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发展与领导力

2022-07-30

第一篇:组织发展与领导力

《组织文化与领导力》学习

东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这本书应用逻辑和实证的研究方法,从西方人的角度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专业化团体—组织的文化特征,书中深刻探讨了形成组织文化的深层次假设,对文化的形成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其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对从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来讲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学习意义。

一、 认识文化概念

文化是一个语义广泛的词,特别是对于具有5000年历史的中国文明,我们说起文化,可能是指知识、可能是指礼仪、道德,甚至是一种传统或者习惯。对于现代组织来讲,如何定义文化,作者埃德加·沙因给出的定义是:在解决它的外部适应性和内部整合问题的过程中,基于团体习得的共享的基本假设的一套模式,这套模式运行良好,非常有效,因此,它被作为对相关问题的正确认识、思维和情感方式授予新来者。

从这一定义可以发现沙因的文化有几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形成于内外部环境的结合;二是组织形成的传统和习惯,那么就有着时间、机构、人员的参与;三是它是一套模式,那就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和稳定的普适结构;四是要授予新来者,那么,文化是不断传承的一种对组织的约束力。

二、 文化的起源与假设

沙因对文化的研究,遵从了实验科学和生物演化的一些方法,通过考察一般组织文化的产生,了解到从组织建立的最开始,形成组织习惯的行为模式和习惯的时刻,被认为是文化开始形成的重要假设,这些没有约定为文字制度的行为,却对以后公司价值观的形成、规章制度的建立与执行起着深远的影响,如同基因一样,在组织其他部分的章程过程中起着方方面面的牵引。

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是提出假设条件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合理性。对于组织文化这一庞杂概念,沙因也提出了众多假设,其中最突出的是对外界适应的假设和组织愿景目标的共同认知的假设。不能具有外界适应,如同移栽一颗热带树种与针叶林长在一起,生存的土壤就没法遇到合适的淡水和需要的阳光。对组织的目标没有形成共享的认知,公司的模式和行为就不能被按照规范的方式被解读,文化也就难以形成其鲜明的行为习惯,文化作为粘合一切的“胶水”,也就无从谈起。

三、 文化建设

文化从表现为员工行为现象的“人工饰物”,到深层次的信奉的信念和价值观,到不能解释的基本假设,三个层次在关键的时候总是发生着信息的印证和信号的加强或纠正。不论组织是否有意识的建立和确认组织文化,文化总是从组织成立之初就存在假设条件先行产生,甚至大多数时候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从一个组织跨越到另一个组织时,我们的“文化”方式会发生悄然的改变。文化首先以“潜文化”或“亚文化”的形式存在于组织中。

作为具有使命目标的组织或企业,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必然会改造组织的文化,组织首先要理解企业的发展生命阶段,快速生长的组织与成熟的组织文化需要是不一样的。明确了组织的发展阶段,领导者、企业机构的功能模式、权力的分配以及对约定行为的奖惩将会对文化的引导和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不能期望在同样的组织机构或同样的规章制度下产生同样的文化,文化形成存在关于人性、时间和空间、人际关系、价值观等一些列主观性的前提假设,参与其中人的因素、制约其外社会的因素都在以复杂而有机的方式影响企业文化。而文化的主线始终是企业存在的意义和领导者赋予它的“灵魂”,握住这样的主线,我们在不停的选择适合组织需要的人、设立公司提倡和禁止的行为、不断改变我们组织的发展方式、继承或扬弃一些组织需要保留的或需要改变的。

四、 文化学习与文化冲突

一个新加入者能否尽快被组织接纳并获得机会,对文化的学习和适应是首要任务。一个新成立的企业和发展初期的企业也需要从外部学习先进的文化以促进本企业文化的形成和成长。在组织基因里,对文化的改造和学习也因作为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根本培养起来。

文化冲突在跨区域、跨行业、跨国经营中表现尤为突出,然而即使在本土化非常成功的企业,专业不同形成的“设计师性格”仍然困扰着企业。面对文化冲突,相互尊重是首要的前提,在文化方面也普遍存在着在底层解决不了的问题,而提高一个层次,或许会找到更多的共同利益。同时多元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也是今天市场化渗透的普遍现象。我们回顾国家文明的历史,最有生命力的是融合多民族发展的文化传承和创新。

