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涝灾害事故论文

2022-05-12

小编精心整理了《内涝灾害事故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城市内涝本质上反映了经济发展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矛盾,造成城市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研究分析得出:天气原因、城市规划、排水系统不够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市民环保意识差等方面的问题是导致内涝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一篇:内涝灾害事故论文

上海市闵行区内涝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

摘要 利用上海市闵行区区域内气象站降水资料、GIS资料、区内各镇、街道的人口密度、财政收入等社会经济数据,应用加权综合法、GIS技术,通过对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4个因子的分析,构建了闵行区内涝灾害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估模型,并利用该风险模型给出了闵行区内涝灾害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闵行区内涝灾害风险分布总体上南部地区高于北部地区,区域内面临中高风险级别的街镇较多,其中吴泾镇面临的内涝风险指数最高,华漕镇最低。

关键词 内涝;风险;评价;区划;上海市闵行区

城市内涝是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内涝灾害作为闵行辖区内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是气象部门做好城市气象服务的重点和难点,开展内涝灾害的风险评价与区划能对闵行区的规划建设、灾害防御提供标准,也能够有效地提高气象服务的针对性。我国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最早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起初对灾害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洪涝和干旱,研究也主要侧重于对灾害的机理、形成条件和活动过程等自然属性方面[1],直到20世纪80年代,灾害的社会属性逐渐被引起关注,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价和管理研究才逐渐发展起来,台风、暴风雪、低温、雷电等灾害也开始受到重视[2-3]。在灾害风险评价的理论上,Blaikei等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综合作用的角度出来,提出了灾害是承灾体脆弱性与致灾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4]。国内学者近年来也对气象灾害风险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张继权等将风险评价和管理的理论应用于实际的灾害评价中,认为气象灾害风险的形成要素主要有气象灾害的危险性、承灾体和防灾减灾能力3个方面,其中承灾体的风险与其自身的暴露性和脆弱性2个因素相关[5-6]。随着气象灾害危险性和承灾体的风险度提高,系统总的气象灾害风险度也随之增加,两者与总的气象灾害风险呈正相关,而人类的防灾减灾能力能有效地消减总的灾害风险度,与总的气象灾害风险呈负相关[7-8]。该研究气象灾害风险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正是基于这一理解,认为气象灾害的风险取决于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发生强度、概率、重现期等)、承灾体(人、财物、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等)的暴露性和脆弱性,以及当地政府及人民固有的防灾减灾能力(应急人员、物资储备、培训和演练等)4个重要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取 研究资料包括闵行区区域内10个气象站(图1)2010~2014年5月的降水资料;辖区内GIS资料和DEM数据;《2013闵行统计年鉴》中13个街镇的人口、工业总资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收入等社会经济资料;闵行区联动中心大联动平台2010~2013年的积水点资料。

1.2 分析方法 该研究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等复合方法,借助GIS技术的空间分析、统计和绘图功能,对闵行区面临的内涝灾害进行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区划。

图1 研究区和气象站点分布

2 内涝灾害的风险识别与分析

2.1 危险性分析 内涝灾害的危险性主要包括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两部分。由定义可知,城市内涝发生的大多情况是由于短时强降水或过程雨量偏大,致使某个区域在一段时间内水的流入量大于排出量而形成积水,所以降水量是引发城市内涝的直接气象因素,为此致灾因子选取小时降水量和日降水量2个评价指标。孕灾环境则选取与径流及出灾特征相关的地面高程、坡度2个评价指标。利用2010年以来的气象站降水数据,采用百分位法,对闵行区内各个气象站的降水数据进行排序,分别计算出98%、95%、90%的3个百分位等级的降水临界值,再利用ARCGIS的空间插值、统计功能,计算出闵行区内各街镇的降水临界值(表1)。

在地面高程、坡度因子的处理上,应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DEM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求出闵行区内各街镇的平均高程。再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功能中的Slope工具,可从DEM数据中提取坡度数据。

