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文化及塑造

2022-08-22

第一篇:浅析企业文化及塑造

浅析中国烟草企业文化及建设

浅析中国烟草企业文化及建设.txt每个女孩都曾是无泪的天使,当遇到自己喜欢的男孩时,便会流泪一一,于是坠落凡间变为女孩,所以,男孩一定不要辜负女孩,因为女孩为你放弃整个天堂。朋友,别哭,今夜我如昙花绽放在最美的瞬间凋谢,你的泪水也无法挽回我的枯萎~~~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价值观体系内涵及其外延的总和,一般说来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四个层面。在实施具体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中,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四个层面由深到浅、由内到外、互为补充的整体关系,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它直接决定和影响制度文化的建设,制度文化影响行为文化,而行为文化又是企业物质文化建设的方式、手段和条件。近几年,国家局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行业共同价值观,强调构建和谐烟草,

一、烟草企业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结构的核心层面,特别是企业精神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对于规范和制约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员工群体意识和个性价值观念具有强大的作用和指导意义。毋庸置喙,各地烟草企业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成功解困,走上快速、科学、和谐发展的道路,除了国家局正确的战略抉择,提出“完善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竞争实力,全面提升水平”行业主要任务等关键因素外,离不开各级烟草企业领导善于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大胆革新,更得益于烟草企业文化的积极实践和成功总结,特别是“两个切实维护”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它是烟草企业特殊的行业文化、时代使命、社会责任与中国烟草自上而下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现代精神完美融合的结果。企业精神文化的提升,烟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标志着中国烟草企业正从“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提炼阶段”和“企业文化建设、优势文化形成阶段”过渡到“企业强势文化显现和推广阶段”。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重心是要以一定的组织形式、一定的方法模式和一定的行为方式,将这套核心价值理念贯穿于烟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贯穿于烟草全体干部职工工作行为的始终,通俗说,就是全面加强企业文化的执行力。

烟草企业精神文化形成后,“两个切实维护”共同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文化包容性、延展性和传承性,在烟草行业发展和各地烟草企业文化建设活动中,显示出强大的振兴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辐射功能和导向功能。地方烟草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模仿和照搬,而是将烟草企业精神文化与地方企业实际以及地域民俗、风情、地理、人口、经济水平、消费习惯等因素有机结合,逐步形成了“烟草大文化、企业小特色”的格局。比如,广东烟草提出“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八年大发展”的发展思路和建设烟草流通强省的目标,以及广东博罗提出的“人才兴烟,强智富局”重大举措,都是中国烟草共同价值观的逐级分解,更是围绕烟草精神文化建设的一脉相承。

二、烟草企业的制度文化

企业制度文化由企业的法律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组成,主要包括企业相关法律法规、经营制度、管理制度和绩效分配制度等,就概念而言,企业的制度文化较为客观,容易理解。但如何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企业制度体系,以此约束企业行为,使得企业行为富有

意义、效果和创造性,这是企业制度文化建设的重点与难题。认为,人情味和合理性是企业制度文化建设永恒的方向,对于烟草企业的制度文化建设,这里浅尝辄止地讲两个方面:

一是烟草法律法规,烟草在中国实行专卖制度,《烟草专卖法》的第一条开宗明义地明确了立法目的,“为实行烟草专卖管理,有计划地组织烟草专卖品的生产和经营,提高烟草制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制定本法。”这也决定了烟草专卖和烟草专营两者之间的特殊关系,从“专销结合,专卖为卷烟销售网络建设保驾护航”到“加强内部专卖管理监督,规范卷烟经营行为”,都以制度的形式调整了专卖和专营在不同时期的相互关系,这种调整也是烟草企业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行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二是烟草企业绩效分配制度,这是涉及企业内部员工利益均衡的难点、热点话题。近年来,烟草企业不断推进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加强临时性岗位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提升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国家局领导在2007年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认真总结劳动用工改革成功做法和经验,依法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对聘用员工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创造人才成长的良好机制和环境,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按照分类管理、科学设岗、明确职责、严格考核、落实报酬的总体要求,深化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因此,建立健全规范、合理的聘用工管理机制是烟草企业建设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坚持市场取向的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着手实践同岗同酬、多劳多得、绩效挂钩等劳资改革,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企业内部各种关系和矛盾,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推进烟草人事和谐稳定。

三、烟草企业的行为文化

企业行为文化是从企业员工行为上反映出来的文化内涵和意义的总和,企业形象、企业风尚和企业礼仪是体现企业行为文化的重要内容,这三个方面的内容通常是企业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特别是一个企业的领导行为和员工群体行为更能彰显企业整体精神风貌和企业文明的程度。建设烟草行为文化就是在“两个切实维护,构建和谐烟草”精神文化指导下的员工行为的高度统一和主动自觉。国家局党组要求在全行业深入开展“两个至上”在岗位主题实践活动,要求行业各级领导干部要联系自己岗位实际,认真检查对照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是否真正体现了“两个至上”的要求,在工作中是否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行纪律,确保政令畅通,为建立责任烟草、诚信烟草、和谐烟草做出了应有努力。

在企业行为文化建设中,企业形象是企业行为的综合反映和外部表征,主要包括企业理念识别(MI)、企业行为识别(BI)和企业视觉识别(VI)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企业理念识别是企业形象的本质特征,它是对外体现企业价值观、企业管理、经营机制、行为准则的综合。随着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的扩展,烟草企业加快了企业理念识别建设的步伐,进一步规范了和统一了各种理念识别的标识。比如:“心系零售客户,服务千家万户,满意创造价值”是烟草商业企业的经营理念,在理念识别建设上,烟草商业企业将这一理念悬挂在公司大堂、营销部、客户服务中心、市场部和电话订货中心等各个部门,公司物流配送车车厢的两侧都涂漆“心系零售客户,服务千家万户,满意创造价值”的文字标语,企业要求每一位营销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深刻领会和牢记公司的经营理念,并自觉践行和传播这一理念。

四、烟草企业的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和载体,企业物质文化的概念不言而喻,就是从“企业物质”上反映出来的文化内涵的总和。企业物质文化的第一性是物质,第二性是文化,但物质文化决不是“物质”和“文化”的简单累加,而是一种相互关系的物质依托和文化内涵。无疑,烟草企业物质文化少不了企业布局、标志性建筑、设备设施、烟草专卖品,以及围绕烟草专卖品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物质基础和物质手段等等。强调的是烟草企业的员工是企业最大的物质财富,企业员工是企业的主体,是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的人力资源基础,“以人为本,增强企业凝聚力”是建设优秀的烟草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所以,烟草企业着手建设物质文化,无论是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改造,还是文化设备设施的完善等等,都应该多为企业员工着想,要充分发挥企业工会、青年团、妇女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有益于员工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最大程度上营造企业内部和谐的氛围,让员工在一种人性化、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充分发挥工作主观能动性,为企业创造出、更好、更加优秀的物质文化。