房地产企业管理部:俞光梅

2012年12月19日

第二篇:《组织文化与领导力》读后感

作为一本管理类的图书,《组织文化与领导力》在管理界一直享有盛誉,怀着好奇和崇敬的心情,我开始接触这本管理界的“圣经”。正如我以往对读书的看法:无论什么时候,读一本书,要想真正了解这本书,首先要了解他的作者。只有详细的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之后,并且结合着作者的自身经历,我们才能体会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才能真正的吸取其中的精华。我一直坚信:思想来源于实践,任何人都一样,外在的种种表现都体现着内在的思想,而这种内在的思想又都来源于切身的实践。一本书同样如此,这其中所有的思想精华,都来源于作者的自身实践,都是作者思想的文字表现。所以这次,我依然是从作者入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来阅读这本书,以此来体会其中的真谛。

这本书的作者埃德加·沙因,在美国被称为“企业文化理论之父”并且在世界上享有盛名,是世界百位最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之一,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实战派管理咨询专家,并且作为企业文化与组织心理学领域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曾为苹果,花旗银行,宝洁,摩托罗拉,惠普,壳牌,DEC等知名企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做过管理咨询。埃德加·沙因主要成就实在组织文化领域,他率先提出了关于文化本质的概念,对文化的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文化的形成和文化的间化过程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业界公认“企业文化”一词是由他发明的,并且他率先提出了企业文化,职业发展,职业锚等概念。对后来的管理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埃德加·沙因的成就在企业文化与领导力上,他结合着自己多年的管理经历详细的解释了组织文化与领导力。而这些观点则在这本《组织文化与领导力》当中都有体现。

了解了埃德加·沙因的成就与经历,我们对他本人也是对这本著作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一看到组织文化与领导力,我就大致的对这个署名有了几个提问。什么是组织文化呢?如何界定组织文化 ?如何破评估组织文化呢?紧接着,我的脑海里也在想作为一个领导者,他们是怎么建立组织文化关系,怎样建立文化的?并且组织文化是怎么发挥其作用呢?还没阅读,就产生了种种的疑虑,带着这些疑惑,我开始了认真的探索。

经过不止一次的阅读这本书,我对组织文化与领导力也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和了解。组织文化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它不仅具有持久力,而且具有扩展性,甚至扩展到了职业文化和社区文化之中。并且在国家层面,文化在帮助我们理解团体间冲突上,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而在组织层面,文化同样是理解团体间冲突的关键。下面再说一下领导力,谈到领导力,我们或许无一例外的想到了权威。的确,领导力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在每时每刻,我们都在领导或许是被领导。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领导。那么将领导力与组织文化放到一起,他们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在某个时期,领导力曾经一再被吹捧为组织成败的关键因素,若将组织文化和领导力看作同一枚硬币的正反面,那么,这个时期,领导力远比它的另一面来得重要。领导力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就是:方面,领导力能够组织领导着来创建文化,没有领导,文化是混乱的,也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的文化了。另一方面,文化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领导。一旦文化被创建,它就会自觉不自觉的影响着领导。简而言之,在领导下产生文化,而文化又过来影响着领导。《组织文化与领导力》这本书则很好的诠释了企业和组织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并且如何运用领导力。

这本书共从三个方面对组织文化与领导力进行诠释,下面我对这些内容进行一个总体的概述,并对其中的精华惊醒归纳。首先第一部分:组织文化与领导力的界定。主要对组织文化与领导力的含义进行了解析。文化不但是一种动态现象,无时无刻不环绕在我们身边,在我们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不断的被制定和创建,进而借由领导行为塑造而成;同时还是一套指导和约束行为的结构,惯例,规则和规范。这一部分当中,我从中学到了。领导力是这样一种能力,它能使领导者带领团体走出造就了这个领导者的旧文化,同时开始适应性更强的发展性变革进程,这种洞察旧文化的局限性及发展以使其更具适应性的能力,就是领导力的本质和最大挑战。第二部分是:文化的维度与发展组织和领导力。这一部分则从更深的一层

来对文化与领导力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从中,我了解了文化的广泛存在,从根本上包含了一个团体要考虑和必须处理的一切事物,除了这些外部和内部的问题以外,文化假设还反映了一些关于真理,时间,空间,人性和人际关系的更深层次观点。最后一个部分则是:领导在文化建设,根治和发展中的角色。在这一部分当中,我从读到了,领导之所以能够区分经营管理和制度管理,其特殊的功能在于它对文化的关注。领导会创建文化,而且我们也将看到,领导同时也将管理文化,有时甚至还会对文化进行变革。通过对这本书的分章阅读,打破了以往我对组织文化与领导的认识,对其中的思想精华很有感悟。

