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才服务中心

2022-08-14

第一篇:河南省人才服务中心

云南省人才服务中心人事代理办理流程图

适用人员范围

1、单位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副本或上级批文成立原件、复印件验原件存复印件

2、单位书面申请

3、法人委托书

4、签订的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

5、《委托人事代理协议书》贰份单位签字盖章向人事代理部索取

6、盖单位公章的《职工情况一览表》壹份同时提交电子版从云南人才公共服务网下载

7、办理《委托人事代理协议书》登记及编号手续。

1、 全民企、事业单位辞职、解除劳动合同人员

2、辞职、解除劳动合同人员暂未落实就业单位且户口在中心的人员

3、档案原来以单位身份存放中心人员

4、未就业的大中专应届毕业生人事代理手续详情见流程图。

1、自全民企、事业单位辞职、解除劳动合同人员提交辞职、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

2、个人书面申请、本人身份证、学历证、职称证、失业证原件复印件

3、《委托人事代理协议书》一式贰份向人事代理部索取

4、办理《委托人事代理协议书》登记及编号手续。

提交以下材料在人事代理部签订协议

1、 毕业生凭《报到证》或《就业登记证》到毕业生服务台办理报到手续

2、 落户人员到户籍服务台办理落户手续落户材料及相关证明材料到户籍服务台领取

3、 到社保工作站办理社会保险相关材料到社保工作站领取

4、 调动人员到人事代理核查服务台领取调动表格及相关申报材料。

1、 落户人员到户籍服务台办理落户手续落户材料及相关证明材料到户籍窗口领取

2、社保工作站办理社会保险相关材料到社保工作站领取

3、调动人员到人事代理核查服务台领取调动表格及相关申报材料。

1、领取《人事关系与档案管理合同书》单位文本一式叁份

2、凭开据的调档函或调动通知办理人事档案转递或移交手续。

3、交纳人事代理费和档案保管费。

1、领取《人事关系与档案管理合同书》个人文本一式贰份

2、凭开据的调档函或调动通知办理人事档案转递手续。

3、交纳人事代理费和档案保管费。

第二篇:“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术带头人队伍建设,加速培养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大力增强高等学校原始性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高等学校的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省教育厅决定进一步加大“人才强校”工程建设力度,本着“整合资源,突出支持重点;规范管理,减少交叉重复;提高效益,强化学校配套;明确任务,加强绩效评价”的原则,整合原有“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和“河南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启动实施“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以下简称“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为规范和加强计划的管理工作,依据国家及我省有关科技和人才管理的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旨在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促进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和支持体系;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带动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积极探索以重点学科、创新平台、重点科研基地为依托,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围绕重大项目凝聚学术队伍的人才组织模式,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集成发展;支持优秀人才在关键领域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提高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第三条 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评审工作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专家评审,择优支持。 第四条 省教育厅科研外事处归口负责“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自然科学领域实施的日常工作。省教育厅社政处归口负责本计划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实施的日常工作。

第二章 支持规划、范围和条件

第五条 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自2008年起到2012止,五年内支持260项(含自然科学领域200项,人文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60项),其中,省教育厅直供高校180项(含自然科学领域150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30项),非直供高校80项(含自然科学领域50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30项)。本计划按分步实施。

第六条 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支持范围限于全省普通高等学校。

已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河南省杰出人才计划(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计划(基金)、河南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和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等计划资助者,不在本计划支持范围。

第七条 支持的对象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道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精神;

2.具有良好的研究工作基础,在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工程化、产业化方面取得同行公认的创新性成果;

3.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拟开展的研究工作有创新性构想,并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本计划支持的研究工作;

4.在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工作,具有博士学位并受聘副教授级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

5.在申报当年1月1日,申请者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第三章 申请与推荐

第八条 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每年受理一次,受理时限以当正式通知为准。

第九条 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实行限额申报。省教育厅根据我省高等学校的科技水平核定申报名额。申报工作以学校为单位统一申报,不受理个人申报。 第十条 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申报领域分为:1.数学;2.物理;3.化学;4.化工;5.农业;6.林业;7.电子科学技术;8.计算机与通讯;9.生物与基础医学;10.医疗卫生与临床;11.药学;12.中医药;13.能源;14.资源;15.环境;16.传统材料;17.新材料;18.先进制造;19.管理科学与工程;20.人文社会科学。

