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业单位财务报表

2022-08-31

第一篇:新事业单位财务报表

新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编制说明

A.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格式

财务报表名称

编制期

会事业01表

资产负债表

月度、

会事业02表

收入支出表

月度、

会事业03表

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B.财务报表编制说明

一、资产负债表编制说明

(一)本表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特定日期全部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情况。

(二)本表“年初余额”栏内各项数字,应当根据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栏内数字填列。如果本资产负债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同上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照本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表“年初余额”栏内。

(三)本表“期末余额”栏各项目的内容和填列方法:

1.资产类项目

(1)“货币资金”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的合计数。本项目应当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填列。

(2)“短期投资”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持有的短期投

1 资成本。本项目应当根据“短期投资”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3)“财政应返还额度”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财政应返还额度的金额。本项目应当根据“财政应返还额度”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4)“应收票据”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持有的应收票据的票面金额。本项目应当根据“应收票据”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5)“应收账款”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余额。本项目应当根据“应收账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6)“预付账款”项目,反映事业单位预付给商品或者劳务供应单位的款项。本项目应当根据“预付账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7)“其他应收款”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尚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余额。本项目应当根据“其他应收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8)“存货”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为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耗用而储存的各种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及达不到固定资产标准的用具、装具、动植物等的实际成本。本项目应当根据“存货”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9)“其他流动资产”项目,反映事业单位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流动资产,如将在1年内(含1年)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本项目应当根据“长期投资”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分析填列。

2 (10)“长期投资”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持有时间超过1年(不含1年)的股权和债权性质的投资。本项目应当根据“长期投资”科目期末余额减去其中将于1年内(含1年)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11)“固定资产”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各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本项目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科目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折旧”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固定资产原价”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各项固定资产的原价。本项目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累计折旧”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各项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本项目应当根据“累计折旧”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12)“在建工程”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尚未完工交付使用的在建工程发生的实际成本。本项目应当根据“在建工程”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13)“无形资产”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持有的各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本项目应当根据“无形资产”科目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摊销”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无形资产原价”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持有的各项无形资产的原价。本项目应当根据“无形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累计摊销”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各项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本项目应当根据“累计摊销”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14)“待处置资产损溢”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待处置资产的价值及处置损溢。本项目应当根据“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填列;如“待处置资产损溢”科目期末为

3 贷方余额,则以“-”号填列。

(15)“非流动资产合计”项目,按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待处置资产损溢”项目金额的合计数填列。

2.负债类项目

(16)“短期借款”项目,反映事业单位借入的期限在1年内(含1年)的各种借款。本项目应当根据“短期借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17)“应缴税费”项目,反映事业单位应交未交的各种税费。本项目应当根据“应缴税费”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如“应缴税费”科目期末为借方余额,则以“-”号填列。

(18)“应缴国库款”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按规定应缴入国库的款项(应缴税费除外)。本项目应当根据“应缴国库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19)“应缴财政专户款”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按规定应缴入财政专户的款项。本项目应当根据“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20)“应付职工薪酬”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按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各种薪酬。本项目应当根据“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21)“应付票据”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应付票据的金额。本项目应当根据“应付票据”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22)“应付账款”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尚未支付的应付账款的金额。本项目应当根据“应付账款”科目的期末余额4 填列。

(23)“预收账款”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按合同规定预收但尚未实际结算的款项。本项目应当根据“预收账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24)“其他应付款”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应付未付的其他各项应付及暂收款项。本项目应当根据“其他应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25)“其他流动负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流动负债,如承担的将于1年内(含1年)偿还的长期负债。本项目应当根据“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分析填列。

(26)“长期借款”项目,反映事业单位借入的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各项借款本金。本项目应当根据“长期借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其中将于1年内(含1年)到期的长期借款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27)“长期应付款”项目,反映事业单位发生的偿还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的各种应付款项。本项目应当根据“长期应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其中将于1年内(含1年)到期的长期应付款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3.净资产类项目

(28)“事业基金”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本项目应当根据“事业基金”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29)“非流动资产基金”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期末非流动

