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高考心得体会

2022-08-25

时间的流逝过程中,我们不断接触各种事物,这些事物会带给我们一定的启发,对于这些心得体会,我们应当记录下来。如何让自己的心得体会更具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上海新高考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上海新高考心得体会

上海“新高考”学习考察报告

江汉中学 吕黎华

2018年湖北将实行新高考改革,根据潜江市教育局陈局长的指示和要求,带着考试招生制度、学校管理变革、学校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发展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评价、教育技术装备等问题,于2017年12月6日至11日,潜江市教育局组织教研室领导 、电教馆、潜江电大及各高中学校领导和老师共计51人,对上海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和管理进行了考察。实地参观了合肥市第八中学,上海陆行中学,上海进才中学,上海市格致中学,上海上南中学五所学校,听取了七个专题报告。通过考察学习,很好的解决了我们的一些困惑,打开了我们应对新高考的思路,普遍感到收获颇多,深受启发。

(一)上海陆行中学林主任作了《上海高考新政策下的实践与思考》的报告,在实践中将基础性、拓展性、研究性三者结合起来。具体方案合格考+等级考+高考。

合格考:市统考十门: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

校考三门:艺术、体育、劳动技术。

上海将地理或生物作为学生高考+3其中一门合格考为等级考作准备的,等级考成绩记录这科的高考总分。这是上海的特点,以减轻学生高考压力。

合格考不合格的影响,高二学生到高一学生合格考时再补考,但高二上的是等级考的科目,不涉及合格考知识。只有七门(理、化、生、政、史、地、信息技术)合格,才有资格参加春秋考。所以高一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合格考合格。

分班工作安排,高一以地理或生物分为行政班,高二选科分班,高三走班。

(二)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外国语中学吴金瑜校长作了《核心素养和新高考的挑战以及高中教育的课程改革策略》报告。

首先从2017年上海高校招生方式变化看高中教育评价的改变。

综合评价批次:高考分数+日常学业成绩+综合素养,其中录取分数=高考分数*0.7+综合评价*0.3 本科批次:改革为院校专业组志愿形式,两依据一参考(高考和学业水平考+综合素养)

在此情况下上海高中应对措施---上海落实学生综合素养评价:

1、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学校班主任,校长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作出评价。实行责任倒查。

2、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各任课老师把关,实事求是。

3、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

4、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实行一个星期的学军,一个星期的学农,一个星期的社会实践,每项完成后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的写综合素质纪实报告,还可以进行课题研究。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作为高校招生的依据之一。

其次,新高考考试内容与方式的改变,与前面林主任大致相同,学生由原来的吃“套餐”改为现在的吃“自助餐”。考试内容由原来的一考定终生变为现在的全面发展。

其三,高考改革让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 高中教育从批量培育人才到菜单式培育人。

把目光从教学转向学生的发展。老师必须要思考,自己能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课程;这些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把目光从原来的只关注学科教学,向关注课程设置、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变革,以及学生的终身发展上转移。

提高个人魅力,提升课堂吸引力。“走班了,我们不仅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还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推行走班制之后,学生的个性需求得到了满足,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得到了激发。

转变教学策略。过去的行政班,全班的学生等着老师来上课,老师讲得好坏与否,学生并不能选择。走班制则是学科老师等着学生来上课。根据学生接受的难易程度,实行分层和分类,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教师。走班制教学学生的选择权大了,老师的压力也更大了。因为,只有学生感兴趣了,他才愿意选择你的课程。

四、学校的课程与组织形式改革

1、课程的基本思想:学校的课程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生成。

2、教育的组织形式:A走班制与固定班相结合:分类,分层,分项目

B班主任制与导师制相结合

C个性化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

(三)进才中学听取了《关于新高考基本认识》的报告,我的收获主要两点:

1、学生规划:生涯规划,职业规划 学生规划非常有必要,要对学生以后发展给予指导,成为学生以后学习生活工作的引路人,对学生负责;另外对于学校课程设置,老师人事安排提前做准备。 否则将造成学校一片混乱。

2、学校的创新成为特色,进才中学以体育为特色,格致中学以立体打印机作为学生创新的舞台,上南中学以天文和心理健康为特色等等。在潜江各个学校也可以办出自己特色出来。

上海考察的主要启示:

1.选课走班的智慧方略。课程建设与选课走班,不能简单地理解为选课走班而已,更不应想办法逃避、变通,更不能被动应付,或者干脆以“不变应万变”。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非常重要,选课走班可以帮助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判断、学会规划。我们应对的正确策略应是深入研究,科学设计,审慎实施;应是强化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结合起来,将当下学习与未来人生规划结合起来,将选课走班与德育课程、德育活动、德育教育结合起来起来,需要丰富的智慧,切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2.学生学会选择是重点。新高考依然是“高考”,是“同类选择中更高层次上的竞争”。无论是上海市高考综合改革方案,还是多元化录取的方式,无论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还是各学校丰富课程开设和丰富活动的开展,无不立足于让学生得到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无不立足于让所有学生都有所提升和成长,无不是为了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未来。上海市紧紧依托强大的信息化平台和大数据,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新形势、新背景下,对课程、教学、管理、评价的信息化管理,解决了学生综合素质过程性呈现和终结性评价的复杂问题,反过来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综合实践等活动的积极性,要让学生要选择中把握自己的未来。

3.联动性、系统化思考“教、考、招”的关系。校长应重视顶层设计,要对教学、考试、招生联动思考,校长抓观念思想的引领,抓课程教学的保障和措施落实。要认真学习研究新高考方案。研究高一后的选课走班,管理更加精细化,对学生生涯规划、个性发展、特长发展,研究课题要跟进,留下资料。重视与社会、家长的沟通。要建设互联网思维,学会分享,打通学校、区域实现之间的界限,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4.大数据分析方法应成为新的思维方式。教研、管理的基本方法是“循证”。从几位专家的报告中,都体现了用数据说话,他们的问题发现和结论提出,都是基于调研、调查、数据整理分析,这给我们教研部门提供了很好的例证,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论。下一步我们的教学研究,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我们的教学与管理各方面进行诊断,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施制的策略和方法,以提升教研工作的科学性和指导的指导性,提高教研工作质量。

高考综合改革,我们的任务是及时关注动向,认真深度学习和研究方案,在新高一初期结合各校实际制定切合实际的落实方案和应对措施。要保持前瞻性,综合考虑学校教师数量与质量、教室数量与规模、学生需要与学校实际,统筹教师选聘、大班额治理、校舍改造、学校信息化建设、学校课程建设等,以尽快缩小改革对教学与管理带来的冲击,尽快适应新形势、新高考、新背景下的新要求。

第二篇:新高考学习心得

善用他山之石,琢磨教改美玉

伊川实验高中秦晓科

非常感谢伊川县教体局对教师成长的引领精心安排。才让我有幸参加新高考改革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培训,有机会聆听专家优秀理念和具体有效的改革做法。

这几天的学习,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感悟:王晶华老师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努力、优秀、幸福的教育工作者。她给我们展示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具体而详尽地告诉我们了两个道理。第一,功夫从来在诗外,这告诉我们,只有处处留心,时时积累,你的成长才会更有厚度,也会更迅速有效。看到王晶华老师带着学生进行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带动学生积极地去了解、整理自己家族的发展情况,最终形成文字材料,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想到自己也曾经引导学生做过类似的努力,让自己的学生整理某个村子、某个街道的新春对联儿,然后形成自己对春联儿的认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间受益匪浅,当时还有一个学生把自己整理的关于新春对联儿的内容写入了河南省新课程改革小论文大赛的作品中,最终获得了河南省的一等奖。 只是很可惜我仅仅领会到了王晶华老师说的第一点。而没有做到他所说的第二点,那就是用心去做一件事。在这方面我觉得自己做的特别不好,也有心想去做一件事,但是可能是家庭生活的繁琐,也可能是因为学校工作的繁重,就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初衷,把之前想做的事抛到了九霄云外,等幡然醒悟的时候,已悔之晚矣。王晶华老师的这节课让我深刻体会到,用心去带一个班,用心去教一个学生,用心去备一节课……这是一种幸福的体验。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幸福:不在彼岸,而是去在彼岸的渡船上。

王老师讲到尊重学生。她说千万不要低估学生的发展潜能,千万不能忽视学生的生长需求。高考改革具有阶段性,以往重视教育本身和社会需要,往往忽视学生个体需求和成长。这次基础教育改革就是要使教育回归本真。学生既是出发点,又是落脚点。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一切教育问题;要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发展而设计。我们要做到遵循人的成长规律,成才规律,真正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对待课改。

王老师讲到新高考改革的时候,都提到了人生规划。这个问题是我以往根本就没有想到过的,我感觉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让外部力量牵着鼻子走,根本没有从全方位考量为自己做好人生规划。我们不光要在新高考改革中为学生做好人生规划,更要在自己的工作生涯中为自己的人生做好规划。一个老师为自己做好人生规划,并且把自己的才华提升到最高处,完美的展现出来。这才是对学生的负责,才是真正的言传身教,才能够真正设身处地的为学生做好人生规划。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我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较高的人生领悟,但是我要善于学习、善于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在别人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切磋琢磨,把它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在自己工作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努力站上巨人的肩头,看的更高,走的更远,让我的山东之行名副其实!

