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2022-11-27

第一篇: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道德品质是公民道德行为规范的重要内容

道德品质是公民道德行为规范的重要内容。人们要自觉地培养和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首先要学习道德的基本理论,了解道德的本质和社会作用。

道德是人类社会一种特有的现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在社会上生活,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会形成复杂的社会关系。为了保证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就要对人们的行为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必要的调整,对那些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加以弘扬,对那些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加以限制和约束。道德首先是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相互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我们可以把道德的含义概括为: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由社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人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的力量,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道德也称之为道德品质。如,"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中的"有道德",其主要含义就是道德品质或品德。

道德就其实质来说,是社会生活对人们的一种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在强调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的基础上,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为道德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为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出了总的要求。

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品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大学生进行道德修养的主要目的。高尚的道德品质,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保障,树立正确的道德品质,是我们大学生成才的先提条件。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接过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传下来的旗帜,把实现我党的目标和理想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始终不渝的为此而奋斗,我们要明确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坚持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把个利益同集体利益正确的结合起来。

没有好的道德品质,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我们青年一代大学生要注意思想修养,陶冶高尚的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自身的行动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最终实现我党的最高理想,让我们在为祖国的竭诚奉献中焕发出青春的绚丽光彩。

60

| 评论

第二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途径

班级姓名

2011年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途径 月1

2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途径

摘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历史条件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心声。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注重道德教育,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积极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气氛。

关键词:公民道德道德失范对策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持,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应。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的性质。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基础。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出道德的变化。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光有政府部门建立的行之有效的社会管理体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国的公民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公民的道德建设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基础之一,没有共同的理想和良好的公民道德行为规范,构建和谐社会便是寸步难行。这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公民思想道德的建设,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的措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道德支撑。

道德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对社会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它主要关注的是人“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是一系列内化于人们心中的非强制性的集合。它不靠外来的强制力起作用,而以美和丑、善和恶、诚实和虚伪等作为道德判断,靠来自社会的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和人类自身的信念来发挥作用。道德作为一种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具有调节、教育和认识等职能。

公民道德建设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公民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对社会发挥作用,通过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去建立和维护一定

的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建立、巩固和改变。

一、公民道德失范问题的成因

我国现阶段还存在着很多的道德失范的现象。所谓道德失范,是指在社会生活中,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失去或弱化,表现为相当一部分具有道德责任能力的社会成员,在社会活动中不遵守本该遵守的道德准则,丢失了最起码的道德良心的行为现象。做人要讲道德,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一个做人的根本信念。但如今,道德的失范、精神的贫困、灵魂的迷失逐年严重,甚至做人要讲道德,这一根本信念在一些公民心里产生动摇,成了一种疑惑,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代公民道德的失范呢?

第一,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使道德失范成为可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道德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即道德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经济由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经济领域的转轨、改革和急剧变化,使一部分社会成员在不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候,丧失传统美德,践踏道德准则,做出一些丧失道德良心的行为。但也不是市场经济就会造成道德行为的失范,相反完善的市场经济还有利于道德的进一步提升。第二,法制不健全、法治水平低、政治文明程度不高,是促使道德失范的重要因素。一个社会的基本道德秩序和道德格局或多或少、或者直接或间接是由社会的法制秩序和法治水平决定的。法制健全,必然会促成社会风气的好转与民众道德水平的提高,反之亦然。我国目前存在着极为严重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野蛮执法的情况。这不仅损毁了法制的权威,破坏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而且对社会道德秩序的确立和巩固都极为有害。

第三,道德教育和道德灌输的空泛化,特别是一些道德教育的主体“言行不一”,是道德失范的社会原因。社会道德教育的初衷是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习惯、确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塑造高尚的道德心灵和道德情操的有效途径。但在现实的形势下,道德教育在内容上有些宽泛空洞,只强调抽象道德原则,而不强调人格问题;在形式上,除了填鸭式的灌输,没有新的办法。学校教育的是一套,社会上流行的是另一套。尤其是一些道德教育的主体,道貌岸然,台上一套,台下另一套,言行不一,造成了道德教育的失范,毒化了道德风气,导致道德的失范。

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按照我国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切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系统工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必要性。第一,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的必然要求。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

经基本建立起来。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仅靠法制与政府的监控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规范公民的市场经济行为来实现。市场经济秩序既包括市场的法律秩序,也包括市场的道德秩序。市场的道德秩序是必须主要通过道德建设来实现。公民道德是支撑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重要基石。因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建立良好市场经济秩序的要求。第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高度的政治民主,意味着全体公民以良好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履行其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和义务。而高度的政治文明则显然又是以全体公民正确履行民主权利,积极而卓越地履行政治义务为支撑的。没有全体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政治文明的建立就缺乏必有的道德基础。因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第三,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建立公民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确立,必然促进现代公民社会的形成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社会的全面进步则又意味着社会的全面和谐。全面和谐的社会关系的建立离不开道德的有效调节或调控,而道德对社会的有效调控又是以全体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为前提和基础的。因此,无论是建设秩序良好的公民社会还是和谐社会的构建,都要求切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三、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对策

