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专业论文范文

2022-05-13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审计学专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一、引言自我国高等院校审计课程设置以来,对于审计教学内容或者审计课程到底来自于何处,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结论。

第一篇:审计学专业论文范文

浅析城市型大学审计学专业建设路径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社會对于审计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工作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要求与日俱增。但就目前而言,审计从业人员层次结构不够合理,复合型审计人才短缺,而市场对于审计人才的需求已经从以前的基础要求,到目前的对人才“质”的要求,已经由以往的“查错防弊”型人才需求转向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复合型”审计人才需求。这种发展趋势,对于城市型大学审计学本科教育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如何能通过课程体系设置使人才培养达到应用型和复合型的要求,如何在课堂内让学生实践审计专业的工作,都是目前专业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城市型大学审计学教学中的面临的现状分析

“立足地方、面向地方、服务地方”,是城市型大学办学定位的突出特征。[1]城市型大学由于财政经费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其办学目标和专业学科的设置都必须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并且要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而服务。因此,城市型大学的科研需要与地方应用研究相匹配,培养的人才需要以高素质为目标,[2]才能达到“校地合作”的院校与地方政府双赢发展,整合地方高校和城市政府的优势资源,实现高等教育促进城市发展,城市发展带动高等教育的齐头并进。

成都大学在提出“城市型大学”的概念后,旨在将学校建设成为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城市型大学。以广泛调研为基础,以“立足成都、服务四川、辐射全国”为办学原则,同时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高校办学特色,已经发展的初具规模。审计学专业作为和会计学专业有密切关系的专业,学校在建设了40余年会计学专业的基础上,于2016年设立了审计学专业,旨在为成都市区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成都自2016年被定位为“国家级中心城市”,确定了“一个目标、五维支撑、七大任务”的“157”总体思路,在出台的《成都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中,确定了七大重点发展产业,分别是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产业结合城市区域进行布局,完善城市体系并提升城市能力。由此可见,加强审计人才的建设和储备,不仅是城市区域审计行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落实城市发展战略,促进成都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乃至四川和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审计学专业建设面临以下现状:

1.审计大数据时代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审计技术经历了从纸质账簿审查到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电子数据获取比较,到了如今的大数据审计时代。大数据审计作为新兴的审计手段,因为其高度依靠数据挖掘比对技术,具有高效实时、适应广泛、覆盖面宽等优势,对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复合型专业人才紧缺

无论是人才需求最多的社会审计业务,还是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业务,由于以不同性质的企业、各职能部门或事业单位为服务对象,意味着需要面对的是各行各业的客户,而非课程体系中所涉及的单一知识,需要专业人员在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有活跃和广阔的思维逻辑,所以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高。

3.会计知识更新速度较快

审计是对经济活动的一种监督,这种监督是基于会计数据的一种反映,因此,审计学和会计学是两门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目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会计准则在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过程中,又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因此每年都有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更新,作为经济监督活动的审计学,也需要不断的根据会计知识的更新进行相应调整。

4.与地方产业发展相适应

成都市自2016年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目标之后,成都制造业、成都服务业、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和成都金融业都在蓬勃发展,产业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审计的保驾护航。一方面,财政资金涉及的项目需要加大审计监督的力度,需要对专项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合法性进行跟踪审计,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的不断壮大离不开资金支持,资金的投入必然也需要审计的保驾护航。因此,根据成都市制定的七大重点产业,需要有相匹配的专业型审计人才与产业一同成长。

二、城市型大学审计学专业建设路径

由于城市型大学主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因此,成都大学的审计学专业建设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

1.加强教学改革

需要在学习国内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审计学专业已有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将学科必修课部分作为不同学科构建共同知识结构基础平台,使学生通过此部分的学习能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包括会计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知识。同时,将专业必修课按照审计对象的不同,做出板块的划分。不同审计对象的专业课程作为核心建设课程,在课程中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内容,让学生对以后工作中将面临的问题有练习和实践的机会。并且,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在审计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需要加强计算机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使学生能将数据挖掘的基础逻辑有一定的理解。

2.教学团队建设

由于审计课程的教学大都存在理论较多,知识点较枯燥的情况,因此,教师团队在有理论基础作为支撑的同时,必须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历,才能在教学中熟练应用审计案例,进行知识点应用到审计工作的讲解,使课堂教学的效果获得最佳结果。同时,审计课程的任课老师应积极参加高层次学术交流会议,与行业内的专家和实践者进行沟通,学习行业内前沿的知识,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并丰富行业经验。

3.优化课程建设

为实现“应用型和复合型中高端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建设方面首先需要加强审计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优化审计课程的实践教学方式,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同时配合更新实践教学的软硬件设施,构建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其次,需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调整基础骨干课程的内容,紧紧把握住城市经济发展的趋势,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审计行业的最新趋势,掌握最新理论。同时调整专业选修课程的内容,把握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最新需求,按照市场对人才技能的要求调整专业选修课程的侧重点,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综合素质高和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邱果,汪令江,屈陆.城市型大学办学定位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5(1):61-63.

