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知识期末试题

2022-11-14

第一篇:法律基础知识期末试题

法律文书写作2013秋季期末试题

法 律 文 书 写 作 期 末 考 试 题

案例题(各50分)

请根据以下材料制作一份起诉书和一份辩护词(基本要求:内容全面、结构严谨、格式规范、语言流畅、适用法律准确)

基本案情:2012年10月20日上午,佟国某(男,33岁,兰州市永登县人)、佟某某(男,15岁,兰州市永登县人)叔侄二人驾驶三轮车到兰州市永登县李庄村收购洋芋,遂产生将二人骗出村外抢钱的念头,便对佟国某谎称皋兰县前进村其舅舅家有洋芋要卖,艾某某回家带上铁锤和刀子各一把并藏于身上,坐上佟国某驾驶的三轮车为其引路,当车行至前进村村南一南北走向的土路上时,艾某某自身上取出事先准备好的铁锤,分别对佟国某、佟某某头部予以打击,致使佟国某从驾驶座位上栽到车下,三码车熄火后停在路边。随后,艾某某下车来到佟国某身旁,佟国某与艾某某相互认识,即对艾进行劝说,并答应不告发艾某某,于是艾某某放弃了劫财之念,并驾驶三轮车将佟国某、佟某某送医院救治。途中,艾某某恐佟国某失信而去告发,遂生杀人灭口之念,自身上取出事先准备好的尖刀,欲杀佟国某,在佟表示保证不告发的情况下,艾某某放弃了杀人之念,驾车将佟国某、佟某某送往皋兰县于家村一诊所救治。因艾某某用铁锤打击佟国某、佟某某头部,造成佟国某颅脑损伤致左颞部硬膜下血肿,造成佟某某硬脑膜破裂,二人损伤均构成重伤。

(二)认定犯罪证据

上述事实有下列证据证明:

被害人陈述

被害人佟国某、佟某某均陈述在去前进村的路上被艾某某用铁锤打伤头部以及在艾某某用车将佟国某、佟某某二人送医院救治的路上用尖刀欲杀二人灭口,在被害人的央求下而放弃了杀人之念,将二人送到皋兰县余家村刘怀均诊所救治。

证人证言

皋兰县于家村诊所刘某均、刘卫某的证言证实艾某某将佟国某、佟某某送往刘怀均开办的诊所予以救治。

勘验、检查笔录

现场勘验笔录、现场示意图及现场照片证实现场的位置及现场有血泊一处等情况。 物证

公安机关扣押尖刀一把,经辨认系艾某某作案所用尖刀。

鉴定结论

大城县公安局(2002)第040号、第041号法医临床学检验鉴定书分别证明佟国某、佟某某的损伤构成重伤。

(三)被告人基本情况:

艾某某,男,27岁,汉族,兰州市永登县人,农民,住该县李庄村20号。无前科。2012年10月25日因本案被皋兰县公安局抓获,同日被刑事拘留,经皋兰县检察院批准,于2012年11月5日执行逮捕,现羁押于兰州市第二看守所。

(四)诉讼过程

本案于2013年1月2日被皋兰县公安局侦查终结,移送皋兰县检察院审查起,皋兰县检察院于2013年1月10日将该案移送至兰州市人民检察院,兰州市人民检察院经审查,于同年2月16日向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提示:罪名的认定、罪数、犯罪形态、法条适用)

第二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作业

名词解释 第1题 (5) 分 法治思维方式

答:法治思维方式是指人们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则和标准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是对治国理政实践不可或缺的法律、权力、权利和程序这四个基本要素的态度和方式。 第2题 (5) 分 社会公德

答:是指存在于社会群体中间的道德,是生活与社会中的人们为了我们群体的利益而约定俗成的我们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规范。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 分析题

第3题 (15) 分

被告丁某(男,30岁,司机)于1991年5月20日晚7时许,在雨天路滑,刮水器损坏,视线不好的情况下,驾驶小货车违章在城区超速行驶,结果把正在人行横道上过马路的老年妇女郭某撞致重伤。经旁人呼叫,丁某无奈停车,将郭某抬上车欲送医院,但行驶一段路后,却改变方向将车开至郊外,趁下雨天黑无人,把受重伤的郭某抛弃在公路边的草丛中,然后驾车逃回。郭某直到第二天早晨才被人发现,但已经死亡。 问:1)丁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2)如果构成犯罪,他的主观方面应是怎样的?为什么? 3)如果丁某把妇人送去医院抢救,他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答:

1、丁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因为他的行为具备全部犯罪要件。 犯罪主体:丁某是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犯罪客观方面:他实施了损害行为,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 犯罪客体:他的行为侵犯了老人的生命健康权; 犯罪主观方面:他明知自己抛弃重伤老人的行为可能导致老人的死亡,但他放任老人死亡的危害结果发生,因此是间接故意犯罪。

2、某的犯罪是间接故意犯罪。因为他明知他把伤者弃置可能会使伤者因无法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但他放任他的行为的危害结果的发生。

3、如果丁某把老妇人送去医院救治,他的行为仍是犯罪行为。因为他的行为具备全部犯罪要件。他是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具有侵犯他的健康权的行为;他的行为造成危害,行为人主观上虽然不是故意的,但存在过失。 第4题 (15) 分

小李,17岁,在学学生,在母亲节,他用几年中春节时收到的压岁钱3000元给母亲买了一条金项链。母亲表扬了他的孝心,但认为家中经济不宽裕,儿子的钱应派更好用场,坚持要和儿子一起回商店退还项链。小李因为这件事闷闷不乐,骑车时分神,红灯亮了都没有反应,结果把过马路的老人撞伤。 问,

1、商店是否应该收回项链?为什么?

2、老人治伤的医药费应该由谁负责?为什么?

答:

1、 小李向商店购买金项链,是有法律后果的民事行为。但不是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法民事行为。它有三个有效条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此案中小李是在读学生,不能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自己的生活的主要来源,是限制行为能力人,3000元的买卖与他的行为能力不相适应,因此买卖行为无效。商店应该收回项链,退还3000元。

2、小李把老人撞伤,侵犯老人的健康权,虽然不是故意把老人撞伤,但主观上存在过失,由于小李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因此他造成的损失由小李的监护人承担责任。 第5题 (15) 分

张某,男,23岁;吴某,男,24岁。张某与吴某都是无业青年,成天无所事事,到处闲逛。某个星期六的下午,张某与吴某在附近买完鞋后来到市中心最大的商场门口,见来往人群熙熙攘攘。张某对吴某说:“既然这么多人,我们应该玩点花样,耍耍这些人。”吴某把张某手中提着装鞋的黑色塑料袋往人群中一扔,然后两人大声喊道:“有炸弹,有炸弹!”人们不知道真假,都慌张躲避,险些造成踩踏事故。张某和吴某的行为恰被巡逻民警看当场抓获。对张某和吴某如何处理? 答:

1、张某和吴某的行为应为扰乱公共秩序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尚未构成犯罪,应按《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2、张某和吴某尚未构成犯罪,但已经构成违法,扰乱公共秩序,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他们的行为已违法:他们实施了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他们有实施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的故意;他们是有责任能力的人。

3、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权利,侵犯公私财,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可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对他们作出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 论述题

第6题 (15) 分

青年人是富于理想的,请你谈谈对如何实现理想的思考。

答:

一、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1、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

2、青年人应该正确对待理想实现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

二、有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1、理想的实现需要坚持不懈的执着与百折不挠的勇气,而这需要自信和毅力,它们都来自追求理想实现的坚定的信念。

2、中国青年应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正确信念的指引下实现理想。

三、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问答题

第7题 (10) 分

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究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第8题 (10) 分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答: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尤其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表现形式,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应该坚持平等、诚信、宽容、互助的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并能同时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关键是个人在社会的定位。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关键在于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和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

第9题 (10) 分

社会主义法律是如何运行的?

