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诺贝尔文学奖

2022-07-27

第一篇:中国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之后最有希望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摘要]理论上而言,诺贝尔文学奖很难预测,一国作家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连续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并不是说其他作家的成就难以匹配诺贝尔文学奖,而是很多情况下,获奖也要看运气。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理论上而言,诺贝尔文学奖很难预测,一国作家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连续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并不是说其他作家的成就难以匹配诺贝尔文学奖,而是很多情况下,获奖也要看运气。

十一长假期间,国外的Ladbrokes、Unibet两大博彩公司便开出诺贝尔文学奖的赔率榜单,其中中国作家北岛再次上榜。

那么,莫言之后,哪些中国作家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呢?小编结合博彩公司赔率榜和各位作家获奖情况,大胆预测今后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阎连科

作家阎连科

阎连科,生于1958年,河南嵩县人,被文学界普遍认为是莫言之后最有希望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之一,被誉为“荒诞现实主义大师”。198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教系,1991年又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78年应征入伍,历任济南军区战士、排长、干事、秘书、创作员,第二炮兵电视艺术中心编剧,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阎连科的作品曾获奖20余次,包括两次鲁迅文学奖,一次老舍文学奖。2014年5月,阎连科获得第14届卡夫卡文学奖,该奖项是国际上一个重要的文学奖项,被视为诺贝尔文学奖的风向标,阎连科是该奖项设立以来第一个获奖的中国作家,也是继村上春树之后第二位获得该奖的亚洲面孔。 阎连科的作品以“神实主义”风格著名,这一概念是阎连科提出的一种新的文学创作概念,阎连科对此的解释是:“在创作中摒弃固有真实生活的表面逻辑关系,去探求一种„不存在‟的真实,看不见的真实,被真实掩盖的真实。”

代表作品:《日光流年》、《受活》、《丁庄梦》、《风雅颂》、《四书》等,其作品被翻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北岛

诗人北岛

北岛,原名赵振开,1949年8月2日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湖州,中国当代诗人,朦胧诗派代表人物之一。目前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先后获瑞典笔会文学奖、美国西部笔会中心自由写作奖、古根海姆奖学金等,并被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是北岛最为人熟知的诗作,出自北岛1976年所写的《回答》。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北岛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甚至在一段时间内是中国作家唯一的热门。

在博彩公司的赔率榜上,北岛总是能上榜。

代表作品:《回答》、《路歌》、《一切》、《太阳城札记》、《午夜歌手》等。 李锐

作家李锐

李锐,男,1950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四川自贡。1998年12月发表第一篇小说。迄今已发表各类作品百余万字。

系列小说《厚土》是李锐影响较大的作品,他曾先后获得第八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第十二届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等奖项,现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十多年前便注意到李锐,并将其小说集《厚土》翻译出版,其后又翻译了李锐的长篇小说《旧址》。马悦然十分欣赏李锐,曾希望去山西看望李锐,李锐也因此被视为距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中国作家之一。

代表作品:《丢失的长命锁》、《红房子》、《厚土》、《传说之死》等,其作品被翻译成瑞典文、英文、法文、日文、德文、荷兰文等多种文字出版。

余华

作家余华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现代作家。1977年中学毕业后,进入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深造。1983年开始创作,同年进入浙江省海盐县文化馆。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发表作品一百余万字。现就职于杭州文联。

《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最知名的作品,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余华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在获得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后,余华也被视为中国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之一。(该奖项得主葡萄牙人萨拉马戈、德国人君特·格拉斯先后获得1998年、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品:《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世事如烟》、《兄弟》。

苏童

作家苏童

苏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江苏分会驻会专业作家。1983年开始发表小说,迄今有作品百十万字。

苏童的中篇小说《妻妾成群》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并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获提名第6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蜚声海内外。苏童先后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在内的多种文学奖项。苏童也是博彩公司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上的常客,亦被视为最有可能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之一。

代表作品:《妻妾成群》、《1934年的逃亡》、《河岸》(苏童自己认为是2009年之前最好的作品)等。

贾平凹

作家贾平凹 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创作《废都》。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废都》使贾平凹荣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1997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贾平凹一向被视为与莫言齐名的中国作家,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便被传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是中国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之一。

