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产业发展机遇

2022-08-07

第一篇:东莞市产业发展机遇

东莞市汽车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附件:

东莞市汽车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 东莞市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东莞市汽车产业由汽车制造业、摩托车制造业、零部件制造业和相关产业构成。据调查回收表格统计,至2004年底,我市汽车产业共有生产企业95家,其中汽车整车生产企业5家,摩托车整车生产企业3家,主要零部件生产企业87家;外商独资企业45家,中外合资企业6家,内资企业44家,外资和民营企业基本各占一半。企业从业人员共有10529人,其中技术人员987人,占行业员工总数的9.4%;全行业资产总额26.8亿元,负债总额13.4亿元,行业资产负债率50%。2004年,全市汽车产量1119辆,摩托车产量22360辆,同比分别下降3.9%和2.9%;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1.73亿元,销售收入38.48亿元(其中,零部件销售收入34.74亿元),出口总值24.74亿元,利税0.8亿元,同比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全市汽车产业规模以上企业4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有4家,包括:东莞友华、东坑歌乐、京滨电喷、东莞永强,年销售收入在1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的有23家。(详见附件1:东莞市年销售超千万元汽车工业企业一览表)

一1一

(二)产品结构。我市汽车产业主要零部件产品有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汽车车身零部件、汽车底盘零部件、汽车电子电器及摩托车零部件等。目前,我市零部件制造业已有一定的基础,而汽车及摩托车整车制造业则基础薄弱、规模不大。从主要产品产值构成上看,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占96.1%,摩托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占3.9%。从资产总额上看,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占92.6%,摩托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占7.4%。从利税总额上看,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占92.8%,摩托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占7.2%。从出口总值上看,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占99.3%,摩托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占0.7%。数据分析显示,我市汽车零部件企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相对较强,2004年全市汽车产业出口总值247409万元,其中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总值245611万元,占99.30%。(详见附件2:东莞市汽车产业行业细分对比表及附图)

我市在汽车整车生产方面虽然乘用车、商用车和挂车三个大类都兼有,包括旅行车、客车和专用车均有生产,但目前正常生产的只有东莞永强和东莞卢森宝亚永强两家公司。东莞永强是我省载货类专用车重点生产厂家之一,企业在产车型51个,主要产品有罐式车、自卸车、集装箱运输半挂车,其中以罐式运输车销量最大,年销量在1500辆左右,年销售收入3亿元。奥地利卢森宝亚国际有限公司与东莞市永强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合资的东莞卢森宝亚永强消防汽车有限公司的消防车项目前景看好,但目前尚处起步阶

一2一 段。摩托车整车生产方面,产品主要为125cc排量的座式、骑式摩托车,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品牌竞争力较弱。零部件生产方面,产品涉及范围较广,但在中控系统、车载智能通讯系统、转向系统、悬挂系统、自动变速箱等附加值高的核心技术领域较少涉及,产品主要都集中在驱动轴系统、车身结构件、汽车玻璃、消声器和轮胎等附加值较低的领域。

(三)区域分布。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布局较为分散,95家企业散布在全市32个镇区,差不多每个镇区有2-5家企业,最多的寮步镇和塘厦镇各有8家企业,区域内尚未形成明显的企业集聚和产业集群,行业内欠缺一个以整车生产为核心,上、中、下游配套衔接的产业链。(详见附件3:东莞市汽车工业企业镇区分布表)

(四)流通领域。目前,全市汽车经销商已超过300家,其中4S(销售、配件、维修服务、信息反馈“四位一体”)品牌专卖店68家;2004年,全市销售各类汽车7.29万辆,2005年1~11月份,全市共销售各类汽车63353辆,平均每月销售5760辆;车行分布相对集中,已初步形成莞太路南城段、莞樟路寮步段和莞龙路东城段三大汽车销售集中地;相对于车行围绕主干路段的集中布局,我市的汽配修理店分布就显得零散,基本上为沿街沿路各个商铺分散经营。目前,全市共有一类汽修企业14家,二类汽修企业867家,三类汽修企业1100多家,各类汽车美容及快修店1100多

一3一 家。

二、 东莞市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龙头汽车整车项目

东莞的汽车企业项目不少,但轿车项目还是空白,大部分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处于停顿状态,而且产品技术水平低、质量差、品牌弱,市场占有率低,企业规模和影响力小,无法起到以汽车整车项目为龙头,从而带动零部件配套产业发展的作用。

(二)产业规模较小

主要零部件产品几乎全由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生产,民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行业的整体实力不强。2004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3545亿元,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占36.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占11.6%,而全市汽车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1.73亿元,仅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2%。2004年,全市汽车年产量不到全省的1%,专用车年产量仅占全省专用车产量的7%。

(三)产业集聚不明显

行业投资分散,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上、中、下游生产不衔接,产品特色和市场定位不突出,大路货低水平重复建设居多,没有形成产业集聚,缺少名镇、名企、名品。目前,我市的电脑IT、虎门服装、大朗毛衣、厚街和大岭山家具等已经成为区域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已具备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我市汽车及零部

一4一 件产业在国内外几乎没有太多影响,行业地位不突出。

(四)技术水平偏低

产品结构还不完善,产品技术含量偏低,缺乏竞争力。我市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乘用车、客车生产企业。而专用车生产虽有一定基础,但车种缺陷较多,高附加值、高技术的品种较少,高端消防车前景看好,但尚处在投资起步阶段。全市摩托车产量偏低,没有形成规模优势。汽车零部件多为劳动密集型、材料密集型产品,其中以汽车底盘零部件、汽车电子电器件和车身零部件生产企业居多。根据调查数据,汽车底盘零部件生产企业为22家,占总数23.2%;汽车电子电器件生产企业为19家,占总数20.0%;车身零部件生产企业为31家,占总数32.6%。目前,我市汽车零部件产业还缺乏生产高新技术汽车零部件的能力,如电子控制多点燃油喷射系统、ABS、安全气囊等,品种门类不够齐全,技术创新能力有限,未能形成专业化分工的汽车产业结构。

(五)行业利税贡献低

2004年,我市汽车产业共有生产企业95家,资产总额达26.8亿元,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1.73亿元。尽管由于企业申报的利润数字可能含有一定的漏报或少报的水份,以及企业纳税意识差等原因,但全行业0.8亿元的利税贡献仍然偏低,平均每家企业年创利税84万元,每亿元产值创造利税仅为192万元,资产利税率仅为3%。

