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养老院管理办法

2023-02-20

第一篇:上海市养老院管理办法

上海市企业职工养老金计算办法

(2018年9月更新)

上海市企业职工养老金由以下四部分构成:

1、基础养老金(影响因素: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即由月度缴费基数与缴费时对应的上全市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得出【本文末尾附有计算公式】、本人缴费年限、上全市职工平均工资)

2、个人账户养老金(影响因素:个人账户储存额【也与月度缴费额的多少、本人缴费年限有关】、退休年龄)

3、过渡性养老金(只限1992年12月(含)以前参加工作的人员发放,影响因素:本人1992年底以前视同缴费年限即1992年底之前的有效工龄)

4、增加月基本养老金(即增资,影响因素:按人头调整额、按缴费年限调整、按年龄调整等)

附相关文件:

市政府关于本市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通知

( 2017年9月30日 )

沪府发〔2017〕70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根据国家关于计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的规定,结合实际,现就本市企业2017年1月1日以后申领养老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作如下通知:

一、参加本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按照规定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

二、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一)基础养老金按照本人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详见附件1)。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按照本人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确定。其中,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下同)的缴费工资指数统一按照1.0计算;1993年至2010年的缴费工资指数低于1.0的,按照1.0计算【注:本处与2015年的发放不同】;2011年至2013年的缴费工资指数分别按照不低于1.0、0.8

5、0.75计算。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按照本人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国家规定的计发月数(详见附件2)确定。

三、1992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的参保人员,根据“合理衔接、平稳过渡”的原则,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先按照本人1992年底以前视同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2%,再按照本人办理基本养老金申领手续时1993年到1997年5年内个人账户储存额对应的“虚账实记”总额除以120,两者相加计发。

四、为确保本通知实施前后基本养老金水平的有序衔接,凡按照本通知规定计发的基础养老金、根据本人1992年底以前视同缴费年限计发的过渡性养老金,高于原办法计发标准的部分,分别按照一定比例计发。具体比例,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另行制定。

五、2015年、2016年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的参保人员,可参照本通知规定计发过渡性养老金。

六、本通知自2017年1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1日。本市已有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按照本通知执行。

1.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

2.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

上海市人民政府

2017年9月25日

关于实施《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通知》

若干问题的补充处理意见 沪人社规〔2018〕9号 发布时间:2018-03-16 10:40

各委、办、局、控股(集团)公司,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为贯彻实施《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通知》(沪府发〔2017〕70号,下称《通知》),经研究,现就若干问题提出如下补充处理意见:

一、2018年、2019年、2020年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的参保人员,按照《通知》第二条规定计发的基础养老金高于原办法计发标准的,分别发给高出部分的35%、55%、75%;2021年以后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的,全额发放。

二、2018年、2019年、2020年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的参保人员,按照《通知》第三条规定根据本人1992年底以前视同缴费年限计发的过渡性养老金高于原办法计发标准的,分别发给高出部分的45%、60%、80%;2021年以后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的,全额发放。

三、2018年以后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的参保人员,凡按照本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的,再按照本市对2017年企业退休人员计发基本养老金的补充规定增加月基本养老金;凡按照原小城镇社会保险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的,每月再增加341元。今后按照补充规定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可视情逐步予以递减。按照本条规定增加的基本养老金,所需费用由本市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列支。

四、本通知自2018年4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1日。2018年1月1日至3月31日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的参保人员,参照本通知执行。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8年3月16日

关于2017年本市计发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沪人社规〔2017〕31号

各委、办、局、控股(集团)公司,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现就2017年本市计发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补充通知如下:

一、凡按照本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的,再按照本市对2016年企业退休人员计发基本养老金的补充规定增加月基本养老金。

二、凡按照原小城镇社会保险法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的,每月再增加341元。

三、按照本通知规定增加的基本养老金,所需费用由本市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列支。

四、本通知自2017年8月24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17年12月31日。2017年1月1日至本通知下发之日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的人员,从其实际领取基本养老金之月起执行。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7年8月24日

关于2017年调整本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

沪人社规〔2017〕18号 发布时间:2017-04-25 10:54

各委、办、局、控股(集团)公司,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2017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人社部发〔2017〕30号),经研究,从2017年1月1日起调整本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整范围

2016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企业办法计发养老金的人员,以及按原小城镇社会保险暂行办法申领并经核准按月领取养老金的人员。

二、调整办法

(一)每人每月增加60元。

(二)按本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2.5元,增加额不足37.5元的,补足到37.5元;再按本人2016年12月份按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为基数,每月增加2.5%。

