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论文范文

2022-05-10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教育扶贫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農村地区留守儿童的“精神扶贫”相对于物质扶贫更为必要和迫切,而教育则是推进精神扶贫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保证贫困地区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本文以河北省为例,从教育扶贫视角深入探究了留守儿童精神扶贫的制约因素,发现政府政策、管理主体、教育资源、师资素质、家庭监护等是主要原因。

第一篇:教育扶贫论文范文

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目标转向与实践路径

摘要:经过7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教育扶贫经历了新中国扶贫教育、新时期扶贫教育、新时代教育精准扶贫3个阶段,这有利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使得我国已经逐渐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过渡。目前我国教育扶贫已经进入了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目标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教育扶贫的实践路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目标转向与实践路径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以供借鉴。

关键词: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目标转向;实践路径

引言

所谓的后扶贫时期就是指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扶贫进入了“以转型性次生贫困”为主要特点的时期。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将长期存在,次生贫困人口基数比较大、贫困维度非常广、致贫风险比较高,因此脱贫仍然是经济发展过程面临的重要问题。教育扶贫是是脱贫的根本途径,能有有效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在后扶贫时期更加强调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这有利于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建设。因此对于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目标转向与实践路径进行探讨是非常有必要抹

1.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目标转向

近年来,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全面小康,这也就意味着绝对贫困基本消除,教育扶贫也由最初的脱贫转向现在的减贫,从而实现纾减相对脱贫和可持续性发展目标,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体来说,我国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后期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主要是由外在的动力向内在的动力转变,在后扶贫时期更加重视教育的公平与正义,通过“扶贫、扶志、扶智”,以此来激发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激发贫困个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②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任务是从阻断贫困代向保障阶层合理流动转变,教育是贫困人口获得优质资源和社会福利的重要渠道,使得贫困人口在这些社会资源的支撑下能够跻身“优势”社会阶层。因此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的重点应该是保障社会阶层合理流动机制,使得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也能够接触到一些优质的社会资源,得到更好的保障,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③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途径是提升乡村人力素质,不论是教育扶贫的制度或者政策,都是紧紧围绕着“扶贫”二字展开的,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了更好很快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就需要提升乡村人力综合素质,从而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推动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④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政策从完善制度向提升效能转变,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面临着更加复杂的问题,教育的重点在于如何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自我发展动力,因此教育扶贫政策应该注重充分发挥自己的效能,比如更多关注教育扶贫政策体系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努力建设高效、稳定抹教育扶贫体制等,从而为我国教育扶贫事业提供制度保障。

2.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实践路径

目前我国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是相对贫困仍然长期存在,因此在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路径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其核心目标都在于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其本质就是通过教育实现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和内在发展的动力,这是一种新的价值取向,从教育扶贫的角度来说就是通过为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使得贫困人口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激发他们的主动性,从而增强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动力,从而实现真正意义的扶贫,坚决杜绝返贫现象,从而使得教育扶贫实现价值最大化。在教育扶贫初期,受到国家整体贫困状况的现状,通过建设学校、完善硬件设施等外部资源,以此来普及国家义务教育。目前我们国家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已经基本实现了教育起点公平,因此后扶贫时期的教育过程的扶贫。在具体实施教育扶贫政策的过程中,一定要对整个教育扶贫事业的过程进行科学的评估。通过贫困地区组织实施区域性开放式扶贫,提高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从而培养出一大批专业的技术人才,以此来促进我国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教育公平与教育公正。后扶贫时期,原发性、绝对性的贫困已经基本消除,教育扶贫也逐渐向激发相对人口的内在动力转变。贫困群体已经不仅仅是脱贫的对象,而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有着巨大的潜力。通过“三扶”结合,以此来激发我国目前贫困人口发展的内在潜力,激发他们想要积极向上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帮助贫困群体实现自身的价值,彻底杜绝返贫现象。

其次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其本质就是实现共享发展、实践共享正义、实行共享治理,共享是社会和谐安全的重要保障,这也是中国特色扶贫道路共享理念的核心价值要求,共享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是相对贫困仍然长期存在。在这一背景下,阶层流动是贫困地区人口的主要需求,而教育是阶层流动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一定要把握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切入点,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确保教育的相对公平与公正,而且还应该不断优化教育资源,为贫困地区人口提供良好的教育内容。贫困地区人口通过接受教育来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此来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使得贫困地区的人口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能有更高的就业层次,获得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与此同时,这也增加了贫困地区人口的收入途径,使得贫困人口的收入不再局限于土地,这将大大增加人们的收入,改善人们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彻底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水平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农村人口对教育、医疗、交通等基础设施有了更高的要求。当然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所带来的高知识技能和好生产率,以此来提高个人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因此这就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育是贫困地区人口获得社会福利和优质社会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教育给学生提供跻身优势社会阶层的机会。因此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的重点在于构建一个良好的社会阶层合理流动机制,使得相对贫困的地区人口能够接受到更加优质和公平的教育,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从而能够享受到更高品质的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使得贫困地区人口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有利于维护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

