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2022-11-26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在这时光静走的岁月中,唯有工作留下的成绩,让我们感受到努力拼搏的意义。无论是什么行业的工作,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你可能曾面临众多的困难时刻,那就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吧,勉励自己,吸取经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考历史教学工作总结》,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

第一篇:高考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历史教学与高考复习方案

2019.8---2020.6高三历史教学与高考复习方案

备课组长:杨卫丽

高考题的特点及命题趋势:

一、

(一)历史学科的高考要求,(《考试大纲》对历史学科考查的能力要求

历史高考题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历年的历史试题,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知识点的考核,都是以教材知识为依托,通过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使试题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整套试卷侧重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不论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需要学生对材料进行充分的分析、综合、归纳和概括,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的集中思维,非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发散思维。

1. 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 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 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 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实。正确解释历史事物。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

4. 论证和探讨问题 (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 独立提出观点。)

(二)考查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

伴随着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的深入展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已进入当前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的视野,成为当前历史教学中最炙手可热的研究主题。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课程的奠基石,也是学科教学和高考改革推进与深化的重要“风向标”。随着课改的推进,历史高考也有了新的命题思路,基于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引导,高考命题从“知识立意”到“能力主导,素养立意”已成为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卷命题的导向。而高考历史第41题开放性试题作为历史学科高考改革的“试验田”,则是最能体现高考考查学生核心素养趋势的题型,值得深入研究。

1、命题从基于“能力立意”向“素养立意”的考查侧重点转变。考纲明确“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强调考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近年实测情况看,命题者多在非选择题上强化了对考生“问题意识”的考查;而在选择题上则多考查基于对历史事实与现象的历史理解与解释。

2、坚持学术性、专业性引领的方向不变。以对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考查为落点,注重历史学科思维与学科方法的运用。考查指向更为直接、明确。可见,市面流行的所谓“高考必考点”作为知识立意的产物,已严重滞后于高考现实。

3、强调了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的素养。不完全依托考纲考点,而以隐形考点或与考点有所关联的学术焦点、现实热点,以及党史、中国现代史为重要的题材,蕴含和强化德育的导向功能。

应对与落实复习

二、

1.把握命题特点和方向,突出重点考点,落实能力要求

要吃透把握近三年高考命题的新思路、新考点、新题型、新样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复习和练习,突出重点考点和高考的能力要求,通过月考和随堂练习,反复做近三年的高考试题,把能力要求落实到练习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着重解构历史概念,强化历史理解与解释等历史学科能力、方法的训练。

3、关注并整理与考点有所关联的学术焦点、现实热点,以及党史、中国现代史的相关题材,强调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在问题发现、讨论与解决中的体现。(如: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国关系及国际关系格局的调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中西文化的交流;反腐倡廉从严治党;民生问题:救灾、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保障;中国生态文明)

4、把提高教与学的成效有效转化率,作为提升历史学科针对性和有效性的突破点。改换以教代学、以考代学的陈旧教学范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精讲与指导方式,总结有关知识框架、重要概念、常用方法等,侧重于以学生为主体多想、多说、多做,使之在不断“试错”中理解、掌握知识、能力和方法。

5、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升华认识

突出主干知识,重点知识,重要概念,重要史学理论,历史发展基本线索和历史阶段特征,历史对现实的启示等历史学科体系构建特别重要的知识,必须做到讲授透彻准确,理解深刻全面,认识升华到位,打牢双基。

6、以基于史料的问题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打破原有的教材知识结构,以教材与课外材料为载体,以若干问题为纲重建知识结构,着眼于应用所学知识在问题解决中重构知识结构。

7、重视历史知识体系的交叉和综合

近三年的高考试题,考查历史知识的交叉和综合的特点已十分明显,必须注意培养学生整体上、宏观上、长时段把握历史知识的能力,做到专题基础上的通史,通史基础上的专题,专题史和通史交叉综合,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的交叉综合,会总结一个历史发展时段内历史发展的主体线索和阶段特征,学会从多角度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

8、运用新的史学观点和史学理论阐释历史

结合教材教学内容,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把一些新的史学成果和史学观,如对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有了新认识、新观点;如对历史研究中产生的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引入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9、重视书写的规范性和文字表达的准确性

要求学生在做题时尽量做到审题准确, 观点明确,书写整洁,语言规范,层次清楚,简明扼要;按分值设计答案要点,不重复啰嗦;答案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对于选做题上,如果学生做了,但不明确是做哪一题,没涂题号的,我们改卷时都是按零分为记。

10、历史试题测试

在进行一轮专题复习及二轮通史复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学校学生的特点,教师自己命题进行月考,(按通史复习及高考考纲、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题型、结构、考点命题)。认真讲解试卷,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不仅仅靠课堂上去培养,更多的时候需要教师通过讲解试卷,引导学生学会怎样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概括,然后再组织答案。针对学生所考的每一套试题,历史备课组的每一位教师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具体说来,对只是部分学生做错的选择题,只做个性化处理;而对大部分学生都做错的选择题,教师会仔细引导学生如何读懂材料,然后将备选项与材料靠拢,从而找出正确的答案,对学生错选的答案找出错误的原因所在,及时纠正学生的思维误区。非选择题着重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粗读、细读和精读,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和概括,最后再来组织答案。

三、高三历史学科的教学和高考复习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1.以《历史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把握新课程特点,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材料、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转述和概括材料及文字表达的能力。

2.整合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成通史体例,构建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以便于学生系统全面地把握和理解知识,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储备。

3.讲练结合,精讲精练,通过练习和考试培养学生答题的准备率和思考问题的思路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稳步扎实有效地推进高三历史教学和复习备考工作。

