断搜索和发掘消费者不断出现的新需求,制造业要敏锐地适应知识创新和技术发展的可能性,并充分考虑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等因素而开发新产品的概念与设计,最终生产出消费者需要的新产品。

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决定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是新产品的快速开发能力。当代企业生产的市场需求导向,导致产品的寿命周期大幅度缩短,产品的高额利润期也相应缩短,某种产品市场的存在也是有时限的。企业只有根据消费者的潜在需求,通过技术创新,积极主动地去研究市场、去开发市场,增强竞争实力,才能争取主动,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 实践证明,我国企业新产品开发能力差是导致市场适应能力差和国际竞争力差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相当多的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时起时落,甚至大起大落,其原因就是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太差,很多企业不能开发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现有的许多产品是从国外引进的,甚至整条生产线是从国外引进的,但是企业往往只追求引进技术和设备,而忽视对市场的认真研究,又不注意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提高本身的自主开发能力,一旦市场需求发生变化,产品滞销,导致花费巨额资金引进的设备闲置,巨额贷款无力偿还,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国外经验证明,快速产品创新要求实现制造模式的历史性变革,传统的大量生产方式和“刚性”的制造系统已难以适应市场的瞬息万变,同样传统的多层递阶结构的管理模式也缺乏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而从企业间的关系来看,只注重竞争和垄断,不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先进制造模式面临的重大变革有: (1)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 (2)从多层递阶结构向扁平网络结构转变; (3)从顺序工作方式向并行工作方式转变;

(4)以按功能计划的固定职能组织向动态的、自主管理的团队组织转变; (5)从质量第一的竞争策略向快速响应市场的竞争策略转变; (6)从单纯注重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双赢策略转变。

针对我国国情和制造业国际竞争环境,采取灵捷网络化制造模式,致力于将分散的制造资源有效集成,形成核心优势,实现新产品开发能力的飞跃。

通过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将人、技术、组织有机结合,努力提高制造业的效率和效益。 加强制造业对市场变化适应机制的研究,当前已经出现的顾客化大量生产、市场导向式生产、分散网络化制造等模式值得深入研究。

网络环境下的企业理论研究,如虚拟公司的组织特征、委托—代理关系、社会、法律地位、无形资产评估、知识产权保护的研究。

灵捷网络化制造模式的管理研究,如柔性战略研究、企业重组、供应链管理、企业的合作与竞争、收益分配与风险分担机制、产品质量保证与售后服务体系、产品定价系统、人员的激励与监督机制等。

3、制造业的曙光将激发工业工程的创造活力

面临21世纪,制造业仍然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中国制造业由“工业的心脏”转向“夕阳工业”,又向“21世纪战略产业”转化,经历了坎坷的变化历程。由于先进制造技术的蓬勃发展,出现了重大突破,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柔性制造、智能制造、快速成型技术等。与此同时,由于传统的大量生产模式所固有的刚性,不能适应市场的迅速变化而面临的困境。近年来,工业发达国家涌现出“柔性制造”、“精益生产”、“灵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等先进生产模式。 1)世纪末的重大组织创新

实行了近百年的宝塔式多层结构,演变为扁平式网络结构,由重视控制功能转向加强信息沟通功能。出现了“虚拟公司”(victual company)、“虚拟研究开发中心”、“分散网络化制造”等。

2)管理创新是兴国之道

推行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的组织变革,必须相应地改革管理方法,树立崭新的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

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必须建立灵活、快捷的应变机制和应变能力。不仅要适应变化,而且要善于利用变化,甚至主动制造变化来创造竞争优势。

虚拟企业的核心:灵活快捷地响应市场变化的机制和能力,制造资源的有效、灵捷集成,特别是人、技术与组织的有效集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工业工程不仅是在制造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灵捷制造、MPR-Ⅱ、ERP等等。近年来在服务性行业、运输行业也得到广泛应用,如金融工程、logistic、supply chain等方面的应用,更是把制造厂、供应商、销售商、银行和用户联结成一个网络,通过Internet和Intranet等通讯网络,以及电子商务进一步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

当代全球竞争的热点已由硬资源(物质资源)转向软资源——科技、信息、资金和人才,争夺的焦点不仅是占有这些资源,更重要的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

面临21世纪,强大的先进制造技术将使制造业能够灵活、快捷地适应市场需求,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更能让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灵魂,通过持续不断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将进一步激发工业工程的创造活力,使工业工程学科更加充实,更加完善,更加普及。随着制造业的曙光在中国大地的展现,工业工程在中国的研究和应用也必将出现重大突破和飞跃发展。

2、现代制造环境下的效率工程 1)现代制造环境

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表现为消费者需求日趋主题化、个性化和多样化,消费行为更具有选择性,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另一方面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制造商着眼于全球市场激烈竞争的同时,开始着力于实力与信誉基础上的合作和协作。

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少品种、大批量制造模式的竞争力日益衰退。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迫使企业突破大批量生产模式,寻求生产管理技术与制造模式的创新,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又为企业追求多品种、动态适应市场变化的制造模式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