第三篇:新高考改革体会

根据我省的《实施方案》新高考改革方案变化之一就是英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将其中最好一次成绩录入高考总成绩,分值保持150分不变。这一具有突破性的改革方案,不仅稳固了外语学科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也赋予学生两次冲击外语考试的机会,这一改革势必会对今后的高中英语教学带来极为重要的影响和转变,作为一种高中英语教师,我们又该如何采取相应教学策略呢?

一、2017高考英语改革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影响

1.推行外语两次考试制度,打破了英语“一考定终身”的传统,直接影响到整个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的调整。

外語推行两次考试制度的改革,一方面让学生多了一次冲击外语考试的机会,一方面有利于分散并减轻他们在高三复习备考期间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同时也给了学生一次挑战自我和开拓自我的机会,充分体现出国家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但这一改革方案也给今后的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一个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如何保证学生有效的冲击第一次英语考试?因此,这一改革对于整个高中阶段英语教学内容分配和安排以及教法的改革都有直接重要对影响。

2.促使英语教学由传统的“应试模式”转向“应用模式”。2017高考改革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高考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练什么,以记单词、背语法,反反复复练题刷题为主。新的高考改革一方面侧重对学生英语感知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淡化选拔功能,不同的高校对英语有不同的等级要求。因此新的高考改革会促使今后的高中英语教学从“重语法,重做题,重得分”的应试模式转向“重能力,重英语思维,重实际能力”的应用模式。

二、应对新高考改革的英语教学策略

1.重组教学形态和教学模式,试行“走班制”和分层次教学

新高考改革政策的“3+3”模式,规定除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数外三科外,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及报考学校的要求,在学业水平考试中的政史地,物化生6个等级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不分文理科。因此,这一改革需要重组高中英语的教学形态和模式,推行走班制是一个必要的选择,推行小班化和分层次教学的方式。这样既能满足学生不分文理科,自由选择科目的需求,教师又能因材施教,分类辅导,多层次培养学生。

2.改变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狠抓高一和高二,精准应对高考

面对英语两次考试的机会,英语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合理安排各年级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在规定时间冲击第一次考试的需求。因此需加大高一和高二的教学任务,狠抓高一和高二的教学,从高一开始便发力冲击高考。

(1)基础知识与高考衔接。从高一开始,每一学期每一模块的知识点,应与高考内容提前接轨,梳理出高考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直击高考,反复灵活训练,在高一高二阶段打好基础,形成知识灵活迁移,灵活运用的能力。

(2)加强基础能力和英语语言素养的形成。高中英语《大纲》规定:“要培养学生综合运语言运用能力”。该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技巧、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素养综合发展的基础上,因此在高一高二英语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基本的运用能力。例如,完形填空的能力要平均分布在高一高二四个学期,在平时教学中就应按照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性,把所学词汇进行分类教学与高考相衔接,,使学生逐步构建出一个知识体系,以便形成整体认知和驾轻就熟的能力。再比如阅读的能力,在高一高二就应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实行定期的阅读训练,多增加英美文学中原文阅读的训练,以逐步渗透和加强英语的语感、英语情感和英语跨国际文化等语言素养的养成。再例如书面表达能力,在高一要侧重书信和记叙文,使学生在高一阶段灵活掌握基本的句式结构的行文结构安排,对于十种书信题材也层层推进,高二要加强说明文和记叙文的训练,从热点题材入手,深化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的作用

(3)立足能力,开展灵活多变的英语教学实践活动,提高课堂效果。实践证明,英语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本质和最终目的。新的高考制度呈现出等级性水平测试发展的趋向,英语教学应该努力设计符合学生心里年龄及特点的,满足多层次学生需求的,不同规模的,形式多样化的,丰富多彩的,节奏多变的教学实践活动,渗透人文精神和趣味性,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又能开拓他们的思维,使他们饶有兴致的,目的明确得参与到课堂中,切实提高课堂效果,促进其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高。

例如,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利用优美的名曲、动漫、诗歌等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融入到一个全英文的语言环境,提高教学效果。

