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生态文明范文

2022-05-29

第一篇:科学生态文明范文

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的科学教学案例

《热水与冷水》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经历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研究冷水与热水有什么不同的过程;

2、引导学生在有结构的活动中掌握一些独立研究的必要技能,培养他们与人合作、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内容:冷水与热水的不同 教学准备:生:一杯热水、一杯冷水

师:玩具、茶叶、红墨水、植物油、滴管、吸管、塑料袋、一杯热水、一杯冷水、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联系实际,大胆假想

1、结合实际说一说冷水与热水看上去有什么不同;

2、摸一摸热水与冷水又有什么不同;

3、有比冷水更冷的水吗?具体说说。

4、除了这些以外,热水与冷水还有哪些方面的不同呢? (学生想,然后说出自己的猜想)如果要你证明给我们看,你准备怎么做呢?

学生说,其他的学生帮忙出主意,直到没有不同的意见为止。

5、往里面滴入液体会怎么样呢? (具体操作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可以由学生说出,如果说不出,则讲解滴管的使用,同时可以当场演示如何操作。)

6、有没有同学想到其他与众不同的研究方法呢?

三、发挥想象,探究验证

1、你们组准备选择哪一种材料进行实验呢?(组织讨论一下)

2、教师分发材料,注意各组的实验材料,以便于汇报时易于掌握。

3、强调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1)倒满同样多的两杯水,一杯热水,一杯冷水,

(2)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且做好实验记录,以便到时进行汇报, (3)注意用水的安全,一是玻璃仪器的安全,二是水的冷热安全。

4、汇报:学生每说出一种,课件便演示一种。

四、拓展质疑,激发兴趣

(回放刚才的场景),提问: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学生说出各种各样的原因和理由,尽量让学生去猜想),谈话: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吗?请你下节课来我们的科学课堂,好吗?

五、教学设想:

《冷水与热水》这一课主要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活动中掌握对自然事物进行独立探究的技能,学会与人合作,为体现科学课堂的这一特点,我将本节内容进行了科学的调整,我是这样设计的:

1、将教材中记录整理平时发生烫伤的场合提到课堂上来,当场倒一杯比热水温度更高的水让学生想办法试探它的冷热,想办法端到桌子的那一头,适时进行安全教育,这样的效果会更直观。

2、整个教学过程时时体现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实验设计到实验汇报,从实验汇报到实验评价,整个过程都是学生亲身经历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研究观察冷水与热水的过程,所以他们说出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等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很难,尤其是实验评价,在这堂课上我将实验分工、合作、倾听作为一个个的指标,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实事求是、与人合作、尊重他人的科学精神,可以说他们的探究欲望得到了很好地张扬,同时探究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尊重事实,用事实说话

科学课就是要教育学生尊重事实,用事实说话。所以本节课我的课件全部来自真实的实验操作,除了吸管实验是用动画制作的以外(这也只是形象但并不夸张),这样整节课就给人真实有效的真感觉。

第二篇: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关系论

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发展观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快速的遭到破坏。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关键词:生态文明 经济建设 可持续性

正文: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他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我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同时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从十七大到十八大的5年间,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工作稳步推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而十八大报告更是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转型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已是人类发展的必要需求。基于我国所处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特殊国情,协调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这一历史任务显得更加紧迫。

中共“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 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 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 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上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 十八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还提出新的要求。

1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2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3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这次报告中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生态文明之所以摆上如此重要地位,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人类自从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在创造辉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生态灾难、环境危机,以致发展不能持续,民生不能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以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这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克服危机的明智之举。

生态文明就是人与自然和谐,是把自然与文明结合起来。它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

当前之所以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一个重要原因是只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越来越凸显,石油、铁矿石等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另一方面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生态系统退化,由此带来的自然灾害频发。此外,要意识到,资源环境问题的出现,背后有体制政策、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思想认识、自然观方面的原因,比如生态文明的理念没有树立,生态不文明的做法普遍存在,自然的价值还不被承认。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关于发展的新思考,它是人类对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而造成的一系列资源和环境破坏所进行反思的结果。

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但却带来了资源的高生产高消耗和环境的高污染”,

而进一步威胁了子孙后代的生存。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人类对自身未来发展的一种理性思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和谐性和可持续性两个个方面: 和谐性指的是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和自然都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和谐取决于人与人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让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

可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要符合生态法则,必须改变以往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以及与之相应的思维方式。