一5一

三、东莞市汽车产业面临的发展环境

(一)当前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动态

1.当前国际汽车工业发展特点。从国际汽车工业发展进程来看,呈现两大特点。一是产业组织高度集中,国际汽车工业经过多年的竞争兼并,目前形成了“6+3”格局,即通用系(包括菲亚特、铃木、富士重工、五十铃)、福特系(包括马自达、沃尔沃轿车、大宇)、戴姆勒克莱斯勒系(包括三菱-现代)、丰田系(包括大发、日野)、大众系(包括斯堪尼亚)、雷诺系(包括日产、三星)6大汽车集团,外加本田、宝马、标志-雪铁龙三个独立制造商,这9家汽车制造商的汽车年产销量占世界总量的比例约为92%;二是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汽车产业链(包括投资、生产、采购、销售及售后服务、研发等主要环节)的配臵日益全球化,更贴近市场,汽车产业发展的热点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2.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概况。随着全球汽车产销格局发生的转变,跨国汽车集团进一步加快了汽车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步伐,给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机遇,我国汽车产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去年,我国汽车产销量突破了500万辆,一跃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由于我国汽车市场被长期看好,世界汽车巨头在国内频繁进行合资合作,大量外资涌入。截止到2004年底,大众、通用、福特、丰田、宝马、现代、奔驰、本田、日产、

一6一 三菱、马自达等跨国汽车巨头都已经在我国创办了合资公司。我国汽车产业集中度已有了明显提高,据统计,2004年我国前十大汽车生产企业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83.9%。然而,我国汽车产业大而不强,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开发能力,无论是整车、零部件或企业规模、品牌、技术研发和营销服务,与跨国汽车企业巨头相比还有明显差距。

3.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入世后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形势,2004年5月21日,国家发布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政策包括了政策目标、发展规划、技术政策、结构调整、准入管理、商标品牌、产品开发、零部件及相关产业、营销网络、投资管理、进口管理、汽车消费共13个部分,通过汽车产业政策的组织实施,使我国汽车产业在2010年前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我国汽车产业政策的出台,有利于更好地推进我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全面提高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满足广大消费者对汽车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4.入世后我国汽车关税的调整情况。我国加入WTO后,按照规定,2005年1月1日,中国进口汽车关税降到了30%,汽车零部件关税下降到13%。到2006年7月1日,中国的汽车关税将最终下降到25%,零部件平均关税降到10%。失去关税保护之后,

一7一 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自主研发能力较弱,生产规模偏小,国际竞争力不足,将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呈现出在本土市场上被边缘化的趋势。

5.广州及珠三角城市群起发展汽车产业动态。目前,广东汽车产业已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发展态势。2004年,广州市汽车工业总产值734.07亿元,汽车产量达27.64万辆,占当年全国汽车总产量的5.45%。珠三角地区其他城市的汽车产业近年来也呈现出群起发展的态势。佛山市已经开始了汽配产业集群的规划,并形成了一定的基础。目前,该市共有汽配企业 169家,其中世界500强投资的企业就达11家,投资总额68.78亿元,逐步形成了顺德、南海、禅城、三水四大汽配产业的集聚发展区域,并有望建成一个以广州为龙头、辐射佛山地区的、年产值在 5000亿元以上的大型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中山市的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近年来的发展也较快,从2001年到2004年,全市汽车零部件产业总投资规模由1.31亿美元剧增至5.06亿美元,大幅增长了2.86倍;全市汽车零部件总产值由7亿多元增至68亿多元,增长了8.71倍;企业总数也由7家增至42家,增长5倍;从业人员总数由1640多人增至5360多人,增长2.27倍。目前,中山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依托其国家级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集中招商引资,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深圳市汽车零部件产业以汽车电子为主导,已发展成为我国汽车电子的重要产业基地之一,相关企业近百

一8一 家,年销售额为40-50亿元人民币,涉及范围广,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如在车载信息系统等方面,全国市场占有率达50%左右,已经成为国内的汽车电子产业龙头地区。目前,深圳正规划用5-10年时间,把汽车电子产业发展成为深圳的支柱产业之一,到2010年,全市汽车电子产品产值力争达到300亿元,在国内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同时,力争进入国际汽车配套体系。

(二)我市发展汽车产业的有利条件

1.毗邻广州,承接其产业辐射和转移的优势。近年来,广州本田、东风日产、广州丰田三大日资汽车制造企业相继落户广州,根据规划,2010年广州整车生产能力将达到130万辆,产值2000亿元左右,成为汽车及其零部件全球供应的重要基地之一。随着广州汽车工业的发展,根据整车与汽车零部件产值理想比例1:1.7估算,到2010年,广州汽车零部件需求量至少有3400亿元。受此辐射带动,国际汽配产业正加速向珠三角地区转移的步伐。以整车生产为中心点,汽配产品生产基地分布的最佳半径应在1小时车程范围,对于在这个范围内的东莞,在承接广州汽车产业辐射,发展汽配产业方面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而且我市道路设施日趋完善。目前,东莞全市每平方公里土地的公路密度在国内外城市中首屈一指,从东莞任何一个镇区到广州或深圳机场的车程均不超过1个小时,而具备深水港运输条件和能力的虎门港更是与广州番禺南沙丰田汽车项目隔江相望。

一9一 2.强大的产业配套和兴旺的消费市场为汽车产业发展创造先决条件。截至2004年末,我市机动车辆拥有量达100.95万辆,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轿车36辆。2004年我市共销售各类汽车7.29万辆,繁荣兴旺的汽车消费市场为我市汽车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与此同时,我市基础设施良好,制造业基础扎实,工业门类齐全,基本上汽车制造业的主要领域均有所涉及,尤其是电子信息制造业和电气机械设备制造业发达,产品种类齐全,配套能力强;纺织业、五金模具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等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制造业都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我市新兴潜力支柱产业化工制造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也为我市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配套支持。

3.改革开放多年形成的雄厚资本和人才优势。目前,我市已具有较强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吸引外资的能力,可以引导集中一定的资金投入汽车产业。2004年底,我市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2462.87亿元,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1405.25亿元,实现存贷顺差1057.62亿元;全市生产总值1155.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9.6%,增长速度创近五年新高;2004年实际利用外资(不含对外借款)30.34亿美元,取得历年来最好的成绩,同比增长18.4%,其中制造业利用外资占绝对优势;我市外来劳动力资源丰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了大批外企来我市设厂,引进和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国际化经营管理及专业技术人才;而近年

一10一 来东莞进一步加大了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为我市发展汽车产业打下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4.我市汽车产业也已累积了一定的产业根基。目前,全市已有列入国家车辆公告目录的汽车生产企业5家。现有车辆公告目录内的汽车生产企业是我市发展汽车产业珍贵的基础资源。我省具有这种产业基础资源的只有11个地级以上市,其中生产正常的也不过

