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探究性尝试

2022-09-10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四项课程理念, 即提高生物科学的素养, 面向全体学生, 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理论与生活的联系。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要求学校、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生物学课程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也是一门交叉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要将探究性学习融入在整个教学中, 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指导研究, 不断尝试与总结, 在较短的时间内转变学生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为探究性学习方式, 以达到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探究性教学目的。

1 提高探究式教学的认识

一方面, 教师要从根本上理解探究教学相关理论, 坚定教育信念, 不断地将探究教育信念转化为教学行为, 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自身的探究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 提高探究教学技能。另一方面, 教师要有研究意识, 应改变原有思维模式, 以研究者的身份去介入课堂教学, 研究出适合本校教学环境、学生学情的校本探究教学模式。这样不仅能够锻炼教师自身的探究式教学能力, 而且还能丰富探究式教学理论。

2 在实验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

现在的高中生物学实验, 基本上以学生被动式验证性地完成整个试验过程, 对培养学生实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作用, 但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 发现和创新能力上会受到限制。因此, 教师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有意识地采取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大有必要, 不但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 还可以提高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使学生通过探究主动学习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2.1 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按照探究性学习的要求, 教师在完成了精讲示范后, 只就实验要达到的目的、注意事项加以强调, 实验材料、方法、过程等具体事项可以由学生支配。限制少了, 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充分调动起来。如在渗透作用实验中, 半透膜的材料由学生提前准备, 课本上用的是动物膀胱膜。在获得膀胱膜的过程中, 有的学生想到用鸡蛋膜, 玻璃纸或鱼鳔等, 然后把这些材料找来逐个试验, 探究哪种是较为理想的实验材料。在亲自操作的过程中, 学生学到了比书本上更生动、细致的知识, 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创造性思维等多种能力, 又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

2.2 引导学生了解探究的过程

生物科学发展史中有许多诸如孟德尔遗传规律、生长素、光合作用的发现史等典型的科学探究范例。通过典型事例给学生剖析科学探究的规范过程, 呈现知识产生的过程, 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如在讲授生长素的发现与作用时, 先向学生介绍达尔文进行的胚芽鞘向光性实验, 丹麦的鲍森切取燕麦胚芽鞘尖端的实验, 荷兰的温特证明胚芽鞘尖端能产生某种物质的实验, 然后共同探讨学生设计的实验的可行性, 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 亲自经历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 再与科学家们所设计的实验进行对照, 深入分析科学家运用极其精巧简单的手段解决重大的生物学问题的方法, 使学生明确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 在了解科学家探究的规范过程的同时, 也提高了自身创造性思维。

3 采用多种途径创新探究性教学

正确认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方法层次上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容及内在联系,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

3.1 激发自主性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兴趣越强, 教学效果就越好。因此, 学生能否主动参与生物科目的学习, 对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传统观点中, 很多学生认为生物课就是做做实验而已, 加上对其认识不够, 所以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教师需要创设氛围, 利用有启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 让学生自由讨论, 共同交流,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 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

3.2 引导预习

目前, 学生的负担重, 要学生花费较多的时间预习生物, 既不合实际, 也无此必要, 但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预习指导和布置适当的预习任务却是很有必要的, 它不但会促进学生加深对生物教材的理解, 更有助于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具体操作上, 一是要注意适量适当, 二是要设计出能激发学生预习兴趣的思考题, 三是要有利于学生能进一步的探挖。

3.3 开展问题教学

在教学活动中, 由于一些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索、理解受认知水平的影响, 有时会发生偏斜。教师必须抓住偏斜可能产生的后果, 创设机会让这部分学生参与质疑、思索、帮助学生摆脱某一思维定势, 使其返回思维原点, 重新思考问题, 返回到正确的思维轨道上来, 以便有效地研究学习。在提出问题时, 教师要注意掌握契机, 抓住技巧, 将自己要传授的知识灵活转化为问题, 注意方法的运用。在教学内容关键处, 要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思路去探索知识的根源, 这样既可以把学生引到课文的重点、难点上思考, 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4 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开放教育中重要的教学模式, 学生通过小组学习互帮互助, 不但可以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弥补自主学习的不足, 而且能改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首先, 教师要积极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更新观念, 放开学生的手脚,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氛围中活跃思维。其次, 合作学习的内容应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基础, 以能挑战学生的智慧、有效引导学生的积极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为目的, 给予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再次, 小组合作学习程序要清晰, 时间要充分, 以免讨论交流看似激烈却没有实效性。在小组合作讨论之前, 教师应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然后各抒己见, 进行充分的交流而后再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最后进行全班的交流, 得出最后的结果。另外, 小组合作时, 教师要参与到每个小组的学习与讨论之中, 随时把握各组的学习情况, 灵活地运用教学机制, 调整学习时间。让学生真正把握知识, 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4 结语

探究性学习旨在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学习方式, 真正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作为中学生物教师, 应抱着对社会、对学生的高度负责精神, 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落实,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正在全国蓬勃兴起。在生物学科新课程改革中, 倡导探究式学习也正是新课改理念之一。因此有必要在生物学教学课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指导研究, 以达到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探究性教学目的。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生物,探究性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 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 苏明学, 张素梅.试论生物学主体教学的基本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 2002 (12) .

[3] 刘真.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学习体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4 (3) .

上一篇:安塞油田王南区提升高回压油井治理效果下一篇:资金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研究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