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结构式范文

2022-05-29

第一篇:路易斯结构式范文

广告的艺术乔治路易斯读书笔记

广告的艺术在于颠覆

由于媒介的特点,报纸广告注定由文字和图片排版进行静态呈现,因而文案和画面及其组合尤为重要。某一商品的广告传达并不仅仅局限在商品本身,而是用传达理念的方式唤醒受众内心,而这种理念极具大众传播学、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煽动性。这才是真正“看不见的宣传”。

纽约要求人们去用自己的领悟力和才智生存,广告人更是如此。在无酵饼广告中,一张篇幅很大的无酵饼细节图占据主要版面,左下角是文案“in the best Passover tradition”其中并没有“matao”这个词,但受众仍然可以从文案和图片中明确、直接、迅速地接收到广告主题的刺激。我联想到之前我为椰树椰汁写的文案——“树上长出的天然牛奶”,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除此之外,我反复思考了乔治路易斯跳楼并大喊“你做你的无酵饼,我做我的广告”这一举动,我认为乔治路易斯在面对甲方的压力下,用偏执的方式为自己做了一回广告,他在推销自己的广告的同时也在推销他自己。

水荒广告:纯粹的文字排版,大号字体“不管缺不缺水,我们都会把水管对准下一帮在我们的‘星期天节日会’上捣乱的贵妇”,小号字体为文案正文进行阐述。这句文案我认为突出了“水”和“贵妇”。作为生活必需品的水,短缺情况下受众心理是焦躁、无奈、不安等消极情绪占据主要地位,但这句广告文案用戏谑、游戏的方式进行娱乐化呈现,帮助受众转换情绪。同时,为什么是把水管对准“贵妇”?我认为,女性有着特殊的广告卖点,广告中感性诉求更易打动女性,相比之下,如果改成把水管对准“绅士们”,其广告效果的颠覆性就会大打折扣。餐厅广告并没有聚焦于传统广告定位的“食物、气氛”,用娱乐的方式利用水荒,达到了另辟蹊径的效果。

“在纽约长大对我意味着什么”:首先我对广告文案进行分析,开头设置的问题在正文一开头就用反问的方式回答,“自由”把受众的思维引入广告文案的轨道。接下来列举了国际服装女工联合会的一系列福利、VI、MI并在最后回到“自由”。广告中的手持火炬和冰激凌的两幅图片让受众自然而然联想到自由女神像,紧扣“自由”主题,并具有传承自由之意。国际服装女工联合会从而成为“自由”的化身。广告的图片主要任务是抓住眼球、刺激大脑、产生联想,长篇幅的文案从而引导思想碰撞。反观web2.0时代,标题党、图片党的存在是符合这个路径的,但仅仅把吸引眼球作为传播目的导致本末倒置,所以,我们应该对眼球经济持冷思考态度,不忘内容呈现的前提条件是内容本体。

“亲爱的盖尔格林尼,在我们共进的那么多美餐之后”:黑色的背景,中间只有一句文案,这样大胆的简约广告不再是广告本身,它包含着危机公关的很大成分。而这则广告受众,与其说是看到广告的大众,不如说是为盖尔格林尼一个人特供的。盖尔格林尼首先发难,其有失公允的言论让餐厅联盟和股市遭受损失。班尼特提出形象修复理论中包含五大战略:第一个战略是否认。他把否认分为简单否认和转移视线两种。第二个战略是逃避责任。此战略又包括四种不同的战术:不可能性、刺激、偶发性、良好意图。第三个战略是减少敌意。为使组织减少责任,保护声誉和形象,可采用援助、最小化、区分、超脱、反击、补偿等方法,目的是从各个方面减少错误行为传播的范围和程度。第四种战略是亡羊补牢。此战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规定来减少以后类似事件的发生。第五个战略是自责。自责的内容包括道歉、忏悔和寻求公众的宽恕。乔治路易斯只用一句文案就包含了前三种战略,一句意犹未尽的话引出了未说出口的含义:在我们共进那么多美餐之后,你却倒戈相向。

谁说一份好的报纸一定要枯燥无味?《纽约先锋论坛报》成为乔治路易斯的广告主,这个本身掌握着丰富媒介资源的报纸要为自己代言。《纽约论坛报》是美国著名的大众化报纸,它基本上摒弃了不道德的下流的警察局新闻和煽情主义手法,同情下层民众,宣传空想社会主义,在当时赢得了社会高度的评价。它不仅是美国第一家全国性报纸,更重要的是,它的创刊和发展,标志着美国大众化报刊进入成熟阶段。作为一份大众化报刊,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同时迫于市场压力而采取客观性的操作方式。所以,为这样特别的广告主宣传要充分考虑到其本身的独特之处。而针对这一特点,路易斯再次用颠覆的方式反其道而行,为这份报纸加入了独特的竞争卖点,科尔伯特和越战的报道就是例证。除了在内容方面的独特销售,在推广方面也突破了渠道的框架思维,他们大胆地用电视作为媒介,并抢占黄金时段播放新闻提要。在这里,电视上播放的《纽约先锋论坛报》的新闻提要成为报纸自身的广告,而受众只要看到这个广告也就了解到了新闻信息。“新闻=广告”模式被路易斯成功开创。

赌博成为体育:路易斯为OTB做的广告并非传统意义上对某种商品的推广、宣传,其目的性更多地集中在形象修复和转换。人们对赌马传统的认知停留在赌博层面上,因此OTB面临着较大的舆论压力。转换成什么形象?如何转换?这是路易斯广告的关键点。赌马和马有着天然的联系,马又是一种速度型动物,而体育追求速度的灵魂正好与之相府。那么赌马和体育就建立起了联系,而且这种联系也容易被受众潜移默化地理解并接受。路易斯几乎完全套用体育推广的路径,在广告中建立所谓的“Bets”队,而且用视觉识别系统使Bets和真正的体育队——Mets、Jets、Nets相提并论,达到身份合法化的效果。接下来,文案中大量的体育相关的概念被引用,并利用这些概念——“春季培训”、“非赛季”等等拉近了与真实体育的距离并造成一种加入低门槛的假象,刺激受众参与性,并用赌博的概念——“回报率”、“电话账户”、“下注”进一步刺激。在这份广告中,我认为路易斯“转换”的创意值得借鉴,但是我不禁有一个担忧:赌马转换为体育是成功的,那么如果不成功,带来的后果除了OTB受损外,正规的体育是否也会受之影响而躺枪呢?社会负效应该如何规避?身为传播者,我认为做出传播活动之前应充分考虑传播负效果的风险规避问题。

