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梨花抒情诗歌

2024-04-07

咏梨花抒情诗歌(共13篇)

篇1:咏梨花抒情诗歌

咏梨花

一树颜色自不同,片片洁白装扮成。飘飘洒洒似瑞雪,摇摇荡荡如精灵。花开烂漫耀人目,香送浓郁熏众生。耳边忽响《梨花颂》,京腔京韵也多情。

篇2:咏梨花抒情诗歌

一只蝴蝶在果园里飞来绕去

梨花一朵一朵地开了

在蜜蜂最少的那棵树下

小表妹正专心地纳着鞋垫

鞋垫上已绣出半泓清水,一只鸳鸯

一竿青竹、一溜草地、半片春色了

小表妹小脸红润,眉目含情

她低头一针一线绣着

她在想——这双鞋垫

被他垫在四十二码的大脚板下

出门在外打工是不是一路顺风

会的`!肯定会是:

左踩四季财源,右踏八方平安!

她认真、虔诚地自言自语……

梨花一树一树地开了

又一只蝴蝶飞来

姓白的叫梨花的小表妹

还在树下神情专注地纳着鞋垫

她已把那十二个字

篇3:论《红楼梦》黛玉咏菊诗的抒情性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韵”, 林潇湘即是林黛玉, 因林黛玉别号潇湘妃子。此次诗会的创作, 李纨定评:“《咏菊》第一, 《问菊》第二, 《菊梦》第三, 题目新, 诗也新, 立意更新, 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并论其诗之巧“不露堆砌生硬”。黛玉之所以魁夺菊花诗, 实在是因为她本质的性情上便与菊花相类。这三首菊花诗正是黛玉幽微情感的自然流露。正确解析这三首诗是准确把握黛玉形象的关键, 这些抒情的文字极为浓缩地呈现了黛玉奇特的心灵世界。

一、《咏菊》:吟唱者的情感寂寥

先看位列三首之冠的《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 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 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 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 千古高风说到今。

诗人一上来就为诗情的驱遣而狂躁。“无赖”:纠缠不舍。这里似贬实褒, 透露出林黛玉诗意表达的执着。“诗魔”:犹如入魔一般的强烈诗兴。唐代白居易《醉吟》之二:“酒狂又引诗魔发, 日午悲吟到日西。”佛家以扰乱身心、迷恋外物、妨碍修行的心理活动为魔。昏晓:犹晨昏, 早晚。侵:侵扰。欹 (qī) 石:即倚 (yǐ) 石, 斜靠在大石头上。欹:倾斜。

首联托出了一个主观的诗人形象。诗人因为诗兴的驱遣而狂躁、而沉醉, 她像着了魔似的绕着菊畔的篱笆, 或斜靠在石上独自沉吟。沉音:即沉吟, 沉思低诵。对于黛玉来说, 与其说是吟咏菊花的极大兴趣, 毋宁说是自我抒写的强烈渴望。诗人作为花的精魂, 她只有化身为诗, 形之歌咏, 才可能使澎湃的诗情得以平复。可以说, 诗是她岑寂灵魂的最大安慰, 是她青春生命的一部分。所以诗人一上来就对“无赖”诗魔进行轻斥, 怪它扰乱了自己身心的平静, 使得自己迷恋于吟咏菊花而难以自拔, 实际表达的却是自己孤独的内心世界终于找到了可以依托、借以表达的载体而狂喜的心情。自, 独自。诗人与菊花之间, 有一种幽微的情感互通, 是精神层面的知己, 他人是无法理解也无从体味的。但菊花自芬芳, 菊花自高洁, 诗人虽与之有着深刻的情感共鸣, 却又有无从携手、无处话凄凉的落寞与孤独。诗人越是欣赏感知菊花, 越是深切体味到自身的岑寂。

颔联“写”与“吟”的主体自然都是诗人, 她笔底生花, 默对着覆了霜雪而暗香浮动的菊花, 书写出动人的话语。毫端:笔尖。毫, 指毛笔。蕴秀:谓饱含隽逸的才思和辞藻。临霜:迎霜。诗人笔尖上流动着隽逸的才情和动人的辞藻, 更涌动着菊花的精魂, 她对着这清凛的寒霜任情抒写, 而胸中澎湃着的感情则经由丽词佳句吐露给高远处皎洁的月亮。噙香:口含菊的清香。“香”也兼喻丽词佳句。这里, 是诗人在吟咏菊花?还是菊花香魂的自由绽放?抑或是诗人与菊花, 菊花与诗人已然融为一体, 难分彼此?黛玉性情高傲, 她无欲无求, 只是要展现自我, 挥洒自己的生命激情。她无心与人相争, 只是默默地吐露芬芳。正如菊, 温暖的春天, 百花齐放, 她无意;热情的夏天, 如火如荼, 她不与;而独钟爱“西风起, 北雁南飞”的秋。在风刀霜剑的凌逼下, 众花败退, 这时, 她才高傲地、任情地带霜而开, 朵朵都是孤傲与忧伤。“临霜”“对月”都清楚地传递了一种深刻的孤独感, 清冷、高远。这是超尘拔俗的黛玉, 还是品性高洁、傲霜独立的秋菊?事实上, 这位“毫端蕴秀”“口齿噙香”的诗人分明已经同菊花合而为一, 主体与客体、物与我已经融为一体、难分彼此。我们分明感受到菊花作为一个美好的个体, 她的生命激情在凛冽的寒霜中挥洒, 美丽而寂寞。

黛玉借着秋菊抒写、默吟的又是什么呢?

颈联:“满纸自怜题素怨, 片言谁解诉愁心。”“素怨”:指秋怨。与下句“愁心”同。“愁心”一作“秋心”。该联可互文见义。诗人借由歌咏挥洒了对于有限生命的无限感伤, 可她的寂寥哀伤的情愫又有谁能有哪怕只是只言片语的理解呢?诗人自我怜惜、自我嗟叹, 情怀郁结而无人能解, 所以满纸秋怨, 处处洋溢着美丽的生命感伤。或许正是因为深深伤感于生命凋零的必然走向, 所以她以怒放的花朵肆意泼洒着对人间的爱与眷恋, 以傲霜的姿势诠释着灵魂的高洁。诗人在写菊的自我怜惜、自我珍重, 写她因过洁而无偶的孤独情怀, 同时也是在写自己, 写自己在现实的世界里因拔俗而带来的幽怨与孤寂。所以, 颈联与颔联, 都是物我相融的绝妙好辞。

尾联借陶渊明对菊的赞许肯定了菊的品格。陶渊明一生写过很多咏菊的诗, 菊花也因为他的品题而从百花中脱颖而出。其《和郭主簿》中云“芳菊开林耀, 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 卓为霜下杰”, 菊花的高格、异品、卓姿便从此为无数高人雅士所向慕。他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则现出一份纯任自然的恬淡与随意, 林黛玉在此称颂菊花因陶渊明的“评章”而“千古高风说到今”, 既是在赞美菊花, 也表达了她对陶渊明的仰慕。

