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如何克服侥幸心理

2023-03-31

第一篇:学生如何克服侥幸心理

如何让学生克服懒惰心理

如何让学生克服懒惰心理校园新闻

上级来文

廉洁教育

收费标准

安全管理

学习园地

活动剪影

师德专题

政策文件

活动简讯

师德风采

教学管理

教海扬帆

教师随笔

校本培训

学科网站

科学数学仪器帐

每周总结

每周配档

中教育星平台

试题库

读书工程

教改培训

创作园地

实小校报

知识天地

电子佳作

挥毫泼墨

美文荟萃

威海学会

科研网站

综实平台

科研导航

活动风采

心理健康

家校通短信平台

家校互动

国旗下讲话

理论学习

教师论析

心灵氧吧

教育法规

校内规章

电教培训

电教教材

远程教育

资源中心

视频直播

辉煌30年

党建园地

素质教育

科学发展观

发展概况

30年大事记

优秀征文

发展掠影

支部风采

党建文件

工作目标

自身建设

学习园地

党建动态

情系汶川

学习文件

校外传真

校内新风

沟通热线

理论指导

实践活动

栏 目 树 形 导 航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学校概况 | | 文章中心首页 | 校务公开 | 教师频道 | 学生频道 | 教育科研 | 德苑育人 |

政策法规 | 电教之窗 | 专题教育 |

您现在的位置: 实验小学 >> 文章中心 >> 德苑育人 >> 心理健康 >> 教师论析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如何让学生克服懒惰心理 ★★★【字体:小 大】

如何让学生克服懒惰心理

作者:林英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62 更新时间:2008-6-26

近日,发现个别学生不好好完成作业,究其原因,是懒惰心理在做怪。懒惰是一种心理上的厌倦情绪。生气、羞怯、嫉妒、嫌恶等都会引起懒惰,使人无法按照自己的愿望进行活动。怎么让学生克服懒惰心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当前要解决的心理问题。 我请了几个学生,说一下自己懒惰的原因。 第一个学生是这样说的:

我记得我上三年级的时候,就经常不完成作业,被老师看了一年,老师也经常找家长,我的名字也经常上“光荣榜”,但我现在又有多次没完成作业。我的老毛病又犯了,我很想改掉这个毛病,可是怎么改掉呢?

我先来找找我不完成作业的原因吧。我写作业时总爱磨磨蹭蹭,一磨蹭我就觉得作业多,我就想不写就不写吧,明天蒙过去,蒙不过去我就补上去。我几乎隔两天就有这样的心理,只想着偷懒,结果是越来越懒。 第二个学生是这样说的:

我懒惰是因为我太贪玩了,只要我一出去玩,就把作业忘得一干二净,如果写了也是应付工事,我知道我很聪明,可是太懒惰了。我想克服我的懒惰心理,就不要太贪玩了。我希望我的家长能监督我的学习,检查我的作业,甚至把门锁上,不让我出去玩。 另外,我还有个坏习惯,就是一边玩一边写作业,还有时候一边吃一边写作业,这样的话很浪费时间,时间一长,我又想睡觉,所以作业就完不成了。

针对以上学生的特点,我召开了专题班会,讨论如何克服懒惰心理。经过讨论,我们得出了以下克服懒惰心理的方法:

一、合理安排时间,独立解决问题

学习懒惰常常与生活散漫分不开。养成有规律的生活节奏是矫治懒惰习性的第一步。日常生活井然有序的人,做事就不会拖拖拉拉、疲疲沓沓。依赖性是懒惰的附庸,而要克服依赖性,就得在多种场合提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独立地解一道数学题,独立准备一段演讲词,独立地与别人打交道。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勤奋作风

兴趣是勤奋的动力,一个人对某项事物产生了兴趣,便会积极主动地投入,消除

懒惰。有位同学原来对课本学习不感兴趣,上课随便讲话,做小动作。我通过电话和家长联系,得知他对小动物特别有爱心,喜欢饲养小动物。于是有意让他在学生面前表现自己的专长,经常让他介绍一下饲养动物的心得体会,以满足他的表现欲。由于他的兴趣得到合理引导,使得他不仅在课外活动中主动积极,而且别的课的学习也表现得十分认真。