华尔街的拟人化处理:背景:

1、华尔街股票经纪公司数量多达600多家,爱德华公司默默无闻;

2、对于这类公司而言,电视还是较少尝试的新媒体;

3、受众对股票经纪公司态度不佳。目的:提升股票经纪公司营业额以及改善从业者形象,消除受众刻板印象。路易斯针对广告目的做了两条主线:一条是“人性化”即使受众对从业者产生尊敬之情,另一条是业务方面的为客户着想。两条主线是有机结合的,并非割裂。如何达到让受众尊重从业者?没有哪个孩子会不尊重自己的父亲,在这里路易斯用儿童的特殊卖点作为切入口,并再次利用相提并论的方式使股票经纪人这份职业被正确看待。第二条主线中,通过两个人简单的对话表达出股票经纪人的职业素养是为客户利益着想,再少的投资者都是同等重要的客户,“我们会竭尽全力为您服务”的抽象理念被具体化地呈现在受众面前,而在这里,路易斯成功地进行了一次事件营销——邀请一位经济亏损的名人来代言。广告做完了,路易斯仍然不忘为自己代个言,在电话广告最后十秒露了一面,这个镜头仿佛又回到了无酵饼那里——“你做你的无酵饼,我做我的广告”。

重塑概念,气氛也能吃:这个广告的策划活动中,“概念”成为高频词。路易斯反其道而行的颠覆风格又一次上演。几年前宣称“气氛不能吃”的广告公司被路易斯作为靶子。重塑餐厅概念包含着至少两方面内容:受众和餐厅。乔布斯曾言:不要问人们的需求是什么,他们自己也不知到。受众的需求是由企业创造的。这句话不无道理,这也是要重塑概念的广告主——餐厅所着重考虑的问题。除了基本的用餐功能之外,在基本功能的上游开发新的需求是增加附加值的重要方式。餐厅联盟旗下拥有多家餐厅,除了食物方面的差异化外,每个餐厅品牌的市场定位也要避免雷同,差异化竞争策略成为重塑概念的重要战略。在重塑概念的一系列行动后,衍生出众多著名餐厅品牌。正如书中所言,“每一家餐厅都有独特的外观、统一的思路、清晰的个性”。

如何克服位置太差的劣势:品牌定位很重要,从“可爱的霍利汉”到“流血的鼻子”最终到“查理欧酒吧”,路易斯在书中用较长篇幅讲述了品牌名称的确定过程。“位置太差”给人的传统印象是地理位置太差,但我认为这里的意思是品牌定位的位置不尽如人意。通过虚构一个人物,完善其个性,寻求差异化的竞争切入点,讲述纽约一天的故事并融入餐厅的口吻,使其成功地克服了弱点。此后的事件营销更是推动了餐厅的知名度。

外卖快餐店的风格:zum zum的定位更加明确,是德式风格的外卖快餐店,这也是第一家餐厅联盟的外卖快餐店。在英语和德语中,“zum”都有着微妙的关联,尤其在德语中的内涵更深刻,如书中所言:“这即是个名字,也是一种形象,代表迅速、地道的德国食品,也代表无论贫富贵贱,任何人都可以来吃的地方”。 在整个行为识别系统中,路易斯说道,服务员用德语问好,在视觉识别系统中,zum的核心紧紧围绕德式风格进行品牌包装。一系列的CIS策划之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除此之外,路易斯并未像以往那样介绍自己的营销活动。如果是我根据其颠覆风格来策划一个活动,开展一个“和希特勒共进晚餐”的活动,然后餐厅风格就模仿希特勒办公室的风格,再加上射击游戏、慕尼黑假面舞会等等环节,赢者可以与“希特勒”共进晚餐,晚餐之后可以将他“杀死”、“受勋”或“合影”。

逆流而上的四季餐厅:70年代是美国餐饮界的灾难年代,路易斯说:“福特总统刚刚让纽约成为墓地”。在这一时期,美国经济进入了滞涨时期,经济低迷,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力量疲软下来。而四季餐厅在这样全国性的低迷时期却赢得了大发展,这并非偶然。反其道而行的颠覆风格又一次上演,就像水荒广告那样,人们面临无奈、困境的时候,路易斯的广告就是受众的兴奋剂、广告主的救命稻草。这一次,如出一辙,路易斯的文案将四季餐厅打造成“美味的标准”,并且说“自己不会倒下”。这无疑将带动受众面临经济困境时的勇气和信心。四季餐厅不再是一个餐厅,而是化身为激励受众、行业标杆的符号,产生的社会效应带动经济效益、提升品牌美誉度的路径。

总结餐厅广告:每个差异化竞争策略一定会通过CIS来落实。在路易斯的思路下,餐厅广告之间的差异化竞争重点并不在于食物的差异,而是把餐厅定位和风格作为关键。所有餐厅联盟的品牌形象在路易斯的修理下,成为颠覆性的广告作品,这种颠覆给受众带来的心里落差深深印在纽约餐厅界。食物不再是食物,餐厅也不再是餐厅,所有的一切用讲述、娱乐的方式生成受众的新鲜感。

选择一件商品原本很简单,但受众的购买行为却是由个人身份、地位、形象、个性等因素共鸣所决定的。选择商品的品牌是一种社会行为,一种竞争性和个人化行为,正如路易斯所言,“买什么牌子成为对自己的一种表述”。所以,一个品牌的形象与受众的自我认知是一致的。

没有酒气取代微笑的夫妻:这是路易斯的第一个酒广告。20世纪40年代,罗瑟·瑞夫斯在继承霍普金斯科学的广告理论的基础上,根据达彼思公司的广告实践,对广告运作规律进行了科学的总结,首次提出USP理论:独特的销售主张。USP理论内涵主要有三个部分;基本要点:每一则广告必须向消费者说一个主张,必须让消费者明白,购买广告中的产品可以获得什么具体的利益。所强调的主张必须是竞争对手做不到的或无法提供的,必须说出其独特之处,在品牌和说辞方面是独一无二的,强调人无我有的唯一性。在这个理论基础上,针对当时普遍的酒广告是“晚会上微笑着的夫妻”这一类的形式,路易斯再次颠覆了这一传统。而伏特加的无色无味的特性为这个颠覆打下基础,即“没有酒气”。广告语“如果说伏特加没有味道,我怎么能说出哪杯是沃夫斯米特?”与“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有异曲同工之妙。

