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间接抒情方式

2022-07-14

第一篇:诗歌间接抒情方式

从抒情方式把握诗歌的情感

古诗鉴赏最大障碍是读不懂诗歌,把握不了诗歌的情感内容。这有诗家语言的疏离陌生之因,有时间距离和历史情境之异,也与我们对诗人抒发情志的规律把握不够有关。本文试从诗人情感抒发的角度作一点探讨。

诗主情,或者说诗歌是强烈情感的产物,没有情感的迸发,就没有诗歌,诗歌是诗人情感的物化。所以把握诗人情感抒发的方式,就不失为我们体味诗歌情感内容的捷径。情感抒发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其情感内容一眼便知,一般不会作为考试内容。间接抒情就是情感不直接说出,而是借助对景、物、史、人的描写或咏叹,含蓄委婉地传达出来。在间接抒情的诗歌中,诗人对生活生命的感发蕴积胸中,有时这种感发甚至被遮蔽着,耳目一旦触及外物,遂如吹皱的一池春水,唤醒了心中的意绪,于是情感便因景而生,缘物而发,际会历史风云,神遇相知之士。这一类诗歌,意蕴丰富,手法鲜明,便于设题,所以常作为高考命题素材。

一、写景抒情式

谢榛《四溟诗话》:“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情――诗人的生命感发,仅仅是诗的胚胎,要将它养育成诗,必须找到适合它的媒介物――景,诗由情胚而孕育,借景媒以表现,情胚与景媒交融契合便形成了诗的意境。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之间通常有四种关系。

第一种:以乐景写乐情。杜甫诗《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人通过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抒发了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欢悦之情。

第二种:以哀景写哀情。2004年广东卷杜甫诗《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诗中“片云”“孤月”组成了凄凉的意境,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

第三种:以乐景写哀情。杜审言《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当年,春日迟迟,园林如绣,游目骋怀的美景反衬出今日之悲。眼前的鸟语花香反衬出了远去边疆的哀愁。

第四种:以哀景写乐情。李白诗《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五月的天山,映入眼帘的仅有皑皑的积雪,无花可赏,无柳可折,寒气逼人。情景如此单调,如此凄凉,反衬出了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

二、写物言志式

写物言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托物言志。诗人在对象――物上,发现或找到了和自己在精神上的某些相通之处――物与志的“契合点”,引起了心灵的感会,于是便借助对“物象”的描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一抒心中情志。咏物诗特点是“不粘不脱(不即不离)”,既扣准所咏之物,又在诗中有所寄托。诗人在诗中展开诗意的想象,把物象和情志交融在一起,分不清何处是写物,何处是写人,又处处是物,处处是人。字字摹写物象之态,句句曲尽胸中之志。2004年北京夏季高考卷所选苏轼诗《红梅》:“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苏轼在诗中,既兼顾梅花的物态和本性,又将梅花人格化,抓住了红梅的“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这一独有的“梅格”,传达出了红梅娴静高雅而不浅薄庸俗的神韵。句句写梅,字字喻己。

同一个物,因为诗人个人的性情、际遇和创作时的具体情况不同,故所咏之情也就相异。从诗中可以明显地读出作品背后独特的“那一个”人来,所咏之物后潜藏着作者强大的生命感发力。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己。陆游的词作《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以冰清玉沽的梅花自喻自况,抒发了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三、写古喻今式

这类诗歌写古意在喻今,写史意在抒怀。或歌咏故去的成功辉煌反衬眼下的失败与荒凉,或咏叹已逝的荒唐惨痛来警戒当政者及抒发自己的历史虚无轮回感。诗人以情统史,以志言古。杜牧诗《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人借陈后主沉溺声色,终日与妃嫔们饮酒作乐,不理政事,终至亡国的史事,表达了对晚唐社会日趋衰败的隐忧。在婉曲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微妙而自然的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

2004年上海夏季高考卷杜庠诗《赤壁》:“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鸟满烟芜。”自从赤壁一战后,赤壁就成了诗人们洗浇心中块垒的意象。富有才华,志存高远的杜庠,因坎坷的遭遇,多舛的命运,面对赤壁,其情感是复杂的,虚无与悲凉同在,愤慨并无奈交融。

在咏史凭古中,往日的历史已融入了诗人的情怀,历史与当下统合为一,诗人的情志超越了时空。将个人放置于历史的长河中,自然的恒久比照出人生的短暂,对历史的回顾之中又富含着今生的悲伤。

四、写人言己式

写人言己就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写的是别人的事情,抒发的是自己内心的悲哀和感慨。

借写他人的成功反衬自己的遭遇的坎坷和命运的不幸。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塑造了周瑜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手执羽扇,头戴纶巾,英俊潇洒,倜傥风流,富有智慧,胆略过人。谈笑间,曹军便被打得落花流水。周瑜年轻时候就建立了世人瞩目的赫赫功绩,而此时的诗人却已鬓染霜发,一事无成,徒有一腔无处施展的报国之志。两相对照,诗人内心的苦楚不难体味。

