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须有先生传范文

2022-05-30

第一篇:莫须有先生传范文

《莫须有先生传》的读后感

废名小说独特的问题价值在于“文章之美”,小说的语言深受中国古典诗词的影响,“文字禅”的传统诗文融入现代化语言因素中,叙述语言平淡透漏出淡淡的佛理禅趣,文章语言灵活多变,变化出新,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在《莫须有先生传》里,古典诗词现代化,语言陌生化的意境美,原始的方言词语以及多种语言混合中透出禅宗思维等穿插在其中。

一、古典诗词的现代化

(一)、“文字禅”的传统诗文

周作人对《莫须有先生传》的评价:“此书乃是贤者语录,或如世俗所称言行录耳,却比禅和子的容易了解,则因系统一派路,虽落水有深浅,到底非完全异路也。语录中的语可得而批评之,语录中的心境—‘禅’岂可批评哉”。废名自己也谈到莫须有先生的思想:即所谓“一言以尽之”的道理:“心如一棵树,果便是树上结出来的道理,道理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了。”“何处惹尘埃”是出自禅宗思想六祖慧能大师的《坛经》里:“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惹尘埃。”因此,佛性不用外求,而讲究的是内在的自我。

而讲到内在的个体性自我,废名往往是通过对“镜子”这一个镜像表现的,从镜像中的世界当做窥探内心的存在,“镜子”幻化出了一个废名理想的人生与世界,镜子中的一切正是废名内心的自我本源的追求,是现实世界折射后的美好的所在。《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莫须有先生教国语》:“镜花水月你以为是假的,其实镜花水月同你拿来有功用的火一样是光学上的焦点,为什么是假的呢?你认火是真的,故镜花水月是真的。世人不知道佛教的真实,佛教的真实是示人以“相对论”。 不过这个相对论是说世界是相对的,有五官世界,亦有非五官世界,五官世界的真 实都可以作其他世界真实的比喻,因为都是因果法则。”这是莫须有先生在拿透镜做实验而参透的顿悟。“镜子”即“明镜”与神秀《大乘五方便》中“净心体犹如明镜,从开始以来,虽现万象,不曾染著”相合。“明镜”是成佛的象征。而寻找明镜的过程,也就是对佛性的追求。“你认火是真的,故镜花水月是真的。”镜花水月是真还是假,一切就如佛法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真还是假,都是心之所往。更有学者进一步阐释道:“在禅宗看来,名相不实,世界如幻。‘心’所显现的时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皆是如梦幻泡影”。所以在“明镜”里废名所求的理想中的现实,都是在反映废名内心的向往美好理想世界的所在,可以说是对废名人生的另一种写照。

在《莫须有先生传》还有很多突显了禅理哲学的思维意蕴。例如对“生死”的看法,“生死大事”是禅宗要义的一个基本话题。在第十三章《民国庚辰元旦》里讲到:“他的话令我想起许多事情,我告诉你,人是有前生的,正如树种子,以前还 是一棵树,现在又将由种子长成一棵树,前生的经验如树种子今生又要萌发了。„„”“所以小孩子喜欢钱也是前生的贪,今生又萌发,若照小孩子说他确是不应 该喜欢钱的。据我的观察,小孩子对于玩具的爱好,尚不及于对于钱的贪,你夺过 他手上的钱他真是舍不得的。便是我现在,我还是很有舍不得的种子,确乎不是一生的事情,真要用功。”佛教中讲究因果循环,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充满因果的,每一事物的发生都有它的前因后果。不是孤立的,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无果之因。

