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探析

2022-12-16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所实施的主体不同,内部审计实施的对象为内部人员,其对审计部门的设置、权限以及管理情况较为熟悉,因此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效率。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是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甚至可以将内部审计变得形式化、简单化、无用化。因此必须对影响该内部审计质量的原因进行探讨,采取相应措施提升防范审计风险,提升审计质量。

一、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成因

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造成风险的原因涉及到多方面,总结来说,内部审计风险的主要成因包括以下几种:

(一)外部因素

1.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必须由独立性支撑,若内部去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审计工作的质量则会受到不良影响。

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自主性、权威性与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有紧密的联系,若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则会对审计人员的自主性与权威性产生严重影响,最终导致审计工作质量下降,提升审计风险。

2.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审计业务逐渐拓展,审计内容也更加复杂。

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升,事业单位需要审计的会计资料也逐渐增多,设计范围已经超出传统财务会计需要核算的内容,且随着审计范围的逐渐增大,审计出错率以及资料虚假率所发生的概率也逐渐提高,审计工作出现前所未有的困难。

3.审计作业所制定的审计标准不规范,缺乏专业性,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点:(1)审计程序已经方法的科学性和适用性;(2)国家审计管理部门所颁布的相关法律,例如《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虽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规范,但法律层次相对偏低,不具有可操作性,缺少与具体作业对应的工作标准。

(二)内部因素

事业单位审计人员多且杂,涉及众多部门,其平均素质低下。虽然目前审计工作所使用的现代化设备逐渐增多,但审计设备一般由审计人员操作,因此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工作经验是审计工作是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事业单位并未对审计人员进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审计的技能培养,导致审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很难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工作,最终降低审计工作的质量。

二、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的具体表现

(一)评价失误,影响被审单位积极性。

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相比,其经济活动较少,其内部审计单位也有很大的区别。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实质是对国家相应政策的相应,其主要作用之一是对国家政策的执行结果进行效果评价,若在进行该评价时,出现评价不实或其他问题,则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很难提升单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根据审计结果提出相应建议,由于审计结果不实,导致建议失误,最终使得政策的制定与正确方向偏离。

随着社会的变革,审计工作的作用与目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不仅起到对相关工作的差错防弊,还起到为单位内部提供参考决策的作用。如果所提供的决策失误则会导致政策制定失误,最终导致给事业单位带来损失。

(三)审计结果一般具有权威性,由于审计质量的低下,造成审计结果权威性降低,最终影响事业自身进步。

对造成审计质量低下的表现进行调查,发现其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按照一定程序进行的审计工作,其结果出现失真、虚假、重大数据错误,且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发现,进而给审计工作带来损失。造成审计质量低下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审计人员或审计部门独立性较差;(2)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偏低;(3)审计程序与审计方法应用出错。审计质量低下会降低审计人员的可信度,内部审计的权威性也遭受挑战。

三、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路径

(一)明确审计要求,提升内审人员综合素质以及工作积极性。

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事业单位相关部门应采取一定措施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工作积极性。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审计人员的政治思想觉悟是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事业单位应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审计人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制定培训计划,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以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政治思想。第二,为使得审计工作顺利进行、审计结果准确可靠,相关部门因对审计技能进行培训,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税收知识以及国家相关的财政法规,最终达到提升员工专业核心技能的目的。第三,事业单位在长时间从事审计工作时可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培养自身审计能力以及综合素养。此外,在从事审计工作过程中,要提醒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进行预测,降低对审计工作的出错率。

(二)完善审计制度

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的形式,政府因应根据事业单位特点制定内部审计制度,确定审计工作目标和审计范围。此外事业单位还应根据本单位的发展特点制定内部审计制度,将审计工作的工作方向进行统一,按流程办事,保证审计工作顺利开展。

(三)强化内部审计的自主性和科学性,提升审计质量

事业单位的上级部门是其主管部门,各类事务由上级单位直接管辖,内部审计工作具有自主性和科学性的特点,主管部门在对审计工作进行相关任务分配时,必须同时关注审计工作本身以及审计工作的成果。在进行任务分配后,上级相关部门还应对审计工作是否实施进行跟踪,对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是否及时进行了整改进行排查。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整改,则审计单位应根据整改结果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适当调整,为提升审计质量,审计部门应将审计结果与审计人员的业绩考核产生联系,将接下来的审计任务进行合理安排。

结束语:

事业单位的核心工作较多,内部审计工作是其中的一种,该项工作所取得结果好坏是衡量事业单位是否健康发展的标准之一,此外审计工作对事业单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应采取一切措施降低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风险,提升审计工作质量,使事业单位顺利发展。

摘要:事业单位的组成部分较多,内部审计是其中的一种。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对象不同,内部审计对象多为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包括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理性,此外内部审计的对象还包括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是否有效,以及有效程度等。对我国目前事业单位审计工作进行调查,发现其存在较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降低了审计质量,抑制了审计工作的发挥,因此必须尽快解决该类问题,提升审计工作质量。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问题与对策

上一篇:一站式导诊咨询诊服务体会下一篇:北衙隧道溶洞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