关于色情暗示广告的思考:路易斯第二个酒广告就是典型的色情暗示广告,而其尺度把握的恰到好处,其广告效果既能唤起受众的性本能,又能紧扣酒品广告主题,这种受众产生的联想通感是成功之处。而且这类广告即使是被非目标受众的儿童看到,也不会引起不良的社会影响。但是与60年代美国的广告相比,当今21世纪的我国的广告却一直拿捏不好这个尺度,并衍生为媒体的堕落。对于同样是酒类的“海马贡酒”,其广告直截了当突出壮阳;对于两性用品的商品或组织,例如“毓婷”和一些人流广告,其广告水准低,而且直截了当地刺激未成年人,甚至前些年有新闻曝光一家人流医院居然用喜羊羊和美羊羊来做代言。一方面,我认为这些水准低、不恰当的广告流于媒介是媒介把关的堕落,媒介为钱服务的一面抛弃了其口口声声的“专业主义”大旗。另一方面,街头小学五年级的小男孩都知道无痛人流哪家强,而不知道正确、正常的性知识,这是我国性教育的缺失。总之,这是媒体的堕落,教育的失败。

对系列广告的思考:路易斯第三个酒品广告是在第二个投放一周后推出的,在广告安排上起到联动作用。在广告效果上,重复次数越多对受众记忆并没有消极的效果,所以系列广告的优势就在于用连续的、不同的新鲜感刺激受众记忆。从第二个的番茄,换为第三个的橘子,风格并没有延续,这是我认为比较缺失的方面。相比之下,益达木糖醇的系列广告就显得更好。首先,用故事叙事的结构给受众呈现了连续剧的情节,“广告=连续剧”。第二,主题一致,每个广告主题都是爱情相关的,更重要的是前后之间的逻辑发展不突兀。同样,恒源祥的十二生肖广告虽然主题一致,都是生肖,但前后之间无逻辑无衔接,一味地洗脑重复产生的效果是加强了记忆却丢失了好感。第三,时间安排。我并不认为路易斯第三个广告做得好,而是因为其时间安排在一周后,与第二幅广告衔接才取得成功,所以,时间上的投放联接与间隔是易被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篇:路易斯安娜的购买与杰斐逊的扩张主义思想

外交学院 美国外交史(论文)

路易斯安那的购买与杰斐逊的扩张主义

年 级: 2013级 学 号: 201313037 姓 名: 田竟杰 专 业:外语系日语班

二零一三年十二月

路易斯安那的购买与杰斐逊的扩张主义

在美国历史上,其疆土是随着国家的发展而不断增大的,其滥觞就是杰斐逊的扩张主义。路易斯安那的购买,作为杰斐逊任内发生的美国最大的一起土地兼并案,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长久以来,路易斯安娜的收购被当做扩张主义成功的实践,但是,我们研究史料就会发现,路易斯安那的收购是当时历史条件下迫不得已的产物,客观上起到了扩张的作用,同时激发了美国扩张主义的实践。

一、 路易斯安那问题的由来与美国兼并路易斯安那的时机 新大陆的发现激发了欧洲各国对殖民扩张的兴趣,在美洲被分完成时,北美主要由英法两国控制,其中,路易斯安娜属于美国。在七年战争中,法国战败,为了使路易斯安那不至于落入敌国英国之手,法国将路易斯安那转交给盟国西班牙。美国独立并从英国王室得到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土地后,美国与西属路易斯安那接壤,1795年西班牙和美国签订条约,认可美国公民在新奥尔良存放货物的权利。而美国西部农产品的绝大部分都是通过新奥尔良港运销海外。自此,路易斯安那和美国的利益十分密切。

但是,路易斯安那对法国同样是很重要的。七年战争后,法国势力推出美洲。自1793年,法国就在寻求重新返回美洲,在法国侦查路易斯安那地形的一份报告中提到,必须将路易斯安那扩大到美国西部的一些州才能稳固,这样,在根本利益上,美法就产生了分歧。

1800年,法国和西班牙签订秘密协议,将路易斯安那归还法国,拿破仑的计划是,将路易斯安那作为法国在美洲殖民地的补充陆地,并以加勒比海的产糖的岛屿作为其商业基地。最终的目的是“勾结西部人,利用对航行的控制来影响他们,把印第安人当做一种栅栏,逐渐扩充他的那个州的领域直到把墨西哥湾变成法国的一个湖,也许把阿勒格尼山脉作为美国边界。”(F.J.特纳)

所以说,美国最初面临的路易斯安那问题是一个安全问题。路易斯安那问题的起因也是美国的现实安全受到威胁,这势必将破坏美国的孤立主义原则。如果与法国发生争端,美国必定将与英国联盟而卷入欧洲的纷争,这样,美国的独立就会受到损害。

杰斐逊的最初计划是,在一个适当的时期美国将佛罗里达和路易斯安那从西班牙的手中继承过来,但是法国收回路易斯安那的事情却打乱了杰斐逊,使得他必须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杰斐逊作为一个亲法的总统,并没有马上想到用武力解决,也不会当即同英国联盟去反对法国。当时欧洲局势是:英法签订了亚眠和约,这样,之前由于英法纷争而引发的中立国商船被袭击的问题就要得到彻底解决,因而法美的友好与和睦就要完全恢复,美国的中立权利与地位将得到保障与重申。这样的局势是不利于美法矛盾的,因为美法战争美国暂时还找不到盟友,而要对付强大的法国,这无疑会对美国的安全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必须用谈判来解决这一问题。

二、 路易斯安那的收购谈判

移交路易斯安那的命令在1802年10月15日发出,而在7月22日,西班牙国王下令停止美国公民在新奥尔良存放货物的权利,并且不许中立国船只再同路易斯安那进行贸易。

当路易斯安那的交还报告正式提交到杰斐逊面前时,杰斐逊和他的国务卿麦迪逊的方案是,从法国购买西佛罗里达作为美国商业的出路。同时通过法国商人向拿破仑传递这样的信息:如果法国占据新奥尔良,美国就会同英国建立同盟,法国应该同美国协商否则美国将完全倒向英国。这时,美国的立场仍然是趋向于保守的自卫类型的,美国只是向法国索要佛罗里达和新奥尔良,但是条件却是保证法国永远占据密西西比河西岸。这只是保障了美国的既得利益:通过新奥尔良,美国得以进行进出口贸易;从这一条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扩张主义的思想体现并不是很明显,它的扩张想法其实相对来说还是很隐秘的,这时,美国的想法依然只是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不是去进行扩张。杰斐逊并不指望拿破仑能够做出多大程度的让步,所以他的计划是隐忍,并等待英法的战争爆发:欧洲的灾难往往是美国的福音。

