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读后感

2022-07-18

第一篇:五柳先生传读后感

《五柳先生传》的读后感

在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晋代陶渊明是一个风姿潇洒、心定气闲的隐逸诗人。他嗜酒、他爱菊,他箪瓢屡空,忘怀得失,他远离世俗尘嚣,有着安贫乐命的洒脱和闲适。他的诗歌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他的散文自粱代起亦受好评如潮,为后代人所效法。他闲居乡野,寄情山水,他崇尚自然,热爱自然。他一往情深地去描绘自然的世界,自然的人生。质而实绮、似癯实腴。他的散文表面清新淡雅、质朴自然。如《桃花源记》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央缤纷复行数百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廖廖几笔就将这良田、美池、桑竹之地描写得令人神往,欲居其间。

在这自然秀丽的字面又缓缓流露出一股纯真诚挚之情,丝毫没有矫揉造作之态、没有错采镂金式的加工,而是有出水芙蓉般的境界。除去这层自然之美之外,还有那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之美、社会风尚之美。黄发垂髫、怡然自得,男耕女织、相濡以沫。当有外来之客时,他们必是邀至家中,杀鸡设酒,好生款待。充分显示了村民的热情淳朴。在这里没有连年的战乱、没有沉重的苛捐杂税。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和谐。

他们努力耕作,充分享受劳动和收获的欢乐;他们热情好客,始终保持着幼有所长,老有所终的传统美德。在这里没有君王、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到处都是和平、安宁、自由和幸福。这里不仅是隠士的小天地,也是千千万万农民的乐土,更是一个乌托邦式的人间仙境。这种自然之美加之人性之美实则是“天地之大美”陶渊明的散文不缺少这样的境界,无论是对真挚亲情的描写还是对自然之景的描绘,他都能一质而不鄙、浅而能深的语言平平道出。在行云流水的字里行间时时回荡出对自然的赞美、对生命的讴歌。那是从诗人内心深处迸发和流淌出来的一片真情。任情自然、求真求实。

平淡自然的风格就是他率真高尚人格的反应。在对待人生上,陶渊明采取一种顺应自然、任情自然的态度。从不违心矫情,也不强而后为而是处处表现出真性情、真怀抱。这一点在他的《五柳先生传》中即充分显示了。他以自画像的方式记事立言,真实而又传神的反应了他年轻时贫寒的家境和处之泰然的情怀“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你看他尽管家贫,却全然不以为怀。相反,他读书成癖,却又不求甚解,只求意会;嗜酒成性,而不能常得,逢招必醉;著文成习,又自得其乐,以明心志:一种率真、任情而又豁达、洒脱的情怀,一个“不慕虚荣”、“忘怀得失”的高士形象就这样传神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在当时晋宋之交的社会充满了**和篡夺。

他深恶这社会上的虚伪和狡诈。但与当时很多隐者负气之士又有着不同。他以豁达的胸襟来容忍自己仕途的遭遇;以真诚的人生来对抗时代的虚伪;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来抵御社会的混浊。他嗜酒,一饮必醉;他喜读书,又不求甚解;他且爱弹琴,身边的琴却又不安玄;喜与乡农话桑麻不愿对达官贵人低声下气。在他一生的性情和行事中,他的坦然与执着使他的人格显然高出时人和流辈。走进陶渊明的散文,走进这位五柳先生平淡而真实的人生,在他的桃花林中品味自然的风采,在他的五柳先生传中体味生活的真挚,在心与心交流时获取几分朴实与执着。

第二篇:五柳先生传

与朱元思书——视频说课稿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学习作者朴素洗练的语言以及通过平淡的内容表达深刻寓意的方法。(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思维的哲理性,培养通过生活中小事感悟哲理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四)美育渗透点:感受文中人物形象之美。

二、学法引导:学习本文应重点掌握“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词语,熟练背诵全文,重点在于体会本文的写人方法。对于人物的思想性格应从性格、思想、爱好、生活、著文等方面讨论归纳。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了解作者的三种爱好及其淡泊、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解决方法:教师采用启发式讲解。

2.难点:理解“赞”语和传文的密切联系。

解决方法:采用学生模拟写“赞”语的方法,使传文和“赞”语浑然天成,相得益彰,再分析原“赞语”的精到之处。

3.疑点:作者开头便交待“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的目的是什么?解决方法: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有关陶渊明的资料,了解其不慕名利的志趣、精神,领会开头便点明志趣的朴实、率直的写法。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具学准备:投影片 1.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2.诵读全文,体会写人方法,归纳人物的思想性格。