美国IBM的一位董事长说: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相比取得何等成就,主要决定于它的基本哲学、精神和内在动力。可见,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两个切实维护,构建和谐烟草”作为烟草企业精神文化的核心,它是烟草领导人战略把握“企业与国家、企业与社会、历史与现实、愿景与使命”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共同价值观,应该在整个烟草行业内长期坚持并结合各地实际加以贯彻,而烟草企业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是落实这一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和载体。同时,烟草企业文化的四个方面互为影响、互为补充、整体统一,它们共同构成了围绕“两个切实维护,构建和谐烟草”这一主题由外向内、由表层向深层延伸的文化网络。建设烟草企业文化,唯有正确认识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厘清烟草企业文化四个方面的内容和相互关系,才能准确把握当前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工作任务,更好地发挥企业文化的优势作用,推动烟草企业的做大、做强、做久、做出价值,早日跻身于世界烟草的前列。

第二篇:浅析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

摘要:成功的现代企业文化可以让企业辉煌,失败的现代企业文化也会令企业走向低谷,在21世纪的现代化社会,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成功的企业文化已然成为一个成功企业的必备,过硬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之间竞争的根本,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也同样承载着企业兴衰的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企业文化;发展;影响。

一 企业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一)定义

企业文化,顾名思义,亦可称之为公司文化,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便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自诞生以来,诸多学者与专家提出种种表述。然而迄今为止,如同文化一样,企业文化仍然在国内外仍没有公认的诠释与定义。

处于西方的学者与国内的就有截然不同的观念,前者认为企业文化的本质就是企业价值观,认同产生有高度价值的目标感的关键,才是企业文化的根本所在,是企业发展、成功的原动力;然后后者认为企业文化更多的体现在实际行动中,比如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等。员工之间能够达到共识,形成心灵上的契约,才是企业文化中不可估量的价值,亦是一切行为的依据所在。

(二)特点

1 独特性:企业文化产生不同于文化,亦不同于企业,任何一个企业都有他独特的一面,每个企业的经营理念与基本分为都会形成各自的价值观,因此他们所体现出的企业文化也是各有特点的

2 难交易性:每一个企业文化都有他固有的价值体系,比如共同的意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等。也许被甲企业成员所认同的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大大的促进甲企业的发展,但未必就可以让乙方认可,也不一定会对乙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的左右,甚至适得其反。

3 难模仿性:可能在不同的企业之间,技术的创新可以模仿,但企业文化一定不能被模仿。上文已诠释,企业文化各有其独特性,是非常复杂的价值体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驱动力。让任何人一个组织都有文化,只不过文化之前,各有千秋。

二 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通过社会实践而形成的所有意识,价值观,行为,道德等各个方面并为综合。在企业发展中,作为管理手段之一的企业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是维系企业员工之间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念的关键。企业文化包括两个方面,价值观为核心的理念以及制度和行为方面。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有效地树立企业的形象,提高信誉,并扩大影响力。是企业文化的思想基础,也是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的中流砥柱。

三 企业文化发展的作用

1 导向作用:顾名思义,导向作用即企业文化对企业的价值导向与行为引导。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吧企业与个人的意志统一起来,让企业更好更快更稳定的生存与发展,为企业提供正确的方向与重要方法,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2 约束作用:一个正确的企业文化可以作为企业的“免疫功能”,约束着企业行为中哪些不能做,不该做。并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规范着相关的内容,同时也体现着企业文化。最主要的,可以提升员工的责任感。

3 凝聚作用:企业文化大可以作为企业的粘合剂,让员工之间更加团结,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一个好的团队凝聚力是企业完成根本目标的基础,如果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那么企业的力量将不可估量。其凝聚力大多数额靠这些根本目标的正确选择,结合企业的利益与大多数员工利益于一身,做到双赢,那么这个企业就具备了利益基础,否则,任何一种策略也好,战略也罢,都将是一种幻想。

4 激励作用:企业员工凝聚力完备的情况下,更需要的就是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好的企业文化对他们起到完善的精神激励作用,会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并且让绝大部分员工具备资助管理能力,让企业的整体执行力也大大提高。

四 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企业文化随着企业的产生而存在,因企业的发展而进步,但绝不仅仅是单单的依附作用,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同样有着巨大的影响。

1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动力,尤其是处于经济时代的企业,对其提升市场占有率和整体形象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与影响。1993年美国《财富》评出的世界500强企业“最受敬仰的企业”的主题就是“企业文化”。同样,在科技的发展方面,企业文化同样为其插上飞翔的翅膀,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科技史第一生产力,而企业文化就是把潜在的生产力变成现实的生产力,无疑,它在文化将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道路上是手杖和灯塔。在此同时,企业文化还可以塑造企业家和员工的灵魂,让运功的凝聚力更强,让企业产生进取的向心力和自豪感。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在运行中无疑要与国际接轨,企业文化就是衔接二者最好的粘合剂,在企业文化的影响下,无论是经济文化或者交融与冲

突方面,我们必将不辜负“文化大国”的称号。

2 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绩效同样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个过硬的企业文化必然要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让核心领导力与基层员工之间达到对企业目标的一致认同,从而凝聚成一股巨大的竞争能力,在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体现出企业共同价值和企业精神。同时,良好的企业文化体现出的优质的管理,具体的表现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员工的行为方式等等都会令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从而实现良性循环、取得最佳效益。在通过传达体系塑造出的优秀的企业品牌的同时,让企业滚动式发展,也可以喜迎更大范围的资源的聚合,来实现这一目标。优秀的企业不仅仅要有经济效益,更应该有社会效益。若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就需要企业文化得有良好的经营道德和伦理意识,得到外部公众的人工,就可以为企业赢得宝贵的社会资源,不仅可以大大的减低企业的运作成本,还可以让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五 现代企业文化的现状

中国目前的企业文化,各有其自身的特色。为了为建设中国特色沈会注意的企业文化提供可靠地出发点,只有从实际出发,才会发现不足之处,才能使企业被大众认同,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目前来看,中国的企业文化发展有三种情形