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上,诞生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敏捷制造系统、虚拟制造系统、全球制造系统、同步制造等先进制造系统,并且呈现制造全球化、敏捷化、网络化、虚拟化、模块化和智能化的趋势。现代信息技术也促使企业先进管理技术的诞生,如企业资源规划、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产品数据管理等。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及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机器的智能化水平也越来越高。

现代制造业在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的支持下,以对市场的快速响应为宗旨,满足顾客已有的和潜在的需求,主动适应市场,引导市场,从而赢得竞争,获取最大利润。 2)现代制造环境对制造系统的影响

制造环境的改变,必然引起企业制造系统的组织、生产方式等的改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企业组织形式的改变: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的虚拟企业或动态联盟的形成;组织从多层递阶结构向扁平网络结构转变,组织的柔性增强。

(2)企业工作环境的改变:以Internet/Intranet为代表的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系统的广泛使用,且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信息的作用无所不在,无可比拟,对信息的依赖性强;机器设备电子化、自动化及智能化水平日益提高。

(3)企业工作方式的改变:由传统的顺序的工作方式转变为集成的、并行的、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工作方式;制造呈现网络化、虚拟化;人在制造系统中的作用发展为对机器的设计、监控、维护等;人与人之间沟通渠道和方式变得多样化。 3)现代制造环境下的效率问题 在现代制造环境下,企业面对的是一个动态多变的全球化市场竞争环境,效率成为了企业在市场中生存的重要因素。国内外许多企业的成功就取决于效率。例如,海尔成功经验表明“效率是企业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法宝”。

过去以大批量少品种为特征的制造模式强调稳态环境下企业生产过程的效率,包括具体流程的运行效率、员工的体能效率以及工具、机器的利用效率。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信息技术对整个制造业和社会产生的重大影响,—方面使制造模式产生了巨大变革,另一方面使市场竞争环境变得更加激烈,又不可预测,越来越多的用户需要低价格、个性化的产品。客户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使得企业从最初的产品规划到产品研发、产品生产、产品销售乃至最终的售后服务无不以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

所以,在现代制造环境下,效率的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制造模式以客户的满意度为最终目标,实现T(Time)、Q(Quality)、C(Cost)、S(Service)、E(Environment)的全面优化,它强调的是系统的效率观,企业运作效率不只单纯表现为体能效率,还表现为信息效率、员工的智力效率、组织效率等。

综上所述,在现代制造环境下,制造系统的运作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为了提高制造系统从研发、生产、市场、回收等整个生命周期的效率,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必须依照环境的变化,重新界定、考虑制造系统效率问题。 现代制造环境下应重点研究的效率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信息系统的效率。在信息时代,企业纷纷引进或自行开发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重要性无可比拟。因此,研究信息系统的效率以及人与信息系统的交互效率对于企业整体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2)人的效率。人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体,人的柔性是任何事物无法比拟的,人在制造系统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在现代制造环境下,人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和劳动工具等发生了变化,人的效率的内涵也就发生了变化,不仅仅是传统制造环境下人的体力效率,而主要是指人的智力效率、认知效率、决策效率、合作及协调效率等。

(3)组织效率。这里的组织效率包括企业间的组织效率和企业内部的组织效率,其中企业内部的组织效率主要在于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流程的运行效率,企业间的组织效率主要是指他们之间的协调、合作效率。企业内部的组织效率是提高企业间组织效率的基础。

(4)服务效率。在客户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市场竞争激烈的时代,企业的目标锁定在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上。如何提高企业的客户服务效率是研究现代制造环境下效率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效率一直是工业工程领域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随着现代制造环境的改变,效率的内涵和侧重点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现代工业工程研究的重点也应该从传统的效率问题转变到新的效率问题上。这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3、工作研究方法的信息化

工作研究的两大内容是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在进行方法研究与作业测定时,首先要应用各种图表来记录工作现场的情况,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因此,在信息时代,工作研究本身也存在信息化的问题。

工作研究包括许多图表工具,如梗概程序图、流程程序图、人机作业图、工作抽样、MOD分析等,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些工具直接影响到工作的分析和改进。但传统上这些图表都是通过手工绘制来完成的,不仅速度较慢且容易出错。

因此,工作研究方法本身也存在一个效率优化的问题。在现代信息社会,可以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改造工作研究的各种分析技术,以提高它们的应用效率,并方便工作研究人员的使用。 改造工作研究分析工具的途径之一是开发“工作研究信息系统”,这可以通过借助先进的软件开发工具来实现。开发的“工作研究信息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1)数据录入与修改。在图形化的用户界面下,工作研究人员可以方便地把现场所搜集的各种数据直接录入到工作研究系统中,并可根据需要进行修改。

(2)数据处理,包括数据分析计算、统计和图表化显示。工作研究系统可以根据输入的数据自动得到分析结果,并能直观的显示出来,辅助研究人员进行对比分析和决策,以找到更好的改进方法和制定更准确的时间标准。

