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脑教学计划范文

2022-05-30

在日常工作中计划是我们完成工作,实现目标的重要工具,你在拟写计划时会感到无从下手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全脑教学计划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全脑教学计划范文

全脑教学读后感

巧借情景 集中学生注意力 创造妙趣横生的课堂

————读《全脑教学》有感

铜山区大彭实验小学 王稳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所以,读书吧,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人心灵充实,眼界开拓。

最近我认真读了克里斯 比弗尔的《全脑教学 : 影响全球300万教师的教学指导书》。这是一本很特别的教育书籍。它提倡彻底告别填鸭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最佳学习力、最强专注力、最惊人记忆力,是一种将脑科学转化为最具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左右脑,整合学生的听觉、视觉、记忆、情感、理智等,创造性地培养出心智俱佳的“全脑学生”。将其与以前的相关书籍比较,我更倾向于把它理解为是一本教学工具书。书中提到了七种常见的教学错误、大脑如何进行高效学习、靶心游戏等。整本书中,有很多的小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都深入浅出地把一个个生动的实际事例和精辟的理论展现在我们面前,读着此书,就好像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全脑教学》中马埃斯特拉夫人提出了全脑教学的七大法宝:集中注意力、五项课堂守则、让学生当老师、计分板激励法、手眼结合法、变换法、镜像模拟法。有很多的小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采撷一则再次领略其中的大智慧。在这七大法宝中“集中注意力”让我感触最深。它最能体现趣味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课堂中注入的趣味性越多,学习的学生就会越多,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出现的几率就会越小。当学生在学习时感受到乐趣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

在第一次上课之前,马埃斯特拉夫人使用了她自己创的一套课堂常规: 情景对话:做好上课准备

老师:我说“同学们”,你们说“到”。同学们! 学生:“到”

老师:我怎么说“同学们”,你们就怎么说“到”。同学们!同学们! 学生:到!到! 老师:(用低沉的声音)同-学们! 学生:(模仿老师的低沉的嗓音)到! 老师:(高亢的嗓音)同-学们! 学生:(模仿老师的高亢的嗓音)到! 老师:同学们啊,同学们! 学生:到啊,到!

在马埃斯特拉夫人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她教过很多不同的年级,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当听到“同学们啊,同学们”的时候,都会咧开嘴笑┅┅然后开心作答。这段话只会花费马埃斯特拉夫人几秒钟的时间,而在这期间,她已经达成了一个很重要的目标,课堂上大部分的学生都在开心地听从她的指挥。

其实,每个教师都知道学生想要的很简单,那就是欢笑和游戏。但在教学任务繁重的当下,要满足学生的这两个愿望,难上加难。在本书中,我们所阐述的全脑教学法为这个难题提供了绝佳的解决方案,它能够创造出秩序井然、妙趣横生的教室,学生也会遵守课堂规则,因为我们的规则充满乐趣,马埃斯特拉夫人不仅在课前设计这样的情景对话,整个课堂度穿插着这样相似的情景对话,来让有可能因为无聊而昏昏欲睡的学生快乐地投入到课堂中来,使学生充满这乐趣,

全脑教学法认为,开发学生的智商和潜能的最好方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包含看、说、听以及肢体动作的训练,让学生能在情绪上完全投入其中。全脑教学法能够创造出秩序井然、妙趣横生的课堂,因为全脑教学法创造出了一种模式,能够让学习比上课走神更有意思。

无论你的学生很优秀,还是你的学生很难管教(他们不肯坐在自己座位上,喜欢乱插话,交的作业马马虎虎,公开叛逆,自闭,用小丑的滑稽动作破坏课堂秩序,知道怎么激怒你),你都可以加入这场有趣的教育改革!全面锻炼学生的大脑,深度挖掘学生的潜力,努力培养学生的最佳学习力、最强专注力、最惊人记忆力,让学生更快乐、更快速、更有效地学习。

我想,跟随马埃斯特拉夫人,一位充满智慧、经验丰富的全脑教学老师,走进全脑教学,让孩子爱上我,爱上我的课,在我的课上能集中注意力、快乐的学会每一个知识点。这将是一个全新的旅程,老师们一起参加吧!