5 资产占用的金额。本项目应当根据“非流动资产基金”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30)“专用基金”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按规定设置或提取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净资产。本项目应当根据“专用基金”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31)“财政补助结转”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滚存的财政补助结转资金。本项目应当根据“财政补助结转”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32)“财政补助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滚存的财政补助项目支出结余资金。本项目应当根据“财政补助结余”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33)“非财政补助结转”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滚存的非财政补助专项结转资金。本项目应当根据“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34)“非财政补助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自年初至报告期末累计实现的非财政补助结余弥补以前经营亏损后的余额。本项目应当根据“事业结余”、“经营结余”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填列;如“事业结余”、“经营结余”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为亏损数,则以“-”号填列。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本项目金额一般应为“0”;若不为“0”,本项目金额应为“经营结余”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号填列)。

“事业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自年初至报告期末累计实现的事业结余。本项目应当根据“事业结余”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如“事业结余”科目的期末余额为亏损数,则以“-”号6 填列。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本项目金额应为“0”。

“经营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自年初至报告期末累计实现的经营结余弥补以前经营亏损后的余额。本项目应当根据“经营结余”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如“经营结余”科目的期末余额为亏损数,则以“-”号填列。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本项目金额一般应为“0”;若不为“0”,本项目金额应为“经营结余”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号填列)。

二、收入支出表编制说明

(一)本表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会计期间内各项收入、支出和结转结余情况,以及年末非财政补助结余的分配情况。

(二)本表“本月数”栏反映各项目的本月实际发生数。在编制收入支出表时,应当将本栏改为“上年数”栏,反映上各项目的实际发生数;如果本收入支出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同上不一致,应对上收入支出表各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照本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收入支出表的“上年数”栏。本表“本年累计数”栏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起至报告期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编制收入支出表时,应当将本栏改为“本年数”。

(三)本表“本月数”栏各项目的内容和填列方法:

1.本期财政补助结转结余

(1)“本期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期财政补助收入与财政补助支出相抵后的余额。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财政补助收入”项目金额减去“事业支出(财政补助

7 支出)”项目金额后的余额填列。

(2)“财政补助收入”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期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本项目应当根据“财政补助收入”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3)“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期使用财政补助发生的各项事业支出。本项目应当根据“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支出”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或者根据“事业支出—基本支出(财政补助支出)、”“事业支出——项目支出(财政

补助支出)”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合计填列。

2.本期事业结转结余

(4)“本期事业结转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期除财政补助收支、经营收支以外的各项收支相抵后的余额。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事业类收入”项目金额减去“事业类支出”项目金额后的余额填列;如为负数,以“-”号填列。

(5)“事业类收入”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期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的合计数。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项目金额的合计数填列。

“事业收入”项目,反映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本项目应当根据“事业收入”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上级补助收入”项目,反映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本项目应当根据“上级补助收8 入”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项目,反映事业单位附属独立核算单位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本项目应当根据“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其他收入”项目,反映事业单位除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以外的其他收入。本项目应当根据“其他收入”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捐赠收入”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接受现金、存货捐赠取得的收入。本项目应当根据“其他收入”科目所属相关明细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6)“事业类支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期事业支出(非财政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其他支出的合计数。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事业支出(非财政补助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其他支出”项目金额的合计数填列。

“事业支出(非财政补助支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使用财政补助以外的资金发生的各项事业支出。本项目应当根据“事业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事业支出—其他资金支出”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合计填列,或者根据“事业支出—基本支出(其他资金支出)”、“事业支出—项目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其他资金支出)”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合计填列。

“上缴上级支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规定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本项目应当根据“上缴上

9 级支出”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本项目应当根据“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其他支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除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经营支出以外的其他支出。本项目应当根据“其他支出”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3.本期经营结余

(7)“本期经营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期经营收支相抵后的余额。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经营收入”项目金额减去“经营支出”项目金额后的余额填列;如为负数,以“-”号填列。

(8)“经营收入”项目,反映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本项目应当根据“经营收入”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9)“经营支出”项目,反映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本项目应当根据“经营支出”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列。

4.弥补以前亏损后的经营结余

(10)“弥补以前亏损后的经营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实现的经营结余扣除本年初未弥补经营亏损后的余额。本项目应当根据“经营结余”科目年末转入“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前的余额填列;如该年末余额为借方余额,以“-”号填列。

10 5.本年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

(11)“本年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年除财政补助结转结余之外的结转结余金额。如本表中“弥补以前亏损后的经营结余”项目为正数,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本期事业结转结余”、“弥补以前亏损后的经营结余”项目金额的合计数填列;如为负数,以“-”号填列。如本表中“弥补以前亏损后的经营结余”项目为负数,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本期事业结转结余”项目金额填列;如为负数,以“-”号填列。