借写他人的不幸来暗喻自己的哀楚。他人和自己具有相同的遭遇,相似的命运,两人情感相通,故歌咏之。秦韬玉诗《贫女》:“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全篇通过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不为世用,寄人篱下的愤懑和不平。

五、写事抒怀式

在此类诗歌中事或是诗人情志的的触媒,或是诗人情感的载体,通过事件的描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思。

2004年全国卷张籍诗《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朱庆余《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是朱庆余参加进士考试前呈献给考官水部员外郎张籍,以试探底细的诗。诗人通过描写一位新嫁娘拜见公婆前忐忑不安的事,生动形象的比拟了自己临考前紧张担心的情景,巧妙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希望被录取的心情。

诗人的间接抒情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上五类,当然这样分类也不尽然,各类之间并不是各自完全独立,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写古人喻己既属“写人言己”,也属“写古喻今”,怀古诗中也有景物描写。之所以这样归类,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诗歌间接抒情的方式特点,提高其诗歌鉴赏的能力。

外物引起了诗人的情感涟漪,引发了诗人的生命振动――生命共感,生命共感是联结诗人和外物(景、物、史、人)的精神纽带。正是缘于生命的共感,诗人才能借助绘景状物、怀古写人,抒一己之情,言一己之志,叙一己之意。

梁修红,教师,现居广东顺德。

第二篇:古典诗歌常见的抒情方式——教学设计

古典诗歌常见的抒情方式

教学目标

1、梳理常见的抒情表达技巧,辨析不同抒情方式的类型。

2、明确抒情的概念,结合诗歌分步骤答题。

3、提升古诗歌鉴赏的水平,陶冶自己的情操。

教学重点

1、分清不同抒情类型的概念差异,明晰不同表达技巧对诗歌感情抒发的意义。

2、了解常见表达技巧问答方式,灵活地分步骤答题。

教学难点

1、弄清借景抒情和情景交融的区别。

2、弄清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古典诗歌十分讲究表达技巧,而抒情是一种常见的表达技巧,是古人用来抒发情感,表达主题的一种手段。常见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今天,就来具体了解一下。

二、 直接抒情

1、概念: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

2、举例:《乐府诗集•鼓吹曲辞》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三、 间接抒情

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叙事则因事抒情,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怀。

1、 因事抒情

举例分析:①李白《早发白帝城》

叙事中,寓含着作者急于回家与亲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②王维《杂诗》(其二)

用白描手法记录了一次对话(应该就是诗人对来客的问话):“您从我家乡来,应该知道家乡的事吧?您来的时候,我家窗前的那株寒梅可曾开了花?”诗人不直说思念,而我们分明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强烈的思念——诗人对家乡的景物是那么熟悉,诗人的语气是那么急切,他是多么想亲自回去看一看啊!

2、借景抒情

诗人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 举例分析:①杜甫的《绝句》

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感慨,诗人借对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②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首尾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合一体,“妙合无垠”。

总结:主要类型包括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乐景衬哀情、哀景写乐情。古人这样说它的作用: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3、融情于景 举例分析:杜甫的《春夜喜雨》:

春夜雨景,包含了诗人的喜悦心情。在景物描写中融人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 探究:情景交融与借景抒情有何区别? • 二者的共同点是,以抒情为中心。 • 其区别是, “借景抒情”,即借助于景物,以达到抒情的目的。写景、抒情都是明写,只是景为由、情为根而已。

• “融情于景”,明写景,即字面都是景语;但是,必须暗含情,即所有景语皆情语也。(表面写景,实质写情。)

4、借景抒情中的“触景生情” 举例分析: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被一个明媚的春日哄动了藏蛰一冬的热情,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登上楼头,忽然看见路头的青青杨柳,心里产生了微妙的情感变化:这样明媚的春天,自己竟然独守空闺,与丈夫天各一方,更恐怖的是,她发生了这样的疑问——我的青春是不是和这杨柳一样黄了又青呢?早知如此,当初又何必让丈夫从军边塞,想立功封侯呢?青青杨柳惊动了少妇久蛰于心的幽怨相思。

5、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借助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来寄托、传达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诗中的物带有人格化的色彩。

举例分析:陆游《卜算子·咏梅》

此词咏梅,实际上是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迹,借咏梅以表达其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和政治节操。

探究: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有何不同?

• (1)“托物言志”是通过咏物来抒情,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是借助写景来抒情,这里的“景”是指自然风景。

• (2)“托物言志”中的“志”,含义很广,可以指感情、志向、情趣、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中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鞭挞、快乐、悲伤等感情。

• (3)“托物言志”不在内容上产生意境,作者的某种感情、志向通过与之相关的实物传达出来,即达到写作目的,可以叙述和议论。“借景抒情”要求达到思与境谐,情与景会,寓情于景,情景相生,内容形成情景交融、形神结合的有立体感的审美意境。

6、咏史抒怀 :借写历史故事表达自己的思想 举例分析:张可久《[中吕]•卖花声》怀古

慨叹秦汉时统治者之间的战争和各民族间的战争,给老百姓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表现了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

注意区别用典抒情和借古讽今。

四、结合导学提纲,完成相关练习。

第四题:赏析下列诗的抒情方式和表达的内容。

安徽省近五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教师指导学生按照答题步骤:明确概念——分析形成及效果——结合背景,明确表达情感)