企业文化看上去非常抽象,但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企业的成败。它是企业的灵魂、生命、也是成功企业不可复制的核心的要素。而企业的创始人,他的信念,他的价值观,对企业文化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整本书的阅读,我想举一个例子,来加深我对这本书核心思想的认知。我想用现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首富—马云的例子,来具体的谈谈这种感想。在今天,风起云涌的创业大潮中,真正敢用企业文化这一面大旗来独树一帜的企业家是寥寥可数。因为独特的企业文化可能会引起争议,在企业文化的设定和执行上也可能是困难重重。但独特性和它的不折不扣的执行,也正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当初,马云带着自己的梦想,带着给自己的一份承诺,领着自己的团队,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去厮杀。一九九九年的二月,他在杭州湖畔,对着十八位创业成员,热情洋溢的这么说着:“我们在黑暗中一起摸索,一起喊,我喊叫着朝前冲的时候,你们都别慌,你们拿着大刀,一直往前冲,十几个人往前冲,有什么好慌的!”想想他的激情,想想他对创业团队的激励,不难看到今天阿里巴巴的成功。马云当初提出了三个目标:我们要成立一家能生存百年的公司;我们要建立一家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我们要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名。这是一九九九年,十一年过去了,按照他当初提出的目标,梦想早已成真。这就是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马云。

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的成功,很好的诠释了组织文化与领导力的作用,一方面是靠他的领导力,通过他的领导力,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得到建立和完善,另一方面,他所创造出的这种文化有对他所创建的这个企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那么文化是怎么建立的?马云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说过。文化绝不是强大的口号,文化不是出刊物,出杂志,做DVD,文化是行为的考核,文化是一场场考核出来的。阿里巴巴的文化很简单,所有的员工进来都要说到六条价值观。第一条是“客户第一”。是谁给我们钱,不是股东买股票给我们钱,是客户买我们东西给我们钱。是谁在创造价值,是员工,第三个才是股东给我们的信任。所以我们的宗旨永远是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

我们公司的第二条是“团队合作”,我们都是平凡人,我是反对精英的,如果你认为你是精英,那么请你离开,我相信是平凡的人一起做一件非凡的事,团队合作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还有一条是“拥抱变化”,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应对各种各样的变化,有些他们的员工一年换了六个老板,项目换了

7、8个,马云认为这是他们的荣幸,谁有这种经历可以一年换六个老板呢。

第四条是“诚信”,马云觉得诚信是最关键的,做企业要诚信。企业的文化就是企业的宗教一样的概念,文化是一定要考核的,不考核没用的都是虚的,文化是使命,是价值观。一家企业、一个组织一定要有使命。阿里巴巴招聘员工的时候,马云喜欢那些有梦想的人。什么是梦想,梦想不是为社会主义奋斗终生,梦想就是我要买车我要买房我要娶老婆生儿子,马云觉得这样的梦想最实在。这就是平平凡凡实实在在的人。有些人认为他的这种梦想怎么那么低俗,但马云认为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组织是要有使命的,迪斯尼的使命就是让世界快乐起来,他们招的员工都是开开心心的乐观主义者。怎么往前走,就是使命驱动,阿里巴巴的使命很简单: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阿里巴巴做的一切的事情,很重要的一点都是围绕帮助中小企业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客户要的不是服务,是体验,体验是什么,体验就是感受。每个企业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使命,根据这个使命你才有未来行动的准则和方向。然后就是价值观,阿里巴巴公司的

人都知道,百分之五十的业绩考核是价值观考核,每个季度考核,考得他们晕头转向,一定得考核,阿里巴巴员工的奖金、工资、待遇全和这个挂钩,价值观是考核出来的,它会变成一种本能。企业如宗教,企业的价值观如同宗教信条,信则进(加入企业),进则必须信,不信则换(换工作)。跻身企业,员工就必须以积极心态去适应企业文化,转变自己的价值观。公司不欠任何人,任何人也不欠公司。今天的企业家比十年前更加能承担责任,能力更强,阿里巴巴企业的文化培养是积极乐观的面对未来。如果企业是个旅程,那使命就是目的地,价值观是红绿灯、斑马线。马云为什么喜欢小公司,在小公司马云看到的是理想,是梦想,是希望,在大企业看到的是KPI、做战略做的应该是“战”,而不是“略”。

这就是马云独特的领导魅力,在他的领导下,阿里巴巴集团在中国乃至在世界上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集团很好的诠释了组织文化与领导力。他的领导力缔造了阿里巴巴集团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所以说,组织文化与领导力是不可分开的。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的缔造了成功。

通过阅读埃德加·沙因的这本《组织文化与领导力》,并且结合着马云和他阿里巴巴的例子。我打破了以往脑海中对组织文化和领导力的浅显的认识。真正的组合字文化就如埃德加·沙因所描写的那样。领导力和文化就是同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这本书的阅读,加深了我对组合字文化和领导力的认识,我想这种收获,会让我受益终生的。