2.2 承灾体的暴露性和脆弱性分析 城市内涝每年都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社会经济损失。一方面是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近年来极端降水事件不断增多;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和财产向自然灾害高风险地区的集中和高风险地区的开发利用,不仅加速了自然环境的恶化,还增加了人口稠密与工业集中区域的社会财产易损性。同时经济社会的复杂性使得次生和衍生灾害呈现放大效应,成灾就意味着巨大的损失。所以承灾体的暴露性和脆弱性是构成灾害风险的重要因素,承灾体暴露的越多,脆弱性越大,同等危险性条件下面临的风险越大,反之则相反。在此选取人口密度、工业产值和批发、零售、餐营业总资产作为承灾体暴露性的评价指标,选取闵行区大联动平台的积水点资料(图2)作为承灾体的脆弱性评价指标。

2.3 防灾减灾能力分析 防灾减灾能力表示受灾区在长期和短期内能够从灾害中恢复的程度,包括防灾的资源投入、应急管理能力等。防灾减灾能力越高,可能遭受的潜在损失就越小,灾害风险越小。地方财政收入可看作是对内涝灾害进行防治的一个指标,地方财政收入越大,代表该区域对内涝灾害防治的经济基础越强,则灾害发生时,防灾减灾能力越强。

3 内涝灾害的风险评价与区划

3.1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气象灾害风险的构成要素,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闵行区内涝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3级指标:一级为因子层,对应灾害评价的4个重要因素,包括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二级为副因子层,是内涝灾害的诱因,即引发内涝灾害的主要因素,包括各种原因造成的降水、地形等自然地理因素和人口、财产等人文社会因素;三级为指标层,选取具体的、有代表性的、能定量化的气象指标和社会经济指标,并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表2)。

各项评价指标的含义和算法如下:H1~H6为小时和日降水的90%、95%、98%临界值,采用百分位法,对闵行区内各个气象站的降水数据进行排序,分别计算出98%、95%、90%的3个百分位等级的降水临界值,再利用ARCGIS的空间插值、统计功能,计算出闵行区内各街镇的降水临界值,临界值越高,风险越大;

H7为海拔,各街镇的实际平均海拔(m),海拔越高,风险越大;H8为坡度,各街镇的实际平均坡度,坡度越大,风险越大;E1为人口密度,各街镇的人口数(个)/分区面积(km2),密度越高,风险越大;E2为工业总产值,2012年闵行区各街镇工业总产值(万元),总产值越高,风险越大;E3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2年闵行区各街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总额越高,风险越大;V1为闵行区应急联动中心“大联动”平台2012~2013年积水案件次数,次数越高,风险越大;C1为人均地方财政收入,2012年各街镇财政收入(万元)/人口数(个),人均财政收入越高,风险越小。由于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风险指标代表的物理意义各不相同且数值差异较大,不具有可比性。为此,在进行综合评价前,需要对各项指标值进行规范化处理,即数值的无量纲化,在此使用了模糊理论中隶属度函数对各项评价指标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函数如下[9]:

f(x)=x-xminxmax-xmin

(1)

f(x)=1-x-xminxmax-xmin

(2)

式中,f(x)为指标的隶属度值,x为指标的实际值,xmin、xmax为每项指标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将各个评价指标的原始数值带入(1)式的隶属函数,即可求出相应的隶属度值,对于那些数值越小代表风险越大的反向指标,可带入(2)式进行计算,阈值为[0,1],这样各项指标间就具有了可比性,便于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价,数值越大,风险越大。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3.2 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基于气象灾害风险评价、管理理论和对内涝灾害的风险分析,利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闵行区内涝灾害的风险评价模型:

式中,Rsiki为i街镇面临的内涝风险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该街镇面临的内涝灾害风险越大;Hi、Ei、Vi、Ci分别为i街镇的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防灾减灾指数;Wh、WE、Wv、Wc为4个指数的权重值,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权重分别为0.5、0.2、0.2、0.1;Hij、Eij、Vij、Cij分别为i街镇的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防灾减灾因子下n个指标中的第j个评价指标的量化值,Wij为对应各个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系数。经计算,华漕镇、虹桥镇、梅陇镇、七宝镇、莘庄镇、颛桥镇、马桥镇、吴泾镇、浦江镇、新虹街道、古美街道、江川街道的内涝风险指数分别为0.10、0.32、0.42、0.29、0.47、0.39、0.44、0.49、0.48、0.14、0.31、0.39。

3.3 风险区划 根据各街镇的内涝风险指数大小,用等分法划分了闵行区内涝灾害的风险等级,即R≤0.2为轻风险、0.20.4为高风险,为此可确定各街镇面临的内涝灾害风险级别,制定了闵行区内涝灾害风险等级区划图(图3)。由图3可见,共有5个街镇面临内涝灾害高风险,其中吴泾镇风险指数最高,达0.49;2个街镇面临轻风险,其中华漕镇风险指数最低,为0.01;4个街镇面临中风险、1个街镇面临低风险。总体来看,闵行区内涝风险等级大致呈现由北向南增大的趋势,其主要原因还是闵行区降水分布南部明显多于北部,整体来看区域内面临中高风险级别的街镇较多,可见急需进行内涝灾害的风险管理,加大对内涝灾害的防治措施和应急资源投入,为闵行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城市运行提供安全保障。

图3 闵行内涝灾害风险区划

4 结论与讨论

该研究通过对闵行区面临的内涝灾害进行风险识别和分析,建立了当地内涝灾害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风险评估模型,结果表明,闵行区内涝灾害风险分布总体上南部地区高于北部地区,其中吴泾镇风险指数最高,华漕镇风险指数最低。

气象灾害风险评价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内涵十分丰富,研究领域广阔,是一个涉及灾害、气象、工程、技术、政治、经济等多领域的跨学科研究课题,虽然国内外对气象灾害风险评价和管理研究工作的重要性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发展也十分迅速,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如对气象灾害风险自然属性的评价较多,社会属性的评价较少;对单一灾种的风险评价较多,对多种灾害的综合风险评价较少;对灾害风险评价的方法和模型较多,对灾害风险形成机理研究较少。但随着气象灾害风险评价和管理的不断深入发展,这些不足方面的研究均会得到加强。

参考文献

[1]马宗晋,李闽锋.自然灾害、灾度和对策[M]//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工作部.中国减轻自然灾害研究.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 丁燕,史培军.台风灾害的模糊风险评估模型[J].自然灾害学报,2002,11(1):34-43.

[3] 易高流.雷电监测资料在雷击损害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江西气象科技,2004,27(4):45-47.

[4] BLAIKEI P,CANNON T,DAVIS I,et al.Risk:Natural hazard,people’s vulnerability and Disasters[M].London:Routledge,1994.

[5] 张继权,赵万智,多多纳裕一.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自然灾害学报,2006,15(10):29-37.

[6] GARY S.An assessment of disaster risk and its management in Thailand[J].Disaster,1992,2(11):77-88.

[7] 张继权,赵万智,冈田宪夫,等.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理论、对策与途径[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4(S1):263-271.

[8] 史培军.四论灾害系统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自然灾害学报,2005,14(6):1-7.

[9] 贺仲雄.模糊数学及其应用[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作者:谈丰 孙健 麻炳欣

第二篇:城市内涝灾害成因及整治措施

摘要:城市内涝本质上反映了经济发展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矛盾,造成城市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研究分析得出:天气原因、城市规划、排水系统不够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市民环保意识差等方面的问题是导致内涝问题的主要原因。我们应当从导致城市内涝的主要问题入手,在城市建设中践行“海绵城市”理念,不仅可以减少城市内涝灾害的发生,更能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内涝;成因;整治措施;海绵城市