学习懒惰是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也反映了一个人对生活对学习的一种态度和观念。所以,要帮助这些同学认识到勤奋是人不可缺少的美德。勤奋可以改进自己的学业,勤奋可以使人事业成功、生活幸福。勤奋的人比懒惰的人有更多的人生乐趣。

三、加强体育锻炼,学会肯定自己

有些同学学习懒惰因身体虚弱或疾病,致使身体容易疲乏,学习难以持入。应鼓励他们多多参加体育活动,改善营养或积极治疗,以增强体质。有些学生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往往放大自己的缺点,这时我注意从正面引导,让他们勇敢地把不足变为勤奋的动力。学习、劳动时都要全身心投入争取最满意的结果。无论结果如何,都要看到自己努力的一面。如果改变方法也不能很好地完成,说明或是技术不熟,或是还需完善其中某方面的学习。鼓励他们,你的扎实的学习最终会让你成功的。 最后,适当的激励也是解决懒惰的一个法宝。我觉得让学生克服懒惰心理,不可能一步到位,这个过程可能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要看到希望和优点,不断发现学生所取得的进步,给予各种方式的表扬和激励,让他们体会到自豪感和成功的乐趣,也让他们自己给自己记录,帮助自己的优点不断巩固。

学习懒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不同的起因灵活采用不同的纠正方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学习中的懒惰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要鼓励这些同学持之以恒,这样才能改正学习懒惰的行为。克服懒惰,正如克服任何一种坏毛病一样,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只要你决心与懒惰分手,在实际的生活学习中持之以恒,那么。灿烂的未来就是属于你的!

文章录入:夏华杰 责任编辑:夏华杰 上一篇文章: 我和错误“拉拉手”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最新推荐相关文章 觅到师生同喜的沃土 听陶继新老师报告有感

教育是职业行为还是价值行为 小助手 那盆玻璃翠

读书路上与学生同行

网络氛围下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

赞美,让孩子无比灿烂 短短的17秒

“雪球”和“雪球儿”

打造优质课堂 凸显人文主旋律 管好孩子的压岁钱 特别的作业

舍不得你的人是我 让孤独的孩子笑起来 用爱点亮一盏心灯 心灵的对白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陶行知教育学》读后感 “老师,帮我戴红领巾好吗?” [图文]我得了一百分! 没有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站长:夏华杰

第二篇:家长如何帮助学生克服逆反心理

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

吴晓芬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也是社会的细胞,但是,家庭的变化往往落后于社会,面对社会上的新生事物,青少年接受得最快,家庭中的反叛行为也非常多见。学生的逆反心理多见与这三种家庭状态中:第一种,在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的溺爱,使孩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自私自利,做事不考虑别人的想法,以至于一旦到了学校就容易于别人发生矛盾和冲突,而且,不能接受老师的批评和教育。

张宇,一位十六岁的中学生,父亲办厂,资产几百万,父亲为他盖了一栋楼,名下有十几万的财产继承权。而父亲对他的要求仅仅是:成绩不好不要紧,只要拿到高中毕业证书,别惹事就行了。由于张宇没有任何压力,任何事情都不用操心,加上父母不良的生活习惯的影响,小小年纪,除了学习不行,样样在行,后来因为打架斗殴被劳教两年。

现在,许多父母虽然可能不是老板,但是家庭条件相对来说比较优越,再加上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家长总是把家里一切最好的东西都给子女,在物质上过于关心,在精神上疏于教育和督促,很容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变得自私自利,凡事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以至于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这样的孩子一旦进入学校群体中,就不再是众人注目的焦点,他必须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取知识,必须有宽广的胸襟才能获得他人的友谊。而且,初中阶段的学生自制力比较差,经常会犯错误,这时候,老师或家长为了帮助他批评或找他谈话时,在家庭中过分被保护或溺爱的孩子就会忍受不了,排斥老师,排斥学校,当家长意识到问题严重性时也会排斥家长。另外,过分溺爱的孩子意志力薄弱,做事被动,自理能力差,做作业困难、动作慢,容易出现多动症、学习障碍,导致无心学习,误入歧途,甚至因为在学校没有成就感,而出现自杀或自残行为。所以,过分溺爱的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

但是,有些家长把孩子限制得太紧,这也不准,那也不行,只管不教,缺乏双方互动的理解、交流,也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与抗拒行为,甚至出现恶性循环。有这样一个事例:

陈利是某城市重点高中的学生,父亲是颇负盛名的律师,母亲是职校的老师。照例说,他的教育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陈利自从进入高中以后,就经常旷课,还与同学发生冲突,对老师抗拒。其实,他在学校的反常表现是他家庭冲突的反应。在家里,陈利和父亲的关系处于彻底分裂的边缘,陈利的母亲是个文雅而被动的人。当儿子与父亲争吵时,她总是护着儿子。而陈利的父亲恰恰相反,可能由于他是律师的缘故,他对任何错误都疾恶如仇,他认为,对孩子的约束、限制和惩罚越多,孩子就会变得越好。他限制陈利和所有同学交往,不准他和同学打电话或者出去玩。在与陈利冲突时,有好几次大打出手,说要“给他上一课”。陈利也是个火暴脾气,他把在家中的约束而导致的挫折和愤怒发泄到学校中。虽然,陈利知道自己在家里和学校的行为是不对的,但他说,如果他不反抗父亲过分的要求,他会失去所有的个性,仅仅成为父亲的玩偶。很显然,陈利的抗拒行为是由于父亲不适当的管教方式和父母在教育态度上的不一致引起的。抗拒行为在家庭中并不少见。

还有一位女生成绩一向不错,性格活泼开朗,在老师心目中是一个值得放心的学生。但有一天早上,她突然离校出走,不知去向。老师和家长到处去找她,下午,终于在新华书店找到了她,问她原因她怎么也不肯说。后来,在和心理老师谈话时,她才说,近来觉得很烦躁,想好好学习,却不能集中注意力,觉得学习成绩不断下降。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值又很高,要求成绩必须名列前茅,否则不是打就是骂。而生活上又很关心,满足她所有的要求,使她的压力很大,出走的动机只是想出去散散心。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基本环境,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意,父母亲如果在教育时不考虑他们的想法,完全按照大人的意图行事,把孩子当作木偶来支配,就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和抗拒行为。有位女孩哭诉说:“父亲只关心我的分数,不断督促我学习,从来不问我心里有哪些感受,我是一个成长中的少女,我有好多心事和疑惑,可他们从来不听我说,只要我一开口,他们就学习这、学习那的讲个没完,好像我不是他们的女儿,而是学习的机器,我简直烦死他们了。”在这里,父母的好心非但没有被女儿接受,反而引起了她的逆反心理。所以,家长除了要关心孩子的学习,还要关心孩子成长中的心事。

在对浙江省400多名职高生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有44.7%的职高生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是教训、批评”,72.3%的职高生认为“很少得到父母的鼓励和表扬”,25.5%的职高生认为“经常受到父母的批评和指责”,34.8%的职高生认为“学生的逆反心理是父母行为不当引起的”,76%的职高生说“不会向父母告知内心的秘密”。

此外,对孩子漠不关心也会引起逆反心理。有些家长把孩子放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里,平时对他们不闻不问,这种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亲的人,可以说孩子的命运操纵在父母手中,祖辈通常都是溺爱孩子的,他们的精力也有限,教育方法明显滞后。遇到问题也不知道如何面对,往往又求助于父母,父母一气之下往往是打骂或索性听之任之,孩子慢慢就会变得怨恨父母或者胆大妄为,如果老师对家长反映情况,他就恨老师。大量事实证明,很少有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能把孩子教育成材的。而且,没有在正常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孩子通常较自卑,心理上有阴影,没有安全感,遇到困难容易退缩或推卸责任。

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生理上已基本成熟,心理上正处于断奶期,独立意识不断增强,思维的发展开始从单一的顺向思维增加并形成了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这是逆反心理产生的基础,他们似懂非懂,认识片面、思维偏激、固执极端,对不良倾向(染发、化妆、打耳洞、离家出走、自残行为等)和违纪行为(破坏纪律、打架斗殴、辱骂师长、作弊等行为)很容易产生认同感,把老师、家长的教育、督促、学校的制度看成是“管”、“卡”、“压”,是与自己过不去,进而把自己放在老师和家长的对立面,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