第三篇:校长领导力与学校的发展

校长领导力是指学校管理者统率、带领团队,并与团队交互作用从而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能力。校长领导力不是指校长某一方面的能力,而是包含了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建设能力、执行力等方面能力,是校长办学理念、办学思想、育人目标、学识、人格、情感、意志等素质的综合反映,是驾驭、引领、发展学校的综合能力。校长的领导力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发展与成功。

一. 校长领导力首先是一种准确定位的决策能力。

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外代表学校,对政府主管部门承担学校管理的责 任,对学校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全面负责,肩负着一所学校的兴衰重任。成功的校长,必须要根据社会和教育发展与改革的要求,结合学校所处学生、社会、政策背景,学生的情况、师资力量、学校历史风格各种情况,综合考虑,深入研讨,为学校找到一个明确的定位,确定学校的愿景,把它作为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引领学校达到愿望,从而使学校走向成功。因而,作为一名校长,首先必须加强学习,加深对有关教育政策、法规的解读,深入理解,把握党的教育方针,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才能找到适合学校发展的目标、才能有效地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共同为美好的愿景而努力奋斗、拼搏进取一定成功。我校属于一所农村初级联中,所处地理位置较偏僻,优质生源一向流失严重,没有尖子生,成绩连中等程度的都不多。学生厌学情况较为严重,影响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逐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把学校办好,是摆在校长面前的首要问题。我们通过深入研讨,端正办学思想,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认识到成绩再差的学生也需要上学,决不能让一名学生掉队。其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要把目光仅盯在升学率、成绩拔尖上,只要学生能够愉快学习,素质得到提高,和谐发展就是成功。鼓励师生多开展课外兴趣活动,鼓励百花齐放。因而我们把“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作为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把培养合格的初中毕业生,完成“普九”任务,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更多优质学生作为学校的发展目标。这就为全校师生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为师生提供学习、工作的动力,使学校能够不断发展。其次,决策能力还要求校长能根据学校不同时期把握不同时期的发展现状,敏锐地发现问题、诊断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做出正确的决策,牢牢把握住学校的工作方向,把学校不断引向成功。

二. 校长领导力,其次还是一种善于沟通的能力。

无论是人际沟通、信息沟通,还是组织沟通,都是将一个有“意义”的内容 由一方传递给另一方,其目的在于使双方之间彼此相互理解。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门,担负着教书育人的任务,而且立足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受到当地的社会心理文化氛围的影响。因此,作为学校主要负责人的校长,必须善于根据当地的各方面情况,向当地干群宣传学校,宣传有关教育方针、政策,使当地干群及全校师生理解、支持学校的工作,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例如我们学校属于东山区教育局直接领导下的公办学校,学生主要来源于周边七个行政自然村,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学生质量较差,基本没有上层生,缺乏尖子生,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差。有鉴于此,学校多方联系、沟通,终于取得上级和当地有关七个村领导的支持。使相关七寸理解他们的支持是办好本校的重要保障力量。成立由学校校长和七个乡村的村委会主任组成的校董会,定期、不定期在学校召开校董会,具体协调学校和七个乡村学生的教育问题,很好地解决学校校舍设备维修、更新以及学生上放学路上的交通安全。学生团结、家校联系等有关问题,为学校有关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稳定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必要的资金支持,促进学校工作的开展。其次,作为直接对上级教育教学工作负责的学校,还要求校长要善于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特点,将学校有关的发展前景、现状、存在问题向上级领导汇报,并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思路,争取上级领导的理解、支持、解决,才能确保学校健康的正确地发展。再次,为了顺利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校长要运用多种方式,包括会议、谈话、活动等等,建立师生心理相容的氛围,取得师生的信任和支持,努力促进学校内部各个层次、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沟通,使学校各层管理者都明确理解校长的意图,齐心协力、行动一致地去完成共同的教育教学任务。正确用权,使群众与校长心理相容。校长管理学校是一个人向其他人施加影响的过程。校长之所以能够实现领导,其基础是权威。正式权威是由上级任命的法定的地位和权力;非正式权威是指不依靠上级任命而靠校长自身在群众中的威望而产生的影响力。在某种意义上说,非正式权威比正式权威更重要。因为对被领导者来说,前者是自愿的,而后者往往是强制的。 校长要树立自身的权威,做到与群众心理相容,首先应树立服务思想。服务思想是领导者或得被领导者信任与支持的主要源泉之一,是领导者增强影响力的催化剂。在服务过程中,通过心里理触,用自己的思想品德、工作作风、人格修养等方面的优良品质感化教职工,你便获得了实现领导的可能。其次,要尽责任,这是影响校长权威的重要因素。要摆正责任与权力的关系,事实上责任比权力更重要。任何一位领导,当你面对群众只要权力而不尽责任、不负责任或怕负责人时,群众在心理上就不会接受你,你在他心目中也就不再是领导。第三是要正确行使职权。任何有职不管事,没有职务反而有权,以及“越权”、“专权”行为,都是不能正确使用职权的表现。由此造成组织成员不听从你的领导,你也就没有领导权威。就不能与教职工心理相容、顺利合作。