第二篇:金华全脑速算第一期教学计划

学习全脑速算第一期的孩子年龄偏小,有的幼儿园甚至有4岁多的孩子开始学。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把握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特征,上课要注意调动孩子的兴趣,可以在教学中适当的和孩子做一下游戏,讲一下故事给他们听,以此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同时上课的时候要引导他们经常练习用手表示数字,例如经常带领孩子从1顺数到100,然后又从100倒数到1。这样才能强化孩子对数字产生的敏感的条件反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运算速度和开发大脑的作用,也为后面多位数的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孩子运算速算提高之后,也能提高他们的自信,从而让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教学中要经常让孩子表现自己,多让孩子回答问题,经常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喜欢互动了,互动更有利于孩子提高注意力。

金华全脑速算第一学期主要学习内容是100以内的不进位、不退位加减运算,包括:直接加法,直接减法,连加连减等。当孩子学会手指表示数字,学会直加直减运算时,孩子已经入门了,这个阶段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左右手混淆:全脑速算教学法当中左手表示十位,右手表示个位,在学习初期,孩子对左手与右手分不清,会出现十位个位颠倒的情况,所以在老师和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分辨左右手十位与个位的区别。例如:告诉孩子吃饭时拿勺子的手为个位,拿碗的手为十位,以此来增加孩子的印象。其实还有很多帮助孩子记忆的方法,各授课教师可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景举例说明。

2、类似于:7+6=? 6+8=?的计算,孩子可能会计算不准确,有的家长可能疑问,学了这么久,这样的题目还会算不准确。请大家不要着急,类似这样的计算是全脑速算第二期的学习内容。到了第二期,这样的问题很快就能解决。因为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我们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规则安排教学计划。全脑速算的教学第一期的教学计划和目的主要是让孩子熟悉运算的基本原理和计算过程,第二期开始学习的主要则是运算。基础打好了,后面学习就很轻松了。 在教学过程当中大家如果如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大家及时和我们反馈,以便我们及时改进,让每一个孩子取得更大的进步。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20以内加减法是小学数学教材第一册的重点,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所以,必须从一年级的第一个学期起加强对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怎样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我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重视让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

认数是计算的前提基础,反过来,计算可以加深对数概念的认识,两者是通 过数的组成和分解有机地连在一起的。要使学生获得正确的数概念和计算方法,不能离开学生的亲手操作,这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指出的“数学首先是,也是最重要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

从第一期开始,我特别重视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去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部分,每认识一个数后,我们都通过图画或实物图片,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和分解,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反复的亲手操作巩固数的组成和分解,并且注意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动作、思维、语言密切结合,培养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动手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没有急于揭示计算方法,而是花了较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圈十”操作,使学生从操作中领会“凑十法”。这样做,使我班学生都较好地掌握了“凑十法”,为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打好了基础。

二、生活实际引出计算教学,理解算理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

要想会算而且算得快、算得好,理解算理是教学的关键。而理解算理主要靠激发学生要算、想算、怎么算的意识。如何达到这种效果呢?那就是从生活实际引入,让学生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探究出合理的算理。例如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可以设置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去发现。首先在引入环节设置情境,小兔子要请客,它为好朋友准备了两盒牛奶,第一盒里有9瓶牛奶,第二盒里有8瓶牛奶,小兔子一共准备了几瓶牛奶?小朋友你能帮小兔子算一算吗?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进行引入,学生会感到很有意思,愿意帮助小兔子算一算,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在学生考虑了一会儿后,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有多少瓶牛奶吗?这时学生就会深入思考该怎么办,于是凑十法就自然而然的被学生发现了,既从第二盒中拿出一瓶放在第一瓶中,第一盒凑成十,加上第二盒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或者从第一盒中拿出两瓶放到第二盒中,第二盒凑成十,加上第一瓶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学生从动手操作中,很快并且很直观地理解了凑十法的算理,这时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学生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进而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而理解算理更有益的地方还在于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进位加法时能够进行知识间迁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另外,一旦学生在计算中遇到了问题也能根据算理推算出不会算的题目。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设置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算理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

第三篇:哈佛全脑智慧馆教学特色

教学特色

2006年进驻青岛,成为青岛首家全脑开发机构

2008年课程系统一次升级,全新的课程带给孩子前所未有的视听感觉

2010年智慧馆乔迁新居,中联广场C栋5楼.6楼,占地面积1400平米,软硬件过硬,师资精良,课程二次升级, 2010年9月18日国际6Q全脑开发中心委员会联合智慧馆成功举办了“培养天才少年”、“打造领袖型儿童”、“第一期智慧父母大讲堂”等报告会,场面十分火爆,广受好评。

2010年11月14日智慧馆再次邀请台湾著名亲子教育专家赵崇顺老师来青岛举办智慧父母大讲堂,为更多青岛父母带来教子的希望。

2011年4月25日智慧馆要求台湾著名亲子教育专家AMY老师为各位家长传授教子心得及怎样培养资优宝宝。

2011年8月智慧馆将特有的情商课程从室内搬到了室外,彻底转换上课模式,让孩子玩在其中,乐在其中,其乐无穷。 2011年10月4日-6日,6Q全脑委员会委员计宏老师为岛城家长带来了为期三天的“如何打造领袖型儿童”的讲座,获得热烈支持。