5、6个地级以上市。目前,消防车著名生产厂商奥地利卢森宝亚公司以及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恩斯克转向器公司、京滨汽车电喷装臵有限公司、歌乐电子厂、友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等国际知名企业已在东莞落户,马来西亚宝腾汽车公司与我市金星重工合作的汽车整车项目已进入国家最后审批程序。而且,我市汽车电子电器件制造企业规模实力较强,全市汽车电子电器的生产总值占全市汽车工业总产值的61.7%,企业资产总额占全市汽车产业总资产的48.9%,出口占全市汽车产业总出口的82.2%,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有不少也在东莞设厂生产。

5.强力的政策支持优势。目前,市委、市政府开展实施“科技东莞”等四项工程,进一步加大了财政对产业的扶持投入,明确提出加快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意见,通过对我市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加强其龙头带动作用,推进产业的优化升级。与此同时,我市也制订出台了进一步提高外资利用水平的实施意见,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水平,充分利用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东部

一11一 工业园和虎门港的载体优势,加大对汽车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我市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视,还有相关的园区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扶持,为我市发展汽车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

四、东莞市汽车产业发展的思路、原则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

在国内市场上,凭借着广东省汽车工业在国内越来越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将会带动我市汽车产业的发展。但由于我市汽车产业底子较薄,我市要发展汽车产业首要问题是要明确产业定位,近阶段应力求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系列产品上(如专用车)形成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我市汽车工业尤其是零部件制造业已初步融入国际汽车工业体系之中,但尚不具备与跨国公司抗衡竞争的能力,因此,我市汽车产业在外向发展过程中,要立足于世界局部市场、个别优势产品出口和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上;在我市工业布局上,汽车产业有希望成为我市发展潜力大、发展速度快的新兴产业之一,是我市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等发展到一定规模,可将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育;随着对汽车产业技术投入的重视,我市会在一批单项技术上有所突破,但在较长时间内不可能具备整车开发能力,我市整车项目由于迟迟未能审批上马已错过最佳的市场时机,因此,引进吸收、联合开发仍将是我市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外资进入我市汽车产业的势头将更为强劲,民营企业将会进一步发展。总而言之,我市汽车工业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好“外资外技”和

一12一 “民资民营”这两股重要力量。

(二)基本发展原则

——扬长避短原则。结合我市优势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汽车电子产品和汽车机电设备及汽车工业所需的五金模具。电子信息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制造业作为我市优势支柱产业,产业规模基础已具备一定的优势;同时,我市五金模具产业已初步形成产业集聚,产业链条较为丰满完善,因此,发展我市汽车产业,要充分结合我市现有产业基础优势,扬长避短,才能在汽车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发挥后发优势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重点引进原则。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东部工业园和虎门港都是我市发展汽车产业的优势平台,要重点依托我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东部工业园和虎门港等园区的资源优势,实施园区招商和产业招商,重点引进汽车产业龙头项目;要依托重点园区、重点企业与世界汽车零部件优势地区和企业实施战略联盟;同时,我市引进发展汽车整车项目亦要瞄准目前国内市场的空档,要有所侧重并重点突破,尽快把我市专用车项目做专做强并形成产业化,带动行业发展,打造专用车和零部件生产及出口基地。

——资源整合原则。要利用我市发展汽车产业的基础优势,整合好各方资源。我市汽车产业发展至今已有一定的基础,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认真做好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整合地区现有的相关产业资源,进一步丰满完善产业链,走一条切合我

一13一 市实际,具有东莞特色的发展道路。

(三)主要发展目标

汽车产业已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广东省九大支柱产业而加以扶持发展。未来五年,广东省将建成我国华南地区重要的汽车(重点为轿车)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内市场占有率有望达到10%左右,这给我市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到2010年,我市汽车产业力争达到如下目标:全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年总产值达到200亿元,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总数达200家以上,并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创3~5个国家著名品牌,全市特种专用车年产量达5000辆以上,个别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同类产品的前列。

1.专用车。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需要大量各种各样技术含量高的专用车,如高等级公路运输及养护管理专用车辆、城市建设和服务专用车、机场专用车、油田专用车、消防车等;同时,随着加入WTO后汽车市场的逐步开放,我国专用汽车更可以凭借价格优势进一步扩大出口。因此,我市应力争“后发优势”,不能再失发展机遇。鉴于我市在产专用车特色品种较少,产品技术含量和经济附加值较低,而且因专用底盘所限致专用车发展受制,我市应以专用汽车底盘和专用装臵为突破口,积极开发高档专用车产品。由于我市在消防专用车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应先把消防专用车系列做大做强,然后再延伸到建筑、环卫、

一14一 园林、电力、通信、电视、公安、司法、机场、金融、医疗、监测、旅居等行业专业车;同时,要针对各类商业运输和特种服务行业对专用车的不断增长的需求,认真做好市场调查研究,规划发展系列化、专业化产品,使东莞逐步成为专用汽车生产及出口基地。

2.汽车电子。汽车电子技术不仅提高了传统汽车的性能和水平,而且也开拓了电子技术新的应用领域。汽车电子产业链可拉动上游机械、电子、冶金、橡胶、石化等产业,亦可带动下游汽车维修美容装饰、汽车金融保险等服务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内汽车电子产业基本保持年均35%的增长速度,预计2006年全国将达到年产5400万套、780亿元的市场规模。我市电子信息制造业作为我市的优势支柱产业,可为我市发展汽车电子产业提供了良好的配套支持。因此,我市发展汽车电子产品要结合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重点发展:车身/底盘电子装备、汽车安全电子设备、电子遥控器、电气分配和电子导航系统、汽车电子仪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ABS、安全气囊、车载娱乐设备音响等。由于汽车音响等车载娱乐系统以及仪器仪表等领域对安全的要求相对较低,认证也相对宽松,因此可以作为我市优先发展的汽车电子产品,一方面要关注车载电子市场的需求,加强与上游芯片提供商的合作;另一方面要积极配合整车厂商,加强技术合作,积极配合汽车厂商进行测试试验,完善与汽车厂商的沟通与合作,应对市场需求,为汽车厂商提供量身定做的汽车电子产品。

一15一 3.汽车专用模具和五金塑料件及机电设备。由于我市五金机械模具行业已初步形成产业聚群,长安镇更是华南地区机械五金模具行业的生产、销售基地和出口交易平台,因此,我市应充分利用已经比较完善的塑料加工和机械五金模具工业配套体系,大力发展轿车用发动机配套件、驱动系统、车用电机、车身零部件、转向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车用轴承、汽车五金塑料件及汽车专用模具等产品。

五、东莞市汽车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大力推进产业集聚

认清形势,紧抓机遇,瞄准与广州汽车项目相配套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以市场为主导,加强产业规划引导,整合各方资源,加快形成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企业集聚。一是选择重点镇区,以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为突破口,通过扶强扶优,不断壮大产业规模,逐步形成产业集聚。特别要加快卢森宝亚永强消防汽车合资项目建设,抢占国内高端消防车市场;通过东莞永强与世界优势企业合资、合作,共同开拓国内高技术、高附加值专用车市场;争取金星宝腾汽车项目启动,延伸产业链,打造好虎门汽车工业产业名镇和寮步汽车商贸物流重镇;充分发挥长安镇成熟先进的机械五金模具研发和生产优势,吸引国内外汽车专用模具、五金塑料和机电设备生产制造企业集聚。二是利用重点园区优势资源,加快招商引资,逐步形成产业集聚。借助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和东部工业园的资源优势,构

