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低碳生活要范文

2022-06-12

第一篇:践行低碳生活要范文

践行低碳生活

践行低碳生活, 践行低碳生活,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

2010 年的上海世博会,为我们国家的经济与文化,国际交流等方面带来了 重大的影响。,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加强与各国的经济和技 术合作,促进国际间经济贸易往来具有重大意义,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 部环境,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促进我国消费需求的扩大,为国内创造相当多 的就业机会。 世博会作为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 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关注人类面临 的共同问题,并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的过程,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们以 深刻的启迪。因此,2010 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反映 了人类社会对未来可持续

学校园里,“碳排量”、“低碳生活”、“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很流行的 名词,甚至有些大学生还在为其做宣传,许多高校的百余名大学生环保志愿者通 过行为艺术表演等方式,倡导广大市民参与“低碳生活”。在我省的河南大学,成 立了关于可持续发展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沙龙,其间讨论了有关节能减排等问 题,以及诸多与大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环保生活”。 低碳生活的新兴词语,不仅是当今社会的流行语,更是关系到人类未来的战 略选择,低碳生活在“80 后”中渐成时尚并不为奇。有大学生表示:“热衷于节能 环保,除了感觉这是我们‘80 后’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更觉得这是一种时尚。”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80 后”大学生,开始把节能环保当做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有大学生这样认为:“注意节能环保,就像在公交车上让座一样成为习惯。”

随着节能环保理念在“80 后”逐渐深入人心, 他们的消费和生活观念也发生了 一些变化,一位大学生这样说:“我改变了以前认为名牌才是时尚的想法,闲暇 时间看书、做手工、做运动、参加公益活动,我觉得这种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才 是真正的时尚。 其次,许多大学生认为,环保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与动植物保持 和谐相处。我们清楚地了解到许多动植物的锐减与人类的不遵守平衡规则有关, 现今生态系统已经不平衡,环保就是为了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环保的根本目的 是改善人类现在的生存环境、满足发展的需要。 水资源的宝贵性也是另一个重要的方面。经济的发展,是我们面临着水资源 的许多问题, 诸如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等,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水资源的浪费, 都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最后,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随地扔垃圾、随地吐痰、践踏草坪等这样的小 事经常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这些看似很小的日常行为习惯可以说是一些人的陋 习,大家对此深恶痛绝。这些事情在我们大学生中是很少有的,表明现代大学生 有很强的环保意识,并且把这种意识带到行动中,真正对保护环境起到了从自身 做起的作用。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践行低碳生活方式,构建和谐校园,为我国构建 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呢? 我们应该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从我做起。例如:适当 的素食,拒食野生动物,不购买野生动物产品;.不单独使用一间课室自习;不 追求过分穿着,只购买必要的衣物;少用洗衣机,多用手洗,平时不用洗衣机时 关掉;.节约用电。如光线明亮时不开灯,离开时随手关灯;.宿舍的饮水机在白

第二篇:树立低碳理念,践行低碳生活

一、 低碳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共识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它严重影响了人类环境和自然生态,根据IPCC的报告,从1920年到2000年,北半球的冰雪覆盖锐减了约400万平方公里,肯尼亚的冰雪覆盖在过去的100年里消失了92%,在冰川减少的同时,地球海平面日益上升,并且累计超过200毫米。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表温度上升了0.9℃,沿海海平面上升了90毫米。海平面的继续上升使众多岛屿将被淹没,印尼有关部门预测,到2030年,印尼约1.8万个岛屿中的2000个将由于气候变暖而沉没于海底。2010年,中国经历了罕见的极端天气,在北京,以“五一节”为分界,之前人们皮袄裹身,之后人们短袖上阵,春季俨然不存,而在南方诸省,雨季则有提前到来之嫌,洪暴泛滥使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等地民众的财产损失惨重。在过去的50年里,极端天气事件在世界各地频繁发生,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的明显增加不利于全球的生态平衡,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其概念首先由英国提出。而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被称为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理想形态是充分

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它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它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低碳这个概念几乎得到了广泛认同,而且从国家意识进入日常生活领域。低碳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二、 低碳是人类生存的需要

人类的生存过程,就是消费能源、向自然排放危害环境物质的过程。二氧化碳是人类消费能源、资源的必须产物,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大和活动能量的急骤膨胀,人类的活动已经危及到自身生存的基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新兴国家经济的发展,能源作为现代经济的最基本元素,其需求将不断增加。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IA)的报告《国际能源展望2010》,全球能源需求量从2000年的406万亿英热单位增长至2007年的495万亿英热单位,然后将进入高速增长时代,预计将在2035年达到739万亿英热单位。同时美国能源报署预测,最大的能源增长来自于非经济合作组织与发展组织的地区,如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将会比发达国家有更大的能源需求增加量。

