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间为话题的议论文

2022-05-14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以时间为话题的议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本文以中学生历史话题解读为论述要点,从制度起源、战争发生、运动探究和政策实施等方面提出解读的相关技能和解答技巧。通过简短而有深度的历史材料,引领学生结合历史现象深入探析背后本质,探索历史事件前因后果,并以此为解读的根本出发点。探讨历史话题解读有助于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第一篇:以时间为话题的议论文

李克强为央企“瘦身健体”列出时间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为央企列出改革任务清单:在两年内压减中央企业10%左右的钢铁煤炭现有产能;用3年时间通过债务重组、兼并重组、关闭撤销、破产重整、破产清算等方式,处置央企子公司中的345户大中型“僵尸企业”;今明两年使亏损资子企业亏损额下降30%,亏损面缩减30%;力争实现降本增效1000亿元以上。这意味着央企“瘦身健体”计划有了一张清晰的时间表。李克强在5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要以改革促发展,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坚决打好打赢中央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的攻坚战。”

国资委直属的106家中央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发挥着主导作用和骨干力量。李克强表示,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坚持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央企“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李克强强调,“国资委不能代替企业决策,但要为央企未来发展给出一个明确导向。”

“瘦身健体”是为106家央企开出的“主药方”。李克强说,长期以来,中央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也要清醒看到,目前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仍然存在主业不强、冗员多、效率低,尤其是管理和法人层级多、子公司数量庞大等突出问题。

会议决定,在全面清理的基础上,今年选择一批中央企业启动压缩管理层级和压减法人层级、法人单位试点,力争用3年时间使多数中央企业管理层级压缩到3~4级以内,法人单位减少20%左右。

李克强要求有关部门,开展困难和亏损企业专项治理,抓紧淘汰钢铁、煤炭等行业央企落后产能,加快重组整合和市场出清。

在“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李克强明确要求,国企尤其是央企,要以创新促“健体”,发展新经济。他强调,要结合“互联网+”行动和大数据发展战略,不断提高产业先进水平和产品竞争力。鼓励央企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和专业化众创空间,加强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央企要带头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和‘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工作,在提升国家创新能力中走在前列。”

李克强强调,央企要在基础行业、特别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下功夫,要真正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家审计署负责人此前汇报时介绍,部分央企存在投资行业过多、过宽等问题,造成“主业不主、副业不副”,主业盈利,副业亏损现象极为严重。

李克强明确要求,中央企业今后要整合集中资源,做强做优主业,加快构建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机制。同时,积极稳妥引入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和支持央企结构调整与重组。

第二篇:历史话题解读可这般为之

摘 要:本文以中学生历史话题解读为论述要点,从制度起源、战争发生、运动探究和政策实施等方面提出解读的相关技能和解答技巧。通过简短而有深度的历史材料,引领学生结合历史现象深入探析背后本质,探索历史事件前因后果,并以此为解读的根本出发点。探讨历史话题解读有助于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话题;内涵;解读;意义

历史话题是针对历史现象进行表达的语言材料,是史料组成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在历史课程教学中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甚至是占据“半壁江山”无可撼动的位置。正因为如此,史料分析成为高考命题者的香饽饽,成为考查和衡量学生历史知识积累和运用的试金石。史料往往都是基于某个历史话题而生成的叙述,多以文言文字居多。这就需要学生根据史料提供的话题,在由此及彼和由浅入深地探知求解中找到可破解的策略与方法,帮助他们形成敏锐的历史感知,生成开放化探知好奇。教师不妨以材料解读优化教学策略方法,从引导学生探索历史话题和事件的前因后果出发,多给学生自我思考与合作探究的机会,让他们保持高涨的激情和好奇心,主动融入探究过程。

一、 了解制度起源,把握发展“脉络”

从原始社会开始,无论后来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无不需要了解其中的制度,无不需要学生在把握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准确体味其中的发展内涵。了解社会制度更多的是对一种社会现象的解读,利于学生在把握问题中形成更为清晰的发展过程,形成有针对性和全面发展观点。