公民道德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应当遵守的最基础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对我国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既然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十分必要和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切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呢?第一,要以公民的公共道德建设为重心,切实提高全体公民的公共道德素质。公共道德是公民道德的核心内容,也是公民道德的基础性内容。我们要推进现代公民社会在我国发育成熟,就必须把公共道德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心,切实抓紧建设,提升公民的公共道德素质。

第二,制定体现公民“底线道德”要求的行为准则,加强公民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道德训练。公民道德建设就如建房屋一样,必须从基脚和底层启动建设工程。公民道德的底层就是底线层面的公民道德要求。这种底线层面的公民道德可以归纳提炼为若干具体的行为准则。因此,各个地方(包括农村与城市)有必要制定颁布具体的公民道德行为准则,并对公民进行遵守行为准则的道德训练,以培养公民应有的基本美德。

第三,要切实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努力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支持条

件。“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化,体现在维护公民生存和发展等基本权利的细微之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才能形成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和谐社会氛围,从而增强全体公民履行道德义务、培育个人道德品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第四,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引导功能,创新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制度设计。各类媒体尤其是党报党刊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及时掌社情民意,分析各种社会思潮,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公民道德建设。创新制度设计,鼓励和支持一切有利于培养人的道德情感、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实验和尝试,并将成功的经验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持久地开展下去,形成以制度促建设的长效机制。

第五,着力培养人民群众的道德素质,重视领导干部的道德表率作用,抓好重点人群的道德建设工作。在公民道德建设中,不能仅向公民提出道德要求,而应从公民的内在道德需求入手,从公民的日常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培养公民的道德素质这一中心环节,将外在的道德行为规范转化为人的内在自律要求。尤其是领导干部和公众人物等重点人群的道德建设,更加不能放松,他们因其广泛的社会知名度和强大的示范效应,一言一行有着特殊的影响力。

第六,积极开展群众性道德评议活动。道德评议会是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的创造,是公民道德建设收到实效的实现形式,具有组织和发动人民群众进行自我道德评议、强化道德教育、促进道德水平提高和社会风气好转的作用,是引导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公民道德建设实践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可以通过道德评议会将公民道德建设与公民道德生活民主自治有机结合起来,抓住那些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采取耐心疏导、民主讨论、平等交流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解决邻里纠纷、化解家庭矛盾、缓和人际紧张关系,让人们在参与道德评议中实现道德素质的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春莲.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条件下的公民道德教育。

[2] 杨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势在必行。

[3] 曹辉.新中国60年公民道德教育研究与反思。

第三篇: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的总结 3

阿岗二中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的总结 根据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提高全校公民道德建设整体水平,培育文明向上的健康风尚,我校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保证活动顺利开展。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我校对“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领导机构,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召开专门会议对“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并把此项活动作为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及少先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校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分管教师协助抓,教师学生人人参与的良好道德建设氛围。

二、创新形式,广泛开展各项活动

1.召开座谈会,组织学习,提高认识。

相关领导组织全体管理人员召开了座谈会,对此项工作做了安排部署。组织全校师生集中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体教师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深入到每个教师的心中。校长强调,全校教师要大力学习宣传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和高尚精神,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全校师生,大力弘扬、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大力倡导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大力倡导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的精神。

2、观看教育实录,感受道德的力量

我校组织全体学生认真学习广大师生一致认为,道德模范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努力奋斗、无私奉献,为道德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全社会树立了道德榜样,他们助人为乐、诚实守信、孝老爱亲、见义勇为、敬业奉献,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我们一定要向道德模范们学习。

3、出专刊,引导学校文明礼貌风尚

为开展好相关活动,学校专门出了专刊,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广泛的宣传,让全校师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收到熏陶。

4.召开主题班会,开展学习讨论

全校开展了“学习道德模范,做一个文明有礼的澧县人”的主题班会。活动中,各班学生学习了全国楷模、英雄少年的先进事迹,也纷纷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并写出自己的心得。通过此次主题班会,同学们表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要明礼诚信,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小事做起,全面提升自身素质,争做文明有礼的澧县人。本次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在全体师生之间形成了更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通过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在全校营造了公民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全校师生的公民道德意识有了显著提高。今后,我校将认真总结活动经验,将公民道德建设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第四篇:公民道德建设月”的活动总结

佳木汉族小学“第十二个公民道德建设月”的活动实施方案

我校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为认真开展“第十二个公民道德建设月”活动,我校按照“以点带面、以月促年、积极行动、务实高效”的工作思路,在全校掀起一个公民道德建设热潮,进一步推动我校公民道德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我校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校、家庭为基地,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引导,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系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多年来,我校始终要求各位教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全方位的加强道德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的系统教育。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我校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研讨,深度挖掘各科教材的德育内涵,把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分年级、分层次、有计划地融入各科教学内容之中,形成了全员参与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

围绕"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我校积极宣传本校各班的“精神文明小标兵”、“诚信好少年”的典型事迹,并组织全校老师学习共产党员标兵的先进事

迹,进一步强化全校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集体主义精神,树立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的校风,营造浓厚的环境与文化氛围。

