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理念学习心得

2022-08-30

第一篇:新教育理念学习心得

新教育理念学习心得

新教育理念学习心得(2010-08-18 19:07:16)

一开始看到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理念,我就迫不及待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种教育。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理念真可谓一字千斤,使我受益匪浅,它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诠释了教育,让我感慨良多。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朱永新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教育之梦,并不遥远,她就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使我眼睛一亮。最新的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我作为一名教师一直信奉的理念,做教师不为学生为谁?在此理念下,我们勤勤肯肯地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然而,朱教授却认为,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他说,教育是为了学生未免太狭隘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教育就是为了人,为了一切人的发展,他将此理念作为新教育理念的核心

最欣赏的一句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朱教授提出新教育四大基本观点,其中有一个基本观点说要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他引用米卢的一句话说:态度决定一切,并将以改版为“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他说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面对太多的理想,一路走过,我们总是实现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碍着自我的超越。我们不要太多的口号,我们需要的是行动,记住朱教授的话,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最震撼的一个工程:营造书香乐园。朱教授认为,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一定量的书,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可以在很多方面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一个不读书的教师,穷其终生,也只能一个教书匠;而有着一定文化积淀的教师,教学时间未必太久,年龄不一定多大,却能够脱颖而出。朱教授把“营造书香校园”读书工程列为新教育六大行动的首项行动。他要求在小学六年中,师生共读100本课外书。 朱永新新教育思想对我的又一启示

1、新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今天的教师应该有自己独特教学个性。那就是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思路和主张。老师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个性和业务方面的独到优势,在夯实自己教学能力的基础的同时,培养出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个性,要求老师对于自身要有清晰的认识,并善于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在学校环境和个人条件之间寻求平衡。当今教育,教师最缺少的就是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导致培养出的孩子千人一面,缺乏创新能力和独特气质。教学个性本身就意味着创造力。

2、教师对学生要真正做到一视同仁。一个老师通常要面对几十甚至上百个学生,学生性格有好有坏,成绩有优有劣,能够关注每一个学生,并爱护每个学生,是这一类老师所具备的能力。把学生当学生看,把人当人看,不惟成绩论素质,不惟喜好论好恶,不惟家境论高低。有人说,关注每一个学生,就是要做到关注成绩最差的学生。我想补充一句,关注每一个学生,也要做到关注你最讨厌的学生。

3、教师应该对学生严而有度。只有这样才能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有一整套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并善于进行总结和反思。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难免犯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所以必须按照学生的言行规范来严格要求他们,又正因为这些缺点错误是难免的,所以对他们的要求应该有度,按照他们的成长规律,给与他们改正缺点错误的时间和机会,不能一味的批评和指责,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老师的管理应该得到学生的尊敬,使学生心服口服,从心底里得到学生的认同。

总之,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一次深刻而重大的洗礼。我将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为我所范,努力学习,进一步学习“我的教育理想”,使自己的思想不断进步,工作也有更大的起色。我们要向朱永新老师学习,做一名对未来有理想的教师,做一名对社会有个性的教师,做一名对事业有思考的教师,做一名对自我会学习的教师。

第二篇:新教育理念学习心得体会

以前对“新教育”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字面上,近两年学习了新教育理念,让我领略到了新教育专家的风采,感受到了新教育所散发出的无穷魅力,仿佛整个人也起了质的变化,对学生、对课堂、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

“新教育”是一个教育行动,它是由朱永新教授提出来的。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以前总认为教育里的角色只有学生和老师,是学生和老师的双边活动组成了教育,现在想想那些想法真的是很幼稚的,自己考虑的太浮浅了。当今的教育一定关注要孩子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在学校的,更要有家庭的和社会的,要符合新教育的理念。

新教育倡导师生、家校、亲子间“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学生、老师、家长共同配合,做好家校共育的教学工作,让孩子的教育生活不要仅仅局限在学校这个小小的场合里,真正的教育应该走出校园,走进家庭,走进社会,从小让孩子体会教育无处不在,活到老学到老,这样学生是不易产生厌学心理的。同时新教育还倡导学生应有“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让学生体会阅读的重要性和阅读的乐趣,在阅读中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快乐的成长,体验人生真谛,同时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