正是由于世界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故虽然新增加的能源需求大部分仍由传统的化石能源提供,但因传统化石能源储量

有限,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100年左右耗尽,并非取之不尽,因此人类必须开拓新的可再生能源,才能保证未来社会能源的供应。

进入2011年以来,中东各国政治局势紧张,导致国际油价上涨的同时,能源安全问题再次为世界所重视。而日本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导致占其发电总量达三成的核电站无法正常运作,这些电力缺口将由哪些其他供电方式补充,更是引发了国际社会对能源安全问题的思考。中东地区之所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争冲突最为频繁的地区,与其地下蕴含的巨量石油资源有着很大关系。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东地区的冲突,其核心是对石油资源的争夺,背后隐藏的是各国对能源安全的激烈博弈。

维护能源安全,除了向国外采购,或者通过军事力量保证能源供应管道顺畅以外,另一种方法就是大力发展不消耗传统化石能源的新能源。发展新能源不仅能大幅提高本国的能源供应,而且不会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更加符合当今和平和发展的世界主题。尤其是对中、印等未来能源需求巨大的新兴国家来说,发展符合“低碳”理念的新兴能源,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无疑是当前最为有效且最为现实的能源安全解决方案之一。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环保问题重视程度迅速提高,与二氧化碳排放相关的“温室效应”、“全球气候暖化”等问题成了世界关注的焦点。环保主义者认为,自工业革命以来,人们焚烧化石矿物生成的能量和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排放大量

增加,而这些排放的温室气体能大量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产生常说的“温室效应”,从而导致全球变暖。而最为令人震惊的数字是,人类近100年所排放的温室气体相当于100年以前所有的人为活动所产生的排放气体总和,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也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人们对于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所带来的相关环境问题忧心忡忡。当前科学上的一个广泛共识是,如果不将气温上升控制在2℃以内,那么人类对气候系统的破坏将走向不可挽回的地步,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各种负面影响也将日趋严重。

三、 践行低碳经济理念是一种历史使命和责任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全国能源消费量是32.5亿吨标准煤。煤炭的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也就是说,目前我国能源消费除了总量大这一特点外,能源消费主体还是以煤炭为主,我国的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一。而我国的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按照这种发展模式,如果我们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未来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一些国际机构曾做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煤炭消费总量约占全世界煤炭消费总量的48.2%。如此以来,由煤炭燃烧带来的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就比较严重。这与我国能源禀赋有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特点是“富煤少油贫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使用存储量多的能源是正常的,但这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付出了

不小的环境代价。实现低碳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未来世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仍将持续增长。据美国能源署报告,到2035年,世界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420亿吨,其主要增加量来自非经合组织国家。2007—2035年,非经合组织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年化增长率将达2%,远超经合组织国家的0.1%,而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年化增长率将更高,达2.7%,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虽然美国能源署的数据并不一定完全符合实际情况,但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未来碳排放量形势之严峻毋庸置疑,发展低碳经济、减少碳排放量已是势在必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环境保护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越来越大,要实现社会经济的各项发展目标,解决目前存在的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矛盾,走低碳经济道路是最佳选择。低碳经济所倡导的低碳发展模式是人类经济未来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政府一直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国家要出台一些激励政策和措施,如建立新的税费机制,调整煤炭和清洁能源价格倒挂的现象,向市场提供更多可替代的清洁能源等等。2010年10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途径是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而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期间将“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形成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

使新兴产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得到提升。”这其中,低碳产业就占据了七大新兴产业的半壁江山,其中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三个产业属于低碳产业的范畴,而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亦有相当部分涉及低碳产业。

四、低碳理念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时尚

发展低碳经济,不仅需要建立低碳生产体系,也需要引导建立低碳消费体系。随着低碳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低碳理念在被纳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也渗透到了城市、社区和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我国自古就有崇尚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低碳既是涉及国家乃至人类发展方式的重大问题,又是与每个公民、每个家庭息息相关的事,低碳生活虽然是新概念,但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态环境,其实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不是能力,而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习惯。就好像我们所居住和工作的地方,如果可以不需要人工制造气温,就尽量自然通风、自然采光,这样的生活就是低碳的。只要建立了低碳的理念,低碳生活就触手可及,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生活的细节开始,实践低碳生活,为低碳经济发展作出一份贡献。践行低碳的生活方式,必须转变公众和社会的观念,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如下:

一、 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间浪费着巨大的能源。

二、 戒除以“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据中国科技部《全民节能减排手册》计算,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可节省生产塑料袋的能耗约1.2万吨标煤,减排31万吨二氧化碳。这种“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引导公众觉悟到改变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与节能、减少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关系。

三、 戒除以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奢侈消费”嗜好。由于人们将“现代化生活方式”含义片面理解为“更多地享受电气化、自动化提供的便利”,导致了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于高能耗的动力技术系统,其环境代价就是增排温室气体。

地球只有一个,善待地球,就是善待人类自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返璞归真地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用最自然、最传统的方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让我们的家园重现昔日的碧水青山、鸟语花香。

第三篇:倡导“低碳教育”践行“低碳生活”争做气候公民

倡导“低碳”教育构建“低碳”校园

安源区三小苏飞

[摘 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利用和低碳或无碳能源开发。低碳生活,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行为艺术”,作为学校,我们更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教育”,注意节电、节油、节气,而“低碳生活”,对于学生有些陌生,但与我们的生活又是那么息息相关,那就让“低碳教育”走进我们校园,低碳教育从细节做起、从点滴做起。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保意识低碳教育两型社会绿色校园

校园是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运行系统,学校作为传播文化知识、培养国家人才的机构,具有引导人类文明、提升群众意识的职能。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一批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也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因此,我们要结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组织开展以节能减排、文明创建等为重点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树立节能意识,增强环保责任,践行低碳生活,提高文明素养。

一.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优美的环境、和谐的自然也随之减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这些环保新名词也悄悄进入生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一种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模式, ,通过技术创新、节能减排以及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和废气的排放,减少工业废水的污染,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加入进来。当然,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 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包括一些低碳的良好生活习惯:倡导低碳,呵护地球。

二.低碳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具有能源消费量大,人均资源少,环境承载容量小的特点,同时也面临着温室气体减排和保护资源环境等巨大的压力。 从党的十六大以来,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再到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一系列政治决定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新能源为基础的低碳经济,而要实行低碳经济,就要从基础抓起,从学生开始,做到人人参与,全面实行低碳教育。

三.低碳经济与校园的密切关系

“孩子是未来的领导者和主人,低碳教育更应从他们抓起。”BP公司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经理张磊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肩负着让祖国富强、民族振兴的重任。低碳的发展必须从基础开始,而小学生是国家的基础。只有让他们认识到低碳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做到推广低碳生活。从小植入“低碳”根,来日造就“低碳达人”。此外,孩子能有效影响家庭,影响父母甚至祖父母两代人,进而影响周围更多的人参与环保。 如果家庭都能尽自己的力量去宣传和改善环境,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为祖国的未来出一份力,低碳经济将会成功一半。因此,在校园中推广低碳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

四.引导低碳教育,践行低碳生活

(一).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规范管理

领导重视是加强环保低碳教育,构建绿色和谐校园的前提和保证。环保低碳教育是一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综合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积极鼓励师生员工参与学校规划,共同制定校园环境和发展的各项措施,如:校园绿化、能源节约、垃圾处理、污染控制、设备维护、创设“平等、和谐、宽容”的人文环境等。同时,还让思品、自然、科学、美术等各学科教师加强环境教育的学习和指导,使环保低碳教育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

(二).建设绿色校园优化育人环境

环境熏陶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基础,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具有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更是尤为重要。我们以建设绿色校园、生态校园为目标,将绿色环保理念贯穿于整个校园建设过程之中,力求学校与自然的和谐,与深厚文化底蕴相统一。首先表现为校园环境建设的生

态化。学校合理地规划花坛绿地,种植花草树木,建成了绿色花园式学校。其次,从细微处入手,随时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如:在每个水龙头边上都贴上了宣传标语:“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用水”;电源开关处贴上 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因为制造他们所使用的石油也是一次性的;纸张正反两面都充分利用;学校中的垃圾进行分类回收,提倡“无纸化办公”,加大电子化教学的力度,鼓励学校实施书本的循环使用等举措。

