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OT社会管理创新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模式选择与服务供需研究

摘要:研究背景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在人类健康与长寿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人口老龄化以及如何实现健康老龄化业已成为全球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而我国于1999年便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行列,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如何减轻老年人慢性病负担、改善生命质量、提高老年人健康状况成为实现健康老龄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也面临着我国传统家庭功能弱化及人口结构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另外由于大部分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病,其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较大,而传统的养老机构并不具备医疗护理资质,因此老年人一旦患病,需要在家庭、医院和养老机构来回奔波,这对老年人的治疗、护理与康复都是极其不利的。而医养结合机构是将专业的预防、医疗、护理服务与养老、生活照料服务融合在一起,旨在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服务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医疗护理服务的供给,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并改善其健康水平,以更好的实现健康老龄化。虽然国内外学者已对机构养老服务开展了相关研究,但在推进医养结合背景下,针对医养结合机构的研究还不多见,现有的研究多是对目前我国医养结合服务模式进行宏观介绍,鲜有研究通过定量分析对比老年人对不同类型医养结合机构的选择意愿;对医养结合机构服务的供求研究也鲜有与既定标准进行对比研究;缺乏不同类型医养结合机构人、财、物等要素之间的对比以及医养结合机构各要素与入住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以青岛市作为研究现场,对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模式选择意愿与服务发展现状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为探索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借鉴和依据。研究目的本研究的总体目标是分析和探讨我国比较典型的三种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养中有医”、“医中有养”、“医养并重”),研究老年人对不同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选择偏好及影响因素,并基于需求与供给视角分析不同类型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情况,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分析医养结合服务的需方、供方与外部支持环境的现状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医养结合机构现状和影响医养结合机构入住率的可能因素,从而为政府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难题、促进医养结合机构服务的改善与提高,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提供数据支持和对策建议。具体的目标包括:1.以青岛市为例,系统调查入住医养机构老年人对于不同类型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模式的选择偏好,分析影响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选择的主要因素;2.基于SWOT-CLPV模型从宏观视角对不同类型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模式的建设和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基于决策树模型从微观视角构建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选择模型;3.全面调查医养机构入住老年人对于医养结合服务的需求与利用情况,分析和探讨影响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4.对医养结合机构服务的供给进行全面调查,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医养结合机构人、财、物及服务供给的差异,分析影响医养结合机构入住率的可能因素,并对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进行定性分析;5.在系统分析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选择意愿和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供需与利用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医养结合机构发展的对策建议。资料与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焦点小组访谈法等方法收集医养结合机构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定性资料,通过现场调查和自填问卷方法收集定量资料。焦点小组访谈法主要用于获得医养结合服务利益相关者对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供给与利用情况的认知,对医养结合机构服务内容、质量及存在问题进行定性分析。深度访谈对象包括医养结合机构管理人员与医护人员、入住老年人、政府部门官员,共访谈50人。