1     引言

城市内涝灾害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了城市自身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部产生淹没性损失的一种灾害。其本质上也反映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市功能不完善问题。城市内涝不仅会造成城市交通拥堵,影响市民出行,破坏城市正生活和工作秩序,还会给市民和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

2     城市内涝灾害成因分析

2.1  极端天气增多

目前全球气候呈现出变暖的趋势,大气气流呈现季节性异常,我国极端天气频发,很多地方出特大暴雨,有些城市甚至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短时内造成城市排水系统瘫痪。其中暴雨和中国大部本身的季风气候也有很大关联,由于季风本身的不稳定性和中国季风区国土面积相当庞大,导致各种极端天气在中国的概率大增,遇上超出城市排水系统设计标准的大范围强降水,城市内涝问题更加严峻。

2.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划不合理

从城市建设水平来说,内陆城市无疑是落后的。进入21世纪,内陆城市发展太快,很多地方的排水设施建设跟不上城市的快速发展与扩张,特别是一些地方的老城区在道路整治、街道绿化、基础设施配套和综合管沟工程建设上不能协调发展,改造的成本、造成的影响和牵涉的利益都太大,导致旧城区地面改造不及时、不合理,特别容易产生城市内涝。

2.3  排水系统不够完善

现阶段,许多城市雨污共流,这就导致下水管网行洪效率低下。地下排水管及材料(传统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和铸铁管)存在比较严重的渗漏问题,同时其他市政工程施工对管道基础的影响也很突出,很多城市在暴雨季节,经常造成自然行洪河道反灌城市内部,经常看到下水道井盖冒顶,当出现暴雨天气时,城市雨水大量滞留在排水管道,从而加重城市内涝。

2.4  路面过度硬化

现在正处在城市化的高峰期,地面硬化面积也急剧扩大,原来降雨后可以调蓄雨水径流量的河流、湿地、农田等大面积的被水泥地、柏油路、硬质路面所取代,截断了水分通过入渗补给地水的通道,使本来“会呼吸的地面”变得无法渗水,造成城市水循环的下垫面渗透系数减小和地表径流系数增大,雨水汇流时间缩短,洪峰流量增大,从而加大了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2.5  法律法规不健全

由于城市内涝或者城市积水方面的规定,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标准、规范,还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因此,有关部门在监督建筑物地下设施规划、设计和建设时,因法律约束性太低或缺乏法律依据,监督与执法变得软弱無力,无形中会降低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标准。

2.6  管理体制不健全

城市建设部门长期以来承担着市政设施建设和维护工作,现在提倡水务一体化,很多城市也成立水务部门,但相关的管理体系和制度还不健全,无法有效发挥其作用,因此管理维护体制亟待完善。

2.7  城市居民环保意识薄弱

市民不文明的习惯也会导致周围排水管道堵塞,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居民环保意识薄弱,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和乱倒、乱堆,当发生城市暴雨时,大量垃圾倾入排水管网,造成管网的堵塞,排水不畅,容易形成短时大量积水。同时因为国内很多城市的老城区都是雨污合流排水体制,内涝过后,污水管道内的垃圾没有得到及时清理,久而久之就会管道阻塞就会越来越严重。

3城市内涝的整治措施

3.1  加大城市排水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对城市排水设施建设应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在财政方面,需要进行专项资金的筹划和安排,进一步升级改造城市旧的排水设施,使排水系统优化完善,城市排水蓄水能力增强。另外还需要加强资金筹措渠道的拓展,对民间资本进行积极引入,使城市排水系统的资金投入需求得以有效满足。

3.2  规划水平提升

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立足实际、适度超前的原则,高水平规划城市排水工程,使排水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同步进行。同时,在规划排水系统时,要综合考虑建设规模、其他排水设施建设,以及雨水收集能力等环节,使现有城市排水标准提高的同时,对未来城市发展所带来的新增量进行充分考虑,使雨水系统达标率以及雨水管网的设施覆盖率有效提升。