(三).加强低碳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1.让“低碳教育”融入课堂

①.利用班会课定低碳主题开展中队活动,如:你对“低碳”的理解; “低碳生活”的意义;生活中哪些物质涉及到“碳”元素;怎样做才能实现“低碳生活”;说说你的节能金点子。初闻“低碳”话题,多数同学一脸迷茫,满头雾水,都质疑地问:“老师,什么是低碳啊?”只有个别同学说:“哦,我知道,低碳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对于同学们的反应我让他们注意关注报纸、网络上的低碳话题,查阅相关的低碳资料,加深对低碳的理解。最后通过同学们的资料查阅、整合,同学们对低碳生活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了解了节能减排对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②.学校“低碳教育”要有序开展、持之以恒,渗透“低碳节能、绿色环保、文明礼仪、安全创新、爱国爱集体、亲情孝敬、„„”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在课时的设置上把它纳入班级课表,保证时间落实。执教老师课前必须制定好教学计划,撰写活动方案,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活动。努力做到三保证:专课专上;合理安排;过程保证,责任到人。如:收集、发放并学习《养成低碳生活好习惯》、《低碳生活50条准则》等教育宣传资料,参观低碳生活图片,围绕地球、家园等话题进行现场讨论,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平时的吃穿住行,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与环保有关,从而使大家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③.就“低碳生活”专题布置特色作业:

如:环保作业:省电、节水、多步行

要求学生都要制定个人或家庭“低碳生活”计划,在力所能及情况下省电、省水。 健身作业:跳绳、踢毽、多跑步

坚持每天半小时阳光运动,选择项目包括跳绳200个、踢毽60个及跑步等,并将父母带动起来,教父母跳集体舞、打羽毛球、乒乓球等,这样既能督促学生锻炼身体,同时也增加了亲子互动。

生活作业:做菜、做家务

要求低年级学生在家里学洗红领巾、扫地、学习整理自己房间,中高年级学生在家里学洗衣袜、帮妈妈做家务,做生活的小主人。

(二). 开展特色活动,让“低碳教育”焕发活力

学校突出“体验低碳生活,争做文明师生”这一主题,以节能减排、文明创建为重点,科学、合理安排社会实践活动。有效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发挥家庭、社区作用,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和形式,凸现学生自觉参与、自主教育、自我提高的活动特色,使孩子们用自己真挚的热情传播着环保的理念,用自己切实的行动开展着“低碳生活”。

如:在全体师生中倡导:少开一次车、少买一件衣服、少烧一次煤球炉、少用一次洗衣机、少开一会电脑、少看一会电视、多一次课堂“低碳生活”渗透教育等“六少一多”活动,增强教师身体力行、低碳教育从细节做起的意识。

在学生中开展:不用一个塑料袋、不用一次性筷子、不浪费一粒粮食、不浪费一滴水、不浪费一度电、不乱扔一片废纸,多开展一次“低碳生活实践”、多一次花木领养活动、多一些绿色班级创建等“六不三多”教育活动,同时开展“环保小卫士”、“节能标兵”评比活动,以点带面,引导学生“低碳生活”,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在家庭中开展:“小手牵大手”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米、一度电等“四节约”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家庭能源使用方式对节能减排的意义和作用,关注生活中的节约方式,学习和寻找节能的窍门和方法,让低碳理念从校园延伸家庭,辐射社会,真正让环保成为时尚,让绿色走进家庭,让低碳融入生活。

(三).固内化认识,促长效行动

在同学们对“低碳生活”有了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为使他们能以认识指导行动,能够将认识内化成一种习惯的行动,老师继续指导同学们做了以下两方面的事情:

第一.每个人设计一句有关低碳生活行为的日常招呼用语,相互碰面就用自己的招呼用语,代替习惯性的“吃饭了吗” 、“作业做完了吗”等,这样有利于相互提醒,便于

自己时时、日日不忘做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如“今天你随手关灯了吗” 、“你跳绳锻炼身体了吗” 、“今天自带专用杯了吗” 、“今天我跑步上学的,感觉身体很舒服啊 ” 、“今天我没有吃零食”等。这些字里行间看不见“低碳”踪影,但却处处在践行着低碳生活。

第二.开展“我的低碳生活”创意征文活动,还将自己的低碳生活小事上传到QQ空间,并提倡同学们将自己QQ签名更新为有关低碳生活的话题,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和参与低碳生活。

第三.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废旧物品利用设计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寓教于乐,加深了解,培养青少年的低碳理念。

第四.在红领巾广播站增设“低碳生活小当家”栏目,就低碳热门话题进行专题宣传,同时大力宣传大家在实践中的节能金点子,增添大家的创意生活意识。

通过活动开展,老师和学生们以前的许多陋习不见了,校园内水龙头不再滴滴答答漏水了;教室里开灯无人、白日灯的现象没有了;废纸、饮料瓶也主动放进了收纳袋里,充分做到废物利用、以物换物;用过的中性笔丢笔套的人少了,换笔芯的人多了;办公室里饮水机、电脑不用时都及时关闭了;每天谈论散步、跳舞健身的人也多了,校园出现了一派新面貌。

