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医生论文范文

2022-05-10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死亡医生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类所有恐惧中最大的恐惧,而且,死亡恐惧具有普适性和根本性的特点。为了超越对死亡的恐惧,包括儒释道在內的学界人士们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阐述。其实,我们很难对超越死亡恐惧的途径进行结论性的概括,但我们可以通过认识死亡规律,树立不贪生、不惧死的信念,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方式,珍惜生命,享受生命,在有限的生命中获得更多的含蕴。

第一篇:死亡医生论文范文

人性.多元.死亡

[摘要] 姜文电影有着特有的创作风格,在他的电影中随处展現出其独有的姜氏黑色幽默。姜文电影展示了对人性的主题探讨、多元化的叙事内容及死亡与生存的哲学意蕴。然而,姜文电影是一种喜剧包裹下的悲剧电影,姜文电影所真正展現出来的艺术特征——悲剧。

[关键词] 梦 人性 存在 死亡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15.004

姜文是中国电影史上独具特色的个性导演之一,他的作品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对事物和事件进行阐释。从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到《让子弹飞》,姜文拒绝了传统的电影叙事模式,以独具特色的手法创造出个性化的电影叙事空间。看似有着后現代主义特征的姜文电影,在颠覆与建构的同时为影片注入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与悲观的情绪,而这种隐藏在轻松嬉笑的画面背后的悲剧色彩无论是在主题阐释、叙事结构以及哲学意蕴层面上都一直存在。因此,姜文电影在真正意义上可以称之为一种悲剧电影。

一、姜氏电影的文化意蕴

姜文拍摄的四部电影像是描写了一个自己的成长史,从《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对青春的回忆,到《鬼子来了》里对人性的思索,以及《太阳照常升起》中梦境中的塑造,直至《让子弹飞》中他想要表达的晚年的落寞,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实写照。在这四部影片中都依附于姜文颠覆的历史并不断深入对人性的探讨,通过探讨表达了姜文对于世间事物和人物的一种无奈和怜惜。

对历史的颠覆性阐释。在众多的电影中,导演们习惯性地为每个故事安置一个时代背景,姜文则偏向于文革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但与其他影片不同的是,姜文并没有按照文革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所固有的原型呈現出来,而把历史设置为“是一种充满虚构和想象的叙事,是一种迭加着人类現实渴望和梦想的记忆机制”。身份不明的人物诡异地存在,在姜文设置的历史背景中主人公各自演绎着不同的悲喜人生。如在影片《鬼子来了》中,姜文并没有按照传统的抗战叙事模式,而是采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展示了一个道德的迷惑。又如《太阳照常升起》中,虽然影射了文化大革命,但是,却没有直接地展現真实历史的痕迹,反而充满各种交错的时空,亦真亦幻,让人无法捉摸。

对人性的多层面探讨。姜文电影中虽然没有清晰的历史背景,却有着个性鲜明的人物设置。每个人物的存在都有其特有的含义,在每个人物身上所展現的特质正是姜文对人性的一种解读与认知。如影片《鬼子来了》中,姜文并没有着手表現传统意义上日本人对于中国人的屠杀,而是从每个个体的“人性”角度出发,展現了花屋小三郎的各种变化:从信誓旦旦地为天皇效忠到面对死亡时对于马大山的求饶直到最后恢复杀戮的本性,无疑不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特质。这种表現手法虽然荒诞,但其中所具有的内涵则更有深意。正如对马大山的人性展示一样,从善良、懦弱到坚定、愤怒,马大山的人性更值得我们思考,即使是瞬间绚丽的复仇和情感的爆发,但我们却感到了丝丝的悲凉。这种令人叹息的感情用幽默的形式表达出来,让观众在苦涩的笑容中饱含泪水,这种手法使观众更加深刻地铭记因这段历史所受迫害的人们。又如《让子弹飞》中,更具有現代性和时代感,这是对当今社会中的人性的一种变向映射。不论是张麻子还是师爷,还是黄四郎,都是极具个性的代表,他们身上所表現出的特点映像了現代社会中的人的本性特质,他们的设置是有含义的,并不是空洞虚无的存在。

不难看出,姜文的部分电影虽然脱离真实历史而存在,但其中所包含的对人性的探讨却尤为明显。正是这种思考与拷问,让观众看到了姜文内心的某种担忧与悲观主义色彩。每部影片的主题都暗含着他在英雄主义之后的纠结与落寞,表現了姜文电影的悲剧主义色彩。