(3)数据存储与查询。已录入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可以持久的保存在系统内,工作研究人员可以随时调出查看以往案例,从而更高效的进行工作分析。另外,用户也可以根据系统内的这些数据快速掌握工作的方法和时间标准。 工作研究的信息化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电子表格式的工作研究信息系统。它主要是将各种工作研究用的分析工具进行电子化转换,如转换为EXCEL表格形式后就能较为方便地完成各种分析计算。

(2)工作研究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软件开发工具可以开发出应用灵活且功能全面的工作研究MIS系统,它具备数据录入、分析计算、模拟决策、统计图表、案例库与标准资料、影像数据处理与传输接口等各项功能,可以全面支持工作研究人员的研究工作。

(3)嵌入式的工作研究信息系统。这是一种灵活定制的小型化软件系统装置,其作用有二:一是方便携带和安装;二是针对具体工作研究的分析工具,其功能更强大、更实用。 工作研究人员借助“工作研究信息系统”,将可以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工作分析效率。在网络化环境下,他们甚至不用到现场就能远程得对操作人员、机器设备、搬运路线、工艺流程和生产系统等进行分析诊断。工作研究人员可以通过以下工作模式来完成研究工作: (1)通过网络实时地传输现场录像或录像文件。

(2)对图像剪辑分析和人工整理后得到分析研究所需数据。 (3)工作研究信息系统完成分析计算,给出处理结果。 (4)工作研究给出诊断结论,提出改进意见。

此外企业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工作研究信息系统实时地远程监督指导操作人员的工作方法,监控生产系统的工作状态、负荷以及运作效率。

工作研究方法的信息化本身也是一项方法改进。如何实施这种方法改进,对工业工程研究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来说都是值得探索的一个新的领域。至少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来逐步推进这项工作:

(1)研究工作研究分析工具的规范信息化表示方法,工作研究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体系和开发技术,现场数据的录入、转换与科学计算,工作研究对象的智能诊断,工作研究对象的仿真分析等关键技术,以实现工作研究方法的信息化。

(2)进行工作研究的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和培训,转变工作研究人员的传统研究方式,以提高工作成效、提供更多更好的咨询服务。

(3)工作研究适用面极广,若在企业中推广应用“工作研究信息系统”将能以低投入、高增长的方式极大的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4)将“工作研究信息系统”与企业其他系统有机结合,使企业从各个层面上都能全面地审视其管理效率,最终实现企业生产率的持续不断的改进。

二.现代工业工程面临的挑战

工业工程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与工程特征。工业工程的特点是5个“M”的优化,即对由机器系统(Machines)、物流系统(Materials)、人力资源系统(Manpower)、资金系统(Money)和人组成的系统(Man-system)进行优化。它是一个解决整个系统的设计与优化的工程科学,它的发展,与工程科学的发展息息相关。

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为适应大批大量生产提高效率与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的需要,许多工业工程的关键领域,诸如人因工程、工作研究、运筹学、质量控制等应运而生。随着生产形态转入多品种、中小批量方式,对生产的柔性与敏捷性产生强烈的需求,诸如准时制生产(JIT)、计算机集成制造(CIM)、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等相继诞生。进入21世纪后,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转入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全球化问题,创新成为关键需求,对工业工程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以G. Salvendy教授等人的研究为基础,从制造系统、信息系统与现代物流工程三大领域探讨现代工业工程面临的新挑战。

1、制造系统领域

(1)纳米技术。纳米技术的发展导致产生完全不同于传统制造的“制造”,这使得我们需要研究和发展新的方法去设计和规划制造设施,优化生产计划与控制,保障制造质量。在纳米制造领域有着与传统制造完全不同的需求,需要新的方法,这对工业工程提出了新的发展需求。

(2)设施规划。设施规划工程是在进行设施的布局优化时总是假设设施有着特定的、固定的几何形状,而这些假设对新设计的设施并不总是对的。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个系统能够实现设施大小、形状和布局优化的交互规划过程,而一些设施的异型形状,会使得我们产生完全不同的优化结果,这些都需要工业工程进一步研究。 (3)制造车间的规模优化。对于完成特定功能的制造车间而言,合适的大小规模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优化的大小规模取决于制造车间内部设施的相互关系和车间物流与信息流的特性。

(4)制造信息化。信息技术给制造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制造模式的改变,新的信息支持工具的发明和推广,为制造系统领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机会,如协同设计和制造、数码制造等。

2、信息技术领域

信息技术对整个工业和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对工业工程的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信息系统的易用性。研究和开发传统和自动的测试系统来辨识各种软件界面的易用性,为每一个软件提供一个易用指数将为改善软件系统已用性提供方向,也为用户购买软件提供易用性的指导。因为软件系统已经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因此,它的易用性评价在信息时代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对提高信息系统的使用效率,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率有着重要的作用。信息系统的易用性也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不仅计算机的软件界面有易用性问题,而且一些电子仪器和设备也有易用性问题,如用于移动通信的手机,在嘈杂的环境下难以进行通信,就有可能发展面向特定人(即手机拥有者)的语音识别系统,通过过滤环境噪声,实现嘈杂环境下通话。此外,信息系统的易用性还是一个与语言、习俗等文化要素密切相关的问题,不同民族会对易用性产生不同的要求。

