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妇产科护理中医疗事故及不安全隐患的分析来探讨妇产科开腹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

2022-11-19

根据调查, 针对国内的医疗事故的分析, 妇产科一直是医疗纠纷及事故的高发地, 2006年上半年, 某城市共定性医疗机构医疗事故40起, 其中有14起发生在妇产科, 为最多。2010年在各地的资料中妇产科护理一直是医疗事故的高发区。

1 医疗纠纷和事故产生原因的分析

(1) 护理实习生的违规操作, 由于护理实习生对法律知识普遍欠缺, 对临床常见的潜在性法律问题认识不足, 缺乏对自身法律身份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认识。擅自执行医嘱或在实际经验缺乏的情况下进行各种治疗性操作, 护理实习生因专科知识相对缺乏, 经验不足, 对疾病风险、变化及应急措施不能很好预见, 把握不好“度”, 加之实习生技术操作水平相对较低或不熟练, 给病人增加了痛苦, 为纠纷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2)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观念转变缓慢, 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和应急措施, 在护理过程中忽视危机因素和潜在的隐患, 忽略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患者权益尊重, 引发护患之间冲突和纠纷的现象时有发生。

(3) 执行护理制度和操作常规不严。在护理诊疗过程中, 有些护理人员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执行医嘱不严谨, 药品管理混乱, 违反护理操作常规和不严于职守, 观察病情不周到、不细致, 不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而延误抢救时机等而引发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

(4) 专业技术素质及其影响。许多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源于护理技术上的分歧, 或者说是病人及其家属认为的护理治疗技术上的失误。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技术素质, 从而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减少护理纠纷的产生。同时, 更要重视的是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影响。

2 临床护理开腹手术探索

开腹手术目前仍然为妇产科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 为了最大程度地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降低手术的风险, 避免医疗纠纷, 对腹部切口进行有效的护理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我院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 患者切口良好, 均痊愈出院, 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2.1 饮食护理

对于实施腹部切口手术的患者, 良好的饮食调节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对于需要择期手术的患者, 更应根据患者具体的身体情况, 采取相应的措施, 按照适宜能量、低脂肪、低膳食纤维、少量多餐的原则, 加强术前营养及支持治疗。对营养不良消瘦的患者, 应增加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 以提高血浆蛋白水平, 保证机体有充足的营养, 促进伤口愈合, 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对于患糖尿病的患者, 需通过饮食控制和药物调整来控制血糖, 待血糖稳定后再行手术;对于贫血的患者, 应给予输血或药物补充铁剂, 积极纠正贫血;对消化道吸收功能较差、体质消瘦的患者, 应注意通过营养补充改善一般状况后再行手术。

2.2 术前指导

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的相关知识和手术的必要性, 叮嘱患者各种手术注意事项, 建议患者在术前2周内戒烟, 掌握好手术时机, 术前及时做好各种检查, 皮肤要保持清洁, 备皮时间不超过术前24h, 及早手术可有效地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指导患者学会有效咳嗽向患者讲述咳嗽的重要作用及咳嗽时如何保护好伤口。

2.3 心理护理

耐心倾听患者的疑虑, 给予细致的解答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的情绪, 努力为患者创造心理安定的住院环境, 让患者了解医院的技术水平、医疗设施, 以耐心、热情、和蔼、关心、同情的态度, 严肃、认真、负责的工作, 熟练清湛的操作技术, 取得了患者的信任, 以信赖的良好医患关系, 增加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 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手术, 防治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等一系列问题出现。

2.4 术中护理

术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视具体情况可选用横切口及减张缝合, 关腹时应保证满意的麻醉、动作轻柔避免腹壁组织的撕裂, 选择适当的缝合材料, 彻底止血, 逐层确切缝合, 做好切口的保护, 预防感染。手术时注意用盐水纱布保护脂肪层, 拉钩动作要轻柔, 避免使用暴力和反复移动拉钩, 尽量减少对组织的压榨伤。关腹时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及用纱布擦拭, 清除游离脂肪, 若有出血则严密止血, 避免皮下积血。缝合脂肪层时应对合良好, 不留死腔。打结动作要轻柔, 减少脂肪组织割伤, 打结松紧以切口对拢为原则, 过松皮下容易积液, 过紧影响血运行, 对高危切口术后用红外线照射, 密切观察, 及时处理, 以免延缓切口愈合。

2.5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人员要每日观察患者的腹部切口情况, 根据药敏试验, 选择敏感抗菌药物, 慎用广谱抗生素减少切口感染;同时注意切口处有无渗液渗血, 切口张力是否增加, 特别对肥胖、营养不良的患者更要细致观察;平时卧位床头抬高15~30°, 双膝下垫小软枕, 放松腹部肌肉;而咳嗽时应采用平卧, 陪护双手轻压腹部两侧, 减轻切口张力适当补充水、电解质、维生素、必要时补充血浆、蛋白行胃肠外营养。对于肥胖患者, 术后以红外线照射切口, 保持切口干燥, 预防切口脂肪液化;一旦发现切口脂肪液化, 切口裂开等情况, 及时通知医生, 对症处理。