合理分权,使领导之间、教师之间心理相容。分权是一种职权分散化的政策。分权不当会造成领导之间的心理不相容,产生矛盾和内耗,从而影响集体的战斗力。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常常有类似的问题发生:校长分派主管后勤的副校长去管招生与教学,后勤工作由校长包揽,这就造成主管教学副校长与主管后勤副校长之间的矛盾;校长大权独揽或越级分权、该与主管副校长商量的则不去商量,或直接委派普通教员去主管学校行政管理等,这就会造成有的副校长与校长之间的矛盾。校长只有合理地分权,才会使领导者之间关系融洽,心理相容,密切配合,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学校领导的工作分工也必须照顾到每个教师的实际情况。了解每个人在知识、能力及其兴趣爱好方面的差异,分工以扬其长,避其短为原则,把教职工各种各样的个体潜力联合起来,让他们人尽其才,相互补足,进而形成一个统

一、谐调的整体。如果校长分工不当,在分工过程中过分赞赏一个教师的特长,过分贬低另一个教师的短处,都是忌讳的,它容易使学校出现分裂因素,容易引起教师的心理挫伤,使教师在不顺的心境中工作。引起新的人际矛盾,使教师间由于被信任程度的差别而心理互不相容,降低工作效率。

促进沟通,使学校所有成员间及学校与社会间都能心理相容。无论是人际沟通、信息沟通还是组织沟通都是将一个有“意义”的内容,由一方传递给另一方,其目的在于使双方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学校组织系统的各项工作是交错复杂,学校中每一位教职工的价值观、成就动机和工作目标也是不尽相同。在学校的多层次、多个子系统的管理组织中,难免由于群体间相对闭锁而引起矛盾。因此,校长应努力促进学校内部的意见沟通,使各层管理者能理解校长的意图,使每一位教职工了解学校的工作目标,以齐心协力,行动一致地去实现共同的教育、教学目的。在实践中,学校管理者通常可采用以下沟通方式:建立教代会例会制度,加强领导与教职工的意见沟通;坚持年级主任与教研组长同时参加的教学管理工作例会制度,实现在教学管理思路上的管理者群体的正式组织沟通;允许与正确对待非正式组织沟通;坚持每周一次的校务会议制度,实现领导者之间的对于组织目标、工作计划进行的平行沟通。

三. 校长领导力也是一种团队建设能力。

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需符合社会的要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完善自身、发展自己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发展。当前我们国家的发展目标是要建设一个民主、富强的和谐社会。在这个伟大的建设历程中,学校必须把建设和谐校园作为自己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学校的管理就要“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和教师的成长、发展为本,这也是教育的根本。这里边的关键问题要以人为本,建设一支学习型的教师队伍。有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校长首先必须不断学习,正确认识新课程给学校管理带来的变化,确立新的学校观和管理观。引领教师不断学校,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因此校长要突出管理就是为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服务的思想,注重广大师生,发现他们的优势和特长,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发展和展示平台,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收获希望,不断激励他们自我发展,使师生感受到“活得有价值”,从而实现学校的目标。从根本上说,需求是教师的工作源泉。教师的工作动力无一不是由其需求引导的。校长与教师之间必须寻求相互信任,鼓励教师勇于创新。当教师把工作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理想的时候,其所发出来的热情是以照亮学生的人生,使学生走向成功。其次,在制度的设计上要建设一套有利于激发广大师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制度。为营造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服务,让广大师生勇于冒尖、乐于奉献。诸如各种奖教奖学制度的建立,还有对取得成绩的师生给予及时的表扬肯定等等。

四. 校长的领导力还必须是一种坚强的执行力。

要确保学校工作有序运作、高效发展,校长必需要有坚强的执行力。这首先 要求校长要做到坚持原则。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诸如学习,校长要时刻不忘学习。“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党和政府对教育的要求,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课程对教育教学的要求,才能更好地引领全体师生不断走向发展、成功。校长只有好学的形象,才能更好地带动教师的学习。再如敬业勤奋,学校要求教师要准时上课,参加各种活动,校长就必须做什么事情都准时。每天早上,当校长第一个站在校门口迎接师生到校的时候,从校长身边经过的每个教师,都会受到教育。早到的教师会受到感动,迟到的教师会感到不好意思,这种无声的教育有时比有声的更有效果。

