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意高远新颖与文章深邃隽永研究

2022-09-10

如果说立意健康、准确是文章的基础;立意深刻、由表及里是立意的追求;那么立意新颖、独辟蹊径就是文章由“准确”到“深刻”的途径。 一支所向无敌的军队少不了出类拔萃的统帅, 一篇深邃隽永的文章必须具备高远新颖的立意。

1健康的立意给人美好的享受

立意健康, 也就是说作文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必须是积极向上的, 要体现出一定的积极意义, 能给读者以鼓舞和启迪。

1.1 要有正确的生活态度

我们有很多同学, 平时从来不注意观察身边的任何事情。就更谈不上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 而只是在考试前准备几篇现成的作文, 考试时对付一下。 试想, 连题目都不愿去理解。 何谈立意的深刻呢? 要使立意深刻, 首先要注意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 积极积累素材, 只有获得了丰富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体验, 占有大量的写作材料, 才能提炼出深刻的“意”来。

1.2 要有健康的审美情趣

中学生审美情趣或雅或俗, 决定着文章的格调与立意, 决定了文章的思想取向。 如以“半杯水”为题, 悲观者说:“只剩半杯水了, 生活是那样可怕。 ”乐观者却说:“还有那半杯水, 不错, 生活还是有希望的。 ”

1.3 要有昂扬的精神风貌

文章的主题要健康向上, 要体现出现代中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揭露社会中阴暗面、消极事时一定要把握好尺度, 看问题绝对不能片面化、绝对化。 学生作文时要多些赞美, 少一些揭露;多一些讴歌, 少一些曝光;多一些理解, 少一些宣泄;多一些宽容, 少一些抱怨。 请记住:你的文章就是折射你人格的镜子。

2深刻的立意引发思想的共鸣

立意深刻, 是指文章思想要有深度, 要能够挖掘出生活的底蕴。 大多数学生作文, 只停留在对事物表面肤浅的认识上, 剖析时往往没有深入开掘, 没有挖出实物的内在本质。 要写出立意深刻的文章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2.1 以小见大

所谓“以小见大”就是从小事情中看出大道理。 举个箕子的例子。 商纣王吃饭用的筷子换了, 原来是竹筷, 现在换成了象牙筷。 这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 但箕子敏锐的从中看出了商纣王思想的变化, 看出了纣王开始追求奢华, 追求享受。 有了享乐的思想后接下来可以预料纣王在吃的穿的用的甚至女人等方面都要改换。 身为国君, 他可以凭借手中的权力来满足自己的一切欲望。 而物质的欲望又是无止境的。 身为国君这样下去当然不利于朝政, 商的政权也很危险。 大家看, 箕子把纣王使用筷子的变化和商王朝的兴衰存亡联系起来。 从小事中觉察出了大问题。 这里包含了一种思想方法, 即把小事和大问题联系起来, 就可以使自己的思想变得深刻。

2.2 比较对照

多角度看问题。 正看、反看;看到“利”, 也看到“弊”, 全面的看问题, 辩证的看问题。 例如:学生佩戴手机的危害。 在校学生佩戴手机有便利的一面, 可以方便的跟家人同学联系沟通, 尤其是外地的学生, 手机上网还可以查学习资料等等。 但我们还要看到在校中学生佩戴手机的不利于学业的弊端, 有些无法避免的垃圾短信, 手机上网会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不利于身心发展的内容, 有的同学缺乏自制力, 上课玩手机游戏, 听音乐等等。 对在校学生佩戴手机, 我们要试着全面的看待, 不能固执的只看到它的便利的一面, 还应该清醒的看到它不利于学业的一面。 这样对问题的认识才深刻, 透彻。

2.3 剥茧抽丝

要想使自己的认识最大限度地接近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我们必须高扬理性之剑拨开假象的迷雾, 祭起千里眼穿透表象的藩篱, 用思想之手挖掘潜藏在纷乱现象背后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点。 为此, 我们就得在平时的语文学习和写作训练中不断擦亮自己的双眼, 磨砺自己的思想, 不轻信, 不盲从, 通过反复的质疑问难、比对辨析、演绎推理逐渐形成自己的经得起逻辑检验的独立见解。

3新颖的立意吸引读者的眼球

立意新颖, 是文章成功的杠杆, 是思想内容隽永深刻的标志, 也是获得读者好评的重要因素。 优秀的作家, 成功的创作, 无不在立意谋篇上费心尽意, 反复运思, 多方推敲。

3.1 与时俱进以求新

一代有一代的文字。 任何一个写作者都必有那个时代的眼光、境界。 我们应当时刻有一种时代的意识, 经常问问自己:现时代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写怎样的文章才有意义?有什么样的意义?站在时代的高度, 及时提出并回答当代人们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 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 是文章立意新颖的第一要着。

3.2 自出机杼以求新

“自出机杼以求新”, 即用自己的眼光对生活作出独到的审视。 发出独立且有价值的声音。 对于凡俗的生活, 若想表现出新颖的立意, 最好的办法就是选取最新、最佳的角度, 表达单属于“我”的东西。 歌德说过:“诗人之所以是诗人, 正在于他有足够的心智, 使一件平凡的对象现出一个有兴趣的方面来。 ”“平凡的对象”是我们平日司空见惯的事物, 而“有兴趣的方面”便是我们看问题的新角度。 正因变换了视角, 便可能言人所未言, 便可能从凡俗的生活中看出一些新的意思。

3.3 打破定势以求新

“打破定势以求新”, 即用怀疑、批判的精神对某些人们既成定论的认识作反思, 并给出新的、更有价值的答案。 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历来如此, 便正确么?王国维先生有一句名言:以我观物, 物皆着我之色彩。 每一个写作者, 囿于个人性格、学识、经历、情绪、所处时代、所属民族等主客观因素, 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 这种种写作中的局限, 尤其是对事物认识上的局限, 前人有, 今人有, 后人还会有。 对“历来如此”的种种看法, 我们是不假思索、欣然接受, 还是冷静思考、细致辨析, 是一个写作者面临的重要选择。 立意的新颖, 常常在于我们对已有的思维定势能够怀疑, 对我们所认为的“真理”能够求证, 最终能够对生活形成新的、更有价值认识。

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功能上说阅读是对信息的吸收, 写作是对信息的反馈, 二者相辅相成。 从能力构成上说, 写作占有语文学习四分之一的分量。 而在中考试卷卷面及分值上, 写作几乎占据了语文的半壁江山。 所以我们无论从哪一方面都要重视作文。 而写作不仅是使语文知识应用的过程, 也是社会生活认识的反映, 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写照。 一个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必定是一个高尚的人, 而一篇有高远主题思想的作文必定是一篇高水平的作文。 所以作文重在立意, 立意需要高远新颖。 希望广大中学生能在这一方面不断进步。

上一篇:“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下一篇:试论城市规划对城市生态系统的优化意义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