答: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也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等环节。 法律制定包括创制、认可法律,也包括补充、修改、废止法律。

法律执行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也被称为行政执法,是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 法律适用是司法机关的专门活动。

法律遵守就是守法,一切组织和个人都要严格依法办事。

第三篇: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C)。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国内法和国际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2.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C )。

A.党中央 B.国务院 C.广大人民群众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B )适用我国法律。 A.一律 B.一般 C.可以 D.不能

4.法律( A)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标准。 A.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 B.调整的方法 C.保障权利的途径 D.调整的机制

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D )年制定的宪法。 A.1949 B.1950 C.1952 D.1954 6.(C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A.民族自治制度 B.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平等制度 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D )。 A.权利 B.权力 C.义务 D.权利和义务

8.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国家审判机关,(C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A.领导 B.指导 C.监督 D.管理 9.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是(C )。 A.行政法就是指行政法规 B.行政法是行政法规的渊源之一 C.行政法规是行政法的渊源之一

D.行政法与行政法规是效力不同的两种类别的规范性文件

10.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达到( D)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A.5 B.6 C.7 D.8 11.增值税属于(A )。 A.流转税 B.财产税 C.所得税 D.营业税

12.我国森林法把每年(C )定为全国统一的“植树节”。 A.3月5日 B.3月11日 C.3月12日 D.3月15日

13.刘迪,6岁,在北京幼儿园学习绘画数年,1989年夏天,某机构组织儿童绘画展,刘迪的画被选中参展,并获得一等奖,得奖金1000元。此时刘迪父母已离异,其母张某为刘迪的监护人,刘迪之父每月给刘迪100元抚养费。1000元奖金应归( D)所有。

A.刘母 B.刘父 C.幼儿园 D.刘迪 14.财产所有权中最核心的是D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用益权 D.处分权

15.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上以相同或相似的商标在同一天申请注册的,商标局应当依照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公告( A)的商标。

A.使用在先 B.申请在先

C.申请在先并且使用在先 D.设计在先

16.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人对于被继承人生前的合法债务( D)。 A.应当负责全额偿还 B.可以负责全额偿还

C.可以不负责偿还 D.应当在遗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负责清偿 17.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单位(B)。 A.可以成为所有犯罪的主体

B.只能成为法律明文规定可由单位构成的犯罪的主体 C.不能成为任何犯罪的主体

D.能否成为犯罪的主体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18.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 ( B)处罚。A.可以免除 B.应当减轻 C.可以减轻 D.应当从轻

19.我国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就不再追诉;如果20年以后必须追诉的,须报请(B)批准。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最高人民检察院C.最高人民法院 D.中共中央政法委

20.中学生某甲,1983年4月5日生。1998年3月28日,他故意把一同学打成重伤,某甲对于他的这一行为,( A)。

A.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B.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C.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不负刑事责任 21.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反映了( B)。 A.自然规律 B.唯物史观 C.英雄史观 D.历史传统 22.在价值关系中( B)。

A.人永远是主体 B.主体永远是人 C.物可以是主体 D.客体永远是物

23.(B )在价值观念体系中居于深层次的、核心地位。 A.人生观 B.人生价值观 C.历史观 D.世界观 24.道德提倡(D )。

A.必须怎样 B.可以怎样 C.不准怎样 D.应当怎样 25.( A)是中国革命道德传统。

A.追求真理 B.自强不息 C.勤劳勇敢 D.关心国家 26.( D)是道德问题的核心。

A.政治立场 B.社会理想 C.发展道路 D.为谁服务 27.婚姻的基本要求是(A )。

A.婚姻自主 B.情感基础 C.相濡以沫 D.共同生活 28.(D )是道德修养最根本的方法。 A.立志 B.学习 C.内省 D.实践 29.在人际交往中,宽容是一种(C )。 A.忍让 B.软弱 C.教养 D.妥协 30.思想指人的( A)。

A.理性认识 B.科学思维 C.自觉意识 D.系统知识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法律与政策的主要区别在于(ABCDE )的不同。

A.制定主体 B.实施保障 C.表现形式D.内容具体程度 E.稳定性 2.法律关系的三要素是指(ABC )。 A.主体 B.客体 C.内容D.责任 E.权力

3.我国宪法实施的保障,包括( ABDE)保障几个方面。 A.政治 B.法律 C.经济D.组织 E.群众 4.犯罪集团的主要特征有(ABCD )。

A.主体必须是由3人以上组成的 B.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固定性 C.具有共同实施某种犯罪的目的性 D.其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E.有明显的首要人物

5.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依靠( ACD)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