(四).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密切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切实做好典型宣传报道工作。加强与少工委、共青团、社区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积极争取家长、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育人网络。

总之,低碳理念的树立、低碳行为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通过以上一系列教育活动,我也相信我们一定能带动同学们从“初识低碳”到“再识低碳”,从“表层认识”到“深入理解”,从“纸上文字”到“实际行动”的渐学渐深,脑海中一定能够深深的烙下“低碳生活”的印记,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一起做低碳生活的气候公民。

第四篇:大学生如何践行低碳生活

1.背景

20 世纪以来,全球平均气温以上升0.74 ℃的速率升高且呈上升加速趋势,世界气象组织2009年12 月8日公布,近10年已成为人类有气象纪录以来最热的10 年。当代全球气温快速变暖导致了冰川融化,致使洪水、暴雨、暴雪、干旱、热浪、龙卷风等极端天气频发与强度增加,给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了不可抗拒的可怕灾难,使世界陷入了空前的危机和困境。气候问题已成为当代国际政治的一个核心问题。为此,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署(UNEP)于1988 年联合成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迄今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4 次评估报告,一次比一次更精确,尤其是2007 年发表的第4 次评估报告明确表明,地球上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90%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1750 年以来,人类的生产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工业化,而工业化的动力又主要是化石燃料,它的使用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温室气体和废气废物,造成地球表面温度上升和严重的环境污染。据国际有关机构测算,工业化以来排放的温室气体大致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70%左右,其中二氧化碳又占温室气体总量的80%,化石燃料燃烧后排放的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成为全球气温升高的“元凶”。因此,发展低碳经济, 建设低碳社会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责任,拯救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是世界各国的神圣使命。

2007年9月8日,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当天举行的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四项建议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其中提出:应该加强研发和推广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低碳能源技术,并建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共同促进亚太地区森林恢复和增长,增加碳汇,减缓气候变化。胡锦涛指出:中国将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理念,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中国将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继续推动并参与国际合作。

2008年1月17日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首任主任夏堃堡先生在首届中国和谐城市论坛上指出“低碳经济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月,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在京成立。同月,国家发改委和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选定了上海和保定作为低碳城市发展项目试点,由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科技部、环保总局、商务部等专家组成的项目技术顾问组也正式亮相。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表示,低碳发展是中国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必然选择,也会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行动之一。 2.低碳生活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由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提出。《能源白皮书》指出,低碳经济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国内普遍认为,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以低碳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的重要含义之一, 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 而且意味着要引导公众反思那些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消费和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在市场经济的体制和观念下,“低碳经济”高能效、低能耗技术状态下的生产仍然是追逐最大利润。因此大量的生产就不可避免, 所生产的产品最终一定要想办法卖出去, 而且卖得越多越好。然而大量生产必然会产生大量污染、大量排碳。单位能耗虽然降低了, 但能耗总量因大量生产而大大增加,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会减少多少或许还会增加。举例来说, 通过几十年的努力, 小汽车行驶100km 的耗油量下降了约50%, 但由于小汽车的总量增加了几十倍。显然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增加了许多倍。因此说,“低碳经济”仅有先进技术的支撑是不够的, 必须依托于“低碳生活”才能实现真正的节能减排目的。

低碳生活是低碳经济的基础, 低碳生活构成了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经济也依托于低碳生活。大势所趋的低碳经济势必造就新型的低碳生活模式。而且低碳的生活方式比单纯减少碳排放更重要, 相比于生产性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减少生活性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更具有本源的意义, 是低碳经济的关键。 3. 大学生与“低碳”

2011年5月30日至6月1日,两岸三地绿色大学联盟成立活动分别在台湾中央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南京大学三地举行。三校在南京大学联合签署《两岸三地绿色大学联盟协议》,共同发表《绿色大学联盟宣言》, 使中国大学创建绿色大学的活动进入一个新的高潮。根据协议,绿色大学联盟将在开展绿色研究、实行绿色教育和建设绿色校园三方面展开合作,集中关注气候与环境变迁等相关议题;重点针对环保教育、绿色校园等;三校每年轮流主办研讨会,讨论不同绿色主题,组建共同研究团队,结合三校特色,深化现有合作项目,并开启新的研究计划。

