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论文范文

2022-05-13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博士研究生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隨著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日益扩大。根据各个地区和院校自身情况的不同,护理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和考核有很大的自主性。本文就护理博士研究生招生考核的现状进行论述,以期为护理博士研究生招生考核提供借鉴。

第一篇:博士研究生论文范文

博士研究生区域流动的实证分析

摘要:本文基于2006年博士学位授予数据对博士研究生区域流动性的实证分析表明:博士生源整体流动率较高,但流入、流出率在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湖北、陕西、吉林、黑龙江四省2006年的博士授予规模均超过1000人,但流入率和流出率均比较低。教育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生源流动的主要因素,博士生源流动呈现出明显的向教育资源丰富地区、经济发达地区集中的趋势;相比较而言,学生在选择博士就读单位时对硕士所在地具有更强的依赖性。本文认为,政府应当在促进研究生生源区域流动上发挥更大的宏观调控作用。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流动性;实证分析

一、引言

流动性是人才资源的固有特征,是人才开发的重要前提。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经指出,促进人口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是缩小区域间、城乡间收入差距最为有效的办法。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主要场所,理应在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并促进其合理流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博士生的流动而言,主要包括生源流动和就业流动两个方面。其中,对于博士生就业的流动,笔者在前期研究中发现,学源地在中部地区的博士生更多地选择到东部地区就业,而其他学源地博士生首选在学源地就业。因此,博士生生源流动最终会通过就业流动的“传递效应”对人才流动带来重要影响。此外,研究生生源的合理分布和有序流动对提高生源质量、优化生源结构,进而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济大学徐佩珍曾撰文指出,若一个学生常年只在有限的地域、空间从事同一个学科、专业,那么他所接触的研究者和研究课题都会相对单一,其知识视野和思维方法无疑会受到地域文化、学科条件、导师人格等因素的框箍和限制,与外界更广阔、更精彩的世界缺少交流和更新,在行为方式上缺少不同模式的冲击和磨合,个性得不到应有的张扬,怎么可能成为富有创新精神、全面素质的人才呢?去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特别强调,2010-2012年要“基本建成较完备的国家级和省级教育基础信息库以及教育质量、学生流动、资源配置和毕业生就业状况等监测分析系统”。一些培养单位也开始了促进研究生生源流动的实践探索。例如,中南大学2010年推出博导自主选拔博士生新政,规定导师自主考核选拔的对象为外校应届硕士毕业生,其中改善学缘结构、促进高校之间人才流动及交叉培养是主要着眼点之一。2011年4月1日,中南大学等18所高校代表就加强优秀生源互推工作达成共识,签订了《高水平大学优秀研究生生源互推联盟框架协议》。

由此可见,研究生生源流动状况是非常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但目前有关人才流动问题以高校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流动研究最为常见,而研究生生源流动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大样本的实证研究还比较少见。研究生生源的流动大致包括跨专业流动、跨学校流动和跨地区流动三种类型,本文利用2006年博士学位授予信息数据库,重点对硕士到博士阶段的跨地区流动进行实证分析。

二、样本说明

本文采用数据来源于2006年博士学位授予信息数据库,选择入学前具有硕士学位的博士毕业生作为统计样本,直接攻博和硕博连读的样本不包括在内,并对博士培养单位信息缺失样本进行了剔除。实际样本总计22376人,占当年实际博士学位授予人数(33305人)的67:2%。实际样本中,籍贯缺失26人(占0.1%),大学培养单位缺失2404人(占10.7%),硕士培养单位缺失2007人(9.0%);海外大学毕业43人(0.2%),海外硕士毕业113人(O.5%)。本文对所在地的界定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计量单位,选取学生培养单位的实际所在地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学位授予单位所在地进行统计,如,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归人上海市。样本博士培养单位的地区分布如表1所示。