一次,一位家长对我说出了教育孩子的苦衷,她的儿子一向很听话,谁知初一时,她觉得孩子有些反常了:什么事情都不愿和父母说,而且在家里经常表现出一副懒得搭理的样子,父母跟他说话时,他往往低着头,不爱多说,如果家长多说他几句,他就会很不耐烦地抱怨:“你们好烦!”父母进他的房间稍微多呆一段时间,他就会嘀咕:“做啥?你好出去了”。 有一次,孩子晚回家,不仅不打招呼,回来时还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父亲怒不可遏,当即就打了儿子一记耳光,于是,儿子好几天都没和父母讲一句话„„这位家长说,宁愿孩子没长大。

其实,这是步入青春期的孩子身上常见的现象。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在心理和行为上都会出现一系列较大的变化,有的表现为和父母之间的交流明显减少,在父母面前变得沉默寡言,想拥有自己的空间和心理世界,孩子和父母产生距离是正常的,说明孩子正在长大。 在心理咨询中,有很多学生也提到了对父母的教育方式表示反感。面对长大的孩子,家长的教育方式也要随之作相应的调整,以下提供一些建议,供家长参考:

1. 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主要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初中生正处在容易变化的年龄阶段,他们的个性

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会使孩子的变得乐观、积极、开朗,善于理解他人;貌合神离的父母或破碎的家庭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沉痛的打击,孩子就会愤事嫉俗,充满怨恨心理。完整的家庭成员对孩子心理健康也很重要,孩子应该和父母住在一起。父母的教育态度要一致,如果父亲特别严厉,母亲过于保护,孩子就会偏爱母亲,而对父亲怀恨在心。 2. 以真正的民主来对待孩子。

在家里,一般在大事上都是父母“独揽大权”,刻意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意愿行事。其 实,孩子也有他自己的想法,尤其,随着孩子年龄的日益增长,平等意识越来越强烈。所以,在决定一件事情之前,可以先听听他们的想法,要经常与孩子对话和沟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意愿,了解他们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对孩子要严格,但不要专制,宽容但不要放纵,一些对孩子很重要的事应该由父母和孩子共同商量决定。在这种家庭民主气氛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比较独立、直率、有主见,能够勇敢的面对困难。更重要的是,双方都可以了解到对方的想法。

另外,当发生问题时,不要总是看到孩子哪里错了,也要思考做父母的自己身上出现了哪些问题,想想如果你是孩子,你会有什么感受,反思一下自己说话的方式合理不合理,是否态度不好,所以孩子不愿意和你讲心里话。前面例子中的孩子之所以经常低着头和父母讲话,就是因为父母平时总是用训斥的口吻和他讲话,所以,在潜意识中他随时准备接受父母的批评和指责。

3. 随时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

很多父母抱怨自己用心良苦,为什么孩子就是不能理解呢?好意怎样表达才能让孩子接受呢?就拿前面那位家长说孩子晚归的例子来说,当孩子回家时,父母应该心平气和地把你的想法告诉孩子,并询问孩子晚归的原因,不要等他一回家就劈头盖脸地一阵痛骂,孩子知道父母会牵挂他,以后他就会注意自己的行为产生的影响了。

在孩子做错事时,注重引导教育。训斥,在孩子看来,他是在挨骂,他不一定能接受你的批评。因而发怒前要考虑孩子的忍受力。希望父母在发怒的时候及时熄火。负面情绪对相互的友好感情极有破坏力,积蓄到一定时间矛盾当然会爆发,这样彼此在处理问题时不再冷静,最终导致恶性循环。父母努力做到把自己本来要表达的意思传递给孩子,让孩子理解,同时,也让他学会从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关心别人。

4. 给予孩子信任感,平时以鼓励、引导为主。

除了个别有不良习气的学生之外,家长对孩子要有基本的信任。孩子本来就觉得和父 母的话题很少了,父母对他持一副怀疑的态度,那孩子更会越走越远了。一旦孩子觉得你时刻在监督他,孩子就会浑身不舒服,顿时就变成了一个刺猬。建议父母不要进孩子的房间就一副巡视的样子,动不动就问:“在干什么?作业做好了伐?”或者经常顺理成章地翻起孩子的作业本,孩子就会觉得那是一种侵犯、监视。你可以趁给孩子送去他喜欢吃的糕点和水果时,提醒他注意学习的效率。这样,孩子一方面注意检查作业,不会松懈,另一方面也获得了一种信任感。

有这么几句话,讲得非常精妙:“如果一个孩子在充满批评挑剔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吹毛求疵谴责他人;如果一个孩子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争论反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在充满肯定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立定志向。”