大学生是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21世纪的大学生,可以说他们是在环保理念教育中诞生的一代,必将成为未来环保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在引领普及环保知识、倡导组织环保活动、践行低碳生活等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理应成为我国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建设低碳社会的主力军。他们是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心态开放,最易接受新生事物;不仅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接受和消化新生事物,还不因循守旧,崇尚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因此,在高校进行“低碳”理念的灌输及推动其发展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他们不断在传播和践行“低碳”理念的时尚潮流中能够检验和克服自身缺点,一步步实现自我认可和转换,进一步实现自我超越;在营造和丰富“低碳”理念的社会环境下,以个人为圆心,向四周逐步辐射“低碳”理念,鼓舞更多的人群为实现“低碳”社会而贡献出知识、奉献出青春与热情,从而也增强了自我的社会责任荣誉感。 4.践行低碳生活 4.1建立低碳消费观

低碳消费观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本着节约、健康、环保、适度的原则进行消费的一种理性消费态度,简单讲就是“只买对的不选贵的”。作为低碳生活方式引领者的大学生消费群体,建立以节能减排为核心的低碳消费观是当务之急。

首先,树立“新节俭主义”理念,即理性消费、简约生活。”高消耗生活方式导致的结果是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在世界位居前茅,而其中,居民的生活消费碳排放占到了40%左右。有调查研究表明:“居住占城镇居民生活行为对能源消费的45.1%,直接生活用能占26.43%,食品占11.66%,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占8.37%,四者共占91.56%。同时这些行为也是较大的碳密集行为,分别占城镇居民生活行为二氧化碳排放的43.82%、24.47%、12.85%、9.74%,共占90.88%”。这说明城市交通与建筑的节能减排依赖于居民消费方式的转变,这也就意味着要提高大学生的低碳消费水平,进一步推进低碳生活方式的开展普及。由此可见,在全社会都在倡导节约、环保的时候,大学生更应该增强节约意识,树立“新节俭主义”理念,用头脑选择更好的方式花钱,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其次,要树立“循环消费”的理念,即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循环消费”观念要求大学生要坚决抵制“一次性消费品”的制造和使用,坚决在消费活动中首先选择可循环利用的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碳排放,将保护资源、节能降耗的低碳生活和消费方式贯彻到日常生活中。但是调查表明,大学生在生活购物中使用一次性餐具(即使是有偿的)、购物塑料袋仍很普遍。前些年,我国开始实施“限塑令”。无节制地使用塑料袋, 是多年来人们盛行便利消费最典型的嗜好之一。要使戒除这一嗜好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单让公众理解“ 限塑” 意义在于遏制白色污染, 这只是“单维型”环保科普意识。其实“限塑”的意义还在于节约塑料的来源——— 石油资源、减排二氧化碳。这是一种“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据中国科技部《全民节能减排手册》计算, 全国减少10%的塑料袋, 可节省生产塑料袋的能耗约1.2万吨标煤, 减排31万吨二氧化碳。关联型环保意识不仅能引导公众明白“限塑就是节油节能”,也引导公众觉悟到“节水也是节能”(即节约城市制水、供水的电能耗), 觉悟到改变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与节能、减少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关系。

再者,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比如, 据制冷技术专家估算, 超市电耗70%用于冷柜, 而敞开式冷柜电耗比玻璃门冰柜高出20%。由此推算, 一家中型超市敞开式冷柜一年多耗约4.8万度电, 相当于多耗约19吨标煤, 多排放约48吨二氧化碳, 多耗约19万升净水。上海约有大中型超市近800家, 超市便利店6000家。如果大中型超市普遍采用玻璃门冰柜, 顾客购物时只需举手之劳, 一年可节电约4521万度, 相当于节省约1.8万吨标煤, 减排约4.5万吨二氧化碳。

然后,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嗜好。2010年第一季度,全国车市销量增长最快的是豪华车,其中高档大排量的宝马进口车同比增长82%以上, 大排量的多功能运动车SUV 同比增长48.8%。与此相对照, 不少发达国家都愿意使用小型汽车、小排量汽车。提倡低碳生活方式, 并不一概反对小汽车进入家庭, 而是提倡有节制地使用私家车。日本私家车普及率达80%, 但出行并不完全依赖私家车。在东京地区私家车一般年行使3000至5000公里, 而上海私家车一般年行使1.8万公里。由于人们将“现代化生活方式”含义片面理解为“更多地享受电气化、自动化提供的便利” , 导致了日常生活越来越依赖于高能耗的动力技术系统, 往往几百米的短程或几层楼的阶梯, 都要靠机动车和电梯代步,其环境代价是增排温室气体。 4.2低碳饮食