再比如开设“英语模仿秀”活动,通过英语配音模仿,培养学生的英语语音和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以上是作为高中英语教师的我们的体会。总之,高考英语改革的推广对于英语教学科学的规划尤为重要,高中英语教师要根据新高考改革的精神和核心理念,进一步加强英语教学的策略。

第四篇:新高考学习心得体会

新高考改革培训心得体会 高二语文组

前几天,我参加了“新高考改革培训心得体会”活动,聆听了张思明、程翔等教育专家的报告。专家的报告既有鲜活案例的支撑,又有精准理论的提升,贴近教师工作实际,符合教师工作需要,为全体教师呈现了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受到了专家对教育的热爱与赤诚。

日趋激烈的竞争、加剧的压力使每个人都紧绷了神经,淡定、从容离我们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嫉妒、猜疑、排挤。轻松愉悦被身心俱疲所吞噬,更有不少深思远虑者由现在看到了未来,感到举步维艰,所以各种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发病率直线走高,严重者甚至轻生。莎士比亚曾嘲讽生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这是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使心灵保持宁静,让宁静去澄清自己的眼睛,忽略掉不需要的一切,无论那些东西对于别人多么珍贵,在宁静中,我们才能客观地审视走过的人生之路,是明是暗,是黑是白;在宁静中,我们才能进行心灵的叩问与成长,使自己的文化品味、精神涵养、人生思想得以提升,这样的精神境界,就不惮于权贵、误解和压力,琐屑和狭隘都会悄然遁形,这样的心灵才会包藏宇宙,吞吐天地,坦荡真诚,不卑不亢。这样静谧的精神后院从何而来?有人说经历了就会明白了,看开了,我们无法主宰什么时候能够经历让自己成熟的、成长的事,但我们可以安排自己进行读书。从书中触摸伟人、名人有力的思想脉搏,感悟世间的世事无常可以用不变应万变来应对,使自己善良、豁达,从而宁静,幸福。

专家报告的第一场,张思明校长用他富于变化的语言配合以精致的课件形象直观地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前卫”。随着她的娓娓道来,我眼前出现了一幅画面:在张校长的“无疆课堂”上,一群骏马正奋蹄前行,驰骋在一望无际的青青草原上。这些骏马随心所欲地享受大脑飞速旋转的畅快,酣畅淋漓地享受思维碰撞的快感。张校长用他先进的育人理念、巧妙的教育智慧成为最美的放牧人。

我周身的细胞又开始活跃了起来,怎样把我的学生从“奴隶”的队伍中解放出来,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我一上午都在思考的问题。感谢张校长立足于教学实际的思考,让我的头脑中很快形成了一个大胆的计划。

张校长在报告中说“教育是唤醒是挖潜是激活”,我想如果我的工作套用这样的句式就是:教育是说教教育是灌输教育是打磨。很多时候学生的思维会让我们始料未及,可是在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灌输、说教中他们的创造性的棱角会被打磨地无影无踪,都成了“标准件”。不敢说停止只能说改变,学生能自学的知识,互助的内容我要三缄其口,比如每单元的自读课文、语文园地,这些都是学生的能力能驾驭得了的,就无需我眉飞色舞,滔滔不绝了,那不能算作是老师的功劳,客观地说是一种浪费,一种剥夺,为了不背负这样的罪名,我要大胆放手。放手也好,自主也罢,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里面包含着许多的智慧。

在每单元的课文中,我会努力为学生呈现开放、民主的课堂,让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在关注学生发言内容的同时,也关注他们发言的想法、心情,和他们心心相印,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学习方法的梳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会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引领学生学习之后,带领他们回顾学习的过程,寻找学习的方法。系统的训练会使学生自学能力悄然形成。这就是我一个不成熟但却真实的想法,由于只是想法,还没有接受实践的检验,所以还很幼稚,但我会在操作中逐步改进,逐步完善,真正让学生体验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感受发现知识的乐趣,领略教学的美妙。新学期,我想对学生说:“孩子,老师约你一起教语文。”

在新名词、新事物、新信息不断涌现的今天,如果老师还坚守“以不变应万变”的思想阵地,“兵临城下”的局面是可以预见的。不管是出于“为了使我们安身立命的工作得以有长久的保障”的现实主义的想法,还是出于“把工作当成一种享受,一种幸福”的理想主义的想法,我们都应不断充实、丰盈自己,与时俱进,做一个勇敢的弄潮儿!