代表作品:《商州》、《浮躁》、《废都》、《白夜》、《秦腔》、《古炉》等。 阿来

作家阿来

阿来,男,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著名作家,四川省作协主席,兼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从1994年《尘埃落定》写出至1998年出版期间,阿来由阿坝州一家杂志转辗到四川成都《科幻世界》由编辑到总编辑社长,《科幻世界》在阿来手里由一本杂志变为五六种,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科幻类杂志。

1998年,阿来出版小说《尘埃落定》,并因此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3年9月被人民文学出版社选为当代文学代表作,进入了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必读课程标准》。阿来也是中国最年轻的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评论家柳建伟曾预言:阿来是中国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作家。

代表作品:《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等。

第二篇:莫言成为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籍作家

2012诺贝尔文学奖刚刚揭晓,我国作家莫言获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1981年开始创作,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代表作有《红高粱》、《檀香刑》 、《丰乳肥臀》等,其中《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11日讯 中国经济网记者从诺贝尔官网了解到,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被授予了莫言。评委会给出的理由是“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莫言由此成为首个斩获此奖的中国人。

据环球网报道:备受关注的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10月11日揭晓。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摘获这一奖项。评委会称,莫言的作品是“幻觉现实主义融合了民俗传奇、历史与当代性”,他本人也是当代第一流作家之一。

“通过幻想与现实、历史视角与社会视角的混合,莫言结合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与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作品中的因素,创造了一种世界性怀旧,与此同时,也找到了旧式中国文学与语言传统的新出发点。”瑞典文学院评委会称,他的作品是“幻觉现实主义融合民俗传奇、历史与当代性。”

报道称,莫言原名管谟业,生于1955年,曾出版了多部小说、短篇故事和散文,题材十分多样。评委会认为,虽然他在中国以强烈的社会批判性而著称,但他无疑是当代第一流作家之一。

莫言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代表作有《红高粱》、《檀香刑》、《丰乳肥臀》、《酒国》、《生死疲劳》、《蛙》。

(本文来源:新华网 ) 责任编辑:NN056

第三篇: 中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经典语录——值得一看

1、安然的在被窝中躺过一世春秋。浑噩自知。

2、把每一个句子后面加一个完结的句号,记作虚无而迷惘的守候。

3、 别怪我太冷血,实情便是这样残酷——两情相悦时,你乐得付出,他乐得全收,你不感觉是牺牲,他不感觉你有多苦。爱情如果真是天平,相爱时真心与回应自然持 平,不爱时,再多的付出再痛的牺牲不过是让轻的更轻重的更重。情事如此,事业生活也当如是。管它回收的是琼瑶还是木瓜,切切记住:甘愿做,欢喜受,别拿牺 牲当口号。

4、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是在爱情中学习爱,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以更好的姿态重新爱。

5、呆坐在眼睛里的空洞和茫然,凝结成氤氲的哀伤,在青春的天空渐渐延伸和漫散。

6、当笔下肆意挥洒的心情化为文字,我将用它记录永生。

7、当时光碾过青春,我将以快乐注解悲伤。

8、黄昏是青春短暂的悲伤。

9、回首。才看见我们是以快乐的心情写悲伤的青春。

10、即使世界遗忘了你,也总会有那么几个人在你生命的伊始之日,道一声:生日快乐!

11、极度的顺从是悖逆。

12、简单的一个比方,一块玉,一元钱买到的,你不会将它看得很珍贵,一千元买到的,你自然会仔细收藏。不谈报酬,便永远将自己放在一元的水平线上,你不知道自己是否增值,也不知道是否有充实自己增值的必要,长此以往,不被埋汰也被饿死。

13、结婚是两个人的事,离婚,便是那只西伯利亚的蝴蝶,远远地拍拍翅膀,全城就可来场飓风。

14、久远是迷途里酝酿的酒。愈陈愈香。

15、 老铁匠操着小锺,与其 说是打,毋宁说是抚摸了一下那蓝钢。三个如狼似虎的儿子,各操着十八磅的大锺,各打了一锺,挟带着狂热与激昂,如同奔驰中的烈马之 蹄,迅速无比但又节点分 明地砸下去。奇怪的是竟然没有声音。往常这父子四人打铁时发出的声响半条街都能听到,连火车的汽笛声都能被盖住,但现在,这锻 打,这劳动,剧烈至极,连墙 角上蟋蟀的鸣叫都声声入耳,让人感觉到深秋之悲凉,生命之短暂。(月光斩)

