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kol范文

2022-05-18

第一篇:微博kol范文

50个kol11个热门领域41个趋势前瞻未来都在这了 36氪2018新商业展望

50个KOL,11个热门领域,41个趋势前瞻,未来都在这了

36氪2018新商业展望合集

专业的行业新闻及深度报道,不容错过━━━━━━2018将会是残酷的一年。

并购是它的主旋律——所有可能产生大机会的领域都已置于巨头军备竞赛的阴影下——这可能带来无趣,也可能有出人意料的竞争结果。今年,我们走访了超过50名投资人、创业者、管理者及分析师,试图通过研究新商业领域里的明星公司、热门领域,去预判接下来一年的关键事件。我们去年的许多预言已成真,比如做内容的和做社交的越来越像、非主流文化成为主流、信息流大挣其钱、互联网金融公司集中上市、便利店等线下业态难被取代、外卖市场发生并购……融合仍在继续。今年,我们依然在内容平台与社区、文娱与游戏、零售与电商、出行与新汽车、手机与智能硬件、人工智能、新金融,以及新增的区块链这8大领域,预测未来一年值得关注、大概率会发生的41个趋势。期待与诸位探讨。并期待着观察历史发生。文 | 闫浩 王水 方婷 张信宇 王卜 乔芊 杨林 王海璐 孙然 韩洪刚 张雨忻 冯尚鉞编辑 | 杨轩 方婷

2018新商业展望合集 来自36氪

00:00 29:55

红利到顶,瓜分内容剩余流量

2018将是移动互联网继续马太效应的一年,内容平台尤盛。在资讯分发这个领域,头条、百度、腾讯以及剩余门户的分歧争执将会继续深化,多方竞争已经从暗箭走向明枪,而在短视频这块还算新生的战场,快手、头条系的两大产品,以及腾讯、YY、360等跟进的产品线群魔乱舞,市场喊了多年存量竞争之后,终于迎来“狼来了”的一天。

1、巨头收割开始

像今日头条这样的头部公司,它们个头都已经相当巨大,但是主App已经面临增长的天花板。那么,还有什么办法增长?答案是收购。在社交、音乐、新闻、视频及短视频等领域,头部公司正疯狂而又残酷地收割腰尾部App。对内容行业来说,今年注定是“大吃小”的并购之年。步入狗年没多久,就已经发生了头条收购Faceu,陌陌收购探探等行业重磅交易,体量虽然都在十亿美金以下,但是胜在频次高,速度快。市面上所有残存的体量稳定但后劲不足的中小公司,都将成为大公司为做大日活而虎视眈眈的猎物。

2、撒币送钱将成常态2017年下半年以来,内容平台涌现了派派、趣头条这种依托送钱模式实现百万、千万日活的增长神话,也有直播答题这种新的拉新神器蔚然成风,这些原先看似不起眼的增长方式在不同的平台发挥了截然不同的效力,接下来也仍会改变行业认知,送钱、撒币之后,新的方式仍会不断被尝试验证。唯一的问题是,这种差异化的内增长方式边际效应会愈发明显,一个新生事物从出现到被行业普及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甜头留给一个平台独享的情况将越来越少,尤其是越来越头部的内容平台。

3、内容向社交化转型在内容分发格局渐稳、各家内容千篇一律的新形势下,平台方单纯从内容层上下功夫,已经不是一个付出回报比较高的方案了。接下来,一大批社交场景会迁移、移植到内容平台上,使得平台实现从内容与人,到人与人关系的演化。从评论、社区、问答、类微博信息流模块渐起,到无数内容平台增添社交媒体属性,从直播平台倒向社交到一系列技术、玩法、组织方式的进步,在内容生态的基础上让人们交流、沟通、玩乐,也越来越成为一种可能。以今日头条为例,今年的战略目标已然是“智能社交”。快手因为用户间存在社交关系,在2017年已经发生了裂变式增长。快手能否更像一个社交网络平台一样,在接下来一年中发挥网络效应继续高速裂变,是留给人们心头的疑问。

4、粗制滥造的内容活不下去 在新的形势下,粗制滥造、低门槛分发内容的时代红利已经过去了,从对内容源的整顿肃清,到各大平台频频因为执照问题出现变故,再到算法被视为洪水猛兽后阶段性回归人工审核,内容平台的最大成本,俨然已经从内容的生产,走向内容的治理。这个浪潮不仅仅发生在中国,也发生在世界,像 Facebook 也正在整核心算法,调整新闻内容和亲友动态之间的比例,除却监管因素,内容行业过去几年过度繁荣所带来的问题也确实激化了社会的一些矛盾,这些矛盾的出现、加剧,逼迫平台必须自我改变。广告主瞄准线下我们正身处行业结构巨变的节点——广告营销行业正从内容驱动转向内容和技术双轮驱动。用一句老生常谈的话来说,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技术和数据曾经被视为广告营销业的救星,但这一行的人们如今正在被无处不在的流量造假困扰。好处在于,广告营销的能见度开始被更大范围内的受众知晓,人们对它的重要性也有了显著提升。

5、互联网公司是大广告主得益于互联网企业旺盛的广告投放需求,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电视和网络综艺的冠名商都被互联网品牌占据。互联网企业开始倾注更多成本在营销推广上,并且这不再是偶然出现的个例。毕竟,当互联网的模式创新空间日渐缩窄,流量红利的收割期也行将结束时,作为新事物的互联网行业也必然会面临与传统行业相似的路径选择,它们亟需通过广告营销活动为自己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这种趋势将会不可逆地持续下去,而传统的广告营销人们也会发现,当这些全新的金主们进入后,整个行业环境也将迎来一波微妙的变化。比如不少追求效率的互联网广告主开始要求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广告制作,广告公司感觉到的压力正变得比以往更大。

6、重新认识线下价值除了网易云音乐的“乐评专列”,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的地铁也成为了不少广告主(尤其是互联网广告主)争相追捧的媒介资源。如果每天留意地铁中出现的广告,你甚至能大致洞察到哪些行业正在成为资本追逐的“风口”。一方面,线上流量价格的上涨将部分广告投入倒逼回传统线下;另一方面,没有实体产品的互联网企业需要将自身服务实体化让消费者有所感知,而线下环境能提供的丰富体验也让擅长创新的企业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快闪店是这一思路的另一明证,除此之外,例如淘宝造物节、有货潮流新品节等线下活动也开始拥有了不小的传播声量。2018年的户外广告资源仍将获得广告主青睐,而越来越多的线下活动不仅将成为商业地产运营方增强吸引力的法宝,也将变成与消费者建立更紧密关系的纽带。

感谢以下人士接受36氪采访(排名不分先后):整合营销专家 唐·舒尔茨腾讯副总裁 郑香霖可口可乐媒介总监 杨曼曼onenine首席内容官 邰毅磊W 创始人 李三水躁动的娱乐大年用户的注意力,驱动了泛娱乐产业里人、时间和金钱的流动。去年我们的核心判断是人民需要娱乐,它的核心是消费掉大众的时间,人们总要有处安放自己的注意力,而它们集中的地方就产生了巨大的流量和收入。过去一年,腾讯、网易、今日头条、快手等公司的表现都印证了这一点。2018年,好消息是创意、人才的流动更加激烈,稀薄的时间,井喷的内容,竞争不止存在于同类公司之间。以用户的身份来看,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产品极度丰富的娱乐时代。“坏消息”是,这些产品也许会让人无意识地花了太多时间在娱乐,它们竭尽全力投你所好,牢牢将你绑在手机上。但除了娱乐的碎片化的内容,也许你还需要点别的养分。

7、打破次元壁,重新认识小众尽管所有人都知道,再造一个嘻哈很难,但它起码打开了一个题材创新的缺口。2018年,打破次元壁成了最值得延续的经验。视频网站所筹备的网综中,嘻哈、街舞、机器人都属于重投入的新类型。这个行业的人才流动也在打破次元壁,哪里是最有活力的创意发生地,资金、资源就往哪里流动。陈可辛、冯小刚等电影导演都已经声称在考虑拍网剧,换做三年前,网剧还被认为是这个圈子里上不得台面的边缘产品。作为文娱产业标志性的产品——偶像的产生也体现打破次元壁的趋势。直播短视频平台、K歌软件、社交网络,都在为这个行业输送明星。不要再用“草根”来形容他们,在这个越来越去中心化、越来越圈层化的娱乐时代,没有什么是自上而下的。

8、文娱类公司迎来上市潮2018年将是文娱公司冲击上市的大年,考虑到盈利现状,美国、香港是这些公司的首选。 爱奇艺、快手、虎牙、映客、B站、腾讯音乐都已经传出许多次准备上市的消息,上市成功与否,决定着它们能与竞争对手拉开多远的安全距离。上市对品牌、资金流入等各方面的影响,能让这些公司在长跑中稍微喘口气。何况真正的压力还来自它们的背后,在完成多轮融资,活过残酷的内容烧钱战之后,这些公司也到了该给投资方一个交代的时候。这就要求这些公司必须讲出更加漂亮的商业模式故事,告诉潜在投资者投入产出比新的计算方式。在新一年里,它们必须在内容产出上投入更多金钱和资源。只不过,以内容为核心,它们说的却是社交、社区、游戏联运和生态链的故事。9 、一百倍市盈率的教育行业,还有革新可能教育行业太火了。刚过去的一年,教育领域出现了独角兽,上市公司好未来的市盈率已经超过了100倍。教育类公司也变得更有钱砸广告、借助资本力量迅速扩张,房企、出版行业跨界进入,包括引入国际化教育资源,将使原来大量典型的区域性的、传统的中小型教育企业,面临兼并或者淘汰。而从教育的定义上看,它与过去也不尽相同。对于青少年而言,是素质教育,STEAM教育;对于成人而言,则是一系列自我提升教育产品,包括知识付费的出现。2018年,这一趋势将持续发展,艺术教育、高端学前教育、国际教育都市场潜力。随着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在线教育能够提供的品质、效率和吸引力都在提高。尤其是对于已经成熟的K12教育而言,人工智能、线下硬件和小班课的普及,很可能会促进2018教育内容的一次爆发性的进化。

