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实党建工作制度

2023-02-09

制度是员工行为的准绳,通过制度和观念双管齐下,共同提高全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如何落实党建工作制度》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如何落实党建工作制度

如何贯彻落实安全生产工作“一岗双责”制度

【摘要】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就是要求在抓落实上继续下功夫。落实“两个负责制”重在实行“一岗双责”。其一,有助于落实领导责任,健全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其二,有助于完善指标体系,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其三,有助于突出责任重点,有效地实现“关口前移”;其四,有助于加大监管效力,实施有效监管;其五,有助于建立考核机制

,使责、权、利有机统一。

胡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搞好安全生产,领导重视是关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加强领导,转变作风,狠抓落实。今年,国家安监总局提出的安全生产“落实年”,就是要求在抓落实上继续狠下功夫。把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讲话精神,把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在安全生产工作上做出的决策部署,已经明确的方针原则,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见到成效。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证安全生产中促发展,在加快发展中提高安全的保障能力,实现经济增长与安全生产的同步协调,探索一条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的新路。当前,各级党政组织的一把手已经站在第一线,形成共识,高度关注安全生产,有力推动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根本好转。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指出,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就是要坚持以“两个主体”和“两个负责制”为内容的安全生产工作基本制度,积极推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和“一票否决制”。强化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有助于处理好安全发展与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关系,的确是一种创造和创新,值得为此鼓与呼。落实“两个负责制”重在实行“一岗双责”。笔者从五个方面发表拙见:

其一,有助于落实领导责任。实行“一岗双责”,就是健全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实际工作中强化两个主体,即政府是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落实两个责任制,即政府行政首长和企业法定代表人两个负责制的责任制度。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安全责任是安全生产的灵魂。科技再高,投入再大,没有人负责不行,关键是人的责任心。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指出,对政府来说,要强化行政首长负责制,省、市、县、乡镇各级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者,安全生产守土有责,重大问题必须亲自抓,负总责,对辖区内的各类安全生产监管负责,重大隐患要胸中有数,确保一方平安;对企业而言,直接掌握决策权的法定代表人就是第一责任人,必须负起责任,严格企业安全管理,自觉接受政府的有效监管,行业部门的有效指导和社会的有效监督。落实两个责任制,这就体现在各级领导干部政治上与中央是否保持高度一致,能否不折不扣地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并结合本地区、本行业的特点和实际抓落实,而不是照本宣科,继续下决心解决“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顽症,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真正把安全生产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列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同志在布置经济工作时一定检查考核安全工作,每逢重大节日或重大活动,按分工条线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检查,督查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情况,由过去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一人抓的局面,变成党政组织领导集体抓,各位领导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都能主动部署、主动督查、主动协调,有力推动领导责任的落实到位。

其二,有助于完善指标体系。实行“一岗双责”,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严格考核,真正把责任制建立起来。考核就要有指标,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重要的在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倡导和树立安全生产政绩观。发展经济,提高效益是政绩业绩;搞好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是政绩,更是难得的政绩业绩。把安全生产工作绩效纳入政府政绩、企业业绩,作为评价工作,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将有力促进两个负责制的落实。根据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的“十一五”期间要使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的奋斗目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降低35%、工矿商贸企业十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降低25%与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已列入国家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公报,将责任和指标层层分解,建立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体系,确保安全生产与各项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做到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同时,依据安全形势的发

展,及时调整和压降控制指标,力促安全形势的根本好转。起初社会上有人不理解,认为死亡人数怎能下指标?其实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一般有两大类:一类是增长性指标,越多越好,越高越好,如经济增长速度、利润、gdp等;一类是控制性指标,越低越好,越小越好,不要突破控制。如人口增长率、案件发生率等,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属于后者。这也是一个积极的指标,

不是一个消极的指标,这是国务院第116次常务会议确定的12项治本之策之一。指标的核心在于“控制”,实质在于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把事故死亡控制在最可能低的范围内,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是落实安全发展的最基础环节。