3.3  合理兴建蓄水设施

在地下排水系统的投入过大势必导致过多不必要的浪费,因而可参见其他国家完善的蓄水设施予以弥补城市排水设施不足。主要措施有:一兴建蓄水池、下沉式花园,收集汇集的雨水并经净化后利用;二选择城市低洼地带,进行广场的建设,一旦出现暴雨天气,能够暂时对雨水进行储存,等洪峰过后,再进行回灌或将其排入河道。

3.4  推广使用渗水材料

在大多数城市建设中,地面铺装普遍采用如水泥路面、柏油路面、花岗岩铺设的道路、广场、园路等刚性地面,这些材料的透水性能较差,造成地表与地下连接的通道堵塞,使地表水难以补充地下水,加剧城市地下水匮乏,同时也增大了城市内涝发生的几率。因此应该尽量选择使用透水材料来铺设城市地面,公共区域多采用混凝土方砖、红砖、草皮砖等渗水路面;将以往的雨水管网进行改造,利用渗透管网能够使雨水下渗能力增强,使径流总量减少。

3.5  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

以水务部门牵头,对城建、公共事业管理等部门协同配合的部门联动机制进行建立,从而使部门之间协调性增强,切实提高城市排水设施管理水平,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排水设施的运载能力

3.6  严格问责机制

对严格的水务管理问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进行建立和实施,在城市排水设施建设中,对施工单位和个人采取终身责任追究制,一旦出现因个人失职渎职而导致城市排水设施出现重大质量问题的,应进行严肃追究,对于情节严重的,应移送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3.7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

目前国家相关防洪法律法规的制定目标,针对江河湖海等重点领域,对于城市水灾无法有效应对。另外国家相关技术规范体系中,对于城市防洪内容只规定了城市防洪和城市排水规范,而城市排涝的规范和标准存在不足和缺失的现象。所以导致在进行城市内涝防治时,无法可依、无章可循,造成城市防洪规划中容易出现排涝专项规划疏漏的情况,并且排涝设计标准较低,排涝系统建设落后,城市防洪、排水及排涝等各工程之间衔接力度不足,导致城市内涝灾害发生率不断提高。

4海绵城市建设探讨

4.1  建设理念和建设途径分析

海绵城市的概念主要针对如何应对自然灾害以及适应环境变化提出的,指城市在面对上述情况时,能够像海绵一样表现出良好的“弹性”,一旦遇到暴雨天气,能够进行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等一系列处理工作,当需要用水时,则将蓄水进行有效“释放”和利用。此新型城市建设首先应对生态优先原则予以重视,通过人工措施与自然途径相结合的方式,在城市排水防涝安全得以保障的前提下,使城市区域的雨水实现最大程度的渗透、积存、净化,使雨水资源利用率增加和生态环境保护得到有效促进。另外在城市建设中,还应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进行统筹规划,对給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环节加强协调,同时建设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进行充分考虑。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其主要途径包括以下方面:

4.1.1      城市原有生态系统保护

首先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为:对原有湖泊、河流、坑塘、湿地、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最大限度地予以保护,确保涵养水源的充足,并对较大强度降雨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予以保护,并对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进行维持。

4.1.2      生态恢复和修复

通过生态的手段的运用,对以往传统粗放式城市建设模式中,已被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进行恢复和修复,从而使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得到有效维持。

4.1.3      开发影响降低

在城市开发过程中,应根据现代开发建设理念,将城市生态环境影响降到最低,对开发强底进行合理控制。对城市的生态用地最大限度地保持,对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加强控制,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破坏情况最大限度的减少,同时根据需求对河湖沟渠进行合理挖掘,使水域面积增加,从而使雨水积存、渗透和净化得到有效促进。

4.2海绵城市的应用总结

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应对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及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进行筹措规划。首先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运用,可实现雨水的渗透、储存、调节、转输与截污净化等功能,对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和径流污染进行有效控制;城市雨水管渠系统作为有效的排水系统,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共同实现雨水径流的收集、排放及转输。最后通过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的运用,对自然水体、多功能调蓄水体、行泄通道、调蓄池、深层隧道等自然途径或人工设施进行综合选择和构建,使超过雨水管渠系统设计标准的雨水径流得以有效控制。