10、游戏难以摆脱巨头控制2018年,显而易见的首先是,腾讯、网易两大游戏巨头将继续牢牢控制中国游戏市场,看点只在于它们谁能从对方碗里多抢一点份额。在巨头的推动下,电竞的商业价值将在2018年迎来大爆发。在试水头部赛事投放之后,广告主也在进入到电竞产业的方方面面。只是这里有个前提,游戏是有“爸爸”的行业,最头部的资源永远掌握在腾讯这样的游戏厂商手里。不过其他环节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比如微信小游戏开放后,将迎来一波小游戏的红利期,中小厂商的优质作品也会有机会脱颖而出。而《绝地求生》在2017年的火爆证明了一件事:只要产品的长处足够长,有一些短板也无所谓。

11、电竞从富二代玩票转为大公司入场可以预见,2018年顶级的电竞赛事赞助费会越来越贵,有意做电竞推广的品牌,应该早早开始备战了。究其原因,一方面电竞的影响力量级已经扩大到顶级品牌商无法忽视的地步,另一方面也证明电竞用户的年龄结构越来越多样化,更多具有高消费力的用户正在成为电竞观众。另一方面,2017年上半年苏宁、京东收购LPL联赛战队,年底又有B站、FunPlus、滔博、华硕玩家国度等四家自带资源的公司投资收购《英雄联盟》LPL联赛战队。这些公司把一支电竞战队当做流量入口的行为,是出于理性商业利益的考量计算,已经完全不同于此前富二代买战队的玩票性质。但这里面也存在尚未补齐的短板:有数据显示,目前电竞行业人才缺口高达26万,而从业者才区区5万,做电竞教育的机会依旧很多。

12、微信小游戏可能上天,轻量化游戏会越来越多张小龙在2018年初的微信公开课上花了很大精力介绍小游戏,动辄数亿的用户活跃度令人鼓舞,轻量化游戏很有可能迎来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app游戏那样的红利期,许多开发者在卯足了劲等待风口把自己吹上天。不过,日活千万的爆款小程序去年并不少见,今年能真正站住脚的小程序和小游戏,需要拿留存率说话。当这种轻量化游戏越来越多出现在市面上的时候,又能反过来吸引更多从来不玩游戏的用户尝试,其中有部分可能会转化为体验更好、耗时更长的重度游戏玩家。即便轻量化游戏像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初那样成就了新一批的游戏公司,但A股上市道路短期内却不太乐观,这主要取决于证监会的态度是否会转变。

感谢以下人士接受36氪采访(排名不分先后):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总经理 杨奇虎星美集团执行董事

郑吉崇骨朵传媒CEO 王蓓蓓今日网红CEO

彭超熊猫TV副总裁 庄明浩ImbaTV 联合创始人 Esports海涛英雄互娱创始人应书岭触乐网创始人祝佳音资深游戏媒体人多边形电商和零售进入第二春,却不是由消费驱动2017年至今,零售业呈现出难得的再度活跃,这种繁荣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基于消费的驱动,而是充满“人为作用”的痕迹。背后是两方的需求在靠拢——线上流量红利时代终结,线下急于提升经营效率。恰好作为基础设施的移动支付和视觉识别等技术趋于成熟,大量资本又没有了更好的去处,实体商业的格局重组撕开了一条大口子。这是两个巨大体系的加速融合,两种不同的思维和组织架构,其中还涉及众多创业者和淘金者。

13、唯品会之后再无百亿电商?快去微信圈地搜索式电商在过去两年进入尴尬期,阿里、京东两大平台像黑洞一样吸住流量和商家,垂直电商纷纷走向瓶颈甚至绝境。“电商战争已经结束了,唯品会之后再无百亿级电商”,人们纷纷说。直到拼多多的数据震惊了行业——其交易量已经超过京东,2017年GMV超千亿。而这是一个仅成立两年多的公司。同时,云集微店年GMV接近百亿,环球捕手也在向百亿冲击。它们业务爆发的共同点在于,挖掘和利用了微信的社交流量,比如拼多多是拼团,而云集微店和环球捕手则是分销。流量压力下,到“淘外”做生意已经成了第一批在淘宝发家的人的共识,腾讯对于电商的渴望则为他们构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火墙,小程序则在把这种趋势推向高潮,对于还没有进入微信电商生态的人来说,2018年必须要“占坑”了,而对于手握流量的人来说,2018年则是变现之年。相对于稳定的“淘内”,这里是一片埋藏着流量和金钱的荒原,把电商又拉回了乱世出英雄的时代。

14、巨头军备竞赛,2018年商超将完成“站队”阿里和腾讯两大巨头对于实体商业的第一回合争夺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的一年将进入第二梯队收割期。对于第二甚至第三梯队的商超企业,巨头大概率不会亲自收割,而是由旗下企业开展。但无论哪种方式,2018年商超类实体将完成“站队”,站队后还可能出现的一个情况是,各自体系内的企业之间开展的合作会频繁出现,比如盒马鲜生与大润发已经开始合作,那盒马鲜生与阿里投资的其他业态也不会远了。商超只是第一步,“收割”还将蔓延至便利店、餐饮、服装、商业地产。另外,很多“新零售”创业公司自一诞生就走进了投诚巨头的命运里,凡是高频使用移动支付的场景,巨头都会将其纳入收割范围。

15、中国零售进入“空战”时代大润发原有领导层将在未来两年里与阿里实现权力的平稳交割,腾讯、永辉战投家乐福也被认为是家乐福中国原股东退出中国的信号。零售业是一个专业度很高的领域,在信息化不够的年代更多仰仗经验和熟练度,但拥有多年经验的这一批零售业中坚力量,在新时代里未必能够掌控话语权。对他们来说,打通线上流量、信息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但这一过程却无法全靠自己来实现,必然面对话语权的流失。新零售业态已经充满互联网血液,实体商超被收割之后也免不了一步步走向大权移交的那天。面临“新零售”的疯狂挖角,这个多年来稳固的体系将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打散、重建。曾经的陆战之王已老去,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时代结束了,零售业进入“空战”时代。

16、外卖和新零售、无人货架发生关联,阿里可能收购饿了么我们在2017年年初预测,新的一年中,在外卖领域大的并购案可能会发生,甚至外卖大战可能出现最后的胜者。然而事实证明,我们只预测对了前半个部分,2017年夏天,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外卖领域的胜负依旧不明显。饿了么的背后有阿里扶持,而美团也在年底拿到了腾讯领投的40亿美金。双方之间大有要拼到最后的趋势,不止一位业内人士曾告诉36氪,无论是阿里,还是腾讯,至少在短期之内,不会接受这两家公司合并。做外卖,对于饿了么来说是全部,而对于美团来说,这项业务也支撑了其巨大的估值。而补贴也都基本停止,2018年可能会继续胶着。值得关注的,阿里是否会收购饿了么,并把饿了么掰开揉碎,作为自己的基础设施使用。阿里对口碑的投入一直不小,就是因为阿里巴巴对线下市场,尤其是本地生活服务一直觊觎已久。而外卖的配送团队,跟盒马鲜生这样的业务,乃至无人货架的货品配送,都可能业务协同。

感谢以下人士接受36氪采访(排名不分先后):果小美创始人、CEO 阎利珉缤果盒子创始人、CEO 陈子林银河系创投合伙人 蔡景钟灵兽传媒创始人

陈岳峰前武汉中百控股集团总经理万明治寡头相争,旅游业的论持久战在携程、美团、飞猪“一大两小”的割据局面中,旅游行业诞生新的平台级公司的窗口已经关闭。受困于流量魔咒,近两年的旅游圈充斥着创业公司倒闭、破产的坏消息。但一个行业共识是,细分领域的创业机会依然存在。

17、大公司各自把持流量入口2018年,携程需要在全球各地加速扩充酒店库存,同时加速建设面向海外的品牌。与此同时,它还得面对美团的虎视眈眈,国内市场,美团在门票、短途游、酒店领域持续挑战携程的市场份额,携程通过去哪儿反制美团的动作也会更积极。但应该不会爆发新的价格战,一个核心原因是,三家各自把持了稳定的流量入口,很难歼灭对方。飞猪机票的平台模式受到航司欢迎,借助天猫淘宝双十一,特价机票很多的印象也在影响着用户心智。2017年万豪和飞猪成立合资公司昭示着大型酒店集团摆脱携程束缚、提升议价权的急迫心理,但美团和飞猪在高星酒店上的供应链能力和订单转化能力,仍要打上问号,这也会是2018年两者主要追赶的方向。在三家大公司的阴影下,同程、途牛、蚂蜂窝等二线玩家将戴上紧箍咒,不赚钱就出局。

18、大机会没了,小机会看看“旅游+”吧巨头垄断之下,成长型企业无非两种命运:被消灭,或者被并购。一个行业共识是,大的机会微乎其微,但细分领域还可作为。朝着精耕细作的方向,一些有助于改善行业效率的技术型公司会涌现,比如航空科技类、酒店科技类、目的地科技类公司。另外,很多机会将诞生在“旅游+”这个范畴,“比如旅游+游学、旅游+亲子,此间的创业壁垒是你懂教育、懂用户,而不是产品价格有竞争力。” 感谢以下人士接受36氪采访(排名不分先后):同程CEO吴志祥环球旅讯CCO 王京华威国际投资董事 朱峰旅游商业观察(TBO)创始人 彭涵社科院旅游特约研究员 杨彦锋出行乱战,扭做一团出行领域的边界,正在并将不断消失。在36氪的诸多报道中,你不难发现过去一年,出行领域的新闻异常频繁:滴滴收购了小蓝,还自己做起了单车;美团在出行领域的布局持续扩张、为了对抗美团,滴滴先是和饿了么谈融资,后来号称自己做外卖业务;摩拜在网约车领域插了一脚;共享单车进入倒闭(合并)热潮;百度和蔚来汽车等做硬件的开始寻找线下渠道,投资了首汽约车……梳理出行领域和BAT之间错综复杂的投资关系,朋友的朋友未必是朋友,朋友的敌人也未必是敌人,最终的胜负到来之前,先不要急着下结论。