一16一 建专用车生产基地和零部件生产出口基地;利用虎门港优越的港口运输条件和丰富的土地储备,建设我市汽配生产物流基地。

(二)着力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调整合资、合作的思路和模式,重点提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鼓励通过产学研联合开发、与跨国汽车集团合资合作、购买国外专利技术、聘请国外行业权威机构专才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产品;鼓励在合资企业中方母公司的框架内组建本土研发机构,通过联合研发或者委托开发培养自己的队伍,取得开发经验,充分利用合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提升我市汽车产业的技术能力。目前,汽车生产企业为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分散研发风险并得到最佳匹配,在新产品研发的过程中强调要加强与零部件供应商的合作,实施同步研发,这为我市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带来了很好的机遇。此外,为鼓励我市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建议在“科技东莞”工程财政专项资金中,设立汽车产业发展专项,对自主开发新产品的企业、从事设计开发的企业和研发机构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扶持。通过市内高等院校、重点企业的科技资源,建设汽车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近期以关键零部件研发为目标,提高量大面广和高技术含量的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开发能力。

(三)积极引导各类资本进入汽车产业

与外国汽车产业相比,除了自主开发能力欠缺外,资本的差距

一17一 同样也是巨大的。虽然通过对外开放合资合作,我市引进了一定的国外资本,但由于汽车产业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现有企业资金不足,民营资本未有强力进入,加上融资渠道不畅,使到大部分合资企业一般为外资控股,对外依赖性过大,影响了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步伐。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进入汽车产业。同时,一些国际汽车零部件原配套供应商会跟随整车生产企业进入我国市场,为了适应市场新环境,更快形成原配套汽车零部件的供应能力,他们将需要在国内市场寻求合作伙伴,这将有利于促进我市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发展。因此,我市要充分利用资本和市场优势,一方面在合资合作上要强力推进,充分利用外资企业的技术和资本优势,做大做强企业,另一方面加强对国内资本的引导,把更多的民营资本和汽车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我市还要进一步引导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加强对我市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的信用担保服务,协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建立银企协调机制,对列入我市汽车产业发展项目计划笼子的重大整车项目、关键性汽配生产项目的银行应采取一事一议方式,信贷实行重点倾斜,凡经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市财政应给予一定的贷款贴息支持。

(四)加大产业招商的力度

改革招商引资模式,提升合资合作层次。在目前产业基础薄弱的状况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失为加快我市汽车产业发展的一

一18一 条捷径。加强对招商引资项目的选择性和主动性,实施产业招商。要运用政策、行政、经济、人缘、地缘等各种手段和关系,加快招商引资。对于一些龙头大项目,要由市政府牵头召集相关部门组成专门的招商引资机构或项目招商班子,落实人员和经费,长期跟踪和贴身服务。在注重与国外企业合资合作的同时,也要积极争取与国内有实力的整车生产企业、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合作。

(五)加快培育和引进行业人才

目前,国外汽车产业内的华人精英越来越多回国工作,许多人也都开始考虑回国创业。因此,建议组织相关企业到发达国家汽车产业集中地如美国的底特律等地进行人才招聘,推介我市汽车产业。同时,要加强与我市相关高校及职业技术学校的协调,扩大汽车技术人才的培养规模,进行必要的人才储备。鼓励重点企业积极开发人力资源,采取在岗培训的方式,培养具有较强科研开发能力的技术人才和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产业熟练工人,形成高、中、低相结合的多层次的人才队伍,为我市汽车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六)打造零部件采购销售物流基地

东莞繁荣兴旺的车市给汽车零部件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消费潜力,但由于长期以来我市汽车零部件市场都是各自为政,大多缺乏规划和管理,基本上都是以沿街沿路各个商铺分散经营为主,没有形成全市的汽车零部件销售中心,更不用说对周边市场产生吸引、

一19一 辐射作用。为了适应未来竞争的需要,必须走高层次的专业化市场道路,打造我市汽车零部件采购物流基地。要尽快研究制订相关规划指引,利用虎门港优越的港口运输条件和土地资源及寮步国际汽车贸易城现有物流配送体系,引导我市汽车及其零部件采购销售等物流服务进行升级,走专业化的市场道路,力争把我市打造成为珠三角地区汽车零部件采购销售物流基地。

(七)尽快制定相关配套政策

一方面,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对我市汽车产业发展的各种政策支持的同时,我市也应加大对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制订优惠政策扶持汽车产业发展。相关职能部门要在企业技术改造投资、项目贷款贴息补助、鼓励发展的工业项目用地办证费用优惠、科技三项经费扶持、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发中心认定等方面,制订针对我市汽车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现有的市汽车工业办公室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增加编制人员和经费,尽快研究出台我市汽车产业的发展规划,制定并落实相关配套政策,使我市汽车产业发展有更明确的政策指引和更强力的政策支持。

附件:1.东莞市年销售超千万元汽车工业企业一览表

2.东莞市汽车产业行业细分对比表及附图 3.东莞市汽车工业镇区分布表

一20一

一21一

第二篇:东莞市鼓励民间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我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颂布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东委[2001]31号),鼓励民间投资高新技术领域,打好“民营牌”,加快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步伐,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民间投资,是指在东莞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的个体、私营企业通讯他们之间的联营、合股等经济实体投资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高新技术产业,是指符合东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导向的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项目以及为发展调养技术产业的科技咨询、信息服务、专利代理、技术评估、融资担保和风险投资等科技中介项目。 第二章投资领域

第四条 鼓励民间投资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清洁生产及一环保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与高效和节能技术、农业技术、医疗卫生技术和建筑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有产业化项目。

第五条 鼓励民间投资现代制造技术应用研究中心、高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共性和关键技术研究服务机构。

第六条 鼓励民间投资建立科技咨询、信息服务、专利代理、技术评估、融资担保和风险投资等中介服务机构。 第三章 投资形式

第七条 民间投资可以采取独资和合资的方式,成立科技型企业,发展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业务。

第八条 鼓励民间投资以参股、合资及收购的方式,参与国有科技型企业改组;改造和资产重组。

第九条 鼓励民间投资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科研机构可采取以技术入股的方式成立公司,实现技术成果与民间资本的结合;鼓励民间投资支持和资助高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及实现产业化。

第十条 鼓励民间投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成立融资担保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为民营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第四章 鼓励与扶持

