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修选择题答案

2022-08-07

第一篇:大学思修选择题答案

大学思修选择题题库

以之前百度文档的内容汇总为基准,删掉,筛选了一些内容,如书上现已不提及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并注重了排版,检查是否存在错误,本人考试之前也是以此为参考资料,然而考的全是简答题,噗,吐血。但是,还是希望我的整理对大家有用,如果支持的话请评满分并继续关注我奉献的文档。 个人微博:Y圆灯笼Y 欢迎关注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一、单项选择题

1.大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很重要的一点就是( C )。 A勇于尝试,不怕失败 B 培养优良学风 C 培养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D培养自信心。

2.创新学习是一种以( C )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

A奇思异想 B瞬间顿悟 C求真务实 D求新求变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学习上一定要培养( A )的优良学风。

A求实 B一丝不苟 C勤奋 D敢为人先 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话说明了学习必须做到( A ) A 勤奋 B 严谨 C 求实 D 创新 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 D )为指导,帮助大学生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

A社会主义荣辱观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科学发展观 D马克思主义 6.‚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这篇著名文章是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普通战士写的悼词,这个普通战士是( B )。

A雷锋 B张思德 C王杰 D白求恩 7.《礼记•中庸》认为,道德修养应‚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种‚慎独‛的道德修养方法要求我们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要注重( C )。

A学习科学理论 B理论联系实际 C知行统一 D多思考深理解 8.( A )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A 德 B 智 C 体 D 美

9.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是( C )。

A 知识渊博 B 品质高尚 C 德才兼备 D 知行统一 10.尽快( C ),是大学新生面临的首要问题。

A 开展大学生活 B 了解大学精神 C 适应大学新生活 D 开始专业学习 11.培养优良的学风应该在严谨、求实、勤奋和( A )上下功夫。 A 创新 B 务实 C进取 D全面 12.引领学术风气,促进思想交流,( B ),建设精神文明,是大学的灵魂之所在。

A掌握丰富知识 B陶冶品德情操 C 确立人生目标 D 培养竞争能力 13.学习和践行( D )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根本要求。 A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C科学发展观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要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 D )教育。 A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B道德观 C法制观 D以上三点都是 15. 当今时代,( B )已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A国际地位 B科技文化 C自然资源 D民主政治 1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与( C )于一体的课程。

A趣味性 B思辨性 C实践性 D真理性

二,多项选择题

1.与中学相比,大学生活最显著的变化体现在( ABD )。 A学习要求的变化 B生活环境的变化 C求知欲望的变化 D社会活动的变化

2.进入大学后,大学生需要树立新的学习理念,这些理念包括( ABCD )。 A自主学习的理念 B全面学习的理念 C创新学习的理念 D终身学习的理念 3.一般来说,优良的学风应包含( ABCD )。

A勤奋 B严谨 C求实 D创新 E灵活 4. 马克思说:‚为确定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不同时代的青年有不同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需承担的历史使命是( BC )。

A追求真理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建设世界一流强国 5.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是( ABD )。

A和平 B发展 C平等 D合作 E互助

6.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明确了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 ABD ),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A价值取向 B道德规范 C理论指南 D行为准则

7.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实践活动,要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形成‚( ABCD )‛的文明风尚。

A知荣辱 B讲正气 C树新风 D促和谐

8.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助于当代大学生( ACD )。 A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B获取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现人生价值

C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质打下知识基础 D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9.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显著特点有( ABCE )

A政治性 B知识性 C实践性 D社会性 E思想性 10.大学适应期会出现的矛盾主要有(ACE)

A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B物质需求与精神追求的矛盾 C人际环境带来的苦恼 D价值观的冲突,理论上的困惑 E自主意识与独立能力的矛盾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它的基本内容包括(ACDE) A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 社会主义荣辱观 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12.大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要从下列哪些方面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ABD)

A确立独立生活意识 B虚心求教 细心体察 C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D大胆实践积累生活经验 E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13.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表现为(ABCDE)

A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B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C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D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E知行统

一、脚踏实地

14.下列属于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内容的有(ABCDE)

A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B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C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D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E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一, 单项选择题

1. ( D )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A信念 B信仰 C兴趣 D理想

2.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是( A )。

A信念 B理想 C情感 D意志 3.下列属于科学信念的是( D )。

A 金钱万能,有钱就有一切 B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C 个人本身就是目的,社会只是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手段 D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全世界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 4.从本质上讲,理想和信念都是人类在( B )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和精神现象。

A思想发展 B社会实践 C科学研究 D哲学思维 5.信念的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是( A )。 A信仰 B理想 C志向 D意志 6.( C )在我国的确立,开启了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A四项基本原则 B改革开放政策 C社会主义制度 D人民民主专政 7.( D )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

A毛泽东思想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马克思主义 8.‚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下列对这句话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D )。 A理想否定现实 B现实否定理想

C理想与现实无关 D只有行动可以使理想化为现实 9.在理想的内容体系中,( B )是其中的核心。 A职业理想 B社会理想 C生活理想 D道德理想 10.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时曾深刻地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这里强调说明的是( D )。

A人与人之间必须团结互助 B艰苦奋斗是革命斗争的传家宝 C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对立统一的 D科学信念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11.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B )。 A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则的伟大复兴 C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 D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12.对于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正确的理解是( C )。 A理想的生命力表现在对现实的肯定和接受 B理想是对现实未来发展状况的随心所欲的想象

C把理想变为现实,要付出辛勤的劳动,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 D现实总是美好的,而理想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恶的一面 13. ‚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功夫花不开。‛理想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但理想不能自动实现。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根本途径是( C ) A认真学习科学理论 B牢固确立科学信念 C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D大胆想象美好未来

14.当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 D )。 A在社会理想中实现个人理想 B用个人理想改造社会理想 C在个人理想中实现社会理想 D使个人理想服从社会理想

15.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以( A )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A理想信念教育 B民族精神教育 C公民道德教育 D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16.空想一般是( C )

A与生活愿望相结合,但离现实较远的对未来的想象 B现时有很大距离,但在将来有实现可能的一种未来想象 C缺乏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对未来的想象

D在实践中形成和具有现实可能的对美好未来的想象 17.理想区别于幻想、空想的特点是( D ) A理想是对幻想和空想的改进

B崇高的理想常为学识渊博的人所具有,二空想和幻想则源于无知 C理想是永恒的,幻想和空想可以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理想源于实践,具有实现可能,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18. 理想与空想的区别在于( C )。

A是否具有主观能动性

B是否是自然形成的 C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性 D是否是创新思维的结果

19.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在《崇高的理想》一文中赞扬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人民英雄、发明家和科学家的时候,指出:‚所有这些人都是具有伟大理想并坚决为他们的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他们为了自己的伟大理想,有些人家可以不要,有些人官可以不做,有些人生命可以抛弃,有些人真正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地步。‛可见,崇高理想是 ( D ) A 人们主观意志的自然体现 B不需客观根据的主观想象 C不必通过艰苦努力就能展现出来的现实

D激励人们战胜邪恶和腐朽,向着既定目标奋斗进取的力量源泉

20. 信念作为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信念对人生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信念是人们( A )。

A追求理想的强大动力 B评判事物的标准

C对真理的追求 D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2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 D )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实现必然性 B不可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 D实现可能性 22.人的理想确立的关键时期是(

D )。 A中年 B童年

C老年 D青年 23.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

B )信念。

A基本的

B坚定的 C彻底的

D一贯的 24.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信念是( D )。

A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 B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C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桥梁和中介 D.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 25. 科学信念是以对事物发展规律的 ( A ) 为基础,在实践中不断受到检验、完善,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的一种观念和态度。

A正确认识

B错误认识 C根本认识

D系统了解 26.大学生中的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应树立的远大理想是( A ) A 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 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27.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这主要说明了理想是( A ) A人生的指路明灯

B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的态度 C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 D人们对未来缺乏客观根据的想象 28.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C ) A理想就是现实

B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D 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变为现实

29.当教师,要当一个模范教师;当科学家,要当一个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当解放军战士,要当一个最英勇的解放军战士;当工人,要当一个新时代的劳动模范;当农民,要当一个对改变农村面貌有贡献的农民。这些都是人生理想中( D )的表现

A生活理想 B社会理想 C道德理想 D职业理想 30.下列对信念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B ) A信念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 B信念表达的是一种真诚信服的态度 C信念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D信念体现的是人们对人生目标的追求 31.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理想的实现,需要每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这是因为( C )

A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 B社会实践是科学知识产生的源泉

C把理想变为现实,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 D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会自动变为现实

32.中国传统儒家设计‚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近代资产阶级追求‚民族、民权、民生‛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共产党人和广大劳动人民向往‚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这些对未来的设计、追求、向往,都属于人生理想中的( A ) A社会理想 B道德理想 C职业理想 D生活理想

33.下列有关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中,属于社会理想的是( D ) A ‚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B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谋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位,干一番益于人民的事业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4.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唯一标准是( B ) A科学理论 B社会实践 C主观愿望 D真诚信仰

35. 下列著作不能说明作者身处逆境而有作为的有( D )。 A 《周易》 B《离骚》 C《史记》 D《论语》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说:‚美好的前景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和工作去实现它,就有成为空话的危险。‛这说明( ABC )。 A社会实践是联系理想和现实的桥梁

B有了理想并不意味着成功,更不意味着已经成功 C把理想转变为现实需要艰苦奋斗、勇于实践

D只要付诸行动,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都能成为现实 2.司马迁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BD )。

A逆境往往可以把人打倒和打垮 B受磨难而奋进才是身处逆境的学问 C逆境消解了实现理想的可能性 D要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逆境 3.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人生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在确立理想信念时,应该( ABC )。

A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 B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C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D离开人的生活体验和实际行动,单纯地读书学习

4.原河北省政府办公厅秘书、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因受贿、贪污罪于2003年10月9日被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处死刑。当法官宣布了上述判决后,李真的双腿抖了一抖。他反思自己走向毁灭的根源时说:‚人可以没有金钱,但不能没有信念,丧失信念,就要毁灭一生‛。李真的经历,说明理想信念对人生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BCD )。 A满足人生的全部愿望 B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C成为人生的精神支柱 D提升人生的精神境界

5.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当社会主义发展遇到暂时的困难和曲折时,也要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这是因为( ABCD )。

A对理想目标的追求不能因为行动中的暂时失败而动摇 B科学信念是建立在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

C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D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的发展也会出现曲折和反复 6.从l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到1917年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历了70年。艰难的尝试,惨痛的失败,并没有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与实践扼杀,相反使其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巨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然而,社会主义并未如西方有些人预言的那样走进历史的博物馆。中国人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使社会主义运动展现了光明的前景。由此可见( ACD )。 A理想实现的路途是艰难曲折的

B共产主义是一种渺茫的幻想,可望不可及 C远大理想的实现需要一代一代人的不懈努力

D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7.共产主义具有以下哪几层的含义?( ABCD )。

A共产主义是一种理论学说 B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 C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 D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8.理想的特征有( ABDE )。

A超前性 B阶级性 C科学性 D主观性 E时代性 9.理想从对象上可划分为( AD )。

A个人理想 B道德理想 C生活理想 D 社会理想 E长远理想 10.立志高远的正确含义是( ACE )。

A立志当高远 B立志要谨慎 C立志做大事 D立志应变化 E立志须躬行 11.对于理想的错误认识有( ACDE )。

A理想理想,有利就想 B人的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C凡是理想自然都可以实现 D理想是明天的,只要今天过的好就可以了 E 没有理想的人一样生活的很开心

12.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最重要的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 BD )

A基本理论 B世界观 C具体论断 D方法论 13.理想、幻想、空想都是( AC )。

A具有主观能动性的 B有实现的可能性的 C对未来的想象的 D自然形成的 E符合客观规律性的 14. 理想( ACD )

A是指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B是幻想 C 既高于现实,又来源于现实 D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E 随着年龄逐渐丧失

15.社会主义信念包括社会主义(ABD)。

A政治信念 B理想信念 C社会信念 D道德信念 E情感信念 16.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是( ABCD ) A共同理想是最高理想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的具体表现,最高理想是共同理想的思想基础和最高原则

B共同理想是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最高理想是共同理想的最终目标。 C共同理想决定和制约着最高理想的发展 D最高理想指导着共同理想的发展方向 17.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 ABCD )

A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 B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 C理想是基于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事物发展趋势的一种特殊放映,是对现实存在的一种扬弃的反映

D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E理想总是带有不切实际的部分 18.作为我们党的最高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它的基本特征是( ABCD )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B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C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19.下列名言警句说明‚立志须躬行‛的有( ABC )。

A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B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C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下列名言警句属于励志警句的有( BCD )。

A 出淤泥而不染 B 志当存高远 C 有志者,事竟成 D 志不强者志不达

21.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 BCD )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A道德观 B人生观 C 价值观 D世界观 E法制观 22.在理想与信念的关系上,( ACDE )

A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 B理想是信念,信念是理想 C信念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D理想与信念总是相互依存的 E当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

2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种共同理想包括的内容有( ABCDE )。 A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职业理想

B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生活方式的生活理想 C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道德理想 D现代化建设、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的社会理想 E爱好和平、反对分裂的政治理想

24.理想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判断标准是( ABCDE )

A是否反映客观事物发展规律 B是否具有现实可能性 C是否合乎历史发展规律 D是否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E是否为社会的大多数人谋利益 25.社会理想是指一定社会的阶级或个人对未来(DE)的追求、向往和设想,包括对未来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的设想和规划。

A自身生活 B社会体制 C文化发展 D社会制度 E政治结构 26.社会理想具有(CDE)方面的特征。

A文化特征 B技术特征 C时代特征 D阶级特征 E表明历史发展趋势 27.信念与信仰的关系是(ABCD)。

A信仰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标准和态度

B信念是非要去做、去执行的坚决态度 C信仰属于信念 D信仰是信念的最高表现形式 E信念属于信仰 28.非科学信念是(CDE)。

A对事物发展规律的系统认识 B能经得起实践检验 C对事物发展规律的错误认识 D以迷信为基础 E经不起实践检验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一.单项选择题

1.爱国主义的调节对象是(

C )之间的关系。

A个人与世界 B个人与民族 C个人与祖国 D国家与国家 2.爱国主义所反映的个人与祖国的关系是( A ). A依存关系 B隶属关系 C敌对关系 D合作关系 3.( D )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的道德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A爱国情感 B爱国行为 C爱国思想 D爱国主义 5.‚禾苗离土即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体现的是( B )。 A祖国对国土的依赖关系 B人民对故土家园的依赖关系 C国土对祖国的依赖关系 D故土家园对人民的依赖关系 6.(

B )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

A祖国的大好河山 B灿烂的文化传统 C自己的骨肉同胞 D深厚的道德渊源。 7.抛弃国外优越的生活与工作条件,历尽千难万险,回归祖国的怀抱,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的,被评为‚两弹一星‛的功臣而受到国家的表彰的爱国科学家是(

A )。

A钱学森 B邓稼先 C梁守磐 D金先仲。 8.‚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著名爱国人士(

B )的诗句。 A陆游 B林则徐 C范仲淹 D戚继光。 9.‚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出自(

D ) A孟子 B左传 C出师表 D论语。

1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 B )。 A大力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

B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设新中国 C发扬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D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11.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 A )。

A对当代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 B对未来现代化中国的热爱上 C对古代封建主义中国的热爱上 D对近代半殖民地中国的热爱上 1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C )

A促进世界和平 B大力发展我国的经济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13.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爱人民政府是( A )。 A内在一致的 B相互联系的 C相互独立的 D相互冲突的。 14.爱国统一战线的范围包括( D ) A全体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B全体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C全体社会主义的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D全体社会主义的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15.经济全球化意味着( B )。

A政治一体化 B生产要素流动全球化 C文化一体化 D价值观一体化 16.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D )是本民族整体利益的最具权威的代表者。 A人民 B中央政府 C政党 D国家。

17.当今的国际社会架构仍然是以(

D )为国际社会的互动主体。 A大国集团 B发达国家 C发展中国家 D民族国家

18.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历史发展到( B )的必然产物。 A原始社会 B阶级社会 C封建社会 D奴隶社会 19.国家的产生是民族和文明发展成熟的(

B )。 A开端 B标志 C代表 D体现

20.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个人报效祖国(

A )。

A消除了许多障碍或阻隔,开辟了更多的渠道和更大的空间 B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C成为不可能 D没有影响。 2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C )。 A社会主义 B集体主义 C爱国主义 D人道主义 22.(

C )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A民族主义 B社会主义 C爱国主义 D集体主义

23.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品质中体现的是(

D )的民族精神。

A团结统一精神 B爱好和平精神 C勤劳勇敢精神 D自强不息精神。 24.革命烈士的诗句"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主要体现了中国革命道德传统中( B )。

A艰苦奋斗的精神 B追求真理的精神 C廉洁奉公的精神 D团结互助的精神 25.以( C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写照,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力量。

A不畏艰险 B英勇无畏 C改革创新 D敢为人先 26.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 B )体现。 A前瞻性 B时代性 C代表性 D经典性

27.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发展模式必须是( C )。 A资源型 B依附性 C创新型 D劳动力型

28.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要把( B )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A改革创新 B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C提高对科学技术的重视程度 D制度创新 29.( C )是其他一切创新的重要保障。

A理论创新 B科技创新 C 制度创新 D文化创新 30.( B )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A理论创新 B科技创新 C 制度创新 D文化创新 31.今天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 D )。 A以西方文化为样板 B坚决抵制西方文化

C避免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D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以我所用 32.爱国主义包含着(

C )三个基本方面。 A情感、意志和行为 B知识、意志和行为 C情感、思想和行为 D情感、思想和品德

33.( B )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

A爱国思想 B爱国行为 C爱国情感 D爱国言论 34.(

C )体现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责任,这种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每个人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A社会主义 B集体主义 C爱国主义 D奉献主义 35.国家的核心利益是( A )。

A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B国家经济的发展 C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D维护民族团结

36.爱国应当是( D )的行为,要讲原则、守纪律,以合理合法的方式来进行。

A感性 B务实 C严谨 D理性 37.在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发展史上,(

A )是中华儿女爱国情怀的重要体现。

A维护祖国统

一、反对祖国分裂 B促进祖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C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D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8.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共同缔造( B ),始终是人心所向。 A强大的民族国家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联邦国家 D单一民族国家 39.(

C )是我国社会主义国防观念的重要思想基础。 A集体主义 B;社会主义 C爱国主义 D奉献主义 40.下列关于爱国的说法,错误的为( A )。

A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必须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轰轰烈烈地为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

B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报效祖国的方式 C当代大学生,应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D一个人只要尽己所能,哪怕只为国家和人民作出很微小的贡献,也可以无愧于爱国者的称号

二.多项选择题

1.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 ABC )。 A政治原则 B道德要求 C法律规范 D指导思想 2爱国主义是( ABD )。

A一种对祖国热爱的情感心理 B一种社会意识和精神力量 C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道德品质 D一种人生道德规范和价值导向 3.爱国主义包含着哪些基本方面(

ACE ) A情感 B理念 C思想 D信念 E行为 4.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ABCD )。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D爱自己的国家

5.下面关于爱国主义的论述正确的是( ABCD )。 A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文化,爱自己的国家

B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内涵

C在共产主义社会,爱国主义会失去存在的条件和意义 D在阶级社会,爱国主义具有阶级性

6.下面关于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正确论述是( ABCD )。

A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B同仇敌忾,抵御外辱 C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E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7.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表现在( ABCD )。

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B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C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D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8.下列体现为与时俱进的精神的有(

BCDE )。

A日新月异 B随时而制 C因时而变 D与时偕行 E与日俱新 9.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

ABCDE )

A献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B献身于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C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D献身于促进国家和平统一 E献身于促进社会民主富强。

10.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是( ABC )。

A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B爱祖国与爱人民的统一 C爱祖国与建设祖国的统一 D爱祖国与爱科学的统一

11立志献身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大学生应该要有( ACD )。 A献身精神 B经济基础 C 艰苦奋斗的精神 D健康的身心 12.民族利益是民族的( AB )。

A整体利益 B长远利益 C局部利益 D暂时利益 13.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有:(

ABCD ) A团结统一精神 B爱好和平精神 C勤劳勇敢精神 D自强不息精神 E团结协作精神 14.能够体现中国民族精神的是:(

ABCDE )。

A长征精神 B雷锋精神 C两弹一星精神 D西柏坡精神 E延安精神。 15.下列词句中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有:(

ABE )。

A精卫填海 B大禹治水 C讲信修睦 D天下为公 E愚公移山 16.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则是( BCD )。

A要以全新的眼光看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B要以宽阔的眼光看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C要以实践的眼光看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D要以创新的眼光看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7.时代精神( ABDE )。

A体现了民族的特质 B形成和发展于新的历史条件下 C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 D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E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 18.时代精神包括( ABCDE ).

