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媒业的行业特征

2023-03-12

第一篇:文化传媒业的行业特征

文化传媒行业调查报告

一.行业概述:

传播媒体或称“传媒”、“媒体”或“媒介”,指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可以是私人机构,也可以是官方机构。传播渠道有纸类(报刊、杂志)、声类(电台广播)、视频(电视、电影)还有现代的网络类(电脑视频)。分类其实有多种说法。即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194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的《战后公共图书馆的准则》一书中首次使用作为术语,现在已成为各种传播工具的总称。

文化传媒就是传媒业当中的一个延伸领域,用现代的传播手段,通过传媒来进行文化的传播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这个领域杂揉了文化以及传播的相关专业知识,说得直白一点,就是通过电视看世界,但是其领域又不仅仅局限于电视,网络,甚至广播报纸,都可以成为传播媒介,总得来说她是一种边缘学科,对全球一体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于一些弱势文化将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行业现状:

回顾中国传媒产业近两年的发展之路,产业内部各行业的产值规模、增幅以及组成结构都发生着迅速变化。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迅速成长为中国传媒产业结构带来了新的变化。从传媒产业内部各行业的增幅来看,除报纸发行和期刊发行两个行业外,其他各行业的产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在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平面媒体政策相对宽松、广电媒体市场准入大门渐启、市场拓新先机开始显现、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传媒业正呈现出强劲的产业化发展趋势,传媒产业雏形已经形成,并且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或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从传媒资本的角度看,中国传媒的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在明显加快,而且国家的有关政策也开始松动,由原来的严格控制到现在的限制性进入。

中国电视、互联网、手机用户、网民数量已经是全球第一,广告收入增长迅猛,媒体是增长最快的消费品。但人均广告支出只有美国的2%到3%,前景看好。中国新媒体用户大多小于三十岁,其中四分之一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新媒体上市公司是传统媒体的二到三倍。2007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0亿元人民币,增幅更是达到75%。中国网络广告市场展示出令人期待的高速增长势头。

由美国次货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愈演愈烈,全球金融市场异常动荡,从几大金融机构破产蔓延至国家破产,美国及全球经济减速,不仅影响了银行业、房地产、零售业,还逐步波及到作为文化产业和信息服务产业子类的传媒产业。但是在中央重视传媒产业发展的同时,传媒产业未来几年必将高歌猛进。

三.行业前景

文化传媒产业作为快速发展的朝阳产业,现已成为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在当今文化全球化和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文化传媒产业发展迅速。目前我国文化传媒业的发展仍处于振翅待飞的阶段,伴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国家利好政策的不断刺激,我国文化传媒产业必将迎来大发展。

近几年,随着文化消费的不断升级和产业的一系列积极变化,我国文化传媒产业取得了显著进展。"十二五"期间,随着文化传媒产业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平面媒体政策的逐步宽松、广电媒体市场准入大门的渐启、科技含量的不断提升,国内文化传媒产业正呈现出强劲的发展趋势。

我国文化传媒产业前景可期体现在二个方面:

一、政策给力我国文化传媒产业,三网融合政策方案的出台以及试点工作的全面推进等都为我国文化传媒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二、新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的出现,使得不同类型媒体的传媒上市公司也加快了发展步伐,这为我国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随着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及传媒产业向纵深发展的大背景下,文化传媒产业应抓住发展机遇,以推进我国文化传媒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扶持下,文化传媒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新引擎。

四,技能要求:

新闻责任是新闻业、新闻传媒及新闻从业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应恪守的行为准则与应尽义务,即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其特点具社会性、政治性、显著性和渗透性,这是由新闻传媒的特点所决定的。概言之,新闻责任之“四轮”乃传播责任、安全责任、监督责任、文化责任,其中传播责任是基础,安全责任是核心。李长春同志在第十一届中国记者节暨颁奖报告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新闻工作者)要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坚持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高度统一,严肃对待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努力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坚决反对虚假新闻、有偿新闻和低俗新闻。笔者认为,作为肩负民族未来的传媒人,务必要有新闻责任意识,敢于忠实记录历史,揭露真相,维护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作为文化传媒行业中的信息采集者——记者,同时也是传媒行业保持生机活力的中坚力量。现代社会的生活日渐变得高节奏化,记者这一职业也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技能要求。

记者是在电视、报纸、电台、杂志等新闻机构中从事采访和报道工作的专业人员。有“无冕之王”的桂冠,掌握着话语权,是信息的桥梁。主要工作一般都是——扛着像机,拿着话筒,采访各级领导,走访各级企业,贴近寻常百姓——寻找新闻线索; 进行现场采访,如各种会议、重大事故、灾难、专题记者招待会等; 撰写新闻稿件;发送新闻稿件; 如果是电台、电视台的记者还负责后期制作。记者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着一个目的——吸引住受众的眼球或耳朵。

在核心竞争力方面,知识要求:记者一般要求有新闻专业本科学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而全面的社会知识,应该说,记者的知识储备是没有穷尽的。 技能要求:善于挖掘信息,有良好的新闻价值的判断力和广泛的人际网络,能够打通各种渠道,有极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能够下笔成文、出口成章。有好奇心和应变能力及敏锐的洞察力:经验要求:具有两年以上的从业经验,有一定的发稿量和上成的稿件质量,如果有在知名媒体工作的经历,更具竞争力;职业素养:新闻嗅觉灵敏,腿勤、手勤、脑子灵,有吃苦精神。待人随和,能够与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相处,还要有一定的抗压能力。

五,工资福利:

通常记者的主要收入是工资+稿费,当然媒体影响力的大小也同样关系到记者的收入高低,在北京,主流媒体记者的月收入在3000元到5000元之间,普通媒体的记者的月收入通常在2000—3000元左右。

六,工作状态:

激烈的行业竞争,巨大的工作压力,高强度的体力、脑力的付出,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没有精力照顾孩子、没有空闲陪伴家人,没有许多属于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半夜三更爬起来赶突发新闻……这都是记者光环背后的真实写照。 七,典型公司及企业:

(一)优秀企业:凤凰卫视。

凤凰卫视作为一家收费电视台,一家私营企业,在记者的招聘和利用方面都是业内首屈一指的。在卫视内部有这样一句话“进了凤凰,没有闲人”。凤凰卫视的资源很少有被闲置不用的,人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务。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著名记者就有吴小莉,邓飞,胡玲,莫乃倩等。

