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课程论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畜牧兽医课程论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课程改革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因此,课程改革是提高广大院校教学质量的核心。高职院校应根据畜牧兽医专业课程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方面出发,加强对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本文主要从课程体系改革的目的、要求、成果等几个方面对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做出探讨。

第一篇:畜牧兽医课程论文

畜牧兽医专业动物学课程思政教育设计

摘 要:在动物学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蕴含的思政元素,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该文分析了动物学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优势,提出了动物学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具体措施,为开展动物学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动物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Key words: Zoology;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design

百年大計,教育为本,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1]。高等学校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通到建设高水平人才体系中,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在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在课程体系中占据了主要和重要地位。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仅要在公共基础课程中体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更为重要。为此,本文对畜牧兽医专业动物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进行尝试,挖掘动物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并融入教学过程中,使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并重,培育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1 开展动物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意义

1.1 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强调,对于农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引导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树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意识和信念,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知农爱农创新人才[2]。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是农学类专业中的2个重要专业,培养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与人民生活的衣食安全密切相关,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尤为重要。

1.2 开展思政教育的优势 动物学属专业教育基础课程模块,以动物系统演化为线索,学习各主要动物类群的形态和结构特征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各主要动物类群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机能、生活习性、生态作用等方面的主要特征,更要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态度与观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培养更多的高学历层次的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应用性创新性科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动物的演化与生态环境密不可分,动物学中不少教学内容涉及生态环境保护,这正契合了“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动物学不仅本身理论研究内容广博,与农、林、牧、渔等农业的多方面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3],在教学过程中,把“大国三农”情怀引入教学过程中,自然而贴切。而动物学是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接触专业知识的“门户”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对于树立专业意识、增强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 动物学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具体措施

动物学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有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水平,才能将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4,5],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灵活方式,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中,所以首要工作是提高专业课程任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

2.1 提高教师思想政治水平,增强教师理论自信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课程思政的最终目标,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6个方面的要求,坚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6]。要达到这一要求,关键要发挥专业课任课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育人者要先受教育[1]。专业课任课教师利用学习强国APP、微信公众号等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与高等教育有关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党的历届全会精神,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理论基础、精神实质,才能明确课程教学中的思政责任,领悟到所授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出专业课程包含的思政价值,才能自然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授过程中。

2.2 改革动物学教学,强化教育过程中思政元素设计 动物学教学内容主要有一般的生命过程、进化的遗传基础和适用于所有生物的演化和生态规律;以动物门为单位,讲述原生动物到哺乳动物的结构特点,强调演化和生态关系;用比较法讲述动物的结构和功能。课程组对不同内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了深入挖掘,详见表1。

2.2.1 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动物学绪论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物种,讲述物种过程中提出物种多样性和生物入侵。生物多样性保护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7]。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其中脊椎动物占世界总种数的13.7%[8]。保护这些物种,并免受生物入侵危害,就是保护国家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越丰富,国家未来发展的可利用资源就越丰富,在未来国际间资源竞争中就越占优势。讲解生物多样性保护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民族自豪感,树立为国家发展、民族发展做出贡献的志向。

2.2.2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吕氏春秋·义赏》早就提出“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当前的生命文明建设是关系到民族发展振兴的永续大计[9],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部分。动物学中很多内容可以引申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如原生动物中的一些物种引起水华、赤潮现象;腔肠动物中的珊瑚白化现象,改变了海底生态环境的稳态。结合2020年非洲蝗灾讲述节肢动物中蝗虫;结合白鳍豚、长江鲥鱼案例讲解2019年宣布的中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长江白鲟可能灭绝事件;解析爬行动物中海龟数量下降原因;分析鸟类中朱鹮、丹顶鹤等在中国保护现状和在日本灭绝事件;结合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讲解哺乳动物中穿山甲如何由常见物种变成极度濒危。这些案例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培养生态道德和生态安全责任感,增强生态危机感,养成生态环保的生产和消费意识,从自身做起参与环境保护,从而真正树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2.3 树立珍爱生命、崇尚科学的理念 当前,不少大学生心理素质较差,接受挫折能力较弱。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动物学中动物的生殖与发育讲解各种动物根据自己的环境条件选择生殖方式,在环境条件恶劣时调整生殖方式,尽可能保存种族的延续。而生物发生律则将生物个体的发育与种族演化史相对应。这些内容提示我们,在生命演化长河中个人是渺小的,在短暂的个人生命过程中,腹有天地宽,开阔心胸,不要太计较个人得失,热爱生活,珍爱生命。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在有限的时间努力奋斗,才能实现人生价值,从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科学系统全面地认识动物界,从而认识整个世界。