3.品味朴素、平实的语言。4.结合陶渊明的其他诗文,以“五柳先生其人”为题作文。要求:①揣摩古文的情节,想象古诗词的意境,用自己的语言把它再现出来。②发挥合理想象,对原作进行适当的补充,扩展。 第一课时

导语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中的种菊人可谓有闲情逸致,我们眼前的这一悠闲老人是谁呢?(学生齐答:陶渊明)对,今天我们就全面了解一下这一不求名利的著名诗人、作家。

(一)明确目标:了解作者的三种爱好,学习作者运用朴素洗炼的语言叙述内容的方法。 (二)整体感知

1.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五柳先生生活的环境和画面及课文的朗读。学生勾画出生字词,并注音。

嗜 曾 箪 黔 俦 殇

2.自由朗读课文,了解五柳先生嗜好。

教师提问:五柳先生的爱好有几个,都是什么? 三个,一是好读书;二是性嗜酒;三是常著文章。

如“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试想,如无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能“晏如也”吗? 3.教师细致分析三个嗜好,他的性格如何?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闲静少言是他的外在表现,不慕荣利才是他的真实面貌。 (2)他的志趣与性格有什么联系? 因为他不追求荣利,他就无须奔忙,不用烦躁,自然也就闲,也就静。但这种闲静少言,并不等于他没有志趣。读书、饮酒、写文章就是他的志趣。 (3)如何理解他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这就与他的“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并不想“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他既不追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 (4)“嗜酒”说明了什么? 五柳先生“闲静少言”,但读书时“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说明他内心里并非一潭死水,而是有波澜的,内心的波澜没有表现出来,却找到了尸个使波澜平静的方法,这 就是嗜酒。“嗜”宇说明不是一般的小饮,而是“期在必醉”。尽管“家贫”,也没有改变这一嗜好,就因为在醉乡中可以使心灵的波澜得到平静。这就是他在那种环境里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 (5)他为什么“常著文章自娱”?

他著文章的目的是“自娱”,不是给别人看,更不是献给统治者,去求官得禄。这一点也说明了他内心的确有“会意”,有话要说的,只是不愿对别人说,写文章给自己看。 “闲静少言”而又“常著文章自娱”,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他实际上是有痛苦的,但能从读书、饮酒、写文章当中得到解脱。

(6)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三)总结、扩展

总结:作者语言朴素、洗练,围绕读书与饮酒一路写来,不用典故,不假藻饰,文笔舒放自然,内容看似平淡,实则含义深刻,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

扩展:学生联系诸葛亮《诫子书》中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谈谈自己的感受。(态度可与此相反,如崇尚英雄。) 第二课时

导语 上节课我们研读了五柳先生的三个爱好,这节课我们重点研读他为什么自号“五柳先生”及其精神实质。

(一)明确目标: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提问:他为什么自号“五柳先生”? 2—3名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文章开头第一句,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贯,“亦不详其姓字”,他是一位隐姓埋名的人。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而他竟与这种风气背道而驰,这就暗示他是一位隐士。“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就这样随便地取了一个字号。他不仅隐姓埋名,而且根本就不重视姓字,用庄子的话说, “名者,实之宾也”。但他为什么看中五柳树呢?也许他宅边并无桃李,只有这么几棵柳树,这与后面所写“环堵萧然”是一致的。他的房屋简陋,生活贫穷,这五柳树带一点清静,淡雅,简朴的色彩。 2.以五柳为号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风貌? 以五柳为号,可见他家居环境的清静、淡雅、简朴,由环境可见他淡泊的志趣、不慕荣利的生活态度。

3.赞语的含义

对五柳先生的生活、志趣作了叙述以后,文章结尾也仿史家笔法,加个赞语。这个赞语就是黔娄之妻的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两句话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这是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 4.作者与五柳先生

陶渊明实际是借五柳先生写自己,这在南朝梁代萧统的《陶渊明传》中已指出:“渊明少有高山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五柳先生的生活情趣,正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的反映。 (三)总结、扩展

总结:陶渊明以五柳先生自况,“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为其内蕴的根本;“好读书”、“性嗜洒”、“著文章自娱”是其外在的表像,引黔娄为知己,自比古之民,是对着自身生活道路的评价。但从中也流露出对世事的不满以及生存于当世的孤独。 扩展:交流有关陶渊明的知识。