在凤凰卫视工作,员工积极性和能动性都很高。好的创意或者好的点子都有实现的现实可能性。记者们的精神头儿都很饱满。

(二)中等企业:中央电视台。

作为中国电视台的“老大”,能进入中央电视台当记者应该是众多学新闻或者爱好新闻的人得梦想。但是目前全台和直属单位职工总数近万人(截止2005年末),台本部现有正式职工(含台聘人员)(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1541人占61%,大学本科人员1276人占50%,拥有硕士学位人员236人占9%,拥有博士学位人员29人占1%);台本部编外人员总数4905人(研究生以上学历230人占4.7%、大学本科学历2163人占44.1%);台本部离退休人员583人。如此庞大的员工团队,使得记者资源严重闲置。大部分记者在中央电视台就职生涯中可能只有一次出境的机会有的甚至连一次也没有。有数据显示,到2009年中央电视台记者库有记者2369名,后备记者1972名。很多满腹才华和抱负的人,才华得不到施展,抱负得不到实现。所以即使进入了后中央电视台,新闻人的梦想之路也仍然得继续。

中央电视台虽然声名远播,但在资源闲置问题上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容小觑。

注:其他电视台数据缺少,该职业就业状况不明,故无法找出同行业中差等的企业和单位。

第二篇:2011年中国文化传媒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2011年中国文化传媒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 今年一季度,传媒行业在市场风格转换中显著跑输大盘。研究机构认为,当前影响传媒行业估值的关键因素并不是其业绩表现,而是政策预期。中

国文化产业正走进政策的“春天里”。目前来看,尽管行业性催化剂还未出现,但新媒体的高增长机会值得持续关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按此标准,假设GDP平均增速8%,则到“十二五”末,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将超过266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超过21%。近日,《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编制情况和主要内容被披露,显示出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已落实到地方层面。

东北证券认为,影响传媒行业估值的关键因素并不是其业绩表现,而是其政策预期。从2009年开始,文化体制改革正式进入加速阶段,无论是政策支持力度还是经济支持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国文化行业迎来了政策上的春天。

不过从今年一季度的市场表现看,传媒行业走势偏弱,整体跑输大盘约10%。申万认为,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市场风格转换,从高估值新兴产业转向低估值银行地产等大盘蓝筹;

二是缺乏行业性催化剂,如10年一季度的三网融合。

从估值上看,目前传媒行业11年PE中值39倍,接近历史低点(35倍)。但值得一提的是,新闻出版等传统媒体与影视娱乐、互联网等新媒体市场估值也分化较大,新媒体估值显著高于传统媒体。

东北证券预计,从细分行业看,报纸行业2011年平均市盈率30倍,出版行业2011年平均市盈率35倍,广电行业2011年平均市盈率50倍,广告营销行业2011年平均市盈率37倍,互联网行业2011年平均市盈率42倍,内容制作行业2011年平均市盈率41倍。

这种分化直接反映了市场对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前景的观点。包括申万在内的部分券商认为,整体来看,传媒行业二季度依然缺乏行业性催化剂,建议关注拥有催化剂的个股投资机会。

其中,具备高增长预期的新媒体(影视/营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板块备受机构推崇。申万看好二季度收购兑现或三季度收购标的利润规模超预期的蓝色光标,相比美股奇虎360有估值优势的顺网科技,以及三网融合的真正受益者广电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目前市场上普遍认为传统媒体发展前景黯淡,看好新媒体的高增长前景,但也有机构认为,以平面媒体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目前仍旧具有政策和资质上的相对垄断优势,其盈利模式稳定有效、内容资源存量丰富、仍然是主流媒体;新媒体高增长的同时也存在相当的风险。因此有机构认为,在关注高成长的新媒体的同时,也要积极挖掘传统媒体被低估带来的投资机会。

第三篇:第二章国内影视传媒行业的投资分析

第三章

国内影视传媒行业投资分析

3.1 国内电影行业投资分析 3.1.1电影行业融资模式

3.1.2电影行业投资规模分析

3.1.3电影行业投资机会和风险分析

3.2 国内电视剧行业投资分析

3.2.1电视剧行业融资模式

3.2.2电视剧行业投资环境分析

3.2.3电视剧行业投资机会和风险分析

3.1国内电影行业投资分析 3.1.1电影行业融资模式

(1)版权质押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是电影市场上常见的融资形式。中国政府联合金融业如北京银行、交通银行等商业银行推出版权质押贷款,帮助一些电影公司获得银行贷款。近年来,中国几家大型的民营公司在中国进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担保下,已经开始稳定的获得银行贷款,如深圳发展银行为《夜宴》提供为期两年的5000万元贷款、招商银行为《集结号》提供5000万元的贷款、广州发展银行为《功夫之王》提供6500万元贷款等。此外,境外银行入德意志银行为华谊未来制作提供2亿美元的打包融资、香港渣打银行为《赤壁》提供达700万美元的贷款。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截止到2009年6月底,北京银行累计发行文化创意企业贷款25笔,总金额达5.2亿元。

(2)私募股权融资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私募股权基金已经成为电影融资的新型渠道。华谊兄弟就是中国电影产业通过私募创造价值并最终IPO的企业。目前,VC/PE 投资中国电影产业主要有两种方式,一式对影视机构的投资,另一种是对影片的单独投资,由于对单一影片投资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尚未成熟,主要还是对影视机构的投资。中国电影产业比较活跃的PE主要有:IDG新媒体基金、中华电影基金、红杉资本、软银、A3国际亚洲电影基金、“铁池”私募电影基金等。

(3)专项电影基金

中国电影专项基金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种是来自于政府设立的专项基金,目前,中国每年通过电影专项资金、影视互济基金、进出口发行收入提成、重大题材专项补助等各种形式,直接或间接投入电影制作的资金已经超过亿元。另一种是来自于个人或集体出资设立的民营基金,目前,中国已经设立了专项资助基金,如中影青年导演计划、曲江助推金、亚洲新星导等,但金额较小。

(4)合作拍摄,多方投资

随着中国电影投资市场的逐渐开放与成熟,合作拍摄日渐普及,这样可以降低制片方的投资金额与分散投资风险,如《赤壁》、《梅兰芳》等都是多方投资的影片。不过,业内企业合作可以较为准确的判断风险,但是引入行业外部企业,由于专业的有限性及市场成熟度不足,资本市场的风险性较大。

(5)影片预售融资

在拍摄前或拍摄中,制片方可以获得目标市场发行方的预售资金。目前,日本史中国电影主要的预售市场,有的资金还相当可观,比如《夜宴》、《墨攻》、《梅兰芳》等。

3.1.2 电影行业投资规模分析 2005-2009年中国电影产业共发生投资事件28起,其中已经披露投资金额的案例有26起,披露投资金额2.56亿美元,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9.85百万美元。

中国电影产业2009年投资案例数量9起,达2005年以来的最高值。2007-209年中国电影产业的投资案例数量明显增加,尤其是2007年披露的投资案例数为8起,总投资金额为93.37百万美元,投资总额为历年最高。而2008年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却创下2005年以来单笔平均投资额最高值,达13.52百万美元。