三、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生态文明追求经济与生态之间的良性互动,坚持经济运行生态化,改变高投入、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系统的良性循环,使绿色产业和环境友好型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生态文明倡导人类克制对物质财富的过度追求和享受,选择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工业文明无限度地索取和利用资源不同,生态文明注重的是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强调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因此,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经济学是一门将有限资源进行最优配置以改善人们生活的学科。20世纪20年代由工业革命的发起国英国的两位经济学家霍布斯和庇古提出并创立了福利经济学。他们发现了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人们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并提倡以税收和固定污染配额等方法来制约人们的污染行为。从传统的经济利润最大化到现代观念中追求的福利最大化,人们将自身及后代的利益指标体系延伸到了生活环境的优化,这即是生态文明思想的一种体现。因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即表现为生态文明的一种重要形式和内容。

中国科学院首席科学家牛文元说:“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本身的一种体现。”2003年,党中央领导人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也是发展,而且是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更好地保障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追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

建设,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整体和过程。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求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统筹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保护好自然。从这一角度来看生态文明的建设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呈现同步发展的趋势。只有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齐头并进,才构成了人类发展的科学可持续性。

从“十二五”规划中可以看出资源环境的约束将迫使中国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条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相辅相成,依靠科技进步,广泛运用最新科学技术,既高速增长又不大量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既提升结构又能扩大就业的速度与效益相结合的工业化道路。在资源环境约束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既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与资源承载能力不相适应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根本转变的必然选择。落后的生态环境建设已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约束力,反之,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将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实质上并不冲突。其本质都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结合资源有限而人类欲望无限的现实,在实际操作上确实存在着很大的难度。结合现今实际情况,已有一些举措在实践中取得了效果,尚有一些举措缺乏实践环境。

1、加强教育和学习,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一种平等和谐的统一关系。我们必须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吸取教训,把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保证未来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实践表明,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是不负责的行为, 将会为子孙后代带来惨痛的代价。

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应深入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知识和环境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大幅度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力度。与此同时,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 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行动,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2、通过立法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生态建设的有序落实

制度缺失和体制机制不合理是导致中国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我国现行的宪法没有明确“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资源保护的指导思想, 现有的单项的自然资源法中,对自然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缺乏具体规定, 致使有些法律条款操作性不佳。因此,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要在各种经济立法中突出生态环保资源型经济的内涵, 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在经济法中得到充分体现,进而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完善环境政策法规、制度,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硬约束条件。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3、支持文化创新,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要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绿色消费文化等生态文化, 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政绩观、消费观, 并使之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科技、法律、政治以及伦理等领域, 为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发展提供智力与精神支持。

4、发展现代循环经济

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就是实现国民绿色经济,解决经济增长和生态破坏之间矛盾的有效出路。现代的循环经济,包括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改变传统工业生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淘汰落后生产技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大力提倡生态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5、增加对生态、环境的投入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环保投资就达到GDP的2%,英国2.4%,日本1.8%- 2.9%,到1992年美国达到了2.5%,而中国到2005年才达到1.3%。“十一五”期间规划的投入比例是1.5%,中国生态、环境投入总量不足,加之有效投资率低和投资保障制度不完善,以致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目标难以实现。应当根据引进庇古税等有效的方法约束生态破坏行为,并增加环境治理的财政收入。用法律以及各种规章制度清晰的明确政府、企业、社会、公民对环境保护的责任、义务,并全方位增加对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投资。

6、在各行业实行绿色GDP的统计方法

2011年,中国以快速的经济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然而这一经济数据背后却掩藏着自然资源的快速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不断破坏。“Pm2.5”这一概念被人们逐渐熟知,可入肺颗粒物正是人们生活环境恶化的一种表现。因此基于居民生活水平的实际GDP统计体系需替代简单的生产额加总所产生的GDP。

绿色GDP是将生态成本要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即从GDP中扣除经济生产中投入的环境成本。通过将环境污染与生态恶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货币化,使人们深刻并直观的认识到经济开发活动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及伴随GDP的增长付出的环境资源成本和代价。从根本上改变各行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 5

的现状,从而推动生产作业向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的集约型模式转变,真正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

7、树立正确消费观,节能减排

人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杜绝浪费。这要求人类摒弃过度挥霍性消费的享乐主义,而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进行适度消费,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间的物质交换,使得生产消费的消耗最小。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都基于人类的欲望,因此以节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目标的适度消费必定能够大幅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持续性、公平性及和谐性,追求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转变观念,由征服自然变为尊重自然,由索取自然变为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选择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生态文明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共同繁荣,和谐相处,持续发展的文明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当前的客观需求。

参考文献:

[1] 周生贤,积极建设生态文明,环境科学研究,第22卷第12期,2009年12月

[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环境保护

[3] 王国泽,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总第71期

[4]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A]·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