(二)教学进度安排

1、2019年8月---2019年9月前,完成一轮复习工作。

一轮复习按课本编排的内容进行专题史的复习(外加通史),是从纵向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古今中外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的发展状况。这一轮复习花费的时间较多,做到认真过每一个知识点,对核心主干知识讲清、讲透,该提升的内容一定进行提升,因为光靠二轮和三轮复习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时间太短,也太过仓促。由于此前的一轮复习是和州上组织考的内容相挂钩,到2019年6月份复习过于仓促,所以在开学后利用半个月的时间来进行整体的、框架性的复习。

2、2019年9月中旬---2020年1月底,进行二轮复习, 构建起立体的学科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主要是进行通史复习(外加专题史),是从横向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主要抓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完成学科内知识体系的构建,帮助学生掌握某一阶段的发展状况、阶段特征。通过接触综合学科命题,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

3、2020年3--5月,进行三轮复习、主要是查缺补漏、强化训练及对热点问题的关注。

(1)强化练习主要是选用全国各地的历年高考题,强化学生对每一类题的做题方法,目的是让学生逐步适应高考的难度。

(2)“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关注人类的命运,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其核心的价值。历年高考都不回避热点问题,直接或间接地考查一些重要热点问题,充分体现“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现实问题的历史借鉴”的特点,所以要加强历史与现实问题的链接。

第二篇:历年高考初中历史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创新意识

。。

..。。..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创新意识

江宁区岔路学校(中学)王勇

邮编:21110

1内容提要:

创新意识的提升是中学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作者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意识所做的尝试等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提升中学生的历史创新意识的个人见解。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意识

历史科目作为实现教育教学任务的一门基础科目,同其它科目一样,其目的应该旨在为培养有思维、有见解、有创造性的人才奠定基础。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包括有新颖的思维方式、独特的见解、丰富的想象力,善于灵活运用、勤于动手和乐于实践等。那么,中学历史教学如何提升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笔者结合自己的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对此谈谈粗浅的看法,以求得行家批评指正。

首先,中学历史教师应该不断学习,追踪历史学科学术动态,更新已有的知识,强化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附中高级教师李晓风老师曾说过:“大部分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最大问题,就是在大学毕业以后,就中断了系统的专业学习和知识更新,随着教学年岁的增长,知识日益陈旧,只剩下与中学教材相关的知识,这种情况严重地制约了中学历史教学的水平,制约了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事实的确如此。要想提高当前中学尤其是初中的历史教学水平,并使之与培养当前社会所需创造性人才相适应,承担中学历史教学任务的历史教师应该涉猎历史上重大历史现象的最新研究动态,更新知识,并恰当地运用到历史教学

中去,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胜任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意识的工作。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具体教学工作中,本人做了以下尝试: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民主像一座塔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魏书生语)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抑制自我中心意识,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平等交流观点和看法,以营造和维持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得以生动活泼、自由地发展。初中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的明显特点,教师应让学生感到进行大胆想象、智力冒险是合理的,引导学生立足于历史事实,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测,鼓励学生敢于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做人之所不做,勇于各抒己见,并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赞赏学生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闪现的思想火花,及时予以积极的评价,激励学生成为创造性人才,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效应,从而优化学生的创新心理环境,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学习“澶渊之盟”内容,涉及到对它的评价。学生经过短时间讨论后,纷纷发表观点:有的说太吃亏了,明明战事对宋朝极为有利,却不但没向对方要求赔偿,反而给辽岁币;有的说这种状况下给辽岁币,会让对方觉得好欺负,以后还会有人来进攻宋朝的;有的说这个条约不平等;有的说岁币最终还是要靠搜刮老百姓,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还有的说,毕竟这个条约的签订给双方带来了和平,如果战争不结束,宋朝损失的可能比岁币多的多;有的说,澶渊之盟对边境的和平和经济发展也起了好的作用。每一个同学的发言都有其道理,我当即一一给予肯定,并指出评价历史事件不能简单用“好”或“不好”来下结论,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综合起来评价。由此又要求学生重新展开讨论,要求重新评价澶渊之盟。同学们经过充分的讨论,得出了客观全面的结论,也学习了评价历史事件的

方法。同学们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心理上获得了极大满足,在以后的历史课上,发言踊跃,不断有创新思维的火花闪现。

又如对谭嗣同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进行评价,就有同学说他是呆子,我立刻请他谈谈他对此的看法。这位同学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立刻又有同学反驳说这体现了谭嗣同维新变法的坚强意志,并且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对后来者是极大的精神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通过积极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书本的观点提出疑问,甚至于相互间展开辩论,这一行为本身就蕴含着创新思维的火花。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潜质。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新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鼓励学生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可不可以那样;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大胆地提出问题,不唯书、不唯上;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引导学生把学习过程变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对于历史题材的作品及教材内容的正确性、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价等,教师都可鼓励学生敢于质疑,甚至要带头质疑。

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对于一代枭雄曹操,我先请同学介绍自己所知的与曹操有关的故事,然后再请同学对其进行评价。很多同学对三国的历史很感兴趣,对《三国演义》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于是,对曹操的评价多为“奸诈”、“狡猾”。然后我对这些同学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都是站在刘备的角度来看待曹操,而没有站在祖国历史发展的