二、姜氏电影的叙事策略

内心世界多元化。在姜文的每一部作品中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物内心的展現,这些心理展現相互交错,为观众展現了一个个复杂而多元化的世界。如在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年轻时的马小军和中年时的马小军总是出現混淆,每当影片中出現了马小军想象中的愿望达成时,中年的马小军总会马上提醒观众那只是他的想象罢了,这种两种画外音相互交错的形式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模糊的空间,使得观众往往不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是梦境还是現实。正是设置了这样一个世界的展示,让我们看到了主人公内心真正的想法和无法实現理想的苦闷心情。又如,在影片《鬼子来了》中,复仇过后的马大山被国民党军官抓住并命令将其砍头,随着刺刀的落下,画面紧接着转换为一个彩色世界,用头颅的视角看到了一个彩色的世界。众所周知,人死后是不存在这种現象的,而这样的设置为他的影片提供了一种多元的叙事方式,即是对不存在于世上的人设置一个角度,这个世界的呈現正体現了姜文对于生命权利的思索,他正是通过这样的彩色世界来告知观众,让观众从这里出发,真正感受到生命权利丧失后的内心的悲惨情绪。他并不是让我们看到抗战杀敌的痛苦,而是让我们了解那个最原始的人性的内心本质。虽然有人对这种表达方式进行批判,但是姜文创作的人性世界为电影的创作增添了新的手法,是值得思考和学习的。

色彩多元化。姜文电影中的色彩表現较为突出,每一部影片都有独特的艺术特点。通过对于色彩的呈現,姜文表达出了不同的时代特色和历史背景。如在影片《鬼子来了》中,采用的是黑白胶片拍摄的。姜文认为真正色彩的极端就是黑白,这也是他追求极致的表現。黑白可以让我们与历史更加接近,更容易唤起对历史的那份回忆,黑白两色使得影片显得颇为沉闷并略有些凝重感,这也正暗含了姜文的创作风格和影片的整体基调。黑白是两种对立的色彩,正如马大山所代表的淳朴的农民与凶残的日军一样,形成鲜明的对比,将人物的正反性深刻地表露了出来。又如在影片《太阳照常升起》中,整个故事便如在梦境中一般,而梦境中的色彩却如此美丽。梦境中的颜色是更加绚丽多彩的,那种色彩是現实生活中不常见到的,在影片中随处可见这样的色彩存在,包括火车行驶的陆地颜色等等,都打破了常规,完全在另外的时空之中。

梦与現实。梦境体現较为多面的作品便是《太阳照常升起》。影片中充满了荒诞的情节,时空变换错综复杂,视角和语言也较为混乱,对于历史和时间都是一种颠覆,用姜文自己的话说,他想完完全全展現出一种梦境。正是因为梦境具有无逻辑性和错综复杂性,使得这部电影并显得不那么成功。而姜文对于自己的影片的这一特点也有一份自己独特的解释——这种梦境并非完全毫无意义的拼贴,细细品味便会发現,这其中充满各种内涵与意蕴,包括对历史的质问,对爱情的怀疑等等。梦境中的人们可以如此潇洒地选择死亡,然而,这种死亡留给观众的是深深的思索。又如影片《让子弹飞》的结尾部分,张麻子问:“是去上海还是浦东?”这句话里完全透露了张麻子最后已完全混淆了梦境与現实,面对胜利,他并无喜悦,反而多了一份惆怅,他将何去何从,真正留下的只是他自己的落寞与孤单。正如《太阳照常升起》的由来一样:“一代人来,一代人走,大地永存,太阳升起,太阳落下,太阳照常升起。”(《圣经》)这正是影片的中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必然相连的,不会消失。天地不会为之动容,太阳照常升起,人终究还是要无奈地离去。

不难看出,在姜文电影中,他巧妙地把时间和空间、历史与未来交融在一起,使观众在真实与想象中间自由穿梭,也曾用梦来呈現一个不一样的空间,这种独特的创造手法为观众打开了一个新的时空,对真实的生活时空进行了解构和重组,让观众有了一种全新的对空间的认知。姜文正是通过这种另类的空间折射出了現实时空中的无奈,通过梦境达到了一次彻底的自我释放。