1有些企业根本无企业文化可言

我国目前还有很多起步简单的手工作坊,不仅仅机器设备少,生产规模小,很多企业甚至是被消灭了历史背景之后又再生出来,只以求生为主,趁势发展、见缝插针就是他们主要的目的和手段。在这种清醒直线,领导层也好、企业也罢,根本无暇顾及“文化”的概念,对于他们而言,有好的管理,就会有好的未来。殊不知,他们最不重视的企业经营理念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2有些企业的文化有了进步、但尚未健全

企业的发展与企业文化的兴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并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文化潮流的涌现相同步。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开始,也正是文化竞争的开端。各国之间相互学习管理经验,在中国大地掀起的“文化热”也有所记载。诸多厂家意识到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以“团结、求实、争先、创业、和谐”为口号、但更多地是脱离实际,反反复复的修饰反而作茧自缚。

3对企业文化较为重视、且循序渐进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大多数企业对于企业文化的认识就更加深刻具体,企业价值观念、企业哲学、企业经营理念、企业形象等已逐渐被大家重视,并将其内涵深入肺腑,中

国的企业力求个性化发展,努力让各自的企业适应各自的市场环境,从而发挥最大的作用

六、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实施

为了更好地实施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仔细分析各种即将面临的客观形势与发展趋势,应与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等相关工作有机结合,让领导与全员积极餐椅,凝聚到一起,共同推进,统筹规划,不断完善提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的同时还要提升经济效益,确保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既体现可操作性。又要体现先进性,使企业的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企业文化建设不仅要根据本企业的行业特征和自身特点,更要根据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确定企业的使命,发展战略的同时,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准确的找到切入点和工作重点。从而进一步的完善企业规章制度。在学习培训媒体传播等多种宣传方式,持续不断的对员工以及大众进行熏陶与教育,让广大员工理解到企业精神以及价值观念。

一个企业的灵魂无疑就是企业文化,它的存在让企业有好的工作氛围,带动着员工的积极性。让企业走向更辽阔的未来的同时保持企业的活力。即使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企业,若有一个优良的企业文化,并坚持不懈的做下去,最终也一定有很好的建树。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为公司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为大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大家一起奋进。企业文化最重要的层面也就非精神层莫属,不仅仅是一个深层文化,还是企业的经营哲学。仅仅用精神层面就可以说明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重要性,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也以后这巨大的影响。

同时,在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不应该盲目,但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不能照搬照抄,适合自己的企业的文化才会对自己的建设有着不菲的效果,发展自己的企业文化,也对自己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所以,推动企业生产力的发展也变得尤为重要了。

结束语:企业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时代在进步,社会也跟着在发展,如果一个企业想在大企业之林树立自己,就必须要较快的发展自己的经济,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最重要的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并用巨大精力去发展建设,可以多在“优秀”方面做做文章,用巨大的精神凝聚广大员工,即便有些物质资源也许会枯竭,但是精神层面为主的企业文化会生生不息。对于这种无形的生产力,更要把它当做是潜在的动力,它无疑是一种不可估量的资产与财富。企业文化不仅会极大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更会凝聚企业的实力,所以,只要做到企业文化和企业的互相协调、互相促进、互相补充、让二者相辅相成,同步运行,建设出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来,一定会让企业有广阔的未来与发展前景,也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

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丽琳 企业文化的新视野2 崔言超、圆梦一 中国企业管理爹抉择3 李培松 浅谈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创新4 常智山 塑造企业文化的12打方略5 王吉鹏 企业文化建设

2010 2011 2009 2008 2008 四川大学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四川电业,中国纺织出版发行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第三篇:浅析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摘 要 要使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强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这是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最高信念、是企业的经营哲学、是企业的规章制度、是企业的内在灵魂、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基础。所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民营企业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

1 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1.1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优势

(1)竞争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民营企业对市场机制作用十分敏感,由此形成了努力拼搏的动力,这种特性恰恰是国有企业所缺乏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不用奔跑就可以舒舒服服的活下去,企业奔跑的紧迫性远没有民营企业强烈。

(2)市场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民营企业每时每刻都在观察市场,寻找空白地带,一旦发现,就立即调转船头,迅速赶到。更有意思的是,有些企业实际上先有市场,再有企业,它们是在发现市场空档后才成立的。强烈的市场意识使民营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

(3)创新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做别人还没有做过的事,这往往是民营企业最想做的事,也是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技术上的不断追求,是民营企业的生命,也是民营企业成功的保证。

(4)效率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一些电视剧中,民营企业家只是出入宾馆、酒楼,吃喝玩乐的人。其实,作为投资者,他们正承担着风险的压力。他们在追求每一个技术信息,在寻找每一个商机。竞争的压力使他们强迫自己把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5)风险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风险,是指可能发生的蚀本。同时,高风险的背后也隐含着超出常规的机遇。因此,每个企业必须谨慎对待风险,同时又要勇于面对风险。国有企业往往不能处理好风险问题。一方面,他们敢于乱投资、乱贷款、乱担保,因为蚀本的钱有名无主;另一方面,他们大可不必没事找事去担风险,5%的利润足以使他们写出一个好的工作总结。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反,一方面,300%的利润将唤起他们拼命的狂热;另一方面,60%的失败机率足以使他们冷静旁观。

(6)人才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命基础。每一个企业都希望人才济济。然而,有人才不等于有人才意识。只有把人看作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才是真正的人才意识。许多民营企业老总说过一句话:“只有留得住人才,才能留得住公司的技术风格和产品信誉。”还有的民营企业在总结发展经验时说,成功=人才+机会+机制,三者缺一不可。在这个公式中,人才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7)服务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灵魂。从商品到货币,被马克思称之为惊险的一跳。如果这一跳不能被用户需求的双手接住,那么,接住它的将是坚硬的岩石,这个问题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如果第一次跳跃失败,他们再也没有第二次试跳的机会。由于这些原因,民营企业更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他们总是想用户之想,急用户之急,千方百计地满足用户的需要。许多公司向用户的承诺是“我们会做得更好。”

1.2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民营企业的价值观处于低层次、追求单一经济效益的状态。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价值观的形成、传播与扩散处于被动状态,大多在被约束情况下进行。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精神和价值观、企业目标、企业形象、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制度、行为准则、企业容貌、作风礼仪等,它们处于不同的地位。其中,企业价值观是核心要素,影响和决定其他要素的形成和传播。这种基本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们的思维被动的去适应某些规章制度的约束,从而限制管理者和员工对文化的积极传播及对最高理念的追求,使企业文化的运行处在“为我”的状态,难以形成强力型的核心文化力,大大降低了整体企业文化的推动力,客观上抑制了物质生产力的提高。

