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在教书匠读后感

2022-09-19

第一篇:做自在教书匠读后感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鞍山三中数学组宿晶

前言

耳畔响起的《我爱你中国》在某些时候,是不是会催我们落泪?我们对国家的热爱正是我们对家的热爱的延伸,而我们都同在三中的大家庭里。记得暑假的校长作业的题目有三个(:1.优秀教育著作的读后感;2.谈谈你对教育的一点思考;3.谈谈对学校的建议。)前两个,引导我们作为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多一些思考,而第三个,使我觉得作为我们三中学校的一员,有与自己的学校荣辱与共的责任感。我很认真地对待这三个作业,也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机会,能够和在座的各位一起研习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

先请看,作者简介:管建刚,苏州市学科带头,先后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江苏教育》《黑龙法教育》《教师博览》《教师之友》《师道》《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研究》等发表文章100多篇,著有《魔法作文营》,创下带班两年,学生发表习作200篇的记录。 管老师说:“我在这里和您相约,一起走向教育的春天,春天可以在外面心里,也可以在我们手里。”没有思想,教师就不能称之为教师——只能称之为教书匠。

读了管老师的《不做教书匠》,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能感受管老师作为教师的高度、智慧、专业感。

一.高度

“一个人有很多种活法,归根到底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精神立身还是富贵立身?”在经济社会环境下,已经很久没有感受来自同样的教育战线上的同伴能有这样的提问了。同时,他也用行动告诉我们:“教师这个工作是以精神追求为主的。我们的物质由国家保证供给,有了它,不是图安逸,而是能使我们更好地沉下心来,做一趟人生美好的精神之旅。”“教育值得你做”,正如魏书生老师说:“可以收获各类人才,收获真挚情感,收获创造性的劳动成果。” (我也有种找到知音与提升自己的感觉。我真的也很愿意优雅地走好自己的精神之旅。似乎有点奢侈,人总是要受到各方面环境的影响,我是不是会有那样的幸运:“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用心地去做,投入地去做,体味工作的乐趣?能有机会被赏识,实现人生的精彩?”太阳每天升起落下,我想,如果我够努力,会有那么一天,实现找到自己作为教师的真谛。让更多的人因为一位好老师的教育而找到自己的成功与幸福。)

二.智慧

以下是管老师给我们的提示:

1. 不做机械重复的事,要做出灵气来。

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观赏。 一天早晨,一个4岁的小姑娘进入花房,摘下了那朵最大、最漂亮玫瑰花。同学们都诧异而又愤怒地望着她。 迎面走来了一位先生,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下的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 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美丽的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 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他在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这位先生就是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万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教师面对的每—天的生活都是新的。因此,教师要想“以不变应万变”,不仅不可能,而且会使自己陷入机械重复的困境。教师应该是善变的,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原则的话:那就是爱与责任。

2. 不做不动脑子的事,要做出思想来。

比如上课时,可以琢磨教学行为都符合哪些教育思想,提升哪些能力。

3. 不做人云亦云的事,做出个性来。(一个教师要做出属于自己的风格与特质来,每一个教育教学的活动,都尽可能地策划出自已的个性的影子。)比如,我们数学组的申鹏老师,他上课一般很轻松,因为,他把学习的时间更多地交给了学生。科学实验表明,学生自己实践掌握知识的效果,比听、说、看的效果更好。

4.不做应付检查的事,做出实效来。

这学期学校提出,要同一备课组的老师们互相听课。我非常荣幸地和李科长在同一个备课组,上周五我去听他的课确实学习到很多,而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在课堂讲授中留白,就是不要让老师的声音贯穿整个课堂,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而这仅仅是一次课的感受。

心智决定视野,视野决定格局,格局决定命运,命运决定未来。

三.专业感

从人文素质上看,教师应具有:

1.具有情意的关怀。

2.具有人格的熏染。

3.具有文化的气质。

4.具有智慧的实践。

从技术和能力来讲,当前教师的专业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材解读能力。(一个教师,其专业能力的根本点是,他阅读教材的时候能自觉地从学生学的角度、从教师教的角度、以及训练的角度、熏陶的人文角度、难度的把握角度、坡度的设置角度去审视教材,从而筛选出最具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要素来,这种能力必须成为教师的基本功。)

2.课堂组织管理能力。(课堂的组织管理不是一味简单的批评,它需要管理能力和艺术。艺术的本质是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一个学生上课看小说开小差的原因很多,只有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才能敏锐地吃准病情,对症下药,进行及时有效的课堂组织管理。)