2014年8月15日

第五篇:解码新高考:新高考下的挑战和机遇

高考,永远是牵动人心的词语,不得不说,新的高考招生模式给了人们一种“柳暗花明”的欣喜和期待。有人说,新高考改革开启了“扬长模式”,让学生在选择中“扬长避短”,成就更加个性化的自己。

如果说,“选择”是新高考赋予学生的关键词,那么在“选择”的背后,新高考又给目前学校和教育的发展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

高中教育资源面临空前挑战

新高考给予了考生“7选3”的选考自主权的同时,也给学校出了好几道难题。

同一门科目,一部分同学选为学业水平考试,另一部分同学选为高考科目。不同的学生,对同一门科目关注度、要求会不一样。高中学校必然得全面推行学生选课和走班教学,而这面临的第一大挑战,就是现有师资难以满足实际课程开发需求。

自主选课、走班教学,必须走向小班化,所需教师必然多于现有的教师;其次,每门学科的学生选择数量不同,各学科的老师需求量呈现不均衡状况,当学生的选择过于集中于某一学科时,这门学科的老师会明显不够,而另外学科的老师则可能出现过剩现象。

此外,学生在选课时,除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外,很可能会同时注重名师效应,集中选择某位老师,这样势必造成部分老师工作量过大的现象。

还有校长分析,学校对老师的需求还将呈现时段性落差。按新高考方案,学生大多数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最晚将于高三上半学期10月份结束,一旦结束,这些学考科目的任课老师就过于富余。而这之前的高

一、高二,部分学科老师却可能出现不足现象。尤其是新旧高考过渡期,这一矛盾将更为明显。

“除了师资外,学校硬件设施也会面临很大的挑战。比如教室和设备。”江山滨江高级中学校长杨之明表示。

对于这些挑战,不少校长建议,是否能尽快实现教师从学校人到系统人的转变,在县域或市域中,由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对各校部分学科老师按需求进行跨校调配。此外,也有校长表示,首先要打通本校内不同年级学科老师的流通。

学校生存或将遭遇“洗牌”

采访中,不少校长和专家都认为,新高考改革方案对目前的学校来说,会有完全不同于以前的挑战和机遇,甚至有可能对当前的学校生存状况来一轮“重新洗牌”。

衢州市教研室主任徐衍昌表示,新高考方案实施后,传统意义上的主副课不复存在,无论什么学科,学生喜欢、能学好、符合个性发展方向,是确立学科地位、教师地位的最关键因素。

“现在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学科,接下来慢慢成熟以后就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老师,未来还可能根据自己擅长的科目以及学校的强势科目来选学校,这就为学校的发展提出很多的要求。”有校长表示,从理论上来说,学生在学校上选择的余地将更多,而对于学校来说,目前三种不同层次的学校也将面临不同的发展状况。

一些校长认为,好的学校,学生偏科的现象要少一些,各学科发展也要均衡些,将来也会发展得更加好;处于中等的学校,可以根据发展强势学科来培养学生,找准定位,特色化发展,也有机会成为“后起之秀”;对于定位不准,特色不明显的学校,如果找不到自己的强势学科,在这一轮的新高考改革中,比较难找到突破点,除非学生都往职业教育的方向走,否则这批学校将面临淘汰。

职业教育将迎来新的春天

新高考改革方案提出统一高考招生、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和三位一体等四种考试招生模式。多种考试招生模式给学生提供了多种升学通道,特别是有效地扩大了中职学生的升学通道。从改革方案中看,不仅对中职学生的升学通道有所扩大,未来,职业教育也将迎来春天。

有专家表示,按照新高考方案,今后,分类招生将成为主渠道,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将分类招生,高职院校中也会有一些本科类的招生计划,这对中职生来说,是个广阔的升学通道,对不少普通高中里学习能力不是特别突出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更加靠谱的渠道。

在四种招生模式中,高职提前招生和单独考试招生都属于职业教育范畴,而单独考试招生只限中职生。

高职提前招生,实行考生自主报考。普通高中学生以高中学考成绩为基本依据,中职学生以全省统一组织的职业技能考试成绩为基本依据,高校择优录取。另外,还实行“一档多投”,实现学生和高校的双向选择。

“‘一档多投’意味着考生的选择余地更大了。”专家表示,选择多了,考生的压力就相对减轻,而且考生可报考多所高校,如同时被多所高校拟录取,可由考生自己选择要被哪一所学校录取。

这些举措在为中职学生提供更多升学通道的同时,也加大了中职学校的吸引力,对于普通学校和中职学校在职业教育方面都带来了动力。

记者 吴昊斐 通讯员 姜建华

上一篇:深化课程改革的经验下一篇:三季度安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