第十一条 申请者须按申报通知规定的内容认真填写《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申请书》,并提供有关附件材料,交由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审核。

第十二条 高等学校根据核定的申报名额、本办法规定的申报条件和学校实际情况进行遴选、推荐。校学术委员会应对申请人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进行评审,签署审核、推荐意见,由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审核汇总,按规定时间将申请书和附件材料报送省教育厅。

第四章 评审与批准

第十三条 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的评审机构是“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由学术威望高、造诣深、作风公正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组成。根据工作需要,评审委员会可以邀请部分专家参加专业评审组的评审工作。按照申报领域不同,评审办公室分别设在省教育厅科研外事处和社政处。

评审委员会的职责是:

1.评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的人选;

2.参与对入选者所取得的学术成绩和科研成果进行评议;

3.研究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中的重大问题。 第十四条 评审委员会下设若干学科组,并实行组长负责制。学科组设组长1人,副组长1-2人,成员若干人。

学科组的职责是:

1.评审并向评审委员会推荐计划资助候选人;

2.参与对获资助者研究工作进展情况的检查和所取得的研究成绩的评议。 第十五条 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的评审程序为形式审查、学科组推荐、评审委员会评审,省教育厅审定、公示、批准。

第十六条 评审办公室组织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提交学科组评审:

1.不符合申请条件;

2.不属于支持范围;

3.不按规定要求填写申请书;

4.提供的材料不齐全;

5.经费预算不符合规定。

第十七条 学科组评审实行会议评审方式。每位被评审者须由两位以上学科组成员负责主审,学科组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以投票表决方式确定建议支持的候选人,并向评审委员会推荐。建议资助候选人与规定指标之比不超过1.5∶1,且必须获学科组成员到会人数二分之一以上赞成票方为有效。学科组评审结果汇总后,由主审人填写评审意见,组长签名。

第十八条 评审办公室对各学科组推荐资助的候选人情况进行汇总后,提交评审委员会评审。评审委员会实行会议评审,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评审委员会委员到会,评审结果方为有效。评审委员会评审时,资助候选人须到会答辩。评审委员会实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制,评审结果由评审委员会主任及副主任签署意见并签名,由省教育厅批准公布。

第十九条 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实行公示制度。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由评委会办公室通过互联网或有关媒体向社会公布,自公布之日起10日内为公示期。评委会办公室负责异议的受理与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报省教育厅领导审定。

第五章 支持措施

第二十条 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资助期限为2—3年。按照财政隶属关系,对省教育厅经费直供高校给予一定经费资助,其他高校的资助经费由所在单位统筹解决。

第二十一条 支持强度:自然科学领域单项资助经费分为两个档次,第一档为每人20万元,第二档为每人10万元;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单项资助经费为5万元。资助经费列入当财政预算,一次核定,当年拨付。

第二十二条 为增强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的导向作用,提高计划效益,省教育厅经费直供高校应按不低于1:1比例资助。

对于资助经费不能落实的高校,省教育厅不予支持,同时取消其下推荐资格。

第二十三条 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入选者,省教育厅将在国家公派出国留学“高级研究学者”选派计划中,每年择优资助10名左右赴国外高水平大学从事合作研究。

第六章 实施与管理 第二十四条 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入选者所在单位应认真落实申请书所列的科研用房、设备、人力、物力等各方面条件,支持并督促入选者认真开展研究工作,按规定报送有关材料。

第二十五条 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入选者在资助期间每年须填写《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进展报告》,并附相关材料,所在高等学校科研管理部门于12月1日前向评审办公室报送当年计划的执行情况。

第二十六条 在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资助期结束的下一4月1日前,入选者要填写《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总结报告》,并附相关材料,经所在高等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审核后报送评审办公室。评审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验收。

第二十七条 入选者所在高校应严格执行有关财务管理规定,对资助经费单独建帐,据实列支,专款专用。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并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经费管理的有关工作;财务部门负责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审查项目决算,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立项书或合同约定,以及有关的财经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使用项目经费。项目经费的主要用途为:科研业务费和项目管理费、图书仪器设备的购置、科研材料费、协作费、成果鉴定费及其他与项目研究、开发有关的费用。资助期限结束后3个月内,由有关高等学校单独编制《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经费决算汇总表》报送省教育厅。

第二十八条 凡在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支持下取得的成果,发表论文、论著以及成果鉴定时,必须作为第一单位标注“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英文为:Sponsored by Program for Science&Technology Innovation Talents in Universities of Henan Province,英文缩写为“HASTIT”)。

