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报表

2024-04-26

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精选6篇)

篇1:事业单位财务报表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种类和内容、编报决算的相关规定会计决算报告的编制、会计决算报告的审核四方面来为大家介绍事业单位财务报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表

一般公司的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事业单位除资产负债表外,还有收入支出表、事业支出明细表、经营支出明细表。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中的事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的事业发展基金,专项基金包括职工福利奖励基金;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种类和内容

1、种类

行政单位会计报表是反映行政单位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支出明细表、附表和报表说明书。行政单位应当按照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的规定报送月度、季度和会计报表(决算)。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是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是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指导单位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编制下单位财务收支计划的基础。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会计报表分为月报、季报和年报(决算)三种。

2、决算会计报告的内容

会计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报表附注和财务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报表包括:报表封面、主表和补充指标表。

报表封面内容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名称、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方式等文字信息,以及单位统一代码、基本性质、财政预算代码、预算管理级次、隶属关系、报表类型等相关信息。

主表、补充指标表内容主要包括:

行政事业单位各类收支与结余情况、资产与负债情况、人员与工资情况及财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应上报的内容。主表适用于所有行政事业单位,补充指标表仅适用于相关业务的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附注用于注明需特别说明的有关报表编制事项,主要包括:报表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以及特殊事项的说明和有关重要项目的明细资料。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是对本单位收入支出、资产负债、净资产等主要财务指标增减变动情况和原因的分析。

二、编报决算的相关规定会计决算报告的编制

1、在终了前,应根据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的决算编审工作要求,对各项收入账目、往来款项、货币资金和财产物资进行全面的清理结算,在此基础上办理结账,编报决算。

2、清理、核算预算收支数额和各项缴拨款,保证上下级之间的预算数与领拨经费数一致。

3、为了准确反映各项收支数额,凡属本的应拨款项,应当在12月31日前汇达对方。主管会计单位对所属各单位的预算拨款和预算外资金拨款,截止到12月25日,逾期一般不再下拨。

4、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统一编制时间点为每年的12月31日。凡属本年的各项收入,都应及时入账。本年的各项应缴预算款和应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要在年终前全部上缴。属于本年的各项支出,要按规定的支出渠道如实列报。单位支出决算,一律以基层用款单位截止到l2月31日的本年实际支出数为准,不得将年终前预拨下级单位的下预算拨款列入本年的支出,也不得以上级会计单位的拨款数代替基层会计单位的实际支出数。

5、行政事业单位的往来款项,年终前应尽量清理完毕。按照有关规定应当转作各项收入或各项支出的往来款项应及时转入各有关账户,编入本年决算。

6、行政事业单位年终应及时同开户银行对账,银行存款账面余额应同银行对账单的余额核对相符。现金账面余额应同库存现金核对相符。有价证券账面数额,一般应同实存的有价证券核对相符。

7、年终前,应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清理盘点。发生盘盈、盘亏的,应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作出处理,调整账务,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8、行政事业单位的决算经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审批后,需要调整决算数字的,应作相应调整。

9、各部门、各地区应按照财务管理关系或预算管理级次确定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基本报告单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基本报告单位应同时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和独立编制会计报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基本报告单位原则上应实行逐户录入。对于确实不具备基本报告单位逐户录入条件的,可按照财政部每年统一确定的原则适当调整录入级次。

10、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应在全面清理核实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并办理年终结账的基础上,编制会计决算报告。应按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及各级财政对单位预算的批复文件,及时清理收支账目、往来款项,核对预算收支和各项缴拨款项。各项收支应按规定要求进行年终结账。凡属本年的各项收入应及时入账,本年的各项应缴预算款和应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应在年终前全部上缴。属于本年的各项支出,应按规定的支出渠道如实列报。应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会计核算资料编制会计决算报告,做到数字真实、计算正确、内容完整、账表相符、表表相符。

11、报表封面应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和财政部统一规定如实填报。报表编制完毕后,须经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和报表编制人员审查、签字并盖章。单位公章应加盖单位行政公章,不得以财务专用章代替。报表各项指标应严格按照财政部统一制订的报表编制说明、指标解释认真编制,做到表内项目之间、表与表之间、本期数据与上期数据之间相互衔接。各级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单位核拨经费给其他不属于会计决算报告编制范围的单位,由拨款单位代编决算,具体应按照财政部代编决算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会计决算报告的审核