其次,要有坚强的执行力。校长还必须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坚决执行 学校的决策。作为校长,如果言而无信,必失威信,行而无果,必难服人。因此,对于经过多方论证是正确的决策、政策、制度,就必须带头坚决执行,而不能碍于情面,怕得罪人而睁只眼闭只眼。

“打铁还须自身硬”,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评论一所学校,首先要评论她的校长。”校长只有自身具备上述几种能力并能自如运用于实践,并形成坚强的领导力,并具有强烈的成功办学欲望,才能不断地引领学校走向成功,实现辉煌。

第四篇:卓越领导力的六项修炼 第四讲决策力与组织力

第四讲 决策力与组织力

案例:凤凰展翅之谜

在电视行业中,可以看到发展最好的、盈利最快的电视台,都不是实力最大的电视台,而是打破了这个行业的游戏规则的电视台。凤凰卫视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作为一个弱小的电视台,凤凰卫视是怎样创造新的游戏规则,打败比它强大得多的电视台的呢?

开始的时候,凤凰卫视资金短缺,只能勉强办一档节目:“相聚凤凰台”。在这种情况下,凤凰卫视的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认为,实力是无法超越的,凤凰卫视要想好好地活着,就必须改变方向。

1.理念上创新,认识劣势

不再跟着那些实力雄厚的电视台跑,而是改变游戏规则,然后让别人跟着自己跑。优质的采编加优质的播音等于优秀的节目,这是电视台的一个原有公式。奔驰车进入拥挤的道路,优势就没有QQ大了,甚至连一个摩托都不如。通过分析,刘长乐认为优质的采编,目前凤凰卫视还没有能力做到,因为它没有资金去支持大量的采编活动,什么洪水一线、战争一线,这些能力没有。优质的播音,当时凤凰卫视播音员的水平在整个中国的电视台中最多能够算是中游水平,因此,采编和播音这两方面的优势都没有。

2.改变游戏规则,明确优势

按照原有的规则,凤凰卫视做不出优秀的节目,所以必须改变游戏的原有规则。原来电视台靠的是播,靠的是画面,但是这恰恰是凤凰卫视的劣势,而这一劣势是目前暂时无法改变的。怎么办?凤凰卫视把画面变为一个无足轻重的因素,不靠大制作,不靠采编,做了第一档试验性的新闻栏目《凤凰早班车》。没有人出去采访,没有花那么多钱,鲁豫一个人在说新闻,反倒让观众觉得很生动、鲜活,结果大受欢迎。然后凤凰卫视一发而不可收,仔细分析一下,凤凰卫视基本上都是这类节目,强化说的优势,例如《剪刀加口水》、《时事开讲》、《铿锵三人行》、《娱乐串串烧》、《有报天天读》都是这一类的节目。

3.16字经

打破行业规则,往往是由一个新思维作为前导,思维一变,新思路就诞生了。刘长乐总结了16字经验——“你无我有,你少我多,你慢我快,你板我活”,这就是凤凰展翅的谜底。

具体内容详见图3-3所示:

图3-3 凤凰展翅之谜示意图

【心得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精英到经营的转变(上)

作为一个领导人,已经从一个乐手变成了乐队指挥,从精英转变到了经营阶段。那么从一个业务精英到一个职业领导人,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以下四种变化是必须要注意的:

经营范围:岗位→组织

如果说过去你也是一个经营者,那么你只不过是在经营一个岗位,这时你具有的是经营一项专业的能力。但一旦变成领导人,你就是在经营一个组织,所以原来的能力已不再是自己的经营对象了,不要以自己擅长某项工作而得意。因为一个人往往对自己最得意的事会爱不释手,结果就会忘记了去做指挥。作为领导人经营的是一个组织和团队,而不是个人,所以领导者时刻都不能离开指挥岗位。

业绩标准:个人→团队

领导人的业绩标准已经从个人标准转变为团队标准,所以企业要特别注意标准的转变。以销售部门为例,如果发现一个12人的销售部门,销售经理的销售份额占到了50%以上,这不是什么可喜的现象,反而是一个可怕的现象。因为整个组织的重力就在这一个人身上,如果这个人跳槽、倒戈,很容易造成一家企业的倾覆。领导人不能成为所有压力的集中点,因为一旦他崩塌了,整个企业就垮了。如果离开了领导人企业就不能正常运转,这是非常危险的现象,这是领导人没有尽到责任的表现,并不是他尽力而为的体现。