菊花, 别名寿客、金英、黄华、秋菊、陶菊等, 在中国古典文化中, 梅、兰、竹、菊合称四君子。仙风道骨的林黛玉, 她高洁的品质、孤傲的性情、绝尘拔俗的气质皆极似菊花, 跟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对菊花的吟咏相类。所以黛玉咏菊实可理解为自白, 当然比别人更充分、更真实, 也更自然。陶渊明志趣高远, 他甘于平淡而守志不阿, 以违俗的姿态守护着生命的真淳和自然。黛玉亦生活在那个人格和人性被制度普遍异化的时代, 但她执拗地表现着独立个性的自我。她把“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训诫放在了脑后, 总想展露才智, 争强斗胜。她读曲、犯忌、逞才、教诗, 自由地流露着人的天性。陶渊明身上率性的人格无疑滋育着黛玉高标的个性。诗人既经由《咏菊》实现了物我情感的互通, 接下来的《问菊》便无异于自问了。

二、《问菊》:孤独者的灵魂叩问

欲讯秋情众莫知, 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 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 鸿归蛰病可相思。

莫言举世无谈者, 解语何妨话片时。

首联便流露了诗人想要问讯秋情的迫切心情。秋情, 指秋的神韵、气质、精神等。讯:问, 探寻。东篱:指菊圃。语出陶潜《饮酒》诗之五:“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这里指代菊。诗人想要探寻秋情秋意, 但是“众莫知”, 因为在百花之中, 只有菊独立寒秋, 展示着怒放的生命, 最能代表秋的气质和精神, 其余众花是无从探知、无从体味的。负手:倒背手若有所思的样子。“叩”问。该联上句是欲讯秋情的想法, 下句则是问菊的实际行动。“喃喃负手”透露了诗人心情的凝重。

颈联和颔联是诗人问菊的实际内容。“孤标”句:菊因了陶渊明的欣赏而被推许, 她和陶渊明便有了特殊的因缘。陶渊明孤高傲世、难与世谐, 他因气节和风骨而归隐, 隐居田园的他保全了生命的真淳和自然。这里隐喻菊就像这样的一位隐士。孤标:孤高的风操。标:树梢之最上部, 引申为出众。“偕谁隐”:陶渊明在现实中找不到知己, 他周围的人们都不能理解他, 包括他的妻儿。因此, 陶渊明选择的人生道路是孤独寂寞的, 他在书信中这样写:“但恨邻靡二仲, 室无莱妇, 抱兹苦心, 良独内愧。”二仲:指汉代的羊仲、裘仲。《初学记》卷十八引汉赵岐《三辅决录》:“蒋诩字元卿, 舍中三径, 唯羊仲、裘仲从之游。二仲皆推廉逃名。”此处泛指廉洁隐退之士。陶渊明深以没有二仲这样的从游之友邻为恨。所谓“室无莱妇”, 言自己没有像老莱子之妇那样的贤妻。刘向《列女传》:“楚老莱子逃世, 耕于蒙山之阳。楚王欲使守楚国之政, 妻曰:‘妾闻之, 可食以酒肉者, 可随以鞭捶;可授以官禄者, 可随以铁钺。今先生食人之酒肉, 受人之官禄。此皆人之所制也。居乱世而为人所制, 能免于患乎?’老莱子遂随其妻至于江南而止。”是陶渊明妻之贤不及莱妇, 而陶渊明挣脱世网回归田园, 乃是自作主张, 以至于给妻儿带来饥寒。他心中的痛苦无处诉说, 因此尚友千古, 通过读书与古人进行思想的交流, 以此重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菊花开在萧瑟的深秋, 不与百花为伍, 她的清高的品格与陶渊明的品节极其相类, 也正因此, 陶渊明咏菊的诗才最得菊之神理, 广为传颂。菊花当亦是孤独的, 所以黛玉有“偕谁隐”之问。一样开花:同样是开花。为底迟:为什么你开得这样迟?底:何。菊花不在百花齐放的春天绽放, 而把全部的爱情献给孤寂的秋, 这是菊的选择, 这种违拗世俗的姿态正可见出菊的高傲不屈的个性。诗人故意作出此问, 正是要点出菊花迥出于流俗之上的高洁情操。这两句问得如此绝妙, 以至爽快大气的史湘云也赞叹道:“‘偕谁隐’, ‘为底迟’, 真真把个菊花问的无言可对。”做出某种选择也许是容易的, 但又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中坚持?

颔联:圃、庭:这里均指菊花所生长的园子。露:白露, 指秋天的露水。《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霜和露, 两词连用常不实指, 而比喻艰难困苦的条件。这里是揣想菊因为自己不同流俗的选择所可能面临的现实处境:在白露为霜的凄冷季节, 寂寞的菊怕是要独自凝愁!黛玉在世俗的世界里选择了诗意的生存, 她是花的精魂、诗的化身, 她孤高自许、目无下尘, 又敏感自尊、扬才露己, 处处张扬着自由的个性。黛玉这种自我个性的觉醒, 使她全方位地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和冰冷, 正如黛玉《葬花吟》所唱“一年三百六十日, 风刀霜剑严相逼”。对菊花“圃露庭霜何寂寞”的追问, 不正是黛玉对自己岑寂心灵的逼视吗?!

鸿归蛩病:秋雁南归, 蟋蟀悲鸣。鸿:俗称大雁。一种候鸟。羽毛紫褐色, 腹部白色, 嘴扁平, 腿短, 趾间有蹼。鸿雁群居在水边, 飞时一般排列成行。李时珍《本草纲目》谓雁有四德∶“寒则自北而南, 止于衡阳, 热则自南而北, 归于雁门, 其信也;飞则有序而前鸣后和, 其礼也;失偶不再配, 其节也;夜则群宿而一奴巡警, 昼则衔芦以避缯缴, 其智也。”鸿雁的守信和忠诚尤为古今文人骚客所歌咏。蛩病:喻蟋蟀凄切的叫声。鸿归时, 正是离别的季节, 依依之情、伤感之意肆意疯长, 敏感而多情的诗人深切体味到这种相思之苦, 故以之问菊, 这时蟋蟀恼人的鸣叫更平添了菊花心底的忧愁与烦闷。

“莫言举世无谈者, 解语何妨话片时。”解语:犹言领会。不要说世上没有可与深谈的知己, 哪怕是只言片语的相知相惜也值得欣慰。最后暗示了诗人便是“解语”之人, 她与菊之秋情有着深切的共鸣。至此, 诗人咏菊、问菊之意便如晕出云层的红日, 从朦胧走向分明。诗人不正是那菊花的精魂吗?她自怜自叹而又自尊自恋, 娉娉婷婷, 保持着一贯的高傲与美丽, 一任风似刀霜如剑!虽“举世无谈者”, 至少彼此已然是知己。最后一首《菊梦》则是诗人出入于理想与现实、追寻知己的心灵之旅。