五、小结

第三篇: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方式的特点及利弊

一、综合实际情况阐述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方式的特点及利弊

答:

1、直接融资

特点:流动性较高、直接性、 分散性、信誉差异性较大、部分不可逆性、相对较强的自主性 利:(1)避开银行等金融中介环节,由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进行交易,可以节约交易成本,使资金融入单位可节约一定的融资成本,资金融出单位可获得较高的资金报酬;

(2)通过发行长期债券和发行股票,有利于筹集具有稳定性的、可以长期使用的投资资金;由此筹集的资金具有可以长期使用的特点。在存在较发达的证券市场条件下,短期性资金也进入市场参与交易,支持这类长期融资的发展;

(3)受公平原则的约束,有助于市场竞争,资源优化配置。

弊:(1)它要求投资者具有一定的金融投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够在金融市场上寻找到较好的投资品种,把握好投资机会;; (2)投资者要承担较大的风险;

(3)投资者为了寻找到较好的投资品种,把握好投资机会,需要花费大量的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时间和成本; (4)一般逐次进行,缺乏管理的灵活性;

(5)公开性的要求,有时与企业保守商业秘密的需求相冲突; (6)进入证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的多为大企业,中小企业难以进入证券市场,倒是从银行获取信贷更具成本优势。

2、间接投资

特点:间接性、相对集中性、融资的主动权主要掌握在金融中介手中、贷款条件高、融资风险大、融资成本刚性化、资金使用受限制

利:(1) 银行等金融机构网点多,吸收存款的起点低,能够广泛筹集社会各方面闲散资金,积少成多,形成巨额资金,容易实现资金供求期限和数量的匹配;

(2)有利于降低信息成本和合约成本;

(3)由于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是多样化的,融资风险便可由多样化的资产和负债结构分散承担,有利于通过分散化来降低金融风险;

(4) 间接融资(银行体系)具有货币创造功能,对经济增长有切实的促进作用;

(5)授信额度可以使企业的流动资金需要及时方便地获得解决; (6)保密性较强。 弊:(1)社会资金运行和资源配置的效率较多地依赖于金融机构的素质; (2)监管和控制比较严格和保守,对新兴产业、高风险项目的融资要求一般难以及时、足量满足;

(3)由于资金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加入金融机构为中介,隔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投资者对投资对象经营状况的关注和筹资者在资金使用方面的压力和约束。

二、试述金融创新对中国金融体系及宏观经济的影响

1 / 2

答:(1)金融创新就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满足经济发展的新的需要,同时获取潜在的金融利润;

(2) 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和在全球市场的蔓延警示我们,尽管现在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有助于分散金融体系的风险,但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的基础之一,仍然是良好的信用体系;

(3)直接融资,特别是债券融资比重偏低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比较突出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快金融产品创新,不断丰富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

(4)近年来,存贷款利率变化幅度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在产品定价中有了更多的自主权。这标志着中国货币市场培育工作全面启动,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金融机构提高自主定价能力,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推进市场化,增强了规避风险的意识和风险管理的能力;

(5)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化,金融创新的开发已经不单是一个金融企业或者金融部门的事情,它将涉及到多个部门或机构。例如,次贷产品被证券化以后进入到资本市场,使部分银行的风险扩展到了整个金融体系; (6) 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推动金融结构转型,对于提升我国经济竞争力具有现实而重要的意义;

(7)金融创新的发展使得同一种经济功能可通过不同的金融机构或金融工具来实现,例如金融创新使期权交易所有可能提供同保险公司一样的保险金融服务,但保险监管部门却无法监管期权交易所,按照机构类别进行金融监管的漏洞就暴露出来了;

(8)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的情况下,金融创新有利于优化金融结构,完善金融体系,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后盾;与此同时,金融创新对于宏观经济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但金融创新的过程中,会伴随着金融监管问题的出现,金融监管更不上的话,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犹如美国的次贷危机。

2 / 2

第四篇: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文章不是无情物”“情者文之经”。通过种种表达方式,对所写的人物、事件、景物等抒发作者爱憎好恶的感情,这种写法叫抒情。在记叙文中,适当地抒情能使文章中所写的人、事、物、景的形象更加突出,意义更加深刻,从而激发读者的情思,引起读者的共鸣,有效地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写作离不开抒情,抒情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抒情的作用在于以情感人,即通过自己抒发的感情来激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抒情要真挚感人。“世上最是情难抒”,难在不做作,不矫情,不浮夸,要给人一种震撼力和亲和力。

(1)抒情方式:从经典文本的经典抒情段落来看,抒情方式分为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即直抒胸臆,是指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在感情达到炽热的程度时,直截了当地把内心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比如当我们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情不能自己时会说“浩瀚兮,大海!”再比如在魏巍《我的老师》中直接抒发对老师的敬仰之情“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她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通俗的比如歌词“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借太阳和花来表达感情。它的呈现形态是把情感和人、事、景、物融为一体,可表述为:记事抒情(融情于事)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融情于物)议论抒情(融情于理) ①寓情于事,借事抒情