16、老铁匠从姑娘怀中接过 那包裹,放在屋子正北方向的祖先牌位前,跪地,行三跪九叩之大礼。礼毕,将包裹解开,悲切切地说:列祖列宗,保佑吧!祝毕,将右手中 指塞时嘴巴,交破, 在那蓝光的映照下他的血也成了蓝色,滴滴下落到那钢上,先发出叮叮咚咚的声响,仿佛珍珠落到冰上,然后又咬左手中佛,将血滴上去,又发 出滋滋啦啦的声 响,仿佛那钢是灼热的。铁匠的儿子们嗅到了古怪的香气 ,与那用茶叶包裹着的人血馒头放到灶火里烧烤时的香气颇为接近。血祭完毕,那钢的蓝色浅了,淡了, 不似初时坚硬凌厉,增添了些许温柔,与深秋时节的满月光 辉有几分相似。然后,也不包扎手指,搬起那钢,如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孩,塞进了熊熊的炉火之 中。(月光斩)

17、恋爱时钞票拿来更换靓衣买到浪漫,婚姻时钞票要用来供奉柴米油盐解决尿不湿。

18、恋爱是心理享受,婚姻是刻板方程式。

19、恋爱是一加一等于零两人亲得像一个人,婚姻是一加一等于三生个孩子完成优生。

20、满腹经纶是黔驴之技。易于迁延与迟滞。

21、每个人,都有过恶梦的经历吧,谁都不会因为一场恶梦而真的从此抗拒睡眠。而且,没有谁真正会对他人的恶梦感兴趣,耿耿于怀的,只能是自己。你这场恶梦,当个警钟就行了。

22、那条黑爪子白狗走到桥头,停住脚,回头望望土路,又抬起下巴望望我,用那只浑浊的狗眼。狗眼里的神色遥远荒凉,含有一种模糊的暗示,这遥远荒凉的暗示唤起内心深处一种迷蒙的感受。(白狗秋千架)

23、 男女情事如战事,不攻不守只知退让,自然全盘皆输。也许有的女人会说,输就输吧,反正甘愿交给他,青春,钱财,心,他要什么便取什么。自以为在爱情中扮足 了伟大,却不知道,爱易脱口便易脱手,一次次的退让,已让他洞悉全部——言听计从,招之来挥之去,像极廉价雨伞,晴时扔到一边,阴时拿来蔽天,丢之不觉肉 痛,有之不觉珍贵。这种女人,活该被他欺被他戏。

24、年月里。五味杂陈。

25、嘭----这一棍子也打在了我遮挡脑袋的手骨上。我抱着头,窜到院子里。和皮发红站在了一起。

26、 皮发红主任捂着头窜到院子里,大声说:“王桂花,我要和你离婚!”“你要是不离,就不是人做的!”我娘怒吼着。“革命啦!革命啦”我得意地嚷叫着。 嘭 ----我听到自已头上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眼前金花乱冒,接着看到王桂花红彤彤的脸,和那脸上瞪得溜圆的大眼,接着听到她说:“小兔崽子,你也不是 个好东西!”

27、所以。兵荒马乱也要轻装简从。

28、提笔伏案之年。窗边。是心灵奔向青春的黑色河流。突兀的世界。

29、王桂花拿着面棍冲出来,我跟随着皮发红跑出院子,跑出胡同,站在大街上。(挂像)

30、我把你们的故事收入我的音筒,放在生活之上,我的记忆之下。

31、我的老婆----这个十年前就从丙纶厂下了岗的倒霉蛋----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我把左路的炮沉到底,叫了一声:将!然后抬起头,看着跑得浑身肉颤的老婆,问:跑什么?是家里起火了还是你被强奸了?(倒立)

32、我们总是以诗般的语言刻画自己在青春的罅隙中的那般狼狈。

33、我在河之彼岸,守望曾经归来,归来无望。

34、我总喜欢逆着时光,寻找我青春的足迹。

35、无论多么落寂和苍茫,那些身影总会过目不忘。

36、一个好铁匠,总是盼望着一块好钢的出世,然后用奇特的方式,使它服从自己的意志,变成一把宝刀。(月光斩)