人们的饮食结构中畜禽肉类、油脂等高热量食物比重上升,而该类食物的生产以多耗能源、多碳排放为特点,不仅造成肥胖发病率上升,同时也增加了减肥群体耗费电力的减肥消费。德生态经济研究所报告称,肉食者饮食造成的碳排放将近为素食者的两倍,其中牛肉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特别严重,生产1公斤的牛肉所排放的温室气体,相当于驾车行驶71公里,相比较之下生产1公斤的猪肉,约等于行驶26公里。也有研究表明,消费1Kg 牛肉大约会产生36.4Kg 的碳排放,而消费同等分量的水果和蔬菜产生的碳排放仅为4.3Kg。每人每天少吃肉多食用水果和蔬菜就可以减少碳排放量。我国《全民节能减排手册》中指出,如果每人每年少食用0.5千克猪肉,那么大约可以减排0.7Kg 碳排放,全国就可减少91.1万吨碳排放。另外,瓶装饮料从加工生产、灌装、运输、销售到饮用的整个过程消耗了很多能源,同时盛放饮料的容器还可能不可降解,会造成更多环境污染。因此,一是要在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少吃荤食、多吃素食; 二是要多吃粗加工或不加工的食品、少食用精加工的食品; 三是尽可能选择采用环保包装材料的食品。 4.3低碳穿衣

一件衣服从原材料生产、制作、运输、使用到废弃后的处理,都在产生碳排放。据计算,生产一条400 g重的涤纶裤子,按两年的使用寿命来计算,大约产生47Kg二氧化碳排放。而采用棉、麻等天然织物的衣服,在生产时消耗的能源和使用时产生的碳排放相对较少。比如一件250 g重的纯棉T恤在其“一生”中大约排放7Kg的二氧化碳。阿迪达斯专柜已经推出一些“低碳”款式运动鞋,鞋子的面料以天然有机材料为主,可以充分回收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耐克、乐卡克、李宁等品牌的部分服饰采用相对较“低碳”的有机棉、竹纤维、彩棉等材质制成,在倡导生态的同时,也会防止化学染剂的二次污染。

衣服在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碳排放,如清洗衣物时,每使用1Kg洗衣粉要产生0.68千克的碳排放,每使用洗衣机一小时也要产生0.399Kg二氧化碳。因此,一是要多穿天然面料服装; 二是适度购买新衣; 三是洗衣时选用环保洗涤用品并且尽可能少使用洗衣机。 4.4低碳出行

相关资料表明: 汽车平均每燃烧1 升汽油,要释放出2.2千克CO2;而公共汽车每百公里的人均能耗是小汽车的8.4%,电车每百公里的人均能耗是小汽车的3.4%~4%,地铁每百公里的人均能耗是小汽车的5%。因此,应绿色出行,对于较近的路程,可以选择骑自行车或者步行。 4.5轻体育

轻体育相对于大强度、高能耗的体育活动而言,具有能耗低、强度小的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它不仅在负荷上的“轻”以愉悦身心、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还能以实现自我价值、实现个人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如以爬楼梯、快走、骑单车、踢毽球、登山、街舞、瑜伽为代表的“低碳健身”运动,它们都属于自然经济基础下产生的原生态体育,为现代休闲娱乐的回归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原料。其顺应自然的和谐价值、体现多元的文化生态价值及游憩养生之道等特征都为生态文明时代的大众体育的繁荣提供可能,都应该被归为泛轻体育范畴。

爬楼梯是一种有效的健身方式,在国内外都有爬楼梯比赛,如美国纽约号称“爬楼梯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帝国大厦爬楼梯比赛已经举办了33 届;英国伦敦金融城的“42塔”大楼爬楼梯比赛。爬楼健身吸引了无数的体育健身爱好者,也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它不仅可以健身,而且可以降低电梯、跑步机、空调的耗电量,节电即是“低碳” 。

第五篇:大学生如何践行低碳生活

姓名:刘 钊 测绘2010二班 学号:07103080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新闻报道,讲述在瑞士的一个小镇上发现了巨大的煤煤矿资源,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中国,相信着一定是一件举镇欢呼的大事件,因为这比将会给当地的经济带来腾飞,人民的生活必将得到充分的改善,该镇的GDP又要提升N个台阶,政府工作汇报上又会增添几个亮点„„但在瑞士,在做这个小镇,引发的却不是因此而带来的欢呼,而是当地人民,当地政府对该煤矿开采的严重抗议,因为大家都知道,煤矿开采必将会给当地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为了保护当地的环境,他们拒绝了如此的诱惑,这不得不引发国人的深思,更不得不引发我们带带大学生关于如何践行低碳生活的深思。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低碳生活”虽然是新概念,但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态环境。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尽