[5] 新华社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3月16日 [6] 李红卫,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学术论坛,2007年 第6期

[7] 尹成勇,浅析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2006年第九期

[8] 陈训迪,建党90年解读:为什么要建设、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中国网 china.com.cn,2011年6月

[9]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新华网,2007年10月

第三篇:科学打造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紧密跟进成都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本文紧扣党的十八大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结合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和公园建设规划具体实施导则,依据成都市自然资源的优势、特点和成都市正在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主打工程,提出了科学打造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系统的设计路径和措施,为成都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后勤。

关键词:科学打造 公园绿地 生态文明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成都市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建设“宜人成都”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落脚点,通过规划和立法有效保护全市的山、水、田、林等生态本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打造城景相融、田园相连、山水相依的生态宜居城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作为打造成都生态文明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打造必将成为未来关注的话题。

一、充分利用成都自然资源优势和特点打造中心城区公园绿地

地处川西平原腹地的成都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世界上海拔落差最大、离珍稀动物最近、拥有原始无人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最多的中心城市。具体来说,成都有着648万亩森林,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6.8%,全市3000米以上的山峰126座,孕育发源的河流有13条,全市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5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8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3种;广大的农村,有大小林盘14万多个,林盘总面积6万多公顷……“这些自然生态资源,成都在世界上来说都是‘独享’的,也为成都生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

1.1保护和恢复生物资源的多样性

打造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应尽量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城市生物的多样性。成都生物资源丰富,拥有高等植物资源2700种、被子植物2600种、裸子植物几乎占全国的三分

之二。在绿地景观提升过程中,要充分根据成都市气候与土壤条件,采用主打乡土树种与适量引进外地树种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打造成都特色的园林。打造过程中,尽量采用桂花、银杏、天竺桂、黄葛树、黑壳楠、垂丝海棠、小叶贞楠、香椿、桃、李、梨、梅、枇杷、柑橘、柚子、核桃、枣子、板栗以及小叶女贞、金叶女贞、栀子、杜鹃、红继木、万年青、南天竹、冬青、海桐灌木等乡土树种;同时适当引进其他树种,丰富植被种类:如广东三叶木、皇菊等。通过正确的植物配置,有意识地突出植被的季节性特征,丰富绿地色彩和植物景观演替,兼顾利用植物的观赏价值、环保价值和经济价值。

1.2链接城市绿脉和扩大绿地面积

从截止到2010年统计结果来看,成都市主城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6.11%和39.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3.21㎡。正因如此,市内各大公园的游客人满为患,特别是城区东部和北部绿地面积更显不足。为配合城市土地使用结构调整,扩大城区南部、西部,尤其是北部和东部城区修建和改造大型公园绿地建设变得尤为关键:以府南河环城河沿岸为建设核心,东延伸至西郊生态屏障区、北延伸至熊猫基地、南延生至双流农田生态片区,构建府南河为环城绿化核心,一环路、二环路、三环路、卫星城市为多圈层,东西、南北延线为骨架的城市绿脉,城区公园则在各绿脉之间充分起到链接和扩大绿地面积的作用。 [4]

二、围绕成都市正在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主打工程着力打造中心城区公园绿地 去年,市委、市政府提出规划建设环城生态湖泊水系,计划用5年的时间,打造一个85公里长、133平方公里规模,绿意盎然、水韵悠长,规模宏大、独具特色的大都市生态湖泊绿地系统,突出水源保护,构建开放、人文的亲水景观和滨水空间,为成都增添一条“绿色翡翠项链”。为此,成都市制定了《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为形成稳定的环城生态屏障立法保护;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环城生态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湖泊水系规划建设实施方案》,从制度上为建设“宜人成都”保驾护航。

2.1 充分利用水为核心建设环城生态“绿廊”

成都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出了“六湖八湿地”的环城生态区建设规划,于今年五月开放的“锦城湖”、“白鹭湾湿地”已生动地向中心城区市民展现出成都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特点,充分利用水为核心建设环城生态“绿廊”来调节生态、净化环境也是打造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的风向标。对于滨河的中心城区公园在绿化升级中应尽量选取表现河流两岸绿化的树种、树相,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景观构建与配合,坚持取消围墙、封闭、售票式的沿岸休闲公园,提高

休闲绿地的开放性、创造易接触、易体验的河流空间。从城市生态系统的再生观出发,通过绿地网络化建设把中心城区公园按生态水域建设方向连接起来,从猛追湾公园绿地及府南河周边开始,到市中心天府广场、人民公园、大慈寺、新华公园、文化宫、文殊院、市体育中心、永陵公园、文化公园、望江公园、杜甫草堂、武侯祠等之间设置小型公园、休闲绿地,打造市区生态平衡,并在合江亭、望江公园至双流华阳段考虑建设成都生态公园。