19、美团摩拜,打车领域的新公司滴滴并通过兼并获得的垄断和宁静,只是暂时的。广大群众们需要网约车,但网约车新政下运力不足,将继续成为2018年出行市场的大背景。所以,美团、摩拜这样“新”公司,神州、首汽这样的老公司,都将在2018年将继续参战。摩拜和美团正成为关键的搅局者。虽然美团进入北京打车市场暂时遇到了一点牌照上的小阻碍。但是美团不会放弃,它甚至最近还开始试水共享汽车。摩拜则凭自己的流量优势,接入了首汽约车、曹操和嘀嗒等网约车市场的小玩家。虽然滴滴一直称并不看好美团和摩拜,也不认为这两家公司会对自己有实质性的威胁。但新的竞争者很可能会撕开一个口子,占据一小部分市场。竞争之下,滴滴这样的出行平台,2018年抽佣比例只能减少。很抱歉,在上一年对2017年的预判中,我们最大的判断失误,是认为获得了垄断且毛利丰厚的滴滴会在这一年启动上市。但现在看来,还有诸多阻碍。20、共享单车“三足鼎立“,战争还会持续一阵无论是舆论还是双方的投资人,喊ofo和摩拜尽快合并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是现在看来,两边的创始团队都还比较坚挺。ofo和摩拜都还没有放弃融资,背后的“大腿”们似乎也没有打算放弃。毕竟,作为一门本质是租赁生意,共享单车领域是一个只要有钱就能持续玩下去的战场。于是,一个本来可能清场的共享单车,2018年初演化成三大力量支持的多角戏。腾讯支持摩拜;阿里支持ofo,并成为哈罗单车第一大股东;滴滴旗下有ofo,还有“海棠”和“小蓝单车”。但是,共享单车很难作为一个独立的商业模式存在,它挣钱太少了。正因如此,它目前还非常依赖融资和背后的“大腿”,一旦资方出现什么异动,就会造成大的格局变动。也正因如此,它一定会变形,比如摩拜尝试做打车业务,而新业务模式的成绩如何,将决定着单车公司的实际自主权。

21、出海,有人真得利,有人讲故事新一年,出海依旧是滴滴的重头戏。滴滴出海的原因非常简单:作为估值超越Uber来到560亿美金的出行巨头,如何守住自己的估值,并向资本市场讲述一个更好的故事。显然,相比起去四五线城市,甚至农村寻找机会,国际化是个更优的选择。而在国内,不论是在滴滴的传统中短途出行、最后一公里,还是新能源“共享”汽车业务,滴滴都面临着新的竞争态势。ofo和摩拜也对外宣布2018年海外进程还将继续。但这让人有点怀疑,两家融资的钱是否还够他们在海外投放新车。这是不是,只是一个讲给资本听的“故事”。

22、新能源车和线下入口相互需要,谁能最终控盘?各大车企和线下各大入口越来越交缠了。百度和蔚来汽车一起投资了首汽约车;摩拜牵手一汽做共享汽车; 滴滴、美团和神舟纷纷切入分时租赁市场。滴滴还在与12家车企集团合作,根据滴滴出行自己的公开发言,它未来将打造一个开放的新能源汽车共享系统,用户可以用App来用车,就像打车一样。两者显然相互需要。正在大造车的新能源车企们,总要加入战斗——未来人们都不一定买车,可能直接租用(共享)。当它们要获取用户,就难免跟滴滴、ofo和摩拜这几家产生交集,争夺话语权。不过争夺未必会那么快,在2018年,都曾提出过共享汽车的威马、小鹏汽车等,第一台车上都是SUV,还并不是营运车辆的主流选择。目前看起来,一个是以滴滴为代表,试图把新能源车纳为己用的系统;一个是以蔚来汽车为代表,试图参与摩拜这种上游流量入口的造车企业。两个系统如何缠斗,是2018年的重头好戏。汽车业百年之变与存亡大考2018年,互联网对汽车行业的改变还将继续。无论是整车、智能网联,还是销售体系,都将无可避免地被互联网进一步渗透。但汽车是个价值巨大的复杂产业,有着牢固的体系和的严谨的传统。2018年,将是互联网彻底改变行业之前,对传统势力低头学习的一年。

23、 量产大考3要素:产能、销售、充电服务2018年,初创车企将经受创业以来最大的考验——量产。是否得到市场的认可,以及工厂能否按时交付合格的产品,对互联网基因的初创车企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汽车制造产业链复杂,生产线准备、供应链管理、甚至团队融合的矛盾,最终都会在量产中暴露出来,造成如同特斯拉Model 3所遭遇的产能困境。“真正有规模和品质的交付,有很多坑。”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对量产的复杂性直言不讳。新能源车的配套服务体系,也是初创车企需要解决的难题。充电桩、换电站等基础服务的搭建,和新车上市同时在倒计时。不仅蔚来汽车在布局,滴滴也在布局。这张“充电/换电网”,将是未来的一个战略要塞。

24、BAT加码新汽车,先要撬动大车企2018年,BAT一定会继续加码智能网联汽车市场。一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另一方面通过与车企合作,使方案落地。阿里巴巴上汽合资公司“斑马”通过做车联网来打造的爆款车,在2018年有望出现更多,上汽在斑马的角色势必要逐渐淡化,阿里的斑马势必要跟更多车企合作。这个爆款策略也会被更多人跟进。百度的发力点还在自动驾驶,以及搜集数据上。他们的“阿波罗计划”试图用帮助厂商搭建起自己的自动驾驶系统,交换数据共享。但对于分享数据,传统车企极度谨慎,他们体系庞大、流程规范,对于数据传统保守,并且长期以来,都掌握着强势的话语权,想要合作,BAT也得放低姿态。而且,自动驾驶在近5年内都很难真正落地。相比于传统车企对数据的保守,融合了互联网思维的初创车企,与资方BAT业务层面的合作更有想象力。在2018年,依然可以期待BAT等大家伙对新造车行业里的投资和合作,但是合适的新造车企业却并不那么多。

25、汽车金融这块肥肉,汽车电商和互金公司怎么抢?汽车金融,无论是车险、新车还是二手车贷款,都有很多钱,也都有很多坑。汽车电商们已经做了二手车贷款了,2018年,包括瓜子、优信、大搜车、人人车等都跨向新车,能怎么做值得关注的看点。不同与混乱分散的二手车,新车市场原本就有成熟的4s店销售,和车厂本身提供贷款的体系,这一回是虎口夺食。在新车销售上,好车源不好抢。主机厂向4S店、经销商消化库存,往往是以畅销车、滞销库搭售。2018年,汽车电商及金融公司若要打入新车市场,怎么撬动主机厂?人人车创始人李健认为,车源的壁垒既不能通过打广告来构建,也无法凭用户规模与主机厂交换,因为对于主机厂而言,每一家现下的采购体量都是相当微不足道的。撬动主机厂的方法论,迄今为止都还是个难题。汽车电商们都在建设线下渠道,这能增强他们的议价能力。港股上市的易鑫、美股上市的趣店,也都进入市场,开线下店、用重资产模式运营,将是不得不做的选择。

感谢以下人士接受36氪采访(排名不分先后):滴滴出行创始人 程维 华平投资合伙人陈伟豪小鹏汽车董事长 何小鹏斑马CEO 施雪松人人车CEO 李健出行领域资深观察者 Devin “AI改变世界”更靠谱了一点“AI改变世界”这件事,在2018年会更值得人期待。不只是BAT,京东在谈智能仓储配送,滴滴在谈智慧交通……BAT,以及滴滴、京东这样的小巨头,手中攥着大量数据、也有直接服务消费者的场景,这意味着,AI走出实验室,变成你我可感知的产品,机会正越来越大。你熟知的那些互联网公司,会变得更“今日头条”和“快手”。投资人已经对动辄估值过亿美金的早期项目见怪不怪。“我们是一家技术公司”,成了创业圈里风靡的说法。炒作AI概念的创业泡沫越吹越大。一方面,资本的热度沿着产业链蔓延,“卖水人”、向企业和政府提供技术服务的公司,收割了第一桶金。智能音箱初步撬开了市场。但另一方面,落地体验问题依旧悬而未决。但无论如何,AI技术都正在成为新商业的基础设施,成为新的“互联网+”。

26、巨头逼近,站队开始谁会在AI领域变得越来越强势、越来越有话语权?答案是:掌握数据的公司。原因很简单,技术和算法上要产生差异很难,但大数据是独特的、稀缺的、有壁垒的。围绕巨头的站队开始了。一种是BAT投资。阿里已经投资了5家AI芯片公司,成为商汤科技和旷视科技的股东。百度计划2018年投资10家以上AI创业公司。另一种,是巨头做平台输出技术,小公司加入生态。对于创业公司而言,生存机会存在于垂直的细分场景,跟巨头在通用领域PK,几乎是死路一条。就算对于巨头而言,深入垂直行业也不是件容易事,特别是医疗这类专业性高、体系和数据相对封闭的领域。就场景而言,金融、安防、教育、服务机器人、新零售和无人驾驶,被看作2018年最有落地机会的细分行业。

27、能“看懂”比能“听懂”更有钱赚语音公司的风头迅速被计算机视觉公司盖过。2017年底,国内大四计算机视觉独角兽中的两家先后破世界纪录拿到巨额融资。原因在于,现阶段,视觉技术比语音技术的落地空间更大。机器理解人类谈话真实含义的技术尚不成熟,而图像识别技术已经可以解决很多实际场景中的问题,包括场景安防、金融、无人驾驶。你有没有觉得,身边的摄像头变多了?以安防为例,每年政府都有巨大的维稳投入。有数据显示,以北京市为例,每千人拥有的监控摄像头数量是59个。反恐、刑侦、情报都对AI技术有所需求。消费者们还能感受到,去年iPhone X搭载了刷脸识别的Face ID,刷脸已经真正走入生活。包括小米、OPPO在内的国内手机厂商,也都在推广刷脸解锁,大有全面替代指纹解锁的趋势。政府考勤也正从刷指纹变成刷脸。一轮硬件升级正蓄势待发。能“刷脸”的无人货架、无人便利店、打卡机等等都可能相继出现。