(2)民营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与扩散都具有一定的自发性,缺乏政治观指导。企业文化的形成、传播与扩散没有较好的建立在党的思想建设的基础上,未能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导致企业文化基础薄弱。企业文化的形成、传播与扩散体现在思想建设和行为规范的全过程。由于这一过程的企业文化建设常常依赖企业家、管理者的思想信念,未能体现在党的思想建设中,使思想大多局限在传统的只顾企业利益的经济思考方面,而未从政治的高度来考虑国家或全社会的利益,从而使企业文化建设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无法形成信仰支撑体系和文化传播体系,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缺乏统一完整的企业经营理念和长期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的形成源——企业家文化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未能自我形成理念、境界方面的根本革命,阻碍了企业文化向更高层次的飞跃。实践表明,企业家的理念和价值观决定着企业家文化的发展方向及所处的层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关键的因素。然而,许多企业家的理念与价值观却只限于经济方面。如只有较低层次的经济理念、经济价值观,没能发展到高层次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价值观等,就是说,未把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并努力为之奋斗。

2 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举措

2.1 全面提高企业家素质,塑造企业家文化

(1)企业家人格的提升。企业家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陶冶自己的情操,形成崇高的品格、宽阔的胸襟,真正从单纯追求利润转变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的企业家。

(2)企业家素质的提高。企业家要从多方面吸收知识营养,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开拓视野,驾驭不断成长的企业,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3)企业家要自觉进行理念改革,重塑高层次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家的价值观是核心价值观,决定着企业价值观的形成和作用的大小,也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龙头,应摆到最重要的位置上。而企业家要树立核心价值观,就应从思想深处形成最高理念,自觉开展理念革命,实现由经营理念到政治理念乃至最高理念的飞跃。

2.2 提炼独具特色的企业价值观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一个民营企业在提炼价值观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1)企业性质。民营企业文化因企业性质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个体企业与私营企业不一样,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不一样。因此,一个民营企业首先要根据本身的性质选择适当的价值标准。例如工厂可以从产品出发树立“向社会提供最优产品”的价值标准,商场则可以根据本身经营特点提倡“顾客至上,一切为顾客服务”的价值标准,实际上这就是制定企业的最高经营目标。

(2)企业的成员及其构成。不同类型的人以及他们的组合方式都会影响企业文化的形成。每一个人在进入企业成为企业一员以前,大体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是相容、互补或是互斥,这些关系错综复杂,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价值观能否为每一个成员所接受。

(3)企业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法律等方面,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企业成员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如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气氛会影响成员对企业的关心程度与一体感,社会传统文化对人们改变旧观念、接受新的价值观念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

总之,只有在认真分析研究各种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才能确立既体现企业特色,又为全体企业成员和社会接受的价值观。

2.3 创立最具激励机制的企业精神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平台

企业精神的提炼,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取得成效的过程,创立和提炼它,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企业精神的形成,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需要我们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不断地利用各种途径进行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心理培育,同时要反复地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并在实践中及时提炼出其中的优秀部分,几经反复后,再用最简单概括的语言,总结出其中的精华,由此形成企业意识中最具激励的东西——企业精神。不难看到,企业精神的创立,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结出的硕果。因此,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促成企业精神的形成和创立。创立企业精神,不是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标,而是利用企业精神激发员工的热情,形成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工作合力,继而又炼出更新的精神成果,不断推进两个文明的建设。

2.4 确立高标准的企业道德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培育企业道德,这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企业道德是企业员工的重要行为规范。道德对行为的软约束与厂规厂纪对行为的硬管理相配合,不但可以弥补硬管理难以面面俱到的局限,而且能够使员工的行为自觉地指向企业目标的实际。同时,企业道德还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利益基础,否则就会流于空谈。浙江十大发明企业家之一的祝强,企业在如日中天时后院起火,原任公司副总经理、自以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妻舅,以资产分割为由,将祝强推上被告席。红极一时的广东“太阳神”在鼎盛之日,“兄弟都成了对手”,它今天的竞争对手之中,相当一部分就是以前的“旧部”。这些现象不仅造就了企业营运的混乱、资产的流失、规模的削损、人才的流失,而且对企业道德带来灾难性打击,最终直接影响企业形象、企业竞争力和凝聚力。

2.5 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要求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努力为之服务,这是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企业形象是一个综合概念,一般认为包括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又称CI。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形象,并把它作为发展企业的战略措施,却并非易事。为此,企业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尽力推销自己,刻意地建立有特色的营销文化和企业识别系统,这就最容易涉及到法制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问题。企业形象要在社会中保持长久不衰,其内在保证是观念和行为的崭新、超前。

但是,有些民营企业错误的理解了“崭新”和“超前”的含义,于是乎广告成了王婆卖瓜、猫的名片画成了虎、产品成了他人专利的复制、售后服务成了推销的幌子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关键就在于经营指导思想不明,缺乏法制规范意识和职业道德,玷污了他们的企业形象。

应当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企业形象,在社会中应表现为对社会的真挚热忱和对自己蓬勃发展的信念,必须通过一系列的道德规范、管理规范、工作标准来实行,为此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的紧密配合是不行的。只有通过对职工进行“四德”教育,提高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水平,加强他们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让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这样,企业树立的形象才会在社会形成“信任感”、“可靠感”、“美誉感”,良好的形象才更具有持久性。

2.6 提高职工素质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要从提高职工素质抓起,这与培养“四有”新人是一致的。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素质之间是一种“大厦”与“基石”的关系。职工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兴衰,良好的企业文化反过来又可以陶冶职工情操。因此,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等,是现代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而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造就新一代“四有”新人,这与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是一致的,因此,必须坚持不懈的以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职工,在实践中造就和培养一批得力能干的企业发展生力军,让企业涌现出一批具有崭新面貌的“公司人”、“形象人”,促进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在全社会都形成一种新的风范。

参考文献

1 胡石明.漫谈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2 胡联奎,吕一林编译.企业文化的治理与改造[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3 邓明然,马全丽.建设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J].经营管理者,2002(2)

第四篇:浅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措施

作者:贺玉燕文章来源:安全文化网点击数:

4822更新时间:2006-6-8

近几年来,随着开发建设的深入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安全生产问题更加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为了提高全民的安全素质,规定了每年的六月份为“全国安全生产月”,其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安全思想和安全理念的不断强调和更新,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得到了进一步的树立和强化,并己成为安全生产中值得弘扬和倡导的主流,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在安全生产中建立、健全企业内在的安全文化。