第十一条 在“市经济科技发展基金”中设立“民营科技产业促进专项资金”(以下简称“科技专项资金”),资助民间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有关资助办法规定如下:

(一)受资助的企业首先必须是经市认定的市级民营科技企业。

(二)科技开发费用占年技工贸总收入2%以上;与业务经营范围相适应的大专以上科技人员(包括同等学历)占专职人员(不含生产工人)的30%以上,年缴入市地方财政收入的企业所得税(不含中央、省部分)20万元以上,并经省认定为省级民营科技企业,在初次认定当年从“科技专项资金”中一资性资助科研经费10万元。

(三)年销售收入1500万元(开发型500万元)以上;自主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年销售收入(含技术性收入)占企业年销售收入的60%以上;销售利税率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且上的销售利税率不低于10%;每年用于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投入占年销售收入的5%(开发型8%)以上,年缴入市地方财政收入的企业所得税(不含中央、省部份)40万元以上,并经省认定为省级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在初次认定当年从“科技专项资金”中一次性资助的科研经费20万元。

(四)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1.5%以上;工程技术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8%以上;净资产(现值)5000万元以上,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并经省认定为民营技术创新优势企业,在初次认定当年从“科技专项资金”中一次性资助科研经费20万元。

(五)民营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或技术创新优势企业获得国外授权的发明专利、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初审的发明专利和获得国内授权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当年从“科技专项资金”中每件专利一次性分别资助5万元、3万元、2万元、5000元和1000元。

第十二条 鼓励民间投资收进高学历、高技术和高素质人才,从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 或技术的研究开发,按照《东莞市科研发展专项基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市政府将给予一定资金扶持。在招聘人才、办理入户、技术职称评定和出入境手续办理等方面享受优惠,具体可参照《东莞市引进国内人才来东莞工作的若干规定》、《东莞市鼓励留学人员来莞工作的若干规定》和《东莞市民营企业引进人才试行办法》等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鼓励民间投资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项目,市政府从“科技三项经费”中专门给予扶持。

第十四条 鼓励民间投资成立软件或集成电路企业,按照国家《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0]25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2]70号)等文件规定,制定如下税收优惠政策。

(一)对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0年前按 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对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

(二)新办的软件企业经过认定后,自获利起,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

(三)以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当年未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规划布局的重点软件企业名单由国家计委、信息产业部、外经贸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共同确定。

(四)对软件企业进口的所需自用设备,以及按照合同随设备进口的技术(含软件)及配套件、备件、除列入《外商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和《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的商品外,均可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五)软件企业人员薪酬和培训费用可按实际发生额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列支。 (六)自2002年1月1日起至2010年底,对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集成电路产品(含单晶硅片)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对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由企业用于扩大再生产和研究开发新的集成电路产品。

(七)对生产线宽小于0.8微米(含)的集成电路产品的企业,经认定后,从2002年开始,自获利起实行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政策。 (八)自2002年1月1日起至2010年底,对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封装企业的投资者,以其取得的缴纳企业所得税后的利润,直接投资于本企业增加注册资本,或作为资本投资开办其他集成电路的生产企业、封装企业、经营期不少于5年的,按 40%的比例退还 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款。再投资不满5年撤出该项投资的,追缴已退的企业所和税税款。

(九)自2000年7月1日起,投资额超过 80亿元人民币或集成电路线宽小于0.25微米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可享受以下税收优惠政策。

1、按照鼓励外商对能源、交通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执行。

2、进口自用生产性原材料、消耗品免征关税和 进口环节增值税。 (十)集成电路生产企业引进的集成电路技术和成套生产设备,单项进口的集成电路专项设备和仪器,按《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的有关规定办理,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十一)境内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设计的集成电路,如在境内确实无法生产,可在国外生产芯片,其加工合同(包括规格、数量)经行业主管部门认定后,进口时按优惠暂定税率征收关税。

第十五条 民间投资建立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凡被认定为省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或企业技术中心,市财政按省扶持费额度的100%给予相应支付,用于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

第十六条 民间投资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研究开发和实现产业化,并成立企业的,高新技术成果可作为无形资产出资,无形资产占企业注册资本的比例可达到35%。

第十七条 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积极参与国际技术市场竞争。民营科技企业可以参与对外贸易洽谈和技术交流,自行选择外贸代理机构;可以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引进和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在境内兴办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可以在国外(境外)兴办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和独资企业,以及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或销售网点。

第十八条 组建东莞市中小型科技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在市科技风险投资基金中安排3000万元,结合民间和金融资 金成立市中小型科技企业担保中心,有选择地为民营科技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促进民营科技事业民展壮大。 第五章 管理与服务

第十九条 民间投资成立的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企业,按照国家《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和税务部门有关规定办理认定、税收优惠等手续。

第二十条 经省新认定的民营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创新优势企业,国外授权的发明专利、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初审的发明专利、国内授权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承担单位,年底凭有关证书提出申请,由市科技局、经贸局、财政局审核,从“科技专项资金”中资助。

第二十一条 成立科技咨询、信息服务、专利代理、技术评估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由市科技局负责认定。

第二十二条 成立融资担保和风险投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按国家有规定,报有关部门审核审批。

第二十三条 民间投资可以申请和接受 委托承担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的科研项目,其取得的科研成果可以申报鉴定和有关科技奖励。

第二十四条 民营科技企业可优先办理“东莞市民营企业办事优先卡”,凡持有“东莞市民营企业办事优先卡”的民营科技企业,可按有关政策享受《关于印发东莞市扶持大型企业优惠措施的通知》(东府[2001]81号)规定的各项优惠。

第二十五条 积极发挥市民营科技企业协会、市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和市软件企业协会等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为民间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支持与服务。 第六章 其他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市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制定实施细则,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二00三年九月二十四日

第三篇:东莞市鼓励民间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办法实施细则

2007-8-29 16:18:09

东莞市鼓励民间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办法实施细则

(东科〔2004〕3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关于印发东莞市鼓励民间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办法的通知》(东府〔2003〕60号)(以下简称《通知》),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鼓励扶持对象是指《通知》文件所规定的全市各类科技型企业或研发机构。 第三条 鼓励扶持时间以《通知》正式颁布之日起计算,即2003年6月19日。

第四条 各类财政资助和税收减免标准以《通知》的文件规定为准。其中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仅对已经实施的进行资助。

第二章 申报程序

第五条 属于市级民营科技企业中经省科技厅认定为民营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或获得国内外专利授权企业的财政资助事项申报,统一由市科技局民营科技管理科负责在每年11月份办理。经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审核通过后,统一报市政府审批。

第六条 属于市级民营科技企业中经省经贸委认定的技术创新优势企业的申报,统一由市经贸局技术科负责在每年11月份办理。经市经贸局、市财政局审核通过后,统一报市政府审批。