三、《菊梦》:违俗者的深情梦忆

篱畔秋酣一觉清, 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 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 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 衰草寒烟无限情。

首联:篱笆旁边, 秋风拂处, 秋菊沉酣一梦。梦中恍惚, 相伴云和月。首联总写菊的梦, 这个梦是清新美好的, 又是迷离恍惚的。“和云伴月不分明”, 点出梦中迷离恍惚的印象。唐代张贲诗《和鲁望白菊》:“有时南国和霜立, 几处东篱伴月斜。”以“和霜、伴月”写菊, 这里置换一字, 以写菊梦高远深幽。

颔联:“登仙非慕庄生蝶, 忆旧还寻陶令盟。”这里是说菊花梦中登临仙境不是企慕庄生梦蝶的物我两忘, 而是追忆与陶令的知己盟约。陶渊明脱离尘网归隐田园, 他在《归去来兮辞》中赋诗明志“三径就荒, 松菊犹存”。他事实上是在赴与菊的盟约。他深情地咏菊赞菊, 菊的孤傲与高洁正是他高远志节的形象写照。陶渊明不屑与俗人为伍, 他追求生命的本然, 追求纯净自然的生命状态, 为了这一份活泼和任性, 他放弃了世俗的一切。渊明是菊的旧友、盟友, 所以她“忆旧还寻陶令盟”。

颈联:“睡去依依随雁断, 惊回故故恼蛩鸣。”菊在鸿雁温暖的叫声中依依入睡, 雁的身影渐行渐远渐无形, 菊也渐渐沉潜入梦, 走向日夜思念的知己, 走向心的清朗。可恼的是, 菊的清梦每每被蟋蟀的鸣叫声打断, 跌回现实的菊眷眷于梦中重逢知己的欢悦, 只把满腹的懊恼之意推给不解人意的寒蛩。

尾联:“醒时幽怨同谁诉, 衰草寒烟无限情。”醒来之后的菊满腔幽怨的情绪却无与诉说, 放眼处, 衰草连天, 寒烟笼翠, 无限凄迷落寞。大有“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之惨淡意境。诗人揣想菊的清梦依依, 衬托出现实中菊的孤独、落寞与幽怨情怀。清梦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不正是多情的林黛玉与薄情世界的隐形对抗吗?

诗性的表达是对小说叙事的巧妙点化, 有了它, 作者那些精心安排的细节描述便被赋予了活泼的灵性, 小说中黛玉这一形象便有了独具的魂魄。在林黛玉孤傲的灵魂里, 正是她笔下的诗, 点燃了她炽热的生命热情, 展现着她纯任自然的灵智与情思。而林黛玉对生命过程的感伤与领悟, 不正是曹雪芹的“一把辛酸泪”吗。

曹雪芹中年以后的生活极少有可靠的文献资料记载, 从雪芹晚年好友张宜泉、敦敏、敦诚等人的零星记载, 可知雪芹多才多艺、工诗善画、嗜酒狂狷, 对污浊社会抱傲岸的态度, 其气度与阮籍同类。张宜泉《伤芹溪居士》云:“其人素性放达, 好饮, 又善诗画。”其诗风格独特, 接近唐诗人李贺。曹雪芹以“梦阮”为字, 更加直接地表露出他对阮籍放浪形骸、超凡脱俗性情风度的追慕。此外, 雪芹先生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的秉性, 又与陶潜一脉相承。《红楼梦》全书充满了浓郁的诗意, 是一部高度诗化的白话小说。吕启祥先生更进一步说:“如果说, 他把生活心灵化而流泻为诗, 创造了充满诗意的真正的艺术, 那么他所创造的林黛玉形象最富于诗人气质, 是诗的化身。”

曹雪芹是一位个性独特的诗人, 他的生存方式是诗意的、超现实的, 他以浪漫情怀观照世俗人生, 以一种普世的悲悯同情着每一个哪怕是最为卑微的生命。总之, 他不仅呈现了人物的现实存在, 更关注人的精神和灵魂的世界。林黛玉是“心较比干多一窍”的灵慧女子, 她多愁善感、敏感多疑, 对风刀霜剑的现实世界有着敏锐的感知, 而又坚守着生命的本真。曹雪芹在白云苍狗般变幻的世事中遍尝人情冷暖, 却仍然桀骜不驯, 自比白眼向俗的阮籍, 这样的人生姿态正是黛玉同类。

因此, 林黛玉的生命过程, 以及贾宝玉对黛玉生命与情感的解悟, 便构成了曹雪芹式的悲悯, 它以一种绵远的诗性缭绕于《红楼梦》的悲情世界, 给冷酷、生硬的现实人生笼上了如梦似幻的空灵。

摘要:《红楼梦》第三十八回的菊花诗会, 林黛玉的三首咏菊诗囊括前三名。“林潇湘魁夺菊花诗”是小说家对人物的精心安排。三首咏菊诗揭示了林黛玉这一艺术形象幽微的情感世界。林黛玉是菊花的精魂, 也是曹雪芹的生命情感所寄。他把自己对沧桑人世的深沉感悟、对真实生命的深情眷恋熔铸于黛玉的生命之美与人情之真, 从而使这一人物承载了更为厚重的人文内涵。

关键词:咏菊,问菊,菊梦,悲悯

参考文献

[1]李希凡.红楼梦艺术世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

篇4:如何运用象征手法咏物抒情?

一、掌握抓住事物特征,找准象征物与被象征物相似点的咏物抒情的表现方法。

二、学会咏物时分清层次,分门别类,层层深入的写法。

【写作阶梯教室】

很多优秀的文章都是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我们也不妨学学此种手法。那么,何谓象征手法呢?简单说来,象征手法就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来寄寓或表现人们的某种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方法。

象征手法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借助想象和联想,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阐发深刻的道理,使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以便给读者留下更加鲜明、深刻的印象。如当你因看到天地山川、风云月露、花草叶木、鸟兽虫鱼,听到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时而产生联翩的浮想,进而以这些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托意于物,这样便能写成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好作文。

大家学过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一文,作者就是借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来赞美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艰苦抗战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质朴、坚强、力争上游的精神。还有大家学过的陶铸的《松树的风格》一文,也是从松树有极强的生命力,要求于人的甚少而给予人的甚多的特点,联想到共产主义风格,借歌颂松树的高风亮节,来歌颂共产主义者的革命情操。高尔基的《海燕》刻画了暴风雨的报信者海燕的形象和性格特征,歌颂在现实斗争中叱咤风云的无产阶级革命者。这几篇初中课文,都是使用象征手法的范例。

那么,究竟如何具体地写好这类作文呢?