(三)2016年12月31日前女年满60周岁(1956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男年满65周岁(1951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的人员,每人每月增加20元。其中:2016年当年内女年满60周岁(1956年出生),男年满65周岁(1951年出生),以及当年内年满70周岁(1946年出生)、75周岁(1941年出生)、80周岁(1936年出生)的,可按2015年同类人员已享受的标准(本通知实施前的标准)先进档,再增加。

(四)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并符合原劳动人事部劳人险〔1983〕3号文规定享受原工资100%退休费的老工人、两航起义人员、持有中国海员工会核准颁发起义船员证书的招商局驾船起义人员,按上述规定增加基本养老金后,每人每月再增加200元。

(五)按本通知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尾数不足一角的,见分进角。

三、资金列支

按本通知增加基本养老金所需费用,由本市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列支。

四、实施时间

本通知自2017年4月25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17年12月31日。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上海市财政局 2017年4月25日

关于实施《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通知》

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 沪人社规〔2017〕33号 发布时间:2017-10-10 10:50

各委、办、局、控股(集团)公司,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为贯彻实施《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本市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通知》(沪府发〔2017〕70号,下称《通知》),现就若干问题提出如下处理意见:

一、按照《通知》第二条规定计发基础养老金时,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满整年后的剩余月数,以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每个月按照0.083%计发。

二、凡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实施一次性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对应的月缴费工资指数按照本人月缴费工资基数除以缴费时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确定。其中,协保人员一次性缴费期间的月缴费工资指数统一按照0.6计算。本人在一次性缴费期间按规定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再缴费的月缴费工资指数可以和一次性缴费的月缴费工资指数合并计算。

三、个人账户储存额从记账之月起根据国家和本市公布的记账利率按自然计息,见分进角。个人账户储存额未存满全年的,根据实际存续的月数计息。

四、确定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时,不满40周岁的按照40周岁确定,超过70周岁的按照70周岁确定。

五、按照《通知》规定计发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及过渡性养老金,分别见分进角。

六、2017年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的参保人员,按照《通知》第二条规定计发的基础养老金高于原办法计发标准的,发给高出部分的15%;按照《通知》第三条规定根据本人1992年底以前视同缴费年限计发的过渡性养老金高于原办法计发标准的,发给高出部分的30%。

七、2015年、2016年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的参保人员,根据《通知》第五条规定计发的过渡性养老金高于原办法计发标准的,分别发给高出部分的10%、20%。

八、单位或者个人按规定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后,社保经办机构按规定核定养老待遇,从办理申领手续的次月起按月发放基本养老金。

九、本通知自2017年1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1日。本市已有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按本通知执行。

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7年10月10日

沪府发〔2015〕73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修订后的《关于本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修订后的《关于本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实施。

上海市人民政府

2015年12月28日

关于本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

为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现结合实际,就本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若干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如下:

一、按照本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参保人员基本养老金时,其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参保人员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相加后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加发1%。

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按照参保人员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确定。

二、计算参保人员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时,应当包括其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工资指数。参保人员2010年底前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的月缴费工资指数,统一按照1计算;从2011年1月1日起,参保人员月缴费工资指数统一按照实际计算。其中,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为过渡期。参保人员2011年月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低于1的,当年月缴费工资指数按照1计算;2012年月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低于0.85的,当年月缴费工资指数按照0.85计算;2013年月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低于0.75的,当年月缴费工资指数按照0.75计算。

三、从2011年1月1日起,个人账户的规模由11%调整为8%,全部由个人缴费形成,单位缴费不再划入个人账户。此前已经按照规定划入参保人员个人账户的储存额不作变动。

四、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以及本意见计发的参保人员基本养老金,凡低于原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水平的,其差额部分予以补足。

其中,按照原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时,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基数统一按照2009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566元/月)确定;个人账户养老金统一按照本人2010年底个人账户储存额(不含“虚账实记”的金额及其利息)除以120确定。

本通知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

附件:本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中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办法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1%×缴费年限)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月缴费工资指数(计算本人平均月缴费工资指数时,包括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工资指数)

本人平均月缴费工资指数=(Z1+Z2+……+Zm-1+Zm+1×n)÷N

Z

1、Z2……Zm-

1、Zm为参保人员的月缴费工资指数。月缴费工资指数按照参保人员退休前1月、2月……m-1月、m月本人月缴费工资基数除以对应的本市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计算结果保留四位小数)。

参保人员2010年底以前实际缴费年限的月缴费工资指数统一按照1计算。

n为参保人员视同缴费年限的月数。视同缴费年限的月缴费工资指数统一按照1计算。

N为参保人员累计缴费年限的月数(含视同缴费年限的月数)。

第二篇:当前上海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计算办法

当前上海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计算办法 当前上海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计算办法