说到这个“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我在这里谈一点自己的体会:我上学期带出去的一个学生叫范仁杰,他在四年级的时候,每次写日记都是几句话,内容不是吃就是玩,简直就是在记流水账。可是,通过学校实施新教育,开展了“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他有书读了,也读得书多了,每次的暮省日记不再记流水账了,也有话可写了,而且词汇很丰富,习作水平大有提高。我想说这就是新教育的结果。

现在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学生读书的空间,学生中无书可读的现象远未销声匿迹,学生无暇读书、不想读书的情形也不少见。除了几本干巴巴的教科书,学生几乎不再有也不再读其他的书。而电视文化、网络游戏、不良读物等童年杀手潜伏在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今年带一年级,对于一年级的新生来说,这是一次改革的机会,我们应该从小让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倡导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培养他们健全的心智。

新教育就是通过师生共读、亲子阅读等互动阅读发掘孩子的潜力、发展孩子的个性。课外阅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学生更应“多读书、读好书”。 朱教授说,在学校就要读书,读书就意味着教育,学校就是一个师生共同读书的乐园。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作为教师,读书可以让我们的教学处处闪耀出睿智的光彩,教师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教师的读书习惯、行动对学生无声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我们语文老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晨诵—午读—暮省”,这一儿童生活方式课程是新教育探寻的重要成果之一。让孩子们能在他们的童年和这些美好而永恒的经典相遇,让这些经典为孩子们铺展一个丰厚广阔的智力背景,从而开启美好的人生。 让我们和学生共同阅读,共同成长,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一个人走进学校并不意味着接受教育,只有当他面对一本书沉浸不已的时候,教育才刚刚开始。”我们要在这条教育之路上走的更远,在道路上不断追求我们的理想,全身心的投入到我们的教育生涯里,在与别人合作的同时,演绎最精彩的教育教学,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人,为了人的一切。这里的“人”,不仅仅指学生,也包括教师和家长。记得作家峻青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的一生是漫长的,但在关键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在你年轻的时候。所以,学生要读书,教师更要读书。让反思成为习惯。成长过程反思,在成长过程中体验到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引发的思考;工作过程反思,一个学生、一个教案、一堂课、处理一件事情、开展一次活动的体验与思考,带来哪些认识上的变化,教育理想等等。可以说新教育理念的学习让我坚定了这样的信念:只要行动,就有收获!真正的行动,本身就是收获!

第三篇:教育理念学习心得体会

当今教师迫切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进步将知识转化为聪明,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增强理解学生和增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全面发展的自觉性。学习了教育新理念,使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很多的知识。下面是我对这次学习的一些熟悉和体会:

1 教师要有能动观念,不断更新理念,实现文化再造。

目前,随着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是一次新的机遇和挑战,也是新的压力,我们教师要如何适应新形势变化的要求,成为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与部分老师的“备一次课,教一辈子书”不同,教师必须能够与时俱进,根据教材侧重点进行调整之外,还需结合不同学生族群的年龄特点、时代特点等有所增减和变化,开展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而在新课标要求下,教法和学法都应相应有所改变,如把填鸭式教学变为引导式学习,把输入式教学变为自主探究式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先进的教育理论,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去。教师是学生最好的典范,一个博学多才、幽默风趣、有才华的老师不会被人淹没,不会被学生遗忘,更会带动学生带着崇拜之情,喜欢这个学科,崇尚渊博的知识,激发他们不断学习,努力超越,实现更大的学习目标的飞跃。

2 优秀教师=教育过程+反思。

学习过先进教师的经验传授,发现他们的共同点,他们一再强调教师的教育工作,多一份反思与监控,就多一份提高,方能与优秀教师更接近了一程。反思,其实是对自我工作上的审视和分析过程,通过自我反思,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以达到自我提高和进步,因此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而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与探索教学过程中方方面面的问题,小到板书大到整个环节设置,在对自己“不满意”的批判中,努力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改善学生学习行为,以促进学生取得更大的学习成就。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其中的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他讲永远不会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只能做一个纯粹的教书匠,而不能成为教育专家。

3 一个人阅读书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他的品味、气质、胸怀和内涵。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对教师来说,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这就要求我们自己必须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加强"教育艺术"的学习,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例如学习"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评价策略"等。我们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学生有一种老师至上的信念,在他们眼里的老师,是像超人一样的无所不能。因此,如果我们通过飘洋书海,获取丰富的知识并加以运用,不但能不断增加个人的魅力,也让学生受到影响,爱上学习,爱上阅读,拥有不错的品味,对身边的人和事有较强的敏感度,逐渐成为气质不俗、很有内涵的人。