37、因此,在那个习惯于悲春伤秋的年代,你陪我看了多少个日薄西山的景致,我陪你看了多少个破晓阑珊的夜,我们彼此静默的坐着,不言朝夕。

38、因了命途中的你们,我才没有荒芜了青春。

39、有些人,在不经意间,就忘了;有些人,你想方设法,都忘不了。

40、 遇上令自己痛心的男子,当做小姐送错的那杯咖啡,大声告诉自己“他不是我的那杯咖啡”;结束了一桩爱情,没有必要躲在家里用纸巾拭眼,在阳光或漫天雪飘中 坐进咖啡厅里,洒脱地笑笑,轻声告诉自己“一杯咖啡凉了,总还有另一杯正在炉上沸腾”;工作上些许的不顺心,不必悲天悯人,捧上喜欢的咖啡,看着窗外为生 计在冷风中奔走的人们,信心十足地告诉自己“高处不算高,低处不算低,至少手里的咖啡香浓不改”

41、月光下,我用繁冗拖沓的文字祭奠我的青春,纪念我死去的友情和迟到的爱情。

42、在年生里。我们因无知荒唐而美丽。

43、这个世界不是我们的敌人,也不是我们的朋友。这个世界可能是天堂,也可能是地狱,这全取决于我们的态度,取决于我们如何去看它,如何去制造它。

44、智慧与非智慧,区别便在其中。笨女人将自己的优越五分夸张成十分,聪明女人将自己的幸福十分浓缩成九分!

45、祝他幸福。而你,也得将自己拧拧干,到阳光地带下晒晒了。他都为别人撑伞了,你何必去回望他们的背影。

46、自我并不等同于自私,因为“我”的存在,别人才有被帮助被爱护的可能。“我”越自珍,爱情中越被重视,工作中越有能力,生活中越游刃有余。

47、总在不经意的年生。回首彼岸。纵然发现光景绵长了十六个年头。

第四篇: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国演讲:正义与世界

阿马蒂亚·森

 2012-10-28 22:11:52

来源:光明网2012年10月25日

【编者按】近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名誉教授,以“Justice and the world”为题做了主题演讲。阿马蒂亚·森教授,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曾执教于伦敦经济学院、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等著名学府,现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森的突出贡献表现在五个领域内,分别是:社会选择理论、个人自由与帕累托最优的关系、福利与贫困指数衡量、饥荒问题与权利分配不均的关系以及道德哲学问题。森深切关注世界各地遭受苦难的人们,被誉为“经济学良心的肩负者”、“穷人的经济学家”。森的思想对于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马蒂亚森教授的9本著作已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系统引进,包括已出版的《正义的理念》、《身份与暴力》、《以自由看待发展》、《理性与自由》,以及即将修订出版的《饥饿与公共行为》、《论经济不平等》、《印度:经济发展与社会机会》、《再论不平等》、《生活质量》。光明网特将阿马蒂亚·森教授演讲稿中译版刊出,供广大网友参考。

正义与世界

阿马蒂亚·森

能以这种令人惊喜的方式成为这所著名学府的一员,我深感荣幸。很久以前,我就以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交往而自豪,许多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直是我在中国的出版方。还要感谢今天活动主办方的热情之举,现在我与这所学府的关系更密切了。我有充分的理由为这个我有生以来的新进展而感到高兴、庆幸和自豪,所以我要以表达我对这所著名学府的衷心感谢作为开场白。

我的关于正义的论著的出版

除了成为这所著名学府的一员,这个令人难忘的场合对我来说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那就是我最新的论著《正义的理念》的中文版正式发行。我有幸能够再次通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以中文的形式陈述我的观点,这一次是关于社会公正。正如我在这本书的“中文版序”中提到的,我童年时代的所思所想——这也贯穿了我的一生——受到中国历史以及许多源自中国的思想的深刻影响。我也把这本书献给我的中国朋友谭利(音),实际上他也是我最早的朋友(我们一起在印度上过学)。许多中国学者和学生对我的著述感兴趣,这让我感到特别高兴和满足,也深受鼓舞。

那么,这本书是关于什么的?这本书试图重新检验和审视数千年来驱动全世界的人前进的那个——或那些——正义的理念。理解正义的要求有许多种方式,在这本书中我对这些可供选择的方式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我也尝试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这套方法汲取全世界的历史思维,包括印度的和中国的,而不仅仅是西方的传统思维。显然我不能在此讨论我在书中分析的所有思想,但是我认为我应该介绍一些基本的观点,这些观点与在正义的理念形成过程中需要有一个世界观相关。