三、姜氏电影的哲学意蕴

死亡与存在。“对于死亡,姜文在访谈中曾经谈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意识无意识地被恐惧包围着……那么恐惧来自哪?来自于想象的结果,可能是死亡。当死亡真正临近的时候,你可能并不恐惧,或者说你要摆脱恐惧恰恰要接近、拥抱死亡的方式。”[1]在姜氏电影中,对于死亡的设置随处可见。如在《鬼子来了》中,马大山在最后被处死时,却是如此从容与冷静。之前面对突如其来的两个人时的惊慌和恐惧完全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果敢和冷静,那最后的一抹微笑,更为其增添了几分优美。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梁老师没有缘由的自杀,影片并没有过渡的悲伤,反而是潇洒得让人感觉不到一丝悲痛,或许这些死亡与恐惧、痛苦毫无关系,反而是一种安逸的选择。然而对于存在的人们,痛苦和恐惧是不可避免的。在《鬼子来了》中马大山也是如此,生存中的恐惧无时无刻不在身边,然而面对死忙他却如此淡定和从容。如在《让子弹飞》中,人们都害怕黄四郎,因为黄四郎是权力与金钱的象征,人们对此无时无刻不充满恐惧,然而当黄四郎被打败的时候,人们却完全地释放,不再拥有恐惧。而师爷更是典型代表,平日如此胆小之人,在死之前心胸豁然开朗,我们不会再记起他的胆小如鼠,只会为此刻他的死亡而感到悲凉。正如电影的结尾和开头完全对立,开场激情澎湃,土匪们斗志昂扬,然而结尾却物是人非,虽然已经报仇,但逝去的人终究是走了,留下的人只徒有伤悲,兄弟和心爱的女人离开自己,所谓的英雄在此刻却是如此落寞和悲伤,只得与夕阳相伴,完全是一种悲剧情怀。

精神分析。姜氏影片被人用四个词概括:梦、枪、爱、疯狂。细细分析四部影片不难看出都涉及了这四个元素。枪有着战争和冲突的含义,爱是影片不可缺少的元素,而剩余的梦和疯狂却完全符合精神分析。“福柯在《癫狂史》中认为,疯狂意识的深处有着更活跃的理性,病人们有时会妙语连珠,反而常常出人意外地道出真理,疯狂与理智在相对中诉说着人类生存的原始状态,疯狂语言说着人类存在的真理。”[2]在姜文的影片中,几乎每部影片都有一个疯癫的人物设计。《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傻子、《鬼子来了》中的七爷、《太阳照常升起》中的疯妈以及《让子弹飞》中的黄四爷替身。这些角色设置并不是简单的存在,而是具有特定含义:《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傻子代表的是一种不受道德束缚的人,而《鬼子来了》中的七爷随时爆出妙语连珠的话,句句真理,《太阳照常升起》中疯妈更是疯癫的最典型代表。或许她根本不疯癫,只是不想回到現实生活中,承受現实之苦,而选择疯癫而快乐地生活。疯癫不是无用的存在,而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在人类的潜意识深处总有那些致使疯癫的因素存在,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存在,是一种解脱,免受現实之苦。“梦”符合了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梦和疯癫是对人物内心寄托的一种变相表达,在正常的真实环境中无法表达或无法完成之时,通过梦境实現自己的愿望。然而梦终究是梦,醒来后的悲剧更让我们心痛。姜氏电影中混乱的时空和无逻辑性的话语,与其说是叙事技巧,不如说是一种梦境的呈現。姜文自己曾经说过电影本来就是梦,是满足梦想的一种东西。在梦中,他们可以完成一种自我寻找,在他们想象中的世界中满足自己的愿望,一个新的形象形成,形成两种人格。影片《太太阳照常升起》是精神分析的最佳代表作品。疯妈经常会梦到鞋子,梦是人内在心理的真实表达,而梦的内容正反映了一个人生命的残缺。姜文并没有仅局限于此,他还为疯妈设计了由梦到无梦的过程,无梦是梦失落后造成的后果,表达了一种悲剧性的人生故事。

结语

在姜文的电影中,每个精心营造的喜剧背后都掩藏一个悲剧的内核,展現了一个个在現实中生存的生命的虚空。姜文运用某些特定的历史气氛来渲染生命的悲剧色彩,表达了对这个时代和社会对人们心灵带来的压抑与扭曲。单纯意义的黑色幽默已经不能完全诠释姜文的电影本质,或许,我们可以把姜文的影片理解成是对人类存在的一种永远的困惑和无奈,任何人都与这个世界相互关联而存在,不可能独立于这个时间和空间之外。面对历史和現实,人的悲剧性处境一目了然,别无选择。更为重要的是,一种超越时空的寻觅也显得诡异和荒诞。

注释

[1]尚可《另类的电影神话——专访姜文》,豆瓣网,www.douban.com.