从当时形势看,这并不是安全而可靠的,因为美国国内的联邦主义者正在反对杰斐逊的和平主义政策,他们需要战争来谋取其利益。

这时,美国接到建议,到巴黎进行谈判,决定美国的提议。美国派遣了门罗和美国驻法公使利维顿一起负责购地事宜。这时,美国的要价依然是新奥尔良和佛罗里达,并且美国可以接受将密西西比河右岸的土地由法国永远占有。而这样一来,美国将没有通道向太平洋扩展。这样的提案是与扩张背道而驰的,首先它扩张的范围有限,是属于有限的扩张而且这种扩张是为了保障现有的利益而不是为了拓展利益;第二,它限制了日后的扩张,美国之所以能够强大,是因为它又濒临两洋的极佳条件,而如果美国的提案实现,那么美国将会被限制在密西西比河以东,而且将永远没有权利向西扩展。成熟的扩展主义,不应该仅仅考虑目前能够实现何种程度的扩张,更在于为未来的扩张提供了多少可能性。在美国的提案中,这两者都不具备,因此,将路易斯安那的收购作为杰斐逊扩张主义的实例是不恰当的。杰斐逊强调“美国的充裕土地是有限度的,一旦土地枯竭,民主制度就将出现危机,因此,必须使自由土地无限扩张,才能避免这一危机的出现。”(《美国外交思想史》P73)而作为这一思想提出者的杰斐逊都在实际行动中放弃了无限扩展的可能,可见,在收购案中,美国面临的压力有多么巨大。

但是力量对比和局势总是在发生这变化,拿破仑镇压海地起义的失败以及英法越来越近的战争,让谈判双方的的条件都产生了巨大变化。拿破仑急于从美洲抽身而专注于即将到来的欧战,所以获得大量资金以充当军费就成为拿破仑的首要目标,在条件下,他授意塔列朗抛出新方案,以六千万法郎的价格出卖整个路易斯安那。面对这样丰厚的条件,门罗和利维顿虽然认识到钱款不在他们可以负责的范围内,但还是越权抓住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这样,美国才没有与强大的契机擦肩而过。

三、 收购案对扩张主义的影响

前文已经叙述,路易斯安那并不是出于杰斐逊的扩张主义,而是在危机下的一次救急行动,但是因为另一当事人的情况,造成了扩张的结果,它的目的不是扩张,而结果却造成了扩张。收购路易斯安那以后,美国的疆土瞬间扩大了一倍,并且这些土地的物产并不比原来少,在这些土地上,六个新州建立,九个原有州面积扩大,而且新奥尔良港的获得,让美国在未来的欧战中,成为商品转运国而获利巨大,可以说,路易斯安那的收购是一笔物超所值的交易。

在获得路易斯安那后,杰斐逊派出多支勘探队,这些勘探队的探索在大陆上的伸展,使得美国人发现了这片大陆的丰饶物产,扩张的热情空前迸发,引发了美国对加利福尼亚和俄勒冈的要求。

收购案不仅涉及两个当事国,还涉及西班牙,之后,美国趁西班牙的衰弱,成功获得了佛罗里达,这次,是扩张主义的胜利。

综上,路易斯安那收购案并不是出于扩张主义的动机,虽然它的确起到了扩张的作用,但是还是不能够被视为扩张主义的胜利。然而,它对扩张主义的激发,却是非常巨大的。

第三篇:2014年7月11号路易斯空乘培训学院面试策略技巧交流会

2014年7月11号路易斯空乘培训学院面试策略技巧广州站EK专场交流会

前言:本来广州站的交流会预计是六月底举行,因为家里有点事情,所以延迟了。还请大家见谅和支持。当然,好饭不怕晚,哈哈,这次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前韩亚资深中国籍空乘Maggie大美女成为我们广州站的嘉宾和模拟面试的主考官,她曾经直接和间接帮助很多学员和朋友成功进入阿联酋航空,阿提哈德航空,新加坡航空,韩亚航空等航空公司,是目前中国最专业的涉外空乘面试指导官之一,哈哈,希望我们的EK专场交流会能够帮助更多人实现梦想,冲上云霄!

一、活动目的

1、通过现场模拟面试的过程让学员更好的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在备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便于后续备考更加专业和系统化!

2、通过现真题分享的形式帮助大家形成四大能力(思维):信息收集及处理能力、独立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客户关系处理能力)、语言交流和表达能力、个人心理素质调整能力。

3、通过化妆和服装搭配帮助大家更好展现自己的气质和亲和力

二、活动特点

1、通过全程模拟涉外空乘面试来帮助大家发现问题,通过现场DV录影的方式全程记录,后续可以帮助大家可以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路易斯学院分享在2010年-2014年一百多位成功面试上航空公司朋友们的心得体会,将这些实用的面试策略和技巧通过数字1-7的形式串联分享,帮助大家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内涵并引导每一位朋友形成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面试策略和技巧。

三、活动流程

1、活动时间:一天。2014年7月11号(星期五)

2、活动地点: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或者天河区(报名后进行告知)

3、流程安排:

(1)阿联酋航空公司基本介绍:11号上午:10点-11点

(2)阿联酋航空公司面试流程:11号上午:11点半--12点

(3)阿联酋航空化妆及服装搭配:11号下午:2点--2点

(4)阿联酋航空公司模拟面试:11号下午3点-4点

(5)阿联酋航空公司真题分享:11号下午4点半-6点

四、适合人群

1、参加2014年7月12号阿联酋航空广州站面试的朋友

2、希望借助交流会学习成长并且在2014年找到满意工作的应届毕业生

3、路易斯空乘培训学院的在册学员们

五、报名方式

3、微博报名:@路易斯1984

微信报名:lcctc198

4六、巡讲预告

2014年3月:武汉站(已经举行) 2014年4月:深圳站(已经举行) 2014年5月:北京站(已经举行)

2014年6月:广州站(延迟到七月十一号) 2014年7月:珠海站(欢迎预约)

第四篇:路易波拿巴

原因是多方面的。当时法国政局不稳定;经济难以发展;人心不安宁,资产阶级和广大群众都盼望稳定。选民们对曾给法兰西带来荣誉的拿破仑的后代路易波拿巴寄以厚望。路易波拿巴在竞选声明中把自己打扮成秩序的象征和救星,这就使得有产者对他格外青睐;其次,工人群众因六月起义对共和国派怀有巨大仇恨,不愿把票投给“六月的老夫”卡芬雅克;路易·波拿巴利用农民对拿破仑一世的怀念登上总统宝座,在农村,君主制的传统还很深厚,农民排着队,奏着音乐,高喊着“皇帝万岁”,将选票投给了波拿巴。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传统在法国农民中间造成了一种迷信,以为一个名叫拿破仑的人将会把一切失去的福利送还他们。”