各部门、各地区要认真做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审核工作,凡发现报告编制不符合规定,存在漏报、虚报、瞒报、错报以及相关数据不衔接等错误和问题,应要求有关单位立即纠正,并限期重报。会计决算报告的编制单位必须认真做好会计决算报告的审核工作,确保上报数据资料真实、完整、准确。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审核编制范围是否全面,是否有漏报和重复编报现象。(二)审核编制方法是否符合国家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是否符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的编制要求。

(三)审核编制内容是否真实、完整、准确,审核单位账簿与报表是否相符、金额单位是否正确,有无漏报、重报项目以及虚报和瞒报等弄虚作假现象。

(四)审核报表中的相关数据是否衔接一致,包括表间数据之间、分户数据与汇总数据之间、报表数据与计算机录入数据之间是否衔接一致。

(五)对报表与上年数据资料进行核对,审核数据变动是否合理。

会计决算报告审核的方法应采取人工审核与计算机审核相结合。人工审核包括政策性审核和规范性审核。政策性审核主要以现行财务制度和有关政策规定为依据,对重点指标进行审核;规范性审核侧重于报告编制的正确性和真实性及勾稽关系等方面的审核。计算机审核是利用软件提供的数据审核功能,逐户审核报表的表内表间关系、检查数据的逻辑性及数据的完整性。会计决算报告审核的工作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自行审核、集中会审、委托审核等多种形式。自行审核是指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在上报会计决算报告前应自行将本单位报表、磁盘以及有关数据资料,按统一规定的审核内容进行逐项复核;集中会审是指各部门、各地区组织专门力量对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决算报表、磁盘及相关资料,按照统一的标准及要求进行集中对账或分户复核;委托审核是指委托中介机构对行政事业单位决算报表数据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核。

篇2:事业单位财务报表

欢迎来到聘才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分析报告》,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报告是反映事业单位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及最终成果,是财政部门、上级主管单位、事业单位内部及其他财务报告使用者了解事业发展情况、制定政策、指导单位预算执行的重要会计信息资料,也是单位编制下财务收支计划的基础。财务分析的目的是在于解释各项目变化及其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发现一些问题,衡量现在的财务状况,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大量的报表数据转换为对管理者决策有用的信息。真实、客观的财务分析报告,不但能够对提高单位资金使用效率、堵塞日常工作中的漏洞、防止腐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也能为今后的财政体制改革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一)对财务分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事业单位所需经费一般由国家财政全部或部分补助,造成了事业单位重视会计核算、忽视财务分析的现状,这种现象在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尤其严重。事业单位普遍缺乏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财务分析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往往用季度会计报表或年终决算报表的缩报说明来替代财务分析报告。而有些单位季度会计报表的编报说明也只有寥寥几百字,不能客观、深入地反映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使财务分析报告的作用未能得以有效发挥,导致财政部门及上级主管单位不能全面了解基层单位的财务运行状况。

(二)财务分析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不强,对本单位业务流程和发展趋势了解不足,财务分析报告的质量不高。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往往是被动地报账、做报表,参与单位管理的机会少、意识不强,对单位业务的现状、问题和今后的发展缺乏全面了解,这种问题在基层预算单位尤为突出。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只能根据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被动地进行财务收支的判断,难以找准问题的要害,难以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依据,使得财务分析报告为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的功能被大大地削弱。

(三)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不完备,与财政体制改革的趋势不相适应。按照《事业单位会计通则》规定,目前事业单位运用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包括以下项目:1.经费自给率:衡量事业单位组织收入的能力和满足经常性支出程度的指标。2.资产负债率:衡量事业单位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的指标。3.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衡量事业单位支出结构的指标。

事业单位按照财政拨款占总经费的一定比例分为全额拨款单位、差额拨款单位及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虽然同属事业单位,但这些分析指标体系对不同性质的事业单位的作用是不同的。笔者认为,“经费自给率”、“资产负债率”这两个财务分析指标更适合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及其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而对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来说,分析的重点应在预算的执行情况、事业支出结构是否合理及支出项目是否正确等方面,现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中对这部分没有体现。