4 没有不犯错的学生,要有爱心、细心、耐心、真心、恒心。

诚然,师生间并不存在血缘关系,但教师慈母般的爱与责任能超越一切,变成一股无可阻挡的力量,而这种爱,不是也不能局限于一个人,而是面对全体学生。教师是平凡的,但也是责任重大的,无愧于神圣的称号,我们就要发自内心的爱学生,细心又耐心的讲解,并坚持不懈的努力。教师的涵括范围是广泛的,要教学生做人,做一个好人,严于律己,从我做起;要给学生宽松愉快的环境,让学生爱家爱校爱学习;尽量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相信世上没有完美无暇的孩子,相信每个人都曾是不被看好的璞玉;面对学生的屡屡错误,要能理解能接受能面对,关键不在于一件事本身,而是希望通过这件事让学生能明事理辨是非,能懂得错误根源,并不再犯同样错误;善于观察,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融入学生,并及时解决问题。老师的付出,学生是能感受得到的,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微笑,它也能给你一个最美的微笑。

5 不偏爱不纵容,给学生平等的关怀。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可每一片树叶都有属于自己的美;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可每一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魅力!给学生的爱,不能是偏爱的,不能只爱听话的学生,或是成绩好的学生,每个人都有他的优势之处,教师要用博爱的眼神去看待每一个学生,快乐教学,灵动教育,定能有丰收的喜悦。但,在面对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不能纵容,不能放任,更不能放弃。基于责任,我们要理性的爱,引导他们直面困难,迎接暴风雨的挑战。批评教育的每一次结果,是引导孩子们有正确的价值观,凡事必须要有理可依,有据可循。平等交流,多些微笑、赞美、分享、欣赏,热爱学生,关注每个细节,也许某个随心的举动,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转折点,目标上的,抑或是心灵上的,这将使一切工作变得有历史性意义,而老师,正是实现这个可能的奇迹的有效人选,以平等的爱为舟,以无求的责任为桨,在教师行业上乘风破浪。

本着对教师行业的了解,在先进的理论学习指导下,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动力,给自己最多的是一种鼓励,来自学生,来自同仁,也来自自己,努力尽快的适应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更加理性的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鼓励自己要做一名终身学习的老师,一名能不断处理各种问题的老师;坚持创新,发挥聪明才干,争取获得更大的发展。一切工作都需实践来证明,作为教师,我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恪尽职守,踏实走好每步路,实现自身的价值。

第四篇:学习全人教育理念心得体会

感悟全人教育

( 奉节县公平镇学堂明德小学 晏洪国 )

教育原本就是全人教育,从中国的儒家孔门六艺到西方古希腊的博雅七艺,无不透视出教育的原有本质和面目。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进步,教育逐渐具有了国家性、专业化等特点,也使得我们的教育变得不再是全人的教育,以至于社会发展到如此发达的地步,我们反而需要回过头来重新思考和实践全人教育。有幸也是迫于要求,翻阅了明德项目校长培训手册,体会更是深刻,认为全人教育真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行必有果。

一、全人教育的内涵及目标

所谓全人教育我的理解也不仅是教育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还要学生接受道德与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Whole Person),即不仅仅是注重认知能力的发展,也关注身体、道德价值观、社会责任、人际沟通能力、心理和情绪健康、艺术、信念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达到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联系。

要实现真正的全人教育,首先是要有一个前提假设,即“人人皆可成为全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充满无限发展潜能的有机体,教育的目的在于激发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相信这个前提,也就是相信我们自己的教育能力和我们学生自身的学习适应能力一定都可以达到教育的目标,并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假设前提和我们的受教育对象学生共同的不断努力。

二、工作中如何践行全人教育理念

全人教育在于培养全面完整的人。明德全人理念旨在培养勤劳朴实、追求“真、善、美”的孩童。作为学校工作的主持者,有义务更是责任把孩子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那么,在基础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怎么做?能做些什么?让我们六年的基础教育对孩子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1、培养孩子勤劳朴实的品质。

勤劳朴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几千年的华夏文化,无不折射出华夏儿女这一优良品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儿童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在祖辈眼中是“皇帝”,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逐渐将勤劳朴实的品质丢失。为此,我用分区的方式将学校的教室、走廊、厕所、公共区域卫生交给学生管理,除了定时打扫卫生,还要监督责任区内乱扔、乱甩的行为。同时,要求学生每周必须回家为父母或者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小到帮父母打一盆洗脚水、添一碗饭、、、、、、,每周各班做一次总结,对表现突出的孩子给予全校性的表扬,以此来帮助他们认识到唯有勤劳以赴才能求得良好的成就。