(12)“非财政补助结转”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年除财政补助收支外的各专项资金收入减去各专项资金支出后的余额。本项目应当根据“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本年贷方发生额中专项资金收入转入金额合计数减去本年借方发生额中专项资金支出转入金额合计数后的余额填列。

6.本年非财政补助结余

(13)“本年非财政补助结余”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年除财政补助之外的其他结余金额。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本年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金额减去“非财政补助结转”项目金额后的金额填列;如为负数,以“-”号填列。

(14)“应缴企业所得税”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按照税法规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金额。本项目应当根据“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分析填列。

(15)“提取专用基金”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年按规定提取的专用基金金额。本项目应当根据“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11 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分析填列。

7.转入事业基金

(16)“转入事业基金”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年按规定转入事业基金的非财政补助结余资金。本项目应当按照本表中“本年非财政补助结余”项目金额减去“应缴企业所得税”、“提取专用基金”项目金额后的余额填列;如为负数,以“-”号填列。

上述(10)至(16)项目,只有在编制收入支出表时才列;编制月度收入支出表时,可以不设置此7个项目。

三、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编制说明

(一)本表反映事业单位某一会计财政补助收入、支出、结转及结余情况。

(二)本表“上年数”栏内各项数字,应当根据上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本年数”栏内数字填列。

(三)本表“本年数”栏各项目的内容和填列方法:

1.“年初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年初财政补助结转和结余余额。各项目应当根据上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中“年末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本年数”栏的数字填列。

2.“调整年初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反映事业单位因本年发生需要调整以前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的事项,而对年初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的调整金额。各项目应当根据“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科目及其所属明细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分析填列。如调整减少年初财政补助结转结余,以“-”号填列。

12 3.“本年归集调入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取得主管部门归集调入的财政补助结转结余资金或额度金额。各项目应当根据“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科目及其所属明细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分析填列。

4.“本年上缴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按规定实际上缴的财政补助结转结余资金或额度金额。各项目应当根据“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科目及其所属明细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分析填列。

5.“本年财政补助收入”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金额。各项目应当根据“财政补助收入”科目及其所属明细科目的本年发生额填列。

6.“本年财政补助支出”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本发生的财政补助支出金额。各项目应当根据“事业支出”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本年发生额中的财政补助支出数填列。

7.“年末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反映事业单位截至本年末的财政补助结转和结余余额。各项目应当根据“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科目及其所属明细科目的年末余额填列。

四、附注

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附注至少应当披露下列内容:

(一)遵循《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13 的声明;

(二)单位整体财务状况、业务活动情况的说明;

(三)会计报表中列示的重要项目的进一步说明,包括其主要构成、增减变动情况等;

(四)重要资产处臵情况的说明;

(五)重大投资、借款活动的说明;

(六)以名义金额计量的资产名称、数量等情况,以及以名义金额计量理由的说明;

(七)以前结转结余调整情况的说明;

(八)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第二篇: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欢迎来到聘才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分析报告》,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报告是反映事业单位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及最终成果,是财政部门、上级主管单位、事业单位内部及其他财务报告使用者了解事业发展情况、制定政策、指导单位预算执行的重要会计信息资料,也是单位编制下财务收支计划的基础。财务分析的目的是在于解释各项目变化及其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发现一些问题,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大量的报表数据转换为对管理者决策有用的信息。真实、客观的财务分析报告,不但能够对提高单位资金使用效率、堵塞日常工作中的漏洞、防止腐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也能为今后的财政体制改革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一)对财务分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事业单位所需经费一般由国家财政全部或部分补助,造成了事业单位重视会计核算、忽视财务分析的现状,这种现象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尤其严重。事业单位普遍缺乏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财务分析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往往用季度会计报表或年终决算报表的缩报说明来替代财务分析报告。而有些单位季度会计报表的编报说明也只有寥寥几百字,不能客观、深入地反映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使财务分析报告的作用未能得以有效发挥,导致财政部门及上级主管单位不能全面了解基层单位的财务运行状况。

(二)财务分析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不强,对本单位业务流程和发展趋势了解不足,财务分析报告的质量不高。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往往是被动地报账、做报表,参与单位管理的机会少、意识不强,对单位业务的现状、问题和今后的发展缺乏全面了解,这种问题在基层预算单位尤为突出。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只能根据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被动地进行财务收支的判断,难以找准问题的要害,难以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依据,使得财务分析报告为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的功能被大大地削弱。