[2]高伟《三部电影三个“疯子”——浅谈姜文电影的“疯子”形象》,《电影文学》2008年第三期,P40.

参考文献

1 黄琳:《影视艺术——理论•简史•流派》,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 苏牧:阳光少年《阳光灿烂的日子》解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 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

作者简介

李慧,1987年,女,汉族,重庆大学电影学硕士研究生。

作者:李慧

第二篇:刍议死亡恐惧之超越

[摘要]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类所有恐惧中最大的恐惧,而且,死亡恐惧具有普适性和根本性的特点。为了超越对死亡的恐惧,包括儒释道在內的学界人士们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阐述。其实,我们很难对超越死亡恐惧的途径进行结论性的概括,但我们可以通过认识死亡规律,树立不贪生、不惧死的信念,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方式,珍惜生命,享受生命,在有限的生命中获得更多的含蕴。

[关键词]死亡恐惧;生死互渗;死亡价值

[作者简介]陶海柱,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伦理学专业2007级硕士研究生,江西南昌330022

19世纪著名的生物学家梅契尼科夫在《生物学与医学》论文中写道:“所有动物都本能地逃避死亡,但意识不到这一点。婴儿也以类似的方式逃避死亡,他还不具有任何死亡不可避免的观点,只有长大以后,由于人非同寻常的智力发展,才会意识到这一点。”也只有自身深切地认识到这一点,人才会产生对死亡的恐惧。故而,他进一步指出,“死亡恐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标志之一。那么,究竟什么是恐惧?死亡恐惧的根源是什么?有没有什么途径可以超越对死亡的恐惧呢?对这些问题的正确认识能帮助我们更加坦然、泰然地面对死亡。

一、恐惧和死亡恐惧

《心理学辞典》中把恐惧定义为“人遇到危险或回想、想像危险时所产生的情绪。由于缺乏应付或摆脱可怕情境的力量或能力,往往易造成恐惧”。由此可见,恐惧心理来自于对危险的认识和无法应付与摆脱的无助。而作为人,最大的恐惧莫过于对死亡的恐惧,因为死亡面前,人人平等,面对死亡,避无可避,又无法反抗。G·齐尔伯格在《对死亡的恐惧》中指出:“总是潜伏着基本上是对死亡的恐惧,没有人可以摆脱对死亡的惧怕,这种惧怕经过了复杂的精心修饰,以各种间接的途径来表现自己。”“恐惧作为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最经常的是被无知,说到底是被死亡所激发。”他认为,人类的所有恐惧中最大的恐惧是对死亡的恐惧,而且,对其他事物的恐惧源于死亡恐惧,换句话说,任何形式的恐惧都可以从死亡恐惧中找到根据。从这个意义上说,死亡恐惧具有根本性和普遍性特征。

然而,一些调查研究的结果却显得与此观点有所出入,对死亡感到害怕的人数似乎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多。曾建国教授1991年对上海市老年人生死观的调查数据结果显示:有74.9%的老人对自然死亡“并不害怕”,“有点害怕”的为18.3%,“非常害怕”的仅为6.3%。但问题是,这74.9%的“并不害怕”死亡的老人真的是不害怕吗?笔者认为,他们话语背后的真实意思并不是不惧怕死亡,而是在表达对死亡本身必然到来的无奈和无助。也就是说,不论怕不怕死,死亡总是要来到的,索性不如看开一些,看淡一些。类似的调查研究结果其实反而证明了人们在死亡面前痛感自己的回天乏术、无可奈何。因此,几乎所有的人对死亡都会感到惧怕,差别只在于程度上和表现上的不同而已。

二、死亡恐惧的成因分析

死亡作为生命体的终结,没有人能够逃脱,这是自然规律。但死亡恐惧却具有普适性和根本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生死亡恐惧的直接原因在于人们对死后世界的无知

