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法官

2022-07-27

第一篇:最高人民法院法官

人民法官为人民演讲稿-人民法官之歌

人民法官为人民演讲稿-人民法官之歌

“将忠诚铸进庄严的国徽,用公正架起金色的天平”“惩恶扬善、匡扶正义是我们的使命,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是我们的赤诚”……

口中总是不自觉的哼起这首我们的歌,那坚定激昂的节奏激荡起的不仅是心中的自豪感,更是无限的责任与使命!

是的,人民法官,肩扛天平,肩负着定分止争,惩恶扬善的神圣使命;槌起槌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然而,在社会上曾有那么一种说法,说人民法官要依法裁判,保持中立,不偏不倚,因此谈不上服务谁,更有甚者一心认为要取消人民法官中的“人民”两字,以显示法官无党无派,超然世外的地位。

而我要说的是,在中国文化这个大背景下,如果一名法官真的无视为谁掌权、为谁服务这个基本问题,完全不顾及中国社会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你要求他成为超然世外的绝对法官,可能他恰恰会成为绝对的自利者和祸害人民的罪犯。又怎么能指望他履行一个“正义代言人”的职责呢?

记得在大学时每次考完试,大家总会对遇到的一堆不知所以的问题议论纷纷,同学问我怎么答的时候,我总是笑笑说:“凭法律人的良知答就对了!”其实,当时真的就是一句戏言,是对自己不会答题的掩饰。现在想来,当时自己一句不经意的话,却显得有那么一点意味深长。是啊,对于身为人民法官的我们来说,法律知识的累积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良知、没有一颗为人民的心,那深厚的法学功底只能成为伤害人民的利器!

为人民服务,说起来是道不尽的宏大主题。可是,一名平凡的法官绝不是理论家和政治官僚,给人民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可能只是画梅止渴;法治之路,和谐之途,现实中真正需要的是法官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职务范围内踏实地做点工作,依法解决一些矛盾,给出一些公正的说法。就如同轻轻拨亮一盏灯,哪怕只照亮一片脚下的土地!

法是向来有为政治服务的本性,尽管它总是半遮半掩。中国的政治要面对世界上最复杂而生机无限的现实,腐败和富强同飞,法治与权变起舞,在这样一个大变局下,作为社会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卫士却失却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理念,中国将处于何等危险的境地!的确,法官也是脆弱的,他们能做的也许并没有人们期待的那么多。但是我们产生于人民,受人民之托,怎可无为人民服务的公仆之心?那些所谓的金钱与美色、权力与关系,在人民的利益面前显得是那么的卑微!

法官是如此平凡,却可因胸怀人民、为群众断曲直、为社会谋大义的点滴行动,而变得神圣起来。手持正义之灯的法官们,只要抱有阳光般的心态,细心、耐心、热心、诚心地对待每一位当事人,努力做好自己手中的每一个案子,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找到自己的价值。

我的同行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在召唤,让我们用最响亮的声音喊出:“人民法官为人民!”

第二篇:新时期法官如何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

“人民法官为人民”理念作为阐释和实践“三个至上”指导思想的一个重要成果,对于人民法院正确处理司法专业化与大众化重要关系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意义。法官是国家司法权的行使者,新时期的法官如何紧密围绕“人民法官为人民”的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对新时期法官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巩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成果,不断强化“三个至上”指导思想,这对落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至关重要。笔者认为,新时期的法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

一、 提高自我对“人民法官为人民”的思想认识。

1.强化司法为民意识,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是一项政治原则,法官作为一名人民根本利益的司法守护者,要时刻警醒权从何来,权为谁用,利为谁谋。司法为民是人

民法院实践“三个代表”的必然要求,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反映了人民法院密切联系群众的新要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优良传统的新发展。实践证明,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胜利之本,力量之源。从大处讲,有没有司法为民意识,不仅是个人品德问题,更是一个法官的政治立场问题,法官必须牢记并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要将永远做人民的公仆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要求,必须把保护人民,惩治犯罪,积极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促使纠纷得以解决,防止矛盾激化,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作为自己价值的最大体现。在具体审判工作中,要常作换位思考,常怀仁德之心,长存悲悯之意,做到依法办案,以理服众,以情动人;要认真落实司法便民、利民措施,加大对困弱群体的司法救助力度,努力减轻群众的讼累和负担,把“一心为民”做得具体,落到实处。