(2)面向决策的信息优化。如果我们提供给用户太多的信息,即使用户花费较多的时间来判断和决策。有着更多的选项,就意味着需要处理更多的信息,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有更加充分的决策,有时甚至意味着犯错的可能性更大。通过提供经过优化的数量和充分的信息,可使决策时间和决策错误最小化。

(3)软件工厂。如果将制造系统优化运行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应用到大规模软件生产中,将会发展出软件工厂的概念。我们将软件开发环节分成多个步骤,用类似于生产线的处理方法来处理软件开发环节的质量和效率,从而确保软件大规模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4)面向零售的顾客定位系统。开发一个软件系统帮助顾客在一个不熟悉的购物环境中迅速地找到产品和服务,这就是面向零售的顾客定位系统。今天市场(不论是超市还是集贸市场甚至整个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顾客有时不得不花费较多的时间寻找产品和服务,而顾客定位系统通过与中央数据库的连接,为顾客提供实时的有关产品价格和位置的信息。 (5)面向电子商务的客户关系管理。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系统投入运行,计算机科学家和工程师已经建立了完整的规划指导来建立这样一个网上商店,但是如果我们不能进行良好的客户关系管理就不能保证客户再次回到我们的网上商店购物,也就不能达到我们设想的盈利水平。所以我们必须探索哪些因素能最大化与客户的关系,从而建立起客户和网上商店的良好联系。

(6)基于因特网的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系统可以使组织有效地获取组织中知识,增加组织的学习能力。比如当—个资深员工离职,如果没有知识管理系统,他的工作知识就会随着他的离职而丢失。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增加特点的网络系统,来系统化地收集组织中的这类知识,从而增加组织的学习能力。

3、现代物流工程领域

物流工程是工业工程中最主要的领域,运筹学及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工程的基础。 (1)现代环境特征下的生产组织结构。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及个性化、不同企业间在合作前提下的竞争以及网络技术基础上的信息共享构成了现在环境特征,适应这些特征的生产组织结构及其企业间的协作机制是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2)面向电子商务的仓库选址。在传统的零售店选址理论中,商店必须在几何上接近最终客户,这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电子商务时代,我们需要仓库的成本最小化,使运送到最终客户的速度最大化,因此需要工业工程界发展一套独特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面向电子商务的仓库位置选择和有效的货物补充方案。

(3)基于互联网的协同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全球化市场竞争推动了虚拟企业的不断兴起,使得原有企业间供应、生产和销售的联系发生本质的变化,互联网成为跨地域虚拟企业实现的有力工具。基于网络的企业动态联盟,协同进行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成为现代物流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

(4)全球供应链体系的建立。市场和生产的全球化导致了物流和供应链的全球化。要求企业间比以往更加需要紧密的协作,满足不同地区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并使全球供应链上具备高水平的协调能力。

(5)多种物流的相互融合。过去划分较为细致的连锁式零售供应链、第三方物流、生产物流以及特种物流(如军用物资供应、奥运突发性物流等)相互融合,并在部分需求状况下集成。 三.现代工业工程的发展趋势

1、认知工作设计

现代制造环境中,由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人在制造系统中的体力劳动已大大减少,人的作用正从直接参与加工操作逐渐演化为对机器、设备等的监督、控制、维护等。制造系统中人的工作性质的变化,要求人们更加重视信息的接收、处理和决策过程。因此,随着工作环境及人们工作性质的变化,工作研究的重点应该从体力工作研究逐步转移到工作设计的认知方面,充分考虑认知性任务的需要和工人的认知特性。 人类的认知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其主要包括信息的输入、筛选、译码、存储、提取和应用过程。所谓认知工作设计是指: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在工作设计时充分考虑人的认知特性和认知规律,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有效性。下面主要从一般信息的组织设计以及人——计算机交互中软、硬件的设计等方面,粗略地介绍有关认知工作的设计。 1)信息的组织设计

随着机器及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工人的工作主要转向对其进行监控。因此,人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必然要接收大量不同的信息(如速度、温度、压力等),并要求能对其进行快速、有效的判断、反馈。为了保证操作的有效性,就要求设计者能够充分考虑操作者或使用者的认知特性,选择容易被认知的信息组织方式。在进行信息设计时,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信息的种类,包括静态和动态两种方式。

(2)信息的显示模式,主要有视、听、触、味、嗅五种。根据人们的认知习惯,使用最频繁的是视和听两种方式。在嘈杂的环境下,要表达的信息长而复杂时,一般采用听的方式;而当要表达的信息短而简单,或表示警告时,一般采用看的方式。

(3)信息的维度选择。例如,当使用声音作为信息显示模式时,其维度可以包括音量、音调、变音等;当使用光作为信息显示模式时,其维度可以包括亮度、颜色以及脉动的频率等。 (4)信息的表示形式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如红色一般表示危险或停止。