学生了解历史发展,首先应该从了解相关政治制度开始。按照历史发展的过程,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在全面阅读的基础上能主动找出相关的历史发展脉络,可围绕相应的发展过程予以表达引述。教师可针对某些制度,像分封制,应该从目的“巩固国家政权”说起,引导学生探究其中内容和作用。学生在探究中,应该围绕分封对象、受封者义务、受封者权利等方面予以探究。同时,可要求学生从分封制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中深入探知,像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了解历史发展的各项制度后,可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的方式予以主动探究,可建议他们围绕其中的相关制度予以剖析,像唐朝实行的“三省六部制”与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有着怎样的异同?我们可通过唐朝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便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与元朝的行省制度对比,就不难发现,元朝的疆域空前扩大,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其实都是为了加强封建社会的集权统治。

社会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基于管理角度基础上执行依据和参考。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教师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制度,从了解制度的起因开始,探究制度的一脉相传以及对社会发展的价值意义。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研读制度发展的时候,可结合其中相关描述,多给学生足够的自我深入探究和切磋的机会,引导他们结合自身理解通过横向对比与纵向深比的方式来引领学生大胆探索和尝试。

二、 关注战争发生,以史为鉴“师长”

纵观国内外历史,每一次的历史前行无不需要战争,需要在解读战争中了解其意义。学生以不同的视角来审视其中战争,势必能形成全面、客观的评价。教师在指导学生关注战争的时候,应更多给予其引导,鼓励他们在深入了解中形成多样化思想认知体验。教师在指导学生关注战争发生的时候,应更多注重从战争的形成、过程和意义角度出发,从危害和积极意义出发全方位了解其中内涵。

教师在引导学生关注历史战争的时候,不妨多建议他们针对自身的整体理解感知,多鼓励他们围绕自己的发现多深入总结,让他们从相应的战争中找出缘由、发展及其意义。教师可建议学生针对战争的理解,从史学家、文人、百姓等不同人物角色进行深入思考,引导他们在主动解读历史话题中获得更深刻感知。教师在指导学生解读战争的时候,应更多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以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和历史观深入剖析。

三、 融入运动探究,触摸历史“神经”

中国历史发展中各类运动数不胜数,都是基于当时一定的历史社会发展背景基础上的体现和概括。无论哪一种历史运动,无不体现了一种思想潮流的变革,无不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一种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精神。这就需要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运动的时候,引导他们透过现象了解本质,鼓励他们根据历史的话题予以深入探索,形成有针对性的观点,能真正触摸到历史的“神经”。

教师可通过某个历史运动引导学生探究,帮助他们在开阔认知视野和思维的基础上掌握其中的问题和本质,形成更为多元化感触体验。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历史运动的时候,不妨多引导学生以运动发展的轨迹,从起因、经过、结果等方面予以探述,了解运动中主要人物对运动的影响促进作用,感受运动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我们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例予以分析,教师不妨建议学生以同桌交流的方式思考: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要求学生以串联的方式来了解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通过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1856年发生天京内讧。1864年曾国藩指挥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上述运动的过程,绘制成運动轨迹时间,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学生对运动有了更多广泛的认识后,不妨建议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针对太平天国运动在全盛时期的作为进行评述,鼓励学生从洪仁玕著《资政新篇》和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等文献中了解其中更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特征。教师也可以历史读书分享会的形式,建议学生认真思考和探究,鼓励他们从运动的历史价值意义出发,组织学生进行争辩交流,生成多样化感知和正确的评判依据,让历史现象和话题不再是躺在书本上的静悄悄物体。

教师在指导学生透过历史看运动,像洋务运动、五四运动等,都需要学生在紧扣其意义的前提下多把握其中的主要问题,洋务运动应该紧扣“洋为中用”,把握好学洋但不能崇洋媚外;五四运动应该把握好青年爱国本意和对后世的影响。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探究的时候,不妨鼓励他们从多样化角度深入构思,引导他们以协作探究的方式感受其中内涵。

四、 审时度势政策,客观全面“评价”

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基于一定的缘由,都是发展的必然,往往通过一定的偶然的形式予以表现出来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评价历史某个现象的时候,不仅需要学生在紧扣历史来龙去脉的发展中找出相关问题,更需要学生在深入把握中形成多样化感知,能做到实事求是评价,还原真实以便起到以史为鉴的作用。