28、语音识别要摆脱“听不懂”的尴尬目前的语音识别,一旦涉及专业名词,准确率会大幅下降。接下来,AI语音技术将变得越来越“细致”。而智能硬件、金融、制造业、教育、翻译等行业,已经对人工智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尝试意愿。技术服务商接下来的一步是定制化服务。仅科大讯飞消费者BG,就有接近500名研发人员,专门跟合作厂商对接做前端定制、以及后续运维等服务。而Siri这类大公司在做的通用型的AI语言助手,要达到人们对智能的预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它更像是一个稳步前进的过程:拿智能音箱举例,目前唤醒的成功率、远场识别的精准度、降噪水平、跟人类持续多轮对话的能力,以及机器说话的语调跟人类的相似程度,以及我们能在音箱上使用的技能的丰富程度,都会有所提升。

感谢以下人士接受36氪采访(排名不分先后):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松禾远望基金创始人、迅雷创始人程浩Face++(旷视科技)品牌与市场中心总经理谢忆楠科大讯飞消费者事业群首席战略官战文宇手机凛冬这回真来了当下的手机市场和曾经的 PC 市场类似,好听的说法是成熟、稳定,不好听的说法是无趣、停滞。在 OV 的带动下,手机行业在过去两年开始了“上山下乡”,四五线城市乃至农村道旁的围墙上都能看到智能手机的宣传。它们成功了,潜在的消费者都成了实在的顾客,中国再也没剩下“潜在”手机消费市场。没有亮眼的新技术,没有换机的动力,即便有全面屏、AI 等新概念加持,2017 年的中国手机市场依然在下滑,而这一趋势,在 2018 年将愈发明显。在一个不再增长的市场里搏杀,意味着每一口肉都是从敌人碗里抢来的。

29、小米、OV,巨头线下“血战到底”“我们要坚定地战场前移,指挥部设在前线。我们要以省为单位、以城市为单位、以每个县乡甚至社区网格为单位,在战场的每一处始终保持勇猛机敏,寸土必争、血战到底。”在小米的新年内部信里,雷军说,要在 10 个季度内重回国内市场第一。“县乡乃至社区网格”,基本已经下沉到线下渠道的神经末端。小米之家自建自营,成本高,可以用来圆满小米“新零售”的故事,为二级市场多讲一个故事,但实际上,要依赖合作伙伴的小米专卖店和授权店,才能真正深入到县乡社区。借着步步高的线下销售渠道优势,Oppo、vivo线下的 20 万销售点,是 OV 开疆拓土、超越小米的先锋功臣——到了市场不再增长的时候,20万销售点却可能成了负担。2018 年,OV 的渠道会精简,并加强自己在一二线的渗透率。“互联网思维”和“线下商业本质”的神话,站在现在这个时点看,已经全然去魅。线下之战意味着,大家最终是殊途同归。30、出海必需但很难,小公司日子更难以往中国手机公司把海外当做补充市场,但2018 年海外市场的地位会慢慢与国内平齐。出海不但是因为国内换机潮的红利已经消退,还能拉动公司所在地的出口额,改善企业和政府的关系。毕竟,华为进军美国的失利,在 2018 年可能还会发生在其他公司身上。小公司在海外的好日子要到头了。依靠海外的成绩,一加在 2017 年获得了 100 亿的营收,足以支持它继续做“小而美”的公司,但一个原因是它没有面临来自华为、小米的正面竞争。苹果与三星竞争时,一方面是产品和营销的厮杀,一方面也在专利方面互相攻击。大举出海的中国公司,可能也会面临相似的处境。一些在国内能蒙混过去的方式,在国外可能会让公司付出极大的代价。内外夹击下,小公司的日子会更难。谁会在2018年死去?行业里都在窃窃猜测。金立这样的品牌非常危险,而魅族黄章的“梦想机”做得好不好,对魅族这种体量公司的影响也可能是致命的。

31、都要卖高价,但是支撑高价的技术(噱头)在哪?2018 年手机无疑还会变贵,BOM 成本变高,消费者也有付费意愿,京东的消费者调研数据显示,70% 以上的用户购机预算超过 2000 元,预算在 3000 元以上的消费者占比达 31.8%。但要让用户掏钱,卖点在哪? 2018 年的新技术,没法能像视网膜屏、指纹解锁一样轻易俘获用户。全面屏是目前最明确可预见的卖点,但看起来更像是 PPT 上的噱头。比起前代手机,它们没太多视觉上的优势。苹果引领的“异形屏”可能会是最佳选择。传闻华为 P20、小米 MIX 2S 和 vivo X30 等旗舰机型都将使用异形屏。荣耀总裁赵明对36 氪说,全面屏是小风口,“5G 是真风口”。5G 可能带动的不止是手机行业,它延迟低,带宽高,速度快,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发展都离不开 5G 的普及。每次网络的进化,都会把手机产业带向新的高峰。5G虽然不会在 2018 年成熟——2018 年,5G 将完成标准的制定,通信设备也会在今年开始搭建;2019 年,消费者可以体验到 5G 手机;2020 年,5G 可以正式商用。当 5G 时代真正来临时,第一阵营和第二阵营的差距会再次拉大。

32、AI,手机的未来电影“Her”中的AI手机,将是手机行业长期的发展方向。虽然现在的中高端手机都说自己有人工智能,但效果欠奉。AI手机之战,关键是数据。为了获取数据,硬件出货量便更加重要——硬件不仅包括手机,也包括其他能联网的硬件。小米在构建自己的物联网标准,从庞大的硬件用户那儿获得数据。华为也已经在做类似的事情。华为不但手机出货量过亿,还建设有众多的网络设备,这都可以成为它数据的来源。只是,当数据成了硬件公司和软件公司都急需的资源,纷争在所难免。华为和腾讯已经为此事发生了摩擦,而当合作进一步深入之后,类似的摩擦也会越来越多,在摩擦过程中,AI 时代的隐私规则才会逐步完善。

33、智能硬件“挖手机的墙角”, 用说话解放双手多亏了语音技术,被看淡了三年的智能硬件行业正摆脱不温不火。智能音箱开始火了,苹果的无线耳机Airpods颇受好评。苹果、谷歌、三星、科大讯飞、出门问问……都推出了自己的无线耳机。随身、轻便,能调动AI语音助手,让耳机被看作是很适宜作为入口的产品。“今天手机占用了人们95%~98%的时间,这本来就是不合理的。”“手机这种媒介设备一度被看做手的延伸,今天你已经可以通过手机处理几乎所有事,但手机唯一不能满足的就是你希望解放双手的场景。”出门问问李志飞、小米生态链副总裁夏勇峰这样的从业者们,认为智能硬件市场因此仍有机会。手机不再被认为是智能家居的入口,但目前,小米依然是智能家居生态链中做得最好的一家,2018年小米上市,这也是它千亿美金市值故事里最有力的一笔。试图从语音切入、掌控入口的人们,比如BAT、科大讯飞、搜狗,目前还没能解决语音唤醒成功率的问题,从销量上看,市场也并未真正打开。技术巨头们是不是能在2018年强推出Amazon的Echo那样的爆款?这可能是改变格局的关键。

感谢以下人士接受36氪采访(排名不分先后):360 手机总裁 李开新魅族科技高级副总裁 李楠一加科技创始人 刘作虎荣耀总裁 赵明小米生态链副总裁 夏勇峰出门问问创始人 李志飞优必选高级研发副总裁 吴牟雄Rokid创始人 Misa某手机渠道商高管 Taylor

监管之下,新金融模式创新终结贯穿2017年全年的主题无外乎几个关键词:现金贷、监管、巨头、上市。现金贷的速生速死、赴美上市的潮起潮落、流量巨头暗暗的加速布局,和监管的手起刀落,共同交织而成了互联网金融冰火两重天式的2017。而行至2018年,随着监管加速收紧、政策红利和流量红利消退、模式创新和产品创新遇到挑战、规模和盈利空间均被压缩,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机会又在哪里?

34、监管更严,上市潮还在,但不会再有新的“罗敏”2018年,不该对监管的“心慈手软”抱有幻想。监管会是全方位的,支付、信贷、征信、资管、以及刚刚爆发的区块链,都难以逃脱。这不全是坏事。互联网金融行业需要被强监管,作为创业者,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对监管抱有侥幸心理,更不应该以投机的心态钻监管的空子。合规仍是唯一的出路,曾经轰轰烈烈的金融科技如今正全心渴望被招安、收编,但仍有大量公司逃不掉被整治、清场的命运。尽管如此,2018年会延续2017年的上市潮,并且会有一批企业——比如陆金所,在上半年集中挂牌。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这意味着主流商业社会对其的认可。但上市冲高市值再下跌的戏剧化故事也许不会再现。对高市值的期待会冷静下来。大家也逐渐意识到,比起高市值,快步走到资本市场中去是更重要的事。后者意味着自我矫正、意味着走到阳光下,意味着赢得信任。

35、新巨头也难逃手脚被束在重归牌照监管的主题之下,互联网巨头也很难在金融业务上获得飞跃式发展,即使是蚂蚁金服这样的巨头,在监管之下,小额消费贷业务的收入利润也会受明显影响。继BATJ后,TMD(今日头条、美团、滴滴)在过去一年加快了布局金融的步伐,它们对金融科技虎视眈眈,但是,现在却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这个产业再孵化出如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如此体量巨大、牌照齐全的巨头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尽管它们坐拥流量、牌照、技术、人才等资源领先优势。腾讯的金融业务尚有想象力,但新的互联网小巨头想像原来一样不断侵蚀传统金融机构的领土和利益,已经不太可能了。但基于自身体系做一些闭环式的业务,将金融作为整体业务的一个内嵌产品、增值业务,寻求线性发展,还是可以的。