(三)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不完备,与财政体制改革的趋势不相适应。按照《事业单位会计通则》规定,目前事业单位运用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包括以下项目:1.经费自给率:衡量事业单位组织收入的能力和满足经常性支出程度的指标。2.资产负债率:衡量事业单位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的指标。3.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衡量事业单位支出结构的指标。

事业单位按照财政拨款占总经费的一定比例分为全额拨款单位、差额拨款单位及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虽然同属事业单位,但这些分析指标体系对不同性质的事业单位的作用是不同的。笔者认为,“经费自给率”、“资产负债率”这两个财务分析指标更适合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及其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而对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来说,分析的重点应在预算的执行情况、事业支出结构是否合理及支出项目是否正确等方面,现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对这部分没有体现。

(四)财务分析报告形式单一,分析方法运用不够灵活。事业单位现在普遍存在着“一篇财务分析报告走天下”的状况,即不管报告的阅读对象是谁,也不了解阅读对象所需要的财务信息,只提供一种模式的财务分析报告,使报告阅读者往往得不到他们真正想了解的财务信息。另外,不能灵活使用财务分析的各种方法,对财务分析报告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管理制度。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各单位都要建立财务会计分析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财务会计分析的重要内容,财务会计分析的基本要求和组织程序,财务会计分析的具体方法,财务会计分析报告的编写要求。因此,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及财务负责人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的财务分析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主管财务分析工作的执行部门、工作程序、财务分析方法、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以及格式、财务报告报送的时间等;并加强监督检查的力度,用健全的制度来保证财务分析报告的主题,做到有的放矢,写出具有针对性的财务分析报告。比如:提供给财务部门分管领导的分析报告可以专业化一些,提供给其他部门非财务主管领导的分析报告则要通俗易懂。其次,平时要有意识地积累有关资料,如各类政策、法规性文件,历年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报告,统计资料或财务预算等,丰富财务分析报告信息内容。再次,认真撰写财务分析报告。

(二)灵活运用财务分析的方法。在做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时应根据不同的主题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常用方法有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差额分析法等。一般情况下应对单位的收支情况、支出结构等实际指标与其各项计划指标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分析,并与上年同期各项指标采用绝对数与相对数指标结合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各项指标的执行情况、存在问题。可结合相关图表进行分析,简明扼要地表达资料各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显示出各指标之间的差异及变动趋势,分析必须有数据、有比较。

(三)条理清晰,建议有针对性。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涉及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及相关活动的各个方面,主要分析单位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分析资产、负债的构成及资产使用情况,分析收入、支出情况及经费自给水平,分析定员定额情况及分析财务管理情况等。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和结构应有条理、有层次。用于分析的数据来源真实可靠,分析评价意见应客观、中肯,总结应全面、有重点,财务分析建议应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四)提供收支执行情况与预算之间的比较信息。按照我国的立法体制,各级人民政府在每年初必须将财政收支的安排情况编成预算草案,报送代表立法机关的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审议并批准,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财政收支文件,政府必须按照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执行。这样,为了便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社会公众及其他各类使用者了解和评价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控制业绩,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不仅应报告预算收支执行的实际情况,而且还要报告财政收支的决算数与经批准的预算数之间的具体比较信息。

第三篇:服务业单位财务统计报表填报流程

一、确定单位类型和上报表式

服务业单位统计报表包括:《服务业企业财务状况》、《服务业非企业单位财务状况》、《银行业财务状况》、《保险业财务状况》、《证券和期货业财务状况》,共5种表式,每家单位只能对应到其中一种表式进行填报,每种表式对应的填报范围如下表。

二、填报指南与原始数据(记录)搜集

(一)报告期限

服务业单位统计报表分为月报、季报和年报。每个报告期报送的是1月至本月的累计数,如3月财务月报报送的是1-3月的财务累计数,需要注意的是季报的四个报告期分别报送1-2月、1-5月、1-8月、1-11月的财务累计数,年报报送的是本年1-12月的财务累计数。

(二)报送方式和报送时间

服务业单位报送统计报表都采用网上直报,服务业统计报表的报送时间由县(市)区统计局具体确定。

(三)报送内容和取数方法

服务业单位统计报表涉及金额的以“千元”为计量单位,涉及人员的以“人”为计量单位,报送数据包含本年累计数和上年同期累计数(如上年已是联网直报单位,上年同期数自动调取不用填报)。5种财务统计表的具体指标和取数来源如下