图表1

2005-2009年中国电影产业投资规模

图表2

2005-2009年中国电影产业投资规模

此外,2010年Q1,中国电影产业投资发生一起,金额1仟万美元。 从目前已经披露金额的26起案例中,其中11起案例的投资金额少于5百万美金,占比达42.31%,6起案例的投资金额介于10至20百万美元之间,占比达23.08%,介于5至10万美元及20至30百万美元之间的案例数均为4起,占比均为15.39%,仅有1起案例的投资金额超过30百万美元,占比达3.85%。

图表3

2005-2009年中国电影产业投资规模分布

图表4

2005-2009年中国电影产业部分投资事件

3.1.3 电影行业投资机会和风险分析

(一)、电影行业投资机会

1.单一影片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中小投入的影片市场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影片的多层次需求,中国电影影片将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面对资本市场趋之若鹜的大制作影片,虽然取得高票房的几率较高,但是风险较大。相对而言,中小投资规模的影片投资机遇相对多一些。从2010年上半年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中小成本制作影片的市场表现不俗,如《东风雨》、《杜拉拉升职记》、《海洋天堂》、《80后》等。

2.院线市场尤其是针对二三线城市的院线市场

随着中国影院建设的持续升温,除一线城市外,中小城市影院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展开,二三线城市的影院建设将持续升温。据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国将增加一万块银幕,平均每年增加一千到两千块。目前,这一市场的主要投资者集中在国内及海外大型电影或娱乐公司,资本市场的关注度相对不足。

3.影视器材制作公司

随着影院建设的开展,各类影视器材制作公司的营收也将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如摄影器材制造商、院线银幕生产厂商、影视器材租凭厂商等。

4.处于第二阵营且处于上升期的影视制作、发行公司

华谊兄弟的上市将中国影视行业推向真正的市场化运作,其在资本市场的运作成为同业厂商发展的航标。目前除一些大型或国有的影视公司之外,一些处于第二阵营但是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的中小制片公司值得资本市场的关注。如北京盛世华锐电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全优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广州华天下电影发行有限公司等。 5. 艺人经纪及相关服务机构

艺人经纪服务业是为各类文化活动提供经纪服务的行业,其市场供求取决于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包括广告业、影视业和演艺业在内的文化产业均实现了较快的增长,这些都为艺人经纪服务创造了较大的市场需求。

同时,由于国家法律法规对艺人经纪业务的监管相当宽松,行业进入壁垒很低,在旺盛的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大量艺人经纪公司和个体经纪人在近年不断涌现。国家工商局文化企业注册资料上显示,近三年影视演艺经纪机构发展迅猛:截至2006 年末,北京地区影视演艺经纪公司有164 家,上海地区有174家。因此,我国的艺人经纪服务市场呈现出市场集中度较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特征。

在国内艺人经纪公司快速增长的同时,好莱坞的大型艺人经纪公司如CAA(Creative Artists Agency)和WMA(William Morris Agency)也纷纷通过在国内设立分支机构的方式进入我国艺人经纪市场。不过,海外艺人经纪公司在国内尚处于前期摸索阶段,除少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艺人签约海外艺人经纪公司之外,大多数艺人都是签约境内的经纪公司,我国的艺人经纪市场目前来说还是一个由本土经纪公司所主导的市场。

艺人经纪业的进入门槛很低,且行业监管宽松,因此从事艺人经纪业务的公司和个人数量众多。但同时,艺人经纪公司之间水平参差不齐,只有少数艺人经纪公司能够拥有数量较多的知名签约艺人从而具备一定的业务规模,其余大多数艺人经纪公司和个体经纪人还处在"作坊生产"阶段。

目前,只有拥有较强的电影、电视制作资源作为支持的艺人经纪公司才能吸引到知名艺人签约。这是因为在当前的市场格局下,影视剧资源仍属于稀缺资源,大手笔高知名度影视剧的参演机会可谓"炙手可热",能够参与这些影视剧的摄制对于提高艺人知名度和商业价值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拥有这些影视制作资源支持的艺人经纪公司就能够为旗下签约艺人提供更多宝贵的出演机会,并借助影视剧业务来快速提升签约艺人的知名度和商业价值,这是吸引知名艺人加盟的决定性因素。

同时,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企业的名人品牌代言意识不断提高,影视业和演艺界的商业活动大幅增长,这些都为艺人经纪服务创造了较大的市场需求。以雄厚的影视制作和发行实力为依托的艺人经纪公司才具有核心竞争力,才能培养和吸引一流的演艺人才,影视制作业务和艺人经纪业务的有机结合代表着我国影视艺人经纪服务业的发展方向。

(二)电影行业投资风险

1.政策风险

中国队电影产业具有严格的行业准入和监管政策,一方面给新进入者较高的政策壁垒,保护公司现有的业务和行业地位;另一方面,国家政策的进一步放宽,将吸引更多的外资公司或国际有影响力的大制作影片进入,对中国已有的产业将形成一定的冲击。

2.盗版冲击

目前,中国的电影产业面临盗版的冲击较为严重,影响中国电影产业的盈利,以此影响中国影视业的持续发展。尽管国际相关部门逐级完善知识保护体系,加强打击盗版的力度,但是打击盗版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甚至是消费者共同努力。

3.作品审查风险

根据中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司筹拍电影如果最终没有获得备案通过,将做剧本报废处理;已经拍摄完成,经过审查、修改、审查后最终为获得通过的,须将该影视作品报废处理;如果取得《电影公映许可证》后被禁止发行或放映,该作品将报废处理,同时公司还将可能遭受处罚等一系列严格的规定,这将无形中加大了电影的投资风险

4.市场竞争加剧

中国电影数量持续攀升,但是中国电影市场能否容纳如此数量的电影仍然有待市场检验。加之中国电影院线数量有限,中国电影将出现上映时间难以协调、观影人群分流的竞争局面。加之境外电影的冲击,国内电影市场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3.2 国内电视剧行业投资分析

3.2.1电视剧行业融资模式

1、制作公司找电视台合作

电视剧的制作方在电视剧的策划阶段,把电视剧的剧本、导演和主要演职员的情况介绍给电视台。电视台同意购买后把购片资金提前投入到电视剧的生产中去。实际上,这是电视台买期货的一种方式。

2、向社会公司募集资金

第一,投资不担风险,固定回报。社会公司可以对电视剧的生产进行投资但是要求固定的回报。固定回报实际上相当于银行的利息。这种融资模式不受国家法律保护.只限于在电视剧的制作方非常有信誉的情况下进行。

第二风险共担投资比例分红。这里的风险共担是指制作方向所有想投资的社会力量进行的融资方式是一种近似于投票的融资行为。

3、广告公司的融资。实际上是广告公司的客户希望在全国播放的电视剧上加播自己的广告所以广告公司为客户进行电视剧的筹拍。

4、国内现阶段电视剧的其他融资渠道。最大的资金来源是房地产商、金融、投资公司。

5、政府融资。与其说是政府融资,不如说是政府资助。比如:军事题材可以得到军方的资助民族题材的可以得到民委的资助.地方题材的可以得到地方政府的资助。

6、海外融资。普遍采取的合作方式是双方各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然后按照投资的比例划分市场发行权。一般来说内地的制作商拥有内地市场的发行权海外市场则归外方。