当然,关键是要能够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找准象征事物的具体形象与被象征的思想或感情(象征意义)之间的相似点,才能展开合理而又丰富的联想。

譬如,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是通过对白杨树特征的描写,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笔直的干,笔直的枝——正直;丫枝紧紧靠拢,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团结;丫枝一律向上,叶子也片片向上——进取;皮光滑而有银色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质朴;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坚强不屈。

本来白杨与北方农民、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是毫无关系的,但由于作者把握住了白杨树的特征,找到了它与被象征物的相似点,白杨树同北方农民无论是形象,还是气质都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要的确有相似点,不可强拉硬拽扯在一起。

【写作创新技巧】

在咏叹象征物的特点时,不能胡乱堆砌,要分门别类,一样一样地讲清楚,一层一层地深入下去,让人读后不至于感到“黑压压一片”,而有清晰、鲜明的印象。如《松树的风格》一文,突出了松树的三个特点,从写松树入手,说松树不拘于生长条件,不论生活环境——“它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赞美松树的生命力极强,它“要求于人的甚少”;接着写松树为人类作贡献而“粉身碎骨”的自我牺牲精神,它“给予人的甚多”的高洁无私的完美品格;最后写松树无论在严寒霜雪还是盛夏烈日中,总是神采奕奕,写它“乐观主义的精神”。然后联想到共产主义风格,一环扣一环,条理分明,读来给人鲜明、强烈的印象。

有的同学把单纯写景的抒情文当成象征手法的借物抒情,要搞清楚这两者的不同,象征手法描写事物,不只是停留在对事物本身的描写上,而是通过象征手法点明象征的意义,《白杨礼赞》中赋予“树”以“人”的性格和气质,抒发了作者的情怀,歌颂了力挽狂澜、为拯救民族危亡而浴血奋战的优秀中华儿女;写景抒情却是通过对事物本身的描绘来抒发感情的。

【考场优秀例文】

樟 树 赞

茹志鹃

上海宋庆龄故居庭前有两棵树。

有一次,周恩来同志觉得那房子小了一点,就劝宋庆龄同志搬个家。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这是两棵樟树。

广东有种英雄树,它长得很高。如果在它周围有别的树木,它一定要长得比别的树木高出一段,方才罢休。据说它的花大,它的花红。仔细想想,即使花红如血,花大如轮,长在那么高的树上,伸着脖子,仰着脑袋,欣赏起来,难保一定有趣。

樟树不高,特别是它的躯干。茂茂盛盛的倒是它的枝丫,生发开来的枝丫,长到一定程度,犹如小树干那么粗壮。粗粗壮壮的枝丫。从同一个母体躯干里生发开来,四面八方,伸得远远地,繁繁密密,荫凉特大。

这是两棵树荫很大的樟树。

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就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花花绿绿的,屈体前进的,以叶作伪装的,密密麻麻。它们自己寄生在树上,还在那里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并且教唆后代如何寄生。树蛀空了,它们也还不死,而且散开去,另去物色寄生体。

樟树不招虫。这个特点,在它作为树的时候,就表现得十分充分。别的树要喷洒药水,而它却不必。原来樟树的本身,树的内里,就有一种拒虫的气味。因为这是一种有益的气味,人们就称它为香气。更难得的是,樟树将这种拒虫的香气,永久保持,至死不变。这一点,恐怕是世界上任何科学制成的化妆品,都难以做到了。即使当它枝枯叶谢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的时候,它的香气也永远不变,永不消失。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高就高在这里,贵也贵在这里。

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前,有两棵树,有两棵荫凉大、不招虫的樟树。

[点 评]这是著名女作家茹志鹃写的一篇散文。文章全用白描手法,写宋庆龄故居庭院前的两棵樟树,以“树”喻“人”,含义深刻,象征宋庆龄的高尚品德。作者没有直接点明两者的相同之处,笔墨经济,然而,熟知宋庆龄一生事迹的人,便能自然地联想到这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而生发对宋庆龄的崇敬之情。全文抓住樟树的两大特点来写,条分缕析。樟树荫凉特大;樟树有一种抗虫的香气,不招虫。这样分门别类,重点突出,层次清清楚楚。文中运用对比,把广东的一种英雄树与樟树对比:英雄树“即使花红如血,花大如轮,长在那么高的树上,伸着脖子,仰着脑袋,欣赏起来,难保一定有趣”,而“樟树不高,特别是它的躯干。茂茂盛盛的倒是它的枝丫……粗粗壮壮的枝丫。从同一个母体躯干里生发开来,四面八方,伸得远远地,繁繁密密,荫凉特大”。抑英雄树而扬樟树,更衬托出樟树的品质。文章前后照应,层层加深,开头写道“上海宋庆龄故居庭前有两棵树”,结尾写道“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前,有两棵树,有两棵荫凉大、不招虫的樟树”,中间写道“这是两棵樟树”“这是两棵树荫很大的樟树”。这样前后呼应,既强调了樟树的两大特征,又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一层比一层深化,给读者以完整、清晰的印象。

青 松 赞

谢豪佩

记得每年过年,母亲总要带我去探亲,沿途种着好些青松,郁郁葱葱,青翠盎然,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那傲然屹立的风格的确使人过目不忘,油然生起敬爱之情。

回眸过去,古往今来,多少诗人歌颂过它,多少名杰赞美过它,把它看成坚强崇高的象征,作为自己的榜样。当严冬来临,各种花儿都无可挽回地凋谢了,唯有青松掩饰不住自己顽强的生命力,将自己的内在之美毫无保留地展现了出来,力求在这万物凋零之际,为大地增添一份生机。

“一粒颇有生命力的种子,无论落在哪里,它都能顽强地活下去。”用这句话来形容松树的种子,真是再贴切不过的了。松树的种子是坚强的,只要落在土里,无论这土地是肥沃还是贫瘠,它都以顽强的毅力破土而出,继而萌发新芽,在寒风中不畏一切地昂起头、挺起胸来,似乎要与天一比高低。它不需要有人去关心它,去浇肥上水,去为它搭棚遮蔽,因为它要做一棵坚强的树芽,要做一棵能够经受得住严冬考验的栋梁之材!

正如宋朝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所写的一样:“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的确,世界上的树木有近百种,如桃树、柳树等等。相比之下,松树既没有桃树的娇美可爱,也没有柳树的婀娜多姿,但它却有着令人无比钦佩的内在之美。

这不禁令我想起广大的抗洪救灾的解放军叔叔们。面对一次又一次越加险峻的洪峰形势,他们不畏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不正像松树一样吗?要求人们的甚少,贡献给人们的甚多。他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严防死守,用自己的身躯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人墙”,为保护国家人民的财产,不惜牺牲生命。这难道不正是青松的伟大风格吗?

我赞美青松,更赞美那些像青松一样具有坚强意志和祟高品质的解放军叔叔们!