三、博士研究生跨地区流动的统计描述

(一)流动类型

学生完成博士学业,一般情况下会产生籍贯地、大学所在地、硕士所在地和博士所在地四个以省份为单位的不同空间组合,见表2。

总样本中在籍贯地完成从大学、硕士到博士整个学习过程者3740人:约占1/6;在籍贯地获得博士学位者5826人,约占1/4;在大学所在地获得博士学位者8083人,略高于1/3;在硕士所在地获得博士学位者11259人,约占1/2。数据表明,博士学习地区选择上对硕士所在地的依赖性明显高于大学所在地和籍贯所在地,如果考虑到样本中没有计入的硕博连读生,三者之间的差距将更大。

英国学者菲戈安(Alessandra Faggian)等根据大学生家庭所在地、学校所在地和工作所在地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情况将大学毕业生的流动分为不动(stayer)、前期流动(Sticker)、后期流动(Late Mover)、返回流动(Retum Migrant)和继续流动(Repeat Migrant)五种类型。借鉴该分类方法,同时为简化分析,本文仅选择大学所在地、硕士所在地和博士所在地进行具体考察,则博士学位获得者从大学到博士阶段的流动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类型:(1)不动:是指学生在大学所在地继续完成硕士和博士学习,未发生任何流动;(2)前期流动:是指学生由大学所在地流动到其他省(市)就读硕士,而后留在硕士所在地获得博士学位;(3)后期流动:是指学生留在大学所在地就读硕士,而后流动到其他省(市)获得博士学位;(4)返回流动:是指学生首先由大学所在地流动到其他省(市)就读硕士,而后又返回大学所在地获得博士学位;(5)继续流动:是指学生首先由大学所在地流动到其他省(市)就读硕士,又流动到大学所在地和硕士所在地之外的省(市)获得博士学位,共发生了两次流动行为。五种流动类型的特征和流动次数如表3所示。

根据以上分类方法,如表4所示,总样本中不动者7207人,占32.2%;前期流动者4052人,占18.1%;后期流动者6834人,占30.5%;返回流动者876人,占3.9%;继续流动者3407人,占15.2%。数据表明,尽管在大学所在地获得硕士学位者高达62.8%,但在此后的博士阶段有近一半人选择了离开;而硕士阶段一旦离开大学所在地,再返回该地攻读博士学位的比例非常低,大有“一去不回头”之意。

本文将博士流入界定为外地硕士毕业生到本地就读博士,流入率等于“非本地硕士生源人数÷本地博士总数×100%”;将博士流出界定为在本地硕士毕业后到外地就读博士,流出率等于“本地硕士毕业后在外地获得博士人数÷本地硕士总数x100%”。同时,考虑到宁夏、海南、贵州、西藏4个地区没有博士授予样本,而青海和河南的样本数仅分别为8人和21人,故下文仅对我国上述6个地区之外的25个省(自治区、直

辖市)进行统计分析。

首先,从流人来看,选定25个省区的平均流人率为49.7%,即外地生源占博士总人数的一半。根据流入率的高低大体可以划分为高流入地区(流入率60%以上)、较高流人地区(流入率在40-60%之间)、较低流入地区(流人率在30-40%之间)和低流人地区(流入率30%以下)四种类型。其中,高流人地区包括上海、浙江、广东和北京四个地区,平均流入率为65.2%;较高流入地区包括江苏、四川、天津、辽宁、福建、安徽和重庆七个地区,平均流入率为49.9%;较低流人地区包括江西、云南、湖北、湖南、陕西、山东和甘肃七个地区,平均流人率为34.9%;低流入地区包括山西、河北、吉林、广西、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七个地区,平均流入率为20.1%,见表5。

其次,从流出来看,选定25个省区的平均流出率为42.6%,即到外地读博的硕士占硕士总人数的四成以上。根据流出率的高低大体可以划分为高流出地区(流出率80%以上)、较高流出地区(流出率在60-80%之间)、较低流出地区(流出率在40-50%之间)和低流出地区(流出率40%以下)四种类型。其中,高流出地区包括江西、广西、新疆和内蒙古四个地区,平均流出率为88.9%;较高流出地区包括云南、山西、河北、甘肃和山东五个地区,平均流出率为71.6%;较低流出地区包括安徽、重庆、湖南、辽宁、福建和四川六个地区,平均流出率为47.7%;低流出地区包括陕西、上海、吉林、湖北、浙江、黑龙江、广东、江苏、天津和北京十个地区,平均流出率为31.7%,见表6。