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刻不容缓

有位哲人曾用“1000”数字代表人的一生,“1”代表人的生命,“0”代表这个人所拥有的财富、事业和爱情。如果这个“1”倒下了,那么整个数字也就便成了“0”,意思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失去了生命,那么他所拥有的财富、事业和爱情,也就失去了其所应有的价值,这就告诉我们,在工作中必须要把安全生产、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在安全生产这一概念的诸多要素中,安全文化则是处于核心地位,主导了安全制度、安全教育、安全措施等其他安全要素,决定了安全生产能否真正抓好。

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为了安全生产所创造的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是人们对安全所持的态度及对安全认识方法的总和。具体体现为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及采取的行为方式。表现形式包括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与秩序、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及安全生产规章与制度的建设等,它沉淀于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应急的适应能力、对安全制度的理解、对安全法规的执行、安全思维方式、安全行为准则、安全道德观、安全价值观及安全的群体效应等。

如果说制度的约束对安全工作的影响是外在的、冰冷的、立竿见影的、被动意义上的,那么文化的作用则是内在的、温和的、潜移默化的、主动意义上,具有其他约束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企业安全文化所具有的凝聚、规范、辐射等功能对整个企业会直接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构筑企业安全文化过程中,文化的渗透性会以不同方式表现出来,成为凝聚员工的中间要素,直接或间接地引导员工把企业的安全形象、安全目标、安全效益同员工的个人前途、家庭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之对安全的理解、追求和把握上同企业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尽可能地趋向一致。企业安全文化通过点滴小事的积累和文化要素的渗透,使员工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一种自主约束倾向和潜在准则,当这种约束和准则普遍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时候,就标志着企业员工“安全第一”的安全生产意识已根深蒂固。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不仅会使企业的安全环境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将造成安全事故、伤害事件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更重要的是经过企业安全文化的建立,能使员工的思想素质、敬业精神、专业技能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地提高,同时也会带动与安全管理相适应的经营管理、科技创新、结构调整等中心工作的平衡发展,这对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等都将大有裨益。

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指出,先进的文化能有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落后的文化则会制约生产力的发展,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上层建筑也将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因此,在企业生产中,发展企业经济固然重要,但是抓好企业安全文化则更为关键,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灵魂,只有抓好安全文化这个“本”,才能搞好安全工作。企业应将安全文化作为企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工作日程,尽可能给予物资、经费、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克服那种“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假重视现象,进行企业安全文化的本质建设。

二、如何建设企业的安全文化

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就是要在企业内普遍形成正确的安全心态、规范的安全行为、特有的企业安全文化景观,如丰富多样的宣传手段,切实有效的安全设施等。建设企

业安全文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企业安全文化领导组织建设

为保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一方面企业应建立强有力的管理体系,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领导小组,由企业党政领导亲自抓,形成党、政、工、团等各部门齐抓共管,一丝不苟,严格要求,从而确保安全规章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健全完善的相关法规制度,以保障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基层各部门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最终落脚点,只有从基层部门抓起,才能实现“安全管理重心下移”,才能将“安全第一”方针和各项政策法规真正落到实处。这就要求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明确安全生产目标、安全工作内容和安全日活动内容等,严格规章制度,彻底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或控制不安全因素,做到防患于未然。

2、加强对企业安全文化的宣传

发挥各类宣传媒体的作用,引导员工掌握安全知识。利用观看警示片、报告会、培训班、学习班、黑板报、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发放图片和竞赛活动等各种手段,对员工进行生产作业安全技术知识、专业安全技术知识和抗灾避险知识等各种内容的普及教育和再教育,从而使员工充分掌握生产、生活活动安全知识和自我防护知识。

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各种安全知识的充实更新教育。针对不同岗位,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安全知识、安全法规和遵章守纪教育,使员工从更深层次理解各自岗位安全的内涵,知道怎样做安全,怎样做不安全。同时创造性地开展安全辩论、安全演讲等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安全教育活动,寓教于乐,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使每一位员工经常性地接受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意识,逐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良好氛围,使全体员工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的思想跨越,进一步升华到“我会安全”的境界。

同时做好安全生产,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发展

的关系。安全生产是企业和行业发展壮大的基础,没有安全的发展是不全面的发展,也不可能实现持续发展,而发展为安全生产创造条件,要着力通过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

3、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

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管理各项操作规程、规章制度,使其规范科学并严格执行。同时随着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施的采用,定期组织有关人员清理、修订、完善已有的安全操作规程、标准。

建立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企业党政领导应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性的安全管理,形成目标、任务、职责、流程、权限互相协调配合的有机整体。规范安全生产例会、安全活动日和安全生产活动月、安全检查、安全隐患整改、安全教育、安全事故调查、安全事故及时报告、安全简报和安全总结材料等安全活动的开展。组织制定并实施企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各种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开展安全生产活动等内容,逐步完善危险源,特别是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监控措施和报警设施等。在大力推广和开发应用安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措施中严格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把安全设计、安全设施、安全装备及安全技术及时投入到生产中,同步提高人、机、物的安全化程度,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为广大员工创造一个安全、文明、优美、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逐步达到企业安全生产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了安全管理信息的处理,使安全管理由定性逐渐走向定量,先进管理经验和方法得以迅速推广。这就要求安全管理中要运用好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安全信息的收集、录入、存贮、传输、加工和输出。

4、企业全员安全文化的培养

要以企业全体员工为主要对象,长期反复进行安全思想、意识、价值观等诸多方面的宣传教育,对全员进行企业安全文化渗透。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充分灌输企业安全文化,唤醒人民对安全生产的自觉要求性,从根本上提高安全认识,提高安全觉悟,牢固树立“人的安全与健康高于一切”的观念。同时逐步规范员工的行为,提高其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安全观念,掌握了充分的安全知识,进行一定的反复技能训练,才是“知”与“会”的真正结合。因此,企业应当定期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操作技能强化性训练,并经严格考核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操作。同时聘请具有丰富实际经验的工人技师和操作能手兼任安全操作教员,对一些重要的危险性大的岗位、工种进行规范化安全操作表演,可拍成电视录像,供强化训练参考。还可开展安全操作对抗赛、操作表演赛、岗位安全操作技术练兵、突发事故处置演练和反事故演习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技能训练活动。总之,要在安全操作标准化上狠下功夫,要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使安全观念深入人心,培养全员安全文化。

三、结束语

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正在向积极的方面转变,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企业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是关键所在。人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企业要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而企业安全文化是维护企业安全稳定的基石,要在企业生产中建立安全长效机制,形成企业生产的良性发展,必须强调企业安全文化的建立与健全。(安全文化网)