A知难而进,一往无前 B艰苦奋斗,务求实效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E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19.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内涵,是因为( ACE )。

A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B改革创新是党的智慧结晶 C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性国家的迫切需要 D改革创新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E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20.改革创新主要包括( ABCD )

A理论创新 B文化创新 C制度创新 D科技创新 2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 BCD )。

A宣传爱国主义思想 B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C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D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E积极进行创新活动 22.民族区域制度的实行( ACD )。

A有利于维护和巩固祖国的统一 B有利于推进祖国内地和台湾的统一进程 C有利于维护各民族的利益和权利D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奋斗和繁荣发展 23.国防观念主要包括( ABCDE )和国防献身意识等。

A国防忧患意识 B国防目标意识 C国防价值意识 D国防责任意识 E国防法制意识

24.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要体现在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主要有:( ABCDE )。

A积极参军入伍,大力提高我军的科学文化素质 B学习国防知识,提高国防意识和素质 C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 D参与国防教育活动,增进对国防的感性认识 E.关注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强化忧患意识 25.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的意义是( ACD )。

A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B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了解自己的国家,更好地热爱祖国的重要途径 C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D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观是( B )。

A人们认识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方法 B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看法和观点的总和 C对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 D科学的人生态度

2.人生观是指( C )。

A人们认识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根本方法 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最根本看法和观点的总和

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D科学的人生态度

3.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生观的形成是( D )。 A人生的自我实现 B上帝或神的启示 C人性的自我完成 D人们所处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4.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确立于( A )。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B《共产党宣言》 C《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D《论黑格尔哲学》 5.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B )。 A有生命的自然存在 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饥食渴饮,性欲生殖 D单个人所应有的抽象物

6.人生不仅仅是一个自然过程,还包含着极为丰富的( B )。 A社会存在 B社会内容 C社会过程 D社会关系 7.人生观的核心是( B )。

A人生态度 B人生目的 C人生价值 D人生信仰 8.人生目的主要回答( A )的问题。

A人为什么活着 B世界本源是什么C人应怎样对待生活D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9.马克思中学毕业时即表示要‚为人类福利而劳动‛;毛泽东青年时便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周恩来在南开中学时提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些事例告诉我们( A )。

A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B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C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D人生目的决定保持什么样的人生精神状态

1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在选择和确立人生目的时,应当做到( D ) A满足于个人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的实现 B以是否有利于自己私利为转移 C以利己为主又兼利别人 D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并在此前提下谋取个人正当利益

11.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 C )和基本意愿。

A心理问题 B心理矛盾 C心理倾向 D实际行动 12.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是( C )。

A人生观 B人生价值 C人生态度 D人生目的 13.人生态度主要表明( C )。

A人为什么活着 B世界的本源是什么 C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 D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14.有的人身处逆境而百折不挠,有的人在顺境中却长吁短叹,有的人笑对人生,有的人看破红尘,,这些都是( B ) 的表现 。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理想 D人生信念

15.把金钱作为人生至高目的,认为金钱能主宰一切的人生观是( C )。 A享乐主义的人生观 B禁欲主义的人生观 C拜金主义的人生观 D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 16.科学的人生观是( C )。

A自保自利的人生观 B及时享乐的人生观 C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D合理利已主义的人生观

17.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是历史的真正主人。这种群众史观反映到人生观上必然是( A )。 A为人民服务 B为小群体服务 C为少数统治者服务 D为个人和家庭服务 18.决定人的价值观的是( A )。

A社会实践 B世界观 C人生观 D社会制度 19.我们应确定的最根本的价值标准是( B )。

A道德价值标准 B人生价值标准 C审美价值标准 D‚三个有利于‛标准 2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说的是 ( A )的问题。 A人生价值 B人生目的 C人生理想 D人生态度

21.价值可分为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人的价值的是( B )。

A人在社会中的存在 B人对自己或他人需要的满足 C人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 D人在社会中所处的阶层和地位 22.在人的价值关系中,人( D )。

A是主体 B是客体 C有时是主体,有时是客体 D既是主体,又是客体 23.人生价值的根本内容是以(D)的关系为实际内容的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 A自我与他人 B索取与享受 C劳动与创造 D贡献与索取

24.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 A )。

A 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发展

B 能力大小 C 对社会的贡献大小 D 动机的善恶 25.人生的自我价值主要表现为( B )。

A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B自我对自己本身的肯定关系,即自己满足自己需要的关系

C国家对个人的积极评价 D个人通过劳动,创造为社会和人民所做的贡献 26.( B )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价值.

A 人生的自我价值 B 人生的社会价值 C 价值观 D 价值标准 27.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这就是说,衡量一个人社会价值的标准应该是( C )。

A个人的社会存在 B个人的行为动机

C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28.一般来说,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他的( C )。

A社会地位就越高 B个人价值就越高 C社会价值就越高 D自我完善就越高 29.下列有关人生价值评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个人的能力越强,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B个人的行为动机越高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C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D个人从社会中得到的满足越多,其人生价值也就越大

30.下列说法中,对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理解错误的是( D )。 A社会价值的创造过程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是统一的

B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C不创造社会价值,就无从实现自我价值 D实现自我价值是因,创造社会价值是果 31.‚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是合理利己主义的代表性观点,它是一种消极的人生价值观,其错误的理论依据是( C )。

A人具有社会性 B人的社会性和自然性是统一的 C人的本性自私论 D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2.( B )是人生价值真正的源头活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A理想信念 B社会实践 C埋头苦干 D努力学习 33.人际关系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际关系,是在人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关系。人际关系的本质是(

A )。 A社会关系 B政治关系 C经济关系 D文化关系

34.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与人交往时既不能自持清高,看不起别人,也不能自卑自怯,自暴自弃。这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

B )。 A诚信要求 B平等原则 C互助原则 D宽容原则

35.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遵循正确的原则。下列行为倾向中,符合人际交往正确原则的是( D )。

A自恃清高,看不起别人 B互相利用,讲究‚金钱交易‛ C斤斤计较,为一点小事耿耿于怀 D互助互惠, 在别人需要时奉献自己的力量 36.竞争是互动的双方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社会的同一领域里与对方展开的竞赛争胜。在现代社会中,对待竞争的正确态度是( A ) A胜不骄,败不馁 B单打独斗,拒绝合作 C高估自己,低估别人 D为求胜利,不择手段 37.‚个人的脆弱性和种种限制。使得他无法单独地达到自己的目标。只凭个人的力量来应付自己的问题。他必然无法保持自己的生命,也无法将人类的生命延续下去。‛这说明,个人的生存、人类的发展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

B )。 A激烈竞争 B良好合作 C相互利用 D信任尊重 38.社会生活中有竞争,更有合作。合作是指( C )。

A互动的双方为达到某种目的,在社会同一领域里与对方展开的竞赛争胜 B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在心理或行为上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 C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的目的而联合,为相互利益而协调一致的活动

D一个人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经过学习、磨练、涵养和陶冶的功夫,在各方面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塑造的过程 39.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是( A )。

A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是社会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对于自然的利用和占有 C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是自然必须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D人与自然实际上是一种人与物的占有与被占有的关系

40.所谓人生环境,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赖以展开的( D )。 A自然和社会环境 B自然环境 C社会环境 D各种关系的总和

二、多项选择题

1.在以下关于世界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BE )。

A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B人们的世界观总是通过观察和处理具体事物和具体问题时所持有的态度和所采取的方法表现出来

C世界观是人们主观精神的产物

D有什么样的人生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

E世界观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

2.下列选项中,属于人生观范畴的有( ABDE )。 A人为什么活着

B人怎样生活才有价值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如何

D怎样对待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和矛盾 E怎天实现人生的意义

3.人生观决定着人的( ABD )。

A 实践活动的目标 B人生道路的方向 C 待人接物的态度 D 对待生活的态度 4.人生观主要是通过( ABC )体现出来。

A 人生目的 B 人生态度 C 人生价值 D 人生信仰 5.下列属于正确的人生目的的是( CD )。

A人生在世,吃穿二字 B命里须有总须有,命里如无莫强求 C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 D要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无私奉献 6对人生态度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心理因素有( ACD )。 A 认知 B 体验 C 情感 D 意志 7.大学生应有的人生态度是( BCD )。

A安于现状,及时行乐 B严肃认真,积极进取 C助人为乐,爱国奉献 D珍惜生命,乐观向上 8.下列属于错误的人生观的是 ( ACD )。

A享乐主义人生观 B为人民服务人生观 C拜金主义人生观 D个人主义人生观 9.人生价值具有( ABCD )的特点。

A客观性 B社会性 C差异性 D创造性

10.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是( BCD )。 A两者完全对立

B两者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

C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D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 E人生的自我价值是实现人生社会价值的基础 11.爱因斯坦说:‚我评定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只有一个标准,即看他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自我。‛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CD )。 A个人人生价值的大小要看社会对他的满足程度 B人生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他‚自我‛价值实现的程度 C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D对社会贡献越大,摆脱‚自我‛的程度也就越大,个人的人生价值就越大 12.‚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只有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这句话的含义包括 ( ACD )。

A人生价值的本质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一个高尚的人只有社会价值而没有自我价值 C一个人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得为社会创造价值

D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13.客观、公正地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的大小,需要掌握恰当的评价方法,做到以下四个坚持:( ABCD )。

A坚持能力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B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C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D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 E坚持物质利益至上的原则。

14.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主要包括( ABCD )。

A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 B立足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 C提高自身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D保持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 15.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就是要协调好( ABCD )。

A 自我身心的关系 B 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C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 人与自然的关系 E个人与金钱的关系

16.人生境遇受多方面的影响, 包括( ABCD )。

A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环境 B受制于一定的自然条件 C受制于人自身的主观条件 D受制于人自身的客观条件 17.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有( ABCD )。

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C合理地调控情绪 D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18.个人心理修养的目的是要达到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人,一般能( ABCE )。 A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别人和谐相处

B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思想、语言和行动协调一致 C积极地解决问题,保持良好的适应和改变环境的能力 D被消极情绪左右而情绪失常,过度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E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有着全面、客观的认识,了解自己悦纳自己 19.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应坚持的原则包括(

ACDE

)。

A平等原则 B公平原则 C诚信原则 D宽容原则 E互助原则

20.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真情,需要友谊。在人际交往中要获得和发展友谊,应该做的有 ( ABC )。

A与人为善,以心换心 B学会宽容,善于原谅 C严于律己,谨慎择友 D苛求他人,毫发必争 21.下列选项中,能增强人际吸引的因素有( ABCDE )。

A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B加强道德修养,塑造良好品质 C增进心理健康,培养生活情趣 D努力学习科学文化,增进智慧 E积极实践,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22.下列有关竞争与合作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BE )。

A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中也有合作 B竞争与合作是统一的,相辅相成 C竞争就是将对手击败,无须合作 D竞争与合作是截然对立、水火不相容的 E竞争与合作是人生和社会生存、发展的两股力量

23.科学把握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才能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正确说法包括( ABCD )。 A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统一 B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相统一

C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D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相统一

24.竞争的积极含义包括:( ABCE )。 A激发竞争主体的进取心 B有助于竞争主体加深自我认识 C提高竞争主体的能力 D改善人际关系 E推动社会的发展

25.下列关于人际交往宽容原则的说法,正确的包括( ABD )。 A宽容有助于扩大交往空间 B宽容有助于消除人际间的紧张和矛盾

C宽容有时需要牺牲原则 D宽容意味着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求同存异,相互包容

第四章

单选题:

1、道德可以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这说明道德具有( D ) 。

A认识功能 B导向功能 C辩护功能 D调节功能

2、‚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格言警句表达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 B ) 。

A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 B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 C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 D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

3、在我国古代思想文化中,有重视荣辱的思想观念。下列古语中,表达了这种重视荣辱观念的是( A ) 。

A‚宁可毁人,不可毁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D‚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4、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对于完善人的品质来说,这主要强调的是( C ) 。 A省察克治的重要性 B慎独自律的重要性 C陶冶情操的重要性 D学思明理的重要性

5、个体在道德意识、道德行为方面,自觉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进行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活动,称为( B ) 。 A道德认识 B道德修养 C道德调节 D道德发展

6、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

C )。

A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

B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C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D起源于‚天‛的意志、‚神‛的启示或‚上帝‛的意志

7、道德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生活的规律和原则,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认识自己对家庭、他人、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使人们的道德实践建立在向善避恶的认识基础上,引导人们正确选择道德行为。这说明道德具有(

C

)。 A调节功能 B激励功能 C认识功能 D评价功能

8、古人说:‚人无志,非人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天行健,君予以自强不息。‛这些话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 D

)。

A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美德

B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美德

C乐群贵和,强调入际和谐的美德

D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的美德

9、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 A

)。

A诚实守信为重点 B崇尚科学为重点 C艰苦朴素为重点 D文明礼貌为重点

10、个人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 B

)。

A人的自然本性 B个体的社会实践 C个人的内心体验 D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

11、亚里士多德说:‚我们由于从事建筑而变成建筑师,由于奏竖琴而变成竖琴演奏者。同样,由于实行公正而变为公正的人,由于实行节制和勇敢而变为节制的、勇敢的人。‛这表达了在进行道德修养时,应该(

D

)。 A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

B坐而论道,凝练道德规范 C严格要求,完善道德品质 D勤于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

12、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 A )的反映。 A社会经济关系 B人的本性 C社会上层建筑 D政治制度

13、( C )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A自我意识的形成 B国家的出现 C劳动 D个人利益的出现

14、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 B )。

A评价功能 B调节功能 C导向功能 D激励功能

15、历代英雄豪杰、志士仁人,‚重名节如泰山,轻生死如鸿毛‛,为了民族生存、国家独立而抛头颅,洒热血,成就了一番可歌可泣的伟大事业。这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

D )。

A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 B求真务实,诚实守信的高贵品格 C谨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优良作风 D重视节操,崇尚志向的精神境界

16、在道德体系中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对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定向和调节作用的是(

C )。

A道德行为 B道德境界 C道德理想 D道德原则规范

1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同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C

)。

A 个人主义 B民族主义 C集体主义 D小团体主义

1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与道德低劣、见利忘义、损公肥私、不重情义的人交友,难免会给自己的人生修养、人格发展和理想追求带来损失,使自己沾染恶习,害人害己;而与品行高洁、知书达理、思想健康的人交友,自己就会获益匪浅。这说明的是( D

)。

A人生必须交友 B现代社会可以不交朋友

C现代社会人的交往范围越来越广泛 D交友一定要慎重,要选择好的朋友

19、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属于( A )。

A中国革命道德传统 B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C人类社会永恒的道德要求 D现实社会不存在的道德要求 20、‚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的有益于青年,一贯的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才是最难最难的呵!‛这说明了( C )。

A人才成长的道路 B实现人生理想的途径 C个人修养是一个不断的长期的曲折的实践过程 D修养的境界是一个人修养所达到的实践水平或程度

21、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 B )。 A经济发展水平 B社会道德风尚 C对外开放程度 D传统文化积淀

22、一种道德行为多次重复出现,就会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即为( A )。 A道德品质 B道德思想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识

23、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所包含和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

A )。 A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

B公正和偏私、诚实和虚伪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D社会进步和阻碍社会进步

24、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 A )。

A为人民服务 B为小群体服务 C为特权阶层服务 D为先富起来的人服务

25、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C )。 A社会主义 B集体主义 C爱国主义 D人道主义

26、人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系列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道德倾向和特征,称为( C )。

A道德理想 B道德行为 C道德品质 D道德原则规范

27、即使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要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说的是个人在进行自我修养时,应该( D )。 A学习榜样,积极进取 B虚心求教,勤于积累 C闭门造车,坐而论道 D坚持‚慎独‛,纯洁品质

28、现代社会自我修养的内容包括多个方面。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修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这属于自我修养中( D )。

A道德修养的内容 B文化修养的内容 C心理修养的内容 D思想政治修养的内容

29、为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必须弘扬(

C )。

A个人主义精神 B英雄主义精神 C为人民服务精神 D合理利己主义精神 30、 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 C )。

A自由主义 B平均主义 C集体主义 D个人主义

31、即使在个人单处、无人监督时,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种道德修养方法是( C )。 A养性 B内省 C慎独

D顿悟

32、现代中国人人生修养的境界应该是( A )。

A争做‚四有‛新人

B为个人和全家求温饱 C立德、立言、立功

D无己、无功、无名

33、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 D )。

A人性中的情感、欲望 B‚天‛的意志或‚神‛的启示 C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D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

34、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这指的是道德的( B )。

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 C沟通功能 D教育功能

35、 在社会规范体系中,法律与道德是两种不同的行为规范。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凡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必定是法律所制裁的行为 B法律是道德形成的基础,能够为道德规范的制订提供依据 C法律的调节更具有广泛性,能够渗透到道德不能调节的领域

D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通常也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

36、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提出‚夙夜在公‛,西汉的贾谊提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宋代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代的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 A )。 A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内容 B乐群贵和,强调入际和谐的内容 C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内容 D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内容

37、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D )。

A集体主义 B诚实守信 C明荣辨耻 D为人民服务

38、‚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体现着我国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精华。其中,敬业奉献要求( C )。

A公民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助友爱,与人为善

B公民应该勤奋工作,俭朴节约,积极进取,发奋图强 C公民应该恪忠职守,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服务社会

D公民应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

39、个人品德的形成过程包含多种心理成分的相应发展。其中,人们遵循道德原则规范所表现出的外在活动,称为( A )。

A道德行为 B道德意志 C道德信念 D道德认识 40、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并将其坚决克服和整治掉。这是完善个人道德品质中( B )。 A陶冶情操的修养方法 B省察克治的修养方法 C学思明理的修养方法 D慎独自律的修养方法

41、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社会主义道德( A )。

A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B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

C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D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重大影响

4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集体主义原则有着多层次的要求,包括最高层次的要求、较高层次的要求、最基本的要求。其中,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 D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C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D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43、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该以( B )。 A个人主义为原则 B集体主义为原则 C实用主义为原则 D享乐主义为原则

44、‚四有‛是社会主义公民应具有的基本素质。下列关于‚四有‛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C )。

A有理想、有智慧、有文化、有纪律 B有理想、有道德、有意志、有文化 C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D有道德、有文化、有才能、有纪律

45、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本质,认为道德是( C )。 A‚天‛的意志、‚神‛的启示

B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C 一种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D决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根本力量

46、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倾向和特征,称为( B )。

A社会公德B个人品德C职业道德D家庭美德

47、个人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自愿选择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是( B )。 A道德品质 B道德行为 C道德规范

D道德概念

48、 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其服务的( D )。 A政治制度

B文化传统 C传统习惯

D上层建筑

49、 个人道德发展的形成归根到底取决于( D )。 A学校教育

B家庭影响 C心理习惯

D道德实践

50、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B )。 A文化水平提高

B社会道德风尚 C生产进步程度

D国际交往扩大

51、道德修养的根本动力来源于( D )。

A某种外在的压力

B社会舆论的压力 C社会发展的道德需要

D个人内在的道德需要

52、黑格尔说:‚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就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其中,‚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指的是( A )。 A道德品质 B道德行为 C道德理想 D道德规范

53、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三元里人民抗英,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浴血八年的全民族抗日战争等,这些爱国壮举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 ( B )。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 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 C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 D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

54、精心地保持自己的善意,精心地保持自己的善行,使其不断积累而成为个人品德。这种道德修养的途径称为( B )。

A学思明理 B积善成德 C慎独 D省察克治

55、‚人只能用人来建树‛,体现了( B )这一道德修养的途径。 A择善而从 B学习榜样 C积善成德 D与人为善

56、‚三人行,必有吾师焉‛,体现了( B )这一道德修养的途径。 A善于观察 B择善而从 C学思明理 D谦虚谨慎

多选题:

1、下列选项中,对于道德的理解,正确的有(

ABCD )。 A道德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 B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C道德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社会意识形态,在原始社会就没有道德

D道德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有(

BCD )。

A压制个人,束缚个性

B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

D重视、保障和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

3、在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中,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个方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重在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有( AB

)。

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纪律

4、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 BD )。 A人性本善 B社会关系的形成 C社会舆论的形成 D自我意识的形成

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反对‚权力至上‛、‚金钱拜物教‛、‚享乐主义‛等卑下的人生目的,不提倡‚平生无大志,但求足温饱‛等平庸的人生目的,提倡( AD )。

A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人生目的 B禁欲主义、苦行僧主义的人生目的 C尽情享受口腹耳目快乐的人生目的 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人生目的

E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6、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为此,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自觉遵守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 ABCDE )。

A爱国守法 B明礼诚信 C团结友善 D勤俭自强 E敬业奉献

7、道德品质的培养既是个人修养的任务,也是社会教育的目的。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 BCD )。 A生来就有的

B靠教育、实践或感化获得的

C长期遵守或违背道德所得到的结果

D主观上道德认识和客观上道德行为的统一

E在一次或两次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偶尔的心理特征

8、‚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这说明( ACD )。 A没有集体利益,就不可能有个人利益 B集体主义坚决排斥个人利益和个性自由

C广大人民只有靠集体奋斗才能实现自身的正当利益

D只有集体的事业兴旺发达,才能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充分实现 E集体主义可以完全不顾个人的思想,要求个人无条件地服从集体

9、下列属于良好道德品质的有( ABCE )。

A正直无私、忠诚守信 B仁爱互助、推己及人 C敬业好学、勇敢进取 D察言观色、花言巧语 E见风使舵、明哲保身

10、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主要是指 ( BCDE )。

A追求真理的精神 B勤劳勇敢、酷爱自由的民族精神 C整体主义思想

D.乐群贵和、孝慈友恭的传统美德 E崇尚志向、重视节操的精神境界

11、道德品质与道德原则规范的关系表现为 ( ACD )。 A道德品质和道德原则规范相互依存

B道德品质对道德原则规范的形成具有定向和调节作用 C道德原则规范对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定向和调节作用 D道德品质具有巩固和强化道德原则的功能 E道德原则具有巩固和强化道德品质的功能

12、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所形成的优良道德传统。它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革命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基本内容有( BDE )。

A追求真理的精神 B艰苦奋斗的精神 C‚仁者爱人‛的精神 D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E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13、 培养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 BCE )。 A是对个人行动自由的干预和限制 B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C能使人们自觉地遵守和践行道德原则规范

D是依靠国家强制力量来巩固和维持道德原则规范

E能使道德原则规范由外在的要求变成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

14、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我国每个社会成员在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 ABCD )。 A与国际惯例相接轨 B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C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D与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相承接

15、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是( ABCD )。 A道德观的一个重要部分 B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D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重要体现

16、把诚实守信作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 ABC )。

A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成事之基

B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 C诚实守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D诚实守信是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最高层次要求

17、 现代社会进行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 ABC )。 A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 B严格要求,完善道德品质 C勤于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 D坚持‚慎独‛,不与他人发生交往

18、 道德建设的核心体现并决定着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是因为,为人民服务 ( BCD )。

A只是对共产党员和一切先进分子的要求 B体现着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C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D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客观要求

19、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提出和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意义在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ABC )。

A有利于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 B是对公民道德要求的高度概括

C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 D是每个公民都能高度认同并自觉做到的 20、任何道德品质都是个人的道德品质,即个人品德。个人品德的形成( ACD )。 A依赖于个体的社会实践 B完全受制于人的自然本性

C受历史和现实社会关系的制约 D包含多种心理成分的相应发展

21、 中国古人的下列说法中,对我们今天进行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仍具有很好借鉴作用的有( BCD )。 A‚坐而论道‛、‚闭门造车‛

B‚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第五章

单选题:

1、下列( D )不属于公共生活领域。 A网吧 B商场 C广场 D客厅

2、公共生活属于‚( B )社会‛。

A、熟人 B、陌生人 C、外国人 D无职业者

3、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是( D )。

A法律 B道德 C风俗 D法律、道德、风俗、宗教教规、礼仪等

4、下列哪项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 D )。 A警告 B罚款 C拘留 D逮捕

5、集会、游行、示威时,由( A )维持交通程序和社会程序。

A人民警察 B治安联防员 C集会、游行、示威者 D经过的单位

6、治安管理处罚是对实施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当事人所采取的一种( C )。 A 刑事制裁 B 民事制裁 C 行政制裁 D 经济制裁.