36、模式创新已死,技术创新看好,草根难有活路做技术还是做金融?这是个问题。在强监管之下,所有互联网金融公司会自然的向两个方向分化:技术驱动、金融驱动。中国有金融,也有科技,但没有金融科技。如果做金融,就老老实实接受监管,尤其是一行三会的领导,没有牌照不要轻举妄动;如果做科技,老老实实做好科技的本分,不要妄想用科技颠覆金融。未来,做科技还是做金融,是摆在行业内所有公司面前的一个选择。像趣店这样的面向C端的、流量驱动型机会已经消失了。监管在斩断金融科技企业发生风险的可能性的同时,也斩断了他们金融创新的可能性。在未来两三年内,模式层面的金融创新的可能性变得微乎其微。大量非持牌的创业公司将被清退出市场。技术驱动型的创新还有机会。提供更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将大数据和AI应用到一些金融服务场景中,做出增量,会是未来两年的重点,比如个性化的保险产品、信贷产品等,以及面向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

37、出海的机会窗口刚刚打开像很多行业一样,随着国内的政策红利和流量红利逐渐消失,金融科技创新找到了一个新的出口:东南亚。一方面,出海对于大量金融科技公司来说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避险手段。另一方面,一些在中国已经被证明的模式现在在国内很难发展了,那么东南亚人口众多,经济环境很蓬勃,其中一些国家的互联网基础设施还不错,这几个因素叠加起来适合互联网金融出海。具体的出海方式有多种:自己做、孵化团队、投资当地企业等。比如,星合资本孵化了一批公司去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主要做现金贷、消费分期、贷款超市等业务。还有人认为,金融行业敏感,与其自己做,不如找一个当地的合伙人来做,或者直接投资当地企业,更安全。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出海,如何更好的本土化、融入当地商业环境和社会,是接下来一年金融公司出海要面对的问题。

感谢以下人士接受36氪专访(排名不分先后):创世伙伴资本主管合伙人周炜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吴海燕点融创始人兼联席董事长、星合资本董事长郭宇航钱袋宝创始人、现区块链领域创业者孙江涛

革命?泡沫?冷静后区块链可能诞生初代巨头“忽如一夜春风来,人人皆谈区块链”,作为2018年开年的第一个“风口”,区块链在被部分投资人看好,甚至被认为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同时,也引发了同样庞大而激烈的质疑:它是更多通过币市投机而进入大众视野,因此大众对它的认知更多与币市的上涨和下跌息息相关;它目前的商业实际应用还停留在小范围测试阶段。而它自身又有非常强的颠覆性,因此对区块链未来一年的判断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不谈币市的喧嚣,还原区块链技术本身,它不是天使或者骗局,仍然是一个处于非常早期的技术。它也会遭遇类似于2015年的VR、2016年的人工智能一样,呈现W型的发展过程。

38、区块链的热度会逐渐下降,进入沉淀和调整期区块链在舆论和资本上已经接近到达第一个发展的高峰。目前排名前一百、市值总计已经达到4000亿美元量级的数字货币发行者们,至今仍未孕育出一家真正做出事情,真正有切实场景落地的,给人类生活带来真正改变的公司。而纷纷宣言杀入区块链的传统互联网公司,目前也仅仅停留在谈概念、讲故事的阶段。2017年币市火热的原因之一是:以智能合约为标志,区块链技术走向应用,已经有了初步的与现实商业场景结合的可能,也让长期渴望大故事的投资者看到了希望。“做市”炒作,以及2017年上半年监管还未关注到这一市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但2018年,这些优势条件恐怕不再存在,比特币2018年年初的“腰斩”证明了这一点。监管压力已经使得大部分国内项目为了避嫌出走海外。除此之外,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长期技术,仍然处于早期发展期,投入回报周期长。这些因素会使得大多数追逐短期的投资者对区块链技术的兴趣减弱。热度会在2018年会逐渐衰减,这并不一定是坏事。当区块链的泡沫被刺穿后,整个行业由癫狂回复理性。并由此可能会诞生出第一批真正在产业上有影响的公司,也就是区块链行业的初代巨头。

39、底层技术的进化是重中之重,这是明年的最重要看点可以斩钉截铁地说,现在区块链技术的性能、可用性远未能达到商用标准。区块链技术现在还不成熟,存在诸多缺陷,包括成本高、效率低、无法承载高频密集交易等问题。例如,被广泛使用的底层技术以太坊的性能无法支持高频、大用户数量的应用,每秒只能做7-15笔交易2017年的以太猫就造成了整个以太坊网络的严重拥堵。并且,基于共识算法而存在的区块链,本身就没有在研发人员当中形成完全一致的共识。没有统一规范,造成基于不同底层技术的公有链、联盟链无法互通,形成“信息孤岛”。最后,目前的区块链在开发、使用上仍然具有高门槛。这都意味着,如果没有底层技术的革新,区块链只能局限于少数的to B场景,to C 的商业应用遥遥无期。因此,区块链在底层技术层面依然需要不断迭代创新,这应该是2018年的一个观测重点。国外被期待取代以太坊的有EOS、AE,国内有NEO、量子链、阿希链等,将在2018年迎来重要节点:它们有些会在上半年正式公测、有些会完成技术迭代,有些则会扩张已有的生态。它们的表现,将会极大影响到人们对区块链未来的评估。40、落到真正的应用场景上很难,成功的代价是高死亡率在2017年下半年,区块链行业快速走向应用,出现大量基于特定的商业场景的项目。这里面绝大多数都是伪“区块链+”投机项目。区块链依托于公链进行各种应用场景的尝试已经不少,金融、征信、游戏、版权、食品追溯等等,都在探索之中。区块链加应用场景,应当首先考虑应用场景的需求,而不是区块链技术的特征。例如,盲目强调“去中心化”,很可能会忽略中心化带来的效率增益和专业优势。而且,线下也得有配合的设备。例如,用区块链做共享租车的前提,是智能车锁的普及。而对大多数日常交易来说,区块链技术也不一定是最迫切的需求。目前的区块链与商业场景结合模式可能有三点:是否是非常高的信用需求,是否有非常高的隐私保护需求,是否需要有非常高的交易需求。同时,考虑到现在的技术性能还太弱,低频交易会好过高频交易。这都意味着,2018年区块链不会有人们期待的“爆款”的出现,因为爆款前提是大用户量,但区块链无法支持,大部分可应用的区块链项目仍然会从B端开始。

41、大公司会持续入场,但仍然会以实验和布局为主大公司的进入会为区块链带来大量的新关注度,但大公司优势,包括流量和用户量、资本、技术储备,在短期内无法转化为区块链领域的领先优势。另外一方面,区块链相关的如代币发行、交易监控、敏感数据会带来很高的政策不确定性。因此,大公司介入时,很可能不会规模化,而以小范围技术实验和布局为主。此外,外整个区块链行业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早期区块链行业是由技术极客引领的小范围社区,人数少,难度高,技术分散且缺乏统一标准。当区块链逐渐落地,原来的师徒制、项目制的传授方法已不适用,需要有体系的职业教育。这将是今年年初迅速会出现的一个趋势。区块链是巨头掌握强大话语权之下的必然产物。

感谢以下人士接受36氪专访(排名不分先后):NEO创始人 达鸿飞量子链创始人 帅初比原链联合创始人 段新星沃尔顿链CEO 莫冰阿希链创始人 单青峰

第二篇:腾讯微博VS新浪微博

因为微博营销这个也是个新事物,目前还没有做的非常好的,所以是大家都是在摸索阶段,希望可以和大家讨论讨论。今天主要根据下几个方面来分享:

一、微博营销微博营销的起源应该是“后宫优雅”事件,微博营销这个概念就被提了出来。其实在互联网平台上,只要人多的地方就可以做营销,微博这样一个新平台,人气也越来越高,根据最新的CNNIC报告,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暴涨到1.95亿,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也从2010年末的15.5%上升至34.0%。所以,这2亿微博用户就成了网络营销人员必争之地,微博平台上自然也叫微博营销了。

二、新浪微博VS腾讯微博在中国最大的微博平台就是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了,而其他的微博平台,搜狐微博一直在发力,但现在还不咋滴,网易微博想差易化竞争,但也是没啥起色,所以今天就只讲新浪和腾讯。新浪微博比腾讯微博开通早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先发优势还是非常的明显,所以现在来看新浪微博的活跃度还是稍微高一些,但这种差异也在慢慢的缩小。估计大家也经常听到别人说,新浪微博的营销效果比腾讯微博好,是因为新浪微博用户活跃、高端等。其实我个人不太同意这种观点,因为:

1、腾讯的用户不一定低端,10年前可以说腾讯用户年轻,但是10年后的今天80后们都长大了,不过也不否认腾讯学生用户多,其实应该说腾讯的用户覆盖了各层面的人。

2、腾讯的开放。腾讯的6亿活跃用户新浪是比不上的,而且现在腾讯将微博与客户端、游戏、QQ空间、新闻等各产品打通,加上现在的Q+开放平台,未来的定数还是可以想像一下的。

3、用户体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时玩新浪和腾讯微博,很多人用过后都觉得新浪微博的用户体验比腾讯微博差很多,其实我个人也是觉得新浪微博有很多地方体验太差,特别是访问打开速度,有人在微博上预测,新浪微博将会输给腾讯微博,而且是输在了用户体验上。大家都是网站运营方面的专家,这个大伙可以亲自去体验一下。

4、用户活跃度,来看看几个在两个平台上的一些数据对比。举个近期的的例子,温州直通车事故,两个平台上的话题数量也可以简单判断用户的活跃度。根据下面图片显示,截止30日,腾讯微博动车事故话题为18293055,新浪微博动车事故话题为9858827。还有大家可以看下,同一个用户在两个微博的粉丝数相近,发相同的内容,可以去看下两者的转发数量就可以对比出来用户的活跃度了。

5、其实为什么都在说新浪微博营销效果比腾讯的好,我觉得有这么一个原因,那就是一些微博营销机构的鼓吹,因为微博营销也是从新浪发起的,也是新浪微博用户首先通过微博转发赚的钱,所以稍微成熟的微博营销机构都在新浪,有些事情说的人多了,也便成了真的。

6、有很多人应该知道买卖粉丝这回事,其实这个在新浪和腾讯都有,这种买的粉丝其实都是假的,都是死用户,不可能会活跃的,现在的情况是新浪假粉丝的实在太多,腾讯也有,但新浪更加的疯狂,因为都认为新浪营销效果好嘛,都认为腾讯没什么营销价值,就没有必要买腾讯的假粉了。在此建议大家做微博不要买假粉,一这是自欺欺人,二不管是新浪还是腾讯,总有一天会清理这部分粉丝的。从上面几点,也可以大致了解,其实腾讯微博并不比新浪差,而且最终超过的可能性更大。