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精神,上海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了《关于调整本市城镇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通知》(沪府发[2007]27号),从2009年9月起企业退休职工,社保中心就按其办法计算养老金。具体如下:

一、1993年1月1日起参加工作,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参保人员,退休后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其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的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决定》规定的计发月数(见附表)。

计算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本人缴费年月%

2、个人账户储存额÷规定的计发月数(见附表)

二、1992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缴费年限(含《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城镇养老保险“虚账实记”若干事项的通知》(沪府发〔2006〕19号)规定的“虚账实记”记账年限)累计满15年的参保人员,退休后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其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组成。

基础养老金月标准按照本通知第一条第二款规定计发。

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不含“虚账实记”的金额及其利息)除以《决定》规定的计发月数(见附表)。

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为“虚账实记”的金额及其利息除以120。

计算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1、上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本人缴费年月%

2、个人账户储存额÷规定的计发月数(见附表)

3、“虚账实记”的金额及其利息÷120

三、为保证新规定的基本养老金计发水平与原城镇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计发水平合理衔接、平稳过渡,设置5年过渡期(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凡在过渡期内按照本通知规定的基本养老金计发水平,低于原城镇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水平的,其差额部分予以补足;高于原城镇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水平的,按照逐步增加的原则,确定增发标准,具体办法由市劳动保障局每年颁布。

计算:如按老办法计算的养老金比新办法计算的高,其差额部分予以补足;如新办法比老办法高,则高出部分,按照逐步增加的原则,确定增发标准,具体办法由市劳动保障局另行制定。例如:2009年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的参保人员,按照规定计发的基本养老金,高于其按照原城镇企业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计发水平的,高出部分在160元及以下的,按实计发;高出部分在160元以上的,先发给160元,再按照高出160元以上部分的60%计发。

四、市劳动保障局在每年7月会颁布当年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计算办法,并对当年已退休人员重新计算其养老金。

附表: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 退休年龄

计发月数

退休年龄

计发月数

退休年龄

计发月数40

233

41

230

42

22643

223

44

220

45

21646

212

47

208

48

20449

199

50

195

51

19052

185

53

180

54

17555

170

56

164

57

15858

152

59

145

60

13961

132

62

125

63

11764

109

65

101

66

9367

84

68

75

69

6570

56

第三篇:居家社区养老:上海市最具发展前景养老方式的探究

——以上海市虹口区凉城街道为例

所属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

负 责 人:禹亚萌(2009级公关专业本科生13918175944) 指导老师:田昊刚(上海外国语大学 校团委副书记)

团队人数:3人

项目背景

随着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上海养老机构不足、为老服务短缺的矛盾将日益凸显,养老已经成为上海城市转型中最为突出、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如何拓展养老服务思路,丰富养老服务内涵,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提升养老服务水平,积极构建与国际大都市发展相匹配的养老服务体系将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上海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此次我们微尘养老实践队的实践活动正是针对这个问题,主要以上海虹口区凉城街道为例,以杨浦区定海街道做推广性验证,做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旨在探究上海地区最具前景的养老方式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分析和建议。

项目成果

一、针对居家社区养老事业参与主体单一问题的几点展望首先,政府要带动社会各界参与到居家社区养老事业中,鼓励其它非政府的、志愿的和私有的部分的共同参与,实现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其次,政府在带动其他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其中的同时,要加强其在居家社区养老事业中的主导作用。

二、针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内容过于单一提出的几点设想首先,加大对于各种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形式的尝试,针对不同层次老人不同养老需求提供不同服务。(1)如对具有一定自理能力老人提供的“社区日托所”,提供报、电影、休息等服务;( 2 )对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则可以进入社区养老院中度过晚年,并提升相应的护理义工的工资;( 3 )针对几乎所有老人提供便捷的上门服务,以满足老人们物质、精神、生活和护理等方面的需求;

其次,加大并重视社区已有养老模式的在各个区、街道、居委会的实施力度,鼓励对于各街道居委会根据自身特点在全市统一居家社区养老模式下进行微型的调整。并加强对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人性化管理,使得社区养老的实施内容更加人性化、实施范围更广、实施质量更高。

三、“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所”相结合

第一,场地依托小区。如无生源而闲置的幼儿园、小学,已经倒闭的公有企业、商场的厂房、车间、营业场所等,政府可以出面整合这些资源为居家养老服务;

第二,硬件设施获取渠道多元化。如住房设施、医疗设施、食堂、娱乐设施、学习班等,部分依靠国家资金投入,部分依托社区人员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通过各种渠道获得,部分通过和企业合作获得;