2.树立大局意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所谓大局,就是党和国家在某个时期、某个阶段解决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中心工作。树立大局意识,必须做到立足大局、推动大局。人民法院作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必然也必须要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即,必须服务于

党和国家的大局。服务大局既是司法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审判工作一贯坚持的原则。做到服务大局必须首先要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确立法官正确的政治立场。其次,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要真正从感情上接受、认识上坚信、工作中贯彻。第三,就是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力。要注意,不能单纯地就案办案,要认清国情,周全考虑各种因素,努力做到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的统一。

3.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坚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最高人民法院肖扬院长在全国法院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诫勉全国法官,要“慎权、戒贪、律己、修德”,其中修德是前提,律己是保证,戒贪是要求,慎权是目的。这“四要”就是对法官提出的廉洁自律的要求。

从本质上说,廉洁自律就是人们心灵的运行轨迹折射出来的外在表现。法官能否做到廉洁自律,关键是自身职业素质和社会公德的修炼。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如果说社会公众对法律知识渊博、文化厚积的法官的佩服更多来自对知识、真理等的事实判断,那么对道德高尚,操守正直的法官表示敬仰,则更多地来自对廉洁自律的价值判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官面临的诱惑增多,所处的社会环境复杂。因此,现代司法理念要求新时期的法官做到中立、平等、透

明、公正、高效、独立、文明。法官要不断加强个人修养和自我教育,要做到常思贪欲之害,慎独、慎初、慎微。而新时期的法官廉洁自律,就是要求法官在政治上、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和最高法院保持高度的一致,要做到慎微、慎欲、慎交、慎独、慎权、慎言、慎行。

二、提高“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工作能力。

1.不断学习法律理论知识

司法能力不是生之俱来的,是在不断的学习、积累、实践中养成的。作为一名法官,必须具备深厚的法学理论基础、分析判断能力及娴熟的审理技能,才能正确适用法律解决复杂的诉讼难题。特别是处于知识经济时代,新的法律法规不断出台,法院改革不断深入,审判工作中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法学理论不断发展,加强学习提高法律业务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法官应当具有良好的学习意识,树立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同时,要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只有具有了娴熟的法律业务知识,才能有能力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这就要求我们法官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不断学习法律知识,深入理解法律精神。从事审判工作,首先应当熟悉法律法规。众所周知,法

院判案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法律是审理案件的“工具”。法律是社会实践的总结,是人们生活规律的反映,但是法律是抽象的条文,不通过系统地学习研究,就难以准确、完整地理解其体现的法律精神,更谈不上正确运用这些法律精神来指导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疑难、复杂案件。二是学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提高综合素质能力。法既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又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密不可分。而审判是一门法的艺术,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科学性。法官在审判中并不只是简单、机械地运用法律,还需要结合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对案件事实证据进行分析、判断和认定。作为法官,只有不断增加社会、自然科学知识,才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法律内涵,提高法律的运用能力;才有利于提高逻辑思想能力、分析判断力、洞察力、写作能力、研究总结能力。

2.不断提高审判技能

没有适用上一成不变的法律。法官不应当成为法律的机械执行者,而应当成为具备丰富社会经验和对社会现实有深入接触和深刻理解的人。因为法律是一门实践科学,法官审理案件,不但需要法律规则,而且需要综合把握案件的本质,结合社会环境、社会舆论、民意、经济状况、价值观念等,

对双方当事人的利害关系进行比较衡量,做出实质判断。所以做为一名法官,仅仅有法律方面的知识还不够,一方面法官必须具有广博的法学理论知识,另外一方面还应掌握社会科学知识,另外必须有司法实践经验,以及驾驭庭审活动的能力等。由于每个案件细节的千差万别,每个案件的矛盾都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法官用心去体会和把握。法官准确地把握案件的矛盾很重要,并且这种矛盾不一定是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上的争议焦点,而可能主要是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的心理症结等等。这就要求法官必须不断地刻苦学习,精研法理,汲取新知识,在具备高度的法律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全面掌握审判工作所涉及的学科领域的知识,并不断地提高运用这些知识去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 “人民法官为人民”应贯穿于司法审判的全部过程,体现在司法审判的各个环节。而法官正是司法审判过程的核心主体,法官只有只有从“人民法官为人民”的高度,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自我对“人民法官为人民”的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才能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才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才能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添砖加瓦。