2.2从生态绿地系统方向延伸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建设

生态绿地系统主要包括水源绿地和环保绿地的建设。针对市区内水源绿地建设,成都市政府已经划出了岷江成都段、沱江段为主干的水源绿地保护区,加强对其环境管理。作为中心城区公园水源绿地打造,各大公园需要对园内湖池水质转变进行研究,从测算总量、确定更换时限、落实抽注位置入手,达到换水彻底。同时将抽出的水用于绿化和冲洗,最大限度的达到节约和循环利用。市区环保绿地规划方面,全面疏通市区内绿化配置,设立城区通风、制氧的“绿色走廊”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心城区公园在环保绿地的建设中,主要表现为保证高质量绿化方案实施和最佳景观保持时限。绿地景观改造过程中,运用生态工艺与高科技相结合的手段,开发自然、清洁、可循环能源,增强生态环境的高效性和和谐性:增加生态材料对“水泥化”的替代、使用有机垃圾制成的有机肥料、采用“生态步道”沟通绿地立体景,同时选取优良树源,采用耐践踏草坪品种,充分发挥生态环保和抗干扰能力的作用。

三、对科学打造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可行性设计路径

中心城区公园作为市区居民休憩的重要场所,其景观提升打造受到广大市民的充分关注。目前,除继续对成都植物园、人民公园、凤凰山、百花潭公园、塔子山等公园的改造外,在未来5-10年内应重点开辟10-20个城市小游园,小游园以植物选景为主,逐步形成功能完善,生物多样,景观优美的绿地系统,全面提高城市生态功能。

3.1 用生态园林的理念打造中心城区公园

坚持严格的规划建绿,高起点、高标准加强规划设计。在充分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采用生态、通透、敞亮、大气的设计理念,利用“借景”、“衬景”、“造景”等园林艺术,形成风格各异的园林景观风貌。在进行景观提升打造中注意色彩对比,相互衬托,在布置中形成高低错落,增大视觉面,形成观赏的自然。在不同环境下,考虑冷暖色系的配置,使氛围烘托达到最佳,同时对摆设的形式和图形不断变化,营造出花团似锦,姹紫嫣红的氛围。坚持用生态园林的理念打造出富有特色与活力的中心城区公园,为市民提供美观、生态的生活和良好的游园环境。

3.2 加强绿地常态化管理,精心打造有自身特色的小景

加强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常态化管理,努力营造绿化、量化和美化的环境氛围。这主要包括对园内缺株断行植物的补植补栽跟进工作,绿篱、草坪修剪频率和平整度,植物浇水、冲洗力度,保证园内植物无病虫害等日常维护。加强园林绿化技术工种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园林绿化专业队伍技术素质,保证整洁,干净、靓丽的景观效果。中心城区公园要根据自身特点,保证传统园林文化的同时大力挖掘打造自身特色:如熊猫基地大门重建、百花潭公园沿河岸景观改造、植物园科研苗圃规范化改造、望江楼公园“飞云瀑布”的景观改造、文化公园“蜀风雅韵”修葺等工程,注重打造川派盆景园,形成了川派大师作品历史资料、专著的博览区,展现了成都园林艺术和文化底蕴。

3.3 新建小游园以植物造景设计

重点开辟中心城区城市小游园,增加绿地覆盖面积。植物造景设计上,仍以乔灌配置为主,增加高大乔木种植数量,主要使用香樟、三叶木、黄葛树、朴树、栾树、黄连木、无患子等品种,改变过去单一树列式栽植方式。同时适当采用各种彩叶植物,打造四季景色变化,重点在香化、彩化上下功夫。地被尽量选用乡土野生花卉和耐践踏草坪品种,配合“一街一景”的道路特色改造,逐步功能完善,生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

四、结语

建设生态文明,顺应了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的迫切愿望和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进步,绿色和生态日益成为老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和新要求。作为中心城区公园,应紧密跟进成都市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要求,科学打造绿地景观升级,努力为全市生态绿化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成都市公园规划建设导则.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 2013.06.16

[2] 郭薇. 成都:生态建设打造宜居城.成都日报.2013.01.05

[3] 马世骏.王如松,等.社会-经济-自然符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4.19

[4] 出自成都市林业园林发展“十二五”规划

第四篇:迈向低碳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科普知识竞赛试题-湖州科学技术协会

附一:

“迈向低碳生活 共建生态文明”科普知识竞赛试题

1.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

)、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

A低排放

B.低标准

C.低效率

2.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生产活动中排放大量(

)等温室气体。

A.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3.2010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

)。 A.多个物种、一颗星球、一个未来 B.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C.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4.判断排污者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依据是(

)。

A.环保基础标准

B.环境质量标准

C.污染物排放标准 5.从“低碳生活”角度,以下哪些是正确使用冰箱的做法?(

) A.将温度高于室温的食品放入冰箱

B.尽量减少开门次数 C.经常把插头拔掉

6.煤烟型大气污染不包括由(

)引起的污染。 A.烟尘

B.粉尘

C.二氧化硫 7.世界环境日为每年几月几日? (

)

A.3月12日

B. 3月21日

C.6月5日 8.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

)。 A.1/2

B.1/3

C.1/4 9.被称为感觉性公害的是(

)。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噪声污染 10.草地在环境保护中具有(

)的重要作用。 A.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 B.吸收二氧化硫产生氧气 C.吸收一氧化碳产生氧气

11.保护水环境,我们应该选择使用(

)洗衣粉。 A.普通

B.无磷

C.廉价 12.居室中什么地方污染最重(

)。 A.卧室

B.洗手间

C.厨房 13.下面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太阳能

B.电力

C.煤炭

14.废电池乱丢对人体可能造成(

)。

A.镉中毒

B.氰中毒

C.铅中毒

15.所谓“零碳城市”就是 (

)等温室气体零排放的环保型城市,也可称为生态城市。

A. 一氧化碳

B.三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 三氧化铝 16.在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所有权属于(

)。 A.国家所有

B.集体所有

C.个人所有 17.含磷洗衣粉中的(

)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罪魁祸首。 A.磷酸

B.磷酸盐

C.甲醛

18.全国统一的环保举报热线电话为(

)。 A.12369

B.12365

C.12345 19.“低碳”是指(

)。

A.减少碳水化合物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C.减少一氧化碳排放

D.减少碳金属 20.以下食品中铅含量最高的是(

)。 A.黄瓜

B.松花蛋

C.面包 21.人工合成色素的原料大部分是(

)。 A.植物

B.煤焦油

C.动物脂肪 22.能提高身体排污能力的食品是(

)。 A.高蛋白、高热量、高脂肪的食品

B.粗粮、豆类、海藻

C.各种饮料

23.以下哪种食品中所含致癌物质最多? (

) A.水煮鱼

B.烤羊肉串

C.炒面 24.低碳能源主要包括(

)。

A.水能

B.核能

C.电能 25.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的是(

)。

A.环保局

B.人大常委会

C.地方各级政府 26.何种开水对健康有益? (

) A.反复烧开的水 B.搁置三天以上的开水

C.自然冷却到20 -25摄氏度的温凉白开水 27.“低碳行动”的宗旨是(

)。

A.鼓励公众从身边小事做起,调整生活方式,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出力

B.减少白色垃圾,少用一次性物品 C.护林种树,绿化环境

D.呼吁政府采取措施减低温室气体排放量

28.我国从2003年起每年在(

)开展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全国上下开展各类科普活动,让公众感受科普的魅力。 A.5月

B.6月

C.9月 29.你清楚下列那一项不属于低碳饮食吗?(

)

A. 多吃蔬果少吃肉

B.多自制饮料食品

C.尽量喝袋装茶

D.尽量喝散装茶

30.目前发电主要依靠烧煤,因此节约用电可减少排放粉尘、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和(

)。

A.二氧化硫

B.氧气

C.白色污染 31.工业三废是指(

)。 A.废水、废料、废渣

B.废水、废气、废料

C.废水、废气、废渣

32.碳概念就是把二氧化碳排放降到(

)等水平。 A.高

B.中

C.低

D.平 33.噪声主要对人体的(

)有直接危害。

A.心血管系统

B.消化系统

C.呼吸系统 34.生态经济就是一种尊重(

)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 A.生长

B.经济

C.生态

D.社会 35.瓷砖对室内空气的污染物为(

)。 A.甲醛

B.苯系物

C.氡

36.节能灯是一种绿色照明光源,它与白炽灯相比可节电(

)。 A.10%~20%

B.30%~40%

C.70%~80 37.市区内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在(

)期间禁止夜间行业。

A.晚6点至早6点

B.晚8点至早8点

C.晚10点至早6点

38.下面哪三家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

A.长兴中国扬子鳄村、南浔小莲庄藏书楼、德清气象科普馆 B.安吉龙王山自然保护区、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湖州蚕桑科学研究所