(四)财务分析报告形式单一,分析方法运用不够灵活。事业单位现在普遍存在着“一篇财务分析报告走天下”的状况,即不管报告的阅读对象是谁,也不了解阅读对象所需要的财务信息,只提供一种模式的财务分析报告,使报告阅读者往往得不到他们真正想了解的财务信息。另外,不能灵活使用财务分析的各种方法,对财务分析报告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建立健全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管理制度。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各单位都要建立财务会计分析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财务会计分析的重要内容,财务会计分析的基本要求和组织程序,财务会计分析的具体方法,财务会计分析报告的编写要求。因此,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及财务负责人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的财务分析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主管财务分析工作的执行部门、工作程序、财务分析方法、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以及格式、财务报告报送的时间等;并加强监督检查的力度,用健全的制度来保证财务分析报告的主题,做到有的放矢,写出具有针对性的财务分析报告。比如:提供给财务部门分管领导的分析报告可以专业化一些,提供给其他部门非财务主管领导的分析报告则要通俗易懂。其次,平时要有意识地积累有关资料,如各类政策、法规性文件,历年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报告,统计资料或财务预算等,丰富财务分析报告信息内容。再次,认真撰写财务分析报告。

(二)灵活运用财务分析的方法。在做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时应根据不同的主题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常用方法有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差额分析法等。一般情况下应对单位的收支情况、支出结构等实际指标与其各项计划指标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分析,并与上年同期各项指标采用绝对数与相对数指标结合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各项指标的执行情况、存在问题。可结合相关图表进行分析,简明扼要地表达资料各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显示出各指标之间的差异及变动趋势,分析必须有数据、有比较。

(三)条理清晰,建议有针对性。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涉及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及相关活动的各个方面,主要分析单位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情况,分析资产、负债的构成及资产使用情况,分析收入、支出情况及经费自给水平,分析定员定额情况及分析财务管理情况等。财务分析报告的内容和结构应有条理、有层次。用于分析的数据来源真实可靠,分析评价意见应客观、中肯,总结应全面、有重点,财务分析建议应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篇3: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编制问题浅析

这些改进一方面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体系与会计惯例更为协调, 增强了科学性;另一方面, 也兼顾了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 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体系更为完整、有用, 使其能更好地满足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需求。但其在会计报表设计方面仍不够完整, 在固定资产、基金及特别会计事项的报表反映等方面尚有可改进之处。

一、存在问题

1、缺乏反映固定资产、基金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

在现有的财务报表体系中, 由于《收入支出表》和《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不反映资产和净资产情况, 因此重要或重大资产的情况仅有可能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反映。这导致固定资产和基金的增减变动情况在会计报表中没有反映, 会计报表使用者无法及时掌握相关信息。

《财政部关于编制2012年中央部门预算的通知》要求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完善资产信息管理系统, 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有偿使用及处置活动。但如果事业单位不能及时提供反映固定资产、事业基金增加变动情况的报表数据, 就很难符合以上要求。

2、无法及时反映以前年度调整事项及主管部门归集调整事项

(1) 无法及时反映以前年度调整事项

事业单位发生的以前年度调整事项, 根据涉及资金性质的不同, 应分别通过“事业基金”、“非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等科目核算, 均不作为本期的收入或支出核算。目前的报表体系无法对此及时反映。因为:

《收入支出表》反映事业单位在某一会计期间内各项收入、支出和结转结余以及年末非财政补助结余的分配情况。其中“本期财政补助结转结余”、“本期事业结转结余”、“本期经营结余”等项目均只反映本期的对应收入、对应支出情况;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的经营结余”、“本年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本年非财政补助结余”、“转入事业基金”等栏目只有在编制年度收入支出表时才填列。

《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设置了“调整年初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 反映事业单位因本年发生需要调整以前年度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的事项。但由于《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是年度报表, 年中各月份并不编制, 因此对本年发生需要调整以前年度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的事项无法及时反映。

并且, 会计报表附注应当披露以前年度结转结余调整情况, 但由于会计报表附注也是按年度编制的, 因此亦无法及时反映以前年度调整事项。

(2) 无法及时反映上级主管部门归集调入的财政补助结转和财政补助结余

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印发前, 上级主管部门归集调入的财政补助结转和财政补助结余是通过如下方式核算反映的:

《关于中央预算单位财政拨款结余资金归集调整及会计核算等事项的通知》规定: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中分别增设“405财政调剂收入”、“420财政调剂收入”一级会计科目, 核算预算单位收到财政部批准统筹使用的财政拨款结余资金, 并设置“调剂基本支出经费收入”和“调剂项目支出经费收入”两个二级明细科目, 分别核算收到调剂使用的基本支出结余资金和项目支出净结余资金。