对于医养结合机构问卷主要采取自填形式,用于获取医养结合机构的基本情况、机构建设、人员、服务、运行情况等相关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按照7个市辖区医养结合机构数目最优分配原则,每个区随机抽取2~11家医养结合机构,共抽取7个区43家医养结合机构,在此基础上,对每个医养结合机构入住老年人按完全自理、半自理、完全不能自理人数比例进行分层,在每家医养结合机构中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人20~80人,共抽取入住医养结合机构的2040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对老年人的基本特征、家庭情况、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状况、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医养结合服务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SWOT-CLPV模型、决策树模型、多重线性回归、结构方程模型等,采用Excel2016、SPSS25.0、Stata15.0、Amo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研究结果1、青岛市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选择偏好及影响因素(1)本研究共抽取7个区43家医养结合机构入住的2040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1950份,其中,有效问卷1907份,有效率97.79%。(2)被调查的老年人当中,选择养中有医机构作为理想的医养结合机构的占42.32%,医中有养的占20.14%,医养并重的占37.55%。其中,非农业户籍老年人中,选择养中有医的占39.80%,医中有养的占21.12%,医养并重的占39.08%;农业户籍老年人中,选择养中有医的占49.22%,医中有养的占17.45%,医养并重的占33.33%。(3)在本次调查的老年人群当中,通过将“医养并重”模式作为对照组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育程度低、未患病、完全自理和半自理的老年人更愿意选择养中有医机构;中龄老年人、教育程度低、离婚、未患病和患有1种疾病、完全自理和半自理的老年人更愿意选择医中有养机构。2、基于SWOT-CLPV与决策树的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模式选择模型(1)通过SWOT-CLPV模型对青岛市不同类型医养结合机构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给老年人提供的“医养康护”服务数量和质量应继续优化;医养结合机构两极分化情况严重,部分机构医养服务的水平和能力需要改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可以实现“医+养”的有机融合,但存在着医养结合机构运营成本高、外部配套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医养结合机构的医疗服务与养老功能的发挥有待提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并进一步完善和创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2)通过决策树模型对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模式的选择意愿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婚姻状况为丧偶、未婚以及已婚有配偶的、与子女在不同区或其他方式居住的、健康状况为很好和好的、完全自理和半自理的以及职业为办公室一般人员、农林渔业和其他人员的老年人更加偏好“养中有医”服务模式;离婚的、健康状况很不好或不好的老年人更加偏好“医中有养”服务模式;与子女在同一个区居住的、健康状况一般的、不好或很不好的、完全不能自理的、职业为一般职工、专业技术人员、国家和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以及个体户和自由职业者的老年人更加偏好“医养并重”服务模式。3、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1)入住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最需要的医养结合服务内容依次为疾病诊治(87.68%)、生活照料(76.25%)和健康管理(73.83%);入住老年人对临终关怀服务需求最低(11.69%),其次是老年人热线服务(33.77%),再次是体育娱乐活动(36.92%),最需要的支持团队是政府对农村的扶贫支持(71.83%);老年文体社团的需求最低(33.67%)。老年人对“养中有医”、“医中有养”的服务模式的总体满意度更高,其中“医中有养”服务模式的内容与质量更受老年人的青睐。(2)影响因素:年龄、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平均月收入、受教育程度、之前的职业、平时在何处就医、目前照护状况的满意度、人际关系的满意度、最担心和焦虑的问题以及与子女见面频率是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t=-3.139、-6.477、3.770、-4.307、-2.980、-2.492、-5.856、-2.938、-2.706、、-2.511,P<0.05)。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老年人在何处就医、日常生活状况对医养结合服务需求有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医养结合服务需求产生直接影响,并通过在何处就医和日常生活状况对医养结合服务需求产生间接影响;日常生活状况是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个人社会经济地位因素次之,平时在何处就医因素位列第三位。4、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供给状况及入住率影响因素(1)目前医养结合机构发展程度参差不齐,服务供给基本能够满足入住老年人的需求,但医养服务质量亟待提高,养老护理员的存在着流动性大、层次低、专业水平较差、社会地位低等情况,护理人员在日常生活照料服务以及医养专业技术方面还有待提升,需要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满足不同层次和健康状况老年人的需求。(2)43家医养结合机构按照“医养结合”机构模式划分:“养中有医”机构有19家、“医中有养”机构11家、“医养并重”机构13家,机构的整体运营情况良好,其中,执业医师与床位数配比、护士与床位数配比和护士与护理员配比基本符合青岛市医养结合服务基本规范标准,护理人员与床位数配比略高于青岛市医养结合服务基本规范标准;69.77%的医养结合机构能够提供包含“医、养、康、护、学、娱”等综合型医养结合服务。医养结合机构中医生的工作主要聚焦于医疗和用药服务,护士主要提供专业护理服务,养老护理员主要侧重与日常生活照护服务;入住医中有养机构的不同自理能力老年人平均月支付费用最高,养中有医机构次之,医养并重机构最低。(3)43家医养结合机构之间的入住率差异较大,平均入住率为68.05%。有79.07%的机构入住率符合国家民政部发布的《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关于机构入住率不低于50%标准。通过对“养中有医”、“医中有养”、“医养并重”3种服务模式机构对比分析发现:养中有医机构平均入住率最高,医养并重机构次之,医中有养机构略低。是否定期对入住老年人进行健康管理、营业年限、医生人数是医养结合机构入住率的影响因素(t=-2.337、2.205、1.996,P<0.05),其中,定期对入住老年人进行健康管理的、机构营业时间较长的以及医生人数多的医养结合机构其入住率较高。