2011年10月7日智慧馆家长委员会正式成立,百位家长共同见证智慧馆6年的成长。 2011年11月青岛心理成长研究所所长石卉老师带来亲子关系专题讲座。

第四篇:全脑记忆讲师黄伟的经典语录(全脑记忆,海马记忆教育)

海马记忆讲师.黄伟

人的脑力潜能就像一座冰山,水上看到并被我们利用甚少,水下隐藏未开发部分巨大。 ◆ 痛了你会喊,学的晦涩艰难了,你也应该呼喊,让速记速读走进学习。 ◆ 磨刀不误砍柴工,修炼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技能一辈子受用。 ◆ 纵观那些成功的牛人,都是思维的能手。

◆ 想不到,就绝对做不到,脑力没到,只靠笨体力即使累死,效率有限。 ◆ 海马的学习胸怀是开放的,无竞争不合作,再塑造三千同行竞争对手又何妨。

海马记忆教育

第五篇:全脑知识

世界全脑教育的背景及发展

全脑教育起源于美国,之后迅速风靡欧洲、亚洲日本、韩国等地。

全脑教育又称全脑开发或全脑智力开发,是对人脑左右脑同时进行开发和训练,通过全面启动右脑而建立左右脑的第二次协同,可以将智力正常的人的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综合智力水平在短时间内提升几倍甚至几十倍。

全脑理论来自于美国心理生物学家、神经生理学家罗杰·斯佩里(1981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研究,他通过“割裂脑”试验证明了,人脑左半球语言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直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提出了大脑不对称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左脑和右脑分工不同,它们既可以统一合作,又可以各行其道。人类大脑蕴藏着无限的潜能,更有着无法想象的强大功能。 在美国

1989年,美国率先推出了全国性的脑科学计划,把1990年至2000年命名为“脑的十年”计划。并制定了以开发右脑为目的的“零点工程”,美国总统克林顿曾指出,在全球范围内应刮起一场“右脑风暴”。

在欧洲

美国“脑的十年”计划推出后,国际脑研究组织和许多国家的相应学术组织纷纷响应,推动“脑的十年”计划成为世界性的行动。两年后的1991年,欧洲出台了 “欧洲脑的十年”计划。而在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开展了“脑的十年”运动。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和一些国家政府都采取了一系列战略举措予以扶持。

在日本

1996年,日本开始启动为期二十年的“脑科学计划时代”,2003年1月,启动了“脑科学与教育”研究项目,逐步构造理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到今天,脑教育在日本呈现出“全民普及”的态势。

我国全脑教育发展状况

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同时也是中国全脑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他提出的“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重要理论是进行全脑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他指出:“教育工作的最终机理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

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过,“素质教育要开发右脑,开发右脑的作用比开发左脑的作用还要大,现在再不进行素质教育,就到了一种极为危险的地步……”

虽然有理论基础,有政策支持,但就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全脑教育整体水平仍比较低。

首先,过度强调0-6岁右脑开发,而忽视了学龄期孩子的全脑教育。

0到6岁孩子的右脑处于开启状态,他们自身有很强的言语学习、绝对音感、快速处理信息、直观图像等能力,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一种语言,一种乐器,这一时期我们不需要花费多大的精力去开发孩子的潜能,而是引导他们运用各种能力;但随着年龄增长,传统的教学方式更侧重于孩子左脑常规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右脑的图像思维能力被忽视或者压制,越发不能显现。6岁以后的孩子右脑能力渐渐被抑制,就像一扇智慧的大门被上了锁,尤其是三年级以后,随着课业负担加重,孩子们在学习上显现出的问题逐渐增多,可真正能帮助学生解决切实问题的方式却寥寥无几。

家长们知道什么是全脑教育么?

全脑教育就是全脑(指左脑、右脑和间脑)功能开发、全人教育教学。以“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育人、发展人、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全人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树立教育是为了“整体的人”的发展的教学观念,将德、智、体、美、劳、心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统一在学科教育之中,教单科育全人。

左右脑的分工理念你们知道么?

人脑分为左脑、右脑,左脑、右脑具有不同功能。斯佩里博士(Roger Wolcott Sperry,美国心理生物学家,1913.8.20—1994.4.17)通过著名的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割裂脑实验就是将大脑左、右两个半球之间的胼胝体割断,外界信息传至大脑半球皮层的某一部分后,不能同时又将此信息通过横向胼胝体纤维传至对侧皮层相对应的部分,每个半球各自独立地进行活动,彼此不能知道对侧半球的活动情况。斯佩里由割裂脑实验得知:左脑是“意识脑”、“学术脑”、“语言脑”;右半脑是“图像脑”、“本能脑”、“潜意识脑”、“创造脑”、“音乐脑”、“艺术脑”;左右脑具有明显不同的思维能力。

上一篇:全省惠民惠农范文下一篇:轻松搞定简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