依据流人率和流出率的综合表现,可以将选定的25个省区划分为高流人低流出地区(1类)、较高流入较低(低)流出地区(Ⅱ类)、较低(低)流入较低(低)流出地区(Ⅲ类)、较低(低)流入较高(高)流出地区(Ⅳ类)和低流入高流出地区(V类)五种类型。其中,I类地区包括上海、浙江、广东和北京四个地区;Ⅱ类地区包括天津、江苏、辽宁、安徽、福建、重庆和四川七个地区;Ⅲ类地区包括湖北、湖南、陕西、吉林和黑龙江五个地区;Ⅳ类地区包括山东、甘肃、云南、河北、山西和江西六个地区;V类地区包括新疆、广西和内蒙古三

在上述各地区中,新疆、内蒙古、广西、江西2006年的博士学位授予数都不超过100人(见表8),但这四个省份的硕士教育都有一定的规模,其硕士授予数/博士学位授予数之比分别为51、37、89和44,这些省份的硕士毕业生必须向外流动才有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因此这些地区的高流出率是可以理解的。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湖北、陕西、吉林、黑龙江四省2006年的博士授予规模均超过1000人,湖南省博士学位授予数也接近1000人,但流入率和流出率均比较低。广东、浙江两省的博士学位授予数与上述五省基本相当,但却属于高流人地区;四川、辽宁的博士学位授予数也与上述五省相当,但属于较高流入地区。由此可见,影响生源流动的因素既包括教育资源分布情况,也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广东、辽宁、浙江均为经济发达省份)。山东省的情况比较特殊,其博士教育资源相对丰富(2006年博士学位授予数为1030人),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2006年GDP排名全国第2,人均GDP排名全国第7),但却属于较高流出率和较低流入率地区。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基于2006年全国博士学位获得者样本的流动性分析表明:

第一,博士生源整体流动率较高,但流入、流出率在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虽然生源流动是改善学缘结构、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重要途径,但鉴于直博、硕博连读等长学制对博士生培养质量也有诸多优势,流动率的合理区间尚无定论,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也非常有限。根据美国科学基金会、国立卫生研究院、教育部等机构对1999年23153名可获得信息的美国本土博士学位获得者的调查,在出生地(州)完成从高中、大学直到博士整个过程并且计划在本地就业的比例为13.4%,在大学所在地获得博士学位的比例为31.2%。如果考虑到美国有50个州和1个特区,远多于我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我国博士生源流动率与美国相比并元明显差异。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在分析时选择出生户口所在地代替籍贯所在地更为合理;其次,本研究中的流动专指跨省流动,校内跨学科流动和省内跨学校流动包括在不动者中,如果完整考虑这些因素,则流动者的比例应该更高。

第二,学生在选择博士培养单位时对硕士所在地具有更强的依赖性。为什么在博士学习地区选择上对硕士所在地的依赖性明显高于大学所在地和籍贯所在地?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首先,相对大学和硕士而言,博士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其次,对于原本有流动需求的部分学生而言,经过大学和硕士阶段两次选择,可能既定的流动需求已经得到满足,如在大学所在地获得硕士学位者中,有一半以上的人选择继续在该地攻读博士学位;再次,相对大学和硕士来讲,导师在博士招生中拥有更大的自主权,考试科目基本都由本单位命题,选择报考硕士所在地的培养单位,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便捷、成本更低,被录取的可能性也更大。