[点 评]这是一篇学生习作。小作者基本上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找准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相似点。从而赞颂了一种具有青松般不畏严寒,“无论落在哪里,都能顽强地活下去”并默默为他人奉献的人。尤为可贵的是,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及时赞颂为抗洪水而奋不顾身的解放军战士,把解放军战士恰当地与“青松”联系起来,应该说准确而形象。

篇5:自创咏物抒情诗歌

市民退休后,日里多空闲。

饭后少运动,易得脑血栓。

聚赌打麻将,伤身又输钱。

输者心窝火,赢家乐开颜。

长期赌下去,友情成空谈。

家庭闹矛盾,亲朋有意见。

成立秧歌队,改变娱乐观。

每天练两遍,虽老身犹健。

舒筋又活血,身体日灵便。

快乐能长寿,健康日增添。

闲居老年人,欢迎来参战。

队伍日益大,足以壮观瞻。

传统秧歌舞,步法很简单:

踩着鼓点走,身体转自然;

向前迈两步,原地点一点;

扭摇晃臀部,双手左右端;

扇子同手帕,上下舞得欢;

队形时变换,节奏有快慢。

观众如技痒,下场练一练。

老年变年轻,青年增媚颜。

消除疲劳感,爽朗心里宽。

篇6:中国咏物抒情诗歌:长巷

老人、孩子和书包

时间游走着

落叶为经,花为纬

光影投射下的石板路

蓄积了冬日的残阳

紫荆花铺满地上

路人侧目而望

希望在花瓣里寻找故事的高潮

风来

紫荆花开始跳舞

风去

洒下孩童追逐的欢笑

我在长巷里

邂逅岁月的彷徨

那个如常的早上

1月1日

作者:高彬

篇7:泪雨梨花抒情散文

打小起,我对奶奶特有感情。这不仅是我的奶奶向来护我,鼓励我,爱我,更是奶奶是一个非常善良,非常仁爱,非常勤劳而朴实的人。 奶奶走了,我不能送奶奶一程!当我听亲人说,奶奶久久不愿闭眼,微弱的气息中,一直呼着我的名字,是亲人们反复告诉她:“您的大孙子来看您了!”奶奶才安然离去。 听到这里,我禁不住满眼泪花,那凉凉的泪水,化作一朵朵晶莹,雪白的梨花,飘飘扬扬,越过高山,美丽地呈在奶奶的墓前。 我的泪眼里,仿佛浮现奶奶慈祥的面容,天国里的安祥。

我的泪花已纷飞,化作顽强力量,赎着罪过,脱变化蝶。我暗暗叨念:“奶奶啊,您一路走好,孙儿很快会来看您!” 一年后,我回到家里,正赶上亲人们为奶奶立碑。我选购了两棵柏树,栽在奶奶墓前,让树代我守候奶奶。 真是惊喜,两棵柏树,几年后,在这贫瘠的山地上,竟然长的十分茂盛。那墨绿的叶枝,似一朵朵油绿而素雅的花朵,一年四季,在奶奶墓前,尽呈她的芳香与美丽。

篇8:中西咏秋诗歌差异及其原因探析

一、同是写秋, 表现手法不同

中国古典诗歌善于写景抒情、借景言情、寓情于景。在表现动人的秋色时讲究用词凝练、意境含蓄、诗画合一。通过形象生动的描述, 将实景实情客观再现, 使得情景相生、情景交融。在所有的咏秋名作中, 中国古典诗歌注重的是一种意境的创造, 追求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将诗人的情感则埋藏于诗词之中, 只有通过“感悟”来体会。

西文咏秋诗歌则不是侧重于对秋天景物特征的渲染描绘, 而是注重描写景物在人们心里唤起的反应, 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意识。在情感表达方式上常采用直白的表达, 直抒胸臆, 言尽而意亦尽。

二、同是观秋, 个人角色不同

中国传统诗人在吟咏秋色时, 常常将个人恢复到与山川草木、鸟兽虫鱼亲近平等的地位, 诗人回到客观世界的怀抱, 成为它的一个有机成份。中国咏秋诗歌并不否定抒情言志, 但却把情志视作物我感应的结果。物即我, 我即物, 心物交应, 物我为一。而西方诗人即使在忘情于秋色之时, 始终保持着对诗人主观意志的肯定和推重。诗人身处自然界之外, 物是物, 我是我。诗歌创作时通过主观感情看外物, 着力于自然界的“人化”而不是自我的“物化”。

三、同是悲秋, 诗人情怀不同

“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 , 悲秋是中国文学的一个传统主题。纵观宋玉的《九辩》、曹丕的《燕歌行》、杜甫的《登高》、欧阳修的《秋声赋》等诸多悲秋名作, 其抒情由单纯伤时叹老, 到执著于生命自我的追求, 再到对社会历史的关注, 由浅入深, 步步深入地丰富和扩大了悲秋文学的情感世界, 也加强了悲秋文学所特有的美学意蕴和感人力量[1]。

而西方诗人在咏秋诗歌中抒情时, 不仅能发现秋中之悲, 而且能发现秋中之欢, 充满了对人生意义的理性思考。这一点是对中国悲秋诗的突破和升华, 也是西方诗的感情亮点[2]。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秋颂》中, 尽管也透露出对人生和尘世的哀歌, 但更多地抒发了他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怀。因此诗人不惜用大量的笔触, 为我们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硕果累累的秋日丰收图。

四、中西咏秋诗歌差异之原因探析

中西咏秋诗歌存在很大差异, 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下面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其内在原因略作探讨。

(1) 文明起源。中国文明起源于古老的黄河农业文明, 农耕社会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要求主体去适应客体;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岛的爱琴文明, 属于向外探求的商业文明, 把人与自然之间看成征服与被征服关系, 重视人的主体性, 强调主客两分。

(2) 文化传统。中国的文化特性是“外儒家而内释老”, 儒家要求节制、含蓄和内敛, 禅道则追求“天人合一”;而西方崇尚开放进取、弘扬个性, 强调“物我”和“人我”之分。

(3) 思维方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偏向于形象思维和综合型思维, 注重直观感受和切身体会, 习惯从整体的概念来思考问题, 语言表达时注重表现和意会;而西方人的思维偏向于抽象思维和分析型思维, 注重客观验证和逻辑推理, 习惯将整体分解、从部分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语言表达时注重再现和形合。

(4) 宗教影响。西方的基督教创造了119

一个永恒的天堂作为人生最后的安顿之所, 人生只是一个过程, 即使对现世感到悲观, 也终究会从永恒的彼岸找到寄托和归宿。而在中国影响甚大的佛教或道教中, 能进入净土或天界只是少数, 即使这少数人也可能重新投胎转世。因为人永远被困于现世, 所以中国诗人的关注焦点多在现实世界中。

综上所述, 从中西方咏秋诗歌的比较可看出, 二者之间存在较大不同, 这是由中西方文明起源、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宗教影响等差异造成的。但诗歌只存在差异, 不存在优劣。无论中方还是西方的优秀咏秋诗歌, 都是真挚情感的升华。

参考文献

[1]邓福舜.中国文学悲秋主题成因论.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 (2) :48-52

篇9:述评“梨花体”网络诗歌事件

关键词:赵丽华 梨花体 论争

从2006年9月13日开始,一个叫“梨花教”的ID,在天涯社区的八卦论坛,发出一个题为“在教主赵丽华的英明领导下,‘梨花教’隆重成立”的主帖,8天之內,这个ID一共发出28个与赵丽华有关的主帖,有关回复不计其数,最终使得赵丽华红遍天涯,红上新浪,制造出了“万人齐写梨花体”的壮观场面。一夜间谩骂、仿写和恶搞狂潮迭起。由此而形成了“赵丽华诗歌事件”,被媒体称为自1916年胡适、郭沫若新诗运动以来的最大的诗歌事件和文化事件。

