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设计

2023-05-02

第一篇: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设计

翟书杰

一、 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史

1、1869年,俄国化学家 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2、原子序数

定义: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 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3.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原子序数=

=

=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规则

在元素周期表中,把 相同的元素,按 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再把不同横行中 相同的元素,按 递增的顺序从上而下排成纵行。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族的别称:

ⅠA称为 元素 ⅡA称为 元素 ⅣA称为 元素ⅤA称为 元素

ⅥA称为 元素 ⅦA称为 元素 零族称为 元素

(2)根据原子序数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对于主族元素,根据周期表的编排原则,周期的序数就是该周期元素具有的电子层数,族序数就是最外层电子数,所以只要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就知道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课堂练习】1. 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 周期第 族;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 周期第 族。位于第二周期第VIA族的元素符号为 。

【新知巩固】

1.同周期元素,其原子结构相同之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 B核电荷数 C电子层数 D核外电子数

2.某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元素原子的( )

A.相对原子质量和核电荷数 B.电子层数和核内中子数

C.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 D.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

3.不能作为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列顺序的依据的是( )

A.原子的核电荷数 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C.原子的质子数 D.原子的中子数

4.下列有关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周期所包含的元素种类相等 B.各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C.各周期都包含有金属元素 D.各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不等于该周期的周期序数

5.下列各组元素都属于短周期的是( )

A.Li、Na、K B.C、Si、P C.Mg、A

1、Fe D.F、C

1、Br

6.某元素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其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这元素位于周期( )

A.第4周期ⅢA族B.第4周期ⅦA族 C.第3周期ⅣB族 D.第3周期ⅣA族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第三周期的八种元素中有三种是金属元素

B.除氦以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C.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D.元素周期表中从第III B到第II B族10个纵行的过渡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8.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

A.x+2 B.x+4 C.x+8 D.x+18

第二篇:改进元素周期律的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文精神

在化学教学新课改中渗透人文教育

——改进元素周期律的教学案例

和平区

张春艳

天津市第十七中学

学科:化学

联系电话:81193099

在化学教学新课改中渗透人文教育 ——改进元素周期律的教学案例

[内容摘要] 在高科技占主导地位的现代社会里,过分重视科学教育直接导致在教育中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令人欣慰的是,我国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把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人才作为课程的目标,因此论文旨在通过改进元素周期律的课堂教学来研究如何渗透人文教育。

在以科学技术为主导的现代社会中,科学教育占据了教育的核心地位,导致学生只注意科学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思想道德的建设,从而现代社会的发展迫切呼唤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

人文教育的最根本目标是培养人文精神,科学教育的最根本目标是培养科学精神。从本质上说,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都是人性化、教养化的教育,两者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从表面上看,科学主真,人文主善、美,然而从本质上分析,科学与人文的真善美应该是相互渗透的。首先,科学从一开始就包含着人类对善和美的追求,譬如科学本质上就包含着对愚昧、邪恶和迷信的否定;其次,科学的宗旨在于造福人类,实现人在自然中的价值,无论是科学表述、科学概念、还是科学理论、科学体系,都存在着一种抽象的、冷峻的美,它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和谐与韵律的深刻把握。可见在对科学教育的追求中同样体现着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反之,在对人文教育的追求中也包含着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因而两者互相渗透,共同构成完整意义上的教育。所以,培养真善美统一的完满人格,便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所要求的。

以元素周期律的教学为例,笔者通过随堂听课发现,在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多地重视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且通过习题加以强化,而对理论的发现、论证、假设等包含人文教育的内容很少提及,这种教学直接导致了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片面发展。

下面就从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角度,谈谈在元素周期律的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教育。 【传统教学中的不足】

元素周期律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要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认识规律有一定的困难,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值得反思。

第一,对“周期性”的剖析不够透彻,在观察核外电子层的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的变化规律时只重视横向之间的变化,但忽视了纵向的变化,也没有提出整个周期表中各横行之间的螺旋式上升的变化规律,即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观点。第二,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意义这一部分的教学,一般采取的方法是学生阅读和教师简单讲授相结合,没有分析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历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的方法。第三,没有为学生创设亲自体验的机会,致使学生可能认为目前课本中所使用的元素周期表是唯一的表现形式,这样的教学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 【改进后的教学设计】