(5)信息的一致性原则,即基于人们的认知习惯,同一性质的信息其表示方法应该一致。例如:黄色表示警告,在系统中一般就采用黄色统一表示警告的意思。 2)人——计算机交互设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进行信息处理时最主要、最普遍的工具。因此,基于认知特性的人与计算机交互的设计也变得尤其重要。人——计算机交互设计主要包括交互中硬件及软件的设计。

人机交互硬件设计主要有键盘、鼠标、显示屏等的设计。键盘设计中,根据人们的使用习惯,对键进行了合理的分布;在键的大小以及键之间的距离方面,考虑了与人手指大小的匹配,以便提高速度和减少错误;考虑到人们工作的合理性和舒适性,键盘与水平面也成一定的角度。另外,根据人们工作性质的不同,也可以设计功能不同的键盘。鼠标的出现为人们的工作提供了不少的方便,并且根据人们手的使用习惯设计特定的功能。显示屏是现代计算机最主要的输出设备,其大小一般根据人们注意力集中的视觉范围和舒适程度决定;根据个人的需要,可以自我调整与显示屏的距离。

根据需要,除了键盘、鼠标外,人们还发明了触屏、操纵杆等比较快速的设备。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本着以人为中心的原则,人们试图研究“能听、能说、能理解人类语言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够用自然语言与人类进行交互。

在计算机的软件设计方面,软件开发者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用户的特性,软件界面以人类认知为设计准则,并力求简单化,努力提高软件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以上只是从微观的角度探讨了认知工作的设计。随着环境的变化,人在系统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整个系统的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人的认知特性,对于人在系统中的作用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现代认知工作的设计还应该提高到工作设计的宏观层次上来,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提高系统的效率。

工业工程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工业工程的发展应该吸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及其在各领域重要性的增强,工业工程与认知科学的结合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工作设计研究是工业工程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工作设计中应用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充分考虑人类的认知特性,是工业工程学科发展的需要。

第四篇:建筑产业现代化及其发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处长叶明在2013-2014“广厦奖”获奖项目企业经验交流会上叶明围绕建筑产业现代化同与会者进行了五个方面的交流:一个是建筑产业现代化背景与状况.第二是建筑产业现代化内涵域特征.第三是新型建筑工业化核心与技术.第四是新型建筑工业化模式与途径.第五是现阶段发展面临问题与对策.

建筑产业现代化背景与状况

从我们国家目前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现状说起.当前我国房屋建造整个生产过程中,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粗放的传统建造模式仍然具有普遍性,建筑业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要求相差甚远.

从生产方式的角度来说,叶明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施工建造工艺、工法落后,技术集成能力低.二是现场施工以手工操作为主,工业化程度低.三是项目以包代管、层层转包,工程管理水平低.四是依赖农民工劳务市场分包,工人技能素质低.五是设计、生产、施工相脱节,整体综合效益低.尤其是设计、生产、施工的脱节问题,这是传统的生产方式带有的普遍性问题,由此造成房屋建造的整体质量不高,整体效益偏低.

这些因素归纳起来集中在四个方面,核心还是生产方式问题,这四个方面造成质量效益不高的原因,一个是技术集成,我们的技术集成能力是偏低的.从单一的技术来讲,我们的单一技术水平还是跟其他发达国家比起来不落后,甚至有些单一技术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这么多年来,我们在住宅建设当中,一直在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方面、研发方面,我们国家进行的进步是非常快的.但是问题我认为主要是技术的集成问题.

从管理的方法来说,叶明认为是粗放的.项目以包代管、层层分包转包,设计和施工的脱节,这些问题都是管理方面的问题,管理的方法很粗放.从劳动力的素质来看,综合素质是偏低的.从生产手段、生产资料来看,也是落后的.从生产要素的这四个要素来说,大体上归纳起来在这四个方面,由此造成我们的房屋建造质量和效益是低的.

生产方式决定了生产质量、效益和资源消耗的水平,其实根源是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决定了质量、决定了效益、决定了资源环境的消耗程度.所以当前建筑产业现代化也好,还是住宅产业现代化也好,关键问题是如何转变发展方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和大的背景.

当前国家对此是非常重视的,从国家政策发展要求来看,我们归纳起来从去年开始一系列的文件,一系列的信号,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来国家的重视程度.比如去年年初的1号文件,绿色行动方案,其中第八项工作就明确提出要推进建筑工业化.去年年底的部里边的建设工作会议,十项重点工作,其中第七项就明确提出要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去年10月俞正声主席亲自主持全国政协双周协商会,提出“发展建筑产业化”的建议.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多次批示要加强以住宅为主的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一些要求.

