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快乐超越课堂论文

2022-05-14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让快乐超越课堂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一节成功的美术课,应该是让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让学生集中精力并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中来体验到美术带来的快乐,让孩子们无拘无束地用画笔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教师通过愉快的教学,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快乐对于培养孩子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体验成就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篇:让快乐超越课堂论文

让快乐走进美术课堂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制定,美术课程越来越讲求学习活动的综合性,注重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本人积极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

【关键词】美术;新课程;快乐课堂

一、玩中做,激发学生兴趣

不少老师认为美术课不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很高昂,可我们有多少老师真正想过学生对美术课表现出的兴趣,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没有考试压力和升学负担,心理很轻松,所以爱学。对于学生,只是喜欢美术课上,相对宽松的环境和空间,并非真正都很喜欢美术这一学科。这也是上美术课学生都喊喜欢,却少有优秀作业的原因之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最活跃的因素”,人的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过有趣、乐趣、志趣三个阶段。要想让 美术学科真正在大多数学生心目中有一席之地,就应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特点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接着要引导学生从有趣逐渐趋与稳定,向乐趣转化与快乐的情感体验相结合,推动乐趣上升到志趣阶段,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美术学习、探索中去。那种设样立模式的教学,早就过时,只会压抑学生,让学生失去兴趣。“玩”对于小孩子来说是最“有趣”的了,怎样才能让学生玩起来呢?这就要靠我们老师不断挖掘教材内容,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来让学生“玩”,在讲授《留住秋天》一课时,我在地上铺了一张大纸,让学生将树叶涂上颜料随意的在纸上拓印,说一说:这些拓印的图案好不好看?像什么?小朋友唧唧喳喳就炸开了锅,与此同时学生就体会到了自己的拓印不仅是有趣的,而且是有用的,他们也是一件作品,这样学生就体味到了拓印的乐趣,了解到了“创作”也是一件“简单”的事。

二、玩中学,培养学生美术素养

新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要求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的思维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具有将创新观念化做具体成果的能力.

在教《蹦蹦跳跳》时我们就采用了“不教而教”的隐性教学方法,去教“纸弹簧”的制作方法。先出示纸弹簧让学生感知,再让小组同学去摸一摸、拆一拆,看看“纸弹簧”是怎样做的,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并让小朋友做小老师,讲给别人听。一年级的小朋友就这样通过自己的理解,很快学会了“纸弹簧”的折法。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自己去探索和发现,在掌握这一技能的同时又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小学美术教育并非专业化的教育,不是用来培养专职画家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的,而基本的美术素养重要的是应该具备基本的艺术态度,包括:

(1)有敏锐的视觉意识,对视觉现象和美术作品能作出积极的反映。

(2)能自觉而大胆地运用美术的媒体和方法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情感。

(3)不断追求更高的审美品位,有保持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

仍以《蹦蹦跳跳》为例,我们的小朋友在学习过后,不少人自己“发明”了一些纸弹簧的制作方法,去展示给小朋友们看;还有不少小朋友把“小纸人”改成了动画片中常见的“卡通人”、“卡通动物”,用自己的方法、视角去创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玩中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美术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的人格的健全,素质的提高,并非光是技能技巧的掌握和赏心悦目的作业,即要学生在玩中有所学,更要让学生在玩中有所得,这里的“得”应是影响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习惯等。于是,我们以“小超市”、“小画廊”等形式让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让他们去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学会欣赏美、评价美,形成平和的审美心态,个性化的审美角度;在小组比赛中形成正确的竞争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美化环境,美化生活的良好习惯;在收拾整理中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总之,美术课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鲜活生命力:生动的内容、丰富的色彩、宽松的氛围、开放的体系、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主性、评价标准的多样性等等,这些都靠我们第一线的教师不断地去挖掘,去丰富,让我们的小朋友在玩中、学中成为一个爱美懂美的人。

作者:刘黎

第二篇:让快乐走进美术课堂

【摘要】一节成功的美术课,应该是让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让学生集中精力并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中来体验到美术带来的快乐,让孩子们无拘无束地用画笔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教师通过愉快的教学,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快乐对于培养孩子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体验成就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美术 愉快课堂