[2]杨明娜,郑典宜,叶安胜,等.校城融合下城市型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实践研究——以成都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 2016(8z):50-51.

作者简介:

周筱蕊(1984.2-),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博士学历,成都大学商学院讲师,审计学专业负责人,研究方向:审计学、社会审计、小微金融、创新金融、科技金融。

作者:周筱蕊

第二篇:论审计学专业课程的契约属性

一、引言

自我国高等院校审计课程设置以来,对于审计教学内容或者审计课程到底来自于何处,目前尚没有统一的结论。若认为来自于实践经验的总结,但多数教材教学内容却脱胎于国外教材或审计准则;若来自于审计准则,却也有一些课程内容如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来自中国审计实务;若来自于审计理论或者审计概念框架,审计学原理类课程的确能够看出有一些审计假设、基本原则的内容,但有一些高校尤其是跟国家审计机关联系密切的高校,其审计学课程来自于大量的审计实务经验总结。一些查账技巧类教学内容或者课程很有实用价值,但跟审计基本理论和其他课程无法衔接。此外,我国目前还存在一个现状,即财政部和中注协管理CPA教育(包括课程),审计署、内审协会管理或协助管理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教育(包括课程)。那么,审计专业课程设置和取舍的依据是什么,也即审计学专业课程到底是如何形成的?笔者从课程参与者角度探索审计学专业课程的属性,以期对课程论或课程本质的研究有所启示,同时揭示审计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不一的原因。

二、课程本质与契约相关研究

(一)课程本质文献综述 课程是一个最普遍使用而定义最差的教育术语(R.D.V.Scotter),据统计,课程的定义有119种之多。斯宾塞(1859)把知识的系统组织定为课程的内涵,确立了课程即系统化的知识观点,认为课程就是教学科目。教学科目是从相应科学领域中选取知识分科编排的知识。教学就是将这些科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以达到教育目标,这就是教学科目说(或者知识说)。另外对课程的理解还有教学计划说和学习经验说。教学计划说(G.A.Beauchamp)把课程表述为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包括达到这项目标或目的的策略。学习经验说(William E.Doll, Jr.)即把课程的本质界定为学习经验, 课程是学习者直接经验和课程间接经验的融合。对课程本质的界定还有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M.Johnson,1971)、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M.Skilbeck)、课程即社会改造(Theodove Brameld)、课程即资源、课程即传播等诸多说法,以上可以看作是传统意义上的课程观。现代课程观包括概念重构学派、批判教育学派、人本主义学派、建构主义学派等观点。概念重构学派派纳(William F.Pinar)认为“课程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文件”,是一种“话语、文本”、“语词与观念”;批判教育学派阿普尔(Michael.W.Apple)认为,课程知识的选择和分配是社会权势者依据某一选择或组织原理而作的意识形态上的抉择,课程实质上是主流阶层权力、意志、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的体现和象征,课程知识是一种合法化的官方知识;人本主义课程论者罗杰斯(C.R.Rogers)、马斯洛(A.Maslow)等要求学校课程以尊重学生的本性和需要为中心原则,以学生的自我实现为核心目的,并将认知课程与情意课程相整合, 注重学生及社区所有成员参与课程;建构主义者布鲁纳( J.S.Bruner)等人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性和情境性,知识只是特定社会情境下个人经验的合理化,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独立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20世纪末,课程理论吸收了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打破了主客二元论传统,把课程与教学过程结合起来。美国学者韦迪(R.Weade)认为课程就是教学过程,提出了“课程教学”概念,其内涵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课程与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变革。从变革的观点看,就会发现两者的情境意义与不断变化的可能性。二是教学作为课程开发过程。在教学中师生发挥主体性,共同创生课程,探求内容转化与意义的重新建构。三是课程作为教学事件。课程已由静态的书面文件变为师生不断创建的经验,成为动态的过程。

以上观点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结果和过程、单向提供和多向创生、意识形态和权力、孤立和联系等多个角度反映了课程的本质,总的趋势是由静态到动态,从主客分离到主客合一,从专制、机械传递到民主和课程创生。从静态和结果上看,课程表现为教学科目、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和人生经验、资源等,教材是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教学过程是教师将教材内容向学生传输的过程;从动态看,课程是一个由国家、专家、学校、教师、学生等主体共同创生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课程创生过程的继续。笔者将以此认识为起点和基础,吸收意识形态和权力论的合理成分,分析高校审计学专业课程的来源和属性。