第三,教育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生源流动的主要因素。在解释人口流动的原因方面,人口学上最重要的理论是“推拉”理论。最早系统提出这一理论的美国人口学家唐纳德·博格(D.J.Bogue)认为,劳动力迁移可能是因为有利的经济发展而形成的“拉力”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不利的经济发展而形成的“推力”造成的。就博士研究生的跨地区流动而言,“推拉理论”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不同地区流入率和流出率的差别可看作是教育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共同作用的结果。博士教育资源充足、教育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会形成吸引生源的“洼地”,产生对外地硕士的拉力;相反,博士教育资源匮乏、教育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低,就会形成排斥生源的“高地”,产生对本地生源的推力。

第四,政府在促进研究生生源流动中应发挥更大的宏观调控作用。要引导博士毕业生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合理流动,一方面要加强这些地区自身在人才引进、使用等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由于流动能力、流动机会、流动成本等方面的影响,学校所在地就业往往是博士毕业生的首要选择,研究生生源的合理流动无疑是促进毕业生就业流动的重要环节和保障。因此,鉴于我国目前博士生教育的区域分布比硕士生教育更不均衡用,是否需要在坚持博士生教育主要集中在研究生院高校培养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博士研究生教育资源的空间布局,是否需要借鉴硕士招生中的地区倾斜政策,是否需要实行奖助学金的地区倾斜政策等等都是政府层面值得探讨的问题。

作者:赵世奎 沈文钦 张帅

第二篇:护理博士研究生招生考核现状分析

【摘 要】隨著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规模日益扩大。根据各个地区和院校自身情况的不同,护理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和考核有很大的自主性。本文就护理博士研究生招生考核的现状进行论述,以期为护理博士研究生招生考核提供借鉴。

【关键词】护理 博士研究生 考核

自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护理学科增设为一级学科以来,护理学的发展有了新的平台。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作为护理学的最高级别的教育形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护理教育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1]。目前,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其招生考核标准尚不成熟。本文就护理博士研究生招生考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以期对我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招生考核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一、招生资格

美国和日本是开展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较早的国家。早在1924年就在哥伦比亚大学诞生了第一个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项目。十年之后,纽约大学又开设了第一个护理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项目[2]。而美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则是在美国联邦基金的支持下于二战之后开始的。1988年圣路加看护大学开展了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3],这是日本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开端。截止至2010年,日本共有61所院校开展护理博士研究生[4]。对于我国来说,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较早的地区是台湾地区,其在1997年与台湾大学成立了第一所护理学博士班[5]。而我国内地的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是自2004年在第二军医大学护理学院开始的[6]。根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显示,2016年我国具有招生护理博士研究生资格的院校已有17所。

二、招生专业要求

目前,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对护理博士研究生的选拔大多有明确的专业要求。例如,美国耶鲁大学对报考人员的学历要求是具有护理学硕士学位或同等学历,台湾地区的台湾阳明大学、台北医学大学以及高雄医学大学不仅要求具有护理相关学科硕士学位,而且还要求应具有护师执照。而我国内地对于护理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大多未明确专业要求,只单纯指明已取得硕士学位或者在博士入学之前可以取得硕士学位(即应届毕业生)即可,这与日本对报考人员的要求比较相似[7]。一方面这可能是由于目前我国博士研究生生源较少,为了扩充生源,择优选拔,所以未对专业进行限制;另一方面这可能是为了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全面型人才,实现既定培养目标的充分考虑结果。

三、考核标准

(一)入学考试

传统的护理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如今复杂的医疗健康环境[8]。众所周知,我国博士研究生均需要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并达到各个院校自主划线分数及以上才具有参加复试的资格。美国也有相应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人员同样需要参加统一考试。但是,并不是所有国家和地区均有统一的入学考试,例如日本,日本的学校大都根据自身学校特色只进行自主命题和考核。

(二)成绩评定

1.初试与复试比例。

我国博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采取初试和复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在设立初试和复试所占的比例时,各个院校不太一致,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①初试和复试各占50%的比例,如华中科技大学护理学院。另外,有一些院校采取将百分制得分直接相加的方式进行计算,如第三军医大学护理学院;②复试比例(60%)大于初试(40%)比例,例如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除了以分数的形式对报考人员进行划分外,还可采取专业评语的形式,如复旦大学护理学即采取分数和评语结合的形式,用评语对报考人员的业务能力、外语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等进行评定。