其三,有助于突出责任重点。实行“一岗双责”,就是要有效地实现“关口前移”。必须十分重视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治,确定隐患查处重于事故查处的理念。事故源于隐患。重特大事故往往是重大隐患长期存在、恶性发作的结果。现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把“综合治理”充实到安全生产方针当中,始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安全生产方针的这一发展和完善,是我国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也反映了各级领导对安全生产规律认识的深化。坚持安全第一,必须以预防为主,实施综合治理;只有防范事故,才能把“安全第一”落到实处。综合治理是安全方针的基石,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所在。因此,各级领导必须把工作基点放在综合治理上,实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把主要工作精力转移到治理隐患、防范事故、减少死亡上来,掌握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权。综合治理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就是要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文秘杂烩网治本,在地区和行业发展规划中体现安全“三同时”。安全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和前提,规划要体现安全,一是要有目标;二是有项目。包括基础设施项目、隐患治理项目、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三要有资金投入和资金保证;四要有措施;五要有支撑。突出责任工作重点,就是领导对本地区、本行业的安全生产现状要做到心中有数。集中精力研究部分重点行业或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在对重点行业开展专项整治的同时,力求做到每抓一家就规范一家、完善一家,在整治的基础上形成长效管理的机制措施。对安全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进行梳理分类,明确整改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定期公布整改进度,对整改不力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查处。

其四,有助于加大监管效力。实行“一岗双责”,就是要实施有效监管。建立推动工作落实机制,对重点工作实施交办,对落实过程中实行跟踪督办,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实行查办。责任的本能驱使领导创新工作手段,提高监管水平。积极采用安全执法科技手段,保障必要的装备和经费;加强事故分析预测,为工作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整合社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建立事故隐患评估体系,以提高监管服务的技术水平;坚持依法治安,重典治乱,建立规范完善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严格执行“四不放过”的原则,依法严肃事故查处各类事故,强化责任追究,严惩事故背后的腐败和违法行为,严肃查处失职渎职行为,依照《刑法正案

(六)》,高法,高检的司法解释,国务院《特别规定》和《条例》,以及中纪委、监察部关于安全生产违法违纪行为党纪政纪处分的相关规定等法律法规,对安全事故有关责任人员,特别是负领导责任的要从严查处,切实解决安全执法中的“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并及时公布查处结果。

其五,有助于建立考核机制。实行“一岗双责”,就是要使责、权、利有机统一。建立控制指标考核机制,真正把安全规划和控制考核指标落到实处,对于强化地方政府安全责任,调动各级干部抓安全工作积极性很有作用。严格考核,奖惩兑现,把履行安全生产责任的情况与单位及个人利益挂起钩来。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通过逐级签订责任状,下达年度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层层分解落实www.到市、县、乡镇和企业,实现有效的压力传递。既要突出对重点工作的考核,又要注意对事故指标控制的考核,既要看工作过程,更要看工作效果。把日常检查与年终考核紧密结合起来,对指标超控单位及时预警,加强监督。严格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并加大对发生重大事故的单位领导的惩处力度,对未完成安全生产目标任务的,其行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主要责任者,一年内职务不得晋升,工资不得升级。在抓好责任目标的同时,努力构建安全生产的激励机制,每年对安全生产工作成绩显著、未突破安全生产控制指标的地区和单位予以表彰,并对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给予奖励,赏罚分明。

参考文献胡锦涛:2006年3月27日在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温家宝:2006年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李毅中:2006年2月5日在机关公务员大会上的讲话

《谈谈我国的安全生产问题》(2006年6月16日)

第二篇:如何落实规章制度

加强企业管理,建立规章制度必不可少,而落实好则更重要。要落实好规章制度就必须有一个严密的约束机制,管理到位,责任到位。

第一、规章制度的制定要全面、完整、科学,具有可操作性。首先,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在生产、经营、质量、技术、人力资源开发等各个方面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范,在制定时,必须全面考虑,使规章制度具有完整性,避免出现管理“真空”;其次,企业规章制度是全体职工的行为准则,是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的体现,在制定时,必须从企业管理的实际出发,充分论证,实事求是,使制定的规章制度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不能靠闭门造车或搞“暗箱操作”,更不能随心所欲地凭主观臆断制定一些“土政策”。

第二、规章制度要与时俱进,及时修订。在企业中可以发现,各种规章制度制定的很多,也比较全面,但总会有某些规章制度不能跟上企业管理的发展,不能满足实际要求,有的规章制度甚至是几十年前的制度,现在仍然使用。很明显,这些制度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成了摆设或拌脚石,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妨碍工作的正常进行。因而,制度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企业管理的发展,及时修订,使之符合实际情况的需求,与时俱进。