A.内心信念 B.政治思想 C.社会舆论D.传统习惯 E.法律条款 6.学会合作( ABC)。

A.是教育的目的 B.才能适应竞争 C.是成功的要素 D.目的是受人欢迎 E.目的是改善人际关系

7.政治指涉及( BDE)关系的各项政策和各种活动。 A社会 B国家 C人际

D阶级

E民族 8.道德修养(ABCD) A.是人性向善的过程

B甚至要经历精神的痛苦 C是自我改造的过程 D甚至要经历肉体的磨难 E主要是接受教育 9审美是人们对美和美的事物的(BCDE) A思考B认识C欣赏D感动E评价 10人的境界是(BCD)

A人的技术水平B对人生体验、认识、调整和控制的总体水平 C人生修养的落脚点D人生价值的体现E社会地位的反映

第四篇: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四)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各部、委、局可依法制定 A基本法律 B行政法规 C行政规章 D自治条例【C】

2一个国家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划分的本国同类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是 A部门法 B法律渊源

C法律体系 D法律历史类型【A】 3法律规范依行为模式的不同一般可分为

A确定性规范和委托性规范 B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C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 D禁止性规范和准用性规范【D】

4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网络犯罪现象从无到有,逐年递增,人民法院对于网络犯罪科以刑罚。这说明 A法律促进了科技的进步 B科技进步改善了法律的调整机制 C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需要法律确认

D对科技成果的非道德使用造成的社会危害法律会加以制裁【D】 5下列有关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一致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二者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产物 B二者都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C二者都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

D二者都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体意志和利益的体现【B】

6法律关系是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种要素构成的,其中法律关系的内容要素是指

A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B法律后果和法律责任 C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D法律制裁和法律监督【A】 7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有的是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有的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下列选项中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 A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B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C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D市辖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D】

8在诉讼活动中,承办案件的审判人员和法律规定的其他人员,如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依照法定程序不能参与该案中的审理活动。这是诉讼法基本原则中 A回避原则的要求 B合议制原则的要求

C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原则的要求 D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的要求【A】

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 A人民法院管辖 B人民检察院管辖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管辖

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中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D】 10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家宏观调控方面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A】

11税法依其调整的具体经济关系的不同可分为税收征收法和税收管理法。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属于税收管理法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D】 12下列选项中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关规定的是 A用人单位不得与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者解除劳动合同 B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是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C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用人单位视实际情况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D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B】 13下列选项中属于有效民事行为的是

A某青年以一块糖果换得某10岁儿童的一块手表 B某精神病人,在患病期间将家里的摄像机送给邻居 C某单位两职工就家俱转让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并签订协议

D五个中学生强行以5元人民币的价格买下某同学的一辆新自行车【C】 14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下列关于债的特征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债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智力成果 B债权的实现必须依靠债务人对债务的履行 C债的当事人一方是特定的,另一方是不特定的

D债可以因合法行为而发生,也可以因不法行为而发生【C】

15男女两青年去民政部门申请结婚登记,未获审查通过。其原因可能是 A男方刚满21周岁 B女方刚满20周岁

C女方家长不同意双方的结合 D男方曾患麻风病,已经治愈【A】 16甲乙有仇,甲扬言准备了工具要报复乙。乙听说后决定先下手,遂持棍闯入甲家,将甲打成重伤。乙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防卫过当 D故意犯罪【D】

17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既可以作为主刑的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下列属于附加刑的是 A罚金 B罚款 C管制 D拘役【A】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行为是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终止【B】

1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所提倡的高尚的人生目的是 A“一切向钱看”的人生目的 B为个人求权力、求享乐的人生目的 C“平生无大志,但求足温饱”的人生目的

D以天下为己任、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目的【D】 20人们对未来的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以及业绩的向往和追求是 A职业理想 B社会理想 C生活理想 D道德理想【A】

21人生信念多种多样,按其性质可分为科学信念与非科学信念。下列选项中属于科学信念的是

A金钱是伟大的,人是渺小的

B人生充满苦难和罪恶,尘世很难有幸福,幸福只能在天国 C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全世界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

D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具有最高价值,社会只是个人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C】 22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对某种思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坚决执行的态度。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惟一标准是

A科学理论 B社会实践 C主观愿望 D真诚信仰【B】

23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 A社会主义道德 B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道德 C中华民族传统道德 D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道德【A】