第五篇:科龙企业文化塑造

早在1997年10月15日,数十个国家总理、部长参加的世界经济论坛组织,授于东亚国家7家企业“最佳全球增长公司奖”.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第一个挟奖的中国企业,也是惟--- 家受奖的中国企业。

1 科龙集团简介

这家位于中国广东顺德,创办仅14年的介业,从于工敲打的3台冰箱起步,以年均近41%的幅度快速增长,到1996年底,已成长为亚洲最大的冰箱生产厂,无独有偶。就在此后不久.在向来须由中国银行担保才给中同企业贷款的香港银行、日本住友银行、美洲银行等14家国际金融财团,仅凭科龙集团总经理潘宁一个签字,就提供了—笔高达7000万美元的3年期低息贷款,参与贷款的渣打银行威尔森先生说:科龙在电冰箱行业也很有竞争力。金融家们是十分谨慎的。早在1995午,科龙就跻身世界冰箱十强。1996年,由第九跃为第五,1999午.科龙销售“容声牌”冰箱248.88万台,在世界几大冰箱生产企业中的排名又向前路进两位。2000年其午产值达89亿元,利润额6亿元。企业经营项目围绕制冷技术,涉及冰箱、空调、冷柜,是亚洲最大的制冷企业,拥有员工12 800人,在广东、四川、辽宁等地建立生产基地,在日本、美国设立研究中心,在香港建立了信息总部。

2 科龙集团的成长历程

2.1 创业期(1983—1985年)

1983年,当第一批创业者们经过艰苦的市场调研和反复论证比较,得出了“电冰箱是一个具有

广阔前景的家电产品”的沦证后,用仪有的9万元试制费,硬是凭手工敲打出第一台“容声”冰箱。随后的短短一年时间内,成立厂珠扛冰箱厂.设计、试制、生产出了深受市场青睐的双门双温电冰箱。作为一家乡镇企业,没有什么依靠与保证,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有高招才能奏效。科龙集团确立了“质量取胜”的战略方针。在用人方面,抓培训,提高员工素质,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2.2 成长期(1985—1992年)

80年代中期以后,冰箱行业面临着“比质量、比规模、比效益”的大决战,科龙集团又特技术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扩大生产规模作为主要的战略目标,以求得规模效益。从1987午到1992年完成厂二到四期技改,井完成了企业股份制改造工作,组建了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初步形成了“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格局。90年代开始,全员劳动生产率平均递增率为44.7%。在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大力推行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努力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企业的计划、核算、控制等机构日益健全,并建立了管理标准与工作标准等。在用人机制上,强调没有“铁交椅”,打破“铁饭碗”和论资排辈观念,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充分发挥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风格的管理理念。

2.3 发展期(1992年至今)

1992年科龙集团认识到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大环境,科龙集团要扩展的惟一途径就是:不断以科技进步、产品创新、市场开拓为动力,彻底融入到国际大市场潮流中去。实施全球战略的核心是:亢分运用国际的富裕资金,引进世界的先进技术、管理、设备、招聘和造就国内外的精英人力资源,参与国内外两个市场竞争,在竞争中创出国际名牌,最终实现世界最大的制冷企业的战略目标。

在“全球战略”实施的几年中,1992年科龙集团计划将集团总部迁往香港,组建了香港科龙发展有限公司。1996年7月投资11亿日元,在家电工国日本成立了日本科龙株式会社

(电器产品开发研究所);1996年,与日本三洋合作,建立

广东科龙冷柜有限公司;为了构筑国内生产基地“铁三角”,

先后成立了成都科龙冰箱有限公司和营口科龙冰箱有限公司。1998年相继成功投产,使科龙集团冰箱年生产能力达到300万台,将成为国内冰箱业的大哥大。1998年购并广东顺德华宝空调器厂,年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台,成为全国最大的制冷企业。1996年7月,科龙H股在香港成功上市,并于一年后相继配股成功,共为科龙募集海外资金近25亿元人民币。上

市几年来的良好表现,使科龙集团在1997年、1998年连续两年获(亚洲货币)杂志“中国最佳管理公司”和“中国最佳投

资者关系”殊荣。

为配合集团全球战略,在购并华宝空凋后,集团重新调整了组织机构,突出了企业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与市场营销在企业中的核心地位。将原隶属于行政部的人力资源科改组为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已经形成了集团四大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战略发展中心、科技发展中心、营销策划中心),七大职能部门(企管、行政、审汁、财务、财资、海外业务、资本运营)和五大专业公司(冰箱公司、空调公司、配件公司、冷柜公司、拓展公司)发展成为集开发生产、经营、科研、商贸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就在企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特别是对华宝公司的兼并、对成都、营口等地的整合,公司面临如何整合文化的瓶颈,如何可以保持科龙人的精神,如何适应公司的快速的发展,对公司的组织文化提出了要求。

3 科龙塑造企业文化

当科龙高层意识到文化的作用井作出战略部署的时候,作者有幸参与了全过程,与科龙1.2万个员工一起“耕心”,科龙把这一工程命名为“万龙耕心”,其用心良苦可见一斑。

3.1 “万龙耕心”工程的日标

■要塑造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发挥企业文化的辐射力和亲切力,以此来统一员工的思想行为,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通过策划并实施系列活动,使科龙1.2万名员工,要全贝参与到企业文化塑造工程中去,明确企业发展战略及发展方面,为科龙的二次创业创造辉煌的业绩做好准备。

3.2 “万龙耕心”企业文化塑造工程总体策划方案

科龙集团“万龙耕心”企业文化塑造工程中,“万龙”是指1.2万多人的员工队伍,显示科龙雄大的实力和丰富的人力资源;“耕心”是要求把企业文化的种子,撒播在每一位员工的心田,让它开花结果,发展壮大。“耕”字还有精耕细作之意,寓意这次活动不会流于形式,而是准缶一位员工参与其中,将大家的心凝聚在一起,塑造出一种良好的、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氛围。

方案遵从企业文化递次探化的、由浅人深的原则,规定科龙塑造企业文化将达成六个目标:

■明确科龙集团的总体经营目标。

■凝聚员工的向心力。

■形成特色的企业文化。

■寻找科龙新的优势点。

■品牌形象延伸。

■提高全员素质。

科龙企业文化塑造工程分四个阶段:

3.2.1 第一阶段:经营文化明确化

■文化观念沟通。

目的:赋予全体职工使命感并活络整个计划,加强企业文化深度认知,将企业文化效果延续扩大。

项目:①成立推行委员会,由总裁亲任推耍会主任。

②企业文化训练课程,由推行委员会共识教仃训练。

3.2.2 文化战略沟通

目的:集团营运调查与研讨活动相结合,让企业文化共识达至巅峰。

项目:①定性定点调查。包括最高领导阶层个别访谈;推行委员个别访谈;关系企业领导个别访谈;关系企业中级主管座谈会—场;职工代表座谈会。②文化研讨营活动,进行三天两夜文化研讨营。