高度来审视,并请同学们联系三国前后的历史知识,找证据来证明曹操对中国历史有很大的贡献。同学们立即来了兴头,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肯定了曹操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有的同学翻看两晋历史后,认为曹操奠定了西晋统一的基础;还有的同学认为,曹操能礼贤下士、善于用人,统治下的魏国是三国中最强大的一个,是个英雄。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同学们展开了思维的翅膀,思维能力和方法得到了锻炼,课堂效果自然不错。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养成离不开创新性实践活动,创新性实践活动可使学生感官与感觉并用,劳心与劳力结合,激发思维的创新发展。我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小组竞赛如提问题比赛、找最佳记忆方案比赛、历史知识小竞赛、演讲比赛、讲历史小故事比赛、从历史找成语比赛、小辩论等,以及历史作品欣赏(如《蒙娜丽莎》)、学唱《国际歌》、演历史剧(如话剧《屈原》)、看电影写观后感(如《林则徐》、《火烧圆明园》)等实践活动,在课外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历史古迹进行读书活动、历史调查、参观历史古迹、参观博物馆、采访历史见证人等实践活动。在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和引导学生自主实践,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得以显示和发挥,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得到了增强,强化和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例如学习“战国七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准确识记七国的地理位置及名称,我让学生四人一组找最佳记忆方案,比一比在两三分钟内哪个小组找得最快,方案最佳。结果,同学们兴致很高,产生了这样一些典型方案:(1)按顺时针的北西南东后中间(由上至下)的地理方位来记,即燕、秦、楚、齐、赵、魏、韩;(2)按逆时针的北东南西后中间(由上至下)的地理方位来记,即燕、齐、楚、秦、赵、魏、韩;(3)地理方位口诀法,即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中赵魏韩;(4)字母f形方位法,即燕、赵、魏、韩、楚、秦、齐。这些学生自己找出的记忆方法,记忆效果非常好。

又如中国历史第三册复习第

一、二单元(阶段性复习)时,我采取了小组知识竞赛的形式,从选拔参赛选手,到现场抢答、必答,同学们积极性非常高。特别是小组现场出题,对方解答环节,同学们设计了多种多样的题型。如做形体动作,请说出其反映的历史事件;出谜语猜历史人物并讲一个有关这一历史人物的故事;用一个词语表达出对第

一、二单元内容所涉及的历史人物的感情等。这些设计,充分表现出同学们的思维创造活力。

四、有意识提供与教材相左的新观点,固化学生创新意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来自史学界专家的争鸣对学生基于历史事实的创新意识的强化和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讲到华盛顿会议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华盛顿会议对中国来说是一次失败的外交还是胜利的外交?同学们根据教材回答后,我列举了一种与教科书上的评价相对立的观点——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取得了外交胜利:中国自1840年与西方列强打交道以来,这是第一次没有丧失更多的民族权利,而争回了某些东西。山东权利的归还虽然带有附加条件,但已没有像日本当初提出的那么苛刻。

为什么对华盛顿会议的评价会有如此大差异呢?我与同学们共同分析原因,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观察历史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传统的评价着眼于把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所取得的结果同最初参加华盛顿会议的愿望作比较,而第二种评价则着眼于把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取得的成绩同中国近代史上其它的外交活动进行比较。

最后,要强调的是,传授历史基础知识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并重的,如果脱离了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那么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轻视历史知识的传授而侧重于创新意识的提升,最终将会使创新思维意识的训练流于形式。

第三篇:语文教学素材: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陶渊明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语文教学素材: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陶渊明

他来了,带来了一阵阵菊香,带来了与自然相合的阔达心境。面对官阙,他选择了归园,选择了自然的那份恬适。他追求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他有着“阡陌交通,落英缤纷”的理想;他绽放了压在心底的那份“自然”。他的丰碑永远树立在田园郊野之上。

(一)高考作文优秀片段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归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碑。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走出吗?

2.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羁鸟倦旧林,池鱼思故渊”,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

3.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4.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5.远离尘世,隐归田园,看花开花落。陶渊明生活很清逸,很自由,像蓝天中的白云,像大海中的鱼鳞,因为有菊,那颗渴望自由的心被官场的牢笼束缚太久了,难道没有什么寄托?选菊吧!清新淡雅,与世无争,不正像他不羁的性格吗?是陶诗将心寄托于菊,寻回了一方心灵的净土,也是陶诗让菊带上了品质高洁,与世无争的高姿态帽子流传至今。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6.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

7.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品味;农忙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清闲与旷达!

8.背负了太多岁月的阴影,真的让他好累。沉溺于过去,也必将让他丧失了现在和未来,于是,他选择了离开。酣眠的午夜,他一个人,随着孤零零的帆影,踏上了回乡的小船。月光还是黯淡的,四周还是静谧的。他的衣袖随风飘摇,但此时,他却拥有几分坦然,几分欢喜。全新的生活随着初升的太阳,就要开始了,他与朋友、家人一同早出晚归享受着田园之乐,他与他们一起品尝着粗茶淡饭,享受着那一分简单无忧的友情以及难得的亲情。(这段小文为我们点染了陶渊明的远离官场的轻松、归途之乐和田园之致,在叙述中不乏精美、自然的语言点缀。)

9.小船在水面轻轻摇荡、漂浮着,微风飘飘柔柔地吹拂我的衣衫,轻轻暧暧地爱抚我的面颊,踏着山雀的歌韵,我醉饮船前船后的山泉。青山回响着船桨的激水,将我所有的乡愁揉碎。眼前是一帧浓浓淡淡的黑白照片,两岸静卧的野草是它的背景。我倾听鸟的对唱,虫的独吟。阳光斜洒,洒满我回家的路。远远的,能看见那个宁静而温馨的茅屋,笼罩在淡烟里,飘渺虚无……(这是一篇情景交融最好体现的作品。那种无忧的恬淡如闲适的中国画,一缕一缕向我们走来,小船、微风、歌韵、阳光组合成了一幅似静又动的画面。陶渊明就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我们才知道,距离我们那么遥远的五柳先生竟是这样的洒脱、无羁。)

10.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陶渊明大约是很寂寞的,把他引为知己者应该已经很少。人们要关心收入、职称、住房,关心孩子的学习、就业、婚姻,关心上司的意图甚至神情,关心自己的仕途升迁……心被各种现实问题塞满的现代人,哪里有闲工夫如陶老夫子一样去观松赏菊,引酒赋诗呢?特别是在某些以所谓弘道济世、气干青云自诩的人的心中,这“中国第一大隐”官场失意便避世无为的态度更让他们不屑,比起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来,那不啻有霄壤之别。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11.我们怎样在喧嚣的尘世让心中积郁的块垒消散,怎样在繁杂的市声中让浮躁的心灵宁静,穿越时间隧道,在陶渊明的南野田园中飘荡,与寂寞的诗魂倾心交谈,或许能让甘泉涌过荒漠,在胸中流出一片绿洲。且让我们想像一下陶夫子归家时的情景。宽袍大袖,迎着轻爽的河风,立于船头的陶公,在这样的晨光熹微中,奔向温馨的家居。他的神态是那样的幸福、轻松、安详、超脱,这时的他实实在在像一只“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小鸟呢!