(二)契约的特点 根据MBA智库百科的解释,“契约,就是市场交易双方或多方之间,基于各自的利益要求所达成的一种协议。订立契约的各方是自主自愿的。订立契约的目的是为满足各自的需要。契约是双方之间的一种合意。这种合意从根本目的来说,是受功利目的驱使的。通过契约,双方都扩大了自己的需要。”“一般而言,契约是指私法上的法律行为,可分为债权契约(例如买卖)、物权契约(例如所有权移转登记)及身分契约(例如结婚)等,不过在公法上也存在契约关系(例如行政契约)。”“1932年美国律师学会在《合同法重述》中的定义是:契约是‘一个诺言或一系列诺言,法律对违反这种诺言给予救济,或者在某种情况下,认为履行这种诺言乃是一种义务’。从法理上看,契约是指个人可以通过自由订立协定而为自己创设权利、义务和社会地位的一种社会协议形式。”综上,契约具有以下特点:多主体参与,基于各自不一致的经济利益,理想的契约主体之间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实际上可能不平等),订立契约的目的是为自己创设权力、义务和社会地位,订约的过程要经过竞争和博弈。

三、审计专业课程的形成及契约属性

(一)审计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根据对30所设置“审计学”专业(不分方向)的高校(院系)统计,审计学专业课程开设频次,依次为“审计学”(96.67%)、“财务审计”(73.33%)、“内部审计”(56.67%)、“社会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或独立审计)”(33.33%)、“经济效益审计”(33.33%)、“内部控制(学)”(26.67%)、“投资(工程项目或建设项目)审计”(26.67%)、“政府审计”(23.33%)、“管理审计”(23.33%)、“内部控制审计(评价)”(10%)、“舞弊审计”(6.67%)、“责任审计”(3.33%)。

开课最多的是“审计学(原理、基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图书馆保存最早的一本《审计学原理》是1982年大连出版社出版的《审计学概论》,其次是1983年陈今池编译的《审计学原理》。多数《审计学原理》教材主要体现我国审计体制、法规以及国家审计相关程序的内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间审计机构逐渐增多,目前比较权威的《审计学》教材和课程内容大都与CPA考试教材内容和最新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衔接或接近。如秦荣生、卢春泉编写的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审计学》、刘明辉主编的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审计学》都是如此。这显示了教育部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对课程内容的巨大影响。

1991年国家首次组织了注册会计师的全国统考,此后除了1993年外,每年坚持考试,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随着《注册会计师法》、《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颁布,注册会计师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职业而存在,独立审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展示自身的实力也成为社会和在校学生的一个目标,CPA考试《审计》用书内容几乎全部都是注协颁布的审计准则、道德守则和全国人大颁布的审计法的内容。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成为会计、审计专业的重要课程;据笔者调查,72%的高校审计学专业设在会计院系内,许多审计教师本来是会计教师,这也是企业财务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或财务报表审计成为主要课程的原因;财政部、教育部、中注协大力推进注册会计师教育,1994年以来在全国22所高校的会计学专业内资助并开设注册会计师专门化专业,自2006年起,对CPA方向高校实行教学质量评估,实行末位淘汰、有进有出办法,进一步推动了注册会计师审计、企业财务审计等课程的建设;注册会计师专门化专业高校审计教材50%以上采用的是注协指定教材和注会考试辅导教材,显示了中注协对课程及其内容的巨大影响。另外,具有世界影响的英国特许会计师协会(ACCA)也在中国大陆合作高校设置了相关审计课程。截止到2012年,ACCA官方认可的开设ACCA方向的高校有64所,目前拥有学员20000多名,每年招生近5000人。ACCA课程包括包括知识、技能、核心和选修课程共14门,伴随着ACCA的影响,借鉴ACCA课程理念、内容的审计课程也逐渐增多。