2.复试成绩构成。

护理博士研究生的复试目前大多采用“笔试+面试”的方式进行,如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复试成绩=笔试×30%+面试×70%)采取3:7的比例设置。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基础上,有些院校进行细微改动,使其具有了自己的特色。如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的复试成绩构成(复试成绩=笔试×40%+面试×40%+材料审阅×20%)中特别注明了材料审阅占20%的得分,这表明,协和医学院在录取博士研究生时对其本科及硕士研究生期间的成果和研究方向有规范的考量。同时,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复试的面试(40分)中,英语听说占15分,即占面试37.5%的比例,对英语听说的重视程度较大。华中科技大学护理学院(复试成绩=专业面试×80%+英语听说×20%)将复试中的笔试重要性最小化,扩大面试和英语的重要性,也体现了目前护理博士研究c生招生考核方向的变化。除了之外,护理技能也是广大护理工作者需要具备的,有些院校如复旦大学护理学院的复试考核中采取笔试、口试以及护理技能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日本的大学复试主要由英语笔试、护理学专业考试以及面试构成,英语笔试主要考察考生对英文文献的阅读能力,各个大学规定不同,如圣路加看护大学和圣隶克里斯托弗大学允许考生携带电子词典参加,而东京大学目前允许已TOFEL成绩来代替英语笔试成绩。在护理学专业考试中,考生需要在90min内写一篇小论文,这是与国内不同的地方。

综上所述,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实际情况的不同,护理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考核设置各有不同。如何在充分考虑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方式,快速平稳地发展我国自己的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值得护理博士研究生管理工作者思考。

参 考 文 献

[1]刘秀娜,蒋艺,王仙园,等.美国护理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及其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1):73-77.

[2] APOLD S. The doctor of nursing practice: looking hack,m-

oving forward[J]. The Journal of Nurse Practitioners,2008,(2):101-107.

[3]壁路加看麓大学力沿革[EB/OL].[2014-01-17].

http://www.slcn.ac.jp/uide/vision/ history.html.

[4]日本文部科学省.大学I:括I于为看茬系人材蓍成.在I)方I:明守为梭封会最终赧告[EB/OL].[2013-04-19].http://www.mext.go.jp/b-menu/shingi/

chousa/koutou/40 /toushin/1302921.htm.

[5]沈曲,颜晨,许玉云.我国台湾地区护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培养模式与启示.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7):2033-2036.

[6]袁长蓉,陈国良,王志红.中美护理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比较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12A):2080-2083.

[7]周明芳,顾寿智.日本护理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对我国护理教育的启示.护理研究,2014,28(2):513-515.

[8]Clark R,Allison-Jones.The doctor of nursing practice

graduate in practice[J]. CSR,2011,4(2):71-77.

[9] MUNDINGER M N, STRACK P, HATHAWAY D,et al.The ABCs of the doctor of nursing practice:assessing resources, building a culture of clinical scholarship, curricular models[J].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Nursing, 2009,25 (2) :69-74.

作者:张岳 赵静霞 刘静泉

第三篇:统计学博士在研究什么

摘要:本文收集了从开始授予博士学位以来至2004年我国经济与管理类统计学博士论文。对这些博士论文的选题及其研究内容进行考察与点评,分析其变动的轨迹和特点。

关键词:经济管理;统计学;博士论文

收稿日期:2006-06-21

作者简介:曾五一(1953-),男,福建泉州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统计学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社科基金统计学科组评委等;陈安全,(1975-)男,福建泉州人,厦门大学统计学博士生、厦门理工学院讲师。

参加本报告资料收集与初步分析的同志还有,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夏帆、黄建、赵楠