我们在回忆往事、记叙经历、述说体验时,往往会涌起感情的波澜。寓情于事就是通过叙述某件事来抒发感情。作者因事而动情,情由事牵,感情色彩浓厚。如老舍《小麻雀》中“小猫衔着小鸟??那两颗小黑豆似的眼珠已经在我心里睁着呢” 这段文字叙述小鸟被猫抓住之后,自己想追又不敢追,又不能不追这件事。文字简明,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麻雀的极度担心,对被损害的弱小者命运的同情。

②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我们看到一些景物,往往会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就是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把感情融入到所描写的景物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这是中国文学很传统的表现手法和突出的艺术特点。如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作者通过描绘月落、乌啼、满天白霜、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等景物渲染出秋夜的幽寂清冷。借此表达了作者落榜后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 ③寓情于物,托物言志

选择一些可以借用事物,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用艺术表现手法表达某种感情、道理、风格、精神和品质,这就是托物言志。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 故。” 作者借“梅花”这一形象表现了诗人饱受摧残,但至死也不会改变自己高尚品格和坚贞节操。

1、记得那年春上,奶奶生日,家里又揭不开锅了,你从外边借回一元钱,买了三斤豆腐。豆腐做好了,你一筷子夹给奶奶,一筷子夹给我,我让你吃,你说你嫌豆腐有一股豆味儿,反胃。婶娘,我那时真傻,还以为那是真的,就三口两口扒吃了豆腐,后来在厨房里,却见你吞着野菜吃,我才知道你是哄了我。我后悔的哭了起来,你却笑了,说我懂事,让我以后长大有钱了,再给你买多多的豆腐吃。可到现在,我一块豆腐也还未给予你买了吃,你却死了。

间接抒情(寓情于事)

2、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间接抒情(寓情于物)

3、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的一种人,这种人是什么一种品质,他们的灵魂是多么美丽和宽广。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直接抒情

4、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间接抒情(寓情于景)

(2)对抒情性文字有什么要求呢?

①情要真实。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要动人,首先得真实。虚假的感情不仅不能动人,反而令人反感,甚至厌恶。作者内心一片真情,倾吐在文章中,文章就震撼人心。还要注意情要健康,向上,能鼓舞人心。消极颓废的感情不应该写入文章。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巴金的《小狗包弟》抒发的都是健康的感情,因此感人至深,使人读过后久久不能忘怀。

②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抒情根据文章内容的不同、自身性格的不同,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或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但抒情一般都和记叙、描写、议论结合起来用。记叙是抒发感情的依托。在描写中,特别是细腻的心理描写,对表达感情有着直接的功效;而适当的议论,能使所抒之情得到升华。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当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的面朝墙壁和小窗。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但我并不感到狐独。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囚绿记》

③适当掌握表达技巧。适当的表达技巧,无疑能对文章感情起强化作用。关键语句的反复咏叹,可以使感情表达逐层加深,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恰当的对比能使感情表达更鲜明。形象的比喻能使无形无质的感情更容易被人理解。 (3)间接抒情的主要技法

①描摹人物 ②细化动作 ③细化景物 ④巧用修辞 文海拾贝

1.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留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羚羊木雕》

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荷叶母亲》 3.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接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我的老师》 4.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她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我的老 师》

5.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一天快些到来。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再塑生命的人》

6.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的。 ——《春》

7.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

着,有 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散步》

8.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要好好儿活„„ ——《秋天的怀念》

9.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走一步,再走一步》 ? 10.比起贝壳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 ——《贝壳》

11.从没有见过开得这样盛得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紫藤萝瀑布》

片段训练

片段一:我能感觉到妈妈并没有出去,她好像站在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那里,手里抱着毛毯,眼睛静静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世界上任何形容母亲的好词加上都不为过。我曾经在一本书上读过一篇文章,说所有的母亲都喜欢在孩子睡觉时端详他们„„

片段二: 我能感觉到妈妈并没有出去,她好像站在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那里,手里抱着毛毯,眼睛静静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月光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霞与小草的交谈,妈妈呀,我愿在您温柔的怀里甜甜如梦!

1、虚拟联想法 “小璇,我们快到家了。”妈妈的话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在两排路灯的陪伴下,我们又走完了这条路,我望着那明亮、温暖、柔和的灯光,突然一个念头跳进我的脑海,(妈妈,她,不就是我生命中的明灯吗?是她照亮了我人生的道路,让我绕过陷阱,跨过壕沟,增强我战胜困难的勇气,我的人生之路正是因为有了她而一片光明。)

2 、巧用比喻、排比

.这无声的教诲,犹如一缕甘泉,深深地溶进了我孤独而凄楚的心;这无声的教诲,使我树立新的希望,增添了奋发向上的勇气;这无声的教诲,使我的成绩大大提高,一洗他日之耻。

啊,55个名字,55颗真挚的心。那是一幅最美丽的图画!那是一首最动人的诗啊!那是一曲最美妙的乐章啊!