C.安吉竹子博览园、安吉中南百草园、安吉江南天池度假有限公司 39.下列哪种能源不属于清洁能源?(

) A.沼气

B.太阳能

C.煤炭 40.下列哪种生活行为不利于环保?(

) A.使用一次性餐具

B.用布袋子购物

C.用消毒筷子就餐 41. (

)消费、(

)分享、简单生活这是减少温室效应的老办法。 A.少,多

B.少,少

C.多,多

D.多,少

42.科学研究表明,室外锻炼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 A.下午或傍晚

B.早晨、傍晚

C.早晨、晚上 43.复印机在复印过程中会产生(

)从而损害人体健康。 A.臭氧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44.居民家庭每使用二度自来水,相当于排放二氧化碳(

)公斤。 A.1.82

B.0.91

C.2.91

D.2.45 45.下面哪种食物最容易受到重金属污染?(

) A.土豆

B.虾和贝类

C.牛肉

46.冰箱内食物的存放量以占容积的(

),不太会浪费电。 A.80%

B.90%

C.100% 47.下列自然资源中, 属于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是(

)。 A.土地

B.石油

C.森林

48.家居用电:二氧化碳排放量(kg)=耗电度数×(

)。 A.0.275

B.0.785

C.0.89

D.1.25 49.汽车耗油量通常随着排气量的上升而(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50.关于空调使用错误的做法是(

)。 A.空调过滤网不宜经常清洗 B.尽量选用节能,变频空调

C.空调不使用时应关闭电源,将电源插头拔掉 51.以下哪项不是汽车节油的有效方法?(

) A.确保发动机状态良好

B.高速行驶时关闭空调、开启车窗 C.彻底实行车辆轻量化

52.哪个活动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 A.火山活动

B.太阳活动

C.人类活动 53.废旧电池是有害垃圾,它的回收方式是(

)。 A.放在不可利用的垃圾一起

B.放在可再利用垃圾一起

C.专门回收

54.“低碳经济”的实质是(

)。

A.能源低利用

B.追求绿色GDP

C.减少收入 55.我们常说的噪声污染是指(

)。

A.90分贝以上

B.80分贝以上

C.40分贝以上 56.倡导低碳出行方式,应(

)乘坐公交车,(

)开私家车。 A.少,多

B.多,少

C.多,多

D.不,不

57.为表达祝福,下面哪一种方式更符合环保?(

) A.寄贺卡

B.买精美包装的高档礼品

C.发E—mail 58.以下哪类食物能有效改善人体的酸性体质,并且是目前遏制80%全球暖化最快的方法?(

) A.蔬菜水果

B.鸡鸭鱼肉

C.山珍海味 59.以下哪种方法是节约用水的好办法? (

) A.用公家的水

B.在厕所水箱里放一块砖头

C.让水龙头滴水不走水表

60.以下哪种行为方式不符合环保要求? (

) A.拒绝豪华包装

B.吃不了,兜着走

C.多用一次性筷子、餐盒、尿布等

61.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

)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 A.睡眠模式

B.开机模式

C.屏幕保护

D.关闭显示器 62.塑料在自然界可停留(

)。

A.100—200年

B.50年

C.10年 63.对有车族来说,以下哪种行为不利于环保?(

) A.停车状态下开着发动机

B.到正规车行洗车

C.选择无铅汽油

64.以下哪种购物方式是最有利于环保的? (

) A.用商家提供的塑料袋 B.带布袋子或竹筐

C.带塑料袋

65.过度使用激素催生瓜果蔬菜的后果是(

)。 A.使它们的营养价值更高

B.使它们口感更好

C.会给人类发育带来异常

66.及时拔下家用电器插头如电视机、洗衣机、微波炉、空调等家用电器,在待机状态下仍在耗电。如果全国3.9亿户家庭都在用电后拔下插头,每年可节电约20.3亿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是(

)。 A.100万吨

B.50万吨

C.197万吨

D.189万吨 67.有些颜色艳丽的陶瓷餐具遇热或在酸、碱中浸泡时容易有重金属溶出,它们是(

)。

A.汞

B.铁、锌

C.铅、镉

68.如果全国3.5亿烟民1天少抽1支烟,每年能节约准煤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