3.试卷编制能力。(让教师具备试卷编制能力,不是要让教师从此每日每夜地出试卷考学生。恰恰相反,我们应该做到,坚决不让学生做没有意义、没有价值的试卷,从而让学生省出余力去做更有益的事。)

这学期,我担任高二文科数学的备课组长的工作,继承数学组的优良传统,针对我们学生的特点,给出了,层层递进的出题方式,由浅入深让每一种程度的学生都会有收获,保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提升学生的能力。

把工作和学习当享受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他每时每刻都是快乐的,他们是人生的智者。

幸福之“幸”与辛苦之“辛”两字如此之相似,前人如此造字,是不是在暗示我们:真正的幸福本来就是从辛苦的劳动中来。

激发成功的渴望,但不要急于求成,“你应该知道,种在泥土里的花,一些在春天绽放,一些在夏天,还有一些在秋天,这个时候,你或许有些担心,冬天马上就到了,我的花儿怎么还没开?你知道吗?你种的是梅,只有到了冬天,才会绽放她傲人的风姿。”

即使,遇到挫折,你也要知道“在大海上航行,没有不带伤的船。”

丘吉尔应邀在牛津大学作一个主题为“成功秘诀”的专题讲座,他做了一个极为简短却寓意深刻的演讲: “我的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能放弃!我的演讲结束了。”

让我们大家一起走在了脱离“教书匠”的幸福的路上,永不放弃 !

再次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可以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多做一些事情的机会,也感谢一直关心帮助我的同事们。在三中这个有爱的的家庭里,我要把自己的工作用创新与踏实出色的完成,为三中的这片沃土再增添一缕绿色。愿我们三中,桃李满天下!

鞍山三中:宿晶

2013.11

第二篇: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在教书和育人上,育人该是第一位,教书第二,所以教师不能只是一个教书“匠”。很多人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只要把别人的东西讲给孩子们听,会管住孩子,就是一个好教师。他们仅仅把教育看成是一种传递,看不到或不承认教师劳动的创造本质对人的精神生命发展的促进、丰富和创生。今天的我们必须改变“教育是以知识传递为主”的传统观点。不能只做个教书匠。读了管老师的《不做教书匠》一书,我更加明白了作者的观点是要求老师们用心做事,不做教书匠就是心中要有教育的终极目标,做一名有方向感、有约束感、有责任感、有上进感、有奋斗感、有专业感、有亲和感和智慧感的教师。这本书用一个个鲜活灵动的小故事来说理,来指引,激励着我们广大青年教师。里面对教师的心理分析很有道理,也给一些教师指明了方向:一些不切实际的理想就是空

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成为学生享受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和谐发展的理想空间。

你不能选择教什么样的学生,但是你可以改变学生。

教育,是面对有生命的事业,它永远不可能被机器所代替。因为课堂是活的,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问题、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兴奋点,面对同一对象或事件,学生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应。如果教师能够把教学的重心放下去,让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干什么呢?他要捕捉这些信息,梳理这些信息,并形成新的教学推进点。整个课堂,教师要不断地接受新的信息,特别是来自孩子们的信息,接受智慧的各种挑战。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才有教育的尊严和快乐,才有成功的感觉,他走进课堂和走出课堂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然而,现在很多人仅仅把教育看成是一种传递,看不到或不承认教师劳动的创造本质对人的精神生命发展的促进、丰富和创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的价值被异化。现在教育规划纲要呼唤创新,就是要把创新这个核心词还给教育本身,还给教师的劳动,让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享受智慧的挑战,享受创造的欢乐;让孩 子享受成长的欢乐。这样的课堂才是人的课堂,而不是物的课堂。这样的教师才不是“匠”,而是名副其实的“师”。

更进一步而言,创新其实应该渗透在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而不是简单地把它作为一节课,作为一种活动,以创造技能技巧的培养为主。用培养技能技巧的方式去培养创新人才不行。创新人才需要思想的自由、个性的独立,以及对探索始终不倦的兴趣。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中,只有营造这样的环境,创新人 才才会迸发出他的创造活力。

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这项工作固然需要经验的支持,更需要智慧的决断。一个教师是否具备专业水准正在于他是否具有教育实践的智慧,能否使教育的设想和意图在智慧、愉悦的实践中得以完成。可以肯定地说,一个爱敲教鞭的教师还不具备专业水准,一个爱发脾气的教师也不具备专业水准。具有专业水准的教师是睿智的、平和的、博大的,他们能从多元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他们能从人的心灵深处出发,找到教育的契机和力量。

不做机械教育的老师,不做遗忘学生需求的老师。

一个真正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深刻的,不只关注今天,更关注明天;不知关注其智力,更关注情感;不只关注其基石,更关注其创造。用激情和思考点燃生命,放飞梦想的地方。每个教师都应该用自己的激情,来点燃学生的灵魂跟生命。