针对传统教学设计的不足,在改进后的教学设计中,我们侧重于强调科学认识方法对理论发现的指导意义,使教学能够体现出元素周期律的科学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参与周期表的设计,从而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科学认识方法。

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元素周期律观念的形成。为了使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不应只定位在周而复始的重现上,而应充分体现“周期性”。

首先,在指导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时,要求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的每行、每列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如何变化,行与行之间怎样变化。例如,学生在观察原子半径的变化时会发现,同一行中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列中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因而得出结论:行与行之间表现出来的变化趋势将是螺旋式周期性变化。

接着,在这种对“周期性”定位的基础上,用同样的方法继续讨论化学性质的周期性,得出元素周期律。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学生认识了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观点,同时为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再创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对于元素周期律对元素周期表的指导意义的教学,从介绍门捷列夫编制元素周期表的过程入手,让学生发现科学认识方法的指导意义。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的进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1)问题的产生。门捷列夫在编写教材中的碱土金属时,不知Mg应该和Ca、Sr、Ba为伍,还是应该和Zn、Cu、Hg为伍,认为化学元素缺少严整体系。

(2)存在的困难。对已发现的63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种种基本性质编制卡片、试排,由于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不太准确,从而遇到了很多困难。

(3)坚持真理就是胜利。门捷列夫的成功在于对元素周期律的深信不疑。门捷列夫当时是按原子量编写元素周期表的,当发现少数元素原子量数据与其化学性质不匹配,破坏了元素周期律

时,他果敢地判断原子量数据有误。例如,当时化学家都认为铟(In)的原子量是76,介于砷(As,原子量75)和硒(Se,原子量79)之间,门捷列夫根据In的物理及化学性质认为不合适。因为若将In排在As之后,就将In列入第Ⅵ族,不但与它的性质不符,而且其他元素的新位置也有悖于元素周期律。其中,Se被挤到第Ⅶ族,而原在第Ⅶ族的Br、I被推到第Ⅰ族(当时稀有气体尚未发现),可以看到变换了位置的所有元素化学性质与所在族的其他元素都不相同,所以将In列入第Ⅵ族就完全破怀了元素的周期性。这样的否定用现在的周期表很容易理解,但当时由于发现的元素尚少,元素周期律对元素周期表的指导意义尚不明确的背景下,门捷列夫用他坚信的元素周期律推测铟的原子量应是114,则In应在Cd(原子量113)和Sn(原子量118)之间,而且这个位置与In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完全相符。后来经过事实验证,证明门捷列夫的主张是正确的。[1]

(4)大胆推测新元素的存在。当门捷列夫发现已知元素的原子量发生中断,元素性质也发生跳跃性变化时,他就大胆推断尚有未被发现的元素,并在周期表中给它们留下空位。例如,他基于原子量和元素性质的跳跃性(Ca与Ti之间,Zn与As之间),果断地在周期表中留下了3个空位。被预言的这三种元素在1875年(镓,Ga),1879年(钪,Sc),1886年(锗,Ge)依次被发现。这种从局部的和不完全正确的结果得到全部的和正确的结论,这个结论不但清楚地总结以往,而且正确地揭示未来,这就是门捷列夫的成就。

通过这样的教学,能很好地渗透方法论的教育,门捷列夫建立元素周期性理论时运用了比较的方法,即将纵向比较与横向比

较结合起来形成了周期性理论体系。学生也可应用比较法进行学习,从多个维度去考虑问题,使知识结构化,网络化。这种科学的认识方法对于深入学习元素周期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对元素“周期性”的认识以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为周期表的“再创造”奠定了基础。

第三,帮助学生认识到目前广泛使用的元素周期表充分体现了元素“位置、结构、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启发学生对其提出怀疑,此阶段的教学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在有关方法论的指导下去创造性地绘制元素周期表。当然我们仅仅要求学生画出大致的图表,对副族元素没有做过高要求。结果学生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绘出了各种各样的元素周期表,并在彼此的交流中对元素周期律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学设计通过改进,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并且大胆地将所学知识有机结合,既加深了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教学效果反馈】