这里废名对于前生和后世的理解说是人的前生如树种子,以前是一棵树,现在又将由种子长成树,小孩子喜欢钱的也是前生的贪,今生才萌发的。在佛家的《俱舍论》卷十六中说:“于他财物,恶欲名贪。”对于名、利,对于财物,对于外界一切可欲之物,甚至对于由五蕴和合之众生之体,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欲望,都可称为贪。佛教认为,贪是佛教修行的大敌,是产生一切烦恼的根本。所以小孩子喜欢钱是前生所产生的贪欲造成的种,今生因果轮回地萌发。对于贪,在第十四章《留客吃饭的事情 》中也有另一种参悟,“手上拿了东西心里确是非常之贫穷的,人生在世不觉得生老病死苦,有何意义呢?这不完全是以人生为可留恋吗?不正是贪着吗?”莫须有先生觉得自己是个野心家,贪着世间,贪念人生,而且对于“死”的看法,废名总是看得很冷静很超脱。认为死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生命的“忽然”、“偶然”而又必然的终结。“你们不要骂我呵,让我休息一下呵,你们走慢一点就是了。唉,旷野之上, 四无人声,人的灵魂是容易归入安息的。”这是《莫须有先生下乡》的一段话。“死”同“生”一终一始,一来一去,皆是行色匆匆,无牵挂、不恐惧,死亡便成为生命的另一个形态而延续下去,这是佛家的感悟,所以对于人生的生老病死也就淡然了。佛家讲,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阴盛。“死”即是八苦之一,这是大多数人都害怕经历的时刻。人的痛苦就在于觉悟,如果觉悟,也就能超越这样的苦痛,就能迈入“极乐”的世界。所以在莫须有先生上,对于“死”的觉悟,也是废名本人所表达的思想觉悟,恰恰也与禅宗的精神实质有了很密切的契合。废名小说很大程度上体现的好似佛教与老庄哲学思想相结合的中国禅宗文化底蕴。应当说,正是老庄思想的“清净的无为之道,‘逍遥’‘心游’之本养育了废名超然洒脱的性情。”同时,庄子“齐生死,等物我”的观念”的观念由影响着他的人生价值观,使废名对生老病死始终抱着一种乐观的态度,而这种态度,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又不谋而合。

废名在作品中,有时候使用大量的沉默、无语、无声和空白的意境和场景来进行传达审美感受和对生活的体认,来处理自己所感受到的文字表达困境。这正是由于他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所造成的。

在《莫须有先生下乡》中的一段话:“庭院深深深几许?老太婆呵,世界实在同一块玻璃一样的不是空虚。我常常喜欢一个人绕湾儿,走一个人家的门前过,过门而不入,因为我知道那里头有着个可人儿。然而那也要工作得意的时候,否则我也很容易三魂渺渺,七魄茫茫,简直站不住了。唉,在天之父,什么时候把你的儿子平安的接回去,不要罚我受苦。”“庭院深深深几许”是引用李清照的《临江仙》的话。用佛家的眼光来看,世界既是实在的,又是空虚的,因此用“同一块玻璃一样的不是空虚”来进行比喻。请求在天之父把“我”平安接回去,这句话的背景,是西方基督教原罪思想。这段话描写的是,莫须有先生从外面回来,看见屋子里面有一位姑娘从窗户玻璃向外探头而望,于是有这样一番感慨。

《莫须有先生》这部小说,记叙了作者废名二十年代在北京西山的隐居生活,小说中大量引用佛教、《庄子》、《诗经》、《红楼梦》以及唐宋诗词等,并且出现了大量的对话、独白,叙述人称也不停地进行转换。这是废名在使用语言表达内心世界的一次大胆探索,这种探索所达到的高度是废名深受佛教文化影响一次灵魂的洗礼。

(二)、古典诗词融入现代语境中

废名曾说过:“我写小说,乃像古代陶潜、李商隐写诗,就表现手法来说,我分明受了中国诗词的影响,我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在《莫须有先生传》中,废名吸收了大量中国古典美学审美传统,大量的诗词穿插其中,而且加入了现代化的语言因素,创造性地运用了富有个性和张力的古典词语。通过古典诗词的引用、化用,不但使小说文体洋溢着诗歌韵味,同时使小说语言简练,富有古典的细致和现代的情趣,使语言富有张力和古韵。

在第四章《莫须有不要提他的名字》中:“总之你从一个路人得到了一个着落, 于是你完全是一个漂泊家伙了。而且,人世的担子,每每到了你要休息的时候,它 的分量一齐来了,而一个赤手空拳之人,就算你本来是担了一个千斤之重,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了。”还有一处:“老太婆简直有点生气,皱起眉毛来,这一低眉,她把她的莫须有先生端端正正 的相了一相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了,莫须有先生的可怜的皮骨她都看见了。”废名用“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两句诗词,表达了房东太太伟大的母爱,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孤独之情。废名虽然把大量的古典诗词化用到现代白话中,但并不会使文章显得突兀,相反使得古今互用,文章情感的表达更加深刻准确。