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人,企业就如同自己的子女,让它长大成人,这才是领导人的本事和责任。如果离开领导人它就哇哇大哭,一事无成,尽管它长得又高、又大、又壮,但还未成年。没有把企业培养为成年人的时候,领导人是不称职的。

很多大企业现在叫做傻瓜企业,尽管长得又高又壮,但自己不会决策,只要某位领导人离开了,重大的决策全部停板,企业没有自己行为的能力,而领导人一旦出了问题,企业立刻就垮下来。一家好的企业要是离开了这个领导人仍然能够持续运行,具备持续运行的能力,领导人才算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可见,培养一个团队,让企业长大成人,是企业领导人的重要任务。

核心能力:专业→用人

当一个人成为领导人之后,其核心能力从专业能力变成了用人能力。对领导人来说,最困难的不是识别和委任人才,而是在此之后如何使用人才,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能力。人尽其才,是领导人的希望,也是每个员工的希望。这就需要领导人鼓励和尊重个人才智的发挥,相信人、允许人发展自己的才能。这是企业至关重要的力量源泉。

工作方式:努力→借力

当一个人成为领导人之后,他的工作方式由努力变成了借力。也就是说,作为一般工作人员努力很重要,但领导人的努力并不重要,借力才是重要的。

借什么之力?借政策之力,借盟友之力,借市场之力,甚至借负面之力。“君子身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一个好的领导人,就像一个好的帆船手,在顺风和逆风中都可以行船。

【案例】

韩国现代集团经历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销售全面滑坡,已经开始亏损。在这个时候,老一代创始人郑周永去世了,整个家族缺少一个合适的接班人,整个企业遇到了危机。郑梦宪在管理方面经验并不是很多,但是由于他掌握了一种领导艺术—借的艺术,在两三年之内,把现代集团推出了沼泽地,进入了快车道,挽救了现代集团。

怎么借力?不是市场有压力了吗?市场有压力,一般领导人的思路是哪里有问题就解决哪里的问题,市场销路不好,把重心放在市场上打开销路。

但他的思路不是这样的,他认为市场压力带来了改革的契机,因为他知道父亲在这之前做了好几次改革都失败了。现代汽车是模仿日本汽车起家的,但是现代汽车之所以在市场上有竞争力,是因为它的价格比日本汽车要便宜一半,质量确实比日本车要差,但由于价格便宜,在发展中国家非常受欢迎。之前有过改革,必须提升质量,而且制定了很严厉的措施,因为市场销售太好了,形不成压力了,所有的人认为没有必要改进,市场的压力是改进的推动力。

但是郑梦宪认为,如果改进了市场,改革的良机就失去了,所以市场的压力不解决,放在那里,形成内部的回压,而他把关注力放在了生产和设计部门,生产抓质量,设计抓创新。他换了三分之二高级领导人,亲自到生产一线去,对发现的问题要求限期改进,如果又没改进,就开始采用人事手段。这时候从普通员工到企业各级管理者都有了压力,于是就开始改进计划,改进设计,结果两年之后,现代集团的第一批运动车型在美国上市,质量立刻得到好评,销售自然就回升了。

点评:现代集团的领导人并不急于解决销售问题,而是利用销售制造压力,然后解决了企业的内部问题,反过来推动了销售,再加上市场转暖,现代也恢复了生机。

图4-1 从精英到经营的转变图

【自检4-1】

请你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1.作为一般工作人员努力很重要,但领导人的努力并不重要,借力才是重要的( )

2.“君子身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一个好的领导人,就像一个好的帆船手,在顺风和逆风中都可以行船( )

3.当一个人成为领导人之后,其核心能力从专业能力变成了用人能力( )

4.对领导人来说,最困难的是如何使用人才,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 5.培养一个团队,让企业长大成人,是企业领导人的重要任务 ( )

6.作为领导人经营的是一个组织和团队,而不是个人 ( ) 7.如果离开了领导人,企业就不能正常运转,说明这位领导人是一位成功的领导人( )

1.P 2.P 3.P 4.P 5.P 6.P 7.Í

第五篇: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实践与思考

银川市金凤区社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09-05-07】 【来源:金凤社区信息网】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点击数:254

{#Content}

本课对象:中强社区全体党员及居委会干部

本课目的:研究分析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工作方法

本课时间:1小时

主讲人:郭文革

社区党组织是党在社区的战斗堡垒,是党的社会工作的基础。如何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夯实党在城镇的执政基础,提高社区服务教育管理水平,是 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克山县社区党建的实践,就发挥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作一些初步的研究和探索。