今年4月在国务院出台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当中也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强力推进建筑工业化.今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当中,明确提出要以住宅为重点,以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加大对建筑部品生产的扶持力度,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今年7月部里出台的《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在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要求.今年9月,陈政高部长出席了会议,部署了六项重点工作,其中第四项工作就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我摘录了两个文件,一个是今年9月的《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其中十六条就是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还有《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里面第四条提出大力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这里边有三层目标要求.第一个目标要求是,到2015年底除西部少数省区外,全国各省区市要具备相应规模的部品建设能力.第二层目标要求是,新建政府投资工程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应率先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第三个目标要求是,全国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的住宅新开工面积占住宅新开工总面积比例逐年增加,每年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刘志峰副部长也在很大篇幅当中提到了建筑产业现代化,应该说方方面面的声音让我们感受到这一点.

从现状来看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个,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越来越明确,其实这个事情从国家层面上我们能感受到,从地方层面上我们更能够感受到热度.我们大致统计了一下,全国大概有20多个省市都针对建筑产业现代化也好,住宅产业现代化也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最近深圳市出台了三个百分之百的政策措施,百分之百的纯装修,百分之百的保障性住房,百分之百的商品房也要纳入产业现代化中来.这是深圳市政府出台的.我们看到像北京、上海这些城市在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方面的一些措施和力度也非常之大,也表明发展方向越来越明确了.

第二,试点的带动效果也越来越明显了,我们分别设立了八个试点城市,这些试点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过程当中确实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第三,全国的技术标准是越来越完善了,工业化建筑的评价标准业计划在今年12月底进入审批阶段.

第四,产业的聚集效应越来越凸显.

第五,建设了一大批预制混凝土构件工厂,去年年底统计大概31家,从今年年初到年底大概又增加了20多家,加起来大概接近60家左右.

第六,建成了一大批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建筑.

从发展的背景和现状的状况来看,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建筑产业现代化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

二是建筑产业现代化是重要的历史机遇期.

三是建筑产业现代化已得到业界广泛共识.

四是建筑产业现代化得到各方面大力推动.

五是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

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建筑产业现代化和住宅产业现代化其实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不管是建筑产业现代化也好,还是住宅产业现代化也好,都离不开建筑工业化.

叶明认为建筑产业现代化是以绿色发展为理念,以住宅建设为重点,以新型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以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对建筑全产业链进行更新、改造和升级,实现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变,从而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效益和质量.

建筑产业现代化内涵丰富、范畴广泛,涉及技术、经济、管理的全方位.建筑产业现代化是生产方式的变革,是不断发展的过程.

“产业化”、“工业化”的概念是区别的.叶明表示产业化是整个产业链的产业化,工业化是生产方式的工业化.我们在一谈到工业化的时候,我们希望能够在生产方式的角度上考虑.产业化更多的是在产业链的范畴,所以工业化应该是产业化的基础和前提,也就是说只有工业化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够实现产业现代化.我们国家十八大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其实核心还是要走什么路的问题,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来实现现代化.其实我们建筑产业现代化也是要走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道路,实现我们的建筑产业现代化.道路都是相通的.

还有一个概念很重要,传统生产方式和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区别,这是建筑产业现代化很重要的一个内涵.这个概念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什么叫传统生产方式,什么叫工业化生产方式,必须要建立这样的认识和理解.我认为传统的生产方式从设计的阶段来说,设计跟施工、生产的脱节就是传统的生产方式.发达国家整个的设计和施工、生产是一体化的,我们国家是设计关起门来搞,施工是照图施工,基本上是分开的.在设计过程当中,根本不考虑施工的效率,不考虑施工的因素,我认为这就是设计阶段的传统生产方式.而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一定是采用信息化的方式协同设计,和部品建造、装饰装修一定是紧密结合的.施工阶段还是以现场湿作业为主,手工操作为主,工人流动性非常大.而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一定是设计和施工是一体化的,构件生产是工厂化的,现场施工是装配化的,施工队伍是专业化的.我们传统的生产方式就是毛坯房,二次装修,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这种装修一定是和主体结构同步设计、同步施工.验收阶段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一定是一体化的管理,追求整体效益最大化.从对比来看,我们不难理解什么是传统的,什么是工业化的.

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概念,很重要的是它是一个生产方式的变革,是一个传统的生产方式向工业化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新型主要还是区别于以前七八十年代的建筑工业化,再就是新时期信息化与建筑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比如我们城市化现在也是新型城镇化,有时代的概念,有时代的内涵.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建筑工业化也应该是新型建筑工业化.

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特征主要是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建筑设计标准化.二是部品生产工厂化.三是现场施工装配化.四是结构装修一体化.五是过程管理信息化.这五化到现在为止还是站得住脚的,有些专家和学者也对这五化增加了内涵,比如精细化、集约化,这五化是核心.我们在表述什么是建筑工业化的时候,不要用最初的提法,用像造汽车那样去造房子,这样是不对的.我们要突出以定型设计的基础,一个是标准户型的设计,就住宅而言,要注重标准户型,其实万科就那么几个户型,恒 大的项目也就那么几个户型,像这些成熟的开发商已经逐步走向了一些定型的户型,包括我们到香港、新加坡看,就那么几个户型在组合、在变化.构件、部品、厨卫设施也是定型的,我想这个定型是我们整个建筑标准化最重要的基础,其实它是走到了内涵式发展当中最重要的前提.