(二)抓活动,拓展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

社会实践活动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我校围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组织未成年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机补充和深化,结合不同层次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实效性和吸引力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积极开展“三百”教育活动。

我校大队部向各个中队发出号召,在我校各个少队广泛开展"看优秀影片、读优秀图书、唱优秀歌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在各位教师辅导员的组织引导下,各个班级的少先队员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教育活动活动,把学生的视野吸引到读书教育活动中来写读书体会和观后感等,使我校各班的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了熏陶,精神生活得到了充实,道德境界得到了升华。

2、广泛实施争创"四小"工程。

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我校在各个中队广泛实施了争创"四小"工程:

一是开展了学英模、树规范,争做"小标兵"活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加强了学校校风校纪建设,使公民道德规范细化入心,并落实到每一名青少年的日常行为中。二是开展了学习环保知识,争做"小卫士"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学

习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建设美好家园。我校学生参加了争当"小卫士"活动,开展了"清理口香糖"、"拾捡白色垃圾",城市更美好"、"护河行动"、"清理街道卫生大行动"、"回收废旧电池"等系列活动。三是开展了奉献爱心,争做文明"小伙伴"活动。开展勤工助学、爱心助残、维汉小伙伴手拉手等团结互助活动,引导广大学生付出一份爱心、收获一种品格,在活动中体验真情、感悟人生。

四是开展诚实守信,争当"小主人"活动。围绕培育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广泛开展"诚实守信,做小主人"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征集诚信格言、建立"诚信"档案、适合学生学情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培养学生做诚信学生,做乡镇、学校的小主人。

(三)抓环境,营造思想道德教育良好社会氛围

为营造学校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拓展德育建设的内涵和领域。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文明家庭活动。我校继续启动实施了"家长教育素质工程",以家长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为宗旨,结合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困惑和问题,举办讲座,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了科学教子的能力。学生和家长增强了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孝敬父母、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意识。

(四)抓保障,建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长效机制

为积极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我校组织实施了"保护未成年人爱心计划"。我校学生会对学校各班学生进行广泛了解,对部分问题学生展开“手拉手爱心活动”。以学校为单位,对本班的问题学生进行

“一帮

一、手拉手”的互帮互助活动。学校还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内部、学校周边纪律做好检查、监督工作,以净化学校周围环境,保障学生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秩序,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佳木汉族小学

2013年3月

第五篇:提高公民道德建设有效性的路径

发表时间:2011-10-11来源:新华网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编者按:近段时间以来,关于“道德建设”的话题成为人们谈论的热点。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文明社会普遍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公民的社会操守和职业规范。一方面,道德模范层出不穷,给人们以心灵的震撼;另一方面,“老人倒了无人扶”、“带着摄像头才敢做好事”等冰冷的现实问题也让人们对如何行善心存疑虑。如何才能克服现实中的种种困境,向道德模范学习,做一个维护社会公德、坚守私德底线的人?新华网评论频道“新华网评”栏目刊发系列评论,予以分析解读。

公民的道德水平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与快速发展的物质生活相比,我国公民文化生活质量的提升相对滞后,而道德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更成为人民群众最为不满的主要社会现象之一。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公民道德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直接影响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为此,必须紧密联系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新情况、新形势,从多方面入手,不断创新公民道德建设的实现方式,提高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性。要切实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努力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支持条件。“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化,体现在维护公民生存和发展等基本权利的细微之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才能形成有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和谐社会氛围,从而增强全体公民履行道德义务、培育个人道德品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引导功能,创新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制度设计。各类媒体尤其是党报党刊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及时掌社情民意,分析各种社会思潮,传播社会核心价值观,引导人民群众参与

公民道德建设。创新制度设计,鼓励和支持一切有利于培养人的道德情感、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实验和尝试,并将成功的经验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持久地开展下去,形成以制度促建设的长效机制。

着力培养人民群众的道德素质,重视领导干部的道德表率作用,抓好重点人群的道德建设工作。在公民道德建设中,不能仅向公民提出道德要求,而应从公民的内在道德需求入手,从公民的日常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培养公民的道德素质这一中心环节,将外在的道德行为规范转化为人的内在自律要求。尤其是领导干部和公众人物等重点人群的道德建设,更加不能放松,他们因其广泛的社会知名度和强大的示范效应,一言一行有着特殊的影响力。

积极开展群众性道德评议活动。道德评议会是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的创造,是公民道德建设收到实效的实现形式,具有组织和发动人民群众进行自我道德评议、强化道德教育、促进道德水平提高和社会风气好转的作用,是引导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公民道德建设实践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可以通过道德评议会将公民道德建设与公民道德生活民主自治有机结合起来,抓住那些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采取耐心疏导、民主讨论、平等交流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解决邻里纠纷、化解家庭矛盾、缓和人际紧张关系,让人们在参与道德评议中实现道德素质的共同提高。(孙春晨 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作者简介: 孙春晨 江苏省扬中市人,哲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主要研究伦理学理论与道德实践问题,出版《市场经济伦理研究》、《生死论》、《伦理新视点》等学术专著。

上一篇:功能室管理制度及职责下一篇:国培计划心得体会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