第二十九条 对未能正常履行工作职责或调离我省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岗位的入选者,或对违反职业道德、弄虚作假或触犯法律的入选者,所在高等学校应及时向省教育厅提交书面报告,由省教育厅决定中止或撤销资助。

第三十条 因故中止、撤销资助的,入选者必须及时撰写阶段工作总结,经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签署意见后,报送省教育厅。

第三十一条 有关高等学校应加强对入选者的跟踪管理,严格考核,大力支持其教学和科研工作。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河南省教育厅负责解释。有关评审工作的实施细则应于当年评审前确定。

第三篇:河南省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河南省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的选拔、培养、管理工作,根据省科技厅、知识产权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财政厅联合下发的《河南省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实施方案》(豫知〔2009〕76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河南省知识产权人才是指在本省工作,经过知识产权专业教育或受过知识产权系统培训,具备知识产权基本理论素养和一定实务技能,能够熟练处理知识产权事务,具有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工农医、文学艺术等一门以上的专业知识背景,从事知识产权管理、研究、服务和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第三条河南省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的目标是在五年内培养百名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千名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万名知识产权实用人才。

第四条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的选拔、培养、管理遵循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坚持标准、注重实绩原则;公开、平等、择优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宏观与动态管理原则。

第五条河南省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工作组(以下简称“省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组”)负责组织协调人才工程实施中的重大事 - 3 -

项。省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知识产权人才办”),设在省知识产权局,负责处理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的日常事务。

第六条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由省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组负责,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和知识产权实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主要由省辖市知识产权局会同科技、人事、教育、财政等部门制定相关办法组织实施,并报省知识产权人才办确认备案。

第二章 选拔

第七条 凡在河南省境内从事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教学、研究、服务等工作的人员,均可参加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的选拔。

第八条 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被推荐人应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身体健康,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近五年的业绩符合下列3项以上条件:

(一)出版知识产权专著或编著过知识产权相关教材。

(二)承担或主持省部级以上知识产权相关课题研究。

(三)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知识产权相关论文。

(四)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

(五)在推动自主知识产权转化、产业化或标准化方面做出突出成绩,并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六)在重大市场经营决策或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中,提供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并达到预期目。

(七)办理或审理重大知识产权案件并取得突出成绩。

(八)在知识产权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学术研究方面开展创新性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

(九)主持或主要参与大型企业或县(市、区)以上区域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以及省辖市以上知识产权相关法规或规章的制定,并取得显著成绩。

(十)在知识产权领域取得其他显著成绩。

第九条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通过以下程序进行选拔:

(一)发布公告。省知识产权人才办组织进行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的选拔推荐,制发文件并通过互联网或有关媒体向社会公告。

(二)逐级推荐。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每年评定一次,每次20名。被推荐人应填写《河南省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推荐登记表》,经省辖市知识产权局或省直主管部门审核后,向省知识产权人才办推荐。

(三)审查评选。省知识产权人才办对被推荐人进行资格审查,组织专家对通过资格审查的被推荐人进行评分,并根据评分确定当

年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人选。

(四)公示审批。省知识产权人才办将人选名单通过互联网或有关媒体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7天。省知识产权人才办负责异议的受理与调查,并提交省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组审议批准。

(五)确定人选。经省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组审议批准后,由省科技厅、知识产权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教育厅、财政厅联合发文公布。

第十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的选拔认定工作,由省辖市知识产权局会同科技、人事、教育、财政等部门参照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的选拔组织实施。

第三章培养

第十一条推荐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参加全省干部教育培训,学习科学发展观,研修党的方针政策,提高政治理论素养。

第十二条省知识产权人才办制定年度培养计划,组织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进行短期理论知识及创新能力培训,到省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考察学习,参与省、市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与实施、重大课题及国际交流项目等。

第十三条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制定相关培养计划,并在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图书资料、仪器设备、办

公条件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积极创造条件,以担任访问学者、学历培训、业务研修、挂职锻炼等方式,参加国内外的学术、技术交流,选送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对口业务部门进行学习、进修或工作。

第十四条支持鼓励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开展相关服务工作,推荐参与知识产权咨询论证、技术推广、产品转化、知识产权宣传培训等,在实践中进一步增长才干。

第十五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养根据各地实际,参照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由省、市两级知识产权局联合进行。