第三,社区人力资源充分利用。1)充分利用社区内仍具有劳动能力的退休人员,尤其是具有专业技术的退休人员,如退休医护人员、退休教师、企业管理人员等等;2)充分发挥“社区托老所”内已登记老人的余热,如退休老教师可以为“老年学习班”的老人授课,退休老医护可以帮助“社区托老所”的医护人员做“社区托老所”内老人们的医护工作等;

第四,“社区托老所”最关键要以人为本,注重对老年人的人文关怀。例如,针对仍有求知欲的老人,可以建立一个小型的图书馆,动用社区资源进行图书的捐助活动;

第五,有关“社区托老所”的住房及硬件设施规范化。“社区托老所”的房屋及其内部硬件设施要根据老年人特点设计,最大程度满足老人的生活需求;

第六,“社区托老所”内必须有完善的专门的针对老人的医疗设施和服务,规模要达到小型老人医院的大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其他医院而承担起治疗中等程度及其以下类型老年疾病的责任;

第七,“社区托老所”与“上门服务”相结合。这种方式可使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施予者与享受该服务的老人双向流动的可能性更大。老人既可以选择在家里接受服务,又可以在需要服务的时候去“社区日托所”得到这些服务,使得老人的选择空间更大,主动性更强,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实践感言

我作为独生子女,由于客观原因,往往总是以自己为出发点去思考问题、认识问题。

很多时候,都造成了观点片面这一现象。而在这次实践中,我走出了自我,将我的关注点放在了老年人这个群体上。在不断地走访和调查当中,我不断地与老人接触,倾听他们的观点、看法与心声。虽然有些与我们有的不同,但是我总能从中发现价值。也能够体会到老人为了不成为儿女累赘的良苦用心。这让我看到了关注他人的伟大。所以,我也希望能够呼吁我们身边的同龄人,走出自我,关注他人,多为别人着想,这样不仅能够认识到社会的美好和世间的温情,而且能够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做人道理。这就是我的感想。

(郭宇)

第四篇:上海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

前 言

随着上海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和家庭小型化的发展趋势,老年人生活照料方面的需求已经成为全社会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之一。为了逐步满足专业化、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规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与管理,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上海市民政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筹)、上海市社会福利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章淑萍、张凡、朱海燕、李传福、薛春萌、姚爱伦、康琪。

本标准参与起草人:奚士英、史雅民、张大建、黄勇、赵伟丽、荣伟。

本标准的附录为资料性附录。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提出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和要求,规定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组织、从业人员、服务项目、服务流程以及服务改进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市行政区域内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社区助老服务社)、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机构)。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标准。

2.1社区居家养老服务(Elderly Home Care in Community)

依托社区养老服务资源,为60周岁及以上有生活照料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提供或协助提供生活护理、助餐、助浴、助洁、洗涤、助行、代办、康复辅助、相谈、助医等服务。

2.2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社区助老服务社)(Elderly Home Care Agency in Community)

上门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机构。

2.3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Elderly Day Care Center)

日间集中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机构。

2.4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Elderly Dining Service Center in Community)

社区中为老年人提供膳食加工配制、外送、集中用餐等服务的场所。

3基本原则

3.1以人为本原则。整合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结合老年人特点,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3.2公平公正原则。不因老年人个体状况差异而产生服务歧视。

3.3安全便捷原则。保护老年人及服务人员的安全,提供就近便捷的服务。

4服务内容和要求 4.1生活护理 4.1.1基本内容

——个人卫生护理;

——生活起居护理。

4.1.2服务要求

4.1.2.1洗漱等个人卫生应协助到位,容貌整洁、衣着适度、指(趾)甲整洁、无异味。

4.1.2.2饮食、如厕等应协助到位。

4.1.2.3定期翻晒、更换床上用品,保持床铺清洁、平整。

4.1.2.4用于生活护理的个人用具应保持清洁。 4.2 助餐服务 4.2.1基本内容

——集中用餐;

——上门送餐。

4.2.2服务要求

4.2.2.1符合国家和本市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 4.2.2.2尊重老年人的饮食生活习惯。 4.2.2.3注意营养、合理配餐,每周有食谱。 4.2.2.4提前一周为用餐老人预订膳食。

4.2.2.5助餐服务点应配置符合老年人特点的无障碍设施。

4.2.2.6送餐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卫生,餐具做到每餐消毒。

4.2.2.7助餐服务点及送餐运输工具应有统一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识(见附录)。

4.3助浴服务 4.3.1基本内容

——上门助浴;