学生在评价历史现象的时候,需要通过设想还原当时起因、经过和结果,需要以审时度势的眼光评价当时的政策。很多政策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贸易交流等方式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在解读“重农抑商”政策施行的时候,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重农抑商”,其次是“重农抑商”的原因是什么,再者是“重农抑商”的发展历程,最后是“重农抑商”的影响。这就需要学生从“重农抑商”政策是为了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也有安定人心的政治文化方面的考虑等特征出发,从封建社会的自给自足的特征出发,从明清前的封建主义社会以农为本特征出发,从保护农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感悟围绕自给自足农业开展有针对性保护,无疑是切实可行的。不过,明清时期的抑商政策,不仅阻碍工商业发展,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而且强化了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資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可谓是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此政策虽然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它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起到额绊脚石和拦路虎的阻碍作用。这就要求学生在评价的时候,从“重农”是正确的,但不能把“农业”和“商业”长期放在对立面的角度予以评价,使得评价更符合客观实际。

教师在指导学生评价历史现象的时候,不妨针对其中的内容,多引导学生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说起。一方面,站的高度应该够高,以高屋建瓴眼光认真审视,让学生能真正站得高、看得远,鼓励学生从因果关系、形式和内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现象和本质等方面来提炼相应的内容;另一方面,建议学生从正反两方面予以客观评价,引导学生在还原历史现象发生的缘由基础上,引导他们从中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五、 总结

总而言之,历史材料解读是学生考查学生历史知识掌握和转化运用能力的标尺,能有效凸显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技能运用。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各自理解感知,从历史现象出发,围绕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和历史观为导向,多从相关的背景实践中找到可探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经得起历史检验为标准,能真正探索“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深层内涵意义。

作者简介:

丁菲菲,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淮阴中学。

作者:丁菲菲

第三篇:以校园网拓展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摘 要: 目前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综合型及科研型实验项目在逐渐增加,由于这些实验项目较复杂,实验教学受到课堂和课时的限制。本文提出以校园网拓展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对实验涉及的知识进行整理,配以文字、声音、动画、图像等上传到校园网上,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校园网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课前学习,实现实验教学在时间及空间上的延伸。

关键词: 大学物理实验 校园网 实验资源

1.引言

大学物理实验作为大学生进校后的第一门科学实验课程,不仅让学生受到严格、系统的实验技能训练,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在,面对时代的发展、科技进步的新趋势和新挑战,对大学物理实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法、实验室开放等方面进行改革,特别是把科技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引入实验教学,是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大学物理实验》打破了力、热、电、光、近封闭的旧物理实验课程体系,注重物理实验的时代性与先进性,提出了与现代科技发展相适应的由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科学小实践组成的新的四级物理实验课程体系,开创了仿真实验的新教学模式;太原科技大学实施由基础型实验、提高型实验、设计型实验三大模块组成的整个大学阶段的物理实验。从国内一些大学的实验教学改革来看,都在降低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所占比例,如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增加了光谱测量、核磁共振等一些和现代科技发展相关的实验内容。各高校在实验设备硬件建设方面加大了投入,引进了先进的实验装置和技术,为实验内容的先进性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这些实验不同于传统实验的单一原理验证及简单参数测量,一个实验往往涉及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而且实验中涉及的知识,超前于学生的理论课,增加了实验课难度,在有限实验学时限制下,怎样保证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是目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把物理实验资源放在校园网上共享,使实验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克服实验教学受课堂和课时限制的问题。

2.实验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国内高校大学物理实验一般在大一第二学期或大二第一学期进行,是学生接触较早的实验课,由于学生的理论及实验知识贮备有限,且学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实验技能训练,为了促进实验课的顺利、高效进行,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了解仪器的使用及实验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实验课时教师对实验原理、方法和仪器使用等进行讲解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任务,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目前实验教学发展的要求。