一、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需要打造愉快课堂

“给学生一个快乐的童年!”一个快乐的童年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起着关键的作用,虽说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但大部分学校片面追求教学质量,学生语、数、英科目课业负担还是比较繁重的。美术课可以给学生带来充分想象,尽情展现的科目,很容易让学生体验到快乐,通过各种美术活动体验快乐,展现自我,释放学习压力,与语、数、英紧张的学习相互补益,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所以我认为美术课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美术学科具有它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对色彩、形状以及空间都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在学生阶段的学习中,与其它学科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对于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愉快教学的前提是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以及情感需求,以期让学生获得最大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在美术技能的学习上,更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能刻板地用同一标准来要求学生,对接受能力不太强的学生,可适当降低标准,评价学生作业时,要以学生的情感表现为主,技法表现为辅。

在美术教学中,我更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运用和学生审美能力方面的提升,在教学《春节到》时,首先我会和学生一起分享春节期间的快乐,了解春节相关的习俗,让学生对于春节这个传统的节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再让学生用画笔描绘春节时活动的场景时,学生会把对春节的感受融入到作品中,已不单单是技法和造型的简单呈现,其实这就是美术的人文性。同时也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地发现美,体验美,在感受美的同时去创造美!

三、为学生创设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

要使小学美术课堂变得活泼愉快,就要紧扣美术学科特点,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愉快因素,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注意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创作,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教学《快乐的舞蹈》这课时,我先请几名舞跳得比较好的同学上台表演舞蹈,并和这些同学约定好,音乐一停就停止不动,保持舞蹈时的姿势,请同学们记住这些同学的动作,并上来模仿这些动作,同学们积极性很高,纷纷要求上台来模仿,我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老师也觉得这些动作很美,很喜欢这些优美的舞蹈,我也记下了这些动作,不过,我是用笔来记的。”然后我在黑板上用线条画下这些舞蹈动作。 “同学们,想不想也用这种方法来表现你们记下的舞蹈?”经过这样的铺垫,学生表现的欲望更强烈了,纷纷拿起笔来画速写。只有提高课堂效率,才能真正让学生减负,才能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们自由去发展。

四、愉快的课堂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美术是视觉艺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直观教学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美术的学习要求学生“眼高手低”——即要拓宽学生的视野,学生的欣赏水平必须要高于技法表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能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进而引发学生更深度的思考;现代化教学手段让美术课堂更贴近生活,手机强大功能的运用,使得生活和课堂的距离就是一根数据线的长度,我们可以利用手机随时随地地捕捉生活中那些稍纵即逝的快乐瞬间,如六一文艺演出的精彩畫面、校运会上的飒爽英姿、课间十分钟有趣的游戏……,在讲解与这些画面相关的教学内容时,把它们通过投影、電脑播放等方式在课堂上展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就在我们的点滴生活中!

五、恰如其分地评价和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在教学中,学生最期待的就是展示自己的作品,儿童绘画有着与成人不同的特点,儿童绘画作品往往天真烂漫,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有时看起来比较稚拙, 只有充分了解儿童的心理和基于儿童的认知水平,才能客观地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在评价中多采用鼓励性和表扬的语气,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克服自卑心理,帮助他们树立学好美术的信心,激发学生表现和创作的强烈欲望。

一堂好课,必须要有好的课堂气氛, 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令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泉,更能让学生领略美术带来的无穷魅力,徜徉在美术的殿堂里流连忘返,享受着美术所带来的无限快乐!

参考文献:

[1]董 伟.《儿童美术活动》[M]. 广西美术出版社,2011.

[2]张亚军.《基于创新思维培养的小学美术教学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2010.

[3]彭 慧.《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探索》[J].成功(教育). 2011(03).

作者:莫凯华

第三篇:让快乐充满语文课堂

语文是一片充满情感的天空,课堂中充满了快乐的因子。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地实施“愉快教育”能激发这些快乐因素,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也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要做好“愉快教育”工作,掌握“愉快教育”方法,提高教师的“愉快”情感修养至关重要。

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时代精神、有创造才能、有个性的人才,实施“愉快教学”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其核心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实施愉快教育的重要前提在于唤起学生的兴趣和愉悦。新颖奇特的东西,最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愉悦,引起他们定向探究的兴趣。但是讲究新颖奇特,也不是越新奇越好。心理学证明,太熟悉的东西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完全陌生的东西,因与主体原有的经验联系不上,也不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我们认为教学方法的新颖性,还在于要缩短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他们体验到由于认识了未知的东西而感到高兴与满足,使学生对教育内容始终保持浓厚的探究兴趣。