然后是提升贫困地区人力素质。要想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提高贫困地区人力素质,开发乡村人力资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内在动力。而教育是提升贫困地区人力素质的重要措施,这就更加凸显了教育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同时提升贫困地区的人力素质也为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提供了发展的方向,从而推动我国教育扶贫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将后扶贫实际的教育事业和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从现代人力资本的角度来说,人力资本是促进一个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定要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存量和质量。但是目前我国人力资本的质量还比较低,农村地区人口的教育程度比较低,初中文凭的人数占到了农村地区总人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在绝对贫困消除之后,人力资本缺乏依然是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而开发人力资本的关键在于教育。只有通过教育培训才能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进而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和存量,进而为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人才支持,推动农村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关键在于“扶贫”,所有的扶贫政策和制度都是紧紧围绕这个各种所展开,充分发挥教育公平性,进而促进我国教育资源的均匀发展,把贫困地区人口视为脱贫致富的主体,从而真正体现出教育扶贫的益扶贫性,进而实现教育公平与教育正义。目前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我国农村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这也给后时期教育扶贫赋予了新的内涵。为了更好的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这就要求教育培养出来更多高质量、高水平人才,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以提升贫困人口素质为核心目标,正确应对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三农问题,进而推进我国乡村文明建设,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力。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更加重视由单向的教育资源转向对贫困地区人力资本的开发,以此来提高农村人口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彻底杜绝返贫现象,进而促进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

最后是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政策,从完善教育扶贫制度向提升教育扶贫制度的效能所转变,从而使得贫困地区的人口能够享受到教育公正和教育公平。在教育扶贫前期,面对我们国家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完善教育扶贫制度来推动教育扶贫事业的发展,进而实现教育扶贫的目标。但是在后扶贫时期,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更加复杂,教育扶贫的制度和政策的重点在于如何消除相对贫困现象,如何更好的激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意识?为了防止出现返贫现象,教育扶贫的制度和政策应该更加注重效能的发挥。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教育扶贫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比如政策执行的薄弱性,为了确保教育扶贫政策传递的准确性,将国家所颁布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建立高效、稳定的教育扶贫政策机制,进而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公正,充分发挥教育扶贫政策的效能。后扶贫时期的基层教育主要是通过解决目前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从而促进贫困地区教育的协调发展。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教育扶贫事业已经为我国贫困地区构建了完整的教育扶贫体系。后扶贫时期的基层教育体系改革的重点在于突破行政主义的局限,其关键在于激发贫困地区人口参与基层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提升基层教育体系改革的有效性。因此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的价值追求是通过基层教育体系改革,构建良好的教育文化环境,使得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社会资源和福利。但是目前我国基层教育管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基层教育主管部门的双层领导机制对基层教育的决策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为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不但要受到当地政府的领导,而且还要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这就使得基层教育主管部门在把握工作重点、工作方向的时候会出现左右为难、顾此失彼的问题。②社会人员的参与是教育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政府占教育主体与志愿追求公益两者之间的理论存在一定的矛盾,对于后扶贫时期的教育扶贫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后扶贫时期的教育基层治理中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利用教育扶贫政策和制度的优势,从而增加贫困地区人口的幸福感、充分发挥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的实际效能。因此,在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过程中,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①严格制定后教育时期教育扶贫的标准,规范基层教育主管部门的行为,加大对于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力度,确保国家制定的教育扶贫政策能够落到实处。②在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过程中,一定要强调教育扶贫的协同效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激发教育扶贫的活力。把贫困地区的人口不仅是当做教育扶贫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由最初的“共治”转向“善治”,充分发挥教育扶贫政策的实际效能。③进一步提升教育扶贫政策的精准度,将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更好的区分开,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对于不同的人适应不同类型的教育,以此来促进我国教育扶贫事业的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工作的重点在于如何巩固教育扶贫的成果、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是相对贫困仍然长期存在,因此在后扶贫时期教育扶贫的目标、路径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是无论如何变化,都紧紧围绕着人的可持续发展展开。作为教育扶贫工作人员,一定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紧紧围绕这一点,展开教育扶贫活动,从而推动我国教育扶贫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有兴,杨佳惠.后扶貧时期教育扶贫的目标转向与实践进路[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336-337.

[2]林玲.新时代教育精准扶贫的发展转向及实施策略[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03):129-133.

[3]詹雯.“正面管教”在教育扶贫工作中的实践路径探索[J].教师,2017(11):112-113.

作者:杨立雄

第二篇:教育扶贫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精神扶贫”研究

摘要:農村地区留守儿童的“精神扶贫”相对于物质扶贫更为必要和迫切,而教育则是推进精神扶贫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保证贫困地区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本文以河北省为例,从教育扶贫视角深入探究了留守儿童精神扶贫的制约因素,发现政府政策、管理主体、教育资源、师资素质、家庭监护等是主要原因。基于此,本文探索了留守儿童精神扶贫的内部结构,并结合目前的制约因素,从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而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深入推动河北省以及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扶贫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扶贫;“精神扶贫”;乡村地区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9.06.010

“SpiritualPovertyAlleviation”forLeft-BehindChildreninRuralAreasfromthePerspectiveofPovertyAlleviationbyEducation:ACasestudyofHebeiProvince

XINGHuibin1,2,YANGQing2,ZHUYanyi2

(1.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CAS,Beijing100101,China;2.SchoolofManagement,HebeiUniversity,Baoding,Hebei,071002,China)

Keywords:Left-behindchildren;povertyalleviationbyeducation;“Spiritualpovertyalleviation”;ruralareas

