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延安考察学习体会

2022-08-09

第一篇:赴延安考察学习体会

赴延安考察学习体会

2007年4月15日至22日,我随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第十七期民主党派干部培训班赴延安考察学习。在革命圣地延安,参观了宝塔山、杨家岭、王家坪、枣园、凤凰山、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干部学院、南泥湾等等,聆听了延安干部学院王诚安教授的“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的专题报告。通过实地参观学习,追寻革命足迹,重温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

十三年的伟大实践,从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小米、驱日寇、运筹帷幄打江山的光辉事迹中,深入了解了延安精神的真谛。这里的每一处革命遗址都有着动人心弦的故事,每一寸土地都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望着那一排排简陋的窑洞,听着解说员认真细致的讲解,深深地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艰苦朴素精神所打动,为他们在如此艰苦、简陋的条件下,形成统一正确的军事战略、战术思想,写出科学的理论著作,领导指挥粉碎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而无比钦佩和赞叹。站在革命领袖们工作、生活过的遗址前,仿佛看到了毛泽东、刘少奇、朱老总和周总理等开国元勋们秉烛夜读,研究作战部署,召开会议时的身影和神态。可以说,延安之行,带给我的是一种情感上的震撼,心灵上的洗礼,灵魂上的升华。

一、小窑洞孕育大思想

中国共产党86年的历史,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结束近代饱受屈辱的历史和长年战乱的局面、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进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和各界人士经受住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历史。其中,延安时期的13年(1935年-1948年)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发展成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伟大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全面发展并成为我们党指导思想的伟大时期。

“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来源于抗战时期的艰苦环境,最集中地反映在毛泽东同志延安时期的著作里。毛泽东的190多篇箸作中,有120多篇是在延安的窑洞里写成的。延安精神是近代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经验教训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斗争和胜利经验的总结,是辛亥革命以来、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结晶。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优良特征、品质、作风的综合,是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精神财富。

历史实践证明,延安精神不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经济建设时期都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延安精神仍然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

二、民主党派也要学习和弘扬延安精神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基本政治制度,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不断总结和完善形成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政治格局,也是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而总结形成的。中国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正确选择,是历史的必然,是符合中国国情与我国民主党派实际情况的。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了我国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早在1940年3月,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党内指示》中,第一次提出了“三三制”的政权建设原则,即“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占三分之一。只有汉奸反共分子没有资格参加这种政权,其中,必须保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正是这样一种抗日根据地的政权格局,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回顾我国各民主党派的历史,从中可以发现,我国的各民主党派自成立之日起,就是具有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将大家凝聚在一起的思想基础是爱国主义,即共同主张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在抗日战争时期,同共产党一道,坚持抗战,坚持团结与进步,取得了八年抗战的胜利;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国的各民主党派同共产党一道,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独裁统治,为和平民主奋斗,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同盟者。1948年5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著名的“五一号召”,我国八个民主党派积极响应,抛弃了“不右倾、不左袒”的中间路线和有人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想法,最终正确地选择了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新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我国各民主党派的代表参加了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共同纲领》,这不仅标志着我国各民主党派完成了向新民主主义的历史性转变,而且奠定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个民主党派参加的多党合作的格局,是对毛泽东提出的“三三制”政权建设原则的践行与深化。由此可看出,中国的民主党派与延安精神有着深厚的历史

第二篇:赴延安培训学习考察报告

本文系邮箱投稿,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照搬照抄!

赴延安学习考察报告

(2018年全市中青干部培训班)

2018年X月

X月X日至X月X日,2018年全市中青年干部培训班XX名学员赴革命圣地——延安,开展为期一周时间(两天行程,五天学习)的红色文化学习考察。

此次学习考察虽然时间不长,但知识量大,所到之处,所见之物,都有故事,都有历史,都有精神,都有思想上的触动。参加培训的学员们十分珍惜这次机会,认真看、仔细听、详细记、勤提问、多交流,大家在表示收获颇丰的同时,更对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思考。

一、培训内容及形式

本次培训,按教学形式划分共有五项内容,其中:专题讲座一次:《中共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现场教学四次:《习近平的知青岁月与他的群众观》《张思德与张思德精神》《学习革命英烈,坚定理想信念》《南泥湾与南泥湾精神》,均邀请教授授课;现场参观十五次: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革命旧址、梁家河、杨家岭革命旧址、学习书院、凤凰山革命旧址、宝塔山、枣园革命旧址、鲁艺旧址、“4·8”烈士陵园、抗大纪念馆、西北局革命纪念馆、延安北京知青博物馆、新闻纪念馆、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都邀请专业讲解;仪式教学一次:瞻仰“4·8”烈士陵园,祭奠革命先烈;情景教学一次:观看《延安保育院》。