叶明认为装配化是新型建筑工业化的一个表征,新型建筑工业化不等于传统的生产方式+装配化,新型建筑工业化不等同于传统生产方式+装配化,也造成了成本偏高等一系列的问题,目前还是存在的.

新型建筑工业化等于什么呢?等于现代科学技术+企业现代化管理.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对新型建筑工业化最大的诠释就是:没有技术就没有产品,没有管理就没有效益.

这部分的结论是:建筑业必须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逐步以现代化技术和管理替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现在不是想不想改变传统生产方式,而是新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工业化的浪潮已经把我们推到必须要面对和改变的前沿.尤其是人力成本提高的现实,信息化发展的现实,使得我们必须要改变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同时建筑产业现代化也不是在传统生产方式上的修修补补,应该是生产方式的变革.它的发展涵盖着全系统、全产业链的全过程,这种生产方式的变革必将带来一系列的变化,是系统性、根本性、革命性的,是治本的,不是治标的.

生产方式变革也必然带来工程设计、技术标准、施工方法、工程监理、管理验收都将发生变化.其次,由于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带来管理体制、实施机制、责任主体等等都将发生变化.

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筑产业现代化是解决一直以来房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质量、性能、安全、效益、节能、环保、低碳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有效途径.是解决一直以来房屋建设过程中建筑设计、部品生产、施工建造、维护管理之间的相互脱节、生产方式落后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当前建筑业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力和技术工人短缺以及改善农民工生产方式的有效途径. 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核心与技术

一个是技术创新,一个是管理创新.

我重点说一下技术体系的建立,必须要有四项支撑条件.第一是标准化、一体化、信息化的建筑设计方法.第二是与主体结构相适应的预制构件生产工艺.第三是一整套成熟适用的建筑施工工法.第四是切实可行的检验、验收的质量保障措施.

关于工业化建筑的评价标准,这个标准我是主编,正在编制.这本标准的评价体系还是基于一条主线就是生产方式,什么是工业化建筑?工业化建筑用什么来评价?核心就是你是不是采用的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如何体现呢?我们是从这么一个构架来的,一个是设计阶段的评价,一个是建造过程的评价,一个是管理与效益的评价.设计阶段的评价占权重是50%,经过我们认真的比较,这个权重应该加大.而建造过程的权重占30%.管理与效益评价占20%.我们编制了一年多的时间,基本上已经差不多了,争取明年上半年要出台. 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模式与途径

模式就是管理创新的问题.管理创新的目标就是创新发展模式,整合优化整个产业链上的资源,解决设计、制作、施工一体化问题,使其发挥最大化的效率和效益.在我们发展初期是多种模式并行,一个是以房地产发展为龙头的资源整合模式,像以万科为代表的,万科就是技术研发、应用平台、资源整合,万科这些年来高举住宅产业化的大旗,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功不可没,也确实是有它的代表性和商业模式.另外一种是设计、开发、制造、施工、装修一体化建造模式,远大就是这样.还有一种是以施工总承包为龙头的施工代建模式.还有一种是以工程总承包(EPC)为龙头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重点要发展EPC模式.为什么要发展EPC模式呢?是通过工程总承包的模式打通设计跟施工,打通设计跟制造、跟构件生产和施工全产业链,只有通过这样一种模式才能成功.

目前还存在很多的瓶颈,瓶颈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方面.要突破先期成本提高的瓶颈.突破管理体制上的瓶颈,突破企业管理运行机制上的瓶颈.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针对目前建筑产业化的问题,叶明指出:首先要建立推进机制,加强宏观指导和协调工作.二是遵循市场规律,不能盲目地用行政化手段推进.三是要研究体制机制,体制机制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四是要培育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五是要激励技术创新.六是要加强职业技术培训.

第五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

一、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理论的发展与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大陆,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但是要探索中国改革开放路径的选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建立的渊源,不能不回溯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所经历的曲折道路,以及其间对社会主义商品市场理论探索的历史。

(一)改革开放以前从20世纪50年代中叶到1978年底,我国的经济体制采用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反映到经济理论上,就是以“苏联范式”为基础。这种经济理论的生成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但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其弊端逐步凸现出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它只注重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忽视了对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研究。其二,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分析和设想作为惟一的理论来源,否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排斥与市场经济相关联的经济范畴、机制和规律。其三,它排斥和否定社会经济运动的一般性,把一些本来是现代市场经济共有的东西归结为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进而在时间和空间上,割断了社会经济运动的连续性和相关性。这一点对近现代经济史研究有直接影响。其四,它从生产关系出发研究生产关系,使研究概念化和抽象化。在理论体系上从生产资料公有制出发,推论出社会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并且引伸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有计划发展规律和按劳分配规律,而这些推论和引伸,都是为论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越性这个宗旨服务的。这样,在客观上,它就难以对社会生产实践产生有益的和有效的指导作用。(注:参见资料