1996年12月,国家审计署颁布了《审计机关指导监督内部审计业务的规定》,2003年5月审计署颁布了《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尤其是2003年《内部审计准则》的颁布促进了中国内部审计的提高和发展,中国内部审计开始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审计理念,不再满足以财务审计为中心,转而以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效益审计等为其中心。开设内部审计课程或者设置内部审计专业的高校逐渐增多,设置内部审计专业或方向的,如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开设内部审计课程的高校如上海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等。相关课程如内部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内部控制学、投资(工程)审计、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评价)开设的高校也逐渐增多。所用教材大部分都是高校教师自编教材,另外,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也有开发培训课程职责:(1)组织研究内部审计专业知识、技能和实务经验需求,审议教育培训规划;(2)组织设计培训课程;(3)组织审议培训教材。1998年中国内审协会与IIA签定协议,将IIA在国际上举办的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CIA)引入中国。目前,CIA考试已经成为我国公认的一种职业认证资格考试,报名参加CIA考试的人数逐年上升。南京审计学院还于2007年9月加入了IIA的IAEP项目,成为中国大陆唯一一所被IIA认可的可以开展内部审计高等教育的学校。CIA资格考试与国内的会计、审计考试范围有很大差异,突破了传统的财务范畴,把内审视野拓展到整个管理领域的方方面面,而国内类似考试仍主要局限于财务会计范围。CIA考试用书包括《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指定辅导用书》等,这为我国内部审计课程也带来很大的影响。

我国有政府审计文化传统。1982年,国家审计监督第一次被写入《宪法》,1983年,审计署成立,促进了审计专业和课程的恢复。1988年颁布《审计条例》,当时各高校审计学课程多数以此为蓝本编写教材。1995年《审计法》从法律上进一步确立了政府审计的地位;2000年审计署发布《国家审计基本准则》;2004年审计署发布《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准则》;2006年《审计法》修订并实施,为政府审计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07年 国家审计署审计科研所、中国审计学会与西南财经大学共建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框架性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三方以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为平台合作进行高层次人才培养。2010年,在充分借鉴国际政府审计准则的内容和外国审计机关有益做法的基础上,我国颁布了《国家审计准则》,在国家和有关部门推动下,国家(政府)审计相关课程逐步发展演变。

从课程设置、教材选取角度不难看出国家、政府有关部门、协会、考证颁证机构、高校等利益主体的影子。这些主题相互协同、竞争、作用、借鉴、妥协共同形成了我国审计学专业的现有教材和课程内容。表面看是环境的影响,但反映了不同主题的利益、诉求、责任。在存在多种教材、多种理论体系、多种范式的审计学科里,选取何种知识尤其是选用何种教材以及教学内容是多方妥协的产物。

(二)审计专业课程的契约属性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面向市场的背景下,学生就业面向市场,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越来越突出,学生选学校、选专业、选课程、选教师、参与选教材、参与选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的现象也越来越多,所以以上主体确定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在教学环节中,还将在师生之间、教师与学校、学生与学校多方互动、冲突中面临再次选择和创生。现代学校教育强调教授治校,现代课堂教育强调师生互动,多向选择,尤其是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对于课程开发建设、达成教育教学目的至关重要。总之,课程的开发、设置,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再开发或创生,都是各方主体多次博弈、妥协的结果,同时这种博弈和妥协又是课程生成的根本来源。在一系列过程中,存在以下主体,他们投入自己的资源或要素,争取自己的权力和利益,承担自己的责任,所有的权力、利益、责任的总和共同构成了一个总体契约,形成了现有课程和课程体系。

(1)国家。根据派纳和阿普尔的观点,课程实际上是官方意识形态的一种载体,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统治阶级也利用课程反映、灌输自己的意志,培养自己的接班人;课程的内容绝不仅仅是技术性的,它实质上由国家政治、经济制度和办学宗旨所决定。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党通过国家在审计课程和审计教育上提供意识形态,颁布有关审计基本法规,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办学宗旨和课程规划,获得高等审计教育的繁荣和发展,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培养高等审计人才。

(2)政府主管部门:财政部(包括所属中注协、中国会计学会)、审计署(包括所属中国审计学会、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总结颁布相关审计准则、总结审计实践经验和审计教育经验、组织审计理论研究和成果交流,提供审计课程主要内容和素材,制订审计教育规划,提供相关高校的审计课程标准、课程体系、审计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以及资金,部分地提供统编教材、指导教材以及相关的教学标准,要求高校培养符合要求和规格的人才;教育部进行审计专业和课程的指导、管理和考核,组织规划教材编写;在部门管理过程中,各主管部门实现自己的权力和利益。

(3)课程开发者:在规定的框架内和计划指导下,研究开发适应国家、地区、学校、专业的新课程,获得职称和其他收益。

(4)国内外会计认证和培训机构:如ACCA、IIA、AICPA等国外的认证和培训机构以及CICPA等国内的认证机构都建立并发展了与相关高校的合作伙伴制度,提供规定的课程和学习计划以及相应的教学管理,获得声誉和经济利益。