“精神扶贫”是针对贫困对象精神生活的扶贫,传统的物质扶贫旨在改善物质生活的扶贫,二者相辅相成,是脱贫攻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和客观选择。2019年9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工作之一就是扶贫引智,逐步消除精神贫困”。在一定程度上,精神扶贫对于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和保证其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其中,教育扶贫是缓解和消除精神贫困的必然选择和有效路径,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前提和提升贫困群众造血能力的重要抓手。实际中,如果贫困人口的自身发展能力较弱、自我造血能力较差,即使在政府扶持的状态之下,实现了脱贫,也很有可能会因为自身知识和技术能力的欠缺而再度返贫。因此,通过教育扶贫提高农村地区人口的技术能力以及受教育水平,是实现彻底脱贫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严峻,精神扶贫不再仅仅限于贫困户,社会也开始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扶贫。对于这一群体,精神扶贫远比物质扶贫更重要。2019年7月14日,杭州9岁小女孩欣欣遇害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爸爸,我回不来了”至今仍让人心碎,“孩子有点自来熟,谁对她好她就会粘着谁”听起来让人揪心。留守儿童所在家庭普遍由于经济较差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虽然有“放下工作,养不了孩子;拿起工作,陪不了孩子”的无奈,但父母的角色以及情感的缺失却在精神层面给孩子带来了更大的贫穷。《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8年)显示,在所调查的11126名学生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3069%,其中40%的儿童一年见到父母的次数不超过2次,40%能与父母联系超过4次[1]。民政部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显示,2018年全国范围内农村共计697万余名留守儿童,相对2016年下降了205万,降幅22.7%,其中78.2%处于义务教育阶段,6—13岁占据67.4%,96%的农村留守儿童由隔辈亲属代为监护,4%由其他亲戚、朋友照顾[2-3]。

近些年,随着精准扶贫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以及各级政府和社会大众对农村教育的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硬件已经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却极为缺失[4]。农村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相较于一般儿童更加脆弱,容易造成内向、孤僻、忧郁的性格,对家庭亲情较为淡漠,而且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的行为特点。同时,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内心较为封闭,沟通能力较差,其他人难以了解他们的内在想法,而且大部分留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思想行为也普遍不高。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中父母角色缺失,普遍在学习上难以集中注意力,而且容易受到不良风气影响。同时隔代监护或者委托监护人知识水平普遍较低,难以对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习进行必要和有效的辅导。再加上留守儿童较为自我和封闭的性格特点,进一步增加了与其他同学的沟通障碍,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如何通过教育帮扶加强留守儿童的精神扶贫,避免类似欣欣的悲剧再次发生,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有一个平安、健康、快乐的童年应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留守儿童精神扶贫的概念框架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由此在农村产生了大批留守儿童,而且这个群体的人数正在不断扩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日益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截至2019年7月17日,以“農村留守儿童”为篇名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共检索到6974篇文章,其中涉及教育的2506篇,涉及心理的935篇,但是从教育扶贫视角研究留守儿童的文章仅有15篇。同时在WebofScience以“LeftBehindChildren”为篇名关键词共检索到564篇。值得关注的是,2000年以来关于中国留守儿童的研究日益成为国际研究的焦点。虽然国内外学者们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医学等视角,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情感缺失、监护、安全、思想、厌学等做了一定研究,但还未有学者系统论述留守儿童的精神扶贫问题[5]206-207,[6]15-16。

国外“精神贫困”研究较少,在WebofScience以“Spiritualpoverty”为篇名关键词仅检索到8篇。国内“精神扶贫”研究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重点关注贫困地区的落后思想方面,而这也是目前我国精神贫困研究的主要领域。不同人群的精神贫困的表现形式存在较大差异,如大学生主要表现为自卑、虚荣的功利性价值取向和孤僻、敏感的心理问题等方面[7]98,[8]43-44。

鉴于目前国内外学术界还未有关于留守儿童精神贫困的权威定义,因此本研究参考学术界针对大学生等特定群体的精神贫困的定义以及留守儿童的特殊性[9]54,[10]44,认为留守儿童的精神贫困主要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外地务工而对留守儿童产生的社会压力、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以及随之造成的这一群体在心理、思想、人格、安全感等精神需求或认同程度明显低于非留守儿童的需求和认同程度的状况,其中留守儿童来自于家庭及社会等各方的压力是其精神贫困的外在表现及原因,而其心理、思想、人格及安全感等则是其精神贫困的内在体现及结果(见图1)。

二、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助推精神扶贫的制约因素

河北省是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的核心地区之一,河北省的22个县位于该片区,占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区33个县的67%。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区域生存条件极为恶劣,教育极度落后,这也是造成留守儿童大量存在而且难以有效解决的最为主要的原因。根据河北省民政厅统计,截至2018年底,河北省共有农村留守儿童7.5万余名、困境儿童11.4万余名。河北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分布在环京津贫困带和西部、南部山区等经济极度不发达的偏远和贫困落后地区,基本呈现以燕山—太行山与张承地区为主的集中连片分布特征,且面积广泛[11]208,其中张家口就有1.2万名留守儿童。河北留守儿童问题与外出务工问题密切相关。毗邻京津的区位使得河北农村很多青壮年都去附近大城市打工,致使很多村庄成为“空心村”,如枣强县唐林镇李进伯村[12],这造成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较为严峻[13]10。近年来,河北省各级政府采用多种措施,取得了重要成绩,如2018年底协助将近3000例留守儿童办理收养,多方协调帮助298名儿童复学等[14]。但整体看,目前河北留守儿童的扶贫更多仍关注物质层面,缺乏对精神层面的关注,而这恰恰是这一群体最为迫切需要解决和最为严峻的问题所在。根据河北省关工委2015年对全省留守儿童的调查,留守儿童虽然80%能完成作业,但90%学生学习成绩为中等及以下,30%的儿童心理发展不健康,为班里的问题学生,另外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孤独感、失落感、相对封闭和孤僻特征,同时说脏话、沉溺游戏、逆反、打架等比例也明显高于其他孩子。