笔者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目的是为了检验渗透人文教育的教学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学生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认识明显加强,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对于元素周期律的教学改进,笔者重新设计教学案例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懂得只有当自己真正的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才能提高自己对科学的认识,运用方法论帮助和指导今后的学习。这也是人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 江玉安.实践课程新理念的一种探索[J].化学教育,2004(3):25

第三篇:《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根据建构主义和STSE基本原理,本课教学设计思路如下:首先,通过纸牌游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得出通过分类易于观察得到其中的变化规律,再结合化学学科中元素导入新课;接着将核电荷数1~18的元素,按照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列表,利用图表请学生观察并讨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的变化规律,其中原子半径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以穿衣服为喻进行理解,化合价的变化通过之前学习的碱金属与卤素进行知识迁移;然后,用实验对钠、镁、铝的金属性进行探究,进而学习金属性与非金属的变化规律;最后补充元素周期律的概念和本质,并进行巩固练习和课堂总结。

二、前期分析

(一)、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教材第五章《物质结构》的第二节,共两个课时。本节课为该节内容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包括元素周期律的概念和本质,以及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与非金属性所呈现的具体规律等内容。课程在前面几节已经介绍了原子的组成、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并系统介绍了碱金属和卤素,其中的知识内容及初步体现的分类思想,为本节课元素周期律中关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等相对抽象知识的教学打下了基础,同时更为接下去元素周期表和其他元素及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做铺垫,是高中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

教学重点:知道元素周期律的概念,描述及运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所呈现的具体规律

教学难点:描述及运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所呈现的具体规律

(二)、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课程的前面几章学习了原子的组成以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易于从核外电子排布的角度理解元素周期律。而对于碱金属和卤素等具体元素的学习,一方面初步形成元素及其化合物学习中的分类思想,另一方面也具备了部分元素随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的规律,易于进行知识迁移。本班学生对碱金属和卤素的学习较为扎实,并初步掌握实验探究的方法,且抽象思维能力较强,并善于观察实验现象,但具体分析、表达能力不足。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元素周期律的概念; (2)说出元素周期律的本质;

(3)描述并运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所呈现的具体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类、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得出元素化合价、原子半径等方面的变化规律;

(2)通过运用化学语言,准确描述化学知识; (3)通过对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变化规律的实验探究,进一步学习通过实验学习化学的手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扑克牌,明确化学学习中分类思想的重要性,并强化从生活中寻找灵感的意识;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学习,体验化学学科的规律美以及严谨态度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

教具:10副扑克牌

实验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胶头滴管、火柴、砂纸 实验试剂:镁带、铝片、无色酚酞试液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将全班按照四人小组进行分组,每组同学发到一副扑克牌。10副牌均少同一张牌,其中一副按照花色排好序,其余9副打散。请学生找出每副牌中缺的那张,并比赛哪一组速度最快。

[提问] 针对最快找出缺失张牌的组别,提问“为什么能最快找出?发到的扑克和相邻组的扑克有什么不同?”

接着,引导学生得出通过分类易于观察得到其中的变化规律,进而有助于我们学习化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再结合我们化学学科中的上百种元素,请学生思考“元素当中是否存在规律”,自然过渡到本节课要学习的元素周期律。

2.图表结合,深入学习

1 [过渡] 为了便于观察研究,我们将核电荷数1~18的元素,按照核外电子排布情况列表5-5。

教师介绍原子序数就是人们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的编号,且在数值上与这种原子的核电荷数相等。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请学生观察以上列表,并根据表,小组讨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排布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并将讨论的结果填在表5-6中:

然后请同学尝试对规律进行归纳,教师补充得到: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层层数递增,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递增,其中第一层稳定结构时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第

二、三层稳定结构时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过渡] 从核外电子的排布看,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递增对原子半径会不会有影响?