(5)高等学校:审核批准培养计划、培养方案、课程计划,批准选用教材以及教学进度,进行日常教学管理,期望获得良好声誉和优质优量的生源。

(6)高校教师:选择提供自己熟悉的教学内容,传达自己对既有知识的理解和领悟,期望获取更多创新的知识,建设更好的课程,获得个人事业进步,获取学生较好的评价。

(7)高校学生:提供自己学习投入,提供学习收获和成果(包括试验实践创新成果),获得个人发展需要的知识、经验、能力,获得文凭。

(8)用人单位:提供课程素材、需求信息和就业岗位,期望获取合适的审计专业人才。

各主体都投入各自的资源和要素,参与课程建设,享有一定的权力。除了国家对专业和课程的设置、管理权以外,课程的所有权来源于专有要素的投入。由于专有要素的抵押性与风险,谁投入了专有要素,谁就拥有课程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收益权——亦即产权。在国家意识形态和宏观管理框架内,不同的课程参与主体享有的产权不同:目前我国原创性的审计课程内容主要来自于西方发达国家,其次的产权主体是我国注协等将国外内容中国化的课程开发和教材编纂机构,再次是一些课程研制教师,普通课堂讲授教师根据其拥有的专有知识分别拥有部分产权,学生和其他主体依据其课堂参与程度享有少量产权。课程的边界就是构成最终课程的专有知识的边界,课程的最终消费环节也是课程继续开发环节,课程是一个不断创设的过程。诚然,课程开发者和教师拥有知识权威和课程所有权,但如果学习者不接受这种权威,课程教学活动(课程开发和消费活动)也无法进行,同时,学习者也是具有兴趣、爱好、意向性、自主性的人,课程的消费也是人力资源消耗和重构的过程,学生接受的权威通常能够产生很好的效果,加入学生自主理解和研究(包括实验实践创新)的课程将会更加丰富生动。

契约中权力大小是不完全等同的,权力越大的主体获得的利益也越大,知识和思想垄断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权力和利益。在权威型、缺乏科学精神和民主意识的官本位社会,课程主体内容主要来自“权威”和“上面”,这也导致我国大多数审计课程和教材大同小异,权力小的主体只能些微地增加一些自己的意志和理解。通常而言,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的意志和主体意识形态必须在课程中得到贯彻,但如审计这类技术性浓厚的学科,应该下放课程内容的开发、设计权。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课程主体的平等地位将会逐步实现,审计课程的真正繁荣发展将会变为现实。

四、结论

契约的本质是签约主体之间的平等、自由与守信。基于地位平等的主体之间充分博弈竞争形成的契约最为公平,会达到利益最大化,获得帕累托最优。现实中,国家和政府部门处于较高的契约地位,高校和老师的契约地位处于次高的地位,相对地位最低的是学生。这样产生的课程不是最优的,审计教育的效率也是处于帕累托改进状态。当课程提供者形成完全垄断时,审计教育培训以及审计课程的提供会形成格式化条款契约、霸王契约,审计课程的发展就处于停滞状态,审计教育也就名存实亡,大量的课程研发和提供人员形同虚设,最后不得不再花巨资大量引进国外课程。审计专业课程的契约观指的是课程主体作为利益相关者,在相互竞争、谈判、妥协基础上产生了课程,并不是说课程本身就是契约。这种课程观指出了审计课程的相对性和非本体性,同时也指出了课程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在课程产生过程中的基础作用,实际上也提醒课程决策者、提供者和使用者,理想的课程应该是基于平等基础上的自由博弈产生的。在宪法允许范围内,允许课程的自由开发和研究,允许多种教育培训机构存在,允许教师的自由流动,允许设置多元多层次多种类的审计课程,扩大选课制、学分制、选导师制范围;在课堂教学上,增加互动,允许受教育者发出声音,增加实验实践创新项目课程,增加来自实践的新内容、新方法、新技术、新理念。形成课程利益相关者的充分交流和谈判,获得最佳的审计课程资源。课程契约论主要是一种理念,或者是一种“应然”的属性,亦可以认为是课程的本质或规律,如果课程的建设符合这种本质,课程将会得到很好地繁荣发展,否则课程将难以持续。提出和探讨这种属性目的是推动审计课程建设的繁荣和发展,在宪法框架内推动知识的民主化、思想的自由化。

参考文献:

[1]丛立新:《知识、经验、活动与课程的本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

[2]李硕豪、魏昌廷:《本体论视角下的高等学校课程本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年第7期。

[3]郭祥超、蒋冬双:《课程本质研究中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反思与超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

[4]杨道宇、温恒福:《课程本质论》,《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第10期。

[5]但武刚:《课程概念界定的五种视角评析》,《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第4期。

(编辑 熊年春)