根据学术界的普遍观点,精神贫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自然生存条件恶劣、家庭贫困、地处偏远、相对封闭、土地贫瘠、教育极不发达、文化观念和思维落后等[15]15,[16]10-11,[17]15-18,[18]。留守儿童的精神贫困问题既跟区域和地理条件有关,又跟家庭环境及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治理有关,由诸多因素作用而形成,因此,在河北通过教育扶贫改善留守儿童的精神贫困状况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一)政府政策不健全

近年来,河北省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改变户籍制度,如城市随迁子女上学和高考政策的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河北省教育脱贫攻坚2018—2020年规划》等相关政策的颁布[19],组织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行动、“明天计划”项目、“青春守护点对点”行动等措施,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扶贫和精神扶贫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影响[14,20],这也是河北农村留守儿童自2015年的222796人到2018年75000人大幅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21]。然而相对来说,河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扶贫的针对性政策、法规和相关保障措施仍然有待进一步完善,缺乏针对留守儿童教育扶贫和精神扶贫的具体规定。此外,各地出台的一些教育扶贫政策在现实中由于缺乏量化的指标以及明确的法律支撑,致使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同时,留守儿童的扶贫在管理和执行方面缺乏统一的主体,而精神扶贫涉及心理疏导、情感呵护等很多抽象而难以产生短期业绩的领域,易造成关注度不足。另外,河北很多地方对于留守儿童的相关政策执行不力的情况并没有明确的惩戒规范,违反此规定的责任人缺乏责任问责制,造成规定措施无法得到有效执行,尤其是偏远落后地区的教育扶贫政策并不完善、执行不力的情况更为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增加了留守儿童教育扶贫和精神扶贫工作的压力,形成了落后的基本制度壁垒,从而阻碍了留守儿童教育和精神扶贫工作的推进。

(二)管理主体缺失

河北绝大部分地区缺乏专业机构对留守儿童教育扶贫和精神扶贫问题进行观察、监督和管理。一般来看,河北省涉及教育和精神扶贫的事宜都由当地教育局或者扶贫办等相关部门管理,关工委等部门不定期开展扶贫活动,社会公益组织以及一些大型企事业单位在春节、国庆等节日前后也经常开展慰问活动。针对留守儿童教育帮扶的精神扶贫一般不像物质扶贫那样可视化程度高,相对抽象,难以量化,而且一般成效也较慢,这也是造成留守儿童精神扶贫缺乏管理主体以及难以有效推行的原因之一。而管理主体的缺失进一步造成了教育扶贫和精神扶贫体系中真实存在的问题难以有效识别和引起社会及相关管理部门的关注。此外,留守儿童的专项教育扶贫资金等审批流程较为繁琐,在一定程度也影响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扶贫和精神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农村教育扶贫资源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的公共政策在制定和实施时,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教育作为公共政策的一种,在这个领域同样存在忽视城乡差距的现象。农村在教育改革试验、教育经费、教育设施配备上均体现“城市优先”倾向,缺乏对留守儿童这一农村更为普遍问题的切实关注。例如,推行某些新课程的时候,新课程的试验点大多选在城市和发达地区进行,新课程内容便以城市学生为假想对象,没有考虑农村留守儿童精神贫困的现实情况以及贫困地区的教育条件。

同时,农村教育资源的资金投入相对城市明显不足。整体来看,河北农村教育质量目前仍然很低,尤其是面向农村留守儿童的针对精神扶贫的教育仍然很不充足,这主要体现为政府对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相对有限以及教育效果明显低于城市学生两个方面,进而造成很多农村儿童不得不远离父母通过各种途径去城市上学,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另一类的留守和一种新的情感缺失。

(四)农村学校师资缺乏且学历较低

1.农村学校师资缺乏

河北相对一般省份,村庄编制较多而规模较小,因此农村的教学点相对分散,教师资源也存在区域分布不均的现象,即使农村教师数量在数据上存在超编现象,但部分农村地区的教师数量仍然紧张,尤其在偏远贫困地区,农村教师数量不足的现象更为严重,其中某些偏僻地区学校还存在“十人一校”现象。农村师资严重不足,造成每位教师都承担着极大的工作负担,除了完成日常的教学工作量,教师难以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和精神贫困问题[22]217。

2.農村教师素质不高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水平偏低的问题日益凸显,其中一部分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存在课程知识结构不能满足学生需要、缺乏心理疏导技能、现代教育观念落后和教学方法跟不上社会发展等问题,对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缺乏相应的辅导和关注。由于农村缺少合理的教师补充机制、教师工资待遇相对较低、教师福利差、提成少等因素,近几年来农村地区招聘综合素质高的优秀教师相对困难,招聘到的教师连授课的基本需求都很难满足,更不用说加强留守儿童的精神扶贫了。这种情况也进一步加剧了村镇教师队伍的年龄老化,增加了师生之间情感沟通的障碍,加剧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精神扶贫问题。

(五)家庭监护缺失

1.留守儿童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河北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并且城乡受教育程度差距也较大,贫困地区尤为严重。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河北省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比城镇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少191年。同时,河北省农村人口文盲率要比城镇文盲率高207个百分点。在河北省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区的张家口市赤城县,村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全村共225户,总人口645人,其中文盲半文盲人数占到全村人口的60%,绝大多数村民仅为小学文化水平[23]。

2.留守儿童父母教育观念落后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内部存在教育本身的缺陷,父辈监护人无能力、无精力教育、照料好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常常忽略对孩子学习情况的关注和心理沟通,关注孩子学习的方式最多也只是打电话时偶而询问,主动联系老师以及辅导孩子学习就更少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外出务工人员易受“读书无用论”等错误思想的影响。一些人认为,不管以后学历如何,都是要外出打工挣钱,从而认为读书无用,希望孩子赶紧进入社会工作挣钱来维持家用。这种氛围导致一些留守儿童自己也认为读书是种负担,使孩子在心理上产生了畸形认识,进而形成了恶性循环,这进一步加大了通过教育环节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精神贫困状况的难度。