因为死亡是单向度的,不可逆的,没有人从死后世界回来告诉我们那个世界的景象,很多民间所谓“假死”过后“还魂”的人虽然对死后的世界有所描述,但那毕竟只是个人的主观臆想和幻觉,无科学依据可言。另外,还有许多文学家、艺术家也对死后世界进行过描述,但那也只是个人的幻想,纯粹的假象,只不过是对我们生存的此在世界的虚幻的歪曲的反映。究竟有没有死后世界,如果有,那么那个世界又是怎样的一个世界,“人”在那个世界又是怎样“生存”的,这些问题都没有答案,至少我们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无法对此提供令人信服的答案。人习惯并熟知他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但对于生命中断后的死后世界却是无从知晓的,这种由已知到无知的巨大反差是人们畏惧死亡的直接原因。

(二)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产生死亡恐惧的重要原因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根本特点不在于它的自然性,而在于它的社会性,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必然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从出生起就无法脱离各种社会关系,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必定要接受来自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教育和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潜在的,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而对于死亡,人们总是抱以畏惧、感慨、叹息、无奈的态度,这就加深了我们对死亡的恐惧。虽然大多数时间人们为日常事务所累,无暇深入思考探究这个问题,但每每虑及,都会为这个难题的无法彻底解决而产生更大的困惑甚至更深层次的恐惧。

(三)产生死亡恐惧的根本原因是割裂、对立了生与死

害怕死亡是因为人们往往在生与死之间设立了一条界线,把生与死完全对立起来看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生死不能逆转,是完全对立,相互排斥的。不可否认,生存与死亡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任何一个生命体都不可能死而复生,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二者又是相容的一对概念,一方面,生的过程中渗透着死,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生命是向死而存在的”,人不可能长生不老,生命必然会走向衰老、灭亡,人们活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死的过程,但另一方面,死的过程又渗透着生,死并不是简单的出现于人生的末端,给人的生命画上句点,而是渗透于人生的整个过程之中的。每一天,我们的机体都在老去,许多细胞死去,而又有许多细胞产生,新陈代谢依旧会继续,即使有一天我们的生命终止了,我们的思想、精神,我们的血脉,以及和我们相关的某些社会关系依然存在或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延续于这个世界。这也是郑晓江教授提出的“生死互渗”原理。总之,人的生与死之间不是截然分开、根本对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又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生”包蕴着“死”,“死”则意味着“新牛”。

三、超越死亡恐惧

从一般意义上讲,“死亡恐惧”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在每个人的身上,谁也无法例外;但从哲学意义上讲,掌握一定的思维方式或许可以改变人们的心态,使死亡恐惧降到最低,而且有助于我们坦然面对死亡,甚至超越死亡恐惧。

(一)传统文化背景下超越死亡恐惧的诸多尝试

每个人都思考过关于死亡的问题和采取怎样的死亡态度的问题,也有很多人试图超越对死亡的恐惧。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分治,它们在治国安邦和修身养性方面都有风格迥异的态度和方法,在超越死亡恐惧的尝试上也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思想进路:

1 儒家超越死亡恐惧的尝试。传统文化中儒

家非常尊重人的生命,甚至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当然在这里,其主旨是强调孝道,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儒家对生命的尊重。与此同时,他们又主张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仁”、“义”等德行。在孔子看来,人最重要的是“仁”。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孟子更明确地论述了这一点,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既然明了了这一点,死便显得不再那么可怕了。

因此,懂得了“仁”、“义”的深刻内涵,并遵从这些规范,就能够明白“朝闻道,夕死可矣”,从而,在无法逃避死亡的情况下,努力提升死亡的价值,用对待死亡的高尚道德观念和精神品质超越对死亡的恐惧感。

2 佛家超越死亡恐惧的尝试。佛家主张性“空”,认为“一切世间出世间事物及一切的理,它单独的本身,没有永远存在的性能,也没有单独存在永远不变的一个性质””’。物质世界的万有是虚妄不实在的,所有现象皆为幻有,亦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由此推导出入的生命也是虚幻,是因缘所致。佛家又认为,人都可以成佛,达到“真如”境界,但在“证道”之前,由于思想和行为的善恶程度不同,将处于六道轮回之中。一切众生,在此六道中不断轮回,受尽无穷苦楚。所以,人的生命本身就是“苦”,人一生下来,便是要受苦的,世界到处充满着苦难。追根究底,痛苦是源于人类的本性——欲望,有生就会有欲,有欲就会受苦。因此,人摆脱痛苦的有效法则便是在节欲和行善,以求死后的安顿和来世的幸福。如果能做到“断惑”,断灭世间一切思想观念、感情、欲望等,就能顿悟“空性”,即可“见性成佛”。