[原子半径] 由于相关内容较为抽象,教师以冬天穿衣服作比喻,让学生猜测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结着请学生继续观察表5-5,分析得到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变化规律:随着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电子层数相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递减。教师解释电子层数相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多的受原子核的引力较大,即约束力大,因此原子半径反而小。再由学生将所得到的规律与图5-5作比对。

1 [化合价] 基于对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变化规律的学习,请学生观察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和7的元素,并回顾碱金属和卤素各自元素之间化合价和金属性的变化规律。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表5-5,由碱金属和卤素进行知识迁移,对元素化合价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的规律性变化进行归纳,并完成表5-8。

结合碱金属和卤素,先从竖列对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得到同一竖列的元素化合价情况相同或相似;再从横排分析,金属元素化合价呈正价递增,且与核外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非金属元素化合价成副价递增,可显正价,且最低副价与最高正价加和为8。

3.方法转换,实验探究

[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刚刚还回顾了碱金属与卤素当中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变化,那在其他元素中是否同样存在变化的规律呢?

[过渡] 在化学学习中,我们刚刚用的结合图表是一种方法,用实验来探究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先请学生讨论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得到可以从它的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以及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来判断;相应的,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可以从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或跟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来判断。接着从金属钠的金属性很强,提问学生“金属镁与金属钠的金属性如何?铝和前两者相比又如何”,引导学生开始实验探究:

[假设] 钠、镁、铝的金属性依次递减。

[实验1] 取两个段镁带,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3mL水,并往水中滴2滴无色酚酞试液。观察现象。然后,加热试管至水沸腾。观察现象。

[现象] 在冷水中无明显现象,在沸水中镁带表面有气泡产生,且溶液变红色。 [结论1] 钠的金属性比镁强。

[实验2] 取一小片铝和一小段镁带,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再各加入2mL1mol/L盐酸。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 铝片所在试管产生气泡不如镁带所在试管多。 [结论2] 镁的金属性比铝强。

[结论3] 电子层数相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金属性递减。

4. 巩固练习,反馈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本堂课所学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所呈现的具体规律,并能熟练的运用,同时也起到反馈评价的作用,以便于及时对第二课时的教学进行调整。

5. 总结归纳

请学生分别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所呈现的具体规律进行归纳,教师指正、补充,介绍“元素周期律即是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1 变化的必然结果。

五、形成性练习

一、填空题

用元素符号回答原子序数11~18的元素的有关问题: (1)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两性的是______; (4)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 (5)能形成气态氢化物且最稳定的是______。

二、选择题

1.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 [ ] A.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呈周期性变化 C.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D.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2.在下列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数值最大的是 [ ] A.Na B.P C.Cl D.Ar 3.在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 A.N B.F

1 C.Mg D.Cl 4.原子序数从3~10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逐渐增大的是 [ ] A.电子层数 B.电子数 C.原子半径 D.化合价

5.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 A.XY2 B.X2Y3 C.X3Y2 D.X2Y

六、板书设计

元素周期律

一、 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本质: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二、 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随原子序数递增)

原子核外电子层层数递增 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递增

稳定结构时最外层电子数:第一层为2,第

二、三层为8

三、 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

原子半径增大;电子层数相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递减。

四、 化合价(随原子序数递增)

竖列:情况相同或相似

横排:金属元素化合价呈正价递增,且与核外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非金属元素化合价成副价递增,可显正价,最低副价与最高正价加和为8

五、 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递增)

电子层数相同,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金属性递减

第四篇: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知识技能要求: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同主族,同周期元素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

过程与方法要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性

[教学重点] 元素金属递变规律,周期律、周期表的意义 [教学方法] 学生讨论,性质比较,实验探究,总结归纳 [教学过程]

[投影] 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一系列新元素不断被发现。关许这些元素的性质,也积累的相当丰富。但使科学家们不断追寻和探索的,却是这些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让我们记住一个个令人起敬的名字和他们的发现:

1789年

法国

拉瓦锡提出四类元素分类法

1829年

法国

德贝莱纳提出三元素组学说

1864年

德国

迈耶尔发表六元素表

1865年

英国

纽兰兹提出元素八音律

1869年

俄国

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教师] 恩格斯给门捷列夫以高度的评价,称他为——化学之父 [投影] 门捷列夫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活动] 请你扮演门捷列夫

18张列有元素相关性质的卡片,将其排列顺序

[教师] 你是依据什么规则来给这18张卡片安排位置的呢? [学生讨论]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主要化合价,原子半径

[教师] 很好,这三个排列原则就是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元素周期律的一部分内容 [投影] 元素周期律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主要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

[教师] 归根结底,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引起了其他方面的周期性变化,既然原子的结构决定了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那么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能否推测其化学性质的递变呢?