例如第十章的《莫须有先生今天写日记》: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但与我何干?然而听它越有诗情我越不成眠,我就詈而骂之,无父无君是 禽兽也!乡邻有斗者。或乞醯焉。有孺子歌日八月十五月光明。七月七日穿针夜, 夜半无人私语时我都听得见!针落地焉。于是我大概是睡着了,因为有点儿说梦话。 非非凡想,装点我的昼寝门面。但你们不晓得,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并不若你们 戏台底下令人栽困也。但你们也有万万赶不了我的地方,我虽然神经过敏,形影相 随,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总算自己把自己认得清清楚楚了。这一段运用了大量的古诗文,把陶潜的《归园田居》中:“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和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七月七日穿针夜, 夜半无人私语时”与现代白话文融合起来,使读者读起来另有一番滋味。又如:“破我一床蝴蝶梦,输他双枕鸳鸯睡。”引用了无名氏《满江红》若有若无的雨丝,与梦思的飘忽断续多么相似。刚才一晌好梦,就让雨声绘打破了。梦一醒,不由人不羡慕那些雨夜双栖的伉俪。废名对古诗的引用,对典故的运用,把古典诗词经过自己的发挥和创造融入到现代汉语中,打破了古典文本中程序化了的东西,使古典词语在新的语境环境中得以复活。

二、语法的陌生化 所谓的语法的陌生化,是指对常规、常识的偏离,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在语言结构上,使那些日常语言中为人们司空见惯的语法规则化为一种具有新的形态、新的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陌生化是文学创新常用的一种艺术技巧。废名的创作大多在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其社会背景的影响,接受了五四时期的新思潮,因而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语言。他善于打破语言规范和用语习惯,对日常语言进行有意的扭曲和变形,从而使人们平时所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起来,产生审美距离和审美感悟的难度,达到独特、新奇的审美效果。在《莫须有先生传》中,废名对语言进行了加工和创造,打破了日常语言规范和用语习惯。

例如第二章《莫须有先生下乡》中:“这个太阳把我讨厌死了„„”这句话从现代汉语规范的角度来看,完全是不符合的。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来说,应该是说:“我讨厌死了这个太阳。”而废名却不按照常规来写,把“这个太阳”作主语,使用了把字句式,从而形成了一种创新。又例如第六章《这一回讲到三脚猫》中说:“莫须有先生蹲在两块石砖之上,悠然见南山,境界不胜其广。”废名引用了两句古诗到句子中,虽然使句子起来不太顺畅,但却创造了意境。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好享受充分表达了莫须有先生的愉悦的心情。废名用不符合语法规范的错乱语言来表达幻化出来的意境,给人一种更加曼妙的美感,同时也丰富人物内心的真实想法。

三、原始的方言词语

方言是人类最自然的语言,最能表达人的神理,在文学作品中是刻画人物、抒发情感、揭示文化的重要工具。用方言为语言形式就是把语言还原到它的最原始状态,回到本源的一条便捷之路,同时也能是读者产生亲切、新奇、陌生的感觉和地域风情。

废名在《莫须有先生传》中就大量地吸收了本土地域有着浓厚文化积淀意味的语言句式和方言土话,并用于丰富人物的性格和点缀于环境的描写中,让方言在和经典的诗意语言的对比中,相互衬托,使小说语言产生奇特的陌生化的审美效果,其主要目的就在于恢复对生活的原初感觉。例如在第四章《莫须有先生不要提他的名字》中房东太太说:“我叫你出来!叫你出来为什么不好好的就撤身进去呢?怕什么呢?人家笑咱 们不知礼!”“我的这个名字没有大起得好”“好在莫须有先生是一位高明”又如《莫须有先生下乡》中,“你赶快把东西绑好呵,我要到那头赶午饭呵。” “糟糕,屙尿的工夫。”“我不怕强人,我连虎列拉都不怕还怕强人干什么呢?”又如《莫须有先生今天写日记》中“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啼郎”“你们也喜不喜欢作牧猪奴戏?赌钱其实有的时候也很有意思,好比就在这天幕之下就行,就好比杠房的执事人等,你们总看见过,那些瞌睡虫真有个意思。”“莫须有先生自己洗自 己的衣服我又生气,说你是同我闹瘪扭儿,——哟,这一个大槐树虫儿!哟,麻得很!”“这一位三奶奶就不得味儿!人家坐在这里凉快,她放泔水桶!”这些句子读起来非常新鲜,“撤身”“没有大起得好”“屙尿”“闹瘪扭儿”这些词语在普通话中是没有的,而是地道的湖北方言,白话方言,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这些语言都是充满生活气息,是没有经过任何修饰的土话方言,化作一种有生命的语言融入到文本中,构成了文本有机的组成部分。原始化富有地域特色的方言成为《莫须有先生传》的又一大特色,是构成文章之美的又一大亮点。