在讲解到像秀丽隐杆线虫、海胆、非洲爪蟾等模式动物时,讲解新的重大的科学研究或者与人类疾病有关的新发现,分析研究成果的重要性,体会科学探索的奥妙,帮助学生树立探索生命科学奥秘的远大志向。

2.2.4 培養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是各个行业都需要的一种精神支撑,包括高度认同、精益求精、专注专一、追求卓越等方面[10]。用大力有余,入细心愈研。这种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要在大学时期加强培养,毕业参加工作时就能将这种精神带到工作中去。动物学讲述原生动物疟原虫时,将屠呦呦先生一生致力于研究青蒿素,降低了疟疾死亡率的案例引入课堂;讲述腔肠动物珊瑚时,引入中科院科南海海洋研究所黄晖研究员课题组致力于海底“植树造林”-种植珊瑚20余年的事迹;讲述脊索动物文昌鱼时,引入童第周先生一生至于有胚胎发育研究的事迹等等。这些科学家的共同特点就是具有工匠精神,把自己的研究做到极致,不畏艰难,精益求精,求真理、钻学问、勇探索。他们不计较个人名利,为了科学事业而奋斗,为了百姓急需、国家紧迫的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用这些工匠精神鼓舞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从大学就开始用这种精神熏陶和感染,对他们以后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2.2.5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不是小事,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国家的公共卫生状况。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使人们深切感受到良好卫生习惯的作用和意义。原生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虫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中一些寄生动物会引起人的很多传染病,有些是很严重的传染病,如血吸虫病等。在教学过程中把这些传染病的危害和传播途径给同学们讲清楚,让他们从专业角度理解病从口入,从而建立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意识,并能强化专业角度看待畜牧业管理问题。

2.2.6 增强强农兴农、知农爱农的责任感 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培养的是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专业人才,要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引导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畜牧业是大农业的重要部分,养殖业提供肉蛋奶和衣食,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关系民生的大产业。在动物学教学过程中,要时时强调、时时贯穿爱农助农的意识和责任感。动物学中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与之联系,如危害养殖业和水产业的原生动物的锥虫、鳃隐鞭虫、球虫等,扁形动物中的肝片吸虫、猪带绦虫、细粒棘球绦虫等;危害种植业的各类昆虫等;还有许多与特色养殖相关的蚯蚓、蚂蟥、贝类、海参、鸟类等等。将这些与农业相关知识用联系生活实际的形式,讲解与“三农”关系。激发学生自觉培养对“三农”的深厚感情,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奋发成长为知农爱农的新型人才,将学到的知识和本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践行科技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 结语

在动物学课程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普遍认可。通过案例将思想政治教育以生动灵活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地滋润学生,更容易产生知识和情感的共鸣[11,12],育人效果较好。但是,也有一些需要提高的地方,例如专业课任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有待提高,这要求教师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水平,加强对立德树人的理解,对课程思政教育切入点进行进一步深入挖掘。另外,思政教育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个专业课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

“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工作者时刻思考的问题。大学专业教育中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13]。本课程组对动物学课程思政教学进行了初步尝试,在课程建设的主战场,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承担好高校教师的育人责任,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思维、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有担当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001).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3]刘凌云,郑光美.普通动物学[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陈伟莉,张坤.《动物学》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渗透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20,08:32-33

[5]王顺晔,杨志芳,王彦华,等.国内高校“课程思政”研究现状及对策分析[J].高教学刊,2020,36:193-196.

[6]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EB/OL].[2019-03-18].http://www.gov.cn/xinwen/2019-03/18/content_5374831.htm.

[7]陈积敏,骆家林,陈鸿超,等.资源保护到国家战略:野生动植物和森林资源犯罪研究综述[J].林业经济,2016,11:87-91.

[8]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Z].2012.