7、乘车、登机、坐船时主动购票,自觉排队;出行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在图书馆、影剧院不抽烟,不喧哗吵闹。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 A ) 。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环境道德 D公共法律

8、从业者在职业劳动中,有一分力出一分力,出满勤,干满点,不怠工,不推诿,不自欺,遵纪守法;对待他人严格履行合同契约,说到做到,不说谎,不欺人,不弄虚作假,不唯利是图,不做缺德事亏心事。这是职业道德中( C

)。

A助人为乐的要求 B办事公道的要求 C诚实守信的要求 D勤俭自强的要求

9、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爱护公共财物,如对公园里的花木草地、街道两旁的电话邮筒、影剧院里的座位音响、马路上的井盖路标等加以保护,不损坏、不滥用、不浪费、不私占。这是属于( B )。

A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B 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C 家庭道德的基本要求 D 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

10、‚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属于( C )。

A民法规则 B生活习惯 C社会公德 D职业道德

11、人们在公共场所还不时看到有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涂乱画等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发生。这就需要不断提高人们( A )。 A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 B遵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 C遵守家庭美德的自觉性 D遵守国家安全法的自觉性

12、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喜人之所喜、忙人之所忙,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推己及人,与人为善,助人为乐。这体现了良好道德品质基本范畴中(

D )。

A敬业好学的要求 B勤劳节俭的要求 C谦虚谨慎的要求 D仁爱互助的要求

13、在公共场所,人人都有可能遇到一些突发性灾祸,如车祸、火灾、溺水、急病等。这就需要人们见义勇为,临危不惧,积极为他人排忧解难,甚至不怕牺牲生命。这是社会生活中( A )。

A社会公德的要求 B职业道德的要求 C家庭美德的要求 D环境道德的要求

14、乘车登机坐船应主动购票,自觉排队;出行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在图书馆、影剧院等公共场所,不喧哗吵闹;游览、购物、提款应按先后顺序,不插队。这是社会公德中( B )。 A保护环境的要求 B文明礼貌的要求 C助人为乐的要求 D爱护公物的要求

15、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是( A )。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个人品德

16、个人的言行合乎社会的要求和礼节的规定,尊老爱幼,孝亲敬长,说话和气,以礼待人,服饰朴素大方,举止端庄文雅。这是良好个人品德中(

C )。 A敬业好学的表现 B正直无私的表现 C文明礼貌的表现 D勇于进取的表现

17、在‚网络世界‛,若有人故意制造计算机病毒传播扩散,将会破坏许多单位或个人网络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电脑系统的崩溃等。这说明的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中( B )。

A交往关系极为简单的特点 B活动结果密切相关的特点 C活动范围相对有限的特点 D公共秩序难以形成的特点

18、‚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主要体现的是( D )。 A平等原则 B真诚原则 C友爱原则 D互助原则

19、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把帮助别人视为自己应做之事,看作自己的快乐。这是社会公德中( D )。 A保护环境的要求 B遵纪守法的要求 C爱护公物的要求 D助人为乐的要求 20、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尊老爱幼,尊重妇女,对待老人、儿童、残疾人员,特别予以尊重、照顾、爱护和帮助;尊师敬贤,对待师长和贤者,示以尊重和钦佩亲敬。这是社会公德中 ( D )。

A遵纪守法的要求 B.保护环境的要求 C诚实守信的要求 D文明礼貌的要求

21、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扶危济困,助人为乐。这是我国现代社会提倡的( A )的要求之一。 A社会公德 B家庭美德 C职业道德 D环境道德

22、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 C )。 A社会主义道德 B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道德 C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D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道德

23、‚多少世纪以来人们就知道的,千百年来在一切行为守则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属于( C )。

A民法规则 B生活习惯 C社会公德 D职业道德

24、良好的社会公德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精神面貌好、社会风气正、社会风尚淳的重要标志。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有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 ( C )。

A办事公道 B爱岗敬业 C遵纪守法 D勤俭持家

25、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 C )。

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遵纪守法 D爱护公物

26、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被称为 ( D ) 。

A公共领域 B公共场所 C公共秩序 D公共生活

27、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爱惜和保护全民和集体所有的公共财物。这是社会公德中( A ) 的要求。

A爱护公物 B助人为乐 C文明礼貌 D保护环境

28、 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或有权做什么,这是法律对公共生活的( A )。 A指引作用 B预测作用 C评价作用 D教育作用

29、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活动是(

A )。

A示威 B集会

C游行 D请愿 30、乘坐车船飞机的人应当做‚文明乘客‛,到影剧院看电影看演出的人应当做‚文明观众‛,在图书馆读书读报的人应当做‚文明读者‛。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应当遵守( D

)。

A行政法规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社会公德

31、 下列不适用《集会游行示威法》的活动是( C

)。

A为保护工人8小时工作的权利而进行的游行活动

B美国民众为抗议政府外交政策而进行的示威活动

C为庆祝节日伊斯兰教穆斯林举行的斋戒活动

D为了支持在外企的华工获得基本权利保障而进行的游行活动

32、 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时,其行为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基本原则的是( B )。 A请求各级人民政府依法予以保障

B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游行时间和游行路线 C坚持和平进行,不使用暴力或煽动使用暴力

D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3、 网络生活中要求人们形成道德自律是因为网络生活的( C )。 A息广泛性 B方便快捷 C虚拟性 D覆盖面广

34、 没有准确表达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的是( A ) 。 A遵守社会公德是提高从业者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 B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 C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

D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

35、( A )作为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成为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

A 社会公德 B 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个人修养

36、一行人在过路口时迎面遇到红灯,看到近处没有车辆便径直通过。他这样做是( D )。

A节省时间之举 B聪明灵活之举

C可供学习之举 D不遵守交通规则,违反了社会公德

37、‚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体现着我国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精华。其中,敬业奉献要求( C )。

A公民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助友爱,与人为善

B公民应该勤奋工作,俭朴节约,积极进取,发奋图强 C公民应该恪忠职守,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服务社会

D公民应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

38、要想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最基本的要求是( D )。 A掌握丰富的知识 B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C拥有高深的道德理念 D事事为他人着想

39、社会生活基本可分为( C )、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三大领域。 A道德生活 B学习生活 C公共生活 D现实生活 40、‚承诺就是承诺‛,人应该信守承诺。主要体现了调节( A )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的要求。

A人与人 B人与人造环境 C人与社会 D人与自然

41、‚在影院观摩影片时,自觉关闭手机‛,是社会公德中调节( C )之间关系层面上的具体规范之一。

A人与人 B人与人造环境 C人与社会 D人与自然

42、某人平时注意节能,出门尽量选择公共交通的方式。这是符合在( D )之间关系层面上的社会公德要求的行为。

A人与人 B人与交通压力 C人与社会关系 D人与自然

43、以下各项中( B )符合公共生活的特点。 A排他性 B开放性 C隐秘性 D封闭性

44、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灯的道路上,遇行人横过马路,应当避让。这条规则体现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立法基本的原则——( C )。 A依法管理 B以人为本 C以人为本、与民方便 D人车平等

多选题:

1、 三德是(ACD )的简称。

A社会公德 B伦理道德 C职业道德 D家庭美德

2、 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我国现代社会中,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 ABCDE )。 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爱护公物 D保护环境 E遵纪守法

3、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 ABDE )。

A继承性 B基础性 C 强制性 D简明性 E广泛性

4、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在现代社会,遵守社会公德是( ACD )。

A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B提高劳动者技能的重要途径

C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D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 E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选择

5、下列行为符合社会公德要求的有( ABDE )。

A不随地吐痰 B乘坐轨道交通站点的电梯时,左行右立 C捡到财物,招领时索要酬金 D不随意采摘公园或路边的花、果 E.在公共汽车上为老幼病残孕让座

6、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起码、最简单的行动准则。下列行为中,遵守了社会公德的有( ACDE )。

A语言文明,不恶语伤人 B在会议室抽烟 C自觉提高法律意识,用法纪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D听课时,手机调至静音状态

E对在公共生活中某些人不守秩序的行为积极干预,予以制止

7、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有 ( BCD ) 。 A遵守社会公德是为了建立美满幸福的家庭

B遵守社会公德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 C遵守社会公德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

D社会公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

8、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ACD )。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内容的主题性 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D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E网络环境的虚拟性

9、 社会生活基本上可以分为(

AD )几个领域。

A公共生活

B职业生活

C婚姻家庭生活

D私人生活

10、 社会公德涵盖了( ABC )几个关系层面上的问题。

A人与人之间 B人与社会之间 C人与自然之间 D人与物之间

11、以下哪些情形申请集会、游行、示威,将不予许可( ABC )。

A支持台独言论的集会 B携带烟花爆竹等在闹市区游行 C以静坐方式抗议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D佛教协会的诵经活动

12、《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CD )。 A人车平等 B从严治理原则

C依法管理原则 D以人为本,与民方便原则

13、《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有( ACD )。

A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兼顾环境美化原则 C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 D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原则

14、下列( ABC )行为属于社会公德范畴。 A践行‚低碳‛生活 B自修结束,随手关闭空教室的电灯再离开 C与他人交往时,信守诺言 D将好友的生活照片私自发布到网络上

15、下列各项中,属于社会公德实践活动的有( ABCD )。

A‚春蕾计划‛ B‚保护母亲河‛ C‚志愿者‛ D‚百城万店无假货‛

16、下列使用网络的行为中,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将受到刑事追究的有( ABCD )。

A利用互联网损坏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

B利用互联网窃取、泄露国家秘密、情报或者军事秘密 C利用互联网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D利用互联网销售伪劣产品或者对商品、服务作虚假宣传

17、下列使用网络的行为中,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将受到刑事追究的有( ABCD )。

A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B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C利用互联网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D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有害信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或者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

18、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 AD )是符合道路通行规则的。 A机动车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交警指挥的交叉路口时,应当减速慢行,并让行人和优先通行的车辆先行 B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行人可以直行

C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路口,非机动车应该在人行道的右侧行驶 D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路口,非机动车应该在车行道的右侧行驶

19、以下( CD )是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

A行人走在人行道的右侧 B在没有人行道的马路上,行人靠边走 C列车上,乘客将吃剩的食物抛出车窗 D行人坐在道路隔离设施上小憩 20、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以下( ABCD )是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 A肇事车辆立即停车 B注意保护现场

C有人员伤亡的,立即送医院抢救 D目击者拨打报警电话或者急救电话

第六章

单选题:

1、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是( B )。

A 办事公道 B 诚实守信 C 爱岗敬业 D 服务群众

2、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而且得提前( C )。 A 10天 B 15天 C 30天 D 60天

3、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树立为社会、为他人作奉献的职业精神。这是职业道德基本要求中( D ) 。

A 办事公道的要求 B 服务群众的要求 C 爱岗敬业的要求 D 奉献社会的要求

4、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早就认识到:‚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近代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也曾强调:‚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由于我们认为那个人具有我们所尊重的品质。‛他们的意思是说,在爱情中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 D ) 。

A个人的相貌和气度 B人的纵欲目的和生理要求 C个人所拥有的金钱和权势 D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面貌

5、家庭美德是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基本内容的是( A ) 。

A独立自主 B自强不息 C邻里团结 D男女有别

6、男女双方的恋爱行为,客观上是对社会负有相应的道德责任的行为。下列不属于男女恋爱中基本道德要求的是( D )。 A恋爱应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 B恋爱应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

C恋爱应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平等履行道德义务 D主动追求,不惜强迫另一方接受自己的爱

7、‚真正的爱情就是要把疯狂的或是近于淫荡的东西赶得远远的。‛这表明了爱情的( A )。

A纯洁严肃性 B平等互爱性 C专一排他性 D强烈持久性

8、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对从业人员来说,爱岗指的是( B )。 A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主动选择工作岗位 B干一行爱一行,忠于职守,尽心尽力地工作

C在职业活动中自觉、主动地奉献社会,从不考虑个人利益

D在职业活动中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追求社会公正,维护社会公益

9、 下列选项中,符合男女恋爱中基本道德要求的是( B )。 A‚脚踏两只船‛,不惜伤害对方的情感 B大胆表白,并尊重对方的选择

C不分地点和场合,在大庭广众之中行为轻浮放纵

D不顾对方的意愿,强迫或诱骗对方接受自己的爱

10、 男女双方的恋爱行为,客观上是对社会负有相应的道德责任的行为。下列选项中,符合男女恋爱中基本道德要求的是(

B )。 A一方强迫或诱骗另一方接受自己的爱

B恋爱中的双方两情相悦,但行为上持之以度 C把对方当作自己的附庸,或依附对方而失去自我 D把爱情当作游戏,‚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

11、国家公务员履行公务应遵纪守法,照章办事,不论远近亲疏都一视同仁。这是( B ) 。

A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的要求 B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的要求 C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的要求 D完善自我的人际吸引的要求

12、有观点认为,那种只是出于异性吸引的感情冲动不是爱情,那种朝秦暮楚、见异思迁的行为和‚只求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的感情,不是真正的爱情。这强调了爱情的( A )

A强烈持久性 B专一排他性 C平等互爱性 D自然生物性 13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的是( C )。 A男主外,女主内 B服务大众 C尊老爱幼 D艰苦奋斗

14、公民应该恪忠职守,兢业工作,克己奉公,服务社会。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 D ) 。 A、爱国守法的要求 B、明礼诚信的要求 C、勤俭自强的要求 D、敬业奉献的要求

15、 从业人员对待职业服务对象的态度不能有亲疏、贵贱之分,不管是领导还是群众、是熟人还是生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应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一视同仁、周到服务。这是职业道德建设中( A )。 A办事公道的要求 B爱国守法的要求 C尊老爱幼的要求 D助人为乐的要求

16、 马克思指出:‚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他的意思是说,在恋爱过程中双方应( C )。

A平等履行道德义务 B把个人纵欲作为爱情的目的

C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 D追求脱离现实生活的‚纯精神‛关系

17、 婚姻的基本要求是( A ) 。

A.婚姻自主 B.情感基础 C.相濡以沫 D.共同生活

18、陶行知先生说:‚爱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这体现了爱情的( B )。

A生物本能性 B专一排他性 C平等互爱性 D强烈持久性

19、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B )。

A.爱国守法 B.诚实守信 C.爱岗敬业 D.勤俭自强 20、根据男女恋爱中的基本道德要求,恋爱应以( C )。 A个人纵欲为目 B排遣孤独为目的

C寻找和培养爱情为目的 D丰富与异性交往的经验为目的

21、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每个从业人员都应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从业者的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是(

B )。

A坚守工作岗位,不怠工,不推诿

B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和亲友谋取私利 C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秉公办事,不滥用职权

D在职业岗位上处处为职业对象的实际需要着想,尊重他们的利益

2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男女结婚的法定年龄为( B )。 A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 B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C男不得早于18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D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22周岁

23、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

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

C )。 A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B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C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D严谨求实的基本要求

24、在职业道德建设中,堪称从业者‚立人之道‛、‚进德修业之本‛的是(

B )。 A童叟无欺 B诚实守信 C文明礼貌 D尊老爱幼

25、爱情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人的高度文明的体现。最本质的属性是( B )。 A满足异性之间友谊的需要 B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社会属性 C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自然属性 D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本质需要

26、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不以貌取人,没有智力差别和家庭贫富贵贱之分。这是( B )。

A助人为乐的社会公德的要求 B办事公道的职业道德的要求 C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的要求 D完善自我的人际吸引的要求

27、从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来看,(

A )的就业观是实现顺利就业较为实际的选择。

A先择业,后就业,再创业

B先创业,后择业,再就业

C先择业,后创业,再就业 D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

28、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的基本特征,以下属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要求的有(

A )。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平等交换

29、 ‚近亲不能结婚‛,在《婚姻法》中近亲指( C )。 A旁系血亲 B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C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D直系血亲 30、婚姻自由的内容包括( D )。

A恋爱自由和订婚自由 B结婚自由和同居自由 C订婚自由和结婚自由 D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

31、从业者在职业劳动中,有一分力出一分力,出满勤,干满点,不怠工,不推诿,不自欺,遵纪守法;对待他人严格履行合同契约,说到做到,不说谎,不欺人,不弄虚作假,不唯利是图,不做缺德事,不做亏心事。这是职业道德中( C )。

A助人为乐的要求 B办事公道的要求 C诚实守信的要求 D勤俭自强的要求

32、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是加强( C ) 。

A社会公德建设 B家庭美德建设 C职业道德建设 D医德建设

33、我国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是( D )。

A诚实守信 B办事公道 C服务群众 D奉献社会

34、以下各项不能表达‚爱岗敬业‛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的是( B )。 A干一行,爱一行 B不谋私利,不徇私情 C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D以辛勤劳动为荣

35、公民应该恪忠职守,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服务社会。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 D )。

A爱国守法的要求 B明礼诚信的要求 C勤俭自强的要求 D敬业奉献的要求

36、( A )把爱情与人世间其他情感明显地区别开来,使爱情成为特殊的‚情爱‛。

A性爱 B责任 C平等 D理想

37、( B )的契合,使得爱情表现着人们对生活的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使热恋中的人们焕发出极大的热情来克服生活中的消极和颓废。 A性格 B理想 C生活背景 D学历程度

38、( C )使得爱情不是自私地占有对方的感情,而是自觉自愿地为所挚爱的人有所付出、有所担当。

A相互吸引 B相互宣誓 C责任 D法律约束

39、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处理人事争议的法律途径有四种,它们是( B )。 A控告、申辩、申诉、仲裁 B申诉、控告、仲裁、诉讼 C控告、申诉、仲裁、诉讼 D申辩、申诉、控告、诉讼 40、职业活动中最主要的法律有《劳动法》和( D )。

A《消费者保护法》 B《就业促进法》 C《合同法》 D《公务员法》

41、( C )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

A协商和申请调解 B申请调解 C仲裁和诉讼 D诉讼

42、结婚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外,还必须符合( A )。

A 国情 B民风民俗 C当事人意愿 D法定程序

43、子女对父母有( D )的义务,即经济上的必要帮助和精神上的关心照顾,这种义务是无条件的。

A体谅尊重 B提醒告诫 C监督代理 D赡养扶助

44、无效婚姻或被撤销的婚姻所生子女,( B )。

A其权利义务略低于婚生子女 B其权利义务等同于婚生子女 C其权利义务略高于婚生子女 D其部分权利义务等同于婚生子女

45、( D )是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

A传宗接代 B自然属性 C经济共同体 D社会属性

46、‚强权统治绝不会成就爱‛,这是因为恋爱中要( B )。 A真诚负责 B平等互尊 C文明相爱 D含蓄谦恭

47、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称为( C )。 A家庭义务 B伦理美德 C家庭美德 D居家道德

48、职业的基础是( C )。

A兴趣 B收入 C劳动 D社会地位

49、就业以后,接受技能培训以提高劳动技能,是劳动者的( D )。 A权利 B义务 C自愿选择 D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50、( B )是劳动者应享有的权利。

A完成劳动任务 B休息休假 C提高劳动技能 D遵守劳动安全规程

51、( A )是劳动者应履行的义务。 A遵守职业道德 B提请劳动争议处理 C取得劳动报酬 D平等就业

多选题:

1、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下列表现属于爱岗敬业的有( ABDE )。 A在本职工作中勤奋努力,不偷懒,不怠工

B喜欢自己的工作,能心情愉快、乐观向上地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

C为了求得未来自己理想的职业,利用现有的职业劳动时间全力为求新职做准备

D不情愿地成为了现有职业的劳动者,在没有调换工作之前,仍坚守工作岗位,履行职业责任

E 把自己看成现职工作单位的一分子,把自己从事的工作视为生命存在的表现方式,尽心尽力地去工作

2、 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者在职业工作中的下列行为,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有( BCDE )。

A在不被领导发现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降低工作质量 B干一行爱一行,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 C尊重职业对象的利益,满足他们的需要 D遵守规章制度,秉公办事,不滥用职权

E主动承担社会义务,为社会、为他人作出贡献

3、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一定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ABCDE)。 A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途径 B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D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E.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重要手段

4、 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从业人员的下列表现中,体现了爱岗敬业要求的有( BC )。

A对本职工作马马虎虎,大错不犯,小错不断

B喜欢自己的工作,心情愉快,乐观向上地从事自己的职业 C用一种恭敬的态度对待工作,勤奋认真,不偷懒,不怠工

D对于被动选择的职业岗位敷衍了事,消极应付,争取早日调换工作

5、 爱情的产生和发展通常表现为恋爱。男女恋爱中的基本道德要求有( ABD )。

A真诚负责 B平等互尊 C朝秦暮楚 D文明相爱

6、家庭美德内容有( ABCD )。

A尊老爱幼 B男女平等 C夫妻和睦 D勤俭持家 E文明礼貌

7、爱情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人类高度文明的体现。‛下列有关爱情基本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CDE )。

A爱情只是出于异性吸引的一种感情冲动 B爱情的最终目的是金钱、权势和个人纵欲 C爱情是男女双方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选择

D爱情是男女双方彼此用自己的生活对对方的生活作出的完全承诺 E爱情是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之间互相爱慕的关系,容不得第三者插足

8、男女双方的恋爱行为,客观上是对社会负有相应道德责任的行为。下列选项中,属于恋爱中男女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的有( ABC )。 A恋爱应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

B恋爱过程中要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 C恋爱应尊重对方情感和人格,平等履行道德义务

D.恋爱是积累经验的过程,随便谈谈,不考虑将来结婚

E恋爱中的男女应拒绝同恋爱对象以外的其他任何人进行交往

9、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从业者在下列职业活动中,体现了职业道德要求的有( ABCDE )。 A干一行爱一行,安心本职工作,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

B诚实劳动,有一分力出一分力,出满勤,干满点,不怠工,不推诿 C.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平等待人,秉公办事,不违章犯纪,不滥用职权 D处处为职业对象的实际需要着想,尊重他们的利益,满足他们的需要 E恪尽职守,顾全大局,主动承担社会义务,为社会、为他人作出奉献

10、爱情是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彼此倾慕和互相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下列选项中,真正属于爱情的有( BE )。 A单相思、一厢情愿 B相濡以沫,终身对爱侣承担责任 C‚只求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 D‚三角恋爱‛、‚多角恋爱‛、‚婚外情‛ E爱恋双方彼此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平等履行道德义务

11、下列行为符合家庭美德要求的有( CDE )。 A某父亲长年沉溺于打麻将,从不管教子女

B某对夫妻整天吵架呕气,丈夫甚至对妻子拳脚相加 C某丈夫不辞劳苦,20多年精心待候卧病在床的妻子 D某夫妇长年热情主动地照顾身边无子女的邻居大妈

E某儿媳每逢周未都去看望不在一起生活的公婆,帮他们洗刷打扫做家务

12、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有( ABCDE )。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E奉献社会

13、劳动法是指调整关于劳动关系以及由劳动关系产生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的有( BCDE )。

A自愿原则 B按劳分配原则 C男女平等原则D劳动者民主管理原则 E公民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的原则

14、 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人生话题,人们不惜用最美丽的语言来描绘它的永恒和不朽。但不管怎么说,就本质和特征而言,爱情是( ACDE )。 A一个男子和一个女子之间相互爱慕的关系,容不得第三者插足

B男女双方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的选择,不依赖任何客观现实基础而存在 C男女之间基于一定自然基础之上,并受制于社会物质和文化因素的互相爱慕精神

D男女双方真诚相爱,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极为强烈持久的情感关系

E男女双方彼此用自己的生活对对方的生活作出完全承诺的决定,终生对爱侣承担责任

15、爱岗敬业所表达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 ACD )。 A干一行,爱一行 B不谋私利,不徇私情 C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D以辛勤劳动为荣

16、如果办理结婚登记的当事人属于下列(ACD

)情形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

A属于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 B结婚的女方年龄为21岁 C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 D结婚的男方年龄为21岁

17、职业道德具有(

CD )。

A全体性 B具体性 C历史继承性

D时代性

18、结婚是指男女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夫妻关系的法律行为。结婚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BC )。

A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B达到法定年龄 C符合一夫一妻制 D男女双方身体健康

19、就业是民生之本,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近年来国家采取了积极的就业措施,即确立了( ABD )就业方针。 A劳动者自主就业 B市场调节就业 C单位引导就业 D政府促进就业

20、职业道德中,最基本的与最高层次的要求分别是( C )。 A诚实守信 B爱岗敬业 C奉献社会 D服务群众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一,单项选择题

1.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在于( C )

A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B有约束力C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 D规定制裁措施 2.法律主要体现的是( B )的意志。

A全民 B统治阶级 C政党 D整个社会 3.法存在于( B )。

A整个人类社会 B整个阶级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4.当代中国的法律属于( D )。

A奴隶制法律

B封建制法律

C资本主义法律

D社会主义法律 5.在一个国家里,由部门法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称为( A)。 A 法律体系 B法系 C法学体系 D法的历史类型

6.关于法律部门(即部门法)的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在形式上表现一致法律规范的总和 B在内容上是一致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C在调整对象为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D在形式上表现不一致法律规范的总和

7 国家的根本法是( C )。

A 行政法 B 刑法 C 宪法 D 民商法 8.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是( A )。

A宪法

B刑法

C民法

D经济法

9.下列关于我国规范性法律文件效力从高至低排列正确的是( B )。 A行政复议法→宪法→物权法 B宪法→刑法→枪支管理办法

C物权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 D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著作权法 10.《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属于( B )的范畴。 A民法商法 B 行政法 C经济法 D 社会法 11.调整民事和商务活动的法律规范总称是( A )。 A民商法

B公司法

C商标法

D保险法

12.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不属于部门法的是( C )。 A民商法 B经济法 C立法法 D行政法 13.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 B )。

A国务院

B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

C法院

D检察院 14.( A )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A国务院

B地方政府

C法院

D检察院 15.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B )。 A制定新法和沿用旧法 B 制定和认可法律 C制定国内法和参加国际条约 D制定和解释法律 16.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守法的主体是( A )。

A一切组织和个人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C国家权力机关 D各企事业单位 17.我国行政执法的主体是( C )。

A公安局 B工商局 C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D税务局 18.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 B )。

A人民代表大会 B法院和检察院 C公检法 D人民政府

19.我过第一次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是在( D )。 A 1982年宪法 B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20.下列选项中关于‚法制‛与‚法治‛的表述正确的是( B )。 A‚法治‛通常是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制度 B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战略目标

C‚法制‛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是一种社会意识 D‚法制‛与‚法治‛这两个概念没有区别 21.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B )。

A党中央 B广大人民群众 C国务院 D全国人大 22.我国依法治国的标准是( A )。

A宪法和法律 B社会道德 C社会习惯 D风俗和礼仪 23.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D )

A、共产党的领导 B、民主集中制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D、人民当家作主 24.( B )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

A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B党的领导 C民主集中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 25.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保障公民的( C )。 A生存发展 B基本权利 C自由平等 D人格尊严 26.追求( B )是法律的主要价值目标。 A自由平等 B公平正义 C仁爱宽恕 D尊严权威

27.通过对‚法‛的语源与词义的考证,可知中、西方的‚法‛都包含着( B )的内容。

A邪恶 B公平、正义 C驱逐 D仁义 28.下面属于传统的国家安全的是(A)。

A政治安全 B经济安全 C文化安全 D生态安全 29.( D )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

A《刑法》 B《民法通则》 C《国防法》 D《国家安全法》

30.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能否顺利推进,在一定程度上要看( A )。

A社会主义法律思维能否深入人心 B社会主义法律知识能否普及 C社会主义国家执法水平能否提高 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能否完善 31.现实生活中,如果法律思维与道德思维产生冲突,应当( C )。 A以道德思维优先 B以法律思维优先 C兼顾道德思维与法律思维 D视具体情况而定

32.对于一些不合情理的法律规定,错误的做法是( D )。 A只要它们没有被修改或废除,就要遵守或者执行 B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修改或废除的建议 C 不漠视、违背或者搁置它们 D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忽略它们

二、多项选择 1.下列关于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BDE )。

A法律的制定是国家行为B法律的内容总是随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发展而变化 C法律是全体民众的全部意志的体现 D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E我国的法律与社会主义制度密切相关

2.在阶级社会中,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下列选项中,对这个命题理解错误的是( ABD )。

A法律体现的是个别统治者的意志 B法律所体现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 C法律不是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D统治阶级及其成员可以不服从和遵守法律

3.法律的国家强制力表现为( AB )。

A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 B国家对合法行为的保护 C法律的每一个实施过程都要借助于国家的强制力 D国家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 4.我国的法律体系包括( ABCDE )。

A宪法 B 行政法 C民商法 D经济法 E刑法 5.属于行政法范畴的法律有( ABC )。

A公务员法 B行政处罚法 C行政复议法 D婚姻法 6.法律运行的主要环节包括( ABCD )。 A立法 B守法 C执法 D司法

7.下列机关中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有( ABCD )。 A 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 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C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D 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8.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包括( ABCD )。

A法律案的提出 B法律案的审议 C法律案的表决 D法律案的公布 9.行政执法的主体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外,还包括各级政府中享有执法权的下属行政机构,比如( ABCD )等部门。

A工商 B税务 C国土资源管理 D计划生育 10.‚法治‛与‚法制‛的关系是( BDE )。 A两者内涵没有区别 B两者内涵有重大区别

C‚法制‛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是一种社会意识 D‚法治‛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是一种社会意识 E‚法制‛通常是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制度

11.当前,我国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除了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外,还包括( ABCDE )。 A提高党依法行政的水平 B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C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D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E培植新型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 1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要求是( ABCD )。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13.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包括( ABCD )。

A自由平等观念 B权利义务观念 C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 D公平正义观念 14.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 BC )。 A体现 B前提 C基础 D保障 15.从法律公正的内涵来看,法律公正包括( BD )。 A态度公正 B实体公正 C立场公正 D程序公正 16.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为( BCD )。 A性质上的矛盾关系 B结构上的相关关系 C总量上的等值关系 D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17.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是( AB )。

A政治安全 B国防安全 C经济安全 D科技安全 18.新的国家安全观包括( ABCDE )

A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 B经济安全 C科技安全 D文化安全 E生态安全和社会安全

19.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不仅要( ABCD ),还要树立法律信仰,宣传法律知识,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A学习法律知识B掌握法律方法C参与法律实践 D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20.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有( ABCD )。

A讲法律

B讲证据

C讲程序

D讲法理

21.法律上的证据不同于一般的事实,证据通常具有的特征为( ACD )。 A合法性 B时效性 C客观性 D关联性

22.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ABC )。

A树立法律信仰 B宣传法律知识C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D维护社会秩序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的国体是( A )。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2007年3月,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立法史上审议次数最多的法律草案,也是中国从法律上明确保护私人财产的重要法律——( D )。 A《民法通则》 B《经济合同法》 C《民法典》 D《物权法》 3.下列有关代理行为的法律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A代理人必须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活动

B代理人必须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活动 C代理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 D代理人在被代理人授权范围内独立作出意思表示 4.不属于我国刑法基本原则的是( A )。

A类推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 C罪刑相适应原则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5.以下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的是( B )。

A 10岁小学生创作一副美丽的图画 B 8岁的小学生购买笔记本电脑一台 C 5岁的儿童获得奖励 D 12岁中学生购买课本

6.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债权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债权的诉讼时效为( B )。

A一年 B两年 C四年 D二十年

7.如果立遗嘱人先后立了数份内容相抵触的遗嘱,应以( D )为主。 A自书遗嘱 B代书遗嘱 C录音遗嘱 D最后一份遗嘱 8.下列选项中,属于公民基本权利中监督权利的是( C )。 A通信自由 B受教育权利 C批评建议权 D宗教信仰自由

9.权利人对其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称为( C )。

A所有权 B专利权 C著作权 D商标权

10.作家甲于2001年2月创作完成一部小说,4月与出版社协商出版事宜,5月出版社同意出版,7月由出版社正式出版,甲取得该小说著作权的时间应是( D )。

A 7月 B 5月 C 4月 D 2月

11.大学生某甲因期末考试作弊被学校勒令退学,某甲不服,以学校为被告向人民法院起诉,该争议之法律关系性质为( B )。

A民事法律关系 B行政法律关系 C社会关系 D管理法律关系

12.某甲进行赌博活动,公安机关依法对其处以罚款。该行为属于( C )。 A抽象行政行为 B被动行政行为 C具体行政行为 D非要式行政行为 13.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下列哪个机关行使( C )。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人民政府

14.王某在一家服装店挑选风衣,店主向王某推荐了一款,王某试穿后觉得不合适,便脱下来要走,店主却强迫王某买下了这件风衣。店主的这一行为侵犯了王某的( D )。

A财产安全权 B损害求偿权 C维护尊严权 D选择商品自主权 15.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 A )。

A一倍 B二倍 C三倍 D四倍

16.杨某出差住宾馆,遗失手机一部,被打扫房间的服务员拾到,并据为己有。服务员的行为属于( B )。

A 违约行为 B 不当得利 C 侵权行为 D 提存行为

17.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人对于被继承人生前的合法债务( D )。 A应当负责全额偿还 B可以负责全额偿还

C可以不负责偿还 D应当在遗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负责清偿 18.我国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 D )。

A.可以负刑事责任 B.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C.应当从轻处罚 D.应当负刑事责任

19.中学生某甲,1983年4月5日生。1998年3月28日,他故意把一同学打成重伤,某甲对于他的这一行为( A )。

A应负刑事责任,但当从轻或减轻处罚B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C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不负刑事责任

20.某男入室抢劫时,发现室内有一老人,于是欲将其杀死。老人苦苦哀求,该男不忍下手,空手夺窗逃走。该男的行为是( B )。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既遂

21.公民甲持刀抢劫公民乙的财物。乙在争夺甲手中所持刀具时,将甲撞倒在水泥地上,甲头部着地,当即昏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乙的行为属于( B )。

A紧急避险 B正当防卫 C防卫过当 D故意杀人 22.下列关于正当防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A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B正当防卫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行为者本人实行防卫 C正当防卫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实行防卫

D正当防卫只能是为了保护本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而实行防卫 23.甲欲枪杀乙,不料丙与乙同行,甲明知有可能射中丙,但甲不愿放过这次机会,遂抱着‚打死乙最好,打死丙也罢‛的念头开了枪,结果打死了丙。甲对杀死丙的心理态度是( B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24.根据我国的刑罚制度,可以独立适用,又可以附加适用的刑种是( C )。 A管制 B拘役 C罚金 D死刑 25.下列不属于附加刑的是 ( D )。

A罚金 B剥夺政治权利 C没收财产 D监视居住 26.关于法律的溯及力问题,我国刑法采取( D )。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2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 A )。

A 3个月 B 6个月 C 1年 D 2年 28.《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中( B )对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

A原告 B被告 C原告和被告 D原告或被告 29.某法院在审理某一刑事案件的过程中,没有采信公安机关通过刑讯逼供取得的一份证据。这体现了诉讼证据的( D )。

A主观性特征 B客观性特征 C关联性特征 D合法性特征 30.‚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是说明( A )原则。 A罪刑法定 B罪刑相适应 C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D惩罚与教育相结合 31.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是( A )。

A主犯 B从犯 C胁从犯 D教唆犯 32.诉讼法亦称( C )。

A实体法 B根本大法 C程序法 D特别法 33.对审判活动进行监督的是( C )。

A公安机关 B人民法院 C人民检察院 D国家安全机关 34.犯罪是( D )的行为。

A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 B危害社会 C违反法律 D应受刑罚惩罚 35.我国刑法贵帝国应该受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 A )。

A已满14周岁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C已满16周岁 D已满18周岁 36.自首成立的条件之一是( C )。

A犯罪未被发觉 B积极退赃 C自动投案 D悔罪

二、多项选择题

1.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BCDE )。

A党的领导原则 B人民主权原则 C公民权利原则 D法治原则 E民主集中原则 2.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下列自由( ABC )。 A 言论、出版 B 集会、结社 C 游行、示威 D 罢工、迁徙 3.下列属于公民人格权的有( ABC )。

A 肖像权 B 名誉权 C 隐私权 D 婚姻自主权 E 监护权 4.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BCDE )。

A诚实信用原则 B平等原则 C自愿原则 D公平原则 E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5.下列行为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有( AD )。

A合同行为 B甲约乙赴宴行为 C恋爱行为

D拾得遗失物归还失主行为 E甲致乙人身伤害的行为 6.以下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 BD )。 A 年满18周岁,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自然人 B 年满18周岁,智力和精神状况正常的自然人 C 16周岁以上,已从事劳动的未成年人

D 16周岁以上,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 7.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 AD )。

A、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 B、 不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 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D、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8.我国民法所规定的民事权利,主要有( ABCDE )等。 A物权 B债权 C知识产权 D继承权 E人身权 9.一般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 ABCD )。

A客观上存在损害事实 B行为具有违法性 C违法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D行为人主管上有过错 10.杨某与刘某在日常生活中有矛盾.杨某为了泄私愤,造谣说刘某生活作风有问题,致使刘某的生活和工作受到很不利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刘某可以要求杨某承担的民事责任有( ACDE )。

A停止侵害 B赔礼道歉 C罚款 D恢复名誉 E消除影响 11.行政处罚包括( ABCDE )。

A罚款 B没收违法所得或没收非法财物 C警告 D暂扣或吊销许可证以及暂扣或吊销执照 E行政拘留

12.下列遗嘱形式中,须有见证人在场见证方为有效的遗嘱是( ACD )。 A录音遗嘱 B自书遗嘱 C口头遗嘱 D代书遗嘱

13.甲在路边看到一头走失的牛,遂将其牵回喂养。一月后,牛主人乙找到甲要求还牛。甲认为谁捡到是谁的,要求乙付3000元赎牛,否则不予归还。乙拒绝。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BD )。

A甲饲养牛的行为构成无因管理 B甲拒还牛构成侵权行为

C甲无权要求乙偿付喂养牛的费用 D甲有权要求乙偿付喂养牛的费用 14.当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可以采用的解决途径有( ABCD )。 A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B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C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15.根据法律规定的内容不同,可以将法律划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下列选项中,属于实体法的有( ABCE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E《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6.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有( BCD )。 A拘留 B有期徒刑 C无期徒刑 D死刑 17.诉讼法是调整和规范国家司法机关和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发生的诉讼活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现行的诉讼法包括( BCD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18.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刑法制定和实施全过程的根本性准则,我国刑法规定的刑法的基本原则有 (BCD )。

A回避原则 B罪刑法定原则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罪刑相适应原则 19.下列行政行为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有( ABCE )。 A税务机关对某企业偷税行为进行行政处罚的行为 B公安消防部门检查某学校消防设施的行为

C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某造假企业营执照的行为 D某县人民政府发布减免多项行政收费的通知的行为

E某市人民政府决定给与今年的市级劳动模范颁发奖章的行为 20.刑事诉讼的当事人包括( CDE )等。

A律师 B检察官 C被告人 D被害人 E犯罪嫌疑人 21.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有( CDE )。

A罚款 B拘留 C无期徒刑 D有期徒刑 E死刑 22.按照我国宪法规定,( CD )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A休息权 B获得物质帮助权 C劳动权 D受教育权 23.《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是( ABC )。

A工资、薪酬所得 B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C稿酬所得 D救济款 24.李丽在商场购买了一台电冰箱,使用3个月后发生故障,在‚三包‛有效期内经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该商场应如何解决此问题?( BD ) A可以要求李丽支付折旧费后调换同型号产品 B李丽要求调换时,应无条件调换同型号产品

C可以要求李丽支付折旧费后退货 D李丽要求退货时,应无条件退货

第二篇:大学思修课后题答案

4. 当代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为什么要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中应运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迫切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

一.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理想

3.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个人理想。社会理想居于高层次,是最根本的、起主导作用的。个人理想居于低层次,并从属于社会理想。个人理想只有自觉地顺应社会理想并以此为基本方向来进行选择和确立,才有可能实现,才能更好地、更顺利地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 其次,个人理想不同程度地体现着社会理想。社会理想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代表着人们的共同利益,它要靠千百万人的实践活动来实现。没有每一个人的实践活动的积累,社会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社会理想有赖于个人理想地整合,个人理想又不能脱离社会理想和人类理想。在我国,社会主义理想依靠每一个公民把自己的理想同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紧密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实现。个人理想如果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违背,就失去了客观地依据,因此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4.结合历史与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理想的实现具有长期性。理想变为实现是一个过程。一般来说,理想目标越小越低,它的实现需要的时间就越短;而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需要的时间就越长。人们对实现理想所需要时间的估计往往偏少,然而事实上理想的实现常常比事先所预料的时间要长,特别是比较高远的理想。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是对人们的耐心和信心的考验,对此必须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理想的实现具有曲折性。通向理想的道路并不是笔直的,往往是充满了曲折。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面对困难挫折的时候,人们往往容易犯一些错误,走一些弯路。追求理想的道路是弯弯曲曲的,正是在曲折中不断地接近目标。正如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一样。

理想的实现具有艰巨性。任何一种理想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因为理想对现实的超越性并不是现实状态的简单延伸,而是需要对现实和自我作出比较大的改变才能够实现。这种改变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阻碍和波折,充满着曲折和坎坷。要实现理想、创造未来,就必须有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的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实现理想的征途中,遭遇到一点挫折就灰心丧气、悲观失望甚至动摇理想信念的人,不可能将理想最终变为现实。人类社会主义社会的运动就是如此。

三.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1.在当今的社会生活条件下,许多人都十分讲求“实际”,思考人生目的这样的大问题有意义吗?为什么?