3、妙用诗句、歌词

不知为什么,我的鼻子酸酸的。这爱意好似一股清泉,“叮叮咚咚”,撩拔我心中爱的琴弦„„

接过母亲手中的棉鞋,我只觉心中一片灿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该如何去拥抱这轮太阳呢?

我望着师生们在凄雨冷风中渐渐消失的背影,忽然想到一句话:“人间自有真情在”。 作文训练 温暖的微笑

“刷刷刷„„”那熟悉的扫地声又准时在楼下响起。我朝楼下望了一眼,依旧是那个熟悉的身影,依旧是那一串连贯的动作——她身穿醒目的环卫工作服,手执大扫帚,弯着腰,正卖力地清扫着道路两旁的落叶及生活垃圾。【先声夺人,由扫地的“刷刷刷”声引出主人公“她”。】

我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走下楼,然后和她相视一笑。她笑起来很好看,洁白而整齐的牙齿,还有一对浅浅的小酒窝(这里加一个修饰语“灿烂明媚”)。每天早晨上学时,她的微笑也便成了我一天的开始。【描写“她”的笑容带给人好心情。】

她是一名环卫工人,也是一个聋哑人。她无法用语言表达出任何情感,只有用手中的扫帚,将自己对城市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展现出来。一年四季从未间断。(这里应具体描述四季的景象,如“当初春的鸟儿站立在高高的枝头啼啭着动人的旋律时”等语句。)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可她从未表现出厌倦和疲惫。【补充交待“她”对工作的热爱,对邻里的热情。】【以上三段,均是为下文作铺垫。】

又是一年隆冬将至,狂风呼啸而过。我仍旧背着书包走下楼,耳边依旧萦绕着爸爸妈妈愤怒的争吵声,还有昨天老师责备的话语,好友因误解而递过来的冷眼„„此刻,种种不快全都化作了劲厉的寒风,和我撞了个满怀。【天气寒冷,“我”的心也冷。】

突然,那个熟悉的身影闯入了我的眼帘,她仍然穿着醒目的橙衣,用力挥动着手中的大扫帚。“刷刷刷”,发出有节奏的声音(改为“有节奏的声音仿佛催人奋进的鼓点”)。她看见我之后,依旧露出那个标志性的微笑。这微笑真让人温暖!(改为“这微笑仿佛春风,融化了我心头的冰凌。”)【“她”的微笑准时出现在“我”的视线中,让心情低落的“我”受到了感染。这里是全文的高潮,应该浓墨重彩地写。】

那个隆冬的清晨,因为有她温暖的微笑,而成为我最温暖的记忆。【结尾点题。】 升格示例 温暖的微笑

“刷刷刷„„”那熟悉的扫地声又准时在楼下响起。我朝楼下望了一眼,依旧是那张熟悉的脸,依旧是那一串连贯的动作——她身穿醒目的环卫工作服,手执大扫帚,弯着腰,正卖力地清扫着道路两旁的落叶和生活垃圾。

我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走下楼,然后和她相视一笑。她笑起来很好看,洁白而整齐的牙齿,还有一对浅浅的小酒窝,如春阳般灿烂明媚,让我一整天都充满着自信。

她是一名环卫工人,也是一个聋哑人。她无法用语言表达出任何情感,只能用手中的扫帚,将自己对城市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表现出来。当初春的鸟儿站立在高高的枝头啼啭着动人的旋律时,当夏季的朝晖出现在东方美丽的天幕演绎着生活的美好时,当秋天的晨风吹过光秃秃的树梢带来丰收的喜悦时,当冬日的暖阳携带着金色的温情穿梭于这座城市的楼宇之间时,她,都在人行道上工作着,无论风吹日晒,从未看到她厌倦或是疲惫。

又是一年隆冬将至,狂风呼啸而过。我仍旧背着书包走下楼,耳边依旧萦绕着爸爸妈妈愤怒的争吵声,还有昨天老师责备的话语,好友的误解„„此刻,种种不快全都化作了劲厉的寒风,和我撞了个满怀。

突然,那个熟悉的身影闯入我的眼帘,她仍然穿着醒目的橙衣,一双手已经冻得发紫。她看见我之后,依旧露出那个标志性的微笑,一瞬间,一股奔腾的暖流直涌心头。她如此辛劳,却总是将最美丽的微笑展现给别人,给予人明朗和温暖。而我为什么要为一点点的不如意而兀自伤感呢?

那个隆冬的清晨,她温暖的微笑,成为我最温暖的记忆。 范文

秋日里的暖流

天,忽然冷了下来。

出乎意料地,前几天还艳阳高照、烈日炎炎的天气,现在忽然就冷了。毫无防备地,刮起了秋风,迎来了秋天。

秋叶一片接一片地簌簌落下,洒在人行道上。路上人影稀疏,几棵小树也只是孤芳自怜地伫立着,像一个个正等待着母亲的小女孩,安静、孤单。

我走在路上,迎面吹来了阵阵秋风,好凉啊。踏着落叶,我不禁觉得有些寂寥起来。“阿嚏!”一个喷嚏声传入我的耳朵。我循声向前方望去,一个衣着单薄的小女孩背着书包匆匆走着。秋风不停地往她的衣服里钻,使得那干净纯白的校服胀得鼓鼓的,像迎风的白帆;她的头发也被风吹得乱舞,好像在风中瑟瑟发抖。