2、用经典陶冶孩子的情操。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历史,老祖辈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值得诵读的经典,诵读经典,能从中明白何为真、何为善、何为美。现实社会,被网络覆盖,网络游戏成为孩子的挚爱。不爱读书,更不愿意去读祖辈留下来的这些至理名言。为改变这一现状,我要求每个班每天早上早读20分钟的时间去整体诵读这些经典,告诫老师,不要担心因为孩子小而读不懂,也不用强制要求他们一定要背下来。只要要孩子坚持下来,每天诵读几十分钟的经典,熟读几遍后自然会明白其意,多读之后自然会背诵下来。通过这些经典的诵读,不但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文学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数理能力,会加强孩子们的注意力与定力,克服注意力障碍,解决现代所面临最严重的学习障碍问题。

3、让教师树立每个孩子都是人才的教学理念。

在现行教育体制下,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这么多年,但其成效却甚微。考试分数决定孩子的一生,因此,在很多时候一个学生如果成绩好了就是优秀的,如果成绩差了,他的一切都被否定了。为实现学校“让六年的基础教育影响孩子一生”的办学理念,我们评价一个学生不单单从他的成绩去考察,而是通过其操行品行去考核。我常用爱迪生小时的现状去告诉我们的老师,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全人教育是要求我们教育人把我们的对象培养成全面的人,一个好的理念,需要的是我全身心的投入,为他们带来新生命的开始,并充满希望。我们相信任何学生、老师、校长,只要愿意投入这种教育模式,未来都会以明德大家庭所培育出来的优秀学生为荣。

第五篇:高职教育理念学习心得体会

根据学院的总体安排,计财处先后组织处室同志学习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关于印发《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的通知(湘教发[2008]64号)等文件资料,结合学习活,开展了研讨活动。通过学习,深受启发。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高职教育理念和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重在从观念上更新广大教师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理解,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通过学习,努力改革创新,跟上时代的步伐。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得替代的作用。如何在高职教育领域中立足,在众多高职院校中脱颖而出,如何创新、办出特色,真正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应该是我们当前应该探讨的,我院提出的“创建质量过硬、特色鲜明的省内一流职院”的奋斗目标,正是顺应了高职教育的发展。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我院由三校合并近十年来,经过整合和融合,取得了可喜成绩,也面临诸多难题,尤其面临加快发展的艰巨任务。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我们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有待进一步更新,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教师,还存在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的情况。所以学校要严格管理制度,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运行机制,把优秀教师和教学资源向教学倾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强化素质教育,明确培养目标。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的最基本特性,也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把精神文明教育同道德品质教育紧密结合,使受教育者能够自觉遵守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树立守法、用法、护法的法治观念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从业观念。要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学生在树立远大理想的同时,又培育其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人品和过硬的技能,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实用性人才。

三、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把实际应用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途径。 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始终把实际应用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基本途径,以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职人才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目标。

四、校企合作,加大投入改善实习实训条件。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加大投入改善实习实训条件,建设现代化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根据国内外高职教育的成功经验,高职学生的培养通过“课堂教学——模拟实训——实际应用”的链式培养模式进行,充分利用现代先进设备和管理经验使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锻炼成长,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落实人才定位和培养规格的必由之路。

五、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 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是实现人类社会文明发达的源泉,是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动力,也是青年学生成才与成功的保障,更是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的灵魂。为此,要在学科专业建设工作中,体现学科专业建设与现代职业岗位群相结合,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的原则,实习产、学、研一体化,从学科专业建设入手,精心打造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一是高职教育的自身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如办学体制创新、管理制度创新、学科专业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等。二是经济与社会发展呼唤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职人才。三是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高职人才。要培养高职学生的事业开创能力,运用已掌握的职业技能投身经济建设的大潮,甚至能够以独特的视角、独有的技能、独立的见地在某一技术和管理领域一显身手,为经济发展做出更突出的贡献。

作为高职教育战线的一员,人人都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我们作为财务人员,要牢固树立为教学服务的意识,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和为教学、为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为湘潭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作出我们的不懈努力。

上一篇:新教师开班仪式讲话下一篇:新教师岗前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