有意义。

每个人活着都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人为什么活着?人应当怎样活着?人活着的价值是什么?这是人生观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目的既是人行为活动的起点,也是全部过程的终点。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都讲实际的今天,更应该思考人的价值。因为人的价值是最实际的问题。我们在思考自我价值的时候要涉及到价值的标准和评价。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成为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这一观点已成为共识。

思考人生目的,以及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是任何时代的人们都要考虑的问题。我认为,在当今社会条件下,许多人讲“实际”,为了更好的应对整个社会对我们的考验和挑战,思考人生的目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观和价值观是十分紧急并且有必要的。

五.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4.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当如何增强自身的公德意识?

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质,对宣传、维护社会主义社会公德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公德意识,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应当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如: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

应当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崇高的公德意识要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养。比如,见到老师、长辈主动问候,乘坐公交车主动让座,离开教室时随手关灯等。 公德的境界,就是在这些不起眼的一举手一投足间慢慢升华的! 5.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大学生应当学会利用网络这一先进工具获取最新信息,使之成为提高自己学习能力的重要工具。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大学生应通过网络开展健康有益的交往活动,在网络交往中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大学生应当从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出发,学会理性对待网络。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大学生应当在网络生活中培养自律精神,在缺少外在监督的网络空间里,自觉做到自律而“不逾矩”。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使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它指导人们文明上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上网习惯。 6. 谈谈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指引作用。法律的指引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作用。

预测作用。法律的预测作用是指法律通过其规定,告知人们某种行为所具有的、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质以及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使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他人的行为趋向与后果。

评价作用。法律的评价作用是指法律所具有的,能够评价人们行为的法律意义的作用。对其行为的评价标准就是合法与不合法。

强制作用。法律的强制作用是指法律能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罪,保障自己得以实施的作用。

教育作用。法的教育作用是指法所具有的,通过其规定和实施而影响人们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作用。

六.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继承了传统职业道德的优秀成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的基本特征,具有崭新的内涵。

爱岗敬业。爱岗敬业,反映的是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奋努力,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

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既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即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承诺,讲求信誉。

办事公道。办事公道,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做到公平、公正,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以权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

服务群众。服务群众,就是在职业活动中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奉献社会。奉献社会,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树立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并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自觉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都体现了奉献社会的精神。

在职业活动中,不同的价值追求所体现的人生境界是不同的,所产生的价值和意义也不同。 2.如何理解劳动者的法定权利和义务?

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这些其他权利主要包括: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参加社会义务劳动的权利;开展劳动竞赛的权利;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权利;从事科学研究、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的权利;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拒绝执行的权利;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批评、举报和控告的权利;对违反《劳动法》的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利等。

义务: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3.面对当今的就业形势,你打算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不仅是为了拓展职业的价值领域,更是为了提升人生观、价值观的境界。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或实践性,不应单纯地把职业看成是谋求生存的手段,更应把职业视为一生所追求的事业,它蕴涵着人们的人生理想和信念。

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人选择职业,职业也选择人,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择业固然要考虑个人的兴趣和意愿,但是,社会需求对择业有很大的制约性。从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来看,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要更多地考虑到社会的需要,把自己对职业的期望与社会的需要统一起来,着眼现实,面向未来,既不好高骛远,也不消极被动,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面对就业问题。

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择业需要以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为基础。大学生要实现顺利就业,就应当树立独立生活意识,克服消极依赖思想。充分利用大学的美好时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牢专业基础,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完善自我。

六.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4.应当怎样认识爱情与人生?

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地认识爱情的本质,处理好恋爱关系,爱情就会给人生带来幸福。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

性爱、理想和责任是构成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性爱把爱情与人世间的其他情感明显区别开来,使爱情成为特殊的“情爱”;理想赋予爱情深刻的社会内涵,是爱情生长的内在依据;责任是对性爱和理想的升华,责任也因此成为爱情得以长久的重要保障,是坚贞爱情的“试金石”。

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了爱情的有机统一整体,它们的完美结合成就了人世间美好的爱情。性爱的吸引,使得爱情打上了情爱的烙印,并把异性间的爱情与异性间的友谊根本区别开来。理想的契合,使得爱情表现着恋人们对生活的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使热恋中的人们焕发出极大的热情来克服生活中的消极和颓废。责任的担当,则使得爱情不是自私地占有对方的感情,而是自觉自愿地为所挚爱的人付出感情、担当责任。

真正的爱情是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着人的自然和社会的双重需要,并通过生活而获得充实的意义。

爱情是人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人生在具体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展开,理解和把握爱情的真谛或本质,要考虑到具体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考虑到一定的文化传统、社会心理和风俗习惯的影响。 5.道德和法律对婚姻家庭关系调整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家庭美德在维系和谐美满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具有十分重要而独特的功能。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婚姻家庭关系不仅需要道德来维系,也需要法律来调整。婚姻家庭法是调整婚姻和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老人和儿童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夫妻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

道德和法律是社会生活的两种重要调控手段,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保护着婚姻家庭这个人生的港湾。树立家庭美德,遵循婚姻法律规范,是生活对人们提出的客观要求。大学生离开了养育自己的父母,开始了独立的生活,也有了对未来的憧憬,应该在成长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对婚姻和家庭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七.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1.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确立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发展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有力保障。在经济建设方面、政治建设方面、社会建设方面社会主义法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项:(1)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3)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政府;(4)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5)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6)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 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

从法律的历史和实践来看,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复杂关系。一般说来,可以把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概括为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总量上的等值关系、功能上的互补关系等三个方面:

结构上的相关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对立统一的。法律这一事物中两个分离的、相反的成分和因素,是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同时,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又相互依存、相互贯通,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总量上的等值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在总量上是等值的。首先,一个社会的法律权利总量和法律义务总量是相等的。其次,在具体法律关系中,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互相包含。

功能上的互补关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各有其独特的、总体上又是相互补充的功能。法律义务以其强制某些积极行为发生、防范某些消极行为出现的特有约束机制而更有助于建立社会秩序;法律权利以其特有的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而更有助于实现人的自由。 4.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树立,既有赖于国家的努力,也有赖于公民个人的努力。从国家角度来说,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消除损害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因素。从个人角度来说,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少应努力树立法律信仰,积极宣传法律知识,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八.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1. 如何认识我国宪法的特点和原则?

宪法是法律的组成部分,具有法律的共性。但是,宪法不同于普通法律,它在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统率作用,是一个国家法制的基础和核心。

特点: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下面的涉及敏感词汇...我呸...

2. 如何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的重要成果,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首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通过普遍的民主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其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再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最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有效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

3. 我国有哪些实体法律制度?

实体法律制度主要是规定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或职权和职责的法律制度的总称。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主要包括行政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等。

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具体来说,它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履行其职能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监管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国家为克服市场调节的局限性、盲目性而制定的调整全局性的、社会公共性的、需要由国家监管与协调的经济关系的法律。

刑法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根据自己的意志,以国家的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简言之,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4. 举例说明依照法律程序维护合法权益的意义。

程序法是实体法所规定的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实现的重要保障。它的主要功能在于及时、恰当地为实现权利、行使职权和履行义务提供必要的规则、方式和秩序。大学生不仅要学习实体法,了解自己在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而且要学习程序法,遵循正确的程序实施法律行为,懂得通过法定程序解决法律纠纷。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在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都有变化的大学中首先要认识大学生活的新特点。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会过集体生活也要独立: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树立独立生活的意识。 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实力新的学习理念。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培养优良的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树立远大的理想。

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这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

意义:(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方法:注重学习科学理论。注重学习和掌握高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注重联系实际。注重行知统一。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

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解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四个方面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重要意义; 是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方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是激励全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求,适应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4.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

理想;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5,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

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走什么路 为什么学 7.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

(1)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需躬行。(2)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要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3)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思想基础) 坚定的信念(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根本途径)

8.什么是爱国主义?如何理解其科学内涵及优良传统?

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他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优良传统: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抵御外侮。 9.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那些内容?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爱国主义与用户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0.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内涵: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11.什么是时代精神?内涵是什么?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内涵:改革创新是核心 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12.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就要自觉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民族区域自治,宗教信仰自由,《反分裂国家法》 (3)增强国防观念(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13.什么是人生观?什么是人生价值?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生活的态度

人生价值:一种特殊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15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关系: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端正:人生须认真 人生当务实 人生应乐观 人生要进取 16.对人生价值评价要坚持那几方面的统一?

能力有大小和贡献需尽力相统一 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17.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

(1)社会条件 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2)个人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做贡献 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18.什么是健康?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一般说来,身(生理)是心(心理)的物质基础,心为身的精神机能,二者相互作用,作为有机统一体对人的生活实践产生影响。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生理,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即所谓“身心健康”。

协调身心关系以及身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保证人自身系统的健康和活力,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环节。一个人自觉地调试心理,保持心理健康,能够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自我环境。

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③合理调控情绪。④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19.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平等原则。平等待人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前提。诚信原则。诚信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保障。

宽容原则。宽容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互助原则。互助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必然要求。 20.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键在于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a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是辩证统

一、相辅相成的)

b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人的需要的满足,只能借助于社会,凭借一定的社会关系,通过一定的社会方式实现,受社会物质和精神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全体成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需要的反映)

c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个人应自觉地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自觉服从社会利益)

d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做贡献) 2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功能:*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

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作用: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

1) 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2) 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3) 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4) 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5) 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6)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由道德反映的经济基础、代表的阶级利益所决定。只有反映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和进步阶级利益的道德,才会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否则,就不利于甚至阻碍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

2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公义胜私欲;夙夜在公;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先…后…;先义后利)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23.如何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道德建设的核心,即道德建设的灵魂,它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种种道德现象。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实质上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

①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②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③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④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精神,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形成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 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A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B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矛盾时,必须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应以大局为重,使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必要时,为集体利益做出牺牲。C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24.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体现和表达。荣辱观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荣辱观对个人的思想行为具有鲜明的动力、导向和调节作用。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25.谈谈当代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

①大学生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诚信,讲道德,言必信,行必果,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觉端正态度,坚守道德规范。②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成为高素质人才,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③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积善成德,知行统一④向道德模范学习

26.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建设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生产场所与生活领域交叉重合的情况,使公共秩序的状况对社会生产活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有序的公共生活不仅有利于日常生活的和谐,也会促进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保障。)

27.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基本特征: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

主要内容:1.文明礼貌 2.助人为乐 3.爱护公物 4.保护环境 5.遵纪守法 28.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又可能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损害社会公德、妨碍社会的发展。当前网络活动中存在不少问题,已对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产生了极大危害,影响到一些大学生的生活,个别大学生甚至误入歧途。由此可见,网络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伦理道德作为其发展的支撑力量。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有利于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和个人品德的培养;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29.举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指导作用 预测作用 评价作用 强制作用 教育作用 30.简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治安管理处罚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05年8月28日通过,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该法包括总则、处罚的种类和适用、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处罚程序、执法监督、附则,共6章91条。 1.《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目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是加强新形势下的社会治安管理、维护公共生活秩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律保障。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目的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2.《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主要内容

(1)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章将“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细分为“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妨害社会管理”共4类,110多种行为。(2)治安管理处罚种类。《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治安管理处罚种类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外国人适用)等。(3)治安管理处罚程序。 (4)听证程序和救济程序。 (5)治安管理处罚的执法监督。

31.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基本要求:1.爱岗敬业 2.诚实守信 3办事公道 4.服务群众 5.奉献社会 32.《劳动法》和《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劳》:1.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2.按劳分配与公平救助相结合原则

3.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原则 4.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标准制约相结合原则 《公》:1.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法治原则 2.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原则

3.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4.分类管理和效能原则

34.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什么?尊老爱幼 男女平等 夫妻和睦 勤俭持家 邻里团结 35.简述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及关于结婚的相关规定。

a婚姻自由b一夫一妻c男女平等d保护妇女、老人和儿童的合法权益e实行计划生育

f夫妻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 36.简述法律的一般含义及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A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B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保障。

37.什么是法律制定、法律遵守、法律执行及法律适用?

A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B法律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 C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狭义上,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政执法。 D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38.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三)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四)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五)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六)培植新型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

39.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A结构上的相关关系。对立统一。 B总量上的等值关系。1,一个社会的法律权利总量和法律义务总量是相等的2,具体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互相包含。权力的范围是义务的界限,反之亦然。 C功能上的互补关系。义务是特有约束机制,帮助建立社会秩序,权力是激励机制和利益导向,有助于实现人的自由。

40.什么是法律思维方式?它的特征是什么? 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特征: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P171-172)

41.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A学习法律知识 b掌握法律方法 c参与法律实践 d努力树立法律信仰 e积极宣传法律知识 f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42.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特征:a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诸如国家性质、公民基本权利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从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上规范着整个国家的活动。

原则:a党的领导 b人民主权 c公民权利 d法制原则 e民主集中制原则 43.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哪些制度?

(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五)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六)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44.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权力: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社会经济权|文化教育权|特定主体权利 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其他义务(计划生育、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赡养扶住父母等)

45.什么是民法?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原则: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禁止权力滥用

46.简述我国民事权利制度的主要内容。

民事权利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具体权益,可分为财产权和非财产权两大类。

A物权(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 B债权(债权人得请求相对人为特定行为或不特定行为的权利) C知识产权(创造性智力成果的完成人或工商业标志的所有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的总称) D继承权(自然人依法享有的取得或承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E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47.简述我国合同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我国合同法对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变更或转让、终止、违约责任以及主要合同种类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 合同由当事人约定,内容包括: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办法。 合同的订立,是当事人各方通过平等协商,依法就合同内容达成意思表示一致的过程。(方式为要约、承诺) 订立合同时民事法律行为。(P194)

48.什么是刑法?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刑法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根据自己的意志,以国家的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原则:一是罪刑法定原则。二是罪刑相当原则。三是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

49.什么是犯罪?犯罪构成包括哪些要件?

是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要件: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 50.什么是正当防卫?什么是紧急避险?其成立条件分别是什么? 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 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的行为,造成损害的。

第三篇:大学思修考试试题及答案(通用)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在

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都有变化的大学中首先要认识大学生活的新特点。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会过集体生活也要独立: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树

立独立生活的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实力新的学习理念。树立自主学

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优良的学风。勤奋。

严谨。求实。创新。树立远大的理想。2.

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这

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意义:(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

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

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

全面发展。方法:注重学习科学理论。注重学习和掌握高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注重联系实际,

注重行知统一。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

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

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

位,坚持不解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

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

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四个方面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

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重要意义;是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

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方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是激励全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

纽带。 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求,适应现阶段社会主义思

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4.

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理

想;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

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

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

的强大动力。5,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指

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走什么路 为什么学

6.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7.

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1)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需躬

行。(2)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要正确

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3)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思想基础)坚定的信念(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根本途径)

8.什么是爱国主义?如何理解其科学内涵及优良传统?

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

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他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优良传统: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同仇敌忾,抵御外侮。9.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那些内容?爱

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爱国主义与用户祖国统一的一致性/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

时代精神。

10.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

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内涵:爱国主义。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11.什么是时代精神?内涵是什么?是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

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内涵:改革创新是核心/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建

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12.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就要自觉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

豪感(2)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民族区域自治,宗教信仰自由,《反分裂国家法》(3)增强国防观念

(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13.

什么是人生观?什么是人生价值?人生

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

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生活的态度//人生价值:一种特殊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

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14.人

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本质: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任何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马克思指出:人的本

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5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关系: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端正:人生须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

16.对人生价值评价要坚持那几方面的统一?能力有大小

17.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

(1)社会条件,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一致(2)个人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

本领/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做贡献/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19.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平等原则。平等待人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前提。诚信原则。诚信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保障。宽容

原则。宽容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互助原则。互助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必然要求。

20.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键在于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a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人

的个体性与社会性是辩证统

一、相辅相成的)b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人的需要的

满足,只能借助于社会,凭借一定的社会关系,通过一定的社会方式实现,受社会物质和精神文化发展水

平的制约;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全体成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需要的反映)c正确认

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个人

应自觉地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自觉服从社会利益)d正和贡献需尽力相统一/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做贡献)

2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功能:*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道德的功能集

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

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反映社会现实特

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实践

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作用: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

是道德的社会作用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

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3)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4)道德通过调

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5)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

面发展的内在动力6)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由道德反映的经济基础、代表的阶级利益所决定。只有反映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和进步

阶级利益的道德,才会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否则,就不利于甚至阻碍社

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

2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

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公义胜私欲;

夙夜在公;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先…后…;先义后利)(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仁者爱人;

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

防矜。(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23.如何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道

德建设的核心,即道德建设的灵魂,它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

道德领域中的种种道德现象。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实质上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①为人民服务是社

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②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③为人民服

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④为人民

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人民为荣,以

背离人民为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精神,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形成体现

社会主义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

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

化、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A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B社会主义集体主

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矛盾时,必须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应以大局为重,使个人

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必要时,为集体利益做出牺牲C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25.谈谈当代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①

大学生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诚信,讲道德,言必信,行必果,诚心做事,诚实做

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觉端正态度,坚守道德规范。②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

观念,“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

石,成为高素质人才,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③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积善成德,知行

统一④向道德模范学习28.

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又可能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损害社会公德、妨

碍社会的发展。当前网络活动中存在不少问题,已对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产生了极大危害,影响到一些大

学生的生活,个别大学生甚至误入歧途。由此可见,网络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伦理道德作为其发展的支撑力

量。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有利于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和个人品

德的培养;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29.举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指导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31.

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职业

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基本

要求:1.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3办事公道4.服务群众5.奉献社会

32.《劳动法》和《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劳》:1.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相结合的原则2.按劳分配与公平救助相结合原则3.劳

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原则4.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标准制约相结合原则

《公》:1.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法治原则2.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原则3.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

则4.分类管理和效能原则

33.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35.简述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及关于结婚的相关规定。a

婚姻自由b一夫一妻c男女平等d保护妇女、老人和儿童的合法权益e实行计划生育f夫妻互相忠实、互

相尊重,家庭成员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

36.简述法律的一般含义及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A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B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从法律的实质内

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从法

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保障。

37.什么是法律制定、法律遵守、法律执行及法律适用?

A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B法律遵守是指国

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C广义上,法律

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狭义上,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政执法。D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

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38.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三)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四)深化

司法体制改革

(五)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六)培植新型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

39.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A

结构上的相关关系。对立统一。B总量上的等值关系。1,一个社会的法律权利总量和法律义务总量是相等

的2,具体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互相包含。权力的范围是义务的界限,反之亦然。C功能上的互补关

系。义务是特有约束机制,帮助建立社会秩序,权力是激励机制和利益导向,有助于实现人的自由。

40.什么是法律思维方式?它的特征是什么?

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特征:讲法

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P171-172)41.

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A学习法律知识b掌握法律方法c参与法律实践d努力树立法律信仰e积极宣传法律知识f敢于同

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42.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特征:a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诸如国家性质、公民基本权利义务、国家

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从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上规范着整个国家的活动。原则:a党的领导b

人民主权c公民权利d法制原则e民主集中制原则

44.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权

力: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

权|社会经济权|文化教育权|特定主体权利//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祖国

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其他义务(计划生育、抚养教育未

成年子女、赡养扶住父母等)

45.什么是民法?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

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原则: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禁止权力滥用

46.简述我国民事权利制度的主要内容。

民事权利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具体权益,可分为财产权和非财产权两大

类。A物权(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B

债权(债权人得请求相对人为特定行为或不特定行为的权利)C知识产权(创造性智力成果的完成人或工

商业标志的所有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的总称) D继承权(自然人依法享有的取得或承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E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47.

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我国合同

法对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变更或转让、终止、违约责任以及主要合同种类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合

同由当事人约定,内容包括: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

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办法。合同的订立,是当事人各方通过平等协商,依法就合同内容达

成意思表示一致的过程。(方式为要约、承诺)///订立合同时民事法律行为。(P194)

48.什么是刑法?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刑法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根据自己的意志,以国家的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刑事

责任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原则:一是罪刑法定原则。二是罪刑相当原则。三是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

则。

49.什么是犯罪?犯罪构成包括哪些要件?是指严重危害

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要件: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

50.什么是正当防卫?什么是紧急避险?其成立条件分别是什么?