24国家干部遵纪守法,照章办事,不论远近亲疏都一视同仁;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没有智力差别和家庭贫富贵贱之分;售货员公平地对待每位顾客,服务热情,不以貌取人,欺叟骗童。这是

A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的要求 B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的要求 C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的要求 D完善自我的人际吸引的要求【B】 25爱情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人的高度文明的体现。爱情最本质的属性是 A满足异性之间友谊的需要 B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社会属性 C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自然属性 D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本质需要【B】 26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在心理或行为上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称为

A竞争 B合作 C人生修养 D人际交往【D】

27下列个性特点中,妨碍友谊获得和发展的是 A宽以待人,心地坦然 B性格开朗,待人热情 C狂妄自大,目中无人 D与人为善,以心换心【C】

28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中,要正确对待竞争,应该保持的健康心态是 A因竞争失败而产生嫉妒心理,贬损他人 B为在竞争中获胜而弄虚作假,损人利己 C因担心“枪打出头鸟”而害怕竞争,甘居中游 D胜不骄,败不馁,始终保持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D】

29一个人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经过学习、磨练、涵养和陶冶的功夫,为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在各方面进行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称为 A慎独 B自我修养 C自我价值 D人生境界【B】

30下列选项中,属于现代社会人们自我修养的正确途径是 A坐而论道 B闭门思过 C躬行实践 D合理宣泄【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主要作用有 A保障公民权利 B统一行政管理活动 C控制行政机关行为 D维护行政机关权威 E指导行政法律关系主体【ABCDE】

32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某商场的下列行为中属于不正当竞争的有 A在商品上冒用认证标志和名优标志 B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C以低于成本价处理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 D利用广告对商品的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E以在账外暗中给予有关单位人员回扣的手段销售商品【ABDE】 33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

A罪刑法定原则 B应急性原则 C罪刑相适应原则 D民主集中制原则 E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ACE】

34我国刑法的任务是通过运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从而达到 A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

B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 C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D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E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ABCDE】 35人生观是把握人生方向、抉择人生道路的指南。科学的人生观指导人们 A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B形成“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观点 C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为社会作出有益的贡献 D在为人类创造幸福的同时,也使自己感到幸福

E在处理自我和他人关系时,遵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准则【ACDE】 36社会理想是人生理想的核心。社会理想在我国指的是 A中国共产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 B人们对未来道德关系、道德标准和道德人格的向往 C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D人们对未来的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以及业绩的向往和追求 E人们对吃穿住用的构想以及对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追求目标【AC】

37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主义战士陈毅元帅曾经说:“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行动主义者。我们是世界上最大的理想与行动的综合者。”这句话包含着陈毅元帅对共产主义的理解有

A共产主义既是一种社会理想,也是一种社会的现实运动

B共产主义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良好愿望,不可能成为人们行动的动力 C在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完全实现之前,不可能存在共产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实践 D共产党人选择的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历史上最远大、最进步、最美好的理想 E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要在实践中为实现这个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ADE】

38一个人的品德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靠教育、实践或感化获得的,是长期遵守或违背道德所得到的结果。这说明 A道德品质是人的一种自然本性

B道德品质是在道德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 C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根源于社会实践

D个人的道德品质是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与凝结

E道德品质是一个人在一两次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偶尔的心理特征【BCD】 39下列有关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任何人际交往都是以往人际关系的产物 B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是人际交往的结果 C人际交往的状况与人际关系的发展程度成正比 D人际交往是一切人际关系实现的根本前提和基础

E人际关系的程度影响和制约着人际交往的深度和广度【BCDE】

40交往需要谈话,谈话促进交往。下列谈话的方法和技巧中,有利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有 A过分地恭维别人 B明知不对,少说为佳

C洗耳恭听,不随意打断别人谈话

D注意语言、眼神、手势等非语言因素的影响

E充分、善意地看到别人的长处,因人、因时、因场合地适当赞美【CDE】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其中第41题6分,第

42、45题每题5分,第

43、44题每题4分,共24分) 41简述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概念及特点。 42简述民法的概念及基本原则。