二、培训中心服务基本情况

从我们向延安东方红干部培训中心发出预约信息后,培训中心派专人负责联络对接工作。在课程的设置、住宿餐饮等都及时认真负责。我们到延安火车站后,学院安排专人迎接做向导,并办理入住手续。我们走的时候,派专车送到火车站。为做好培训工作,培训中心为我们准备了开班式,会上培训中心负责人与XX市委党校副校长XX共同为学习班进行了授旗仪式。为方便大家的学习,专门制作了学员手册,包括学员守则、日程安排、生活服务指南和天气预报等。在后期的学习中,除了在“4·8”烈士陵园,因授课教师堵车来迟外,其余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都能按时认真讲解。

三、赴延安学习的主要收获

参加此次学习的同志,绝大多数是第一次到延安,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好奇的心理踏上延安这块圣地。经过实地参观学习,感到收获很多。

一是增长了知识,阔宽了视野。

五天时间里,学员们通过望闻问切,纷纷表示,确实使自己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党的领袖和老一辈革命家严格自律、以身作则、艰苦生活、民主平等的事迹,爱国青年赶赴延安的故事,等等。通过这次学习考察,大家对这段历史由以前的片段零碎化认识到深入系统了解了其来龙去脉。以前大家没有听过、没有看过的历史故事,通过这次的“亲密接触”而有了初步的了解。开班式上,延安市党史研究室主任在《中共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专题讲座时,其一问一答、层层推进的提问式教学方式,不仅使学员们了解掌握了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高岗、贾拓夫等党史人物事迹,参加中共一大13人的不同人生选择及命运,更了解了中共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而付出的艰辛努力,毛泽东“独立自主游击战”思想的点点滴滴,毛泽东思想确立的曲折历史。从延安博物馆的一张照片,学员们才知道,原来挂在嘴边的红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的作者孙万福一字不识。《东方红》的作者李有源是名农民歌手,由于出身贫农家庭无力读书,1942年冬,他采用陕北民歌“骑白马”曲调,唱出了“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生存,他是人民的大救星”,后来经过专业文艺工作者的加工,成就了著名的《东方红》。在鲁艺旧址,从讲解员的解说和大量照片中,学员们真正明白了“共产党人不信宗教,但为什么都说延安是圣地”的真谛所在,“从西安到延安的800里山路是信仰之路、理想之路。”在“4·8”烈士陵园,当学员看到叶挺将军与其夫人李秀文、女儿叶杨眉、三岁的儿子叶阿九同时遇难后,有几名学员赶紧打开手机搜索,叶挺将军再有没有子女?当得知还有6名子女并且都有成就时,大家的心情才得以平静。在枣园,带着班主任的提问,大家知道了毛主席的屋檐与其他人不同之处的新鲜故事,也知道了八路军修建的窑洞与当地群众窑洞的不同之处。在王家坪,听着毛主席与爱子毛岸英的合影故事,有学员流了泪。在杨家岭,看到毛主席当年开垦的小菜园,有学员即刻在微信群里转发了自己小学时学过的文章——《杨家岭的早晨》,再次读起来,既亲切又感慨。学员们坐在窑洞门前的石桌上,联想当年毛主席在这个石桌上回答“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豪迈气概。在梁家河,通过摸一摸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睡过的炕,实地参观当年他带领梁家河村民打的井、办的铁业社、凿的沼气池,通过仔细观看总书记当年照片的细节之处,学员们感叹道:确实伟大!有学员还买了《梁家河》这本书。延安,为什么像块吸铁石一样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学员们从《红色延安的故事》一书中找到了答案,更有学员通过与老师的交流才知道,以往自己了解的“雷公为什么不打死毛泽东”的主人公是位老汉,而不是婆姨。不识字的农民如何参加民主选举?谢觉哉首创了“投豆子选举法”,等等。“圣地无佛经,延安有真经!”

二是加强了修养,锻炼了党性。

延安时期是出马列、出政策、出经验、出人才、出作风的时期。在长达13年的革命实践中,培育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主要标志的优良传统作风。通过阅读干部培训中心配发的学员手册,通过观看影视资料和照片文物等实物,通过阅读《红色延安的故事》等读物,学员们对延安的认识,对延安精神的认识,由以往小学课本上几篇百字文章的粗略感性认知,逐步深化为思想情感上的理性认同。通过听教授讲解南泥湾故事,学员们认识到“南泥湾精神,不仅仅指节衣缩食,勤俭节约的物质节俭,更是一种自力更生的理念、艰苦创业的态度、战胜困难和挑战的决心与信心。”听完毛主席对功臣黄克功严肃处理的故事,听了“延安作风为啥能打败西安作风”的故事后,学员们对当下中央的强烈反腐工作深表拥护,对“红线”“底线”“高压线”的认识“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有学员感慨道:“以前让我加班,我就发牢骚,凭什么让我加班?来延安后,我羞愧难当,把工作当事业去追求,难道需要理由吗?”“以前觉得多干活就是吃亏,现在想来,多干活就是人生的一件乐事,不干事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