——外出助浴。

4.3.2服务要求

4.3.2.1助浴前应进行安全提示。

4.3.2.2助浴过程中应有家属或其他监护人在场。 4.3.2.3助浴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老年人身体情况,如遇老年人身体不适,协助采取相应应急措施。

4.3.2.4上门助浴时应根据四季气候状况和老年人居住条件,注意防寒保暖、防暑降温及浴室内通风。

4.3.2.5外出助浴应选择有资质的公共洗浴场所或有公用沐浴设施的养老服务机构。

4.4 助洁服务 4.4.1基本内容

——居室整洁;

——物具清洁。

4.4.2服务要求

4.4.2.1保持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居室内部整洁,物具清洁。

4.4.2.2保洁用具应及时清洗,保持清洁。 4.5洗涤服务 4.5.1基本内容

——集中送洗;

——上门洗涤。

4.5.2服务要求

4.5.2.1洗涤前应检查被洗衣物的性状并告知老年人或家属。

4.5.2.2集中送洗应选择有资质的洗衣机构或有洗涤设施的养老服务机构。

4.5.2.3集中送洗送取衣物时,应做到标识清楚、核对准确、按时送还。

4.5.2.4上门洗涤应分类洗涤衣物并做到洗净、晾晒。 4.5.2.5贵重衣物不在本洗涤服务范围之内。 4.6助行服务 4.6.1基本内容

——陪同户外散步;

——陪同外出。

4.6.2服务要求

4.6.2.1助行服务一般在老年人住宅小区及周边区域内。 4.6.2.2助行服务应注意途中安全。

4.6.2.3使用助行器具时应按助行器具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4.7代办服务 4.7.1基本内容

——代购物品;

——代领物品;

——代缴费用。

4.7.2服务要求

4.7.2.1代办服务范围一般为日常生活事务。

4.7.2.2代办服务时应当面清点钱物、证件、单据等。 4.8康复辅助 4.8.1基本内容

——群体康复;

——个体康复。

4.8.2服务要求

4.8.2.1康复辅助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4.8.2.2康复辅助应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 4.8.2.3康复辅助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老年人的身体适应情况,防止损伤。

4.8.2.4康复辅助根据需要配备相应的康复器具。 4.8.2.5群体康复一般借助社区卫生和养老服务等公共服务场地设施,指导和组织老年人开展肢体功能性康复训练。

4.8.2.6个体康复一般提供:

——被动运动的肢体功能性康复训练;

——辅助运动的肢体功能性康复训练;

——保健性康复。

4.9 相谈服务 4.9.1基本内容

——谈心交流;

——读书读报。

4.9.2服务要求

4.9.2.1相谈服务应以舒缓心情、排遣孤独为原则。 4.9.2.2预先了解老年人兴趣爱好等情况。 4.9.2.3相谈过程中应与老年人保持良性互动。 4.10助医服务 4.10.1基本内容

——陪同就诊;

——代为配药。

4.10.2服务要求

4.10.2.1陪同就诊的情形为:

——常见病、慢性病复诊;

——辅助性检查;

——门诊注射、换药。

4.10.2.2陪同就诊应注意途中安全。

4.10.2.3及时向老人家属或其他监护人反馈就诊情况。 4.10.2.4代为配药的范围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治疗方案确定的常见病、慢性病。

4.10.2.5代为配药一般到老年人居住地所在区域范围内的医疗机构。

4.10.2.6代为配药应做到当面清点钱款和药物等。

5服务管理

5.1服务机构和人员要求 5.1.1服务机构

5.1.1.1具有与服务项目相符合的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

5.1.1.2配备与服务项目相符合的相关设备设施和场所。

5.1.1.3应制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

5.1.1.4应使用统一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识(见附录)。

5.1.2服务人员

5.1.2.1应遵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规章制度。 5.1.2.2持有效健康证明。

5.1.2.3应接受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持有行业认定的证书上岗。

5.1.2.4应遵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职业道德,保护老年人隐私。

5.1.2.5提供服务时应注意个人卫生、服饰整洁。 5.1.2.6提供服务时应语言文明、态度热情,细致周到、操作规范。

5.2服务过程控制 null1级栏目分组 5.2.1信息公示

5.2.1.1服务机构应公示以下信息:

——执业证照;

——服务项目;

——收费标准;

——规章制度;

——工作流程;

——服务承诺;

——投诉方式。

5.2.1.2信息内容应真实、准确、完整。 5.2.1.3信息应便于老年人了解、获取。 5.2.1.4公示信息应及时更新。 5.2.2服务对象

5.2.2.1服务对象为本市60周岁及以上有照料需求且提出服务申请的老年人。

5.2.2.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老年人不在服务范围:

——患有传染性疾病的;