3.2.2电视剧行业投资环境分析

1、电视剧创作生产5年投资逾百亿,八成资金来自社会机构民营公司成为一支重要力量。有资料显示,近五年来全国电视剧的生产投入资金平均每年都在2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80%以上的资金来自于社会机构。其中相当部分是由民营公司投入的。这表明,我国电视剧的投资和制作主体呈现日益多元化和社会化的趋势众多民营影视公司已成为电视剧生产中的一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重要力量。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民营公司对自己的市场定位有着清醒的认识

精心策划选题,在创作上以观众的口味为标准,也使得民营公司推出的作品能够满足观众需求。如上海安氏影视公司拍摄的电视剧,用的都是自己的血汗钱,不精雕细凿怎么行该公司投拍的(田教授家的28个保姆》和《越活越明白》等作品,都是经过对市场和观众不厌其烦地反复研究.才最终赢得成功的。

船小调头快是民营公司的另一优势。去年全国广电大整合后,频道压缩电视剧需求量减少,面对这一变化一些民营公司及时打出了精品牌,千方百计以质量稳住白己的阵地。海润公司在投资不减的情况下宣布将适当减少电视剧的生产数量以多出精品力作来赢得市场。

如今一批积累了相当实力的民营公司,已逐步开始向大片“进军并且把目光投向了广阔的国际市场。业内人士认为,国有制片单位在人才、经验、设备基地等方面有优势而民营公司则在市场化运作方面有着极大的灵活性两者互补将为进一步繁荣我国的电视剧市场走出一条新路。

2、12亿资金全面进入影视市场国有机构神龙见首

2003年1月由保利集团公司和长影集团合作组建了大型影视公司东方神龙影业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将以12亿元资金全面进入影视市场.拟在创建之初年产影片3至5部、电视剧200集和若干档电视栏目并涉足影院建设、院线管理、艺人经纪、影视教育等领域。

“东方神龙”的成立无疑集合了国内两大集团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人力资源一个是国内最早的电影制片厂之一以农村题材、战争题材见长,作品充满了乡土气息和粗犷风格另一个则是集贸易、房地产、文化等的多元化企业。东方神龙“携两大集团正筹备通过与意大利及韩国电影制作机构合作摄制电影,并组建属于自己的电影院线打造全新影视产业概念在新的领域内寻求新的发展。

对于此番集团进军影视业作为一个国有大型企业是责无旁贷的。因为国外的影视大鳄们早就想进入中国影视市场,他们看重的是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国有企业不抢先进入,而让国外企业占领市场,就有被西方文化资本、技术、管理优势所吞没的危险。

相对于近几年民营企业较为活跃地进入影视市场的状况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有着更大的优势。国有企业是国家的可靠队伍做事规矩。此外作为国家大型企业他们在资金、公关、地缘甚至是政策方面都更有优势。

3、国内影视制作开放6天就迎来海外风险投资商两家海外风险投资商—凯雷投资集团和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已宣布将进军国内传媒产业。此时,距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影视节目制作列为对外开放领域仅6天。

一个是手中握有200亿美元的投资集团一个是在中国投资量最大、范围最广的成熟投资机构。风险商的强势介入让渴求资金的国内民营电视制作商激动不已。影视制作行业已成为众多风险投资家追逐的新猎物。创业投资研究机构清科公司总裁倪正东预测.电视传媒业将成为明年风险投资的新亮点。将有接近10亿元人民币的国外风险投资会投向中国传媒业,而影视制作正是其中最诱人的一块“蛋糕“。

自国家广电总局允许外资入股国内广播电视制作产业以来影视制作市场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04年11月底,索尼已率先进入国内付费电视节目制作市场和动画制作市场维亚康姆,时代华纳等公司也对中国影视业虎视耽耽。

以此为背景国外风险投资机构适时而动。业内人士认为这股及时的远水“将帮助民营电视制作商解决资金需求上的“近渴“从而打开与外资影视大鳄”的竞争局面。

另外数字电视、户外电子媒体等也将成为新的风险投资热点。

3.2.3电视剧行业投资机会和风险分析

(一)电视剧行业投资机会

一 电视剧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充裕的产业资金和丰富的融资渠道可以有效地推动电视剧产业的发展。电视剧产业也是一个沉没成本较高的行业,如果缺乏强劲的需求拉动,产业资本将因为资金回收率低而逐步萎缩。电视剧产业还是一个技术含量高的行业,高技术手段创造的视听体验与播出渠道有助于提升电视剧产业运行水准。电视剧产业更是一个政府管制型的行业,国内外电视剧产业的发展历程都表明,政策导向对于电视剧产业的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适当的政策将对产业发展起到保障作用,而不当的政策却可以损失产业的发展潜力。

相对于电视业的其他领域,电视剧产业面向业外资本的开放时间较早。据不完全统计,从2000年起的几年间,社会各种闲散资金进入电视剧生产制作领域的不计其数,加上中信、保利、横店等超大型企业集团的高调介入,吸纳社会资金总量超过百亿元。近几年,随着民营电视剧制作机构的崛起和电视剧产量的逐年攀升,每年的产业投资规模更是高达50亿元。在融资方式方面,除了商业借贷、广告置换、购片款预付和政府资助等传统手段外,目前还出现了向社会公司募集资金和海外融资等新型手段。

二 在类型多样的电视节目中,电视剧占据着第一的收视市场份额。CSM近期分析数据显示,2008年1~9月全国35中心城市所能够收看到的电视节目内容中,电视剧的播出比重为22.83%,收视比重为32.07%。过去两年,这组数字分别是24%、33.48%和23.37%、33.52%。即使在经历了地震、奥运这些重大新闻事件的特殊年份,电视剧的播出比重有所下降,但依然占据了将近1/3的市场空间。可见,对电视剧产业而言,观众的欣赏需求和电视台的播出需求都十分强劲。

三 技术不仅是电视媒体存在的前提,而且改变了电视传播内容的质量和方式。尤其是数字电视、手机电视和网络视频等新媒体的出现,拓展了电视剧的播出平台,为电视剧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随着版权保护力度提高和金融危机带来的资本压力,越来越多的视频网站开始谋求与电视剧制作机构的合作。比如,优酷网已与1000多家电视剧制作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获得了40000集热播及经典电视剧版权。此外,新媒体还为电视剧产业提供了新的剧本创作环境,著名的原创文学网站"榕树下"已成为编剧内容创作的重要支撑。