12.陶渊明是寂寞的,这寂寞就在一个真字,真性情,真言语,真行为。要做到这一个真字,还真需要一番勇气和智慧。在矢志不移和随波逐流之间,在现实利益和神圣价值发生冲突时,选择的天平最终将偏向哪一端?这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问题。“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人生是短暂的,人生需要旷达。现代人,守住内心的寂寞,别让心灵蒙尘,因为寂寞是一种美丽,寂寞使人诗意地安居!

(二)写陶渊明的对联。昔我曾眠三径菊;今谁又抱一山诗?

于文章无甚解,会意此心,浮华洗尽;得山水有清音,就荒三径,归去来兮。

(三)重点人物素材陶渊明在各种话题中的灵活应用

上帝的账单:站在历史的河畔,漫瞅那一道道鸿梁,翻阅素养的楷模: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而不悔;霸王泪洒江东岸,一瞬成鬼雄;虞姬心随项王去,化作矛尖花;张骞扶着驼铃走,一心向天山;卫将军旌旗飞舞,奔向大沙漠;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能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与采菊;唐太宗载舟为民,创贞观之治;南唐后主伴寂寥,佳作不间断;康熙帝英明神武,亘古永铭记……回眸历史沧桑,掩卷长思,荡气回肠。三分啸成剑气,无处不散发着素养的光芒。

穷则独善其身:因为我知道,中国的文人总是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犹豫、徘徊。苏子想到了出世,就会增加犹豫与徘徊的痛苦。你想那陶渊明,我从来都质疑于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来都质疑于他的“欲辩已忘言”,我总想在那句“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后面,加上一句,你会不为六斗米折腰吗?六斗不够,八斗呢?这总是有种酸溜溜的意味。我所钟爱的苏子啊!你怎能以此为效呢?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晋陶渊明,大家是顶熟悉的了,他就是“出淤泥而不染”、近墨而不黑的代表,在官场腐朽,民怨载道的封建社会里,陶渊明能自守清节、出而不染,实在不是一件易事。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同志在未参加革命之前,也是“军阀”出身,但他也能入能出,不忘高风亮节,而始终为中国革命事业奔走不息,亦为当世万流景仰。由此可见,近墨者完全可以不黑甚而至于更红。

镜:镜乃一种品格,既然是品格,则有高尚与低劣之分。陶渊明选择“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自尊;李白选择“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自强;苏轼选择“一蓑烟雨任平生”,是豁达。他们各有所爱的“镜”,他们各自选择自己所坚持的秉性。然而选择“低劣镜”的人亦有之,“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太宰嚭便在吴王面前为越国求情,是奸臣,是越国的叛徒;“张昌宗恐太后—日晏驾,为元忠所诛,乃谮元忠与戬私议”,是小人的行为,是遭人唾弃的国贼。然人各有“志”,我们无法改变他人对镜子品格的选择。

走近陶渊明

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以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题记

夕阳西下,留下一片执著的余辉也渐渐隐去,皎洁的月光升上枝头,落在书页,泻在笔尖,日复一日的循环使生活变得不像样子,天地间的真善美都消失了吗?无奈的回响又一圈圈的荡漾开去,投入历史的波流激起阵阵涟漪……

竹篱密密,杨柳依依,烟云舒展,菊点宁静。您就居于这里。每日耕田,饮酒,吟诗,享乐,无时无刻不在表露着您的真,真性情,真言语,生活中要想做到这样一个“真”字倒还是真需要些勇气与智慧。您在随波逐流与矢志不移之间终是选择了您的真理:宁静,和谐。在政治权利沉重,却又无比黑暗的时候,您硬是放弃了不易得来的彭泽县令,归隐田园,您带着与众不同的清新与旷达,寻回一方心灵净土。这是您的生活,您的追求,滚滚红尘的阵阵厮杀,只不过是您窗前的一阵风.一串雨罢了。在最昏暗的日子里,灵魂深处却充满阳光。这就无愧于您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清明!

现在您的生活已经很接近于您的理想了:在这个远离尘世的村落,每日的耕田劳作,自得其乐,又有香菊清酒于您相伴,那高洁品行的菊花不正如您吗?祥和幽静,纤尘不染。那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诠释情怀的酒不也是您的最爱吗?与生和谐,远离凡尘。伴着它们,您可以真真正正地享受生活。

您的生活抑或说您的归宿就是归隐,那是最清逸.最高上.最自由的人生,那也是您的人生。做一个无忧无虑.心地向善.智慧而又快乐的老人,您一生无憾。因为您的心界即是幽静的,高洁的,政事的污浊必定无法搅扰您的生之和谐。

面对南山,您似乎彻底忘记了那些不快,选择了坦然淡泊的心态。您可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自己心境的了解与共鸣才是真正的天籁之声,琴上无弦又何妨?您能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己生活闲适,而不必“心为行役”,自然游目骋怀,参透自然。