同年9月30号,由废话派代表诗人杨黎、荒诞派代表诗人牧野组织,各个流派的代表诗人齐聚北京,举办以“支持赵丽华,保卫诗歌”为标题的朗诵会,活动吸引了大批媒体记者。11月27日,《诗歌月刊》、《乐趣园》、《伯乐》在北京现代文学馆,共同主办了题为《颠覆!全球化语境下的汉语诗歌建构专题研讨》的研讨会,几十位重要诗人参加了的会议。研讨会把现代诗歌放在急剧转换的社会背景下进行考察,放在全球化语境下审视“恶搞事件”暴露出来的有关现代诗歌的问题和矛盾,并对中国整个文化环境问题进行了讨论。

2007年5月之后,人们开始纷纷重新评价和支持赵丽华。南京大学中文系傅元峰博士认为:“这已经不再是一个诗歌现象了,而是一个网络现象,一个文化现象。” 他认为,所谓的“梨花体”,只是赵丽华很少一部分的作品,而真正代表赵丽华水平的并不是这些所谓的“梨花体”,并且赵丽华也不能代表中国当下的诗歌创作水平。整个时代是浮躁的,这种浮躁态势下,诗歌遭遇恶搞,并非偶然。平民化、大众化和普及化对诗歌所产生的影响,都对诗歌起不到积极影响,并且还可能有损诗歌的审美思想。文化专制的时代,诗歌被利用为宣传工具”。就赵丽华事件而言,傅元峰直言不讳:“需要反思的不是赵丽华和当代诗歌,而是盲目参与的网民们的集体无意识,这就是我们时代的文化浮躁病。”

“她的诗还是有趣的,但是毕竟只是小聪明。”诗人徐勇韬如此表示。“她的诗本身是对经典文本和经典诗意的一个反讽,而网友则又对这种反讽进行了反讽。”女诗人马淑琴也表达了类似观点,“是不是诗歌很难说清楚……现在有很多先锋诗人,写的诗歌连专业诗歌评论家都看不懂,这是一个极端。但要是变成了大白话,一点韵味和意境都没有,也成了一个极端。”

在挺赵与灭赵的混战中,我们发现,众多网站、网民起哄、围观和娱乐本身——其巨大的俗文化能量,大大削弱了诗歌“问题”本身的探讨,却在媒体的“怂恿”下,不断演化为连续的噱头、闹剧。只有少数人真正进入深层次的批评。有网民评论道:这场风波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是必然的,不出现“赵梨花”,也会出现“赵桃花”。其实,赵丽华早已经为这场混战给出了答案。她说:“我个人的好诗标准,依然坚持我以前的观点,那些人性的、客观的、本真的、有奇妙的好味道的、有汉语言的原初之美、有伸展自如的表现能力、给你无限想象的空间和翅膀的诗歌我认为才是好诗。[1]

朵渔在《掌声有请鲁迅先生讲话》中认为,诗歌被公众恶搞,既有咎由自取成分,也有被曲解的因素。恶搞以至于狂欢,对诗人而言是一场悲剧,对公众而言未必就是胜利。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他所恶搞的对象,对诗歌也缺乏起码的素养。“梨花体”并非就是一张“馅饼”,它背后有诗人对汉语的体悟。很多人可能一生都不曾读过几首诗,却在恶搞诗人时热情高涨。

王珂认为,“梨花体” 事件和“羊羔体” 事件既是网络时代的“诗歌事件”, 也是“文化事件”甚至是“政治事件”。两次事件都有利有弊,都可能误导诗坛, 损害新诗和诗人的声誉; 也可能通过全民性的大论争, 各种诗学观在既对抗又和解的生态中共生,从而有利于新诗的健康发展。[2]

诗人牧野认为,赵丽华的诗歌,使“浅者不觉浅,深者不觉深”,她在“为诗歌解蔽的过程更像为诗歌大动手术,目的是要保持诗歌的生命, 或者说, 恢复诗的生机。这无疑是在平衡木上做后空翻高难度动作, 没有对诗歌艺术及其技巧游刃有余的掌握以及过人的胆识是极其危险的。”

赵丽华在《诗观我不喜欢诊释的艺术》一文中说,“一直以来, 我感觉我们的诗都太滞重了。我们让诗承载了太多的东西,历史的、 现实的、 命运的、 道德的、 民族传统的、 个人信仰的、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等等。我很想在我的诗中卸下这些负累,让诗轻松一些。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轻松一些呢?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幽默一些呢?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日常一些呢?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把沉重的生活轻松化, 把复杂的世界简单化一些呢?”

王仕强认为,显然, 网友的恶搞主要是出于对无意义、简单化、口水化诗歌的不满, 其中固然有解构和游戏的成分, 但主要的还是抗议和嘲讽。在“恶搞者”与“被恶搞者”,究竟孰是孰非? 在事件的发生动力上, 我们看到,并不是网友闲极无聊,、故意寻衅滋事,, 而实在是诗歌自身出了问题。实在是因为诸如梨花体之类的虚假作品混迹并横行于诗歌界, 才出现了“恶搞”事件,这毋宁说是诗歌外部力量对诗歌发展弊病的一种抵制和纠偏。[3]

其实,网络恶搞事件所贴出的诗歌,是赵丽华2002年刚刚接触到网络时的即兴之作。她想尝试一下转型,她原先也在博客上写到:“如果把这个事件中对我个人尊严和声誉的损害忽略不计的话,对中国现代诗歌从小圈子写作走向大众视野可能算是一个契机。” 但现在赵丽华认为,“我现在有足够的证据说明,整个事件都是针对我个人而来,并不是针对诗歌。”

针对有读者指出赵诗是对艾米丽?迪金森的模仿,赵丽华表示:“艾米莉?狄金森是我极端喜欢的一位……但在创作上,我赵丽华非常骄傲地说,我甚至不愿意重复自己。我说过我宁可走到岔路上去也不会重复别人的老路。”她还表示:“这位网友能够看出我的诗歌与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有相似之处,说明他眼光还不错,但用抄袭这样的标题恐怕是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我在自己的博客里也列出了我和艾米莉?狄金森的诗歌,大家可以去对比一下,就知道是否抄袭了。”

总之,针对梨花体网络诗歌事件,所有争论基本分成三派,即倒赵派、挺赵派,和对网络诗歌事件及网民行为进行的反思的一派,他们从多个角度,对梨花体事件进行了论争。事隔几年之后,当喧嚣过后,再回首,我们也许能更从这些事件中看到“只缘身在此山中”时看不到的东西,吸取到对促进中国诗坛进步的有益因素,这才是回顾梨花体网络诗歌论争事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注释:

[1]赵丽华.声明[J].扬子鳄论坛,2006(9).