)。

A.15万吨

B.21万吨

C.18万吨

D.13万吨 69.人造板材中释放的有害气体主要是(

)。 A.氨气

B.甲醛

C.氡气 70.以下哪种建筑材料放射性较高? (

) A.环保贴纸

B.大理石地板

C.木质地板

71.节能方式洗衣措施有:能采取每月手洗衣服;少用洗衣粉,还有使用(

)洗衣机。

A.滚筒

B.全自动

C.节能

D.半自动 72.以下哪种洗涤用品对环境的破坏最小? (

) A.洗衣粉

B.洁厕灵

C.肥皂 73.电脑显示器的哪个部位辐射最强? (

) A.正面

B.侧面

C.背面

74.以下哪种植物最适合放在室内用来净化空气? (

) A.含羞草

B.郁金香

C.吊兰 75.防皱型服装在制造过程中往往加入了(

)。 A.甲醛

B.黄曲霉菌

C.食盐

76.祛斑类化妆品容易含过量的(

),它是一种毒性较强的化学物质。 A. 镉

B.汞

C.磷 77.白色污染是指(

)。 A. 所有白颜色的垃圾造成的污染 B. 塑料废弃物造成的污染 C.一种白色化学气体造成的污染 78.何谓“可持续发展”? (

) A.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B.能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

C.以保护自然为基础,适当降低人类发展速度的经济发展。 79.空调开启多少小时后关闭,马上开电风扇。晚上用这个办法,能不用整夜开空调,省电近(

)% 。

A.10

B.25

C.50

D.80 80.请问造成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优胜劣汰

B.生态破坏

C.全球变暖 81.中国植树节是每年的(

)。

A.2月12日 B.3月12日

C.4月12日

82.减少解冻食品时开关微波炉的次数,可预先将食品从冰箱冷冻室移入冷藏室,慢慢解冻,并充分利用冷冻食品中的“(

)能”。 A.热

B.冷

C.化学

D.内 83.能效标识上标示的是产品(

)方面的指标。

A.能源效率

B.产品质量

C.安全状况

84.下列城市垃圾中哪些分类回收可成为再生资源(

)。 A.废金属

B.剩饭、残渣

C.废电池 85.减少“白色污染”我们应该(

)。 A.自觉地不用、少用难降解的塑料包装袋

B.乱扔塑料垃圾 C.尽量使用塑料制品

86.旅游中,下面哪种行为是不提倡的(

)。 A.爱护花草树木,不随意采摘,不惊扰动物

B.不随意食用野生动物和采食野果、野菜、野蘑、野菌 C.购买受保护和濒危的动植物当纪念品 87.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石油

B.水能

C.风能

88.大气的臭氧层对人体是有益的,因为它能(

)。 A.吸收部分紫外线

B.吸收红外线

C.吸收全部可见光 89. 在倡导低碳生活上,骑自行车上下班有(

)优点。 A. 不担心油涨价,不担心体重增加

B.随意、省钱

C.不担心速度慢

D. 轻松、自由 90.以下的做法符合节能要求的有(

)。 A.选择节电电器,能够有效的节能

B.使用节能灯时,短时间离开将灯关掉,有利于省电

C.使用电冰箱,夏季应将电冰箱冷藏室的温度档调低,冬季调高,利于节能

91.买回来的蔬菜,最好在清水中浸泡(

),这样可除掉大部分残留农药。

A.30-60分钟

B.1-5分钟

C.5-10分钟 92.为保护环境,我们在出门时,应该(

)。

A.尽量选择乘坐舒适的交通工具

B.使用私人车

C.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93.水的感官性状应该是(

)和透明度良好。

A.无色、无臭、无异味

B.无色、无味

C.无味 94.建筑施工主要产生哪些污染(

)。

A.辐射污染

B.扬尘

C.水污染

95.绿色建筑的基本要素包括:节地与室外环境、(

)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 A.节电与电能

B.光与光能

C.节能与能源

D.核与核能 96.我们平时吃水果为什么要削皮(

)。

A.节约

B.农药污染

C.皮不好吃 97.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哪些方面?(

) A.工业生产

B.畜牧养殖

C.种植花木 98.下列哪些措施或行为有助控制汽车污染排放? (

) A.推广小排量汽车

B.冷车启动

C.频繁刹车 99.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 A.染发轻易引起皮炎,甚至可能导致白血病、恶性淋巴肿瘤等疾病 B.越是常用持久性或色彩较浓艳的染发剂,患恶性肿瘤的危险性就越大

C.氧化型染发剂对健康没什么损害

100. 大自然中口香糖的分解约需要(

)年。

A.1-2

B.3-4

C.5-6

D.8-10

第五篇:生态文明(生态哲学)

生态文明何以可能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摘要】现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是紧迫而必须的任务,它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政府必须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建立科学发展观,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生态文明城市是必须全民参与才能达成的目标。