您告诉我,在污浊社会也不能随波逐流;您告诉我,人生是短暂的,人生需要旷达;您告诉我,无论任何时候都要做那个自然.完整的自己;您告诉我,“真”,永生不灭……

仿佛是灵魂回到内心,我猛地惊醒,窗外还是黯淡的.四周还是静谧的,而我心中,却多了几分坦然,几分宁静……

隐者颂

掬一捧月色,凝成暗夜的菊香引两怀清风,拂醒南山的曙光穿过东篱的栏栅,你认清斗米中的昏浊背负荷月的草锄,你遗忘沾露后的衣裳踏着落英缤纷,你寻寻觅觅桃源梦境追着尧舜足迹,你隐隐匿匿南山菊影没了罗绮华服,你披起晚霞织就的布衣更显高贵没了轻车香马,你踩着泪光延伸的路途更觉舒畅勇于放弃敢于清高于是你笑了,笑声中你双眸闪亮,眼神滑过一丝哀伤隐者,不就是一个隐匿疼痛,愿意被遗忘的勇者吗

舞一曲淡泊,遗万世芬芳

一位老者,在落英缤纷的桃源深处,用人生舞着一曲淡泊,却在进退间遗万世芬芳。 依稀记得,有这样一位老者,无奈望着家徒四壁,望着操劳的妻,望着渴求的儿,迫于生活,他怀抱满腹经纶,依依惜别了故乡的青山,故乡的绿水,奔走仕途……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他曾在满朝文武勾心斗角的风口浪尖,舞着一曲对名利地位的淡泊,以坚守的步伐,踏出清高的旋律,遗万世的芬芳。

依稀记得,有这样一位老者,愤怒地望着钱财万贯,望着昏暗的官场,望着佳肴美人的颓废,迫于不满,他怀抱满心厌恶,毅然告别了江城的深府,江城的大殿,上任参军……

他曾在市俗纷乱歌舞升平的纸醉金迷里,舞着一曲对荣华享乐的淡泊,以轻蔑的步伐,踏出桀傲的旋律,遗万世以芬芳。

依稀记得,有这样一位老者,满足地望着春色满园,望着倦飞知返的鸟,望着涓涓细流的泉,为免于玷污,他怀抱满心悔恨,匆匆回到了故乡的田园,故乡的山水,远离尘市……

他曾在硕果累累田间丰收的满目金色中,舞着对谷物满仓的淡泊,以轻盈的步伐,踏出悠然的旋律,遗万世以芬芳。

“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一位老者感慨着,田园都将荒芜了,以心为形役的自己怎能不归?

“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一位老者决然脱掉华丽的官袍,那些华丽如何比得上朴素?那些贪图如何比得上淡泊?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位老者就这样断绝了世俗,归居田园,以山为钵,以水为酒,饮着归真返璞,饮尽一生。

历史的诗坛多少次风起云涌,诗坛的天空多少次云卷云舒,天空又多少次变幻无穷…… 然而,灯火阑珊蓦然回首时,我依然可以看到这样一位老者舞着一曲淡泊,桃花在他身边纷纷落下,遗留万世芬芳。

评析:这两篇文章分别侧重从“清高”和“淡泊”的角度,歌颂和怀念着伟大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其实,在写作过程中,又有哪个话题不能运用陶渊明这个材料呢?象苏轼、陶渊明这样的大家,在话题作文中,几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写作素材。

第四篇:对新课程高考高三历史教学有效性策略和实践的思考

湖州中学 叶盛

今年高考是浙江省继海南、广东、山东、宁夏(2004年)和江苏(2005年)五省区先行进入课改实验之后,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后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第一个年头。在这转折性的一年,如何进行新课程背景下高三历史复习的教学工作迎接高考,并争取创造优异成绩,这既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又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期望的工作,因此,这一年的高三历史教学工作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着”。

今年的高三教学工作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和挑战。

一、这一届民办学生整体上学习底子薄弱,和湖州其它直属学校同类竞争学生在中考时就有一定差距,(2006年中考分数线:浙北高级中学 554,湖州二中择校 582,菱湖中学 567,湖州一中 558,吴兴高级中学 572,湖州五中 544,南浔中学 550)。同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十分欠缺,两极分化十分严重。这样,如何推动其努力学习,如何扶优补差兼顾两头抓中间就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

二、新课程在理念、内容、体系上相对于已经十分熟悉的老教材而言做了很大变动,这会导致对一些知识点在深度、广度、整合等方面的把握上造成一定难度。

三、今年是浙江省文科综合首次独立命题,因此研究高考,如何把握其命题思路十分重要。

针对以上情况,本人特别在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和实践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先学再教和边学边教结合,突出复习有效性,避免教学盲目性。

要突出高三复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就必须在新形势下加强自我学习和提高。

作为身处新课程第一年高考的一线教师,需要认真研读和领会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教学指导意见和新教材。目前对我省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文本,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简称课标)外,还有《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简称考纲)和《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这些文本在我省范围内均具有政策性的指导作用。认真研读这几项文本对于历史课程各模块和各专题的要求,才能正确地对知识进行合理有效的取舍和准确把握知识与能力的学习深度,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期达到复习效益的最大化,这是实施复习有效性策略的首要。

在此基础上,本人从教材处理和充分利用指导意见、合理安排复习轮次和时间、精挑细选试题掌控知识与能力难度、提高解题能力和有效度、充分利用课外辅导进行分层教学等方面,针对高三历史总复习一线教学的实际需求,分别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性复习,以达到提升总复习效益的目的。

具体情况如下:

二、在教材处理上不主张“两个叠加”,充分利用“教学建议”中的归纳性补充资料。

所谓“两个叠加”即“不同版本教科书知识的叠加”和“新旧课程知识的叠加”。本人的策略是:根据指导性文本对历史知识和能力的明确要求,将教材作为体现显性知识的载体,

指导学生在主动建构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其研读史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反对将不同版本教材的知识和新旧课程知识进行简单叠加。