第十六条知识产权实用人才培养主要通过中国知识产权远程教育河南分站平台的途径进行,由省辖市知识产权局负责组织开展,省知识产权人才办给予指导和支持。

第四章管理

第十七条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的管理由省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组宏观管理,所在单位直接管理;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由省辖市知识产权局宏观管理,所在单位直接管理,省知识产权人才工作组给予指导。

第十八条省知识产权人才办建立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信息库。档案内容包括:登记表、主要贡献、获奖情况(证书影印件)、

组织人事部门考核材料、著作及论文目录、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情况、管理期内工作实绩以及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培训情况等。

第十九条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实行年度考核,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根据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的总结及主要论文、专著、获奖、应用、经济社会效益等有关情况,写出考核报告,报送省知识产权人才办。

第二十条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实行动态管理。期终考核结果优秀的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优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推荐加入“国家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库”。考核结果确认不具备条件的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将被取消资格。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河南省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工程工作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管理办法》(豫科〔2011〕118号)

附件二:

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是河南省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的管理工作,根据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财政厅、人社厅、教育厅、省科协《河南省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2011-2020)实施方案》,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的宗旨是:贯彻国家、省科学技术和人才发展战略,通过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发现、培养和造就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杰出青年人才。

第三条 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资助在豫工作的国内外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开展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动,解决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共性技术和制约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以及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问题。

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包括科技创新杰出人才和科技创新杰出青年两部分:

1.科技创新杰出人才以选拔、培养和引进杰出人才为目标,通过对在豫工作的符合一定条件的科技人才的支持,形成一支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思想道德素质过硬、学术技术水平领先、被业内广泛认可的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实现到2020年培养出600名左右覆盖各行各业杰出人才的目标。

2.科技创新杰出青年以选拔、培养和引进杰出青年人才(后备科技领军人才)为目标,加大人才梯队的培养力度,促进我省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发现、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青年创新型人才。重点支持已取得同行公认的创新性成绩或创造性科技成果、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博士,实现到2020年培养1000名左右杰出青年人才的目标。

第四条 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每年评审一次。评审工作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专家评审,择优支持。

第五条 由相关领域的高层次专家组成科技创新人才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负责评审工作。

第六条 河南省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的日常工作,办公室由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相关人员组成。

第二章 申请者条件

第七条 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的申请者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良好的学风和科学道德;

(二)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已取得同行公认的创新性成绩或创新性科技成果,并对学术领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河南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或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

(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在河南省境内有固定工作单位;省外人员与河南省境内的聘用单位签定5年以上工作合同,且合同期覆盖该计划的执行期限,资助期内每年在河南省境内从事研究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

第八条

除第七条规定的条件外,科技创新杰出青年的申请者还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在申请当年1月1日未满45周岁;

(二)获博士学位两年以上(证件签发日期到受理申请当年12月31日满两年)同时具有相当于副教授级(含副教授级)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具有独立完成研究工作的能力和创新性构思。没有博士学位的,但作为前三名完成人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奖或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也可以申报。

(三)具有从事研究所必需的主要实验条件以及人力、物力等,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本项资助的研究工作。

第九条 除第七条规定的条件外,科技创新杰出人才的申请者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豫工作或被在豫单位聘用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博士学位五年以上(证件签发日期到受理申请当年12月31日满五年)并同时具有正高级以上技术职务; 2.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前三名主要完成人或省杰出贡献奖获得者;

3.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创新型科技团队的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骨干企业(包括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4.我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经原国家人事部批准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省优秀专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百人计划”入选者等。

(二)申请者所在单位(聘用单位)具备从事研究所必需的主要实验条件以及研究团队等基本保证,申请者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本项资助的研究工作。

第三章 申请与推荐

第十条 要充分发挥“人才培养联合基金”(我省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作用。在“人才培养联合基金”实施期间,科技创新杰出青年培养方向侧重应用研究与产业开发。

第十一条 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每年受理一次,受理时限以当年度正式通知为准。

第十二条 申请者须按申报通知规定的内容认真填写《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申请书》和《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预算申报书》,并提交有关附件材料,通过所在单位或聘用单位提出申请,在河南省境内有固定工作单位的只能通过所在单位提出申请。

第十三条 申请者所在单位(聘用单位)和推荐部门应对申请者严格按规定条件择优遴选,认真审核并签署推荐意见,按规定时间将申请书和附件材料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四章 评审与批准