■经营文化定位。

目的:以集团文化完成指标。将企业文化策略的结论归纳与分析后,以文字建立共识与了解。

项目:①经营文化策略建议书。内容为文化策略结论报告。②经营文化策略定位。内容为企业文化策略指标报告。

①企业标语活动。包括内部精神口号、集团企业标语。

3.2.3 第二阶段:企业文化深植化

日的:借宣传活动等载体将企业文化灌输给每一位企业员工,成为全员共同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基本信条和行为准则。

■企业文化制定。

内容:企业文化指标总结,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行为信条;企业组织管理。

■企业文化宣传。

内容:企业内部媒体信息交流,包括:发行定期刊物;建立信息走廊;设置意见箱。

■企业文化推广。

内容:企业内部文化活动,包括:体现企业价值观;体现企业行为信条;体现企业组织管理。

3.2.4 第三阶段:精神文化共识化

■行为规范。

行为规范建立:

目的:除了藉由视觉革新之外,更以人为出发点,革除职工不良习惯,建立优质行为规范,创造企业新风气。

①对内行为规范,包括全体职工对内行为规范制定。

②对外行为规范。包括全体职工对外行为规范制定。

③行为规范手册。将行为规范制定成标准手册。

教育训练建立:

目的:透过策略研习,发展教育训练计划.严格训练,切实督导,认真考核,期使全体职工皆能符合标准行为规范。

①建立教育训练制度,包括全体职工教育训练制度拟定。

②教育训练手册,将教育训练制定成标准手册。

■组织管理气氛。

目的:通过组织管理原则的建立,使管理规范化、统化。

内容:企业各级组织管理制度拟定。

项目:建立组织管理制度。

3.2.5 第四阶段:企业文化推广化

■企业活动。

目的:以企业文化为主题,对内外充分展示成果并造成话题,将科龙集团全国知名度推至最高点;配合企业活动开幕前中后期做强势宣传,将企业文化的知名度提到最高点。

企业文化导入实施汁划。包括:协办单位征选;执行教育训练;集团节庆活动暨企业文化发表会;企业文化发表串连活动。

企业之歌及企业音乐征选。包括:企业歌曲的命名、谱曲、填词选拔活动;内外部公开征选活动。

宣传多元化。包括:公关活动、造势活动、公益活动、

EVENT、SP促销。

■AD广告宣传策略。

目的:透过不同的媒体,拟定策略,传达至不同的特定对象,做全方位沟通,迅速建立起企业文化。

文宣刊物发布。包括:公关企业海报、企业简介。

媒体广泛宣传策略。包括:电视形象广告;电台传播广告;CFENDING制作、报纸、杂志、车厢、看版等于面广告、集团简介。

■PR公关策略。

目的:透过公关手法,将企业文化巧妙地推荐给社会大众,使他们对科龙集团产生深刻且良好的印象。

EVENT公关策略,配合社会趋势作EVENT串连。

媒体关系策略,结合相关话题作策略性报道。

3.3 项目实施

3.3.1 实施准备

事前在广东省请了 10位专家,给科龙集团的高层领导和宣传人员讲授企业文化课、培训。

经过反复挑选,确定由专业形象策略公司策划组织文化塑造工程。

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专家做塑造企业文化工程的顾问。

■内部发市会。

1998年9月13口,科龙举行了一个山3 000名员工参加的内部发布会。会场上,lO面绘有“万龙耕心”工程标志的彩旗上,签下了万余名职工的名字,表达了科龙众志城、再创辉煌的巨大决心。潘宁、王国端、李棣强等科龙高层领导当场也在旗上签了自己的名字。

在这次会议上,科龙领导层提出希望通过企业文化塑造工程,明了企业的使命,知晓企业发展的闩标和方向,明确自身的责任,完善自己的行为规范,增强企业的疑聚力、向心力,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进行间卷调查。

在科龙企业文化工程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做了一次针对科龙5 000名员工的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4 791份,以此对文化现状进行投石问路,凋查摸底。

这个调查提纲涵盖了企业文化的许多方面,包括从企业理念、人际环境、内部沟通、职业自豪感到发展空间,乃至企业战略和发展前景等,它可以成为开展企业文化塑造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举办文化研讨营。

1998年秋季,“万龙耕心”工程举办了一次三天两夜的文化研讨营。科龙集团的老总、各部主管部长、专业公司主管老总、分厂厂长等80人参加了会议。

研讨营以沟通为旨,充分沟通各种想法,分析企业优劣势,借鉴“百年老店”式企业的成功之道,也吸收“异军突起”式企业的创新经验,了解强手,了解对手,了解企业之外的世界以及了解自己的消费者。然后开动脑筋,头脑激荡,研讨企业的基本信念、战略、市场营销战略、企业文化、企业革新战略„„经过三天两夜的紧张研讨活动,有人说:“我感到我的心已经被‘耕’过了。”

当时的新任集团总裁王国端说:“几天的学习研讨,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大家思想活跃,富有创造力。大家的心连得更紧了,今后要提供更多的思维创业空间,发挥群体的智慧,开阔思路。”

营员们感到“最深的印象是闭队精神,最大的收获是沟通”。他们说,通过研讨学会了上下级、同级间的沟通,巧妙的沟通方式,大大激发了创新思维、个人的创造力、团队的凝聚力和群体的智慧。他们认为沟通不只是关系到效率的问题。他们认为沟通不只是关系到效率的问题。许多衰亡的企业,往往不是由于外部竞争太激烈,也不是技术不新,或产品没有前途,而是人际关系出了毛病。人与人之间,如果互相猜忌、拆台、隔膜,这个企业肯定危险!鼓励学习,勤于沟通,倡导创新,成了研讨营的共识。营员们回到自己的公司、分厂,再去组织相似的文化研讨营,在“耕”别人的时候,自己也将再“耕”过一遍。

科龙人在企业文化研讨中发现:企业文化涉及企业经营的方方面画,包括产品文化、质量文化、安全文化、福利文化、激励文化等等。它既是企业的‘种推动力,又是企业的凝聚力所在。它虽然不是企业的一种支配的力量,但它确是协调、支撑企业的精神支柱。