一、问题的提出

经济统计学博士是我国经济学与统计学科研的重要力量,是一支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生力军。博士们研究的课题和内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我国经济管理类统计学科研的热点和前沿,代表了我国统计科研的水平。对统计学博士论文的选题及其研究内容进行考察,分析其变动的轨迹和特点,可以从中得到不少启发,对今后的科研选题以及进一步提高经济统计的学术研究水平也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为此,我们收集了从开始授予博士学位以来至2004年,各校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的题目、大部分学位论文的论文提要与部分学位论文的全文。资料的取得通过互联网搜索,主要渠道有:国家图书馆网站以及各高校的图书馆网站。

二、基本情况分析

我们一共收集了196篇统计学博士论文。从授予统计学博士学位的单位看,以博士论文数量为序,依次为:厦门大学63篇、中国人民大学55篇、东北财经大学25篇、天津财经大学21篇、上海财经大学16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1篇、西南财经大学5篇。

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将论文分为七大领域:(一)统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二)国民核算问题研究;(三)宏观经济与社会问题研究;(四)金融问题研究;(五)保险与精算研究;(六)投资决策与评估研究;(七)博弈分析与其他研究。各类文章的分类构成如表一所示。由该表可以看出,全部论文中各大类选题所占的比重依次为:宏观经济和社会问题(27.04%),金融问题(26.53%),统计基本理论与方法(17.35%);国民核算问题(9.18%);保险与精算(8.67%);博弈分析与其他(6.12%);投资决策与评估(5.10%)。

为了进一步观察论文选题变动的情况,我们又将收集到的论文分为两个时间段,分别观察其论文数量,计算其所占的比重。由表1可以看出,统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国民核算这两个统计学传统领域在博士论文选题中所占的比重明显有下降的趋势,金融问题以及保险与精算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其他几类所占比重则无大的变动。

三、金融问题研究点评

在金融领域,最早出现的统计学博士论文是厦门大学池金明的《证券市场的统计研究》(1994年)。早期的博士论文主要是介绍国外的有关理论和方法,研究的领域较窄,同时缺少结合我国现实开展的研究。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动向:一是引进一些新的理论与方法。例如,厦门大学黄诒蓉的《中国股市分形结构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2004),将分形理论引进资本市场的研究。厦门大学林嘉永的《资本市场的实验研究》(2004),利用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与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对投资者的行为进行研究等等。二是研究的内容逐渐丰富,领域进一步拓宽。微观金融方面涉及:可转换债券、股指期货、基金管理与评价、股市的有效性、股市泡沫、关于风险评价与防范等。宏观金融方面则主要有:汇率研究、货币供求与调控等问题。三是更多地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开展细致认真的实证分析。这方面,西南财大史代敏《中国股票市场波动与效率的数量研究》(2002)[1]是一篇较有代表性的论文。该文运用多种现代统计学方法(如GARCH模型、Grange因果关系检验),对股票市场波动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以及数量界限进行多角度分析,获第七届全国统计优秀科研成果博士论文二等奖。

目前,关于金融问题的研究已成为我国经济管理类统计学博士论文选题的最热门的领域。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对金融问题进行研究,需要有较强的数理背景。不仅要掌握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等相关的知识,而且还要熟悉计算机分析软件,掌握建模、数据处理等实证研究的工具、方法,统计学专业的博士生明显有这方面学术背景上的优势。第二,与其他领域相比,金融领域数据比较容易获得。如股票交易等数据,有年度与季度的数据,甚至还有按小时、分钟的高频数据。第三,金融学研究这几年正处于更新换代之中。西方的以微观金融为主的金融学研究范式,逐步被介绍到国内。新的领域,最容易爆发出思维的火花和参与的激情。第四,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在该领域出现了大量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货币政策的实施方案与影响,人民币汇率政策的调整问题,资本市场的健全与完善等等,这些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也吸引着统计学的博士生投身于这一方面的研究。

四、宏观经济与社会问题研究点评

统计学博士研究的宏观问题主要涉及以下领域:

(一)竞争力研究。竞争力研究主要是在构建相关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来考察国家、区域,行业以及企业之间的竞争力。这一领域最早的统计学博士论文是中国人民大学彭丽红的《中国企业竞争力理论与实证研究》(1999)。这一领域指导论文最多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赵彦云教授。

(二)可持续发展研究。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有两个不同的视角,一种是从国民核算的角度将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的范围进行综合考察,另一种是构建多指标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我们将后者归入本细分类。这一领域最早的博士论文是天津财经大学孙向阳的《环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统计研究》(1998)。

(三)总供需平衡研究。该领域的统计学博士论文全部出自厦门大学。最早的博士论文是王春新的《社会总供需及其平衡调控的统计研究》(1991)。此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还有曾五一的《总供需平衡统计: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2],该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的方法,系统地总结了我国总供需平衡统计的理论与方法。在该文基础上完成的专著获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四)经济增长。该领域最早的博士论文是天津财经大学毛迅的《论经济增长的统计规律》(1995)。此外,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天津财经大学雷钦礼的《制度变迁、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分析》(2003)[3],该文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经验与教训,提出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并利用实际的统计数据进行深入细致的实证分析,获第七届全国统计优秀科研成果博士论文二等奖。

(五)区域经济。统计学的博士结合本专业的知识对区域发展协调和地区差距进行统计测度和研究,为区域经济研究提供了更细致和深入的定量分析。该领域最早的博士论文是东北财经大学白雪梅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1997)。

(六)经济波动和通货膨胀研究。经济波动和通货膨胀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利用统计方法进行数量分析,能够提供更有价值的结论。该领域最早的博士论文是上海财经大学石良平的《论结构性通货膨胀》(1995)。

(七)投资、储蓄、消费问题。该领域最早的博士论文是天津财经大学于洪彦的《消费者行为研究》(1996)。另外,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天津财经大学顾六宝的《中国居民消费跨期替代弹性的测度与最优消费路径研究》,该文借鉴现代经济学中的拉姆齐模型,建立了中国消费动态最优化模型,并且提出估算跨期替代弹性和风险回避系数的具体测算方法,获第七届全国统计优秀科研成果博士论文一等奖。

(八)其他宏观问题。除了上述几个领域外,统计学博士生的毕业论文还涉及到其他一些领域。如人力资本计量及优化配置、政府经济职能、科技与创新的统计研究、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以及收入分配格局等方面。其中,厦门大学施建军的《科技与创新的统计研究》对科技创新方面的统计问题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是该领域有代表性的成果。

五、统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点评

统计基本理论与方法是统计学研究的“固有阵地”,也是统计学学科特色的集中体现。该领域的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统计思想。这方面的研究需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比较广阔的视野,因此有较大的难度。其中,中国人民大学袁卫的《辩证唯物主义是应用统计科学方法论的理论基础》(1988)是该领域最早的博士论文。

(二)抽样调查。厦门大学吴国培的《我国抽样调查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1992)是统计学博士在该领域最早的研究成果。另外,较具代表性的还有中国人民大学金勇进的《非抽样误差分析》[4],该文对非抽样误差问题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获得第四届全国统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三)数量方法。内容涉及经济计量学、数据挖掘、多变量模糊时间序列等。其中最早的成果是中国人民大学任若恩的《计量经济学方法论》(1988)。

(四)综合评价。这方面的成果一半以上出自东北财经大学。其中,邱东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系统分析》[5](1990)是国内在该领域最早的研究成果。厦门大学苏为华《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2000),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综合评价方法作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在该文基础上撰写的专著获第六届全国统计优秀成果二等奖。

(五)指标与指数理论。这一方面最早的博士论文是东北财经大学王庆石的《统计指标导论》(1993)。另外,厦门大学徐国祥的《指数理论与指数体系研究》[6](1999)对指数及其应用作了比较系统与深入的研究。其中关于我国股票指数和债券指数编制的研究,对完善我有关指数的编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六、其他各类研究点评