第三、规章制度的执行要公平、公正,公开。俗话说“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管是领导干部或亲戚朋友,必须严格按制度办事,谁违背了规章制度,谁就应该受到制度的处罚,否则,认人唯亲,保持一团和气或放低处罚标准,根本起不到应有的激励和约束作用,甚至会起到消极的负面作用。在这点上,大部分企业做得很不好,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和加以注意的。

第四、建立完善的督促机制,保证规章制度的正确执行。规章制度制定得再好,如果执行过程无人监督,必然会出现人为偏离制度的约束和要求,不能真正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领导也好,普通职工也好,既然制定了那么多的制度、职责,就要求我们的管理、执行活动必须按制度行事,受其支配和约束,但如果仅是满足于开会时的泛泛而谈或制度的表面约束,工作就落实不到位,责任就追究不到人,就会流于形式,久而久之,人们就我行我素,把制度和职责置之于脑后,淡忘了制度的约束和要求。为此,要以定期和不定期的形式,对已有规章制度的执行进行检查,对全体职工起到督促作用。

第五、明确职责,细化分工。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之受到约束,实现各项规章制度意图,达到完成企业目标的要求,企业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都应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只有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才能使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层层分解,细化分工,使各项规章制度得到很好地落实。

第六、领导干部必须做好表帅,率先垂范,带头执行。企业领导处在重要的工作岗位,他们负责确定企业价值的目标定位、发展思想、资源配置、各种规章制度的出台以及工作的方式方法等,对规章制度的执行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中层管理者是企业走向成功的重要力量,他们承上启下,既是大团队中的一员和伙伴,又是小团队中的领导和教练,他们应具备正确做事和做正确事的双重能力。企业领导和中层管理者,通过各方面的工作影响、作用于每一位职工。

第七、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有制度、有执行,但并不一定能做好企业管理中的各项工作,还得对各项规章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进行合理、有效地评价和考核,这样不但能使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公平、合理的执行,也能促进全体职工主动按要求执行,更能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及修订和补充。而对各项规章制度执行的考核依据就是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不仅要对规章制度的落实进行评价,而且要对其结果进行纵横对比、合理评价,因此,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是各项规章制度执行考核的依据。同时,完善的价机制也能对各项规章制度的完整性、科学性、可操作性进行合理地评价,并使其得到及时的完善和补充修订。

总之,企业的发展要靠各项规章制度,而规章制度的执行关键在于落实到位。如果企业的职能管理部门在制定、督促和执行制度、职责的时候,做到掷地有声,一步一个脚印,那么,企业就一定会呈现一种新气象

第三篇:医院如何落实核心制度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将《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南京市儿童医院医疗不良事件的通报》、《郭兴华同志在全省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公布于内网,要求各科室组织认真学习、传达,务必使每一位在岗人员都知晓,并要求针对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落实措施。

院领导与各科主任、护士长及医疗组长通过院周会和全院医疗安全专题会议学习了卫生厅《关于南京市儿童医院医疗不良事件的通报》,分析暴露出的医疗安全隐患,指出医疗安全方面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就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的相关工作进行了分解与部署。

二、加强培训,确保医疗核心制度内涵人人知晓

该院已编印了14项核心制度手册,全院医务人员人手一册。最近通过院周会、科主任例会、科室学习日反复宣讲医疗核心制度,加深医务人员对制度内涵的了解。

为提高临床、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对南京儿童医院、北大第一医院事件存在问题的认识,该院召开临床、医技全体人员医疗安全专题会

议,对全院临床、医技人员进行了医疗核心工作制度内涵的再培训,保证医疗核心制度执行到位不走样。

三、组织医疗安全专项检查,狠抓核心制度的考核

由医务处牵头,纪委、人事处、临床及医技科室科主任组成检查小组,连续多次对全院各个科室、各个环节、各个岗位进行了全面检查,特别是重点科室、重点环节、重点人员对医疗核心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医疗质量安全现状、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全面梳理存在问题,并及时反馈检查结果,制定整改措施。

同时将医、护人员对《南儿院》事件的认识、核心制度执行情况列入医疗总值班和护理总值班检查的内容,每晚对门、急诊人员和病区值班人员进行抽查,检查结果在次日院部晨会上讲评,纳人科室和个人的量化考核。

四、针对重点隐患,采取相应措施

对重点隐患实行“发现1+3”模式,即发现一个问题,寻找一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建立一套制度和流程,教育一群人以避免类似的错误发生。如针对值班问题,院部与各科室科主任签订《强化值班制度执行责任书》强调一旦发现科室有违反值班制度的情况,科主任负连