第七条 民间投资成立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的税收减免事项的申报,属于增值税或企业所得税减免事项的统一由市国税局办理。其中,对于首次申请办理增值税退税的企业,主管国税分局根据企业提供的财务核算资料的内容,对该企业进行实地调查核实。如果企业未能按照规定对享受税收优惠产品与其它产品分开进行独立、准确核算的,相关产品不得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对于申报企业所得税减免事项的企业,要向主管国税机关于申请税收优惠年度终了后45日内提出书面申请。

第八条 民间投资成立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的税收减免事项的申报,属于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减免事项并且是国内投资项目的,统一由黄埔海关关税处审批。

第三章 申报材料

第九条 财政资助事项需要提供的材料

(一)市级民营科技企业中经省科技厅认定为民营科技企业的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东莞市民间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扶持项目申请表》;

2、省、市级科技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民营科技企业认定证书复印件(需核对原件);

3、认定当年上一年度,企业所得税完税凭证复印件(需核对原件);

4、申请财政资助年度的上一年度会计报表和最近一个月的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

(二)市级民营科技企业中经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东莞市民间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扶持项目申请表》;

2、省级科技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复印件(需核对原件)和市级科技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民营科技企业认定证书复印件(需核对原件);

3、认定当年上一年度,企业所得税完税凭证复印件(需核对原件);

4、申请财政资助年度的上一年度会计报表和最近一个月的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

(三)市级民营科技企业中获得国内外专利授权的企业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东莞市民间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扶持项目申请表》;

2、市级科技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民营科技企业证书复印件(需核对原件);

3、国内外专利授权证书复印件(核对原件)。其中获得PCT专利的要提供PCT专利初审报告;

4、专利说明书全文;

5、专利申请人的营业执照复印件(需核对原件);

6、其它有关证明文件(如专利登记簿副本、许可转让登记等);

7、属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要提供实施证明(产值超过10万元)。

(四)市级民营科技企业中经省经贸委认定为技术创新优势企业的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东莞市民间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扶持项目申请表》;

2、省经贸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技术创新优势企业认定证书复印件(需核对原件);市科技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市级民营科技企业认定证书复印件(需核对原件);

3、认定当年上一年度,企业所得税完税凭证复印件(需核对原件);

4、申请财政资助年度的上一年度会计报表和最近一个月的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 第十条 税收减免事项需要提供的材料

(一)申报增值税减免事项的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退税申请表》;

2、广东省信息产业厅颁发的软件产品证书或集成电路产品相关证书复印件(需核对原件);

3、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4、国税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

5、该软件产品相关的财务核算凭证(包括:销售发票、销售明细帐、库存商品明细帐、进项扣税凭证等)复印件;

6、增值税完税凭证。

(二)申报企业所得税减免事项的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书面申请;

2、广东省信息产业厅颁发的软件企业证书或集成电路产品相关证书复印件(需核对原件);

3、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4、国税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

5、申请税收优惠年度财务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原件及复印件);

6、企业的申请书。

(三)申报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减免事项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国家鼓励发展的内外资项目确认书》(鼓励项目提供)

(1)限额以上项目: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国家商务部分别审批;

(2)限额以下项目:由国务院授权的省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和国家试点企业集团审批。

2、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

3、企业营业执照;

4、进口合同及设备清单;

5、海关认为需要提供的其它单证(如设备说明书等)

第四章 资助资金核拨

第十一条 资助款项由市科技局、市经贸局和市财政局审核后,报市政府审批。市财政局按照市政府批复,从“民营科技产业促进专项资金”中核拨,实行分级划拨资助资金,市属企业由市财政局直接拨付;镇属企业由市财政局下拨给镇财政分局,再转拨到有关企业。 第十二条 民营科技产业促进专项资金的全年额度根据年度资助总额确定,不足部分在下一年度财政预算中列支,实行专款专用。

第十三条 市财政局对“民营科技产业促进专项资金”的使用实施监督、检查,申请单位如有弄虚作假骗取资助的,经查实,追回已发资助奖励,市科技局、市经贸局以后不再受理其申请,并依法追究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受理:

(一)不符合申请条件;

(二)不属于鼓励扶持范围;

(三)提供材料不齐全;

(四)已获得其他政府部门同类性质的鼓励扶持;

(五)与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政策相抵触。

第十五条 本《细则》由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经贸局和东莞海关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第四篇:东莞市举办“突破与崛起——东莞总部经济发展论坛”

本站

1月21日,“突破与崛起——东莞总部经济发展论坛”在松山湖凯悦酒店隆重举行。本届论坛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由东莞市鼓励总部经济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办,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承办。论坛以“突破与崛起”为主题,围绕“中国经济与全球失衡”、“总部经济提升城市产业竞争力”、“对东莞发展总部经济的思考”等主要议题展开深入探讨。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杨建初,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肖学,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邓志广等领导出席了论坛,周其仁、赵弘、李惠武、邹建华等国内著名经济学者,陈尧燊、李锦、董保玉等知名企业家,以及相关部门、镇街、协会、企业等代表共300多人参加了论坛。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为启动仪式。杨建初主任、肖学副主任、邓志广副市长、陈桂明局长分别作了致辞。杨建初主任指出,总部经济作为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资源配置的一种新方式,是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增强经济竞争力,在更高层次参与全球经济竞争的重要途径。东莞总部经济发展方兴未艾,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为我省经济特别是产业转型升级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发挥了重要示范的作用。本次论坛的举办,既是积极顺应形势,充分把握机遇,探索创新发展模式的务实之举,也是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必将对我省发展总部经济产生重要推动作用。肖学副主任肯定了东莞举办总部经济发展论坛的做法,他认为,发展总部经济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集群层次,促进产业转移,解决资源能源紧缺,推动企业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措施,已经成为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他指出,将积极推动有优势的省属企业,不失时机地抓住东莞发展总部经济的难得机遇,与东莞地区的国内外企业开展合作,特别是在电力能源、金属冶炼、矿产开发、交通运输、节能环保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以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邓志广副市长指出,加快东莞总部经济发展,是我市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的重要举措,对于我市提高区域知名度、信誉度,进一步优化商务环境,推进多元文化融合与互动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通过这样高层次的学术理论和实践经验交流活动,在座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以及总部企业负责人积极沟通、交流和合作,分享先进理念,借鉴发展经验,集中探讨总部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深入研究培育和引进总部企业的可行路径,交流推动总部经济发展壮大的思路和对策,努力把我市的总部经济打造成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城市转型升级的动力引擎,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双转型。陈桂明局长指出,目前东莞已进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将为我市实现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城市功能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领域。近年来,我市发展总部经济的条件逐步具备,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较高的城市知名度,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宽松的制度环境,高素质的人才和科研教育资源等,并有自身特有的比较优势。松山湖科技产业园、中央商务区、虎门港已初步具备了承接总部企业的功能,徐记食品、生益科技、众生药业等一批总部企业在我市逐步成长起来,各类中资、外资银行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也相继聚集,与此同时,我市近期又引入了生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总部及后援中心、正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总部等多个企业总部,为我市发展总部经济注入了新的力量。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为授牌仪式。我市16家企业被认定为东莞首批总部企业,并于论坛现场获得授牌。首批总部企业分布在食品、医药、电子通讯、服饰、地产等几大行业,分别是东莞徐记食品有限公司、中域电讯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时尚电器有限公司、东莞市东糖集团有限公司、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坚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以纯集团有限公司、东莞虎彩印刷有限公司、东莞市搜于特服装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智通人才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南信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东莞市小猪班纳服饰有限公司、中信华南(集团)东莞有限公司。