前面我已经指出, 议会内的秩序党 由于叫嚣要安静而自己也得安静下来,它在反对其它社会阶级的斗争中亲手取消了自己的制度即议会制度的一切条件,从而宣布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同资产阶级的安全和生存是不兼容的,相反, 议会外的资产阶级群众 ,却对总统奴颜婢膝,诋毁议会,粗野地对待自己的报刊,从而促使波拿巴压制和消灭资产阶级中讲话和写文章的分子,即资产阶级的政治家和著作家、资产阶级的讲坛和报纸,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使它能够在不受限制的强硬的政府保护下安心地从事他们私人的事情。它毫不含糊地声明说,它渴望摆脱自己的政治统治地位,以便摆脱这种统治地位带来的麻烦和危险。

这个议会外的资产阶级,对于为它本阶级的统治而进行的单纯的议会斗争和文字斗争,就曾表示激愤,并且出卖了这一斗争的领袖人物;但是现在它却敢于在事后责备无产阶级没有为它进行流血斗争,进行殊死的斗争!这个资产阶级时刻都为最狭小最卑鄙的私人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全阶级的利益即政治利益,并且要求自己的代表人物也作同样的牺牲;但现在它却哀叫无产阶级为了自己的物质利益而牺牲了它的理想的政治利益。它装得像个好心肠的人,被社会主义者引入歧途的无产阶级不了解它,并且在紧要关头抛弃了它。它的这种哀叫在整个资产阶级世界中得到了普遍的赞赏。自然,这里我不是指德国那些小政客和浅学之辈。我指的是例如《 经济学家 》那个杂志。这个杂志在1851年11月29日,即政变前四天还宣布波拿巴是 “ 秩序的卫士 ” ,而梯也尔和贝里耶是 “ 无政府主义者 ” ,在1851年12月27日,在波拿巴驯服了这些无政府主义者之后,它又大叫大喊,说什么 “ 无知的、没有教养的、愚蠢的无产阶级群众 ” 背叛了 “ 社会中等和上等阶层的才能、知识、纪律、精神影响、智力源泉和道德威望 ” 。愚蠢,无知和卑鄙的一群不是别人,正是资产阶级本身。

的确,法国在1851年是遭受了一次小小的商业危机。2月底,出口比1850年减少了;3月,商业衰落,工厂关闭;4月,各工业省的情况好像和二月事变后一样令人失望;5月,情况还没有好转;6月28日法兰西银行的结算还是以存款数量猛增和贴现数量锐减表明了生产的停滞;直到10月中旬,情况才逐渐好转。法国资产阶级把这种商业停滞说成是纯粹由于政治原因,由于议会和行政权之间的斗争,由于临时的国家形式的不稳定,由于1852年5月第二个星期日的可怕远景。我并不否认所有这些情况都对巴黎和各省的某些工业部门的衰落有影响。但是,无论如何这种政治局势的影响只是局部的,而且是很微小的。商业开始好转正是在10月中旬,恰好是在政治局势恶化、政治的地平在线笼罩着乌云、每分钟都可能从爱丽舍园打来霹雳的时候,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虽然法国的资产者所具有的 “ 才能、知识、洞察力和智力源泉 ” 越不出他们自己的鼻尖,但是他们在伦敦工业博览会整个会期内总能用鼻子触到自己的商业情况不利的原因吧。当法国工厂关闭的时候,英国爆发了商业破产。法国在4月和5月达到顶点的是工业恐慌,而英国在4月和5月达到顶点的则是商业恐慌。无论是在法国或英国,毛纺织业和丝纺织业的情况都很不妙。虽然英国的棉纺织工厂还在继续生产,但是它们所获得的利润已不像1849年和1850年那样大了。不同点只在于法国发生的是工业危机,而英国发生的则是商业危机;法国是工厂关闭,而英国则是生产扩大,不过是在不如前几年那样顺利的条件下扩大的;在法国,受打击最重的是出口,在英国是进口。其共同原因(当然不应在法国政治地平线的范围内去寻找)是显而易见的。1849年和1850年是物质大繁荣和过度生产的两个年头,这种过度生产本身直到1851年才显露出来。这年年初,过度生产因工业博览会即将举行而特别加重了。除此以外,还有下面一些特殊情况:起初是1850年和1851年的棉花歉收,然后是人们确信棉花的收成会比预期的好,棉价起初是上涨,后来突然跌落, ── 一句话,就是棉价涨跌不定。生丝产量至少在法国是低于中等产量。最后是毛纺织业自1848年以来飞速发展,使得羊毛的生产跟不上去,而羊毛的价格上涨与毛纺织品的价格相比非常不相称。这样,我们就在上述三个世界性工业部门所需的原料方面找到引起商业停滞的三重原因。除了这些特殊情况以外,1851年的表面上的危机,无非是在过度生

产与过度投机还未用尽所有力量疯狂地跑过工业循环的最后阶段并重新回到自己的出发点 ── 即回到 普遍的商业危机 去以前,在工业循环中经常与它们相伴而生的一种停顿。在商业史上的这种间隙时期中,英国发生了商业的破产,而法国却是工业本身陷于停顿,这一方面是由于当时法国工业已经受不住英国人的竞争而被排挤出所有的市场,另一方面是由于法国工业是奢侈品工业,每当出现商业的停滞,它都首当其冲。这样一来,法国除了普遍危机之外,还经受自己本国的商业危机,不过,这种商业危机为世界市场一般情况所决定和制约的程度,比它受法国地方影响决定和制约的程度要大得多。这里不妨把英国资产者的推断拿来和法国资产者的偏见对比一下。利物浦的一家大商行在1851年度的商业报告中写道:

“ 很少有哪一年像刚刚过去的这一年这样辜负年初对它所寄托的希望了。这一年不但没有大家一致预期的大繁荣,反而成了最近25年来最令人沮丧的年头。这自然只是对商业阶级,而不是对工业阶级而言。可是,在这年年初,无疑是有可靠的根据来预期相反的情形:产品贮藏很少,资本充足,食品价格低廉,秋季丰收在望;在大陆有稳固的和平,在本国又没有任何政治上或财政上的困难,的确,看来商业是完全可以展翅高飞的 ......这一不幸的结果究竟应归罪于什么呢?我们认为应归罪于进出口 贸易额过分庞大 。如果我们的商人自己不把自己的活动限制在较狭小的范围内,那么,除了三年一度的恐慌以外,什么东西也不会使我们保持均衡。 ”