3.隔代监护对精神贫困方面关注不够

家庭是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的重心,目前很多留守儿童由祖父母照顾。在河北省临西县,有一所半寄宿制学校——龙旺实验小学。学校有1200余名学生,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留守儿童较多,总数将近300人,占学校学生总数的25%。在这里,“留守儿童”的类型大致分为隔代监护、父母单方监护以及亲戚朋友监护三类,其中将近一半的留守儿童为隔代监护。隔代监护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大多数是文盲或小学教育水平,在孩子的学习辅导方面往往力不从心,造成了留守儿童家庭受教育环境较差的局面。更为严重的是,隔代监护人一般只能满足留守儿童的吃穿以及安全等基本保障,很少和孩子进行情感沟通和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同时,年老体弱的隔代监护人本身就是弱势群体,加之平时忙于农活,没有时间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进行必要的辅导,也没有时间关注他们的心理以及加强监管[24]12。另外,一部分留守儿童由亲戚朋友监护,一般也只是保证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和人身安全,而对其教育和精神层面的变化却很少关注。隔代人和亲戚朋友作为监护人对儿童精神层面问题的关注不足使得留守儿童心理变得更加封闭、胆怯或者逆反,进一步增加了通过教育扶贫缓解精神贫困的难度。

三、教育扶贫视角下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精神扶贫的对策建议

教育是推进留守儿童精神扶贫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河北省留守儿童基本都处在相对偏远和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教育相对滞后。因此,河北省今后应从教育扶贫视角系统深入推进留守儿童的精神扶贫工作,具体看,该工作应从政府、社会、家庭和学校四个层面开展(见图2)。

(一)政府层面

1.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和协调作用

首先,河北应建立和完善覆盖所有农村地区的普惠性儿童社会帮扶体系,均衡贫困地区和非贫困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的教育扶贫资源与资金分布,把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教育和心理疏导等工作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其次,各地要加大留守儿童教育和精神扶贫专项投入力度。河北地区相对辽阔,地理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距较大,因此各地应根据自身实际以及留守儿童精神需求的不同状况和特点,制定专门的精神扶贫和福利保障措施,设立专项资金,让精神扶贫和保障精准到每个留守儿童。此外,还应加强精神帮扶的软环境建设。借助自媒体、网络等新型宣传渠道,政府应广泛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留守儿童精神思想的引导。最后,团省委应出台相应激励制度,鼓励省内大中专院校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优秀大学生利用寒暑假等时间,走进留守儿童所在校园,以青年力量启蒙童心,帮助留守儿童走出心理阴霾,树立正确的人生信念和远大理想。

2.完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

寄宿制学校对于缓解留守儿童压力和促进其心理健康以及增加归属感都具有重要作用,也是留守儿童精神扶贫的有效途径之一[21]。目前,河北农村寄宿制学校较少,今后应在留守儿童相对集中而且条件适宜的村镇,积极与发达地区学校建立对口帮扶,探索农村寄宿制学校模式。学校建设起始,设立监督团队,对校舍建设的进度、品质以及资金利用等进行全程追踪和监管。学校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留守儿童的生活起居以及行为习惯的具体特点,从细节上关注其深层的精神和心理诉求。此外,注重安全和硬件建设,加大对楼道、食堂、宿舍、教室等人员拥挤区的照明管理,设定安全通道及灭火装置等紧急情况必备品,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完善冷热水供应体系,保证教室及宿舍的取暖和去暑顺畅无忧。完成校园基础建设后,设立驻校主管部门和专门心理辅导教师,并通过在线直通渠道对接学校与政府直属部门,对学校设备的损坏补修以及学校突发情况等及时进行反馈,保证学校安全良性运行。

3.吸引和培养优秀师资投身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

河北各地教育发展差异较大,西部山区和贫困农村尤其难以吸引优秀师资,尤其是心理辅导的专业师资。因此,今后河北省应通过出台法律法规和鼓励政策等方式,鼓勵大中专毕业生以及优秀教师深入留守儿童分布较为集中的贫困地区开展教学工作,并给予补贴,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表彰,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归属感,增长教师流动化周期。此外,河北要定期组织农村教师到留守儿童管理较为成功的江浙一带参观和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管理技能,并且鼓励教师学习和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同时,通过培训和指导定期开展农村教师继续教育,提高农村地区教师的综合水平和素质,要求教师加强对留守儿童思想和心理上的引导,培训一批优秀的心理健康和从事心理辅导的专业教师。教师除了要在学业上辅导孩子,同时还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并将这一工作作为教师绩效,适当给予相应的资金补贴。另外,各区域定期组织教师经验交流和研讨会,让有经验的留守儿童专业教师讲述他们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故事,鼓励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在农村教育系统形成良好的呵护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氛围和良性运转的机制。

(二)社会层面

1.建立农村社区的留守儿童管理机制

一方面,加强农村社区的管理,要及时制止和有力打击侵害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完善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建设,各部门联动整治学校周边网吧和电子游戏室等场所。同时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灵的保护,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各类适宜的社区活动,与更多人交往互动。