四 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我国政府部门在电视剧产业管理上采取了"思想上紧、经济上松,松紧结合、管放兼有"的政策取向。目前,电视剧产业政策将电视剧的制作播出环节作为管理重点,体现为制作单位的许可准入、题材的备案公示、发行许可和播出的审查管理等项制度。此外,国家广电总局还结合不同时期电视剧产业发展特征制定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政策。从2004年开始,国家广电总局降低电视剧制作业准入门槛,电视剧生产制作、经营流通领域向社会开放。从2006年开始,改"电视剧题材规划立项审批"制度为"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制度,将题材调节交由市场解决。2007年还放宽了对合拍剧的限制,调动了台、港、澳地区演职人员参与大陆电视剧拍摄制作的积极性。

(二)电视剧投资风险

一.能过剩 近半剧集“打水漂”

2010年全国生产完成并获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剧目共计436部14685集,中国由此位列世界电视剧生产第一大国。然而,虽然每年有高达1万余集的产量,但真正能在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仅仅8000集左右。相关资料显示,去年我国投入到电视剧上的资金达63亿多元,但创造的产值不足17亿元,这样的产业现状已经维持了三年。并且,虽然国内目前从事电视剧制作的机构近2500家,但真正盈利的只有10多家。整个电视剧行业的风光仅靠几部电视剧做支撑,更多的钱打了水漂,看似“巨无霸”的电视剧行业,不得不正视“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

“电视圈内流行一句话:一个公司一年拍一部剧只够持平,一年拍两部略有盈余,拍三部又赔了。因为电视台容纳量有限。”从目前来看,虽然视频网站购买正版电视剧的数量在加大,但电视台仍是电视剧的主要播出窗口,除此之外,电视剧并没有其他环节可以播出和回收成本。

现在电视台都在加大自制剧和定制剧,从效率上看,这样的投资制作更科学更直面市场,因为电视台对市场的口味更加了解。但电视台话语权过大,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比如题材雷同、制作公司的成本提高等。“电视台通常会要求起用哪位明星、哪位导演,这无形中加大了制作成本。”电视台如果大举加入电视剧生产,未来会挤压大量民营制作公司的市场空间。

另外,电视剧的制作过程必然要经历一个严格的流程,而现在这个流程被越来越多的投资商所忽视,直接导致很多“盲投”现象。博纳影业集团旗下的电视剧公司副总经理闫宇彤告诉记者,一部电视剧的制作过程应该是这样的,在投资之前甚至在大纲成熟时就征询电视台的建议,甚至连主演用谁都会征询电视台的建议,如果他们不认可,剧组就应修改甚至放弃。然而现在是资本说了算,有钱就能投电视剧。据他所知,很多业外资金投资电视剧,由于缺乏行业经验,最后电视剧全部积压库存,或者只能自我欣赏。

二.材重复 全民“穿越”偶尔“潜伏”

有网友调侃,看了广电总局公布的电影拍摄许可立项,发现今年古装片将出现“5个关云长”、“4个孙悟空”、“3个穆桂英”、“3条白蛇”、“3桌鸿门宴”。更有业内人士分析,2011年的电视银幕将是穿越剧多于谍战剧,而谍战剧可能质量优于穿越剧。《宫》带来的穿越风一刮又得三年,《古今大战秦俑情》、《步步惊心》、《仙剑情缘》、《灵珠传奇》以及TVB投拍的《回到三国》等数十部同题材电视剧也十万火急前来分羹。

在穿越剧的步步紧逼之下,统领三年电视剧江山的谍战剧的生力军和后备军无数,记者略微统计了一下,2011年,《风语》、《借枪》、《风声传奇》、《青盲》、《旗袍》等,几乎是清一色的谍战题材。

即使是市场中领先的大公司,从其制作情况来看今年也难有创新。华谊兄弟披露了2011年电视剧制作计划,预计17部、547集电视剧中,包括电视版《非诚勿扰》、《唐山大地震》、《花木兰》、《曹操》,系列片《追捕2》、《娘2》等,吃透“剧二代”的决心不改。

从一些制作公司的排片表上也发现,古装、谍战、历史、家庭等剧型仍是他们投资的重点。

一位电视台从业者表示,目前各地卫视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主导了电视剧生产的行情。“电视台之间的马太效应在加大,强势电视台对一流资源的抢夺日益明显。”该人士提道,制作公司只看到《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三国》、《红楼梦》不断刷新的单集成交价,变得日益保守不敢创新,什么题材流行拍什么。

影视公司上市潮也带给这个行业剧烈的冲击。“钱”字当道,制作公司日趋急功近利,不敢创新,跟风翻拍。

三.资人业余 电视剧行业泡沫多

电视剧行业已然成为众多流动资金的又一个投资渠道。电视剧行业的关键词是“通胀”,以明星身价打头,整体人力成本、制作成本的上升令众多制片商叫苦不迭。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投资热点,众多电视剧领域的新入场者,对行情也起到一定扰乱作用。“现在每年进场拍电视剧的业外老板很多,煤老板、房地产公司老板比比皆是,有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知名度,有的是各种各样的个人原因。这类老板财大气粗,通常只要求不赔钱就行,指定要请大明星,也不懂得挑题材选剧本,再碰上些会忽悠的制片人,动辄花数千万元做一部剧,结果赔了。”对电视剧出品单位来说,目前卖剧渠道非常单一,就是“一锤子买卖”,剧卖不出去就全赔,一点其他回收成本的渠道都没有,所以这些游资来得快去得也快。这类游资不懂电视圈的商业规律,一些“非理性”投资行为不但造成资源浪费,也助推了电视剧制作成本的急速上升,哄抬了价格,对一些在电视剧领域打拼多年的老公司产生了一定困扰。

“游资光顾电视剧历来都有,因为电视剧投资制作的专业门槛太低了。”由于去年电视剧产量和销售行情较前年有回升,所以去年的游资也呈现增长态势,其投资形式包括成立制作公司或非常规渠道进入电视剧制作领域。

业内人士认为,电视剧“通胀”主因在于影视公司的“上市潮”。“都说煤老板抬高明星身价,我看不是那么简单。明星身价最近半年时间确实一直处于上升的状态,但是年后忽然大幅度增长,可能跟影视公司的‘上市潮’有关系。媒体报道目前国内约有十余家影视企业等着排队上市,实际上还不止这个数。影视公司对人才的争夺也进入白热化,由最初的给高薪酬发展到如今给股份,带动这个行业的“通胀”风暴。

随着电视剧公司资本化历程的开始,被市场认可的一些名编名导的身价也在翻高,但远比不上明星身价暴涨的幅度。这个现象已经引起中国导演协会、首都制作业协会等机构的重视,曾专门开会研讨“全剧组为演员打工”的解决办法。

“在视觉经济时代,好莱坞也不能避免倚重明星,但它们贵在平衡。”生态平衡需要各行业协会之间“博弈”来完成,随着视频网站正版化的进程,未来电视剧播出渠道的增加,一些上市大公司为行业树立良性的产销机制,电视剧生产到消费的理性过程将慢慢实现。