作者:商思争 李学岚

第三篇:就业导向下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设想

摘要:目前在审计学专业建设的诸多问题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切实开展好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不仅为能为开展专业教学提供依据,而且能更好体现高等教育的作用。本文在社会对三类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提出审计学专业课程设置四大模块,重视管理类课程,同时结合自身优势开设特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执业能力的设想。

关键词:审计学专业 课程设置 胜任能力

经济越发展,作为独立经济监督的审计工作面临的任务就越艰,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就成为当务之急。高校是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针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1994年财政部先后在23所高等院校开设CPA方向专业,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培养后备人才,到目前为止,这些院校共培养CPA专业方向学生1.5万人,成为注册会计师行业后备队伍的重要来源。从2002年起有一些学校向教育部申请设置审计学专业,2004年至2009年共有33所高校获批开始设置审计学专业。本质上专业是课程的组织形式,课程门类、数量、课时、进程安排是其核心内容。在审计学专业建设的诸多问题中,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切实开展好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不仅为审计学专业教学提供依据,而且能更好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要构建和优化审计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就必须从高等教育的目的出发,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结合社会发展对审计人才的需求,深入研究审计学专业本身固有的学科特性和发展规律,设置以就业为导向的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

二、不同审计类型对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和素质的要求

(一)政府审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素质审计人员应当合理运用审计知识、技能和经验,保持职业谨慎,不得对没有证据支持、未经核清事实、法律依据不当和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发表审计意见。此外审计人员应当具有符合规定的学历,通过岗位任职资格考试,具备与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并保持和提高职业胜任能力。什么是审计人员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执业技能,宋夏云(2007)针对国家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的问卷调查显示,审itTL员的专业品质、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均属于专业胜任能力的核心要素,其中核心知识包括会计与审计知识、政策与法规知识和财政与金融知识;核心专业技能包括智力能力、技术运用能力、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核心品质包括独立、客观、公正、廉洁、遵纪守法、公共责任、职业谨慎和保密。

(二)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素质 IIAl999年发布了“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框架”的研究报告(The CompetencyFramework for Internal Auditing,简称CFIA),CFIA认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关注点发生了变化,直接影响了对内部审计人员胜任能力的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知识技能和行为技能两方面的素质。在知识技能方面包括技术、分析设计能力、鉴别能力;在行为技能方面包括个人技能、人际技能以及组织技能。我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也提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学识及业务能力,熟悉本组织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并不断通过后续教育来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并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执行内部审计业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得负责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决策与执行;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技能,能恰当地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萨默斯(GlennSummers)指出,内部审计师首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其次才是一个好的审计师。这说明内部审计人员更侧重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多元化的技能,包括行业、市场、产品竞争、企业内部各职能和流程的全貌等。

(三)社会审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规定,社会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从三个方面来看: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会计、审计、财务、税务、相关法律及相关知识;组织和企业知识;信息技术知识。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会计、审计、财务、税务、相关法律及相关知识,以便为其职业生涯提供核心的技术基础。还需要具备以下五类职业技能:智力技能;技术和应用技能;个人技能;人际沟通技能;组织和企业管理技能。此外接受和遵循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职业价值观、道德与态度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进行职业判断,并在职业行为中考虑社会和行业的利益。是否接受和遵循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职业价值观、道德与态度的要求,是区分注册会计师与其他人员的重要标志。通过对不同审计类型对人才应具有的专业胜任能力要求的研究,可以看出不同类型对人才需求有共性的地方也有特性,如都要求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但就专业知识而言,内部审计侧重于管理方面;注册会计师审计较为全面。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有不同审计对象,针对不同审计对象,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不同的审计知识和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要均衡考虑培养三种审计监督体系下以就业为导向的综合性审计人才,改变以前以民间审计为主的专业培养方向,将审计学专业毕业生培养成多方向多目标的学科交叉型及复合型人才。要研究目前审计学专业主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结合社会需求重新设置,以实现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三、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企业组织和管理知识虽然学校根据各个专业或自己的具体情况,按一类学科设置了一些学科类通修课程,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种知识体系的不足,但企业管理知识、信息系统知识等方面的课程缺乏,而这些课程却是作为一名合格审计人员应该掌握的知识。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会计职业团体之一。AICPA的要求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会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其定期对会计教育状况所作的研究报告对美国会计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如1988年修订的《进入会计职业的教育要求》提出,要申请注册会计师资格,必须接受150学时的教育具有学士或对等学位,这150学时的教育分为一般教育(60~80学分)、企业管理教育(35~50学分)、会计教育(25~40学分),其中一般教育包括交际、数学与统计学、计算机操作、行为科学等,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洞察力、判断力和正直的品格;企业管理教育包括中级经济学、市场营销、企业面临的法律与社会环境、企业法、商业道德等,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和营销概念、过程以及企业和其他形式组织的筹建过程;会计教育知识则覆盖专业知识的大致内容。由学分学时分配可以看出,一般教育类和管理类占到150学时中的80%左右,而美国大学商学院联盟(AACSB)作为唯一对工商管理和会计教育有鉴定权的机构,在《会计专业鉴定标准》中“本科生教育”部分的课程要求与AICPA所制定示范课程表的要求非常近似。由此可见管理类和基础类课程在审计专业知识结构体系的重要地位,此外以民间审计为例,在