5. 父母自身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孩子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如果在困难面前保持乐观与坚强, 在很多问题上有主见,孩子也会坚强和独立。特别是母亲,她们自身勇敢、独立等个性,往往会使孩子受益终生。如有的家庭虽然经济条件很差,但是父母仍然想尽一切办法,靠自己的双手努力创造财富,尽管条件艰苦,但是家庭和睦,孩子也不会形成自卑的个性。

另外,有些家长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总喜欢抱怨别人,抱怨学校或是社会,在孩子面前唠叨单位里面、社会上、家里的一些琐事。有时候,家长在评论学校时,有意无意地损害了学校的形象和事业,其实,这样做不但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还可能导致孩子忽视学校的权威,以及使孩子把自己学习上的失败归咎于老师和教育制度,为自己寻找借口。而老师或家长为他总结学习失败的原因时,他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6. 家长为了孩子应多和学校合作

有的家长把教育孩子的任务完全推给学校,他们不清楚谁是孩子的老师,很少检查孩 子的作业,很少注意老师给孩子评定的分数及评语。教育孩子是学校和家长共同的责任,就是最好的学校也代替不了家长起的作用,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主要的老师。 家长应把老师看成是自己的盟友,充分信任老师并与老师共同探讨和研究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对、学习效率低下、学生完不成作业以及学生在个性方面出现了某些偏差(孤僻、好动、逆反、学习不认真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只有这样做才能为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应让孩子记住要尊重学校、教师和同学,这也是一种合作方式。同时,他也懂得尊重家长和其他的长辈。如果相反,孩子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与家长联合起来嘲笑老师、否定老师所作的努力,那么,孩子也就不会接受学校的教育,最终也成不了材。

最后,希望父母多一些等待,改变了一些不合适的教育方法之后,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孩子是在不断变化和成长过程中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既要严格,也要心平气和,孩子绝对不是靠打靠骂就能教育好的,必须采取合适的方法,多与孩子交流、谈心,家校合作,打开孩子的心扉。

第三篇:班主任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懒惰心理

懒惰是一种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缺少责任心,缺少时间观念的心理表现。有些中学生的懒惰表现为整天喜欢闲荡、嬉戏,碰到学习、读书总是显得懒洋洋的,不做作业不温习功课,上课反应迟钝,学习拖三拉四。而现在的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而懒惰心理就象一道门,打不开它,提高素质、能力又从何谈起?因此,我就中学生的懒惰心理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谈谈我的见解。

那么导致学生学习懒惰的心理原因有哪些呢?(1)依赖性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事事由父母包办代替,不必自己动手,养尊处优,养成凡是依赖别人的习惯。他们没有主见,缺少独立性,养成在家靠父母,在学校依靠老师,在社会上依靠他人。这种依赖性就是导致懒惰性的主要原因。(2)缺乏上进心有些学生对人对事冷淡,缺乏兴趣,缺乏热情,对于任何刺激的反应迟缓,对许多事物无动于衷,受人责骂不觉得羞愧和忿怒,受人称赞也不感到快乐。这种心理可能与不良的家庭环境造成的性格缺陷有关。还有些学生做事容易满足,对自己要求不高,得过且过的思想严重;做事不求真,不求质量,不求快节奏,常抱着“应付”的态度和“混过去就行”的不负责的态度。而这种缺少上进心的表现必然导致懒惰现象的产生。(3)抑郁心理由于有些学生对环境的适应不良,或因考试屡屡不及格感到心恢意懒,对学习失去兴趣。(4)逆反心理有些学生因学习成绩差,常被家长,或被处罚,引起怨恨之心,于是对成人产生抗拒。家长要他好好读书,他则采取消极的行动对抗。(5)受家庭关系的影响。学生很容易模仿成人,尤其是父母,如父母懒惰成性,也容易使孩子染上懒惰的坏习惯。另外,有的家长本身就缺少时间观念,没有勤劳的习惯和雷厉风行,果断利落的作风。“身教重于言教”,这样的家庭影响严重影响了子女良好健康习惯的形成和良好行为的发展,促进懒惰现象的发生。除了心理因素外还有身体、心理、环境等多种影响。比如,身体虚弱,容易疲劳。做事感到吃力,营养不良或身体生长发育不良。再如,学习任务不恰当,太难的任务不容易成功,经过一两次失败就不愿意再做;太单调的任务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懒惰是成功的绊脚石,在充满困难与挫折的人生道路上,懒惰的人习惯于等、靠、要,从来不想去求知、发明、拼搏、创造,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只有勤奋、刻苦、好学、上进,朝着预定目标孜孜以求,才会达到光辉的顶点,为此要努力克服懒惰的习惯。矫正学生懒惰行为的方法。(1)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常见学习困难学生做游戏或文体活动时神气活现、毫无倦意,因为他对此发生了兴趣。我发现,大部分学习懒惰的学生感到头疼的是语、数、外三门学科。而对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并不都感到无趣。为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所在,创设机会与情景让学生实现自己的兴趣。例如,鼓励学生参加感兴趣的课外活动小组,或者担任课代表等等,以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工作的习惯,减少对同学和成人的依赖性,要求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安排适当的作息时间。有时疲倦也会产生懒惰。有专家认为,成人和青年人最适当的连续工作时间为1——2小时,每隔一两个小时必须有短时间的休息,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学生的学习时间也应酌量。(3)注意营养,促进身体健康。有些学生学习懒惰是因为身体有病或营养不良,致使身体容易疲乏,所以读书做功课难以持久,常常有始无终。父母应注意改善起营养和膳食搭配,以增强体力。(4)帮助学生树立勤奋是美德的观念,勤奋能为自己带来幸福的生活。让学生懂得一个勤于事业、生活的人要比终日无所事事的人能获得更多的人生乐趣。