她迎着风走着。风太大,她有些吃力。“阿嚏!”又是一个响亮的喷嚏。我正在纳闷她怎么穿得如此单薄,忽然,前方迎面走来一位阿姨,将一件粉色的外套披在了女孩的身上。只听女孩惊喜地叫道:“妈妈,你怎么来了?我好冷哦!”阿姨低下头,给女孩儿扣好纽扣:“谁让你早上不加件外套?瞧这天儿,多冷呀!”说完,她搂着女儿的肩,一起向前走去。

我安静地看着这一切,看着这母女俩,心里涌起了一股暖流,我轻轻笑了:谁说天冷呢?有了母亲,又哪里会冷呢?

“小宇!”我忽然听到有人叫我,一转头,原来是妈妈。“去学校给你送衣服,没想到你先走了。”妈妈紧走几步,上前接过我的书包,把外套给我披上„„

天虽然冷了下来,但心却因为母爱而永远温暖。 写作训练

修改下面一篇例文。运用恰当的抒情方式和抒情手法,使文章情感饱满。 妈妈的眼睛

①无论我在哪里,一回头总能看见妈妈温柔的眼神。 ②上小学时,妈妈总是牵着我的手亲自送我上学。即使在冬天寒冷的季节里,妈妈的手依旧传递着温暖。 ③寒冬中的一个早上,妈妈和往常一样送我上去,由于家长是不允许进校园的,所以妈妈在校门口就止步了,妈妈把书包递给我,拍拍我的头,笑着说:“上课认真听讲啊, 不许走神„„”我说了句:“知道啦”,背着书包一蹦一跳地进入校园,当我准备踏入楼梯时,不知怎的,猛然回头一看,妈妈依然顶着凛冽的寒风站在校门外目送着我,眼神温柔而明亮。 ④无论经历了怎样的失利,一抬头便能看见妈妈鼓励 的目光。

⑤一天下午,妈妈一如既往的来学校接我回家。我一路上沉默不语,一想到刚发下来的成绩,我的心情就像阴沉的天空一样。这次考试说马虎那都是借口,没有认真检查才是事实。试卷发下来时,我的眼睛被那火红的 “72”晃花了,心里满满都是懊悔,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当初没有看仔细些?又想到妈妈看到成绩时的表情和动作,心一下子就凉了。回到家里,妈妈也看出了我的失落,便问我的原因,我低着头支支吾吾的说完,不敢去看妈妈的眼睛。半晌之后,妈妈轻柔的对我说:“把头抬起来。”我抬起低到胸口的头,直视妈妈。妈妈接着跟我分析原因,最后还对我调皮地眨眨眼说:“加油哦,妈妈支持你。”眼中的鼓励是无法忽视的,直射进我的心里,驱散了我心中的乌云。 ⑥无论你要去哪里,直视前方总能看到妈妈期望的 眼睛。 ⑦我上初中的第一天,妈妈站在家门口,嘱咐到: “上课认真听课„„”我嘴里嚷道:“我又不是小学生了。”妈妈一愣随即笑说:“你这孩子,妈妈这不是关心你嘛。记得要努力学习啊。”我只得说:“知道了,妈。”妈妈用那期望的目光,注视我走进中学的大门。中学繁重的学业有时让人沮丧,每当这时,我就想起妈妈的眼睛,温柔中带着期盼,我心里仿佛充满力量,我暗暗下决心:一定不能让妈妈失望。 ⑧这么多年了,我早已读懂了妈妈的眼睛。无论温柔的、鼓励的、期盼的、还是严厉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子女的爱。 活动二:实战训练 有人说:没有爱,我们的世界将一片荒芜。因为有了爱,我们的家园才鸟语花香,因为有了爱,我们的亲人才相亲相爱,因为有了爱,我们的生活才芳香四溢,因为有了爱,我们的灵魂才熠熠生辉„„ 我们爱亲人,爱朋友,爱花草,爱动物,也爱家乡,爱祖国,请以“爱”为话题,自拟题目, 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

【写作指导】

1.所谓“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就是引发谈话的由头。由某个设想好的“话题”所引出的作文就是“话题作文”。本次作文以“爱”为话题,就是围绕“爱”为主题选择材料,组织作文,万不能偏离这个主题。

2.先确定写作对象,想一想你对他(她、它)怀有的感情,然后围绕写作对象,选择最能表现“爱”这个主题的材料,拟定题目,确定立意,完成整篇作文。 3.写作中,尝试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可以直接表达对某人某物的感情,也可以把感情渗入叙事、写景中,也可以托物言志。

3、以“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 作文。

习作一:

九月二十日,学校礼堂灯火通明,这里正召开一年一度的三好学生表彰大会。听到主任念出我的名字时,我感到呼吸急促起来,心中在快乐地大喊:“我评上了,我被评上了!”此时在我眼里,主席台不再那么高高在上了,校长的眼神也异常柔和,一切都那么美好,我觉得自己好像要飞起来了。排队走上主席台,看到学兄学姐从容淡定地接过证书,我不停地提醒自己:“严肃,淡定!”但在接过证书的那一瞬间,我还是忍不住咧开嘴笑了。真的很开心,何必假装严肃呢!在热烈的掌声中,我咧开的嘴就像那本合不上的证书一样,始终保持着最大的张开度。