[2]王珂.新诗的困境——以梨花体事件和羊羔体事件为中心的考察[M].探索与争鸣.2011(1).

篇10:菊花作文咏物抒情

我十分喜爱菊花,个性就是秋天的菊花。秋天一到,此时菊花就似乎把它的全部生命力都展示出来。菊花追逐着菊花,影子般聚在一齐,将金子洒落一地,浓重的金黄将故乡淋得透亮。 阳光垂下长臂,把菊花无限的花瓣静静打开,明亮中,我看见花朵轻轻绽放的声音,此时自蕊的边缘,光晕般一圈圈扩散。 菊花悠长的气味儿溪流一样,奔向远方。天空一般辽阔的旷野上,菊花浓烈的思维像风在吹。那就是无边的花园中,花神那久久不肯散去的灵魂,潮水般的浩瀚宽广无垠,将我妩媚的九月层层淹没。 菊花站立成秋天的侧影,犹如一只只单脚的酒杯,里面斟满了瘦瘦的黄黄的思念,此时风一吹就要溢出来。 菊花沉重的忧郁自指尖滴落,一向沁入心底,尚未诞生的最精美的语言在一朵花间微颤。繁茂中落下的一点黄就是点亮大地的一盏灯。 自从喜爱上菊花后,我一去外婆家,总会带不少菊花回家。妈妈教我把菊花洗净晒干,泡成菊花茶喝。我喝过红茶,绿茶,还真没喝过自我制作的菊花茶。泡了一杯,尝了一口,只觉得菊花那沁人的清香直入肺腑,真顶得上清凉饮料哩! 透过这么多的事我也真正的了解到了菊花。在菊花的一生当中,它无所需求,只就是默默地无私地为人们奉献它的一生。而我也正就是喜爱它的无私,它的朴素,它的顽强。如果人人都像菊花一样,只

就是默默地为别人奉献,不求索取。那么,世界上将会变得多完美呀!

篇11:小草咏物抒情作文500字

小草虽然很渺小,但是它很顽强。记得那一个星期六,我正在小区溜冰,溜得正爽,突然天黑了下来,刚才还晴空万里,现在像被一只大乌贼喷了墨汁,乌云密布,我见天色不对,赶紧回了家,回到家没多久,就下起了瓢泼大雨,我在家里的窗户望着窗外的狂风暴雨,很是担心:小草不会出什么事吧?这么大的雨,还打了几个响雷,在家中,我忧心忡忡。

大雨终于过了,不一会儿,露出了点点阳光,我赶紧穿好溜冰鞋,以比五百米速滑溜冰赛还快的速度冲了下去,来到草地旁边,“啊,小草!”我失声大喊,整个草地都被雨水埋没了,小草们身上全是泥,它们奄奄一息,可怜巴巴的,有的弯下了腰,有的低下了头,还有的甚至整个都趴了下去,有的草还被冲出了土外面,伤心、愤怒、担心一齐涌上我的心头,伤心,这美丽的草地就变成了这样了,愤怒,老天你怎么不长眼,把灾祸给了这样可爱的绿色小精灵呢?担心,担心小草再也活不过来了。我默默地回到了家,晚上,想着被雨吹坏的小草,我怎么也睡不着。

第二天一早,我穿着溜冰鞋又下去看小草,刚来到草地,眼前换了一幅景象,满眼都是新绿新绿的小草,蹲下来仔细看,昨天还被大雨淋过奄奄一息的小草,又一下子挺直了腰板,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像给小区铺了一张绿毡子,更惹人喜爱了。

篇12:飘落的梨花诗歌

零零落落——一片一片

仿佛是依依不舍——

这是春天明媚的日子——

妩媚多姿似雪花弥漫——

荡漾着天空中的蔚蓝——

你的凝脂欲滴——

怎能躲得过蜜蜂的眼睛——

但你这冰身玉肤犹梦似烟——

你竟是如此地安静——

趁着暖意,甜美地撒着娇——

一瓣瓣怯生生地轻盈飘着——

你是否知道飘扬的韵味——

那穿越了季节的界线——

把我带入了白皑皑的世界——

我喜欢天空的飘雪——

飞扬着去追逐飘渺的梦——

篇13:咏梨花抒情诗歌

【关键词】高中教材 古典诗歌 鉴赏方法 教学心得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诗歌的创作过程就是诗人调动各种艺术手段来再现外部事物、表达内心情感的过程,所有成功的诗歌作品都可以说是诗人某种情感的渲泄。感情对于诗歌而言,犹如人之血液,花之水分,它是诗歌的生命。愁思是其中占比例较大的一块。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很想抛弃心中不堪重负的块垒,于是借助诗歌畅所欲言,洞开心扉,肆意挥毫,“愁”出了一首首流传千古的好诗歌。我们高中教材就选入了一部分经典的咏愁诗。大凡诗人创作诗歌贵在创新,不落窠臼,对此,他们深得个中之味,同是咏愁,不同诗人的技法各别,即便是采用同一技法,其具体表现也往往同中有异,各尽其妙。于是引导学生鉴赏此类诗的愁情就有了一定的难度,但是有些环节还是有章可循的。现我结合高中教材古典咏愁诗歌来谈谈引导学生鉴赏诗人表达愁思的方法,以期通过体会写愁的诗,来达到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最终渐渐掌握鉴赏古典诗歌各种思想感情的方法。

一、了解并熟悉课文中学过的诗人的生平及时代背景

诗歌是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诗歌的思想感情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和折射,把握时代特征和风貌,把咏愁诗歌放在时代背景下去评析,才能准确地领悟其愁的内涵。我们高中教材中就有较善于咏愁的诗歌创作者,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屈原,求贤若渴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厌弃世俗、归隐田园的陶渊明,悲唱亡国之音的南唐后主李煜,壮志未酬而纵情山水的李白,颠沛流离而忧国忧民的杜甫,少年快乐、中年丧夫流离、晚年寡居的李清照,仕途失意的白居易、元稹、苏轼等,受投降派排挤的主战派陆游、辛弃疾,感叹生不逢时的柳永、秦观,……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们的生平、思想,知人论世后才能从宏观上认识他们愁的原因。

二、熟悉并恰当地运用有关咏愁的术语

有的学生赏析咏愁诗时,不知从何下笔,即使下笔,也往往词不达意,所以让学生识记积累一些有关“愁”的术语是有必要的。如识记表示愁情的术语:怀古伤今之愁,感时伤世之愁,忧国忧民之愁,伤春悲秋之愁,羁旅怀乡之愁,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愁,相思之愁,闺中怀人之愁、悲叹韶华易逝、壮志难酬之愁,……积累与愁有关的词:抑郁、郁闷、迷惘、惆怅、孤独、寂寞、郁闷、凄清、失落、伤感、哀痛、凄苦、愁绪万端、欲说还休、感伤失落;抚今追昔、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怀才不遇、闺中独处、泪洒楼台、月影自怜,……积累表示愁思风格的词:婉约隽永、沉郁顿挫、缠绵宛转、悲凉慷慨、沉郁激愤,……识记了这些术语,在答题的时候就可以信手拈来,让自己的答案有闪光点,从而达到高考语言准确、优美的评分要求。