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取得主管部门归集调入财政补助结转资金, 通过“财政补助结转”科目核算;取得主管部门归集调入财政补助结余资金, 通过“财政补助结余”。因此, 事实上《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修正了《关于中央预算单位财政拨款结余资金归集调整及会计核算等事项的通知》关于财政调剂收入的相关规定。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关于财政调剂收入的修正, 更符合资金的性质, 减少了会计科目的数量, 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但带来了与以前年度调整事项相同的会计报表反映问题:

上级主管部门归集调入的财政补助结转和财政补助结余分别通过“财政补助结转”和“财政补助结余”科目核算, 不属于当期的财政补助收入, 因此, 其金额不能在《收入支出表》反映。因为, 《收入支出表》的“本期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 反映事业单位本期财政补助收入与财政补助支出相抵后的余额;《收入支出表》也未设置专门项目反映上级主管部门归集调入的财政补助结转和财政补助结余。

《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设置了“本年归集调入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及其所属各明细项目, 反映事业单位本年度取得主管部门归集调入的财政补助结转结余资金或额度金额。但《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是年度报表, 因此对上级主管部门归集调入的财政补助结转和财政补助结余也无法及时反映。

因此, 目前的报表不能让会计信息使用者直观、完整掌握累计可用的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和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

3、财政补助收入、财政补助结转科目的明细科目数据的人为“制造”问题

因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进展程度尚未达到新会计制度的核算要求, 财政补助收入、财政补助结转科目的明细科目数据会产生人为“制造”现象。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财政补助收入”科目应当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明细科目;两个明细科目下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的相关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同时在“基本支出”明细科目下按照“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进行明细核算, 在“项目支出”明细科目下按照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财政补助结转”科目应当设置“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两个明细科目, 并在“基本支出结转”明细科目下按照“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进行明细核算, 在“项目支出结转”明细科目下按照具体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相比较于财政资金的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进展程度,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部分会计科目设置“超前”。因为, 在目前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实际操作过程中, 基本支出经费大部分是按照支出功能分类的类款项下达, 并未区分到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项目支出经费大部分是按照支出功能分类的类款项下达, 尚未做到按具体项目下达。

在实际操作中, “财政补助收入”和“事业支出 (财政补助支出”科目须按月结转。所以, 会计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只能人为区分当期下达的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金额, 人为在各项目间分配当期项目经费下达数额。因此, “财政补助收入”科目下的“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明细科目数据、“财政补助结转”科目下的“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明细科目数据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并且在“制造”数据的过程中, 还有可能产生结转数为负数的情况。

针对这个情况,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会计报表上做了特殊设计, 规避了问题:《收入支出表》设计为月度、年度报表, “本月数”栏对应的“本期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只反映财政补助收入的本月总数及事业支出 (财政补助支出) 的本月总数, 不反映明细科目数据;《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设计为年度报表, 在年度经费下达完毕后取得“财政补助收入”、“财政补助结转”的各明细科目的数据。但由于一级科目数据是通过明细科目数据汇总而来的, 而明细科目数据需要人为“制造”, 因此会计人员仍然面临着操作难题。

二、报表体系改进建议

1、增设《固定资产表》和《基金表》

为及时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基金的增减变动情况, 满足会计报表使用者的需求, 建议在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增加《固定资产表》、《基金表》。

其中, 《固定资产表》应包含以下内容:

(1) 反映所有固定资产类别的原价, 同时对应反映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提取情况, 从而综合反映固定资产净值。

(2) 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和数量增减变动情况。

(3) 应按财政部部门决算的要求, 在本报表附注中反映按金额区间分类的单价20万元以上的设备增减变动情况, 以满足部门决算报表中《资产情况表》的填报要求。

《基金表》应全面反映事业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专用基金的年初数、本年增加、本年减少和年末结余情况。

2、在《收入支出表》中增设项目及时反映涉及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的以前年度调整事项和主管部门归集调整事项

以前年度调整事项调整的内容虽然是以前年度的, 但涉及科目的发生额是本期的。如果涉及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的以前年度调整事项和主管部门归集调整事项不能在《收入支出表》及时反映, 可能会被疏忽遗漏, 影响预算执行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因此, 建议在《收入支出表》中对应增加相关项目, 以全面反映本期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的变动情况。

《收入支出表》调整建议如下:

在“本期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项目下增设“加:财政补助结转结余调整”项目, 其在《收入支出表》中的位置安排在“财政补助收入”、“减:事业支出 (财政补助支出) ”之后。本项目应当按照“财政补助结转”和“财政补助结余”科目发生的调整额合计数填列, 调整额合计数为负数时, 以“—”填列。