从区域到全球马丁·路德·金,这位伟大的非裔美国领袖,在一封写自伯明翰监狱的信中说:“任何一处的不公正对每一处的公正都是威胁。”这封信写于1963年4月,将近五十年前。那个时候,金正在与发生在美国,尤其是非裔美国人(也就是美国的黑人)所遭受的不公正作斗争。因为他鼓动在自己的国家消除非白种人所遭受的不公正而被捕入狱,不久被一个持不同意见的人刺杀,这个人在政治上反对金所倡导的民权运动。在金的一生中,他所从事的积极的政治活动几乎全部都与美国的不公正有关,但是金的哲学关注并没有仅仅局限于地域性的不公正问题。作为一位有远见的领导者,金看到在全球范围内存在大量的不公正。他认为,任何地方有理性的人都有理由帮助那些全世界遭受不公正、剥削和歧视的人们。

从某人自己国家内部的地域性不公正过渡到全世界范围内的全球公正,对充分理解思考正义的学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对公正的诉求可以在某个地方进行(像马丁·路德·金在美国所做的那样),但是公正要求的基础是普遍的:它们不应该局限于某个地方。金为什么拓展伦理思维的原因是理解正义这个概念一个非常重大的议题:如果我们将注意力仅仅局限于我们在自己所在之地所看到的情况,认为其他地方的不公正“与我们无关”,我们就不能够与不公正作全面的斗争。

民族狭隘性和将注意力只局限于某个区域的借口常常是,如果尚不清楚“全球公正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们就不能够对世界上的公正和不公正进行思考。这里,我要谈一下对我陈述的正义理念所进行的分析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我认为,有关公正和非公正的创造性思考需要事先至少对每个国家的“绝对公正”达成某种一致的见解,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要说的是,全世界几千年来对正义理念的基本运用并不是关于某种绝对公正的乌托邦式的理念,而是关于消除可辨识的“不公正”,而这种不公正是能够解决的。

消除不公正

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旧称是“实践理性”,在这里从命名法的角度理解对实践的强调是有启发性的。它指出这样的观点,即“实践理性”的终极目标必须是指导作出行为和政策选择的理性。相反,实践理性在形式哲学中常常被视为非常理论化的东西。实际上,以“社会契约”推理的传统构建起来的主流的正义理论,有脱离实践理性的实践性的倾向。这是因为这些理论注重相当抽象的对绝对公正的要求的调查,尤其是应该如何辨识“理想中的公正制度”的调查。当代政治哲学中主流的正义理论在许多方面都各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方法,即所说的“社会契约理论”,而且它们都在寻找理想中的公正制度。

社会契约方法由托马斯·霍布斯创建于17世纪,从18世纪到今天,该方法极大地影响了对公正的分析。将对“公正制度”的特点描述作为公正理论主要的,也常常是唯一可辨识的任务,这是该方法的一个显著特点。这种看待正义的方法以不同的方式围绕着一个想象的“社会契约”思想——一个假想的主权国家的人们所支持和接受的社会组织的契约。

如果具体说明理想中的公正制度被认为是正义理论的中心任务(社会契约法实际上就是这么认定的),那么除了在对“理想的安排”的具体说明中被奉为神圣的东西,任何安排都可以被视为不公正的例子,从而削弱了在世界范围内对“更多公正”的所有实际寻求的重心:我们不得不寻找绝对的公正(以这种受限的视角),而缺少绝对公正的任何事情都不会令人满意。事实上,如果我们将分析局限于取得绝对公正——而且只是绝对公正,那么有关消除世界上这样或那样不公正的所有大规模的辩论和诉求似乎都有点不对头。这不仅对实践是个巨大损失,对实践理性的理论来说也是如此。社会契约方法似乎以绝对的理论取代了实践的理论。结果,社会契约方法就具有一种非常格式化的探究形式,探究有关公正和非公正的实践推理——不仅在每个国家的内部,而且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这可能使我们到最后一无所获,因为实际上对绝对公正的确切要求也许并不存在完全一致的看法,甚至在公正的立场上思考这一问题的理性的人中间。