利用15分钟的时间写出《陶渊明小传》的白话文章。 清秋古月传

小女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名,因喜秋夜之清冷,明月之皎洁,遂起一网名,曰清秋古月。沉默寡言,不拘小节。好读闲书,不求甚解,每遇其所好,便欣然废寝忘食。亲旧知其如此,常赠其书,令其大喜过望。但课堂所学,必求甚解,意在得分也。其貌不扬,身材不佳,成绩不优,晏如也。忘怀得失,不慕虚荣。

评:前人有言:“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读书行路,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高山流水传

小女子生于关城,姓刘名鑫,号高山流水。因自小喜爱山川,故以为号焉。现为三中学子。乐观开朗,以诚相待。好读书,必求甚解;每读精彩篇章,便如痴如醉,乐此不疲。爱音乐,每逢闲暇,愉悦之时,便哼唱一曲,以示心情;如闻悦耳之曲,便不禁开口学上一学。父母知其如此,乃给吾报一吉他班,吾欣然学往,近以半载,将学弹唱,恰合吾意。我家以饭店为生,虽不太火,但无窘困之虞。喜爱国文,每有佳作被吾师当做范文读于课堂之上,吾心窃喜。吾笔与吾心,实乃人生一大乐事。笑看人生,自始至终。

赞曰:古人云:“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深,海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激情唱响,歌以咏志(歌咏吾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雪丫头传

小女姓李名雪,无字无号,山海关人氏,三中学子。虽为丫头片子,然孜孜向学。娴静乐观,待人随和,不斤斤于得失,不争争于屑小。喜绘画,发自内心,学已两载,因学业为重,已然放弃,闲暇时常勾画两笔,悦人悦己。好读书,务求甚解,每到精彩之处,便废寝忘食。向往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之洒脱;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淡然。爱游玩,山水之美,同窗共谈,常与好友同游,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为乐。正所谓,悦群友以同游,书画乐以消忧。

赞曰:孔明有言:“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寒窗苦读十余载,何日金榜题名时。 陆“游”传

学生乃三中学子一枚,因喜海之包容万象,故名曰海容;因喜鱿鱼之鲜,古以陆游(鱿)自居。性格开朗,言语颇多。好读书,多多益善,但常恐贪嚼不烂;每逢空闲,便魂游书界。居室屡乱,父母收拾百遍亦无用,常无落足之处;或推门而观,满目狼藉,不堪入眼,唯吾不以为耻。常著小说自娱,颇示己志,因学艺不精,言语不通之处比比皆是。

赞曰:其母尝曰:“其爱书之痴,大于学习三分,忘寝之事常有。”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自识字至今,已阅书无数。听曲啃书,不亦乐乎。此不为书控欤?此不为过欤?

本文仿古体写作,有其形而意不足,尚有错别字,且末尾古怪,令人有差强人意之感。

家长评

《江户川•柯南自传》

小女生于山海关,姓张名舒月,字号全无,求时尚也,并无他想。活泼开朗,以诚待人。好文科,专爱读书,常求甚解,每遇诗文,便欣然忘时。爱玩耍,学习太紧不能常如愿。喜音乐,闲时爱哼歌,而不见在调上。朴素节俭,从不炫耀钱财。思维灵敏,反抗权威,积极乐观,淡泊明志,晏如也。常作曲自娱,以示本领。热爱音乐,自始至终。

赞曰:代笔之人有言:“爱音乐,爱哼曲,自不怯场。”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哼调作曲,以乐其志。初中生之学子?高中生之学子?

妈妈评语:我女儿能够会写自传了,第一次写的还行,不会的多问,妈妈帮不上你什么忙,但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写的更好,学得更好,加油!

妈妈

2012.02.27 庞小嗨自传

小女生于河北山海关,姓庞,自封号为小嗨,只为表吾性格,别无他意。生性活泼,诚实坦然。好交益友,不求数量。每有新友,便兴高采烈。爱听歌,常赏优美歌曲。父母知吾如此,或买光盘而送之;为答谢,吾常为吾母分担家事,擦地洗碗,凡力所能及,曾不吝情劳动。吾之闺房,食品多之;朴素衣着,常穿校服,晏如也。常深究文章要旨,颇示己志。得之警戒,牢记心中。

评曰:吾国文之师有言:“天真活泼,诚实可爱。”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听歌读书,以乐其志。第三中学之学子?二年七班之学子?