第三篇:《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整个暑假,自己零零碎碎就读了这一本书,圈画勾勒,做了读书笔记,应该说很用心了。然而真要让自己写出一篇读后感,还真有些难度。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句子很短,文字很美,字字扣人心弦,读起来让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这部书中,管老师和我们谈人生、讲教育,他总是高屋建瓴将道理寓于故事,绘声绘色有令人警醒。值得关注的是,他会针对年轻教师的思想言行谈经论道。他对教育有无限的忧患,他对年轻教师给予无限的希望……整部书的各部分乃至每章间的珠联璧合,好似珍珠串联在一起,令人反复玩味,爱不释手;宛如一波波涟漪,荡涤明澈着我们混沌的心灵;又像一声声响鼓,催动我们犹豫乃至一度停息的脚步;如同一级级台阶,拾级而上,步入教育人生的精社顶峰。

初次翻阅目录,明显能感觉到这确实是为年轻教师量身定做的书籍。本书分为八个章节,每章都告诉我们应该做一名怎样的教师。

管老师运用恰如其分的小典故,娓娓道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令我耳目一新,深感管校长所言极是。其中有一段让我感受深刻:“年轻的老师们,不管你经受何种失败,你不会贬值,只会升值。失败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对于一个勇敢的人来说,惟有失败,真正给你带来进步的思索。或许这次评优课你失败了,或许这次论文评比你名落孙山了,或许这堂研讨课你上砸了,或许你多次投稿都石沉大海,或许你的教改实验没有预期的效果,或许这学期你的教有贬

值,在这些磨练中你已经升值,只是这些价值还没有适当的方式和机会展露出来,它需要在下一轮的实践中带给你惊喜。”这对于将要踏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说,看到这样的语句,这样深入我们年轻人内心的语言,这样贴心地为我们分析失败,鼓舞进步,怎能不让人激动?站在十字路口,迫切需要的是人生的抉择,智慧的抉择。文中举了不少例子,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同时作者也告诉我们不切实际的理想就是空想,只有踏踏实实做好身边每一件事情,才能更进一步接近自己的理想。尤如在我为师的道路上亮起一盏灯,的确是受益多多。管校长的每词每句通俗但含义非常深刻,读来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佩服他的文学功底,佩服他对教育现象的透彻分析,佩服他对当今教师心理的完美剖析,佩服他精辟的教育理念。

读了管建刚老师的《不做教书匠》一文,颇有一点感悟。想到当今的学校教育,对我一名青年教师而言,除了对所教专业知识要有深入研究之外,对教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也应有个深层次的思考。在《不做教书匠》一书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像珍珠一样熠熠发光的思想。做教师就是做学问,想从学问里去找黄金屋,是一种错误的想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古训,绝不是真的叫你到书中去搜寻黄金,而是从中找到像金子一样珍贵的精神世界。阅读《不做教书匠》,使我深刻理解了教师应当具有心灵的力量。教育就应该是给学生营造一种人文的气氛,人文的课堂,让课堂成为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成为质疑问难的场所和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地方。

阅读《不做教书匠》,我更懂得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当要有一份责任感。我们常常想教给学生更多, 用自己的一杯水去滋润学生。因为不放心的缘故而讲了又讲,让学生做了又做。我们愿意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来为学生补课,素不知事倍往往功半,只会苦干是不行的。教师应有启发学生思想,引领学生感情的素养。今天的教师可以只有一杯水,但是必须懂得如何教会学生取水,带着责任心走进课室,走上讲台,让孩子们在你的点拨下受到启发,从而步入知识的殿堂。阅读《不做教书匠》,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教师要不断地发展自我,提高自身素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只有肚里有货,才有生产的本钱;教师只有让肚中之货日趋壮大,才有生命的产生,才能让教育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师最忌孤陋寡闻、眼界狭窄、知识结构单一。为了当好今天的教师,你可能会舍弃很多,失去很多,但无疑你是快乐的,因为你生活在充满童真的孩子中。

一本书,一面镜子。《不做教书匠》,就是我们大家的一面镜子。当我们在教育的十字路口迷失方向的时候,别忘了捧起它;当我们在教育的道路上停止不前的时候,别忘了照照它。我想,它会给我们一种力量,一种使我们勇往直前的力量。