教育内容的适宜性主要指教育信息在各层次、各方面的配置与构建的合理性。通常情况下,当学生从外界得到的信息与已经形成的认知结构和期望之间,出现分歧与矛盾时,就形成了好奇心,并产生解决矛盾和自发探索的学习活动。教学信息的优化表现在难易适度,多少适宜,虚实结合,情理相融等方面。确定教学内容的适宜性,要求教师应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作宏观审视,精心梳理,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使学生爱学、乐学。

教学过程是充满美感的过程,学生主体通过对这一具有节奏性、平衡性和有机统一性的美感形成的把握,从而使定势的情感和理想具有特定的内容。这个过程主要来自外部的刺激,直接作用与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是他们处于一种极其自由和谐状态而达到教育效果。在自由和谐的气氛中,每一种能力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主体产生轻松愉快的感觉,从而建立良好的心理定向,这就是教育内容与方法审美性的功能。

教学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个课教学内容本身就是科学,其知识结构是一种科学体系。在学科知识体系教学上,我们应强调学习规律性的知识。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加以选择提炼,使纷繁复杂的内容简约化、精要化,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较多的内容。从信息论角度说,只有当教学的有用信息达到一定的密度,学生才能越学情趣越高,效果越好。另一方面,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其能力,需要遵循和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

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毫无疑问,学生是这种特殊认识活动的主体。愉快教育的功能就是从根本上让主体的活动得到空前的激发。教师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按“最近发展区”的方向,有目的、有系统地组织和指导学生积极认知时间。还要积极开发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和蕴含和潜力,通过点拨使每个学生能自觉地进行学习和探究活动。愉快教育讲究寓教于乐。“乐”从何来,“乐”只能从学生主体的自我活动、自我实践的内在体验中来,从学生自主学习成功的欢乐中来,所以愉快教育更多的是提倡自主活动式教育。在这方面许多教师作了较多的探索,涌现出较多的模式。如以学生自学为主,师生共同探讨的“自学探索法”;以自学为主线,通过归纳与比较,掌握学习规律的“对比练习法”;指导学生动手、动脑进行实践操作的“实践操作法”;运用电教媒体的“形象教学法”等等,都较好体现了愉快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原则,使学生主体得到激发,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教育艺术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遵循教育规律,以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将知识与审美融合起来,使学生在愉悦中进行学习的精湛的教育技能技巧。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讲究教育艺术,不只限于部分艺术学科,而是指教育教学的一切领域。具体说,就是提倡多种教育艺术的优美配合,如语言艺术、演示艺术、体态艺术、文学艺术、问题艺术等等。教育艺术的美感体验不是低层次的趣味,而是一种逐步深化的高尚的陶冶心灵、推动理性的精神愉悦。实施教育艺术美,不只要求教师技巧美,还包括学生学习美。当然学生的学习美是在教师指导下得以实现的。因而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进行审美性学习。学生的审美性学习,从理论上讲有三个层次,即“求知欲、自我实现欲、审美欲”。三个层次中,审美欲是最高层次。若在教学中学生实现了审美欲,其求知欲也会得到更好发展,自我实现欲也会表现出来。因为审美就是自我本质力量的投射和发现,审美就是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去创造美,真正实现自我价值。教育艺术化的关键就是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进入审美欲层次,从而变“苦学”为“乐学”,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实现学习上质的转变。

当代情感教育认为,教育是适应人的向善、向美的需要,让人的情感在伦理亲情、审美快乐、认识兴趣、理想憧憬等方面获得满足。因而教师要有目的地制造一些满足方式,帮助儿童在追求“完满”、“超越”中获得满足,形成情感上的、并指向一定目的的“定势倾向”。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控自己的情感指向,帮助学生不断获得满足,引导学生完成“定势倾向”,以较快达到教育目的。教师应注重建立“情绪潮”,是整个教育过程都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绪气氛,并浓化信息的感情色彩,不要把知识讲成冷冰冰的真理。要以情激情,以情引趣,以情促知,以情育人,实现知情统一的和谐优化。故教育教学还应考虑情感结构过程,就像把一堂课比作一曲动人乐章,要力求“起调”引人入胜,“主旋律”扣人心弦,“终曲”乐兴未尽,以提高学生学习情绪。教师除要保持自己热烈高涨的情绪外,还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要依循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内容内在联系,层层设疑,处处设优,环环紧扣,以时时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使学生保持高涨的情绪投入学习。让我们在语文课堂中播撒愉快的种子,不知不觉中让孩子接受知识,受到教育!

作者:刘明浩

上一篇:天空早上是蓝色论文下一篇:有关模式识别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