活动的第三个环节为主题演讲。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周其仁教授以“中国经济与全球失衡”为主题展开精彩演讲,视野开阔,引人入胜,启发深思,“两个海平面相遇”的比喻让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总部经济创始人赵弘结合多年的理论研究经验,以“总部经济提升城市产业竞争力”为主题,深入阐述了总部经济对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战略价值,并为我市发展总部经济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建议。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经济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委党校特聘教授李惠武以“对东莞发展总部经济的几点思考”为主题,对东莞发展总部经济作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宝贵意见。此外,东莞市东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尧燊、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锦、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董保玉作为企业家类主讲嘉宾,分别根据各自企业的发展现状,就总部企业与总部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透彻分析,并提出了建议与期望,赢得了现场企业代表一致的认同。

活动的第四个环节为互动交流。主题演讲结束后,领导、企业代表以及新闻媒体记者对总部企业与经济的发展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各方代表就当前总部企业与经济所面临的问题积极发言,深入讨论,对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有意义、有创意的建议,为我市总部经济的发展拓宽了思路,对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推动城市功能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本次总部经济发展论坛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2010年1月22日发布)

第五篇:当前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分析

报告四方面内容:

第一,技术革命一般性特征。

第二,未来将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和经济形态。

第三,世界主要国家创新新动向和新国际竞争态势。

第四,我们现在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哪些特点。

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高过大约50年左右出现一次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又一轮增长,现在我们处于第五个周期,包括我基因图谱、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生物芯片,重要的创新有互联网、电子商务、生物工程、软件,也有认为第二次革命是新兴技术革命,也有人认为是新能源革命。

一、技术革命的一般性特征。

1、它来源于基础科学和重大技术的突破。科学和技术的储备起到了一定的基础。

2、技术革命带来了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并带来新兴产业,比如蒸汽机带来铁路和港口,汽车、石化、内燃机、家用电器形成高速公路,石油管网、电网、电话网,计算机、通信、微电子产品形成互联网等。

3、每一次革命带来了空间的压缩,原材料、产品和其它物件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的时间大大缩减,虽然没有带来物理空间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信息也更加便于沟通。

4、技术变革与金融危机具有很强的耦合关系。

技术发明和高速增长到成熟,市场发育过程中,金融资本最容易在爬坡阶段发生金融危机,这时候是投资达到狂热的时候,信息技术就具备这样的特点,刚开始网络经济开始膨胀,大家拿着1000万、1亿去投资,带来网络经济的泡沫破裂。我个人认为,当时就要发生大的金融危机,为什么2000年后移了八年呢?就因为移动通讯的发展带来了大量基站应用,使得信息技术很快从网络移到了通讯技术。美国格林斯潘在的时候,错误的经济政策,连续27次的降息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当然,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的意见。

二、未来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和经济形态。

1、重点高技术领域出现群体突破态势。

金融危机来了之后,世行有一个报告,信息技术的红利已经达到了极限。这个判断是否正确,我们回顾一下,通过我们做863和相应的科技规划时,各个专家都提出了一些意见。我们判断,信息技术仍然是未来一段时期引领经济增长和支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2010年5月30日,美国《商业周刊》排了20个最具有创新活力的企业,除了我们的比亚迪以外,其它全是信息产业的企业。

当前的信息技术出现重大原始创新越来越难,信息技术处于应用创新与技术集成创新阶段,包括集成电路已经达到65—45纳米,将来还会到

25、

16、12纳米。网络系统在往宽带无线、智能方向发展,高性能计算也向计算密集和数据密集方向发展,还有软件系统以及泛在网发展。信息技术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确实遇到了重大、原始性的创新瓶颈。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的时候,在基础科学历会产生一些重大的突破。

尽管如此,在信息技术方面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它不但有信息技术创新的特点,包括智慧地球、云计算、量子通讯。信息技术是以构造一个巨型应用系统推动整个应用的创新,比如智慧地球,把应用于物联网联合起来,推动巨型应用系统发展。当然,不管有小的创新(技术角度)会出现一些新的技术热点,比如iPhone、3D电视等等。

生物技术也是下一个大家谈论的热点。有专家认为,包括国际专家认为,信息技术包括生物技术,在医药、工业、海洋等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包括iPS多功能诱导干细胞的发现,产业发展也非常快。比如生物医药年销售增长率达到了15%—30%(国际上),比传统的7%—10%增长快得多。我们国家也有很大的发展,时间关系我就不介绍了。

我们国家生物产业发展也非常快。从生物技术和生活医药的发展来看:1)目前生物技术体系还没有形成,生物技术和过去创新产生的特点不一样。2)过去的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生物技术不具有这个特点。生物技术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人类滋生发展的伦理、道德和各种安全的阻碍,我们在谈论生物技术发展的时候,要考虑到它的特殊性,和过去的创新还有不一样的特点,还有纳米技术及其产业。

能源,全球气候变化带来能源技术革命,尤其是新能源技术革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都是现在大家比较热议的点。我们也根据世界以及国内专家,包括中科院、科技组织的调查,我们组织了1500多个专家对相关发展重点进行了调查。我们从2010—2050年能源、生物、纳米发展形势图,同时进行研究。信息技术处于应用创新与技术集成创新阶段,原始创新遇到了巨大的瓶颈。生物技术刚刚处于爬坡的阶段,开始处于高增长阶段,当然也带来金融资本的关注也可能导致下一轮的危机。能源比较发散,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我没有画),包括核能,到2050年核能才能得到真正应用。现在我们关注的是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国外关注的是千位数的应用,我仅仅把它放在更早范式的阶段,国外认为到2030年才能使用。

比较一下信息技术之后究竟是谁?这里面有一个巨大的断层,大家认为可能是生物,有可能是能源,信息技术可能会有很大的带动。我个人理解,包括专家讨论,全球都陷入迷茫的阶段,也可能是这些技术交叉融合推动整个技术的发展,可能是信息,可能是纳米技术,可能是生物技术,可能是新材料技术结合推动技术的发展。