[9]邓小玲.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J].人民论坛,2018,26:74-75.

[10]刘建军.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6,10:36-40,85.

[11]刘永华,杨松.动物免疫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中國免疫学杂志,2020,36(16):2020-2022.

[12]李慧峰,李喜旺,李子平,等.“课程思政”背景下动物医学专业兽医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4):81-83.

[13]王宪青,邹安妮,冯世德.立德树人视域下课程思政建设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53:79-81.

(责编:张宏民)

作者:曹贵玲 王桂英 李玉保 王猛

第二篇: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

摘要:课程改革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因此,课程改革是提高广大院校教学质量的核心。高职院校应根据畜牧兽医专业课程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方面出发,加强对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本文主要从课程体系改革的目的、要求、成果等几个方面对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做出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改革

课程体系改革,是对以往的课程体系模式进一步的改善与优化,是对课程体系内涵建设的更深层次的改革。对于课程体系所涉及到的专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需求,进而对课程体系做出改革,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职业型和专业型人才,为人才储备做出贡献,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的。

1 课程体系改革的目的

1.1 让课程结构实现合理化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不能沿袭本科教育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种逻辑设计思路。需要根据自己院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师资资源及力量,合理地对畜牧兽医课程结构进行改革。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程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带领学生到实验室或是实验基地进行实地操作练习[1]。

1.2 让课程设置更加具体实用化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主要以实际能力立足于市场,因此课程改革应该以专业实用性作为系统的教育模式,以职业能力作为课程体系改革的定位目标。比如,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相关职业行业进行合作,让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有更多接触到实际生产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更多地接触和了解畜牧兽医行业。

2 课程体系改革的要求

2.1 重点突出实践教学

畜牧兽医是一门实践操作性比较强的学科,这就要求在校学生具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从实践中去探索和发现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2]。实践出真理,对于实践操作比较强的学科,高职院校不应该让学生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高职院校可以与社会畜牧兽医相关单位部门进行合作,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目标,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应用型畜牧兽医技术人才。

2.2 以就业化为教学内容

为社会培养和提供更多的职业人才,成为高职院校教育的核心。对于畜牧兽医专业来说,社会需要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从本专业每年的招生就业中可以知道,动物药理、家畜生理及繁殖等等都是社会招生的热门,从而让高职院校增加了这方面的人才培养数量。所以,在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时候,应该让课程更加的专业化、细分化,这样更加有针对性,同时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重要的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知识,提高就业能力。

2.3 优化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对畜牧兽医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为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院校自身的畜牧兽医专业的授教模式与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到畜牧兽医专业课的相关知识,掌握畜牧兽医的相关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与专业素养。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优化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方案和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方案。可以强化专业建设指导人员的作用,从专业人员或是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对课程模式进行改革,优化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强师资力量来进行课程的改革。建立庞大的师资队伍,提高专业课程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技能,从而提高

课程改革的质量,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畜牧兽医专业课程的学习与掌握能力。

3 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

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学生的专业技能必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学生将会了解到社会真正的需求以及需要具备的专业技能,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高职院校自身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是教学过程中无可或缺的实践操练场所,也是实行以实践操作为重要内容的基本保证。而为了更深一步地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还会与社会的相关企业制定合作计划,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基地,创造更多良好的硬性环境。

4 小结

综上所述,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有着必要的时代意义。课程体系改革是追随着社会发展的历程,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目标的重要必经之路。通过课程体系改革,以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为具体标准,确定和优化课程体系,让学生具备更多的相关技能,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夏明素.浅谈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 才智, 2013(8):137.

[2] 范先超,秦春娥,王小芬,等.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 职业教育研究, 2008(7):35-36.