四、多种语言的融合

在《莫须有先生传》中存在欧化语、外语、方言、俚语、儿歌、戏曲、古文、古诗、新诗、等古今中外的各种各样的语言碎片,拥挤和堆积在一起。民间的,调侃的,庄严的,口语的,书面的等夹带着各种声音融合在一起。语言杂陈伴随着“语法违拗”,“肯定与否定的含混”成为一种无法透视和洞察的语言景观。语言的欧化,这与废名在五四新思潮时期,他的小说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但是,废名对于西方文化思潮也没有盲目恭维,反而深入检讨与反省,以为还不如“家训”,所谓教人信佛教和孔子“比新文化运动时期受西方文学的影响因而引起的恋爱至上主义要得人生意义多了”(第十一章《一天的事情》)。在拿庾信和莎士比亚比较时,他也表示,“可以编剧本与英国的莎士比亚争一日的短长,但决不能写庾信的两句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于传统中国文化深邃与精妙的折服与膜拜。所以废名在《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以后更是在小说中,大量穿插古文,孔子思想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意在对传统中国文化的发掘与弘扬。废名以孔子与佛教为本,反刍、沉思传统思想,同时对源于西方的“逻各斯”不无警醒和批判。第十六章《莫须有先生教英语》:要知道“中国的哲学足以救科学的潮流将淹没人类的”。 废名在《莫须有先生》中运用的白话诗,古文,儿歌民谣以及引用的孔子儒学思想使得文本词语古为今用,也透露出淡淡的禅趣与老庄哲学之“道”。如“人的思想应该如飞鸟之过目”(第十一章《莫须有先生写情书及其他》),“人是一生完全是一个不应该被招待之客”(第十四章《这一章谈到一个聋子》)。多语言的融合还表现在古今语的混用,将古语和现代汉语结合起来,以此构成一种特殊的语言韵味。如《留客吃饭的事情》:“太平时,盐贱,乡下人过年都是做豆腐乳的,故谚云:“二十五,打豆腐。”。“莫须有先生便在道旁做一首白话诗: 我在路上看见额上流汗, 我仿佛看见人生在哭。 我看见人生在哭, 我额上流汗。 ”“莫须有先生大笑,觉得这个名字有趣,若用文言翻译便是“夜生”,便差多了, 人家将以为你读了庄子,庄子《天地篇》,“厉之人半夜生其子,遽取火而视之, 汲汲然惟恐其似己也。”《莫须有先生今天写日记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又到了莫须有先生睡午觉的时候。但很不容易眼睛 一闭心里就没有动静了,世上没有一个东西不干我事,静极却嫌流水闹,闲多翻笑 白云忙,房后头那个野孩子还把我的墙上写一个我是王八,他以为莫须有先生一看 见就怒目了,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啼郎„„”雅俗语言的并用,呈现出一种简练精致的语言富有人生哲理的参悟在其中。