第十四条 科技创新杰出人才计划评审委员会负责科技创新杰出人才和杰出青年的评审。评审委员会的职责是:

1.评审计划资助的人选;

2.参与对获资助者所取得的学术成绩和科研成果进行评议;

3.研究计划资助中的重大问题。

第十五条 评审委员会下设若干专业评审组(以下简称“评审组”),并实行评审组长负责制。评审组设组长1人,组员若干人。组员可根据专业需要,吸纳评审委员会成员以外的专家参与。

评审组的职责是:

1.评审并向评审委员会推荐资助候选人;

2.参与对获资助者研究工作进展情况的检查和所取得的研究成绩的评议。

第十六条 评审程序为形式审查、专业评审组评审、评审委员会评审、领导小组审定、公示、批准。

第十七条 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对形式审查通过者,针对其成果、论文、专利等已知情况,提出申请人自身条件初步排序意见。在形式审查时,有以下情况之一者,视为不通过:

1.不符合申请条件; 2.不属于资助范围;

3.不按规定要求填写申请书; 4.提供的材料不齐全; 5.经费预算不符合规定;

6.拟开展的研究项目已获得省重大科技专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支持;

7.已获得过本计划资助者。

第十八条 专业组评审。每位被评审者须从自身条件和项目水平两个方面接受评审。自身条件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初步意见,专业评审组进行审核。项目水平由专业评审组提出意见。专业评审组综合被评审人自身条件和项目水平两方面排序的情况(各占50%比重),确定被评审人的综合排序,按照资助候选人与规定指标之比1.5:1的比例,提出建议资助的候选人,并向评审委员会推荐。评审时对条件相近者应适当考虑学科的合理布局。专业组评审结果汇总后,填写评审意见,组长签名。

第十九条 评委会评审。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专业评审组推荐资助的候选人情况进行汇总后,提交评审委员会评审。评审委员会实行会议评审,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评审委员会委员到会,评审结果方为有效。评审委员会评审时,资助候选人需到会答辩。评审委员会实行投票表决制,依据各专业组评审结果及现场答辩情况,按规定指标进行无记名投票。评审结果由评审委员会主任及副主任签署意见后,报领导小组审定。

第二十条 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实行公示制度。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由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互联网或有关媒体向社会公布,自公布之日起10日内为公示期。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异议的受理与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提交领导小组审核,确定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获资助者名单。

第五章 实施与管理

第二十一条 对科技创新杰出人才获得者、科技创新杰出青年获得者,给予相应的经费资助。资助经费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获资助者于资助计划实施开始,每半年报送一次进展情况。按时认真填写《进展报告》,一式两份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情况随时报告。

第二十二条 获资助者所在部门和单位应认真落实申请书所列的科研用房、设备、人力、物力等各方面条件,支持并督促获资助者认真进行研究工作,按规定报送有关材料。

第二十三条 资助期限结束后3个月内,获资助者应认真撰写《验收报告》,并附主要论文、专著、研究成果以及获科技奖励、应用情况、经济社会效益等有关材料,经所在单位(聘用单位)审核评议后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验收。被验收项目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通过验收:

(一)预定成果未能实现或成果已无科学或实用价值;

(二)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数据严重不真实;

(三)擅自修改计划任务的总体目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四)超过计划任务规定期限半年以上未完成任务,事先未报告的。

验收组提出“通过验收”、“需要复议”或“不通过验收”的意见,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后批复。需要复议的验收项目,应在接到通知30日内提出复议申请。未通过验收的项目,获资助者接到通知半年内,经整改完善有关项目文件资料后,可重新提出验收申请,若未提出申请或未按要求改进或补充材料,视为不通过验收。

第二十四条 获资助者发表、出版与计划资助有关的论文、著作、学术报告,以及鉴定、上报成果等,均应标注“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字样,英文为“Plan For Scientific Innovation Talent of Henan Province”。

第二十五条 获资助不得擅自变更研究内容。因客观原因不能如期完成,经批准延期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年。 第二十六条 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获资助者不得替换。连续一年以上出国、调离本科研岗位或其他特殊原因,致使获资助者无法继续进行研究工作时,获资助者所在单位(聘用单位)应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中止资助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核准后中止资助,并向领导小组通报。