(一)国民核算。该领域属于经济社会统计的固有领域。此次收集到的论文共有18篇,其中厦门大学钱伯海教授指导的占一半。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期,该领域统计学博士论文的重点大多是吸收和消化SNA的理论与方法,并探讨其在中国的实际应用。全国第一个统计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蔡志洲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统计资料应用于经济分析研究的方法论》(1987)是该领域最早的博士论文。此后一段时期,相当一部分论文是在(SEEA)框架体系内研究绿色GDP或EDP。其中,厦门大学戴亦一的《环境与经济一体化核算研究》(1999)是这方面最早的博士论文。进入新世纪以来,又有一批论文开始研究非市场服务核算问题。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东北财经大学罗良清的《非市场服务产出核算问题研究》。该文获第七届全国统计优秀科研成果博士论文二等奖。

(二)保险与精算。这一领域指导论文最多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袁卫教授。内容涉及社会养老保险、机动车保险、寿险、医疗保险以及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等。最早的博士论文是中国人民大学耿修林的《我国社会保险统计指标及其体系研究》(1995)。

(三)投资决策与评估。统计学在如何度量风险、系统的评估,如何做出决策方面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厦门大学吴世农的《投资项目经济效益评估方法的系统分析》(1992)是该领域最早的博士论文。领域指导论文最多的是厦门大学的黄良文教授。

(四)博弈分析与其他。博弈分析内容涉及保险市场、银行业监管、企业家决策行为以及粮食供给等问题。其他主要是有关微观问题的研究,内容涉及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企业合约、人力资源开发等。

七、我国统计学博士研究的特点与存在问题

根据对收集到的统计学博士论文的考察,可以看出我国统计学博士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一)能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选择研究的课题。

(二)能够有意识地将统计方法服务于各相关学科和各领域,在促进这些学科和领域发展的同时自身也获得极大的发展。我国统计学博士论文中得到社会承认的获奖成果大部分都是统计学与其他学科领域密切结合研究的结果。

(三)体现了学术研究的继承性和发展规律。一是各高校都有其比较优势的学科领域。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与其导师的特长和承担的课题密切相关。二是各领域早期的研究较多是对国际上相关研究的跟踪和评介。目前,参与研究人员较多的一些领域已经越这一阶段,开始密切联系中国的实际,进行创新。同时,在各个领域,研究的问题也越来越深入和细致。

我国经济管理类统计学博士的研究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最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创新性还不够,特别是具有原创性的重大成果尚未出现。

从1999年开始,至2005年,教育部一共进行了6次优秀博士论文评审共评出688篇优秀博士论文,其中经济管理类统计学所在的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科评出7篇,而统计学专业至今仍然是空白。这固然与在我国统计学上目前还属于弱势学科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统计学博士论文自身的原创性还不够。

第二、一部分博士论文统计学科的特色不够鲜明,“统计”味道不浓。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的学科。正宗的经济管理类统计学博士论文理应将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作为研究对象,将社会经济领域统计方法(包括如何测定社会经济现象与指标的设定)的开发与应用作为研究的重点。无论从“问题带方法”的角度,还是从“方法带问题”的角度,都不应该忘记统计学所具有的方法论的特色。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博士论文并未做到这一点,统计学的特色不够鲜明,与经济学或管理学的其他学科的研究没有明显的区别。个别论文甚至只有文字的论述或数学公式的推导,而很少统计方法与统计数据的应用。

我们相信,只要能够统一认识,正视上述问题的存在,并下决心去解决,我国经济统计学研究的水平和统计学博士的培养水平一定会有较大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史代敏.中国股票市场波动与效率的数量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曾五一.总供需平衡统计: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

[3]雷钦礼.制度变迁、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4]金勇进.非抽样误差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

[5]邱东.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系统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

[6]徐国祥.指数理论及指数体系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 鲍观明)

作者:曾五一 陈安全

上一篇:土木系毕业论文范文下一篇:服务心理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