既然生命是虚幻的,生活又是痛苦的,因而对生的留恋和对死的畏惧是无意义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此,佛家认为超越死亡恐惧的不二法门就是通过漫长的思想过程和修炼,顿悟成佛,把世间万象,包括生死,都看成是空,看成是虚妄,看成是幻象。了然了这一点,也就可以做到不贪生,不畏死,无生无死,超然于生死了。

3 道家超越死亡恐惧的尝试。不同于儒家的崇尚仁、义,以仁义的德行超越死亡恐惧,也不同于佛家把生死看成空性,超然于生死之外。道家主张遵从天命,顺应规律,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在老子看来,人的生死乃是自然变化的必然规律,是一种很普遍很平常的“自然”现象,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老子还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即天地无所谓仁与不仁,任随万物自然变化,自然生灭,不加以主宰,行其固然。庄子也曾提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庄子·齐物论》),认为众生万物,一产生出来,也就开始了死亡的过程;一完成死亡,也就开始了新的产生过程,生也好,死也罢,本来就同“春秋冬夏四时之行”一样,生,“时也”;死,“顺也”,是自然变化而已。由此可见,道家把人的生死看成是自然变化的规律,强调对死亡不必有太多的畏惧。与儒家和佛家比较起来,在生死观上,道家思想更客观,更现实。也更豁达。

(二)超越死亡恐惧的途径思考

包括儒释道在内的学界人士们对死亡的态度和超越死亡恐惧的探索各有千秋,纷纷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阐述。笔者认为,超越死亡恐惧是件复杂而不易的事情,因此很难对其实现的途径进行概括,但我们可以对此进行深入探求,力图找到一些方法帮助人们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以求活得自在,死得安详。

1 正确认识生死规律。我们应当认识到有生必有死,从生到死是生命存在的一个完整的过程。人作为一个自然生命体,和其他任何生命体一样。必将经过产生一发展一灭亡的过程,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尽管在人类历史上,人们为了追求长生不老而孜孜不倦,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和研究,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即使在科学和医学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最多也只能“长寿”,而不能“长生”。生命必然走向死亡,这是自然生成的规律,是客观的、必然的、无法改变的。我们只能认识、顺应这个规律,而不能违背亦或改变它。

2 树立不贪生、不惧死的信念,并努力就这种信念锻炼意志品质,做到勇于直面生死。既然死亡必定来到,那么我们的惧怕和恐慌也是无济于事的,正如塞涅卡在一封信中写到的那样,“谁不想死,他就不想活,因为我们生活的前提就是死亡,生活本身仅仅是通向死亡的途径。所以,害怕死亡是愚蠢的:因为已经必定要死,我们早就在等待着”(1)。我们与其生活在对死亡的恐惧中,倒不如对其淡而处之,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坦然面对,就像叔本华所说的那样,死亡到来的时刻“就将解决一生中所积累的一切问题”(真)。在他看来,死亡就是一种大解脱,如果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做到不贪生,不惧死,进而可以努力把对死亡的恐惧转化为规划人生的资源和促进人生发展的动力,从而使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

3 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方式,提高人生相对价值。在《论语,先进》中,孔子对季路关于“死”的问题是这样间短地回答的:未知生,焉知死?相信孔夫子此话并非意在搪塞,也不是对此问题不够重视不愿多加思考,而是在鼓励、引导学生去认真地思考现实的、真正的、活生生的人生。在孔子看来,只有对现实的人生有了领悟和参透,在现实的人生中把握真实的目标,才能最终正确对待生死问题。同样地,这个启示也适用于我们每个人。自古以米。长生不老、永活天地之间都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然而科学的进步证实,人的寿命是有限的,早晚得迎接死亡的到来。因此,我们无法靠延长人生的绝对时间来获得更高的人生价值,但是,我们可以在自然寿命有限的情况下选择认真地活,珍惜生命,享受生命,增强生命的张力,拓宽生命的宽度,增加生命的效度,在有限的生命中获得更多的含蕴。只有这样,才能在离开人世之时,死得安心。死得无憾,既实现了生的价值,又提升了死的价值。