管仍有学者对气候变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因此“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低碳生活的出现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在这种生活方式逐渐兴起的时候,大家开始关心,我今天有没有为减碳做些什么呢? 在北京的八达岭,一个碳汇林林场已经成形。如果你想抵消掉自己的碳排放,可以来这里购买碳汇林或种树。林业碳汇是通过实施造林和森林经营管理、植被恢复等活动,植物叶片中的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水,土里的无机盐和水分,释放氧气通过筛管把制造的有机物再运送到土里,土里的真菌和细菌再把有机物分解,从而产生物质循环,对于地毯方面来说起到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比起少开车、少开空调,购买碳汇林的主意,受到更多人的欢迎。目前,减缓气候变暖的主要措施是减排和增汇。与减排手段相比,林业碳汇措施因其低成本、多效益、易操作,成为减缓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

对于第一段我提到的欧洲国家在对待低碳生活的态度,不少人表示,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从高碳到低碳的转变, 正如2010年中国一位能源方面的专家在参加哥本哈根大会时表示,欧美已经进入后石油时代了,朝着新能源的方

向走了,我们和他们比差两个时代,他们破坏在先,现在他们富裕了,有了足够的资本来高谈阔论低碳生活,现在却要我们来和他们尽同样的义务,这显然不公平,这种说法并非没有道理。但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铺张浪费,贫穷不堪却要像暴发户一样得瑟:比如不管大中小城市,到了晚上到处灯火通明,堪比琼楼玉宇,多是形象工程,却都美其名曰“亮化工程”。而美国、欧洲则没有这么显摆。

作为一位大学生,一位知识分子,一位有为青年,我们应能充分认识到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我做起,从实践做起,从身边的每一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充当低碳生活的先行军和领航人,并积极投身低碳生活的宣扬和倡导活动。

(一) 充分认识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还记得那次在电影院看了《2012》,我们的感叹除了电脑特技的视听震撼外,还有一点,那就是末日会不会到来,参照科学家们给出的数据,其实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经济学告诉我们,搭电梯上下一层楼0.218千克、看电视一小时0.096千克、吃一个外卖便当0.48千克、丢一

公斤垃圾2.06千克……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增加着二氧化碳排放量。

所以低碳生活迫在眉睫。

(二) 从我做起,从实践做起,从现在做起。

一、 衣:

1.少买不必要的衣服,旧衣再次利用,如利用废旧衣物制作手工艺品,一衣多用

2.采用节能方式洗衣,多手洗少机洗,少用洗衣粉

二、食:

1.在外面就餐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

2.食堂就餐,不铺张,不浪费,吃多少,打多少。

3.减少食品浪费,少吃少买不浪费;减少动物产品浪费,利于身体健康

4.坚决不吸烟,不酗酒。

三、住:

1.宿舍热水器使用,需要用多少热水,烧多少,且在不必要的时候尽量不要开热水器。

2.离开宿舍随手关灯,做作业尽量使用台灯,保持窗户打开,尽量使用热光照明。

3.合理使用电器,不用违章电器,电脑使用要合理,坚决杜绝通宵照明

四、行:

1. 选用环保交通工具,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比如校车,公交车。

2.步行与骑自行车有利于身体健康。

3.多走楼梯少用电梯。

五、学习:

1.教室上自习合理开灯,尽量多人在一起上自习,提高电灯的利用率。

2.离开教室记者随时关灯,关多媒体设备。尽量去图书馆上自习。

3.减少文具浪费,多次利用,节约用纸,使用再生纸

4.减少纸质书籍使用,鼓励使用电子书;重复使用教科书。

(三) 积极投身低碳生活的宣扬和倡导活动。

1. 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的以环保为主题的各种活动,投身各种各样的低碳公益活动。

2. 加入学校,学院的环保组织,比如青年志愿者协会等。

3. 从身边同学,朋友入手,积极引导,讲解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并告诉他们如何和践行低碳生活。

4. 争当低碳生活文明小标兵 ,树立榜样。

低碳生活,有你有我有大家,2012我们平安度过。祝福我们美丽的地球,我们人类的大家园,繁荣昌盛,幸福美满。

上一篇:吉他社团申请书范文下一篇:进修人员协议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