三是展示了风貌,宣传了XX。

延安,由于其独特的地形,与XX市、XX市一样,两山加一河,城市建在一狭长的山沟里,好多路是单行道。所以在老城区,机动车与行人、电动车同走一路,这里交通信号灯相对很少,交通相对乱一些。来自全国文明城市——XX省XX市的学员们统一行动,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礼让车辆,排队过马路,不乱扔垃圾。在学习考察中,学员们不迟到、不早退,上课时没有一个人接听手机,课堂秩序井然。到各旅游景点考察时,严格遵守景区管理有关规定,服从指挥、听从安排,虽然看到好多人照相,但是还是在征求工作人员的同意后才照相,不喧哗、不戏耍,展现了良好的文明素养和精神风貌。

四、对党校教育的几点启发

一是培训工作应多组织实地参观。

此次培训班,我们邀请了全市各行各业领导为大家就某一领域的知识做讲解,各位领导都能认真对待,但是比较延安的教学效果来说,我们侧重的是理论,而延安采用的是理论与现场参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次去延安学习考察,学员们深受教育启迪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眼见为实、睹物思人、以人省己。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大量实物的展现,当时的延安到底有多苦,当时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人格魅力有多大,一看边明知,而且是发自内心的情感认同。鉴于此,我们今后的干部培训,应当多多借鉴延安的教学方式方法,多多将学员们从课堂上引入到厂矿企业车间,亲眼目睹我市各行各业的现状,在此基础上领导专家的授课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多做有独立思考的授课。

这次去延安培训,大家对开班式上延安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的讲座普遍好评。原因在于,他把课堂变为互动交流,在他的引导下,课堂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授课老师成了引路者和听众裁判,而学员们在他的引导下,积极开动脑筋,思绪飞转,人人挣着回答问题,成了主角。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有人讲课效果不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老师把讲堂变成了“自己的天下”,一人说了算,唱独角戏。自己讲得口干舌燥,台下人不是玩手机就是睡眼朦胧、哈欠连天。联系到在XX的培训,我们给每位学员发了对每一位老师授课的总体评分表。在日常交流中发现,领导干部们普遍讲得好。大家在分析原因时认为,除了由于领导们日常学习抓得紧,读文件、看报纸、听报告、做辅导,日常学习中他们学思感悟得多,学得多,思考得更多,所以能脱稿讲,能脱口而出几个典型事例来,能通过自己的眼神把每一位学员的思绪联在一起,老师讲的很有成就感,学生听得很受收获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经常性的在公众场合下讲话,心理素质好、经验丰富、思绪不乱。

鉴于这种原因,学员们对此次培训班上课前留十分钟时间,让学员就自己某一值得学习的知识点分享给大家的做法和观看影视资料后分组讨论交流的做法大力支持配合,这一做法非常好,值得坚持下去,不仅要学,还要思考,更要站起来、说出去。学习培训,不是来放松身心,更不是旅游度假,而是学习经验、拓展视野、提升能力的平台与机遇。

三是多挖掘XX好故事。

此次去延安学习,《红色延安的故事》《梁家河》等,加上我们以前就熟读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我们深入了解延安及延安精神的重要方式。学习历史,重要的突破点和抓手就是典型人物和重大事件。通过无数个人物鲜活的小故事,折射出时代大背景,反映出历史大舞台,悟出人生大道理。XX要发展,同样需要无数个人的点滴辛劳,我们在培养树立当下典型的同时,勿忘XX历史上的风流人物,如明代的胡阁老——胡知礼,西路红军的诸多优秀指战员,还有现在的李灿、李恒年等等。用无数优秀人物的点滴小故事,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支撑起XX未来发展的千秋大业大厦。

第三篇:赴延安考察学习心得体会

经济发展局---叶慧祥

延安,在人们心中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

延安,古称延州,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

延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之

一、轩辕黄帝的陵寝就安卧在延安境内的桥山之巅,被炎黄子孙尊称为“人文初祖”。

延安,神圣的革命根据地,红色革命精神从这里诞生、成长、并发扬光大。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民族英雄刘志丹、谢子长创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红军长途征战的落脚点。从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十三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特别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培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

延安,我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6月20日,当我的脚步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激动的心情,始终澎湃不已。