为社会契约方法的传统作出了主要贡献的是霍布斯,还有后来的约翰·洛克、让-雅克·卢梭,以及作出最有决定性贡献的伊曼努尔·康德(尽管康德提出了其他推理路径)等人。契约论方法一直是当代政治哲学的主导力量,而当代哲学是由我们这一时代最著名的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引领的。他的经典著作,出版于1971年的《正义论》,提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研究公正的这一特别的社会契约方法。当代政治哲学中有关正义的主要理论不仅源自罗尔斯,也源自罗伯特·诺齐克、罗纳德·德沃尔金、戴维·高蒂尔等人。尽管他们在诊断社会契约究竟有哪些要求这一点各持异议,但是对确认理想的社会制度的社会契约的思想,他们的看法是一致的。既然这些制度需要实施,就需要主权国家根据各自认定的社会契约来建立这些理想的制度。

当然,这意味着不可能达成有关“全球公正”的共识,因为正义这一理念,以社会契约方法来看,完全依赖于一个主权国家的存在以及它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现在还没有全球性的主权国家,不远的将来也不可能有。因此在社会契约传统方面就不可能有全球公正的理论,如果我们遵循这一方法的严格要求。实际上,当罗尔斯谈到国际关系时,他没有提到公正的要求,而是人道主义和文明。与此相类似,我们这一时代另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托马斯·内格尔将寻求全球公正说成是“妄想”,建议全球关系不应该援用正义的理念,而是应该以“最低的人道主义”为基础。

的确,由于正义的理论是在现今社会契约理论居于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构想出来的,它使许多最实际的正义问题都成为空话。但是当全世界的人们为了得到更多的全球公正而激烈争论时,这里我强调的是比较的字眼“更多”,他们并没有大声疾呼要求某种“最低的人道主义”,也没有要求一个涵盖全球的“绝对公正的”社会,而是主张消除世界上某些令人发指的不公正的安排,从而促进全球正义。正是从这一信念——正义是个实践的挑战,甚至可能是全球的挑战——出发,我开始写这本有关正义的书。

中国在寻求全球正义中的角色

想一想正义的理念对当今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思维有何作用。首先,中国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改善并提高了在这个曾经非常贫穷的国家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有许多值得庆祝的事情,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也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事实上,在我即将完成的与让·德雷兹合著的书中,中国有许多突出的经验值得学习。学习这些经验并不等于认为,当今的中国社会是理想中的公正的社会。中国政府和中国大众都不认为中国的一切都是绝对公正的,而且也不认为再也没有什么要获取的了。中国值得骄傲的是它所取得的成就,但无须否认中国政府和大众可能还想对更进一步的变革进行检验、审视,并将其作为实际政策分析的一部分。同样,要向中国学习,其他国家也无须认为中国的一切都是完美的。其实这是一种认可,对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我的祖国印度)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认可,这是对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认可,世界其他国家可以从中汲取具有实践意义的非常积极的经验。

在我即将完成的关于印度的与他人的合著(书名暂定为“不确定的光荣:印度及其矛盾”)中,我和让·德雷兹特别讨论了可以从中国的教育、医疗保健和公共服务管理方面的公共政策中学习的经验。印度可以有选择地学习中国的经验,无须考虑对自身的政治体系或者文化的等级性进行全方位的改变。我们也探讨了一些发生在印度的事情,这些对中国来说也是经验教训。采取比较的方法并无矛盾,尽管基本上它反对社会契约理论,反对该理论只关注绝对公正。

其次,尽管由于消除了许多不公正的现象,比如贫困和妇女过去受限制的生活状况,中国人也许有理由庆祝,但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对公正的思考不必仅仅局限于中国社会和经济的本质,而应该考虑到全球公正的要求,以及中国人能够帮助其他国家的人们消除他们那里的不公正的各种方法。消除其他国家的贫困是中国自身的道德关注和政治关注的一部分,我认为,对于这一点,中国人是普遍赞同的。刚好我这次来中国的原因之一是参加在北京举行的有关消除国际贫困的会议。关于这一点,我会说,我们有理由认为它是寻求全球公正的一部分。

中国在这方面帮助世界的能力可能是巨大的并且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承认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即这种帮助是可能的,即使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国家还没有取得绝对公正。参与就是减少不公正,可以强有力地追求这一目标,而无须对绝对公正的世界,甚至绝对公正的中国是什么样子这样的问题看法一致。正义的理念,我在书中所探讨的,是进行对比的活动,并不需要对绝对公正的世界本质事先有一个全面的承诺。