带责任。针对医院工作人员在诊疗服务期间接打移动电话、非工作上网致使服务精力不集中等问题,制定《关于医院工作人员使用通讯工具和上网的规定》,门诊部、信息中心还定期对通讯工具和计算机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五、改进护理服务、保证护理安全

制定“护士长管理十项要求”。进一步完善各病区的考核细则,制定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的考核内容,护理部、护理总值班、护理质量检查加强对三项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加强三基培训与考核,科护士长梳理一年来未完成护理技能考核的人员进行补考,各科室护士长根据专科护理、基础护理技能考核计划逐项考核,力求人人过关。

六、以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治理为抓手,积极探索建立起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在强化医疗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的基础上,加大制度建设的力度,建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机制和制度体系。通过制定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各个岗位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目标,建立起医疗质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经常性组织考核评价活动,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使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进入持久的良性循环。

第四篇:如何落实好安全生产制度

一、综述

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预防本组织事故发生和控制事故损失的工作方法的集合。其制定目的有三,一是贯彻落实各项法律法规,二是保证企业财产安全和员工及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三是保障企业的正常经营。安全管理制度的运行主要有制定、传递、执行、反馈四个阶段。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即是指管理制度中的条款被相应责任人具体化,成为相应岗位的工作内容并保质保量完成,实现安全管理具体化、标准化、系统化。

二、目前安全制度落实的现状和难点

目前,公司安全制度在数量上、覆盖面上基本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也能较好满足业务范围安全管理的需要,但同时在安全制度的落实过程中,存在着企业安全管理的具体化、标准化、系统化程度的提升明显滞后现象,安全制度的落实往往不如人意。通过十几年的实践总结,我们发现,制度落实的难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制度体系设计以及制度内容本身的不合理。多数安全制度是随着国家法律法规、上级有关规定的下发而逐步建立的,制度体系欠合理,存在如制度内容相互重叠、前后矛盾、脱离实际、空洞,也存在安全管理制度与公司其他制度之间的抵触、不协调,制度层面的混乱、缺乏操作性,影响制度管理的严肃性。

2、员工安全意识不强,不能完全掌握本岗位应执行的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原因有:安全教育不系统、不深入,实效性差;部分领导对安全工作不够重视;员工(包括劳务员工)基本素质有待提高。

3、员工执行安全制度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有:安全工作强调对重伤死亡等重大事故的统计,缺少具体的量化指标,不能对制度的日常落实情况进行定量衡量;安全管理部门通常难以参与公司的绩效考核,无法使用经济手段调节员工的利益,作为制度的具体执行者,员工不履行制度很难通过量化指标反映出来,反映出来了也不会影响经济利益,员工的行为与利益脱节。

四、建议措施:

1、建立安全考核量化指标体系。借鉴国际通用标准,以可记录伤害(人次、频率),损工伤害(人次、频率),损工时时间(小时)等建立安全考核量化指标体系,对公司及各部门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公司安全管理现状,评估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也为安全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2、安全管理部门参与绩效考核。将安全考核量化指标纳入员工和部门主管绩效考核体系,使安全制度的落实直接与员工的经济利益挂钩,变强制落实为员工主动遵守,奖勤罚懒,调动员工特别是部门主管参与安全工作的积极性。

3、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我国通用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主要由安全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作业记录四级构成。安全手册规定企业的安全方针和组织结构,程序文件规定企业解决安全问题的方法,作业文件规定程序的具体操作步骤,作业记录是作业过程中的各项必备记录。理清管理制度的次序,覆盖工作安全管理各个方面,细分明确各岗位应执行的文件和记录。

4、加大教育培训的广度和深度。对不同岗位的员工进行区分,制定针对特定岗位员工的教育培训计划和培训教育教材,录制本岗位标准操作流程视频,将制度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更加注重实践的作用,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强化安全检查,及时纠正“三违”。

第五篇:如何抓好工作落实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十二五” 时期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对于我市这样一个欠发达地区,“十二五” 时期更是一个爬坡过坎、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真抓实干精神,按照确定的发展思路,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抓出成效,推动我市实现跨越发展。不久前,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特别强调,抓落实工作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真正使各项工作举措取得实效。