第三篇:法院法官辞职报告

尊敬的高院长、院党组:

我从94年进入法院工作,至今已10年,在这10年是我人生中最厚重的部分,有我的理想和事业,有我的奋斗和努力,有我的成功和失败。从一名法律工作者到以法律为业,唯法律是我安身立命的职业。在这我要谢谢院长和院党组其他成员对我的培养和关怀,使我从一名书记员到助理审判员到审判员,使我有机会进入法律之门,成为一名真正的司法者,一个法官的头衔对一个以法律为业的人来说是非常崇高,是最大的成就,尽管法官这一职业在中国没有得到尊重,我仍以我是一名法官为荣。

今天我因为以下自己个人的原因要辞去这份神圣而崇高的工作,一是近年的我在工作与学习遇到了很多法律问题无法弄清,如梗在喉,已经阻碍我在法律专业的发展,尤其是在外出锻炼的一年中,更加觉得自己的学识有如井底之蛙,法律与社会、各种学科的关系犹如星空浩渺,我始终觉得自己没有真正的进入法律之门,但这扇门一直在召唤我向前,法学之博大、法学之精巧、法学之美,促使我要不断向前,我需要加倍的努力和学习,但目前的条件与环境,资料的贫乏和好的指导,我很难提升自己,我希望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条件与环境。二是以法官为职业,在中国目前始终是一名地位微卑的行政人员,微薄的薪水不仅影响到法官生活的质量,更影响到我和我家人的生计,如此的贫困不是在考验一名法官的纯洁,而是在不断的动摇法官的纯洁,我不能保证自己能否抵挡的住未知的诱惑,我也无法向政府要求加薪,但我要生计,也要洁身自好,唯一之路只有改变自己,尽管这是我引以为荣的职业。

我知道我这一决定有负于院领导对我的培养和关怀。但这是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非常无奈的决定。

最后,谢谢*院长、*书记、*院长、*院长、*组长对我的培养和关怀。

申请辞职人: 空心思

2013-6-12

第四篇:人民法官为人民

“人民法官为人民”学习心得

杨楼法庭 李华 “为民”,是政法干警的宗旨理念,也是广大法院干警自觉的价值追求。我国司法权来源于人民,必须始终依靠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人民性是我国司法制度的本质属性。人民法官要以对待自己亲人一样的感情、一样的方式、一样的态度为人民群众提供司法服务,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坚持以人为本、司法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人民法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把重民生、排民忧、解民难作为人民法院确立工作思路、制定司法政策、谋划司法改革、加强自身建设的依据,真正使人民法院工作符合民情、体现民意、服务民生、赢得民心。“为民”,也是忠诚的体现,是“权从何来、为谁司法、为谁服务”的根本立场的试金石。

亲民爱民,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我们和群众的关系,是血肉、鱼水的关系。一旦我们失去了群众的支持和帮助,我们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民群众需要高素质的法官,不需要与世隔绝的衙门,只有扎根和生长于中国国情的土壤,司法之树才会根深叶茂。基层法庭所接触的当事人大多是农民,法律意识、法律素养并不高,案件也多是家庭琐事,但却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针对农村的实际情况,采用老百姓能够接受的方式,到地头儿、坐炕头儿,用群众语言与群众沟通,切实为老百姓着想,让很多家长里短的矛盾纠纷不出村就能够化解。对来法庭打官司的乡亲,要把他们当成亲人,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作为人民法官,必须时刻牢记法官前面的“人民”二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内乡县衙的一副对联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上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下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横批:天理、国法、人情。通过“人民法官为人民“的主题学习,我对这幅对联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警示我们要常怀为民之心,常谋利民之策,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帮助民工追菜钱,是任何一个法院每天都要面对的众多小额案件之一。但在我非常敬仰的全国优秀法官宋鱼水眼里,小额并不等于小事。她说过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每个人的权利和尊严都应受到同等的尊重,不管这个人是卖菜的还是亿万富翁。 她对自己约法三章:不轻视小额案件,因为它事关百姓生活;公平地对待每个当事人;不论是什么样的当事人,都宽容以待。 这个自我约定,对宋鱼水来说长期有效。宋鱼水同志身上有很多法官应当具备乃至特有的文化品质和内涵。她信仰和尊重法律又兼顾情理,这是我们需要弘扬的一种法官的特殊思维、特殊意识,也是一种特殊的工作方式;她坚持“以理服人、以礼待人”,展现了当代法官化解纠纷、实现司法为民宗旨的品质和气质;她坚持“辨法析理、胜败皆服”,展现了当代法官认真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精神和能力;她用法律的语言、用老百姓乐于接受的语言、用老百姓乐于接受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司法过程被老百姓接受的范本,充分展示了法院的权威、法律的权威;她不畏艰苦,吃苦耐劳,在继承老一辈法官吃苦耐劳、勤奋敬业的优秀品质基础上,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专家型法官的风采。