在革命圣地延安,我们先后参观了枣园、延安革命纪念馆、宝塔山等地,通过实地参观学习,追寻革命足迹,重温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十三年的伟大实践,从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小米、驱日寇、运筹帷幄打江山的光辉事迹中,深入了解了延安精神的真谛。这里的每一处革命遗址都有着动人心弦的故事,每一寸土地都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望着那一排排简陋的窑洞,听着解说员认真细致的讲解,深深地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艰苦朴素精神所打动,为他们在如此艰苦、简陋的条件下,形成统一正确的军事战略、战术思想,写出科学的理论著作,领导指挥粉碎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而无比钦佩和赞叹。站在革命领袖们工作、生活过的遗址前,仿佛看到了毛泽东、刘少奇、朱老总和周总理等开国元勋们秉烛夜读,研究作战部署,召开会议时的身影和神态。可以说,延安之行,带给我的是一种情感上的震撼,心灵上的洗礼,灵魂上的升华。

中国共产党87年的历史,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结束近代饱受屈辱的历史和长年战乱的局面、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进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和各界人士经受住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历史。其中,延安时期的13年(1935年-1948年)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发展成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伟大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全面发展并成为我们党指导思想的伟大时期。

“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来源于抗战时期的艰苦环境,最集中地反映在毛泽东同志延安时期的著作里。毛泽东的190多篇箸作中,有120多篇是在延安的窑洞里写成的。延安精神是近代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经验教训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斗争和胜利经验的总结,是辛亥革命以来、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结晶。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优良特征、品质、作风的综合,是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精神财富。

历史实践证明,延安精神不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经济建设时期都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延安精神仍然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

这次赴延安市考察学习,让我们看到了现实差距,也看到了努力方向。今后,我将立足阿左旗腾格里管委会的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延安精神为动力,抢抓机遇图发展,构建平台谋发展,创新机制求发展,优化环境促发展,努力推动腾格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篇:赴延安考察学习交流文章

2004年3月11日至18日,团市委组织24名团干部赴延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考察团参观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枣园、杨家岭、王家坪的故居及中共中央机关办公地址,并在中共七大召开地举行了重温入党、入团誓词仪式。抚今追昔,所有考察人员无不在思想深处上了生动的一课。参加考察的团干部纷纷表示要领会好、学习好、继承好延安精神,立足实际,认真学习,开拓创新,扎实做好共青团工作。现摘登部分团干部的考察报告,供各级团组织和团干部学习交流。

李丽(市人民医院团委书记)

近日,团市委组织的赴延安革命圣地考察团的24名团委书记,跨过一座座紧紧相连的青山,一路欢声笑语,一路奔放豪歌地来到了向往以久的延安。延安这块古老而神秘的黄土地,敞开热情的怀抱,拥抱来自古密州的赤子。

滔滔延河水,承载了全国人民的重托;巍巍宝塔山,唤起了备受欺凌的民族。让我们一同走进延安,了解延安,感受延安,追忆延安。

延安在历史上并没有过多的显赫,然而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这座边镇小城却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瞩目的中心。这里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圣地,是新中国的摇篮,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树立了不朽的旗帜----延安精神。今天,延安精神仍以其特殊的魅力吸引和影响着新一代的青年人。宝塔山、延河水、王家坪、杨家岭、枣园等这一个个名字是那么熟悉,早已在我们儿时的记忆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而这一个个革命历史遗址对我们来说又是那么陌生。在这些土窑洞里,曾经居住过缔造了新中国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窑洞内那简朴得让人难以置信的陈设,始终令人难以忘怀。毛泽东旧居里那架在炕上的床,周恩来旧居里那绑着铁丝的床,朱德旧居里那默默无声的纺线车,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任弼时则把自己的一生比作骆驼,不唯索取,只有奉献的精神。使我的灵魂得到启迪,令我顿悟人生。他留给我的精神财富会让我享用一生。这里的每一张照片,每一件物品都是一个故事,都凝聚着延安精神形成的轨迹。什么是延安精神,我们在这里找到了答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灵魂所在。延安时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创造了无数奇迹的时代。

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那弥漫的硝烟、闪光的战刀,听到隆隆的炮声、雄壮的军号,似乎又回到了那杀声阵阵的战场,对那些勇猛冲杀、不怕牺牲的革命前辈,更增加了敬佩之情;对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生活,无不更加珍惜;对经过战争洗礼的伟大祖国,无不更加热爱。

在党的七大会堂旧址,我们面对庄严的党旗,进行了庄严的重温入党誓词宣誓仪式,我们感慨万千,肃然起敬,心中涌起阵阵涟漪,久久不能平静。

面对庄严的党旗,我们仿佛看见--毛泽东挥手之间,一次次拨正革命的航向,终于推倒了“三座大山”,创建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面对庄严的党旗,我们仿佛看见--周恩来握手之间,在亚非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使中国重新回到了世界的舞台。