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

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

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的行为,造成损害的。 简述我国合同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

4.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

5,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

6.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7.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

8.什么是爱国主义?如何理解其科学内涵及优良传统?

9.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那些内容?

10.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11.什么是时代精神?内涵是什么?

12.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13.什么是人生观?什么是人生价值?

14.人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

15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16.对人生价值评价要坚持那几方面的统一?能力有大小

17.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

19.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20.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2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2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3.如何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25.谈谈当代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

28.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9.举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指导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

31.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2.《劳动法》和《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3.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35.简述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及关于结婚的相关规定。

36.简述法律的一般含义及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37.什么是法律制定、法律遵守、法律执行及法律适用?

38.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9.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40.什么是法律思维方式?它的特征是什么?

41.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42.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44.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权

45.什么是民法?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6.简述我国民事权利制度的主要内容。

47.简述我国合同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50.什么是正当防卫?什么是紧急避险?其成立条件分别是什么?

49.什么是犯罪?犯罪构成包括哪些要件?是指严重危

48.什么是刑法?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第四篇:完美版思修选择题题库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大学生面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A.尽快化解思乡情结

B.尽快结识新同学

C.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D.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2、大学阶段的学习,需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

)。 A.专业性

B.创造性

C.适应性

D.广泛性

3、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学阶段学习的(

)。 A.一般形态

B.特殊形态

C.一般特点

D.重要特点

4、“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意思是说(

)。

A.只有在生活的实践中不断磨砺,才能提高独立生活的勇气和能力

B.趁年轻享受生活

C.只需要向社会学习,不需要学习书本理论

D.生活老师比理论老师好

5、(

)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

B.社会主义法律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社会主义荣辱观

6、在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中,德是人才素质的(

)。 A.灵魂

B.基本内容

C.基础

D.综合体现

7、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

)。 A.举什么旗的问题

B.走什么路的问题

C.人们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

D.人们的基本行为规范

8、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

)和道德素质。

A.法律素质

B.思想政治素质

C.文化素质

D.专业素质

9、“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是指要树立(

)的理念。 A.全面学习

B.自主学习

C.创新学习

D.终身学习

10、学风是指人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

)和作风。

A.学习方式

B.行为方式

C.思维方式

D.生活方式

1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名言教育大学生在求学路上要(

)。

A.勤奋

B.严谨

C.求实

D.创新

12、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就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

)的全面提高。

A.政治素质

B.健康素质

C.心理素质

D.审美素质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指学习不能贪图虚名,必须要有(

)的态度。

A.求实

B.求解

C.求知

D.求得

14、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

)。

A.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了(

)和道义基础。

A.物质基础

B.政治基础

C.价值准则

D.制度保障

16、(

)是一种能动的学习,它要求同学们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自觉适应专业要求和社会需要,积极主动地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A.全面学习

B.自主学习

C.创新学习

D.终身学习

17、(

)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

A.全面学习

B.自主学习

C.创新学习

D.终身学习

18、在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中,智是人才素质的(

)。

A.灵魂

B.基本内容

C.基础

D.综合体现

19、在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中,体是人才素质的(

)。

A.灵魂

B.基本内容

C.基础

D.综合体现 20、在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中,美是人才素质的(

)。

A.灵魂

B.基本内容

C.基础

D.综合体现

2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了价值准则和(

)。

A.道义基础

B.政治基础

C.物质基础

D.制度保障

22、社会主义法律的实施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

)。

A.价值准则

B.政治基础

C.物质基础

D.制度保障

23、(

)是人们在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的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素养和能力。

A.法律素质

B.思想政治素质

C.文化素质

D.道德素质

24、在人的各种素质中,(

)是最重要的素质。

A.文化素质

B.道德素质

C.思想政治素质

D.法律素质

25、(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26、(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道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27、(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解决的是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28、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

)层面的价值目标。

A.国家

B.集体

C.社会

D.个人

29、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

)层面的价值取向。

A.国家

B.集体

C.社会

D.个人

30、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

)层面的价值准则。 A.国家

B.集体

C.社会

D.个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

1、与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生活在哪几个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

) A.社会活动的变化

B.学习要求的变化 C.同学关系的变化

D.生活环境的变化

2、进入大学,应该树立新的学习理念,下列属于新的学习理念的有(

)。 A.自主学习理念

B.终身学习理念 C.全面学习理念

D.创新学习理念

3、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包括(

)。

A.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B.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C.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D.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4、在大学学习阶段,优良的学风包括(

)。 A.勤奋

B.严谨

C.求实

D.创新

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融(

)于一体的课程。 A.思想性

B.政治性

C.知识性

D.综合性和实践性

6、引导大学生(

),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贯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主线。

A.提高道德素质

B.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D.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思是(

)。 A.用“德”来统帅“才”,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

B.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

C.有“才”的人就有“德”

D.只要有“德”就可以了

8、思想道德与法律是(

)的重要手段。

A.调节人们思想行为

B.协调人际关系 C.维护社会秩序

D.解决生活问题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0、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

)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

A.思想境界

B.政治素养

C.道德品格

D.法律意识

11、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方法是(

)。

A.注重联系实际

B.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基本知识 C.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D.注重学以致用

12、创新学习力求(

)。

A.有所发现

B.有所发明

C.有所作为

D.有所创造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

)的问题。

A.走什么道路

B.举什么旗

C.实现什么样目标

D.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14、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

)。

A.是非善恶判断能力

B.文化修养能力

C.意志控制能力

D.行为选择能力

15、良好的形象不仅是大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下列对当代大学生良好形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B.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C.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D.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

)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A.实现可能性

B.必定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

D.历史必然性

2、某学生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刻苦掌握专业知识,希望将来做一名建筑工程师。他的这个理想是(

)。 A.社会理想

B.生活理想

C.道德理想

D.职业理想

3、信念是(

)。

A.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

B.一种单纯的认识或想法 C.不稳定的,多变的

D.信仰的集中表现形式

4、信念作为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信念对人生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信念是人们(

)。

A.对真理的追求

B.评判事物的标准

C.追求理想的强大动力

D.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5、下列对信念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信念强调的是认识的正确性 B.信念表达的是一种真诚信服的态度 C.信念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D.信念体现的是人们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具有合理性、科学性

6、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

)。 A.理想就是现实

B.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能变为现实 C.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未来

D.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

7、“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这个比喻表达的是(

)。

A.理想来源于现实,等同于现实

B.理想要变成现实,必须经过人们的实践和辛勤劳动 C.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成为了现实的理想才是科学的理想 D.只要投身实践,任何美好想象都能成为现实

8、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理想信念;即使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许多理想信念。这说明,理想信念具有(

)。

A.片面性

B.政治性

C.共同性

D.多样性

9、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是(

)。

A.勇于实践

B.得过且过

C.夸夸其谈

D.拈轻怕重

10、理想的实现需要每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这是因为(

)。A.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

B.只要勇于实践就能实现理想

C.把理想变为现实,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

D.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会自动变为现实

11、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科学的信念,具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人,坚信(

)。

A.通往共产主义道路是遥远的,是可望不可及的 B.社会主义道德将成为所有人自觉的行为习惯和准则 C.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全世界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 D.不同的团体有相同的信念

12、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

A.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

B.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实现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社会 D.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13、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这主要说明了理想是(

)。

A.人生的指路明灯 B.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 C.人们对未来缺乏客观根据的想象

D.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的态度

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B.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

C.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D.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15、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常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待和处理这种矛盾的正确态度是(

)。

A.用理想来否定现实

B.用现实来否定理想 C.在观念中化现实为理想

D.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6、(

)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A.信任

B.信服 C.信心

D.信仰

17、党的十八大提出,在(

)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A.抗日战争胜利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实行改革开放

D.新中国成立

18、党的十八大提出,在新中国成立(

)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80

B.90 C.100

D.110

1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中的这句话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

A.立志当高远

B.立志要谨慎

C.立志做大事

D.立志须躬行

20、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它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

)。

A.大同世界

B.小康社会

C.和谐社会

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

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

)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A.世界观

B.人生观

C.价值观

D.道德观

2、在理想与信念的关系上(

)。 A.理想与信念总是相互依存的 B.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 C.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

D.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

3、理想信念的作用(

)。

A.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的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 B.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C.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D.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4、理想的特征是(

)。

A.现实可能性

B.虚幻性

C.实践性

D.超越性

5、信念的特征是(

)。

A.相对稳定性

B.绝对稳定性

C.多样性

D.执著性

6、青年大学生在立志时,应(

)。

A.立志当高远

B.立志做大官

C.立志做大事

D.立志须躬行

7、社会主义是走向未来的事业,未来属于青年。立志献身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青年,去实现自己崇高的人生理想,要有(

)。

A.真才实学

B.献身精神

C.艰苦奋斗的精神

D.为个人求权力、求享乐的人生目的

8、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

)。

A.持久的生命力

B.科学性

C.崇高性

D.虚幻性

9、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理想有(

)。

A.道德理想

B.职业理想

C.社会政治理想

D.生活理想

10、从理想的主体上划分,理想有(

)。

A.道德理想

B.个人理想

C.社会理想

D.生活理想

11、信念是(

)的有机统一体。

A.经验

B.认知

C.情感

D.意志

12、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对大学生的意义在于(

)。

A.有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

B.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C.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D.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强调(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国家要基本实现现代化 C.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

D.人民要过上宽裕的小康生活

14、下列关于理想与现实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理想与现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B.理想是“实然的”,现实是“应然的”

C.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理想会转化为新的现实 D.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

15、下列关于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B.社会理想决定、制约着个人理想 C.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D.在二者的关系中个人理想应占主导地位

第二章 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

)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A.爱国思想

B.爱国行为

C.爱国主义

D.爱国情感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包括: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和爱自己的国家。

A.爱人民

B.爱劳动

C.爱科学

D.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3、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包括: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反对分裂和同仇敌忾、抵御外侮。

A.维护统一

B.艰苦朴素

C.勤劳

D.勇敢

4、(

)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 A.爱国主义

B.民族精神

C.时代精神

D.改革创新

5、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

)、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A.自豪感

B.认同感

C.自信心

D.自尊心

6、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和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

)。 A.内心信念

B.法律规范

C.自觉行为

D.传统美德

7、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

)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主体。

A.国际组织

B.国家

C.跨国公司

D.经济联盟体

8、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称为(

)。

A.民族精神

B.风俗习惯

C.历史遗产

D.道德观念

9、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爱国主义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10、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对如何处理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A.爱国主义已经过时

B.民族国家的界限已经不太明显 C.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D.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主权和利益

11、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

)。

A.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

B.对本民族进行过度的颂扬和崇拜 C.彻底否定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传统

D.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

12、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精神。当今时代我们大力弘扬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

A.改革创新

B.淡泊名利

C.爱护公物

D.勤俭自强

13、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从戚继光抗击倭寇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从三元里人民抗英到全民族抗日战争等,这些都表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的(

)。

A.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D.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14、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任务,这一任务反映到爱国主义的内容上就是特定时代条件下爱国主义的主题。我国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

A.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救亡图存

B.加强国防建设,维护世界和平 C.加强国际交流,提升国际地位

D.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5、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启迪和指引历代优秀人物壮丽人生的一个共同思想因素是(

)。

A.功利主义

B.爱国主义

C.民主主义

D.社会主义

16、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把中国疆域内众多的大小民族凝聚在一起,把亿万中华儿女牢牢地吸引在中国大地上,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

)。

A.爱国主义

B.民主主义

C.集体主义

D.理性主义

17、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是国防安全和(

)。

A.政治安全

B.经济安全

C.文化安全

D.科技安全

18、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是政治安全和(

)。

A.科技安全

B.经济安全

C.文化安全

D.国防安全

19、(

)是指国家预防、控制、处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和突发事故,以维护社会治安,保障社会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A.文化安全

B.社会公共安全

C.政治安全

D.国防安全 20、实践基础上的(

)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A.理论创新

B.制度创新

C.文化创新

D.科技创新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

1、下列对爱国主义科学内涵的陈述正确的是(

)。

A.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 B.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C.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D.爱国主义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包括(

)。

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B.爱周围的友好邻邦

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D.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3、下列对爱国主义时代价值的陈述正确的是(

)。 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B.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C.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D.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4、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包括(

)。

A.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谦敬礼让,克骄防矜

D.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5、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

)的总和。

A.精神气质

B.价值取向

C.思维方式

D.道德规范

6、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的伟大民族精神。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7、新时期,任何一个具有爱国情怀的人,都应该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艰苦奋斗、务求实效 C.坚守成规、畏葸不前

D.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8、下列有关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之间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已经过时

B.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 C.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D.要坚持爱国主义就必须坚决抵制经济全球化

9、作为新时期中国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包括(

)。 A.理论创新

B.制度创新

C.文化创新

D.科技创新

10、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

)。

A.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

B.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C.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是割裂的

D.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

11、国防观念包括(

)。

A.国防忧患意识

B.国防法制意识

C.国防目标意识

D.国防献身意识

12、要“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必须做到(

)。

A.要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B.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C.要注意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文化 D.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13、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是(

)。

A.政治安全

B.经济安全

C.国防安全

D.科技安全

14、社会公共安全包括(

)。

A.社会治安

B.文化安全

C.生产安全

D.食品药品安全

15、经济安全包括(

)。

A.金融安全

B.网络安全

C.贸易安全

D.粮食安全

16、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则包括(

)。 A.古为今用

B.洋为中用 C.以我为主

D.为我所用

17、大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要义务有(

)。

A.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C.为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的义务 D.不得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的义务

18、新的国家安全观不仅包括传统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还包括(

)等。

A.生态安全

B.经济安全

C.文化安全

D.科技安全

19、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为此,我们要做到(

)。

A.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C.努力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

D.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图谋

20、时代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改革创新居于核心地位。下列对“改革创新”的陈述正确的是(

)。

A.改革创新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B.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C.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D.改革创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人的生活实践对于自身和社会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称为(

)。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

D.人生实践

2、人生价值回答的是(

)。

A.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

B.人应当怎样面对生活的问题。 C.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的问题

D.人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3、 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能够实现(

)。

A.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

B.个人与社会的有机统一 C.个人与家庭的有机统一

D.家庭与社会的有机统一

4、人的自我价值,是指(

)。

A.人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改造

B.人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

C.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D.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

5、人的社会价值,是指(

)。

A.人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改造

B.人对社会提供的各种条件的利用和把握 C.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D.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

6、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

)。

A.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

B.人生的自我价值

C.社会和他人的服务

D.个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

7、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

)。

A.树立什么样的人生目的

B.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 C.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指引人生道路

D.个体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的尊重和满足

8、人生的根本价值在于(

)。

A.个人的自我实现

B.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C.个人的实践对于自身的意义

D.个人的实践对于社会和他人的意义

9、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这是由(

)。

A.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关系决定的

B.人的社会性决定的 C.人的崇高理想决定的

D.人生价值观决定的

10、“权为民用,纵然是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传佳话;利为己谋,即便有豪宅千倾,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这副对联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价值观指引 C.个人应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11、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是(

)。

A.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

B.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C.提高自身的能力

D.社会实践

12、在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衡量人生的价值,标准就在于看(

)。

A.一个人是否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B.人的劳动和贡献的尺度

C.人的能力和才华的水平

D.个体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满足

13、江泽民同志说:“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当一个人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人生与人民的事业紧密相连,他所创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这句话是告诉人们(

)。

A.人的青春只有一次,要珍惜青春

B.要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C.与人民群众团结在一起,就能永葆青春

D.人在年轻时要同人民群众在一起

14、在哲学上,价值的一般本质在于(

)。

A.具体事物具有的一般规定、本质和性能

B.体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 C.现实的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

D.具体事物中真理的含量。

15、关于人生价值的评价,正确的说法是:(

)

A.能力大的人才能实现人生价值,能力小的人无法实现人生价值

B.既要看一个人对社会做出的物质贡献,也要看其对社会做出的精神贡献 C.只需看一个人对社会所的贡献

D.只看一个人行为的的后果,不需要考虑动机

16、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揭开了人的本质之谜,他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

A.有生命的自然存在

B.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C.饥食渴饮、性欲生殖

D.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17、 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称作(

)。

A.人生观

B.世界观 C.价值观

D.自然观

18、人生观的核心是(

)。

A.人生目的

B.人生价值 C.人生态度

D.人生理想

19、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中(

)。

A.人生态度的重要内容

B.人生价值的重要内容 C.人生目的的重要内容

D.人生理想的重要内容

20、人生态度主要回答(

)。

A.人为什么活着

B.世界的本源是什么 C.人应该怎样对待生活

D.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21、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称作(

)。

A.人生观

B.人生目的 C.人生态度

D.人生价值

22、 在深层次上影响、制约和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为人们的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提供依据的

是(

)。

A.世界观

B.对人生价值的看法 C.文化素养

D.思想意识

23、引发当今社会中的钱权交易、行贿受贿、贪赃枉法等丑恶现象的思想根源是(

)。 A.享乐主义

B.拜金主义 C.极端个人主义

D.狭隘功利主义

24、与人交往,应做到一视同仁,自尊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这体现的是人际交往中的(

)。

A.平等原则

B.诚信原则 C.宽容原则

D.互助原则

25、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的最基本准则是(

)。

A.平等

B.诚信 C.宽容

D.互助

26、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保证是(

)。

A.平等原则

B.诚信原则 C.宽容原则

D.互助原则

27、关于人际交往的宽容原则,错误的理解是:(

)

A.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B.求同存异、相互包容 C.凡事不斤斤计较,要容忍退让

D.心胸宽广、大度容人

28、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键是(

)。

A.摆正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B.学习一些人际交往的艺术与技巧 C.弄清楚对方的真正需要

D.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

29、维护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要求我们(

)。

A.心胸坦荡,坚持原则,一身正气

B.对朋友讲义气,任何情况都不出卖朋友 C.对他人坚持原则,对朋友要网开一面

D.奉行“好人主义”,当“好好先生” 30、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形成的文明成果,它表现为(

)。

A.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

B.人人树立环境保护的理念 C.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D.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

1、关于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正确的理解有(

) 。

A.是迄今为止唯一科学高尚的人生观 B.反映了无产阶级的人生观、道德观

C.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就能对人生目的有更深刻的理解

D.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就能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生活

2、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价值观的内容表现为(

)。

A.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以及由此凝结成的一定的价值目标

B.价值尺度和准则

C.对事物和活动是否对自己有用的价值判断

D.人们对生活现实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

3、人生价值的内容包含(

)。

A.社会价值

B.自我价值

C.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

D.人生理想

4、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指(

)。

A.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

B.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C.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 D.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5、下列关于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创造社会价值的前提 B.人生的自我价值提高的过程也是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 C.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为自我价值实现提供保障 D.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6、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人生价值,正确的方法是(

)。

A.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B.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C.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D.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7、江苏省泰州市信访局局长张云泉同志在信访岗位上工作了22年,始终践行“决不能让群众失望”的诺言,真心诚意地为民解难,为党分忧,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张云泉同志的先进事例表明(

)。

A.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B.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C.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D.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改造世界有指导作用

8、 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是人与社会关系的直接而具体的体现 B.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社会利益关系的表现形式

C.特定的社会条件决定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

D.社会能脱离个体而存在

9、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包括(

)。

A.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理心理素质等 B.个人的能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C.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做贡献

D.个人价值目标与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10、实现人生价值,要受一定社会的客观条件的制约。下列表述中,属于影响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的是(

)。

A.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B.一定社会的道德、法律环境

C.拥有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D.一定社会的主流的思想意识和主导的文化价值追求

11、人生观包括(

)。

A.人生目的

B.人生价值

C.人生境遇

D.人生态度

12、人生目的决定着一个人(

)。

A.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B.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C.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D.用怎样的世界观去观察和对待人生问题

13、人生态度的形成既是一定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影响人生态度形成的主要心理因素有(

)。

A.认识

B.实践活动

C.情感

D.意志

14、下列关于人生态度的观点,正确的有(

)。

A.人生态度制约着一个人对人生矛盾和问题的认识与把握

B.人生态度影响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人生走向 C.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D.积极的人生态度可以使人总是处在顺境当中

15、大学生在面临人生的各种机遇与挑战时,应具备的人生态度是(

)。

A.认真

B.务实 C.乐观

D.进取

16、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之所以错误,就在于它们都(

)。

A.否定了人的创造性

B.片面理解了人的需要 C.忽视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D.没能准确地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7、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应做到(

)。

A.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

B.不计较名利,乐于助人

C.要坚守原则,明确是非,一身正气

D.奉行“好人主义”,当“好好先生”

18、关于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中,正确的说法有(

)。

A.竞争的胜利通常是群体成员合作的结果

B.没有竞争的合作缺乏活力 C.合作增强竞争的能力

D.竞争与合作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19、关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的正确观点是(

)。

A.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B.人生观决定世界观

C.人生观从属于世界观,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就不可能有正确的人生观

D.人生观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20、人一旦遇到心理困惑或问题,应该(

)。

A.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B.不去管他,或者随便应付一下

C.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各个击破

D.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生活中

第四章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下列选项中,科学说明了道德起源的是(

)。

A.道德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

B.道德起源于“天”的意志

C.道德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

D.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2、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历史前提是(

)。

A.社会关系的形成

B.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C.利益冲突的出现

D.劳动

3、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对它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统治阶级意志