在诠释《课标》的要求时,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在选材时会选取不同的历史素材作为教科书的知识点。如在对“新航路开辟”这个历史知识点的复习中,岳麓版教科书较全面地介绍了亨利王子、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和麦哲伦等人的航海活动,而浙江省用的人民版教科书在这个问题上的选材仅用了一幅新航路开辟的地图和一句“从15世纪中后期开始,一场长达两个多世纪的‘地理发现’掀起了开辟新航路的浪潮”的表述。在2009年考试说明中以“新航路的开辟”一句作为考试内容,没有对这个知识点进行进一步明确的要求。如何在高三的复习中把握复习尺度,我们依托的省颁《指导意见》中的“教学要求”将其具体化为:“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从地区交往、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殖民扩张和掠夺等方面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作用。”作为高三历史教师,在复习课的教学中就应该充分应用和整合有效的文本和地图等资源,针对“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的具体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而不能简单地将两个版本的历史素材进行叠加,更不能将旧教材中的观点和知识点强行叠加到新课程的复习中。

要认真研读《指导意见》中“教学要求”和“教学建议”栏目的有关文本,以其中提供的归纳性的补充资料为纲,以教科书的史料为素材,重建和拓展知识结构,以达到复习的有效性。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在针对《课标》的有些相对模糊而宏观的表述进行基础知识的取舍时,会出现知识结构和要求上没有交叉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在“教学建议”栏目中提供了归纳性补充资料,这些归纳性补充材料对于我们在复习过程中,有效把握复习的内容与要求,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性依据。

充分而有效地利用指导性文本的归纳性补充资料,是在反对不同版本的知识简单叠加的指导思想下,提高历史知识学习效益的有效策略。

三、合理安排复习轮次和时间,注意三轮复习的链接和连续性。

从学生对于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提高这个具有规律性的高三复习过程看来,长期以来采取的三轮复习的策略还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但高三复习的时间安排不是一成不变的,具体的安排是否合理而有效,还得结合具体的校情和学情等因素,三轮复习的策略应该遵循“因校制宜、因生制宜、因学制宜”的原则。这一届学生由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基本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所以我在每一轮在时间、内容和难度的安排上相对于以往的高三历史教学做了相应的调整。

第一轮复习:重在因材施教,夯实基础,注重实效,稳步推进。

高三第一轮复习是整个高考复习计划的重要环节,它的成败直接影响着下一轮复习的成效。高考历史科目的试题分配是选择题12题,每题4分,共48分;第Ⅱ卷非选择题为52分。其中必修内容的分值约占90%,选修内容的分值约占10%。,通过对《考试说明》后附样卷的研究和分析,12道选择题中政治史3题、经济史3题、文化史2题,综合题2题、人物1题、战争与和平1题,比例合理。但是从样卷中看,组合选择共有六道(当然,组合选择的题量有点不正常,一般为2道,但说明了今年高考的一种趋势,也就是基础性强),主观题中,中国史与世界史各一题,然而12道选择题中,中国史占了9题、世界史3题,这说明中国史将是今年高考选择题的重点,而且对基础知识的考核目的可能会非常明显。

针对以上情况并结合所带这届高三文科班的学情实况,第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是基础。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基础都是根源,没有基础,学好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因此,

在时间安排上本人从第一个学期(从暑期)开始到2009年3月底一模前,在内容上将复习重点放在了三本必修教材上,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因为从09年高考卷上看这部分分值比例在100分中占了88分。

具体做法上以双基为突破口,以章节复习为切入点,将功夫化在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上,切实做到“全、精、通”,历史的基础就是史实记忆。对于学生而言,记忆是一件看似简单可实际上最为困难的事。由于考试范围比较广,牵涉到古今中外众多的知识点,很多学生在复习的时候,总是复习到哪一段,就记住那一段,等到再复习下一部分时,前面的内容又忘的所剩无几,包括一些基础较好平时学习也很勤奋的学生,遗忘率也非常高。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的帮学生总结历史记忆的方法,在复习到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尽量以点带线带面,把能关联到的知识都落实到位,让学生养成反复记,记反复的习惯。在抓基础的同时,更要注重复习的实效,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默写和抽背,及时默,反复默,在第一轮复习中特别是后半阶段我经常组织默写和抽背,做法是提前一星期告诉学生默写的具体范围,并明确说明题目全部出自教材。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让学生养成经常自觉看书的习惯,当天的知识,当天消化。虽然时间长久后会有所遗忘,但总体来说学生记住的知识点总是积累的越来越多。从最终效果而言比较令人满意。 第二轮复习:大通史加小专题兼强化性训练。

时间安排在全市一模后二模前。

09届高考是浙江新课改以来的首次高考,与旧高考相比自然有许多新的地方,其中最大的新,就是新课程的教材是按照专题的方式,通过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三个模块分别呈现,这样虽然有利于学生对某一个具体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可却忽视了历史学科最基本的特点——时序性。学生在记忆时,完全按照书本的顺序,脑中形成的是一个个分散的知识点,而不是一条线,一个面,他只知道历史事件的本身,而不知道这件事之前,这件事之后分别是什么,没有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这就需要高三教师改变传统的复习方法,把复习顺序颠倒一下:第一轮还是按照书本的专题进行复习,而且特别强调细致,扎实,因为教材是学生认知的载体,学生在解题时所需的知识必然去映射书本,没有书本的基础,以后的复习都无从谈起。在第一轮的基础上,再进行第二轮复习,这一轮复习,我采用的是通史专题的方式。什么叫通史专题的方式呢?即根据考纲要求,把必修内容按时序分为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罗马、近代世界和近代中国、现代世界和现代中国几个复习的模块,每一复习模块内再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的纵横交错和融会贯通,把通史和专题结合起来,适当的打乱专题的结构和书本的顺序,以通史为线索,以历史阶段为依托,把书本中的考点按时间顺序而不是按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模块,一一对应到阶段中去,然后再归纳本阶段内的专题。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专题体系,也就是说,这样,学生在复习时,对于一个考点,就可以迅速的给它定位,并且可以“瞻前顾后”,连贯的掌握知识,这样,形成知识体系就顺理成章了。