一个与正义相关的分析的例子

现在我来谈谈正义理论中另一个关键思想,和你们分享我在这本关于正义的书中所探讨的一些案例。消除不公正的分析的核心是关于评估构成社会的人类的生活状况的方法。有限的经济分析常常只侧重于个人的收入(或者经济学家常说的“实际收入”——由物价变动所修正的收入)。由于注重收入分配,这种观点相当于将发展只看成是经济增长。但是正如我在早先的一本名为“经济发展与自由”的书中所论述的,发展更多地是关于人类能够拥有的生活质量,而这不能够仅凭实际收入来判断。实际收入和收入一样重要,是好的生活的决定因素之一。

约翰·罗尔斯在他的《正义论》中,通过强调这一事实,即收入仅仅是帮助人们生活得好的唯一一种基本资源,试图拓展经济学家将好的生活视为仅与收入相关的狭隘的讨论范围。他扩大了基本资源的涵盖范围,从只有收入到他称之为“基本品”更广泛的分类,包括“权利、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以及自尊的社会基础”。一个人的贫困可以被视为他对总的基本品的支配权较低,而并非只是收入。如果人们收入高,但是所在区域没有体面的学校为其子女提供教育,或者没有一家条件不错的医院,他们不能仅仅因为收入高而被认为生活得好。

罗尔斯对人类生活富有程度的观点的修正当然是方向正确的,因为一个人不能按照他想要的方式生活,这可能是由于被剥夺了许多资源,而低收入就是唯一的一种。尽管罗尔斯拓展了社会分析和政治分析的信息基础,但是还远远不够。的确,仅从基本品的角度来定义剥夺,实际上遭遇到将贫困仅仅视为收入低所遭遇到的一样的根本困难,我们忽视了那些手段——罗尔斯的基本品——是如何转化(或者提升)我们的目的以及使我们自由地达到我们的目的的。

基本品(包括收入和其他资源)和生活得好的能力,二者之间的关系取决于若干个人的、社会的和环境的因素。例如,一个患有疾病需要昂贵治疗(比如肾透析)的人可能要比另一个从收入上来说更“穷”,但是没有患这样疾病的人被剥夺的程度要高得多。同样,一个身有残疾的人有特别的需求,可能需要更多的资源才能使生活不那么困难。或者举一个不同类型的例子,虽说怀孕不是残疾——实际上恰恰相反(它是一种男人所不具备的非常特殊的能力),但是社会必须注意到这样的事实:孕妇有与生育行为有关的额外的需求。

个人特点和环境之间的不一致不只是“个案”,正如有些时候人们认为的那样。相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这与“个人的”特点的差异相关,比如性别、年龄、是否容易患病,以及“社会”特征,比如流行病的环境以及其他环境的决定性因素。这些因素影响到个人资源如何转化为生活的自由,而不受到任何难以接受的剥夺。

在判断一个人的所有优势的情境下,有一种明显的情况侧重于做一个人有理由重视的事情的能力,比如能够过上不罹患疾病的生活,能够受到体面的教育,能够自由地搬迁,能够参与公众生活,等等。以这种方法,贫困可以被认定为对某些基本能力的剥夺,其重要性几乎人人都知道。

在考虑通过消除全球不公正来提升全球公正的时候,我们还必须考虑到不仅仅提高人们的收入和增加其他基本品(罗尔斯所说的)的供给,而且还要考虑到将这些基本品转化为过上那种我们有理由想过的生活的能力。这表明全球公正的范围必须涵盖这样一些内容,如医疗服务及药品的获取和可负担能力,优质的医疗保健和流行病学的公共设施的提高,学校设施的使用,我们有理由想得到的个人自由,以及其他影响我们能够过上的生活的更广泛的因素。

结语

我冒昧地选择了几个书中所讨论的有关世界公正的问题,此外书中还讨论了许多其他这样的问题。我们生活在国家是重要的政治体的时代,许多对社会公正的寻求都是在国家的内部进行的,这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改变,但是——而且这点与实践直接相关——这不能使我们只在国家的层面上思考公正。在理解公正的要求的时候,我们必须考虑到世界范围内的不公正。马丁·路德·金说得对:“任何一处的不公正对每一处的公正都是威胁。” 最后,我要再次感谢中国人民大学授予我荣誉——我极为感动,也非常感激能有这份殊荣。