对于综合型实验及科研型实验,理论基础及实验设备往往涉及多学科的交叉,实验仪器使用复杂,但学生用于实验预习的资料主要为实验教材。由于教材的篇幅所限,教材大都对实验原理方面讲得较清楚,在实验背景、应用、设计思想、方法及相关仪器的使用方面较少涉及,在实验中学生不能将书本讲的原理和仪器设备之间进行很好的关联,原理看完了不会做实验,这种情况在较难的科研型实验及综合型实验中更突出。由于课前预习效果不佳,为了按时完成实验课,实验教师不得不在课堂上花费较多时间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仪器使用。由于课时限制,老師在讲解时,把主要精力放在实验步骤及仪器的操作上,造成学生完全按照既定步骤和要求完成操作过程,虽然效率较高,师生都省心,但不少学生在被动做实验,盲目得到实验结果,为完成实验任务而做实验。这种缺乏想象力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随着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在实验设备中的应用,一些较复杂、较精密的实验仪器引入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学生无法理解仪器的设计原理和运行机理,学生往往在老师设计好的实验条件下完成实验,并没有掌握实验的设计思想、实验方法,提高应有的实验技能,实验课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作用,导致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不佳。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实验教育中心在大学物理实验中引入“脉冲核磁共振实验”,核磁共振技术是物理学、信息科学、电子学和医学等学科交叉的新技术,在生物、医学、化学、物理学中有广泛应用,涉及原子物理、量子力学、信号处理、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等多学科,仪器使用复杂,还有一些新的术语、概念,这些知识无法在实验教材中一一罗列,实验课时教师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详细讲解,但是由于实验教学课堂时间有限,课前的预习尤为重要。对于综合型及科研型实验,仅仅依靠实验教材,学生很难在预习中取得较好结果,教师要对实验所涉及的知识进行整合,作为实验预习的补充材料。针对“脉冲核磁共振实验”的特点及学生的知识结构,我们对实验涉及的各科学相关知识进行整理,配以文字、声音、动画、图像上传到校园网上,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下载学习,通过应用这样的预习方式后,学生的预习效果及实验效果大大强化。

3.实验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延伸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目前人们能够随时随地乃至在移动过程中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这些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信息获取模式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目前互联网技术在许多行业都有广泛应用。作为新技术的发祥地,高等学校和网络的关系十分密切,网络最初是在校园里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目前国内高校都有良好的校园网环境,校园网为克服实验教学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提供了条件。

利用计算机、校园网络等技术,把实验原理、实验背景、实验仪器的设计原理和运行机理、常用数据、信号处理方法、实验中用到的软件等相关资料上传至校园网,学生利用校园网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在网上对实验设备进行虚拟操作练习。把网上资源作为实验教材的补充,将实验相关知识的学习延伸到课外,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实验项目的学习,打破了传统实验教学只能在规定的地点及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的限制,实现了实验教学在时间及空间上的延伸,克服了实验教学长期受到课堂、课时限制的困扰。

针对“脉冲核磁共振实验”的特点,我们在校园网上建设了“脉冲核磁共振实验”虚拟实验平台,对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详细讲解,如能级、量子数、原子核的自旋、磁矩等,对基本原理及物理过程进行了动画演示,如拉莫进动、塞曼效应、磁共振、磁化及弛豫过程等,借助计算机技术,用动画的形式加深了学生对微观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可以在实验课之前,通过校园网学习知识,取得了较好的预习效果。

高效的预习,为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实验课上,教师不需要按传统的“教师演示实验+学生模仿”的课堂教学模式上课,不用再花很多时间讲述实验原理、步骤、仪器的使用、数据处理方面的内容,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解决物理问题,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学习顾问,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物理实验教学,调动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懂得如何研究物理问题,而不是只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

这种教学方法对实验教师的知识水平及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实验教师既有过硬的实验方面的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更了解学科发展动向及新成果,只有不断更新知识,才能促进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4.结语

为了适应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要求,传统的实验项目的比例在降低,综合性实验项目及科技发展的新成果被引入实验教学环节。由于这些实验项目往往是多学科的综合,实验设备使用较复杂,这些实验项目的教学受到课堂和课时的限制是实验教学面临的新问题。我们通过对实验所涉及的内容及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分析,对实验涉及的知识进行整理,配以文字、声音、动画、图像上传到校园网,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下载学习,利用校园网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课前预习,对实验设备进行虚拟操作练习,打破传统实验教学只能在规定的地点及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的限制,实现了实验教学在时间及空间上的延伸,克服了实验教学长期受到课堂、课时限制的困扰。

参考文献:

[1]王晓蒲,霍剑.青大学物理虚拟实验远程教学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陈琳英.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大学教育,2014,3:111.

[3]杨国良,高瑞光.新形势下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學研究,2005,28(1):62.

[4]许竹君,田文雅.基于校园网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9:44.

作者:周红仙

上一篇:英语教育教学探索论文下一篇:中西文化差异英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