[板书] 碱金属元素性质递变

相似点:都是金属元素,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不同点: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径递增

[投影] 碱金属与水反应

Li Na K Rb Cs [教师] 上一节课大家做了Na,K与水反应的实验,请两位同学回顾实验现象 [学生1] Na与水反应时,浮在水面上,四处浮动,有响声,熔化成光亮的小球。反应后在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学生2] K与水反应时,现象比Na与水反应剧烈许多,K甚至可以变成紫色的火球

[教师] 非常好,Na与水可以剧烈反应,而K与水的反应比Na还要剧烈,那么,大家能不能推测,Li,Rb,Cs与水的反应剧烈程度如何呢?

[活动] 学生讨论,选出代表发言

[投影] Li,Rb,Cs分别与水反应的实验视频

[教师] 果然与大家的推测一致,Li与水的反应不剧烈,而Rb,Cs与水反应极其剧烈,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 原子结构递变引起的化学性质递变 [投影]

Li

Na

K

Rb

Cs

——————————————————→

半径增大,失电子能力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

[板书] 2Li+2H2O=2LiOH+H2↑

2K+2H2O=2KOH+H2↑

[教师] 接下来我们再来讨论同周期金属性质的递变

Na

Mg

Al

Si

P

S

Cl

Ar

[板书] Na

Mg

Al 的金属性 [探究] 实验一,镁、铝与水的反应

分别取一小段镁条和铝带,用砂纸去掉表面的氧化膜,放入两支小试管,加入2ml水,滴入2-3滴酚酞,观察现象。过一会,分别用酒精灯加热两支试管,至液体沸腾,移开酒精灯,观察现象。

[投影] 现象和结论

Na

Mg

Al

与冷水反应:与冷水剧烈反应

反应缓慢,产生少量气泡

无明显现象

滴入酚酞呈红色

滴入酚酞不变红

与热水反应:

表面出现较多气泡,溶液

无明显现象

为浅红色

结论:Na与冷水剧烈反应,Mg能与沸水反应,Al与沸水难反应

金属性

Na>Mg>Al

[板书] 2Na+2H2O=2NaOH+H2↑

Mg+2H2O=Mg(OH)2+H2↑

[投影] 实验二,镁、铝与盐酸反应

向盛有已除去氧化膜的镁条和铝片的试管中各加入2ml、2mol/L稀盐酸,观察现象

[投影] 现象和结论

Mg

Al

与盐酸反应

反应剧烈

反映较慢

产生大量气体

产生少量气泡

结论

Mg、Al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Mg比Al剧烈

金属性

Mg>Al

[板书]Mg+2HCl=MgCl2+H2↑

2Al+6HCl=2AlCl3+3H2↑

[投影] 实验三

Al(OH)3性质

向少量AlCl3溶液中加入氨水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将沉淀分两份,分别加入3mol/L NaOH溶液和3mol/L稀盐酸

[投影] 现象和结论

加入NaOH溶液

加入稀盐酸

现象

沉淀溶解

沉淀溶解

结论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板书]AlCl3+3NH3H2O=Al(OH)3↓+3NH4Cl

Al(OH)3+NaOH=NaAlO2+2H2O

(酸性) Al(OH)3+3HCl=AlCl3+3H2O

(碱性)

NaOH

Mg(OH)

2 Al(OH)3

碱性

强碱

中强碱

两性氢氧化物

结论

元素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越强

[教师] 根据刚才几组实验,我们[判断出金属性Na>Mg>Al

那么,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可以用什么规律?

[投影] 小结: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单质与水或酸反应放出的H2的难易程度

(2)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总结] 元素金属性与其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 [课后思考]

1、元素非金属性的判断标准

2、它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有何关系?判断金属性强弱还有何依据?

[作业]

1、钫是人工合成的金属元素,根据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你能推测它的一些性质吗?

