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成本对比与实证研究

2023-02-08

1、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成本对比分析

本文试以某商业住宅小区2号楼1~3层的商铺建筑为例, 总建筑面积2855㎡。针对其采用装配式设计方式与现浇设计方式在技术经济指标方面的差异性展开对比分析, 如下表1所示。

分析上表1可知装配式建筑设计每平米的造价与现浇设计每平米造价相差:2699.72-1923.5=776.22元。

(一) 电气工程成本分析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其电气工程的成本造价为98.65元/㎡, 相较于现浇设计84.04元/㎡的成本造价要更高一些, 分析其原因这主要是由于装配式建筑工程在所需布设的管线数量以及配电箱数量均有所增多, 因此也就使得成本有所上升。

(二) 土建工程成本分析

装配式建筑工程主要是选用的预制装配柱、楼板底膜以及剪力墙, 大大降低了现场混凝土的浇筑量, 因此在现场施工方面所需投入的费用成本明显降低, 但是在一些PC构件和安装方面的成本却有所升高, 进而也便导致了土建工程的每平米造价达到了2365.14元, 明显高于现浇设计的1564.14元/㎡。

(三) 采暖工程成本分析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当中的采供工程中其成本为32.15元/㎡, 相较于现浇设计46.54元/㎡的造价要低14.39元/㎡。这主要是由于塑料给水管在整体造价当中的比例在装配式建筑工程当中仅有0.63%, 远远低于现浇建筑工程的1.36%, 因此在采暖工程当中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本价格下降幅度明显。

(四) 装饰工程成本分析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当中装饰工程方面由于其建筑构件已经含括了一部分的抹灰, 因此其抹灰量有所下降, 并且部分成本被计入到了土建成本当中, 因此装配式建筑的装饰成本165.24元/㎡相较于现浇设计172.36元/㎡要低7.12元/㎡。

(五) 给排水工程成本分析

在装配式整体建筑工程当中其给水管道、关键以及焊接管材的成本相较于现浇设计要稍微高出一些, 其成本为38.54元/㎡, 现浇设计为56.42元/㎡,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本要比现浇设计高出17.88元。

二、装配式建筑工程成本较高的原因

装配式建筑工程在土建工程方面, 其每平方米成本造价成本为2365.14元/㎡, 明显高于现浇设计的1564.14元/㎡, 其中相差了801元/㎡。由整体造价的结构构成比例来看, 单在土建工程项目这一方面内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本支出就比现浇建筑工程高出了51.21%。

结合相关的案例分析, 在成本构成比例方面装配式建筑工程土建费用之所以高出51.21%, 主要是由于PC构件与安装费用支出的增多, 增多了1562.03/㎡。这一部分内容的构成相对较为广泛, 其中牵涉到PC构件材料的价格、结构支撑、运输、吊装等多个方面的费用支出。PC材料成本主要是受到有关国家税费政策、企业生产规模、设计施工是否维一体化方式、所采用的生产方式是通用式还是定制式, PC构件生产成本可主要分成可变成本与固定成本两项核心内容。在此之中可变成本主要是指的燃料、动力、人工、原材料等会受到PC构件生产规模改变而发生变化的成本费用;而固定成本则主要包括了土地、厂房、设备等固定成本投入和生产管理费用等固定资金支出。由当前的装配式建筑成本构成状况来看, 因受到生产规模影响固定成本的占比相对较大, 相信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 PC产品的固定成本将会逐步降低, 进而也便可促使整体装配式建筑的成分费用得以显著降低。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通过本文对装配式建筑与现浇建筑工程的成本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成本费用要明显高于现浇建筑工程, 从近期性的经济效益来分析,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直接成本费用支出会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处于较高水平。对此需要相关的政府部门出台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与鼓励方法, 积极引导开发商与施工方的密切合作, 促进建筑装配化率的持续提升, 从而推动现代建筑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建筑工程的发展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不同的建筑形式其工程成本也将有所不同, 尤其是以装配式建筑工程与现浇建筑工程为例, 其成本费用之间究竟存在多大的差异, 目前鲜有准确的答案。对此, 本文将对电气工程、土建工程、采暖工程、装饰工程以及给排水工程在装配式与现浇式两种建筑工程形式中的经济成本展开对比分析, 并对装配式建筑工程成本相对较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现浇建筑,成本,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爽, 王春艳.装配式建筑与传统现浇建筑造价对比浅析[J].建筑与预算, 2014, (7) .

[2] 夏百松, 刘家铭, 侯兴宝等.基于价值工程的装配式建筑与现浇建筑比较分析[J].建筑施工, 2015, (6) .

上一篇:工频通信系统下行信号仿真与识别方法的研究下一篇:唐宋传统纹样对英国工艺美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