结论与政策建议结论1、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及社会经济地位因素对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模式的偏好影响显著;2、目前青岛市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模式的优劣势与机会问题并存;3、老年人婚姻状况、与子女的居住安排方式、健康状况、自理能力状况、之前的职业是影响老年人对不同类型医养结合机构选择意愿的主要因素;4、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状况、个人社会经济地位和卫生服务利用是影响医养结合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5、多数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供给能够老年人的需求,应创新和发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6、定期对老年人进行健康管理、营业时间长和医生数较多的医养结合机构的入住率较高。政策建议1、创新发展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推动不同类型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优化升级;2、改善老年人社会经济地位,优化老年人个人养老能力与选择意愿:3、基于不同特征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形成多元医养服务保障体系;4、探索创新现有管理模式,建立健全长期照护服务体系;5、充分调动社会医养资源,提高宏微观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创新与不足创新点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对国内不同类型医养结合机构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与服务供需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所得到的研究经验和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同时为政府制定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模式相关的政策提供理论与实证基础。具体表现在:1、研究角度方面。在健康老龄化背景下,本研究首次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对医养结合机构三种模式选择进行分析和探讨;基于需求与供给视角,研究医养结合机构服务需求与供给状况,同时对医养结合机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距进行了归纳总结,从而有助于全面了解医养结合机构的发展现状,为进一步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及医养健康产业发展研究奠定了基础。青岛市作为国家第一批医养结合示范单位,“新一线”城市,是中国城市化研究的重要范本,基于青岛的研究对我国各地市医养结合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2、研究方法应用方面。本研究首次将SWOT-CLPV模型、决策树模型等方法运用在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模式的选择研究上,从宏观视角通过SWOT-CLPV模型对不同类型医养结合机构的优势S(Strength)、劣势W(Weakness)分别与外部的机遇O(Opportunity)、威胁T(Threat)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抑制性C(Control)、杠杆效应L(Leverage)、问题性P(Problem)和脆弱性V(Vulnerability)进行分析;从微观视角将样本人群的调查数据通过决策树的决策理论来判断老年人的医养结合机构选择,实现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融合。3、研究内容和结论方面。本研究首次对不同医养结合机构模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丰富了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模式的研究内容;在服务供需方面,分析了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医养结合机构入住率的主要因素,提高了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揭示了老年人的人口学特征、健康状况及社会经济地位因素对他们选择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模式影响显著;日常生活状况、个人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影响老年人的医养结合机构服务需求;是否定期对入住老年人进行健康管理、营业年限、医生人数是医养结合机构入住率的影响因素,这些研究结论增加了老年人对不同类型医养结合机构选择的影响因素以及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模式供需的了解和认识,并为优化医养结合机构管理、促进医养结合机构建设、提升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提供了新的实证依据。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1、本次研究为横截面研究,横断面数据研究具有时间点上的片面性。在探究医养结合服务需求与不同特征老年人以及医养结合机构入住率与医养服务供给之间相互关联性时,其时序性与因果性不能够被进一步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通过时间序列的研究设计或队列研究将更有利于进一步深入探究各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2、本次研究对医养结合机构的服务质量主要是基于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定性分析。在今后的研究中将进一步建立服务质量标准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进行对服务质量方面的定量评价的相关研究,并探讨影响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3、对于老年人医养结合模式的选择意愿与服务供需分析,本研究仅对青岛市的7个市辖区进行了调查,存在一定的样本代表性不足的问题,且供给与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地方医养政策、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影响,今后考虑在多个地区进行对比研究。