——患有精神病且病情不稳定的。

5.2.3内容核定

5.2.3.1应主动、详实地向老年人介绍服务项目、服务内容及收费价格等。

5.2.3.2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服务需求、支付能力及服务机构的服务提供能力,核定服务内容。

5.2.4协议签订与终止

5.2.4.1应根据核定的服务内容,与接受服务的老年人或其家属(其他监护人)签订服务协议。

5.2.4.2服务提供过程中如发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终止服务协议:

——接受服务的老年人患有传染性疾病的;

——接受服务的老年人患有精神病且病情不稳定的;

——违反服务约定的。

5.2.5服务安排

应根据服务协议制定服务计划,安排服务内容和服务人员,提供相应服务。

5.2.6意外事件处理

5.2.6.1应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意外事件处置应急预案。 5.2.6.2在服务过程中如发生意外情况,应启动应急预案。

5.2.7档案管理 5.2.7.1档案包括:

——服务机构档案;

——服务档案。

5.2.7.2服务机构档案应包括文书档案、财务档案、员工信息等资料。

5.2.7.3服务档案应包括老年人信息、服务协议、服务项目、服务安排、服务记录等资料。

5.2.7.4档案应建立保管、使用及保密制度,并动态管理。

5.2.7.5有条件的机构应建立数字化档案,形成网络化信息管理。

6 服务质量评价 6.1评价主体

——机构自我评价;

——服务对象评价;

——第三方评价。

6.2评价指标

——服务对象满意度;

——家属/监护人满意度;

——服务时间准确率;

——服务项目完成率;

——有效投诉结案率。

6.3评价方法

——意见征询(上门、电话、信件、网络);

——实地察看;

——检查考核。

6.4服务质量改进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应根据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建 议,及时改进,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附录

资料性附录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识 说明: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标识由大写英文字母“H”和“C”组成,下方标有中文“居家养老”和英文“Home Care”字样,“H”和“C”为居家养老英文表述“Home Care”的开头字母,字母“H”为两个面对面相扶站立的人形图案,表现了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为老年人服务的生动场景,整个标识形成了一张微笑的脸,寓意着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生活长乐、幸福安康。

主要颜色标准色号

橙色:H:34度 S:91% B:92% R:234 G:141 B:20

L:68 a:31 b:70 c:6% M:52% Y:100% K:1% #EA8D14 蓝色:H:214度 S:95% B:54% R:7 G:63 B:137 L:27 a:8 b:-47 c:100% M:86% Y:17% K:4% #073F89

第五篇:关于上海市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

根据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老龄工作的意见》和上海市“十五”期间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精神,要求积极发展养老设施、完善多样化的养老机构体系。本市民办养老机构自 1998年市政府颁布实施《上海市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后,有了较快的发展,对公办养老机构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据统计,到2001年底,全市已有养老机构453家,3.11万张床位,其中民办106家,床位0.84万张,占全市床位总数的27%。

为了更好地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大力发展和办好民办养老机构,受市老龄科研中心委托,建立了“民办养老机构的现状与发展课题研究组”。通过普遍发调查表,召开座谈会和到部分民办养老院调查访问,深感发展民办养老机构己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值得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从我们回收53家民办养老机构调查表汇总,这些机构共有床位4727张;入住老人3044人,床位入住率为64.4%入住老人中,多数是高龄老人,81岁以上的有1654人,占54.34%,70-80岁有1057人,占34.7%,两者合计2711人,占入住人数的89.1%,不满70岁的233人,占10.9%。这些老人健康状况差,生活不能自理和部分不能自理的有2033人,占66.8%。入住养老机构的原因因高龄或病残,家中又无人照顾的2187人,占71.8%。这些老人都是医院不愿接受,公办养老机构又住不进,是老年人弱势群体中最需要社会关怀的人。民办养老机构对缓解老人入院难,减少社会矛盾,减轻家庭负担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 这53家民办养老机构,多数是1998年市政府颁布《上海市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其中由企业办的6家,由原民办托幼机构改行的19家,群众团体(主要是工会退管会)办的8家,私人办的20家,这些养老机构的财务状况,目前收支能够持平的22家,占41.5%,略有赢余的8家,占15.1%,收支不平衡的23家,占43.4%。

1、 结合产业结构调整,通过转制改办敬老院。

2、 涉老部门为探索发展老龄事业创办的养老机构。

3、 一些个人出于奉献精神,为回报社会而兴办养老机构。

还有一些民营大企业,获利后;为回报社会而兴办敬老院;如上海爱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系上市公司),在闸北区新沪路上划出1.2万平方米办起了150人张床位的“上海爱使福利院”,配备了60名工作人员,现已入住118位老人,公司每年补贴100万元。大华汽车服务公司,投资1500万元建造了6000平方米房子、4000平方米绿地,办起了有240张床位的“大华福利院”,被列入上海市1999年实事工程,作为向国际老年人年献礼项目之一。