韩志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新中国50年经济理论研究评述》(《光明日报》1999年10月1日)。)在改革开放以前,关于商品流通与市场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社会主义经济是不是一种商品经济?对此,理论界曾进行两次大讨论。第一次是1956年党的八大前后在毛泽(论文库)东“以苏为鉴”的思想指导下展开的;第二次是1959年在总结“大跃进”历史教训的背景下,围绕对商品生产、价值规律、按劳分配等问题再次展开的。在粉碎”四人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进行了第三次大讨论。前两次讨论中形成的主要观点大致有三种:1.社会主义经济不是商品经济虽然当时学术界一致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不是商品经济,但由于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实际上存在着交换关系,学术界在认识上又有以下几种不同看法:(1)商品形式说。如王思华认为:“调拨物资是国营企业内部的产品分配,它们是由国家统一地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它们既不改变所有者,又不是自由买卖的对象,„„但是为了估价,为了进行经济核算,它们还不能不保存着价值形式,也就是不能不保存着商品形式。如果把这种新的产品分配关系,仍然看作是旧的商品关系,那就是只从形式上看问题,而不是从本质上看问题”(注:王思华:《我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法则的几个问题的一些看法》,《经济研究》1959年第1期。)。(2)产品交换说。如骆耕漠认为:“可以把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的这个非商品交换称为‘产品交换’,这就是社会产品可以不再特殊地作为商品来交换,而只作为单纯的产品(回到本来面目)来交换。这种产品交换是不同于商品交换的更高一级的交换,在社会主义阶段,是在劳动直接社会化的基础上,直接遵照按劳分配和按劳换算

的关系,采取‘等价交换’的形式进行的”(注:骆耕漠:《论商品和价值》,《经济研究》1959年第

10、11期。)。(3)内部周转说。有学者认为,国营企业之间的交换,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交换,是生产条件的交换,是属于生产内部周转的性质,它们之间的交换关系,既不是两个各自占有生产资料和产品的所有者在进行交换,而且也根本不发生产品所有权的转移,因此,国营企业之间的交换关系,实质上不是商品交换关系(注:骆耕漠:《论商品和价值》,《经济研究》1959年第

10、11期。)。(4)统一支配说。如雍文远说:“有一些人,力图使国营企业有权转让或出卖这些属于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否认物质技术计划供应的任何必要性,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把这些供应统统纳入一般商业轨道,以便让他们自由买卖。如果这种意图得逞,那么,不仅统一的生产计划,由于没有生产资料计划供应的相应保证,而必然要受到破坏,而且社会主义国家将因此而失去生产资料的统一支配权,为资本主义的复辟活动打开大门”(注:雍文远:《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有关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几个问题》,《学术月刊》1961年第6期。)。2.社会主义经济是从商品向非商品过渡的经济。如张翼飞说:“商品量的方面的发展过程是和商品质的方面的消亡过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他认为商品的质将随着每一步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改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不断改变,随着国民经济计划化的不断加强,而不断地改变着。“到社会主义进入共(论文库)产主义时,商品也就最后趋于消亡了。”(注:张翼飞:《社会主义阶段商品的发展和消亡问题》,《经济研究》1959年第1期。)薛暮桥也认为,从资本主义到共(论文库)产主义,是商品生产的发展和逐步消亡的过程。

“在社会主义社会商品交换在数量上仍将继续增长,但这时候,在质量上则正从商品过渡到非商品,商品所包含内容正在逐步消失。”(注:薛暮桥:《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红旗》,1959年第10期。)3.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商品经济。已故经济学家卓炯和顾准,是中国老一辈经济学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的重要代表。卓炯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初创于60年代初,形成于70年代末期,成熟于80年代中期。1957至1964年,他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等一系列范畴,奠定了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他在1961年11月18日写道:“商品经济的集中表现形式是市场,而市场是人类经济生活一种进步的表现,从市场的大小和规模,可以看出一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程度„„我觉得建设共(论文库)产主义的任务并不是要消灭市场,而是要把无政(论文库)府状态的市场(也就是自由市场)改变成为有计划的市场。”(注:卓炯著:《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页。)在此期间,他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计划市场、自由市场、国内市场、农贸市场、生产价格、市场价格、商品生产、商品流通、价值规律、资金循环等属于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范畴(注:李炳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9~41页。)。顾准早在1956年就已经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进行了研究,1957年撰写了《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注:《经济研究》1957年第3期。),同时孙冶方也发表了著名的《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于光远也于1959年对于否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的观点提出不同的意见,他认为:国营企业之间的商品交换也是商品关系,加入这种交换的产品就

是商品。因为“企业之间的交换还有一定意义的所有权的转移,„„各个企业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你我界限,在各企业之间进行交换时的条件对各个企业的职工还发生物质上的利害关系”(注:于光远:《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问题的讨论》,《经济研究》1959年第7期。)。樊弘也认为:“物质的鼓励在社会主义的现阶段仍不失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为了贯彻鼓励,„„在国营企业内部的物质调拨的关系上也要继续保存商品的关系。”(注:《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418~419页。)

„„

上一篇:中国邮政储蓄网上银行下一篇:做敢于承担责任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