3、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明细下达财政资金用款计划数据, 解决报表数据人为“制造”问题

财政补助收入、财政补助结转科目的明细科目数据会产生人为“制造”的问题, 不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本身的问题, 而是由于财政改革的各项措施尚未配套一致, 不能同步开展。

因此, 建议财政部门加快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进度, 要求各单位编制的财政资金用款计划更加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 用款计划下达与部门预算数据保持一致、同步, 做到基本支出按支出功能分类、项目支出按具体项目明细下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Z].2012—12—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Z].2012—12—19

篇4:事业单位财务报表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报表;问题与对策

会计报表作为事业单位财务信息最真实的记录,其完整性和准确性关系到管理者对事业单位财务情况的整体把握,有助于管理者制定正确的财务管理计划和单位发展的正确决策。因此,我国对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管理尤为关注。以下我结合从事财务工作多年的学习、思考、实践,就目前会计报表存在的普遍问题及改进对策进行论述。

一、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

1.报表内容不完整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内容的不完整性主要表现在其工作模式和信息含量上。一般来说,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更重视长期报表,也就是年报会计报表的编制,而对于月报、季报这样的短期会计报表则选择性的忽视了。在对财务信息进行核算时,会计人员往往只关注数据的完整和真实,而缺少对其实用性的分析,对于会计报表的附注或说明,例如收支情况说明书等文件的编写意识不足。这样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会计报表就无法充分满足使用者的工作需要,很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

2.固定资产核算不准确

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时,一般都是按其购入时的价格进行记录而忽视了由于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所造成的资产贬值;而对于那些已经过了使用年限或损坏以致无法继续使用的废弃资产,缺少及时的核算记录,造成资源浪费甚至引起更大的损失。这些情况都会导致报表的失真,使会计报表中的资产虚增于实际资产,从而引发各种决策的失误。

3.编制项目不全面

由于事业单位不需要考虑盈利的问题,因此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在会计报表中并没有对现金流量表进行编制。这就很容易造成货币资金的滥用,给贪污腐败大开方便之门。长此以往,将给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另外,在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表中有时还包括收入支出表,这就造成收入与支出在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中重复出现,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也干扰了事业单位管理者对财务状况的认知度,使会计信息失去应有的作用。

二、解決会计报表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1.提高重视加强分析

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必须要转变观念,提高对短期会计报表的重视,定期进行会计信息的月度、季度核算。在充分了解使用者需求的基础上,对财务数据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并且应该注意对日常资料的收集和总结,以加强对会计报表的详细说明和解释,促进会计报表内容的不断完善。除会计基本报表外,会计工作人员还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对会计报表的附注所应列出的信息进行详尽的描述和说明。以保证使用者可以从中获取到有用的信息,从而适时规避市场风险,做出正确决策。

2.强化管理改进编制

事业单位必须要强化对自身内部资产的管理水平。相关负责人应督促会计部门对事业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盘查,及时对废弃的无用的资产重新计算价值或者进行清理。如此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也能在重新计算时使会计报表的真实度和可利用度得到提升。在对会计报表进行编制时,可以将资产类科目进行细化分类,把“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原值”等科目列入其中。此外,事业单位应对无形资产给与足够的重视,在会计报表中设置专门的科目对其进行单独的核算,以助于报表的使用者充分认识和了解,为未来事业单位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做好准备。

3.增设项目创新方法

虽然在事业单位中的现金流动不若企业一般频繁,但能够准确的掌握现金的流动情况对事业单位也是十分重要的。编制现金流量表,不仅使事业单位可以有效地控制现金、规避市场风险,同时也可以使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全面的掌握事业单位的经济实力,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的货币支付能力以及货币现金的使用效率,是事业单位顺利开展各项活动和工作的物质基础,对制定未来经济和发展计划至关重要。对于资产负债表,可以通过删除、合并重复科目等创新方法进行完善,以消除科目余额平衡表给其带来的不利影响。例如将“拨出专款”“拨入转款”和“专款支出”等专项资金结余记录在“净资产类”项目下的“专项结余”中,可以方便的看出三者的差额。