三、微博如何加粉丝(听众)在新浪叫粉丝,在腾讯叫听众,如何增加粉丝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其实除非你是明星或者名人,可以得到官方的推荐,要不然也不太可能自动加粉丝。在微博的初期也是粉丝最容易增加的,现在早期玩微博的用户,能够坚持到现在的,基本也有几十万的粉丝了,但这么好的机会已经不存在了。所以作为草根的我们,还是得辛辛苦苦的赚粉丝新浪微博:互粉,这是最基本的方式,也是最快和最辛苦的方法了,因为纯粹是体力活,粉丝增加的快,但也考验人的耐力。在新浪一般有互粉的微群,还有互粉的QQ群,之前还有一些新浪互粉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增加粉丝还是比较快的,但是后来这些应用都给新浪禁止了,而且现在新浪微博也限制了每天关注和取消的次数,好像是每天不能超过500个粉丝吧。对于新浪微博,我并不是非常的熟悉,所以增加粉丝的方法就不便过多分享了。刚刚了解到,新浪现在手工关注限制300,API是120,API取消不限制。腾讯微博:腾讯微博相对来说增加听众还是稍微容易些,但也有很多限制,腾讯微博每天限制收听100人,但也不是限定死的,因为收听满100后,隔一段时间就可以继续收听了,而且在网页版的微博上收听用户,收听一部分就要输入验证码。但这个也阻挡不了网友的想像力,要破除收听100的限制,那就是在QQ空间里和QQ客户端上收听,这样就不受限制了。在腾讯微博有一个叫“互听大队”的话题,在这个话题里,大家都是来互听的,所以在此找听众是最容易的,也是互听的最主要阵地。另外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要注意一下,那就是腾讯限制收听满2000就不能再收听了,所以很多用户收听满了之后就取消之前的收听,这样就可以继续收听,但这样做的话就是骗听了,做骗听的人都会被人骂,而且严重的还会被腾讯封号,这个大家要注意,在新浪微博也是有2000关注的限制的。另外还有一个诚信互听的话题和互听大队是一样的。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增加听众的方法就是互推,就是找一些微博用户,每天互相转播对方的微博,其实也相当于互相推荐对方给自己的听众,所以每天多找些人来互推,对于增加听众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而且这样也不属于骗听,一般不会造成官方封号。但要注意的就是你发的微博内容要足够好,这样才有更多的用户转播,而且你互推的时间间隔不能太短,太短了就会刷屏,也会造成用户取消收听你,严重的还会被禁言。以上是目前常用的两个增加听众的方法,也是效果较好的,当然还可能有其他的一些方法,还得大家一起研究和分享。

四、微博赚钱 大家都知道,通过微博是可以赚钱的,对于个人用户而言,只要你的粉丝足够多,就可以接到一些转发的业务,目前来看,还是有不少朋友通过微博赚到了钱的,在这个方面,新浪微博的优势就比较明显,因为新浪上面的微博营销公司较多,客户都相信新浪微博的效果好,所以都愿意在新浪微博上投钱,而新浪高粉丝的用户(一般10万以上),也是非常受微博营销公司的欢迎,很多微博营销公司聚集了大批的微博用户,接了广告商的单子,然后就将广告商的微博分发给这些高粉丝的微博用户进行转发,然后根据粉丝的数量来付佣金。我认识几个朋友也是在新浪做这块业务,之前他每天可以收听2至3百,曾经月收入过万,但好像现在也越来越不好做。

第三篇:从“微博问政”到“微博行政”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从“微博问政”到“微博行政”

从“微博问政”到“微博行政”

【摘要】近几年,政务微博高速发展,无论从发展速度、分布范围和应用形式上看,政务微博已经开始从以信息发布为主的“微博问政”走向利用微博实现社会服务的“微博行政”。政务微博在信息发布、官民互动、危机公关、网络办公、紧急救援和经济发展等方面表现突出,政务微博实现了由“宣传发布”到“服务民生”的转变,从倾听社情民意的问政平台,成长为常规化制度化的网络“办公平台”。本文从可能性、显示状况和如何提升三方面入手,分析了微博从“问政”到“行政”的跨越。

【关键词】微博 问政 行政

如果说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那么2011年则是中国的“政务微博元年”,刚刚结束的2012年正是政务微博高速发展的一年。截至2011年底,我国政务微博已经达到50561个,比2011年增长了776.58%,在新浪、腾讯、人民、新华四大主要微博平台中,得到认证的党政机构微博有32358个,其中2011年新增的有27400个,党政干部微博有18203个。可见,政务微博进入了“井喷”式发展,在近两年中已经成为网络问政的主力军,在行政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官民交流、舆论引导和危机公关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华联商厦东,信用社附近的人行道上有块钢板,已经被车压变形了,车子、行人来来往往很危险,呼吁有关部门抓紧处理,不要等事故出现了再追究责任。”11月9日9点48分,曲阜市官方微博“曲阜发布”收到了一条来自网“sunnytop11”的“@”。收到信息后,曲阜网管办迅速与该市城市管理执法局取得联系,要求相关人员及时处理。13点32分,该网友又发了一条微博,“中午出来吃饭看到的,好靠谱!”并配发了一张照片,照片里一块写有“前方施工、禁止通行”的警示牌赫然立在了钢板前,立竿见影的“@”着实让“sunnytop11”吃了一惊,当天下午晚些时候,钢板被顺利移走。如今,类似问题的解决发生在曲阜已非偶然。11月12日,网民“老犀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帅”发微博称自家门口的管道被挖断了,到处散发浓烈的煤气味,希望得到迅速解决。然而,粗心的网友却忘记写上所在小区的地址,网管办一方面尝试在微博上进行询问;另一方面联系煤气公司询问是否接到报警,很快得到了肯定的答复:维修队已出发前往现场。了解到该情况后,“曲阜发布”在微博上发出公告,对事故情况进行了解释,并提醒市民注意安全。

“遇到生活中的闹心事时,拿出手机登陆微博@一下相关部门问题就解决了,这是以往无法想象的。”曲阜市网管办主任王金平说,“‘曲阜发布厅’建成后,不管是市民、还是来游客,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直接@相关部门就行了。”

对此曲阜市委书记李长胜表示:“虽然通过微博进行信息公开让我们找回了应对舆论危机的自信,也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社会的健康平衡,但我们绝不能满足于仅把微博作为一个传声筒。微博的主要职能转向社会服务是必然趋势,也就是说,我们要更多地借助微博群上的部门协作,集咨询、查询、办事、投诉、建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将微博问政转化为行政动力。”

从上面的案例不难发现,“问政”与“行政”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有着巨大的跨越:微博问政主要停留在政府信息公开、群众初始尝试参与的层面,主要形式是“我说你听”,而微博行政不单单把目光停在信息发布的层面,更将主要重点放在处理政务、为老百姓办实事和解决问题上面,群众的参与和互动更加明显。

一、“微博问政”向“微博行政”跨越的可能性

从发展速度、分布范围和应用形式上看,政务微博已经开始从以信息发布为主的“微博问政”走向利用微博实现社会服务的“微博行政”:

(一)政务微博的发展更为迅速

以新浪为例,2012 年新浪政务微博延续了高速发展态势,增长率和活跃度都迅猛提升。至2012年10月底,新浪微博认证的政务微博总数达到60064个,相比去年同期净增41932个,增长率达231%。目前,新浪政务微博的发博总数约为3200万条,平均每个政务微博的发博数为531条。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报告显示,2012年部委微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目前,经过新浪认证的部委微博总数达46个,包括外交部、公安部、卫生部、铁道部、商务部、文化部等20个国家部委及下属部门官方微博,展示出中央高层对微博问政渠道的重视。11月9日,“国务院公报”微博开通,成为目前全国政务微博中唯一一个以“国务院”开头的官方微博,短短2天时间就吸引了25万粉丝,截至11月底已有59万粉丝。部委微博纷纷落户,凸显了政务微博的高端影响力。

2012年也是政务微博集群化快速发展的一年,从2011年11月17日全国首个微博发布厅――北京微博发布厅上线至今,落户在新浪微博平台上的政务微博发布厅总数达133个。这一年中诞生了全国首个交通微博发布厅、卫生系统发布厅、公安微博发布厅、检察机关微博发布厅、司法行政系统微博发布厅、法院系统微博发布厅,这标志着新浪微博成为我国政务微博集群化发展的最佳阵地。

(二)政务微博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

从分布部门上看,2010年政务微博主要集中在公安、宣传、司法、旅游领域,到了2011年已经扩展到政府机构的各个部门,包括招商、质检、市政、文教、体育、工商税务等。其中,公安系统的政务微博注册时间早,注册个数多,所占比例高,服务性强,覆盖了治安、交警、消防等在内的所有公安领域,发展最为引人注目。

从分布地域上看,2009年开通政务微博的仅有湖南、云南等少数省份,而到2011年10月底,开通政务微博的地区则全面覆盖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三)政务微博的操作愈发熟练成熟

目前,政务微博运作日益成熟,制度化建设起步,不少政府部门和官员积累了实战经验,微博问政水平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

制度化。一些网站和政府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政策给予“微博问政”制度保障,例如:2012年5月,新浪发布全国首个政务微博运营手册,提出了政府机构微博、官员微博、微博发布厅等的运营规范,包括页面展示、团队搭建、日常运营、舆情应对、信息安全等部分。南京市为了规范政务微博运营,要求对于灾害性、突发性事件,要在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事件发生后的1小时内或获得信息的第一时间,进行微博发布;曲阜市建立集37家单位和镇街于一体的官方微博群,将过去各自为战的部门微博统一到群平台上集中发布,并建立微博考评体系,通过制度实现政务微博的规范运营。

灵活性。各政务微博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创新微博发布形式,积极应用微博引导舆情,同民众沟通,拉近同网民的距离。如,上海警方用淘宝体书写最萌通缉令、微成都和上海发布用呼叫提交流、南京警方用凡客体提醒居民防止传单诈骗等。