第四篇:在体操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

体操运动与其他运动项目不同,一般来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有很多的体操动作都是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因而学生在练习体操时,往往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影响了教学顺利进行。那么在体操技术动作教学中,怎样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呢?我觉得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

1、准备活动要充分

上课开始时教师要强调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因为体操教学要求全身的协调用力,所以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对身体各个关节进行充分的活动,对各肌肉充分拉伸减轻肌肉的粘滞性。充分的准备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进行学习的安全感,敢于去做一些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间接上对提高体操的学习效率有很大的帮助。

2、课前分发导学案让学生了解并理解动作技术形成的理论知识

在进行体操各个教学内容的学习之前,教师都应熟练动作的基本理论,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并且课前分发导学案,详细介绍所要学习的技术动作已经学习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在学习开始时先建立正确的概念。教学过程应该把握好动作从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单个分解动作开始学习,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完成成套的技术动作。

3、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轻松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更快更主动地掌握各种技术、技能,而且能增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体会学习的乐趣,享受成功的愉悦。当然,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具有一定难度或者有一定危险性的动作时难免会有心理障碍,但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关怀、鼓励、表扬等积极的心理暗示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4、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组织教学

我们体育教师在平时设计课的过程中多动脑,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符合学生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做动作时感到轻松愉快,完成动作的质量高,这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努力创新新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重视各种教学工具的利用。

5、到位的保护与帮助

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很大程度上因为练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和潜在的危险性,指导好小组成员正确掌握保护与帮助的方法非常重要。要严肃课堂态度,杜绝在学习过程中嬉笑打闹等不安全的行为举动

6、基本素质的练习

体操学习对力量,灵敏性,柔韧性,协调性等素质相对要求较高,很多学生也因为力量不够、柔韧性不好等原因而产生恐惧心理,所以课前、课的准备活动、课的结束部分以及课下都要组织和强调好各项基本素质的练习。

第五篇:如何克服中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心理障碍

内容摘要:古诗文学习过程中,中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主要表现有几种类型:抗拒心理 、依赖心理、应付心理、投机心理;产生这些心理的主要问题是:不良的学习习惯、不好的学习方法、不当的教学方法。要使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有效地进行古诗文学习,就必须 让他们改变原有的不良心理,变抗拒为合作、变依赖为主动、变应付为积极、变投机为规矩,同时,改进教学方法。

关键词:古诗 文学习

心理障碍

成因

克服

一、什么是心理障碍?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心理障碍”解释为:心里有解不开的疙瘩;思维不够正常。现代医学认为,“心理障碍”是心理活动中出现的轻度创伤,是在特定情境和特定时段由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属于正常心理活动中暂时性的局部异常状态。例如,当人们遭遇重大挫折或面临重大抉择时会表现出情绪焦虑,恐惧或者抑郁,有的表现沮丧、退缩、自暴自弃或者表现愤怒甚至冲动报复,往往是过度应用防卫机制来自我保护,且表现出一系列适应不良的行为。综合二者观点,“心理障碍”是一种心里、思维现象,它是暂时的局部的心理异常状态,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