实务中已是广泛地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安永、德勤等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类型中也有信息技术方面的咨询或审计业务,这说明计算机辅助技术不仅对审计业务的完成很重要,而且可以单独作为—种业务类型满足市场的需求。而在目前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不能胜任在复杂现实环境中进行审计的需要,所以企业管理、组织行为学、计算机等都应当进入课程体系的核心,同时要提供广泛的选修课程,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二)审计行业执业能力培养不足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熟记考试所覆盖的基础知识,争取较高的考试通过率成为教师指导学生的动力和压力,因此在教学上往往表现为手段单一,满堂灌;重理论、轻实践;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强调知识的记忆,缺乏独立思考自主研究的能力,而实务中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审计,很多情况都需要到现场向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了解,这都要求审计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因此对于未来审计人才的而言,仅掌握专业知识是不够,缺乏有效商务沟通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会直接影响审计人才的执业效果。

(三)缺乏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作为注册会计师行业核心价值的职业道德,一直受到行业的高度重视,审计学专业教学中一个突出问题即审计道德教育问题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审计学专业学历教育的同时,如何有意识地培养职业道德理念,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职业情操和遵纪守法的道德品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ACC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的考试科目每五年修订一次考试大纲,删去旧考纲里的一些不实用或已经过时的内容,同时更新知识架构,使其更能适应和符合会计行业的需要。2007年ACCA开始使用的新考纲更加侧重学员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如财务管理、税法等方面。同时专门增加了会计执业道德和行为准则方面的必考科目《专业会计师》(ProfessionalAccounting),强调了作为—个财务工作者应有的道德和行为。在近年来全球财务会计领域屡次出现会计欺诈事件的环境下,ACCA所推崇的这种精神守则符合了大众对执业注册会计师的期望。与新考纲同时启用的还有一个关于道德和行为的网络游戏,每个参加《专业会计师》考试的学员都必须透过互联网完成游戏,增加了ACCA学员学习的趣味性,帮助学员更容易地理解AccA所推崇和恪守的职业道德准则,包括客观求实的职业态度和忠诚勤奋的敬业精神。中注协秘书长陈毓圭在中注协推出《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时提出:诚信的品格需要培养和熏陶,要把职业道德守则列为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乃至会计专业大学教育的必修科目,推动大学开设职业道德课程。不仅是民间审计强调职业道德的建设与培养,政府审计与内部审计都要求审计人员遵守相关职业道德。

四、就业导向下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设想

(一)按就业需求分为四大模块目前全国22所高等院校注册会计师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思路非常明确,主要培养适应在国际会计公司,国内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注册会计师专业中高层次后备人才。为此22所高校课程体系都是针对民间审计所需设置,涵盖了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六门课程及其他相关课程,此外还通过选派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优秀学生赴境外实习,很好地拓展了注册会计师专业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了其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交往能力。但作为开设审计学专业的高校不可能完全仿效全国22所高校的做法,应该顺应社会需求特征,培养面向三种审计类型的特色化人才。因此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重点突出管理类课程和统筹兼顾不同审计业务类型。针对审计职能的多元性,该专业毕业生应能适应政府审计和民间审计的几大业务,如财政财务审计工作,同时还要能适应内部审计的管理审计、效益审计、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投资与管理咨询等工作。这就需要在不仅传授财务会计知识还要把管理类的有关课程放在重要位置,在有限的课时里将理论课时进行整合,重新确定专业主干课程,满足培养“一专多能”的综合l生审计人才需要。专业主干课程的设置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审计方法、审计工具和基本思路,以扩大专业适应性,专业选修课和跨专业选修课程中要顺应审计培养目标的转变,结合社会对内外审计功能的需求,审计学专业课程分成四大模块:审计业务模块、税务业务模块、管理审计或咨询业务模块、资产评估业务模块。每一模块设若干门核心课程,如审计业务模块核,心课程设置审计学原理、财务审计、内部审计、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审计、计算机审计等课程;纳税业务模块设置税法、纳税筹划;管理咨询模块设置内部控制学、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管理咨询、经济效益审计等课程、资产评估模块中设置资产评估学。根据学分或学时安排将模块内相通课程在内容上的交叉部分删掉以节约课时,每个模块的核心课程要求设置为必修课,同时模块内设置若干门选修,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对于跨专业的课程,可以安排会计学院与管理学院、商学院协调,在学院之间让学生根据兴趣互选,节约教学资源;对其中涉及审计行业资格考试的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以及税法等课程可以作为课时安排的重点。通过这样的课程模块设置,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适合综合审计需要的专业人才。