5结束语

由于我国处于经济飞速发展阶段,各项矛盾十分突出,在城市建设上,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之间问题显著,并且在今后几十年内,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仍将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大中城市的规模必将进一步扩大,因而,城市内涝问题至关重要。本文通过研究城市内涝问题的成因和整治措施,希望在后续的城市建设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城市各项建设规划,切实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完善城市功能,做到未雨绸缪,从而保护城市文明成果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使得城市更加美好宜居,人民生活更加便捷幸福。

参考文献:

[1] 胡盈惠.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内涝治理[J].公共安全,2011,23(2):6-8.

[2] 王超.浅析城市内涝灾害成因及解决对策[A]河南工业,P426.616.

[3] 鞠宁松,龚坤.城市内涝的成因及破解方法探讨[J].江苏建筑.2011,增刊(144).

[4] 张悦.关于城市暴雨内涝灾害的若干问题和对策[J].中国给水排水,2010,26(16):41-43.

作者:彭平

第三篇: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发布策略研究

摘 要:灾害事故具有很大破坏属性危及社会公共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科学快速高效处置灾害事故及时消除社会影响,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公开扮演信息治理重要角色,考验消防救援队伍处置灾害事故类信息服务社会治理和群众知情权,基于灾害事故信息发布障碍,消防救援机构灾害事故类信息公开面临巨大挑战,亟需消解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发布障碍, 探索信息发布响应治理能力,构建价值技术制度信息发布治理体系,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发挥灾害事故信息发布治理合力,是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发布治理价值应有之义。

关键词:灾害事故 消防救援 信息发布

当前经济全球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及人口密度增加,各类灾害事故风险交织叠加,灾害形势处于严峻和复杂态势,消防救援队伍作为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重要力量结构,基于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社会和谐发展和防灾减灾救灾各种急难险重应急救援等社会公共安全治理需求,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发布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至关重要,在“多灾种、大应急”灾害事故处置中,消防救援信息属性价值特征越来越明显,面对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发布瓶颈困难和巨大挑战,亟需构建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信息发布体系,不断总结归纳创新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发布策略,持续引导社会公众群体信息治理导向,增强消防救援处置灾害事故质效,消除灾害事故社会恐慌影响,提升消防救援队伍在人民群众中灾害处置治理影响,对消防救援队伍整体职能转型升级适应多样化灾种任务需求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 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公开依据

1.相关政策依据

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公开,是消防救援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举措。推进消防救援政务信息公开,保障公民知情权,增加公民参与消防救援管理,利于公民行使监督权,规范队伍履行职责任务,保障依法行政依法救援。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为提升消防救援队伍政务公开法律规制地位和信息公开提供依据,促使消防救援队伍更好履行信息公开义务,保障公民知情权、批评建议和检举控告权。2006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对突发公共事件界定: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紧急事件。2007年《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预警“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法定条件,适于规制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或不明原因灾害事故。面对消防救援治理体系需求,预防救援联系更紧密,掌握信息更全面、应急准备更充分、力量部署更精准、防控风险更主动,基于所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有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灾害类消防救援信息发布“及时”、“准确”、“ 客观”、“全面”等具体描述信息公开具体界定,消防救援信息就属突发公共事件中事故灾害类信息,或兼容其他关联事件类信息。

2.具体形态界定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分类特征和灾害事故信息价值属性,消防救援队伍在灾害事故管理过程存在不同治理形态,一是灾害事故中具有紧急情况,灾害事故阶段强调情况非常急迫,具有潜在损害威胁,如果处理不当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后果;二是灾害事故事件阶段是损害正在形成、积累和扩大过程,如果不及时处置,将引发更为严重后果,并有可能动摇社会基本认知属性;