【点评】

在全校表彰大会上得到了“三好生”称号,小作者内心的兴奋和喜悦可想而知。现在要用文字描述当时的心情,除了直抒胸臆之外,还需要借助对事件经过的叙述以及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来展现。 小作者刚刚得知自己被评为“三好生”的激动心情,是通过呼吸急促、心中快乐地大喊等描写体现出来的。然后通过对主席台、校长眼神和感觉要飞起来的描写,写出喜悦当中的骄傲与自豪之情。最有意思的是上台领奖过程的心理和神态描写。小作者本想模仿学兄学姐的样子从容淡定地接过证书,可是“真的很开心,何必假装严肃呢”这一句直接抒情,道出了内心真实的感受,于是“我咧开的嘴就像那本合不上的证书一样,始终保持着最大的张开度”,比喻生动形象,描写自然传神,再次抒发了自己抑制不住的喜悦之情。

习作二: 清明时节忆故人

清明时节,把玩外曾祖母留给我的小玩意儿,往事一一浮现在脑海中。

外曾祖母住在东北老家,我与她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有些记忆被时间碾成再也无法拾起的粉末,可有些却被时间打磨得光亮如新,珍藏在我记忆的深处。

我印象里的外曾祖母,瘦瘦的身子,瘦瘦的手,尽管年近百岁,却依然头脑清晰。她除了能够打理自己的生活外,还经常动手制作一些看似“古老”的小玩意送给别人,既快乐了他人,也愉悦了自己。 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次与外曾祖母告别的情景。那天,我们并排坐着,外曾祖母不紧不慢地打开一个大口袋,里面装满了她自制的小玩意儿。她像变戏法似的,一件一件拿出来,一边自我陶醉地欣赏,一边兴致勃勃地向我展示,还不断问我:“想要吗?想要就拿走。”那时我还小,不懂得如何哄老人家开心,只是不断地笑着摇头。她忽然紧皱眉头,装出生气的样子。我不知道怎么得罪外曾祖母了,不知所措地望着她。外曾祖母看到我小脸涨得通红的样子,又突然噗哧一声笑了,一把搂住了我。后来,她硬是让我把一大袋子东西都背回了北京。

可是,回到北京不到一周,一个电话打乱了我们的生活:外曾祖母病危了。

那天在饭桌上,我不懂事地冒出一句:“外曾祖母会死吗?”这句话让原本足够安静的饭桌沉寂得吓人,空气似乎也凝固了。

“乌鸦嘴!说的什么话!”父亲生气地率先打破了沉默。

“生死都是自然的规律,有生就有死,既然自己左右不了的事早晚要来,就看开些吧。”祖母不悲不喜地说。

一周的煎熬之后,外曾祖母与世长辞„„

噩耗传来的那晚,父亲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哭。我知道父亲是外曾祖母带大的,但我没想到一向坚强的父亲此时会如此脆弱、如此无助。那一次,我真的感到了畏惧。 可我当时不明白的是:作为外曾祖母的女儿,祖母仿佛很平静。深夜,她床头的灯却一直亮到很晚。我依稀看到祖母手中的相册——那是外曾祖母留给她的。后来我渐渐明白,所谓“平静”,大概是祖母已经看清人世间的什么东西了。

如今,外曾祖母那一袋子小玩意儿,我像宝贝一样珍藏着,每逢清明,便拿出来一一把玩。我现在知道,四代人表达爱的方式各不相同,但其中不变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啊!

【点评】 小作者以外曾祖母为核心人物,通过送玩具、谈生死、哀悼外曾祖母三个场景的描写,抒写了四代人的骨肉亲情。 小作者笔下的外曾祖母平时以制作小玩意送人为乐,却把“得意之作”攒下来,“一边自我陶醉地欣赏,一边兴致勃勃地向我展示”,还“硬是让我把一大袋子东西都背回了北京”。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展现出外曾祖母童心未泯的特点和对晚辈的疼爱之情。然而老人家的这份心意,小作者当时因为年幼并未领受,而是“笑着摇头”表示拒绝。外曾祖母“装出生气的样子”,而后“又突然噗哧一声笑了,一把搂住了我”,这些生动的细节,既体现了小作者对外曾祖母深情的思念,又包含着愧疚之情。 在谈生死、哀悼外曾祖母两段情景描写中,小作者着重刻画了父亲和祖母的不同表现。与父亲训斥女儿、伤心落泪的强烈反应不同,祖母的话语和态度始终非常“冷静”。这让小作者很不理解。但是文中描写了这样一个细节:“深夜,她床头的灯却一直亮到很晚。我依稀看到祖母手中的相册——那是外曾祖母留给她的。”这句描写含蓄表达出祖母对外曾祖母深沉的爱。 最后,小作者写道:“四代人表达爱的方式各不相同,但其中不变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啊!”用议论抒情的方式点明中心,将全文情感推向高潮。