B.社会生产力水平 C.社会经济关系

D.社会文化因素

4、道德的本质是(

)。

A.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B.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反映 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D.被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5、道德通过评价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被称为道德的(

)。

A.评价功能

B.导向功能 C.教育功能

D.调节功能

6、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被称为道德的(

)。

A.激励功能

B.辩护功能 C.认识功能

D.沟通功能

7、下列有关道德的社会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B.道德既能够保护也能够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 C.道德能够决定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D.道德有利于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和交往

8、道德发展的规律是(

)。 A.道德是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的

B.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C.道德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有时甚至停止或倒退

D.道德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共产主义道德

9、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体现了我国传统道德中(

)。

A.倡导言行一致的思想

B.推崇“仁爱”的原则 C.重视道德实践的理念

D.讲求谦敬礼让的精神

10、孔子提出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体现了我国传统道德中(

)。

A.追求人际和谐的思想

B.推崇“仁爱”的原则 C.强调恪守诚信的理念

D.重视道德践履的精神

11、荀子认为:“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体现了我国传统道德中(

)。

A.倡导言行一致的思想

B.注重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 C.重视道德践履的理念

D.讲求谦敬礼让的精神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是(

)。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C.重利轻义

D.择善而从

13、中国传统道德认为,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是(

)。

A.仁

B.义 C.礼

D.智

14、中国传统道德的根本要求是(

)。 A.仁爱

B.礼让 C.孝悌

D.公义胜私欲

15、对传统道德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甚至主张“全盘西化”的观点是(

)。

A.复古论

B.虚无论 C.扬弃

D.经验论

16、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立的基础应当是(

)。

A.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

B.马克思主义 C.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

D.社会主义法律

17、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推动社会主义道德的进步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某些因素会干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D.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不需要从传统道德中汲取营养

18、道德建设核心的问题,实质上是(

)。

A.精神文明建设问题

B.核心价值观的问题 C.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

D.树立共产主义信仰的问题

19、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共产主义

D.社会主义荣辱观

20、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

)。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遵纪守法

D.社会主义荣辱观

2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根本思想,就是(

)。

A.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B.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同等重要 C.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D.强调保护好个人利益

22、下列关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对个人的压制、对个性的束缚

B.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能够使个人才能、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C.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促进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

D.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培养个人的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提供了道义保障。

23、在我国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中,对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

)。

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C.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D.先私后公、先己后人

24、在我国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中,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是(

)。

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C.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D.先私后公、先己后人

25、下列关于共产主义道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宣传和弘扬共产主义道德体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

B.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在本质上是同一类型的道德 C.社会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

D.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宣传和提倡共产主义道德,是超越当前的历史阶段,脱离实际的做法。

26、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

A.爱国守法

B.团结友善 C.诚实守信

D.敬业奉献

27、在我国传统道德中,被称作“立身之本”、“举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的是(

)。

A.公义胜私欲

B.谦敬礼让 C.仁爱宽厚

D.诚实守信

28、人们对荣誉和耻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称作(

)。

A.道德观

B.人生观 C.价值观

D.荣辱观

29、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集体主义 C.为人民服务

D.社会主义荣辱观 30、下列关于诚实守信的陈述中,错误的是(

)。

A.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

B.市场经济越发达,对诚实守信的道德要求就越低

C.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

D.诚实守信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

1、之所以说,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前提,是因为(

)。

A.人类通过劳动建立起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这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B.人类在劳动中形成和发展了自我意识,这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C.劳动使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统一在一起

D.劳动提供了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动力

2、社会经济基础对道德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为(

)。

A.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B.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必然反映着特定阶级的利益而具有阶级性

C.社会经济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D.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直接决定其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

3、道德对于人们行为的规范调节作用,依靠(

)。

A.社会舆论

B.传统习惯 C.内心信念

D.国家强制力

4、道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占主要地位的功能有(

)

A.辩护功能

B.调节功能

C.沟通功能

D.认识功能

5、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在(

)

A.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B.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C.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D.道德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所发挥的社会作用的性质是一样的。

6、 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有(

)。

A.道德在社会和谐、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B.道德的调控范围越来越大,

C.道德的调控手段和方式更丰富、更合理

D.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7、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有(

)。

A.公义胜私欲

B.推己及人 C.言必信,行必果

D.谦敬礼让

8、下列关于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A.中华民族有极其丰富而优秀的道德文化传统,完全可以取代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 B.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C.弘扬本民族的文化和优良道德传统,不排斥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 D.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9、 在对待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

)。 A.虚无论

B.复古论 C.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D.全盘西化

10、在对待其他民族和国家的道德文明成果问题上,应该(

)。

A.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B.既反对全盘西化,机械照搬,又反对全盘否定、盲目排外 C.在批判的基础上借鉴、吸收

D.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

11、下列关于社会主义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道德是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的传承与升华 B.社会主义道德是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直接继承和发展

C.社会主义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D.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想源泉

12、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需要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不需要搞道德建设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推动社会主义道德的进步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某些因素会干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13、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要(

)。 A.坚持公民承担社会责任与社会尊重个人合法权益相一致

B.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 C.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

D.正确处理竞争与协作、自主与监督、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

14、下列关于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A.为人民服务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 B.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C.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D.为人民服务是一种伟大、高尚的道德,是对共产党员、先进分子的要求

15、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包含着不同层次的要求。下列选项中,属于为人民服务要求的有(

)。

A.一心为公,无私奉献

B.爱岗敬业、办事公道 C.遵纪守法,诚实劳动

D.尊老爱幼、关心家人

16、下列选项中,错误地理解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是(

)。

A.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对个人的压制、对个性的束缚

B.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能够使个人才能、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C.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在任何条件下都要保护小团体的利益

D.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17、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包括(

)。

A.无私奉献、一心为公

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 C.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

D.先私后公、先己后人

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有(

)。

A.爱国守法,明礼诚信

B.积极进取,开拓创新 C.团结友善,勤俭自强

D.尊重科学,热爱劳动

19、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

)。

A.职业生活领域

B.家庭生活领域 C.公共生活领域

D.娱乐生活领域

20、下列关于公民道德建设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公民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是对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弘扬 B.公民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是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践的正确反映 C.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要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为基本要求 D.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系统工程,大学生尚未走出校园,暂时还无法参与其中

第五章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

)作为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成为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

A.家庭美德

B.职业道德

C.社会公德

D.生活道德

2、(

)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A.和谐社会

B.有序的公共生活

C.高度发达

D.环境优雅

3、“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出自《孟子·离娄上》,这句话反映的是(

)。A.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 B.道德和法律在实际生活中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C.只要有了道德和法律,就可以维护社会安定

D.社会主义道德和法律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产物

4、每一社会成员都应当做到爱护公共财物,如对公园里的花草树木、街道两旁的电话邮箱、影剧院里的座位音响、马路上的路标井盖等加以保护,不损坏、不滥用、不浪费、不私占。这属于(

)的基本要求。

A.环境保护

B.职业道德

C.社会公德

D.家庭道德

5、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扶贫济困,助人为乐。这是我国现代社会提倡的(

)。

A.社会公德的要求之一

B.家庭美德的要求之一 C.职业道德的要求之一

D.环境道德的要求之一

6、下列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基本原则的是(

)。

A.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B.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C.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

D.坚持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7、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交通警察赶赴事故现场后,应当及时抢救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等,体现了该法(

)的基本原则。

A.依法管理

B.维护交通秩序 C.以人为本、与民方便

D.保护人身安全

8、我国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是(

)。

A.爱岗敬业

B.办事公道

C.服务群众

D.爱心

9、马克思指出:“真正的爱情是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的亲昵。”他的意思是说,在恋爱过程中应(

)。

A.平等履行道德义务

B.把个人纵欲作为爱情的目的 C.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

D.追求脱离现实生活的“纯精神”关系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男女结婚的法定年龄为(

)。

A.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18周岁 B.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C.男不得早于18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D.男不得早于20周岁,女不得早于22周岁

11、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的(

)。

A.不得离婚

B.除军人有重大过错外须得军人同意

C.可以离婚

D.以上都不对

12、属于男方不得提出离婚的时间规定是(

)。

A.结婚一年内

B.女方患病期间

C.女方在怀孕期间

D.女方在下岗后

13、从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来看,(

)的就业观是实现顺利就业较为实际的选择。

A.先择业,后就业,再创业

B.先创业,后择业,再就业 C.先择业,后创业,再就业

D.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

14、在家庭生活中努力劳动、不辞辛苦、不懒惰,且爱惜财物、合理支出、不浪费。这是家庭美德中(

)。

A.尊老爱幼的要求

B.男女平等的要求 C.夫妻和谐的要求

D.勤俭持家的要求

15、按我国《继承法》的有关规定,下列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

)。

A.配偶

B.父母

C.子女

D.兄弟姐妹

16、在各级政府设立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主持下,按照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调解、裁决。这属于哪种解决劳动权益争议的法定形式(

)。

A.调解

B.仲裁

C.诉讼

D.信访

17、爱情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人类高度文明的体现。爱情最本质的属性是(

)。

A.满足异性之间友谊的需要

B.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社会属性

C.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自然属性

D.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本质需要

18、家庭美德是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下列关于家庭美德的论述,错误的是(

)。

A.家庭美德建设能增进人生幸福

B.家庭美德建设是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根基

C.家庭美德是社会公共生活中所应遵循的最基本的行动准则 D.家庭美德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

19、(

)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爱护公物

D.遵纪守法 20、“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反映的社会公德是(

)。

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爱护公物

D.保护环境

21、下列关于《集会游行示威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的前提下,充分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和自由

B.《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的集会是指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队列行进、表达共同意愿的活动

C.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依照规定向主管机关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

D.公民不得在其居住地以外的城市发动、组织、参加当地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

22、网络的虚拟性等特点,使得道德规范所具有的外在约束的效用明显降低,因此,(

)成了维护网络道德规范的基本保障。

A.法律的惩戒

B.社会舆论的监督

C.个体的道德自律

D.网友间的相互提醒

23、从业人员对待职业服务对象的态度不能有亲疏、贵贱之分,不管是领导还是群众、是熟人还是生人、是强者还是弱者,都应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一视同仁、周到服务。这是职业道德建设中( )。

A.办事公道的要求

B.爱国守法的要求 C.尊老爱幼的要求

D.助人为乐的要求

24、如果办理结婚登记的当事人属于下列情形的,婚姻登记机关予以登记。(

)

A.属于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

B.结婚的女方年龄为21岁

C.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

D.结婚的男方年龄为21岁

25、真正的爱情不应具有朝秦暮楚、见异思迁的行为,这说明,爱情具有(

)。

A.平等互爱性

B.专一排他性

C.强烈持久性

D.纯洁严肃性

26、养子女和生父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

)成立而消除。

A.送养关系

B.收养关系 C.法律关系

D.户口关系

27、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

)的处理权。

A.丈夫有优先权

B.妻子有优先权 C.平等

D.收入低的一方有优先权

28、下列遗嘱形式中,哪一种的法律效力最高(

)。

A. 书面遗嘱

B. 口头遗嘱

C. 录音遗嘱

D.公证遗嘱

29、下面属于男女结婚的必备条件有(

)。

A.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B.必须没有疾病

C.必须不是亲戚

D.以上都不对

30、下列有关个人品德与道德修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个人品德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B.个人品德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C.个人品德修养主要靠的是闭门思过的方法

D.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对个人品德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

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D.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2、下列处罚方式中,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的有(

)。 A.罚款

B.行政拘留

C.驱逐出境

D.警告

3、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有(

)情形之一的,不予许可。 A.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B.危害国家统

一、主权和领土完整 C.煽动民族分裂

D.有充分根据认定申请举行的集会、游行、示威,将直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破坏社会秩序

4、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

A.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原则 C.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原则

D.以人为本、与民方便原则

5、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有(

)。

A.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从业者素质的重要途径 B.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

C.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 D.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的重要条件

6、我国《婚姻法》规定了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其中所指的导致离婚的过错包括(

)。A.重婚

B.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C.实施家庭暴力

D.遗弃家庭成员

7、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男方不得提出离婚的情形有(

)。 A.女方怀孕期间

B.女方分娩后一年内

C.女方终止妊娠后一年内

D.女方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

8、职业道德的特点有(

)。

A.规范性和专业性

B.可操作性和准强制性 C.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

D.理论性和原则性

9、男女恋爱中的基本道德要求有(

)。

A.真诚负责

B.平等互尊

C.文明相爱

D.朝秦暮楚

10、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者在职业工作中的下列行为,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有(

)。

A.干一行爱一行,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 B.尊重职业对象的利益,满足他们的需要

C.遵守规章制度,秉公办事,不滥用职权 D.主动承担社会义务,为社会、为他人作出贡献

11、男女双方的恋爱行为,客观上是对社会负有相应道德责任的行为。下列选项中,属于恋爱中男女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的有(

)。

A.恋爱应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

B.恋爱过程中要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

C.恋爱应尊重对方情感和人格,平等履行道德义务

D.恋爱中的男女应拒绝同恋爱对象以外的其他任何人进行交往

12、甲公司在招聘员工孙某时,双方订立了劳动合同。在该劳动合同的以下条款中,符合《劳动法》规定的有(

)。

A.孙某的劳动合同自订立之日起生效

B.孙某与他人发生民事纠纷时,甲公司可解除该劳动合同

C.孙某严重违反甲公司的劳动纪律时,甲公司可解除该劳动合同

D.孙某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时,甲公司可解除该劳动合同

13、职业生活中最主要的法律有(

)。 A.《劳动法》

B.《公务员法》

C.《教师法》

D.《检察官法》

14、处理人事争议的法定途径有: (

)。

A.申诉

B.控告

C.仲裁

D.诉讼

15、下列行为符合家庭美德要求的有(

)。

A.某父亲长年沉溺于打麻将,从不管教子女 B.某对夫妻整天吵架怄气,丈夫甚至对妻子拳脚相加 C.某丈夫不辞劳苦,20多年精心侍候卧病在床的妻子 D.某夫妇长年热情主动地照顾身边无子女的邻居大妈

16、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下列表现属于爱岗敬业的有(

)。

A.在本职工作中勤奋努力,不偷懒,不怠工

B.喜欢自己的工作,能心情愉快、乐观向上地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

C.为了求得未来自己理想的职业,利用现有的职业劳动时间全力为求新职做准备 D.不是很喜欢自己的工作,一心想着跳槽

17、在择业和创业问题上,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客观要求是(

)。

A.自主择业

B.主动创业

C.安排就业

D.等待就业

18、良好的个人品德对自己对社会都有积极意义。个人通过道德修养可以使自己的品德高尚、人格完善。现代社会进行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

)。

A.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

B.严格要求,完善道德品质 C.勤于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

D.慎独自律

19、爱情是一对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下列选项中,真正属于爱情的有(

)。

A.单相思、一厢情愿

B.相濡以沫,终身对爱侣承担责任

C.“只求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

D.爱恋双方彼此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平等履行道德义务

20、社会公德涵盖的关系包括(

)。

A.人与人

B.人与社会

C.人与精神

D.人与自然

21、《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

A. 以事实为依据原则

B.政府依法保障原则 C. 权利义务一致原则

D.和平进行原则

22、公民甲因病身故,未留有遗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下列人员中,对甲的财产享有继承权的有(

)。

A.甲已出嫁的女儿 B.与甲无血缘关系的养子

C.与甲早已解除婚姻关系的甲的前妻

D.对甲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甲的丧偶儿媳

23、关于邻里团结正确的是:(

)。 A.远亲不如近邻

B.是现代社会家庭美德要求之一

C.搞好邻里团结最重要的是互相尊重

D.邻里长期相处有时会产生矛盾和误会

24、个人品德具有(

)。

A.实践性

B.超前性

C.综合性

D.稳定性

25、个人品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

A.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推动作用

B.是个人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

C.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主体精神力量

D.是社会改革创新的重要力量

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

一、单选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法律本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律是统治阶级全部意志的反映

B.法律是统治阶级个人意志的相加

C.法律具有普世价值,因此在内容上可以超越特定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

D.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的反映,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制约

2、下列关于法律产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随着人类社会产生而产生的

B.在原始社会产生的 C.随着私有制、阶级、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

D.是少数人制定的

3、决定一个社会的法律制度的内容和性质的是(

)。 A.统治阶级的意志

B.所在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C.所在社会的法治思想

D.国家领导人

4、法律的首要作用是(

)。

A.规范作用

B.预测作用

C.强制作用

D.指引作用

5、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宪法特征的表述是(

)。 A.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宪法强调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D.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严格

6、我国宪法的核心内容是(

)。

A.我国的国家制度

B.我国的国家机构 C.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D.宪法的基本原则

7、在法律运行过程中,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是(

)。 A.法律制定

B.法律遵守

C.法律执行

D.法律适用

8、在法律运行过程中,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是(

)。 A.法律制定

B.法律遵守

C.行政执法

D.法律适用

9、在我国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C.国务院

D.最高人民法院

10、我国的司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是(

)。

A.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B.正确、合法、合理、及时 C.公平、正义、平等

D.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

11、国家的根本法是(

)。

A.民商法

B.宪法

C.刑法

D.行政法

12、(

)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前提与基础。

A.平等权

B.政治权利和自由

C.人身自由权

D.文化教育权

13、我国公民的最高法律义务是(

)。

A.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B.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C.遵守宪法和法律

D.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14、确立了“民告官”的法律救助制度的是(

)。

A.民事诉讼法

B.刑事诉讼法

C.行政诉讼法

D.信访制度

15、依法治国首先是(

)。

A.科学立法

B.依宪治国

C.严格执法

D.全民守法

二、多项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

1、法的基本特征有(

)。

A.国家意志性

B.国家强制性

C.特殊规范性

D.普遍适用性

2、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有(

)。

A.公议

B.制定

C.认可

D.类比

3、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主要区别有(

)。

A.法律渊源不同

B.法律结构不同

C.法官权限不同

D.诉讼程序不同

4、社会主义法律的规范作用包括(

)。

A.指引作用

B.预测作用

C.评价作用

D.强制作用和教育作用

5、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包括(

)。

A.确立和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B.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C.确立和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D.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

6、关于依法办事的含义,表述恰当的是(

)。

A.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

B.就是公民为国家尽义务

C.就是国家机关按法律规定行使权力

D.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

7、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而言,大体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

A.法律案的提出

B.法律案的审议

C.法律案的表决

D.法律的公布

8、在我国,司法机关是指(

)。

A.公安机关

B.国家检察机关

C.审判机关

D.各级政府机关

9、我国司法活动的原则主要有(

)。

A.司法公正

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D.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10、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其含义是指(

)。

A.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B.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C.宪法是其他一切法律的立法依据

D.其他任何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11、下列关于宪法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 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宪法强调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D.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严格

12、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形式是(

)。

A.全民所有制

B.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

13、我国的国家制度主要包括(

)。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基本经济制度

14、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统帅 B.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

C.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15、下面哪些是程序法(

)。

A.刑事诉讼法

B.民事诉讼法

C.行政诉讼法

D.仲裁法

第七章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

一、单项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

)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内容。

A.依法治国

B.执法为民

C.公平正义

D.服务大局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根本指导思想是(

)。

A.科学发展观

B.群众路线

C.马克思主义

D.法律思想

3、(

)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价值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A.有法可依

B.党的领导

C.集体主义

D.公平正义

4、(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 求,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在法治上的必然反映。

A.司法公正

B.严格执法

C.执法为民

D.党的领导

5、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是(

)。

A.发展经济

B.服务大局

C.改革创新

D.伸张正义

6、(

)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和强大推动力量。

A.党的领导

B.以人为本

C.爱国主义

D.人民主权

7、(

)是人权保障的重要条件。

A.行政保护

B.立法保障

C.媒体监督

D.群众力量

8、(

)是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

A.宪法保障

B.司法救济

C.立法保障

D.行政保护

9、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律的(

)。

A.唯一标准性

B.至高性

C.不可违抗性

D.强制性

10、大学生应通过多种方式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

A.大学生应从内心深处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

B.大学生应努力改善法律实施的状况,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C.大学生应积极向他人宣传法律知识,引导他人尊重法律权威

D.大学生应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11、(

)是正当程序的核心要素。

A. 中立性

B. 参与性

C.公开性

D.时限性

12、程序不能无限期的拖延下去,而必须在合理的时间期限内终结,这是指程序的(

)。

A. 效率性

B. 及时性

C. 时限性

D. 有效性

13、法律上的自由观念最为核心的是(

)。

A.言论自由

B.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

C.信仰自由

D.人身自由

14、法律上的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是(

)。

A.以人为本

B.文明执法

C.言论自由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5、马克思说:“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去权利的义务。”下列关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

B.在我国,公民既享有权利,又履行义务

C.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

D.享有权利,就不能履行义务

16、关于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对立统一的

B.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在功能上是互补的 C.它们界限分明,不能相互转化 D.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17、讲程序是法律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下列关于法律程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公正的法律程序对维护实体正义具有积极意义 B.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应通过法律程序获得有效救济 C.公民培养讲程序的法律思维必须要做到重程序、轻实体 D.法律程序是实现实体权利、义务的合法方式和必要条件

18、下列有关法治与人治区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法治是一人或几人之治,人治是众人之治

B.法治是对国家事务的管理,人治是对社会事务的管理 C.法治是国家法律制度的简称,人治是人民民主制度的简称 D.法治强调法律高于个人意志,人治强调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

19、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则和标准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称为(