下面,针对抓落实工作,我讲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抓好落实是实现工作目标任务的根本保证

工作贵在落实。任何一项工作的推进和目标任务的完成,都是抓落实的结果。不抓落实,就会影响方

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影响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强调实干、注重落实,历来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要求共产党员一定要有“认真实干”的精神,强调“一件事不做则已,做则必做到底,做到最后胜利”。邓小平同志强调“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凡事都要“落在实处”。江泽民同志强调“不要在层层表态、层层开会、层层造声势上做文章,而要在层层抓落实、层层抓解决问题上下功夫”。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坚持发扬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和坚持科学求实态度的统一,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从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工作方面讲,抓落实就是抓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工作部署、措施要求的落实,使之贯彻到实践中去,贯彻到基层中去,贯彻到群众中去,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以确保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市委、行署对抓落实工作高度重视,根据国家、自治区重大决策、重大部署、重大举措,结合实际,采取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加强督查等措施,保证和促进了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的落实。但是,在有些地方、部门和单位,一些决策部署,会议上讲了、文

件上也写了,而贯彻落实得却不好;一些明令禁止的事情,却依然屡禁不止。不重视抓落实、不善于抓落实的问题仍然存在。因此,认真贯彻好关于狠抓落实的要求,切实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抓落实不够有力、不够有效的问题,对于推动全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年初召开的市委(扩大)会议已经明确了我市十二五时期“牢固确立新型工业化主导地位、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四个转变”,建设“四大基地”,实现兴安跨越发展”的发展思路。现在,目标和任务已经明确,关键是要把各项安排部署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大家要深刻认识到,狠抓落实是确保一项决策实施、工作推进和任务完成的根本保障。抓不好落实,工作安排部署得再怎么细致,也没有任何意义。现在有一些干部,习惯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会议开完了,文件下达了,就等于落实了。要彻底转变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充分认识“落实”这两个字的重要内涵,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落实好每一项工作。

落实最能反映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干部工作作风问题,实质上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工作落实问题。

作为领导干部,不论是制定规划还是作出决策,只是做了一半工作;另一半工作,而且是更重要的一半,就是抓好贯彻落实。如果没有抓好落实,再好的规划和决策,也是纸上谈兵,起不到任何实际作用。工作落实没落实,落实得怎么样,最能体现出一个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

落实最能反映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一个富有效率的组织中,每个人都充当着不同的角色,并自觉承担各自的责任。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作为抓落实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必须增强责任意识,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做到尽职尽责。“执政为民”的根本,主要就是各级领导干部,以较强的责任感、使命感,切实承担起落实之责,把各项工作任务都完成好,真正做到推动科学发展、服务人民群众。

落实最能反映领导干部的品德意志。在各项工作包括抓落实工作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如果遇到矛盾和问题不敢正视、不去解决,产生畏难情绪,那么工作就不会取得实效。落实是一个领导干部意志力的体现,害怕不害怕遇到矛盾和问题,敢不敢直面和正视这些矛盾和问题,是每一个领导干部首先要解决的思想认识问题。只有把这个问题解决好,才

能在工作中做到迎难而上,咬住目标不放松,坚持不懈地把决策和政策落到实处。

第二个问题,抓好落实的关键在于创新工作方法 抓好落实,既要有正确的态度和坚定的毅力,也需要创新工作方法,以系统周密、科学合理的方法,把工作抓具体抓细致抓扎实,这样才能实现各项决策和部署的全面落实。

一是要明确重点。抓工作要突出重点,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时刻把重点工作放在心上,尽心尽力抓出成效。市委(扩大)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了今年的重点工作,即推进新型工业化,走工业驱动、项目带动、投资拉动的路子;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构建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条件;树立开放合作意识,实现借力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等。这是我们抓落实的重点,相关部门的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重点工作上,以切实有效的措施,抓好工作落实,这样才能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二是要突破难点。抓落实必须具有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当前,在推动兴安跨越发展、科学发展中,有很多矛盾和问题,有的还比较突出。比如,经济发展方式落后、发展要素结构性缺失、区域经济较为封闭、维护社会稳定压力大、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繁重等。所有这些矛盾和问题,都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迎难而上,敢于面对并认真探索解决之策。有些地方、部门和单位积累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很大程度上与领导干部遇到矛盾畏难情绪占上风、解决问题不得力有直接关系。抓落实,还要求领导干部及时发现并尽早解决矛盾和问题,努力使简单矛盾不演化成复杂矛盾,小问题不延误成大问题。领导干部要多到矛盾突出的基层去,多到困难较多的一线去,多到难点焦点问题聚集的地方去,在克服困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中,抓落实、促发展、出实绩。