43什么是人生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44什么是社会公德?在我国现代社会中,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5“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简要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人生修养的目标和境界。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6题14分,第47题12分,共26分) 46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总结我国现行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特点,联系实际阐述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47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十六大报告重申了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试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建设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试卷完全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

1【解析】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的各部委有制定行政规章的权力,基本法律由全国人大制定,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自治条例由民族自治地方制定。故ABD答案错误。

【答案】选C。

2【解析】法律渊源指来源不同,因而具有法的不同效力意义和作用的法的外在表现形式;法律体系指在一个国家里,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划分的同类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部门法指一个国家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划分的本国同类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法律历史类型按法律的阶级本质及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而划分。故BCD答案错误。

【答案】选A。

3【解析】法律规范的分类:按行为模式分为:①授权性规范;②使命性规定;③禁止性规范;其②③统称为义务性规范。故ABD答案错误。

【答案】选C。

4【解析】法制的发展保障科技进步,科技进步越来越需要法制来保障,而对于阻碍科技进步和利用科技危害社会和人类的非道德现象,需要利用法律来打击和惩处,本题中人民法院惩处网络犯罪正是体现了这一点。故ABC答案错误。

【答案】选D。

5【解析】社会主义法律是由国家强制为保障实施的,而社会主义道德则依靠的是社会舆论的监督。故ACD答案错误。

【答案】选B。

6【解析】法律关系的内容指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某种能力或利益,表现为自己可以做出某种行为或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故BCD答案错误。

【答案】选A。

7【解析】我国《选举法》规定,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故ABC答案错误。

【答案】选D。

8【解析】我国诉讼法中规定了严格的回避制度,指承办案件的审判人员和其他法律规定的人员如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依照法定程序回避,不得参与案件的审理活动。故BCD答案错误。

【答案】选A。

9【解析】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中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故ABC答案错误。

【答案】选D。

10【解析】选项《广告法》、《保险法》、《公司法》都属于规范市场主体,市场秩序,以及劳动、社会保障的法律,故BCD均错误。

【答案】选A。

11【解析】我国的税收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包括1992年制定、1995年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1993年由国务院发布的《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故ABC答案错误。

【答案】选D。

12【解析】我国《劳动法》规定了用人单位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对ACD三个选项,均违反了我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答案】选B。

13【解析】选项ABD主体方或双方均是无行为能力人或是限制行为能力人,不能作出独立的意思表示,其行为是无效的,故错误。

【答案】选C。

14【解析】债的特征如下:①当事人都是特定的;②客体包括物、知识产权和行为;③其实现必须依靠义务人履行义务的行为;④可以因合法行为发生,也可因不法行为而发生。故ABD正确。

【答案】选C。

15【解析】根据题意,我国婚姻规定的法定婚龄:男方为不早于22周岁,女方不早于20周岁,故A是男女青年未获审查通过的原因。故BCD答案错误。

【答案】选A。

16【解析】正当防卫、紧急避险、防卫过当,都是指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利益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正在遭受到不法侵害,这是重要的要件,而甲虽扬言要报复乙,但并未实施,乙却先下手,将甲打成重伤,这属于故意犯罪。故ABC答案错误。

【答案】选D。

17【解析】我国《刑法》规定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及没收财产三项。故BCD答案错误。

【答案】选A。

18【解析】(1)犯罪预备指行为人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犯罪行为。 (2)犯罪未遂,指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行为。犯罪中止即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犯罪行为。 故ACD答案错误。

【答案】选B。

19【解析】人生目的即指人为什么活着的观点和主张,是人生的根本愿望和目标,在社会主义社会要大力提倡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反对只为个人私利,追求金钱的自私自利的人生目的,反对不求进步,只做平庸的人生目的。故ABC答案错误。

【答案】选D。

20【解析】生活理想指人们对未来的物质、精神生活方面的向往,它包括人们对吃穿住用的构想以及对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追求目标,职业理想指人们对未来的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以及业绩的向往和追求。道德理想指人们对未来道德关系、道德标准和道德人格的向往,是做人的楷模和标准;社会理想指一定社会的阶级或个人对未来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追求、向往和设想,包括对未来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结构的设想和规划。故BCD错误。 【答案】选A。

21【解析】科学信念是以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在实践中不断受到检验、完善,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根据这定义本题选项ABD都是认识不正确的,是不科学的。