现在我们想象一下法国资产者在这种商业恐慌中的情形:他们的生意狂的病态头脑每天都被这样一些东西所折磨、搅扰和麻痹,这就是关于政变和恢复普选权的种种谣传、议会和行政权的斗争、奥尔良派和正统派的攻讦、法国南部共产主义的密谋活动、涅夫勒省和谢尔省臆想的农民起义、各个总统候选人的自吹自擂、报纸上各种大肆宣扬的口号、共和派要以武力保卫宪法和普选权的威胁、流亡国外的英雄们预告1852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将是世界末日的文告, ── 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资产者在融合、修改、延期、宪法、密谋、联合、亡命、篡权和革命等难以形容的喧嚣的混乱中气急败坏地向自己的议会制共和国喊道: “ 没有终结的恐怖,还不如有恐怖的终结! ”

波拿巴懂得这种喊声。由于债权人急躁难耐的情绪日益增长,他的理解力更加敏锐了,这些债权人发觉,太阳每一落山,总统任期的最后一天即1852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就愈益接近,这是天上星辰的运动在反对他们的地上的票据。债权人变成了真正的占星家了。国民议会使波拿巴丧失了靠宪法来延长其掌权期限的希望,茹安维尔亲王的候选人资格已不允许他再犹豫动摇了。

如果说有过什么事变在它尚未到来之前老早就把自己的影子先投射过来的话,那么这就是波拿巴的政变了。波拿巴早在1849年1月29日,即在他当选刚过一个月的时候,就已向尚加尔涅提出了这种建议。关于政变的政策,他自己的内阁总理奥迪隆.巴洛在1849年夏天委婉地谈到过,而梯也尔则在1850年冬天公开地揭露过。1851年5月,佩尔西尼曾经再度企图取得尚加尔涅对于政变的赞助,而《国民议会通报》公布了这些谈判。每逢议会发生风波时,波拿巴派的报纸就以政变相威胁;危机越是接近,它们的声调就越放肆。在波拿巴每夜和打扮成绅士淑女的骗子举行的狂宴上,一到午夜,当豪饮使他们畅谈起来并激起他们的幻想时,政变总是指定在第二天早晨举行。剑拔出来,酒杯相碰,议员被抛出窗外,皇袍加在波拿巴身上,而一到早晨,幽灵便又消失,吃惊的巴黎从直率的修女和不慎重的武士们的口里才知道它又渡过了一次危险。在9月和10月两个月间,关于政变的谣传一刻也没有停息过。影子像彩色的银版像片一样已蒙上了各种色彩。只要翻一翻9月和10月的欧洲报纸,就可以找到这类情况的报道: “ 巴黎到处流传着政变的谣言。听说首都今天夜间就要被军队占领,而明天早晨就会有解散国民议会、宣布塞纳马恩省省处于戒严状态。稍后,他就在《通报》上注销了一个伪造的文件,说什么在他周围已聚集了许多议会权威人士,他们已组成一个咨政会。

议会里剩下的人,主要是正统派和奥尔良派,集合在第十区市政厅内开会,反复高呼 “ 共和国万岁! ” ,决定罢免波拿巴,毫无成效地向站在市政厅门前张望的人群呼吁,直到最后被非洲猎兵押送到多尔塞兵营,然后又装进囚车转送进马扎斯、阿姆和万塞讷等地的监狱。秩序党、立法议会和二月革命的结局就是如此。

但是在专制君主制时代,在第一次革命时期,在拿破仑统治时期,官僚不过是为资产阶级的阶级统治进行准备的手段。在复辟时期,在路易-菲利普统治时期,在议会制共和国时期,官僚虽力求达到个人专制,但它终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只是在第二个波拿巴统治时期,国家才似乎成了完全独立的东西。和市民社会比起来,国家机器已经大大地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它现在竟能以十二月十日会的头目,一个从外国来的、被喝醉了的兵痞拥为领袖的冒险家做首脑,而这些兵痞是他用烧酒和腊肠收买过来的,并且他还要不断地用腊肠来讨好他们。由此便产生了怯懦的绝望和难以表述的屈辱情感,这种情感压住法国的胸膛,不让它自由呼吸。法国觉得自己似乎是被凌辱了。

虽然如此,国家权力并不是悬在空中的。波拿巴代表一个阶级,而且是代表法国社会中人数最多的一个阶级 ── 小农。

正如波旁王朝是大地产的王朝,奥尔良王朝是金钱的王朝一样,波拿巴王朝是农民的王朝,即法国人民群众的王朝。被农民选中的不是服从资产阶级议会的那个波拿巴,而是驱散了资产阶级议会的那个波拿巴。城市在三年中成功地曲解了12月10日选举的意义和辜负了农民对恢复帝国的希望。1848年12月10日的选举只是在1851年12月2日的政变中才得以实现。

小农人数众多,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同,但是彼此间并没有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他们的生产方式不是使他们互相交往,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这种隔离状态由于法国的交通不便和农民的贫困而更为加强了。他们进行生产的地盘,即小块土地,不容许在耕作时进行分工,应用科学,因而也就没有多种多样的发展,没有各种不同的才能,没有丰富的社会关系。每一个农户差不多都是自给自足的,都是直接生产自己的大部分消费品,因而他们取得生活数据多半是靠与自然交换,而不是靠与社会交往。一小块土地,一个农民和一个家庭;旁边是另一小块土地,另一个农民和另一个家庭。一批这样的单位就形成一个村子;一批这样的村子就形成一个省。这样,法国国民的广大群众,便是由一些同名数简单相加形成的,好像一袋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数百万家庭的经济生活条件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与其它阶级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各不相同并互相敌对,就这一点而言,他们是一个阶级。而各个

小农彼此间只存在地域的联系,他们利益的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共同关系,形成全国性的联系,形成政治组织,就这一点而言,他们又不是一个阶级。因此,他们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来保护自己的阶级利益,无论是通过议会或通过国民公会。他们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这种权力保护他们不受其它阶级侵犯,并从上面赐给他们雨水和阳光。所以,归根到底,小农的政治影响表现为行政权支配社会。