第 1 页 共 4 页

4、民营企业为开拓市场转业兴办养老院,如民营企业家张敏生看准上海人口老龄化,养老机构少了不,倾其家产,将自有的4500平方米房子,经过改建,办起了有 14 0张床位的“民生敬老院”。目前入住老人有 13 6名。己能做到收支略有盈余。有位服装设计师刘弘(女),通过劳动部门创业培训,感到办养老机构有发展前途,利用自有房屋,办起了“快乐源托老所”。

(二)

民办养老机构己开始为各界人士关注;其发展势头是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1、多数养老机构在经济上尚未形成良性循环。特别是私人创办的养老机构20家中有9家处于亏损困境。他们可以一次性投入几十万、上百万。但当运转中出现亏损就缺乏后续资金。爱晚亭敬老院,由著名电影艺术家张瑞芳与亲家集资创办,在虹桥路租了1026平方米房子,年租金22万元,原想花

五、六十万装修。结果花掉上百万。50张床位,住了15名老人;用了15名工作人员。每月要亏损一万多元,“从一股热情,变成一股寒心”。杨浦区长恒养老院,由私人集资,租借原公建配套的幼儿园房医改建而成,52张床位只住了20名老人,养老院除日常开支外,仅房租一项每月就要向原幼儿园上级单位缴付8000多元,开张不到一年。己经累计亏损13万元,长宁区有4家民办敬老院,合计450张床位;只住171人,家家都处于亏损。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一是房租高,影响了床位成本。浦东新区7家民办养老院,均因房屋租赁费高面临倒闭。二是有些养老院远离市区、交通不便、价位偏高,虽硬件、环境等条件较好,但效率不高。长宁区工汇福利院260张床位,只入住80人,闵行区大华福利院 240张床位仅住了 70名老人。而公办养老院由政府投资,房子是公家的,每年还有政府补贴,长宁区一福院 120张床位,入住率 90%以上,年收费 60万元,政府每年还要贴 120—150万元,相比之下,私人办的敬老院就无此条件。

2、一些退休早、退休金低、高龄病残而家庭无人照顾的老人,要进民办养老院。但经济上承受不了。根据物价部门规定,一般养老院,生活能自理需一级护理(含床位费、伙食费及洗衣费等)收费在750元左右,生活部分不能自理需二级护理的,收费在850元;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三级护理的,收费在950—1100元。而老人选择养老机构的首要原因,是身体衰老,生活不能全部自理,希望在养老机构中得到生活照料。目前有条件入住的老人大部分得到子女补助。需要入住养老院的高龄老人,大都退休金较低,如得不到子女补助。单靠本人养老金就难以入住。据对长宁。卢湾、浦东、闸北、杨浦 1500名老人选择养老方式的问卷调查显示,表示想入住养老院,但无经济承受能力,有186名,占12%。这批老人大多是上世纪

七、八十年代退休的,其养老金一般在 7 50元左右,如殷行街道陆红珍(女)72岁;养老金600多元, 单身独居,患有精神病,发病时行为异常;有一个己婚分居的女儿常来照看,去年将老人送到附近一所养老院,每月给一些补贴,老人发病明显减少,但最近女儿下岗待业,不得己又将老人领

第 2 页 共 4 页

回家去;临行时含泪对养老院院长说:老人家在这里过得很愉快,实在因为经济能力不够,等我找到工作后。再把她送进来。又如上海第八车轮件厂退休职工陈玉仙,74岁,养老金仅600元,患肺癌,丈夫86岁。养老金700元,夫妻俩身体都不好,想一起入住养老院,但两人养老金不够住养老院费用,有一女儿在南通,己成家,也无经济能力补贴。

3、部分养老机构设施简陋,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多数民办养老机构,是利用原有工房或租用停办的幼托机构,硬件条件比较差,床位拥挤。有的养老院,基本上没有绿化空地、休闲空间及活动场地。如欧阳敬老院是由幼儿院改建过来,仅 260平方米,安排了 32张床位,现己入住 24名老人,没有活动场地。荷花池敬老院、寿星敬老院、新街养老院等,房屋年久失修,虽几经修整,但每逢下雨就漏水,要调整老人床位。护理人员大都是外地劳动力和本市己退休人员,管理人员有的是下岗职工,有的是其他行业转过来的,缺乏必要的培训,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均有待提高。