面对庄严的党旗,我们仿佛看见--邓小平抬手之间,绘就了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敲响了新时代的锣鼓。

面对庄严的党旗,我们仿佛看见--江泽民举手之间,高擎起民族复兴的圣火。香港、澳门回归,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加入世贸,好戏连连。

面对庄严的党旗,我们仿佛看到了--胡锦涛拉手之间,取得了抗击非典的胜利,诠释三个代表,使中国踏上了世界的航线。

面对党旗,我们议改革、求创新、谋发展。党旗下我们年轻人以怎样崭新的形象、风貌、姿态、斗志,迎接新的挑战,在这里我找到了最好的答案,那就是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难忘延安,难忘延安精神,难忘与我一同去延安的朋友。

王梦玲(经贸局团工委书记)

回顾这

七、八天的考察,确实是大开了眼界,启迪了思想,受到了教育,加深并增强了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人本思想的理念。追踪历史和政治那段漫长的烽烟古道,抚今追昔,思绪万千,使我体会最深的有以下三点:

一、历史的发展是不能也无法逆转的。当考察团步覆在那方圣地上的时候,不仅使我想起,脚下的黄土大地非同一般,她是华夏后裔世代经营的繁荣昌盛的“华夏中原”,既是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也是封建王朝代复一代的帝都、要塞。两千多年前,这里先是狼烟四起,诸候争霸。继之便是七雄并列,干戈不息。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以自身的法则为其规律,历史前进的车轮更是如此。由乱到治,由分到合,最终走向统一,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任何企图破坏统

一、阻拦历史、背叛祖国的行径,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二、“三个文明”继往开来。我们这次所看到的古址、文物、景点、圣地确实不少。但真正从其要义上讲,精髓便是“秦砖汉瓦”。在这一点上,世界上除了四大文明古国之外,是没有敢与之媲美的。一块砖便有一串兴衰故事,一片瓦便印记着世纪风雨春秋。透过轩辕庙我们可以看到文明古国文化的悠久。中国的政治、物质、精神,就是从愚昧精犷的古代艰难地发展而来的。正是这一源头孕序了今天的“三个文明”。今天这“三个文明”的确定,在一定程序上反映了我们社会发展和国家繁荣昌盛地新面貌。所以,我们每个人不但要致力于今天的“三个文明”,更要珍惜、维护古代的思想文化。

三、创业艰辛,守业不易。这是我体会最深的一点。当我置身在延河旁、宝塔下、窑洞前的时候,仿佛看到了一盏灯火、一滴水珠,这要燎原大地、汇成百川是何等艰难啊!然而,六十看后的今天,“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六十年的风雨,六十年的历程,六十年走的这条路,是用鲜血和汗水凝结而成的。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走到革命摇篮,经过了革命圣地地洗礼,才晓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创业是何等地艰辛。今天,祖国大地开遍了鲜花,是他们的鲜血和汗水浇灌的沃土而生发的。从而使我感到今天的来之不易。要把创业者打下的江山守卫好、保护好、建设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神圣使命。因此,立足本职,面向未来,尽职尽责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马瑞滨(密州学村团委书记)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在我的孩提时代,在我的学生时代,在我参加工作以后,时时都会有一种情感涌动在我的心间,因为我念着一个令我们中华民族骄傲的地方,一个令我梦绕魂牵的地方--延安。是她那巍巍的宝塔山照亮了我们前进的征途,是她那滚滚的延河水成就了中华一代伟人,她那博大的胸怀令我向往,她那厚得的底蕴使我崇敬。 一路走着,虽然离延安尚远,虽然车马劳顿,但我的心已经飞到延安。我已经能够聆听到母亲延安的心跳,感受到她的体温。每每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我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因为我知道,这就是延安--我的延安,一个令我心神向往的地方。 我们学习延安精神,就应当让我们的脉搏同延安一起跳动,就应当真正立足于自己的工作岗位,义无反顾,勇往直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学习延安精神,在我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做到:

一、不怕吃苦,立足实际,潜心搞好教学研究。因为教师这个职业即清贫又枯燥。搞教学研究,做高考题,可能几年、十几年、几十年面对的都是几乎完全相同的知识点,应该说,枯燥是在所难免的。许多教师能固守清贫,但却忍受不了枯燥。我想,我真的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为了我的学生,也为了我自己,如何从枯燥的书本中教出丰富多彩的知识。

二、联系社会,搞好开放式教育。延安精神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得以创立的,恰如鱼和水的关系。

而我们的教学、教育也不应该脱离人民和社会。学校办学的宗旨是先育人再教书,这也是学校共青团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要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与社会各界联合,达到教育的目的,真正落实学校“送我一个学生,还你一个栋梁,改变一个家庭,惠及子孙后代”的庄严承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追求着“让每一位学生走上幸福之路”。

任炳然(市联社团委书记)

当我们跋山涉水到达延安时,大家齐声高呼:延安!我们来了!