另一方面,借助媒体平台等网络传播方式宣传和引导公众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活动。社区可以多举办一些主题为留守儿童与父母亲情、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趣味活动,并通过媒体进行报道,通过此类活动增加儿童的心理获得感、温暖度和归属感,提高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社区应动态统计留守孩子情况,可以定期回访、定向帮扶,实时掌握留守儿童家庭情况以及儿童动向,在思想关怀上、物质需求上给予他们一定的保障。

2.加强留守儿童志愿者服务

政府牵头,社区积极与大中专院校联系,依托当地的志愿者组织,建立起留守儿童之家、托管中心服务机构,为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上解决一定的实际困难,让孩子回家有热饭吃,学业上有人辅导,心理话有人倾听,让他们在社会公益组织的帮助下感觉到家庭般的温暖。在此基础上,志愿者组织也要与政府密切联系,向政府部门及时反馈问题和困难,反映留守儿童生活、学习和心理变化情况。

建立成熟的志愿者组织,吸纳一些在校大学生等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人群帮助留守儿童辅导课业,加强与他们的心理沟通;吸纳一些闲暇时间充裕的退休人员,通过短期收养等机制,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和心理上增加归属感,感受家的温暖。这些优秀的志愿者与孩子们通过结对子等方式与留守儿童建立联系,在闲暇时间看望留守儿童,平时可以通过网络在线辅导留守儿童功课并进行交流,疏导留守儿童抑郁、自卑的心理问题,排解他们内心的孤独。此外,社会还可以开展针对留守儿童家长的技术培训,协助家长掌握手艺、提高技能,帮助其实现当地就业,增加收入来源,从根本上改变留守儿童缺少关爱的状况。

3.开发留守儿童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乡镇政府、农村社区、医院等相关机构应建立可实时传递的留守儿童基本信息的电子档案数据库,以便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及其家庭基本状况,并减少相关手续办理的时间周期,为留守儿童提供更方便和更及时的服务。同时,农村学校要建立相应的留守儿童学生健康档案,并定期更新,详细了解每个留守儿童的家庭住址、父母工作地点以及联系方式,家中由谁负责孩子饮食、起居、教育、学习等。档案要详细记录孩子的思想、学习和行为情况等,定期更新,班级老师负责或者每个学校建立相应的部门单独负责留守儿童学生的信息整理。责任教师或部门要与家长建立紧密联系,多与家长沟通,并且定期向留守儿童家长汇报孩子的学习情况、在校动态和心理变化等。

(三)学校层面

1.成立专门的心理辅导中心

河北省应从政府層面鼓励和支持农村学校开设专门面向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课程,成立心理辅导中心,对留守儿童进行亲情教育补偿,在遇到有严重情绪问题的孩子时,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去除留守儿童在成长的关键时期产生的不利因素[25]153,避免孩子因为长期与父母两地分居,得不到父母的关怀,从而可能形成的失落、自卑、内向等不良性格特征。

2.开展针对留守儿童家长的家长培训会

农村学校可以定期举办针对留守儿童家中监护人的家长培训会,除了向监护人汇报留守儿童在校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变动[26]205,还要帮助监护人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端正他们的教育态度,向他们展示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正确方式,这对家庭作业的辅导和儿童人格的塑造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还可以通过微信等方式与留守儿童父母加强联系,在教学过程设计监护人、父母与留守儿童的互动环节,建立良好的情感连接,形成较为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学校与家庭联动,帮助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3.加强对教师的监督考核制度

鼓励教师致力于农村教育,并将对留守儿童的精神扶贫列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定教师定期考评制度,对学年内教师的考勤情况以及留守儿童关怀等情况进行统计汇总,不定时旁听教师班会,关注班会内容,组建课上流动检查小组和班级互助小组,鼓励和支持留守儿童参与各类班级活动,形成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真正关怀、呵护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四)家庭层面

河北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应助力农村地区的脱贫攻坚,提供技术及资金支持,引进专业人才培训村民,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本土产业,稳固农村现有青壮年人口,减少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同时,创造更多当地就业平台和就业机会,鼓励农村青年自主创业,将留守儿童父母的外出就业转化为当地自主就业,同时加强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沟通。另外,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利用节假日开展家长培训活动,转变家长监护人教育理念,强化现代化教育角色意识,明确自身责任,提高自身家庭教育能力,充分掌握与孩子交流沟通及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27]52。此外,留守儿童父母应积极整合家庭成员、学校以及社区等相关群体,积极引导留守儿童的行为和心理,为其成长营造有利的家庭环境,更好地发挥父母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11]205。

四、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硬件环境虽然已经得到了较大改善,但是随着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发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精神扶贫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教育扶贫是留守儿童精神扶贫的有效路径和必然选择,应通过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水平来推动农村留守儿童精神扶贫工作。因此,从教育扶贫视角研究留守儿童的精神扶贫问题,既具有历史价值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留守儿童教育以及精神扶贫涉及诸多方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关心和关爱。只有社会、政府、家庭和学校都本着对农村留守儿童负责的态度,共同行动、协同助力,加强协作和沟通,建设和完善留守儿童的精神扶贫机制,才能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健康和更适宜的身心成长环境,才能使留守儿童能够更健康、更快乐、更全面地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车丽.2018《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发布20%留守儿童一年与父母联系不超4次[EB/OL].(2018-10-17)[2019-07-07].http://china.cnr.cn/gdgg/20181017/t20181017_524387907.shtml.

[2]耿学清,王亦君.全国现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人[N].中国青年报,2018-10-31(4).

[3]林晖,罗争光.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下降[N].中国教育报.2018-10-31(1).

[4]李楠.中国有多少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2017年教育统计数据发布[EB/OL].(2018-08-15)[2019-07-07].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8873715279545479&wfr=spider&for=pc.