三、结语

无论是出于事业单位自身的长远发展,亦或是社会经济进步的角度来说,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改革都是当前各单位迫在眉睫的任务。尤其对事业单位而言,只有广泛接受各方的意见、采取科学合理的改革措施,才能促进会计报表的作用真正得以充分的发挥;只有不断提高会计报表的质量,才能更好的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只有提高会计报表的严谨度,才能严加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行为,才能推动我国事业单位不断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平,曾烨.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价值工程,2014,12(01):43一44

[2]苗馨.如何控制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真实性及有效性[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0(9):48—54

篇5:服务业单位财务统计报表填报流程

一、确定单位类型和上报表式

服务业单位统计报表包括:《服务业企业财务状况》、《服务业非企业单位财务状况》、《银行业财务状况》、《保险业财务状况》、《证券和期货业财务状况》,共5种表式,每家单位只能对应到其中一种表式进行填报,每种表式对应的填报范围如下表。

二、填报指南与原始数据(记录)搜集

(一)报告期限

服务业单位统计报表分为月报、季报和年报。每个报告期报送的是1月至本月的累计数,如3月财务月报报送的是1-3月的财务累计数,需要注意的是季报的四个报告期分别报送1-2月、1-5月、1-8月、1-11月的财务累计数,年报报送的是本年1-12月的财务累计数。

(二)报送方式和报送时间

服务业单位报送统计报表都采用网上直报,服务业统计报表的报送时间由县(市)区统计局具体确定。

(三)报送内容和取数方法

服务业单位统计报表涉及金额的以“千元”为计量单位,涉及人员的以“人”为计量单位,报送数据包含本年累计数和上年同期累计数(如上年已是联网直报单位,上年同期数自动调取不用填报)。5种财务统计表的具体指标和取数来源如下

1、服务业企业财务状况

服务业企业财务状况表由资产负债、损益分配、其他资料三方面的指标组成。对于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企业,资产负债指标可以直接根据企业资产负债表相应项目填报。对于资产负债核算不太完善的企业,资产负债指标根据企业资产负债核算资料分析填报。资产负债反映企业的期末存量,这些指标为期末时点数。

损益及分配类指标根据企业损益表、费用表内容,结合不同企业会计核算基础设计的,其资料来源主要来源于企业损益表、相关费用表及其它收支核算资料。填报方法分为两种情况:

(1)编制完善的损益表、费用明细表的企业,财务状况指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填报:一是主要财务状况指标,如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利润总额、应交所得税等,可以直接根据损益表对应项目直接填报。二是明细项目,如管理费用中的其中的税金、利息收入、利息支出等,可以根据企业相关费用表及其核算资料填报。

(2)损益表、费用表不完善的企业,财务状况指标可以结指标解释及其逻辑关系,根据企业收支核算资料分析填报。损益及分配类指标反映企业财务流量情况,这些指标为报告期时期数。对于财务核算健全的企业,应付职工薪酬可以直接根据企业相应科目填报。财务不完善的企业,应付职工薪酬可以结合指标解释及其逻辑关系,根据企业支出核算资料分析填报。

2、服务业非企业财务状况

服务业非企业财务状况表由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其他资料三方面的指标组成。资产指标可以直接根据非企业资产负债表相应项目填报。对于资产负债核算 2 不太完善的非企业,资产指标根据非企业资产核算资料分析填报。资产反映期末存量,这些指标为期末时点数。

收入支出指标可以直接根据行政事业单位“收入支出决算总表”中相应项目填报。支出的明细指标根据支出决算明细表中的对应项目填报。收入支出指标反映财务流量情况,这些指标为报告期时期数。

3、银行业财务状况表、保险业财务状况表、证券业及期货业财务状况表3种表式指标和取数方式与服务业企业财务调查表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三、服务业单位统计台帐

按照《统计法》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

服务业企业须建立规范的企业统计台帐,建议格式详见附件1《浙江省服务业企业统计台帐(电子版)-2014》。台帐目录如下:

(一)封面

(二)台帐使用说明

(三)变更及检查记录

(四)其本情况表

(五)资产负债指标

(六)损益及分配类指标(月度)与损益及分配类指标(累计)

(七)其他类指标(月度)与其他类指标(累计)

(八)统计报表归档

(九)企业大事记

服务业非企业(执行行政、事业及其它会计制度)单位须建立规范的非企业单位统计台帐,建议格式详见附件2《浙江省非企业(执行行政、事业及其它会计制度)单位统计台帐-2014》。台帐目录如下:

(一)服务业非企业(执行行政、事业及其它会计制度)单位统计台账使用说明

(二)台账经管、交接、检查记录

(三)单位基本情况

(四)单位基本情况变更

(五)资产负债和其他资料

(六)收入和支出

(七)指标解释

(八)补充台账

(九)单位大事记

银行、保险、证券业企业统计台帐与服务业企业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四、报表数据审核

(一)服务业企业财务状况表、服务业非企业财务状况表、银行业财务状况表、保险业财务状况表具体审核关系以程序实际加载为准。程序对数据异常或者不符合审核要求的情况将跳出错误框,需要统计人员对数据进行仔细核对,或者写出数据异常的说明。

五、正式上报数据

检查、审核数据无误之后,将报表数据及相关情况说明按时一并上报。

六、资料归档保存

篇6:事业单位财务报表

一、万科A公司基本情况

万科股份企业有限公司(CHINA VANKE CO.,LTD简称VANKE)于1984年5月30日在深圳注册登记,并于1991年1月万科A股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业务的公司,是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确立并一贯坚守职业化底线,包括对人永远尊重、追求开放透明的体制和公平的回报等。公司致力于建设“阳光照亮的体制”,提出“专业化+规范化+透明化=万科化”、“规范、诚信、进取是万科的经营之道”等理念,并在坚持这些理念的前提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了一套经营管理的规范和流程。截止2008年公司总资产达到1192亿元,净利润40.3亿元,净资产达到了318.9亿元。凭借其出色的经营理念和强大的实力,万科股份有限公司的房地产业务已经扩展到全国多个城市,公司树立了住宅品牌,并获得了良好的投资回报。

二、杜邦分析法

杜邦分析法,又称杜邦财务综合分析体系,简称杜邦体系,是利用各主要财务指标间的内在联系,对企业财务状况及经济效益进行综合系统分析评价的方法。由于该体系是由美国杜邦公司最先采用的,因此称为杜邦分析法。在该分析体系中,净资产收益率被视为衡量企业获利能力的最重要的龙头性指标,因此,杜邦分析法将净资产收益率作为全面分析企业业绩的起点,重点揭示企业获利能力极其前因后果。

1、杜邦分析法的核心比率

净资产收益率是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比率,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其相关公式为:

(1)净资产收益率 = 总资产收益率 ×平均权益乘数

(2)总资产收益率 = 销售净利率 ×总资产周转率

(3)销售净利率 = 净利润 ÷营业收入

(4)总资产周转率 = 营业收入 ÷平均总资产

(5)平均权益乘数 =平均总资产 ÷平均净资产

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无论提高其中哪个比率,净资产收益率都会提高。其

中,销售净利率是利润表的概括,它可以概括企业的全部经营成果;权益乘数是

资产负债表的概括,它可以反映企业最基本的财务状况;总资产周转率把利润表

和资产负债表联系起来,使净资产收益率可以综合整个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

业绩。

(1)净利润

2008年万科A净利润=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总额+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费

用=409.92-348.56+1.86-16.82=46.4亿元

2009年万科A净利润=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总额+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费

=488.81-411.22+8.59-21.87=64.31亿元

2010年万科A净利润=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总额+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费

=507.14-395.82+8.09-31.01=88.4亿元

(2)销售净利率

2008年万科A销售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100%=46.40÷409.92×100%=11.32%

2009年万科A销售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100%=64.30÷488.81×100%=13.15%

2010年万科A销售净利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100%=88.40÷507.14×100%=17.43%

(3)总资产周转率

2008年万科A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409.92÷1096.66=0.37

2009年万科A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488.81÷1284.23=0.38

2010年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507.14÷1766.23=0.29

(4)总资产收益率

2008年万科A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11.32%×0.37=4.19%

2009年万科A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13.15%×0.38=5.00%

2010年万科A总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17.43%×0.29=5.05

(5)平均资产负债率

2008年万科A平均资产负债率=平均负债总额÷平均资产总额

×100%=732.96÷1096.66×100%=66.84%

2009年万科A平均资产负债率=平均负债总额÷平均资产总额

×100%=863.09÷1284.23×100%=67.21%

2010年万科A平均资产负债率=平均负债总额÷平均资产总额

×100%=1266.26÷1766.23×100%=71.69%

(6)平均权益乘数

2008年万科A平均权益乘数=1÷(1-平均资产负债率)=1÷(1-66.84%)

=1÷0.3316=3.02

2009年万科A平均权益乘数=1÷(1-平均资产负债率)=1÷(1-67.21%)