《莫须有先生》是废名浸透大量的心血的作品,是“灵魂之吐抹”,废名说:运用语言不是轻易的劳动,对此,我自己是怎样的用心,要把我的心幕逐渐展现出来!”周作人对于《莫须有先生传》指出:“葡萄频果死于果子,而活于酒矣”可见评价之高。然而,很多人说《莫须有先生传》很晦涩难懂,我想这是由于它并没有很强的故事情节,而是其思想中的佛禅思想及其影射到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佛禅意蕴。禅宗讲求:“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所以在《莫须有先生》中运用了这种思维方式,自觉或不自觉地忽略了语言之间的有效衔接,很多时候直接切入到人的内心世界,插入的一些禅宗佛法,虽然精辟入理,但对于广大读者来说,还是有艰涩之感。,此外,顿悟的思维方式也使废名用陌生化的语言来写一些平凡的事情。淡化了情节,运用了古典诗词现代化的语法、原始的方言以及多种语言融合的特殊手法才构成了《莫须有先生传》语言的独特性,形成了晦涩奇辟的风格。

第二篇:五柳先生传

读《五柳先生传》有感

陶渊明先生在《五柳先生传》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位安贫乐道、适情逸性的读书人的形象。

开篇四句是对人物身份的交代。这位五柳先生不知何地人,也不知姓氏,宅旁有五棵柳树,便以五柳为号。古人既重地望,也重声名的。而五柳先生既不知何地人,也不知姓氏名字,都见出他远出于流俗观念之外。这几笔便使隐姓埋名、深藏避世的“高人”之气笼罩全篇。语极平淡,味极深醇。

陶渊明先生崇尚自然,他因不满官场丑恶,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爱菊,自从被陶潜先生垂青之后,菊花就成了“花之隐者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他赋予菊花独特的超脱的风格,菊花从此便有了灵性。

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箪瓢屡空,晏如也。”说的是五柳先生家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然自若。可见他心胸之豁达,忘怀得失,是之谓“超脱”。

陶渊明的散文表面清新淡雅、质朴自然.。他向往的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自然环境,男女“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社会风尚。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陶渊明才把自己的美好志愿寄托在喝酒和诗作上。

任情自然、求真求实。平淡自然的风格就是他率真高尚人格的反应。在对待人生上,陶渊明采取一种顺应自然、任情自然的态度。从不违心矫情,也不强而后为而是处处表现出真性情、真怀抱。这一点在他的《五柳先生传》中即充分显示了。

第三篇:五柳先生传

一、教学目的

1、感受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

2、学习本文简洁洗炼、画龙点睛的语言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以帮助学生体会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为重难点。

三、教学方法

以课文为基础,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拓展内容,加深理解。力求让学生达到由文及人、由人推己的读书境界。

四、教学内容及过程

1、营造氛围,指导方法 今天上课的两条要求:

第一,身心放松,平等相处,无拘无束,说笑自如; 第二,沉下心来,读出自我,开动大脑,读出困惑。

(做一个小游戏,看大家是否真正身心放松了。怎样才叫读出了自我,就是要读得感同身受,入情入景。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境界,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提出过读书的四步骤。曰:“精取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我们不妨照此方法来读读今天要学的课文《五柳先生传》。)

2、初读课文,疏通字词(范读、自由读、重点读、齐读)

3、充分讨论,体会文意

a.五柳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文章介绍了他哪些方面的特点?

他沉默寡言,淡泊名利,家境贫寒,嗜酒如命,读书作文,不拘小节。 b.文中所用篇幅最多的是写他哪方面特点?

写他喝酒的篇幅最长,也最传神(体会一下“晏如也”的感受。) c.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写到了酒,大家还记得哪些,我们来共同回顾一下。(曹操的《短歌行》,李白的《将进酒》等)大家看看这些诗都不约而同的与一个字联系在一起,哪一个字——愁,那么,我们来看看“五柳先生”为什么而愁呢? d.这时候我们便可以讨论一下《五柳先生传》是不是作者的自传?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须先简要了解陶渊明的生平(陶渊明生平简介)。

4、归纳特点、仿写自我 a.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本文之美,不是一种夸饰之美,也不是一种拙朴之美,而是一种洗炼之美。杨延芝曾说:“金银出于矿铅,未洗炼者不足重也。”孙联奎也说过:“不洗不净,不炼不纯。”本文正是简洁洗炼的典范。写人物、抓住特点,寥寥几笔,栩栩如生。这么有意义的方法,何不尝试一下?