[5]尧翠兰,宋秋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21):206-209.

[6]谢鑫鑫.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综述[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6(9):77-78+113.

[7]李鹏.新时期贫困大学生的精神扶贫机制研究[J].教育评论,2019(3):97-101.

[8]秦瑞霞.精神扶贫:高校贫困生群体的扶贫困境与新路径——基于在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J].天津中德應用技术大学学报,2018(4):41-47.

[9]朱华晔.精神贫困:定义、分类与测度[J].统计与咨询,2011(4):54.

[10]王爱桂.从精神贫困走向精神富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8(5):44

[11]刘永春,郑亚男,宋爽.京津冀协同推动下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联动机制研究——以河北省9个村庄留守儿童调查为例[J].社会科学论坛,2017(3):204-216.

[12]方素菊,赵泽众.人口流出,农村土地资源闲置——我省空心村状况调查:上[N].河北日报,2019-06-13(6).

[13]邢慧斌,刘冉冉.集中连片特困区教育精准扶贫绩效的空间差异研究——以燕山—太行山区8个连片特困县为例[J].教育与经济,2019(1):7-15.

[14]尹翠莉.河北1.7万余名无监护人儿童有了监护人[EB/OL].(2019-06-11)[2019-07-18].http://he.people.com.cn/n2/2019/0611/c192235-33026848.html

[15]王尚银.精神贫困初探[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114-116.

[16]麻朝晖.贫困与精神贫困——欠发达地区农村贫困“钢性”探究[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6):8-12.

[17]余德华.论精神贫困[J].哲学研究,2002(12):15-20.

[18]李慧,王多歌.精准扶贫更要“精神脱贫”——访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汪三贵[N].光明日报,2016-08-22(7).

[19]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EB/OL].(2016-06-14)[2019-07-18].http://info.hebei.gov.cn/eportal/ui?pageId=1962757&articleKey=6609425&columnId=329982.

[20]刘荣荣.河北省34559名留守儿童获结对帮扶.[EB/OL].(2017-02-23)[2019-07-18].http://hebei.hebnews.cn/2017-02/23/content_6332663.htm.

[21]河北省关工委.河北省关工委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调查报告[EB/OL].(2016-07-13)[2019-07-18].http://www.zgggw.gov.cn/gedixinxi/guanainongcunliushouertong/2586.html.

[22]陈君,李克军.河北省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及破解策略[J].河北学刊,2013,33(5):217-220.

[23]赤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河北大学驻赤城县椴木沟村工作组积极开展教育脱贫工作[EB/OL].(2016-08-29)[2019-07-07].http://www.ccx.gov.cn/article/20160829/000941628-2016-36933.html.

[24]杨帆.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问题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0.

[25]刘莹.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20):152-153.

[26]张帮辉,李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其治理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2(2):200-206.

[27]梁沁苗,袁书,李宏翰.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因素与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教育观察,2019,8(8):51-53.

(责任编辑:杨波)

作者:邢慧斌 杨青 朱彦伊

第三篇:精准扶贫视角下民族高校教育扶贫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已经进入到攻坚阶段,教育扶贫也将在精准扶贫中持续发挥它的特殊作用,高校教育扶贫工作作出新的改变以适应精准扶贫的新阶段迫在眉睫。本文通过调查和访谈的方式了解到大连民族大学教育扶贫的现状,分析了高校教育扶贫中所存在的普遍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少数民族多分布于我国西部、东北部的落后地区、偏远地区和边疆地区,我国贫困人口也主要分布在这些地区。在贫困人口中少数民族的贫困问题具有典型意义,从自身条件看少数民族贫困人群脱贫相对于其他贫困人口是一件更困难的事情,因此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想要彻底脱贫就必须通过教育的途径。

教育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教育扶贫具有阻止贫困的代际傳递的作用,是从最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的主要途径;在教育扶贫中坚持落实精准扶贫是实现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要求。

在教育扶贫工作中,相比于全国其他高校而言,民族院校招收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即拥有更多的扶贫对象,因此研究直属于国家民委的大连民族大学的教育扶贫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在精准教育扶贫的研究中更具有典型意义。

一、大连民族大学教育扶贫现状分析以及存在的问题

贫困生占比达30%左右,扶贫任务重。大连民族大学作为民族院校,56个民族齐聚一校,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60%以上,来自少数民族、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学生占80%以上,经济困难的学生占30%。学校教育扶贫渠道较为完整。大连民族大学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包括教育基金会、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其教育扶贫渠道较多且完整,曾先后赴内蒙古巴林右旗调研、赴广西德保进行科技扶贫调研、向武陵山片区派驻联络员,曾获获2016年度辽宁省定点扶贫先进单位。

大连民族大学在扶贫工作中曾取得的成绩和现今正在做出的努力不可忽视,但教育扶贫过程中仍有一些在各民族院校普遍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教育扶贫工作宣传体系有待完善

在教育扶贫政策和学校的学生资助体系里,为在校贫困生提供了多种接受资助的途径,但在实际调查和访谈的过程中,有46%在校生认为学校对于扶贫政策没有明确说明,相当比例的同学只了解部分甚至个别政策、途径,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贫困生往往不能够充分利用国家教育扶贫政策来“对症下药”、减轻自己和自身家庭的经济压力,这使得扶贫政策的实际效果打了折扣。