历史传统在法国农民中间造成了一种迷信,以为一个名叫拿破仑的人将会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送还他们。于是就出现了一个人来冒充这个人,只是因为他 ── 根据拿破仑法典规定: “ 不许寻究父方 ”── 取名为拿破仑。经过20年的流浪生活和许多荒唐冒险行径之后,预言终于实现了,这个人成了法国人的皇帝。侄子的固定观念实现了,因为这个观念是和法国社会中人数最多的阶级的固定观念一致的。

在政变以后发生的各次起义中,一部分法国农民拿起武器抗议他们自己在1848年12月10日的投票表决。1848年以来的教训,使他们学聪明了。但是他们已经投身于历史的地狱,历史迫使他们履行诺言,面大多数农民当时还抱有成见,以致恰恰是在最红的省份中农村居民公开投波拿巴的票。按照他们的意见,国民议会妨碍了波拿巴的活动。波拿巴只是现在才打破了城市加之于乡村意志的桎梏。有些地方,农民甚至荒唐地幻想在拿破仑身旁建立一个国民公会。

第一次革命把半农奴式的农民变成了自由的土地所有者之后,拿破仑巩固和调整了某些条件,保证农民能够自由无阻地利用他们刚得到的法国土地并满足其强烈的私有欲。可是法国农民现在没落的原因,正是他们的小块土地、土地的分散,即被拿破仑在法国固定下来的所有制形式。这正是使法国封建农民成为小块土地的所有者,而使拿破仑成为皇帝的物质条件。只经过两代就产生了这样不可避免的结果:农业日益恶化,农民负债日益增加。 “ 拿破仑的 ” 所有制形式,在19世纪初期原是保证法国农村居民解放和富裕的条件,而在这个世纪的过程中却已变成使他们受奴役和贫穷化的法律了。而这个法律正是第二个波拿巴必须维护的 “ 拿破仑观念 ” 中的第一个观念。如果他和农民一样,还有一个错觉,以为农民破产的原因不应在这种小块土地的所有制中去探求,而应在这种土地所有制以外,在一些次要情况的影响中去探求,那么,他的实验一碰上生产关系,就会像肥皂泡一样地破灭。

小块土地所有制的经济发展根本改变了农民对其他社会阶级的关系。在拿破仑统治时期,农村土地的小块化补充了城市中的自由竞争和正在兴起的大工业。农民阶级是对刚被推翻的土地贵族的普遍抗议。小块土地所有制在法国土地上扎下的根剥夺了封建制度的一切营养物。小块土地的界桩成为资产阶级抵抗其旧日统治者的一切攻击的自然堡垒。但是在19世纪的过程中,封建领主已由城市高利贷者所代替;土地的封建义务已由抵押债务所代替;贵族的地产已由资产阶级的资本所代替。农民的小块土地现在只是使资本家得以从土地上榨取利润、利息和地租,而让农民自己考虑怎样去挣自己的工资的一个借口。法国土地所负担的抵押债务每年从法国农民身上取得的利息,等于英国全部国债的年债息。受到资本这样奴役的小块土地所有制(而它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招致这样的奴役)使法国的一大半国民变成穴居人。1600万农民(包括妇女和儿童)居住在洞穴中,大部分的洞穴只有一个洞口,有的有两个小洞口,最好的也只有三个洞口。而窗户之于住房,正如五官之于脑袋一样。资产阶级制度在本世纪初曾让国家守卫新产生的小块土地,并且尽量加以赞扬,现在却变成了吸血鬼,吸吮它的心血和脑髓并把它投入资本的炼金炉中去。拿破仑法典现在至多也不过是一个执行法庭判决、查封财产和强制拍卖的法典。在法国,除了官方计算的400万(包括儿童等等)乞丐、游民、犯人和妓女之外,还有500万人濒于死亡,他们或者是居住在农村,或者是带着他们的破烂和孩子到处流浪,从农村到城市,又从城市到农村。一句话,农民的利益已不像拿破仑统治时期那样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资本相协调,而是和它们相对立了。因此,农民就把负有推翻资产阶级制度使命的 城市无产阶级 看作自己的天然同盟者和领导者。可是, 强有力的和不受限制的政府 (这是第二个拿破仑应该实现的第二个 “ 拿破仑观念 ” )应该用强力来保卫这种 “ 物质的 ” 秩序。这种 “ 物质秩序 ” 也是波拿巴反对造反农民的一切文告中的口号。

小块土地除了肩负资本加于它的抵押债务外,还肩负着 赋税 的重担。赋税是官僚、军队、教士和宫廷的生活源泉,春秋中文社区http://bbs.cqzg.cn

一句话,它是行政权整个机构的生活源泉。强有力的政府和繁重的赋税是一回事。小块土地所有制按其本性说来是全能的和无数的官僚立足的基地。它造成全国范围内各种关系和个人的划一的水平。所以,它也就使得一个最高的中心对这个划一的整体的各个部分发生划一的作用。它消灭人民群众和国家权力之间的贵族中间阶梯。所以它也就引起这一国家权力的全面的直接的干涉和它的直属机关的全面介入。最后,它造成没有职业的过剩人口,使他们无论在农村或城市都找不到容身之地,因此他们钻营官职,把官职当作一种体面的施舍,迫使增设官职。拿破仑借助于他用刺刀开辟的新市场,借助于对大陆的掠夺,连本带利一并偿还了强制性赋税。这种赋税曾是刺激农民发展产业的手段,而现在赋税却使这些产业失去最后的资源,失去抵御贫穷化的最后的可能性。大批衣着华贵和脑满肠肥的官僚,是最符合第二个波拿巴心意的一种 “ 拿破仑观念 ” 。既然波拿巴不得不创造一个和社会各真实阶级并列的人为等级,而对这个等级说来,保存他的制度又如同饭碗问题一样地迫切,那么,事情又怎能不是这样呢?正因为如此,他的最初的财政措施之一就是把官吏薪俸提高到原来的水平,并添设了领干薪的新官职。

另一个 “ 拿破仑观念 ” 是作为政府工具的 教士 的统治。可是,如果说刚刚出现的小块土地由于它和社会相协调,由于它依赖自然力并且对从上面保护它的权威采取顺从态度,因而自然是相信宗教的,那么,债台高筑、同社会和权威反目并且被迫越出自己的有限范围的小块土地自然要变成反宗教的了。苍天是刚才获得的一小块土地的相当不错的附加物,何况它还创造着天气;可是一到有人硬要把苍天当作小块土地的代替品的时候,它就成为一种嘲弄了。那时,教士就成为地上警察的涂了圣油的警犭 ── 这也是一种 “ 拿破仑观念 ” 。对罗马的征讨下一次将在法国内部进行,不过它的意义和蒙塔朗贝尔先生所想刚刚相反罢了。