【答案】选C。

22【解析】信念是否科学、正确,必须由社会实践加以检验,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信念,才是科学的信念。故ACD答案错误。

【答案】选B。

23【解析】社会主义道德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必需的,只有大力提倡社会主义道德,对于建设社会主义进而实现共产主义将起到重大的精神推动作用。故BCD答案错误。

【答案】选A。

24【解析】国家干部、教师、售货员在所从事的自身业务中,应当遵循本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即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故ACD答案错误。

【答案】选B。

25【解析】爱情是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彼此倾慕、互相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最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其本质属性应是一系列思想、文化、道德即社会属性。故ACD答案错误。

【答案】选B。

26【解析】人际交往即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在心理或行为上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故ABC答案错误。

【答案】选D。

27【解析】所谓友谊,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情谊,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友爱,是相互间爱的给予。故ABD不符合题干。

【答案】选C。

28【解析】要正确对待竞争,就要对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实事求是地评价自身,在竞争中反对损人利己、贬损他人,也反对甘于居中的思想。故ABC错误。

【答案】选D。

29【解析】自我修养即个人根据社会的要求,经过学习、磨练、涵养和陶冶的功夫为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在各方面进行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故ACD答案错误。

【答案】选B。

30【解析】自我修养的途径包括:①认真学习,把握自我;②勤于实践,塑造自我;③严格要求,完善自我。故ABD答案错误。

【答案】选C。

二、多项选择题

31【解析】行政法的作用包括:保障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正确、合法、有效地行使职权;保护行政人员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规范行政活动;从而维护行政机关的权威。

【答案】选ABCDE。

32【解析】不正当竞争有下列形式:①侵犯他人商标权及其他假冒仿冒行为;②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③滥用行政权力行为;④商业贿赂行为;⑤虚假宣传行为;⑥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故C答案错误。

【答案】选ABDE。

33【解析】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为:①罪刑法定;②罪刑相适应;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三项。故BD答案错误。

【答案】选ACE。

34【解析】我国《刑法》的任务为:

(1)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2)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

(3)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4)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答案】选ABCDE。

35【解析】科学的人生观决定一个人的做人标准;是把握人生方向、抉择人生道路的指南,它对于调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应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故B答案错误。

【答案】选ACDE。

36【解析】社会理想在我国指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我们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故BDE答案错误。

【答案】选AC。

37【解析】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进步、最美好的理想。它是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一个人如果真正想为人类解放和幸福、为社会服务,他必然会选择共产主义理想。要实现共产主义理想需要多代人的努力奋斗,它也是人们在自我实现活动中的指导思想。故BC答案错误。

【答案】选ADE。

38【解析】这句话说明道德品质不是人生来就有的,而是靠教育、实践或感化获得的,是长期遵守或违背道德所得到的结果;它是在道德行为基础上形成的,它来源于社会实践。故AE答案错误。

【答案】选BCD。

39【解析】人际交往是一切人际关系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人际关系又是人际交往的起点和依据。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故A答案错误。

【答案】选BCDE。

40【解析】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就要做到尊敬别人,充分地理解别人,在别人说话时不要随意打断,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并适当地赞美别人;注意对方的语言、眼神等细微之处。故AB答案错误。

【答案】选CDE。

三、解答题

41简述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概念及特点。

【解析】本题考核法律制定的含义及特点。

【答案】社会主义法律制定是指社会主义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创制、认可、修改和废止法律以及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有以下特点:

(1)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是社会主义国家机关的专门活动,是国家机关实施职能的活动。

(2)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是社会主义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活动。 42简述民法的概念及基本原则。

【解析】本题考核民法含义及原则。

【答案】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民法的基本原则有:

(1)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的原则。

(2)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3)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权益原则。 (4)禁止滥用民事权利原则。

43什么是人生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解析】本题考核人生价值的含义及实现途径。

【答案】人生价值,是指人类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相互需要关系,也就是作为客体的个人对主体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满足关系。

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44什么是社会公德?在我国现代社会中,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解析】本题考核社会公德的含义及内容。

【答案】社会公德是指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

在我国现代社会中,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45“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简要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人生修养的目标和境界。

【解析】本题考核人生修养的目标和境界。

【答案】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人生修养的目标应该是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人。因为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所以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人生修养的境界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四、论述题