关键词: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模式;选择意愿;影响因素;需求与供给

学科专业: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老年人

1.3.2 养老

1.3.3 家庭、居家、社区与机构养老

1.3.4 医养结合与不同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模式

1.3.5 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模式选择意愿

1.3.6 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医养结合研究现状

1.4.2 国内医养结合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研究评述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2.1 理论基础

2.1.1 需求层次理论

2.1.2 钻石模型理论

2.1.3 社会分层理论

2.1.4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2.2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2.2.1 资料来源

2.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内容

2.4 研究框架

2.5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老年人基本情况与医养结合机构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3.1 样本地区医养结合服务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3.1.1 青岛市医养结合研究分布情况

3.1.2 青岛市养老模式研究分布情况

3.1.3 青岛市机构养老研究分布情况

3.1.4 青岛市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及供需状况研究分布情况

3.1.5 青岛市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及供需状况文献研究综述

3.2 样本地区老年人个人与社会经济学特征

3.2.1 样本地区的基本情况

3.2.2 老年人基本情况

3.3 老年人选择医养结合机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老年人选择不同类型医养结合机构的单因素分析

3.3.2 老年人选择不同类型医养结合机构的多因素分析

3.4 讨论与小结

3.4.1 入住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的基本情况

3.4.2 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模式的选择倾向

3.4.3 老年人选择不同类型医养结合机构的个人与社会经济特征有所不同

第四章 基于SWOT-CLPV与决策树模型的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模式选择分析

4.1 SWOT-CLPV模型简述

4.2 青岛市“医养结合”服务模式SWOT-CLPV分析

4.2.1 优势

4.2.2 劣势

4.2.3 机会

4.2.4 威胁

4.2.5 优劣势与机会矩阵分析

4.3 决策树方法

4.3.1 决策树模型定义

4.3.2 决策树的算法

4.4 研究结果

4.4.1 人口学特征对医养结合机构选择意愿的决策树模型

4.4.2 家庭情况对医养结合机构选择意愿的决策树模型

4.4.3 健康状况与卫生服务利用对医养结合机构选择意愿的决策树模型

4.4.4 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状况对医养结合机构选择意愿的决策树模型

4.4.5 社会经济状况对医养结合机构选择意愿的决策树模型

4.5 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模式选择的影响机制分析

4.5.1 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模式“SWOT-CLPV”探讨

4.5.2 人口学特征对医养服务模式的选择意愿

4.5.3 家庭情况对医养服务模式的选择意愿

4.5.4 健康状况与卫生服务利用对医养服务模式的选择意愿

4.5.5 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状况对医养服务模式的选择意愿

4.5.6 社会经济状况对医养服务模式的选择意愿

第五章 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服务需求状况分析

5.1 研究工具简介

5.2 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状况

5.2.1 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内容与支持团队的知晓、利用与需求情况

5.2.2 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内容满意度的评价情况

5.2.3 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知晓、利用与需求情况

5.3 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得分与影响因素分析

5.3.1 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得分情况分析

5.3.2 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单因素分析

5.3.3 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多因素分析

5.3.4 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结构方程分析

5.4 讨论及总结

5.4.1 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与满意度评价

5.4.2 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人服务需求影响因素

5.4.3 个人社会经济地位、日常生活状况、平时在何处就医共同影响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

5.4.4 老年人的个体特征与医养结合服务需求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 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供给状况分析

6.1 青岛市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供给情况定性分析

6.1.1 医养结合机构的硬件设施和环境

6.1.2 医养结合机构工作人员情况

6.1.3 医养结合机构的服务情况

6.2 青岛市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供给情况定分析

6.2.1 青岛市医养结合机构基本情况

6.2.2 医养结合机构的硬件设施情况

6.2.3 工作人员情况

6.2.4 医养结合机构的服务情况

6.2.5 医养结合机构的入住者与收费情况

6.3 不同医养结合机构床位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6.3.1 不同医养结合机构入住率情况

6.3.2 医养结合机构床位利用情况影响因素分析

6.4 讨论与总结

6.4.1 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供给的定性评价

6.4.2 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供给的定量评价

6.4.3 医养结合机构的床位利用情况

6.4.4 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异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7.2.1 创新发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模式,推动不同类型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优化升级

7.2.2 改善老年人社会经济地位,优化老年人个人养老能力与选择意愿

7.2.3 基于不同特征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求,形成多元医养服务保障体系

7.2.4 探索创新现有管理模式,建立健全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7.2.5 充分调动社会医养资源,提高医养结合的综合服务能力

创新与不足

1 创新点

2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阋及答辩情况表

上一篇:货币基金论文提纲下一篇:档案管理的职称研究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