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性赔偿初论

2022-09-11

一、惩罚性赔偿基本原理

惩罚性赔偿又称示范性赔偿, 指法院判决被告所承担的损失赔偿超过受害人实际损害数额的赔偿。惩罚性赔偿起源于1763年英国Huckle V.money一案, (1) 但现盛行于美国。在1874年美国的Genay诉Norris一案中, 不法行为人故意在受害人饮用的酒里放入杂物, 使受害人的身体受到损伤, 法院判决其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自此美国司法领域开始实行惩罚性赔偿制度。在18世纪, 惩罚性赔偿制度在国外法律体系中多适用于强奸、诬告、恶意中伤等使受害人的精神受到伤害的案件, 这是由于那时的赔偿制度很难对受害人精神上遭受的损失进行赔偿, 确认惩罚性赔偿制度之后, 可以在对受害人的实际物质损失进行补偿性赔偿时, 对受害人精神上所受到的损失也进行一定的补偿。而现在,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内容已经较以前更加丰富。如果说原来的惩罚性赔偿更多体现为弥补受害者的精神损失, 那么现在的惩罚性赔偿还肩负着对侵权人经济上惩罚的重要功能。

现代普通法通说认为, 惩罚性赔偿的功能包括:一是对受害人进行超损失赔偿, 以弥补受害人的各方面损失 (如诉讼费、因诉讼而产生的各种交通费用等, 这些都是补偿性赔偿所无法弥补的) ;二是对不法行为人的不法行为进行遏止、惩罚, 提高不法行为人的侵权成本, 让不法行为人不能为自己的不法行为获取收益, 甚至只能获取负收益, 这样对不法行为人起到了惩罚的作用, 也能对其他不法行为人造成威慑效果。一般在实行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国家, 确定惩罚性赔偿责任的构成条件包括有:1、被告存在着不法行为并且有损害结果发生。惩罚性赔偿制度针对的是违法行为, 无违法行为, 惩罚性赔偿就无从谈起, 惩罚性赔偿的关注点在于惩罚, 因而对一些后果微小的违背义务的行为不能加以适用。一定要造成实际损失且该损害结果与被告的违法行为有关, 方可适用该制度。2、被告在主观上有恶意或重大过失。很多实行该制度的国家和地区都规定如行为人无主观恶意则不得对其加以惩罚性赔偿责任, 在一些情况下, 重大过失也会被视作为有意侵犯他人权益, 也将处以惩罚性赔偿责任, 但也有些国家和地区也有规定, 重大过失不能被处以惩罚性赔偿责任。3、被告的做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很糟糕的影响。惩罚性赔偿制度主要针对的是那些反社会行为, 这些行为在道德上被人们所谴责、所唾弃, 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为了遏止此类行为的再次发生, 对其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是非常合理的。除了以上要件之外, 在实际适用该制度的过程中仍需考虑以下因素: (1) 不法行为人是否在事后积极救助 (2) 不法行为人的经济条件 (3) 不法行为人对不法行为的认知程度和预见性 (4) 不法行为人是否从不法行为中获取利益 (5) 受害人为维护权利所花费的人力、财力、物力 (6) 不法行为人和受害人之间的关系, 等等。 (2) 惩罚性赔偿制度自实行以来就饱受争议, 一是对其赔偿金额的确定及其归属有着很大争议, 还有就是很多人会将惩罚性赔偿制度中的“罚”与刑法中的“罚”相混淆, 他们认为该制度就是刑法中的制度之一。

二、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罚”与刑法的“罚”的区别

现如今, 美国法学界中众多学者对该制度与刑法的区别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有些人认为该制度包含在刑法制度里, 有些人认为其不同于刑法的一项制度。笔者更倾向于后者。主要理由有以下三点:

(一) 根本理念的差异

我国刑法第一条规定为维护人民的权益和对不法行为人的犯罪行为进行惩罚而制定该法。该条规定的是我国刑法的立法目的, 该法条清晰地告诉了我们, 我国制定刑法的出发点是对犯罪行为进行处罚。从古至今, 我国刑法都是以报应主义为其中心, 强调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惩罚以达到以儆效尤、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效果。而惩罚性赔偿制度与之不同的是, 通过对不法行为人处以超损失赔偿, 对现实受害者及潜在受害者赔偿损失和进行救济。惩罚性赔偿包括补偿性赔偿部分和惩罚性赔偿部分, 二者加起来强调的是对受害人的损失进行充分补偿。从此可以看出,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目的和核心是对受害人进行救济。

(二) 正义角度的不同

刑法至今为止延续了数千年, 是否成立犯罪的要件一直包含着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否造成足够影响, 也就是说一个行为只有具有危害社会这一特征, 方能被视作为犯罪。法国《人权宣言》第五条中也称法律只可遏止对社会能造成负面影响的行为, 法律没有权力遏止不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行为。由此可见, 犯罪的基本特征是其对社会造成的消极影响, 这于刑法界是一个人人尽知的“定理”, 有着不可撼动性。 (3) 因此, 刑法是从社会正义的角度出发, 其着眼于犯罪者的社会危害性。反观惩罚性赔偿制度, 通过让不法行为人吐出非法所得的同时又让受害人得到充分的补偿, 这是因为补偿性赔偿没有考虑受害人为维护该权益所付出的救济成本和精神上的损失, 从而达到维护正义的目的。 (4) 因而, 惩罚性赔偿制度是当事人之间的正义, 强调的是不法行为人与受害人之间损害关系的恢复。