46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要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总结我国现行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特点,联系实际阐述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解析】本题主要从公民权利义务特点,及如何行使权利、如何履行义务入手。 【答案】(1)我国现行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有下列主要特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公民权利和自由的现实性;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2)总结过程中予以解释的加2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要正确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还要自觉履行应该承担的义务。

第一,应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要享有权利就要承担义务。

第二,不容许滥用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第三,要自觉履行义务。公民应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4)论述过程中联系实际举例加以说明,如依法纳税、依法服兵役等。 47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十六大报告重申了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试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建设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解析】本题主要从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及市场经济目的、要求、影响等入手。

【答案】(1)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表现。坚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方向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是为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幸福,这必然要求把商品生产本身所固有的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的属性凸现出来,并把服务对象指向广大人民群众,即为人民服务。所以,为保证市场经济沿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3)市场经济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它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可能使商品生产本身所固有的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属性受到压抑。再加上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某些地方某些个人身上还会出现只顾自身利益而忽视社会利益的倾向。因此,为克服这些负面影响,必须用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求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4)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人民服务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对共产党员和一切先进分子的高层次的要求;在与人相处中,尽量替别人着想,力求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是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低层次的要求。做到这一点,也是在为人民服务。广泛的群众基础要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第五篇: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哪项礼仪能够打造良好“第一印象” (D)

A 家庭礼仪B 交往礼仪C 职业礼仪D个人礼仪

2.校园生活中,下列哪项是符合文明礼仪的?(B)

A教室内可翻动同桌同学的东西。

B进教师办公室,喊报告或轻声敲门,经允许后再进入,不随意翻弄老师的物品。 C上课迟到后,从后门悄悄进入教室。

D用餐后回教室的路上,边走吃水果、饮料。

3.下列选项中行为符合网络礼仪的是(A)

A诚实友好交流B迷恋、沉溺于网吧

C随意约会网友D自由浏览网上的各处信息

4.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D)

A 爱岗尽业的基本要求B 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C 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D 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5.个人能否按照道德要求去做,关键在于(A)

A 内心信念B 社会舆论C 传统方式D 评价方式

6.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种道德修养方法是(D)

A 养性B 内省C 顿悟D慎独

7. 下列哪项是法律最重要的特征(D)

A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 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C 法律的普遍约束力D 法律的强制性

8. 下列哪项既是我国公民的权利又是我国公民的义务(D)

A 建议B 服兵役C 批评D 受教育

9. 我们通常所说的“民告官”指的是(C)

A 刑事诉讼B 民事诉讼C 行政诉讼D 行政复议

10. 所谓“犯罪”是哪种违法行为(B)

A 违宪行为B 刑事违法行为C 民事违法行为D 行政违法行为

二、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是 (BCD)

A 诚实守信优质服务B 仪容仪表整洁端庄

C 服装饰物搭配得体D 言谈举止真挚大方

2.中职生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是 (ACD)

A 礼待同窗B 互惠互利C 感怀师恩D 报答交母

3.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ABCD)

A 爱国守法B 明礼诚信C 团结友善D 勤俭自强

4.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ACD)

A 尊老爱幼B 诚实守信C 夫妻和睦D 勤俭持家

5.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是(ABD)

A 文明礼貌B 尊纪守法C 敬业奉献D 爱护公物

6. 对成为一个良好道德修养的成功人理解正确的是(ABC)

A 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B 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

C 见贤思齐D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

7.下列哪些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ABC)

A 有法可依B 有法必依C 执法必严D 公平正义

8.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包括(AC)

A 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B 公民在制定法律上一律平等

C 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D 公民在执法上一律平等

9.判断程序公正包含的基本原则有(ACD)

A 独立性原则B 准确性原则C 回避原则D 公开性原则

10.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包括( ABCD )

A.犯罪客体B。犯罪客观要件C.犯罪主体D.犯罪主观要件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个人礼仪P1

12.诉讼程序P7

23.民事诉讼P7

44. 正当防卫P96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简述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P19

2. 法律的基本特点。P64

3.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P67

4.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必须履行哪些义务?P71

上一篇:法律与我同行主题班会下一篇:房建项目风险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