第四篇:《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假期里我读了《不做教书匠》这本书,本来是带着一种任务性的阅读,但读着读着,我就被里面的情节所感动,《不做教书匠》读后感。在这部书中,管老师和我们谈论我们的人生、讲教育,他总是将道理寓于故事,他引述的故事经典,总能令我们警醒。它让作为一名教师的我对这一职业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也对教育这项事业有了全新的了解。我非常感谢这本书,是它告诉我做教师的至理名言,更指明了我在这条道路的方向。阅读了这本书后,我知道了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的修养,知道要不断磨练自己意志,更要经得起各种考验。

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有很强的责任感,一个人没有责任感,他的人生也就注定不会取得任何成就,即使他再聪明,也注定不会成功。因为这个现实已经证明,最有成就的人并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人,而往往是有专注且有责任感的人。作为一个新教师,无论将来能否取得成就,责任感都是教师必不可少的职业道德。

必须要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切不可左顾右盼,浪费光阴。正如书上所说的:我们自身微不足道,但是当我们专注地工作,专注的教书育人,时光会以成倍的速度增长我们的重量和力量。也就告诉我,虽然我还是个新教师,但是只要我能一心一意地专注在教育上,我就能不断成长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教师,读后感《《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必须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教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漫长过程。作为一个新教师要有面对一切失败的勇气,要在不断的探索中完善自我,坚定立场,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走,终有一天能有所成就。

书中这样说到:善读书,再加上善思考,他就能从教书匠的行列中走出来,成为一名有思想的真正的教师。教师应当是人类中最具思考力的人群之一。教育的哀伤在于,教育传播的主体——教师——严重缺失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索的精神。我觉得,教师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更应是人生的引领者,试想一位缺乏独立自主和思想的老师,又怎能引领出富于思考的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更必须以人为本。一名合格教师就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尊重学生的选择,理解学生的感情。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做自己的主人。现代社会要求人具有独立、创造、进取的品质,这都是与人的主体性分不开的。因此,一名合格教师要在教育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组织活动,让学生做活动的主人,为学生提供发挥创造性的舞台,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培养各种能力。因此一名合格教师既要探索教师怎样教,更要探索学生怎样学,这样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书所蕴含的哲理绝不仅仅是属于青年人要去努力的。对于所有的老师、或者说对于其他行业的人同样适用,有一定的借鉴性。因为在书中我们能感受到一个大写的“人”字怎样去书写!找准目标,向着目标去努力,自律、自强、自尊自爱,不断付出、同时有所收获,在付出与收获中强化自身。所以,从现在开始,调整心态,勇于实践,做一名专业化的教师,将是我们永久的追求。

王静

第五篇:《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科学:金王忠

用灵动的小故事来说理,来引领着我们走向自己美丽的教育人生。激励着我们广大青年教师。通过细细的品读,让我的确是受益多多。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段是“年轻的老师们,不管你经受何种失败,你不会贬值,只会升值。失败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对于一个勇敢的人来说,惟有失败,真正给你带来进步的思索。或许这次评优评先你失败了,或许这次论文评比你名落孙山了,或许这堂研讨课你上砸了,或许你多次投稿都石沉大海,或许你的教改实验没有预期的效果,或许这学期你的教有贬值,在这些磨练中你已经升值,只是这些价值还没有适当的方式和机会展露出来,它需要在下一轮的实践中带给你惊喜。”这对于我来说,看到这样的语句,这样深入我们年轻人内心的语言,这样贴心地为我们分析失败,鼓舞进步,怎能不让人激动?我缺少的就是对失败的正确认识,我很多时候在去接受失败,让我有勇气去挑战失败,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勇于创新与改变,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学之路。

《不做教书匠》是一本催人奋进的好书,读的越多就越感到看晚了。我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继续往下看“每个孩子的心灵就像荷叶上晶莹剔透的露珠,年轻的你要尽一切可能,想办法呵护她、保护她„„”是呀!想起我现在的一帮可爱的孩子们,和他们一起游戏的快乐情景。真是一副和谐的画面!年轻的我有理想、有憧憬、有许多作为教师作为青年应该有的。突然耳边响起熟悉的声音“这个小孩我一点都不喜欢”,“真巴不得早点送走他们”云云。刚舒张的笑容立刻收敛了下来。我在问自己,为什么?是在我身上缺少了些什么?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教师应当能微笑着倾听学生讲述,微笑着赞许,微笑着抚摩孩子的头,那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无法比拟的快乐。反之如果老师板着一张严肃的脸,动辄就批评教育,那学生肯定是大气不敢出,战战兢兢的坐在课堂里。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就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所有的学生,都十分需要老师的爱。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我感谢这本书,它让教师们从中汲取力量,拥有自己的教育理想,以更多的激情投入到教育实践中去。

2013/11/02

上一篇:150字读后感下一篇:在政协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