1、服务业企业财务状况

服务业企业财务状况表由资产负债、损益分配、其他资料三方面的指标组成。对于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企业,资产负债指标可以直接根据企业资产负债表相应项目填报。对于资产负债核算不太完善的企业,资产负债指标根据企业资产负债核算资料分析填报。资产负债反映企业的期末存量,这些指标为期末时点数。

损益及分配类指标根据企业损益表、费用表内容,结合不同企业会计核算基础设计的,其资料来源主要来源于企业损益表、相关费用表及其它收支核算资料。填报方法分为两种情况:

(1)编制完善的损益表、费用明细表的企业,财务状况指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填报:一是主要财务状况指标,如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利润总额、应交所得税等,可以直接根据损益表对应项目直接填报。二是明细项目,如管理费用中的其中的税金、利息收入、利息支出等,可以根据企业相关费用表及其核算资料填报。

(2)损益表、费用表不完善的企业,财务状况指标可以结指标解释及其逻辑关系,根据企业收支核算资料分析填报。损益及分配类指标反映企业财务流量情况,这些指标为报告期时期数。对于财务核算健全的企业,应付职工薪酬可以直接根据企业相应科目填报。财务不完善的企业,应付职工薪酬可以结合指标解释及其逻辑关系,根据企业支出核算资料分析填报。

2、服务业非企业财务状况

服务业非企业财务状况表由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其他资料三方面的指标组成。资产指标可以直接根据非企业资产负债表相应项目填报。对于资产负债核算 2 不太完善的非企业,资产指标根据非企业资产核算资料分析填报。资产反映期末存量,这些指标为期末时点数。

收入支出指标可以直接根据行政事业单位“收入支出决算总表”中相应项目填报。支出的明细指标根据支出决算明细表中的对应项目填报。收入支出指标反映财务流量情况,这些指标为报告期时期数。

3、银行业财务状况表、保险业财务状况表、证券业及期货业财务状况表3种表式指标和取数方式与服务业企业财务调查表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三、服务业单位统计台帐

按照《统计法》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

服务业企业须建立规范的企业统计台帐,建议格式详见附件1《浙江省服务业企业统计台帐(电子版)-2014》。台帐目录如下:

(一)封面

(二)台帐使用说明

(三)变更及检查记录

(四)其本情况表

(五)资产负债指标

(六)损益及分配类指标(月度)与损益及分配类指标(累计)

(七)其他类指标(月度)与其他类指标(累计)

(八)统计报表归档

(九)企业大事记

服务业非企业(执行行政、事业及其它会计制度)单位须建立规范的非企业单位统计台帐,建议格式详见附件2《浙江省非企业(执行行政、事业及其它会计制度)单位统计台帐-2014》。台帐目录如下:

(一)服务业非企业(执行行政、事业及其它会计制度)单位统计台账使用说明

(二)台账经管、交接、检查记录

(三)单位基本情况

(四)单位基本情况变更

(五)资产负债和其他资料

(六)收入和支出

(七)指标解释

(八)补充台账

(九)单位大事记

银行、保险、证券业企业统计台帐与服务业企业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四、报表数据审核

(一)服务业企业财务状况表、服务业非企业财务状况表、银行业财务状况表、保险业财务状况表具体审核关系以程序实际加载为准。程序对数据异常或者不符合审核要求的情况将跳出错误框,需要统计人员对数据进行仔细核对,或者写出数据异常的说明。

五、正式上报数据

检查、审核数据无误之后,将报表数据及相关情况说明按时一并上报。

六、资料归档保存

企业统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将统计台账及纸质统计报表或者电子档案存档保存。如有人员变动也要办好相关资料移交手续并记录在台账中。

第四篇:新会计准则下邮政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准则也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也使企业的财务报表工作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对企业的发展也是一项极大的挑战,如何在这次市场变革中脱颖而出以及在市场中抢占先机,是当今诸多企业发展中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邮政企业;财务报表

作者在对新会计准则下邮政企业财务报表工作分析发现,公允价值的运用、利润表的变动、企业所得税、企业经营利润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仅对财务报表工作带来直接的影响,甚至对邮政企业的发展也将产生较大的制约性,对此,必须采取有效应对策略,才能确保邮政企业更好的适应新会计准则的发展要求,为此,本文主要对新会计准则下邮政企业财务报表进行分析。