作为一名刚刚迈进法院大门的法律工作者,在了解到当前日益严峻的信访形势和民众普遍存在的对法律的不信任,又看到一些法官被当事人围攻、谩骂,我曾经迷茫过,失望过,痛苦过….,甚至怀疑是选择错了职业,我择业时曾经的满腔热忱、对法律的信仰和作为一名人民法官的神圣感一时间荡然无存。我就像电影《真水无香》里面刚刚参加工作的李聪,相信法律,想当然的认为群众应该理解法律相信法律,机械的适用法律,觉得只要依法办事什么都不怕,也不需考虑当事人的承受力,觉得很多东西都不是一名公正的法官该考虑的。但是当我越来越多的接触到我的同事,与一些有经验的同仁们沟通交流,特别学习了像宋鱼水、尹应哲等一批优秀法官的感人事迹后,我对当前社会、法院系统的现状及群众的法律素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知道了为什么法官办案要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知道了辩法析理的重要性,同时也坚定了自己为民司法、争取作一名人民群众拥戴的好法官的信念。

第五篇:人民法官为人民

论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实现路径

人民法官的根本特性在于其人民性,因此,人民法官为人民应是法官工作职责中的应有之义。但如何在具体工作中实现人民法官为人民,即具体实现路径,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把维民权作为服务大局的落脚点。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指出,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这里“为大局服务”与“为人民司法”之间是一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即为大局服务是为了最终服务于人民,而为人民司法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大局,因此,要实现人民法官为人民,首先要把维民权作为服务大局的落脚点。

这里的“维民权”,既是指尊重民事行政诉讼当事人的程序选择权、辩论权、处分权,更是指应对新经济形势下的新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司法的新期望、新要求,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维护人民权益。

二、把便民事作为以人为本的工作标准。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核心。法院的科学发展就是要把便民事作为以人为本的工作标准。“便民事”,只廖廖数语,却责任重大,既要在大政方针重大事项上便民事,更要在服务细节服务标准上便民事。

诉讼指南、导诉法官、巡回法庭、送法下乡„„种种新名词、新制度、新事物都随着“便民事”的要求应景而生,但真正的“便民事”应该作为一种信念在心中,要求每名法院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随时以“便民事”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来端正自己的态度,来提升自己的服务。

三、把促民和作为调、判结合的延伸。

调解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独特优势。现在推行的调解优先、调判结合是我国调解制度优良传统的继续。为了将这一优良传统进一步发扬光大,必须将促民和作为调、判结合的延伸。

要做好这一延伸工作,在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时就不能仅仅作为一项制度来贯彻,而应该将人民的权益、社会的和谐时刻高悬于心,以坚强的调解信心、百般的调解耐心、高度的调解技巧、万般的人民关爱来做好调解工作,真正做到减少诉讼对抗,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将矛盾尽量化解在进入司法渠道之前,尽量将进入司法渠道的案件通过调解结案。

四、把畅民意作为倾听群众诉求的渠道。

在寻求进入司法渠道之前人民群众需要咨询,在进入司法渠道过程中人民群众需要知情和透明,在进入司法渠道之后人民群众需要答疑,因此,无论何时,保持民意畅通都是相当重要的。

信访室、人民调解室、咨询室„„等等,虽各自功能职责不同,但均可划归畅民意渠道。既作为畅民意渠道,就要做到横向联合、纵向贯通。横向联合,是指各种畅民意渠道在各司其职的同时,要注意功能的整合,要一切从畅通民意出发,而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纵向贯通,是指要形成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社会机构协助的大一统格局,而不是由法院一己之力来解决问题。

上一篇:中国移动营销分析下一篇:职工运动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