第五篇:古诗词抒情方式教学设计

中考古诗词阅读复习:古诗词抒情方式

教学设计

汉沽管理区第一中学:于树国

设计理念:

通过对抒情方式的归纳总结,完善学生阅读古诗词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习惯、品味、方法和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享受审美乐趣。并为学生将来自主、深入、持续阅读古诗词引路。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三年的学习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尤其是《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36篇古诗词,在初中阶段学生都经过系统的学习,学生对这些古诗词的情感内容都比较熟悉,但学生的知识储备是零散的,不成系统。还没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知识系统。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对古诗词抒情方式的归纳复习。学生基本上已经能熟练背诵《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古诗词。本节课重在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古诗词抒情方式,建立古诗词阅读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和情感,掌握阅读古诗词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抒情方式,能借助抒情方式更好地把握诗词的内容和情感。

2、培养学生积累典故及古诗词常见意象,关注情于景关系的意识。

3、初步建立古诗词阅读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自主、可持续阅读古诗词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并归纳古诗词常见的抒情方式。 教学难点:

古诗词中的典故、常见意象所蕴含的情感。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完成预习作业:

1、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典故,有什么效果?

3、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6、 “无言独上西楼”为全诗奠定了怎样的情感基调?

7、“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中“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和其他两句所描写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七个问题从不同的抒情方式入手命题,引导学生感知不同的抒情方式,发挥预习的引导作用,为课上学习、归纳抒情方式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教学过程: 导入: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古诗词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我们的气质。那么怎样阅读古诗词,怎样培养我们阅读古诗词的能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词的赏析之抒情方式。 预习交流:

1、小组检查预习情况,交流研讨预习时出现的问题。

2、小组展示预习情况,师生点评。

3、教师指导点拨

(1)典故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适当运用典故可以增大诗词表现力,言简义丰,可以增加韵味和情趣,也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直。

理解古诗词中典故所蕴含的情感要了解典故的内容才能准确地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如李白《行路难》中的“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两句都用了典故,都表达了渴望得到重用的情感。但二者又有区别。李白用了姜尚和伊尹的典故,姜尚和伊尹都是在隐居中得遇明主获得重用,表达的是渴望得遇明主,获得重用一展自己的才华抱负。苏轼用了魏尚的典故,魏尚是被贬重新获得重用,表达的是希望重新获得重用,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雄心抱负。 (2) 情于景的关系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为情设,情以景显”。不同的景物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

孤寂冷清的景物适宜表现孤独悲伤的切肤之痛。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萧瑟凄冷的景物多用来表达孤独感伤的乡思或别离之苦。如:“古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恬静优美的景物多用来表现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情感。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清新明丽的景物适宜表现轻松喜悦之情或对自然的喜爱之情。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雄宏壮阔的景物多用来豪迈的气概、豁达的胸怀、雄伟的抱负或苍凉悲壮的情感,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 初中语文常见意象及寄托的情感。

“明月”在古诗词中常是传递情感的纽带,成为寄托乡思或相思之物。如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诗词中其他常见意象:“丝”喻离愁、喻爱; “杨柳”表达惜别、怀乡之情;“鸿雁、青鸟”表达游子思乡怀亲,羁旅伤感;“笛”表达思乡;“落花”常用来表现伤春惜时,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哀愁……

典故、情与景的关系及常见意象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教师的点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情感。同时引导学生在以后古诗词阅读复习中有意识地积累典故和常见意象所表达的情感。关注情与景的关系。为学生阅读古诗词提供方法指导。 研讨归纳:

通过以上学习,你对诗歌的抒情方式一定有了新的领悟和体会,“温故知新可以为师矣”,请把你的感悟和体会梳理一下,相信你可以成为本节课的老师。 提示:抒情的方式有……

情感的抒发可以借助……

可以将情感寄寓在 …… (1)学生小组交流研讨。 (2)小组展示,师生点评归纳

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接抒情又称直抒胸臆,是作者对人或事直接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直抒对西湖早春的喜爱之情)

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 寓情于景(物)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眼前之景融入自己的想象,展示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伟抱负)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借落红和春泥表达自己虽辞官还乡,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

寓情于事

“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叙写送别场景,表达依依惜别深情)

寓情于议(理)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表达了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观点,寄遇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疾苦生活的深切同情)

寓情于典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表达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思念家乡,渴望成就功业的情感) 课堂反馈:

《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两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拓展作业:

1、找出36首古诗词中的典故,了解典故内容;

2、在36首古诗词中找出课上归纳的五种不同抒情方式的例句,并分析其表达的情感。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诗歌间接抒情方式】相关文章:

用古诗常见抒情方式04-09

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教学设计05-14

诗歌抒情范文05-17

抒情诗歌范文05-17

牵挂抒情诗歌04-29

道别抒情诗歌04-17

束缚抒情诗歌04-25

夜抒情诗歌04-27

经典写景抒情诗歌05-13

我希望抒情诗歌05-17

上一篇:诗歌鉴赏常见意象下一篇:诗歌散文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