A.法治理念

B.法治思维

C.法律程序

D.法律文化

20、在我国,(

)是实施法律的重要主体,负有严格贯彻实施法律的职责。

A. 全国人大

B.公安局

C.行政机关

D.司法机关

二、多项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

)。

A.鲜明的政治性

B.彻底的人民性 C.系统的科学性

D.充分的开放性

2、公平正义主要包括(

)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A.坚持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并重

B.坚持立法公正和执法并重 C.坚持依法治国和发扬明主并重

D.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重

3、以下对于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有:(

)。

A.结构上的相关关系

B.作用上的对抗关系

C.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D.总量上的等值关系

4、下列关于法律权威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

B.法律权威指的就是法的不可违抗性

C.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

D.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

5、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说法正确的(

)。

A.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

B.社会主义法治和社会主义民主同属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C.社会主义法治是对社会主义民主的制约

D.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

6、正当程序具有哪些特征(

)。

A.中立性

B.参与性

C.公开性

D.时限性

7、执法为民包括哪些基本要求(

)。

) A.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地位,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B.鼓励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C.尊重和保障人权,切实维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利

D.文明执法,多运用说服教育、调解疏导等手段

8、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关系体现在(

)。

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直接延伸

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批判吸收

C.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产生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土壤 D.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供了思想元素和文化资源

9、下面关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曾对人类法治文明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B.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目的在于维护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

C.资本主义法治思想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是人类法治思想的旗帜

D.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一些有益思想和观点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10、党对社会主义法治的领导主要是(

)。

A.思想领导

B.学术领导

C.政治领导

D.组织领导

11、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体现在(

)。

A.党可以超越宪法和法律的制约与监督

B.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C.依法执政是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D.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关系

12、法律的至上性具体表现为法律的(

)三个方面。

A.普遍适用性

B.优先适用性

C.永恒适用性

D.不可违抗性

13、关于自由与平等的关系论述正确的是(

)。

A.自由与平等既存在相容一致的方面,也存在对立和冲突的方面

B.法律上的自由观念最为核心的是内容是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

C.法律所赋予的自由,不能超越法定的范围和界限

D.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于任何公民都应无条件、无差别的平等对待

14、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下选项符合这一规定要求的是(

)。

A.从2003年9月1日起,《法律援助条例》正式实施

B.某村委会决定,取消外嫁妇女原享有的包括自留地在内的一切待遇 C.某省政法委原副书记犯受贿罪,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

D.某农药化工厂,因严重污染环境和生活用水,被法院责令停产和罚款

15、关于权利与权力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

A.权力来源于权利

B.权力服务于权利

C.权力应当以权利为界限

D.权力必须受到权利的制约

16、下列行为构成行贿罪的有(

)。

A.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

B.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 C.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

D.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但未获得不正当利益的

17、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哪些事项属于民法调整的范围(

)。

A.税务局向某个体工商户征税 B.赵某与其邻居因为房屋采光产生纠纷 C.工商局向某公司颁发营业执照 D.钱某与孙某签订房屋租赁合同

18、甲商场为在中秋节前销售月饼,与乙食品厂签订了一份月饼供销合同,约定乙食品厂在农历八月初五交货。后乙食品厂因人员变动等原因,未能按照约定及时交货。甲商场到农历八月十五时仍未收到月饼。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甲商场可以解除合同,但必须征得乙食品厂同意 B.甲商场可以解除合同,但是应当通知乙食品厂 C.甲商场不得解除合同,因为未向乙食品厂进行催告 D.甲商场可以要求乙食品厂承担违约责任

19、行政执法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进行行政事务管理的过程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下列情形中,属于行政执法的有(

)。

A.人民法院依法审理行政诉讼案件 B.公安机关依法对赌博者予以行政拘留 C.工商行政部门依法吊销违法企业的营业执照 D.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出售过期食品者予以罚款

20、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对下列哪些行为不服的,当事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

A.某公安局对张某作出的行政拘留决定

B.某工商局对其所属工作人员王某作出的撤职处分

C.某乡政府要求本乡从事个体运输的李某出资1000元用于乡村道路养护 D.某民政局拒绝向刘某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费

第八章 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

)对权力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起制约和决定作用。 A.人民群众

B. 政党

C.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D. 道德观念

2、2004年我国修改宪法,将(

)写入宪法,使之成为一项宪法原则,人权保障受到党和国家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A.和谐社会

B.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C.民主与集中相结合

D.三个代表

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免除了农民缴纳土地税的义务,这说明法律义务是(

)。

A.主观的

B.不稳定的

C.历史的

D.随意的

4、法律义务的履行表现为(

)两种形式。 A.同意和不同意

B.履行和不履行

C.接受和不接受

D.作为和不作为

5、我国宪法第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族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

)除外。”

A.依照法律规定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B.没有接受过正规学校教育的人

C.流浪乞讨人员

D.没有毕业的在校大学生

6、(

)是选举权的延伸,是选民或代表机关对不称职的代表或者其他公职人员,在其任期届满前用投票的方式决定其是否继续任职或立即免职的权利。 A.上访权

B.检举权

C. 罢免权

D.控告权

7、表达权利的前提是(

)。

A. 言论自由

B. 出版自由

C. 游行自由

D.思想自由

8、(

)是指公民依据宪法法律规定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 A.诉讼权

B. 监督权

C.检举权

D.投诉权

9、对个人而言,(

)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获得自由与实现经济利益的必要途径。 A.人格权

B. 监督权

C.财产权

D.姓名权

10、(

)是人们一切行动和生活的前提条件。

A.政治权利和自由

B.人格权

C.言论自由

D. 人身自由

11、相对于其他性质的救济,(

)在职能上具有其他救济不可替代的终局性地位。 A. 行政救济

B. 社会救济

C. 司法救济

D. 自力救济

12、如公民对行政机关的决定不服,可以向其上级机关提出(

)申请,要求重新处理。 A.司法介入

B.上诉

C.仲裁

D. 行政复议

13、(

)是整个社会共同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以宪法为基础的整个法律制度存在的基础。 A.反对恐怖主义

B. 维护国家统一

C.维护民族团结

D.保持文化特色

14、我国兵役法规定,每年(

)以前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应当被征集服兵役。 A.6月1日

B. 10月1日

C.9月1日

D. 12月31日

15、在现代社会,(

)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A. 证券

B.医疗

C.税收

D. 旅游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

1、关于滥用权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违法行为

B.不受法律保护

C.要承担法律责任

D.无需承担法律责任

2、关于人权的说法正确是(

)。 A.人权是个体人权和集体人权的统一

B.人权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人权的评价标准也是多元的

D.人权的保障水平和实现程度则取决于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3、法律权利与人权的关系是(

)。

A.人权与法律权利关系密切

B.人权与法律权利是一致的 C.人权是法律权利的内容和来源

D.法律权利是对人权的确认和保障

4、法律义务具有以下(

)特点。

A.法律义务是历史的

B.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

C.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

D.法律义务可能发生变化

5、根据法律规定,违反法律义务导致的法律责任包括(

)。 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经济责任

D.刑事责任

6、典型的表达方式有(

)等。

A. 言论

B. 出版

C. 集会和结社

D. 游行和示威

7、生命权主要包括(

)等。

A.安全维护权

B.医疗教育权

C.防止生命危害发生权

D.改变生命危险环境权

8、人身自由的内涵包括(

)。

A.人的言论自由

B.人的身体不受拘束

C.人的行动自由

D.人身自由不受非法限制和剥夺

9、法律所规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有(

)。 A.兄弟姐妹

B.配偶

C.子女

D.父母

10、法律所规定的第二顺序继承人有(

) A.兄弟姐妹

B.祖父母

C.外祖父母

D.侄子侄女

11、法律禁止并处罚以下侵犯隐私权的行为(

)。 A.干涉、监视他人的私人生活,破坏他人生活安宁

B.非法调查、窃取个人信息 C.擅自公布他人隐私

D.非法利用他人隐私

12、权利行使的方式分为(

)。

A.口头方式

B.书面方式

C.公证方式

D.行为方式

13、我国公民的权利救济方式主要包括以下方式(

)。

A.司法救济

B.行政救济

C.政治救济与社会救济

D.自力救济

14、关于尊重他人权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尊重他人权利,每个权利人才能真正获得并最终实现自我权利 B.尊重他人权利是公民权利意识的重要内容

C.尊重他人权利既是一项法律义务,也是一项道德义务 D.不尊重他人权利,就会丧失自己的权利

15、公民 行使集会、游行、示威权利应当遵守以下义务(

)。 A.必须事先经过公安机关许可

B.公民在可以在其居住地以外的城市参加当地公民的集会、游行或示威

C.不得危害国家主权统

一、主权和领土完整 D.不得违反治安管理法规

第五篇:大一思修期末考试试题(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⒈人生观的核心是( A )

A、人生目的 B、人生价值 C、人生态度 D、人生理想 ⒉世界观是人们对( D )的最根本看法和总和。 A 社会 B 人生意义 C 自然界 D 整个世界 ⒊人生观是( C )的反应。

A 自我认识 B 政治关系 C 社会存在 D 自然条件

⒋人生的目的是对(B)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A 人为什么发展 B 人为什么活着 C 人为什么工作 D 人为什么努力 ⒌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人的人生对(D)的意义。

A 自我与社会 B 集体与社会 C 自我与他人 D 社会与他人 ⒍人生的价值趋向是对(D)的意义。

A 自我价值 B 社会价值 C 价值质量 D 价值目标

⒎理想是人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D)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想法。 A 实现豁然性 B 不可能性 C超越客观性 D 实现可能性 ⒏理想人的确立于(D)

A 中年 B 童年 C 青年 D 青年时期 ⒐处于核心地位的理想类型(B)

A 生活 B社会理想 C 道德理想 D职业理想 ⒑信念突出的本质特征(A)

A“信” B“诚” C “真” D“疑” ⒒社会主义的核心是(A) A 为人民服务 B尊老爱幼 C ⒓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为其服务的(D) A 政治制度 B 文化传统 C 传统习惯 D 上层建筑 ⒔道德核心问题是( C) A物 B 自然 C 人 D 社会

⒕为人民服务低层次的要求(A)

A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B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 毫不利己,专门为人 D 人人为自己,上帝为人家 ⒖反应阶级民族或社会利益的道德( B) A 狭义 B 广义 C 高尚 D 法律规定

⒗在一定职业生活中所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准则的(D) A 职业规范 B职业行为准则 C 职业守则 D 职业道德 ⒘我国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奉献社会) ⒙伴随道德认识所表现出来一种内心体验是(C) A 道德评价 B 道德意志 C 道德情感 D 道德习惯 ⒚法律主要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⒛法律以(B)为基础。

A 意志 B 经济关系 C 政策 D 政治 24.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25.国家对个体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1、下列不属于我国的法律部门的是?( D P177 )

A、宪法 B、 经济法 C、婚姻法 D、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2、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根本保证是( C P187 ) A、共产党执政 B、 依法治国 C、党的领导 D、人民当家作主

3、正确分析与处理法律案件,要抓住两个关键问题:( AC )

A、案件事实 B、犯罪的起因 C、 正确运用法律 D、犯罪情节轻重

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有:(A P176 )

A、阶级性 B、广泛的群众性 C、全面性 D、各阶级各阶层人民群众意志简单组合

5、司法的基本要求是:( ABCD ) A、正确 B、合法 C、及时 D、公正

6、行政执法的主体是:(ABCDP181 )

A、国务院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各级政府中享有执法权的下属单位 D、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

7、按照宪法的规定,下列情况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的是:BD P214 A、遵守宪法和法律 B、 劳动 C、获得物质帮助 D、受教育

8、程序法是规定保证权利和义务得以实现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目前我国的程序法主要包括(ABCD P236 )

A、民事诉讼法 B、 刑事诉讼法 C、行政诉讼法 D、 仲裁法

9、下列哪些组织依法可以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ABCD P181 )

A、中国人民银行四川分行 B、税务所 C、国家共商行政管理局商标评申委员会 D、市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

10、职业道德建设中堪称从业者“立人之道”、“进德修业之本”的是(B P148) A、爱护公物 B、诚实守信 C、文明礼貌 D、尊老爱幼

11、当事人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 B P155 )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10日 B、15日 C、30日 D、60日

12、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向城镇转移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一部分人处于失业状态,这种失业我们称之为( C P158 )

A、结构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发展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13、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是( C P154 ) A、和解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14、为调整和规范人类社会生活三大领域,相应分别形成了( D ) A、生活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B、生活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 C、社会公德、生活道德、职业道德D、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15、对依法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定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P154) A、当事人应先行协商,否则不可以申请调解和仲裁 B、当事人应先申请调解,调解不成才可以申请仲裁

C、对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当事人也可以不申请仲裁,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6、劳动者的权利包括( ABCD P153)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休息休假的权利 C、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D、对违反《劳动法》的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利

17、恋爱中的道德包括( ABD P165 ) A、尊重人格平等 B、自觉承担责任 C、自觉遵守《婚姻法》中的规定 D、文明相亲相爱

18、关于父母子女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D P173 A、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和监护人B、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

C、父母与子女间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D、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与其生父母之间的权利义务是不同的

19、当夫妻一方有下列过错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ABCD P173) A、实施家庭暴力的 B、重婚的C、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D、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1、一个人进行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心理、审美等自我修养所达到的实践水平或程度称为( D )

A.人生境界 B.人生理想 C.修养目标 D.理想人格

2、市场经济带来了人们价值观的冲突,使一些人陷入误区。以下不正确的价值取向有( abce )。

A、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B、注重眼下的利益得失,不计长远C、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无所谓对错 D、以人民利益的实现为最高标准E、谁拥有财富多谁的人生价值就大 别人

3、下列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是( CD P95 ) A、公正 B、平等 C、仁爱 D、诚信

4、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暴力机关例如监狱、法庭等体现了法的(C P135) A、预测作用 B、教育作用C、强制作用D、评价作用

5、对于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应有的制裁和惩罚,体现了法律(C P135 值得讨论我觉得是教育作用 )

A、指引作用 B、评价作用 C、强制作用 D、预测作用

6、强调国家机关及其公务人员应该“依法行政”、“依法司法”体现了法的(D P134) A、预测作用 B、教育作用C、强制作用D、评价作用 大一思修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在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都有变化的大学中首先要认识大学生活的新特点。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会过集体生活也要独立: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树立独立生活的意识。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实力新的学习理念。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培养优良的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树立远大的理想。

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这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 意义:(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方法: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注重学习和掌握高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注重联系实际。 注重行知统一。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

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解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这四个方面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重要意义; 是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方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是激励全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求,适应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

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4.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

理想;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5,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才的作用

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

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走什么路 为什么学

6.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7.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 (1)立志当高远。立志做大事。立志需躬行。 (2)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要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 (3)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思想基础)

坚定的信念(重要条件)

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根本途径)

8.什么是爱国主义?如何理解其科学内涵及优良传统? 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他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优良传统: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同仇敌忾,抵御外侮。 9.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有那些内容?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爱国主义与用户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0.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内涵: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11.什么是时代精神?内涵是什么?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内涵:改革创新是核心

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要求;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12.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就要自觉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民族区域自治,宗教信仰自由,《反分裂国家法》 (3)增强国防观念 (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13.什么是人生观?什么是人生价值?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生活的态度

人生价值:一种特殊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14.人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

本质: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任何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5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关系: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端正:人生须认真

人生当务实 人生应乐观 人生要进取

16.对人生价值评价要坚持那几方面的统一?

能力有大小和贡献需尽力相统一

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17.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是什么?

(1)社会条件

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2)个人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做贡献

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18.什么是健康?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一般说来,身(生理)是心(心理)的物质基础,心为身的精神机能,二者相互作用,作为有机统一体对人的生活实践产生影响。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生理,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即所谓“身心健康”。

协调身心关系以及身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以保证人自身系统的健康和活力,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环节。一个人自觉地调试心理,保持心理健康,能够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自我环境

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③合理调控情绪。

④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19.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平等原则。平等待人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前提。 诚信原则。诚信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保障。

宽容原则。宽容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 互助原则。互助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必然要求。 20.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键在于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a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是辩证统

一、相辅相成的) b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人的需要的满足,只能借助于社会,凭借一定的社会关系,通过一定的社会方式实现,受社会物质和精神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全体成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需要的反映) c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个人应自觉地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自觉服从社会利益)

d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做贡献)

2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功能:*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

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作用: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 1) 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2) 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3) 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4) 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5) 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6)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由道德反映的经济基础、代表的阶级利益所决定。只有反映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和进步阶级利益的道德,才会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否则,就不利于甚至阻碍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 2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公义胜私欲;夙夜在公;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先„后„;先义后利) (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23.如何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道德建设的核心,即道德建设的灵魂,它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种种道德现象。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实质上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

①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②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③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④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扬社会主义人道精神,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形成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道德风尚。)

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A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B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矛盾时,必须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应以大局为重,使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必要时,为集体利益做出牺牲。 C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24.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的体现和表达。荣辱观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荣辱观对个人的思想行为具有鲜明的动力、导向和调节作用。 25.谈谈当代大学生怎样树立诚信品质?

①大学生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诚信,讲道德,言必信,行必果,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觉端正态度,坚守道德规范。 ②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成为高素质人才,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③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积善成德,知行统一 ④向道德模范学习

26.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建设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生产场所与生活领域交叉重合的情况,使公共秩序的状况对社会生产活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有序的公共生活不仅有利于日常生活的和谐,也会促进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保障。)

27.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基本特征: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 主要内容:1.文明礼貌 2.助人为乐 3.爱护公物 4.保护环境 5.遵纪守法

28.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又可能因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损害社会公德、妨碍社会的发展。当前网络活动中存在不少问题,已对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产生了极大危害,影响到一些大学生的生活,个别大学生甚至误入歧途。由此可见,网络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伦理道德作为其发展的支撑力量。

遵守网络生活中道德要求,有利于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和个人品德的培养;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29.举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指导作用 预测作用 评价作用 强制作用 教育作用

30.简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

《治安管理处罚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通过,自$2施行。该法包括总则、处罚的种类和适用、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处罚、处罚程序、执法监督、附则,共6章91条。

1.《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目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是加强新形势下的社会治安管理、维护公共生活秩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律保障。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目的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2.《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主要内容

(1)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章将“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细分为“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妨害社会管理”共4类,110多种行为。

(2)治安管理处罚种类。《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治安管理处罚种类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外国人适用)等。

(3)治安管理处罚程序。

(4)听证程序和救济程序。

(5)治安管理处罚的执法监督。

31.什么是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基本要求:1.爱岗敬业 2.诚实守信 3办事公道 4.服务群众 5.奉献社会

32.《劳动法》和《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劳》:1.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2.按劳分配与公平救助相结合原则

3.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原则 4.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标准制约相结合原则 《公》:1.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法治原则 2.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原则 3.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4.分类管理和效能原则

33.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34.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什么? 尊老爱爱幼 男女平等 夫妻和睦 勤俭持家 邻里团结

35.简述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及关于结婚的相关规定。

a婚姻自由b一夫一妻c男女平等d保护妇女、老人和儿童的合法权益e实行计划生育f夫妻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间敬老爱幼,互相帮助 36.简述法律的一般含义及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A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B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保障。

37.什么是法律制定、法律遵守、法律执行及法律适用?

A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B法律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

C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狭义上,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政执

D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案件件的专门活动。

38.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二)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三)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四)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五)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六)培植新型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

39.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A结构上的相关关系。对立统一。

B总量上的等值关系。1,一个社会的法律权利总量和法律义务总量是相等的2,具体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互相包含。权力的范围是义务的界限,反之亦然。

C功能上的互补关系。义务是特有约束机制,帮助建立社会秩序,权力是激励机制和利益导向,有助于实现人的自由。

40.什么是法律思维方式?它的特征是什么?

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特征: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P171-172) 41.大学生应该如何增强法制观念,维护法律的权威?

A学习法律知识 b掌握法律方法 c参与法律实践 d努力树立法律信仰 e积极宣传法律知识 f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42.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特征:a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诸如国家性质、公民基本权利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从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根本原则上规范着整个国家的活动。

原则:a党的领导 b人民主权 c公民权利 d法制原则 e民主集中制原则 43.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哪些制度?

(一)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五)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六)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44.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权力: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社会经济权|文化教育权|特定主体权利

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其他义务(计划生育、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赡养扶住父母等)

45.什么是民法?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原则: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禁止权力滥用 46.简述我国民事权利制度的主要内容

民事权利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具体权益,可分为财产权和非财产权两大类。

A物权(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

B债权(债权人得请求相对人为特定行为或不特定行为的权利)

C知识产权(创造性智力成果的完成人或工商业标志的所有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的总称) D继承权(自然人依法享有的取得或承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E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47.简述我国合同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我国合同法对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变更或转让、终止、违约责任以及主要合同种类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

合同由当事人约定,内容包括: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办法。

合同的订立,是当事人各方通过平等协商,依法就合同内容达成意思表示一致的过程。(方式为要约、承诺)

订立合同时民事法律行为。(P194)

48.什么是刑法?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刑法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根据自己的意志,以国家的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原则:一是罪刑法定原则。二是罪刑相当原则。三是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 49.什么是犯罪?犯罪构成包括哪些要件?

是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要件: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 50.什么是正当防卫?什么是紧急避险?其成立条件分别是什么?

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 紧急避险: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的行为,造成损害的。

上一篇: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下一篇:定性实验方法学验证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