第二十七条 获资助者如有违反道德规范,或弄虚作假骗取资助的,或触犯刑律,经领导小组办公室调查核实后,撤销其资助,并向领导小组通报。

第二十八条 因故中止、撤销资助的,获资助者必须及时撰写阶段工作总结,经所在单位(聘用单位)审核签署意见后,一式两份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厅和河南省财政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2008年8月27日发布的《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管理办法》(豫科„2008‟100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河南省2010年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51111”工程乡村医生培训计划

河南省2010年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51111”工程乡村医生培训计划 根据《河南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51111”工程乡村医生培训工作的通知》(豫卫农卫„2009‟9号)和《2009年河南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制定本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对注册在岗乡村医生进行以专业知识和农村卫生适宜技术为重点的在职培训,旨在更新服务理念,提高农村基层防病治病能力,逐步建立一支能够满足农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并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农村卫生人才队伍,使农村居民能够就近获得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发展和农村居民身体健康提供有力保障。2010年培训3万人,目标如下:

(一)通过基础理论、临床实践技能、临床常见病防治等专业知识培训,巩固其理论知识,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和管理技能,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不断满足广大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二)遴选多项安全、有效、成熟、经济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面向全省乡村医生进行培训、推广。通过推广应用卫生适宜技术,更新医疗技术、提高业务水平。

二、培训时间、内容及方式

培训时间为90天,其中理论培训30天、临床进修60天。以省辖市卫生局为主导,以县(市、区)为单位,分批

分期进行。

(一)理论培训(共173学时)。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学员,依托河南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中心在各地的培训基地,利用视频教学系统,以视频教学与现场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分配的乡村医生培训数量进行理论教学。基层教学基地负责人为教学点管理员,以刷卡记录和远程控制进行人员管理及信息反馈。

1.专业知识培训(157学时):主要内容为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及卫生法律法规、初级卫生保健等知识;

2.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16学时):在广泛征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基层卫生人员及有关专家意见基础上,从卫生部第二轮“十年百项”项目中遴选确定7项卫生适宜技术。

(二)临床进修(共340学时)。由市、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安排在市、县级医疗机构或中心卫生院实施。内容包括:急诊、传染病、内科(呼吸、心血管、消化)、外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妇产科(妇科门诊、产科)、儿科(儿外科、新生儿科)。

三、组织实施

加强面向乡村医生的医学专业知识和卫生适宜技术培训,是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确保培训的实际效果。

(一)省卫生厅制定培训实施方案,监督培训实施,评估培训效果。

(二)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中心在省卫生厅领导下,组织全省村卫生室人员专业知识和农村适宜技术培训工作,包括项目遴选、课件制作与审查、教材编写等前期准备工作及培训实施、考核(命题、阅卷和登录统计等)、督查与总结等。

(三)省辖市卫生局在省卫生厅统一领导下,配合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中心做好本地人员培训的组织、考核、督查和总结等各项工作。每个季度须按要求将各基层教学基地培训和管理情况报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中心。

(四)各县(市、区)卫生局为培训组织的枢纽环节,应密切配合省辖市卫生局,做好本县(市、区)培训的组织、考核、督查和总结等各项工作。每月须按要求将各基层教学基地培训和管理情况汇总并报省辖市卫生局。

(五)各基层教学基地为培训组织的基础单元,应提供专门场地和设备用于培训,为学员合理安排住宿,严格管理,组织落实每项培训活动,负责培训学员的登记、注册、平时考勤、理论考试及学员问卷的收发等工作,认真填写《村卫生室人员培训情况登记表》,理论培训结束后,向河南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中心提交书面报告,并将《村卫生室人员培训情况登记表》以电子文档形式上报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中心(spjx2010@126.com)。同时,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四、考核与监督

(一)考核

1.理论培训部分的考核包含日常考核和结业考试,满分100分,其中日常考核为30%,结业考试为70%。日常考核成绩由基层教学基地管理人员根据学员考勤和平时成绩评定;结业考试采用全省统一时间、统一命题、统一笔试方式进行,在理论培训结束后由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中心统一组织。考核成绩60分为合格,合格者颁发培训合格证书。

2.考核结果将作为村卫生室人员执业注册的必备条件,并记录在档。

3.临床进修部分由进修医院进行考核。

(二)培训期间,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中心将不定期组织专家对各地培训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和检查。

(三)培训结束后,省农村卫生人员培训中心、各省辖市卫生局须对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意见和建议进行全面总结,并于11月30日前将总结材料报送省卫生厅农村卫生管理处。

上一篇:河南省人民政府领导下一篇: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