2.6 腹部切口液化护理

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并发症过去时有发生, 它与手术性质、病情程度、术者的技术、医疗条件等都有关。但随着近年来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预防措施的重视与完善, 严重的腹部切口并发症已很少见。但脂肪液化、感染、裂开等仍偶有有发生。其中,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妇产科腹部切口液化与肥胖、贫血、术后咳嗽、糖尿病、妊高征水肿、滞产、缝合技术、术前未使用抗生素密切相关。处理的早晚与切口的愈合关系密切, 因为液化的脂肪堆积在切口内不易局限, 可向周围脂肪组织扩散, 加速液化。渗液少者可每日挤压切口1~2次, 每次尽量将液化脂肪挤净, 然后于切口覆盖无菌纱布, 用频谱仪照射30min, 1d2次。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和病人的情况护理。

2.7 复健教育

术后为防止患者放松对腹部切口的关注护理人员要及时对患者进行康复教育, 讲解床上大小便、科学起坐的重要意义, 以免引起腹部切口张力增强, 有碍切口愈合, 指导患者合理使用腹带, 及时查看腹带松紧度, 及时固定腹带。指导患者进行术后早期活动, 促进胃肠功能与体力恢复, 防止肠粘连, 还可以采用热敷穴位等措施, 促进患者术后尽早排气、排便;观察并记录大小便情况, 注意保持大小便通畅, 术后避免过早剧烈活动, 但也要合理复健活动, 执行护理操作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以取得患者合作, 防止因操作时患者体位变动使腹内压增高引起切口裂开。

2.8 避免其他并发症

其他并发症是近2年引起很多外科或妇产科护理关注的问题, 当手术成功之后, 大多数的病人和家属都会很放松, 但是, 这个时候对于医护人员来说, 是最重要的护理环节。因为在手术后的深静脉血栓引起的肺栓塞情况下也会猝不及防地夺去病人的生命。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大多数发生在下肢, 其中最常发生在各种外科手术后, 经腹的妇产科手术血栓形成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有关, 加上手术后下肢不能活动, 血流缓慢, 以及大量止血药物的应用, 进一步促进了静脉血栓的形成。因此, 手术后止血药物应用时间不宜过长, 鼓励患者应尽可能早下床活动, 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对下肢活动受限的病人, 应进行局部肌肉按摩, 以加速血液流动, 减少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后, 下肢会突然肿胀, 局部感到疼痛, 行走时加剧, 偶有患者可能会发生肺梗死, 导致猝死。这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和优秀护理人员注意到的问题, 在全国很多著名医院都新近开设了血管外科。一部分血栓患者就是因为手术衍生的问题。

通过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活动,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促进了切口愈合, 减轻了患者的切口疼痛, 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妇产科手术的护理实践让我体会到医疗事故减少的关键在于在护理质量和护理技术方面常抓不懈, 从基础质量到最终质量, 从关键部门到薄弱环节, 从基本功训练到重点人才的培养, 从新技术应用到新设备的引进, 从质量考核到制度落实等, 都有强有力的质量管理机制。将质量检查考核结果作为评优晋升的重要指标, 加强质量控制, 立足目标, 着眼环节, 逐级考核, 层层把关。优秀的护理人员一定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病人生命高于一切的责任意识。在优秀的护理人的心中, 责任重于泰山, 患者生命健康高于一切。

摘要: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 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临床实践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突与困惑。由于妇产科服务对象都是女性, 并且在护理中存在较多的不安全隐患。现就妇产科护理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探讨解决的方法和科学的护理方式。

关键词:产科护理,医疗事故,不安全隐患,开腹手术

参考文献

[1] 徐又佳, 包士尧.医疗法学在医务人员再教育中的地位[J].中国医院管理, 1997, 17 (10) :50.

[2] 许晓斌, 赵晓勤.运用法律武器正确处理一起医疗纠纷的体会[J].中国医院管理, 1999, 19 (5) :280.

[3] 苏明宝, 王一平, 王旭飞.切口脂肪液化20例体会[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9, 19:144.

[4] 苏应宽, 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45~56.

[5] 纪伟光, 吴达志, 王旭.高频电刀对腹部切口愈合影响实验和临床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 2002, 17:1199~1202.

[6] 岳天孚, 刘晓玫.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及裂开的防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1999, 15:709.

上一篇:内蒙古吉林高勒浩沁勘查区早白垩世煤层对比下一篇:《临床医学诊疗》丛书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