(三) 表现形式的区别

我国刑法规定, 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以及死刑, 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以及没收财产, 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显而易见, 刑法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且主要表现在对犯罪人人身和自由的限制。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表现形式相较于刑法的表现形式, 就单调许多了, 其表现形式主要为经济补偿。从刑法的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 刑法中有关经济的刑罚均为附加刑而非主刑, 且所罚财产归国家所有, 而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经济补偿发生在受害人与不法行为人之间。

三、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本质

关于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本质, 学术上存在很多争议, 有人主张该制度就是一项刑法制度, 也有人主张该制度是一项民事补偿制度, 还有学者主张其是一项民事惩罚制度。关于第一种主张, 前文已经讨论过惩罚性赔偿制度与刑法制度的区别, 结果当然是此种观点不可取。那么, 惩罚性赔偿制度到底是以补偿受害人为其主要功能还是以惩罚不法行为人为其主要功能呢?关于这个问题, 私法学者已达成一个共识, 即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首要目的在于损害填补而非进行惩罚, 其主要目的是对受害人所受的损失进行补偿, 而其次要目的才是对不法行为人的惩罚。 (5) 众所周知, 当发生不法行为时, 我们要先积极救助受害人, 再进行对不法行为人的惩罚。同理,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首要目的应为弥补受害人所受到的损失, 而惩罚不法行为人应是其次要目的。

在第二种主张中, 又分为两派不同的观点, 有学者认为惩罚性赔偿制度是以受害人利益为对象的一种社会性民事补偿制度, 也有学者认为惩罚性赔偿制度是以公共利益为对象的一种社会性民事补偿制度。惩罚性赔偿制度表现出了很大的补偿性, 然而, 很多人认为将惩罚性赔偿金全部赔偿给受害人会使其获取大量不公正的金钱, 因而应该将一部分甚至全部惩罚性赔偿金上交给政府机构用来设立基金以救助类似案例的受害人。在美国的许多州都认可此观点并设立了相关规定。例如, 如佛罗里达州的法律明确了惩罚性赔偿金的65%归受害人所得, 35%归政府所得;犹他州的法律也明确了惩罚性赔偿金超过2万美金, 须将其一半上交给州政府相关机构;佐治亚州的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金的25%由受害人所得, 75%归政府;有更甚者于伊利诺伊州, 该州规定被告人所承担的惩罚性赔偿金须全部上交与政府, 而受害人无法获取任何一小部分惩罚性赔偿金。 (6)

综合以上几种不同的理论学说, 笔者认为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本质应为一项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对象的社会性民事补偿制度。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出发点在于借助对行为人的惩罚来维护社会利益, 是国家为维持社会安定所施行的强制性规定, 这体现了其公法性, 但毕竟惩罚性赔偿制度是为受害人提供了救济保护作用, 且发生在平等主体之间, 这体现其私法性, 从此我们也能看出惩罚性赔偿制度是一项民事法律制度。惩罚性赔偿金由补偿性赔偿金和惩罚性赔偿金组成, 补偿性赔偿金, 顾名思义, 是为补偿受害人的损失而设, 而往往补偿性赔偿金只能弥补受害人的一部分损失, 因为受害人因诉讼所需的费用和精神损失无法得到弥补, 因而设立惩罚性赔偿金, 这保障了受害人所受到的损失得到完全的补偿, 甚至使其获得较受害前数倍的赔偿。从上文关于美国惩罚性赔偿金的规定也可看出, 惩罚性赔偿制度不仅仅是以受害人利益为对象的, 其对象应该是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包括了每一个人的利益, 当然也包括了受害人的利益。故而,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本质是一项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对象的社会性民事补偿制度。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逐渐加快, 法律制度的各个领域都开展了一系列新的研究, 也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然而, 就我国的惩罚性赔偿制度而言, 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 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也不够健全, 还需要更多的法律人深入研究, 并制定出能够实际有效施行的一整套惩罚性赔偿制度。本文试图对惩罚性赔偿制度与刑法的区别和其本质进行分析和梳理, 以利于今后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

关键词:惩罚性赔偿,补偿性赔偿,刑法制度,民事补偿

参考文献

[1] 张智辉, 陈伟强.社会危害性的刑法价值[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0 (05) .

[2] 郭明瑞, 张平华.浅议侵权立法中的惩罚性赔偿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9 (03) .

[3] 马培.论惩罚性赔偿制度[D].复旦大学, 2009.

[4] 朱烨.论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的适用和完善[D].山东大学, 2011.

[5] 胡畅辉.侵权责任法惩罚性赔偿制度法理基础与修订建议[J].怀化学院学报, 2013 (9) .

[6] 荣振华.惩罚性赔偿制度思辨——兼评我国<侵权责任法>第47条[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1 (4) .

上一篇:新常态下农村金融风险管控研究下一篇:论如何构建网络政工平台以创新思想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