四。制作公司缺乏高质量剧本

电视剧制作阶段主要由剧本策划和生产拍摄两个环节构成。近几年,随着对剧本重要性认识的提高,部分电视剧制作单位成立了剧本策划部,如海润影视公司成立的文学部,其主要职能是在编剧市场寻求或策划好的剧本。与此同时,一些名编剧也脱颖而出,如高满堂、石康、王海鸰等。不过总体而言,由于国内年轻编剧选拔机制缺位、作品版权保护困难、编剧信息闭塞和报酬偏低等原因,剧本市场仍存在着高质量剧本缺乏和制作公司生产原料不足的问题。

目前,电视剧编剧一集稿酬多在6000~10000元,远低于演员群体的薪酬。为表达对制片方"厚此薄彼"的不满,曾有80多位编剧发表"维权联合声明",要求提高剧本稿酬,尊重作品版权,以及在电影节上增设"编剧奖"等,但最后却不了了之。根据央视市场研究的调查结果,目前大约有5.8%的导演平均每年有一部作品问世,形成了所谓的"马太效应"和"鲶鱼效应",即市场认可的导演再次获得的拍片机会越来越多,酬金也越来越高,从而成为"鲶鱼",吸引更多的圈外人加入导演队伍中。

五.发行是目前电视剧产业链条中最为薄弱的环节。现今年产电视剧200集以上的大型制作单位均采用"自主发行"的方式销售电视剧,只有实力较弱的小型制作单位才委托专业发行公司以买断或代理方式销售电视剧。

有限的市场空间注定了专业发行公司只能在规模小、运营差的低水平徘徊。而"自主发行"的大型制作单位,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却不得不背负无处发行的巨大风险。在国内每年生产的1万余集电视剧中,仅有不到60%的电视剧能够播出,剩余40%的电视剧根本无法和观众见面,而在播出的电视剧中,盈利的只有两成左右,约一半亏损。曾创下良好收视表现的《士兵突击》,因其不具备保障收视率的大明星、大场面和恩怨情仇等因素令电视台不敢"冒然出手",致使该片的发行周期长达一年多。据制片人吴毅介绍,虽然最终该片取得了20%的收益率,但扣除相关运营成本,只能算收支平衡。

电视剧供需双方地位不平等

作为利润实现环节,播出是电视剧产业各方利益主体共同关注的领域。电视剧的播出形成了附着于特定电视台的观众注意力,电视台则将观众注意力售卖给广告商,从而获得广告收入。电视剧制作单位和电视台再依据其在播出环节的资源控制能力分享广告收入。如今,电视剧的制作往往受到电视台方面的掣肘。供大于求的市场状况也决定了电视台作为买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电视台往往借助于垄断地位想方设法压低价格或实行限价,获得高额利润。先地面后上星的传统发行模式也面临挑战,"X+Y"的卫视发行模式、"4+4+1"的组合发行模式等被普遍采用。首轮、二轮、三轮分别享有数十天的播出优先权。

目前全国电视剧带来的广告收入总量约为200亿元,有将近四成的电视台全年70%~80%的广告收益依赖于电视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视剧制作单位从中获得的收入仅为电视台广告收入的20%。而近几年各地电视台自制栏目剧数量不断增多,进一步挤占了有限的电视剧需求市场,让电视剧制作单位的生存更加艰难。

七.出口不力 输出仍未“走出亚洲”

最近韩剧《秘密花园》的海外出口可谓是风光无限。中国、日本、泰国等13个国家购买了《秘密花园》的版权,出口价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还与美国网站签署了销售合同,该网站将提供VOD视频点播服务。如果加上记事本、玩偶、漫画等周边商品的出口,收益将比现在更多。截至目前,其总出口额达到350万美元。而这只是韩剧十年出口历程的冰山一角。

资料显示,韩剧出口额从2002年到2005年短短三年就突破了1亿美元大关。而同期的2005年,中国国产电视剧出口额仅为1亿元。也就是说,当年我国和韩国出口额差距高达7倍,而现在差距可能更大。中国电视剧的海外销售额仅占总额的5%左右,且销售面很小,销售价格也不高,已是行业内的共识。近年来由于受韩剧冲击等一些因素影响,中国电视剧的海外销售量下降趋势非常明显,有专业人士甚至指出:“中国电视剧的海外销售量目前已整体下降50%以上。”

广电总局文化产业发展司司长李京盛曾表示,“中国虽是一个电视剧大国,但还不是电视剧强国,中国电视剧的制作水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电视剧产业所占有的市场份额还十分有限,主要出口地区还局限在亚洲地区及其他国家的华侨聚居区”。他举例,台湾地区最多的一年曾播出内地电视剧3500-4000集,但至2004年播出量就降至2000多集,至今还在下降。内地电视剧价格最高时达到2.5万美元一集,目前最高也只有1万美元一集。

据国际版权交易中心副总经理杜现朝介绍,他们去年的影视交易额为4亿多元,其中电视剧交易是大头。但记者了解到,电视剧的交易平台目前仅限于视频网站、电视台等发行环节,要达到像好莱坞那样能够把衍生环节计算到版权价值里,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目前我们平台还只限于国内的买卖,还没有海外销售的成功案例。”由民营力量主导的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运营总监蔡宇衡告诉记者,他们经手的国外影视剧进口案例比较多,确实有公司希望借助其平台进行海外销售,“但我们目前不会涉及,因为就目前看,电视剧销往海外成本很高且成功率极低。据我了解,电视剧进口和出口的比例大概在15:1”。

第四篇:快消总管总结快速消费品行业的特征

快速消费品(Fast Moving Consumer Goods,简称FMCG)是指使用寿命较短,消费速度较快的消费品。一种新的叫法是PMCG(Packaged Mass Consumption Goods),顾名思义,产品经过包装成一个个独立的小单元来进行销售,更加着重包装、品牌化以及大众化对这个类别的影响。

快速消费品界定包括包装的食品、个人卫生用品、烟草及酒类和饮料。之所以被称为快速,是因为他们首先是日常用品,它们依靠消费者高频次和重复的使用与消耗通过规模的市场量来获得利润和价值的实现,典型的快速消费品包括日化用品、食品饮料、烟酒等;药品中的非处方药(OTC)通常也可以归为此类。与快速消费品概念相对应的是“耐用消费品”(Durable Consumer Goods),通常使用周期较长,一次性投资较大,包括(但不限于)家用电器、家具、汽车等。 ①、个人护理品行业,由口腔护理品、护发品、个人清洁品、化妆品、纸巾、鞋护理品和剃须用品等行业组成;

②、家庭护理品行业,由以洗衣皂和合成清洁剂为主的织物清洁品以及以盘碟器皿清洁剂、地板清洁剂、洁厕剂、空气清新剂、杀虫剂、驱蚊器和磨光剂为主的家庭清洁剂等行业组成;