第五篇:屠呦呦中国大陆科学家荣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第一人

2015年10月5日,可以载入史册的时刻: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威廉?坎贝尔(爱尔兰)和大村智(日本),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荣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在2011年拉斯克奖颁奖典礼上,斯坦福大学教授露西?夏皮罗以这样的表述,高度评价青蒿素的发现。也正是被誉为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医学奖评选将屠呦呦的名字第一次推向了幕前,并称其为“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但当时,不少国人注意到,这位被世界认可的卓越女科学家既没有博士学位、留学经历,也不是两院院士,只是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一名普通的研究员。1930年出生的屠呦呦,直到71岁才被评为博导。网络上,关于她的介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如果不是那次获奖,百度上很少能搜索到她的东西。这之后,她仍然保持和坚守着她几十年的沉默。又四年之后,她与诺贝尔奖的距离变成了零,不负众望地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人,站上了科学荣誉的巅峰。屠呦呦仍然语气平静:“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中国全体科学家的荣誉。”

屠呦呦的几句话,便将时间拉回到那个秉持集体主义的特殊历史时期。绕不开的研发抗疟新药的“523项目”慢慢被揭开,只是在那个年代,屠呦呦作为科学家的人生无法因其贡献而闪光。

那是在1969年,时年39岁的屠呦呦受命担任科技组组长。据屠呦呦介绍,当年是“要什么没什么,只能买来7个大缸,在几间平房里用土法做提炼”。就是在这样异常落后、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等年轻的科研人员怀着“为国家做贡献”的激情与梦想,不慕浮华,埋头苦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北京的青蒿质量非常不好……我尝试用叶子,事实证明叶子里才有,梗里没有……做完动物实验后发现100%有效,再在我们自己身上试验药的毒性……我们尝试用乙醚替代酒精,发现去除毒性很有效……我们又做化学结构,通过改变药物的结构克服原有的耐药性……”后来为了试药,她得了中毒性肝炎,很多同事们也得了病。

当时,青蒿素的提取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难题。在做到青蒿这一步时,屠呦呦几乎把可以用的药都筛完了,200多种中药,380多次提取试验。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提起艰苦岁月和付出的牺牲,屠呦呦一直没有抱怨,反倒是充满怀恋。一个科学家的伟大人格,就这么悄然绽放。

在1979年发表的关于青蒿素的第一篇英文报道中,包括屠呦呦在内的所有作者和研究人员都隐去了自己的名字。

但是在30多年后,“拉斯克奖和诺贝尔奖都重新点燃了一个争议:是否应该把研发出强有力的抗疟药物――这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政府一个大规模项目的成果――归功于一个人?”

针对这一争议,拉斯克医学奖给出了解释,屠呦呦是第一个把青蒿素引入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到100%活性,第一个做临床实验,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都足够支撑她得这个奖。

而诺贝尔奖也似乎是这一争议的回应。以“第一”论英雄,这正是许多国际科学奖项所遵循的共同原则。因为,在探索未知世界的茫茫黑夜中,是第一个发现者或发明人开启了希望的大门,为后来者找到了通往成功的路径,其地位和作用无可替代。

面对荣誉所带来的争议和非议,屠呦呦则选择了以沉默来回应。获得诺奖后,她告诫在老家宁波的亲戚“不要宣传”。而她向外界表达获奖感言称:“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我是搞医药卫生的,就为了人类健康服务,最后药做出来了,就是一个挺欣慰的事。”

字里行间,淡定从容。波澜不惊之中,浸润着质朴情怀。对于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来说,“我觉得荣誉本身就是一个责任。荣誉越多,你的责任就更多一点。”

屠呦呦分配到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之后的55年里,她几乎没有长时间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楼。直至今天,85岁的屠呦呦依旧在那座小楼的一间办公室带着项目,“我还有很多要做的事”……

热议锐评:连日来,屠呦呦老人已成为最耀眼的明星,她配得上所有的荣耀与致敬。但屠呦呦获诺奖的伟大更在于几十年的沉默,不慕浮华,埋头苦干。比如,老人身上奋力拼搏、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淡泊名利、求真务实的科学风范,以及崇高的为民情怀和不辍的科学坚守……正如科学家饶毅所说:“青蒿素的科学史在今天最大的启示是‘扎实做事’。”(王石川《京华时报》)

素材运用: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心怀苍生的人文情怀;扎实做事;寂寞与坚持;冷静与沉淀;探索未知世界的第一人;当世界向你微笑;载入史册的时刻;我们的事业,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新京报》《中国青年报》《成都商报》、新华社、红网等)

上一篇:中国农业银行产品下一篇:中国旅游市场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