二、中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心理障碍表现及成因

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心理活动梗塞、心理调节和适应机制不良,从而导致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和行为倾向。古诗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表现得尤为突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抗拒心理

表现为对学习要求怀有对立和排斥情绪,以抵抗外界压力来满足自尊,导致抗拒的行为倾向。中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就常常会产生这样的心理。因此“古诗文无用论”在中学生中产生着很大影响。许多中学生认为古诗知识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没有什么现实意义,更有甚者认为古诗文是个老“古董,学习、掌握与运用它会让别人看不起自己,不能与时代同步,从而产生学习的抗拒心理。

2.依赖心理

表现为依赖感强,习惯于求助于他人,不能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一旦离开教师的辅助或别人的帮助会产生无所适从的消极情绪和行为。要学习古诗文,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部分学生学习古诗文时常常抱有走捷径的想法,要么靠辅导资料,要么等着老师讲解,根本不自己动脑筋思考。总想着从别人那里获得帮助,自己可以省时省力,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依赖心理。

3.应付心理

现在的中高考,古诗文占分比重越来越大,迫于压力,学生对古诗文不敢不学,不敢不背,但是古诗文只会背诵不会写等于不会。部分学生于是就怀有侥幸心态,应付的心理去读去背,结果可想而知。花时间去读去背是出于无奈,不是自己主动想要的东西。对学校老师和家长的要求不能愉快地接受,认为自己能在学校呆着就很给老师、家长面子了。这部分学生的一切行为只是流于应付。

4.投机心理

很多学生不知道,在古诗文学习上,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积累较厚的底子,才能举一反三,运用自如。常有学生这样说:“我会的他不考,专考我不会的。”有的学生还说:“反正文言文就这么几篇肯定会考到的。”于是总想着让老师押题,或者只盯着课本上那几篇课文死记硬背,没有积极的学习心态。在学习古诗文上,没有花太多时间和精力,而是采取投机心理,总想通过不付出努力或者较小的努力去获得良好的成绩。

产生以上学习上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三两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学习习惯的问题。只要是古诗文学习,就感到头痛,对古诗文有一种排斥心理。因为从一开始,没有把基础打好,日积月累,对古诗文的学习就越来越不适应。该记的没有记好,该好好做的练习不好好做,长此以往,问题由少变多,由小变大,越积越多,学习就会越来越困难,学习过程中就会产生出抵触心理。这就是长期所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造成的后果。

其二,学习方法的问题。有些学生认为:“古诗文好学,不像理化那么难学,只要上课听听,做做练习,背背要求背诵的课文就可以了。”学习的时候就只是关注某个常考的字、句、段、篇,记记课下注释,翻译段落,死记硬背机械记忆,不懂得联系、比较、鉴别,不能够灵活迁移运用,一旦遇到课外的内容,又不知所措。

其三,教学方法的问题。文言文教学是难点教学,单纯以讲、记、背、默、译为主,一旦转到运用练习,就会使学生对学习古诗文产生畏惧心理,导致古寺文教学的难度加大,尽管教师在课上费尽心力地讲解,但学生不买帐,厌烦情绪很大。结果是教师受累不讨好,收效甚微。其实,细究起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老师讲得多,包办代替的多。老师从字、词的解释到句子的翻译,再到思想内容的概括,都面面俱到。不能调动学生去主动学习,带着问题,有兴趣地学习。学生的学习一旦没有了自主性,哪里还会产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对知识的强烈渴求呢?学生厌学,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学缺少艺术性,没有根据学生兴趣这个心理基础去组织教学。

三、克服心理障碍,有效地进行古诗文学习

我们知道中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抗拒、依赖、应付、投机这四个类型上,并分析了产生这种心理问题的原因。要想使中学生能有效地进行古诗文的学习,就必须克服这四个方面的心理障碍,从形成原因的根本上着手,让他们变抗拒为合作;变依赖为主动;变应付为积极;变投机为规矩。