③、品牌包装食品饮料行业,由健康饮料、软饮料、烘烤品、巧克力、冰淇淋、咖啡、肉菜水果加工品、乳品、瓶装水以及品牌米、面、糖等行业组成; ④、烟酒行业。

一、快速消费品行业本身的特点

在对企业进行分类时,我们可以按照购买者的不同把制造业分为两大类:工业品行业和消费品行业。工业品的购买和使用者是企业,机关团体和各类单位等等。例如:车床等生产资料,矿石等生产原料,零配件,办公用具,等等。消费品的购买和使用者是个人或家庭消费者等,例如:家用电器,日化产品,食品,服装等等。

其中消费品又可以根据产品的使用方式分为耐用消费品(如家具,电器)和快速消费品(如小食品,纸巾,洗化产品)。本文研究的对象就是典型的快速消费品行业。总的来说,快速消费品除了消耗速度快之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单件金额较小,其消费额只占总消费中的较小比例。即使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居民生活的大部分支出也是用在了耐用消费品和其他投资性的支出上,在发达国家中这种情况更是普遍。消费者很少会花费太多心思考虑快速消费品给自己生活带来的经济负担。

(2)品牌的影响力强,但是不同品牌的差异度并不大。许多快速消费品的科技含量低,市场进入壁垒很小,所以在市场上一般会有大量的竞争者。由于大家都采用类似的生产设备或原料,所以不同竞争者之间在产品本身的特性方面差别很小。为了抓住消费者,巩固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厂商们纷纷把品牌作为竞争的法宝。基本上全球最大的广告买主都是诸如P&G, Coca-Cola之类的快速消费品巨头。

(3)购买行为上以冲动型购买为主,较少谨慎的专家型购买。正是由于以上两个特点造成了消费者在购买时的行为比较随意。在购买前往往没有计划,到了售点才决定要买什么。某些日用必需品即使非买不可,也可能在售点临时决定所购买的品牌和规格。所以和工业品/耐用消费品比起来,用户的忠诚度和依赖度要低得多。作为生产商为了适应这种特点,不得不尽量扩大铺货的范围,增加零售点的总数量。

(4)生产方式上多以大批量生产为主。这是因为购买者是广大的老百姓,因此很难作到少量定制,而且由于消费者对此类产品的关注或挑剔的程度较低,也没有必要突出个性化的特点。许多快速消费品的生产设备和技术都适应了大批量作业的需要,只有在大批量生产时才能降低单位生产成本。

(5)售后服务的要求很少或没有。因为快速消费品总是在短时间内被消耗掉,另外许多产品的技术和结构简单,也不容易发生售后故障问题。

l 许多产品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时尚性特点。因为许多消费行为是和季节或时尚紧密相关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冷饮。甚至可以说所有时尚产品都是快速消费品,因为时尚本身就是针对消费者快速变化的。

二、快速消费品行业在分销渠道方面的特点

正是由于以上的行业特性,在分销渠道方面,快速消费品行业的突出特点有: (1)覆盖的客户面广,客户数目众多。在依赖度低,关注度低的情况下,消费者往往只会购买自己能够方便地拿到的产品。如果售点距离消费者稍远,他们根本就不会购买这件产品。另外,通过扩大铺货,让消费者经常看到自己的产品,也能刺激他们的尝试欲望,达到开发新用户的目的。所以各大成功的快速消费品公司都会把铺货作为考核公司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为了得到一个总零售客户数或者是铺货比率(即出售本公司产品的零售客户数/该地区总零售客户数)不惜花费上百万,更为了提高这个数字不惜花费上千万。例如可口可乐公司的著名的3A理论,把整个公司的战略浓缩为3个以字母A开头的单词,第一个就是Available。也就是强调要努力让顾客“买得到”。该公司具体的做法就是增加零售点的数量。不仅仅包括商店,摊贩,餐饮业等传统售点,还要开发售卖机,企业客户等新型渠道。

(2)渠道的层级比较复杂。正是由于以上的原因导致了快速消费品公司在分销方面的要求特别高,压力特别大。为了能够影响到千万个消费者,他们必须把货物分配到数以万计的终端零售点,即使假定每个分销商/批发商都有一百个下游客户,那也需要三层中间环节。所以对大的快速消费品公司而言,管理一二级乃至四五级批发商都是很有必要的事情。当然这也对分销管理提出了多种挑战:如何降低分销成本,减少各层渠道之间的无谓损耗;如何保证各级分销商和零售商配合公司的整体营销策略,做到步调一致。一些著名的企业如联合利华,娃哈哈在这方面都有着很多成功的经验。这些成功的企业的一个共同点在于都很强调供应链整合的理念,把分销商不仅仅是看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做生意的对象,而是看成是战略层面上的合作伙伴,强调双方的合作能够确实为社会创造经济价值,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经济学上的“规模经济效应”。为了实现这种1+1>2的整合效应,它们采用了共享信息系统,特许经营,VMI(供货商管理库存)以及其它多种多样的激励机制。

(3)厂商往往主要依靠分销商进行分销。在传统经济的时代,依靠手工方式的信息管理,一家厂商只能管理数量有限的信息,只能同数量有限的客户进行交易。为了将产品覆盖广大的零售网点,就必须依靠层层的分销商。虽然电子商务使得“厂家到消费者”的商业模式成为可能。比如DELL电脑公司,他们几乎完全利用网络信息系统处理用户者的定单,摒弃了同行业其它竞争者采用的层级分销模式,从而实现了一家公司直接面对千万个消费者。这种电子商务基础上的直销可能是未来快速消费品的业务模式,但当前还仅仅是极个别的成功案例。由于内外部条件的限制,也由于产品本身的某些特性,快速消费品公司还是采用了厂商—分销商—零售商的传统方法。

(4)分销商对厂商的忠诚度和依赖度比较低。这不仅仅是由于产品本身的易于替代的特性,更是季节性和时尚性的必然结果。分销商为了提高分销设备的利用率,在某种产品的淡季要经营另一种恰逢旺季的产品,在某种产品过时后要经营其它正时尚的产品。所以分销商往往同时联系多个厂家为他们提供分销服务,调整产品线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三、结论

综合以上的特点,厂商在面对分销商时往往处于弱势的态势,即使像联合利华这类拥有最强大品牌的公司也非常强调对分销商的服务。除了给他们留够合理的利润空间以外,还要提供信用,培训,营销,设备等等多方面的支持。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上门送货的服务,包括缩短订单处理周期,提高准确率,同时降低送货的成本。

为了能够改善对分销商的服务水平,厂家需要建立并维护一套复杂的分销系统。在分销系统的构成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分销中心,生产线的选址和路线的规划。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整体成本和服务水平。所以大型的快速消费品公司都会把选址问题作为一项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战略决策来研究。