■举办企业文化新纲领发布暨誓师大会。

声势浩大的科龙集团企业文化新纲领发布暨誓师大会,1999年3月7日上午在容奇镇体育中心隆重举行,与会人员除科龙集团万余名干部员工外,还有省市镇领导,以及科龙企业文化专家顾问,令人瞩目的是科龙集团还请来了来自全国30个省市的近100名消费者、经销商代表以及科龙的退休虽工和员工家属,使这次盛会更显得意义非常。

此次推出的<科龙企业文化纲领)包含科龙企业文化的基本观点、基本信念和总体信念三部分,新<纲领)中确定了科龙的企业价值观为“诚信久远,追求无限”;经营理念为”科龙完美宣言”,并独具匠心地利用英文PERFECT (完美)的七个字母为字首,阐发出七种含义——分别为尊重个性发展、提供平等机会、满足顾客需求、崇尚公平竞争、建立高效组织、创造和谐环境、真诚回报社会,使科龙的理念系统不仅独特新鲜,而且更具国际化特征。

最引起与会者兴趣的还是“科龙企业文化的基本观点”,它被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一个中心是指企业文化必须服务于企业经营,又叫做“企业文化相对论”。两个基本点是指“对外以顾客为导向,对内以员工为导向”,前者力图变成全体员工的共同意识——企业的存在价值在于满足顾客的需要,由吸引顾客的持续购买达到企业的永续经营,后者则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使企业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将每一个员工的前途与命运联系在一起,连成荣辱与共的纽带。四项基本原则是指科龙“开拓、拼搏、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开拓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拼搏二不懈奋斗拼到底;求实二实事求是图进取;创新;以变应变襄胜举”。大会在1万多名与会者“当科龙人,做最好的”激昂口号中结束。

■举办“总裁开放日”。

为配合(纲领)的出台,切实体现“对内以员工为导向,对外以顾客为导向”原则,尤其是内部行销、互动体系的建立,使高层能进一步了解员工需求、满足员工需求,增进高层领导和员工之间的直接感情沟通,同时,也让员工有机会领会高层思路,面对面“传道、解惑”,上下通气,凝聚人心,1999年6月25日和12月29日,科龙集团先后举办两届“总裁开放日”。其中,首届“总裁开放日”收集员工各类问题246个,现场解答30多个。其他问题个个有跟踪,绝大部分问题得到了解决落实,并及时在内部电子邮件系统发布消息,第二届“总裁开放日”以“创新2000年,我们携手同行”为主题,着重探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和人力资源创新”等企业热点问跑。员工们对企业重大决策方向、战略的关注,使决策层领导惊喜地感受到民心凝聚的可贵和引导民心的紧迫。相对于首届活动,第二届从形式到内容,都更注重创新效应。员工的座位被排成圆弧形,簇拥着主席台,构成一个亲切和谐的同心半圆。不仅员工可以问领导,领导也把他们心中困扰的历史遗留问题向虽工征询意见,广大员工积极抢答、踊跃表述建议的气氛,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位科龙人。

作为企业高层与普通员工沟通的重要渠道,“总裁开放日”每年举办两次,力将办成一个企业信赖、员工欢迎、促进良好沟通的保留节目。

■举办弘扬“铁锤精神”系列活动。

为了纪念老一代科龙创业者“一锤敲出新天地”的业绩,发扬他们艰苦创业、敢为人先、求实拼搏、节约办厂的精神风范,企业设立最高荣誉“金锤奖”和“金锤终身荣誉奖”,5年一届,奖励那些为企业作过巨大贡献、深受好评的干部员工。同时,文化工程推委会经过大量访谈和文献查阅,推出(足迹)一书。书中抒写了大量鲜明感人的事例,搜罗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史实,并从理论上观照每一个时期的历史事件。对新一代科龙创业者来说,不单是接受企业创业史知识的传播,更能接受科龙传统优秀文化的洗礼。企业借“铁锤精神”的宣传,希望激发新的创业激情,共同实现“万龙同耕霸主箱”的宏人理想。

3.4 项日评估

3.4.1 内部评估

“当科龙人,做最好的”的企业精神口号得到全体员工的一致认同。并在于作中和社区行为中得到实施和表现。走出去的利龙人代表着文明,具有优雅的形象、良好的教养和让入放心的素质。

■企业的创新意识突破传统,迅速加强:长期以来,科龙的创新表现在技术上是可资一谈的,但在骨理上,特别是企业价值观方面,即人、事、物方面,迈出的步伐还不够大,不够快,还留有大量值得探索与改进的地方。求实井非不好,关键是创新才更能在企业中发挥灵魂作用。创新固然要冒——定的风险,但是不创新才会招致最致命的风险。企业的决策层从企业文化研究成果中得到启发,不但在机构设置上做了更灵活更有效的调整,而且在整个企业中推行创新意识,并责成有关部门着手制定那些最能激发创新意义的制度,如职位说明书、新的薪酬制度等等。其中,2000年初春着手进行的组织转型工作更是有史以来的大动作,四位副总裁的退位和外来高级专业人才的“空降”,使全体科龙人都真切地感受到了变革、创新的强力冲击波,员工的危机意识增强,参与改革的热情高涨。

■企业的民主风气有厂大的推进,沟通渠道变宽,变直接,员工“主人翁”意识得到进一步确认。15年来,首次由总裁与员工面对面的“总裁开放日”活动得以举行。从收集上来的员工意见中看出,员工盛赞这次活动对企业的民主风气的促进,认为这是一次大型的交心会,并能最终形成风气长期探索和坚持下去。

■投入思考的员上越来越多,换句话来说,思考的意义日趋重要。企业的执行力强是件好事,但是当执行变得毫无思辩力,毫无质疑,就绝对不是一件好事。随着企业遭遇的市场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残酷,不少员工勒于思考市场发展技巧,大胆质疑企业内部运作环节问题,勇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得到企业领导的认可和鼓励。

3.4.2 外部评估

■科龙集团被国际权威机构评为1999年“全球成长最佳

公司”。

■科龙集团1999年在国内A股成功上市。

■在市场环境不景气的环境卜,科龙集团再创辉煌,保持亚洲制冷业最大地位,并再一次成为中国冰箱产销量第一的企业。

■成功兼并华宝空调成为空调生产第一,成功控股日本三洋冷柜(中国),成为改造外资企业的典范。

■形成与惠而浦的策略联盟,以惠而浦的技术生产科龙品牌的产品。

“耕心”不缀,耕耘不止,已经成为科龙人的共识,科龙人用自己的行动和努力完成了新旧文化的调适过程。

摘自《企业文化塑造》陈春花 著 广东经济出版社

上一篇:权益部十一月份计划下一篇:企业安全责任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