高三教学一个非常现实的任务就是高考,因此,考试,特别是善于考试仍是每个考生必不可缺的一种能力。要想有效提高应试能力,必须要进行一段时间大幅度的强化训练,这个阶段应安排在考前的两个月左右。所以第二轮复习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是能力提高和解题训练,着重训练学生应用第一轮复习中形成的知识体系和应用能力,以实题的方式来进行解题训练,强化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全面提高解题的能力,达到提高解题能力以应对考试的目的。针对学生的弱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在二轮复习过程中,对给定的热点素材要注意引导学生

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和研究,积极探索命题的切入点,对于材料题论述题的训练,具体来说:一要阅读和了解背景材料;二要思考这些材料与历史学常识的直接联系;三要自己研究命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四要针对问题根据所学知识拟出答题思路及要点;五要书写答案,语言力争规范科学、言简意赅、层次清晰,表述完整。在备考过程中,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和弱点,各个同学的弱点可能是不同的,有的同学有某一知识上的缺陷,有的同学可能存在着能力上的缺陷,因此,我除了要求每位同学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重点的弥补、矫正或训练,查漏补缺之外,还有意识的对同学进行个性化的点拨与指导。

第二轮复习阶段应该是最辛苦的,采用通史加专题方法备课量大,同时要精选试题,自己也要做大量的试题,并且这个阶段也是分层教学(扶优抓中间)的关键时刻。 第三轮复习: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并穿插热点。

这个阶段,针对学生情况,我把重点放在回归课本进一步夯实基础。对照《考试说明》与《指导意见》,根据考点,采用回忆教材内容的方式进行复习,回忆教材内容。如果回忆不出,就及时翻阅教材。越临近高考,就越要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复习,学生对教师的复习安排要确保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一阶段,我强化了对学生的默写和抽背,基本上是每星期两次,每次提前三天确定范围。

同时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重点复习每册教材中自己感到比较生疏、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要注意每一册教材的最后一个专题,因为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以及在复习中比较忽视的地方(因为在上这些内容的时候,往往是马上要进行考试了,教师往往上的速度比加快,学生自然很生疏);另外要注意的是史实性知识点很多的专题。如政治史中“从汉到元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经济史中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两次工业革命、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的演变、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二战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二战后的经济全球化表现;思想文化中如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欧洲启蒙运动、十九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选修1A《战争与和平》的最后两节内容。

最后几天我指导学生重点看本学期历次文综试卷,主要看那些自己考试时候错的、而概括性比较强的试题,特别要关注那些材料型选择题,重点放在主观题上。主要目的是看主观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因为概括性强、跨度大的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往往能够成一个专题线索,极有可能这些知识点在试题中会有体现。另外,这几天,最好每一天能做10道左右的简单的选择题并看道附有答案的主观题,目的是保持考感。

另外在第三轮中我也注意穿插讲解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热点,主要指的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情境性材料(历史与现实)与某些重要时政的结合点。类似的试题在某一省区首次自主命题时往往有所体现。如2008年海南历史卷“东盟题”就呈现了这一特色。就浙江地方特色而言,要特别关注有关经济、文化(思想)类的情境性史料,如唐代越瓷(手工业)—明清城镇(商品经济)—民族工业(资本主义企业)— 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如一些城市发展的状况,绍兴(越国都城)—杭州(南宋都城)—宁波(从被迫开放到主动开放),浙江经济发展的模式典型代表:宁波帮创业上海与开拓香港、中国私营经济发展代表——温州发展模式、义乌小商品市场。;还如浙江省历史名人:哲学家、思想家——王阳明(心学)、黄宗羲(明清反封建民主思想),文化名人——蔡元培、鲁迅等。

四、精挑细选试题,掌控知识与能力难度。

近年历史科高考,以能力立意,以知识为载体,对理论观点和史学方法及思想文化素质

的考查渗透其中;依托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设计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突出创新;对历史问题认识水平的考查,强调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强调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运用知识的方法,体现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发展现;试题综合性强,既包括学科内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也适当引进跨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试题反映或折射社会现实的需要,不回避热点问题。针对以上所述近年高考历史试题特点,本人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从网上(特别是“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和课辅中精选试题,以期达到精练之效果。

在对知识与能力的把握上,我的做法是:认真细致地研读有关文本中特别《指导意见》对于知识与能力要求的行为动词,充分理解这些行为动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和知识难度的界定与定位,把握对知识与能力要求的难度与深度,对教学的内容设置相应的教学策略,才能给学生以有针对性的指导,有效掌控复习过程中对知识与能力的难度定位。

作为教科书,在知识结构、史料选材和分布、对历史因素的分析与评价等方面必然有其相对均衡的要求。但对于高三的复习课而言,简单地依靠教科书对知识的均衡性表述是不足以支撑考试要求的,应该根据上述指导性文本的精神,认真研读文本中对知识与能力的行为动词,以确定和掌控对相关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和难度。

一般而言,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常采用“知道”、“了解”、“列举”、“例举”、“概述”、“归纳”、“理解”、“认识”、“分析”和“评价”等行为动词,以区别对知识的学习要求的深度和难度。如《指导意见》中“教学要求”对必修Ⅰ专题二“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的表述是:“列举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西方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概述黄海海战、义和团运动等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其中“列举„„史实”、“了解„„内容”和“概述„„事迹”属于相对显性和浅层的知识的重述与再认的要求,“分析„„主要影响”在能力方面有了相对较高的要求,而“体会„„精神”则体现了高中新课程关注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三维目标的特点。

五、提高解题能力和有效度。

我的策略是:以实题训练的方式重新梳理和再现知识,在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解题过程中建立相关的知识与能力的有效“链接”,注重的良好解题习惯和答题规范的养成,力求提高解题答案的准确性和得分率。