第五篇:欧美企业文化的特征

一.美国的企业文化

(一).美国的企业文化的特点

美国的企业文化在本世纪70年代出现,80年代中期走向成熟。企业文化理论的最初实践者是日本企业家,但美国人总结并建立了完善了企业文化理论。100多 年来,美国一直是西方世界企业管理的领路人,泰勒的科学管理、行为科学与管理科学的发展,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70年代的挫折,日本运用的先进的管 理模式使日本在许多经济领域超过了美国。随着美国学者的研究日本成功的奥秘及对本国的管理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美国人过去的管理行为,成为一场影响深 远的管理革命。

5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严密化、定量化和硬科学化,在管理技术上倾向于企业的战略计划、组织结构、制度等管理硬件,在管理中注重社会的契 约化、法律化和理性化等。这样,在企业的管理软件方面,如技能、作风、人员、士气、文化背景等没有充分的重视和发展,在实际企业管理中,认为是计划和技术 至上,企业人员在生产经营中是必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

80年代,当日本的许多经济领域如汽车、相机、光学仪器、家电、信息、钢铁、造船、通迅等方面取得领先并超过美国时,美国的企业管理学界纷纷到日本考察研 究其成功的奥秘。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企业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于是,一声以"软"化管理为特征的管理革命在美国展开了。

美国企业管理的企业文化革命开始了,随着企业文化理论专著的出版,管理理论逐渐确立了美国企业文化体系,在美国的企业实践中迅速得到作用。从美国的一些著 名公司的管理上看,企业文化对企业本身的生存与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们的企业文化与许多相似之处,如: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培养员工;尊重顾客;强调产 品质量与优质服务;鼓励发明创造,不断向市场投放新的产品;领导身体力行,带领公司员工,坚持公司的价值观和哲学观念;都有明确的企业目标和行为准则,全 体员工都共同为之奋斗。具体地说,主要展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个人主义注重绩效及个人能力的发挥。

美国历史上的"西进运动"使美国人沿承了好动好冒险的民族特点,当时美国西部土地肥沃,富有冒险精神的移民纷纷西进,寻求致富之路,多年以后,大量移民进 入美国,但这一传统特征却被沿袭下来了,美国人明显具有信奉个人能力主义和流动及变动性的特点。所以,在美国人心目中,能白手起家的人是社会上的英雄,美 国的社会文化和社会心态要求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充分表现自我。美国企业文化学者泰伦斯.迪尔和艾伦.肯尼迪指出,若价值是文化的灵魂,那么英雄就是这些价值 的化身和组织机构力量的集中体现。在美国著名企业中,塑造并涌现出了一批"英雄"企业家。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通过个人奋斗,在事业中获取最大的成功而被企 业确认为英雄模范式的人物。

美国式的个人主义,引发出美国文化中注重实用和务实以及个人能力的发挥。在美国哲学中,实用主义一度占有绝对优势。任何一项发明或发现能否被美国人接受, 关键在于能否在现实中加以应用,能否在社会生活中产生效应。这种务实的特点也反映在企业管理模式及企业文化模式中。美国企业用人不把职工的资历、学历、地 位、职务等作为衡量人才的砝码,只是注重职工的表现和个人对企业贡献及绩效的大小。

2 、重视个人责任和权利。

美国的企业多通过激励员工的个人主义使其与企业合作达到较好的水平,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在美国社会发展中,如前文所述"西进运动"使美国人带有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和自信信念、冒险精神和平等观念,倡导自我控制的生活方式。个人主义的平等观念 要求同一个团体中各个分子的地位相同,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大家也不能剥夺个人的权利,同时,作为个人主义的自我保护,个人作为国家的一个公民,有强 烈的法制观念,它要求团体不能抹杀个人,只能在个人愿意交出的一些权利上控制个人。社会上权利与义务的界限非常明确,而且是客观的、不带有感情色彩的。

美国个人权利倍受重视,是以尊重别人的权利为前提条件的。

由于美国社会是以金钱来衡量个人的实用价值的社会,也是以金钱来推动美国社会和企业运行的,因此在企业文化关系上,表现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是纯粹金钱雇佣关系,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雇员的工作积极性。

3、具有典型的西方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个企业的基本概念和信仰,它为企业员工规定出成功的标准和方向。许多著名的企业在个人主义的前提下,都讲究公私分明、公平合理、自由民主、平等竞争、自觉守法、尊重人权、突出个性、富于进取、讲究实效、不安现状、勇于创新和富于冒险精神等。

4、实施制度化管理。

制度是美国企业的精髓,不论做什么事,一定要先建立好制度及标准化的作业流程,一旦有问题,先考虑是否是制度有弊端,然后在考虑人为因素。一般来说,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崇尚企业做大,强调规模效益;尽量降低成本;把所有的业务都进行细致的分析;开除扰乱秩序的人,做任何事都要进行控制,认为只要加 薪,给奖金,生产力就会提高,大方重赏表现杰出者,监督品质管制,仔细认真地准备财务报表,等等。

5 强调重视顾客,一切为了顾客的观念。

重视顾客的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要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起企业良好形象。具体做法:尊重顾客,不厌其烦地跟顾客建立长久的联系;企业对顾客负责,

树立对质量精益求精的精神等等。

(二) IBM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企业文化

IBM公司有20万名员工,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在世界上一百多个城市设有分公司,人称日不落公司。其业务牵涉面甚广,生产、制造技术水平居于世界前列。

IBM公司的成就与企业文化密切相关。该公司强调职工应该是有相同的信念和价值观,职工之间讲究友善和民主。IBM公司的企业文化在美国被认为是企业文化的典范。

1 、公司的基本信念

(1) 尊重个人,尊重企业中的每一个人的尊严和权利。

(2) 为顾客服务,对顾客给予世界上最好的服务。

(3) 卓越的工作,在各项工作中卓越的完成目标。

2 、公司的基本原则

(1) 对企业界经营管理给予明智的、可信赖的、有才干的指导。

(2) 对顾客尽可能地提供有效率的、有效果的服务。

(3) 发展技术、改进产品和研制新产品。

(4) 通过扩大工作职务的范围,提高职工的工作能力,并给予他们机会,使他们在工作中感到满意。

(5) 为所有职工提供平等服务的精神。

(6) 确认对股东的义务,向他们提供适当的投资收益。

(7) 促进机构所在地区的福利。

(8) 尽到作为一个美国公司对公民的职责,并对世界上有业务关系的国家尽到自已的职责。

3 、公司的实际做法

(1) 与用户签订契约,不只是机器出售,更包括所有服务项目。

(2) 公司的优秀主管助理任期3年,只负责一项工作,就是对任何顾客的抱怨或疑难问题,务必在24小时内解决。

(3) 集体服务。若有某公司机器发生问题,IBM公司很可能会从不同的地区派来专家协同解决问题。

上一篇:我国社区矫正问题初探下一篇:文化创意活动执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