三、体会诗人借助特定的意象来传达愁思

意象是诗歌中倾注了诗人的思想与诗人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在我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和象征意义,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于是看到某个意象,人们便会想到它要传达什么感情,表达什么主旨。如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是“留”的谐音,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于是“柳”成了抒发惜别、留恋之情的特殊意象。“月亮”也是表达思乡、怀人之情的意象。词人将几种意象组合,表达了他在酒醒后不见心爱之人的无法排遣的离愁。又如李白的《蜀道难》:“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诗人借助表达羁旅之愁的“子规”、“悲鸟”等意象,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进而写蜀道之难行,体现自己仕途不达的忧愁。

四、通过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来揭示诗人的愁

鉴赏咏愁诗的愁,首先得知道作者怎样表现愁,即作者通过怎样的艺术手法来表现愁思。诗歌常见的艺术手法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其他表现手法等,咏愁诗歌中的各种艺术手法都是为更好地表现诗人的愁思服务的,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艺术手法,以便在鉴赏愁情时得心应手,下面我结合高中教材略举几种艺术手法来鉴赏一下:

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用细节描写来写愁

这里举几个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来抒愁的例子:如《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躇。”其中的“搔首踟躇”的细节写出了男青年依约到来,而恋人却久候不至,于是搔首徘徊的场面。表现了他内心急切难耐、焦急不安的愁情。如元稹的《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诗人用“垂死病中惊坐起”的细节写出诗人听说好友白居易被贬的消息后震怒、愤慨、痛苦的情态,表达对自己生不逢时、仕途失意的悲愁和对统治者不重视人才的忧愤之愁。如《长亭送别》的《正宫·叨叨令》:“……有什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王实甫将被离别之愁困扰的莺莺刻画得入木三分,因为这几句描写了她设想到今后自己无心打扮和整天昏睡的情景,因为她打扮了也无人看,于是只能在孤寂的昏睡中苦熬光阴,一唱三叹,声情并茂。我教学生抓细节描写时,特别注重其中关键字词的赏析,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愁思。

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通过叙事来抒愁

高超的诗人往往在叙述事情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愁情,寄托作者的心志。所以抓住诗歌中叙述的事情是体会咏愁诗的愁的一条重要途径。为了抒发心中的愁思,诗人最常写的事是喝酒、登高凭栏或对着滚滚的江水感叹等。其中高中教材中用喝酒来渲染愁是最有特色的,酒可以麻痹人的神经,所以许多诗人喜欢借酒来消愁。如《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是曹操平定北方后,率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与孙权决战前在大江上置酒设宴,横槊赋诗。他不是因流年易逝而贪生畏死才借酒来消愁,而是感叹大业未成,时间紧迫,自己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却苦于没有贤才相助,于是忧从中来,借酒消愁。如《将进酒》:“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号称“酒中仙”的李白虽也曾“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名传于公卿之间,但终为权贵所排斥,以至沦落飘零,于是他饮酒长醉,任性适意,狂歌狂言,表达自己报国无门的愤慨之愁和对统治者埋没压抑人才的忧愁。当然酒精也有不管用的时候。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说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诗人虽酒醉了,但并不舒畅,一个“惨”字写出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愁闷及无奈。又如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说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她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沉痛、心酸,因为她历经国破家亡、夫死和流离失所等打击,连借酒消愁都难了,麻木到酒精也不起作用了,可见已经愁到何种程度了。

3.体会诗人妙用比喻或夸张来表现愁的程度的手法

愁是一种抽象的情感,我们很难把握愁的程度,但许多诗人善于用比喻化虚为实,将抽象的愁化为具体,或者他们运用夸张增强诗文的感染力,用形象来说话,这样就很好的感知了诗人们愁的程度。下面我例举分析一下高中教材中的一些咏愁诗如何写出愁的程度:

(1)愁得长,愁得乱。如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把“愁”比喻成向东流去的春江水,写出愁的漫长和绵绵不绝。李煜的愁何止绵长,他在《相见欢》中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将愁比喻成一团乱丝,极言愁之纷乱、繁杂。

(2)愁得古远。如李白的《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自信的高唱“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李白为什么会把愁夸张到“万古”那么古呢?因为自古以来,圣贤之士没有几个真的能遇明主,才高八斗如曹植被埋没了,自己也五十年如白驹过隙,仕途难达。于是他的愁尽管夸张,却能让我们体会他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

(3)愁得快,愁得深。如李清照的《一剪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思念着远方丈夫的李清照多么盼望云中的鸿雁能将丈夫的归程带来,可是落花流水没理会她的相思之愁苦。她的愁被夸张得飞快,有一种运动美,一会儿愁才在让人看得见的眉头,马上就深入心内,把对丈夫热烈、深沉、浓厚的相思之愁写得凄楚动人。

(4)愁得满,愁得多。如《长亭送别》的《正宫·四煞》:“泪添九曲黄河溢。”王实甫在这句元曲中极言了她的愁之满,愁之多,因为泪水像决堤的黄河水,让我们可以想象莺莺如泣如诉、柔肠百结的离别愁苦。

(5)愁之重。如《长亭送别》中《正宫·收尾》:“遍人问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用夸张的手法,把莺莺的愁从马背上卸下搬上了车,用夸张极言愁之重,让人体会她的愁已到了愁极恨极、无以复加的地步。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愁的程度,也就是引导学生品味诗人妙用修辞增强表达效果的艺术,如果将几种不同的咏愁诗放在一处,用比较法来鉴赏,就能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

4.引导学生体会借景来抒发愁情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要表达的愁思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或触景生愁,或融愁情于景中。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色调是暗淡的,令人顿感秋意袭来,别愁离恨的凄凉也跃然纸上,这里用萧瑟的秋景渲染了一种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描绘了一幅雄浑高旷、浩然悲壮的深秋之景,抒发了诗人悲怆哀婉之愁。又如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的冷落,后二句将虚景实写,更以景“染”情、融情入景。“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出一个凄清冷寂的怀人境界,抒写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不尽愁思。

教学生鉴赏高中教材中的咏愁诗,除以上例举的艺术手法外,还有很多,如用典、双关、对比、衬托、虚实结合等,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诗歌鉴赏一直是高考语文的一个重点,且是学生应试时的一个难点。我通过对高中教材古典咏愁诗歌的咏愁方法的浅析,就是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找准角度,找准最佳切入口,打开鉴赏之门,并让学生揣摩鉴赏其它思想感情的方法。另外也可以让学生跨越遥远的时代,跨越年龄和阅历的局限,走进诗人的心灵,与诗人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使学生在鉴赏时能真正感悟诗歌的美,感悟诗人对人生的体验。

上一篇:行孝道知感恩记叙文下一篇:电视剧榜样3优秀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