=1÷0.3279=3.05

2010万科A年平均权益乘数=1÷(1-平均资产负债率)=1÷(1-71.69%)

=1÷0.2831=3.53

(7)净资产收益率

2008年万科A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平均权益乘数

=4.19%×3.02=12.65%

2009年万科A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平均权益乘数

=5.00%×3.05=15.25%

2010万科A年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平均权益乘数

=5.05%×3.53=17.83%

三、万科A杜邦分析法基本框架1、08年万科A杜邦分析法基本框架 净资产收益率11.04%

总资产收益率4.19%*平均权益乘数3.0

2销售净利率9.83% * 总资产周转率0.371/(1-平均资产负债率66.84%)

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总额平均负债总额/平均资产总额 40.33/40.4940.49/1096.6673.27/1096.66

从上图可看出,2008年万科A的图中任何一个比率净都会资产收益率,其

中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可以概括企业的经营成果,权益乘数可以反映企业的最

基本的财务状况,所以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企业所有者投资的获利能力。要想提高

销售净利率,一是要扩大销售收入,二是要降低成本费用。扩大销售的收入既能

提高销售净利率,又可提高总资产周转率。

2、09年万科A杜邦分析法基本框架

净资产收益率12.62%

总资产收益率4.14%*平均权益乘数3.0

5销售净利率10.9% * 总资产周转率0.381/(1-平均资产负债率67.2%)

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总额平均负债总额 /平均资产总额 53.30/48.3248.32/1284.2386.31/1284.23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万科2009年比2008年的销售净利率有所提高,说明

2009年比2008年有着更好的企业经营成果;从权益乘数来看,2009年比2008

年的企业负债程度较高,在给企业带来较多的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也带来较多的风险。总资产周转率也比2008年高,表示企业的整体经营情况和财务活动业

绩都要比2008年的好。

3、10年万科A杜邦分析法基本框架

净资产收益率14.54%

总资产收益率4.12%*平均权益乘数3.53销售净利率14.36% * 总资产周转率0.291/(1-平均资产负债率71.69%)净利润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总额平均负债总额/平均资产总额 72.893/50.0350.03/1766.231266.26/1766.23

从图中可以看出,2010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比2009年的要高出1.92%,万科的销售净利率在2009年、2010年有所提升,说明了该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而这个是由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决定的。要想提高销售净利率,一是要扩大销售收入,二是要降低成本费用。随着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所以

2010年的销售净利率比2009年要高。2010年的权益乘数比2009年的高,说明

万科的负债程度比较高,给企业带来的较大的风险。

四、与金地集团的同业分析

2010年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报告中指出,在2010年年初,金地集

团总资产555.18亿元,2010年年末金地集团总资产728.17亿元,营业收入

195.93亿元,净利润31.33亿元,净资产收益率16.55%,总资产收益率4.96%,平均权益乘数3.47,销售净利率15.99%,总资产周转率0.31。

金地集团2010年:

净资产收益率16.55%

总资产收益率4.96%*平均权益乘数3.47

销售净利率15.99% * 总资产周转率0.311/(1-平均资产负债率71.15%)

净利润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总额平均负债总额/平均资产总额 31.33/195.93195.93/641.68452.39/641.68

万科A2010年:

净资产收益率14.54%

总资产收益率4.16%*平均权益乘数3.53销售净利率14.36% * 总资产周转率0.291/(1-平均资产负债率71.69%)

净利润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总额平均负债总额/平均资产总额 72.893/50.0350.03/1766.231266.26/1766.23

由上图可以看出,销售净利率反映了企业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的关系,从这

个意义上看提高销售净利率是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所在。万科A房地产的销

售净利率比金地集团的要低,说明万科的盈利能力比金地集团弱。权益乘数主要

受资产负债率影响。负债比率越大,权益乘数越高,说明企业有较高的负债程度,给企业带来较多地杠杆利益,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较多地风险。该万科的权益乘

数比金地集团较小,说明万科的负债程度较高,万科风险较大。从上面数据可

以看出万科房地产的净资产收益率还是较高的,说明了万科的财务风险比

金地集团弱一些。

五、结论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 万科拥有较强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 且这

三种能力有很好的稳定性。2008年-2010年这三年,万科一直保持了很高的盈利

水平, 除了市场强大需求外, 说明其拥有很高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 规范、独

特的价值观也是其长盛不衰的秘诀。另外,万科的营运能力体系的建立、发展和

上一篇:一封寄不出去的信初一作文下一篇:串货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