学习性。从最初的北京到现在的陕西,政府开始源源不断的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微博培训,这些接受培训的工作人员都将走向政务微博,成为各部门政务微博的主要负责人。在培训中,除了接受微博的基础知识等理论课外,还要进行实操课,包括个案分析、在线交流等。按要求,政务微博要做到:不单向宣传政绩、不与网民大打口水战、不打官腔;遇突发性公共事件,不轻率回复妄下结论等。今后,对政府官员进行政务微博上线前的培训,从思想意识到技术手段全副武装将成为必要过程。

另外,在应用方式上,政务微博也不断创新丰富,很多政务微博采用“微直播”、“微访谈”等新颖方式同网民交流互动。

二、从“微博问政”到“微博行政”的现状

如今,政务微博已经成为政府与民众之间交流的新型平台,在信息发布、官民互动、危机公关、网络办公、紧急救援和经济发展等方面表现突出,政务微博实现了由“宣传发布”到“服务民生”的转变,从倾听社情民意的问政平台,成长为常规化制度化的网络“办公平台”。

第一,政务微博已经成为政府信息发布和与群众交流的新平台。政府各部门通过微博主动发布政务信息,并且倾听民声、及时解答群众的问题、接收投诉、引导舆论,提升政府形象的同时也体现了政府服务于民的定位。

第二,政务微博已经成为政府行政办公的新场所。政务微博打破了传统政务服务的模式,成为网络办公的先锋地。网民通过微博了解信息、提供信息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所以有些政务微博已经开始尝试通过微博来线上收集问题,然后线下推动相关部门解决问题;有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的政务微博则是索性将办公场所移动到微博,通过微博来完成日常的行政工作,从而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如:洛阳九名民众在水库遇难后@平安洛阳请求救援,洛阳警方迅速通过微博安抚被困人员并定位具体遇难位置,最后成功解救遇难人员;济南市车管所在今年6月把“网上车管所”的部分车架管理业务移动到微博中,成为我国首个“微博车管所”,民众通过微博就可以查询和办理业务,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开辟了政府办公的新渠道。

第三,政务微博成为政务公开与服务的新机制。目前,政府部门已经开始通过微博整合电子政务资源,加强和规范行政服务。比如海宁市政府今年发文通知,在全市司法系统内推行微博公文,表示以微博形式发布政府公文,和纸质形式的公文具有一样的行政效力。

第四,微博已经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手段。现在,微博已经成为政府宣传旅游项目、招商引资的新渠道。在新浪微博发布的《2012上半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中,福建省旅游局的官方微博跻身旅游机构微博前五名。自2011年4月6日开通新浪微博以来,福建省旅游局通过精心规划,用心运营,在促进与公众的互动交流、提高海峡旅游品牌影响力方面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与好评。今年更是首开新河,以官方文件的形式鼓励政府领导以“导游”的身份拍摄旅游宣传片并在微博发布,在促进旅游业发展、拉动地方特色经济上彰显了特殊作用。

三、提升微博行政能力的途径

第一,定位明确。清晰的定位直接决定了微博在政府行政工作中所应发挥的作用。当前许多政府机构微博只起到了信息发布平台的作用,在与网友互动及解决具体问题方面少有突破。特别是许多领导干部在微博中感觉难以定位,是谈工作还是谈生活,往往不得不面对职务角色与个人身份转换的纠结以及与普通民众话语表达空间、自由度的差异。我们应该明确话语表达方式的转变十分重要。微博平台平民化的话语环境,导致了对话语表达方式的特殊要求,必须摒弃那些假大空和官话,学会个性化表达人人性化表达。同时要强调淡化自己官员的身份。要警惕出现停潜水、打酱油等束之高阁的“僵尸微博”,把微博和政策制定、应急管理等工作充分结合,建立起和民众直接对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话的渠道,做到“微”得温暖、“博”得人心,将有利于政府执政能力的提高。

第二,提倡“经营微博”的理念。政府在使用微博过程当中,可以借鉴当下比较流行的“微博营销”的做法。如何提高政府机构在互联网上的影响力,如何获得更高的粉丝数、转发数和评论数,如何能够通过微博更好地汇集民意、集中民智、解决民生都是该关注的地方。利用微博营销必须善于利用微博和民众沟通,转变观念,放下身段来消解矛盾;要及时与民众互动、拉近同网民的距离;要经营微博形象,坚持常态化的工作态度和服务态度;要通过微博和其他媒介联动,发挥每个媒介的优势,达到最大的营销效果。此外,还应该建立一支专职负责政务微博营销的团队。

第三,以制度化推动政务微博的规范发展。我们应充分借鉴国外电子政务的成功经验,总结分析国内政务微博的成效和教训,探索建立政府内部微博处理与反馈机制,尽快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或指南,促进微博规范发展。例如,2011年11月份,北京开设微博发布厅,将原本不系统的政府微博和官员微博进行整合管理,表示不允许“不出声”的微博存在,标志着有关政府部门对网络新型问政方式的重视。

第四,强化认证机制,确保政务微博安全可靠。政府可通过加强与新浪、腾讯等微博运营企业的合作,建立严格的政务微博申请及认证标准。建议参考党政机关网站这只专有标志的做法,统一政务微博认证标识,方便广大网民辨认。

当前,政务微博正以迅猛的姿态快速发展,从“微博问政”到“微博行政”,政务微博已经从单纯的信息发布平台转向更贴近百姓的政务服务平台,成为各级各地政府部门推动社会服务创新的新方式。微博问政为政府行政工作带来了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政府必须顺应潮流,完成政务微博从被动到主动的改变,提高自己的行政能力,从而完成执政能力的提高和管理机制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杜晓,杨卉.政务微博良性发展有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 [N].法制日报,2011.

[2]韦伟.从两会微博提案看政务微博发展[N].解放军报,2012.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3]廖小言.“微时代”执政者要有创新思维[N].人民日报,2011.

[4]陈彤.从“微博问政”到“微博行政”[N].中国经济时报,2012.

[5]微博元年中国式爆炸增长启示录[N].广州日报,2010.

------------最新【精品】范文

第四篇:创意微博,微博营销公关策划书,微博营销,创意方案(大全)

微博营销公关策划书

1.营销目的

微博一经推出,尚没有其明确的市场定位和营销定位。因而需要根据市场特点策划出一套行销推广的计划。

不论是直接实体产品的营销,或是网路商品和平台的推广,我们都应该明确一点! 我们的优势在哪里?我们有什么和同类平台的不同点?

我们把微博营销的主要目标定位于向众多的个体商家,向众多的个体及企业提供一个广告平台,我们致力于做到使微博用户以获得厂商的咨询为目的,但是要保证用户不会对广告造成反感。如何巧妙的定位广告在微博平台中的营销推广时我们讨论的重点。主要的客户群体不应只放在大型企业上,要面向众多的所有个体小型厂商。例如淘宝、凡客、拍拍中的众多卖家,这是我们的营销最终目标。

2.当前网络社交信息环境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以其过去无法比拟的方式进行着联通和交互。现今也是网络社交时代。人们通过社交平台进行实时的交流和互动。国外社交网络早已经成功的运行了多年。成功的案例也不少,国外最流行的莫过于facebook。Facebook的成功已经家喻户晓。Facebook是美国的一个大学生社交网站。创建于2004年2月4日。Facebook由哈佛大学的几位学生创建,它几乎提供了大学生需要的所有日常生活体验。Facebook列出了最酷的人、最怪异的想法以及最流行的音乐,它就像是一个不断变换的年鉴。

在全球范围内有一个大学后缀电子邮箱的人(如 .edu, .ac.uk等)都可以注册。之后,在Facebook中也可以建立起高中和公司的社会化网络。而从2006年9月11日起,任何用户输入有效电子邮件地址和自己的年龄段,即可加入。用户可以选择加入一个或多个网络,比如中学的、公司的、或地区的。

Facebook的优势很明显,它提供了不同年龄段人各自的圈子。而在自己的圈子里有着共同爱好生活阅历以及生活感受的人。我认为这是facebook能够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它已经超越了一个简单的社交平台,它成为了人们联系起来的纽带。

由于国内形势原因,facebook并未进入中国。这间接的导致了微博的出现。微博的出现并没有照搬facebook的模式。因为facebook的在中国也不一定能够成功,微博有其独特的平台特点。微博并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平台,它的出现在国内呈现了多元化。这就是国内出现的众多微博平台,而不是只出现了单一的一种平台。

国内微博平台的优势

国内每个平台的出现都有自己原来依托的网上平台,腾讯微博依据其原本的强大的综合平台推出,新浪微博依据的其国内最大新闻门户推出其微博。

微博的出现对国内的社交环境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因其是强大的实时性,广泛性,联通性的交互平台,注定其再市场中不可估量的潜力价值。

微博一经推出,其平台每时每刻都发生这重大的变化。不论其功能性和应用。微博的实时性给用户带来了随时随地的应用体验,这是其优势之一。微博的广泛性,这是微博平台根本竞争力的所在,其提供的信息的多样性是不可预测的,也是其最有价值的一点。微博平台的联

通性,也可以说是交互性,这给用户的直接交互体验。

微博的推出时间虽然还很短,但是不同微博平台之间的竞争却早已经开始。在微博推出的最初时期,其开发者在微博应用中加入了跨平台应用,但是很快跨平台应用遭到屏蔽,微博面对“伪开放”挑战。3月初,前UT斯达康董事长,著名投资人吴鹰的发了这样一条微博:“正在试用马化腾推荐的微博大管家,可同时收发多家微博,国伟童鞋不要拍我板儿砖。”当天午夜,板儿砖下来了,不过不是砸吴鹰,而是“微博大管家”,在那天晚上,微博大管家在新浪微博平台上的API首先被关闭,之后,包含mowriter、博微博、Andscape、麦豆、享拍、微博通、玛撒、fawave等等在内的诸多跨平台第三方应用都被撤下了新浪的微博开放平台应用广场