吾母评语:“文章写得一般,望你今后多读书吸取知识,以后能写更优秀的文章。”

吾国文之师评语:“能记师之话,幸也;望汝成材!” (注:吾必将听从吾师吾母之教诲,继续努力)

我的自传

小女河北人氏,姓袁名莲字嘉慧,无名无号。好动多言,不好虚荣。好上网,不玩游戏;常挂qq,与亲旧谈天论地。爱阅读,政史诗文,一并收纳,大多不求甚解;或挑灯夜读,母责曰:不惜双目。无存款,穿校服,晏如也。

伟人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小女以为,学习虽好,切不可过度劳累,应劳逸结合,放松是放松,学习时学习。专心写作,不亦说乎?

星水居士传 作者:王乙凡

少年今十五,姓王无名字星水居士,家居榆关。好学爱分,此乃学士之长常情。识时务,不做杀鸡取卵之事。喜游玩,登燕山,观渤海,奇山异水,尽览无余。性赏乐,每临床就寝前,必听曲十余首安神,方可入眠。常观新闻自娱,知晓天下格局,没见奇闻轶事,语出惊人,大呼过瘾,与友共享,乐此不疲。

赞曰:民间有言:“志不可无,傲不可有,财不可贪,欲不可纵。”余以此为戒,望吾日后可为敦方正直,清廉洁白之君子。太平盛世之民欤?

家长评语:所写真实,详细,写出了自己的爱好、性格,了解自己,有理想,我认为写得很好!字还要练练!

老师评语:文言行文,纯熟流畅;志趣精神,中学生之楷模

第三篇:五柳先生传

中考题《五柳先生传》专练

一、2007烟台卷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②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2分) 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9.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2分) 10.陶渊明通过写五柳先生的“醉”,反映了他自己怎样的内心世界?(2分) 11.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2分) 参考答案

7、A

8、(1)房屋四周的墙壁空空的,房子挡不住寒风和太阳。(2)不为贫贱而忧虑不安,不急于追求荣华富贵。

9、好读书 欣然忘食 性嗜酒 期在必醉

10、仕途失意,内心痛苦,也是一种消极的反抗。

11、示例:物质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一切。 陶渊明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思想值得肯定。

二、2007孝感市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我,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此。常著文音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这官欤?

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理解联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亦不详其姓字(详细) B、每有会意(体会、领会) C、期在必醉(期望) 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辈、同类)

8、请用自己的语言把下面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2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9、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分)

10、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先生(含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等方面)。(3分)

参考答案

7、A

8、不忧心忡忡于贫贱,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9、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人们过上淳朴无争、怡然自乐的生活

10、五柳先生因住宅旁有五棵柳树而得号为“五柳”。他家境贫寒,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为人闲静少语,一生喜欢读书和喝酒,常写文章自娱自乐。

三、2007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②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2分) 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9.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度。(2分) 10.陶渊明通过写五柳先生的“醉”,反映了他自己怎样的内心世界?(2分)

11.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2分) 答案 :

7、A

8、(1)房屋四周的墙壁空空的,房子挡不住寒风和太阳。(2)不为贫贱而忧虑不安,不急于追求荣华富贵。

9、好读书 欣然忘食 性嗜酒 期在必醉

10、仕途失意,内心痛苦,也是一种消极的反抗。

11、示例:物质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一切。 陶渊明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思想值得肯定。

四、(09眉山)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4分)

【甲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丙文】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

【注释】①〖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②〖畜〗同“蓄”。 ③〖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弦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6.丙文中加点的“适”在工具书上主要有以下解释,在这儿最恰当的选择是( ) A.符合 B.恰好 C.满足 D.舒服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因以为号焉 自号曰醉翁也 B.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曳屋许许声 .....C.期在必醉 与友期行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8.根据你对以上选文的比较阅读,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以上3篇选文中,甲文和乙文均是陶渊明本人所著,丙文则是他人为陶渊明所著。 B.以上3篇选文都体现了陶渊明的安贫乐道和隐居思想。

C.乙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率真放达、安贫乐道、淡泊名利和悠然自得的陶渊明。 D.丙文主要通过陶渊明喝酒和抚琴两件事情来体现其颖脱不羁的性格。 答案 :6.C 7.A 8.B

五、(四川达州)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2题。(15分)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8、下面各组中加点的词与其它三项意思或用法相去甚远的一项分别是: (1)( )(2)( )(3)( )(3分) (1)A、期在必醉 B、君问归期未有期 ..C、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D、度已失期 ..(2)A、或置酒而招之 B、怅恨久之 ..C、楚人怜之 D、又数刀毙之 ..(3)A、亲旧知其如此 B、其两膝相比者 ..C、以彰其咎 D、其真无马邪 ..