延安市地处黄河中游,陕北高原南部,全市总面积3.7万平方公里,206万人。延安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是著名的民族圣地和革命圣地。1935年到1948年,延安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总后方。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坚定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延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圣地而永载史册。

我们参观了杨家岭、王家坪、枣园三处革命旧址,观看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生活战斗的团片展。参观考察,忆往事,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此次延安革命教育,我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增长了很多知识,感慨万分,受益匪浅,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我永生难忘的一次旅行考察。延安,革命的圣地,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

王磊(市燃料公司团委书记)

延安,在我心中是一个多么生命而又向往的地方。“两万五千里,万水千山,突破重围去抗日,高举红旗上延安”,小时候唱的歌曲时时缭绕在耳边,六十多年前的热血青年、进步学生,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层层封锁,以生命为代价奔向延安。

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民族英雄刘志丹等前赴后继,艰苦奋斗,在此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红色革命,开辟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最终成为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没有延安这块土地,我们就下不了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并指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孕育出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的历史篇章。

这里有我们要学习的任弼时的“骆驼精神”,叶剑英曾评价说:“他是我们党的骆驼,中国人民的骆驼,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这漫长的、艰苦的路,没有休息,没有享受,没有个人的任何计较。”任弼时作为中共领导人不辞辛苦,为了人民的事业日夜奔波,累倒在办公桌前。

这里又有着无比崇高的爱情,邓颖超在缅怀周恩来时说:“我与你是萍水相逢,不是一见倾心,更不是恋爱至上,我们是经过无意的发展、两地相互通信的了解,到有意的、经过考虑的结婚,又经过几十年的战斗,结成这样一种战友,伴侣的,相爱始终的,共同生活的夫妇。把我们的爱熔化在人民中间,熔化在同志之间,熔化在朋友之间,熔化在青年儿童一代”。

我们从高耸的宝塔,肃穆的会址,朴实的空洞,枣园的灯光中,找到了革命先驱的红色脚印,寻访到了延安精神的光辉轨迹。

王永杰(市第二水泥厂团委书记)

取道黄陵县北上百余公里,当车子在黄土高原的柏油公路上蜿蜒前行时,顾盼车侧,万壑千沟,黄土刀削壁立。大家感叹着大自然奇伟的造化之功,体味着“山高路远坑深”的真正内涵。这沟壑连绵不绝,藏兵百万巧掩装想是不成难题。也正如主席所言:“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也正是这种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解决困难的作风和鱼水深情,调动了千百万群众的积极性,形成了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战胜一切困难。这才是真正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想你“蒋校长”于亿万人民当中捉“朱毛”,谈何容易。

我们可以想象出“七大”代表是在多么险恶的环境中怎样跋山涉水汇集到延安。也可以想象出在战争年代把各地的党代表集中如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谈何容易!一代伟人旧居仍在,犹闻当年延河饮马声。

行前,我们曾谒过人文初祖--轩辕帝陵,挂甲柏前留影时,深为炎黄子孙同脉同根的我们而感到自豪,怀念始祖万世恩泽,民族豪气顿生。汉武仙台上东南望,想那一峡海水隔宝岛,即是同惠始祖恩泽,你跨过那湾浅浅的海水,真正四海归心大统于神洲又有何不可呢?

静立在延河大桥留影时,我思潮澎湃、意风气发,远处宝塔山上宝塔亮,近处大厦高楼施工忙,脚下延河之水绵绵去,笑看圣地延安换新装!

杨现富(开发区团工委书记)

这次考察活动以增强团组织凝聚力和提高共青团干部素质为主线,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历程,真正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奉献精神。考察归来,感受颇深。

首先,为当地恶劣的生存条件所震惊,也为现在的经济发展之迅速而自豪。在当今经济飞速发展时期,虽然期间仍有些地方的路途较为颠簸,但延安周围大多数地方已修好了高速公路,坐车从西安需七个多小时左右就能到达宝塔山下。沿途可看到到处是黄土,水资源很缺,可想而知当时当地生存条件是很差的、落后的。看到老一辈革命家住过的枣园、王家坪、杨家岭等地,他们生活俭朴,甘守清贫,却为全国人民解放事业而奋斗了一生。我也深深地体会到,现在安定、祥和的生活来之不易,这都是老革命家们用鲜血和苦难换来的,这么想着,也更坚定了我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投身到现实工作中的信心。其次,我们的党是伟大的党,正确的党。在领导人民浴血奋战,建立新中国后,又致力于国民经济建设,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有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对于我们开发区的共青团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目标为我们共青团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也要求我们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共青团十五大精神为契机,推动开发区共青团工作不断焕发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我们一定紧紧围绕市委和开发区工作的大局,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做好团的工作,加强团的建设,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再次,我们应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我们应深入地学习“三个代表”重要理论和共青团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议精神,狠抓团员青年的思想建设。我们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面,丰富青年的精神世界,增青年的精神力量,充分发挥青年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作用。研究青年的需求,着眼青年的变化,推动和加强青年文化建设,在工作中多动脑筋,多出点子,多做实事,在新的征途上开拓出党政满意、青年拥护、社会认可的新局面。