b.用极少的语言(一个段落,一句话)向全班同学介绍自我。在此之前,再向大家提供一个例子。

5、重温课文,熟读成诵

附录一: 陶渊明简介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少年时代由于受家庭和儒经的影响,曾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二十九岁出仕,但一直做祭酒,参军之类的小官。他早年便有爱慕自然,贪羡隐逸的思想。当仕途不得志时,就更怀念这种生活。所以,在这十多年里,他一直“一心处两端”,行动上也是仕隐不常。三十九岁时,他的思想有了很大变化,就在这一年,他亲自参加了劳动,因“耕植不足以自给”,又一度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解职而归。从此,完全走向了归田的道路。终年63岁。陶渊明的归田是对污浊现实完全绝望之后,采取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陶渊明的作品,现存诗120多首,散文6篇,辞赋3篇及其它韵文。 他的作品一方面表现出守志不移的耿直品格,一方面对污浊的现实表现出强烈不满。还有大量的田园诗则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劳动本身的赞美。如《饮酒》、《归园田居》等晚年的《桃花源诗并记》,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他的诗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平淡自然。往往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真率自然的抒写来表现农村的日常生活和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使人感觉真象是从“胸中自然流出”一样,没有一点的痕迹。

第四篇:差不多先生传

《差不多先生传》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概述五件事例

2.深入研读文本,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研读文章内容,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美国作家奈斯比也说过类似的话,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举世闻名,可是中国人的因循怠惰,也同样远近驰名,胡适先生也说过“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为了革除国人这种根深蒂固的不良习性,胡适先生杜撰了“差不多先生”这个带有寓言色彩的人物形象并为他立了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传记,一起认识一下这位差不多先生。

(二)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 原名胡洪骍,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

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他兴趣广泛,作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进行研究。著有《尝试集》《胡适文存》。

白话文,以现代汉语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胡适先生是第一个提倡白话文写作的文学大师,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推动具有巨大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胡适先生笔下的《差不多先生传》。

(三)预习检查

为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划线词语。

精明:机灵聪明。德行:道德和品行。

精细:精密、细致。圆通:(为人做事)灵活变通,不固执己见。 名誉( yù )从从容容: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

直隶( lì )一命呜呼:指死。这种说法通常带有幽默或讽刺意味。 .

撇( piě) .

(四)阅读课文并分析。

1. 阅读课文,说说差不多先生是什么样子的。

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

眼睛:看得不是很清楚

耳朵:听得不很分明

鼻子和嘴: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

记性:不很精明

思想:不很精密

2.本文用哪些事例刻画了差不多先生可笑又可悲的形象?请小组讨论后简要概括。

(请按顺序简单概括, 例如什么时间他做了什么。)

小时候买红糖

上学时山西和陕西分辨不清

差不多先生工作后算帐时不精细

一生坐车时误时错过火车

得病时让兽医给自己治病

3.文章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刻画人物的,请举例说明。

(五)课文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胡适笔下的《差不多先生传》,了解到个人身上小小的陋习不加以改正,往往在关键的问题上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运用这些方法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六)拓展训练

请你为差不多先生再添上一例,要求字数在100字左右,能够运用几种描写方法。

(七)作业:

结合课文以及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差不多先生的看法。(80字左右)

第五篇:差不多先生传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河北省的西边是哪一省?”

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

“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玻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 „„ 差 „„ 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帐,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了一个懒人国了。 朱震国的《差不多先生传》课件

课前的招呼与问话。课前与同学们摆手打招呼并征求同学们的意见“我可以上课了吗?”这在上课伊始就为学生传递了一种友好与平等,使之前从未谋过面的师生间的情感骤然间亲近了,学生的顾虑扫除了不少,表现的欲望增强了许多。这会带来和谐与活跃的课堂。

在学生谈文体中的“先生”一词用好还是不用好时,一生说“先生”说的是一个大人,不是一个孩子。老师就说:“我称呼你先生好吗?„„我什么时候可以称呼你为先生呢?可以的时候你跟我说一声。”这句随机性的应变话语使课堂的气氛顿时轻松了起来,也表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情趣。学生的心里应该是甜的。

同学们读完了第一小段后,老师的评语是:“同学们读得很中规中矩。”因为同学们说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老师巧妙地借鉴了其中的话语评价学生,一方面说明他们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规规矩矩;另一方面包含了对同学们的朗读的一点不满意,太普通了——没有经过声音的个性的艺术处理,所以感情不明朗不热烈。不同的文章上要用不同的语调、语速与声音去处理的,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情感表达的需要。

“差不多先生的嘴不很„„眼睛不很„„眼睛不很”老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不很”,学生通过发言阐述了很多的理解,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词语,但是通对这个“不很”的讨论与思考,同学们心中的差不多先生的长相模样越来越清楚,也越来越深刻了。有了这个印象作为基础还怕找不出身边的差不多先生吗?