二 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公开障碍

1.信息主体:信源缺失信道不畅

在社会治理主体中,政府由于掌握权威信息优势处信息垄断地位,自利倾向对信息具优先处理或发布特权,当受层级或领导机构相关规定影响,基于这样那樣考虑,利用所掌握信息忽视或漠视公众知情权,“不作为”信息主体治理倾向导致权威信源缺失。

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同样也存信息治理障碍,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仍沿单向垂直管理模式或行政指令为主,对于公众关注来自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信息公开客体障碍习惯官话套话应付,部分权威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公开信源缺失,给传言谣言滋生创造条件,信息公开信道不顺畅加剧公众信息疑虑或治理障碍,易催生灾害事故谣言爆炸性传播生成土壤,造成公众恐慌或社会带来动荡。

2.信息客体:意识不强责任淡薄

突发公共事件突然性、紧迫性和预见性难等特点,无论政府部门还是消防救援队伍机构危机信息治理能力特显重要,灾害事故信息治理需根据对应迅速决策采取有效措施,来及时准确权威发布信息对公众知情权和事件处理具有重要性,对事件信息性质正确判断对需保密和公开信息加以甄别,恰当利用媒体公布相关信息积极应对化解各种灾害事故中流言或谣言,促进灾害事故由“危”向“机”转化,直面消防救援机构执行决策有效治理。

在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公开中,消防救援队伍同样存在信息处置能力和公开信息治理意识不强障碍倾向,或应对事故危机中消防救援信息处置经验不足,领导魄力不够等障碍;或公开信息治理限制公众参与,仅维护职业本位威望集体个体利益,主观“隔离”公众、媒体、政府与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事件链接;或戒备媒体和公众发布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不及时;或习惯层层上报,把应及时发布信息作为涉消舆情障碍而推卸信息发布主体责任,缺乏应有信息发布治理独立性和追踪主动性。

3.信息制度:法律空缺制度缺位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标志信息公开治理迈出重要一步,但《条例》属行政法规体系范畴,位阶低于《保密法》和《档案法》,立法精神与《保密法》和《档案法》背道而驰,实践时有冲突,导致信息发布政策体系和制度保障不一致。同样《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与《保密法》、《档案法》、《网络安全法》也有治理障碍。法律仅规定相关单位应当及时公布信息,对信息公布主体内容、时间、发布人和信息发布客体及相关责任制度和救济措施等信息治理涉及不多,发布自由裁量空间较大,导致信息发布随意,亟需建立科学化对内对外信息发布治理制度。

消防救援队伍来自信息制度障碍同样缺少危机管理到危机状态信息公开法律体系,对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发布习惯“报喜不报忧”,使《条例》在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发布运用时,易导致信息发布责任追究制度执行不力,封锁信息掩盖决策失误、管理过失和保留特权,本能排斥公众参与,或“暗箱操作”,习惯官话套话应付,让信息服务社会治理实施效果大打折扣,一旦公共事件突发,特别信息发布治理主观过错造成事件时,“控负”就会成为信息传播治理习惯思维,危机事件局限某地区时,侥幸瞒天过海往往在消防救援队伍信息发布治理中占据。

4.信息载体:条块分割相互推诿

相关管理部门和灾害类别单一灾情救援体制治理,对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管理,缺乏相应机构处理不同危机事件系统协调科学治理。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主体临时性、多样化导致部门权限不清、关系不顺,常现部门分割、职权交叉和相互推诿。

消防救援队伍管理信息资源分布不对称障碍,信息载体条块分割障碍,事故灾害信息集中某些部门,缺乏沟通协调机制,信息流动共享难度大,难以统一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数据库。在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收集、分析、预警、信息传递畅通、危机善后处理、危机处理结果信息反馈与评价等,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发布存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发布质量和治理效率。