三是要深入基层。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了没有,落实得好不好,基层群众最有实际感受。落实得好、落实得快,群众就拥护;落实得不好、落实得慢,群众就会有反映。因此,抓落实的重心一定要放在基层一线,解决落实不到位问题

的思路和办法,也要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寻找。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坚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新情况新问题,向群众问计问策,不断深化各项工作的落实。

四是要强化监督。督查是促进落实的有效手段。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监督制度,把责任、标准、进度层层分解,监督到事,落实到人。要真正把工作落实与政绩考核、干部选拔任用结合起来,以实绩论英雄,把敢不敢抓落实、善于不善于抓落实作为评价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准,旗帜鲜明地为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的干部撑腰鼓劲,努力营造一种昂扬向上、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五是要改革创新。对于我市这样一个贫困落后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地区,要想实现跨越发展,因循守旧不行,按部就班也不行,必须以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来谋划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和创新,自觉摒弃按经验办事的习惯性思维,学会用新视角、新思路去分析问题,用新方法、新举措去解决问题。

第三个问题,抓好落实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带好头

领导干部是抓落实的“第一推动力”,担负着带领群众抓落实的重要职责。能不能抓落实,善不善于抓落实,综合反映着一个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也直接影响到决策部署和目标任务的实现。当前,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落实,必须养成以下几个方面素质:

一要加强学习。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一靠实践锻炼,二靠学习培训。要学以立德。党的十七大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这意味着我们要在学习中把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行放在首位。通过学习,切实增强党性修养,提高道德品行和精神境界,使自己在各种风浪和诱惑面前经得住考验,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要学以增智。当前,新知识、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许多同志遇到了老知识不管用、新知识不够用的问题,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知识恐慌” 、“本领恐慌”。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着眼于履行岗位职责的需要,加强新理论、新知识、新规则、新技能的学习,进一步提高科学文化素养和工作能力。要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直倡导的学风。理论的源泉在于实践,理论的生命力在于运用。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

们搞干部培训,当然要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但更重要的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党的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希望同志们带着问题去学习,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努力用新理论、新知识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

二要研究政策。“十二五”时期,我市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国家将出台支持内蒙古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自治区给予我市差别化扶持政策,厅局延长定点帮扶,鄂尔多斯对口支援和区域经济联合协作等。这些都蕴藏着很多政策机遇、发展机遇。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研究中央和自治区政策的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认真梳理、深入分析、及时对接,准确把握政策的支持范围、原则、方向和重点,善于用政策破解发展中的难题。要注重做好特殊政策的“放大”、“叠加”与“嫁接”工作,搞好政策的细化,真正把各项支持政策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动力。

三要深入调研。调查研究是抓好落实的必然要求。要把调查研究作为一种基本的工作方法来运用,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部署。要围绕市委、行署中心工作,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

展调研。要注重加强对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产业化和统筹城乡发展等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教育、医疗、就业、住房、交通、征地拆迁等切实关系民生的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要坚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不断推进和深化各项工作的落实。

四要改进作风。作风连着政风,带着民风。我市“十二五”发展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有许多利好的因素和条件。但是,如果我们没有优良、过硬的工作作风,再好的机遇、再优的条件也会丢掉。当前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氛围是浓的,干部队伍作风的主流是好的。但是也要看到,我们的干部队伍在工作作风上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责任心不强,工作标准不高,自我要求不严;有的工作不在状态,效率低下;有的自我满足,安于现状,不愿有所突破;有的工作飘浮,应酬过多,精力分散;有的对解决问题怕闹矛盾,怕得罪人,做老好人等等。这些问题是与发展形势格格不入的,必然会影响工作的推进和各项任务的落实。大家一定要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10

的优良作风,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到抓落实上,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埋头苦干,切实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同志们,集中一段时间在党校学习培训,是提高理论水平、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以及组织领导能力的一个重要机会,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干部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各位学员能够安下心来,集中精力,积极参加学习和讨论,努力使自己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和思想作风都有一个新的提高,更好地承担起新形势赋予的新任务,为实现兴安跨越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祝同志们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上一篇:如何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下一篇: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