1.变抗拒为合作

在古诗文学习中,由于种种原因,学生不是都十分喜欢,迫于考试才学,再加上老师教学中,多以灌输为主,致使学生好听就接受,不好听就抗拒。要改变学生的抗拒心理,使之变为合作,必须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

心理学指出:“由客观刺激外部特点引起的吸引力,会使中学生产生直接兴趣有强大的力量,表现出很大的活力,但是缺乏持久性和稳定性,由客观刺激物内部特点引起的吸引力,会使中学生产生间接兴趣,这样的吸引力带有持久、稳定的性质。”要让学生变抗拒为合作,可以通过以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活动方式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小集体的学习环境里,通过互助、互帮、竞赛等形式,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这些学习小组先以自愿为原则,老师适当调配,搭配要合理,既要考虑学生的层次,学习上能互补,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脾性等。学生先通过小组内部的相应学习活动,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互相切磋过程。再进行小组间的竞赛活动,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效,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古诗文的学习比较适合采用这种学习方式,把诵读、记背、理解、练习、巩固等环节放在活动中展开。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之后,就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抗拒的心理,从而在合作中得到学习的渝快,得到认可,得到提高。

2.变依赖为主动

当代中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其学习中依赖心理的产生,从原因上追究,一方面来自于家庭,他们从小就在父母的照顾下成长,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自我锻炼的机会。这种状况延续至学习上,也常常会产生同样问题。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不当,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有些老师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依据课本和教学大纲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只满足我讲完了,不懂的可以来问我;而不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活用教材,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的热情。久而久之就会使有些同学养成了对教师的依赖心理。

要改变学生的依赖心理,变依赖为主动,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将课堂还给学生,由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转向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发挥学习的天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教学设计不能完全拘泥于课本和教学大纲,要勇敢地跳出课本,活化教材和课本知识,一切从所教学生的实际出发来实施教学。

再次,教学中要从问题入手,问题的设置要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有梯度,在学生经过思考和小组讨论后能够或基本能够回答出来,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认同感,有成就感。

第四,依据学情和教学实际布置课后作业,使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有成功的喜悦感。

第五,借助古诗文的自身特点,多让学生通过诵读、记背、运用、小组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加提高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

第六,对于依赖心理障碍过重的学生,教师要多与他们交流谈心,让他们能充分认识到依赖心理的危害,在课堂上或其他活动场合给他们创造机会,恢复自信心,让他们在获得成功中克服依赖心理。

3.变应付为积极

应付心理主要是学习的内驱力不足所造成。要让学生在古诗文的学习中变应付为积极,必须解决好这个问题。

有关资料研究表明,造成中学生学习内驱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学习没有目标,没有计划;学习无成就感,无理想抱负,无上进心理;兴趣的中心不在学习上。因此要解决好中学生学习内驱力不足的问题,就得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打开心锁,帮助学生确立相应的学习目标,并制订好学习上的计划。古诗文的学习先从短期目标开始,如,课文学习从掌握重点字词开始。一篇课文不宜多,但一定得有重点。日积月累,字词的掌握就会越来越多,文意的理解就会越来越容易。

其次,唤醒责任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从而变得有抱负,有上进心。这需要从点滴开始。有些老师喜欢给学生下马威,以树立自己的权威。其实,最好的权威,是学生喜欢自己的学科,喜欢自己的老师。只要学生喜欢了,老师的指导才能发挥最好的作用。老师的权威自然就会在学生心中形成。让学生懂得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不能唯我独尊,我行我素,学习是自己的事,不应该由教师、父母替自己负责,通过体验,唤醒学生心中的“责任感”。古诗文的学习,需要记背的东西相应会多些,但一旦唤醒了学生的责任意识,他们就会主动地去学,就会变应付为积极。

4.变投机为规矩

主体责任意识一旦唤醒,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会发生重大转变。就会知道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考试只是阶段性一种检测手段,是为了发现学习上的缺陷与不足,及时加以弥补,是为了帮助更好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教师要善于趁热打铁,帮助学生克服投机心理,及时在学生的学习上给予有效的指导,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对各知识点进行学习,养成良好的古诗文学习习惯,形成符合自己学习习惯的良好规矩。

古诗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诵读、记背、理解、翻译、运用是学习古诗文的良好方法。学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打磨,并形成一定的规矩,才能在学习上有一个质飞跃。

上一篇:新手如何面试销售人员下一篇:销售净水器必懂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