三 构建消防救援信息公开一体化发布体系

信息公开作为防控政策措施发布主要载体,周知或普发信息在灾害事故处置防控发挥重要作用,是依法社会治理重要环节和实施有效策略。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整体治理涉及行政理念革新、机构职能重组、多方利益博弈、公众舆情参与、科技支撑等复杂系统。既有组织结构形态联合,亦有组织运行机制整合;既有管理体制改革,亦有制度规范文化价值形成。单灾种向多灾种频发,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障碍恐慌,提出信息治理策略和消解途径,依据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整体性危机治理再造过程治理,形成科学化灾害事故信息发布举措,构建价值技术制度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发布体系。

1.构建价值需求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发布体系

在应急管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基于政府主导“信息公开”制度必要条件,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管理治理情境,阳光意识和危机认知、应对能力直接影响各类灾害事故信息传播策略选择和信息治理能力。实践中推行信息公开行为,那种或“捂盖子”式做法、“无可奉告”等说辞,或选择“报喜不报忧”惯性做法归结官本位思想作祟;或视信息“特权”象征把握信息主动权和支配权,忽视民众公权采取“模糊”态度需对危机应对信息能力消除治理,稳步提升“阳光意识”主动作为治理。在价值需求借鉴中引入制度,把危机信息公开与常规管理有机衔接,实现应急管理中信息治理规范化。

对于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发布,政府和消防救援机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做好治理准备,对不同情况备有计划方案,收集分析处理社会舆论舆情,发布突发事件后信息和引导舆情预防演练培训,完善实施突发事件信息发布机制。消防救援队伍“逆行者”责任感勇气一直让社会敬佩,在竭诚为民过程中所形成特有职业特色和社会价值治理史诗,在灾害事故背后有一种消防救援职业伦理和契约精神支撑,通过官方渠道汇报和正面报道发布,做好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公开透明工作,规范协调消防救援职责任务,减少公众质疑、鼓舞人心、统一行动,让消防救援队伍公众沟通更融洽。

2.构建技术支撑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发布体系

政府电子政务在实践已经取得较大进展,惠民治理触角延展至消防救援管理信息公开敏感却又不可或缺领域,既然消防救援信息内在隐形约束效果不佳,借助外力强化消防救援信息管理公开行为实施信息治理,构建技术需求信息就是一个不错选择,实现对信息管理行为产生一种环境(氛围)上信息治理优化效果。

3.3构建制度畅通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发布体系

现实生活中日常管理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界趋模糊,社会平静外表随时潜伏灾害因子。灾害信息发布离不开媒介,作为政府公众沟通交流重要载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蕴含政策、制度、结构、价值全流程、多方位动态风险问责机制,强化内外联动、协调互动组织结构及沟通机制,广泛听取灾害事故中民意与接受舆论指摘,在信息公开领域同样适用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发布。

对内具体而言,需权威机构统辖信息事务。设置垂直管理模式绿色通道体系,断绝负面管理信息过滤垄断增强正面信息治理。对外来说,在扩展信息沟通渠道基础上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多年信息发布体系实践,灾害类消防救援信息越多充满各种“信息管道”,利于灾害类消防救援顺利解决。

四 结束语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国家之一,一部中华文明史也是中华民族抗灾救灾史。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必须清醒认识未来还要面临诸多重大自然灾害的挑战,各类灾害事故仍处易发期、多发期,从本质上信息说是一种公共资源,政府负有信息公开责任和治理义务,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发布同样重要不可或缺,灾害事故类消防救援信息发布如同消防救援事业,对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起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月等.应急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

[2]鲁宁等.公文写作与传播对社会治理的影响及反思[J],新闻研究导刊,2020(6):124-126.

[3]張峣弘等.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政府信息发布策略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6,(6):63-68.

[4]柏花等.危机管理视闕下的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研究[D].南京:湖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6.

作者简介

周洪波(1978.9— ),男,云南富源人,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昆明训练总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主要从事应急管理、消防应急救援和消防救援队伍教育培训与教学训练工作。

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昆明训练总队 云南 昆明 650208

作者:周洪波

上一篇:对于哲学感悟论文下一篇:家校互动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