卢德鹏(昌城镇卢家河崖村团支部书记)

只要我们有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只要有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协作精神,只要有你追我赶、永不落后、永不言败的“超前”精神,胜利终会属于我们。这是我考察的最深感受。

在延安窑洞,我曾惊奇地问,沟沟壑壑的高原,何以吸引了无数中华民族的精英,他们甘为革命而抛头颅洒热血。而今,我终于明白,革命的路上,没有灯红酒绿,没有姹紫嫣红,只有狂风暴雨,只有生死离别和火的考验,但革命的路上,更有的是我们民族的精神之源,铁的信念,那是一座万代不倒的丰碑。

革命早已胜利,历史也已远走。当我们站在中共七大礼堂庄严的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的时候,浑身充满了力量,心中升腾起一种信念,那就是我们要像老一辈革命家那样,续写“万水千山只等闲”

的豪情,展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飒爽英姿。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是时代的弄潮儿,祖国的重任已经落在我们的肩上,我们要用自己更加丰硕的业绩告诉历史,告诉未来,所有光荣与骄傲不仅仅属于革命战争年代和长眠于地下的英灵,它还将属于我们新世纪祖国建设的栋梁!

张志华(密州路学校团委书记)

到延安的时候,我们一起高呼:“啊!延安!我来了!”我能感觉到,全车人的热血都在沸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呀,我想只有来到延安,只有第一次看到延安的朋友才有的感觉!我们默默的在颠簸的汽车上仔细的看着现在的延安,回想当年的延安„„

杨家岭是在中国的历史上重要的一笔,在中共七大会议遗址,我们重温了入党誓词,大家都激情飞扬,清澈的心境让我们真正理解一个共产党人的誓言。

延安,一个多么神圣的地方,让多少人留恋忘返,让多少人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我们今天得以来到延安一睹延安的风采,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枉此行,这将是我们永恒的记忆。她带给我们不仅仅是外表,更重要的必将深刻的影响我们的后半生„„

张金刚(密州街道五里堡社区团支部书记)

甲申孟春,阳光和煦,万物复苏。在团市委的组织下,我们一行二十四人由鲁至陕,行千里,在西安、延安进行了为期七天的考察学习。所见所闻所感,使我充分认识了中国文明之古老,中华河山之壮丽。特别延安之行,看到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业之艰难。此次西行改变了我的生活和工作态度,对我整个身心是一次充电,并必将影响我的一生。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西安无疑是中国的一部历史博物馆,它展示着历代王朝之变迁。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由一穷而白走到了幸福的今天。看今日中华,港澳回归,WTO已加入,申奥成功,神舟六号升天,百业俱兴,繁荣昌盛空前,历代王朝无可比拟。这是中国共产党伟大、光荣、正确之体现。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在革命圣地延安,我们游览了王家坪、枣园等,亲眼目睹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年战斗的恶劣环境,走进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当年工作居住的低矮、狭小、简陋的窑洞,走进了摆满长凳的延安整风的会议室,走进了中共“七大”的会址,并在那里重温了入党誓词,感受到了革命前辈虽处贫困却乐观向上的激情。我有时也为付出未有所得失去目标,也曾遭遇挫折而身心疲惫,来到延安,看一看老一辈革命家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恶劣斗争环境,感受到了创业的艰难,激情、豪情与感动让我身心全变。为此,我只有更乐观、更勇敢的面对生活,创造新生活。

第五篇:赴延安考察报告

赴延安、西柏坡等地学习考察报告

虎山镇党政考察团 (2009年3月)

为进一步深化全镇农村干部集中教育活动,切实抓好农村干部思想作风整顿,强化农村干部革命传统教育,提高镇村干部工作水平,推动全镇各项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3月22日至27日,虎山镇组织各工作片总支书记、全体村党组织负责人,并由党委书记张玉新同志带队一行60余人赴延安、西柏坡等地进行考察学习。在延安期间,考察团先后参观了南泥湾革命历史纪念馆,瞻仰了延安革命遗址,在枣园、杨家岭等地回顾了党的七大、延安文艺座谈会等历史,并在延安党校请何教授作党的作风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专题讲座。在西柏坡考察期间,参观了西柏坡革命历史博物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旧居,听取了西柏坡党校石教授的专题报告。通过亲眼目睹当时极为艰苦的革命斗争环境和聆听教授的专题讲座,考察团成员在思想上、心灵上都受到了很大的震动,提高了素养,增强了党性,坚定了信念,更增强了做好新时期农村基层工作的信心和决心。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一、两地基本情况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战斗和生活了13个春秋,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新中国的坚固基石,培育了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西柏坡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60年前,我们党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指挥了震撼世界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两个务必”是对井冈山精神、长征精