4、市政府颁布的鼓励社会办敬老院的优惠政策,有关部门未取得共识,至今尚未完全落实。在市政府办公厅批转的市民政局等二十二部门《关于加快实现本市社会福利化意见的通知》规定了十多项优惠措施。是有利于扶持社会办养老机构的,但不少院长在座谈中反映,这些优惠政策有部门虽作了承诺,但有的至今没有兑现。如养老机构支出数额较大的煤气费用,市政府规定可按居民价格标准收费,但至今仍按企业价格标准收费。对己创办而硬件设施等尚不符合现行设施标准的,因缺乏资金改建扩建或因受场地限制难于扩建。许多民办养老院租借国有单位的空闲房屋或利用公建配套的公益用房,因房屋房产权属于国家,按理不应收取高额房租。但出租单位为了自己创收,以相当于商业用房的价格出借给民办养老院,年租费高达

一、二十万,这些租金都作为主管部门三产收入,不很合理,但目前尚未作出合理规定。

5、民办敬老院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宣传不够,对市政府规定养老机构“扶持与优惠”政策宣传不够。不少民办养老院院长反映:民办养老机构所以能办起来,主要是靠为老服务的一片爱。是靠他们的优质服务,养老院所需的一切是凭自己的努力。一点一滴去添置。但有些主管部门,对国家办的养老院关怀备至,对社会办特别是私人办的关心甚少。公办福利院,开办十多年,国家还年年拨款,市里、区里以及各个方面在物质上给予大力支持,可是对社会办的很少有人问津。政府部门领导人慰问敬院只去公办,不去民办,使民办敬老院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因此,需提高民办敬老院的社会地位。

(三)

根据一些典型调查,老人要求入住敬老院的近10%。目前本市养老机构的床位数还不到1.5%,一些地段较好的养老机构,早在几年前已住满,市第一福利院、杨浦区福利院等预约登记入住的老人多达数百人,市中心区的敬老院也大都饱满。今后,养老机构必将有大的发展,而且主要将由民办养老机构来承担,

第 3 页 共 4 页

因此,积极鼓励、支持民办养老机构是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建议:

1、采取积极措施,鼓励社会办养老事业,特别是对民间投资的养老设施项目,在税收、地价、房租和配套收费等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优惠和减负,尽可能降低其成本,以保证其基本收益和必要的回报,在切实落实政府公布的优惠政策外,建议在下列方面给予扶持:

1)民办敬老院,在创建时,其经费尚有少量缺口的,请银行给予小额贷款或由民政部门建立专项基金给予借贷。卢湾区民政局贷款民办金色港湾老年公寓200万元,用于扩建银色港湾老年公寓,解决了资金不足。现已招收老人,开始归还贷款。

2)对租用公房而租金过高的,应按公用房租金处理;对关停并转的公建配套的公益用房,其原主管部门不应作“二房东”。公益用房,仍应用于公益事业,房租应按房管部门或物业管理部门规定收费。

3)对批准新办的民办敬老院,政府按批准床位数给予一次性补助。有的区设想,养老院床位在60张以下的补助10万,60一100张的补贴15万,100张 以上补贴20万。

2、对退休早、退休金低的高龄病残又缺乏家庭照顾,不适宜家居养老需要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实行适当的补助办法,补助金直接拨交所住养老院。卢湾区已经实施了此项办法,对困难老人根据其养老金水平,分几个档次给予一定的补贴,所需经费从福利彩票分成中开支,社会反响较好。浦东新区也正在考虑这样做。为稳妥起见,可先在一二个区试点后再推广,所需补助金的来源,可有几个渠道:一是从发行福利彩票的收益中开支。二是适当调整退休职工活动经费分配比例。三是地方财政拨款。过去养老机构都由政府建、政府办,每张床位初期投入需要五万至十万元,建成后还需日常经济补贴。今后,大量的养老机构将实行社会建、政府助,将促进公办养老机构改善经营管理,也有利于减轻老人困难和财政负担。

3、加强规划和领导管理,民政部门对发展民办敬老院要有统筹规划,地域分布要合理,防止某些地区敬老院过于集中,造成资源浪费。对民办敬老院要多予指导帮助,进行规范管理,办得好的给予表扬、奖励,评选先进,以资鼓励。

4、提高民办敬老院的社会地位。新闻媒体要多宣传民办敬老院的地位和作用;领导机关节日慰问;也要到民办敬老院慰问那里的老人和工作人员,以资鼓励,提高其政治地位。政府制订和颁布实施的有关兴办社会养老机构的政策、办法也应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促使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第 4 页 共 4 页

上一篇:上海小学体育教学反思下一篇: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