2、镁与钙都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气,镁反应慢,钙反应快,推测Be、Ba与水反应剧烈程度

第五篇:《元素周期律》教学反思

俗话说“学而不思则罔”。学习需要思考,常思常新;教学更要思考,一个成功的教师是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起来的。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教学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在教学中,每上完一节课,都有不同的教学感受,这时应该及时进行反思。教学反思有利于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有利于及时了解教学效果,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寻找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时补救。总之,教学后的反思,是每一位教师都会经历的环节,它完善了每一位教师学科知识体系,也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下面就是我对“元素周期律”的教学进行的反思。

一、备课的反思

上课之前我反复在问自己:这节课需要教给学生哪些关键的概念、结论和事实?哪些知识需要学生特别关注?哪些活动有助于学生完成目标?哪些条件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这些问题想得越多,则备课的思路越清晰。如何备好一节课,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

1、熟悉本节教学要求。本节包括三部分内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点:元素周期律的含义和实质,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难点: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2、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通过初三和必修I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定的无机化学基础知识,例如初三学习的原子的构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周期表简介等一些基本的物质结构知识,并且在本章第一节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等性质的递变规律及其原因又有了进一步认识,所以学生已基本具备通过原子结构的知识分析归纳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能力,也完全可以通过阅读资料,动手实验等方法探究归纳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一般规律。这些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 3.设计思路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元素周期表,所以本节课从对元素周期表的深层次认识为切入点,通过“精讲、活动、反思、自悟、探究、讨论”等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元素结构和性质上的变化规律及同一周期元素结构和性质变化的特点,促使学生发现与理解元素原子结构、性质的变化周期与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建立起有机的联系。

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分析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找出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而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和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主要采取列举数据和图表的方法得出结论。这部分内容理论性强,学生容易产生枯燥感。为此,采用了旧中引新、设问激疑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来。最后通过练习,使本节课的知识得以巩固

第二课时主要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根据提供的试剂和仪器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探究钠、镁、铝单质的活动性强弱顺序。让学生动手实验,体验科学探究,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给予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思维得到相应启发和训练。而对于硅、磷、硫和氯等非金属单质的活动性强则通过给出的思考问题并阅读课本给出的资料来解决,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最后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归纳得出元素周期律的结论。

第三课时主要通过讨论、比较、归纳等方法使学生了解了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对生活、生产及科学研究等作用。同时结合相关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二、课堂情况的反思

由于时间仓促,我所设计的三个课时内容只拍了第一课时的录相课。由于考虑到高一级学生还没有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而直接学习元素周期律等知识则会感到困难一些,为此这一堂录相课则找了高二学生进行上课。或许是由于高二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我所设计的相关课堂问题,学生基本上都能较好地解决,特别是结合课本13页表1-2核电荷数为1-20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及前面已经学过的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以及稀有气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找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这一难点,学生也能够配合得回答较好。从课堂反馈练习来看,学生掌握情况也较好。

本节课我个人感觉到好的地方有:第一在于通过学案的问题进行预习、旧中引新、设问激疑等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二让学生初步掌握从大量的事实和数据中分析总结规律,透过现象看本质等科学抽象的方法;第三对元素周期律概念的形成,充分利用日常概念,从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如春夏秋冬、潮起潮落、月圆月缺等自然界中的周期性变化现象入手,提出目前发现的100多种元素之间的某些性质或结构有无周期性变化,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思考、去看书,去讨论,从而发现元素某些性质或结构有周期性变化规律。只有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兴趣,让理论课不枯燥,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是非常有益的。

在本课中也有没有处理好的地方。第一在引导学生分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时、在观察表里的数据得到规律时,都较过快地让学生得到结论,节奏过快。第二在认识元素周期律的实质过程中,对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让学生学会比较同周期和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的大小,但是没让学生尝试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落实得有些不到位。第三由于平时教学多用广州方言与学生进行教学交流,所以用普通话进行上课则是语言表述不是很流畅、不严密。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注意加强语言组织能力的煅练。

三、教学法反思

本节课属于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内容较抽象,理论性强,教学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从课堂教学的结构上,应当体现出教材本身逻辑系统的要求;要重视理论推理。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希望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多让学生自主思考和交流,启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以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去伪存真,扬长避短,方能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上一篇:意识形态工作会议讲话下一篇:意识形态工作通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