作者:关佳佳

第三篇:畜牧兽医专业生产实践课程改革探索

摘要:畜牧兽医是一个理论性、专业性和实践性强的专业。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轻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结果所培养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少,动手操作能力差,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畜牧业生产的需要。本文结合社会需要,针对中职畜牧兽医的课程特点,提出粗浅的畜牧兽医专业生产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关键词:畜牧兽医;生产实践;课程探索

改革才能促进中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改革是永恒的话题。畜牧兽医专业是实践性强的课程,中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存在实践课程设置等等一系列问题,本文针对相关问题,探讨畜牧兽医生产实践课程改革。

1 畜牧兽医专业生产实习课程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轻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结果所培养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少,动手操作能力差,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畜牧业生产的需要。

1.1 实践内容不够充实,实践深度不够,生产实践流于形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相关企业、科研院所等都不愿成为学生的实践基地,在学生的心里,实践课程地位不高,敷衍了事,从而使实践课程的组织过程更为困难。

1.2 实践经费不足

学生实践时产生的费用,如实践入厂费、授课费和交通费等较高,而学校用于配套的资金有限,导致实践经费不足。

1.3 实践指导教师的能力有待提高

实践课程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较弱,对企业的生产和管理过程熟悉程度不够,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生产实践课程学习;如果学生自行联系实践场地,导致的后果是实践场地分散,实习教师难以进行长时期深入地指导。

以上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实践质量。原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已经难以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需要对畜牧兽医实践课程进行探索,追求实践课程新模式已迫在眉睫。

2 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2.1 建立穩定的、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分为多种。

2.1.1 利用现有资源 把学校的实验室、学校鸡场、兽医诊疗医院等作为学生的实践基地。为了加强对实验教学的补充,教师要充分学会利用校内的实习基地,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如果学校有校内养鸡场的话,经常把学生带到校鸡场进行实践教学,对鸡的饲养管理、饲料配方、人工授精、日常防疫程序等进行深度掌握。

2.1.2 开发实践基地 学校应与校外条件较好的相关企业作为“教学实习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可靠保证。

如利用校外实践基地动物医院开展临床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动手诊病、给药、手术等,并注意观察病畜禽的疾病症状,认真总结经验,使学生在诊疗疾病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2.2 增强指导教师队伍的培养

实践课程的重要核心人物是指导教师。学生实习时,对企业工作流程及动物各类疾病临床诊断流程不熟悉,指导教师应在实习现场进行指导。那么相应地对指导教师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选派实践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与年青教师组合,老教师不仅专业理论常识丰厚,而且对生产实践的各个环节熟悉,可以在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同时,培育青年教师,一举双得。

要不断地对教师进行培训,更新教育理念与教育技术。现代农业专业的教学方向是加强学生素质能力培养。教学中要注重帮助学生领会、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以便正确地适用于实践;要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严肃、严格、严密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教师也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适应社会的进步。

2.3 加强综合性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为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和鼓励学生深入学校附近农村进行生产实践和社会调查,利用所学的知识推广兽医防治技术。如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引导参与,教师可带领学生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带领学生深入农村,一方面将先进的畜牧兽医知识带到农村,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对农村畜禽疾病进行调查,如发现疾病及时诊断治疗。通过此类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切身体会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不仅解决了农民的难题,提高农民收益,同时也增加了学校的影响力,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

2.4 加大经费投入,建立教师奖励轨制

尽量争取更多的经费,用于实践教学环节。由学校与实习基地配合,协商解决学生在实习基地的住宿问题。对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实习津贴,并建立奖励机制,奖励实习工作突出的教师,以鼓舞激励教师更好地进行生产实习教学。

实践出真知,只有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培养知识技能型人才,更好地让人才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 甘勇气,韦荔甫,张应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标的目的出产实习的试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7(2).

[2] 贝永建,赖洁玲,谢文海,等.增强动物学实习基地培植提高教学质量[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5). [3] 李为,余龙江,鲁明波,等.出产实习中探讨式教学研究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8(2).

[4] 何萍,彭佑生.高职高专出产实习教学更始与实践切磋[J].萍乡高档专科黉舍学报,2006(6).

[5] 夏毅敏,王琴,何玉辉,等.高校出产实习教学更始的试探[J].湖南工业职业手艺学院学报[J].2003,3(3).

[6] 叶双峰.中专黉舍出产实习教学更始考试[J].中国林业教育,2000(4).

[7] 罗成林.略谈高职教育教材更始与立异[J].长江工程职业手艺学院学报,2005(4).

作者简介:张守栋(1983-),男,汉族,山东省聊城人,广东省高州农业学校助讲,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临床兽医学专业0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动物外科与外科手术学。

作者:张守栋,吕英然

上一篇:从消费心理学论文下一篇:英国文化英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