责任编辑 郭竞鸣

作者:陶海柱

第三篇:向“零死亡”冲刺

神华集团立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不断创新思路,创建新型管理体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实现了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神华集团是一个以煤为基础、煤电路港航油(化)一体化运营的特大型国有企业,共有52处生产矿井、12处在建矿井,其中有9处高突矿井,20处水文条件极为复杂的矿井,大部分矿井自然发火期较短,既有条件相对较好的矿井,也有瓦斯、水、火等灾害严重的矿井。自1995年成立以来,神华集团立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不断创新思路,创建新型管理体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实现了科学发展、安全发展。

打破传统认识 坚持“零死亡”

“‘不死人’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愿景,当神华集团以集团理念的形式提出来时,确实面对不少质疑和压力,但作为煤矿企业的负责人,应该有这样的认识和胸怀。”神华集团董事长张喜武认为,企业能否实现科学发展,关键取决于能否实现安全发展。神华集团作为一个以煤为主的企业,安全发展的重中之重在煤矿。煤矿安全生产的好坏,又首先取决于广大煤矿员工,特别是各级“一把手”对安全生产的认识。神华集团提出并践行“煤矿能够做到不死人”的理念,彻底改变了“煤矿生产难免不死人”的传统认识,把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神华集团提出,煤矿虽然是高危行业,但安全生产的决定因素是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引进和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实施严格管理,事故就可以避免。在“煤矿能够做到不死人”理念的引领下,神华集团立足于实践,着眼于效果,激发全体员工的智慧,提炼出了一系列富有生命力的安全管理理念,以理念指导行动,从源头上控制人的不安全意识和行为,从方法手段上消除了引发事故的隐患,实现了安全生产工作的“知行合一”。

目标高,坚持“从零开始,向零奋进”。为了实现“零死亡”的奋斗目标,神华集团严格执行各生产环节的“零目标”控制,努力做到系统运行零隐患、设备状态零缺陷、工程质量零次品、生产组织零“三违”、操作过程零失误、隐患排查零盲区、隐患治理零搁置、责任落实零距离。通过严格管理,大大减少了轻伤以上的各类事故,延长了矿井生产的安全周期。

定位新,把高危行业建设为安全产业。谈起煤矿,人们往往会联想到事故。因为煤矿作为高危行业,时刻面临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灾害威胁。神华集团果断提出“要把高危的煤炭行业建设成为安全的产业”,彻底颠覆了煤矿安全传统的思维定势。经过神华集团上下的共同努力,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千人重伤率等一些主要指标都居世界先进国家煤炭企业的前列。

管理优,奉行“无人则安,人少则安”的理念。通过提升信息化、自动化水平,神华集团大力应用先进技术与装备,优化矿井劳动组织管理。主力矿井采用了一个综采队每班7人的采煤劳动组织方式,井下通风、变电所、排水等固定场所更是实现了自动控制和无人值守,井下用工大幅度减少,客观上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治理严,坚持“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瓦斯历来被认为是煤矿“一号杀手”。神华集团坚持认为,只要做到科学管理,将各类隐患当作事故进行处理,就能够将瓦斯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从根本上控制和消除隐患,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这一理念进一步强化了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和有效性,集中体现了关口前移、超前防范的安全管理思想。

投入大,坚信“安全投资能产生最佳的效益”。只要煤矿安全需要投入,神华集团就坚定不移地予以保证。在按照规定提取并全额使用安全费用的基础上,还投入了数百亿元用于更新提高安全科技装备水平;针对部分老矿井的人员多、系统复杂等情况,主动在安全投入上给予倾斜,加大生产安全系统的改造力度。