(二)开设特色课程或方向在设置审计学专业的院校中,南京审计学院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以工程管理专业为例,该专业为其特色专业,由于推行了工程管理加审计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届毕业生39人100%就业,多家国内外企业和事业单位经常提前一年在该校预定毕业生,显示了良好的市场美誉度,体现了该专业的优势。实际上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审计业务的特征,各地高校只要能找准定位,明确目标,有针对性的开设相关课程和专业方向,就能充分满足多元化的经济管理人才需求。如石家庄经济学院具有工程管理、资源管理等专业,其中工程管理专业具有工程造价方向,许多专业课程可供审计专业学生选修,根据社会对工程审计的需求和学校条件可在审计专业开设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程审计等课程或方向,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对于许多工科院校办审计学专业都可以依托于本校的资源在不同年级开设各有侧重的特色化课程。

(三)加强执业能力的培养根据社会对审计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征,在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必须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因而,培养学生的执业能力成为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以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为例,该校注册会计师专业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供不应求,其关键在于能够依托立信长江会计师事务所,将其作为教师和学生的实习基地,大力培养外语水平高、执业能力强的素质型人才,这可以给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诸多启示。作为审计学专业学生执业能力的培养可以采用如下形式,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列举实际工作案例进行讲解,在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课程的基础上再增开一门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的选修课程,通过立体化实验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立体化就是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多媒介、多层次、多形态、多用途的一整套教学解决方案。它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相适应,通过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以期达到提高审计学教

学质量和效益。其次,在课程体系中构建完整的实验实训课程。一方面审计学专业课程课时设计上采用N+M的方式,增加实验或案例教学的课时,教学方式上采用分项目小组协作完成,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另~方面在审计学专业学生进行常规的会计和电算会计模拟实习外,必须突出审计实验课的内容。目前审计实验课可以通过手工和电算审计两种方式进行。通过审计模拟实验过程让学生熟习和掌握企业财务报表审计的全过程,包括如何进行审计前调查、风险评估、审计时间和工作安排、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进行业务循环的审计,应履行哪些常规的审计程序等,学会针对不同情形出具何种类型的审计意见等。最后,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主体,同时开发企业集团内审部门、地方审计机构吸纳审计学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将学生置身于实际工作环境之中,了解助理审计工作岗位的工作内容,协助注册会计师、内部审计人员等开展相关工作。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与沟通,培养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应变能力,独立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实际岗位上工作,可以让学生活用所学的管理学知识,将审计学专业知识与财务分析、税收筹划和其它管理咨询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起到培养多元化能力目的。

(四)增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审计的职业化特征决定了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的重要性,应在审计学专业课程中增加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等相关课程,将三种审计类型专业课程中的职业道德教育提炼出来单独列成一门课,结合注册会计师协会、内审协会、国家审计署等对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审计行业的诚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从基本内容上看应该包括以下方面:第一,专业胜任能力。这一内容可通过其他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学习加以保证。第二,政策法规。这一部分内容要结合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审计法、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加以掌握,这是职业道德规范带有强制性或最基本的部分法规教育是让学生知法懂法,培养学习和遵守法律的自觉性,由于审计业务涉及面广,所以法律法规的学习设计领域也要相对宽泛一些。第三,职业价值观、道德意识和职业责任教育。这部分应该成为课程的主体内容,通过教育让学生理解职业中应保持的基本价值观,如独立原则、客观原则、公正原则,懂得如何在不同场合应用这些原则进行判断并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的道德意识,培养服务社会的意识,公正处理公与私、社会与个人、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执业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挫折矛盾,通过三种审计类型中成败两方面的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提倡“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的职业责任心。针对职业道德教育应包括的主要内容,应尽快组织理论界和实务界有关人士编写职业道德教育相关教材,内容上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准则解析与案例讨论三部分,在大学人才培养阶段引入全面规范的职业道德教育,为审计人才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

作者:赵凌云 郭焕书

上一篇:人际关系心理学论文下一篇:大数据金融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