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的当前科技发展的宏观判断。当前科学技术经过60年积累,已经孕育了实现群体性突破的巨大能量,后危机时代高技术领域发展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愈加明显。以智能、绿色和普惠为特征的新产业蓄势待发。以构建巨型应用系统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在今后的10—20年会有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2、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不断涌现,尤其是基于高技术的创意产业,是多知识、多学科、多文化背景的交叉融合,它不仅融合了高技术的新思想和新内容,同时也是科技与文化的融合、集成创新的产物。我们也把创意产业作为很重要的科技发展的方向。

淘宝网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典范。

08年淘宝网交易额已经达到了接近1000亿元人民币,增长幅度是131%,当然还有阿里巴巴[14.64 -0.81%]。它们不仅影响了人们传统的购物方式,对整个产业链分工以及经济增长模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专家认为,创意产业正在成为一个国家和城市支柱产业、综合竞争力因素之一,这些产业改变了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分工,而且深刻影响了创新模式。比如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我们的研发外包、集成创新、开放式创新都成为一个创新的发展方向。

3、制造业和服务业加速融合。

一些大的跨国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已经实现由制造业公司转变为服务业公司的战略调整;IBM公司已经实现了向服务业的转移,包括把个人电脑全部卖给联想。服务收入占整个销售的9恩%,但占利润额的17%,雇员中的一半都处于服务行业。

日本也提出“2.5G产业”的概念,“0.5”部分代表了生产基础上以新技术、新设计、新款式、灵活便利性等形式增加产品的知识性附加价值,也正是这个0.5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沉浮。

制造业和服务业加速融合里,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占据产业链高端。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着两个70%的现象,一GDP的比重70%,二是生产型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的70%,也就是说生产型服务业是它现在的主导。全球制造业第一次大分工的时候,中国是整个世界的“大工厂”。(图)A表示开发占据高端部分,销售也占据高端部分,两个加起来70%左右,我们处于制造业环节占据整个价值链30%左右。

全球制造业大分工,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我想从“微笑曲线”给大家做一个解释,两端都是价值链的高端,我们制造业处于低端,对发达国家来讲,要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移,这是我们占领价值链高端发展的一个道理。

4、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1)技术创新的深入开展迫切需要新的风险机制的分担,因为技术创新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在增加,企业所需要的投入成本和风险程度都在增大。这时候我们需要建立创新联盟。

2)应对技术及市场快速变化迫切需要加强合作创新。

科技部从最早的创新企业以及技术创新工程都是为了打造产业技术的平台,其中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为一个抓手来抓,同时总书记也把知识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下一轮整个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因此,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载体来抓。产业创新联盟有几种模式:

1)合作开发模式。70年代日本政府支持五家主要的半导体公司组成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技术研发合作联盟。形成了很大的成功,带来了日本相应的微电子技术的发展。

2)技术标准展业联盟。比较标准的是DVD。

3)产业链合作联盟,比如现在的TD-SCDMA,现在会员达到了38家,覆盖系统、终端、芯片、测试仪器、软件等各个环节。

三、世界主要国家创新新动向及国际竞争新特点。

发达国家加大投入,美国到2010年的时候,达到3%,日本要达到3%,韩国提出来到2010年达到5%,我们现在是1.5%,达到2.5%是“十二五”规划提出来的目标。

创新成为国家战略和政策的核心,包括提供法律的保障,包括制定创新政策和计划,为创新增加投资,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等等。

发展创新领域,进行先导性政策安排。国际竞争也出现新的特点:

1、新的国际规则正在形成,尤其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等重大问题,发达国家始终想建立有利于维护自身竞争优势的技术系统和国际贸易新规则,也就是说,他要维护具有技术优势的技术系统,同时要主导国际贸易新规则,也就是说碳汇,产品不考虑碳汇的时候,我现在卖出去是100美元,但由于我们现在还不是市场经济地位,它按照同等的价格来跟你核算的时候,可能要收你50美元的税收,这样大大增加了我们国家出口产品的成本。

万部长曾经给我们介绍了一个情况。欧洲用技术的标准维护技术优势,就是欧洲新的技术标准,我们现在的排放标准,二氧化碳排放是百公里180克左右,他限定你达到100克,每增加1克就要收10欧元,如果没有科学技术进步,相应的产品根本出不去,在国际市场根本没有竞争优势。现在新的技术和国际规则的情况下,发达国家通过技术以及技术标准,知识产权在维护他的竞争优势,来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这种情况下,知识产权和国际技术标准成为发达国家维护自己竞争优势的利器。

2、高技术出口管制更加严格。《美国有出口管制条例》清单,国际上有三大协议,对出口商品都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同时对每个国家都进行了分类,分为A、B、C、D、E。A,我理解他们都是亲兄弟,B是比亲兄弟差一些,C他目前是保留的,我们国家分在D类,就是说你可能具有潜在军事用途,还有一类他们认为无赖国家,包括朝鲜等,我们是D类,实际对我们的限制是非常严格的。2007年国家中长期国家发展纲要规划之后,他专门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搞了一个新的规定,就是对二次类产品出口进行限制。这次汇率作为主要谈判的议题,我们国家王岐山总理也对美出口进行讨论,真正的技术通过贸易的方式获得的话我认为是比较困难的。

高技术人在也成为各国竞争的战略资源。

四、我们试图通过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际环境等等来支持我国经济发展,从总书记到温总理都做了相应的讲话,发改委也在搞一个规划,昨天刚刚完成一个决定。主要的领域,总书记和总理也都讲过,大致在九个方面,包括航空航天;信息(主要指新兴网络产业,包括物联网、三网融合、3G等);生物医药;生物育种;海洋产业等等。

我们也对相应的产业进行了相应的研究。风能属于缓慢增长,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大规模应用了。能源材料涉及到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多数都处于技术持续高增长阶段,能源产业和材料产业发展现在比较分散,它的有些比较成熟了,有些还属于刚刚开始起步。生物医药和海洋产业都属于刚刚起步阶段。针对这个阶段,未来我们产业发展,从政府角度来讲,一是要加强研发,抢占高端;二是把握规律,忧虑发展,比如多晶硅的案例,刚才局长也谈了产能过剩问题,其实新兴产业也开始有产能过剩,这个问题引起很大的争议,因为新兴产业主要是应用,多晶硅卖到国外没有应用,业内有很大的争议,我们要正确看待这个事儿,我们要撬动整个应用,才能推动应用的发展。

加大产业化;整合全球资源,打造全球产业链、占据产业制高点;发展产业链的时候要警惕,现在国际上大的跨国公司在整合我们的产业链,通过各种方式把握我们产业链高端,我们在发展阶段要留这个神,防止你做大之后人家把你整合进去了。

上一篇:读书会启动仪式流程下一篇:电视节目创新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