【关键字】生态文明

紧迫而必须

重要意义

观念

措施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些年来我国在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实事求是地说,我们在现代化建设快速推进的过程中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资源、能源的高消耗,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破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制约着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少地方党政领导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奉行“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思路,动摇了人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信心。生态环境被破坏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却是GDP无法弥补的,例如:北京有70%-80%的癌症和环境污染有关。肺癌成了头号杀手。经济发展的代价就是高额的医疗费用和日益憔悴的身体。因此建设具有生态文明的城市紧迫而必须。

【1】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一、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群众是最大受益者【2】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使人类社会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最终使

人类自身得到进步和完善。人民和谐幸福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它是一个多方面的指标,是由经济、文化、生态等因素决定的。

首先,经济发展是实现人民和谐幸福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要求在稳步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效益,实现经济建设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将人民群众的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结合,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结合,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相统一。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生态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逐步提升。

其次,精神文明是实现人民和谐幸福的价值取向。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在精神文化领域不断创新。一要提高全体人民的主体意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幸福取向;二要充分依靠道德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这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生态伦理,规范人民和谐幸福的内在特质,也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必然要求,充分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第三,生态文明是实现人民和谐幸福的发展模式。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中要通过建立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和生态补偿机制以解决长期制约经济发展的环境问题,从而更有效地保护人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空间。

由此可见,物质文明是经济前提,精神文明是价值取向,生态文明是发展模式。只有建设好了生态文明城市,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才能得以提升。然而现在的情况是,只求经济发展忽视了生态文明的建设。因此可以说建设具有生态文明的城市既紧迫又必须。

二、生态文明的建设对城市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关键。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可持续的环境就没有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将为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并有力地促进城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城市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人类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生态危机和环境恶化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和身心健康,极易引发环境纠纷和群体性事件,激化公民和政府的对立与冲突,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只有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使城市居民在一个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和谐相处,并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与支持。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和基本内容。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高品质的城市生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就是提高城市生活品质的过程,也是提高全体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过程。它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也不过分。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竞争力。在当今时代,生态文明的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在激烈的外部竞争中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尺度。建设城市生态文明,有助于改善经商投资和旅游居住的环境,有助于改善城市形象、促进区域合作,是增强城市竞争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建设城市生态文明政府要从根本上改变观念:

1、生态成本观

决不能以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这样后代就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改善环境,真是得不偿失。因此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绝不向后代子孙“征税”。

2、环境大局观

一切以大局决定取舍,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决不搞只求城市经济增长,局部污染全局、生态环境影响城市建设发展大局。

3、绿色政绩观

不再一味的追求GDP的提高而忽视了青山绿水,坚持吧生态城市建设作为统筹城市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载体,作为衡量政绩大小的一把尺子。

四、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需要切实可行的措施:

1、发展生态经济。要大力发展生态工业,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繁荣发展服务业,重点发展旅游度假业和商贸物流业,必须以重点项目为载体,像重视工业项目那样重视服务业项目建设。要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培育优势产业、特色产业。

2、优化生态环境。要牢固树立“生态是借贷而不是继承”的理念,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下大力抓好工业企业的节能减排,加大执法监管力度,高度重视水污染的治理,加强城市治污、农村环境改善等薄弱环节,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机制。绝不能为了一时的发展而破坏环境,也不能因保护环境而忽视发展,要切实把保护和发展结合起来,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蓝天。

3、培育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市,就要把生态文化作为主流文化,把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主流意识,将生态文化融入到人们的思想行为、生活方式、社会风气、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要大力建设和谐文化,大力倡导生态生活方式,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突出城市建设的文化个性。

4、建设生态社会。必须把生态文明市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之上,高度关注民生,切实改善民生。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发展成果。要健全民主法

制,维护公平正义。要确保社会安全稳定,抓好平安聊城建设和安全生产。同时,也要努力提升社会诚信、市场诚信以及政府的公信力,促进社会良性有序发展。

5、建设规划合一。首先,应采用反规划设计思路,结合良好的原生条件,寻求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佳状态。其次是强调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与生态性,根据植物群落和生态要求进行城市绿化配置,将常绿与落叶,阔叶与针叶,木本与草本,乔木与灌木进行合理搭配。三是追求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结合,建成“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园林景观。

总结:

生态文明建设人人受益,因此需要人人参与。实行生态文明需要政府的有效参与和企业的协商决策与合作管理。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绝不仅仅是被动响应号召,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只有全民参与生态文明才有可能!

参考文献:

【1】 2007年10月18日 中国环境报《什么是生态文明》

【2】 2009年7月10日

聊城日报《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最大受益者》

上一篇:控烟宣传标语范文下一篇:矿山年度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