一、健全组织体系、夯实物质基础是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前提。

要保证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持续有效发挥,突出核心地位,健全组织体系、打牢物质基础是前提。

1、定位必须准确。关于社区党组织的定位,《党章》已有明确规定: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但在工作实践中,有的把社区党建作为社 区建设的一部分;有的没有明确和理顺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其他组织的关系;有的书记和主任待遇不同,主任是财政开资,书记工资很少或没有工资。这不仅没有突出 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而且影响了社区党组织作用的有效发挥。为了避免这些现象的发生,各级党委应该根据党章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台下 发有关意见,明确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其他组织、社区党组织书记和社区居委会主任的关系。要强调用社区党建统领社区建设,从内涵上明晰社 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的关系。要强调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的关系。要强调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在社区的地区性、群众性、公益性、社会性工作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担负领导、指导、协调社区工作的主要职责。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其他组织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 基层党组织是协调指导关系,从体制上保证社区党组织处于领导核心地位。要明确社区党组织书记与社区居委会主任的待遇报酬应执行同一标准,必要时前者可适当 高于后者,二者的工资薪金可统一由财政全额拨付。这种制度设计有利于保证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地位。

2、组织必须健全。只有建立以党组织为领导的社区组织体系,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才能有组织基础和人员保证,发挥作用的渠道才能更顺畅。因此,各级 党委必须指导社区建立健全以党组织为“塔顶”,以社区在职党员联络站、社区居委会、群团组织、协商议事机构、中介服务组织和志愿者队伍等为“塔身”,以党 员、居民代表、团员、妇女代表、青年志愿者和种类能人为骨干,以社区全体居民为“塔底”的塔式社区组织体系。应按照“把支部建在经济增长点上、建在区域 上、建在协会上建在志愿者服务队上、建在商业商业街上、建在非公有企业上”上的精神,建立党组织,组建在职党员联络站、联络小组、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应 按照“区域选代表、行业建协会”的要求,民主选举居民代表,成立各种协会、各类志愿者队伍,从而健全社区组织体系,为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提供坚实 的组织保证。

3、投入必须加大。办公场所、活动阵地、办公经费、办公及活动设施、人员待遇是社区党

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物质保障。因此,各级党组织应采取财政出一 点、驻区单位筹一点、政策倾斜一点、社会捐一点、向上争取一点等办法,不断加大硬件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办公环境,配齐办公设备,增添活动设施,提高工资 待遇,保障经费来源,切实解决:“三无”问题,夯实社区党组织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社区一般应设置服务中心、警务室、医务室、活动室、阅览室、会议室、 “爱心超市”等服务场所和活动阵地,应配备微机、背投彩电、影碟机、娱乐用具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和健身器材。只有设施的现代化、办公的自动化、信息的网络 化,才能使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提高服务居民水平有可靠的物质保证。

二、创新活动载体、拓展社区服务是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关键。

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服务居民,而检验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主要标准就是服务居民的质量。因此,社区党组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载体,提高服务居民的水平。

1、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为党员发挥作用搭设舞台,让所有党员都动起来。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不仅要求社区党组织发挥政治导向、决策把关、思想指导、监督保证、组织发动等职能,而且依靠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努力使党员成为服务社区群众、关心弱势群体的先锋,整合社区资源、共建文明社区的先锋,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友爱和谐的先锋。这就要求社区党组织必须区分党员的不同层次,不断创新载体,丰富党组织活动内容,让社区党员动起来。总体来说,社 区党建工作应以“服务居民、凝聚人心、强基固本、加快发展”为宗旨,在社区党组织中开展以党的领导进社区、党的思想进社区、党的宗旨进社区、党的温暖进社 区、党的形象进社区为主要内容提要的“五进”社区活动。具体来说,社区党组织应根据不同类型党员的特点,适应不同需求,创设不同载体,开展各具特色的党组 织活动。在社区党员干部子女中,应开展“进千家门、知千家情、解千家难”的“走千家”活动;在下岗职工党员中,应开展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双带”活动, 在社区在职党员中,应开展以带头宣传党的政策,带头参与社区服务、带头维护社会治安、带头创建文明楼院为主要内容的“六带头”活动;在流动党员和个体户党 员中,应开展以订一份党报、听一堂党课、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义务活动、写一份思想汇报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活动;在离退休党员中,应开展以时事新闻听 一听、光荣传统忆一忆、城镇发展比一比、美好前景望一望、自身差距找一找、社区工作帮一帮、不良倾向管一管、家庭成员育一育为主要内容的“八个一”活动。 通过每个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促进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有效发挥。

上一篇:组织部民主生活会下一篇:怎样做好群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