19、根据文意,翻译下面的句子。 (1)好读书,不求甚解。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0、五柳先生有哪三大志趣(用文中原句或词语回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

21、陶渊明“好读书”,我们今天的青少年更应该继承前辈的这种优良传统,做到“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请你写出一部你读后受到感染与熏陶的作品名称、作者、人物形象(应写出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作品名称:《》;作者:(2分) 人物形象: (2分) 答案 :

18、(1)A(2)B(3)D。

19、(1)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2)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20、(三大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刻画了一个虽然贫穷却悠闲自适的饿隐士形象。

21、略

第四篇: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好hào

嗜shì

辄zhé

曾zēng

吝lìn

萧xiāo

褐hè

箪dān 瓢piáo 屡lǚ

晏yàn

颇pō

黔qián

娄lóu

戚qī

汲jí 俦chóu 兹zī

衔xián 觞shāng

赋fù

欤yú

译文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和字。房子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先生闲适安静且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富贵。喜欢读书,但只求领会要旨;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爱好喝酒,但家境贫寒而不能常喝。亲戚朋友知道他有此嗜好,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期望一定喝醉。(只要)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 简陋的居室里空荡荡,不能遮蔽风雨烈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喝水用的瓢里常常是空空如也,但他依然安然自若。经常写文章自己娱乐,稍微表露出自己的志向。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有人称赞道: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趣而感到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是葛天氏时候的百姓吧?

本文实为他的自传。《五柳先生传》文中言“不”,其实正突出了作者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使得文章显得与众不同,读来生动活泼,很好的表达了陶渊明平淡自然的境界。

1、 作者

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晋宋时期诗人、散文家。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田园诗人、隐逸诗人,有《陶渊明集》传世,本文亦出自此。《五柳先生传》出自《陶渊明集》,还学过他的文章《桃花源记》,诗有《饮酒》 《〈归园田居〉其三》

2、解释重点字

⒈何许:何处,那里。许:处所。

⒉不详:不知道。 详;详细地知道

⒊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因,于是,就。以,把。以为,以之为。焉,语气助词。

⒋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⒌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

⒍嗜:特别喜爱,指对酒的喜爱。

⒎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⒏或:有时。

9.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造:往、到。辄:就。 10.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11.曾不吝情去留:意思是五柳先生的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12.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空寂。

13.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穿结,指衣服上的洞和补丁。

14.箪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

15.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晏:安然自若

16.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17.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18.黔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

19.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戚戚,忧悉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20.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俦,辈,同类。

21.衔觞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觞,酒杯。

22.无怀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3、重点字词解释

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指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会,体会、领会。意,指书中的旨意。)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辄,就。期,期望。)

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冷清的样子,说明作者居住环境的简陋。)

4)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安然自若的样子。)

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4、难点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能仅将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为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抠字句,而要求其真谛。

②“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不仅写出陶渊明安于贫困,而且含蓄地说明作者以古贤颜回自况,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可谓含而不露,有弦外之音。

5、主要内容

1)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

2)总结“不”(否定句)的作用: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3)概括第

一、二段的内容,体会朗读语调的轻微变化

4)第一段:写五柳先生的生活(包括性格、志趣等)——描写、陈述——舒缓陈述的语调

第二段:赞语(对五柳先生精神风貌) ——评论——赞叹抒情的语调

6、总体概括

1)从三方面描写五柳先生形象的:

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生活: 环堵萧然,不避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志趣: (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

2)怎样理解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这与他“不慕荣利 ”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分,又不求利益,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不求甚解也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一种反应。

3)五柳先生总体概括:

“不”字为一篇眼目

“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淡泊宁静)

“不慕荣利”(恬淡自足)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恬淡自足)

“不求甚解”(胸襟开阔,意存高远)

“家贫不能常得”( 开朗乐观)

“不蔽风日”(开朗乐观)

“曾不吝情去留”(耿直率真)

4)五柳先生的形象: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5)主旨:作者用凝练的笔法,勾勒了一位隐士的生活,以他人的视角,表达了自己安贫乐道的情趣,和自己对超凡脱俗的高尚的精神境界的坚守,用一种特殊的形式(自传)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不满和抗争。 6)本文与,《醉翁亭记》中的“醉翁”同是嗜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