(1)在复习中呈现试题,在解题中再现知识。

对书本知识的复习是为了储备一定量的基础性的历史知识,以应对解题时理解材料和解题答案的应用之需,然而我们在进行质量分析和试卷讲评时常常发现一个现象,即学生未能有效地把已经通过“背书”而掌握了的历史知识有效地应用到问题的解答中。拙以为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学生未能在知识的记忆与解题能力的应用二者之间建立起有效的“链接”。

这方面我的感受是,首先自己要储备一定量的习题,并具备一定的命题能力,在进行知识的传授与复习的同时,从不同角度对知识点衍生出试题,进而指导学生在复习基础知识时,学会主动发现和捕捉命题点和命题角度,长此以往,知识的记忆与解题答案之间的链接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自然形成。同样,学生在解题时遇到的问题,一样能以此链接取之于记忆中储备的历史基础知识,由此产生的书面化的表述语句对于答案的准确性和得分的有效性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材料题的答题有效性

现行高考试卷中的非选择题(主观题)基本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较为密集的史实堆积和多问题的并列设问,是学生解题时常常出现的思路不明、仓卒下笔、答案模糊或答非所问等现象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个问题,结合在高三历史教学中总结出的三步解题的建议, 通过典型习题向学生强化解题步骤与思路:

第一步:粗读材料,找题眼。所谓题眼者,即材料的核心,简而言之即几段材料能够并列成题的核心内容。以上题为例,题眼应该是“家庭观念和家庭模式”。这个题眼可以作为大部分答案特别是开放性答题的主语,这样可以很大程度的避免离题。

第二步:细读问题,找关键词。明确问题的关键词是有效解题的基础,认真研读每一问,明确问题的关键是问原因、影响,还是要你归纳特点、列举现象等。

第三步:带着关键词,细读相关材料。不建议一次次地细读所有材料,而是带着每一个问题的关键词细读相关材料。

通过以上的解题步骤,基本能够在立足于不离题的基础上,结合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科语言,进行有效地解题。

六、充分利用课外辅导,进行分层教学。

利用课外时间督促学生及时准确牢固地掌握好基础知识,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加强对个体学生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思路的指导。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传承知识、创新知识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基础薄弱,根本上说明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缺乏正确的方法——具体的表现为缺乏适合个性思维特点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企求将课堂上所介绍的普遍方法都能自动的转变为适合每个学生的特殊方法,是不明智的,当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是稳步提升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的主要方法。为此,我在课外辅导时间,特别注重个体学生在巩固知识和答题方法上所暴露出的问题,是普遍性的问题要帮助学生找出症结所在,反复讲解答题思路和规律;是特殊性的问题,要及时针对个性特征加强具体指导,并举出相关的题型,帮助认识掌握好具体的答题规律。如对薄弱生,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在课后辅导中尽可能地提出那些主干知识有关问题,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有一定提高后,再逐步加强能力方面的其它要求。平时也积极向他们传授如何记忆、如何理解问题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对中上学生,除了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之外,一方面让学生们在已有知识体系上学会发现新的问题,另一方面对所学知识学会自我整理。对待解决问题中的失误,对薄弱生采用为他们分析失误原因,提示答题技巧。而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则让他们自觉找出失误所在,然后共同分析解决,另外在细节问题上强调关键点,在解决问题上更要细致,不可疏漏。

以上是本人对2008学年浙江省实行新教材第一届高考历史学科教学有效性策略和实践的思考,有不当之处,敬请领导和同仁指导。

2009年8月

第五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社会史进入新课程高考命题成趋势

什么是历史?它无疑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指过去发生的事件与过程,即客观历史本身,如鸦片战争、五四运动等;二是指有关过去的记录与研究,也就是经过人脑研究和加工而成的主体化历史,《史记》、《资治通鉴》就是其中的化表;最后历史是一门学科或专业,是每个中学生都必须掌握和了解的基本的文化课知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重理轻文”的现象普遍存在,历史总摆脱不了“二流学科”的尴尬境遇,应该承认这是中华民族的悲哀,当然这也增加了史学工作者的难度。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在历史课堂中贯穿趣味教学是其中的途径之一。 我国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之者”;近代中国史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梁启超则说:“我是主张趣味主义的人,倘若用化学化分‘梁启超’这件东西,把里头所含的一种叫‘趣味’的元素抽出来,只怕所剩的仅有个零了。”可见,前人的教育活动中已经有了趣味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为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乐于学习历史的主动性,我觉得趣味教学必不可少,它应该有多种多样的形式,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特意总结了以下几条,以便与各位同仁商榷,并以此求教于各位大方之家。

一、利用对联或者民谣的形式。如讲到四大家族对人民的掠夺时,具体可用“民国万岁(税),天下大平(贫)”来形容,而在评价宋教仁时就可利用孙中山先生的挽联“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高度赞扬了他捍卫共和宪政的献身精神,表达了革命党人前仆后继誓死保障民权的决心。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对沦陷区日伪财产的接收最终成了“劫收”,人民对国民政府的统治大失所望,一首民谣“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就反映了人民希望变成失望甚至是绝望的过程。

二、利用诗词的形式。慈禧太后无疑是晚清最大的卖国贼,她腐朽的统治直接导致了近代中国百年的屈辱,讲述这段历史时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家章炳麟的《讽慈禧太后七十生辰诗》可用。“今日幸颐和,明日幸北海,何日再幸古长安?亿万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五十割交趾,六十割台湾,七十更割辽东地,廿余省版图渐蹙,预期万寿祝疆无”,这样既可以勾画慈禧卖国求荣的一生,又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讲授长征、渡江战役时利用毛泽东同志的《七律·长征》和《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而在学习人民解放战争第二年战略大反攻的形势时,则可利用陈毅元帅的《吟反攻形势》,教师可以一边吟诗,一边勾勒出反攻的大致画面。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又巧妙地把历史与地理知识结合起来,迎合了高考的大趋势,事实证明利用这首诗的教学效果很好。

用心爱心专心 1

上一篇:高空坠落应急演练总结下一篇:公开招聘会上的演讲稿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