这个案例说明牵涉到利益时,开放只是浮云。

3.微博的市场机会

虽然微博的发展时间还很短,但是其巨大优势已经在这短短的时间内爆发出来。有部分的个体商家已经通过微博来发布自己的商品信息。用来扩大自己商品的信息发布量。

微博在国内的出现必然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如何很好的利用微博平台成为了现在我们主要考虑的问题。由于微博一经出现就依托的是早有的综合平台作为基础,所以微博平台的广泛推广并不是我们主要研究的问题。例如国内出现的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新浪和腾讯在国内早已经是有着强大综合影响力的平台。所以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的出现必然会被这两个综合平台的忠实用户所接受。我们讨论的主要是借助微博强大的生命力和超强的成长力,向所有的个体商家和公司推广。

4.微博的推广战略

微博是一个综合的平台。微博的信息量是巨大的,每时每刻博友通过客户端发表着自己的信息。我们所能获得的信息也是巨大的,其中有我们想看到的信息也有我们不愿意看见的信息。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微博好友,好友之间反复交叉成为一个社交网络,其信息传递的效率和速度是无法想象。这就为我们在微博平台中创造商业价值创造了基础。

我们的营销目标群体是个体商家和公司,所以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我们制定了不同的营销策略。

(1) 面向个体商家。由于个体商家的经济实体偏小,不具备经济上向微博平台投

放广告的能力。我们向个体商家推广的策略是:开通个体商家的微博,定期

发布商家的商品信息,并举行加关注抽奖活动,每增加一百关注就抽奖一次,

这可以有效的扩大信息的传播量。增加能够传播的信息人群。

由于微博的信息量巨大,商家的微博信息很可能被巨大的信息量淹没,防止

这种事件发生。微博平台可提供对商家微博信息的定时置顶操作。

(2) 面向公司。公司的经济规模较大,有能力向微博平台投放广告。但是广告的

形式很关键,频繁的嵌入式广告总是令人反感,所以我们向公司推广的并不

是这种强盗式的广告方式。用户的体验对于微博平台来说是个决定平台成功

的关键,如果广告横飞,不仅不能带来良好的用户体验,反而会丧失掉用户。

公司投放广发的方式很重要,因为这影响了微博平台和广告的成功。我们可以为公司的广告提供专门的设计,使广告成为微博客户端的一部分,使其增加微博平台的魅力,这是一个双赢的方式。众所周知,苹果的成功关键就是其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进行设计,苹果的商品价格都很昂贵,但是其销量反而在逐渐的上升。我们的公司广告投放方式就是要达到苹果公司以用户体验的目标。

5.具体的营销方案

现在人们的购物方式已经由现实的实体购物转向了网购,我们的推销主体就是网上购物的卖家。现在主要的C2C平台就是淘宝和凡客。

我们的第一阶段目标就是向所有网上交易平台卖家推广我们的营销策略。将我们的营销公关策划书投递给他们。

第二阶段,在发出的所有卖家之中做抽样调查。进行卖家的满意度和意见反馈。及时的修改公关策划方案。

第三阶段,微博平台和愿意加入营销公关的商家进行和合作,在合作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创意投入。

第三阶段,进行市场的调研,在实际的交易中检验营销公关的效果。

第五阶段,对我们的公关策划战略进行总结,找出我们的不足之处,将我们的不足之处进行文档储存。建立经验型数据库,为以后的公关策划提供案例。

策划人:Angle

第五篇: 微博时代中国政务微博研究

刘二娟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摘要:2010年,微博影响越来越大。2011年,微博引领人们走向了信息化时代,成了人人知晓的信息交流平台,很快在中国社交网络中占据领先地位,成为一种最具影响力的新兴媒体,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掀起了中国社会信息传播的热潮。政府机构看中了微博这种发展趋势,纷纷开启了官方微博,尝试利用微博进行执政。

关键词:微博时代;微博问政;新浪微博

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微博以其特有的传播速度及时、传播方式便捷、传播内容丰富、传播形式的平民化等特点,日益成为政府倾听民意、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其迅猛发展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传媒生态,而且正在重塑政府的执政与公共关系传播方式。政务机构、党政官员微博都朝着民生化、实用化方向发展。政务微博纷纷通过及时回应民情、公开辟谣、征求民意等方式,不断影响着社会事件发展的格局。

一、目前国内外政务微博研究现状

随着微博用户的增多,微博舆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创新社会管理理念之下,众多地方政府和官员开设微博,将微博问政作为一种新型问政渠道。但数量上的增加和相应的理念制度的转变并不同步,并不能真正实现微博问政的最初目的,创新社会管理的效果也会受到影响。目前国内有关政务微博的研究更多地关注政务微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很多乐观的评价和期待,但从政务微博的实际运行进行实证分析的相对较少。在国外,很多国家的政府机构都非常鼓励和推崇使用微博办公,他们认为微博是人与人信息公开和情感交流的重要工具,政务微博在使用过程中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更是在广纳民意、化解社会危机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政务微博现象解析

(一)什么是政务微博?

所谓“政务微博”,是指政府部门及其官员开设的主要用于倾听人民心声、诉求,排解与政府管理有关的实际问题,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公布相关数据和事件,从而进行网上知晓、网下解决问题的相关微博,是政府官员利用微博这个及时发布信息的系统来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并进行参政议政的一个平台。[1](P51)

(二)政务微博的兴起和发展

政务微博的产生与微博的迅速发展是分不开的。2009年11月,针对昆明市螺狮湾批发市场的群体性事件,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开设了国内第一家政务微博---微博云南,及时对事件作了简要说明。2010年初,微博云南与桃源县人民政府关于国内第一个政务微博的争夺战,使政务微博概念第一次被大众所知。2月,广东公安开国内公安微博之先河。8月,北京市公安局新浪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开通,当月28日与@济南公安合作,携手挽救网友生命。2011年7月,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成都发布”,成为第一个粉丝破百万的政府机构微博,政务微博发展进入全新阶段。11月,宁夏银川市委办公厅新浪官方微博@问政银川点名批评银川市地税局官方微博@银川地税,形成颇具特色的微博问政生态系统。

(三)微博问政的功能和作用

政务微博作为信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定产物,不同于商业机构和名人的微博,其功能相当于职能机构,是现代网络和政府责任的结合,是政府行施为人民服务的职能窗口。

首先,政务微博具有传播速度快、成本低、操作便利的特点。在传统媒体中,无论官方报纸、电台、电视台,信息传播都需要一个过程。而通过微博,政府信息马上就可以发布出去,非常及时,在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上,政务微博操作便利,任何人随时随地,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下,都可以成为传播者,提高了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其次,政务微博具有双向、多元、互动的特点。当前政府官员与网友之间的互动性不强,信息更新频率不高,只是宣传,缺乏与网友的沟通与交流,而政务微博具有灵活、快速、及时的特点,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把政府信息发布出去,且能得到博友及时的反馈。

再次,政务微博具有信息量大、优质服务的特点。政府部门通过开通微博,在第一时间内为广大民众提供各种服务,履行为人民服务的职责,践行了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念。

三、政务微博产生的原因分析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媒体,很快把网络问政带入了微博问政的新境界,越来越多的政府通过开通微博与网民进行没有距离的接触,微博问政给官员和百姓带来了极大的好处,政府进行微博问政既有利于政务信息公开化,方便政府人员及时了解民声、倾听民意,也给百姓提供了一个跟官员方便、快捷、实时沟通的渠道和平台。

四、微博时代官民互动特点分析

政务微博形式下,官民在互动过程中,政务微博有三种角色可以选择,分别是:网络舆情的监控者、沉默者和发言人。在这里,舆情的监控者指的是官方微博积极主动地关注他人,以便及时了解微博舆情的最新动态。在官民的互动过程中,通过关注了解舆情动向,以便积极运用发言人的角色去进行引导,这样有利于及时化解各种突发性的舆论事件。就目前的调查情况来看,与民众的广泛关注相比较而言,官员的微博在关注和发言方面运用的都较少,而通过微博实现官民互动的效果和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官方微博的这种使用方式使自己变成了一种简单的信息公开的工具,实际上充当着沉默的发言人的角色,不能及时关注和了解民情民意,就无法正在实现官民之间的良性互动。[2](P64)

五、当前我国政务微博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一)当前政务微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政务微博起步时间很短,目前国内还没有建立一套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评价机制,政务微博的运行还处于自发状态,缺乏一个合理的运行机制,导致政务微博的发展屡屡出现一些“失位”现象。在政务微博运营的各个环节流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在运行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难题,包括技术难题、执行难题等,都会受到严峻的挑战。当前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给政务微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问题,是政务微博未来发展过程中不可能逃避的技术难题。例如网络黑客的攻击、网络病毒的入侵等都将对政务微博构成威胁,这些都是发展政务微博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面临的困惑,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3](P14)

(二)规范政务微博的措施及对策

由于当前政务微博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开通并运用好政务微博,使其更好地为政府官员以及民众服务,在具体运作层面上,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传播技巧供参考:首先,在内容发布方面,内容要体现出行业和部门的特点,不宜大而全;权威信息要原创发布,大众话题可以转发评论;根据微博的使用热度,把握发布的节奏和更新的频次;图文搭配,要注重多媒体的呈现效果。其次,进行网络互动时,尽量使用亲民的语言,注重真诚平等的互动沟通风格;监测和把握微博舆情,及时回应有争议的话题。第三,日常维护方面,优先鼓励基层部门、服务部门开设政务微博;合理配备人员,可安排进行轮流值班。第四,在平台运营方面,针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设立专门账户;加强心理培训,进行疏导,面对质疑保持淡定的态度。[3](P15)

参考文献:

[1]崔学敬.我国政务微博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党政干部学刊,2011. [2] 李晓芳.以微博为媒介的官民互动特点分析---以新浪政务微博为例[J].电子政务,2011. [3] 窦宝国.我国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武汉学刊,2012.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微博kol范文】相关文章:

微博维权范文05-17

微博谣言范文05-17

微博服务范文05-17

微博达人范文05-17

微博应用范文05-17

微博系统范文05-17

新浪微博范文04-29

微博文化论文范文05-09

微博营销论文范文05-14

公安微博范文05-16

上一篇:招商银行范文下一篇:大学感想1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