老师在教学中有这样的一个设计:“文章用了5件事情来说一个人是不是太多了?”这个问题设计引领学生明白什么是“传”,“传”的特点与要求是什么,既为“传”就不能是生活的一个侧面,而需要写一段长时期的生活经历,要写出一个人一生的特点,也需要多角度多事件地描绘。老师在不动声色中给学生上了一堂作文课,妙哉!

老师让学生思考:“差不多先生与懒人国有什么相通之处?”这个问题的设计让学生真正把握住了差不多先生的思想宗旨——懒。因为“他懒得„„懒得„„所以最后他居然懒得活了”。连活下去都懒得的人会有多懒呢?

教师用夸张的肌体语言,滑稽的声音(虚音)语言(或者说是假嗓子)范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为去世的差不多先生写挽词。教师用声音与表情为差不多先生带去了无比的嘲讽,给学生营造了一种笑中含刺的情感氛围,让学生明白写给差不多先生的挽词与写给其他的人挽词是不同的。

“送走了差不多先生,这节课也差不多结束了!”哈——(学生轰堂大笑)“差不多先生的阴魂永不散呀!”这样的结束语让人感到轻松与幽默,但更带给人无穷的思考,要摆脱差不多先生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得时时事事留意才行。发人深省又回味无穷。

差不多先生后传

话说差不多先生上了天堂,知道自己在胡适笔下成了代表中国人劣根性的人物,不禁气愤难当:“我有这么差吗?不,我要改变自己的人生!”说完,重新投胎去了。

„„

“孩子,妈妈今天多赚了三分钱,给,去买个糖吃吧!”差不多今年七岁了,家庭条件不怎么好。他蹦蹦跳跳买了糖往回走。刚剥开糖纸,他听到了呜呜的哭声,抬头一看,原来是个小姑娘摔到了。他小英雄似地跑过去,扶起小姑娘,把糖递给她:“别哭了,给!”“那你呢?”“没事儿,你吃我吃不是差不多嘛?”于是,差不多笑嘻嘻地看着小姑娘吃了糖。谁会想到十几年后这水灵灵的丫头成了差不多的老婆呢?他还真没亏。

村子里搞捐款,差不多与好友偕同去看捐款榜:王大文20,张小翠17„„好友闷了:“咦,你不是捐了25吗?咋没名儿呢?”差不多笑笑:“捐了款就行了,上不上榜没关系,反正差不多嘛!”村里第二天恰好发物资,也许因为差不多在捐款时最大方,也许因为忘记登榜而抱歉,反正村支部把一头大黄牛分给了他。朋友笑言:“真是傻人有傻福啊!”可没过几天,差不多竟把大黄牛跟隔壁的瘸子张换了一只鹅。朋友骂他:“你真是个呆头鹅,一只鹅值几个钱?那可是价格不菲的大黄牛啊!”可差不多竟说:“他腿有毛病,干活需要大黄牛,我很健康,可以自己干。再说,牛给他给我,还不差不多嘛?”那年,他21岁。

差不多47岁时,不慎患病,早在海外发达了的瘸子张记得当年的一牛之恩,送来十万块钱。差不多在弥留之际,叫来了村长。他颤抖着从枕头下面掏出存折,交给村长:“用这钱盖个学校吧!”村长面有难色:“可你不留给儿子了。”“让他自己赚吧!这钱用来造学校和留给他差不多嘛!”没几天,他就与世长辞了。

学校终究盖了起来,差不多也成了名人。人们都向他学习,中国也富强起来了。 差不多也在天上感慨:“付出之后再接受,与不付出可是差得多呢!

上一篇:民营企业档案范文下一篇:面子与中国人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