最后, “ 拿破仑观念 ” 登峰造极的一点,就是 军队 占压倒的优势。军队是小农的光荣,军队把小农造就成为英雄,他们保护新得的财产免受外敌侵犯,颂扬他们刚获得的民族性,掠夺世界并使之革命化。军服是他们的大礼服,战争是他们的诗篇,在想象中扩大和完整起来的小块土地是他们的祖国,而爱国主义是财产观念的理想形态。可是,现在法国农民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所要对付的敌人,已不是哥萨克,而是法警和税吏了。小块土地已不是躺在所谓的祖国中,而是存放在抵押账簿中了。军队本身已不再是农民青年的精华,而是农民流氓无产阶级的败类了。军队大部分都是招募来的新兵,都是些替手,正如第二个波拿巴本人只是一个招募来的人物,只是拿破仑的替手一样。现在军队是在执行宪兵职务围捕农民时树立英雄业绩的;所以,如果十二月十日会的头目在其制度内在矛盾驱使下到法国境外去用兵,那么军队在干了几桩强盗勾当后就不是获得光荣,而是遭到痛打了。

这样,我们就看到, 一切 “ 拿破仑观念 ” 都是 不发达的、青春年少的小块土地所抱的观念 ;对于已经衰老的小块土地说来,这些观念是荒谬的,它们只是它临死挣扎时的幻觉,只是变成了空话的词句,只是变成了幽灵的魂魄。但是,为了使法国国民大众解脱传统的束缚,为了使国家权力和社会之间的对立以纯粹的形态表现出来,一出模仿帝国的滑稽剧是必要的。随着小块土地所有制日益加剧的解体,建立在它上面的国家建筑物将倒塌下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国家中央集权制,只能在和封建制度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军事官僚政府机器的废墟上建立起来。

第五篇:国外名人故事:路易·达盖尔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期,路易·雅克·芒戴·达盖尔首次成功地发明了实用摄影术。

1887年达盖尔出生在法国北方的科梅伊镇,年青时是位艺术家,他约在三十五岁时设计出西洋镜,用特殊的光效应展示全景画。在从事这项工作的同时,他对一种不用画笔和颜料自动再现世界的景色装置──换句话说就是照相机──发生了兴趣。

先前达盖尔为发明可使用的照相机作出了努力,但没能获得成功。1827年他遇见约瑟夫·尼塞福尔·涅普斯,他也一直在努力发明照像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获得了成功。两年后他们成为合作人。1833年涅普斯逝世,但是达盖尔仍在继续努力。1837年他成功地发明了一种实用的摄影术,叫做达盖尔摄影术(银版摄影术)。

1839年,达盖尔把他的技术公布于世,但未获得专利权,然而法国政府为达盖尔和涅普斯的儿子提供终生恩给金作为酬谢。达盖尔发明的宣布在公众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达盖尔成了一代英雄,享尽了荣华富贵,与此同时达盖尔摄影术迅即得以广泛的使用。达盖尔本人不久就隐退了,1851年他在巴黎附近的家乡去逝。

没有几项发明象达盖尔照像有那么多的用途,实际上它被广泛地运用于每一个科研领域,在工业和军事上都有着许许多多的应用。它对一些人来说是一种严肃的艺术形式,对更多的数以百万计的人来说是一种快乐的爱好。照片能够传递教育、新闻和广告等方面的真实信息(或错误信息),由于照片能栩栩如生地再现过去,因此它成为最常见的珍藏品和纪念物。当然电影摄影术是一项补充发明,除作为一种主要的娱乐手段外,实际上也和一般摄影术的用途一样多。

很少有哪一项发明完全是一个人的劳动成果。当然许多其他人早期的劳动为达盖尔的成功扫清了道路。投象器(一种与无透镜照像机类似,但无胶卷的装置)至少是在达盖尔八个世纪以前就被发明出来了。八世纪吉罗拉摩·卡达诺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他在投象器的开孔内安置一块透镜,使其成为现代照相机的一个有趣的序幕;但是由于产生的图像根本不能耐久,因此人们往往不把它看作是一种摄影术。1727年,约翰·舒尔茨得到了另一项重要的发现──银盐感光。虽然舒尔茨用这项发现制成了一些临时图像,但是他并没真正去寻求其中的奥妙。

与达盖尔成就接近的前辈是涅普斯,他后来成为达盖尔的合作人。约在1820年涅普斯发现朱迪亚沥青感光。通过把这种感光物质和投象器结合使用,涅普斯成功地制出世界上第一批照片(他1826年摄的一张仍然存在)。由于这个原因,有些人认为涅普斯理应是摄影术的发明者。但是涅普斯摄影术根本就

不实用,因为它大约需要八个小时的曝光时间,而且在当时产生的图像也相当模糊。

使用达盖尔方法,图像就被记录在镀有碘化银的平板上。曝光时间需要十五分钟,这种方法虽然麻烦,但是却具有实用价值。在达盖尔把他的方法公布于世不到两年的时间,有人就建议要稍稍加以修正:在用作感光物质的碘化银里加入溴化银。这个小小的修正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大地减少了所需的曝光时间,使摄影术照像广为实用。

1839年在达盖尔宣布他的摄影发明以后不久,一位英国科学家威廉·福克斯·塔尔博特宣布他发明了一种不同的摄影术,一种牵涉到首先制作照像底片的方法,与今天所使用的基本相同。塔尔博特实际上是在1835年制出了他的第一批照片,早在达盖尔摄影术首次问世的两年前,这不能不令人惊奇。塔尔博特因忙于其它几个项目的研究,没有立即把他的照像实验进行到底。要是他继续制作的话,他也许会发明一种可以打入市场的照像仪器,而且今天会被认为是摄影术的发明家。

在达盖尔和塔尔博特以后的岁月里,摄影术有了很多的改进:湿板法、干板法、现代式胶卷、彩色照片、电影、彼拉罗伊德摄影术和静电复印术。尽管为发明摄影术做出了贡献的人众多如云,但是我认为路易·达盖尔做出的贡献远比其他人重大得多。在达盖尔之前没有实用的照像仪器,而达盖尔发明的技术切实可行,很快就得到了广泛使用。他的发明的正式公布对随后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实际上我们所使用的摄影术与达盖尔摄影术大不相同,但是后来的这些技术即使一项也未被发明,达盖尔摄影术也会给我们提供一种便利的照像技术。

上一篇:留住红色记忆范文下一篇:礼仪标兵评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