1 神、延安精神的传承,体现了党的政治本色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两个务必”为核心内容的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考察过程中,我们还专程邀请了延安党校的贺教授、平山县县委党校的石教授分别作了专题报告。贺教授着重对延安整风运动及延安精神的内涵进行了详细讲解,让我们重温了伟大的延安精神。石教授重点介绍了当时党中央在西柏坡的主要工作及西柏坡精神的内涵。通过报告,大家对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实质有了更深的认识。同志们纷纷表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要把发扬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同推动地方发展结合起来,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现虎山跨越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几点体会

通过考察,大家深切体会到,伟大的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尤其是党员干部要牢记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结合虎山当前工作实际,进一步发扬光大。

第一,必须深刻把握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主要内容。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内涵丰富,时代性强。它是由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西柏坡时期开辟新的时代、创造辉煌业绩的奋斗中培育和形成的伟大的精神风范和群体意识,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革命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是我们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战争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作为基层农村干部,要在深入了解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实质内容的基础上,努力做好结 2 合文章,以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指导当前工作,推动全镇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第二,必须始终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中国革命在异常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最终胜利,最根本的一点,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从而团结和带领人民建立新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进一步坚定又好又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当前,虎山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这就要求每一位党员干部讲政治、顾大局,认真贯彻执行各级党委的决策,积极维护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推动全镇项目建设及社会各项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延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坚持反对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了全党整风运动,着重扫除主观主义的特别是教条主义的歪风。我们党在延安、西柏坡时期的一系列重大正确决策,都是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结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良好风尚,涌现了一大批实事求是,不尚空谈,有创新精神的各级领导干部,把中国革命迅速推向光明的坦途。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第四,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正因为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体现党的根本宗旨,才使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具有更强的说服力,更加具有生动性。我们党能在延安、西柏坡这样贫瘠之地立住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并发展壮大,与党在这时实行民主政治、廉洁奉公、严于利已,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不可分。作为最基层的镇、村干部,实

3 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始终坚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

如今,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并没有过时,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法宝,仍然是我们“精神的丰碑”。作为镇村干部,我们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职责,只有坚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我们的事业才能够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当前,虎山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在工作机制、工作作风等方面,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就要求我们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以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倾力发展,关注民生,真正做值得人民信任的党员干部。

三、下一步工作的思考

通过学习考察,我们深深感受到,继续发扬党的革命优良传统对推动虎山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考察学习为动力,深入推进思想作风整顿,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党的历史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地方才会有永不枯竭的发展活力。面对当前新的发展形势,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破解发展难题的新途径,努力推动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

(二)要深入开展思想作风整顿活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去年以来,我们先后组织了两次为期一个月的思想作风整顿集中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许多同志身上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敷衍应付等现象,认为思想作风整顿可有可无。甚至

4 在个别干部身上还存有纪律作风涣散、自由主义等问题,要把思想作风整顿贯穿在全年工作和全体镇村干部中,严肃工作纪律,真正让每位同志时刻绷紧思想作风这根弦,在工作作风转变上取得实效。

(三)要树立民本思想,积极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就提出了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人民的利益是党的最高利益,明确规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唯一宗旨,并且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奉行不悖。我们要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关心群众疾苦,关注民生事业,深入开展企地共建活动,切实帮群众解决教育、医疗、养老等生活难题,真正将发展的成果惠及群众。

(四)要充分发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传统。在革命战争年代,不论条件多么艰苦、处境多么艰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始终对革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正是在这种坚定信念的支持下,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最终取得了革命的全面胜利。当前,虎山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对虎山的发展要充满信心,敢于攻坚克难,敢于赢得胜利,相信虎山一定会拥有美好的未来。

(五)要充分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在延安、西柏坡期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在简陋的工作环境中,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指挥全党全军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作为党的最高领导集体成员,他们不搞特殊,厉行勤俭,为全党全军做出了表率。近年来,我们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我们依然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坚决克服享乐主义。各村要进一步压缩非生产性开支,坚决克服铺张浪费、贪图享受等不良作风,真正为群众管好钱、当好家。

上一篇:发扬工匠精神演讲稿下一篇:防汛抗台风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