一、新会计准则下邮政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难点

(一) 公允价值的运用现状

众所周知,公允价值能够真实的反映出企业的价值,然而,在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的运用却遇到了一定的难题[1]。公允价值需要一个稳定而又发达的市场作为前提,而在新会计准则实施下,市场条件的不充分将会给公允价值带来影响,从大量的实践中发现,公允价值的运用很容易成为操纵利润的工具,这对邮政企业财务报表工作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 利润表变动前后的现状

利润表是邮政企业在发展中盈利的统计表,而且,利润表能够真实的体现出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盈利情况 [2]。然而,在新会计准则实施下,将会对企业利润表带来一定的影响,利润表的结构发生改变,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由于偶然利得的非持续性特点,不能代表企业发展的真实盈利能力,因此只有关注企业稳定、持续的利润,才能真正作为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要了解邮政企业真实的盈利能力,将必须对企业的资料来源进行综合考察,其处理方法将会给邮政企业财务报表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更不利于邮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 对企业所得税产生的影响

所得税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缴纳的税费,一般情况下,企业所得税主要是按照企业营业利润的一定比例进行缴纳税费[3]。而在新会计准则实施下,企业的财务报表将对企业的利润带来极大的影响,同时企业所得税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企业所得税的差异经常被认定为所得税负债以及所得税资产,再根据这些因素来确定所得税,势必会对邮政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产生极大的影响,不利于邮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对企业经营利润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准则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在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对邮政企业的经营利润带来一定的影响。例如,对利润操作的影响、对利润调节空间的影响等,另外,新会计准则下,由于企业的经济利润发生了改变,对企业财务报表工作也将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将会制约邮政企业的发展。

二、新会计准则下邮政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一)合理运用公允价值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公允价值运用的不合理,将会给邮政企业财务报表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需合理运用公允价值[4]。首先,应对公允价值的获取途径以及公允价值的质量进行不断的优化,并全面提高邮政企业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以及专业素养等,同时,要加强对会计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全面提升邮政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保证会计人员能够熟练的、正确的运用公允价值,充分将其计量的作用发挥出来,为邮政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其次,在新会计准则下,邮政企业应加强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不断的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建立有效而又稳定的市场信息系统,确保在市场的发展中,能够充分将公允价值的作用发挥出来,并保持着公允价值估价政策与方法在行业中的一致性,为促进邮政企业的稳定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再次,应加强对制度的创新,尤其是在新会计准则实施下,市场的变革也在不断的进行着,要想更好的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下生存,邮政企业就必须对制度进行创新,避免出现利润操纵行为,确保邮政企业的稳步发展。

(二)对变动后的利润表展开全面的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格局也在进行转变,尤其是在新会计准则体系实施下,计量属性以及所得税的计算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都将会给企业的利润带来一定的影响[5]。新会计准则体系中,会造成邮政企业的一部分利润增加、一部分利润减少,利润表的增减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新会计准则下邮政企业财务报表必须对变动后的利润表展开全面的分析。首先,在邮政企业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过程中,应确定新会计准则实施是否存在对企业利润产生影响的因素,以及影响的程度等,对其做好全面的分析,才更有利于寻求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其次,邮政企业应合理运用新会计准则,尽量避免出现利润操纵行为的发生,同时,应利用新准则真实的将企业盈利能力反映出来,确保邮政企业的稳定发展。当然,要达到这样的目标,要求邮政企业会计人员,必须熟练的掌握和理解新会计准则,才能切实的从利润内容以及列报方式的变化入手,合理调整邮政企业会计处理方式,从而保证真实的反映出邮政企业的价值以及企业的盈利能力等,为邮政企业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三)明确企业税收政策

在新会计准则的影响下,邮政企业的税收政策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正如以上的分析,邮政企业所得税在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下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针对这种情况,作者认为,在新会计准则下,应明确邮政企业税收政策。首先,邮政企业会计人员应熟练的了解和掌握新会计准则的内容,同时,应结合邮政企业自身的情况,根据邮政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尤其是在邮政企业所得税的处理上,要尽量发挥出企业的主动性,打破旧会计准则的局限性。其次,在新会计准则下,应积极引入计税基础概念,以及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等,应通过暂时性差异与所得税率等因素来对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及递延所得税资产余款等进行计算,为邮政企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另外,在新会计准则下,邮政企业的实际发展中,对存货计价方法、固有资产、弥补亏损等所得税的计算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得税不同程度的改变,将不利于邮政企业的良好发展,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应深刻的了解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的具体要求,再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明确企业税收政策。