重点管控 构建风险预控体系

为了实现“零死亡”的目标,神华集团从2005年开始,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指导下,组织国内许多知名专家,专题研究煤矿安全管理问题。经过6年多的艰苦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的安全管理方法——风险预控管理体系。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就是运用系统的原理,对煤矿各生产系统、各工作岗位中存在的与人、机、环、管相关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辨识、分析评估;对辨识评估后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管控标准和措施,明确管控责任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同时借助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建立危险源数据库,使各类危险源始终处于动态受控的状态。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由5部分构成,一是风险辨识与管理。主要规定了煤矿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流程和职责、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和落实以及危险源监测、预警和消警等要求,其作用是将风险预控的思想和理念全面贯彻到体系运行的全过程。二是不安全行为控制。主要规定了煤矿各岗位不安全行为的梳理、机理分析和管控纠正的要求,其作用是保障每个岗位能严格执行正确的安全程序和标准,防止人的失误而导致事故和伤害。三是生产系统控制。主要规定了煤矿采、掘、机、运、通等生产活动,特别是防突防瓦斯、防灭火、防治水等系统的管控要求,其作用是将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以及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标准全面贯彻到生产各环节,实现动态达标。四是综合要素管理。主要规定了生产系统以外的其他煤矿生产辅助系统安全管理的要求,其作用是实现煤矿安全管理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参与。五是预控保障机制。主要规定了体系运行组织机构及其安全责任制、体系方针和目标、体系文件化以及体系评价等要求,其作用是保障体系能推动起来和运行下去。

与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相比,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有其突出的优势和鲜明的特点:一是建立了科学的安全管理流程,通过全面辨识各生产系统、各作业环节、各工作岗位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明确安全管理的对象,辨识出来安全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管控标准和措施,保证管控标准和措施执行到位;二是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到了实处,对体系中的每个管控元素进行细化分解、责任到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三是实现了超前预防管理,制定了风险控制标准和严密的保障措施,使煤矿安全管理由传统管理转变为“辨识和评估风险—降低和控制风险—预防和消除事故”的现代科学管理;四是突出了风险控制的重点和考核机制,以领导干部和业务部门为主体,开展系统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估,并落实整改措施,杜绝重特大事故;以区队、班组和一线员工为主体,开展岗位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估,制定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力争杜绝事故的发生;五是建立了从管理对象、管理职责、管理流程、管理标准、管理措施直至管理目标的一整套自动循环、闭环管理的长效机制;六是简便实用,便于职工掌握,安全标准具体到某个部门和岗位,以神东上湾煤矿为例,综采煤机司机日常工作需要执行的安全标准仅7条,安全措施仅8条,做成一张小卡片带在身上,就可以随时掌握岗位危险因素和作业规范,保证了每个员工更清楚自己该做什么、按什么标准做,切实形成了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格局。

丰富安全文化建设

神华集团十分重视安全文化载体建设,充分利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形式,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气息。在白芨沟煤矿长长的上下井主巷道中,到处回荡着安全主题的音乐,悬挂着安全文化标牌,上面既有矿工亲人的照片,也有矿工家人的温情寄语,如“老公,我和儿子等你回家”“爸爸,你的平安就是我们全家的幸福”等,浓厚的亲情文化氛围让一种珍惜生命和眷念亲人的思想情怀油然而生,让职工自觉产生安全意识。神华集团还经常开展面向全家福宣誓、家属井下探亲、事故现身说法、安全文艺汇演、安全漫画展览、安全事故案例展、安全论坛等一系列活动,让职工群众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接受教育、提高认识、陶冶情操。这些丰富的宣教方式,不仅让员工在轻松之余受到了安全文化的感染,还为煤矿的安全发展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从“严格要求”到“自觉行动”

“严格要求并执行到位”,是神华集团安全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为了确保各项措施和要求能够执行到位,神华集团把每一项制度措施量化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个职工,要求职工严格执行,同时根据执行情况实行激励与惩罚并重的机制。通过长期的程序化管理和标准化操作,促进职工把执行制度变成习惯,把遵章守纪转变成为广大干部员工的自觉行动,使安全文化外化于形、内化于心,真正起到了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作用。在神东、准能等公司的维修中心,广大职工还主动开展以“变废为宝,共筑安全”为主题的点缀厂区环境活动,利用废旧配件制作安全雕塑,实现了安全生产与文化艺术的有机结合,有力地促进了安全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使安全文化的软实力变成安全发展的硬动力。

神华集团以“煤矿事故可防可控”的先进理念为引领,建立健全并贯彻执行科学适用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严格执行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超前控制了安全隐患,从根本上扭转了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还通过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使广大矿工从思想深处更加珍惜生命、更加重视安全,激发出了搞好安全生产的强大精神力量。

2011年,集团的12处矿井实现了开建以来“零死亡”,6处矿井安全生产达10年以上,25处矿井安全周期超过1000天,全部建成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

实习编辑 刘 旸

作者:神华集团

上一篇:教师能力论文范文下一篇:电气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