在对学生的扶贫工作中,缺乏对工作成果的展示,没有做到信息公开,比如“本学年学校的资助金额是多少、都是用在哪些方面、学校扶贫效果如何”等等。

(二)在扶贫供给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由于种种原因,在入学之初学生间的学习成绩差距很大,同一个班级里的学生的录取分数相差一两百分的情况比比皆是,基础水平差距过大使得一些贫困生难以在学习成绩上超过其他同学,甚至连完成学业的基本成绩要求都达不到;贫困生由于经济拮据和学习成绩较差的原因也往往不愿参与集体活动,也就难以获得操评,而民大奖学金是完全以“学习+操评”的综合成绩排名为标准来发放的,对于成绩排名靠前中的部分非贫困生来说,奖学金往往被拿作零花钱使用,而一部分对奖学金有迫切需求的贫困生难以获得资助,奖学金名额没有得到有效的分配。

在对贫困生分档的过程中缺乏透明度。大连民大助学金分为三个档次:1000元/学期、1500元/学期、2000元/学期。如何将贫困生区分出档次、进行资助,如何将助学金的三个档次针对性地分配给有需要的学生,是不好解决的,因为学校缺乏一个客观的、具体的、公开的区分标准,在助学金的实际发放过程中,学生分档由学校凭主观来判断,一些开始被分为1500元档次的贫困生,在第二学期却被分在了1000元档次,学校也不曾告知原因。

(三)对教育扶贫的理解产生偏差,学校缺乏对贫困生的心理疏导

国家教育部要求到“在学生资助的申请、认定、公示、发放等各个环节,注重保护受资助学生的个人隐私和人格尊严,使资助工作‘润物细无声’。”教育部这一要求往往被错误地理解为“偷偷地、悄悄地、背地里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扶贫工作”,这样一来学校不对学生做相关的政策宣传,二来也不做扶贫工作成果展示,扶贫工作不放在明面上,相关文件无法完整地被传达到学校的最基层,使得学校的教育扶贫缺乏透明度、公信度,同时这种避人耳目的做法让贫困生产生“接受帮助是可耻的”的错误认知,极易让其产生自卑心理,这也是高校贫困生普遍内向、自卑的外部因素之一。对于贫困生的这种复杂心理,学校不曾进行积极地疏导工作,虽然大连民族大学设有心理咨询处,但一味的等问题自己找上门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解决贫困学生心理问题中所能起到的效果也是甚微。

高校在进行扶贫工作时往往侧重于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各种资助而忽略了教育的功能,这种给钱给物的做法使贫困生呈现出短期脱贫的状态,贫困生自身不具备脱贫的能力和技能酒极易在失去资助后出现“返贫”的现象。

二、针对教育扶贫工作所出现的问题所提出的对策

(一)培养贫困生自身的脱贫能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适当转移工作重心,将目前主要是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各方面的物质资助的工作重心转移到解决现代贫困大学生对于脱贫的新的需求上来。首先要做好信息收集工作、明确贫困大学生脱贫的需求,对症下药。在展开高校教育扶贫之前,学校要以贫困大学生的内在需求为出发点,对预备展开的扶贫工作进行事前调研,对以往的扶贫工作成效进行评估,充分做好信息收集工作,以此制定适应贫困大学生对脱贫的多样化需求的政策。

精准扶贫下,更加强调贫困人群和贫困地区的内源式发展,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贫困群体将更多参与到扶贫中来。对于进入大学的现代贫困生来说,他们本身已经具备上大学的能力,学校要做的不仅仅是“锦上添花”、提供各种物质上的资助使其在校期间达到短期脱贫的效果,而应该着眼于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特殊意义与重要作用——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发挥教育的不可替代作用,关注贫困生的学习过程、着重培养贫困生自身技能,让其拥有脱贫的能力,使扶贫效果不仅仅局限于校园内,更应该使效果深化、持久化。

(二)完善教育扶贫工作的体系,在学生中确立正确的扶贫观。

目前,我国政策制定的最大弊病在于重前期制定,而疏于后期执行和追踪,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造成基层执行者偷工减料,降低执行力度,所行违背政策的初衷。设立扶贫效果评估部门,与校内教育基金会等部门相互促进,可以以贫困生为主体设立扶贫效果评估部门,总结以往的工作经验、评估以往扶贫工作的实际效果,通过这种方式学校也可以更好地接收到来自基层的声音,让学生也参与到教育扶贫工作中去实行联动以达到更好地扶贫效果。

把扶贫工作放在明面上,摒弃以往掩人耳目的做法,借鉴山东省教育厅编制的《学生资助服务规范》,对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做好教育扶贫政策的解读,对正在接受帮扶的贫困生宣传正确的扶贫观,把教育扶贫的意志传达到基层,要让贫困生明白接受帮扶并不是可耻一件事。

另外在类似奖学金的评定标准问题上要向贫困大学生适当倾斜、在助学金划分标准问题上透明化,让教育扶贫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形成校园公信力。

(三)积极开展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疏导工作

脱贫不止要物质上脱贫,也要在心理上脱贫。要防止“返贫”现象的发生就需要贫困人口自身拥有脱贫所需要的技能和社交能力,而这都是建立在贫困生拥有一个健康心理的基础上才能够达到的目标。

积极主动寻找问题、解决问题,针对贫困生因为家庭、经济、环境等因素形成的社交障碍、过度内向、自卑等心理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明确辅导员与班导师的工作范围,发挥其在学生群体中的引导作用,开展专项工作帮助贫困生建立起自信心,稳固脱贫效果。(作者单位:大连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项目基金:大连民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精准扶贫视角下民族院校教育扶贫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大连民族大学为例》(省级201812026085)。

作者:方健伍 朱丹秋 龙小翠 孙金凤 韩磊

上一篇:外语毕业论文范文下一篇:技术职称论文范文