(四)加强对企业利润操纵审查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在新会计准则下,邮政企业的经营利润将受到一定的影响,无法更好的保证邮政企业去适应新会计准则环境,对此,应加强对企业利润操纵的审查。首先,邮政企业在新会计准则环境下,应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一套可行的发展战略,不仅要做到降低新会计准则对利润带来的消极影响,同时,还要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这才是邮政企业发展的长久战略。其次,应加强对企业利润操纵的审查,对一些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出现逃避税收、虚增收益等现象发生,进而促进邮政企业的良好发展。

三、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准则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新会计准则实施下,将打破旧会计准则的一些规则,对邮政企业的发展是一次新的机遇,同时也是一项极大的挑战,如何在新会计准则下确保邮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是当前邮政企业发展重点关注的问题。从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实际情况来看,邮政企业的财务报表存在一些难点急需解决,否则将会对邮政企业的发展构成一定的影响。通过本文对新会计准则下邮政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自身对新会计准则的了解,主要对新会计准则下邮政企业财务报表的难点进行剖析,同时也提出了合理运用公允价值、对变动后的利润表展开全面的分析、明确企业税收政策、加强对企业利润操纵审查等几方面策略展开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进一步提高邮政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工作的质量,促进邮政企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印菡,石琴,刘艳.基于构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指标研究[J]. 现代商业,2013,03(33):221-222.

[2] 周?Z.对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若干思考[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1,05(04):332-333.

[3] 舒建容.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及其改进浅析[J]. 科技信息, 2013,11(10):113-114.

[4] 王晓伟,白云.我国上市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刍议[J]. 中国商界,2012,05(08):109-110.

[5] 王克飞.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探索[J]. 现代商业,2014,14(36):221-222.

第五篇:新会计准则中财务报表有哪些变化

1、新准则与原准则包含内容的差异。原准则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新准则规定财务报表至少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附注5个部分。

(1)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直接反映了主体在一定期间的总收益和总费用,新准则将所有的权益变动表由原来的附表上升为主表,有利于更全面地反映主体权益的综合变动,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更详细的信息。(2)新准则更加强调现金流量表的编制,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单独规范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正确编制和提供现金流量表,有利于报表使用人预测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评估公司偿还债务、支付股利以及对外筹资和发展能力,分析本期净利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差异的原因,评估报告期与现金有关或无关的投资及筹资活动,帮助报表使用人做出正确的经营、投资和信贷决策。

(3)新准则要求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新准则要求的附注更加重视信息的披露,披露的内容也更加全面。

(4)新准则取消了财务情况说明书,因原财务情况说明书中包含的部分内容在主表及附注中已体现,另外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等的内容不宜通过会计准则加以规范。

2、新准则资产负债表与原准则资产负债表的区别。(1)部分资产项目填列方法的改变。“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项目,原准则规定以账面余额填列,新准则全部以扣除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填列。

(2)在“非流动负债”中增加了“预计负债”项目。原准则中预计负债未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但预计负债符合负债的定义,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企业的负债情况。

(3)新准则将原“递延所得税借(贷)项”改为“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递延所得税借(贷)项”所体现的经济含义并不是真正的资产和负债。而“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所体现的内容符合资产和负债的定义,反映了企业真实的资产和负债。

(4)少数股东权益列报方法的变化。新准则将“少数股东权益”列示于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项目下,表明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理论由母公司理论转变为实体理论。

(5)增加部分项目。根据新准则项目的变化,在资产负债表中增加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性房地产”、“生产性生物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等项目,使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结构更加全面、完整、合理。

3、新准则利润表与原准则利润表的区别。

(1)新准则取消了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的划分,将这些业务产生的收入和发生的成本统一在“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中列示。这样主营业务与其他业务的界限逐渐模糊,按大类列示,也是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做法。

(2)新准则将“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在营业利润中单独列示,能够更清晰地反映企业营业利润的构成,有利于报表使用者掌握更详细的信息。

(3)在“投资收益”中,新准则将“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单独列示。

上一篇:学生学习状态调查表下一篇:形势与政治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