五柳先生:在饮酒中自得其乐,并忘却荣辱得失。 醉翁:借饮酒助山水游乐之兴。是与民同乐。

7、 名句及成语:

(1)不求甚解:现指: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理解。本文指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下功夫。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意思:不为贫而忧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8、 重点实词:

会意: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会;体会,领会。意:书中的意旨) 亲旧:亲戚、朋友。

造饮:到、往。到别人家里去喝酒。 期:希望,愿望。

环堵:周围环着四堵墙。 萧然:冷冷清清的样子。 短褐:粗布短衣; 穿结;打补丁。

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戚戚:忧愁的样子。 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兹若人:此人。 俦:朋友,伴侣。 觞:酒杯。

嗜:爱好,喜欢。

9、 重点句子翻译: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到别人家里去喝酒,一来、就要把酒喝光,希望一定喝醉。

(3)好读书,不求甚解: 喜欢读书,但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

(4)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

(5)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一边喝酒一边做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乐。

10、理解背诵:《五柳先生传》中

(1)表明先生的吃穿住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2)先生的三大志趣是: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

(3)文中引用前人之言,赞扬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并且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贫我是猪,我说脏话,不汲汲于富贵。

(4)文中描写“五柳先生”不追名逐利,恬淡自足的诗句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第五篇:《五柳先生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2课

《五柳先生传》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 了解陶渊明安贫乐道的思想。 3. 了解传记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了解陶渊明安贫乐道的思想。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介绍陶渊明的文章,并与同学交流。

2、扫除字词等阅读障碍,以备教师检查。

3、将课文表现五柳先生的具体内容列成表格。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再现桃园领会思想——导入新课学习)(2分钟)

(展示《桃花源记》图片)我们曾经学过陶渊明的散文《桃花源记》,作者虚构了一个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现在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五柳先生传》。两篇文章相互印证,也许对陶渊明的理想会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五柳先生家做客。

(二)初读课文:(诵读课文质疑问难——初步感知课文)(15分钟)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并指导学生朗读。要求学生体会感情基调,注意字音及停顿。

2、学生自由接力朗读,借以激发学生朗读热情。

3、教师出示本课重点字词句子的解释,学生也可提出质疑,师生共同疏通。

4、学生齐读课文,加强对文意的理解。

(三)研读课文:(品鉴高趣赏析态度——感受人物风致)

分组合作探讨以下问题(将任务分配到小组,小组内集体讨论,并由代表提交)

探究一:品鉴五柳先生的高雅志趣。

研讨:文中写了五柳先生的哪些兴趣爱好?你如何看待五柳先生的这些兴趣爱好? 信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曾不吝情去留。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结论: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

(教师设疑:你如何理解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插入相关连接) 探究二:品鉴五柳先生的人生态度。

研讨:五柳先生的“高”还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找出原句予以品味。

信息:先生不知„„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

结论:隐姓埋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

(教师设疑:五柳先生为何隐姓埋名?插入相关链接,介绍魏晋时期的门第之风)

1 探究三:感受五柳先生的思想境界。

探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内涵及五柳先生的人物形象。

信息: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是五柳先生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的真实体现。

结论:五柳先生是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隐士,赞美了他安贫乐道、不慕荣利

的精神。

(教师设疑:本文有很多“不”找出来并体会其作用,插入相关连接) 探究四:探寻五柳先生的别样人生。

探讨:《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的自传吗?根据所学诗词加以印证。

信息:《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爱莲说》等

结论:本文是陶渊明的自传。

(四)品读课文:(由人推己各抒己见——领略五柳丰神)

(1)你喜欢五柳先生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五)醉读课文:(醉读课文品味文心——再现先生高风)

师生齐读课文,再现五柳先生的形象,感受其高情远趣,高风亮节。 (让学生谈谈学完本文后的感受)

(六)结束语。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五柳先生的背影也渐行渐远,慢慢地从我们的视野中淡出„„当今社会,科学越来越发达,而人却越来越无力;商品越来越丰富,生活却越来越单调;世界越来越喧闹,心灵却越来越孤寂,这已经是几乎每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的切身感受。拿什么来拯救我们空虚的心灵?崇尚自然,守望精神,也许正是我们期待的“心灵良药”。 因此,我们不能不缅怀那些在极度的贫困与潦倒中依然能够守住“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的五柳先生们,不能不追念那几成绝响的魏晋风流„„

上一篇:网络教研学习心得下一篇:网络整改实施方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